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18:28:01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本人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尽职尽责。工作中本人能够认真钻研大纲,研究教法,细心备课,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积极吸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以适应新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工作之余我不断充实自已、丰富自我,为了自已教法的更新,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听取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的讲课,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特别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近几年我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所任课班级学科成绩一直名列榜首。

当然, 教师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本着“树人先正已”的工作作风,来管理班级,影响学生的品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已首先要做到,同时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几年来所担任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异,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好评,本人也获得了“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如今, 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成为现实,如果不进行学习就会落伍、被淘汰,为此,我抓住每年的在职继续教育学习机会,深入学习研究,来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以适应新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回首走过的工作历程,有成绩也有不足,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每时媚愫锰都在为教育事业奉献着热血和力量,我也深知,有党和人民做后盾,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成长起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现中小学不同特点

今年的改革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切实维护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关键词:

统一名称

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关键词:

破格评审

根据河南省教育发展情况,结合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在国家制定的《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基础上,制定我省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

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的评价标准要体现中学、小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所区别,并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

关键词:

评价办法多样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业务测试、量化赋分、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要在水平评价中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关键词:

与岗位聘用相衔接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

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关键词:

试点范围涵盖中小学、幼儿园

本次改革试点选择郑州(含河南省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焦作、许昌3个省辖市。改革试点的范围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省、省辖市、县(市、区)教研室和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民办中小学校教师可参照本方案参加职称评审。

关键词:

人员过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牵涉到的人员过渡问题,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以及现聘任的职务等级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并统一办理过渡手续。对于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已经取得的资格依然有效,择优聘用到相应岗位时应给予适当倾斜,不需再经过评委会的评审。

关键词:

少先队辅导员纳入教师范围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社部、全国少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青联发[2010]33号)精神,在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将大队辅导员少先队工作内容、工作量以及获得少先队工作方面的奖励和成果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范围。

关键词:

中学高级评审时间为11月下旬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10月9日至10月16日接收申报材料,10月下旬召开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议。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10月22日至10月27日接收申报材料,11月上旬召开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议。

河南省中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11月3日至11月10日接收申报材料,11月下旬召开河南省中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议。

河南省工艺美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10月23日至10月30日接收申报材料,12月上旬召开河南省工艺美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议。

河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小学、图书资料、工艺美术和中职学校等6个系列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11月3日至11月30日接收申报材料,12月上旬召开评审会议。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中医学院、中原工学院和信阳师范学院等11所教育部已授予教授或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高校的评审工作,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评审工作安排意见,经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批准后进行。

已授予教师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高校的评审工作,由各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评审工作安排意见,报省教育厅批准后进行。其中,设置有中评会的民办高校教师申报评审,由所在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资格审查、下发任职通知和办理证书。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一、教育科研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真金”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是跟大学教授同等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有着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因职务同时又与工资报酬密切关联,被评聘为“正高”级别的教师自然有着耀眼的学术光环和受人尊崇的社会地位。而这耀眼光环和尊崇地位的背后,一定应该有一些能够真正体现其较高专业学术素养的东西。如果正高级教师只是金玉其外,是难以让人信服的,“教授级教师”的称号也极易成为笑柄。一句话,正高级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含金量”,而教育科研素养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真金”。

许多教师都知道,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近50年来世界各国的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建议》共有146条,其中第76条指出:“当局和教师都应认识到教师通过组织或其他方式参加改进教育活动质量的工作、教育研究以及开发和推广经过改良的新方法等活动的重要性。”这份《建议》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各国政府间特别会议上通过的,说明与会各国(至少是其中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参与教育研究、开发教育新成果,对教师履职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有关教育法规和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也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第九条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这里的“科学研究”理所当然地包括对教育科学的研究。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994年3月14日国务院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均可以申请教学成果奖;获得教学成果奖,应当记入本人考绩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级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研究学生和幼儿”作为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并在“专业能力”维度“反思与发展”领域明确要求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这些法律规定和标准要求,显然是把教育科研能力当作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涵,并在国家法规层面给予认同和肯定。

上述国际组织或国家机构,之所以都把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并予以高度重视,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受教育者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教育媒介也在不断更新,这就使得教师工作极具复杂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唯有研究和创新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应该说,这一切都是教育规律使然。

二、教育科研素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导航灯”

有这样一句话: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不是他所处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可见人生目标对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作用。教育科研素养之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犹如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路标和航灯,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许多人都知道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磨道式循环”和“螺旋式上升”两种形式。“磨道式循环”是一条形式上前进实质上停滞的发展道路,主要是教师满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日复一日,在一种机械重复的轨道上“转圈”。而“螺旋式上升”则是一条教师实现充分发展的道路,沿着这条路,教师虚心学习,兼收并蓄,不断反思和创新,最终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

江苏省一位骨干教师在总结自己的从教经历时写道:“10年左右的时间,我觉得自己跌打滚爬,没少花时间,没少流汗水,但专业水平没有多大提高。后来我才明白:一个教师只教不研,寸步难行。”这位教师的成长最初得益于教学中心组的指导教师要求每个成员每学期必须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在“尝到教科研的甜头后”,他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越研越缺,只得再学。他说:“随着课题的展开和研究的深入,自己总有这样的一种感受,研究越深入,越要把它做好,就越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太少、理论水平太低,于是只能边研究、边学习。”就这样,他走出了一条“实践―研究―学习―提高”的专业成长之路。

其实,关于用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做过十分精辟而生动的论述。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劳动能给教师一些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具体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在提到“大力培养造就中小学名教师和名校长”时要求:建立中小学名教师和名校长每五年享受半年“学术休假”制度,进行高级研修。其中的“研修”,就是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有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这也足见我国政府对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提升专业素养的肯定和重视。

三、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教师晋职的条件已被广泛认可和采用

由于认识到教育科研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各地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将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

2012年修订试行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对各级别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均有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其中,对高级教师的要求是: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类公开刊物上发表本学科研究论文3篇,或符合要求的论文获得奖励,正式出版过与本学科教育教学相关的专著或译著,参加编写教材,主持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教科研项目,并通过成果鉴定或获得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对正高级教师的要求是: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任现职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或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选的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正式出版过学术著作,或参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科书、教学参考用书;主持或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过省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1项以上,并通过成果鉴定或已结题;或获得过省级二等奖以上教研科研成果奖。

湖北省2012年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对各级别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能力和学术(科研)成果也都有明确要求。其中,要求一级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高级教师“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正高级教师“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各级别教师均需发表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其他省、区、市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也都大同小异,说明“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科研能力”“高级教师应具有更高的教育科研素养”已成为广大教师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尽管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作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在具体的业绩条件中往往是“雾里看花”,本该“发表”的论文用“交流”替代,本该“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替代。某省制定的正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关于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竟是“积极参加各级教育学会、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而且还不是必备条件。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要求之“软”由此可见一斑。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根据《教师法》、《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以及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作为我市小学、幼儿园教师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

第二章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

第三条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

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时,对任现职年限要作相应延长,直至取消申报:

1、向学生、家长索要收受礼品或钱物;或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有侮辱、歧视学生的言行;或参加以及迷信活动;或擅自向学生推销各种报刊、资料、教辅用具或其它商品,擅自设立收费标准或提高标准的,均延期1年申报。

2、受警告处分者,延期1年申报;受记过处分者,延期2年申报。

3、对伪造学历、资历、业绩成果等弄虚作假者,经查实后取消其申报资格,对已经评审通过的人员取消其资格,且3年内不得申报。

第四条教师资格要求

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者应依法取得相应教师资格。

第五条年度考核要求

正常晋升人员,任现职以来历年年度考核为“合格(称职)”及以上。破格晋升人员,任现职以来历年年度考核为“合格(称职)”及以上,其中任期内至少有两次为“优秀”。

第六条继续教育要求

任现职以来,结合本职工作,完成规定的进修学时要求,有经同级人事部门当年验印的继续教育证书。

第七条职称计算机要求

1956年(含)以前出生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乡镇所属小学、幼儿园教师除外),须参加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核,并取得职称计算机结业证书。

1957年(含)以后出生的小学、幼儿园教师,须参加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乡镇小学、幼儿园教师晋升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在20*年仍作为参评条件,从20*年起须取得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

第八条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

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均须通过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方可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从20*年起,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第九条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学历、资历(任职年限)要求,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中师学历后从事教学工作满9年,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但1966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必须取得大学专科以上毕业学历。

2、1995年底前取得中师毕业学历或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教龄满20年,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

3、1979年底以前高中毕业,1995年底前参加省统一组织的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教龄满20年,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

5、中师(专)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10年以上,后大专学历满4年,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4年以上。

6、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3年以上。

7、获得双学士学位后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上。

8、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教学工作2年以上。

第三章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第十条教育工作

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或有组织有计划地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或组织、辅导学生运动队、文艺队等教育工作4年以上,其中任小学一级教师期间,担任过上述教育工作不少于2年。双学士或硕士学位者应有上述教育工作年限。

能胜任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或课外活动小组指导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所带班级、中队或课外活动小组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或本人因教育工作成绩显著获得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

第十一条教学工作

1、教学基本功扎实,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胜任部分年级段的教学工作,熟悉所教学科教材的体系、结构及有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擅长一定年级的教学工作。

2、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因课程计划、学校规模等原因课时量偏少的学科,任课教师应有其他教学工作量作为补充。

3、教学效果优良。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正确的质量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正确、科学,教学层次清楚,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寓德于教。教学效果好,在同年级、同学科中较为突出,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任现职以来,每年在校级及以上范围开过教学研究课、示范课等至少1次,并获得好评(提供教案、课堂教学评价表和主办者证明等原始材料)。

第十二条教科研工作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在教研备课活动中善于独立思考,吸收新知识信息,对教材掌握有深度,具有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能起到骨干带头作用。提供任现职以来的教科研成果材料3篇,其中至少有2篇是申报学科的专业性论文;至少有1篇论文:(1)或在正式刊物上发表,(2)或在区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含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学术会议上书面交流,(3)或在区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含教育学会)论文评比获奖,(4)或参与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含教研部门)组织编写并已正式出版的小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5)或承担校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研究,并有本人撰写的课题报告或课题研究论文。

教科研成果材料应观点正确,联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认证有据。

第十三条指导在职青年教师工作

任现职以来,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过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提供能反映指导在职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被指导对象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第四章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破格评审条件

第十四条破格评审类型

1966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小学、幼儿园教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必须取得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不实行学历破格。

1、取得中师学历后从事教学工作不满9年,教龄15年以上,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5年以上,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须具备破格评审条件中的一条必备条件;

2、1979年底前从事教学工作,高中毕业后教龄20年以上,未取得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6年以上,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须具备破格评审条件中两条(其中有一条为必备条件);

3、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不满4年,中师(专)毕业后从教10年以上,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4年以上,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须具备破格评审条件中的一条必备条件;

4、担任小学一级教师并履行其职责满4年,具备第二章第九条规定的学历要求,但不符合规定的资历(任职年限)要求,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须具备破格评审条件中两条(其中有一条为必备条件)。

第十五条破格评审条件

不符合规定的学历或资历,破格申报评审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第二章和第三章规定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相应条件:

1、能胜任各年级的教学工作。近三年来,在区县级及以上范围开过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提供教案、课堂教学评价表和主办者证明等原始材料),在教学上起到骨干作用;或在区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评比、竞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因教学成绩突出受到区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必备条件之一)

2、在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有丰富经验,取得突出成绩,所带班级、团队、课外活动小组或本人获区县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政府综合部门的表彰奖励。(必备条件之一)

3、围绕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市级及以上正式刊物独立发表教科研论文,或在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含教育学会及其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组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论文(包括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共计3篇以上。

4、参加编写经市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较高质量的教材或教育教学参考资料,并正式出版(本人撰写万字以上)。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注重师德、能力、业绩和贡献的原则,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科学评价,向一线教师倾斜的要求,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范围

1.取得中小学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未聘任的在编在职人员。

2.在编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已参加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过渡,符合《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规定的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的人员。

三、竞聘条件

参加竞聘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任职条件和要求;

3.现聘任期内各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4.身体健康,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四、基本程序和方法

这次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做好宣传发动。各单位要召开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动员大会,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让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专业技术职务竞聘推荐政策,积极支持参与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

2.成立工作组织。各单位要成立竞聘推荐委员会,负责专业技术职务竞聘推荐的组织实施工作。竞聘推荐委员会主任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成员要有广泛代表性,总人数不少于7人,其中在专业技术岗位专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竞聘推荐委员会成员要由全体教职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同时,成立监督委员会(或设立监督员),负责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的全程监督。竞聘监督委员会成员(或竞聘监督员)不能与竞聘推荐委员会成员交叉兼任。竞聘推荐委员会和竞聘监督委员会实行回避制度。

(二)实施阶段

1.制定竞聘方案。各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推荐范围、竞争推荐岗位、岗位条件、竞争推荐程序及办法、时间安排等有关事项。实施方案须经教职工全体大会表决通过,且通过率必须在85%以上。报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经批准后由单位组织实施。

2.公布竞聘方案。

3.个人报名。各单位按照竞争推荐工作实施方案,由符合条件的人员个人报名。

4.资格审查。竞聘推荐委员会依据竞争推荐资格条件,对报名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公示。

5.民主测评。组织单位全体教职工对参加竞争人员的德、能、勤、绩进行推荐并打分。对于群众基础差,威信低,赞成票不过半数者,取消竞争资格。

6.考核评分。由竞聘推荐委员会参照《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计分指导标准》(附件1),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参加竞聘人员的工作业绩、学识水平、资历及教科研成果等情况进行量化计分。

7.拟定人选。由竞聘推荐委员会根据考核评分情况,按岗位排出名次,依名次从高到底确定人选。

8.公示和聘任备案。各单位对计分结果及确定人选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对竞争推荐结果公示无异议的,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填写聘任备案表,经教育局审核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按照《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填报相关申报评审材料,经教育、人事部门审核后,报相应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进行评审。

公示期间,凡被举报在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或违规行为且核查属实的,取消当事人的竞聘资格,并追究相应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责任。

9.签订合同,颁发聘书。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由校长与被聘任的教师签订聘任合同,颁发聘书,聘期为3年。签订合同后,各单位应持有关聘任备案表,经教育局审核后,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受聘人员办理相应工资待遇的审批手续。其他待遇由各单位负责落实。

(三)总结阶段

各单位在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结束后,对整个工作进行总结。对政策规定、工作程序及工作情况等作出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教育、人社部门。

五、聘期管理

1.专业技术岗位竞聘上岗实行聘期管理。聘期应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需要、专业特点和要求合理确定。五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每个聘期为3年,四级及以上专业技术岗位一个聘期为5年。聘用时间一般应满一个聘期。

2.有下列情形之一,聘用单位竞聘推荐委员会确认并研究同意,经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可签订至退休的合同:

(1)在同一专业技术职务层次上被连续聘用满10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本人申明不再晋升高一级职务和不再竞聘高一等级岗位的,可签订至退休的合同。

(2)合同期满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满3年,且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本人申明不再晋升高一级职务和不再竞聘高一等级岗位的,可签订至退休的合同。

3.加强聘期和聘后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各单位应根据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对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必要时还可以增加聘期考核。专业技术人员一个聘期结束后,单位应结合考核结果并依据本意见规定及时组织重新竞聘、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共同成立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工作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裁决。专业技术岗位竞争推荐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政策的咨询解释等工作。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推荐,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各单位一定要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切实做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工作透明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在专业技术岗位竞争推荐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要加强对专业技术竞争推荐工作的监督,严肃工作纪律,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批准的岗位数。对在工作中违反规定,不按规定程序办事的单位,追究相应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员,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6篇

1、元月初前完成了教育系统2008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的组织、审核、报批工作。根据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公室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要求,结合我系统实际,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元月初完成了我系统2008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的组织安排、审核、审批、下文签证、制表、归档总结等业务。2008年度我系统事业单位考核结果为:应参加考核人数1350人,参加考核数1350人,其中认定为优秀等次的201人、称职等次的1142人,不定等次7人,无基本称职和不称职人员。在此过程中及时处理考核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按县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办的要求,事业单位考核年度在十二月底统一时间统一组织考核,鉴于我系统的特殊性,2009年度的考核工作按要求已在本年9月安排各校按计划组织好本学年的年度考核工作。要求在本年12月底前基层考核全面完成。

2、按州人事通知及县人事局安排,按要求、按时间及时组织义务教育学校相关人员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前期统计等相关工作。3、2009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各级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奖励情况。根据迪庆州教育局“关于2009年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有关职改工作新的政策要求,我股室在三月底完成了我系统教师各级职务的指标清理、中高级职务的设置、上报、审核工作,并在3月底完成了我系统事业单位职务岗位调整工作,在此基础上对2009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作了周密安排,下发了有关文件、分发了评审计划和晋级人员所需的各种表册,布置了晋级人员计算机考试各项工作。提前做好了职改工作的各项业务准备,为我系统整个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正常评审打下良好的基础。按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和我系统职改工作计划。2009年全县教育系统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步地全面实施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到目前为止我系统此项工作已全面转入正常。在此过程中我股室和分管领导积极宣传有关政策,及时了解和解决各单位和教师在评审、推荐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主动协调上下左右的业务关系,保证评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整个评审工作中始终把握工作的政策性、严肃性和公证性,周密组织了中小学评审的初级评审工作,圆满组织完成了初级评审活动,并在五月初按中评委安排召集我县中评委人员参加了中评委评审工作。2009年我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初级职务的24人(其中中二3人,小一21人),中级职务资格的79人(其中中一资格39人、小学高级教师资格40人),中学高级教师资格18人,2009年共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121人。评审变更了符合职务变更人员的技术职务(主要是具有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而长期在中学任教、并已取得中学教师专业合格学历的人员,2009年职务变更人员17人(其中中职变更1人,初职变更16人)。9月初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下达后,在各单位职务空缺岗位按要求和程序办理了晋级人员聘任合同的签定和工资审批业务。并及时处理了资格、聘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办理了竞聘上岗校长的试用期考察、调动、任职聘任合同鉴定工作。同时,完成了2008年招聘人员的试用期考查、考核转正、定级等业务工作(2008年招聘人员中,认定中学教师二级资格16人,中学教师三级资格2人)。

按局领导安排完成了2008年系统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评选审批、制证下文等工作。完成了省级、部级优秀教师的推荐工作,推荐省级先进教师7人,部级先进教师1人。

4、根据我县集中规模办学后各校工作实际,9月清理上报了各校临时工使用基本情况和应聘食堂临时工数,按学校实际需求上报了调整学校代课教师、临时工指标的报告及相关材料。按城区学校教师竞聘方案,配合协助保小、幼儿园、职中、一中完成了2009年教师竞聘工作和调动手续。按云教人(2009)7号文件要求,完成了我县特岗教师招聘工作的各项业务。根据国家、省的相关政策,认真搞好特岗教师的材料、数据上报。今年,我县计划招聘特岗教师6人,报考我县特岗教师人数为31人,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29人,参加笔试人员22人,。9月4日在师训中心的支持下,组织了新录用的特岗教师岗前培训,9月7日前全部到位上岗。同时完成了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人员的转岗转编工作;年内搞好教师招考的计划、方案,并配合人事等部门完成各类教师招考工作。本年内招考补充小学教师80人(其中代课教师20人),初中教师6人,高中教师7人,硕士研究生2人、三支一扶1人,特岗6人,共计101人。按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特聘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要求,配合职中上报了特聘教师规划材料,并做好了特聘教师的聘任工作。年内认真搞好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任合同的续订、变更聘任合同等工作。目前,我系统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1502人,中小学编制1571人,缺编69人,使用代课教师81人,临时工、保安等266人。2009年我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岗共计1849人。几年来教育内部编制配备不合理,编制工作不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情况得到基本合理的解决,人员结构矛盾有所缓解。

5、积极稳妥地组织好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管理工作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的各项工作。6、认真办理了教职工退休、调动、遗属抚养等有关业务

截止到2009年8月底,我系统共申请提前退休人员127人,经我局研究,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及要求,按相应年龄和疾病、能力等情况,上报提前退休人员27人,年内正常退休的办理6人。对未办理人员及时与单位和申请人作了解释说明。年内调出系统外19人、拟退休27人,退休6人,在职人员共减员52人。受理了教师职工及家属来信、共5件,办理回复5件。受理遗属抚养申请13件,办理10件,回复3件。办理病休手续3件,办理调动手续28人。

7、根据国家和云南省教育厅对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规定和州教育局的具体布置,在相关人员的支持配合下努力推进我县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工作。我股室根据《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手册》和云南省教育厅对教师资格认定的统一安排,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经验在年初对全县作了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布置,精心组织、广泛宣传、认真核实统计,上报相关数据,一年内受理教师资格104份,其中26份为高中教师资格;78份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76份合格。发证76份,76人中非师范类人员12人(申报小学教师资格2人,中学教师资格10人),师范类人员64人(申报小学教师资格38人,中学教师资格24人,幼儿园教师资格2人;补办教师资格证书5份。

8、档案室业务和人事有关统计业务情况

人事统计业务方面,主要完成了中小学教师人员统计名册,绩效工资实施各项统计工作,在此基础上搞好事业和机关人事报表工作,完成上报了我县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展情况报表。按要求搞好劳动执法年审业务,完成了机关公务员登记的各项工作。根据目前我系统事业单位编制调整的实际情况,在认真核实各校人员情况的基础上向人事部门报送了我县农村中小学调整代课教师、临时工指标的调配方案及上报了增加临时工工资的请示。完成了各校食堂临时工勤人员配备方案等统计报表工作。档案室人员在一年来的工作中在接收、整理、提供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机关工作提供了一定服务。编制2006、2007两年度销毁文件清册,共销毁文件926份;登记归档在职学历档案115份;归档1999年度干部履历表2000多份;整理归档1993至2008年度考核表24000多份;查阅退休档案56卷;转出个人档案48卷,零星档案69份;查阅文书档案153卷;查阅个人档案65卷;接收招聘人员(含特岗教师)档案109份;整理零星档案18000多份。

在一年来的工作中,我股室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它股室和有关部门完成好相关业务,努力完成局领导安排和其它股室需要配合完成的有关工作,为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做了较大的努力。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在工作量大、新的业务和突发工作不断增多,工作业务时间性、政策性强,矛盾突出,困难多的情况下,我股室在局领导,特别是分管领导支持下团结协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日常性和突发性的各种业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某些工作上超前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2、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动管理人事工作、使现有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为局领导和政府人事部门对人事工作科学决策及时提供准确的政策、数据保障等方面需进一步增强。

3、现有工作人员已基本具备现代办公所需能力,所需办公设备条件不断改善,但也需要不断学习相关政策及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决心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明确职责,团结协作,努力学习有关政策和业务知识,调动协调各方面积极因素,不失时机地开展好各项业务,积极工作,为我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二、二一年工作打算

1、股室内各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明确职责,分工明确,配合到位。

2、认真搞好系统内各类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工作,全面完成各类人员考核的组织、审核、登记、归档业务。搞好教育系统补充人员规划、方案、配合人事等部门搞好教师招考工作、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等业务。

3、按维编办〔2008〕10号通知中所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制定符合本县中小学人员特点,具有教师、职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各自岗位的编制岗位人员配备方案。进一步实施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

4、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的各项业务,总结事改工作的经验,及时发现和汇报反映事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解决些力所能及的矛盾,规范资料管理,加强协调指导工作。认真学习教改各项政策、积极配合支持教改工作。在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协助教改办落实教改工作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职工全员聘任工作中的各项业务性工作。

5、按上级相关岗位设置管理要求,结合我系统中小学编制及事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置好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进一步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经常性评审工作,认真研究上级部门有关技术职务评审政策、精心布置,认真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结构比例制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高中职岗位设置工作认真清理,合理设置。对各级职务等级合理设置、科学管理,认真总结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经验,完善全县教育系统全面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工作,使我系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继续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以达到专业结构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目的。

6、认真实施好教师资格认定条例,严格执行有关认定程序和条件,按云南省教育厅和州教育局的有关布置在完成我县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同时,按程序条件搞好在职人员重新申报上一个职业资格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协调工作与全省同步完成认定教师资格的各项工作。并规范整理教师资格认定各项业务档案、表册。

7、认真搞好各级各类先进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评选推荐的有关业务工作。认真搞好获奖人员基本情况统计业务,进一步搞好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统计工作。

8、按程序按条件和相关政策要求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评转变更工作。

9、按时、按质完成好各种人事统计工作,积极完成领导所安排的各项业务,积极配合有关股室完成单位的有关突发性工作任务。

10、档案工作在局办公室及局领导和局机关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个人档案归档材料及时规范等要求,档案室年内完成所有文书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立卷工作,完成干部档案的调整,基本完成各类人事工资、考核任职等个人卡片的归档工作。及时调整干部人事档案,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档案及外来人事档案的接转等工作。档案室业务不出现积压状况,同时希望局领导更进一步关注档案室建设和档案业务工作,继续从人力上、办公条件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使我局档案工作尽快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信息化方面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系统工作的开展。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01-01

教师是专业技术性职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巧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亲身历练;既是一种职业资格,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1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独特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倡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2)强调专业知识。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熟悉所教专业的必备知识,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展视野。当今社会知识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学习、更新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3)强调专业技能。终身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因而,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比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与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实践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和反思的能力;

(4)强调专业知识的学术研究。在研究中持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

2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如此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其专业化的现状则不容乐观。综合考察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况,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处在低中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2.1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如何能正确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

2.2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来看,由于现行师范院校课程的设置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师范院校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学科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过大,而与一般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情境教学知识相对应的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过小,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多媒体教学、教学实验等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加强的能力缺乏训练。

2.3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我国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仍然偏低。尽管全国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经分别提高到89%和71%,但是,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大都已经提高到本科层次,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层次。显然,这一状况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4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我国教师队伍庞大而又组成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重新接受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育教学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深入学习体会。这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瓶颈与障碍,决定了我国教师进修、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3专业化教师的努力方向

要使教师在职业专业化方面有所发展,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3.1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需要业务上的高水准来保障,更需要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争取公众在道德上的高度信赖、树立起在学生中的威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爱,可以让教学生活在朴素中多一份恬淡与轻松、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多一份幽默与灵动。只有爱,才能意识到"课比天大",用优质的课堂和教育资源吸引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追求卓越、完善自我。

3.2提高对教育理论的依赖性。

教师职业能否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关键在于它是否对理论高度依赖。教育理论原本是在教师培养的需求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过一个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彼此又逐渐疏远开来。一方面,随着教师对教育机制的逐渐适应和熟悉,教育理论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另一方面,在学术化动机的驱使下,教育理论逐渐游离于教育实践活动之外,教育研究被误解成理论工作者的学术领域,而没有成为教育行业的领地。教育理论繁荣、信息泛滥与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不高,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要强化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的系统学习,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当前国际教育界流行"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推行"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3实现终身学习。

教育活动的高度复杂性,要求教师必须能在已有的专业理论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学习。因此,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既是教者,又必须是学者,"教学相长"。

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智慧方式。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教师在勤奋自励中自我修炼、充实提高,可以开阔知识,拓展视野。和杜威、陶行知对话,感受生活教育、沐浴民主春风;同卢梭、苏霍姆林斯基谈心,倾听他们的建议、学习他们的经验;走进第56号教室,观摩学习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的教育理念。这样就可以让"头脑风暴"荡涤去心中的困惑。

现在网络日益成为教师成长的崭新舞台。有人戏说,网络时代比的是一个"快"字,是让"眼球"来指挥"脑球"。谁会学,谁学得快,谁就赢。"君子博学,善假于物也",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就使得虚拟世界的学习成为一种极富生成性的互动。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借助网络,教师可以表达最自由的思想;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展示最个性的风采;借助网络,教师可以描绘最绚丽的教育。

3.4以研究者的姿态从教。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需要实践、反思与探究。教中研,研中教,以教催研,以研促教。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根于实践,源于问题,亲近学生,走进课堂,它是那种田野式、草根性的鲜活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教学中实际上也存在着"节能降耗"、"事半功倍"等概念,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触类旁通,在易混易错中辨明是非,在幽默风趣中学习知识,进而转化成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主旨和精髓。为达此目的,就要加强教学研究。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量巨大,个中甘苦惟自知,可谓苦中有乐,苦尽甘来。辛苦并快乐着。当然,教研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课堂教学是教研的灵感之源。

能教、会研、善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一个教师的价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所付出的工作量,要远比备一节课或写一篇经验总结性的论文多得多,但是值得。因为从事课题研究足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是难得的宝贵阅历。只要有虔诚的心态、务实的精神、扎实的过程和稳健的步伐,就能使以研促教、科研兴教成为现实。

另外,在平时工作之余,教师可以写一些叙事和随笔。华东师范大学的刘良行教授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倡导者,提倡教师写专业发展自传。教师通过对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梳理、总结,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专业发展自传可以为教师本人的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提供启动装置。当教师没有直接谈论教育理论,只在反思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时,教师的教育理论已经蕴含其中,而且这些教育理论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它已经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了。

4学校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成功的学校管理就是用理念点燃教师的心灵之灯;用理念给教师一种向心力,同心同德;用理念给教师一对进取的翅膀。让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栖息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助推教师不断成长。

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方面,学校尤其是校长应该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1)文化引领――提升学校的价值导向力;

(2)精神引领――激发教师的工作持久力;

(3)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的职业自信力;

(4)主题活动――提升教师的项目谋划力;

(5)平台活动--提升教师的团队凝聚力。

当然,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无疑是多样的。有体制的、经费的、环境的……可能是问题之中还有问题。但是"山不过来,我过去。"在不甚理想的现实背景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还是从内源切入,从校本培训开始,通过读书、上网、教育科研,来构建并不缥缈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

[2]《校长如何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梁慧,《教育时报》,2012、9、20.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职业道德

一、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60年代末,美国学者福勒(Fuller)以其编制的著名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教育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她提出了教师教学关注阶段论。她认为,师范生在成为专业化教师的过程中,关注事项可分以下四阶段来说明。(1)任教前关注阶段。此阶段是专业养成时期,师范生仍是扮演学生角色,没有教学经验,只关注自己。(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此阶段初次实际接触教学工作,所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他们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以及指导者的评价。在此阶段具有相当的压力。(3)教学情境关注阶段。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他们不同的教学要求。在此阶段,较重视自己的教学,关注自己教学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4)关注学生阶段。虽然许多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社会和情绪需求的关注,但直到亲身体验到必须面对和克服较繁重的工作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规律,开创了教师发展阶段理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

70年代末,伯顿(Boton)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三阶段的理论。(1)生存阶段,指教学的第一年。在此阶段,教师刚进入一个新环境,再加上没有实际教学经验,所面临的各种事物都在适应之中。教师所关心的是班级管理经验,学科教学、改进教学技巧、教具的使用,以及尽快地了解教学内容,做好课程和单元计划及组织好教材,做好教学工作。(2)适应阶段,指教学第二至四年。教师开始了解到儿童的复杂性,并寻求新的技能以适合教学的各种需要。(3)成熟阶段。指教学的第五年。这时教师对教学驾轻就熟,对教学环境了如指掌,能从容地处理教学工作,并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这使其科学性增强了,但他理论的缺点与凯兹一样,把教师任教后五年归为成熟期,而教师的专业生涯可能长达30~40年,忽略了在漫长的生涯发展过程,教师可能也会遭受挫折、产生倦怠,而需要加以调适的特点。

80年代,费斯勒(Fessler)提出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整体探讨了教师生涯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了解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参考架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追求新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模式,形成教师发展多元化的格局。教师教育也从只重视职前,到既从事职前,又重视人职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但至今,对教师是不可替代的专门职业仍未形成共识。

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从专门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是一个行程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将教师有职业变为专业,确立专业标准,取得专业地位的发展过程,是增加教师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形式专业情意的过程活动。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特性对小学教师的必然要求,她能够激发和坚定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有助于实现小学教师的生命价值。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自主发展,即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它强调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人,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职业认同感与遵守职业道德

1.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成长方式和对待教育的态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识、对自己承担工作的意义的理解,能使自己产生光荣感、责任感,同时也促使自己思考以什么样的素质来完成好工作,怎样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加快自己的成长等问题。

2.遵守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追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德基础。如果不能认真遵守职业道德,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职业道德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无法用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衡量其价值的大小,没有奉献精神就会失去教师职业的高尚性和纯洁性。

(二)拓展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经验系统。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舒尔曼认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至少应该包括如下方面: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学生及其特点知识;教育脉络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哲学及历史渊源知识。

(三)提升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育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和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包括分析学生特点与组合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预测课堂情形变化等技能。

2.教学语言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即使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功能仍不可替代,是讲究教学语言能力的真谛所在。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言(有声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板书板画)和身体语言(无声语言)表达三种类型。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社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以及积极投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需。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研究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创新能力,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四)建构专业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情感、气质、兴趣等。教师的专业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基础。专业人格的建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对教育的本质与价值、对学生生命与特征、对自我生命与生活的深切感悟理解的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职业道德和教育理想自觉追求的结果与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心智成熟的表现。

(五)形成专业思想

专业思想是教师在深人理解教育工作的本质、目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观点和信念。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所以,每位教师都必须通过广泛学习教育理论与总结反思自我教育实践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专业理念、专业思想,而且还必须使其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并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21世纪教育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加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因此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正确而明晰的专业理想。

(六)专业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过程,是在教师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象形成的过程。就当前教师专业自我方面而言,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必须充分认识和感悟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及其对社会发展与自我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过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是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专业理念和师德教育、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是师范生成长为优秀小学教师的必要途经。

参考文献:

庞国彬著:《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论与培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Maril”Tallerico,卢立涛、安传达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2008。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9篇

一、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培训工程,积极利用网络开展学历提升和研究生课程班进修。

二、继续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设,重新修订《*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和《*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出台《*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与评审专家库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年度工作报告制度。

四、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培养工程”,并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提高班,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队伍。

五、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骨干教师培养、培训的一体化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营造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继续开展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举办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骨干培训者提高班和市级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组织我市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国培训。

六、继续建立和完善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启动师范生实习支教置换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深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校际联盟工作。

七、贯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计划,做好教育部“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试验区的验收、总结工作。

八、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充分利用市级中职教师培训基地的专业建设优势,开展复合型骨干教师培训和重点专业技能培训。

九、推进中小学校本培训的优质化建设,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优质化课题的实践研究。

十、继续做好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必修课《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培训任务。

十一、积极促进*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工作交流,组织中小学校长赴台湾培训、交流,举办教师培训专题交流会。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时间安排

2011年度小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从6月开始,10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到7月上旬):各县区开展岗位核定,组织实施拟晋升人员上示范课,填报评审表及相关材料,研究审定推荐上报晋升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

第二阶段(8月上旬):各县区报送材料,市上对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审。

第三阶段(8月至10月初):分别召开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会,评委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评议,量化打分,投票表决。

第四阶段(10月底前):向省、市职改部门报送通过评委会表决的材料。

各县区及局属单位的小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相关材料,均须在8月10日前一次性报送市教育局人秘科,逾期不再受理。

二、上报材料

(一)个人申报材料的种类。

每一位申报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都应报送下列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每人填写一式三份。填写中应注意将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包括个人专著、教研教改成果、主要教学内容及成绩等)逐年逐项载明。

2、《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综合考核登记表》(一式二份)。县区职改部门须在“任现职以来考核情况”和“综合考核结论鉴定”栏签注考核结论和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3、《教学人员任课情况登记表》一份。本表由学校统一填写,教导主任、校长签字(如申报晋升职务者系校长的,还须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签字盖章),学校盖章后方可视为完整、有效。

4、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情况记录表。

5、推荐晋升人员校内公示证明(一人一份,注明公示时间、范围、反映,校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

6、申报人如系初中、完小正副校长,须同时附送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

7、申报人已发表或交流的最高层次论文1—4篇(必须是原件,复印件不予认可。具体篇数和论文教研要求按省上有关文件规定,教研单位人员至少报送4篇)。可增加报送能代表个人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主持、独立或参与完成的课改、教育教学研究、多媒体课件等。

8、教育教学综合业绩考核表一份(附表样)。重点记录教师、家长和校委会评议的结果,学校对其任现职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认真、全面考核,对师德师风、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效果作出鉴定。

9、个人工作业绩报告或思想工作总结一份。

10、有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包括:

(1)教师资格证;

(2)学历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

(3)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

(4)现任职务聘任书;

(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如本人已接受继续教育且成绩合格,但尚未领取证书的,由市、县区职改部门出具书面证明材料)

(6)奖励(荣誉)证书;

(7)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证;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免考人员必须附身份证复印件)等。

各县(区)教育局、局属各单位要对原始证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确定专人对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在合格复印件上签名、签注意见和审核日期、加盖公章,方视为合格、有效。无审核人签名和县区教育部门盖章的一律不予认可。

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有涂改、伪造、变造及弄虚作假者,视为无效材料,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评资格,情节严重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有关教师职务申报的证书原件,市教育局接收材料时与复印件核对无误后,退回各县区教育局统一保存至此次评审工作结束(其中,考核登记证、继续教育证、计算机合格证原件、论文原文随材料上报,其它材料报送复印件)。省、市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管理部门和评审会议,将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阅。

(二)县区统一报送的材料。

各县区在报送教师个人申报材料的同时,须报送以下材料:

1、分别报送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花名册一式两份(样表统一在汉中教育网下载,不得修改表式及各栏大小。下载地址:)。同时用U盘报送该表电子文档或发送电子邮件。邮件地址:

2、报送本县区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分专业统计表一份。

3、报送对所有推荐人员的农村任教、支教情况认定的专文一份。须载明姓名、现在学校、在农村任教或支教学校及时段。必须是教育局领导签发(局属学校由校长签发)的正式上报文件。

4、本县区推荐申报人员公示结果说明一份。写明公示时间、范围、结论,县区教育部门盖章。

(三)材料送交程序。

各县区报送材料之前,应与市教育局人秘科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便安排初审;个人申报材料和县区统一报送材料,必须齐全,否则,为不合格材料,不予接收。

三、有关事项

1、关于考核结论问题。按照市职改办《关于贯彻执行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当前职称改革工作的十条意见的通知>相关问题的通知》(汉职办法[]44号)要求,申报中级职称,仍继续执行综合考核结论必须为优秀的规定,其前提是任现职以来近两个聘期(一个聘期按3年计算)内必须有两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其中不得有年度考核不合格。如近两个聘期内年度只有一个优秀,其他年度考核均为合格,获得县、区级政府和市级部门以上奖励(综合奖、单项技术成果奖),在申报中级职称时可以按年度考核优秀对待。一年中多次获奖者,只按当年考核优秀对待。

2、关于示范课问题。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各单位要按照《汉中市晋升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的实施意见》(汉教发[号),制定实施方案,统一安排、组织本辖区或本单位所有申报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上好示范课,并组织专家进行认真评议,评议结果作为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职改办将对上示范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关于教育教学评价。对申报晋升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教学效果评价,按照《汉中市晋升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人员教学评价的实施意见》(汉教发54号)进行。尤其要对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及效果做出认定和评价。

4.关于工作量问题。申报人员工作量指学年实际完成工作任务量,统一折算为年度总课时量填报。教研人员须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求,将下基层指导工作、上示范课及教研教改工作开展、完成情况在评审表中逐年详细填写。

5、关于小学高级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问题。必须严格按申报条件、岗位设置要求推荐小学高级教师参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汉台、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每县区可申报2名,其他县可申报1名。

6、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原汉中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从2011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规定学时学分者,不得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7、关于破格晋升问题。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执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和省、市人事部门有关文件,按要求报送有关材料,并上报专门的推荐报告。对超过破格晋升年龄或符合正常晋升条件的人员,不得按破格报送。

8、关于公示的问题。职称评审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是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评审工作开始之前,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职称评审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公开本次评审工作的岗位职数,在学校评委会召开之前公示(一周)每位申报人所提供的评审材料,接受群众监督。评审工作结束后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再向群众公示。对于在评审工作中群众反映意见比较大的人和事,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对其中确有弄虚作假的,按职评工作有关规定处理。

9、关于计算机合格证问题。未取得计算机合格证的人员一律不得推荐上报。符合免试条件的依据身份证载明出生年月计算是否符合免试条件(报送身份证复印件)。

10、从事学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的教师,可按照相应层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申报教师职称。

四、工作要求

1、加强政策宣传。各县区和各个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和教师了解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的政策规定,认真解答教师在申报教师职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始终坚持政策宣传在先、思想教育在先、化解矛盾在先、理顺情绪在先的“四在先”原则,引导教师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教师职务评审工作。

2、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教育部门和各有关单位都要高度重视,依据政策,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在评审工作开展之前,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省、市关于职称评审工作有关文件和政策规定,公开本次评审的岗位职数,严格执行专业技术职务条例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严谨有序地做好参评人员的推荐工作。推荐工作要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的范围内进行,严格执行评审程序。要通过公正、严格、细致的逐层推荐,把政治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师生员工公认的优秀教师推荐出来,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师德品质能够在职务晋升上得到体现。要注重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职务晋升上的有利条件,把符合任职条件,德才兼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推荐出来,使他们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上一篇:测绘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专业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