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3-11-16 22:30:54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1

第一组

2018年秋季开学工作检查,市教体局第一小组于9月4、5、6日先后对市直学校、全椒县、南谯区的开学工作进行了抽检,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全椒县:从督查情况看,绝大多数学校秋季开学工作平稳顺利,井然有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全椒十字小学在放学期间门前存在流动食品摊点,校园周边环境需进一步净化。2、学校“三防”情况。“八大件”配备不全,大多数学校缺少自卫喷雾剂;全椒中学部分灭火器配备不到位,灭火器无法使用;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门卫保安不会操作门卫室监控系统。3、全椒中学发现学校门楼外墙脱落,有安全隐患。4、全椒县儒林外国语学校未能按要求进行收费和教辅公示;学校师德师风活动薄弱,相关资料准备不足;学校防溺水回执回收未做到100%;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各项党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需进一步加强。5、县教体局在智慧学校建设工作方面有推进,但工作尚缺乏计划性,因受资金影响,进展不快,完成年度计划工作任务艰巨;6、十字中学实验室教师配备为兼职教师,影响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使用。7、全椒十字小学未见新生建档立卡统计数据。8、全椒县庄曹幼儿园收费公示在显著位置未见公示,而是在二楼墙上的一个不显眼的位置用A4纸公示。

    南谯区:区教体局对今年秋季开学准备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开学督导检查工作小组,分别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三组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学筹备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确保秋季开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由于城市南移,城南人口猛增,生源暴涨,造成部分城区学校超标准班额的出现;2、仍然存在信访隐患。城南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资源不足,极易引起阶段性、集中性和规模性的信访诉求事项;3、因人员编制问题,学校难以配备卫生保健人员。4、教师编制总量不足,教师队伍仍存在结构性缺编现象。5、学校“三防”情况。“八大件”配备不全,大多数学校缺少自卫喷雾剂6、智慧校园建设人少财薄。用于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有限,硬件设施有老化现象,急需更新,软件系统有待提升,专业人才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7、部分学校实验室教师配备多为兼职教师,影响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使用。8、滁州市第十一中学未能按要求进行收费和教辅公示;征订教辅(导学案)不在市教体局公布目录范围之内;课程开设不够规范,有增减课时现象;师德师风活动薄弱,缺乏相关资料;未见新生建档立卡统计数据;未见2018年秋季贫困学生统计汇总上报材料;未见在校务公开栏公示《滁州市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宣传单》;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各项党建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9、施集学校未见新生建档立卡统计数据;未见在校务公开栏公示《滁州市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宣传单》。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2

各位代表: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强化学校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工作,维护全体教工合法权益,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稳定、健康发展,经学校工会研究并报上级工会和学校党支部批准,决定于2009年12月日召开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及工会换届选举。现将大会筹备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

1、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学校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

2、审议、通过上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落实情况、提案执行情况的报告;

3、选举新一届工会委员会

4、听取和审议《大洛中心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草案)

5、听取和审议《提案征集及处理情况报告》。

二、会议筹备情况

1、成立了学校教代会筹备小组,制定了本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方案。确定了教职工代表总数和分配办法。制定了代表选举办法。

2、对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意义和职权以及代表的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职工充分了解选举代表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选好代表。

3、选好教职工代表。为保证所选代表的质量,我们以工会小组为选举单位,按分配的代表名额,由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共选举产生了名代表。经审查,确认全部代表资格符合要求。

4、认真做好提案的发放、收集与整理工作,对属于一般性建议或意见的提案,工会已经提供给学校加以采纳;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并具有广泛性的提案,工会经整理后交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解决。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3

__电大分析检查阶段从5月中旬开始,至6月底基本结束。本阶段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加强内涵建设、服务终身教育、践行科学发展”实践载体,坚持“民主公开、集思广益”的原则,根据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的工作要求,重点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撰写好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第三阶段的整改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基本做法

(一)重点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在5月15日召开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后,我校的首要工作是高质量地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1.会前准备工作

为了高质量地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我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1)研究确定主题。为做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校党委先后召开三次会议进行研究,分析群众意见,确定生活会主题,部署具体工作安排。按照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会议和有关文件对专题民主生活会提出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会议的主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审视电大近年来的工作,按照“加强内涵建设、服务终身教育、践行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要求,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党委于去年年底和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先后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征求意见工作。征求意见的范围涵盖了全体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广大师生、离退休同志、派和无党派人士、全市电大系统校级领导,主要围绕党委班子的自身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情况、驾驭全局工作能力、学校事业发展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话、开展调研活动、开展大讨论、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疏理和汇总。

(3)谈心、交心和自我分析。根据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部署和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具体安排,按照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的工作要求。我们将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印发给班子每一位成员,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交心活动(31次),进一步沟通思想,查找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班子成员根据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自我剖析,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准备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此外,校党委要求每一位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拟订相应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2、会议召开情况

6月2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__电大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在校内行政楼第二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党委书记朱中人主持,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参加,同时邀请了学校老校长夏永富,市人大常委、校长许亚南,市政协委员毛东辉,以及教师代表梁旭东、来恩浩等同志列席会议。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在市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副局长沈剑光同志带领下,专程到校检查指导,市委组织部科干处派员列席。

会上,朱中人同志代表党委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初步思想收获和实践成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基本思路等四个方面对班子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努力方向,各位成员都进行了补充发言。在此基础上,党委每位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情况,剖析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根源,提出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大家畅言欲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市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副局长沈剑光同志对本次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认为本次民主生活会主题鲜明,剖析深刻,谋划学校发展具有前瞻性,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学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把剖析突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民主生活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希望电大党委今后继续鼓足干劲,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加大“抓内涵、促提升”工作力度、加强稳定和谐的校园建设,推进电大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认真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

6月中旬,我校组织全校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重点围绕“三查三看”进行,即:查大节,看党性观念强不强;查小节,看个人形象好不好;查细节,看工作质量高不高。为此,全校12个支部(包括学生工作党总支)都进行了准备充分,在召开组织生活会前,要求每位党员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从党性观念、个人形象和工作质量等三方面作了深刻剖析和自我批评,查找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形成文字材料。广大党员在会上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敞开思想,坦诚相见,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会后,各支部都向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办公室和校党委提交了组织生活会会议纪要。全体校党委成员均参加了双重组织生活会。(三)精心完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交心、进行自我剖析等准备工作,我校召开了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后,根据会上党委成员的发言,对党委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剖析,草拟了分析检查报告(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党委班子每一位成员意见和全校中层干部的意见,根据意见情况进行了两次修改,最后递交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形成了《中共__广播电视大学委员会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并以文件形式上报。

报告认为:我校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校教职员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树立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实现了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做出了贡献,并取得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拓展办学渠道,巩固办学规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系统建设,壮大办学实力;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工作落实。

报告指出,党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存在五个突出问题:一是对电大未来发展定位思想上不够明确,行动上举棋不定;二是对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之间矛盾处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三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服务的需求;四是成人在职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亟待加强;五是对电大教育品牌和形象的策划、宣传的力度不够。

报告深入分析了党委领导班子存在问题的四方面原因: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深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二是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三是推动校内体制机制改革意识和力度略显不足;四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和深入。

报告明确了党委领导班子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和基本思路,即:坚持“一体多元,错位发展”的办学思路,突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主体地位,构建完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协调发展的格局。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走在全国电大前列,建成全国一流的广播电视大学,成为__社区教育中心和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各县级电大根据当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便捷、优质服务,成为当地高等教育基地、远程教育中心和社区教育中心。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带领教职员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终身教育,拓展教育功能,在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强化特色办学,继续深化改革,彰显电大教育的开放优势。

总之,我校的分析检查报告按照“八摆八查”的要求,认真回顾总结了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查找了在科学发展上存在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问题,及影响学校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尤其注重分析主观原因;明确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提出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举措。报告查找问题准确,分析原因深刻,努力方向明确,符合__电大实际。

(四)组织广大教工认真学习徐立科同志的先进事迹

本阶段,我们还组织广大教工以学组为单位认真学习徐立科同志的感人事迹,组织部分教工参加了__市教育系统学习徐立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徐立科同志扎根山区、默默耕耘的奉献精神,爱生如子、严格笃行的高尚师德,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工作态度,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一位电大人。大家纷纷表示,要结合学习实践活动,以徐立科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钻研,无私奉献,为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主要成效

(一)理清发展思路。本阶段通过认真分析检查,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我校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高质量完成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理清了科学发展思路,明确了科学发展方向,为第三阶段的整改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二)突出实践特色。本阶段我校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认真做好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的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如今,服务终身教育和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电大人的共识,也得到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相关领域有所突破。目前,我校筹建__社区大学的工作已经启动,前期调研已经结束,预计10月份__社区大学将在我校挂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6月份我校出台了《__电大双师素质教师奖励办法(试行) 》(甬电大〔20__〕28号),本办法旨在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教师培养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促进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坚持统筹兼顾。本阶段我们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6月18日,本着“隆重、热烈、俭朴、务实”的原则,我校成功举办了30周年校庆。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决定以“传承精神、展示成就、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为主题,压缩校庆规模,节约校庆开支,用校庆及日常开支节省下来的50万元经费设立校庆专项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在我校开放教育、成人教育学习的外来务工优秀学员;资助我校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的贫困学生并鼓励本校专科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4

一、指导思想

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和谐学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增强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创建对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的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工作处,具体负责指导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组织专家对申报学校进行考评等工作。

各区教育局和学校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

三、考评内容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情况。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公正、公开,并得到切实有效执行。

(二)校内管理体制完善情况。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校长、学校党群组织、学术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依法发挥相应的作用。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情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有良好的校风。学校教师、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教育教学质量良好。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情况。依法建立学校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发挥积极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校内监督机制完备。中小学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师权益受到保障情况。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六)学生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情况。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八)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情况。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学校有专门机构或者领导负责依法治校工作。

四、考评标准

为保证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质量,促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市教育局结合我市中小学依法治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统一标准、宽严适当、分项测评、综合考评”的原则,把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标准具体化,制定“××市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评标准”(以下简称《考评标准》),作为学校自评申报、区教育局初评推荐、市教育局考评确定依法治校示范校的依据。版权所有

《考评标准》设置的一级指标有10项,即领导依法办学、学校章程与管理制度符合规定、办学行为规范、安全管理规范、法制教育制度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教师权益得到保障、学生权益得到保障、学校权益得到维护、依法治校成效显著。一级指标划分成若干个2级指标,形成完整的考评指标体系。

《考评标准》目标价值是:形成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现代学校制度,增强被考评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的依法治校的理念,推动学校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维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按照《考评标准》设置的指标,经过学校自评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初评,受评学校按照获得的分数可以分成a、b、c、d四个等级。a级:总评100-90分,具备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候选资格;b级:89-80分,具备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候选资格。c级79-70分,具备申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资格;d级69分以下,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具备申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资格。

五、考评程序

1.具备申报条件的学校,按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标准和《考评标准》,进行逐项自查自评,自评得分在b级以上的,可向区教育局申报。

2.区教育局严格按照《考评标准》对申报学校组织初评,对初评得分在b级以上的,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3-5所学校。推荐材料应包括:

(1)学校自评报告、申报表和考评得分表(按《考评标准》学校自评与区评得分);

(2)区教育局的推荐报告,包括区教育局的初评意见,申报学校依法治校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意见(一式2份)。

3.具备申报条件的市属学校,按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标准和《考评标准》,进行逐项自查自评,自评得分为a级的,可向市教育局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学校自评报告、申报表和评估得分表(一式2份)。

4.区教育局、市属学校于2006年10月底前分别向市教育局报送推荐材料和申报材料。市教育局于2006年11月底前组织专家组分组按照《考评标准》对申报学校进行复评。

5.经专家组评估达到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标准的学校,由市教育局命名,授予“××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2006年首批评定20所左右。

6.在评定的“××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市教育局择优若干所学校向省教育厅推荐申报××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六、考评办法

1.查阅近三年来学校依法治校有关资料。

2.召开学校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等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

3.设计依法治校有关问题的问卷进行调查并予以统计。

4.考评时,考评组对二级指标分值可以进行细化,按照不同的二级指标分值要求,可以细化成0.5、1、1.5、2、2.5、3、3.5、4等分值栏。

七、有关要求

1.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列入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宣传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和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依法治校的成功经验,切实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推动依法治校工作的全面开展,普遍提高学校依法办学水平。

2.申报学校要认真学习《若干意见》、《通知》、《××省中小学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成立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活动总体规划、活动方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3.申报学校应按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评标准》的基本要求准备2003年1月以来的相关资料。

4.凡申报学校或者具备授予市级以上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经市教育局调查属实的,取消申报资格或依法治校示范校资格:

(1)学校级教职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职务犯罪的;

(2)学校管理制度与依法治校基本要求相违背,办学活动、管理秩序混乱造成较大影响,或者受到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批评的;

(3)发生严重侵害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校内或者校外造成较大影响的;

(4)发生应当由学校负主要责任的重大安全和学生伤害事故的;

(5)以虚假材料或者不正当手段获得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的。

5.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每两年评定一次;同时对已评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取消“××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复查合格的,继续保留“××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对特别突出的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市教育局将向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6.在依法治校示范校的推荐考评中要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5

(试  行)

一、问题的提出

一是2019年秋季我市各学科将实施2017版新课标,2019级普通高中新生开始全部使用2017版新教材,面对新课标、新教材,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吃透新课标、新教材,以确保新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二是我市各高中学校都已经在校内推行了集体备课制度,但校内集体备课实施的情况不容乐观,发展不够平衡。

三是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一方面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均衡,尤其是我市近几年来不断增加年轻教师,他们对教材、教法和对学生的了解都十分有限,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水平不均衡,个别学科悬殊较大。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决定在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大集体备课工作,通过建立市、县、校教研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好优质学校、学科教研基地、优秀教师、学科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师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过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概念的界定

天水市普通高中学校大集体备课,是利用全市优质学校、高中优秀教师的资源,由“2018年天水市高中新课程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牵头,各学科年级备课组组长具体组织,学科指导组成员全员参与”,开展的跨校分工备课、集中(网络或实地)合作研讨,共建、共享研究成果的备课方式。

其特点在于——各学科教研基地轮流承担备课任务,每月一次集体大备课活动,每次精备一个单元。

其优势在于——跨县区、跨学校,博采众长,实现市、县、校三级联动。

其目的在于——提高备课质量,促进全市各学校共同发展。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

1.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准确把握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及考试命题建议。

2.结合新版教材,逐条学习、解读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进行单元备课,提高老师们整体分析和把握教材、教法的能力,落实学科育人功能。

3.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指向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四、过程设计

1.成立各年级学科大集体备课组,依托学科教研基地开展工作。学科大集体备课组由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各年级学科组长、普通高中学科指导组成员以及市县学科教研员共同构成(具体名单详见《天水市教育局关于公布高中学科教研实验基地和高中学科教学指导组成员名单的通知》)。

2.教研基地学科组长和市学科教研员,担任学科备课组组长,在大集体备课活动中进行活动策划,牵头组织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质量评价。具体工作内容包括:组建“高中各学科年级大集体备课教学QQ群”,按单元内容分配备课任务,将具体工作分配到学科指导组成员所在学校的备课组,由所在学校备课组成员负责组织精备(见附件1)。

3.实施集体备课

(1)初次备课。承担精备任务的各学校备课组再分配任务,由担负备课任务的教师,经过个人研究、组内研讨,形成单元备课初稿,并按时发到中心备课成员和学科教研员的邮箱里。

(2)中心备课组成员之间网上交流。由承备学校的备课组大组长(中心备课组成员)牵头,在认真研读初稿、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的前提下,组织学科教研员和中心备课组成员在“高中各学科大集体备课教学QQ群”参与研讨,围绕“单元集体备课概说”,针对每一项内容明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见附件2)。

(3)修改完善。承担初稿的校级备课组依据“高中各学科大集体备课教学QQ群”(或实地)交流中获得的意见和建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再按规定时间把定稿由校级备课组组长传至学科备课组长的邮箱。

(4)大集体备课。由承备学校的备课大组长(中心备课组成员)牵头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承备学校修改完善后的初稿进行集体研讨(见附件3)。集体研讨由主备人以说课的方式向大集体备课组的成员详细介绍单元备课预案,组内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教研员要协助组织好备课活动,安排承备学校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表,并负责将本次大集体备课中的单元备课方案的定稿上传至“高中学科教学QQ群”。

(5)二次备课。各学校对大集体备课中的单元备课方案的定稿组织学习、交流和研讨,并根据本校实际作一定的修改。

(6)三次备课。教师在具体上课前,再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作一定的修改,以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7)实践与评价。大集体备课组对各承备学校提出的单元设计

定稿的方案进行实践、对比,并通过相关途径评选出研究最深入、设计最佳、对老师们最有启发的设计方案。

4.反思阶段

反思阶段是集体备课的总结阶段,是教师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实施下一轮集体备课的基础。它分为:总结、归档。

①总结

学校备课组组长对本校集体备课的情况进行简要小结。内容包括:准备情况、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上交中心备课组,由组长统一管理。

大集体备课组成员需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认真填写“高中大集体备课反馈表”(见附件4),并在活动结束后的10天内,发送至学科教研员的邮箱,由学科教研员分类、汇总。

②归档

学校集体备课组将单元教学实施教(学)案定稿(电子文档和PPT)及时上交中心备课组,由中心备课组上传至天水市教育信息网网站,以便做到资源共享。

五、保障措施

1.由市教育局统一领导,依托各县区一中和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学校,组织开展全市大集体备课活动,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全市教育教学上水平、上台阶。

2.制定“各学科大集体备课概说”,明确备课方向和内容,引导教师根据“各学科大集体备课概说”中的要求、结构进行备课活动,促使各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准确把握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及考试命题建议;促使各学校引导教师结合新版教材,逐条学习、解读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进行单元备课,提高老师们整体分析和把握教材、教法的能力,落实学科育人功能;促进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指向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3.采取校级分散和全市集中相结合的备课形式。校级分散有利于保证备课时间和备课质量,促进教师积极思考,进行面对面交流,实现同伴经验共享,激发各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力,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调动广大教师备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全市集中有利于有效发挥全市各学科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的作用,促进县区相互了解教学进度,统筹好三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全市各学校共同发展。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6

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确保毕业班的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3、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取毕业班教学情况汇报、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备课前的讨论记录并参与备课前的讨论、检查教案的使用情况记录、检查课后反思、检查作业的批改情况,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年级组教研会、与毕业班教师交换意见,并形成视导意见,用以指导教学。

四、召开家长座谈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为一体。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7

(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确保毕业班的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

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3、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取毕业班教学情况汇报、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备课前的讨论记录并参与备课前的讨论、检查教案的使用情况记录、检查课后反思、检查作业的批改情况,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年级组教研会、与毕业班教师交换意见,并形成视导意见,用以指导教学。

(四)召开家长座谈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为一体。

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意见篇8

各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科教发展局、石油普教中心: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精神,省教育厅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订了《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增强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意见》精神,及时组织辖区内普通高中学校和教科研等单位积极开展各种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坚持在政府领导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课程改革进展情况,让政府领导了解并关心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解决改革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强化协作,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努力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注重宣传,努力形成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课程改革的舆论宣传工作,要主动会同当地新闻媒体,及时、全面、有步骤地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引导社会关注、理解、支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及时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立即着手安排部署辖区内各普通高中学校和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地要组织专门人员,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及早制定本市(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并于2006年9月30日之前报省教育厅。

附件: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实施意见

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

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立足我省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努力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全面提高我省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结合陕西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努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

(二)探索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与途径,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为国家新课程的实施、推广、完善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为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提供实证性意见和客观依据。

(三)构建高中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建设与管理课程的能力,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逐步建立以校为本、联校开发与共享课程资源的机制,营造课程实施的交流平台。

(四)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创建学校新的课程文化。

(五)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及教学水平监控体系,建立学生学业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制度。

(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全省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全省普通高中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以课程改革为动力,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教育的内涵发展,使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

(八)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满足陕西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三、组织与领导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必须加强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一)充实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省政府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主管秘书长及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人事厅负责人任副组长,教育厅有关处室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领导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研究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全面部署实施课程改革工作。

(二)成立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专家指导组。指导组成员主要由省内有关高师院校、教科研单位的专家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代表组成,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为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培训等工作提供指导和专业支持。

(三)各市、县(区)都要建立在当地政府统筹领导下,参照省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的构成单位,充实和完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领导机构和专家支持组织,明确职责,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四)省、市、县三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指导;要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自主参与新课程实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要分别建立省、市、县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并组织好对高中新课程实施工作的过程评估,及时反馈情况,总结经验,通过改革使每一所学校逐步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

四、条件要求

为保证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结合我省实际,对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提出三类不同要求。

(一)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三类要求)

1、高一年级学生班额在56人以下;

2、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40%的选修课程Ⅰ,能满足学生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在选修课程Ⅰ中获得22个学分;

3、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能满足学生在选修课程Ⅱ中获得6个学分;

4、参与新课程的教师要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并能够承担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

5、学校条件性资源能保证新课程开设的需要,并能够重视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生成;

6、学校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7、学校建立并全面实施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8、学校有整洁的环境、稳定的秩序和良好的校风与改革氛围。

(二)较好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二类要求)

1、达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第三类要求)

2、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60%的选修课程Ⅱ;

3、能够开好本省地方课程和若干门类校本课程;

4、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

5、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40人;

6、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28个学分(其中在选修Ⅰ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2个学分,在选修课程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6个学分);

7、教师教学方式能服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学生学习新课程的自觉性和选择性明显提高;

8、素材性资源受到重视和有效的开发利用,学校数字化课程资源能对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帮助;

9、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取得成效,教师普遍重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三)高水平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一类要求)

1、达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二类要求;

2、能够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

3、能够基本按照学生选课要求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并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或优势研究性学习项目;

4、学校具有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的条件,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30人,并能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

5、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36个学分(其中在选修课程Ⅰ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8个学分,在选修课程Ⅱ中获得的学分高于8个学分);

6、教师能正确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学生普遍学会自主学习和有选择性的学习;

7、新课程所需要的条件性资源完备,素材性资源受到普遍重视和生成利用,学校拥有能不断更新和服务便捷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8、学校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成效显著,教师合作探究蔚然成风,反思教学已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

以上三类要求是我省对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改革水平等级评估的依据。第三类要求是每一所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学校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我省普通高中2007年秋季获准招生的必要条件,目前还达不到第三类要求的普通高中必须在2007年秋季招生前达到基本要求。对能够达到第三类要求的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达到较好实施或高水平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全省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对照三类要求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做好改革规划和提高新课程改革等级水平的工作计划,努力形成自己的课程特色,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不断提高学校的改革等级水平。

五、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

1、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的准备工作。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调整并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安排部署辖区内各普通高中学校认真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广泛调研、科学论证,制定本市(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包括组织领导、经费投入、舆论宣传、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条件装备、资源开发、督导评估等项工作)。并于9月30日前将实施方案和调整后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名单报省教育厅。

2、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省教育厅举办由市、县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普通高中校长,并邀请县(区)主管教育的副县(区)长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会议",通过领导报告、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受培训者充分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入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精神实质。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支持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措施及外省的改革动态。市、县教育部门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领导宣传新课程改革,深刻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课程结构的设计以及课程制度建设等重要问题,同时向社会广泛宣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社会认知程度。

4、深入基层调研,修订实施方案。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基层学校,重点对普通高中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认识、观念转变、硬件设施、教师培训以及选修课程开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研、摸底,为指导学校积极应对新课程实施和进一步完善有关课程改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5、督促学校进行自查,改进实施方案。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制定本校实施新课程的准备工作方案,并对照三类标准进行自查。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指导其限期改进,并向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送改进方案。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2006年底以前不能达到条件要求的学校,要通过布局调整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使各学校的布局更加合理,满足普通高中新课程对学校建设和办学规模的要求。

6、完善政策措施,出台指导文件。省教育厅将制定《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校教学管理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综合方案》、《陕西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管理工作意见》、《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陕西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培训教材》和《陕西省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7、确定样本学校,开展研究学习。各市(区)要结合实际在城市、农村、企事业办等类型学校中,确立2-5所课程改革样本学校,样本学校可分别就选修课程开设、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研、学分管理、选课指导制度等各个方面有侧重地进行研究、学习和模拟实施。通过样本学校的探索实践,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能够在学校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改工作新机制的形成。各市(区)要按照省教育厅样本学校建设的有关规定(另行发文),于2006年12月份之前将样本学校名单及其申报材料报省教育厅。

(二)第二阶段:2007年2月至8月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秋季进入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

2、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分学科举办担任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及专职教研员的培训,以课程标准培训和课程教材培训为主,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3、各学校要完成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组织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等。

4、各学校按照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精神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措施不得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及时纠正,限期整改,确保改革全面启动,万无一失。

六、保障措施

为保证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有关部门,重点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好准备并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供政策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师人事、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制定好、落实好。省教育厅将定期交流各市有关信息,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政策,推动各地课程改革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落实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省教育厅每年将安排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用于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组织、培训、项目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实验推进以及检查督导等各项工作。各市、县(区)和普通高中学校也要根据当地实际,设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专项经费,确保上述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合理编制班级和配备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学生实际人数和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合理编班,并从2007年秋季招生开始,把每班的学生人数限定在56人以内;要争取各级人事、编制部门的支持,按照学校实际班数和学生数,落实教师编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师。学校要有计划地从工科院校、高师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遴选优秀毕业生,充实高中技术课教师队伍,以满足技术课教学的需要。

(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新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指导和支持普通高中加强校舍、图书、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及各种软件资源方面的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努力使每所普通高中都能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五)重视师资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中校长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师培训标准,制订培训规划,在培训内容、方式、资源开发以及培训评估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探索创新,不断加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六)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指导。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校的教研网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教育质量较高地区以及课改样本学校的示范作用,加强教研工作的协作与对口支援。高中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各级教研机构和高师院校的联系,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咨询和专家指导队伍。省教育厅将利用现有的教科研网络组织收集新课程实验的有关信息,介绍各地改革动态,建立畅通的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沟通渠道。

(七)强化评估与督导。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评估监控机制和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评估内容。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好对本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调研和阶段评估,监控各地、各校新课程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确保每一所学校新课程实验都能积极、稳妥、有序地进行。

上一篇:粮食工作意见范文 下一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