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10-02 09:22:11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1

[关键词]功能材料;专业英语;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工程技术型人才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国际流通性。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为了提高工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工程教育专业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我国于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缔约成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可以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质量,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可以弥补我国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不足,优化我国的工程科学技术人才队伍[1]。功能材料专业英语是功能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侧重于功能材料专业英语知识、重点词汇、科技论文写作和专业阅读材料中英互译的教学。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部分专业英语词汇,可以独立阅读功能材料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撰写简单的英文专业论文摘要,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专业英语基础。但是,一般情况下,该门课程为32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难度较大。并且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基础本就薄弱的学生在接触难度较大的专业英语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就这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课堂角色的变换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2-3]。

1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往的功能材料专业英语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功能材料专业英语的重点词汇,科技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主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阅读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和资料,为后期的深造和工作打下英语基础。而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团队精神、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使用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解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4-5]。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仅仅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显然是不够的。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交流能力,听和说的能力也十分重要。所以在制定教学大纲时,统筹考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合理分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使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鼓励学生大胆说英文。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后,只有第一学年有英语课程,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很少,并且大多数学生基于各种原因不敢说英语、害怕说英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内图书馆资源获取最新的音视频材料,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其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专业知识交流和技术沟通,为后续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2课堂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能材料专业英语是一门集专业知识和英语于一体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课前要对专业知识进行预习和复习,课后要进行广泛的英语听力练习和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和翻译。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渠道,教师要结合讲授法、互动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雨课堂和MOOC学习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入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课程学习QQ群,及时和学生进行问题交流,鼓励学生使用万方数据库、知网和webofscience进行专业资料检索。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模拟国际会议,开展课堂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通过互换教学身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锻炼学生收集材料、筛选材料、总结材料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使得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功能材料专业英语的重点词汇,掌握专业英语的基本翻译技巧和写作技巧,还可以获取检索专业资料的能力,利用所学专业英语知识进行学术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考核方式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考核总成绩包括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办法考察学生的听说能力,也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并且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忽略平常的学习,导致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的考前现象。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将课堂英语互动、英语专题演讲和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纳入考察范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成为学习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让教学过程成为双方主动介入的过程。

4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推动着工程教育改革的步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袁斌,曾美琴,胡仁宗,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金属功能材料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87:75-77.

[2]郑学晶,徐慎刚,郑晓莉,等.《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高分子通报,2020,8:80-85.

[3]朱敏,朱钰方.《功能材料学》课程全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1-62.

[4]周弟,宁春花,左晓兵.《功能高分子材料》双语教学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113-114.

[5]白利忠,付一政,谢江波,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化工管理,2018,3:11-12.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2

目前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教材有不少,覆盖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加工等课程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摘选自国外早期的原版专业书籍,不少内容陈旧,体裁单一,一方面不能反映高分子材料专业发展现状,同时让学生感到应用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教材内容的缺陷,笔者在有选择的讲述教材内容的同时,精心选择一些著名国际高分子专业期刊,如《Macromlecules》、《Polymer》、《MacromolecularRapidCommunications》等期刊的部分相关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同时鼓励学生上网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如美国化学会下的Chemical&EngineeringNews下有关高分子材料方面的报道,这些内容反映当今高分子材料发展的前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考虑到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中或进一步深造中会接触到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市场报告等多种体裁的专业文献,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这部分实用性的内容,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课堂理论教学方法的革新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一般为专业知识的论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学术性。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初步写作的能力,笔者采取的方法如下。

1.师生互动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传统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先讲解词汇,再阅读和翻译课文,这样的课堂单调且冗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考虑到语言教学的特殊性,为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尝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提前布置作业,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每次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再随机指定学生朗读并讲解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正,最后教师结合专业内容进行点评,并讲解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和专业词汇。这样,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适当进行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现在多媒体及网络等教学手段已广泛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些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为此,在每次课文内容讲解结束后,笔者播放一些相关内容的科普性英文短片,比如介绍高分子材料合成、成型、应用等方面。由于刚学完相关内容,所以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看、听、讲述,留下了直观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把一些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的专利、论文、技术标准等专业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解,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传递了较多的信息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3.教学效果的检验

考核方式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巩固学生所需知识的重要手段。考核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平时主要考核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信息交流的能力,期末考试则通过试卷形式检验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以及快速阅读科技论文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环节后,教师要不断总结,了解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确定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来修正下一阶段的目标,设计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平时的阶段性考核可以有多种方式,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抽签选择一个题目用英语讲述,考察听说能力。或针对知识点,把常见的错误总结出来,引导学生纠错,考察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教学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完成一次科研课题的汇报,学生自行分工,查找资料、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汇报讲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而言,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是继大学英语后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应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毕业设计、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及内容等方面改革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渐扩大,势必导致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目前,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已从单一理论型向复合实用型转化,技术型人才不仅仅局限在技术方面,而应当对他们的专业英语应用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1,2]。

当今,针对高职院校面向“校企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教育理念,为了更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学习与培养[3,4]。但是,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距离社会所要求的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就高职院校教育本身来讲,不论从学生学习方法,还是教材质量,以及师资队伍等均被对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时代和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度来认识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创新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践,从学习方法方面、教材方面和教师方面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我们的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一、我国高职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现状

专业英语学习是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区别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词汇、语句在英文中的表述,可有效扩展学生的词汇量、知识视野。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英语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理论研究与探讨相对滞后[5]。迄今为止,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书本和老师为中心;在教学中存在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等现象,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师生互动,并且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能的发挥。另外,英语教材的选用一般没有明确、 统一的指导思想,过于强调自主性,忽略了指导性,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6]。最终导致学生步人社会后在英语应用方面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不能满足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外语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经过几年教学实践与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基础

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弱,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据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统计资料显示:在高职高专学校中60% 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7]。而专业英语是在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基础上开设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多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目的就只是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目的一旦达到,他们就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在专业英语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8]。

(二)专业知识、英语词汇量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英文水平相对而言较低,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匮乏,在讲课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发现如果讲述的专业内容是学生所熟悉或了解的知识,那么整篇文章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基本上可以准确翻译、理解,而对于陌生的专业内容,就存在困难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或老师在平时的学习或教学过程中。另外,也与老师或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或教学过程中,长期避开英语文献资料或英文版软件或过分依赖翻译工具的使用,如英语字典、电脑中的金山词霸软件、Internet等工具,导致老师和学生在接触英语文献或软件时不习惯,甚至翻译太机械化[7]。当然更更谈不上比较、判断、润色、加工。

(三)教材质量

各类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如何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高职英语教学是由任课教师自由地选用教学材料,其英语教材的选用一般没有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过于强调自主性,忽略了指导性,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有的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专业文献中选编某些材料;有的使用国内出版的专业英语教材,但因其缺乏明晰的教学目的,课文间又缺少内在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得很难达到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更难于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资料达到提高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之目的[4]。另外,目前大多专业英语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起来较困难,这样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

(四)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书本和老师为中心;在教学中存在重精读、轻泛读,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等现象。大多数学校安排英语教师讲授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英语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英语授课能力,但由于他们对专业知识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造成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灵活地组织调整授课内容及流畅地讲授知识点;若选用专业的教师任课,这些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确实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传授与引导,但是其英语水平却无法胜任英语教学的需求。因此,这种落后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是目前专业教学的弊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比较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只能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个性,缺乏师生互动,严重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能的发挥。并且,许多英语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足,难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并将卷面成绩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惟一标准,这种考核形式单一,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实践交际等能力。

二、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措施,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专业英语教学本身而言,其内容包括听、说、读、写、译等知识的掌握。高职专业英语要求有实用的价值,翻译等满足实践需要,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改革:激活英语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词汇量,扩展专业知识,改进考核手段,实现多目标评价,加强师资队伍及编撰高水平专业英语教材等方面改进,探索和尝试出多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模式[9,10]。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功底相对比较薄弱,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英语。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这当然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关。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知识进行机械的讲解,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的语法、词汇,学生便不感兴趣,因而也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为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促动力。作者的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1)上课前渲染气氛,为课堂内容的讲解培养情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从互联网上下载各种英语资料,优化教学内容并利用互联网增强师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从而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默契的配合、融洽的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讲课时词汇部分由教师讲解,并进行一定扩充,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课文的讲解。

3)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介绍本堂客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并对相关内容扩展,以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专业知识。随后进行专业英语课堂,对每一节内容结合先前所讲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书面化翻译和专业化理解,学生觉得非常实用,反响很好。

3)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各种英语交际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英语故事角色表演、 英语日记讲述、英语论坛等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增加词汇量,扩展专业知识

在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水平相对较低,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匮乏的问题。但当老师介绍完专业词汇之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就相对容易;否则,文章就没法阅读,更无从翻译,这极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对于学生很陌生的知识或单词,能够提前安排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或词典做一了解,并在课堂上,由教师用母语简明扼要的将这一新知识介绍给学生,然后再进入英文文章的学习。这样,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准确把握专业词汇更利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而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相似之处在于:语法知识相同、基本词汇相同。并且专业英语的语法相对普通英语简单,但在专业英语文章中,大多采用一般陈述性语句,不需要太多的修饰成分。而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专业英语文章中大量出现的专业术语。因而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介绍本篇文章的核心专业术语上,这些关键词汇(Key Words)学生理解了,那么下来整篇文章的理解与翻译就水到渠成了。

(三)运用多元化考核标准

针对高职院校面向“校企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一教育理念,为了更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必须树立科学的考核标准,采取考试内容全面,成绩考评多元化,考试形式多样化(包括考试、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等多种方式),应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指导,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生产实践,逐渐推行多级考核和综合考核制度。

(四)加强师资队伍、编撰专业英语教材

教师是讲课主体,而学生是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科技文献的讲解。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反映出来学生的状态比较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其水平的高低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高职院校应在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避免教师队伍组建的随意性的基础上,要不断引进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成立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学组织,指定分管领导负责,不得随意更动建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机构,制定教学研究计划,并通过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师资建设模式,逐步形成教研风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改革,并组织教师定期到基层企业交流学习,以提高自己对教学需求的适应性。另外,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制定相应教师管理条例与激励机制,促进教与学的和谐。

在编撰专业英语教材方面,由于高职教材在例题、习题的多样性、灵活性等方面有比较大的欠缺,因而传统教材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比较薄弱。在编写教材时,我们必须认识到,选择出来的教材内容,最终是为学生学习用的。如果选择知识内容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兴趣、 需要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要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写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教材,突出其岗位特点;涉及各层次、不同侧重点的专业课程词语和知识,适当增加英语听说会话、应用文写作、译文等实践方面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教材改革的重点,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并通过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情景教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三、结论

国内应用型技术需求的迅速发展,导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具体应用技术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英语要求。专业英语在高职院校类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应该实施教学改革,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考核手段、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而为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莉,.浅谈高职英语教学[J].教育战线,2008,5:110

[2]黎佛娇.浅谈对非英语专业高职生的英语教学方法[J].教育战线,2008.139

[3]罗建芳.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08.9:1329

[4]梁爽.浅谈高职专业英语教材改革的必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3):100-101

[5]须海丽.试论我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改进途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 1:56

[6]景小芳.浅谈我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01-103

[7]高海英.浅谈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教学平台,2011,9:39-41

[8]刘洪文.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J].科技信息,2011,18:597

[9] ]罗建芳. 浅谈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08.9:1329

[10]章绍东.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81~82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模式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对于转型试点中的民办高校,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是转型的前提条件,而深化教学改革则是实现转型发展的战略支点。2016年是土木工程学院的改革创新年,我们始终将“应用技术型”作为指导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对思路和做法加以总结,以为引玉之砖。

1培养理念更新———瞄准前沿,顺势而变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正在推动着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学生是BIM技术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所以本学期通过调整培养方案,在2013级开设了三周BIM实训课程。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BIM相关软件的建模流程,锻炼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综合能力,分小组学习鲁班土建建模、鲁班钢筋建模的使用方法,创建三维模型;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收集与本题目有关的设计资料,结合BIM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何种方式如何解决的,写出实习报告,且用PPT的形式进行答辩,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教学模式改革———翻转课堂,学用结合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新开课程,课堂上尝试了翻转课堂的模式,给每位同学分配了题目,让他们自己制作课件,课堂上利用5min的时间分享给大家。参与改革试验的班级召开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学习成果汇报会》,每个班按2人~3人分组,给他们按照绿建标准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环境保护,施工管理,运营维护,提高及创新等方面分配各自负责的领域,开了两次彩排预备会,对每位同学的演讲内容、PPT等进行了逐一指导点评,最后汇报会取得了成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个人表达能力。

3课程内容灵活———依托学科,面向实用

以《建筑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首先利用有限的学时提炼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保留传统的讲授方式;然后针对发展较快的新型建筑材料及施工方法,由同学们以分小组的形式在课外进行调研,借助班导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将调研内容制作成PPT带回课堂进行汇报,由其他组同学和导师进行提问与点评;并在期末举办了“我们要站在施工技术最前沿”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此次改革不仅使学生期末及格率提高了8%,并且充分体现出了班导师在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在整个课程学习和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接受新事物、涉猎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

4结语

通过前边几个教学改革实例可以看到,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对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以及自觉学习的综合能力,基本实现了我们的初衷,老师和学生反映非常好。

作者:邹建奇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窦艳.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8):26.

[2]徐正凯.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浅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5):37.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5

论文摘要:总结了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的授课及教学改革的切身体验,提出了对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测试方式进行改革的措施,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专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在专业领域具有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

一、当前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全国大学英语实行四、六级考试,就业单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高校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语言基础明显扎实了。但是,基础英语后续的专业英语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多数水产类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两年教学计划内英语学完后即放松了英语的继续学习,思想上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远远不如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的探索明显少于基础英语阶段。首先,由于没有统一教材,导致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缺乏合理、科学的安排。目前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任课教师从专业文献中选编的材料,内容更新不及时,缺乏专业知识特点和连贯性。学生使用这些教材犹如随意阅读专业文献一般,很难达到提高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3]其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一味输入。教师的教学一般仅停留在简单的科技文章翻译阶段,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就是“阅读+翻译”,仅仅讲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就足够了。课程缺乏对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存在“重基础、轻应用”的倾向。这样就造成学生无法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和交流相关专业知识,对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严重的抑制性和长期的不良影响。[4]

二、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水产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教材建设突出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落后的水平,因此必须让学生及时了解国际上的科学发展动态,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教材是决定专业英语教学效果好坏的因素之一,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要考虑到语言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在大量搜集和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具有较强系统性、科学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的水产学科专业英语教材,将一般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及趣味性。结合专业特点,收集各种不同文体的期刊论文、专著节选、文摘索引、单证图表等等,同时也应包含常用的科技词汇和一定的专业术语。[1]

2.建设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

传统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形式死板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形象、生动、有趣的影像资料。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我们的改革建立了与教材内容基本对应的英文影像资料库。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效果。

3.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的课堂角色,教师做指导,学生当主角。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是学习角色的转变。过去是学生被动地学,是配角,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去学,当主角。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课程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授课中,避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要综合加强听、说、读、写、译的训练。教师主导集中学习后,让学生分组分别对课程的不同专题进行扩展学习,并以答辩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讲解和接受提问。最终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当中。具体步骤为:

(1)教师按专题讲述教材中专业知识,播放相关英文科教片,让学生用英文对所学内容发表个人见解。

(2)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对课本中的一个专题进行扩展学习,通过查阅英文文献资料,撰写小论文。

(3)在课上小组成员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首先以论文内容汇报的方式对材料作介绍,然后听讲者提出问题由小组成员回答。以上过程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表达。

4.丰富专业英语课程考核的形式

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搞好专业英语课的测试是检查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将考核学生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专业信息的能力作为专业英语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口试在班级统一笔试前进行,重点测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专业信息交流能力,一组学生与教师就某一专业问题进行类似seminar形式的讨论,教师依据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对其分别打分。口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对水产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改革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学有所用,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成为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主角,使其在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我们根据专业英语的改革措施,针对改革效果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水产类专业在读本科生以及毕业生中做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材满意度较高,认为教材做到了专业性和科普性的有机结合,通过教材学习能够接受更系统、更具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能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专业词汇及当前常用的新词汇。大部分学生对所采取的“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模式是认可的。学生们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占用课堂时间过长,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实施新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方面的听说能力,培养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章的技巧,并在专业领域具备了初步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时间宜在20分钟左右。对于口语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这是督促口语练习,克服紧张、害羞心理的一种有效办法,希望能够继续推行。特别是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反馈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撰写英语专业科技论文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日后的科研工作中的要求。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独立学院 英语听力教学 教学策略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的听力的重要性

在改革后的四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的分值已由以前的20%上升到35%,和阅读部分并列成为整张试卷中分值比例最重要的两部分。对于题型来说,以前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短对话,另一部分有两种选择,短文理解或复合式听写。改革后是短对话、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都要考。听力题材也选用了更具真实性的材料,如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并且对考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进行考查,包括考查考生受自身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影响的程度。其中语言因素就是考生对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而非语言因素指的是听者头脑中所具有的背景知识及记忆力水平。总的来说,听力题目总量有所增加,做题时间增加,对学生能够长时间集中听力注意力的考验加大了。另外,以往有学生在考听力时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惧怕复合式听写的学生往往会在考前祈祷这次考试不要出现这种题型。改革以后所有的题型都必考了,无形中还是增加了总体的难度。听力部分的得分情况将直接影响考试的总成绩。

但是,在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当中,由于语音室条件有限,听力课时一般每周只有2节左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对听力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听力差的原因

1.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单一。

有的学生认为,听力课是最容易上的课,教师无需准备,只需要带着光盘,让学生被动地听,然后校对一下问题的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虽然轻松,但是学生却没有积极地参与,有的坐在那里等老师给答案,有的想听,却苦于能力有限,听力水平也难以提高。

2.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差。

(1)不重视语音。独立学院的学生很多都来自外地,他们受到了当地方言的影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有的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不知所措。

(2)缺乏词汇量。大多数学生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的确,多听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听的次数多少,也不完全取决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老师要时刻告诫学生,尽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3)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课外阅读面窄,基本上对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缺乏理解,这就会影响听力,如姓名(Name)、问候(Greeting)、感谢(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以“Name”为例,有一道听力题,要求学生听一个对话,然后写出对话者的Family name,而听力内容里面出现Jim Green,一些学生就把答案写成Jim,这样就产生了错误。

3.听力习惯和心理因素对听力的干扰。

听的主要目的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有的学生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就会跟不上语速,就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听力受到影响。还有的学生的听力能力不理想,跟没有掌握听的方法和技巧是有很大关系的。比如,学生在听语言材料前,特别是在听综合性强的语言材料前,并没有在题面中获取重要线索或信息,而是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中接受语音资料,觉得很茫然。还有的是习惯逐词逐句地理解,不是通听全文,理解大意,所获得的信息是零碎的、片段的,严重影响了听的效果。

三、有效提高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教学策略

1.听力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认为,详尽细致的准备工作是上好听力课的第一步。从宏观地确定目标到具体地选择内容、教具和练习方案的实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准备。对于录音材料,教师要运用由易到难、形式多样的练习,还要准备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步则是有效地控制教学环节。在外语教学中,不少人总认为,听力教学不难,简直就是听力测试:教材编满了测试题,课堂步骤几乎是“放音―做题―对答案”三部曲。如果老师仅仅是对答案,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且没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听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特点以不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信息的捕捉和理解。例如,可以设计几个选择题,再设计一小段复合听写,将几个比较重要的单词作填空练习。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要求他们复述,等等。这样既能做到因材施教,又能使听力材料更好地为四、六级服务,学生会觉得更加有收获。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与课文难度差不多的听力材料让学生来听。具体的有听单词、听句子、听短文等。教师应强化精听,通过大量的正常语速的日常对话,使学生逐步熟悉语音、语调、停顿、重读、连读等。让学生发现和辨别连贯表达中的语音变化,捕捉快速语流中的重要信息。

老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听力竞赛,四、六级听力模考等活动来激励学生,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强化语言基础,提高综合能力。

(1)强调语音的重要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语音的重要性。听音辨音是英语教学中首要的基本功。在教授生词的时候,要带领学生读准发音,有错误要及时纠正。教师要严格把好语音关,课堂上应有意识地传授语音知识,如,语句重音、节奏、变音、连读及语调等。

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朗读技巧的训练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鼓励学生尽量跟读磁带或光盘的发音,跟上里面的发音速度,尽力能模仿里面的语音。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朗读比赛。比赛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促使学生多听多模仿英美人士的示范朗读。比赛方式应该是人人动口、人人录音,让学生互相评比,以此提高学生分辨正确的语音语调能力。所选的朗读材料不一定要统一,可以各人自选,这样学生们可以听到多种题材内容的语音语调,可以开阔眼界,增广见闻。

(2)督促学生扩大词汇量。词汇和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我们经常会听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的确,听力部分的选择题有时还可以猜测一下,但是复合式听写就是考学生的基本功,里面的前七个单词听得出来却拼写错误,或者后三个长句根本无法下笔,都是由于句子结构不清楚,四、六级高频词掌握得不熟练而造成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把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记忆的词汇不易忘记。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抓好学生习惯用语的学习和运用,对结构复杂的句型要分析到位。

(3)传授英美文化背景常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或课外的语言材料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英美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心理因素的干扰。

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不过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热情,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杨和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让学生练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在听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放一首大家平时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曲作为调节,让学生写下歌词或大意,从而边练听力边休息,又促进课堂交流。老师还可选些学生感兴趣的片子,组织学生观看。比如,让学生观看美国教学片Family Album in USA,该片语言生动、语音地道。每看完一节,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或做正误练习等泛听训练,视听效果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进行下一阶段听力训练的直接动力。听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形式,很适合那些读得好而听力差的学生。老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每天大声给学生读一段或一章,学生只需要听故事,老师随时写下学生听不懂的词语。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里,学生们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这就给教师的听力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在新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对我们也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四级考试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测试,教师要将对听力技能的培养与其他技能相结合,更要高度重视每一次听力课,做好目标规划,并严格实施,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春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1,(7).

[2]陈春莲.提高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J].成宁学院学报,2006,26,(4).

[3]陈文乾.大学英语听力课初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

[4]王维.适应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听力课堂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8:212-213.

[5]黄若容.提高英语听力课教学质量的尝试[J].外语界,1998,(2).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24-02

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当代,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与国际接轨、适应教育国际化方面做出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1]。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根据本校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全英文教学[2-5]。如何规划建立重要学科的全英文教学与授课体系,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在建立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全英文授课体系,有以下几个原因。

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

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只体现在读、写,由于环境造成学生在沟通方面听不懂、不敢说。全英文体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使得学生摒弃只是以参加国家等级考试为目的而学习英语的思想。让学生在双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通过听、说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扩大毕业生的国际视野,开阔眼界,从中学习前沿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2.提高学校竞争力。学校通过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引进国际化教学方式,与国际教育进行接轨,教学面向国际,既宣扬了本身特色,也从国际当中学到了知识。学生提升了竞争力,从而学校的就业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

3.吸引国际留学生,面向国际进行招收[6]。随着全英文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使得一些国际留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不用过多在乎语言方面上的障碍,并且能够更多地了解本学校的专业特色,使得更多的留学生有意向来本校学习。

非英语国家的高校都开始或有意向进行全英文教学体系的建设,这对学校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高有较大的意义。“矿井粉尘防治”作为矿业安全领域的导论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中国矿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因此该门课程的全英文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授课形式

传统的授课形式注重将知识条例按照灌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形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以通过考试为目的,使得学生不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全英文教学的授课过程是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专业典型的课程为原型,使学生除了有一定的英语能力的提高外,还促使其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提升自身能力。

传统的授课形式与全英文授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氛围、思维方式以及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应在授课过程中做出一些改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安全工程专业“矿井粉尘防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别尝试了以下改进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开拓思路。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多向学生抛出比较发散、回答面广的问题,开动头脑风暴,凡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均应该鼓励、启发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

在实验课上,除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其动手能力外,还应采取讲课与练习不同的结合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提问、思考,再提问、再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讨论式教学

在课程安排中,应在教学课程过程中穿插两到三次讨论试教学。在讨论式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会在这节课之前一段时间提出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应涉及之前所学的知识,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也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然后在讨论式课程中,对该问题给出一个理性的回答。

另外,也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作为该课程的上课形式。针对之前的学习,提出一个可讨论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辩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通过辩证分析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案例教学

选取比较经典、发生时间较近的煤矿事故案例,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预防措施、责任人以及从中应吸取的教训,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掌握事故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分析使学生加强安全意识,为以后的就业提供经验,防止有同类型的错误发生,或在发生事故时做出正确的决定。

以上是在教学课堂上做出的改进,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加深学习内容理解的效果。

二、教材建设

为了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使学生真正走在时代前沿,了解本专业先进技术,在课堂上了解一定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引入一个领域,而真正要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刻认知还需要自己在这方面的大量阅读与学习。因此,除了改进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方式外,为学生提供一本既涵盖当今先进技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本门课程,又可以使学生轻松带入的教材尤为重要。全英文教材的编写要兼顾专业与语言两个方面。

例如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矿井粉尘防治”,在课程改革之前,本门课程的中文教材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粉尘防治理论及技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调研、收集国内外同类课程教材选用情况,从中选取出几本能够很好地将本门课程的知识网络涵盖,并将其中较为基础的内容截取出来,结合优秀的学术期刊论文重新整合成一本适合国内本科学生阅读,能够在书中既学习到基础知识,也了解到学科前沿技术的教材。

此外,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电子形式传播知识的途径成为一个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为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记清楚或者有些小疑问提供了方便,。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会将上课全过程录成视频,经过剪辑后放到网上,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使得学生带着新问题在新的一节课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本门课程专门设计了网页,学生可以根据网址登录到矿井粉尘控制这门课的网页中,这个网页涵盖上课视频、讲义、幻灯片以及教案等学习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学习。除此之外,如果学生仍旧有一些问题,可以在网页上留言提问,有专门的人员定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将传统课堂与网上课堂相结合,使学生在课上听讲提问,课下反复观看复习,完美地将课本与电子相结合,大大提高授课效率。

三、测试形式

传统教学中考试一直是作为鉴定学生最后成绩的标准,在全英文教学中也应当是重要的环节,但是怎样的测试形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该门课程主要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教学过程中的分布式考核形式,摒弃之前的一次考试就可断定学生成绩的形式,即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次不同形式进行考核,最终成绩应为几次考核按照一定比例的综合作为评定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考核情况对之后的课程进行调整,尽量使更多的学生达到理想的状态。在考核上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在授课期间增加几次随堂测验。随堂测验通常在授课结束后剩余的一小段时间进行,所出题目比较简单,往往是这节课或上节课的一些重点,学生只要认真听就可以记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此过程不允许相互讨论,独立式完成。

2.安排课程论文大作业。教师在授课初期即将作业布置下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学生可在今后的授课中认真听讲,从中去找资料,或者在之后的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安排时间进行汇报,学生要将准备的内容转换成幻灯片上台汇报,在汇报结束后老师会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其中,老师布置的问题可以是多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取一道题进行发挥。汇报形式可以为单人汇报或小组汇报,若为小组汇报,其在课余时间需要找出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最终选取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而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整个小组进行回答。老师根据幻灯片制作、汇报内容、表现状态等内容进行打分。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测试,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两次测试的得分进行整合,得出该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之后的最终成绩。通过上面对测试环节的改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摆脱“高分低能”这种不良现象,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材料篇8

关键词:钢结构,教学改革,学习效率,教材《钢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中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综合性、应用性很强,内容包括:钢结构的特点;材料特性;基本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构件连接及计算方法;简单钢构件的设计等。课程要求学生经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不但掌握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而且还能掌握一般钢构件的设计方法。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由于《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稳定理论,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需要具备很好的力学知识的基础等,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在当前教学计划总学时不断被压缩的背景下,学生在相对较少的学时内接受的信息量明显增大,而且该课程通常为考试课程(学位课程),因此学习的难度大大增加。对授课教师而言,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教学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力图使“师生互动”成为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1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

1.1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介绍了建筑用钢材的特点和各类基本受力杆件的设计和计算,知识点众多,包含了各类公式的推导,主要涉及到材料力学中的知识,这部分内容对初学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生往往会对各类公式的推导望而生畏,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学团队根据二本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即并不要求所有的同学对相关推导过程完全掌握,只须了解基本的过程即可。为了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案例教学必不可少[1]。合适的具体案例是对教材内容有益的补充,通过具体的案例,学生可以知道所学的知识点、公式的实际用途,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在脑海中的印象,避免因死记硬背而产生厌学情绪。例如,介绍第1章绪论钢结构的特点———耐火性差时,引入了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着火倒塌的例子。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建筑钢材质量和结构设计都是相当有保障的,在波音767飞机巨大的冲击力下并未倒塌,而是由于燃烧的大火导致钢材变软丧失强度后才倒塌的。通过分析结构塌落的原因,钢材不耐火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演示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内容较多且部分较抽象,学生如果仅仅根据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学习和理解,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对实际构件、结构深刻的印象,从而导致学习吃力、学习效率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动画、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随着各类相关软件的发展,动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PPT中制作动态图像了,有很多软件可运用于动画制作当中[2,3],如3Dmax,Solidword,Sketchup,BSCon-tactVRML/X3D,Xsteel等软件。如果想获得准确的应力变化和变形量值,还可以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Abaqus,Nastran,Adina等。例如,在介绍不同截面形式的轴心受压杆件的整体稳定问题时,学生往往对杆件的变形形式和截面的转动情况感到困惑。通过引入动画,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构件变形的情况,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杆件整体失稳变形的全过程,从而将教材中二维的图片转化为三维的立体形象。在演示过程中,可适时地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分析,如“如何确定工字形截面的失稳方向”“为什么T形截面的杆件会产生不同的失稳形式”等。

2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

2.1模型制作在学习中的应用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便是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事实证明,通过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使用常见材料如泡沫板、木板、厚纸板等进行简单构件的模型制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杆件示意图进行缩尺模型的制作,通过各部分部件的组装可深刻了解实际构件的组合方式。将模型制作引入教学过程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而且将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将课堂听课与课后作业进行了有机的衔接。同样以轴心受压杆件的整体稳定为例,为了了解不同截面形式杆件的破坏特点,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对制作的模型进行加载试验,比较相同长度、截面宽度的模型杆件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原因,得出最终的结论。学生将从模型制作开始,到加载试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在课堂介绍并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可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讲,根据汇报的质量和工作量评分并计入平时成绩。

2.2“小组学习”在学习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则是发挥集体的力量,将平时个人的学习融入到小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4]。将5名~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可以宿舍为单位),平时的作业,包括课外大作业如上述的模型制作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布置作业。小组成员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为了提高每名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进行考核时,随机挑选1名同学进行汇报和检查,根据该同学作业的质量和汇报情况打出小组平均分。小组的组长则根据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给组员打分。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和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在讨论、互助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最终实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3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在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中,布置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的题目,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与钢结构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增加参观、考察的实习环节,加强学生对实际结构的认识。

4结语

《钢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随着我国钢结构的巨大发展,各类新型、大跨、复杂钢结构建筑的运用,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应更新和变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应使学生掌握钢结构特点、材性、构件计算原理,掌握常见的钢结构构件形式并掌握其设计方法;其次通过系统的实践学习,具备钢结构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最终成为合格的“卓越工程师”。

作者:张晨 葛文璇 刘云平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勾红叶,何畏,蒲黔辉.“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新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06-107.

[2]孙国华,高晓莹,高建洪,等.电子模型在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6):174-178.

[3]李贤,吕恒林,夏军武,等.提高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65-67.

上一篇:县域经济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领导调研乡镇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