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23 07:18:47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为目标,把科技招商放在创新载体建设的第一优先位置,不断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创新科技招商方式,加快集聚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创造和转化更多的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和推动“三个”建设。

二、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经过3-5年努力,每个创新载体在集聚知名院校所、研发机构、公共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上取得明显突破,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在省内外具有较高水平和知名度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输出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

2、各创新载体年度目标:

(1)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创新载体内建设教育、科研或科技服务机构2家以上;

(2)引进并建成市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各类产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10家以上;

(3)引进并建成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风投、创投等公共服务机构2个以上;

(4)引进高新技术孵化企业20家以上;

(5)引进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其中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优秀博士人才4名以上。

三、招商重点

1、突出本地重点企业研发机构导入。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载体良好的平台环境、宜业宜居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把本地重点企业建立的“三站三中心”导入创新载体内,率先实现本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本地研发机构做强做高,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域外科技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2、突出知名大校大所引进。大力引进与本地产业创新需求相衔接的国内外知名院校所,在创新载体内新办符合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研究生院、分校、学院、继续教育机构、科研和科技服务机构,设立相关分支机构或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3、突出高端研发机构创建。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招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设一批对接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引进一批科研院校所在创新载体内设立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特色产业研究院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我市创新载体设立研发总部或分中心。对已建或在建的公共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要围绕行业一流水平,高起点定位,强化改造提升,加快建设一批部级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突出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各地围绕自身产业定位,积极吸引国家检验检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入驻创新载体设立分中心或分支机构。加快建设技术交易、专利、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网络信息及人力资源开发等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风投、创投机构在创新载体内创办公司或设立办事机构。积极引进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和科技担保等金融机构。

5、突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引进重要产业关键环节项目、关键共性技术项目和产业前沿技术项目,大力招引院校所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最新国际科研成果和企业高端研发成果,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突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围绕重点产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强化人才招引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溢得出。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县领导挂钩联系、督查推进创新载体重大项目招引机制。“创新”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全市创新载体招商工作的组织推进,各地政府和各园区管委会是创新载体招商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招商行动方案,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项目规划,建立专业招商队伍,确保招商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目标考核。结合“创新”建设工作小组成员季度例会,分阶段交流和点评创新载体科技招商进度,确保各创新载体招商和建设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每年由市创新办组织对各创新载体的招商和建设情况开展一次星级考核认定,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市“创新”建设和创新型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得分。

3、强化政策导向。各地要制定出台创新载体建设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对入驻创新载体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落地、用房、投资和运营等环节上给予优惠或补助,通过招商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引导市内外创新资源要素向园区创新载体集聚。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2

从文化生产的角度来分析,科学技术创新集中表现为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创新和普及。回顾中西科学技术发展史,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以电器发明应用为代表的电力革命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革命。在科学技术发展演进的历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科技创新的主体逐步由个体过渡到团体机构,由单一学科领域研究过渡到多学科领域交叉共同研究,主体间相互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所使用实验仪器等科学技术工具由简单逐步发展得更为复杂、精密,人类认识和获取自然界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所使用的思维方法不断演进,由感性直观逐步发展为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复杂性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对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技术创新作为文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体现为多种属性的辩证统一。1.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任何一种科学技术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其他科学文化资源的基础之上,离开这些,科技创新就可能成为无水之源、猜测臆断。同时,科学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规律进行的新探索和创新,正如波普尔所说:“理论是我们自己的发明物,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它们不是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2]165现代西方理论界中,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演进时,都体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特性。2.个体性与社会化统一。科技创新需要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与科学家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灵感等紧密相关,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体现出科学创新中科学家自身的鲜明个体性特征。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特别是随着当代科研领域的扩大与深化,科技的研发不仅需要科学家之间的紧密配合,也越来越需要多个科研机构、多个国家政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体现出社会化、全球化的特性。3.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技创新是科学家认识和把握自然界客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科技生产者在不断探寻未知、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探索着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同时也遵循着科技创造生产自身发展演进的规律。当然,科学家进行科技创新不只是追求真理、认识世界,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社会,提高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现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体现出科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

二、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先后提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重要思想,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将科学技术作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条件,提出:“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3]86邓小平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这一时期先后推出“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展战略举措,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跨越。2.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观点。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4]500,坚持将增强科技观念、推动科技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在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将创新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我国科技创新发展。3.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强调将科技进步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5],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4.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思想。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继承了我党以往的科技创新思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6],要求科研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当代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技术创新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1.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和长足发展,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发展进入重要跃升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一大批前沿科技领域获得突破,科技实力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研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突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获得大幅跃升。二是科技基础领域研究获得较大发展。国家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措施,取得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使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2003年至2013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14.30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709.88万次,排在世界第5位[7]。三是科技体制改革成果斐然。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原有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过渡为以开放的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极大增强,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四是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不断涌现。据统计,201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8]。随着政府对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立,各类实验室、科研仪器和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逐步完备,“”“百千万人才工程”“杰出青年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先后实施,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结构日趋合理。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从1993年颁布实施《科技进步法》开始,由各项科技政策法规组成的科技创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同时,科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国家间科技合作框架,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正是在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任务。2.当代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现实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还不算高,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世界各国间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更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基础继续领跑于世界科技变革浪潮,且继续针对我国实施“技术壁垒”政策。由于我国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时间相对较晚,仍处于后发追赶状态,因此,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对发达国家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且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存在着被继续拉大的可能。另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科技发展状况来分析,我国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依然偏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和前沿研究还比较薄弱,不同地区、行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亟需提高,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市场转化机制、评价体系、激励机制等与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科学研究的功利化、行政化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产出质量有待提升、经费管理使用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优秀人力资源仍显不足,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进一步激发。

四、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分析

着力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目标与要求。要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我们应当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系统、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和扩大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应当是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且能够实现科技与经济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9]108改革科技体制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在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塑造良好人才环境、优化人才比例结构和提高其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同时,科技体制改革应当不断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相应的科研机构转企改制,整合各种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再次,要加强科技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理顺科技创新中的各种关系,强化政府宏观决策和科研机构、企业的内部管理。另外,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进竞争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对民生的推动作用。2.优化科技创新体系。一国的科技创新系统从动态过程来看,主要包括科技的创造、推广、转化和普及等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完善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就要求“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科技推广机制、科技专利保护机制和科技教育普及机制。”[10]310与此同时,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协调处理好一系列矛盾关系:要统筹基础领域研究与前沿科技突破,合理安排资金投入,既要重视对基础研究的积累,又要勇于在关键性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要统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装备平台建设,既突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加快科技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统筹科技创新与现实生产力发展,在组织形态上不断创新,形成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骨干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要统筹高科技领域研发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既要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又要注重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快我国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型。3.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发展进步最深厚的社会土壤。科技创新文化以创新价值理念为核心,在全社会塑造倡导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鼓励创新的价值导向。培育科技创新文化,要着力培育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大力提倡求真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倡开放合作的创新价值观,引导社会尊重个性创造价值,整合个体与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应逐步确立有助于科技创新的各项制度机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要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既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奖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又要营造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允许和保障科技创新的失败;要着力构建科学的科技工作考评机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既要形成科研经费投入保障等物质环境,也要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尊重创新的软环境。4.扩大科技交流合作。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经济、科技、文化相互影响、不断融合,国际合作业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渠道,支持我国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性科学计划和工程、担任国际科技组织相关职务,要采取举办重要国际科学会议、签订科技交流协议等多种措施,加强与国外科技人员的双边或多边交流合作。要紧跟科技创新国际化潮流,加强国际科技人才交流,既注重发掘和利用国际科技教育资源培育我国科技人才,同时注重吸收引进国外科技专家学者,凝聚一批全球科技拔尖人才。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外资先进技术“引进来”的同时,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技术企业向国外发展,鼓励科研机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科技项目合作,通过分享国际学术成果和经验为破解我国重大科技难题作出贡献。当然,在国际技术交流中要处理好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必须以提升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点,与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进而提升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3

论文摘要: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要素的系统功能,阐述了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并就区域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有效对策。

论文关键词:自主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

1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区域化程度的加快,自然资源丰富程度和低廉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或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于科学技术的竞争,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又是科技竞争的核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的战略,将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这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曾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将经历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和财富驱动型等四个阶段。改革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经济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处于要素驱动型和投资驱动型阶段,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拼招商引资、拼资源消耗、拼环境容量、拼劳动力资源等。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得国家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要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掌握主动权,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全面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走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战略道路,争取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为此,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并将“自主创新”作为十六字方针的核心。将“加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节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国家自主创新系统的区域化的纵向延伸,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的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可以实现将科学技术和区域科技资源(人才、知识、资金)、区域优势资源高效地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国家自主创新系统中的纵向创新网络的子系统,既有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对应的结构与功能,又区分于国家自主创新系统,具有区域的自身特点和特色。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现状、文化环境、政策制度、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借助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出了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并就区域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有效对策。

2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系统模型的构建及运行过程分析

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系统,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组织性以及系统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本文从系统工程的思想出发,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结合本人对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认识,考虑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社会的经济水平和产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科技政策等众多要素,并通过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对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分析,建立起了如图1所示的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系统模型。

该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系统模型主要体现了要把自主创新体系看成一种按照市场运作的经济活动,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科技创性活动中的经济导向作用,自主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的作用定位如下。

2.1企业

它是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主要从事应用和开发技术研究,产业新的技术,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中,产生新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它是自主创新体系的“两翼”,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源泉和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发源地,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科学创新,产生新的学科。

2.3政府、市场

自主创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形成区域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自主创新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必须按照经济规律运作,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则市场导向的有力补充,特别是在市场失灵的时候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保证自主创新体系的健康、顺利运作。此外,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制定各种优惠的自主创新政策和战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法律保障措施、金融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2.4中介机构

它包括各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人才市场、技术交易市场、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技术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机构,是自主创新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知识、资金、科学技术成果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传播者,是联接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的桥梁,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各要素的联系,促进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区域扩散,使科学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

2.5基础支撑条件

这包括区域经济基础、科技资源、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众多要素,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保证,是区域创新赖以开展的外部条件和外部约束。优良的环境可能将对区域的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有促进作用,不利、滞后的环境可能会严重制约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正常运作,阻碍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由以上构建的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图可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市场秩序以及各基础支撑条件等众多要素日益完善、成熟,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新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从而形成创新所需的动力机制,这些众多要素组成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在市场的需求、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驱动下,促使区域自主创新行为的发生。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组成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相互的作用,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吸收消化再创新等主要创新模式来开展区域的自主创新行为,使区域的科学技术得到进步,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到了很大的提高,区域的资源得到高效、优化配置,区域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升级,产生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提高区域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区域经济生长极,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区域的科技创新植入到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产业及经济的发展也将反馈于区域创新体系,促进自主创新系统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其一,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具备更雄厚经济基础,增加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科技资源,健全各种政策制度,加快社会创新文化的建设,使得区域创新的基础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自主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很大提高,从而使整个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其二,随着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会拉动社会的消费水平,拉动新的市场需要,并促社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区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3区域产业自主创新系统建设的有效对策研究

3.1加强与其他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并强化区位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打造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国家自主创新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需要加强与其他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的联系,实现与其他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子系统,发展区域的特色产业,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鼓励区域企业到区域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吸收先进的跨国大企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来区域内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条件的区域创新系统可与国际建立科技合作,鼓励区域内企业与外商开展国际合作创新,鼓励和支持区域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企业进行专利技术、核心技术、技术标准的交叉授权许可,组建平等的技术战略联盟。落后地区应主动做好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工作,通过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近几年,一些区域利用地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中心城市的辐射,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再创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产业的结构,提升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浙江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崛起大部分是通过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来实现,这些中小民营企业76.4%通过引进消化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了产业的效益,增加了产业的竞争力。

区域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该区域所独有的,是其他区域难以模仿的,可以形成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一定要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构建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该区域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2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者,区域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升区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制定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突出企业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大中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化企业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充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富有创新活力但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群体,政府对此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为其主创新活动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对有前景的领域,政府要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

3.3加快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建设,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区域创新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人力资源、产业组织、政府制度、社会文化等六个支持系统。中介机构是信息、知识、资金、科学技术成果等科技创新资源的传播者,是联接企业、高等院校、政务的桥梁,是知识流的重要环节,促进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区域扩散,使科学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金融机构可以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融资渠道,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和承担风险担保;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治理资源的载体,人才是自主创新工作得以开展的关键,如何培养好人才、激励用好人才将至关区域自主创新行为的开展;政策制度是区域自主创新的指南针,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有利于区域自主创新的政策制度,可以实现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宏观调控,创造持久的激励环境、承担区域自主创新风险等作用;创新文化支持系统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外界环境,良好的创新文化可以促进区域自主创新行为的顺利进行。在区域自主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尽快加快自主创新支持体系的建设。建立好网络化、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一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之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并且建立起庞大的技术扩散体系,以帮助新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扩散并被大量中小企业应用;建立完善的金融保障体系,增加区域自主创新的融资渠道;加强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区域自主创新提供智力保障。通过加强这一系列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建设,将为整个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体提供坚强的后盾。

3.4注重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培育出一批富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和决策者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企业家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是自主创新战略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具体的实施者,可以实现将技术要素跟管理要素、资本、市场等众多要素结合在一起,是技术自主创新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构成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不是缺乏资金和资源,而是缺乏具有较强开拓精神、竞争意识及管理能力的企业家。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很不健全,其最大的缺陷在于企业的领导者不能成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企业家的认识存在偏见,并在各个方面压制企业家的形成,造成了企业缺少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善于管理的企业家。所以在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区域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经济,健全创新机制,大力改善创新环境,营造鼓励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让创新成为一种美德,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决策者、企业家。

3,5极力打造出“产业自主创新集群”,使自主创新活动集约化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4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2007年,全省科技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全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大力推进创新型*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全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2项,其中烟台万华集团和威海三角集团分别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和*理工大学分别获得科技发明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国内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为4.3万件和2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2%和13%。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9.2%,比年初增长3个百分点,实现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增长3个百分点的目标。

三是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正式揭牌,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正在加紧筹建,美国百利通等世界著名大公司的前期项目已经落户园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已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省乃至我国海洋科学探测和考察能力。去年,我省阳谷橡胶助剂、东方海洋的海藻、山大糖工程、乐陵马铃薯、鲁南制药的手性药物等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部级工程技术中心,使我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纪录地达到9家,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农业大学的作物生物学实验室获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省省属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浪潮、海尔、海信、兖矿、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等5家企业实验室被定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是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实现新突破。2007年共争取国家各类计划资金13亿元,其中获得973计划重大项目4项,973前期专项5项,项目总经费达1.02亿元,重大专项的立项数和经费额度均居全国第四位,前期专项的立项数和经费额度均居全国第一位。实施了*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投入1亿元财政科技资金,确定立项扶持40个项目。

五是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召开了全省产学研合作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对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加快创新型*建设进行了部署,出台了《*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实施指导意见》、《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级政府不同程度的加大了科技投入,对科技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全省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省科技战线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科技工作是非常满意的。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省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首先,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求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能否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要求,推进我省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对各级各部门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具体检验。

第二,跳出*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南部,长三角地区苏、沪、浙一体化发展战略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北部,环渤海地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也呈现出明显态势。这对地处两地之间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去年12月,李建国书记、姜大明代省长率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苏进行了考察,使我们感触很大。与江苏相比,我省还有相当的距离。从产业结构看,2006年,江苏通信计算机设备制造等六大高新技术重点行业销售收入为10854亿元,是*的1.6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6.6%,比*高9.3个百分点。从自主创新上看,江苏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比达到1.60%,*只有1.06%。专利申请和授权江苏分别为5.3万件和1.9万件,*只有3.8万件和1.6万件。无锡市锁定集成电路、光伏和软件及服务外包三大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到2010年一个市就将形成三个千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昆山出口加工区,IT产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80%。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差距,奋起直追,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步伐,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第三,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为科技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年,国家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有“保”有“压”调控政策,保的是农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好项目,压的是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由于历史原因,我省工业结构明显偏重,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强,因此“压”对我省经济的整体发展是个很大的考验,但对科技工作来说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高效益、高科技、低消耗的先进生产力,发展信息、新材料、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正因如此,李建国书记、姜大明代省长在省九届三次全委会上要求我们要客观辩证看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对今年的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做到“两防”,实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就是做到富民利民优先,自主创新优先,结构调整优先,节能减排优先,协调发展优先,改革发展优先。省委2008年工作要点也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支撑,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平台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方面实现“五个新突破”。省委、省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对此,我们科技战线的每一位同志都要认真学习领会,统一思想认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把各项科技工作做得更好。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各级政府换届后的开局之年,做好科技工作意义重大。全省科技系统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指导方式,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努力推进创新型*建设。

(一)紧紧抓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放松。总的是要提前实现十一五高新技术占35%的目标。一是抓重点企业。要抓住新税法实施的有利时机,大力培育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标准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抓重点产业集群。要集中培植一批以核心技术和标准作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知名品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业基地,突出抓好15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和2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在这方面,龙口、临沭、禹城、章丘搞得比较好。三是抓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努力提高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最近,省政府已批准日照、菏泽、聊城、滨州和嘉祥五家开发区纳入省级高新区序列,要把高新区作为载体,作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来抓。济南、淄博、潍坊、威海等搞得比较好。要充分发挥优势,立足自身特色产业,推动高新区工作实现“二次创业”。四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突出信息化带动,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动漫产业和文化创意经济,集中力量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到“十一五”末,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经营业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度提升。要坚持“以用兴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宽带网和信息技术联盟的作用,大力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认真落实*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实施意见,抓好产品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继续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管理、设计、制造水平。总之,要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把这一亮点真正做大做强。

(二)紧紧抓住创新平台建设不放松。一是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要联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积极探索共建重点实验室的新模式,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省外、国外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建设实验室。加快国家海洋科学中心等科研机构建设步伐,构建新的创新平台。争取更多的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要进一步加强省科学院、农科院、医科院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科研单位自主创新主力军作用。二是在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要强化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要围绕我省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支持引导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省里每年选择一批骨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重点扶持,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出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较强、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建设15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要抓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支持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近日,我省将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省科学院建立成果转化中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积极吸纳中科院最新科研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要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重点支持、共享公用的原则,在去年全面开通*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实现我省近千台价值3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继续建设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真正实现我省科技资源的共用、共享,防止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要进一步规范服务于科技计划组织、申报、查新和管理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强化其服务功能。

(三)紧紧抓住产学研合作创新不放松。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逐步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要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与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培养一批在国内有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由技术创新向管理创新、结构调整、战略策划等方面发展。继续办好产学研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专题活动,促进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的紧密衔接。要积极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北大、清华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全面合作关系。要学习江苏的经验,把产学研科技合作的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县(市、区)科技工作的重要标志,看合作的数量,合作的知识产权创新,看创新平台的建设,项目的争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果。

(四)紧紧抓住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不放松。一是及早研究2008年度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要抓住国家“十一五”加大科技项目实施的重要机遇,立足各市、县实际,学会选项目,争取部级项目,做到争取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去年我省超级玉米、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SD10YE全液压推土机、鲜海带精深加工、变压器采用国家非晶带材的关键技术等五个省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方专项)全部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立项数与辽宁并列全国第一,对促进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今年要继续加强省长项目的调研筛选工作,希望各市、县也要加强市、县长项目的筛选,把有限资源聚焦在关键项目上,争取早日实现突破。二是在工业项目中要重视节能减排项目。科技工作必须把推进节能减排作为技术开发和政策扶持的重点,加快实施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示范工程,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的投入,特别是钢铁、电力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等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三是要重视新农村建设项目。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继续实施特色农业示范县、科技信息村村通、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良种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六大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工程,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打造“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区域经济,大力扶持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农业品牌。要充分利用各级农业信息平台,推广农业技术,推动知识进村入户。要认真实施我省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进黄淮东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坚持技术创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三条路线并举,培养高水平的科技队伍,提高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四是要加强对重大项目实施的调度、监督和考核。我们比较重视跑项目,要钱的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在项目实施上用力不够。要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管好用好资金,加强调度考核,对表现好的单位要召开现场会进行表彰奖励,对实施不顺利的项目要进行督促检查,限期整改,违规的以后不再安排项目。

(五)紧紧抓住知识产权创新不放松。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标志。今后,省里在项目立项、资金安排、科技奖励等方面都要把知识产权作为衡量的标准,引导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积极申报知识产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六)紧紧抓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放松。要认真实施好“泰山学者工程”、“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省科学院、农科院、医科院等科研机构的骨干作用,加快培养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科技奖励、职称评聘等人才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要切实发挥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载体作用,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要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的支持力度,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造就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营造新时期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建设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组织领导,加快转变指导方式,努力提高领导和驾驭科技工作的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省九届三次全委会的要求,把科技工作真正摆上经济工作的核心位置,定期听取科技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事关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推动科技与工业、与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结合,为科技进步和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把政府投入作为是否重视科技工作的重要标尺,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和使用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要研究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拓展科技投融资渠道,形成以财政科技投入为引导、以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以全社会科技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定。要大力宣传国家、省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调度,用好相关金融、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鲁发[2007]2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鲁发[2007]24号),进一步明确了依靠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明确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我省节能减排工作的目标和重点工作。科技工作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带头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头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头推动工业发展方式实现五个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带动向传统产业提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共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少数大企业带动向大中小企业合力带动、产业集群带动转变。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国际竞争力强、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运用科学理论观察思考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指导科技工作健康发展的能力。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做到“四破四立”,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出好主意,为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搞好服务。要重点开展好县(市、区)科技管理人员、农民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积极探索适应基层特点的案例教学方式,造就一批乡土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腐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防止权力商品化,努力把我省科技系统打造成学习型、服务型、开放型的廉洁高效系统。

(四)着重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弘扬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弘扬科学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心浮气躁,反对弄虚作假,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推广新鲜经验,指导面上工作开展。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考核,加强督导检查,切实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同志们,做好2008年的科技工作,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全省科技系统干部职工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型*,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春节将至。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科技系统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职工家属表示节日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重构;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08(2015)01-0084-08

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人才、科研装备、实验场地等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在市场需求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共同形成的资源配置“力场”作用下,不同创新要素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集聚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从而支撑和服务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我国自1984年开始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以来,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其多学科优势,承担建设了国家、部委、省市等政府部门设立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如侧重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聚焦技术开发的工程研究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支撑的技术转移中心等.这些科技创新平台既有不同的功能,又较完整地涵盖了高校科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成果转化等整个高校创新链条,构成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支撑了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活动.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发挥了支撑高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作用.但与此同时,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有些政府部门追求权力范围最大化,忽视平台的功能和定位,简单、盲目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平台之间功能重叠与功能缺失局面并存;另一方面,有些高校追求科技资源利益最大化,不顾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无序竞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导致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布局重叠、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直接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发挥,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很多学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政策、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等开展研究.但鲜有研究从整体上考虑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顶层设计.对于高校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等一些基础性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可能也是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位模糊、同质化严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如果没有真正发挥这些平台的作用,建设更多的平台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资源浪费.基于此,本文从科技资源配置的视角,反思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平台资源优化配置中需要处理好的各种关系,进而提出重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议.

1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反思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已具有较大规模,根据《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相关数据,经国家和省部级批准建立的从事研究与发展活动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从2007年的3249个增加到2013年的6097个,这个数据还不包括从事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平台.但与此同时,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1)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部署呈现碎片化状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环保部、信息产业部等多个部委都在高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地方政府层面的科技厅、教育厅、省发改委等也设立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别多达上百种,不仅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从事国际合作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以及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

表1以我国重点实验室为例列出部分平台,其中大大小小已有近30种重点实验室.但是,不同类别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有效衔接,平台资源投入呈现“单、小、断、散”的态势,资源整体配置效率不高.

(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据相关统计,科技部设立的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60个(截至2012年底),设在高校的比重将近60%;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327个(截至2012年底),设在高校的比重超过20%;同时还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2个(截至2011年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1个(截至2010年底).此外,发改委设立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其他部委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这些名目繁多的科技创新平台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建设.有些高校正在运行的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设立的科技创新平台有100多个,实际上很多平台是同一个科研团队承担建设,既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是教育部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甚至还得到了省重点实验室、市工程研究中心的支持.这种重复设立不仅使得有限的科技资源可能没有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也会受到边际效用递减的约束,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3)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度较低,形成“孤岛”.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利用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分别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由于隶属关系的条块分割以及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散落在不同高校和科研团队手里,科技资产部门化问题严重,科技资源使用往往限于部门或团队内部,不同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甚至同一高校内部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之间,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资源共享度很差.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价值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利用率仅15%左右,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利用率总体小于50%,且主要是实验室自身使用,这直接反映了科技创新平台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度非常低,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孤岛”.这些“孤岛”使得平台的科技资源处于半封闭、半割据状态,无法发挥高共享度的平台功能,直接影响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科技创新平台的信息公开程度较差,社会公众、科学界甚至平台共同体都难以清楚了解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及其科技资源拥有情况.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至今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公共网站,社会公众无法了解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地域、学科、依托单位等布局信息,更难以知道这些拥有我国最先进仪器设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资源情况,而2009年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就已经逾20万台、总价值超过130亿元,但信息公开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这些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共享度差,也使得社会公众和科学界难以对平台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4)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缺乏保障性经费的支持,难以维持正常运行.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主要分为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有些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不仅需要前期的建设经费投入,更需要后期持续稳定的保障性经费支持,为平台保持先进的科研条件和维持日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平台的运行费用主要来源于项目经费和政府财政拨款等,我国平台的运行费用大部分来自项目经费,约占87%,而美国则几乎全部来自政府财政拨款.我国目前仅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稳定的运行经费支持,如2013年国家财政拨款29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7.48亿元;而其他大部分的科技创新平台,政府部门在平台组建授牌之后缺乏引导平台良性运转的持续支持投入机制,科研人员只能依靠短期的竞争性项目经费来维持平台的开放课题和日常运行经费.由于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不能满足平台开展一些需要长期进行的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创新探索型科研项目的需求,影响了平台科研方向的持续性、研究内容的前瞻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技资源的低效产出.同时,由于缺乏稳定的保障性经费支持,造成原本不同类型、不同功能定位的科技创新平台及其团队热衷于研究课题重复申报,倾向于容易获取经费资助的各种横向课题中,其创新活动过多集中在高校科技创新整个链条中的某一环节,造成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重叠与功能缺失并存.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问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科技产出的相应增加.本文根据相关数据绘制了图1所示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与高校人均科技产出的对比图,其中采用“人均数量”来表征人均科技产出.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以各高校主页公布数据为依据,仅统计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部门批准建设的自然科学类科技创新平台,统计时间为2014年5月;人均数量=各高校的数/科技活动人员中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据取自《2013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由图1可知,有些高校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很多,但其人均数量却没有处于相应的位置;有些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相近,但人均科技产出却存在明显的反差.这也进一步从侧面说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出现了问题.

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问题的根源

一直以来,我国的科技资源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支配,同样,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也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模式来建设.有些政府部门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政绩化”,提出要打造成百上千个科技创新平台的目标,如某省科技厅在已有1000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仅2013年又新建400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且,在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的“越位”和市场的“缺位”并存:一方面,对于从事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政府的“有形之手”常常越过市场的“无形之手”去干预这类平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事务;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却显不足,没有投入足够的保障性经费支持.可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过度行政化以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缺乏“协同治理”的稳定机制.

2.1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手段行政化

国家多个部委及地方政府多个部门各自牵头建设名目繁多的科技创新平台,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甚至一个部门内部都存在严重的壁垒,导致有些平台的功能定位交叉重复,如科技部主管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发改委主管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是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依托单位、运行管理、资金支持、优惠政策等方面也高度相似.有时,甚至同一政府部门设立的科技创新平台也定位相似,如发改委于1992年设立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006年启动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两者都承担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任务,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可见,由于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手段行政化,政府部门将设立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争取资源、维护部门利益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后,对创新的投人大幅度增加,在缺乏统一设计的前提下,所有部门都希望在科研经费中分取更多份额.这种部门利益导向深刻地影响着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格局,但在如何界定各政府部门的职能边界以及如何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上,却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的现象造成有限的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投入分散,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产出.

2.2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布局失衡

政府部门在采用行政手段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时,由于难以得到需求双方的完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而不是平台的结构和布局.一方面,科技创新平台的布局与学科、产业、区域的发展结合不紧密,往往存在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资源投入不足和局部科技创新平台资源过于集中的现象,如根据2008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年报数据计算,前三位省市拥有数量占全国比重高达52.3%,前六位省市为72.7%;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新建科技创新平台时,都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往往偏重“985”高校和“211”高校,于是容易出现“马太效应”:有特色的行业高校或地方高校难以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而一些“985”高校重复获批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由于高校自身体量的限制,必然导致同类科技创新平台的重复建设;原来已承担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团队,由于缺少保障性运行费用的支持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科技资源,也会重复再争取建设其他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这种科技资源配置上的布局失衡和重复建设,使得政府部门建设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平台,投入了大量的建设经费,却收效甚微.

2.3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渠道封闭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配置渠道主要来自于各级政府财政,一般以科技计划项目、科研条件建设等方式投入科技资源.平台的承担单位一般是高校,平台的固定人员也主要来自高校内部的科技人员,较少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参与.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鼓励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多渠道地参与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也没有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参与平台建设的税收或其他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没有充分市场化,高校与企业在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产学研相结合可能仅仅是“产学研共同体”或临时性“联姻”关系,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现状,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经费中,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经费仅占总经费的27%,技术转让的当年实际收入甚至不到当年科研经费的3%.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渠道封闭,由于外部市场资源难以投入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很难进行更大范围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4.2明确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边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决策的跨部门协调和统筹安排,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定位,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创新平台资源.①应明确政府部门在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行政权力边界.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的工程研究中心,政府部门应在平台建设初期发挥主导作用,在平台建设中后期逐渐退出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于从事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中心,政府部门应减少干预,制订引导政策来激励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来配置这类平台的科技资源.②科技部作为国家主要科技管理部门,应对全国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总体协调和统筹规划,制订各部委(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卫生部、教育部等)统一实施的科技创新平台政策和建设规划,确保平台资源配置的协调性和综合性;建立各部委的科技创新平台重大问题会商与沟通机制,加强不同主管部门、不同创新链环节的科技创新平台之间的统筹协调,避免设立定位交叉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③建立全国统一的、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平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公开,既使社会公众和科研人员全面了解不同类型平台的布局和信息,又向社会公众适度披露国家财政科技资源投入的流向.利用科技创新平台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提高平台及固定人员的公开透明程度,对平台和固定人员进行,要求一位科技人员仅限于在一个平台担任固定人员,从而避免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资源的重复配置和过度集中的现象,建立一个有效协调、高效运转的平台资源配置模式.

4.3根据“创新链”和“学科领域”两个维度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实行差异化的资源配置导向

根据“创新链”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分为三类: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应用研究类(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类(技术转移中心),再辅以“学科领域”进行分类,构建定位明确、边界清晰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矩形布局模式,减少平台之间的功能重叠,将平台资源围绕整个创新链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同时,不同类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定位于不同的“创新链”环节并实现特定的创新功能,对不同类型的平台采取不同的绩效评估指标,实行差异化的科技资源配置导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主要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绩效评估要突出原始创新导向;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是集中力量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绩效评估要突出应用开发和工程化能力;技术转移中心主要承担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绩效评估要突出市场应用导向.同时,要加强处于“创新链”上下游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和配套,形成系统的创新链,支撑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原有产业的技术升级或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加强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技术活动阶段的管理,提高平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4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手段配置资源,拓宽资源配置渠道

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链”的不同定位,采取相应的科技资源配置手段.①对于基础研究类的重点实验室,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部门应结合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及科研产出的周期性特点,调整财政支持方式,以政府层面承担建设和后期持续投入为主,为重点实验室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及发挥平台的公共性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提升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引领能力.②对于应用研究类的工程研究中心,应针对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不同阶段设定一个有期限的孵化期并给予财政资金“有限期资助制”的支持,同时制订吸引社会资源投入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以会员或者项目合作形式参与中心的建设,督促中心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这类科技创新平台.③对于成果转化类的技术转移中心,应采取完全市场化运作,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推进这类平台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让市场“无形之手”来接替政府“有形之手”,根据市场需求、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来配置科技资源,让市场资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4.5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平台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同体自治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6

现如今,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等发展特点,一直得不到技术创新的支持,而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了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机会,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在企业管理和市场产品开发方面进行创新。本文从当前社会科技水平的先进性角度出发,讲述了小微企业如何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如何进行自身的科技创新,提出小微企业应该借助我国政府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要想进行科技创新,不仅经历着高风险,同时也具有创新成果溢出的效应,一般而言,政府会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对科技创新的市场失灵现象进行干预,主要是为了填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总收益之间的差距,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我国要创建的是创新型国家,因此对于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也很重视,小微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微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培养的要素分析

1.问卷调查。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科技创新难度大的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道路十分艰辛,但是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不需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以及行业特征,适时的培养核心竞争力。本文对于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设定了小微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12项要素,并发放问卷请45家小微企业对每个选项进行重要性打分,这12项要素分数设置在1-5分之间,分别表示完全不重要、部分不重要、重要、部分重要、完全重要。具体的情况经过笔者的数据资料整理,情况如下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微企业的12项核心竞争力要素中,得分最高的为灵活的小额融资来源、注重诚信、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源三项,其次是高素质核心团队、良好的企业经营地、良好的销售渠道、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政府关系等,得分较低的为企业产品与服务价格低、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等。虽然本次调查的小微企业只有45家,限制于行业,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小微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情况,但是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2.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从现实角度出发,小微企业要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继承良好的商业传统——保持企业诚实守信本质。因为小微企业主要特点上的劣势使得企业更应该注重诚信带来的直接效应,小微企业一般采用直销方式进行销售,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要目标,而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就是诚实守信,一旦企业出现一次价格欺骗、以次充好、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那么小微企业的诚信就会消失殆尽,导致失去客户的危险。近年来,小微企业格外注重诚实守信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仿大型企业的商业传统,保持诚实守信的企业发展理念。小微企业应该引以为戒,保持企业良好的诚信品质,提升企业信誉,建立坚实的市场竞争力基础。

2.2建立灵活的市场信息获得渠道,提升小额融资能力。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建立获取可靠市场信息的渠道,灵活、可靠的市场信息是小微企业占据核心市场的基础,只有在信息源头上为小微企业的品牌打响信息站,才有可能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灵活的小额融资能力也是小微企业进行市场投资的基础,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趋势表明,导致小微企业不能长久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灵活的资金基础,融资能力的提升不仅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是进行新投资、新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的基础,因此,提升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以及不断提升的小额融资能力。

2.3其他建议。通过对45家小微企业核心竞争要素的分析可以知道,小微企业除了注重自身诚信、具有灵活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具有良好的小额融资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灵魂,注重经营地点的选择、建立与客户良好的关系、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另外,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销售团队也很重要,当然还有许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需要小微企业自己去寻找,但是无论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是小微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核心环节。

二、小微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建议

1.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注重于高校的合作。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优惠,降低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免征进出口关税等,都是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项目上应该注意的要素。科技创新需要小微企业具有良好的资金基础,国家鼓励小微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并设立了基金鼓励小微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技术创新,使小微企业享受一定的贷款贴息政策,企业注重这些抵扣项目,降低创新成本,才能保持小微企业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小微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仅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创新投入成本,还可以实现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

2.树立创新意识,进行企业产品创新。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得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企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小微企业要想取得长久发展需要树立创新意识,科技创新需要企业自身具备优良的创新精神。首先,小微企业要懂得自主创新,产品的质量是满足顾客的基础,令顾客满意的自主产品不仅能够突破传统产品的销售障碍,还能够为企业扩大销售人群,但是单纯的技术引进并不能保证自身产品的好质量,还需要具备企业自身的特点,自我的突破使得产品处于潮流的领先地位;其次,完善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要想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完善创新体系的基础就是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个人创造性,鼓励科技创新型人才提高自己的创新成果,发挥它们自身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小微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的技术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产品创新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也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结语

总之,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企业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注重企业诚信品质,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波.论科技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科技与企业,2014,01:6-7.

[2]兰飞,王华,沈亚飞.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2:86-90.

[3]张森林,陈光玖.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6:114-115。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7

1科技创新与墨守成规的冲突及耦合

1.1科技创新与墨守成规的冲突:短期利益的损失

从短期利益上看,不可否认建立科技创新机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从企业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相度来说,短期而言是存在损失的。第一,资金投入可观。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主体——企业而言,推行科技创新,建立创新机制,必然要求他们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而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科技创新投入数目非常可观且持续;第二,后续效益存在不确定性。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保证后期收益一定会实现,这就成为了很多保守型的企业投资者反对的理由;第三,对现有业务会有一定的影响。实施科技创新,与现有业务之间会有资源占用的冲突,对现有业务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影响。

1.2科技创新与墨守成规的耦合:长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来看,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生共存的和谐发展关系。第一,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市场行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功能,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效能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第二,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技术和市场、技术创新与资产运营以及投、融资活动结合起来,调整已有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带动整个企业的行业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从而带动大量存量资产的重组,促进企业市场、人才、资源等的重组,同时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第三,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挑战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专有技术、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把握企业发展的竞争机会和竞争主动权。因此,培育、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将成为企业生存之本,为了更好地建立企业创新机制,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利益各方需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科技创新,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长期出发,分析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

2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科技创新是一项企业、社会共同的事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为,需要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也同样需要员工和社会的支持。科技创新过程离不开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总的归纳起来,主要的利益主体涉及政府、企业、同业竞争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因此本文基于利益主体的理性经济行为,对这些主体进行分析。

2.1政府的行为分析

市场作为一种最为灵活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依靠政府干预,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政府希望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持续向上地发展。目前政府可以支持或者不支持科技创新,如果支持,必须要有政策的引导,配备各项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会有短期利益的受损,如果不支持,短期利益得到了保证,但是长期而言,市场守夜者的作用就得不到体现了,政府追求持续向上的经济得不到支持。为此,政府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所站立的角度是支持。

2.2企业的行为分析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正如前面分析所言,在科技创新这个问题上,企业会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所在,支持科技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需要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也需要企业投资者牺牲部分个人利益。如果不支持,企业的投资者也好,相关利益方也好,短期而言,不会有利益受损,长期而言,后续的利益保障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但是,从短期上看,企业更多地会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放弃科技创新,然而,如果企业具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其行为就会截然不同。倘若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能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就会支持科技创新。至于企业支持与否,与其他因素相关,特别是同业竞争者的行为。

2.3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分析

同业竞争者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经济人,同业竞争的目的在市场竞争中希望能够持续占上风,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为此,在科技创新上,如果同业竞争者支持的力度较大,企业方为了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势必将不断地跟进甚至赶超,如果整个行业竞争者都墨守成规,则企业方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大大降低。

3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3.1构建模型

在分析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民营企业是否支持科技创新,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同业竞争者的行为。为了进一步分析,本文构建了同业竞争者和企业的博弈模型。该模型的假设前提条件如下。(1)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消费者心理方面无法得到优势,又面临着众多的同业竞争者。(2)政府是市场守夜人的角色,为了使国家经济持续有效发展,政府的做法是支持科技创新,在政策上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短期内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会支付补贴S。(3)短期内企业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必须一次性支付经济成本C,但此时会获得政府的补贴S(S≤C),企业现有的经济效益为E,但由于科技创新会占有部分现有业务的资源企业的经济收益将会减少为aE(0<a<1)。(4)如果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由于市场对创新后的产品的需求增加,就会获得经济收益bE(b>1),如果企业没有发展科技创新,那么此时,会在c第二阶段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就仅为cE(0<c<a<1)。(5)如果企业的技术落后于同业竞争者(同业竞争者支持科技创新,而企业不支持科技创新),则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获得企业收益,将付出额外的市场费用F。(6)本模型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也不考虑利率的影响,计算的是总效益。基于上述基本假设,建立企业与同业竞争者双方的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

3.2模型分析

从上述模型中,当同业竞争者支持并实施创新的状态下,企业支持与不支持科技创新的收益区别在于:Δ1=[(aE+S-C)+bE]-[E+cE-F]=(aE-E)+(bE-cE)+(S-C+F)如果令Δ1>0,则(aE-E)+(bE-cE)+(S-C+F)>0;从上述企业支持不支持科技创新,在于Δ1是否大于0,也在于科技创新后带来的后续收益能否弥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补贴越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同时,因为技术差距引起的市场费用支出越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如果在同业竞争者尚未支持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则企业支持与不支持科技创新的收益区别在于:Δ2=[(aE+S-C)+bE]-[E+cE]=(aE-E)+(bE-cE)+(S-C)如果令Δ2>0,则(aE-E)+(bE-cE)+(S-C+F)>0;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同业竞争者尚未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企业支持不支持科技创新,在于Δ2是否大于0,同样也在于科技创新后带来的后续收益能否弥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同样政府补贴会对企业科技创新带去较为实在的支撑作用。但是不管是Δ1还是Δ2,短期效益的损失(aE-E)和长期效益(bE-cE)的弥补是决定企业是否实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aE-E)<(bE-cE),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会更加积极,反之则反。因此,企业是否实施科技创新在另一个方面也取决于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效益的预测。另外,我们令Δ1-Δ2,则发现Δ1-Δ2=(aE-E)+(bE-cE)+(S-C+F)-(aE-E)+(bE-cE)+(S-C+F)=F;也就是说,在同业竞争者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实施或者不实施科技创新的收益差距比同业竞争者没有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要来的大,因此,与同业竞争者无技术优势下的营销费用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因此,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对企业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4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在政府引导下,企业与同业竞争者博弈的过程,企业是否支持科技创新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实现程度、科技创新所能带来的效益、同业竞争者的行为,以及政府所能给予的补贴四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政府为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引导企业科技创新,要尽可能多的给予补贴。政府补贴越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越活跃,积极性就越高。同时,政府要能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2)企业在寻找科技创新支持的时候,对于科技创新的步伐不应该迈得太大,应该要在多个方面评估科技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尽可能在能看得到效益的情况下开始尝试,一步一步地寻求科技创新。因此,部分创新或者改进创新是科技创新实施中最为稳妥的方式,可以作为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的初始方式。(3)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特别在同业竞争者开始科技创新的时候,企业必须要能迅速跟上,不能摒弃科技创新,否则企业的长久生存会受到威胁,后续跟上则在经济效益上会受损。

科技创新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086-03

在视察报社时强调:“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没有内容的创新,不仅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会消失,而且新兴媒体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也会大打折扣。相应的,没有内容的创新,媒体的科技传播自然也缺少足够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发展后劲,从而影响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1 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闻媒体科技传播正在试图通过内容生产创新来赢得发展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内容生产,力求使科技传播内容既成为传统媒体的精品,又能在新媒体上成为“刷屏之作”“流量载体”。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科技传播内容创新中,既存在着一直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主要有4个方面。

1.1 “不科学”“不专业”“不权威”频现

当前,在新闻媒体中,科技传播多是以科技新闻、解释性报道和科普等形式出现。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诱惑,专门从事科技传播的媒体以及记者多开始“眼红”“坐不住”,看着其他领域的传播轻松赢得点击量、流量,以至跟风或随波逐流,在制造吸引眼球的元素的同时,却忽略了本真的东西――专业、科学、权威,盲目跟风,在内容创新中轻易丢掉了底线,有的科学观点不科学,有的科技报道看着高大尚却看不到科学精神,有的专业性解析显得太过业余、太随意甚至太小儿科,选择的采访对象所谓的权威科学家实则不权威,有的内容该求证的没有求证,有让科学家审核把关的却形没有把关,有的是臆想多而理性少。

1.2 同质化或严重的低水平重复泛滥

重复性传播一个领域或者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强调,容易形成共识,但是过度重复性传播几乎同样的内容就会令人反感。同样的科普文章,在这个媒体上可以看到,在那个媒体上也可以看到,今天你在媒体主办的微信、微博上看到,明天你又在某个客户端、App上看到了,看着是通过多种渠道广撒网,但同质化严重带来的结果是视觉、听觉和审美疲劳,浪费受众的时间和精力,让用户看到类似的东西就想躲开。特别是一些质量不高且低水平重复的科技传播内容,会让用户逐渐疏远或者放弃原有的科技传播圈或科普圈。特别是在面对不少重大科技问题或热点时,推出的专题看着都是架子搭得很好,内容都是老一套,看不出创新。

1.3 摸到“痛点”但解决问题“不痛不痒”

科技传播内容多是与用户的“痛点”和“兴奋点”密切相关。在媒体“用户争夺战”中,谁拥有用户思维、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户“痛点”,谁自然更容易赢得用户。大凡是摸到用户“痛点”的科技传播内容,不管是在报纸上,还是在网络上、在客户端上,都有竞争力。但是摸到“痛点”仅仅是第一步,在往后走,若是“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得不痛不痒”,没有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没有说到点子上、心坎上,即便是到了用户“嘴边”的科技传播,很可能因为内容不到位便“立即中断”,从而难以到达“最后一公里”。久而久之,给用户的感受很可能是,看不到“真相”,也看不出在面对“痛点”时媒体该有的“担当”。

1.4 有“温度”却没“态度”,有“态度”却没“温度”

讲好科技故事,这是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实际情况看,不少科技故事,讲得有实话、有真情,讲得幽默有趣,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都容易被“点赞”。但实事求是地说,当下科技传播所面对的用户口味“更叼”――尽管博人眼球、赢得点击量,但是言之无物,没有“穿透力”,即用户从中看不到大局,看不清楚在好笑好玩感人之余到底要给用户传递哪些重要的科技理念,甚至不清楚导向到底是什么。有的科技传播内容看着“高大尚”,却由于“温度”不够也会让人放弃。用户的口味是“农家菜”,面对“宫廷菜”,自然也吃得不舒服。有“温度”却没“态度”,或有“态度”没“温度”,都不行。

2 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问题背后的症结

2.1 科技传播环境变化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有效性面临巨大挑战。移动终端和各种移动平台的发展,内容生产将更趋向于“分布式”处理,也就是专业媒体这样的“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削弱[ 1 ]。这意味着专业的从事科技传播类的媒体的效力逐渐减弱,多年来借助媒体渠道传播科技科学的主导力将受到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多个机构、组织以及个人都是传声筒。以前所谓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是新闻生产的参与者[ 2 ]。多个传声筒都可以科技传播中“做功”,有的是主旋律,有的是噪音,有的可能是负能量。相应之,在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多个“节拍器”“按键”要形成共鸣、共振都非常难。

2.2 科技传播内容创新难度加大

部长刘奇葆2016年8月31日在创新新闻传播工作交流会上强调,“创新是新闻传播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是巩固主流阵地、壮大主流舆论的必然要求,要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不断开创新闻传播创新新局面。”内容创新是新闻传播的原动力。与形式创新相比,内容创新更为艰难。而具体到科技传播,内容创新自然是难上加难。

要把科学问题、科技事件说明白、理清楚,并能准确、生动、科学表达,本身就是“啃硬骨头”不容易。客观而言,媒体中能够潜心从事科技领域报道的记者本身就不多,不是科技新闻没用户,而是采访起来费劲、写起来费劲,用户看着也费劲,要得到用户认可不容易。这些都能不同程度说明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难度之大。尽管每年在科学界都有很多重量级新闻,在诸多热点事件中涉及科技问题,但是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为例,从每年的获奖作品看,涉及到科技领域的新闻作品少之又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难度之大。

此外,这一领域的媒体人常面临“出力不出活”的尴尬,面对内部考核等压力,容易随波逐流。其一是领域相较窄一些受众面本身的局限性,即使是好的内容也不容易火。其二是要出有创新性的科技报道和科普文章等常常需要“慢工出细活”,在新闻媒体“一把尺子”的考核制度下,要么会直接放弃从事科技传播,要么趋于功利粗制滥造降低要求。

2.3 科技传播在媒体中受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科技传播越来越受重视,这是客观事实。要让引力波、暗物质、纳米技术和石墨烯等高科技为公众所了解甚至是深入了解,通过科技传播推动科研前进是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必须使媒体首先要重视科技报道。但是,从现实情况看,新闻媒体对于科技传播的重视依然有限,深入挖掘不够。这就如同很多的大众媒体都很重视科技报道,但是自相矛盾的是:科技报道、科普文章或位置不显著、不显眼,甚至是可有可无,专家型科技记者寥寥无几,媒体内部缺少鼓励科技传播内容创新机制。

3 媒体科技传播内容生产创新路径建议

3.1 持续强化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意识

强化传媒科技传播的内容意识,推出更多有知有趣有用的科普精品,群众喜闻乐见的科学故事,这是实现多渠道全媒体科技传播以及提高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水平的重要途径。

3.1.1 提高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众传媒对科技传播的重视程度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和《“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均对提升科技传播和科普能力提出要求。当前,我们必须抓住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契机,使大众传媒更加重视科普、科技传播;引导媒体增强科技传播效力,不管是对科技传播的专项经费投入,还是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此,媒体对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重视程度才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才会强化内容这一根本。为此,大众媒体应紧紧把握好当前科技传播的新形势,抢抓从中央到地方对科技传播空前重视的机遇,进一步优化或重新塑造所在媒体的科技传播格局,以便更有为、更有位。

3.1.2 越是强调创新越是要保持清醒,坚持内容为王出精品

不管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到何种程度,要做强媒体,要在众声喧哗中有“主心骨”,必须坚持内容为王,通过内容强化导向引领,强化主旋律,尤其是在传播形式越来越花哨的境况下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坐得住板凳牢牢坚守出精品。当下,有些媒体在融合或改革后,原本的从事内容生产的团队越来越小,做形式、渠道的团队越来越大,如此失衡的现象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高度的警惕。若是不坚持内容为王,搭得再花哨的架子都可能是空中楼阁,那些一时吸睛的点击量、阅读量、转载量很可能是昙花一现。而回顾已经走过的融合或者科技传播之路,先进的技术是传播的科技支撑,热萁ㄉ璨攀歉本,守住内容是底线。由此可见,越是强调创新越需要媒体中的内容生产者保持足够的自信、清醒和定力,把该守住的应该牢牢守住,安心做基于内容创新的各种探索,为未来有更多的盈利和“卖点”提供更多的根基和可能性。

3.2 创新打造独特的、用户有需求的科技传播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什么样的内容才可以“为王”?如当年广播电视报繁荣时期的节目单一样,只有独特的、用户有需求的内容才能“为王”。明确这一点,决定着纸媒甚至所有媒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发展[3]。但是,回头看看,现在的所谓“为王”的内容,的的确确缺少“为王”的特质,不少内容不仅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而且距离读者需求太远。

3.2.1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风向标”

马克思有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科技传播在必须强调“问题意识”,尤其是面对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科学问题要通过内容创新果断发声,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地“亮剑”,主动作为、勤于作为、体现担当,更好地服务和引导用户,让用户清楚地看到导向、态度。

3.2.2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科学性

不管科技传播内容怎么创新,都不应该缺失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在科技传播中具体体现在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于科学精神的尊崇、对于科学问题的科学分析、对科技话题呈现的科学性,以及传播内容中的科技含量,所涉及的科学家的科学态度,重点领域的科技科学问题基本认知等。比如,最近两年,我国的天气气候异常复杂,多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南方多地出现洪灾,其重要的背景是“厄尔尼诺”。对于“厄尔尼诺”这一科学问题,受众颇为关注,到底怎样的“打开方式”是正确的、科学的?从诸多媒体对此的报道中,我们并没有清清楚楚地看到。

3.2.3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个性化

在科技传播内容创新方面,尽管不少媒体都在下功夫,但是,最终落地的内容却没有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是没有触动用户的神经,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创新的内容不够独特,没有个性、特点,甚至都是“大路货”。这种独特体现在多个方面,要么是靠独家信息、权威信息和专业信息;要么是遵循传播规律、用好话语权,是独特的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式方法;要么是独到的小切口,是独到的视角、思想,是“凌寒独自开”的一束梅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科技故事;要么是有的渠道可以看到的科技事件,但是你所做的是深一度的、往前一步的、多个棱镜的和新维度的。

3.2.4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针对性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高精尖的科技传播铺天盖地呈现在用户的面前,令人眼花缭乱,一个语系难以“通吃”,一个内容创新难以满足大众,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内容创新生产要趋于“分布式”,即以各自的内容创新方式提供各个不同角度的信息,使内容满足各个分散的主体的传播,最终形成自然协同。特别是媒体的各种移动终端和平台,科技传播内容需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一语中的;要将内容与用户联系起来,让用户明确地知道这样的高科技、这样的深入解析与用户黏合度高。

3.2.5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触及用户的“痛点”

当用户捕捉到与自己有黏度的科技传播内容后,要真正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杀手锏是触及“痛点”,且最好能解决“痛点”。如果能让用户在享受科技大餐后,清楚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知道在面对一些科学问题时该怎样做出选择。比如,在今年的“6・23”江苏盐城龙卷风事件后,公众不仅关心灾后救援,更关注这次龙卷风威力到底有多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监测预报预警的难度在哪里、若是自己遇到龙卷风应该怎样处置,国内不少专业类科技类的媒体给出权威的内容。而这样的创新的科技传播内容,不单摸到了用户的痛点,更抓住几乎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3.2.6 要从创新的内容中看到科技传播的互动体验

再创新的科技传播内容,都可能是“易碎品”,用户可能随时会中断相互之间的黏性,因为科技传播的内容再怎么通俗易懂都逃不过用户对其“太专业、看不懂、太远了、太不且实际”的指责甚至是怨气。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只能是想方设法“接地气”,在内容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体验上使劲儿。如,前些年,有媒体报道“我为台风起名字”征名活动后,不少公众不仅主动给台风取名字,而且在互动体验取名的过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台风高发地区的公众以及一些台风研究爱好者通过媒体创新推出的内容深入了解了台风是怎么生成的、台风的风雨影响有多大、台风预报的难点在哪里、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些台风名字会被删除等等。

3.3 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充分结合

尽管内容创新是根本,但是光有内容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充分结合,内容创新的作用才可能发挥到极致。在科技传播实际中,我们会发现,有时非常优质的内容,却没有“卖点”,没有用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不匹配。换言之,如果面对新的科技传播形式、手段,我们还是沿用旧有的思维创新内容,再创新的内容都可能“死在沙滩上”;还沿用旧有仅仅在报纸上、网站上发一发的“一锤子的买卖”,或是新瓶子装老酒,或是旧瓶子装新酒,都可能使内容创新功亏一篑。

在日常科技传播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创新性的科技传播内容,在传统媒体人看来可谓是精品力作,可到新兴媒体平台上发现 “不受待见”。如果新兴媒体在形式上再包装、在传播手段上再加码,其传播效果很明@的。为此,强调科技传播的内容创新,并不是说形式创新和手段创新不重要,而是说“好马配好鞍”,在创新内容本身的同时,还要创新内容的呈现方式、手段,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3.4 优化利于媒体科技传播内容创新的外部环境

3.4.1 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联盟

现如今,从纯粹的科技类媒体到大众媒体,从事科技传播的专业人员还是不少,且较为分散。如何用好这些分散的科技传播兵力并在内容创新等方面凸显呈现,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依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专业的科技类媒体在科技传播方面取得不少突破。而在未来科技创新和科普被日趋重视的情况下,要做好科技传播包括其中的内容创新等,需要更强的组织能力,如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联盟,吸引更多的传媒届、科技界精英投入到科技传播当中。同时,也便于更多的科技传播者找到专业的组织。

3.4.2 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研究专项

在不少党报党刊或者一些有科技传播职能的媒体,并没有专项的经费、项目支持科技传播创新研究。未来国内外媒体科技传播创新的趋势、路径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一些长期在媒体中从事科技传播的人未必清楚,未必有所涉猎。但是,不清楚、不涉猎,并不意味着不用去做。为此,有必要建立媒体科技传播创新专项,鼓励媒体科技传播者探路,先行先试。

3.4.3 强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服务功能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科技传播的形势更复杂,且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引导大批的媒体科技传播者聚焦科技传播的靶心、如何加强科技传播的组织培训、如何提升中国科技新闻的影响力,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媒体自身要发力外,需要做强、做大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特别是需要强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官建文.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32-33.

[2]彭增军.新闻生产方式的革命[J].新闻记者,2016(7):20.

上一篇:工程造价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教师外出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