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服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31 18:54:00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1

日语专业主要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

识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创新创业教育、第二外语等课程。

校级通识教育课程一般包括提升学生知识素养、道德品质与身心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85%。

外语技能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包括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构成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

培养方向课程

包括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学、外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门用途外语以及相关培养方向等类别,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日语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三资企业等部门,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专业服务、贸易、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2 贸易/进出口;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 计算机软件;

6 新能源;

7 中介服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日语、外贸、业务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日语翻译;

2 外贸业务员;

3 日语业务员;

4 营业担当;

5 日语外贸业务员;

6 日语营业;

7 日语担当;

8 日语客服。

日语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应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应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2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本文从生产业的概述入手,对物流企业的特征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物流竞争力的构成及企业普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物流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提出要从明确五个指标、导入集成模式、引进培育人才、实施信息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注重品牌服务六个方面进行提升。这样,才能促进物流服务企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c.reenfield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我国学者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中生产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六个方面。现代物流行业是生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运作中,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

作为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单一因素无法产生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政策和行业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国家政策、市场壁垒、行业要求、产业链位置等方面是否占有优势和利处,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要求,会形成一些市场壁垒;二是市场竞争势力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市场容量、市场控制力、资金实力、核心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运营管理要素。主要指企业自身经营中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内部管理、创新能力、品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企业物流的素质与能力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物流效率、物流服务和物流质量4个方面。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物流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物流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成本意识和管理手段不强。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四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针对这些现状,拟解决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这些策略是突出五个指标、导入集成模式、引进培育人才、实施信息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注重品牌服务六个方面。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方面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基于对生产行业和物流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成本意识和管理手段不强。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四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是采取的措施和策略:这些策略是突出五个指标、导入集成模式、引进培育人才、实施信息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注重品牌服务六个方面。既要对这些策略和措施进行收集、整理,还是予以一定程度上的验证来指导实践。

难点:是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的四个指标。即:物流成本、物流效率、物流服务和物流质量4个方面。企业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仓储费用、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顾客服务成本等。物流职能成本率=物流职能成本/物流总成本×100%;物流效率一般的指标是:货物及时发送率(pi=ni/nt)、货物准时送达率(pd=nd/nt)、货物完好送达率(pw=nw/nt)和运输信息及时跟踪率(pn=nn/nt);物流服务包括三个指标: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处理时间和回单返回及时率;从顾客角度出发度量物流的质量有9个指标: 人员沟通质量、订单释放数量、信息质量、订购过程、货品精确率、货品完好程度、货品质量、误差处理和时间性。这9个因素包括了pds的三个指标,其中的三个指标--货品精确率、货品完好程度、货品质量描述了订单完成的完整性,它们与其它6个指标共同建立了从顾客角度衡量物流服务质量的指标。

拟采用的方法

1、科学发展法:利用生产行业的基础理论,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并结合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科学地看待物流服务企业的竞争力策略;

2、案例分析方法:如文中用到的郑州物流、民生物流的案例;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选题构思。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选择相关的论文题目,题目确定后要并充分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该题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备现实意义和作用。

2、资料搜集。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积极收集四个方面的素材资料。一是要收集生产行业的基础理念知识;二是要收集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和物流企业竞争力构成的四个指标;三是要收集目前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要收集为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收集资料素材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一是直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刊杂志和报纸;二是网上数据库和企业管理类网站的文章介绍;三是通过上门采访请教相关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和经营经验。

3、论文撰写。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撰写论文。主要措施:一是严格按照论文相关要求进行;二是认真细致撰写,力求准确客观反映主题;三是把握进度时间,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撰写,避免拖延。

4、修改论文: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指导老师的初步审阅,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5、论文答辩: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1).:23-25

[2]徐从才、乔均.生产业是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j].中国流通经济,2006(2).:16-19

[3]傅京燕.国际生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8(3).:78-85

[4]叶振宇、宋洁尘.国际城市生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滨海新区的启示[j].城市,2008(9).:60-71

[5]包晓雯、曾刚.北美大都市区生产业区位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08(12).:54-55

[6]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国内外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9).:43-47

[7]成刚虎,刘彤胤.向现代物流管理要效益[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1).:37-43

[8]黄志明.中国生产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7,(04).:56-58

[9]连廷广.论发展生产企业的急迫性和思路[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02).:42-49

[10]吴明.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浪潮[j].理论与当代,1995,(z1).:36-38

[11]庄嘉琳.生产外包国家竞争优势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07).:53-55

[12]夏晴.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及其发展路径[j].北方经济,2007,(07).:46-49

[13] 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 (1) :35-67 .

[14] hagedoorn,j. understanding the cross-level embeddedness of interfirm partnership form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 (3) :670-690 .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4 月 日

教研室(学术小组)意见

教研室主任(学术小组长)(签章):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育;高校;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一、发达国家服装设计教育特点

(一)法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法国是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摇篮。法国的服装教育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 是世界上最早将设计和制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国家。由于服装设计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法国的高等服装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品牌灵魂并与世界和国内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给学生提供实习、工作机会,并举行学生服装设计展,使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大众。

法国服装设计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学年都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考核才能过关。为了适应这样的教学要求,担任该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都是具有多年设计工作经验,曾在多家法国知名时装公司和设计工作室工作过的设计师担任的。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四年本科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约占50%的,设计理论多于设计制作。

(二)美国专业特色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

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直接导致了在学科建设思路方面的多样性。由于美国的服装教育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服装设计、服装营销还是视觉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多年的市场考验,并且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延伸出了许多应用性很强的边缘学科,比如商品企划,采购学等,这些专业教育也的确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服装造型、服装打版、纺织品设计、服装企划、陈列设计、经营企划、服装生产管理以及在流行搭配、流行报导、国际贸易等领域方面的工作,成为引领服饰流行风潮的先驱。

(三)日本善于对外学习和保护传统

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是日本服装设计教育的灵魂。如三宅一生、川久保龄、山本耀司等设计大师先后赴巴黎学习服装设计,收集欧美设计经验,并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回日本,促进了日本服装产业的发展,使日本的服装设计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日本服装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它不刻意强调学习者的创意,却十分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个创造力来自对文化的吸收、对基础理论的感悟和纯熟的实践能力。

日本服装设计教育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优点,那就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日本的服装设计教育不但没有因为学习西方而抛弃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反而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使服饰成为文化沟通的语言。从历届日本服装设计大赛获奖的学生作品来看,虽然各个时期的设计都紧随时尚潮流,但其中却散发着浓郁的日本风格,日本文化背景和日本式的设计手法在作品中展现充分,抑或自然流露,抑或刻意设计,都会使人感受到日本设计教育的力量,它植根于日本民族文化,又不断向上伸展,吸收世界当代先进文化思潮。

二、中外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启示

(一)学校办学要有特色

在高校服装设计教育色就是优势,如何抓好特色教育是各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首先服装院校在教学当中应该结合当地特色,从本地的人文、消费市场出发,进行教学改革。其次,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服装院校办学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方案,并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产业、文化特点及学校专业优势等实际情况来考虑,使高校的服装设计教育从模式、形式到内容有自己的特色。

(二)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市场相结合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国内高校一直以艺术类人才的模式进行着培养,设计课程很多,但课程设置上倾向于理论性科目,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关联的却不多。不少学生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以前所学的知识完全用不上,主要原因就是服装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与市场结合相脱节。所以,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过程,不应该脱离社会和服装产业发展的潜在需要,而应以市场需求为其发展导向,课程内容应服从于市场的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品牌,根据这个品牌的风格定位,进行服装的设计与制作。由于成熟的服装品牌在市场上都有相对独立成熟的客户群,被市场所接受,那么学生在进行设计的同时会考虑市场接受情况。

(三)提高服装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国外高校的许多教师本身就是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高水平的教师是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师的知识要更新,教师要通过再学习、参与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方式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要重视,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为教师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四)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校企合作,应该是学校和企业都投入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对企业的产品进行"研发外包"。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国的高等服装院校缺乏与企业的实际合作,比如参与企业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等等。服装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切合点,引导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才能加快学生进入市场的步伐。

三、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方面在办学特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探索的过程中敢于面对不足、反思不足、改正不足,中国的高等服装设计教育也将迎来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03.

[2]杨先艺.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2.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服务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195—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不少原本以制造业闻名世界的国家,都先后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资源利用率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和可持续性特征,为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以工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累积了各种矛盾,转型之势迫在眉睫,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也因此备受理论界关注。

一、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本质上是工业化后期的产业结构演进问题,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理论,如“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定律”以及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模型”等;工业化阶段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以及富克斯的服务经济理论等;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主要是赤松要和小岛清的“雁行形态论”等。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制造业服务化、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等方面。穆克(David L Mckee,1988)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也使得不少发达国家非工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冯德么维(Vandermerwe,1988)认为制造业服务化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物品提供者向物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然后转变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怀特(White,1999)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产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的动态过程。对于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问题,国外许多学者形成了四种观点,即需求论、供给论、互动论与融合论。代表学者包括Cohen & Zysman(1987)、Klodt(2000)、O′Faeeell & Hitchen(1990)等等。而赛亚(Selya,1994)、萨森(Sassen,1991)以及丹尼尔斯(Daniels,1985)等学者还研究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地理集聚问题,涉及生产者服务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内在机制、区位模式等方面。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的理论研究。汪冰(2001)对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机制与演化作了系统研究。陈明森(2003)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两种模式即自主成长和外向推动进行了比较分析。李相合(2007)认为技术进步是服务经济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力,专业化分工是服务经济结构演进的前提,人力资源是服务经济结构及其变动的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则服务经济结构演进的国际推力。陈英(2005)系统地研究了后工业经济运行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认为在后工业经济时代服务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工业进行的。郑克强等(2007)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服务化拐点理论,认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拐点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由稳定增长转为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由相对稳定迈向快速增长时的转折点。来有为(2009)则研究了制造型企业服务化的三种模式 。叶广宇、冯惠平(2007)认为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都使得制造业加速向服务化转变。

2.国外产业结构服务化规律的实证研究。杨国昌(2002)通过对1950—1992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的考察,揭示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趋势与特征。景跃军(2006)认为美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代表着未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方向。王海燕(1998)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不同特点,指出美国产业结构演进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自行调节,而日本则是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产业政策强烈干预相结合结果。边恕(2003)认为指出产业结构服务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突出特征,其原因在于日本制造业的大规模海外转移、制造业生产中的设计、企画等脑力劳动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增加等。周婷(2009)研究了日本服务经济的发展过程,勾画出了日本从工业社会步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认为信息技术发展、政府产业政策、制造业服务化等对日本产业结构服务化演进起了重要作用。

3.中国产业结构服务化问题的实证研究。吕明源(2007)对1952—2005年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过程与总体特征作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应进行正确的产业政策选择,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李相合、潘石(2008)通过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当时期的比较分析,审视了中国服务经济的发展水平,认为中国服务经济的发展问题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落后与缓慢,不是量的大力扩展问题,而是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是质的提高的问题。高传胜、李善同(2007)研究了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中国悖论现象,认为除了统计方面的原因外,中国生产者服务的内部供给现象严重,而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不足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三、简要评述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5

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特点:或者说,事物的特点反映事物的本质。人民日报的本质是什么呢?最简明的回答,应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因此,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的内容特点,便是与党中央机关报性质、地位相称;而其形式特点,则可归纳为严格、科学的版面规范。和这一内容特点、形式特点相适应的,则是严谨、端庄的版面风格。

当然,此三者(与党中央机关报性质、地位相称的版面内容;严格、科学的版面规范;严谨、端庄的版面风格),是人民日报自创刊至今57年间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十四大至今十四年间独有的,只不过在近十四年展现得更为鲜明。

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2003年6月发表的论文《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写道: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包括新闻宣传在内的整个宣传思想工作“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1}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2}

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说:“三贴近”是一个普遍性要求,人民日报怎样做到“三贴近”,这是一个特殊的课题。我们应当深入地具体地研究特殊性。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中国第一大综合性、全国性报纸,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人民日报有自己的主要读者群,要贴近的“实际”、“生活”、“群众”,应当更多地着眼这个主要读者群的需求。这里面大有学问,大有文章。{3}

十四大以来的人民日报宣传报道情况说明,“学问”、“文章”应做在“三统一”上:一是把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统一起来;二是把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也就是努力把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三是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统一起来。

把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统一起来

服务大局、服务读者,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在要求;二者既相互依存,又各有侧重。人民日报服务大局,意味着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把握宣传报道的方向和步骤,强调权威性和指导性;人民日报服务读者,意味着围绕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来确定宣传报道的选题和角度,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继续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妥善处理中央报道与地方报道、国内报道与国际报道,重点报道与一般报道、长期报道与短期报道,经济报道与其他报道,生产性、工作性、行业性报道与生活性、娱乐性、社会性报道的关系,进而在实现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的统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譬如: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次日,人民日报在发表全会公报的同时,发表述评《迈向第九个台阶――喜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公报》。随后,又接连推出9篇评论员文章,对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9条方针,逐一进行点面结合、深入浅出的论述。“路遥知马力”。到2000年底,“九五”计划全面实现之时,人们重读这些既服务大局又服务读者的篇章,仍然感到其权威性和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那样强烈。

列宁有一个著名观点――“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他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创造往往是由对中央路线、方针、政策领会得深、把握得准的那些人敢冒、敢闯、敢试的丰硕成果。他们先在点上实践,形成雏形,再经过稍大一些范围的检验,然后中央论证、总结,在面上推广他们的成果。在这样一个由点到面、上下结合、反馈不已的过程中,十四大以来的人民日报在服务大局、服务读者方面,既充分反映下面的实践以体现上边的精神,以便读者了解党和国家正提倡什么、防止什么,即把握舆论导向和政策导向;又充分反映上边的精神在下边的实践推动下,正向某个方面或层面调整及完善,以便读者感知时事趋势,即满足人们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了解、分析、预测方面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人民日报不断推出具有前瞻性的评论、述评,发表体现中央精神的典型报道,开展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讨论,以侧重于服务大局;又坚持每周推出一块“读者来信”专版,集中反映基层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呼声,以侧重于服务读者。

毋庸讳言,不论是服务大局还是服务读者,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我国各家媒体都难免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服务读者方面还需作出更大努力。2003年以来,人民日报紧紧抓住第三次扩版的机遇,围绕服务读者这个相对薄弱的方面,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改进宣传报道。据统计,2003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用于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活动的版面较2002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对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团组活动的报道,实质性内容多了,思想容量大了,指导性和针对性更强了。许多稿件从老百姓身边事切入,把会议主题、会议进程同普通读者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而以平易、鲜活的形式,将标本兼治反腐败、司法公正、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舆论监督、维护农民工权益等重大主题、严肃内容展现于版面,而且共识之中有差别,肯定之中有建议,赞扬之中有批评,其吸引力和穿透力远远胜过以往那些缺少新闻视角和客观评判之作。

把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

业内人士知道,与服务大局和服务读者紧密结合相呼应,党中央机关报的新闻宣传必须汇中央精神和群众心声于一体。由于我们党是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中央指示精神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党中央机关报的新闻宣传也能够把体现中央精神和反映群众心声有机统一起来。当然,这个“统一”,是指一个整体和长远过程而言,而并非必然是同步的和始终是一致的。因为人民群众在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上虽然一致,而在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上难免有矛盾。再说,今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正日益多样化,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和具体需求将更为复杂。

令读者欣喜的是,人们透过近十四年来的人民日报版面发现,不论是贯彻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报道,“两会”报道,也不论是“八五”、“九五”、“十五”报道和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国企改革、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报道;不论是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建国50周年、建党80周年报道,也不论是港澳回归、批判“”、反对、抗战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报道;不论是1998年抗洪抢险、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3年抗击“非典”报道,也不论是1999年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2年“9・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2005年涉日游行事件……,党中央机关报都努力把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并且在这方面迈出了长足的步伐。其表现形式:

――一为不断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有关活动的新闻报道,在处理相关题材时,把最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新闻的核心层,即突出对大局有指导意义、读者关心的部分,而且力求视角新颖,文字鲜活。

――二为精心把握来自上层、中层、基层报道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宣传报道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普通干部的分量,把版面更多地让给老百姓,并且多请群众直接说话,多说群众想说又说不出、但能听得懂的话。

――三为深入研究新闻宣传的层面、角度和笔法,在获取信息、认识形势、了解政策、接受教育、愉悦身心等方面服务读者,在政治导向、经济导向、文化导向、生活导向等多领域引导读者。

关于这些,2003年人民日报在抗击“非典”宣传报道中有集中体现。譬如,反映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一线,指导防治工作的感人情景,着眼稳定人心,鼓舞斗志。展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中央要求,开展群防群控取得的成效,着眼澄清事实,以正视听。讴歌医护人员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忘我工作,着眼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解读中央关于抗击“非典”、促进发展“两手抓”的决策,着眼引导人们克服麻痹情绪,严防疫情出现反复和正确认识形势,努力实现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读者都称赞人民日报扬新闻评论、理论宣传、典型报道之长的《论奉献》{5}、《一手抓防治非典 一手抓经济建设》{6}、《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7}、《护士日记》(原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日记――对抗“非典”难忘那46个日日夜夜》){8}?业内人士指出:关键是这些稿件熔中央精神和群众心声于一炉。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显然,这个“权益”包括公众的知情权;而党报要把体现中央精神同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就要带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新闻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进而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度。近几年,人民日报在这方面同样迈出了长足的步伐。譬如,对国内突发事件不是采取“冷却、淡化”的办法,而是“打主动仗,先发制人”。2003年2月25日中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校园餐厅发生爆炸事件。2月26日人民日报二版即刊出消息《清华北大两餐厅内发生爆炸》。3月8日凌晨,制造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落网。3月9日人民日报二版即刊出消息《清华北大校园餐厅爆炸案告破》。由于人民群众充分地、及时地获取了权威资讯,流言无处可流,有关报道也就随之促进了“两会”前夕和“两会”期间的首都稳定工作。内业人士谓之“双满意”――读者的知情权得以实现,人民群众满意;党报主动信息以引导舆论,中央主管部门满意。

近几年人民日报在处理国际突发事件时,同样尊重新闻传播学的一大规律:先入为主的信息最能有效地对公众行为施加影响,迟滞与沉默等于拱手相让舆论控制权。2003年3月20日北京时间10时30分左右,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3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即刊出消息《伊拉克战争爆发》。在这前后,人民日报国际版更是围绕战事进程、各方反应及其对全球战略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展开多侧面、立体式、连续性报道,从战况披露、专家点评到军事常识介绍、背景资料链接,应有尽有,读者对战争的来龙去脉、双方战略战术、武器运用、伤亡俘获,尽收眼底。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都称赞人民日报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及时、客观、准确、充分。

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统一起来

1996年9月26日,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既提出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9}的著名论断,又希望报社的同志和整个新闻界“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10}。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要求,是怎样落实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版面上的呢?

其一,增加信息量,扩大报道面,调整版面结构,丰富报道内容,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

其二,加强对党和国家重大工作的深度报道,加强面向基层、贴近实际、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现场报道,多刊登时效快、新闻价值高、生活气息浓、现场感强、能打动人的新闻。

其三,充分发挥评论、理论宣传的优势,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研究选题,精心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多发表有分量的理论文章,深刻阐述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评论和理论文章的指导性、权威性、说服力、战斗力。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三次扩版,第一次由8个版扩为周一至周五有两天出12个版;第二次由部分为12个版扩为周一至周五均出12个版(周六、周日4个版);第三次由12个版扩为16个版(周六、周日8个版)。2003年6月底,有关方面做的抽样调查告诉人们:人民日报第三次扩版后半年间较之扩版前同期,非广告版面增加了14.3%;非广告版发稿(指条数,下同)增加了8.2%;新闻版发稿增加了13.3%,其中报道今日事、昨日事稿增加了19.4%,新闻评论增加了4.7%,新闻图片增加了71.8%。{11}

2005年4月,人民日报围绕涉日游行展开的报道,是党中央机关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统一起来的大量成功实例之一:由于日本政府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错误态度,并不断采取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2005年4月9日和16日,北京和上海部分群众自发举行涉日游行示威活动。人民日报迅速应对,从三个方面交出了中央满意、读者称赞、同行敬慕的答卷:

――首先,2005年4月17日至23日期间在一版发表署名“何振华”的系列评论《从构建和谐社会看稳定》、《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法治》、《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作者虽未直接提到当时京沪部分群众自发举行的涉日游行,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个人遵纪守法间的关系,讲得丝丝入扣。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读后反响热烈。{12}

――其次,刊发资深外交人士、知名专家学者访谈,或请他们直接撰稿,引导人们冷静、理智地看待中日关系。2005年4月23日,国家主席在出席亚非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五点主张:第一,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第二,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第四,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13}围绕这“五点主张”,2005年4月下旬,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系列访谈或署名文章。如4月28日“国际”版同时推出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王效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会长徐敦信、中国驻日大使撰写的《〈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法律上巩固政治基础》、《〈中日联合宣言〉确立新世纪行动指南》。由于是请亲历这些政治文件谈判的资深外交人士解读文件的谈判过程、历史和现实意义,因而人们读来入目入脑。

――最后,转发其他媒体精品力作,共同回答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如何引导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2005年4月21日、22日、27日、28日,人民日报分别转发了新华社评论员、经济日报评论员、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珍惜战略机遇 谋求更大发展》、《自觉依法行事 维护稳定大约局》、《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站在大局高度推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倍加顾全大局》。这显然有助于党和国家重点媒体形成舆论合力,而此举对理顺群众情绪,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又收事半功倍之效。

有新谚曰:“天上一颗星,地上一张网。”高新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络的相继问世,改写了当代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然而,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的统一,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的统一,正确舆论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的统一,使人民日报经受住了挑战。它对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宣传报道,包括方针政策的解释、理论问题的阐述、高层新闻的、宏观信息的整合,依然折射出一个大党大国的思想和立于当今时代的高度。它的政治敏感、党性原则、民情把握,依然令读者信服。它的理性分析、文化品位、大报风范,依然令同行折服。

请看:在、中国记协于2003年7月23日隆重集会表彰的150个“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298名“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498部“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作品”中,分别有6个、20名、25部来自人民日报社。{14}

更为可喜的是,近几年人民日报发行量稳中有升。据世界报业协会2005年5月31日于韩国汉城,人民日报在“2005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上,列第9名,发行量为250.9万份。{15}

浏览十四大以来的人民日报,人们也感到,在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的统一,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的统一,正确舆论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的统一方面,也还有可改进的余地。是否应注意这么五点:

第一,热点引导不要“训人”。即在围绕某一热门话题来引导舆论时,要尊重读者,重视读者的主动性与多样性,尽量避免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写文章的“在布道施法”,读文章的“有错误认识”。

第二,宣传英雄不要“无情”。即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时,要尽量淡化他们“抛妻别子”之类的事,要告诉读者,英雄的可贵正在于他有普通人的情感,又创造出了不同于普通人的业绩。

第三,推广经验不要“孤立”。即在评介、推广某一先进经验时,要讲清它产生的时空条件,即创造经验的单位、个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推广他们的经验可能面对的现实困难。

第四,理论普及不要“抽象”。即在展开理论宣传时,要理解理论的深刻内涵,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通俗化,深入浅出地说明理论的意义及作用,不要因为我们枯燥地照本宣科而导致读者对理论本身的疏远。

第五,对外发言不要“单一”。即在展开对外宣传时,要在保持统一方向的前提下,提倡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形式,不要都是同一强度、同一态势、同一方式,那样会导致国外读者形成某种偏见。

注释:

{1}参见2003年6月26日人民日报第9版。

{2}参见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 宣传思想工作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取得新进展,新华社北京2003年4月3日电。

{3}参见张研农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3月份夜班有感,原载新闻战线杂志2003年第5期。

{4}均见列宁全集第26卷第269页。

{5}原载2003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6}原载2003年5月8日人民日报。

{7}原载2003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8}原载2003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9}: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载1996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10}: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载1996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11}参见2003年8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一版。

{12}参见2005年4月2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

{13}参见2005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

{14}参见2003年8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一版。

{15}参见新闻记者杂志2005年第7期第43页。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6

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现为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和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并具备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5万人。

学校的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2001年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同志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原闽江职业大学校长。

学校学科门类众多,现有22个系(院),拥有47个本科专业和全国首个创业与创新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点。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1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5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840多人。拥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福州市“优秀人才”、“闽都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学校着力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大力开展学科专业竞赛与课外科技文体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理论应用能力。2009年以来,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52个,其中274个;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创新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21个,其中173个;参加文艺、体育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51个,其中41个。毕业生以“专业对口、知识和技能合格、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公办为主,中外联办、公办民助、校企合作、闽台合作、校校合作为辅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强有力的支持下,组建新华都商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的17所高校以及台湾逢甲大学、中华大学、实践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12所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经国家汉办批准,承办的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孔子学院是少数由新建本科院校承办的孔子学院之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校训,倡导“尽责善仁、光而不耀”的校风、“革故鼎新、精益求精”的教风、“博学笃行、诚实厚重”的学风,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致力于弘扬以爱心为主线的大学校园文化,营造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学文化氛围,努力建设彰显思想性、创新性和特色性的高等学府。

招生系(院)及专业

美术学院

美术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漆艺家李芝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功森、金石专家潘主兰等在此任教,漆艺家、清华大学美院教授乔十光,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王琥曾先后在此研修漆艺。2001年并入闽江职业大学成立工艺美术系,2002年并入闽江学院更名为艺术系。2010年4月由艺术系更名为美术学院。美术学院现设有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雕塑和绘画四个专业。设有素描色彩、设计基础、环艺设计、视觉传达、雕塑、绘画六个教研室及漆艺创作中心。现有学生1018人。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其他高级职称5人,硕士47人。聘请郑益坤等7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郑百重、郭银土等知名画家为客座教授。

学院按照学校办学定位,打造“名、优、特”品牌专业基地,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领衔申报的“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获批进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级首席传承人均为本院教师,目前正在致力于中央支持财政项目--“福州脱胎漆艺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的建设。近几年来,教师已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100多件作品参加国家、省、地(市)展览并有27件获国家、省级奖,发表创作作品31幅,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个人画集4部。已完成省级科研立项2项,大型设计工程2项。代表国家作品出国参展7人次。主办和承办过多次海峡两岸,中、日、韩漆艺文化研讨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环境设计: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从事环境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环境艺术应用型人才。(本科,美术类)

视觉传达设计: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美术类)

绘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和较强的社会与市场适应能力,可在工艺美术系统、绘画设计部门从事工艺美术、绘画创作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型人才。(本科,美术类)

雕塑:培养具备雕塑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泥、金属、陶瓷、石、木各种材料进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能为户外公共环境雕塑及室内架上雕塑等专业领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放大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科,美术类)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始建于2003年,有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有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是闽江学者设岗学科,是纺织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建设立项单位。目前在校生千人,毕业生在海内外升学或就职达98%左右,用人单位评价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基本功扎实。

目前,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已经形成以闽都学者、博士生导师陈东生教授领衔,2名省级教学名师在内的一支优秀师资队伍,拥有“特色专业”1个、“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2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2013年获批硕士学位点建设。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社会服务以及对外交流等各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艺术工学特色办学模式在海峡西岸形成广泛影响。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依托学科建设有闽江学院纺织服装研究所、福州市纺织服装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福建省纺织服装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服装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福建省服装创意设计中心,拥有教育部纺织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服装分委员会副主任陈东生博导领衔的服装工程省级教学团队、由甘应进教授领衔的服装设计省级教学团队,以及由王建刚教授领衔的实验教学团队。同时有计文波、曾风飞、蔡美月、杨子等海内外知名服装设计家、姚穆、陶晓明、范金土、成秀光、戴国荣、王明葵、杨瑜榕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并有香港理工大学、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和台湾实践大学的鼎力后援,与福州市政府、尤溪县政府、晋江市政府等签署有校地合作协议,与浩沙集团、七匹狼集团、柒牌集团、富贵鸟集团公司、宏远集团等省内外2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签署有就业或教学实习基地协议,设立“都市丽人奖学金”、“晋江班奖学金”,学生有二百余次获得各类学科大赛奖,学生有一百多人次获得“奖学金”“都市丽人奖学金”等奖励。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艺术方向):培养具有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具备艺术设计思维、服装的设计、生产和相关产品开发的能力,能够从事服装设计、品牌策划、服装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集于一体的服装设计高素质人才。(本科,美术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传媒艺术方向):培养具有服装时尚设计能力,掌握时尚媒体这一领域的策划、运作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品牌研发推广、形象策划与媒体策划,展示设计等多方面素质的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企业形象策划,时装影像、平面设计与展示设计、时尚传媒设计、时尚评论、策划文案等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本科,美术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造型艺术方向):培养具有较强的服装时尚设计能力、服装品牌动静态传播能力、时尚广告表演能力、时尚人物形象策划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后学生能在广告、服装、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时尚设计与表演相关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本科,服装表演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表演艺术方向):培养具有较强的时装表演、服装表演与编导、服装品牌营销、服装动静态传播能力、时尚广告表演能力,时尚人物形象策划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后学生能在时装展示、服装营销、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时装表演、服装品牌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本科,服装表演类)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秉承“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校训,坚定不移地实施“按发展需要培养人”的发展战略,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音乐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文化素质”的课程体系。办学整体实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师资队伍强劲 坚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并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配置、使用、评价、激励等管理制度。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缘结构科学、发展潜力较大、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扎实 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积极构建理论与应用实践交融的教学模式,创建了“以赛促学,以演促学”的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新模式,取得较好成绩。几年来学生在省内外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得众多奖励。所获奖项涉及到音乐创作、演奏、演唱、组合、戏剧表演等各个方面。八幕校园剧《青春起跑线》荣获国家校园戏剧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原创作品《亲亲的两岸》获教育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办学条件优越 拥有院本部艺术楼、融侨文体中心和首山两个校区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办学场所,投入教学仪器设备1千多万元。有多功能演出厅、音乐厅、小型演练厅5个、多媒体音乐教室8间、国内一流的电脑音乐教室2间、舞蹈排练厅2间、电钢琴教室、录音棚各一间、以及三百多间条件优越的琴房。

音乐学(师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师及其他音乐艺术工作者。(本科,音乐类)

音乐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科,音乐类)

报考条件

(1)符合所在省艺术类专业报名考试的有关规定;

(2)有组织艺术类省统考的省份的考生须参加各省组织的艺术类专业统考,且成绩合 格者;

(3)热爱所学专业,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4)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表演艺术方向)男女兼招,男生身高4500px以上、女生身高4250px以上,形体比例匀称。

(5)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造型艺术方向)男女兼招,男生身高4375px以上、女生身高4125px以上,形貌条件良好。

考试内容

1、美术类

(1)素描、(2)色彩

2、音乐类

(1)视唱练耳:视唱(五线谱或简谱)、模唱(音程、和弦);

(2)演唱或演奏:自选歌曲或乐曲1首(除钢琴外其他乐器自备);

3、服装表演类

(1)形体测试:测定身高体重、三围尺寸、形体比例(自备泳装);

(2)口 试:文艺常识、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专长;

(3)自选表演:舞蹈、健美操、韵律操任选一,时间不超过3分钟,考生自备音乐磁带、道具。

录取原则

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关于艺术类的有关规定,对投档我校专业合格、 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各省艺术类本科文化录取控制线的合格考生,按我校校考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不限单科成绩。

收费及其他

层 次:本科

学 制:四年

学 位:艺术学学士

学 费:8640元/学年

报 名 费:150元/生

联系方式

地 址: 福州市大学城文贤路1号 邮编:350108

联系电话: 0591-83761856 传真:0591-83761856

网 址: mju.edu.cn

专业考试安排

省份

考   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招生科类

招生

计划

备注

江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

1月8日-1月22日(网上报名)

1月26日

美术、音乐

40

考生1月24日-1月25日上网打印准考证

江苏

南京晓庄学院

1月26日-1月27日

1月28日

美术、音乐、服装表演

35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1月30日-1月31日

音乐:2月1日

美术、音乐

25

 

美术:2月2日

山东

潍   坊

2月2日-2月11日

2月25日-2月27日(网上报名)

3月2日

美术、音乐、服装表演

50

考生3月1日上网打印准考证

黑龙江

黑龙江东方学院(非美)

3月12日-3月13日(网上报名)

3月17日

美术、音乐、服装表演

25

考生3月16日上网打印准考证

哈尔滨华德学院(美术)

备注:

1.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上安排为准;

2.采用网上报名的省份,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陆相应省份考试院网站查看报名方法并报名、缴费;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3-0027-0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来的三大成就之一,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地位之重要,作用之重大。在讲话中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作用和地位作出了进一步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非常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试图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一概念,但是其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在邓小平理论中处于统摄地位,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价值。不断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和提高的理论。因此,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价值取向。

早在太行革命根据地时期,邓小平就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提出“一切为保护人民利益打算”,“保护人民利益”。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更加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1950年6月,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的报告中强调:“当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自觉服从党的路线和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终生都应该如此。”1956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邓小平还把中国共产党看作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1956年11月,邓小平在回答国际青年代表团的提问时,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1961年12月,邓小平在《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一文中指出:“共产党长期联系群众办好事,和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1962年2月,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当人民的勤务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这个问题是同志过去多次讲过的。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结束后,邓小平更是坚持人民本位的基本价值取向,利用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环境,大力发展生产力,照顾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1978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常委汇报工作时的谈话中指出:“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1980年5月,邓小平在与几内亚总统杜尔会谈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邓小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把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作为衡量经济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实际上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经济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尺,认为社会主义不能空有其名。必须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在这里,邓小平从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高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的关系,切实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1985年4月,邓小平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985年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

话》中再次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谓用心良苦,而且他非常乐观地指出,“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一次谈到,“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Ⅲ“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邓小平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事业得失成败的标准,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尺。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0年到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89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从2000年到下世纪中叶,在2000年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三步走”战略步骤把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标志和衡量标准,最终关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衡量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笔者认为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更为根本的标准。因为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是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维护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邓小平理论的最终价值和核心基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真心实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人为本。正如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邓小平同志“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总之,邓小平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的风雨之后,回归一贯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拨正了中国现代化的航标,矫正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失范”,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坚持和重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得到回归和彰显,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察民情、得民心、用民力、开民智,调动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之中。也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更为坚固,执政的合法性进一步提升。

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新变化的基础上,在深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广大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以人为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国内环境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重申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198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认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创造的。”1989年12月29日,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199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994年1月1日,在《以人民群众为本》的讲话中指出:“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抛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不良习气,真正在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取得新的进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方面创造出新的气象。”

1995年1月23日。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立党为公,清正廉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受到人民群众拥护、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奥秘所在。”强调,在执政条件下,共产党员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要认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1996年6月21日,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指出:“我们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不管形势和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远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变,……各级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想问题办事情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97年12月22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民群众中生长、成熟和发展起来,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他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1999年6月28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能挂在嘴上,不能搞‘虚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人手开展工作,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切实落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2000年10月11日,在《发展要有新思路》一文中强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党同志心中始终都要装着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谋利益。2000年11月28日,在《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进一步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2001年9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抓党的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结到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2001年11月27日,在《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一文中指出:“改善人民生活,是‘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体现,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大内需,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重要保证。”2002年2月4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可见,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情况、新局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面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的新变化,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针对个别党员党风不纯、思想堕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状况,重申和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任务的认知,最终提升和凝结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可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根本,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以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并且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中国共产党。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更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正如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但对“以人为本”的内涵未做深入的阐述。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作了讲话,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角度出发对“以人为本”的内涵给予了论述。2007年10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对“以人为本”作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全党范围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而且不断地转化为现实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正如指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对中国发展新的契机,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时俱进的新贡献。因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2002年12月5日至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明确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

著名论断。他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告诫中国共产党党员及领导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倡导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这充分体现了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执政理念和社会国家治理上的“以人为本”。

2003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之际,《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只有顺民意、得民心、谋民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保持执政的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005年1月14日,《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和要求广大党员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九十年来所进行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做到在执政兴国方面的以人为本。首先,党和国家在工作制定和政策实施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指出:制定各项方针和政策“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据,都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在实施政策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其次,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要体现以人为本。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再次,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以人为本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要求和抽象的概念上。而应该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开展实践。正如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最后,在干部政绩考核上,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非常注重以人为本,要求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和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指出:“坚持用是否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是否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是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否对子孙后代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这就在权力运行层面确保以人为本,为广大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创造了条件。2011年7月1日。在建党九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因此,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不仅仅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已经贯穿于党和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不断地转化为党和政府执政治国的现实实践,在有形和无形之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执政党的历史地位、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出发,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辩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治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达到了理念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引领着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历史地位。而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3-02(1)

[10]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6-24(1)

[11]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文化特征中国特色国企特色行业特色

一、 研究的意义与背景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加速推进,外汇注资、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外上市等一些措施,使银行改革成为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是“输不起的改革”。如何保障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成功,理论界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的软保护问题的研究基本空白。

根据企业管理方式的演进及其特征,企业文化是柔性管理的主要手段。柔性管理理论提出了适时管理、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敏捷企业等管理理论,重点在于解决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方面,强调企业的柔性。柔性管理的优点是它结合了随意性管理的灵活性和制度化管理的规范性。企业文化是企业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起到协调行为和指明方向的作用。由此可见,改制中的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剧烈变化的外部市场和内部机制,引进柔性管理,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保证其改制的顺利进行及改制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正在经历体制变革的国有商业银行建设健康的企业文化,必须深入研究其文化特征,以培育一种与其背景及独特内涵相符的、有自己特色的金融精神,其文化特征包括中国特色、国企特色、行业特色。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文化特征

1.中国特色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要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注意中国特色的建设,其关键在于必须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形成真正适合本企业的本土化的金融文化。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产生于美国,普及应用在日本,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经济历史的不同, 造成了美日两国企业文化内涵的巨大差异。 例如,美国人大多数是欧洲移民,多具有冒险精神和个人奋斗意识, 在思想上信仰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美国有许多成功的企业, 经过多年培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它们的企业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人为中心, 注重培养职工,尊重顾客; 强调产品质量与优质服务; 鼓励发明创造, 不断向市场投放新产品;领导者身体力行, 带领公司职工坚持公司的价值观和哲学信念;它们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各自的行为准则, 全体职工共同为之奋斗。日本现代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日本传统文化、 风格相结合,取得了世人公认的成就, 被国际经济界称为“神奇的日本经营艺术”,并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的传统一般来说可归为两类,一是封建性的糟粕, 二是具有民族特点的精华。 日本通过解散财阀等改革,以及引进欧美的先进思想和体制,抛弃了封建性的糟粕, 在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中保留了民族的特点。和美国相比,日本人乡土观念较强, 家族式的集团意识较为明显;在思想渊源上,日本人受东方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对“和为贵”,“仁义礼智信”尤为推崇。 这种组织上的集团意识和思想上的“和”“忍”“信”等观念, 经过几百年的世事沧桑和社会变革的冲刷,在日本企业中得到了科学的继承。 具体表现在日本企业文化十分注重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观念, 树立集团主义精神;每个企业都形成和建立自己的工作道德观念, 并以此作为全体职工都遵循的行为准则。

我国有五千年渊源流长的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对人的精神素质的研究和培养。古代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 孙子等对我们民族的文化、社会风俗、行为规范等作过大量观察, 并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如《孙子兵法》一开头就讲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事”,即“道、天、地、将、兵”,而把“道”放在首位。 并明确指出“道者,今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 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兵法·计篇》 )这就是说, 所谓“道”,是指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 民众就可以为之出生入死而无所畏惧。对企业来说, 这种统一大家意志的“道”即企业精神。孙子还在《谋功篇》中讲到五种情况可以预知战争能否取得胜利 ,其中有一条“上下同欲者胜”, 孟子在《公孙王·下篇》中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见解说明只有上下齐心协力,思想一致,有共同目标,才能取得胜利, 而企业精神正是要达到“人和”,促使“上下同欲”去争取企业经营胜利。 孔子也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即如能“为政以德”,就能形成一股凝聚力, 使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奋斗,上至国家,下至企业,都是这个道理。 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许多企业精神都可以找到这种思想渊源。

我国还有优良的革命的传统。早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里, 我们就提倡过以艰苦奋斗为特征的“延安精神”, 它以当时的延安温家沟农具厂先进工人代表赵占魁的“吃苦耐劳,爱厂如家,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坚守岗位”的主人翁精神为标志, 在各解放区又形成了晋冀鲁豫的“甄荣典精神”,晋绥的“张秋凤精神”等。 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 又陆续产生了五十年代鞍山钢铁厂以“艰苦创业”为标志的孟泰精神、六十年代大庆油田的“王铁人精神”、 “一厘钱精神”以及后来的“李双良精神”。 这些以艰苦创业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曾鼓舞我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同样, 它也应该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总之,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精神。改制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只有建设注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 我国许多其他行业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2.国企特色

作为大型的国有企业,改制前的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像我国其他大型国企一样,其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鲜明的国企特点,这必将对改制后的国有商银行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金融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国过去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分强调在企业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企业这一特定组织来说, 就是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的指导下,围绕企业的目标, 对本组织成员施加意识形态和心理的影响, 以期转变其思想政治品德, 引导其行为的工作。 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七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 它的表现形式很多,包括晓之以理、明之以义、动之以情、恤之以利、 示之以范、约之以纪等。虽然在解放初期和十年动乱期间曾经走过弯路, 但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大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工作在正确路线指导下,在为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服务、帮助人们解放思想、 拨乱反正以及转变过时观念等方面,尤其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的立场、观点、 品德和态度为对象的工作。严格地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丰富经验以及工作方法,为其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必定不能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所以,作为老牌国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固然重要,理清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和联系也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行业特色

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流通、服务性企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银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现代经济核心承载的宏观经济文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活动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大局。处于现代经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相对独立的企业或产业,它与整个社会的经济融为一体、息息相关,必须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谋求自身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宏观的,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密切关注国家的经济全局和经济政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经济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金融业的和谐发展。融入主流文化,又相对地具有自身特征。

(2)经营货币的信用文化。作为以信贷为主营业务的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信用文化的特征。商业银行必须着力于储蓄的吸纳和储蓄存款对投资的转化。通过信贷营销,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最终的商业利润。在信贷营销中,由于制度上、道德上和经营上的原因,会存在程度不同的风险,实现货币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商业银行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高效营销和风险防控,即是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要围绕的中心内容。

(3)直接面向群众的服务文化。商业银行是窗口行业,每一个服务点是窗口,全体员工都是窗口。在“窗口”,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质量都将展示无遗。而服务质量和水平,又事关顾客的取舍,影响到市场份额。尤其是加入wto,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将失去其垄断优势,在平等竞争中,既看实力,更看服务。简捷、优质、高效服务,是商业银行的业务工作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特征和目标。服务文化,要求的是员工的整体高素质和制度设施的优化和完善。

(4)目标意志高度统一的团队文化。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有着众多的分支机构和千千万万的服务网点,其触角伸到了四面八方、边边角角。但是,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经营着同一资源,必须保持目标和意志上的高度统一。这既要求整个团队保持核心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经营规则上的一致,又要求整个员工队伍具有强烈的协同奋斗精神。统一法人意志,使各分支机构、全体员工对企业法人目标意志充分认同和自觉遵从,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特征和繁重任务。

(5)面对深化改革和激烈竞争的创新文化。国家正推出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措施,力求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企业化的现代商业银行,这将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变革。随着加入wto外资银行在我国获得“国民待遇”后,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市场业务和人才上的激烈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在改革中发展,出路在创新。观念、体制、经营、管理、技术创新,这些都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要着力围绕的生动内容。

参考文献:

[1]陈静:《加快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第11期

[2]曾谊:《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与思路》,《现代商业银行》,2005(4)

[3]郭纪金:《企业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上一篇:耻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经济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