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0 17:48:37

日本文化论文

日本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日本;可爱文化;可爱商品

一、引言

随着日本动漫画事业的发展,“可爱”一词已经成为日语的外来语,受日本“可爱文化”的影响,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及世界各地,“可爱商品”特别流行。为什么会有此现象,其原因何在,日本人为何如此推崇可爱?下面就日语里 “可爱”的真正含义,使用“可爱”的文化背景,“可爱文化”的利弊等进行探讨和诠释。

二、日语里可爱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1.日语里可爱的含义

日语里的「可愛い含有可爱的,心爱的,讨人喜欢的,小巧玲珑的,宝贵的,小型的等含义。即平常用中文音译过来的“卡娃伊”,这是日本女性特有的感叹用语。日语的“可爱”和汉语中的“可爱”一词的意思及使用场景不同。也就是说日本人对“可爱”一词的理解有深刻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

在中国,只有小孩儿才会被人称为“可爱”,成人被人称为“可爱”是有嘲讽的意思的。“单纯得可爱”,“傻得可爱”等等。

日本人称人“可爱”的时候,不考虑年龄因素。年纪大了以后,想成为“可爱的老奶奶,可爱的老爷爷”。意思是老年以后不想变成古板无聊的老人,想成为讨人喜欢的、随和的老奶奶、老爷爷。的确,朝气蓬勃、待人亲切的老奶奶、老爷爷很可爱。用汉语理解就是很值得人喜爱、爱戴。日语中有这样一个对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可以使用的赞美的词句“可爱”,用起来的确方便。

2.可爱的起源

日本人对「可愛い(卡哇伊)的审美意识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时期。平安时期有名的女作家清少纳言在当时就指出了:“凡是细小的都可爱”,而且在作品《可爱的东西》里不断以稚趣作为说明的例子:“三岁左右的幼儿急忙地爬了起来,路上有极小的尘埃,给他很细致地发现了。他用很可爱的小指头撮起来给大人看,实在是很可爱的。留着沙弥发的幼儿,头发披到眼睛上边来了也并不拂开,只是微微地侧着头去看东西,也是很可爱的。”如上所述,日本传统美学观念中对“可爱”的鉴定,早已包含及孕育出对细小及童稚的“可爱”意识。

当今的日本人追求可爱,与其说是时尚潮流,不如说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审美观和社会文化。日本传统美学崇尚谦逊、纤弱和童真。而可爱的服装和装饰品普遍造型小巧、设计简洁、色调柔和,恰好是日本传统美学概念的最好诠释。

3.可爱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日本高中女生和年轻白领女性是追逐可爱物品的主要群体,对她们来说,可爱是一种确认自我的工具。她们中的大多数喜欢和别人一样的打扮,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希望拥有。即使本人愿意展现自己的个性,但往往由于都去搜寻杂志上刊登的衣服、饰品,模仿上面的发型,最终大家都趋于雷同。在近似的审美倾向的指引下,她们一旦发现可爱的东西,很容易产生共鸣,朋友之间就确认对方和自己是同类型的人,获得一种归属感。近年,日本年轻女性频繁使用的可爱一词,除“小巧而值得喜爱”的原意外,还有“好”、“满意”等含义,另外还可以表现对动漫或游戏等各种媒体中某一对象的倾倒、执著之情。

日本女性喜欢被可爱的事物包围,渴望使自己变得可爱,这与日本社会中依然存在的“男尊女卑”观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爱的女性往往看起来是柔弱无助的,能够更清晰地反衬出男性的主导地位。

另外,可爱不仅仅是女性,男性也卷入了可爱风潮,他们喜欢给人可爱感觉的流行服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除部分女性的可爱是外界强加给她们的之外,更多的人是积极地选择了可爱的风格。这时的可爱可以说是反抗日本社会规则的武器和策略,尽管这种反抗在多数情况下是无意识的。日本社会规矩繁多,上下级关系严格,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大、责任重。于是,一些成年人不自觉地接受了可爱风格,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比起成长为社会人,他们宁可继续当一个孩子。即使是公司要求统一穿套装,他们也会在手机上粘贴可爱的贴纸,或在挎包上挂个小毛绒玩具。当然,也有人出于一定的目的而求助于可爱风格。一般来说,可爱的下属容易得到上司的喜爱,同时,上司也不会把可爱的下属视为威胁,这样上下级关系就变得比较融洽。

三、日本人推崇可爱的具体表现

1.孕育“可爱商品”的经济效应

日本现代年轻人热衷可爱的文化氛围势必孕育出“可爱商品”。其中最大的成功例子首数Kitty猫。这只没嘴巴的小猫从30多年前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世界各国女孩的追捧。它的形象已经被印在两万多种不同的商品上,行销40多个国家,每年为版权所有者和使用者创造近百亿美元的利润。宠物小精灵也掀起了世界性的热潮,其产品每年的销售额高达51亿美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放映的动画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日本动漫、影视和电玩产品,于1992至2002年间增加了300%,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出口产业。如今,美国规模较大的录像带出租店都有日本动漫专区,日本动画更是在世界各国的电视台竞相播放。

2.可爱文化改变日本形象

日本的“可爱文化”,是卡通人物大大的眼睛,是LV包上的小樱桃印花,它是手机壳的钻石贴纸装饰,是日本人对所有令人感到可爱的事物的提炼与浓缩。作为可爱文化代表的Kitty猫、皮卡丘、机器猫等卡通形象,在日本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政府出版物、公共告示牌、军方的广告及民航飞机等等。同样,成年人使用印有米菲兔的银行卡、神社里的护身符。

日本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日本 传统文化 认知 定位

一、引言

由于地缘因素,中日两国的交流历史悠久。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两国的交往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在漫长的交往中,日本积极学习中国,汲取先进文化。因此,日本文化的形成、发展一直为中国文化炫目的光环所笼罩,以至于历来不少人认为,日本文化只是一种亚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附属品。

进入19世纪,日本逐渐感受到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明治维新后,日本主要的学习对象也变为西方列强。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乃至文化理念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为日本文化注入了另一股力量。自此以后,日本文化的双重结构、日本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日本学者争论不休的主题。

日本文化是否存在独特之处?日本人如何认识本国传统文化?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从古代、明治维新前夕至二战、二战结束后三个时间段展开分析,在概述日本文化发展过程的同时,分析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定位情况。

二、古代――未成形的文化意识

一般认为,日本列岛人类活动的历史约二十万年。其新石器时代开始于约一万两千年前,以绳文式土器的制作为特征,其间居民依靠狩猎、捕鱼生活,直至公元前3世纪开始种植水稻,使用青铜器、铁器,进入弥生时代。在当时的中国,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发达的中国文化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多个以氏族为中心的小国家得以产生。可以认为,弥生文化是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

经过以绳文、弥生文化为代表的原始文化阶段,日本在4世纪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文化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随着4世纪中叶以后大陆移民的到来、6世纪中期佛教的传入、7世纪遣隋使的派遣,日本在中国南北朝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带有鲜明佛教特色的飞鸟①文化;其后,遣唐使的派遣、唐代文化的辐射使日本文化继续发展,以白凤文化②、天平文化③为代表。由于这段时期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一般将其称为“汉风文化”或“唐风文化”,而与此相对,平安时代④中期以后形成的优雅的贵族文化被称为“国风文化”。据此不难看出,日本人对该时期文化的独创性是颇有些自信的。需要说明的是,平安时代中后期,随着唐朝的衰弱,遣唐使已正式废止,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力有所减弱,该时期的文化以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歌、物语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体现出日本人细腻的感觉世界。

平安时代后期,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此后,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先后建立。由于该时期战乱频繁,充斥着世事无常主题的军事题材小说极为盛行,如实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同时,民间文化也继续发展,出现了能、狂言等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继而,进入安土桃山时代⑤后,基督教的传播、织田信长等人对佛教权威的否定,使日本文化以往的佛教色彩持续淡化。另外,作为该时期文化代表的军事设施、城郭的建筑风格,也无不体现出日本式的美感。

1603年,江户幕府建立,市民文化在该时期大获发展,丰富多彩。宏观方面,幕府为维护封建统治,在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同时,大举宣传、普及朱熹的儒家学说,作为其统治的理论依据。朱子学作为正统学说,无疑是当时的主流文化。与此相对,部分文化人也开始了日本古典研究。可以说,日本国学研究的确立,是在外来中国文化的影响、激发下实现的。贺茂真渊(公元1697―1769年)开始研究《万叶集》,提倡复古精神。其弟子、江户时代日本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公元1730―1801年)继续研究《古事记》、《源氏物语》等古典文学作品,并排斥儒家、佛教思想,试图通过古典文化,重现完全不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纯粹的日本思想、日本精神。不难发现,本居的思想带有后世而言显著的国粹主义倾向,并有意识地把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区分开来加以阐释,可谓日本文化论的雏形。

上文按时间顺序,就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史作了概述,从中可见,尽管中国文化的影响广泛深远,但无法否认,日本文化多少具有相异的色彩。此外,关于日本人对于自我文化的理解、认同方面,虽然近代以来的日本学者热衷于探讨日本文化问题,但在江户时代中期以前,几乎没有人有意识地就文化现象、思维模式等进行过系统讨论;直至江户中期,对于日本文化的关注才逐步加深,并初现民族主义色彩,这显然与古代早期国家意识、文化意识尚未完全形成有关。

三、近代――国粹与欧化

关于近代,存在各种不同的定义与划分方法,本文主要指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具体说来即自江户幕府体制瓦解、明治维新前夕开始,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期。虽然前后不足一个世纪,但却是日本历史上发展变化极为激烈的时期。明治维新通过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等一系列具体举措,使日本跻身资本主义强国行列,而在日本迅速的近代化过程背后,关于日本文化的存续、发展方向,思想理论层面的交锋趋于白热化,也更为系统,日本文化论由萌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江户时代末期,受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一般将西方国家称为“夷狄”或“戎狄”,并对其怀有很强的戒心。然而,这种看法竟在短短十数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治维新前夕,相当多的人转而认为西方文明是史上最发达的文明、西方国家是值得效仿的模范。同时,随着交往的增多,日本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以往难得一见的自我意识得以觉醒,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得到普及。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这一系列概念一时变得清晰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方与西方、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前台。有学者甚至指出,这是近代日本思想问题的中心之一,“对于在思想、制度上长期受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因素影响下的日本人而言,西方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压倒性的新力量是无法忽视的,抵触也好、吸收也罢,可以说,近代日本人所有思想活动,都是以此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⑥。正如江户时期朱子学的传播引发了日本国学研究的展开一样,维新以来对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再加上民族主义思想的作用,前所未有地彻底触发了日本人对本国文化的意识,于是,对于日本文化的审视、再认识不断展开,日本文化论得到空前发展。

总结起来,近代日本人对于日本文化的主流态度,大致有两类,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抵御外来文化,回归传统,而另一些人则赞成顺应西方潮流。简言之,即国粹主义与欧化主义。实际上,二者在某种意义上都存在合理成分,本身也没有优劣之分,但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国粹主义者在宣扬民族文化时无限拔高其特殊性与优越性,盲目排外,成为偏执的本民族中心主义者;而一些欧化主义者则完全无视本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可以说,二者都走向了极端,更有甚者,国粹的狂热倾向曾为当时的侵略政策所利用。具备不偏不倚的公平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主张兼收并蓄的人物极为罕见。就这样,自明治维新前后起,在文化层面上,国粹与欧化这两种主张以二十年左右的周期循环往复,针锋相对,交替占据上风,甚至一直争执到了二战以后。

四、现当代――从彷徨到再认识

二战结束以后相当长时期内,日本人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定位、发展方向的取舍,仍然处于彷徨之中。近代以来国粹与欧化周而复始的宿命,一时似乎无法摆脱。日本学者青木保曾就战后的日本文化论进行过归纳,下面将从其观点出发,结合时代背景,就战后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定位进行评析。

具体来说,青木把战后日本文化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5―1954年,称为“否定特殊性”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历史相对性”时期,为1955―1963年;第三个时期是1964―1983年的“肯定特殊性”时期;第四个时期是1984年以后“由特殊到普通”时期。

不难发现,第一时期处于二战结束之初,日本战败投降,历史上首次被外国军队占领,价值观几近颠覆。为此,日本学者在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之际,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且形成了几乎压倒性的共识,认定导致日本走向深渊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传统文化的不合理。作家坂口安吾的《堕落论》是该时期的代表言论之一,强烈批判了传统的思想道德观。此外,桑原武夫、川岛武宜、丸山真男等学者也分别从思想、文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彻底否定日本文化。当时的日本学者无一例外地认为日本传统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日本文化是一种缺乏价值的特殊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先进文化。由此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战前的循环得以延续。

然而,1955年以后,日本学者却逐步改变了十年来对于本国文化的消极定位,并启发社会对其重拾信心。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论在某种意义上为日本文化进行了正名,指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一味追逐西方文化。同时,梅棹忠夫主张西方与日本两种文明“平行进化”,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且大胆肯定了日本的发展道路。该时期日本文化得以重新定位,显然与50年代后日本的国际政治环境改善、经济逐步复苏有关。随着形势的好转,日本文化的地位也相应出现了低谷反弹,无疑为当时日本人增强自我认同感提供了依据。

第三时期是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在该时期内,日本的经济地位举世瞩目。在日本文化模式成为世界广泛研究对象的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文化的定位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巧合的是,与战后第一时期相同,日本文化的特殊性被再次言及,然而其含义却有天壤之别。日本文化此时已被认定为一种优秀,甚至优越的特殊文化。对于日本文化一边倒的肯定评价不仅来自日本国内,日本经济的良好表现使国外学者对日本文化也赞赏有加。本阶段后期,国际国内的日本文化论渐有失去冷静的倾向,甚至发展成为日本礼赞。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扩大,日本模式的不足逐渐有所显现,日本文化也随之受到一定质疑。进而,泡沫经济的破灭促使日本人回归理性,对前期的论点进行了反思,不再过于强调日本文化传统的特殊性,而将其看作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承认与其他文化拥有相通之处,并积极寻求一种共生的文化模式。至此,国粹与欧化两种道路的对立,似乎终于得到了调和。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整理发现,日本文化早期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中国影响,虽然也存在不同于中国文化的特色,但由于在文化层面尚未产生成形的国家、民族概念,对传统文化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其萌芽直到江户时代中期以后才出现。明治维新后西方文化的进入,加速了日本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关于日本文化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主要出现了国粹与欧化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并长期循环反复,直至二战后。战后的日本文化论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走出窠臼,在不同阶段出现了较大的起伏,对本国文化的定位不时失去理性,不但有失偏颇,而且有迎合大众心理的庸俗化倾向。

当前的全球化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文化问题。日本对本国传统文化定位的历史充分说明,解构传统文化,去伪存真,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求同存异,探索一种共生的文化模式至关重要。

注释:

①飞鸟位于今奈良县境内,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为日本首都。

②白凤时期,公元645―710年。

③圣武天皇年号,公元729―749年。

④政权中心在平安京(今京都境内),公元794―1192年。

⑤1568年至16世纪末。

⑥鹿野政直,《近代日本思想案内》,第9页。原文为:“思想的、制度的にLく中国を中心とする|の影下にあった日本人にとって、新来の西の事的、政治的、Ug的、文化的にR倒的な力は~えず意Rせずにはいられない存在となった。反埭工毪摔护琛取するにせよ、近代の日本人のあらゆる思想の展_は、この}をSにしてなされたともいえる。”笔者自译。

参考文献:

[1]吴廷G.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2][日]井上清.日本のs史.岩波店,1963.

[3][日]青木保.日本文化の淙.中央公社,1990.

[4][日]鹿野政直.近代日本思想案内.岩波店,1999.

[5][日]尾藤正英.日本文化のs史.岩波店,2000.

日本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日本文化;二元特征;成因

日本文化呈现的独特的二元性特征相当于日本文化两个矛盾的侧面,既有对外来文化强烈的好奇和学习欲望,又有对自身悠久历史传统的自豪和自身复兴的坚定肯定,从而呈现出一面是保守,一面是开放;一面是自卑,一面是优越;一面是内聚,一面是排他……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理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矛盾体,许多情况均具有二者择一、非此即彼的对立面,但是日本文化却巧妙地将两个矛盾对立面有机结合起来,这种二重性矛盾的日本文化表现出超乎常态的融合与并存。下面笔者将着重分析日本文化的二元特性及其成因。

一、日本文化的二元特征

(一)外在开放与内在封闭的文化模式

外在开放与内在封闭结合是日本文化模式最基本的特征。日本民族从古代开始以学习和效仿中国文化为主,将中国文化发扬创新而丰富自己的文化,古代日本对中国以全方位开放接纳的心态发扬日本文化,从而使日本文化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日本民族的祖先源自于秦朝时期的中国大陆移民,日本从中国习得稻米种植、青铜铁器制造等技术,使日本摆脱茹毛饮血的原始文化状态。公元五、六世纪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力度加大,从生产技术到文化制度和思想观念,中国的儒家思想、教育法律、统治政策等纷纷传入日本。近代日本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精髓,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标志,日本在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等方面积极效仿西方文明,逐渐形成了日本资本主义殖民文化。然而日本文化的开放性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选择和交融过程,这个文化融合和同化的过程造就了日本文化的封闭性,以日本土生土长的神道教为例,这是一种崇拜自然和精灵的原始信仰,是一个封闭的神道信仰体系,让日本民族敬神爱国、崇祖宗皇的忠君思想。由此可见,日本文化模式呈现开放与封闭二元对立的形式。

(二)自卑与优越并存的文化心态300

日本民族的自卑感源自于日本文化汲取中国文化初期阶段,当时日本文化落后,对中土文明极为羡慕,因此携带大量奴隶来讨好中国皇帝,祈求得到赏赐。回国后用这些罕见的宝物向族人大肆炫耀,日本天皇用中国的“镜、玉、剑”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权位。对中国毕恭毕敬与回国后的狐假虎威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自卑感。 近代以来,日本又拜倒在西方优秀文明的足下,不惜打扮成欧洲人,此外日本民族积极学习西方文明,又用从西方列强习得的技术向东方国家大肆炫耀,挑起侵华战争,日本这种向欧洲国家炫耀是典型的优越感的体现。从心理学层面分析,自卑与优越作为两种相对立的心理感受,因强烈的自卑会让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躁、不安的状态下,而为了寻求心理平衡,迫切需求寻找一种优越感来自我调节。 而日本的这种自卑与优越并存使得其文化特征较为单一。

(三)内聚性与排斥性兼有的文化规范

由于文化心态的自卑与优越并存,所以在文化规范上既有自尊自大的优越感,又有强烈排他的自卑感。文化规范是对文化行为的条理性的规范和制约,是文化行为标准的综合体现和判断标准。而文化规范受到文化心态的制约,使得文化规范具有内聚性和排斥性兼有的特点。在日本文化观念中,神道教充斥日本全民族的最根本的宗教,它逐渐形成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意识,是日本精神的最高体现。二战后神道教与政府统治虽然分离,但是日本创神论、日本民族的神民观以及大和民族的神民精髓等神道教思想却依然占据绝大部分日本民族的心理信仰,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内聚力,并自然而然对外来文化有着相应的排斥力。

二、日本文化二元特征的形成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

从自然地理环境上分析,日本处于太平洋岛国,是欧亚大陆的东端,地处太平洋地质构造带上,火山、地震、海啸频发,素有“地震国”和“火山国”之称。日本列岛上山脉、丘陵众多,平原面积少,山地面积是国土总面积的76.36%。岛上河流湍急,加之海洋气候多变,台风肆虐,缺乏河流孕育文明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日本民族在生存方式和社会心理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极端落后的文化使得日本民族迫切渴望得到先进文明的照拂,因此自然而然产生自卑感,进而在植入先进文明和进步思想方面非常迫切和积极,因此日本民族的自卑感和外在开放性由此形成。

(二)边缘地带文化交流模式

边缘地带是指与文化中心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从而形成文化的落后性、独立性、向心性。日本文化的发展符合边缘地带文化交流模式。古代日本处于中国文化的边缘影响地带,在接触中国文明时日本文化发展缓慢,文化落后相对明显,但是这种落后性给了日本积极模范学习的机会。近代以来,日本又处于西方资本主义边缘文化影响地带,这种文化的独立性和落后性使得日本民族在与先进文明接触时产生强烈的自卑和内聚力。然后边缘地带文化又有深厚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日本文化发展为不断突破、进取的社会心理。

三、结束语

日本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 日本文化 复合性 演变

在日本文化的多个发展时期,都不难找到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化异为己的日本文化的形迹。对海外的文明之物,日本人始终抱着至为热情的态度欢迎、接纳。拿来之后,他们往往会以更大的热情对其师法、效仿。一般来讲,文化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异质文化的交融是极为困难的外来文化的涌入,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被征服,其原生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日本的文化又是如何的呢?日本人并不视外来文化为怪物,日本民族认为,外来文化总有可借鉴之处,对外来文化的摄取,会使日本文化的内涵变得丰富。因此,先拿来再对其进行重塑和再造。

一、地理原因

日本西面与中国仅隔日本海,西北接近西伯利亚,西南是印度,这种地理优势,使日本具有了吸收中国、印度、西伯利亚这三个亚洲古代文化圈东方文明的可能。日本作为岛国,有自然的防线,成功地保证了日本文化的独立发展。尽管日本受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但不像朝鲜那样,直接受过中国的统治,日本保证了其文化的独立发展。

二、从历史上看日本文化的复合性

一万年以前,西伯利亚、中国北部、亚洲南部不同的原始人进入日本,直至后来陆桥沉降,日本成了列岛。这三种原始人就在日本列岛上逐渐融合,成为最早的日本人并创造了日本的绳文文化,日本文化在其源头就是复合而成的。

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大陆的移民进入日本,带去了先进的稻作文化,日本人开始使用铁器和青铜器,过上了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并逐步进入了阶级社会。这个时期的文化被称为弥生文化,弥生文化是日本摄取外部文化的开端。

从公元60年至公元894年,日本向中国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共18次。这期间进行了推古朝改革、大化改新,从政治、土地制度、哲学、宗教、文学、书法、美术、医药、历法、建筑、衣食等方面全面学习中国,形成了日本的唐风文化。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理率船叩关,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从此日本掀起了“欧化”的浪潮。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更加系统地吸取西方的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从而一跃进入世界五强。

二战后,日本开始全面学习美国,着重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与传统文化结合,形成了东西文化结合的日本式文明,从而变军事帝国主义为现代西方民主主义,变战败国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三、日本文化的演变过程中的选择机理

1.日本文化从未丧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律令制时代,佛教在日本可谓盛极一时,但民族宗教传承下来的神道教,作为护国神教依然保持至尊的地位。神道教并没有因佛教的兴隆而式微,相反受到佛教的启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逐渐形成了宗教体系。

日本文化的产物,尽管从中能寻见丝丝缕缕外来文化的痕迹,但同样无法不承认,它们都是富于创造性的,从日本茶道到枯山庭园建筑,从和服到绘画艺术,无一不是如此。

2.日本文化总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对摄取的外来文化进行消化改良。日本文化是在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过来的,表现为对其所摄取的外来文化的改良,而不是被其同化。每一种外来文化,当它被移植到日本土壤之后,其枝叶都经过这个民族匠心独具的修剪,使之能按日本社会的意愿开花结果。5世纪,儒学经朝鲜传入日本,后成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天皇制国家的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维护起着重要作用。儒家的伦理被当做实用的道德标准成为为日本文化的核心,但在日本文化中,这个伦理范畴受到了很大改造。中国人认为儒家伦理的最高范畴是“仁”,但在日本的伦理系统中,“忠”则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儒家伦理中的另一个重要范畴是“礼”,在日本则被“耻”取代。可见,日本在接受、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始终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体,以其固有的世界观为根基,吸收外来的文化,在接纳、融合的过程中将其变形,最终改造为“日本的”。

四、日本复合文化的利弊

日本文化史,是一个不断将外来文化“日本化”的过程。随着发现、接纳和最终的融合,不但外来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固有的传统的日本文化也发生了创造性的转变,而变化和转化的主体力量是日本固有的“和”精神。发现、接纳、融合这一演变机制的核心是日本特有的“和”精神,但这种“和”精神,却没能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日本文化具有重学习、模仿和综合再创造的倾向,而且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消化和吸收都比较迅速,这注定了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化将力量倾注于搜寻先进文化,并模仿和学习。

这种文化吸收虽然可以快速成长,但发展方向并不是自主的,是由当时最优秀的文化,或对日本发展有利的文化决定的。这种发展方式纵然可以带来文化的快速跃迁,但也蕴藏着危险,例如,日本用相当短的时间完成了近代化。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往往沦于支零破碎的表面,没能深入地了解各种文化中的哲学内涵,而当发展遇到困惑时,日本大多选择向外眺望,却很少自我审视,日本文化在发展的原生性方面是有所缺失的。日本近代著名学者吉田精一认为,日本从未创造具有任何独创性的哲学和宗教。日本文化的优势在于学习的选择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而缺失在于由此导致的重他人经验、轻思辨的文化发展定势。

参考文献:

[1]王毓.外来文化影响与日本文化的演变机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2).

[2]郭强.试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

日本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 日本文化 对日汉语教学 文化融入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以及学习、工作、研究、交流等需要,日本国内的“学汉语热”不断升温。据有关资料的粗略统计,目前日本学习汉语的人数约400万人,并且人数将逐年显著增加。这种情况下,日本急需一批有能力进行对日汉语教学的教师前往任教。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中日双方互派交流员的形式赴日担任对外汉语教师,二是日本的大中学校通过网络等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赴日汉语教师中大多是大学在职教师,或是中日友好交流协会的相关人员。与新中国成立前赴日本研修的老一代留学生不同,这些人员基本上都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都具有大学生、研究生学历,文化素养较高。然而,这些教师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教学双方都不满意,这个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不少关于对日汉语教学的研究都认识到文化交融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具体如何在对日汉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进一步提高对日汉语教学质量的核心研究,却涉及不多。

目前,中国教师往往沿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工作,这种方式日本学生不习惯,甚至难以接受。实践证明,如果采用具有日本文化习惯的、日本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教授汉语,教学效果必定显著。

一、对日汉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国教师的教学策略。

从中国前往日本教授汉语的教师不在少数,但这些教师大多还是沿用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授课,例如以传授知识为终端而忽视学生的全面素养培育、重视学生的应试技能和书面成绩而忽视动手操作能力、师生之间不平等而造成学生人格缺陷,等等。对于这些教师来说,他们从小就是在这种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所以沿袭这样的传统方法是很自然的。但这种方法很难让习惯于能力教育、自我教育、实景教育、人格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的日本学生无障碍地接受。也就是说,中日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教育领域中有重大的影响。

教育问题本身就是文化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就是传递汉语言文化过程。如果仅仅教学生多认识几个汉字、多掌握一些汉语语法,那么,在今天信息传输环境的条件下,是不一定要有现场教师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完成实时的、应景的、个别化的师生交互和口语训练外,还要有强烈的文化交流意识,而不能依旧采用枯燥且无效的灌输教育。

因此,中国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找到中日文化的交汇点,了解日本的传统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策略,为日本学生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目标,并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日本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

2.日本学生的学习需求。

近年来,日本各年龄层都有学习汉语的学生。一部分初中、高中阶段的学校,作为办学特色开设了汉语选修课程,许多大学(如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另外一些则是在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如和中国有贸易往来活动的公司或企业职员、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等非常感兴趣的普通市民,等等。无论是青少年学生,还是成年人,虽然都是学习汉语,但大家目标不同,感兴趣的方面不同。他们学习汉语的动机可以归为:一是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二是有日后能从事跟中国有关工作的打算;三是结识有中国朋友,便于无语言障碍沟通;四是日语中有汉字,选作第二外语相对易学,容易修得学分;五是受身边学习汉语的人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学习人群和学习目的,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规律。但在对外教育中,还应注意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基础和文化偏好,据此开展教学工作,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日本文化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在文化交流基础上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所谓对日汉语教学是指以日本人为对象的、以现代汉字为内容的、用外语教学方法进行的、旨在掌握汉字运用技能的教学活动。因为学习汉语的对象不同,所以对日汉语教学目标与中国国内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应明显不同。

针对在校学生的授课,可以重点让学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有整体认识,通过对比中日两国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对儒学精神的介绍,并将之与日本民族的礼节、克制、刚毅相联系;讲《诗经》时可以谈谈《万叶集》,讲宋词时可以说说《古今和歌集》。如果教师远不知《源氏物语》,近不知《罗生门》,那么在学生面前还有什么威信?没有威信的教师如何强化教学效果?

针对社会成年人的授课,尤其是和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公司职员,可以以听说应用为主,但不能局限于交际语言的培养,必须重视非语言要素的培养。对于这些人,要掌握、尊重并欣赏他们团结、自强、节俭、洁净的文化传统,从这一点出发,介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学中,中国教师不能有大国意识和自傲情绪,不能用自己的文化贬抑他人的文化。中日两个民族一衣带水,在文化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果恰当地将两国文化相糅合,例如将奈良大佛与龙门石窟联系起来、将后乐园与摄政园联系起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通过汉语考级激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目前日本国内设有中国主办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每年举行三次,考试从低到高分为准四级、四级、三级、二级、准一级和一级共六个级别。对于报考人员的资格没有任何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汉语各阶层人士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商务中国语鉴定”、“中国语交际能力鉴定”、“商务汉语实力水平鉴定”等考试,一般用于判断应聘者的汉语水平,更注重考察汉语实际运用能力。这些不同种类的考试,也是我们设定不同教学目标的依据,中国教师应当研究日本国内组织的一系列汉语考试。

2.在文化交流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材和教学资料。

目前国内虽然有对外汉语的教材,但专门为日本人所用的教材不多,而在日本国内则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教材。

一般而言,初高中学校的汉语教材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兴趣为主,从拼音发音入门,讲解常用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社会成人汉语教材更是种类繁多,有针对商务贸易方面的,也有针对汉语考试的。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无论哪种教材的内容都是在顺应日本文化的基础上编纂成册的。因为任何一种外语语言的教学都是建立在对其社会文化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那些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风土民俗内涵,作为对日汉语教师认识这种背景和内涵,对于教授日本人汉语非常重要。同时,国内应当组织力量编写适合日本人学习的汉语教材。

3.在文化交流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语言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以词、句、语法为主的教学占据主要地位,这很容易将语言与文化割裂开来,导致学生因为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而对听读材料的理解不够正确,说写的内容和方式会因此而不够得体。

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大量精力投入在汉语读音、句型、语法的讲解与替换练习、文章阅读与应试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汉语语言仅被作为符号进行传授,语境、语用等重要问题被忽视,原因之一是中日文化背景知识对比方面资料匮乏。学生学习汉语的环境主要是课堂,与他们交流的是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这就使学生无法经历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文化,从而轻易丧失学习汉语的激情。学生的课外自学条件有限,如果不在教学中更多融入日本文化因素,那么对日汉语教学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日本文化在对日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备课及课前准备

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准备各类相关教具,如识汉字的卡片、看图学汉字,以及介绍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多媒体音影像资料。还可以准备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实物教具,如中国的钱币、车票等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合理的备课和课前准备,不仅让学生学习语言,而且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人的生活。

(2)课堂组织教学

日本人比较含蓄,性格比较内向,往往将抑制情感的流露看做是一种美德,课堂发言不积极。所以,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时,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多参与,活跃气氛,避免中国过去一味讲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3)教师语言组织

在讲求礼仪的日本社会文化中,经常会使用敬语,以此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融洽。对于中国教师来说,如果不能在课堂上正确使用敬语,就很容易引起误解,甚至给人一种无礼的感觉。尤其是在表达郑重之意,或是体现教师修养时,更应使用敬语。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中国教师还要及时纠正日本学生的发音、语法等错误,自然会用到否定语,但日本人向来崇尚“以和为贵”,对方的否定表达方式尤其受到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语言时,要尽可能地避免中国式的直截了当的否定,以免学生感到尴尬,无意中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提问

日语和汉语相比,经常是暧昧或委婉的表现,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时,也许不是直接的回答,而是间接的、轻缓的、象征性的回答,原因就在于它体现一种日本人的语言心理和文化背景。对日汉语教学老师只有了解其深刻的文化背景,才可能游刃有余地教学,才能准确无误地了解学生的心意,使交流和沟通顺利进行。

(5)板书

板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汉字和日本汉字尽管字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板书格式有时不尽相同。日文书写时,有时是纵向排列格式,而中文书写则大多是横向排列。要及时提醒学生,养成横向阅读的习惯。

4.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组织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之余,还应该积极组织课外活动,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对汉语有多方位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对学习汉语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包饺子,向学生学习做寿司;一起看京剧录像,一起观看歌舞伎表演;在一起既玩中国的“一步一回头”游戏,又玩日本的“不倒翁倒下去”游戏。

三、结语

有人说中国和日本的文化非常相似,其实,那只是一种很笼统的理解。对日汉语教师只有在正确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关注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对日教学实践中跨越文化障碍,进行更合理的教学,使学生轻松地实现学习意愿,并对汉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与中国人流畅和谐地交流。

参考文献:

[1]郭春贵.日本的大学汉语教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5(4).

[2]崔永华.教师行动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3).

[3]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

日本文化论文篇6

一、日本古乐的代表形式

1.“声明”

八世纪中叶,印度婆罗门僧带来了林邑乐与佛教的“声明”。其中,“声明”是佛教音乐的 一种,奈良时代至平安初期间由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这种音乐形式在说唱里加入了经文 的旋律,采用梵文的梵赞(ほんさん)、汉语的汉赞(かんさん)、日语的和赞(ゎさん)三种不 同音律融合的手法,表达出了对诸佛赞叹的祈愿这样的目的。“声明”可以称作是日本音乐 的起源点,是人类以自身最单纯自然的嗓音与复杂的古典音乐相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同时 它也是当时日本社会里最为流行的音乐之一。

2.平曲

天台声明的出现为盲僧琵琶的创立提供了基础,一般认为这种盲僧琵琶曲是形成于镰 仓时代初的平曲的起源。琵琶这种乐器从古代雅乐里开始使用,所以又把这种琵琶称为乐 琵琶。而盲僧琵琶和乐琵琶构造有少许不同。所谓盲僧,只是盲人打扮为僧人的模样,并没 有真正皈依佛门,只是作为对属于寺院或神社的一般平民的称呼。那些作僧人打扮的盲人 是在平家灭亡的记忆将要消失之际徒步流浪各国,伴随着琵琶的演奏将平家物语的词章演 唱。词章完全是平家物语的内容,作者为信浓前司行长,因此平曲应是平家琵琶曲的简称。

3.田乐与猿乐能

在日本中世纪文艺界,最负盛名的乐种大概非田乐与猿乐莫属,因此有时将在某种特定 艺术环境中进行的田乐、猿乐统称为“中世纪能”。

田乐能是以中国传来的杂技中文艺的散乐为要素,在其发展过程中施加于作为田植仪 式的田舞,即为地方上的神事祭祀服务的舞蹈所形成的;所谓猿乐,简单来说,也是一种从中 国入境的传统音乐,后来经过发音转变,变成猿乐(能剧的集大成者世阿弥叫他申乐,不过发 音是一样的),是散乐的转音。猿乐也可指用滑稽的技艺仿效的言词,平安时代就出现滑稽 的仿效,其中有描述一位煮茶人的故事――《さゐがふ事》。在我们所说的猿乐中,与白拍子 的舞和舞曲或一些其它曲调集合,使演奏猿乐能成为一种流行,大和、近江、丹波,甚至在摄 津等地都有了的喜好猿乐的人们。后来经由观阿弥(1333-1384)和世阿弥(1363-1443)父 子的增删、写成理论书,这种猿乐能被作为出色的音乐剧出现于历史舞台。

4.谣曲

日本古典歌舞剧“能”的台本,简称谣。能是中世纪的室町时代在猿乐(类似中国唐代的 散乐)的基础上经过改革、提高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其题材多取自文史典籍,也有 一些是取材于社会现实。基于世阿弥从音乐的立场讲述能乐的词章的说法,在日本的能乐 已经是和历史中所触及的那样,从仿效技艺的猿乐能,再到采用更古老的田乐能力里的一些 要素,更加摄取了在当时世间流行的舞乐,可以说是“集百家于一家之所长”。

5.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代表性的传统演剧,与“能”、“文乐”(人形净琉璃)并称为日本的三大国 剧,也是以音乐作为重要因素之一的综合艺术代表例子。“歌舞伎”是后世的音译字,应该是 沿袭了当时的“倾

6.净0璃

在日本近代的音乐中最被关注的是净琉璃。它本是说唱艺术发展起来的木偶戏,后来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可以表现复杂情节、可以细致刻画人物性格的戏剧。净0 璃原指曲调,后来又指它的脚本,也可做剧种的名称。

古日本世代相传至今未有磨灭的音乐样式很多,在记录里只留下名字的也很多。其中 奈良、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固定下来的雅乐则就是代表了日本古代音乐的其中一种有名的 古典音乐。大多数的日本早期音乐都是从中国经过朝鲜传人再经过变换发展的,如在中世 纪的武家社会里流行的一个吟唱作品――关于一个武士和净琉璃姬的爱情故事,用传统的 能剧(古代叫做猿乐能)形式表现,到了近世则成为江户时代的代表音乐净琉璃,后来“净琉 璃”就用来指伴以三味弦演奏的戏剧说唱。所以说日本各时期代表音乐的流传,是与这些不 同时代历史背景相结合的。

二、唐乐的传入及其影响

中日两国音乐交流从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到隋唐时期达到顶峰。大约公元7世纪到 9世纪间,在日本历史上首次以国家的力量组织、推动对于外来先进文化的吸收,多次派遣 使节到中国。隋朝时期日本派出的遣隋使共有4次,唐朝时期日本正式派出的遣唐使共有 13次,此外还有遇难返回、未曾入唐,而非正式派出或非官方派出的交流往来还尚未计算在 内。中日交流的鼎盛时期是在8世纪初叶到中叶的50多年间,即武则天当政的晚期到唐明 皇在位、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的中唐盛世。这一阶段的遣唐使活动,都具有文化交流的意义, 许多重要人物出现在这一时期,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吉备真备,以及中国的鉴真等。 而如果从日本女帝推古天皇八年(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出遣隋使算起,舒明天皇二年(公 元630年)派出第一次遣唐使,到仁明天皇承和五年(公元838年)派出末次遣唐使,延续时 间长达238年。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对日本 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音乐内容形式和音乐理论思想两个方面来加以 说明。

1.音乐内容形式

隋唐时期中国传人日本的音乐形式主要有三种:唐乐、伎乐和散乐。

唐乐是唐代宴会时使用的音乐,即我们所说的燕乐或俗乐,它们流传到日本以后,被改 造为日本的雅乐。唐燕乐曲调传到日本的共计百首以上,日本至今还保存有《秦王破阵乐》 等二十几首唐代燕乐的古乐谱,有些曲目现在仍在日本的舞台上演奏。一些日本的民谣,如 筑前的黑田节(黑田调)据说就是唐乐《越天乐》的曲调配上日语歌词而形成的一种民谣。

伎乐是指在露天演出的音乐舞蹈剧,即我国的乐舞,由于隋初设置国伎、清商伎、高丽 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七部乐而得名,传入日本后或称伎乐舞。相传在隋炀帝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在吴国学习乐舞的百济人味糜之归化了日本以后,开始在日本传授 伎乐。由于当时的圣德太子十分喜爱伎乐,便召集了一批日本的青少年跟从味糜之学习,并 且在雅乐寮职员令里设了伎乐师、伎乐生,最后更把这种舞蹈定为佛教祭仪,随后伎乐在日 本逐渐盛行起来,并对日本能乐形成了很大影响。流传到日本的伎乐曲目有《狮子舞》、《吴 公》、《金刚》、《迦楼罗》、《婆罗门》、《昆仑》、《力士》、《大孤》、《醉胡》、《武德乐》,称为十伎乐。

散乐即我国的百戏和杂戏,它是由周代的民间乐舞发展而成的曲艺、杂耍和音乐结合成 的一种节目,唐代年间与唐乐一起传入日本。日本对散乐非常重视,朝廷指定散乐户,以演 奏散乐为世业,受国家的保护和奖励。散乐与伎乐随着雅乐的兴盛开始从宫廷流入民间,后 来与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结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乐剧,即能乐。

除了上述的三种音乐,隋唐的许多民间歌曲也随着日本留学生的归国传入日本并对日 本的民间音调产生了一定影响。大约八世纪,日本流行一种俗称“催马乐”的歌谣俗曲。据 日本学者河口慧海考证,此系藏语“地方恋歌”的音译,而在日本所流行的这种音乐形式并不 限于爱情,但歌词中有时仍掺杂着藏语,从此也就可以窥见中国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的踪迹。

在隋唐两代传入日本的乐器及曲谱同样对日本形成相当的影响,其中最有影响的应该 算筝和琴。十三弦的筝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一并流传过去的还有民间的许多筝独奏曲,多 数传向日本的九州。据日本的《琴曲抄》的序言中记载,一位叫石川色子的女官,在彦山跟唐 人学得筝曲后于公元887年将这些筝曲传给了当时的字多天皇。筝及筝曲传入日本后,发 展成了日本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不少现代的日本民族音乐作品都是为 筝而作。而中国的七弦琴也在隋唐时代也传入了日本,现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至 今珍藏着唐代传人的七弦古琴。同时,在日本很早就流传了中国的著名琴曲《易水》、《幽兰》 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末隋初的丘明编撰的《碣石调幽兰》在唐代传入日本以后,至今仍 完好地被收藏在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里,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谱(在中国 已失传)。琴和琴谱流传到日本以后,被日本人民欣然接受,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具 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琴乐。

中国盛唐时期十分重要的一样乐器――尺八,也于隋唐年间传入日本,据记载,在日本 的天武天皇时代,邀请到日本去传授中国音乐文化的唐乐师中,就包括了专门的尺八师,他 们为日本的宫廷培养了两名尺八生,后尺八在日本日渐发展并传人民间,成为具有日本独特 风格的代表性民族乐器。

2.音乐理论思想

平安时代,对于唐朝传人的乐学理论也逐渐进行着日本化。在唐代乐学理论传人以前, 日本虽然已有丰富的音乐实践,但在乐理论方面则没有什么建树。公元732年,日本留学生 吉备真备归国时,从中国带回十卷本的《乐书要录》。《乐书要录》是中国一部重要的音乐理 论著作,它在日本完好地保存了四百多年,后来才渐渐残缺,现在日本仍保存有其中的第五、 六、七卷。另外一位日本派到中国留学的名叫永忠的僧侣学习了经论以及音律,归国时带回 律吕旋宫图、日月图各两卷,以及律管十二只。随着这些音乐理论著作的大量传入,中国的 音乐理论和音乐思想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

如奈良时代的吉备真备将《乐书要录》带到日本后,就今天尚能知晓的其中关于乐学的 种种论述,如“辨音声”、“审声源”、“七声相生”、“二变”、“三分损益”、“十二律吕”、“旋宫”等 等,在日本音乐家看来自然是全新的事物。初期,日本沿用唐朝的音乐理论,如十二律名称 的采用,但自平安朝以后参照中国的十二律名称创造出了日本自己的名称。现将中国和日 本的十二律名按照上下对应分别列出如下:

黄钟 大吕 大簇 夹钟 姑洗 仲吕 壹越 断金 平调 胜绝 下无 双调

蕤宾 林钟 夷则 南吕 无射 应钟 凫钟 黄钟 鸾镜 盘涉 神仙 上无

再如唐朝在乐学方面形成了二十八调理论,但日本并没有照搬,而是借鉴唐朝的乐调理 论,根据自己的音乐传统总结出自己相应的乐调理论,即日本“雅乐”用有六个调:商调中有 三个调――壹越调、太食调、双调,属“吕旋”;羽调中有三个调――平调、黄钟调、盘涉调,属 “律旋”。所谓吕、律,是从中国借鉴的术语,而吕旋、律旋则是日本化了的概念。

此外,中国的儒家礼乐思想传入日本以后,为日本朝廷所接受。公元757年,日本孝谦 天皇的诏敕中出现了移风易俗的礼乐思想,如“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从孝谦天皇的诏敕中可以看出,日本对音乐价值的认识和儒家的礼乐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在这种礼乐思想指导下,日本对音乐的追求也同样是所谓的“雅正”之乐,排斥所谓的“淫 乐”。

而中国古代音乐观的阴阳五行说传入日本后,也对日本的古代音乐观形成了深远的影 响。日本的音乐家们也开始认为宇宙是由土、金、水、木、火五个要素组成,与此对应的音乐 调式也因此产生――越调、平调、盘涉调、双调和黄钟调,即我国的五声调式。另外,除了五 声调式,和我国一样,日本也分别把五行和时节、音阶(五声音阶)、方位(中央、西、北、东、 南)、颜色(黄、白、黑、青、赤)及国家的组成要素(君、臣、物、民、事)相互对应,并受我国的音 乐思想影响产生了“平调亡国论”的论调。如《教训抄》卷六的《平调》项中有此注解:“平调金 商也,西方音也,亡国音也。”

总之,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自隋唐以来就对日本音乐产生了极其深刻的 影响。但这种音乐上的交流到明朝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侵扰而受到影响,此后更由于清政府 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终止。一直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学生东渡日本接受教育,才重新开 始了中国和日本的音乐交流,只是这种音乐交流,已经是单方面往中国带回日本的学校歌曲 和从日本学习西洋的音乐和理论了。

参考文献

[1]张前著:《中日音乐交流史》,人民音乐出版1999年版。

[2]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夏野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4][日]伊藤孝著,郎樱译:《日本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5][日]星旭著,李春光译:《日本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6]林能杰:“日本的唐乐,踏歌・散乐”,载于《福建艺术》1998年第3期。

日本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阿伊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语言文化

一、北海道孤独的渔猎者——日本北方少数民族阿伊努人

日本是世界上民族构成最简单的国家之一,不少人认为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似乎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大和民族。其实不然,在日本的北海道,生活着几乎被人们遗忘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阿伊努” 为日语Ainu的音译,表示“人” 的意思。阿伊努人在日本古代文献上被称为“虾夷”,历史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萨哈林、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等地区。阿伊努人是日本最古老的居民,也是除大和民族以外日本唯一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原来居住在日本各地,是日本诸岛上最早的土着居民,后被大和人所驱逐,到了本世纪初,他们几乎集中生活在日本北海道及其周边地区。我国《新唐书·日本传》曾经记载了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使所说的话:“又妄夸其国都方数千里,南西尽海,东北限大山,山外即毛人。”[1]这里所说的“毛人”,即指阿伊努人,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唐代(公元八,九世纪),阿伊努人已聚居于日本的东北部。清末黄遵宪的《日本杂事诗》中写到:“聚云挥剑日挥戈,屡逐虾夷奏凯歌,西讨东征今北伐,古来土着既无多。”[2]指的就是阿伊努人(虾夷)被征讨驱逐,造成“古来土着既无多”的状况。

作为日本最古老的民族,阿伊努人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广泛分布于日本诸岛,有学者认为他们是从亚洲大陆迁来的蒙古人种的一个分支,属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阿伊努人的眼窝塌陷,颧骨突出,头发黑而卷曲,体毛很浓,他们性情温和,男女都喜戴耳环,佩戴玛基里小刀。与日本大和民族相比,阿伊努人容貌的最大特点是线条比较粗犷深重,成年男性留有长须,成年女性在手和嘴唇的周围纹有刺青。阿伊努人的民族服饰是用兽皮、鱼皮或者草木纤维制成的,色泽鲜艳,饰以华丽的刺绣,几乎每个阿伊努人村庄都有其独特的刺绣图案,根据图案的不同可以准确无误地判断初他是哪个村落的人。在特殊的场合,阿伊努人的男性还戴木纤维制的头冠,部落首领始终戴头冠,每顶头冠的中间有一个木雕饰物,通常是他们所信仰的神灵的标志。北海道物产丰盈,大自然赐予了阿伊努人丰富的文化财产,他们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善于捕鱼、狩猎、刺绣与雕刻等;他们喜爱歌舞,创作了许多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伊努人的古代诗歌《尤卡拉》(yukar),以其独特的民间文学形式和宏伟的思想内容,闻名于世界文坛,它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五大叙事古诗之一。北海道茂密的森林、广阔的原野和蔚蓝的大海是阿伊努人赖以生存的故乡,在大和民族到来之前,他们过着富饶而平静的生活。

明治二年(1869年)七月,日本明治天皇在北海道设立“开拓使”,大规模地组织大和族人来北海道进行开拓,并排入军队驻扎。从此,阿伊努人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破。1871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户籍法,阿伊努人被强行编入日本的国民户籍,成为了法定的日本人。日本政府对阿伊努人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强迫他们丢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学习日语,改变阿伊努人延续几千年的民族风俗习惯,他们被迫放弃渔猎生活进入农耕生活。经过日本政府100多年时间的所谓“开拓”与“拓殖”,阿伊努人的居住地域逐渐退缩到了北海道一隅的若干个居住点里。近几十年来,随着阿伊努人和大和人通婚的逐步增多,使得在人类学上纯粹的阿伊努族人变得极为稀少了。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阿伊努人的人口从1870年至l969年近百年间呈现逐渐减少的状态,1980年5月份的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全国具有阿伊努血统的人口约为25万左右,但北海道地区纯血统的阿伊努族人口仅为2.5万左右。

纵观阿伊努人的历史,充满悲剧。由于在历史上一直未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国家与政权,阿伊努人很难组织起来有效抵抗大和人的入侵与殖民。阿伊努人的历史,基本上就是与大和人抗争与妥协,同时也被大和人歧视和同化的历史。根据公元8世纪的日本古文献《日本书纪》的有关记载,公元658年,齐明天皇(566--661年)派180艘军船征讨北方的“虾夷”,将渡岛的“虾夷”驱逐到“有间”(今津轻市)的海滩上,其所谓“虾夷”就是指阿伊努人。据镰仓幕府时代(1185—1333年)的文献《吾妻镜》记载,较早进入北海道“虾夷”之地的大和人,是那些被判以流刑的罪犯和战败逃亡的武士。[3]也是从这一时代起,大和人与阿伊努人之间的交往逐渐变得频繁起来,陆续进入“虾夷”之地的大和人,或开垦土地,或经营商贸,从而使得自古以来以渔猎、采集为生的阿伊努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并引起了他们的反感与不满。随着移民北海道的大和人日益增多,阿伊努人与大和人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并终于在1457年爆发了较大的冲突,亦即所谓的“柯虾曼伊(Koshamainn)之战”,结果是阿依努人的东部酋长被武田信广所杀,阿伊努人最终败北。进入安土桃山时代(1568—1603年)后,松前庆广在1593年获得对“虾夷”之地的统治权,成为所谓的“虾夷”之地岛主,也就是后来的“松前藩”之始。 1604年,江户幕府(1603~1867年)将与阿伊努人进行贸易的专营权给予松前藩,于是,阿伊努人就被置于松前藩的全面统治之下。松前藩对阿伊努人采取殖民教育和民族同化的政策,划分和切割阿伊努人的居住区,禁止阿伊努人与大和人通婚,实施“场所承包人制”等。所谓“场所承包人制”,即为了维持藩地的财政收支,松前藩将“虾夷”之地划分成若干区域并分封给藩主的家臣作为俸禄,允许其在划定的范围内与阿伊努人交易,家臣们为了自身利益,又将区域内的交易权再度承包给所谓“开拓民”中的一些大和族商人。这样一来,阿伊努人就长期处在官府(松前藩)与大和商人的双重盘剥之下,其生活习俗与民族文化均遭受到严重打击。针对大和人的不断入侵和强制同化政策,从l456年至l879年间,阿伊努人先后进行过大小27次之多的武力抗争,其中影响比较大的,除上述1457年的“柯虾曼伊曼尹”之战外,还有l669年的“虾库虾尹”(Syakusyainn)之战和1789年的“库纳昔里·迈纳西”(Kunasiri nenasi)之战。但是,所有这些以阿伊努人酋长命名的抵抗皆以失败告终,最后,整个阿伊努民族遂完全地被大和民族所统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对阿伊努人所采取的民族同化强制政策使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心理素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l898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该法律美名其曰为保护,实为歧视性限制和同化政策,它禁止阿伊努族人保留自己传统的风俗和文化,禁止他们狩猎与打渔,要求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强制阿伊努人迁移,并灌输大和式文化教育。这个法规严重阻碍了阿伊努民族文化的发展,阿伊努人渔猎自足的生活方式逐渐消亡,阿伊努人长期使用的语言、原有的宗教、 文化和生活习惯也大都消失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世界人权与民主思想的影响,阿伊努人的民族自觉性日益高涨,多次联合起来举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复兴运动。在日本有识之士的支持下,特别是在国际原住民运动的影响下,阿伊努民族问题受到日本社会的普遍关注。199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阿伊努文化振兴法》,首次从法律上正式承认了阿伊努民族的存在,并提出了保护其文化与传统的措施。这部法规对阿伊努人的民族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大和族人对阿伊努人持续百年的强制同化政策,而且也标志着多元民族文化主义理念在现代日本社会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几乎消逝的日本少数民族语言——阿伊努语

公元12世纪左右,阿伊努人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与文化。“阿伊努”一词的含义是阿伊努语中与他们崇拜的“神灵”相对应的“人类”的意思,“阿伊努语”则是“人类语言”的意思,是一种与神灵的语言相对应的概念。在他们独特的语言中,“阿伊努”不仅是“人”的意思,它还是民族的称呼,也是“男子汉”或“丈夫”等男性的尊称,这一词语极为切合他们的民族身份。但是,阿伊努语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只有自己本民族语言,却没有相应的文字。由于阿伊努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有学者认为有种超古代的阿伊努文字),各种阿伊努的故事、传说、诗歌和人生教训等全都是靠口头传承下来的。

阿伊努语的结构较复杂,它到底属于哪个语言系属,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它属于南岛语系,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古亚细亚语,还有人为它是一种单独的语言。由于没有文字,阿伊努语多是用日文假名字母来书写,近些年来也常常使用拉丁字母来记录与书写,但是,阿伊努语一直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统一的标准语。[4]阿伊努语语音比较简单,元音只有a、i、u、e、o五个,辅音也相当容易发音,日本学者就用假名书写来表记,只有元音或辅音和元音的发音组合用平假名表示,一些位于音节末尾的辅音则用片假名来表示。例如:母亲——hapo、はぽ ;弟弟——ak、あク (这里的第二个字母只读k)。

从语言结构上来看,日语属于粘合语,阿伊努语却不是粘合语,阿伊努语与日语相比,有明显不同之处,具体说明如下:

(一)日语没有词形的变化,但是阿伊努语是有词形变化的语言。“我”主格为ku-,宾格为en-。例如:

①Eywanke ya? ——你好吗?e-:你; iwanke:身体好,健康 ;ya:表示疑问语气。

② Kuywanke wa.——我好。ku:我 ;wa:助词,使语气柔和。

③ Enkasuy.——请帮帮我。en:我; kasuy:帮助。

在阿伊努语中,所有格的用法都比较麻烦。“我的母亲”为kukor hapo,称呼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姨等亲属时,都在称呼前加kukor。“父亲”是mici,“我的父亲”是kumici。如果说“你的”,把ku-或kukor换成e或ekor即可。称呼亲属时可以加上一个表示所有格的后缀,如“我的叔叔”可以说成kacaha,“我的侄子”是kukarkuhu,“我的儿子”可以说成kupoho,“我的妻子” 可以说成kumacihi……末尾的音节说不说都可以。阿伊努语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元音和谐。元音和谐是阿尔泰语系的重要语音特征,韩语仅有残留,日语现在没有此现象。阿伊努人在喊自己的母亲时,用hapo;喊自己的父亲,却要说kumici。弟弟喊姐姐,是matapa,妹妹喊姐姐,是matak。韩语中弟弟、妹妹称呼哥哥、姐姐的说法不同,在这方面二者及其相似[5]。

(二)阿伊努语的主语人称代词作为前缀放在动词前或后。“我们”用于及物动词句时,是-an,用于不及物动词句时,是a-。例如:

① Uturano payean ro.——我们一起走吧。 uturano:一起; paye:走;-an:我们;ro:表示建议。

(三)日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阿伊努语则是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属于“宾语+动词”的语序,但是主语是与动词结合在一起的,有时在前面,有时在后面,不能简单地归入SOV或者OVS类型。例如:“茶”是oca,“喝”是ku,“我喝茶”是oca kuku,“你喝茶”是oca eku。

(四)阿伊努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目的等意义的语法功能用后置的格助词。

例如:

①Hunak wa eek?——你从哪里来?hunak:哪里;wa:从;e-:你;ek:来。 ②Entura wa enkore.——请带着我去。en:我(宾格);tura:带着; wa:和; kore:给。

③Nisatta hunak un earpa?——明天你去哪里?nisatta:明天;un:去、往(助词);arpa:去(动词)。

(五)阿伊努语与日语的不同之处还表现在情态助动词放在主要动词的后面,这与韩语、蒙语、藏语等语言相同,例如:

①Puyar kumaka yakka pirka ya?——我可以开窗户吗?puyar:窗户; kumaka:开 ;yakka pirka:可以 ;ya:表示疑问。

②Oca kuku rusuy.——我想喝茶。oca:茶; ku-:我 ;ku:喝 ;rusuy:想。

阿伊努语是比较独特的语言,虽然没有文字导致文化的继承性比较弱,但是阿伊努语实际上在现代日本社会中被人们所广泛使用。日本东北部的许多地名都来源于阿伊努语。例如:“北海道”一词就来自于阿伊努语,它在阿伊努语中的原意是“旱地”;“扎幌”一词的原意为“大的河谷”;“小樽”的原意为“砂川”;“名寄”的原意为“乌鸦出没的地方”;“知床”的原意为“地球的末端”等。阿伊努语关于人体的语言词汇特别丰富、详尽,而日语中关于人体的词汇却很匮乏,这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特别是食物不同所致。日本大和人几乎不怎么吃兽肉,但阿伊努人古时以兽肉为主,最爱吃熊肉,阿伊努人正是在这种吃熊肉的生活中,给熊的身体各部位取了许多名字,再把它们用到人体上,人体各部分也就都有了与之对应的称呼。另外,阿伊努语是一种受其它语言影响很小的语言,可以说具有古老语言的特征,它曾经至少有l9种方言,目前,它的方言减少到只有两个了。会说阿伊努语的多是老人,很多年轻人都宁愿说更有用场的日语。雪上加霜的是,很多民族文学作品的口述者正在老去,他们对同族人讲述作品的机会很有限,因此,阿伊努语面临失传的威胁。2003年,阿伊努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处于最危险的“极其严重”状态中,是一种即将消逝的语言[6]。

由于历史的原因,阿伊努语没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相反还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作为一门语言,阿伊努语确实是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首先,阿伊努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现在所使用的文字有日语假名表记法和罗马字表记法语两种,这两种表记方法各有特点,未能实现完全的统一,这对于文字的使用者来说非常不便;其次,阿伊努语中的外来语非常少,这是由于阿伊努语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的状态所致的恶果,很多新的事物无法用文字表达,导致语言交流产生障碍;第三,阿伊努人从古时候开始就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岛、千叶群岛和勘察加半岛等地,不同的生活区域有不同的方言,方言较多也导致了语言学习与交流的困难。这使制定阿伊努标准语变得十分困难,而没有标准语对语言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较大阻力;最后,日本的阿伊努语教育也存在较大问题。由于阿伊努的文化主要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维系的,保存下来的文字资料很少,再加上教师资源奇缺,这就造成了阿伊努语学习中几乎无资料可寻的状况。目前,日本的阿伊努语学习主要还是集中在民间举办的阿伊努教室。阿伊努语教育面临着经费不足、教材不统一、教师进修困难等诸多问题。[7]尽管如此,对于阿伊努人来说,不论是从民族复兴情感还是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阿伊努语的学习、继承与发展,都是必需的,也是不可阻挡的。阿伊努语的复苏与振兴,任重而道远。

三、阿伊努人的“送熊灵”仪式——人神一体的世界观

阿伊努人与大自然很亲近,重视与大自然的共生共存。他们生活的北海道地区有富饶的平原、辽阔的海面、川流不息的河流,在这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动物交替 出没,种类繁多的植物多不胜数。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代的阿伊努人不仅过着宁静而富足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很丰富。阿伊努人的世界观寄予了他们丰富的物质文化,并渗透到他们的精神信仰之中,他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己内心世界关系的认识与大和民族完全不同。阿伊努人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神灵依附于其中,他们的精神信仰是建立在灵魂观念这个根基之上的。阿伊努人所说的神灵在他们远古意识中是一种生命体,具有与人类等同的生命力,神灵通过各种作用给人类带来利害与祸福等,人们通过祈祷来表达对于这些作用的感激或憎恶之情。阿伊努人从大自然那里得到恩惠得以生存,或者是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自然时,他们都会从中意识到“神灵”的存在。他们崇拜诸如马哈鱼、猫头鹰、狼、熊等动物,把一些植物如附子当作神草,风、水、火等自然现象也被赋予强有力的灵魂,成为神灵。灵魂依附于火便成为火神,依附于家便成为家神,依附于山便成为山神,依附于树便成为树神,依附于水便成为水神……在阿伊努人的远古意识形态中,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有神灵,神灵同人类是分不开的,并具有高度人格化的神力。对灵魂之存在和对这种存在的分析与处置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阿伊努人的精神信仰,并由此衍生出由各种礼仪、祭典和禁忌构成的生活法则,人们便在这些法则的约束下生活。阿伊努人的这种传统的精神信仰反映了渔猎民族古老的自然观与世界观。

阿伊努人坚定地相信诸多神灵中也有善恶之分,给人类带来光明、幸福,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信仰的神是善神,而给人类带来威胁、恐惧和灾害的神,则是恶神。他们认为神灵既有人类的特性,也有超人的能量,神灵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阿伊努人认为神灵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等多种复杂的感情,人与神是平等、一体的。在阿伊努人的许多传说中讲到,神灵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同人类一样喜欢吃饭、抽烟、喝酒,有着同人类一样的复杂生活和思想交流。神灵如果返回到它们的世界里,能够同样还原于原来的形象,在神灵的世界里,他们同样有妻子、儿女、朋友,几乎过着同人类一样的生活。正因为有神灵守护着阿伊努人的生活、财产与家族的和睦与安宁,所以阿伊努人在生活别崇拜被他们认同的各种有益的神灵,并经常为他们所崇拜的神灵举行祭祀活动,祈祷神灵永远保护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众多对神灵的祭祀活动中,最能反映阿伊努人“人神一体” 世界观的是“送熊灵”仪式——即“iyamante(依啊曼特)”。“iyamante”是什么意思呢?在阿伊努语中,“i”是“那个”的意思,“yamante”是“送”的意思。“那个”到底是指什么呢?据现存的阿伊努老者介绍,“那个”就是指“熊的灵魂”,既“熊灵”,“依啊曼特” 是指送熊的灵魂。往哪里送呢?送到天上!这种祭奠仪式就被称为“iyamante”。[8]对阿伊努人来说,熊灵是最神圣的神灵之一,熊被他们尊称为“山神”,自己则是“熊的传人”,阿伊努人认为自己和熊是平等的,即人神是一体的。

“送熊灵”仪式是阿伊努人最神圣的节日,在每年的一月或二月举行。“送熊灵”,就欢送熊神的灵魂回归天国。阿伊努人认为,熊灵是附着熊的身体来到人间的,通过杀熊,可以把神的灵与肉分开,熊的肉和皮是神的衣裳、是神赐给人们的礼物,接受了礼物的人们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欢送神回到他自己的世界去。根据阿伊努人的古老传说,熊一死,他的灵魂就回到天上去,死后回到天国的熊灵还会从天国再次返回到现世人间。阿伊努人认为熊灵在天上有着和地上人间一样的家族、朋友和社会关系等,像人类一样生活着。熊灵之所以到人间来,是为了给现世的人们“献身”的。所以,熊灵是为了“献身”而来到现世人间的“marafito(马拉普特)”——阿伊努语“客人”的意思。在古代日语中,“客人”一词也读作“玛拉普特”,这说明阿伊努语有可能是古代日语的祖语之一。总之,对阿伊努人来说,熊是带着美味可口的身体(熊肉)和漂亮的皮毛来到人间的客人,所以人们要遵照神灵的意愿,品尝它的肉,接受它的漂亮的皮毛,不过,领受了熊灵的肉和皮毛之后,也一定要把神灵送回到天上去。

阿伊努人的“送熊灵”,是把捕捉来的小熊喂养到恰好是肉肥味美的时候再送的。全村的人分享熊的身体与皮毛,然后要为被送走(杀死)的熊举行祭典,被杀的熊也要吃自己,这样就神人一体了。这就是阿伊努人“送熊灵”祭祀中所包含的人神一体、平等共存的思想。他们认为,被杀的熊的灵魂是在其头部两边的耳朵之间,也就是说灵魂是寄寓在熊的头盖骨里。因此,阿伊努人把熊头化妆打扮起来,捧到供有柳木做成的“yirawu(伊奈乌)”——“御币”(日语读作“ごへい”,是一种用纸或者布缠在木扦子上的祭神驱邪幡)的棚子里,进行祭祀。“依奈乌”看来是现在祭神等所用的“御币”的原型。据阿伊努文化研究者藤村久和的解释,“依奈乌”就是一种“鸟”,“依奈乌”有眼睛、有嘴、有翅膀,它是听了人们的祈愿到天上的神灵那儿去传报的神鸟。“御币”的形状也像鸟,那是模仿“依奈乌”,“御币”飘动的样子就是鸟的翅膀,人们把自己的祈愿托付给神鸟带到天上。“送熊灵”的时候,阿伊努人把“依奈乌”供在御币的棚子里,鸟就会把熊的灵魂送到天上。[9]“送熊灵”仪式通常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进行,因为,人间的白天是天国的夜间,所以在送魂灵,到达彼世正好是白天。阿伊努人还要给归天的神灵带上许多礼物,如美酒呀、鲑鱼呀、米团等等。阿伊努人认为熊灵回到天国,会用这些礼物招待亲朋好友,向其它的神灵展示人们送的礼品,其他的神灵知道他在人间的礼遇后,便会纷纷效仿,争相下凡受人供奉。这样,阿伊努人每年都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熊了。

总之,阿伊努人“送熊灵”仪式,既是送熊的祭典,也是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阿伊努人把熊灵送到天国去,希望它还要再回到现世来,因此,他们在送魂的祈祷中总说道:“拜托您还要再来一次呀!”这是阿伊努人关于熊灵,乃至自然中一切生物灵魂的基本思想。阿伊努在这些祭祀活动中,把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对现实的希求、迷惑,以及未来的向往、追求、祈祷等心愿用特殊而丰富的语言向神灵表述,祈求神灵的帮助。阿伊努人相信神灵听到自己的祈愿,接受他们奉献的祭品后,会竭尽全力地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并不断向信仰者们送来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阿伊努人在远古时期产生的这种对大自然的理解与寄托,充分地体现于他们崇拜的各种神灵和为之举行的祭祀仪式上。阿伊努人在与自然与大海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创造出他们独有的万物有灵的自然观与世界观,这种信仰观念贯穿于他们生活的每一个村落和每一个阿伊努人的内心深处。21世纪以来,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等传统文化正得到重视而逐步恢复,阿伊努人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必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 1 ]胡起望.日本的阿伊努人C.民族学研究第八辑,1986.

[ 2 ]孙文.走进阿伊努:一个曾经被歧视的民族的学术J.日本学刊,2008(1).

[ 3 ]周超.两部法律与阿伊努人的命运J.世界民族,2010(6).

[ 4 ]汪立珍.论日本北方少数民族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与 J.满语研究,1999(2).

[ 5 ]崔成子.日本阿伊努族的语言J.民族,2002(2).

[ 6 ]张中华.差点消失的日本民族——阿伊努族J.时代文学,2010(2).

[ 7 ]李炯里.日本阿伊努语的衰退和复兴的历程J.人民论坛,2010(3).

[ 8 ](美)Barbara Aoki Poisson.日本的阿伊努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日本文化论文篇8

摘要:作为日本武士的必修之书,《叶隐闻书》在日本历来受到广泛的推崇和传播,该书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武士道文化也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诚然,武士道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该书所提及的武士道准则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评价,以期对我们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能有所借鉴。

武士道所宣扬的“忠孝仁爱、大义拘死”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种武士道的特殊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其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往往被一部分人用来作为获取政治资本的工具。以至于到了近代,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中,我们从日本军队的种种残暴行为上,仍旧能看到武士道的潜在影响力。因此,我们研究日本文化一也必须从对武士道的了解开始。而《叶隐闻书》正是一部全面介绍武士道的经典作品。

《叶隐闻书》完成于1716年,是由江户时代佐贺藩主锅岛光茂的侍臣山本常朝口述,由一个名叫田代阵基的武士笔录而成。关于“叶隐”一词的来历,说法也有多种,现在已经成为了武士的代名词。该书采用论语体记述了武士必须遵守的德行,作为一部了解武士道文化的史书而广受推崇。然而,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武士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面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学习和研究日本的武士道文化,目的也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其积极的一面,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和使用;而对其消极的一面,我们也要有所了解,采取扬弃的态度。

一、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往往对日本人的礼仪观念、服务意识推祟有嘉。正如叶渭渠先生所指出的,武士道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构成现当代日本人的价值观之一”。可见,作为现代日本社会道德规范的源泉之一,武士道文化也是具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的。下面我尝试着做了一些归纳,认为日本的武士道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借鉴。

1、执行任务一丝不苟,毫不懈怠的态度

中文版全书十一卷,有多处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如卷一中“常朝君总是在前一天晚上,把要做的事,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充分……然后一一记录下来”(p9:16)“递送重要的信函和文件时,途中一定要牢牢地握住,片刻也不能离手…"(p31;61)。卷三中直茂公担当龙造寺的警戒时“手冻僵了,但刀依旧不离手”(p130:21)卷七中生野织部君正在吃饭时接到住君传唤,别人劝他吃完饭再去,可他却说“那种机智是小聪明,我等一听到招呼,吃饭就没有味道了。”常朝对其的评价为真是个认真、正直,一心一意的人(p257 ; 44 ) ......

以上虽然都是讲的武士奉公的事情,但是我们从中也能看到他们做事情时的认真态度。这一点,或许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片废墟的日本能够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因为战后的日本人从武士道传统那里继承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作风。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现在的年轻人当中,普遍缺乏积极认真的处事态度,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武士的那种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精神。

2、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思想境界

卷二中年轻时没有超越苦难的经历,必然不堪苦难的折磨…...(p68;1);卷七中成富兵库说:“战胜敌人,先要战胜我们自己”(p235:1)e“年轻时要跑,要吃苦,然后渐人安逸”( p257 ; 45 )。

、消极的、不可取的武士道观念

与前面介绍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作为借鉴的地方相比,《叶隐闻书》中还有一些日本武士道所特有的思想,我认为这些思想都是不可取的,需要扬弃或引以为戒的。

1、关于切腹自杀与“报恩”的思想

上一篇:程序班长述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生产一线班长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