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0-07 03:33:58

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篇1

在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许多地区的中考试题几乎都有诗歌赏析题,其内容多以古代诗词为主,涉及诗词、曲等不同的体裁,所选诗歌意象简明,情感强烈,阅读难度不算大,只要学生掌握了诗歌的有关常识就可答对很多内容。在中考试题中,诗歌赏析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和兴趣,这对我们的诗歌教学无疑是有好处的。可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解答好此类题目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诗歌的有关常识。诗歌的基本常识很多,涉及诗的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如诗歌的类型、节奏和押韵等。从广义上讲,诗、词、曲统称诗歌;从狭义上讲,诗歌就是指诗。诗的种类标准不一,据语言学家王力的划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汉乐府诗就属这一类。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等都有很多讲究。律诗有四联八句,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中考中要求赏析的诗歌大都以律诗和绝句为主,也有涉及词和曲的。从古诗题材的角度讲,应弄清楚什么是田园诗、边塞诗和送别诗;从诗歌表达的角度讲,应了解什么是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诗歌的节奏是从朗读的角度讲的,主要是要读准节奏,明了段句。诗歌的押韵主要是指了解韵脚和韵律。除此之外,赏析诗歌还应从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等多方面加以分析和欣赏。只有掌握了诗歌的这些常识后,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和欣赏诗歌,才有可能在中考中解答好这类题目。

(2)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把握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有机结合。意象是指诗歌所描写的形象,不管是景物、事物或事情,在一定的意象之中,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和思想之后,就形成了诗歌的意境。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常出现要求描写诗境的题型。碰到此类题,要整体感知诗歌,首先必须明确诗歌所描绘的景物,然后再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和思想。中考中这种以引导学生阅读诗歌的方式进行的考查,形式上是一种考试,实质上是一种学法指导。这种方式培养和训练了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技能,对诗歌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学会分析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情趣。诗歌除了从诗歌的形式、意境等方面赏析外,还应注意从诗的内容上去分析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无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诗人都会在叙事或写景的基础上,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如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诗人在颈联和尾联写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营造了一种孤舟、老病、涕泗的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孤独寂寥,壮志未酬的思想情感。又如曹操在《观沧海》里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悲壮激昂的博大情怀。由此看来,诗人在诗歌里总爱借诗境抒发诗情,我们在读诗时,只有领悟了诗情,才真正读懂了诗歌。诗歌赏析题灵活多样,中考中的这类题型,能在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引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对诗歌的重视,并对诗歌产生一定的兴趣。

总之,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掌握了诗歌的有关常识后,懂得从诗的内容和形式上去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理解诗,懂得从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等多方面去欣赏诗,才有可能解答好中考中的诗歌赏析题。

诗歌的分类篇2

一、诗歌意象的种类

诗歌借助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含义,可以说是言简意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探究诗歌的意象,融入到诗歌中,体会到诗人的处境,从而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本质。通过对于诗歌情感的划分,诗歌的意象一般可以分为送别类、思乡类、愁苦类、闲适类、送别类、爱情类、战争类等,他们分别表达了悲苦别离,想念家乡,愁闷心情,自由舒适,依依不舍,珍爱难舍,残忍破坏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诗歌时要善于总结,探究他们属于哪一类的诗歌,科学地对他们分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

1.抒怀类,借助事物,抒感

抒怀类诗歌一般都是托物现实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诗人通常会借助一些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诗人会采用与事物本身特征相同的事物来表达情感,最为常用的就是、梅花、松柏、竹等。这些事物往往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是诗人所喜爱的,成为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有效方法。诗人称赞事物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品质或者是自己向往的一种情感。如屈原《离骚》:“照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了“饮露餐花”的生活,实际上是在表达他自己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诗人描写景物是客观事实,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很多文人墨客经常借以抒感的事物。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借助素养的品质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品质。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都会成为诗人表达情感,借以抒情的寄托,使诗人的情感得到展现和表达。

2.爱情类,寻找代表,体会爱情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这类诗歌一般寄托着爱恋,相思之情,也是很多诗歌中所包含和表达的情感。诗人会在诗歌中展现出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或者是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或者是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在诗歌中通常以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为代表,这些事物往往是诗歌中表达爱情是最为经常出现的事物。红豆是诗歌中应该会使用到的表达爱情的词语。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家喻户晓的,其中就利用红豆表达了思乡之情。红豆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表达爱情或相思之情的事物,所有又称“相思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也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因为他们的彼此交错和成对出现,也成为一种美好的象征,爱情的标志,为很多诗人所引用。学生要善于总结这类事物,透过事物看到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

3.战争类,融入其中,感受破坏

战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破坏了和平的环境,是很多诗人所厌恶和憎恨的,他们在诗歌中往往也会有所表达。诗歌中的战争往往是借助投笔、长城、楼兰、柳营等来指代,用以表达诗人对待战争的情感。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其中的“投笔”指代的就是战争。诗歌中借助这些物象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二、有效探究诗歌意象的方法

1.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在对诗歌意象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地了解诗人写作的背景,通过对作者生活的年代来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图。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会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象和情感。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息“人生如梦”,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学生了解了苏轼的写作背景,会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感。苏轼在写诗的时候是被贬黄州之后,游玩被当地人误以为是赤壁的地方后,通过所见所感受的情感,通过诗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学生会更好地理解作者是通过感慨古人,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主动地探究写作背景,通过对时代和背景的了解来探究诗歌的意象,促进学生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形成深刻的理解。

2.整体感知,确定情感

在对于诗歌意境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从整体上感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阅读,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形成系统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对于诗歌的整体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全面地看诗歌,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要分清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事情主人公还是作者之外的形象。学生在阅读和探究的时候不要局限于具体的某一句话,而是要放眼全篇,否则会理解偏差或遗漏要点。通过全面地把握诗歌的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比如“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必须要立足全篇,才能认识到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先抑后扬的效果,并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铺垫。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产生深刻的影响,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意象。学生要关注细节,探究整体,从整体中找关键诗句,全面地理解问题,形成系统化的完整认识,如通过诗句“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学生应该能够看出流露的是伤春、惜春之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现的是“见秋思乡”之情。学生全面地看问题会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句子,融入到诗歌中,形成整体感知,确定诗歌的情感,形成深刻的体会。

3.关注人物,分析形象

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学生要关注人物形象。透过人物形象来体会诗歌的意象。在表达诗歌形象反映意象时,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语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细节、侧面描写来完成。学生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透过这些词语来分析人物形象,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从而更好地透过形象来体会意象。学生要学会透过人物形象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融入到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歌的意象,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学生在阅读诗句的时候要关注描写人物的词语,因为很多诗句的意象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如宋代李纲《望江南》中“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删涞囊帐跣Ч主要靠“箬笠”“蓑衣”和“冰散响”来表现,“箬笠”“蓑衣”勾勒出渔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简单的画面。“冰散响”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渔翁的镇定。通过这些关键词的表达,诗人表达了环境的高远空旷,也写出了人物生活的安逸,用语言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从而在人物形象中流露出了诗歌的意象:作者在借诗歌的语言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进而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一种轻松和愉悦之情。

4探究语言,理解意象

学生要善于透过语言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和表达的意象,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来孤立地看问题。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来挖掘字里行间的含义,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诗歌的意象,全面地看诗歌,形成完整的认识。如“劳劳燕子入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作者描写眼前所见之景,描写燕子的忙碌衬托自己漂泊的苦楚,而“落落”更显雨中梨花之孤寂,寄托了自己的愁绪。通过对于诗歌语言的细致分析和深刻探究,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在对于诗歌意象的分析中要善于探究诗歌的语言,关注诗歌的用词,从细节处来体会和理解,亲历探究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对于诗歌意象的理解,只有学生亲历了这个探究过程才能够形成深刻的认识,梳理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而融入到诗歌中,对于诗歌的意象形成更全面的理解。学生要注意诗歌的语言在一定的时期也有其共性,但是由于诗人的经历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在对于诗歌意象的探究过程中,学生要结合共性和个性来全面地分析问题,从时代的整体出发,也要关注诗人的个人经历,从多角度来思考,感受诗歌语言所表达的意象,形成深刻的理解。

诗歌的分类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分类教学;思乡怀人诗;诗歌鉴赏

古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对诗歌教学我们不能笼统地照本宣科,我们还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针对同类型的诗歌,要有意识地来积累;针对同类型诗歌,要明确鉴赏侧重点;针对同类型诗歌,指导初中生掌握鉴赏方法。

古代诗歌按题材内容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思乡怀人诗、送别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怀古诗、借景抒情诗等,每种类型的诗歌各有自己所要表达的重心。如思乡怀人诗,古人或为了前途,或为了生存,而与家人、朋友分离,思亲思归,很多人就借助诗歌来表达。

可见,题材不同,意象、意境、思想内容就不会相同,艺术方法自然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这个分类鉴赏古诗的方法,最终提高他们对古诗歌的鉴赏能力。下面我们就以思乡怀人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一、把握题目,领会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除了题为《无题》的,一般都可以从诗歌题目中看出诗歌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可以在学习思乡怀人类诗歌时,不妨从诗歌的题目入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通过解题就可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听说朋友王昌龄被降职龙标,但不能亲自去探望,只能在遥远的地方给友人捎去思念、担忧和关心之情。诗歌一二句围绕“闻”来写景,三四句围绕“寄”来写情。再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一诗,通过解题可知,诗人在寒冷的季节(深秋),在江上目睹萧瑟的景物,触发诗人敏感的伤秋和思乡情怀。诗歌前两联主要写“早寒”的景色,三四句围绕“有怀”抒写思乡之情和迷茫的情怀。

从以上可以看出,许多诗歌题目里面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诗歌的内容,找到鉴赏的线索,还可以简单地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学习思乡怀人这类诗歌时,对于题目我们不能一带而过。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要想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营造的意境氛围等,不能仅仅靠诗歌字面上的意思,还要了解诗人的身世、写作背景如何。一个成熟的鉴赏者总是能善于抓住别人所看不到的地方,深刻解读诗歌。比如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其实写作背景和诗人的介绍在课文注释部分,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注”。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龙标”一词颇为难懂,看看课下注释⑴就知道了,原来这是王昌龄被贬的地方,当时那个地方十分荒凉,王昌龄就在这个地方做龙标尉这个小官,作者怎么不担心朋友的前途与命运呢?至于王昌龄为何被贬,作者当时在哪儿,因何知道王昌龄被贬,王昌龄后来命运如何,这些就需要我们好好地找找有关两位诗人的资料了。我发现,通过搜集这些材料,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深入了,许多学生甚至对两个诗人的友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趁机帮助学生找了好些详细资料,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进一步了解,不由得为二人的深情厚谊而钦佩不已,最终也理解了远方的作者对朋友的一番心意了。

这样看来,搜集文学常识材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思想内容,还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对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明确意象,体悟诗歌意境。

判定一首诗歌好不好,主要看诗歌中的意趣如何,给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而这些都离不开诗歌中的意象。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重视诗歌中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组合成了什么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是鉴赏古诗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没有体会到这些意象的内涵,鉴赏诗歌就是空谈。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连用九个意象,向我们描述了一幅荒凉、凄清、寂静的村野图。这九个意象全用名词,这就是被后人赞不绝口的“列锦”的艺术手法,也叫意象叠加。这九个意象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和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这九个意象的运用,我们已经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这位游子虽满腹才华,却怀才不遇,只能在外面漂泊,看到乌鸦惬意地飞回巢穴,自己却怀有只能思乡而不能归乡的无奈而在“天涯”痛苦至断肠,何其哀也!

思乡怀人诗的意象很丰富,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这些意象,以备后用。思乡怀人诗的常见意象是:杨柳、飞蓬、桑梓、鸿雁、鹧鸪、乌鸦、杜鹃、蟋蟀、瘦马、沙鸥、书信、捣衣砧、笛子、芦管、水、月、夕阳、云、亭子、故园、断桥、栏杆、关山、风……

对意象的准确把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思乡怀人这类诗歌的鉴赏方法,从而正确把握诗歌的旨趣。

四、揣摩尾句,把握诗歌主旨

思乡怀人诗主旨的准确把握主要还是看尾句或尾联,这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常说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而结尾部分就是“合”,是诗人的情感集中抒发的地方。如七年级语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开始只是交代了“玉笛”声声随着春风送到洛城的各个角落,而并不能看出作者的情感指向,但继续读诗,就很快体会到尾句(三四)句很好地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如果说看题目、读诗歌的前两句,读者还把注意力放在“闻笛”上,作者的意趣我们是没法体会到的,只有在后两句中才真正明白作者的真实情感,原来诗人听到的曲子是“折柳”曲,这是离别时才唱的曲子,作者听到这曲子想起离家时的情景,怎么能控制住那深深的“故园情”呢?

以上可以看出,只有把握尾句才能真正地把握住诗歌的主旨意趣,我们在解读主题时一定要明确这个方向。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找到思乡怀人这类古诗的鉴赏要点,并积极积累相关鉴赏方法及知识,加强诵读,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听出诗歌中的“故园情”来。

参考文献:

[1]李怀源.驾驭语文课堂的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诗歌的分类篇4

诗歌文体凝练语言简省,包藏的情感却极为丰富多元。这让诗歌具有谜一般的迷人气质,也成就了诗歌谜一般的解读之难――读诗如同猜谜,读者只能借助在语言中窥破的点滴,去探查作品蕴藉其中的情绪。迁移到诗歌教学,则是引导学生突破重重语言障碍,理解诗歌中承载的丰富情感,进而完成学生自我情感的涵养升华。阻碍学生情感把握的障碍无非是语义理解、技法分析、意象选择、意境把握,诗人人生际遇等等。当前诗歌教学探索中,正向突破的思路占据主导――既然语意、技法、意象、意境、人生际遇等阻碍诗歌的理解,那就从正面突破这些障碍,情境再现法、诵读教学法、意象分析法、背景展示法等都蕴含了这种倾向。此类教学探索多着眼于突破具体诗作的语言障碍,对于相同题材诗歌的抒情维度整体把握略显不足。因而表现出富有的针对性,但宏观的高度却有短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理解一首诗,问题或许不大,一旦学生独立面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则大打折扣,甚至无效。

针对诗歌教学的问题,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是从谜面直接反溯到谜底,从意境、意象、诵读、背景知识这些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回溯,回到诗歌情感内容这一谜底。借助对相同题材的诗歌情感进行宏观的把握,理清同一题材诗歌的抒情维度和情感走向。这种应对思路的转变,可以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获得一种高处的回视之力,同时实现对诗歌教学的不同角度的勘察。

教学围绕教材选文展开,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教材选文是面向教师和学生的课文,但它首先是文学作品。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讲,作品蕴含的情感具有某种类型化的特点,这是一个必然。文学,特别诗歌,具有非常强的个人特质,是个人情感意志的浓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只富个性而不具共性。文学的“一切都是从人出发,一切都是为了人”①,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天然以人为依托和旨归。同样,人是个性的存在,但这并不否定人的规律之共性。从人的共性,从人之常情出发,可以窥探出文学某些深隐的共性。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无论怎样的个体人生遭遇境况,必然不是孤案,必然有人与之具有某种相似性。作家刘亮程在散文《冯四》中的句子“你不可能活出另一种样子――比他们更好或更差劲”正是对这种生活本相最经典的文学概括。正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钟嵘《诗品序》),个人遭遇境况必然引起内心或悲或喜,或苦中作乐或乐极生悲的种种情绪。具有相似性的个人遭遇,必然引起情感的反应机制类型反映,个人内心情绪也就具有了相似的可能。“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大序》),不同个人将具有相似性的内心情感付之于作品,大量类似作品也就具有了情感类型化的特点。

具体到诗歌,存在对诗歌的题材分类方法。按照诗歌表现的具体内容,分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诗、送别诗、咏史怀古诗、闺怨诗等不同诗类。诗歌题材分类,依据的正是诗人置身的生活场域,遭遇的生活现象。生活场域是个人际遇的载体,生活现象是个人置身的具体情境,它们都是个人情绪生成的有效激发点。具体的生活场域,如羁旅诗之旅店、客船,送别诗之渡头、行馆,边塞诗之战地、孤城等;具体的生活现象,如官员贬谪偏隅之地,士人奔波之后归身乡野,游子独身浪迹江湖等,反映出的正是诗人最为真实具体的遭遇境况。在传统诗人的生活中,这些具体的人生遭际毫无疑问具有某种强烈的相似性。外在生活场域及现象与内在生存遭遇境况的相似,可能会激发出个体诗人内心或悲或喜,或消沉或昂扬的情绪差异。但从宏观的诗类角度观察这些情感,它们无疑是具有类型化特征的,它们的抒情维度无疑具有某种特定走向的。

从文学发生角度看,诗歌情感走向的类型化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天然地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可能。情感类型化探索必须具有延伸到语文课堂发生的可能性,相关讨论才有存在的意义。而这种可能性探讨则需要语文教学回到文学接受的本质。

语文教学,是围绕选文展开的文学接受活动,是对文学情感与意义的理解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关乎文学的理解行为。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暂存性和历史性是任何理解的必然属性”②――任何理解行为都是暂时发生的,又都带有理解主体的个人历史内容。基于此,伽达默尔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概念――读者阅读时附带的与作品相关的整个个体生活阅历认识。他进一步将“前理解”细分为正见和偏见③。正见是可以推动理解行为正向发生的“前理解”内容;偏见则是将理解行为引向歧途的“前理解”部分。前理解之正见是理解行为正确发生的有益力量。

作为课堂参与的主体,无论教师与学生,都不可能如一张白纸般地参与语文教学,他们的理解行为必然附带着个体全部的历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基于理论认识,还是出于一线教学的现实观察,前理解的存在都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在学生层面,有关教学内容的前理解正见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多多益善;偏见则会阻碍教学内容的正常呈现,越少越好。而学生的前理解也必然是正偏见杂陈,囿于年龄阅历,可能是偏见,甚至无知居多。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是对文学发生的本质性把握,是对诗歌教学的谜底式返溯。它作为一股理解发生的正向力量,一方面可以消融学生理解行为的前理解偏见空间,这是对人的成长之功;一方面又有益有效地引导学生关于诗歌情感内容理解的正确发生,这是语文课堂生成之功。

依托于文学发生的必然性,文学接受的可能性,诗歌情感类型化的教学可能不再是一个问题。它的教学意义也随着教学可能变得更加明确,更加充分。

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作为一种教学力量,提供给学生的是面对具体诗作鉴赏有益的方向性指引。诗歌鉴赏的最终落点是情感的体悟与升华,语言障碍的技术突破与之还有一段距离。作为学生,身心塑造都处于未完成的不成熟状态,对于人生历程的理解是有限的,而且缺乏切身感受。对于饱经风霜,历经坎坷又情感深沉的大师之作,理解起来自然有隔靴搔痒的朦胧之感。面对这一段伸手不见五指的精神迷途,学生不知如何去走,这才是学生独立鉴赏时茫然无措的原因。情感类型化探索正是对类型诗歌的情感做了返溯式探察,分析相同题材作品的作家的人生遭遇境况的差异,进而从人的角度发掘这种遭遇下人的正常情感反应维度。它直接向学生展示作品情感谜底的不同可能,规束了学生独自面对诗作时的个人前理解的影响指向。从这种情感谜底可能返视作品的语言障碍,现有诗歌探索的技术支撑才能找到最为扎实的课堂支点,学生也可以更加明确地按图索骥,正确有效地实现作品理解。

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还是关于诗歌教学的观察方式和研究思维的转变。现有的诗歌教学中,意象把握、技法分析、意境感受、背景展示等技术性尝试都是将自身置于阅读者的身份,试图正向强攻作品。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则有意打破现有诗歌教学的正向突破的观察方式和研究思维的惯例,审视核心从读者阅读思维转向作者创作思维,从文学的发生的下游转向它的上游,在诗歌发生的起点逆势而为。读者阅读思维就是捕捉作者的语言、手法、意象、背景等信息,抽丝剥茧,开掘语言深层富含的情感。作者创作思维则是从创作发生的角度介入思考,从人性的人之常情观察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思考作者密码般的语词呈现方式。从作者创作角度审视诗作情感,从文学发生的角度考察诗歌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情感理解这一终点向突破语言障碍这一起点的反跑。这如同沿河逆行,步步正本清源,更加有助于帮助学生看清具体文本的情感流向。而这种“有助于”正是对当前传统诗歌教学和研究的有益补充。

诗歌情感类型化探索的有效性是基于量的宏观把握,而不是直接指向具体诗作。它的有效性需要借助突破语言障碍的意象分析,手法鉴赏,语意判定,背景展示等进行再精确定位。具体诗作的情感维度必须基于个体自身的语言条件,在此类诗歌常规情感类型中进行自我确定。这种确定可能稍稍满溢,也有可能是稍稍不足,也有可能是毫无关系。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美景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却没有提及对世俗官场的厌恶,这可理解为此诗之于此类诗歌类型的稍稍不足。刘禹锡《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中有对山林美景的热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对世俗官场的厌恶,亦有对窦员外乔迁新居的恭贺之意,这便是此诗之于此类诗歌类型的稍稍满溢。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无常规羁旅诗作思亲思乡之情、羁旅孤独之苦、前路茫远之愁,全是一副羁旅归乡的欢快与得意,这又是此诗之于此类诗歌类型抒情维度的全无关系。不论是不足、满溢还是全无关系,从诗歌情感类型的角度审视,诗作的谜底总是在向清晰的方向发展。

诗歌赏析必须是读者与作品个体之间的对话,这是跳不过去的铁律。诗歌情感类型化的教学探索不是否定现有诗歌教学成果意义,而是希望补充诗歌赏析的有效思考维度。它要达到的是与现有的诗歌教学探索形成掎角之势,进而生成里应而外合的阐释合力,帮助学生走好那段伸手不见五指的精神迷途,解好诗歌这道难之又难的谜题。

――――――――

参考文献

①钱谷融:《钱谷融文论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③格朗丹著,何卫平译:《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0页。

诗歌的分类篇5

关键词: 古代诗歌 阅读鉴赏 鉴赏方法

江苏省高考语文的《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的考查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能够在分析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歌的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分析与鉴赏。但是,古代诗歌有很强的艺术性,且年代久远,作品中传递的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以及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手法都让学生无力破解。历年来,江苏高考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得分率一向较低。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夯实基础,熟知诗歌中常见意象与手法

古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类别。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初步的解读与分析。

1.把握意象,认清诗歌类型。

古代诗歌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学生能知道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事物,也能知道“明月”、“折柳”多表示思乡与惜别,“关山”、“孤城”、“玉笛”多写边塞生活;“”、“梅花”多象征高洁。因此,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就要重点把握对意象类型和某些意象传达的固定的情思。如2012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温庭筠《梦江南》“天涯”、“落花”、“碧云”等意象,我们感受到诗作写的是闺怨情感。作答第二小问“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时就能从思妇的角度切入,结合内容得出诗中主人公是一位孤独寂寞而又自哀自怜的思妇形象。如此,通过意象,我们能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也能大致分析出是哪种类型的诗歌。如2013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山静似太古”、“世味门常掩”,我们就可以大致知道是山水田园诗。如果说我们平时就对这些类型的诗歌可能有的意境和情感倾向做分析的话,那么,结合内容分析之后,答案就不会偏离太远。

2.分析语言,思考表现手法。

李白的诗歌风格一般是“豪放飘逸”的,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的,不同诗人的诗歌风格不同,语言表现也特色鲜明。正如宋俞文豹《吹剑录》记载的那样,柳永词娇婉细腻,“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深情款款地低吟,而苏轼的词豪情万丈、睥睨天下,“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来吟唱。这就是婉约词与豪放词用语的区别。因此,不同的语言特点,多表现不同的情感,如江苏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与2010年王昌龄《送魏二》作对比,从语言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诗歌在表情达意上的差异。

另外,诗歌具有含蓄蕴藉之美。诗歌中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多各异,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多有不同。至于诗歌手法的类型,需要学生结合诗句的理解记忆。如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中的《送魏二》,我们从诗歌所用意象角度可知是一首送别诗(当然,题目已经很明确表达出来了),那么,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第三问“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显然所写内容不是眼前之景,而是虚写,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如此,我们更能体悟作者惜别友人的深情厚谊。

二、灵活应对,力求自我降低诗歌鉴赏难度

我们在诗歌鉴赏阅读指导中,都会教给学生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如看题目、看作者、看意象、看注释、看问题等。

1.关注背景,把握诗歌情感。

诗人的某一首诗歌的创成都是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背景的,是诗人在某种状态下的个人感触与情感的外露。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如果不知道诗人的写作背景而理解诗歌,可能就会贻笑大方。再如对于屈原的诗歌,我们在鉴赏时总是觉得他的“忠”近于“愚忠”,但是,我们借助对他的身世、经历及他的人格品质的认识之后,便能理解他的“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期间及之后的诗歌,为什么多是心忧天下、报国无门之慨了。当然,诗歌情感也可以从诗歌所属类别、诗歌所用意象及意象的修饰语中大致看出。

2.重视规范,得分意识。

明白诗歌鉴赏题考查的内容与方向,也知道如何鉴赏分析诗歌,要获得很好的分值,还需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够规范地把自己赏析出来的答案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出来。也就是将表现手法、诗歌内容、作者的情感与观点态度有机组织起来。

如2013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的《醉眠》这一首诗歌的第三问“《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如果我们不懂章法,直接回答“表达了作者对世事难忘的愤激之情”,而没有结合诗句进行必要的分析,则肯定会失分。

总之,对高考诗歌鉴赏题,我们要通过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对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类型、手法烂熟于心。在鉴赏时,运用“五看”,推断诗歌情感,遵循答题规律稳妥操作,如此,学生才能较好地完成诗歌鉴赏,从而掀起诗歌鉴赏题的“盖头”。

参考文献:

[1]孙建泉.浅谈培养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比较鉴赏[J].现代语文,2011(07).

诗歌的分类篇6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时,很多教师基本上就是按照“语言一形象(意象、意境)一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一技巧”按部就班地加以复习,辅之以大量的诗歌鉴赏练习加以巩固。笔者之前也是这么做的,但复习之后学生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心惊:“老师,没专题复习前我还能做题,也还能拿到五六分,但经过专题复习之后,我发现自己拿到诗歌鉴赏题后不知怎么做题了,得分不升反降!”这种整体上的复习固然是必要的,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有没有更有效的提升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方法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实践,我总结出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诗歌鉴赏的要点,逐一加以复习,并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的鉴赏方法和鉴赏术语,然后再按不同题材分专题进行复习。这样之后,我发现学生在独立面对古代诗歌鉴赏题时有了抓手,得分也有所提高。

第一步,整体把握,熟悉诗歌鉴赏要点。鉴赏诗歌主要从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人手,这一阶段尤其要注意要求学生熟知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这将有助于快速读懂诗歌。另外要要求学生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包括诗歌运用的修辞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掌握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这一阶段,教者要求学生对必修教材和选读课本中的古代诗词进行回顾,在复习时结合教材内容巩固这些知识,这样就避免了枯燥乏味,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复习也就不会厌倦了。

有了这一阶段的铺垫,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这就为下一步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按题材分类进行专题复习。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将诗歌分成以下几种题材:1.送别抒怀类;2.羁旅行役类;3.边塞军旅类;4.咏史怀古类;5.山水田园类;6.咏物言志类。

下面我就以羁旅行役类诗歌为例,谈谈我的复习思路。

一、介绍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概念。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探亲访友,或谋求仕途,或游历名山大川,或被贬赴任途中,难免心生孤苦,引发感慨,所谓“羁旅行役诗”即因上述种种而作。

二、揭示复习要点。了解羁旅行役类诗歌的几个特点,鉴赏羁旅行役类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羁旅行役类诗歌的情感。

三、总结这类诗歌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独”“悲”“愁”“怜”“空”“故园”“相思”等流露出诗人孤独思乡之情。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

2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梧桐: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浮云:因其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夕阳、日暮:引发游子思乡之情。

3 这类诗歌在情感方面的特点。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

4 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羁旅行役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达技巧:

①以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目是归年?”当时诗人客居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虚实结合、想象)。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亿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

四、从历年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题中筛选出此类诗歌进行巩固训练,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阅读鉴赏。

以上是笔者对古代诗词鉴赏复习的思考和尝试,目的是为了对古诗词鉴赏进行更有效的复习,给学生一个抓手。

诗歌的分类篇7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在天、地、人、神之四维结构中,将自身生命向蔚蓝的天空、庄严的神祗及大地的皇座彻底敞开;在永恒神性的光芒烛照和引领下,人秉承天、地、神之自由意志,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地从有限的生存向无限的精神王国靠近,从而不断获取自身的完美、和谐、自由、解放,最终使人成为圣言的承纳者和言说者。具体而言,人文精神是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诸神隐退、世界的灵魂呈现出精神之无根性的当代,人对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存在等人类永恒基本主题产生的精神性体验。如人对永恒的叩问,对灵魂的造访,对失去的生存依据和精神家园的追寻。就诗歌的人文精神而言,是指诗人在具体的艺术型态——诗歌艺术的写作与探求中,诗人及诗歌作品本身所触及到的人类精神的层面,即:诗歌所表达与揭示出的关于人、生命、存在之境况;关于生命之价值、意义以及关于生、死、美、爱、自由、真理等人类精神最本质问题的追问与质询。如果说在世界之夜的时代,诗人的神圣使命是寻访远去的诸神的踪迹的话,那么,诗歌的人文精神便是诗人面对整个人类,面对永恒的时空在“整体性语境”中的诗性言说和终极价值关怀。审视和考察汉语诗歌之发展、动态及现状,只能以汉语诗歌本身所承纳,涵摄的人文精神为理论依据,这是唯一的价值维度。

汉语新诗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韧至今,已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艰难历程。在近一个世纪的流变、革新及发展中,汉语诗歌从世纪初的初创,至“”后期的逐渐成熟,及至80年代后期的开拓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失败之处也是明显的,尤其理论的研究,始终滞后。研究、总结汉诗发展的脉络、动向及现状,我个人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汉语诗歌发展的纵向,研究汉语诗歌的价值取向,及其追求并达到的历史高度、审美价值、文化意义;二是对汉语诗歌进行横向比较,即研究汉诗在整个世界大文化背景——诗歌框架中的存在根据、价值意义。这是审视、判断及评价汉语诗歌的两大出发点和理论依据。舍此,任何关于汉语诗歌的价值评判都是缺乏严肃的艺术态度及学术依据的。使人痛心的是,目前诗歌理论及批评界对汉诗尤其是当代汉诗现状的把握是极其贫乏和混乱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要么予以全盘否定,要么便是夜郎自大式的自我陶醉,或别有用心地相互吹捧。诗歌理论及批评界表现出的对汉诗尤其是当代汉诗现状的无知和偏见,极大限度地桎梏着汉诗的发展,不过,现在到了清理的时候了。

本文试图从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并以汉语诗歌本身的价值取向(精神维度)作为批判的出发点,来分析、把握、评价汉诗发展的线索、现状及发展态势。其中,对当代诗歌现状的分析——如当代(第三代)诗人群体,当代诗歌的精神价值取向、文化及历史意义,对当代诗歌的美学追求的分析论证——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本文旨在唤起有良知及真知卓识的诗人及理论家对当代先锋诗歌的关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批评和研究。

二、回顾与批判:“个人语境”与“集体语境”时期

1.第一代诗群:1914—1978

诗歌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精神的艺术。任何时代的诗歌,不管它技术如何高超;语言如何创新,形式如何流变……但要考虑诗歌所达到的高度,则必须将之纳入一种宏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中,纳入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它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以及它在整个人类自身不断完善、上升道路上的文化意义;考察它无论面对任何一个怎样发展变化的大时代所深刻揭示和把握人在特定的历史境况中的生存状态;考察它所展示的人面对自然、社会、历史、时间所呈现和彰显出来的生命之大美——生命的宏丽、完美、崇高——即人在朝圣的天路历程中所展示的真、善、美、爱、自由、解放等终极意义上的灵魂之大美,一言以蔽之,即诗歌在文化意义及神性原则上的精神向度。如但丁的诗歌即表达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面对中世纪宗教的束缚和政治一体黑暗统治生存状态下人寻求自身解放的呼告,它言说了人在受难过程中的信仰、激情,表达了人性的庄严、神圣,显明了人类在其受难和朝圣的天路历程中人被天、地、神之整一完美结构所穿透,以及救赎的必要性、可能性;19世纪另一位伟大诗人歌德的诗歌歌唱了整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人类的感性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精神在物质、金钱、名利压迫下人性分裂的可能性。又如德意志另一位几乎被世界拒绝和遗忘的伟大诗人荷尔德林,毕生用诗歌讴歌和寻找着人类的精神家园。资本主义时代,是诸神隐退、世界之夜到来的时代,荷尔德林的作品,作为孤独和沉思的典范,他的主题只有一个,即毕生都在追寻光辉澄明的希腊文明和希腊精神,恢复伟大的古典主义传统。“为恢复语言的活力和复苏人的灵魂而工作。”(斯特芬·乔治)海德格尔曾指出:“思想家的使命是言说神圣,而诗人的伟大使命是为神圣命名。”荷尔德林的时代,是一个旧的神灵已经死亡而新的神灵尚未到来的时代,整个人类都在为一个物质时代的到来欢呼、陶醉,只有荷尔德林在那世界的深渊中体验、忍受,并用他沉静、清澈的声音呼唤新的上帝——尽管他的声音被那个卑劣的时代和无知的人们所拒绝。上一世纪至本世纪初,惠特曼诗歌所倡导的个性的解放,叶芝、庞德诗歌表现出的对贫乏和苍白的当代生活的厌恶和拒绝,里尔克诗歌表达的对人性的讴歌,艾略特诗歌表露的对历史及文化的无情批判,埃利蒂斯诗歌对人类精神领域的最后坚守……如此等等,构成了世界诗歌丰富而深刻、宏丽而崇高的精神画卷;同时也揭示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即:一个诗人最伟大最崇高的使命便是“言说神圣”和“为神圣命名”。那么,在此世界文化的整体?锞持校谡庑┪按笫璧墓馊倨羰鞠拢煤河镄醋鞯氖嗣怯质窃跹伎己透璩哪?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诗歌大国,正是在传统文化庞大的精神困境及生存危机中,新诗的引进对传统文化艺术不啻是一个巨大的反叛,但这种反叛与其说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诗歌)精神的批判上面,还不如说是建立在对新的诗歌表现形式——诗歌的语言及格式的寻求与创新上面。在诗歌的精神性方面,新诗对于传统文化精神主要还是持一种认同态度,即使反叛,也显得那么温和、表层、平面、无根基。换言之,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挣扎中,所谓新诗革命为中国诗歌带来的,几乎只是文学体裁、诗歌方式、语言、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深层民族文化心理支配下,汉语诗人几乎总是一再地在诗歌中用所谓东方文化精神对西方诗歌那博大、恢宏的文化精神实现本能的拒绝和逃避。在僵死而又无比强大的精神文化怪圈中,汉语诗人们似乎总是更多更自觉地继承和接受了他们自己正在或将要反抗的东方文化传统——封建的儒家文化精神和逃避现实人生的道家文化意识。尽管这些诗人曾经或打算发出的是愤怒和反抗的声音,但因为这拒绝和反抗建构于一种缺乏终极信仰和价值关怀的僵死文化模式中,因此,它最终只能是一种“无根”的反抗,而反抗者最终也只能被他所反抗的东西吸纳和湮没。汉语诗歌,正是在这样一种失语的文化心态和沉重的历史语境中走过了自己近一个世纪的艰难路程。在关于汉语现代新诗断代问题上,我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则的考虑:一是根据汉语新诗在近一个世纪漫长的发展流变中由个体诗人逐步形成的那些“整体诗群”所能达到的精神向度;二是以新诗发展各个阶段中诗歌本身(从内容到形式)从诞生到逐步成熟这一发展过程来加以考察和区分。基于上述原则,我把汉语新诗初步划分为三个阶段(时期)。第一阶段(第一代)从胡适的《尝试集》至1978年粉碎“”止,为新诗的初创期;第二阶段(第二代)自黄翔、食指、北岛他们所谓的“朦胧诗”起至80年代中期为新诗的发展期;第三阶段自80年代中期迄今是新诗发展的成熟和超越期(第三代,亦称前卫或先锋诗歌)。

第一代诗人的诗歌,在引进外来的诗歌形式,打破旧的诗歌传统以及运用新的语言、新的诗歌方式表达个人生存意志、内心冲突、反对黑暗势力、鞭挞社会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从本质、形上的意义上看,这一时期诗歌的局限性也是巨大的。从诗歌方式上讲,这一期的 诗人们主要致力于对外来诗歌形式的引进、消化、借鉴和模仿。如郭沫若诗歌对德国狂飙主义诗歌及表现主义文学手法的模仿;徐志摩对欧洲古典及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模仿;戴望舒、艾青、李金发等诗人对象征主义诗歌的模仿等。从其诗歌总的精神价值取向来看,这一时期汉语诗歌几乎全部作品都在一种以“权力话语”为其本质特征的“个体语境”及“集体语境”中表达某种偏远而古老的地域文化理想、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或抒发一种处于高度黑暗和专制文化中的个体生命单向度的自我心灵感受、无谓挣扎、控诉和反抗。如郭沫若诗歌那混杂着浮士德精神与阿Q式宣泄的情感体验;冯至、戴望舒诗歌揭示的知识分子在专制文化中的挣扎和感受;徐志摩、何其芳诗歌那美丽、抒情外表下的幻灭情感;李金发诗歌近乎颓废的绝望;艾青诗歌对专制制度唐·吉河德式的抨击以及对另一种近乎虚幻的乌托邦理想的赞美和歌唱;九叶诗人关于人的自我意识之觉悟、个人生?庵局哐锏内韬鸵魉小庖皇逼诘氖栌谩案鎏逖运怠焙汀凹逖运怠贝婧途芫璧摹罢逍匝运怠?即诗歌这一精神现象站在人类整体高度上所表述的对人类整体的终极价值关怀),因而无法达到诗歌“整体诗性言说”的高度,以致丧失了汉语诗歌在历史/文化价值维度上存在的最终依据。

2.第二代诗群:“朦胧诗群”

第二代诗群系指“”后期崛起直到80年代中期的那些诗人群。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是黄翔、食指(郭路生)、芒克、北岛、江河、多多、杨炼、顾城、严力、舒婷等。这是在历史断裂后的文化荒漠和失血、失语的诗歌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群,沉重的历史重负、深重的民族灾难、日益枯竭的汉语诗境及诗人的生命感受力,还有对黑暗历史和专制文化的怀疑及憎恶,迫使他们成为“迷惘的一代”人中“思索的一群”。建国后突然断裂的诗歌传统,在他们身上得以复苏。当结束,国门打开,这群诗人受到台湾诗歌及西方纷繁复杂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本世纪滥殇于整个西方文学界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意象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存在主义、形式主义、新浪漫主义、荒诞主义、未来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的确,他们的诗歌为僵死而沉闷的汉语诗歌带来了强烈而持久的冲击,但也应认识到,他们的思考还仅仅局限于现象与表层上面,他们与前辈(第一代诗群)相比只是具有量上的区别而并末形成本质意义上的超越。这场新的文学运动(或文化思潮)给汉语诗歌带来的变革,与其说是体现在用诗歌所建构的宏大而深刻的精神内涵上,不如说是更多地体现在第二代诗群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手法的进一步吸纳、借鉴、运用上面。那些无视诗歌精神性而盲目地注重诗歌现象,并为之迷惑的诗歌理论家们赶忙轻率地将之称为——朦胧诗(这种诗歌现象学意义而非诗歌本质特征意义上的命名,如此肤浅然而却几乎作为一种权威的定论,一直广泛地被传播和沿用,并且,它无言地消解着和拒绝了真正学术性的研究,这难道不是诗歌理论的“失语”吗?)。新的诗歌技巧带来了新的美学风格,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年这些建立在“个体言说”和“集体言说”语境中的个人(民族)英雄主义的诗歌为当代诗坛带来的巨大震撼!那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诗歌的荒原状态和文化的真空时代似乎被彻底摧毁了。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个体生命的价值似乎得到了承认和体现,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似乎得到了复苏和延续……一个时代的沉默,正义、良心通过北岛们那混合着西西弗斯精神与夸父情结的愤怒的英雄主义和声对一个时而麻木、时而疯狂、时而沉默、时而喧嚣、时而柔弱、时而暴虐的古老民族进行了初次的启蒙和精神洗礼。

  三、超越与歌唱:人类“整体语境”中的诗性言说

先锋诗人及其生存境况:第三代诗群,即所谓先锋诗群,从时间上看是指自80年代中期(1986年底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联合举办“现代诗”大展为标志)迄今为止活跃在诗坛上的一代青年诗人群体。从诗歌本身来看,是指从这一时期诗歌所涵摄和展示的诗歌之精神性及艺术性(诗歌技巧)上对传统诗歌(第

诗歌的分类篇8

2007年8月9日,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杰出的当代诗人,在中国青海美丽的青海湖畔,共同见证并完成了一个创举,那就是向世界《青海湖诗歌宣言》。实际上就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就已经以它独特的地理诱惑和人文魅力,给这个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以及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送去了一个惊奇,这是来自离太阳最近的地球“第三极”、来自被称之为人类最后净土青藏高原的一次从未有过的文化震撼。

正如波兰国家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马雷克・瓦夫凯维奇所做的评价:“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是东方的一个创举,它把关注自然和环境作为了一个重要主题,特别是选择了一个全世界都关注的特殊地域,作为诗歌节的永久举办地,同时,它还是一个让不同文化背景和的诗人,理解差异性文化和差异性地理的最好去处。它是世界的高地,能给不同种族的诗人们带来无限的灵感。大量的文物古迹已经证明,这里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可以说是历史奇迹般地选择了青海,也可以说是青海选择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作为一个刚刚创立就被普遍认同的国际性文化品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经以它特殊的地域载体、新颖的时代创意和深刻的诗歌文化内涵,毫无愧色地载入当代国际诗歌和中国文化发展史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经成为继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之后,又一重大国际诗歌节。

以“人与自然――多元文化的共享与传承”为主题的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不仅高品质、高质量地完成了它全部的议程和各项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它就像一条连接过去和未来、连接东方和西方的文化链条,它既延续着青藏高原悠久的各民族古老文化,又通过这个平台,为复活这个世界神奇的诗意梦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创立和成功举办包含着以下几点重要因素:1、在世界范围内,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世界进入后工业化和信息爆炸时代之后,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对机器和技术的过分依赖,为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重建人类的精神世界,而诗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它永不衰退的感召力,必将在人类的精神复兴中承担起一份光荣的职责。2、一个有着悠久诗歌传统的中国,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民主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国际诗歌节。这个国际诗歌节,既是当代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一个标志,也展示了古老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对世界的强大魅力。3、当代世界正迎来一个相互理解和协作对话的时代,青海是多种文明沟通交流、兼容并蓄、多元繁荣的典范,又是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地方,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立足于这样一方乐土,恰恰为不同文明提供了交流和对话的平台。4、青海有着伟大的诗歌传统,这里是全世界最长的、并且是活形态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的诞生和传播地;实际上,这片由海洋中诞生的高原,从它面对人类之日起,就从未改变过它诞生激情和创造梦想的作用,它也必将给今天的诗歌之魂注入无穷的力量。5、青海湖既是这个世界上以天然洁净著称的高原大湖,更是一个被神圣化的人类精神载体,用它的名字命名国际诗歌节无疑就充满了象征意义,那就是诗歌永远是滋润人类生命的雨露和照耀人性的光芒,永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流对话的纯洁话语。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中外诗人植根于自己丰厚的文化传统,面对青藏高原放声歌唱,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这是第一次全世界众多诗人以诗意的目光共同关注青藏高原这片净土。诗歌节组委会已经征集、翻译、编辑了部分作品,不久将结集出版。这部诗集无疑就是那些“无限灵感”的结晶。在首届诗歌节期间,组委会出版了参加诗歌节的中外诗人的作品集《通往世界的门扉》,以求借助诗人的目光了解世界的多彩;把这些诞生于高原沃土的诗篇命名为《最后净土的入口》与之呼应,以期透过诗人的目光展示高原的魅力。不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立足什么样的文化根基,诗人们都在此履行了他们在《宣言》中的神圣承诺:“我们将以诗的名义把敬畏还给自然,把自由还给生命,把尊严还给文明,把爱与美还给世界,让诗歌重返人类生活!”

在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青海省政府决定2009年8月在青海省举办“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二届“诗歌节”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诗歌学会主办;青海省文化厅、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青海省广播电视局、青海省新闻出版局、青海省旅游局、青海湖景区保护与利用管理局、青海省文联承办。诗歌节的主题是:“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举办时间定于2009年8月7日――10日。本届诗歌节将邀请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位中外诗人赴青海参加诗歌节的相关活动。诗人的文化背景更加多样,涉及地域和语言的覆盖面更为广泛。由组委会统一设计印制中、英文两种邀请函,按照组委会确定的邀请范围,分别由中国诗歌学会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委会负责发出邀请。

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有多项重点活动,包括开幕式暨高峰文化论坛、诗人采风创作、青海湖诗歌墙揭幕仪式、小型诗歌朗诵会、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诗歌音乐演唱会等。

1.开幕式暨高峰文化论坛

8月7日,在西宁青海会议中心,举办以“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为主题的高峰文化论坛。论坛将与开幕式有机结合;届时由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中国诗歌学会等有关官员出席并致开幕词;组委会负责人将作论坛主旨报告;中外著名诗人代表发言,按照国际会议惯例,进行现场同声翻译。

2.青海湖诗歌墙揭幕仪式

本届诗歌节将在青海湖畔修建一座长25米、高5米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诗歌纪念墙,将青海湖诗歌宣言、诗人签名及荣获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诗人肖像一起镌刻在青海湖诗歌墙上,届时将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这对于打造诗歌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

3.采风创作活动

诗歌节期间将组织中外诗人,以环青海湖地区为重点,进行采风活动;以青海为创作背景,以青海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民生活为主题,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

4.小型诗歌朗诵会

为充分抒发诗人的情感,诗歌节期间将多地点、多方式、有组织的举办多场小型诗歌朗诵会,广泛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让所有来青海的诗人代表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奖

组委会届时将聘请13位文学诗歌界专家组成金藏羚羊国际诗歌节评奖委员会,其中8名中国专家,5名外国专家,专家评委是既有代表性,又有公信力并在国际诗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者。通过多轮严密推荐筛选评定,最后评选出一位世界普遍公认的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获得者。组委会将设计安排隆重的颁奖仪式,获奖者本人届时将来青海到会领奖。

6.音乐诗歌演唱会

09年8月10日在西宁举办“青海――生命与自然的颂歌”大型音乐诗歌演唱会。届时邀请国内著名的朗诵艺术家,与省内文艺工作者联袂奉献一台高质量的音乐诗歌演唱会,诗歌朗诵篇目精选赞美青海的优秀诗歌作品,并伴以歌曲、音乐、舞蹈等形式,充实和丰富音乐诗歌朗诵会内容。演唱会以青海高原为背景,以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主题,节目创意、策划和节目编排都着力体现时代性和诗歌艺术的特点。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作为一个双年节(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后将如期举办,每届将会有各不相同的特点。09年第二届诗歌节将呈现出这样一些更为突出的亮点:首先,本届诗歌节以“现实和物质的超越――诗歌与人类精神世界的重构”为主题,更加关注诗与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的关系,把关于诗的思考引向深远的意境,所以开幕式的论坛上将会有很多精彩的演讲值得期待。第二,第二届诗歌节邀请了更多国外著名诗人,地域和语言的覆盖面更广泛,更具有代表性,他们的声望和成就将进一步提高诗歌节的品质。第三,将举行青海湖诗歌纪念墙揭幕仪式。青海湖是最有诗意的境地,在这美丽圣洁的青海湖畔,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庄严诞生了“青海湖诗歌宣言”。青海湖诗歌纪念墙将以高原文化传统中最为神圣的形式,铭刻诗的庄严和诗人的心声,记载历届诗歌节的风采。第四,本届诗歌节将首次评选颁发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藏羚羊是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高原精灵”,自由而美丽,这正是诗歌精神的绝好象征。这是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最高荣誉。这个奖项将会持续下去,今后每届都会评出一位获奖者,并将其肖像、简历等铭刻于诗歌墙。

大美青海,风华绝代青海湖,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期待着有更多的朋友到青海观光旅游,到青海感受高原的人文历史和自然之美!

(本文图片由青海日报杨展望提供)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成员名单(按中文笔画排序)

南尼・巴莱斯特里尼 (意大利)

叶廷芳 (中国)

刘宪平 (中国)

吉狄马加 (中国、评委会主席)

雅克・达拉斯 (法国)

张同吾 (中国)

张清华 (中国)

树才 (中国)

安东尼奥・科利纳斯 (西班牙)

赵振江 (中国)

高兴 (中国)

托马斯・萨拉蒙 (斯洛文尼亚)

罗伯特・孔・戴维斯-翁蒂亚诺 (美国)

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评委会成员

巴莱斯特里尼

南尼・巴莱斯特里尼(Nanni Balestrini),意大利著名诗人、作家。1935年生于米兰。他是“六三社”重要成员。曾长期致力于艺术形式的创新,写过“视觉诗”、“电子诗”、“录音带上的诗”等各种先锋派实验作品。主要诗集有《垂悬的石头》(1961)、《如何行动》(1963)、《其他手续》(1965)、《我们可是要另做一个》(1968)、《轻松的民谣》(1975)和《尼克蒙特小姐的叙事诗》(1980)等;除诗歌外,他还从事小说创作,代表作品有纪实性长篇小说《暴力色彩》(1976)和三部曲《伟大的造反》(1999)等。

叶廷芳

叶廷芳,著名学者、翻译家。1936年生于浙江衢州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64年调入中国(社科)科学院外国文学所,先后任文艺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主任。主要著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美的流动》等7部;编著有《论卡夫卡》、《卡夫卡全集》、《20世纪艺术精神》、《外国经典名著选》、《外国百篇经典散文》、《世界名家随笔金库》等30余部;译著有《迪伦马特喜剧选》、《溺殇》、《卡夫卡读本》等。

刘宪平

刘宪平,著名翻译家。1954年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进修。1985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负责人,欧美同学会会员,俄罗斯作家协会名誉会员,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作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代表,他还担任全国对外友协、中俄友协、中阿友协理事。从事俄苏文学翻译,迄今已发表翻译作品150万字。译著主要有《母亲的心》、《国际女郎》、《阿富汗战争的悲剧》、《手提箱》、《我们一家人》、《模仿者》等。1991年和1992年先后获得戈宝权青年文学翻译奖和彩虹翻译奖(此奖已并入鲁迅文学奖)。

吉狄马加

吉狄马加,著名诗人、作家。彝族。1961年生于四川大凉山。原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现为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一级作家。作为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位国际性诗人,已在国内外出版诗集近二十部,其中诗集《初恋的歌》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诗集《一个彝人的梦想》获中国第四届民族文学诗歌奖。多次获得中国国家文学奖和国际文学组织机构的奖励。2006年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章和证书。同年,保加利亚作家协会为表彰其在诗歌领域的杰出贡献,特别颁发证书。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多国文字。曾多次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和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国际活动。2007年创办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任诗歌节组委会主席。

达拉斯

雅克・达拉斯(Jacques Darras),法国著名诗人、翻译家。1939年生于法国芒什海峡附近。现为毕卡迪大学名誉教授,教授英美诗歌。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诗歌和诗歌的翻译工作中。从1988年起创作一部长诗《梅河》,诗题取自法国北部一条河流。1978年创办诗歌刊物《今日》,2001年参与创办诗刊《今日诗歌》并任主编。他翻译过惠特曼、庞德等众多英美诗人的作品。散文作品有:《谁在谈欧洲?》、《我们都是德国浪漫派》、《我们生不是为了死》、《岛屿看守地平线》等。2004年获阿波利奈尔诗歌奖;2006年获法兰西学士院诗歌大奖。

张同吾

张同吾,著名诗歌评论家、作家。1938年生于哈尔滨。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在高校中文系执教多年。1983年调入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诗人笔会秘书长。多次主持国内和国际大型学术会议,主编多种诗集与诗论集。主要著作有诗评诗论集《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诗的灿烂与忧伤》、《沉思与梦想》、《诗的本体与诗人素质》、《枣树的意象和雨的精魂》、《青铜与星光的守望》以及小说集《不只是相思》、小说评论集《小说艺术鉴赏》、诗集《听海》、散文集《哲学的白天与诗的夜晚》、随笔集《放牧灵魂》等,三次获全国优秀图书奖。

张清华

上一篇:小诗歌范文 下一篇:第五中全会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