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08 11:25:35

诗歌作品

诗歌作品范文第1篇

为什么她要渴望雨?前一个时期,湖北旱灾严重,似乎一夜天,大地的肌肤,演变得暗淡无光,把春后万物复苏的生气,搞得面貌全非,延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裂、水浅,湖泊直接见底,显露出禾苗枯萎、鱼肚朝天的惨况,面对此景,叫人忧心。

当老天把鄂西北的空气拧干的日子里,蓉儿诗人的心也已到了抗旱第一线,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表达出她的一份爱心、一份温暖、一份深情,写下了许多诗篇。在她来说,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支援抗旱,作为一位业余诗人的她,能有这份心情是值得赞佩的,令人感动。

因而旱情或好或差的变化,也是她心情的变化,成了她心灵极大关注的晴雨表。当雨声响起的时候,诗人又非常敏感地写下:“雨,来了/它在空白的纸上写着”,一种心情上的欣喜跃然纸上。诗人的隐喻是很确切的,为什么称之为白纸?这不是文字游戏,是土地干裂禾苗已经枯死的万方田野,只剩下叫人心痛得如同一张白纸的感觉。雨来了,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里变化,从紧张中放松下来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难以抑制的喜、怒、哀、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读了蓉儿诗人《南方的忧郁》《鄂西北的雨夜》《五月,仅有一场雨是不够的》《汉水的消息》等诗篇,我能触觉到诗人内心很不平静,心随旱情的变化在诗里起伏,她不是梦思,是在曲曲折折的心理活动中追求。诗云:“如果,今晚有雨/我祈祷雨点大一点,密一点/时间久一点/涨满每一条大河和小溪/,这是诗人的渴望,是强烈的渴望,别无它法选择。让水中的鸟儿重新歌唱/生生不息/让南方的空气湿润一些/那些干裂的嘴唇重新吮着露珠/让南方更像南方/温婉动人”诗人的心,沉浸在一片旱情里不断流淌出疼痛的现场感叹,这一幅意境,叫人撕心裂肺,小鸟飞走了,土地裂口了,空气把人的双唇烤干,江南已不是江南的模样了。诗的这种表述,是一种隐入很深的忧郁中所透露出的期盼,谁也说不清,大地何时将能解脱干瘪的形象,再现青青的禾苗。

它在《五月,仅有一场雨是不够的》一首诗里说:仅有一场雨是不够打湿/鄂西北干裂的嘴唇的/汉水很瘦很瘦,河谷空洞/那些忧伤的石头/一一呈现/船已搁浅/水像鸟儿一样飞走了/野人谷,逍遥谷,太极湖/眼神呆滞//读她此景此情的诗句,谁不心痛,顿生凄凄惶惶。接着诗人在求情了:五月,仅有一场雨是不够的/它不能润泽失去弹性的花朵/它不能梳洗蓬头垢面的叶片/它不能擦去一座城市身上的灰尘和酒气//。很自然为旱情操心感叹。接着又随着雨滴的到来,在诗里流露出解渴的心理,略有放松。“雨,终于来了/汉江河上搁浅的船可以通航了”。随着鄂西北的旱情的逐步好转,诗人此时也已感到有了一丝安慰。这首诗的意境,竟然有点像(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场景,虽不是写抗旱的,但它起到了同样效应,是一种萧瑟冷落的景象。古诗中冷落的夕阳西下,散发出无精打采的光,照在枯枝上,乌鸦在枝头哀号,和着萧瑟寒冷的秋风,整个遭难的现场,苍白无力,如一匹忧伤的瘦马。满眼是忧郁,满面是愁思。

不过她的诗,没有过多的运用意象为立意作为贴切的表达形式,而是以悲悯情怀,用深情理性的光辉去演示自己作品的内涵。水的存在即是生命的存在、与自然界抗争,即是人生的意义,朴实的政治抒情与昂然诗意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意象不多的艺术效果,并不差到哪里。

她已感到旱情所现的情景是个大局,是个民族的整体,是母亲身上的一份伤痛。诗中说:“雨水不来/南方多么忧郁/南方的忧郁是母亲的忧郁/母亲愁眉不展//。”她已忧国忧民了。由于旱情极不寻常,已经受到党和国家的极大关怀。

这组诗的最大特点是呈现了真情美,以朴实的诗句展示了真情美的内心。诗人胸襟阔大,胸怀豁达,感情真挚、她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她始终以博大的爱心、充满希望的悲壮、细腻的笔触歌颂着真、善、美。

曾经有专家批评过“文学贫血缺钙”说:“当下的文学创作所呈现出的症结,比如,普遍的理想缺失,思想的贫乏苍白,对形而上的淡漠,新意的匮乏,主旋律的弱化,崇高的消殒,英雄的远去,情感的淡薄,心态的浮躁,想象的乏力,审美的世俗……”。应该关注此类不良精神状态,但不是普遍存在,有提醒的必要,也无须认定什么都是。从蓉儿诗人诗歌作品中所见,她就是弘扬了主旋律。

她的诗在手法上,以真情抒发为主体,力求意境丰富、深远。读了她一些诗后,倒也没感到她的诗过于粉饰、虚伪;倒是觉得她很求实地讴歌真理,赞颂光明,弘扬高雅。既有他手法上的丰富性,又有它的模糊性。追求意境美、旋律美,短小精悍,她的诗没有超过25句的,诗句排列很有乐感,读起来颇有舒适感,长长短短,似乎听到,她手指在琴键上弹动。

对于蓉儿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我很钦佩与敬重。因为她在灾情面前与灾区人民站在一起,急灾民所急,用一个业余诗人力所能及的精神支援,她尽力了,也是她的作品对我的感动点。她与灾区人民在一起,她的心如同一个小政府。从满目凄然忧虑不安中落笔、共鸣,作品隽永流畅、质朴自然之美,是我所感知的。

她的诗歌精神是真正把他人的困苦、磨难放在自己的卷宗里,自找压力的心态得到了弘扬。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曾询问过她说:你这组诗,只因为你以模糊性的手法写的,所以有两种领会:一是大爱的审美;二是小爱的自我欣赏,网络出生的人,有些诗离不开个人抒发。能否告诉我,你的企图是什么?我问的意图我可告诉你,当然我要评的是那些积极向上的作品。她的回答也很肯定:她已从个人抒发逐步在向大爱过渡。回答得还比较实事求是,是符合逻辑的。

最后要说对她的诗,要说有些什么?需要提示的话,我想用著名作家郑敏对新诗的意见相告于她:“生活素材进入诗必须经过一次艺术的发酵,然而,这种转换是无法强加给素材的。由于一些关于抒情和写实的简单化说法的影响,在很多的诗中抒情变成庸俗的宣泄,……。”郑敏老诗人的意见很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现实生活的素材,进行艺术转换是何等重要。实话实说,有些诗的构思与表述尚不成熟,诗的跨度不大,用语为追求现代而失准等。只要留心一点就可以了,气可鼓而不可泄。

附:蓉儿诗人一组原创诗作四首

老天把空气拧干的日子里(组诗)

鄂西北的雨夜

“雨,来了”

它在空白的纸上写着

鄂西北

目光不用惊惧

暗下来的时光隧道是暂时的

绿色窗帘

没有离窗外一步

闭上眼睛

听一群鸟儿潮湿的足音

由远及近

依然等待着归巢

久违了雨

鄂西北的干裂只因没有雨

车轮滚动的是烟尘

汉江已没水

与人民干杯轻松不起来

有多久没下雨了

没有计算

焦急的心知道已是很久很久了

雨 终于来了

汉江河上搁浅的船可以通航了

这多么幸运

该来的终于来了

南方的忧郁

如果 今晚有雨

我祈祷雨点大一点 密一点

时间久一点

涨满每一条大河和小溪

让水中的鸟儿重新歌唱

生生不息

让南方的空气湿润一些

那些干裂的嘴唇重新吻着露珠

让南方更像南方

温婉动人

已经很久了

雨水不来

南方多么忧郁

南方的忧郁是母亲的忧郁

母亲愁眉不展

五月,仅有一场雨是不够的

仅有一场雨是不够打湿

鄂西北干裂的嘴唇的

汉水很瘦很瘦 河谷空洞

那些忧伤的石头

一一呈现

船已搁浅

水像鸟儿一样飞走了

野人谷 逍遥谷 太极湖

眼神呆滞

五月 仅有一场雨是不够的

它不能润泽失去弹性的花朵

它不能梳洗蓬头垢面的叶片

它不能擦去一座城市身上的灰尘和酒气

汉水的消息

一场大雨之后

听说搁浅的船可以起航了

今天早上

我从《十堰晚报》上看到这头条消息

有点兴奋

一条河流开始丰腴 清澈

它又可以哺乳两岸的青草和烟火

噢 这多好

我又可以坐在火车上静静地凝视

它静静地流淌

诗歌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威廉姆・布雷克 诗歌 人性

引言

威廉姆・布雷克是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一生极其简单,作品却颇有建树。他的诗歌作品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发展。威廉姆・布雷克早期作品风格以简洁为主,随着创作的发展中后期作品趋向晦涩,带有暗含的神秘色彩。布雷克被后人广为流传的诗歌作品包括:《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歌》《老虎的赞美诗》等,诗歌中饱含着作家天真的想象与恢弘壮丽的语言场景,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威廉姆・布雷克不同时期诗歌作品的对比,可以深入了解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以及对自由追求的关注与探讨。

一、天真与经验――诗人对美好本性的追求

《天真与经验之歌》是威廉姆・布莱克的诗集作品,由于在风格与主旨思想上的差异,诗集又被分为《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其中《天真之歌》创作于1789年,《经验之歌》创作于1794年。

《天真之歌》蕴含了威廉姆・布莱克对信仰的虔诚与追求,在这部诗集中他肯定了生活与人性的美好,在用词上较为跳跃活泼。例如,《天真之歌》中的《小男孩的迷失》就有这样的一段:“爸爸,爸爸,你上哪儿?啊,别走那么快吧”,“漆黑的夜里,不见了爸爸,露水淋湿了小孩,泥沼又深,小孩流泪。”在这首诗歌中,威廉姆・布雷克重点突出了孩子的迷茫。在作家生活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个对人生产生迷茫的“孩子”,他们该如何找到回家的路呢?而在《天真之歌・小男孩的寻获》中,诗人以理想作为指引:“丢失在荒凉泥地的小孩,跟在摇晃不定的灯光后面哭了起来,救赎者穿着白衣就像爸爸出现”。这里救赎者的形象是模糊的,但他却是布雷克内心的依托。作家在这首诗歌中反映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今读者们深思,我们应该真诚地对待孩子的那一份纯真,不要用成人世俗的观念强加于儿童的纯真之上,这样反而会造成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困惑。

而在《经验之歌》中,威廉姆・布雷克心中的人生理想形象虽然得以具化,为那些真正迷茫的人们指引了未来的道路。代表作《经验之歌・一个小男孩的迷失》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带有天真的态度与内心独白的话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创作仅隔五年,将孩子们带回父母身边转变为深山洞里的猛兽,差异不仅体现在威廉姆・布雷克的思想上,还体现在诗歌风格上,《经验之歌》的文笔风格较为讽刺,语句之间充满了困惑与苦涩,正面揭露了社会的不公。

创作后期布雷克的思想与认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依然可以从《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中看到诗人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对于人类纯真天性的向往。他用“迷失的孩子”作为诗歌的主线,将童年时期看作是人生的中心,因为孩子的本性中充满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之初的美好本性将会逐渐失去。威廉姆・布雷克在内心呼唤那种善良、纯真的本性,《天真之歌》记录了他对美好的怀念,而《经验之歌》凸显了他对人性苦涩的质疑,失去了爱的成年人将残缺无爱的情感强加于孩子身上,这更是社会的悲剧。

在《爱情的花园》与《给得撒》中分别有这样的诗句:“用荆棘捆住我欲念的欢乐”“与我血肉相连的母亲,把我的鼻孔、眼睛、耳朵束缚”。其中《爱情的花园》中让可爱花朵走向坟墓的是“穿黑袍的牧师”,而《给得撒》中则是残酷的母亲禁锢了孩子的意志。威廉姆・布雷克的思想值得当今社会深思――每个人都应该真诚地对待孩子,真诚地对待那一份纯真,不要妄图将复杂的思想观念强加于纯真之上,这样反而会造成人性的泯灭。由此,通过对作家诗歌作品的解读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关于纯真理念的思索。

二、水晶与幻象――诗人对女性形象的解读

威廉姆・布雷克在自己的多篇诗作中都描绘过女性的形象,并且从更深的角度探寻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他的短诗《水晶屋》中就有这样一位完美的女性,布雷克被这个美丽的姑娘关进了小屋中,同时也被她的魅力所征服:“快乐使我震颤心慌!我的心如烈火癫狂;竟然得到三重亲吻。情在燃烧手在发烫”,但那小屋却突然塌陷,作者又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姑娘已经不在身边。这里作者描绘的女性过于理想化,“美丽的姑娘”是作者臆想的躯壳,女性形象没有自我意识的一面,被男性的形象所弱化而成为爱情的对象。布雷克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对女性的同情,例如在《阿尔别恩的女儿们的幻想》中,布雷克就突出了一个美貌却悲惨的女性人物奥斯恩。奥斯恩深爱着正义感极强的塞特恩,却被布罗明强迫。而塞特恩对传统观念有着根深蒂固的执念,更歧视失去了思想的奥斯恩,不再与她接触。与此同时,布罗明也厌恶了奥斯恩,奥斯恩只能沦落为观念的牺牲品,饱受他人的唾弃。诗人布雷克用这首诗歌反映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没有自己的权利,她们的人性被忽视,只是被动活着的对象。

18世纪末处于社会文化与制度压迫下的女性并没有失去对获得自由与人生理想追求解放的渴望,在布雷克的作品《经验之歌・啊!向日葵》中有这样的诗句:“啊!向日葵厌烦了时间,把太阳的步伐计算;寻找美丽的金色地点,作为旅行者旅程的终点。青年们为愿望而憔悴,苍白的处子埋在雪堆,他们从坟墓中跃起,渴望我的向日葵的目的地!”这首诗歌中的向日葵其实代表的是希腊神话中一个迷恋太阳神阿波罗的美丽少女――克里提,她每天从早到晚都跪在地上,深情凝视着阿波罗的马车飞驰而过,虽然阿波罗并没有注意到她,但是克里提的感情却始终不移。最后众神感动于她的痴情,将克里提变成一朵追逐着太阳的金色向日葵。在布雷克生活的时代,女子被社会漠视,很多女性在婚姻与人生的选择上并没有自。而布雷克在《啊!向日葵》中通过“他们从坟墓中跃起,渴望我的向日葵的目的地”等诗句体现了女性对自由与人生追求的渴望,这里的女性形象显得更加鲜明,女性的人格变得更加完整独立,从幻想与水晶城堡中走向了真实,不再受到男性形象的干扰。布雷克肯定了女性与男性在地位上的平等,他的诗词既反映了对当时社会女性形象、人权的思索与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女性解放运动,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

三、诗人布雷克的创作主题探析

18世纪末期布雷克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们受到重重压迫,文学成为人们抒发意见的载体。无论是威廉姆・布雷克的早期诗歌作品《天真之歌》,还是他的晚期作品《弥尔顿》和《耶路撒冷》都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社会矛盾的种种揭露。例如:布雷克早期诗歌作品就彻底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作者走过每一条大街,映入作者眼里的并不是欢笑,而是每个人脸上的虚弱与哀伤,徘徊在作者耳中的是:“在每个人的每一声呼喊之中,在每个婴儿害怕的哭声里,在一声一响,道道禁令中,我听到精神之枷锁的碰击:扫烟囱的孩子的哭叫多么使每一个阴森的教堂惧怕,还有那不幸的士兵的叹息化成了鲜血从官墙上淌下。更不堪的是在夜半大街上年轻人瘟疫般的咒骂,它吞噬了新生婴儿的哭声,把结婚喜榻变成了灵柩。”他们的精神、人性被这个可怕的社会禁锢。整个社会背景下生活中的美好消失殆尽,不再是自由翱翔的天空,反而更像是每日在煎熬。

在布雷克的诗歌《经验之歌・一个小男孩的迷失》中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的虚伪与黑暗的创作背景。诗中借小男孩之口质疑道:“没有人爱别人像爱自己,也更谈不上尊重别人。比思想本身知道得更多,对思想来说也不可能。”“父亲啊,我怎能更加爱你,或者更爱我的兄弟?我爱你就像小小的鸟雀,在门前啄食面包的碎屑。”虽然童言无忌,但是男孩的话语确是对当时成人的反驳,给读者带来思考。布雷克在这首诗歌的开端提出了对爱、思想的本质的思考,用小男孩的口吻说出了自己对爱与思想的理解:爱是自私的,人们最爱的人还是自己;思想不可能比思想本身知道得更多。而小男孩的想法违背了传统的思想观念,这首诗歌描述的故事并非杜撰。

利用诗歌来批判是威廉姆・布雷克对于自由与人类理想的又一深刻认识,他用讽刺的语句、直白的叙事手法突出了一个思想,那就是一切敢于打破陈规的行为都是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布雷克关注的是人类精神的彻底解放、渴望人人都能获得自由,个人理想的实现途径不再受到漠视。

结语

威廉姆・布雷克作为18世纪末期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歌作品蕴含了诗人对18世纪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批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人们既能看到独树一帜的个性与才华,也能看到其复杂的思想情感。从其作品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渴望人人平等、自由解放的社会,追求美好纯真的人性与互相关爱的情感。威廉姆・布雷克对于人性的重视与肯定是其诗歌作品的主旨思想,并直接影响了英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创作的发展。语

参考文献

[1]杨晓君.空间理论观照下的梅尔维尔小说《比利・巴德》解读[J].语文建设,2015(02).

[2]张瑾,王晶.布莱克早期诗歌中女性性意识的对立性[J].外国语文,2013(01).

[3]侯霞.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3).

[4]李宾.论英国作家麦克尤恩《赎罪》中主人公的忏悔与救赎[J].语文建设,2014(35).

[5]袁滔.浅析英国儿童文学中的文学传播历程及其品格贡献[J].语文建设,2014(11).

[6]贺琳.探讨威廉布莱克诗中父母与孩子意象的矛盾性[J].考试周刊,2012(57).

诗歌作品范文第3篇

一、捕捉意象,还原诗画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离开了形象,就无所谓文学艺术,离开了对形象的感受和把握,更谈不上对文学的鉴赏.诗歌尤其如此,诗歌的意境总是借助于一个个意象得以体现的,他们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即诗境。因此,我们要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去捕捉诗歌单个的意象,然后根据意象间的内在联系,优化组合,借助联想或想象的方式使其在头脑中再现,以达到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形象,进而还原“诗中之画”的目的,从而获得一种审美愉悦。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读到这里时,我们不妨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将从诗中捕捉来的“明月”“青松”“山泉”“涧石”“翠竹”“青莲”“浣女”等意象组合成一幅雨后山村清幽空灵的晚景图,然后闭上眼去想象事物间和谐组合,色彩的清素典雅,气氛的静谧恬谈,尤其是浣女与渔夫有说有有笑的热闹场景。随着头脑中这种画面的出现,读者仿佛身于其中,不知不觉便进入了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空间,即所谓的意境美。这样一来,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拉近了读者与作品间的距离,从而打开了通向诗歌鉴赏的大门。

二、填补空白,化虚为实

诗歌的意境不仅包括诗歌中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和人物意象组合而成的实有图境,而且还包括诗歌作品被读者欣赏时加进想象而创造出的意象与意象多重复合而组成的艺术境界,即古代文论之中所说的“想外之象”。前者为意境的第一层次,具有直接可感性;后者是意境的第二层次,具有间接可感性。作者为了实现从实到虚,从有到无的过渡,有时在作品中故意留下一些空白,设置一些悬念,以体现诗歌意境的朦胧美与蕴涵性。因此,阅读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其中的艺术空白,架起沟通的桥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以问答形式,道出了作者的惜春之情,而词中只写了答语,却未写问话,这是一处空白。我们可以试着从原词中悟出问话内容“经过一夜风吹雨打,海棠花怎么了”。从而领悟到这是一个多情之问,一个淡漠回答,进而品味到女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化虚为实,化无情为有情。再如: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诗写作者寻隐者不遇,与童子的一段对话,本该有问有答,但诗中只写答,而不见问。这时,我们不妨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经历,审美体验去填充空缺的内容。从童子“言师采药去”的答语中可推出上句是“尊师干甚去”,从“只在此山中”推出上句是“此山哪一段”。通过这样的填补,就能很好地把握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而捕捉到深邃的意境,体会到“弦外之音”,实现由虚到实的转化,从而架构起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

三、多作比较,反复品味

阅读有些诗歌作品时,可通过比较,更好地品味作品的意境。意境的比较,可有两种情况:(一)有无意境或意境高低的比较。如赏析崔颢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与同时代的诗人畅当的同题诗相比。畅当的同题诗写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间尘;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崔颢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西沉的太阳依山缓缓而尽,东去的黄河滔滔直奔大海。后两句以议论入意:要想看得更远,直至千里之外,那就更上一层吧。畅当的这道诗四句均写景,确也表现了楼高及登楼所见景象的宠阔,但除此外,似乎别无更深的意味,故而没能创造出浣的意境。通过上面两首的对比,我们不是能更好地把握崔颢《登鹳鹊蒌》一诗的意境吗?(二)对同题材、同有意境,但意境不同的作品的比较。例如赏析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与唐代另一诗人郑谷的《柳》做较。郑谷的《柳》写道:“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贺知章的诗,前两句对柳做了形象的描绘:碧树如玉,颖枝如丝,勾画出春柳的袅娜风姿;后两句转向对春风的赞叹,春风给柳树带来了新生,春天使万物充满勃发的生机。这样形成了清新明丽、催人向上的美好意境。郑谷的《柳》呈现的意境是:柳树的千丝万絮似乎懂得离别者的离情别绪,在春风中飘舞。亦可谓清新优美,使人心动意驰,通过这样的比较,既可准确地把握贺知章《咏柳》诗的意境,又可拓宽我们的眼界,增强分析、辨识能力。

四、避繁就简,见仁见智

如,讲解李商隐的《无题》一诗时,有人将其视情诗,本身就很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在东风无力,百花调残的暮春时节,一对恋人依依难舍的别离。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春蚕吐丝至死方休,蜡炬燃烧滴泪成行,直到躯体燃尽的形象,表现了炽热坚贞、生死不渝的爱情。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转而从对方着笔,更见已之相思之苦。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借神话传说寄托希望与慰藉。整首诗借助形象,回环往复地抒情,把真挚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造就了深邃曲折、悱恻动人、优美深远的艺术境界。

诗歌作品范文第4篇

一、题目揭示内容。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例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题“秋思”,“秋” 点明季节,思表明情感,一种思念之情,我们立刻想到思什么,谁思谁,闺中思念丈夫呢?还是身处他乡的游子思念故园呢?结合颔联 “欲作家书意万重”应是写客居洛阳之人,因见秋之凋零摇落而触动了他孤寂情怀,引发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情思。再如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标题“征人怨”,直接写出这是一首边塞诗,“征人”即征夫,戍边的士兵,“怨”点明怨情。

二 、题目表露神情。

有些题目想来也很有意味,即使不读诗,也可约略看到诗人的神情。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题目“寻隐者不遇”,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至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再如上文的《征人怨》也是这样。

三、题目展示作者的写作思路。

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题目“望月怀远”,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首联写望月,而颔联、颈联、尾联则是写相思。

四、题目揭示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诗歌中的诗眼、中心句或题目等也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情感的。如《饯别王十一南游》、《南浦别》这些诗歌从题目就可以理解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诗歌作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婉约;纳兰性德;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异同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8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89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不得不说诗歌是文学史上最为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诗歌便能体现作者的情绪和艺术精神。在婉约派的诗歌作品中,则重点突出了儿女风情,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便是以男女情感为主体,采用严谨的结构、和谐的节奏韵律、清雅绮丽的用词,表现出儿女风情中的婉转柔美、哀怨伤感。而近代的纳兰词具有典型的婉约派特点,尤其是悼念亡妻的悼亡词,更是其作品中的顶峰。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表达的感情真挚深刻、缠绵动人,边塞词则多有苍凉之感,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读之泣泪,他的词风格幽怨婉转,使人不忍醉读。克里斯蒂娜・乔治娜・罗塞蒂的诗歌清丽精致,节奏明快,其诗中蕴含的伤感、冲淡、含蓄以及朦胧的美感具有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两者之间的比较最容易看出中外诗歌作品中婉约之美的异同。

二、纳兰词的凄婉幽怨

纳兰性德,清朝权臣纳兰明珠的长子,生于钟鸣鼎盛之家,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他的诗词却以凄婉、哀怨为主,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作。纳兰词虽然具有典型的婉约风格,但是却没有浮艳颓靡的用词,以清丽超逸的词风,有微风拂面之舒适。曾获“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盛誉。

(一)善用意象之关。意象是指在客观存在物象中添入主观的情意。当诗人将客观存在的意象重新构思,那么就是在赋予物象美学的理想和趣味,从而形成具有诗人主观情意的意象。诗人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象,通过重组构思,组成独特的意象群体。在纳兰词中,意象构词信手拈来。自然景观中的夕阳、月亮、风雨、树与花以及生活场景中的灯、烛等,都被纳兰赋予了他的独特情感,在他的词中构成了独特的意象。纳兰性德出生在贵族之家,但是短短的30年却体会了人生的悲苦,他曾说“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由于挚爱的妻子早逝,纳兰对于世间万物终将消逝充满忧愁,加之生于富贵之家淡泊功名的心性,使他内心郁结,他将这些离愁别绪揉进他的每一首词中,使他的词萦绕着难以消散的悲戚伤感。在纳兰词中,无论是悼亡词还是边塞词,富有悲怆之意的意象之语遍布字里行间。“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首《采桑子》中,雨夜萧萧,孤灯难眠,只有凄凉的曲调吟唱着愁肠百结。这些意象在纳兰的笔下组合成悲凉的意境,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与内心的忧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长相思》是纳兰词中边塞曲的代表之作。边塞的风雪中宿营搭帐,山高水长,唯余千帐灯下,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寥寥数语,只赖白描,无半点修饰,意象的组合,描绘出一幅边塞将士思乡的壮阔场景,更是写出自己对这种扈从生活的厌恶之意。

(二)纳兰词的艺术关感。纳兰词的美感在于其词中所带着的凄婉幽怨,在纳兰词中,极少出现明亮炫丽的词句,常常蕴含着凄凉、落寞和感伤。即使在他的诗词中,选择的意象本身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如“雨”,给生命带来生机和润泽,“月”代表团圆和喜庆,“灯”能够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但是这些具有活力生机的一面在他的诗词中鲜少出现。“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梨花本是生机勃勃,却在此述说愁苦。“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燕轻飞,桃花盛开,却依然被用来叙说离愁凄苦。在纳兰词中,似乎所有的生命都浸染了对生命消逝的忧愁和无尽的感伤。至于那些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伤感的“黄昏”、“残秋”、“暮春”、“落花”等意象,更是屡见不鲜。“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夕阳与落花,描述了一幅闺中伤春的景象。“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黄叶与残阳,用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诉说着对逝者的追念和生者独留的悲凉。纳兰词中满眼寂寥与悲凉,一眼望去,无不表达着对逝者的眷恋以及对生者的哀怨。这也是纳兰词的动人之处,字字泣泪,句句锥心。

三、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歌的清丽精致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19世纪英国论坛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家庭中,父亲是英国的意大利流亡者,是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意大利语教授,母亲则是拜伦的医生和秘书,并且发表了哥特式小说《瓦姆普瑞》,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也都是杰出的人物。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创作才能来源于母亲的培养,而且也正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她也是一名虔诚的英国圣公会教徒,但是她的爱情却因为而两度夭折。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抒情诗清丽婉约、柔美精致,有中国诗词中的婉约派之风,曾有人说她的诗让人的眼泪含在眼中却不能滴落,让人想要叹息却又不能叹息。读她的诗仿佛一阵馥郁的清风穿透心灵,带着感伤、冲淡、含蓄和朦胧的美感深深震撼我们的灵魂。

(一)感伤之关。感伤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感,通常以忧郁、缠绵、凄美、哀怨、悲凉等情绪散发出一种动人心弦的婉约之美。在这种独特的美感之下,常常隐藏着真挚的情感,且这种情感多来源于失去。诗中的感伤之美萦绕着诗人对于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对于未来的无限神往。在克里斯蒂娜的诗中,死亡是一个常见的字眼,或者也正因如此,她的诗中永远弥漫着哀伤的曲调。克里斯蒂娜用死亡来祭奠她幻灭的爱情,但同时,她的诗中也流露出爱与希望。或许是因为她期待着死亡可以帮助她摆脱宗教的束缚,与爱人在一起。克里斯蒂娜在她的诗中将爱和死亡相互融合,这或许也是向世人传达着爱是具有两面性的,不仅是明媚美好的,也有着失落和无奈;死亡也不只是冰冷的,也夹杂着温暖和希望。正如在她的诗《歌》中,第一部分仿佛向爱人交代后事,不必唱悲伤的歌曲,不必种植松柏和玫瑰,愿意就记得,甘心就忘记;第二部分开始述说自己将感受不到风雨,听不到夜莺歌唱,也许记得也许也会忘记。这简单的诗句中隐藏着淡淡的哀伤和期望。这首诗用死亡来哀悼逝去的爱情,既含有死亡带来的冰冷的感伤和绝望,也充斥着爱情的明丽与憧憬。

(二)冲淡之关。冲淡之美代表着质朴、清丽、淡泊和空灵的美感。其中有着对自然、世界和人生的感悟。这种美感使文学作品余音绕梁,回味悠长。克里斯蒂娜的诗将这种美感表达的恰如其分。在她的诗中,总是能够看到在炫丽平静的表面下,若有若无的冲淡之美。使她的诗表达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感悟。在《妖精的集市》中,具有大量的描写自然的诗句,晴朗的夏夜,甜美的水果,这械斗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克里斯蒂娜的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宗教而创作的,受宗教影响,在她的诗中努力表现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宗教所赋予自然的道德标准之间的微妙平衡,在她的诗中,自然界绚丽多彩的背后总是隐藏着神的启示。克里斯蒂娜在40岁的时候,患上了格雷夫斯氏病,病痛的折磨让她对于人世间的美与欢乐总是带有疑问,她觉得这时间的美好终将逝去,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了虚幻。因此,在她的诗中,一方面表达着世间的美好和情感的哀伤;另一方面又用宗教的思想否定这些美好,远离这些哀伤。她的诗将世界描绘的绚丽美好,对未来也充满热切的希望,但是表达出的意境却总是宁静悠远,情感淡泊空灵,如镜中月、水中花。

(三)含蓄之关。含蓄之美,顾名思义,指的是含而不露,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在克里斯蒂娜的诗作中,不可言说的就是她对于世间的爱与不舍。几乎她所有的诗作中都隐含着这一含义。由于,克里斯蒂娜总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所以在她的诗中,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情感的向往总是委婉而含蓄的。她的诗中,几乎从没有直接地表露出对于爱情幻灭的哀伤和对于人世的留恋,而是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传递给读者。虽然没有直白的表达,但是我们依旧感受到了她心中的无奈和伤感。的不同,让克里斯蒂娜两段恋爱都无疾而终,因此,在她的作品中,这种无法得到的爱、不能宣之于口的苦被痛苦的压抑着,但是一直存在。在她的诗中,淡泊里有着哀怨,明丽里掩着伤感,读她的诗,总是使我们感到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

(四)朦胧之关。朦胧之美一般是指在作品中具有某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意蕴,使诗歌读来韵味无穷。克里斯蒂娜对于生命和死亡充满了矛盾,她醉心于大自然的美好,但是又觉得这美好的大自然是虚幻的。感官的美好和的矛盾让她徘徊在现实和虚幻之间,让克里斯蒂娜的思想飘忽不定,所以她的诗中充满了这种矛盾。含蓄的表达,优美的诗句,让她的诗具有一种独特的百转千回扑朔迷离的朦胧美感。19实际中期开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动摇了人们的。克里斯蒂娜也生活在这一时期,这也导致了她对自己所信奉的信仰有了一些不确定,这些不确定也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如《妖精的集市》中,是劳拉的堕落还是世界的堕落?这些都表现出对某些宗教观点的不确定性。宗教是克里斯蒂娜的精神依靠,但是这些不确定让她的信仰变得模糊摇摆,却给她的诗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四、总结

诗歌作品范文第6篇

关键字:海子 诗歌 麦地 幸福 死亡

一.麦田的守望者

海子原名查海生,中国当代后朦胧派代表诗人。1964年3月24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河查湾,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并开始了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非同寻常的激情和毅力创造了近200万字的作品。海子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广袤的麦地曾是他的玩伴和依靠,麦地的记忆、对于麦地的依赖深深的刻在了海子的骨髓中,海子能够理解麦地的纯朴、坚强、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无限宽容,他也能够体会到麦地经受的苦难、疼痛和那无尽的沧桑。因此,他创造出了“麦地”意象。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从他的诗歌中,看到麦地四季的轮回,看到风吹过的痕迹,鸟飞过的身影,以及麦子茁壮而顽强的生命力。在其诗作《麦地》中,这种对麦地的眷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中的麦子是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养成性命的麦子”,而月亮则是人类的精神基础,诗性启迪。“碗内的月亮\和麦子\一直没有声响”,表明着物质与精神一直滋养着我们,且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第三节“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的金子”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父亲在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精神的力量,在海子笔下,乡村及麦地,如同爱你、理解你的慈母严父、如同注视着你、指引着你的神明,面对赐予我们无限生命的麦地,他意识到了个人的渺小和卑微。而那些摧毁麦地的鸟,就像侵害我们生命的种种灾难,会时不时地划过我们生命的轨道。那家乡吹来的风,飘过的云为我们送来了永不枯竭的精神养分,而麦地的丰收,物质的收获也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第九节“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收麦这天\我和仇人\握手言和\我们一起干完活\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此刻我们心满意足”,麦地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一切的万物生灵,在它面前都是平等的,“仇”是可以泯灭的,我们和仇人也是可以握手言和的。整篇诗歌中,时时出现的月光,表明诗人虽置身物质世界中,仍时时关注着精神之源,这正是海子的可贵之处。

二.幸福的歌颂者

海子虽然有着深深的自杀情节、人格风裂倾向、时时表现出与世俗的疏离和对立,然而正是这种内心的灰暗与矛盾,才使海子能更深切地感受和体悟生存之不易,幸福之不易,从而能更发自肺腑的赞美生活、崇尚幸福,例如其传世名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海如同麦地一样,是海子的安魂之乡,奋斗之源,理想之国,是海子作为“海之子”的精神归宿,是他可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感的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有一种虚无缥缈之感,确是可以让海子真切的感受到的幸福。“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一切幸福的事情,都从明天开始,表明了海子对于幸福的殷切期盼,也表明了今天的生活是没有幸福的,是冗长乏味为世俗所牵绊的,诗人想抛弃这一切的俗事,投入明天,投入山川,投入河流,投入幸福的生活。“喂马,劈材,周游世界”喂马、劈材和周游世界丝毫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但是诗人却巧妙的将它们融入到理想的幸福生活中去,表明此种的周游世界并不是实体上的,是在喂马、劈材这种琐事之中也可以从事的,是思想上的周游世界,是精神上的流浪。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的碰撞,今天和明天的冲突,亲人和陌生人的冲撞都构成了那一道道“幸福的闪电”,全诗无处不体现了这种细微的幸福感。“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的“给”、“为”、“愿”等动词,都表示了祈愿和赠与,表明了诗人真诚的祝福他人,但自己却选择了离开、不介入、拒绝被尘世渗透的姿态和生存方式,“只愿”表明了诗人的固执与决心,像一名执拗的少年,不顾大人的劝告,一心追求认定的幸福,为理想献身,为幸福献身。

三.诗歌的殉葬者

对于海子来说,人的一生似乎太漫长,海子用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领悟了六十年的人生,因为他动用了冲刺的速度,用全部的青春,全部的生命,全部的心神创作诗歌,为诗歌献身,并最终用死亡为其灿烂的诗篇画上了完美的惊叹号。海子的死,似乎是计划好的,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透漏出了自杀的倾向,以及可用的方式,海子一共设计了8种可用的方式。分别为:斧劈,源自《自杀者之歌》;上吊,源自《自杀者之歌》;开枪,源自《自杀者之歌》;跳楼,源自《跳伞塔》;投河,源自《自杀者之歌》和《水抱屈原》;沉湖,源自《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蹈海,源自《七月的大海》;卧轨,源自《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最终选择了其绝笔诗篇《春天,十个海子》中的方式,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

读者可以从海子这悲痛的文字中体会到他的悲伤,无奈,和凄苦,像是要把自己的伤疤揭开给世人看。看似是嘲笑自我的文字,实为对世人的讽刺。分裂出了10个海子,嘲笑现实中的实体――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为什么要长久的沉睡,为什么?醒着的人和沉睡的人之间的对峙,海子与那些自认为了解他的人之间的对峙。在痛苦的深渊中徘徊的海子,用冷面来面对这个异样的世界。终于将内心中的悲愤宣泄出去,十个悲伤绝望的海子,他的灵魂,记忆,意志,爱情,信念,情绪,悲伤,欢愉,希望,绝望,围着被劈开的肉体起舞,唱歌,再欢快的动作也掩盖不住内心中的悲痛,忍无可忍扬尘而去。凄清退却,十个海子就剩下一个,最后的一个,喜欢黑夜、沉浸冬天、倾心死亡的一个。始于春天,终于冬天,冻僵了故事,冻结了记忆,回归乡村,回到起点,回赠大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被世人理解的心境,只关注温饱,只追求物质,无视精神世界,无视美丽的黑夜和黎明的世界也是海子所不能理解的。看不到理想,看不到曙光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智慧愈高,痛苦愈深”那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也走了。

海子说:“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试。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海子用他的整个人生抒写了一首他理想中的大诗。海子的诗,正是他所希望的越来越趋向行动的诗,而这种行动,是用青春和生命作为手段及代价的。海子虽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不得不说他死得其时,死得其所,正如骆一禾所写:海子的生涯“等于亚瑟王传奇中最辉煌的取圣杯的年轻骑士,这个年轻人专为获得圣杯而骤现,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圣杯,圣杯在手便骤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结。”海子选择了人生的顶点作为生命的终点。如果把海子的生命比作一朵花,那么在诗韵文坛的万艳季芳中,定是最为惊艳、可贵和压枝的那朵。

参考文献

1.《海子诗歌经典》, 2010, 中国画报出版社

2.《海子诗歌中的“麦子”意象解读》,谢伶俐,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9卷第2期

3.《海子诗歌的麦子意象》, 刘建杰,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3期

4.《传播一种幸福观-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马君成,诗人诗作

5.《论海子诗歌的死亡意象》, 刘建杰,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一期

诗歌作品范文第7篇

我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愿我拥有一匹宝马,

我骑上它,

奔向书的海洋,

知识的天地!

我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愿我拥有一双千里眼,

我配上它,

去查看世界的明天,

世界的容颜!

我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愿我拥有一对顺风耳,

我配上它,

去倾听世界的声音,

世人的心愿!

我还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心愿,

愿我拥有一双宽大无比的手,

我拥有它,

就可以为世界架起一座连心桥!

让世界人民永远和睦相处!

幸福平安!

啊!

这就是我的美好心愿!

作者:高旭(原创)

东营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

诗歌作品范文第8篇

诗歌教学是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六艺》中就有《诗》这门功课。用诗歌来对儿童进行语文教学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诗歌的精神。而当下儿童诗歌的教学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材中儿童诗歌数量的贫乏

纵观小学语文课本,一至六年级的课文中儿童诗歌仅只有十几首,而且以低年级为主。如金波的《鲜花和星星》、冰心的《雨后》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富有情趣的诗歌的数量还是少了一些。谭旭东老师在《童诗在困境中挣扎》一文中将童诗的尴尬处境精辟地概括为:(1)儿童文学家庭里的失宠儿;(2)新诗家族里的流浪儿。

2.教学方法单一

诗歌往往用凝练的语句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短短几十个字就能展现诗意的美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地对诗歌进行分析,将流畅的语句肢解为单纯的字或词,在分析字词的过程中,不但一点点抹杀了孩子对诗歌仅存的那点好奇心,而且破坏了诗歌所创设的那种意境,那种美好。

3.儿童诗创作的苍白

当下的语文课堂,儿童诗创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大部分老师总是认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诗歌的创作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的。于是,课堂上只是读诗、解诗,很少涉及儿童诗歌的创作。在台湾,语文教学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认为,让低段的孩子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二、诗歌教学策略的思考

面对以上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反复琢磨,希望能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幸福地徜徉于诗海。

1.及时的补充

儿童热爱大自然,倾情于多样的生活,但又很难将自己对生活的这份喜爱、这份体悟表达出来。许多儿童诗歌作品则做到了,帮助儿童更准确、更细致地去感受生活,更活泼、更鲜活地去描摹大自然。因而,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一首诗的教学,拓展一个作家诗歌阅读;由一位儿童诗人诗歌的阅读,拓展到其他儿童诗人创作的诗歌的阅读。这样,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意的美好。诗人笔下的星空、明月、春风、夏雨、秋实、冬雪、飞鸟、走兽……都与孩子的情感水融。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第14课《鲜花和星星》时,笔者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著名儿童诗人金波的这首小诗,在反复朗读之后,在看图背诵之后,孩子们是越来越喜欢这首小诗,因为诗中的鲜花是那么美丽,那么繁多。置身于花海,孩子们仿佛就是花海中的一朵花或一只蝶;诗中的星星更是勾起了笔者与孩子共同的回忆——在晴朗的夜空下,举起小手,一颗一颗数着满天的星星。于是,出示金波的儿童诗集《长出翅膀的太阳》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带着对儿童诗歌的好奇,带着对金波的崇拜走进书中,走进一首首小诗里。

2.儿童的立场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有一颗童心,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用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性情去学习甚至欣赏一首童诗。

如今,我们总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去阅读儿童诗,总觉得那些诗歌平淡无奇,没有深度,有时甚至会怀疑诗人的想象力。总之,把一切看得太过简单,太过容易,缺少了那份童真,缺少了那份浪漫。我们真的是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怎样上好儿童诗的课?

(1)读一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朗读在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儿童诗简单易懂,形象生动。首先可以鼓励孩子各自去大声朗读。自主性的阅读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在朗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全体孩子拿着书本,大声朗读。此时,因为有了对诗歌的理解,他们朗读起来,就津津有味了。最后,个别学生示范性地朗读,更是可以激起孩子学习诗歌的热情。各具特色的朗读让孩子对诗歌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想一想。记得严清老师在听完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力量,在冥思中拔节》后,曾说:“这堂课,我们不禁去关心蝴蝶的命运,不禁跟孩子一起通过美的文字去领略一种美的感情,去体悟一种人生的哲理,去享用一种凄美的诗意。这种很宝贵的情感是文化,这种很质朴的哲理是文化,这种凄美色彩的诗意是文化。”是啊,诗歌中内藏的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课堂上,孩子在大声朗读之后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由“闹”到“静”,鲜明的对比,更是给孩子插上了思考的翅膀,在诗中让思绪飞扬,在诗中让情感交融。

比如,雪天,我领着我的小狗/从冰上走过/小狗也会叹息/它说,很寂寞。——《雪天,我领着我的小狗》

短短的几句话,纯净得令人心颤。读了之后,我们眼前马上会出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纯美意境。整个天地之间是一片纯净的雪白,在这样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我”和那只可爱的小狗,悄悄地从冰上走过,就如画家手执画笔,在一块巨大而洁白的画布上轻轻地画下两条生命律动的线。世界仿佛静止了,但生命就如冰面下的河水一样在涌动。简单的语言和凄美的画面表达的是一种纯净、寂寞的思想。这看似简单的诗句却透着深意,透着深度。孩子们可以根据诗句去思考,读了诗句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诗歌的情感就跃然纸上了。我们真的是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我们的诗歌教学的课堂,也只有

当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才能在课堂上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共同成长。

(3)做一做。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

诗歌作品范文第9篇

[关键词]洪世泰 中人 天机论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80-02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的朝鲜社会历经壬辰、丙子两乱后,新思潮、新变革不断涌现。在技术职中人等的带动下,与当时统治思想性理学所对立的一种新的中人文学应运而生。中人文学反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特别是身份制度的制约,提倡文学面前人人平等,认为好的诗歌是诗人自然情感的流露,而洪世泰便是中人文学发展初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一、洪世泰其人

洪世泰(字道长,号沧浪、柳下,1653~1725)是朝鲜时代后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是位高产的作家,其文集《柳下集》10卷中载有诗歌1627首,赋3首,文42篇。他离世六年后,其女婿赵昌会和门客金鼎禹编纂了《柳下集》补遗4卷,一共流传下来的诗歌创作高达2218首。①其诗才在当时文坛已颇获盛名,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文坛上首屈一指的诗人。

洪世泰生于孝宗四年(1653),籍贯南阳,是高丽初期太师悦的后孙,家族内多人担任技术职中的低微官职,如写字官、察访、医院等。他家境贫寒,但从小便显露过人才华,5岁读书便能通晓大义,之后更是遍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②26岁(1675)考取汉学官,却迟迟未被委任实职。在为生计奔忙的同时,他将对生活的感悟、社会的黑暗、不得任用的不平付诸于笔端,诗歌创作渐渐有了名气。直到46岁,他才得以被委任为吏文学官。

柳下洪世泰作为中人层文人,克服了当时社会的排挤和挫折,秉着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真正开展了中人的文学活动。他自成一套文学理论“天机论”,结成洛社诗社,不只与中人,还与士大夫进行文学交流。“天机论”此后成为中人文人思想的典范。在他的文学生活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与中人文人间的文学交流。他花费十余年编纂了中人文人的共同诗集——《海东遗珠》。在这本诗集中,他收录了200年间48名中人文人的236首诗歌,在他“沙揀金”③般的呕心努力下,中人文学的宝贵结晶流传了下来,中人文人中的许多后起之秀,如郑来侨、郑敏侨、郑行百等都受到他的诸多影响。

二、柳下洪世泰诗歌创作的审美意识

洪世泰的诗风随着他人生历程和世界观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将以46岁为界将洪世泰的诗歌创作分成前期和后期进行考察。46岁前他考取译科却迟迟未受到任用,多年四处流浪,遭受失意打击。46岁时他将自号从沧浪改为柳下,在北汉山白莲峰下筑“柳下亭”意欲隐居潜心诗文。也是在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吏文学官,长年的窘迫贫苦生活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可以说,46岁是他人生转折的重要一年,诗歌的审美倾向也以此为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前期——“高车四马若无尊/兀兀胸中傲气存”

洪世泰虽然出身奴籍,凭借自身努力早早考取译官,渴望为世所用,却生不逢时。他在文坛上颇具名气,却不愿委身做士大夫的食客。即使他身份低微,不被认可,却仍是一身傲气、坚强不屈,这种傲气来源于他对自己才能的自负。

除了身居一官半职的岁月,洪世泰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和流浪中度过。南至庆州,北到平安北道,冬至关东地方,西至江华,朝鲜的土地上几乎处处留有他的足迹。34岁时(1688)他游览日本和江华、堤川等地,在溪谷中寻找石门的途中写下《石门》一诗:

石门岩壑险且森 沿溪步到青松林

流水泠泠学人语 白云悠悠同我心

采药谁能入深洞 浣纱或见依清浔

西峰日隐雨欲至 忽有天风吹满襟

寻找石门的路途虽不顺畅,诗人却不忘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诗人在诗中借“水”“白云”等意象,托自然之秀美言诗人高洁之志。全诗意境优美,色调明澈清澄,风格高雅脱俗,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可以说,洪世泰的前期世界观和文学观是积极向上的,诗歌在抒情上关注自我较多,诗歌经常结合旅途见闻,文字举重若轻、淡雅清新。前期洪世泰虽然生活困苦,但勤于学业,精于诗文,早早考取译官,渴望早日在仕途上一展才华。正如他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吟诵过“千里一高飞/丈夫有远志”④一样,他渴求早日立身处世、大展宏图。他本性高洁、正直,一直坚持心中所想,不同流合污。然而,随着十多年的入仕无望和几十年生活贫苦的折磨,洪世泰也不禁疲惫和忧愁,诗中随之出现了挫折、不满和逃避的倾向,从他的《书怀》一诗中便可以窥见这种心理。诗中说道:“每欲移家住近山/此身於世不相关/須营草阁无墻壁/尽取千峰入卧间”。他与理想之间的最大阻碍,便是身份的限制,他诗中所谓的“无墙壁”正是抒发了消除这种身份的束缚的强烈渴望。

(二)后期——“世应嫌我辈、天亦折斯人”

46岁的洪世泰终于得到实际任用,先后担任了吏文学官、制述官、屯田长、通礼院引仪、西部主簿兼纂修郎等官职,他还参与了《东文选》的编纂,肃宗赐国舅西湖十景图时他咏颂了十咏诗,编纂中人文人的诗集《海东遗珠》……他一度认为抱负和雄心有了实现的机会,困苦的生活能够得到解脱,可是因为中人身份的束缚,他始终没有升到更高的官职,还遭受了两次解职,这种荣辱的矛盾反复也形成了其后期诗歌创作的特点。洪世泰50岁时作过《小步》一诗:

溪北和风雪易消 晚来闲步出东桥

归鸿得意天空阔 卧柳生心水动摇

物色园林如去岁 春遊灯火到元宵

少年行乐非吾事 斗酒双柑亦自谣

诗歌一直以一种温暖平和的基调缓缓叙述,诗人融情入景,将人们带入一个梦一般的意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50岁刚刚得到任用的几年间生活暂时安定、仕途上踌躇满志的心境。与这种情绪相对立,我们来看54岁时洪世泰作的《述怀》一诗,

中宵默坐念平生 壮志文章只浪名

世事岂饶双鬓色 秋怀又入百虫声

纷纷末路何多险 落落交遊亦少情

独怪海山偏有力 年年挽我作西行

54岁时洪世泰被调任外地任屯田长,职位低微,仕途发展无望,整篇诗歌的情绪是消极又悲愤不平的。诗人回顾一生,认为凌云壮志、文坛声名都虚无缥缈,崎岖世事的折磨下,不过徒留逐渐衰老的躯壳。诗歌是诗人对生命的又一次言说和发现,洪世泰全情宣泄在诗歌中,把应对现实的疲惫和生活的悲苦都展现给了我们,这与之前平和的心境是截然相反的。

后期诗人的诗歌创作倾向从积极到消极,对身份制度从悲愤到批判,自身能力不被现实世界所赏识的不满、强烈渴求平等、亲友离世的孤独绝望等心理都在艺术世界得到了体现和升华,并且深深根植在了洪世泰的文学思想中,发展为中人层的代表理论。他把诗歌“真率”与否作为评判好坏的标准,诗人真诚的情感流露、天性、源于内心的表达皆谓“天机”,在“天机”面前无关礼教、身份,人人平等。

三、诗歌与“天机论”及文学史意义

可以说,洪世泰的诗歌创作正是如实地履行了其“天机论”,他曾多次发表对作诗的看法,强调诗歌应是真性情的表达,“诗者出於性情/达乎声音/讽之自然有神动天随之妙者/斯为至矣/若夫务奇巧/为险涩语/以人所难解为工/非知诗者也⑤”。诗人认为诗歌无须过多修饰,只要“神动天随之妙”、“天机中自然流出”,达到物我一体之境,那么便不分诗人的贵贱,都是真诗、好诗。这样的“天机论”,与当时朱子理学的“载道论”背道而驰,却为中人文学的创作正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柳下洪世泰诗歌作品的审美意识及其诗歌理论。洪世泰作为中人文学的初期代表诗人,一生与诗文为伴,在当时文坛颇具盛名。他的人生充斥着生活的贫困、身份的束缚和个人的不幸,这样的经历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把人生经历凝缩在诗歌中,抒泄人生的挫折和悲愤,揭露封建身份制度的黑暗,渴望打破桎梏,追求自由和平等。当时主流文坛崇尚宋诗风,他却另辟蹊径,诗歌创作中充满唐诗似的悲壮美。他把创作中的所思所想形成理论,名为“天机论”,可以说是勇于在诗歌中大胆表露情感的中人第一人。而他历经十余年编纂的中人文集《海东遗珠》,与其他中人文人进行文学交流的诗社活动,则有待于我们下一步继续研究和探讨。

注释:

①转引自李钟泰,洪世泰诗的变貌样相.韩国庆北大学硕士论文,1994.

②“予生五岁则知读书 从塾师爱数卷书 已能通大义 既长读经史外诸子百家 无不通览顾”摘自.柳下集.

③“广加搜索得诸家诗稿 把沙揀金务归精约 至于人所口诵其可者 非不收录 积十余年 而编乃成”摘自洪世泰.柳下集(卷9).

④洪世泰.遺興(其二).柳下集(卷1).

⑤洪世泰.自序.柳下集(卷1).

【参考文献】

[1]李钟泰.洪世泰诗世界? 变貌? ?意味.??? ????,1994.

[2]成东显.洪世泰? 汉诗? ???作家意识研究.??? ????,1996.

[3]周龙大.洪世泰? 文学意识? 汉诗研究.??? ????,1999.

[4]安大会.洪世泰论-朝鲜时代汉诗作家论.1987.

诗歌作品范文第10篇

在寻找

小火炉啊

那阿时

你还是一个纯洁无暇的天使

肥沃的土壤是你的肌肤

绿叶是你的肺

江河是你的血脉

大海是你的心脏

你的每一个器官都没受过污染伤害

不久

你成了亿万儿女的母亲

为了爱,你忍受着莫大的伤害

你的肌肤一部分逐渐干裂成沙漠

毒烟毒气无情的侵蚀你的肺

油污垃圾漂过你的血脉

聚集在你的心脏

天怒了

看不下去了

沙尘暴来了

臭氧层有缺口了

洪水来了

泥石流也爆发了

……

你的儿女羞愧的地下了头

植树种草,治污减排……

每一个人,都出一份力

发誓要让你恢复当年摸样

一年,一千年,又一千年……

你看着自己,感动得流泪了

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如诗

我站在时光的轨道里

听昔日唱尽繁华的那些歌声

是怎样地日益嘶哑

我抚摸着岁月的掌纹

看当初舞尽翩跹的那些衣裙

是怎样地褴褛不堪------

我叫珠江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午夜梦回

倘佯在润物无声的烟雨中

发髻上闪烁的是日月星辰的璀璨

衣袖上浮动的是古树藤花的典雅

唇齿间婉转的是笙箫丝竹的清唱

琉璃般澄明的云彩是我恬然心境

梦醒时分

哀叹这乌烟瘴气的尘世

发型凌乱------

灰蒙蒙的尘土掩盖了日月星辰的光辉

衣袖褴褛------

轰鸣鸣的机器遗留下残花断桩的凄凉

唇干口燥------

污浊浊的江水遗失了鸟语花香的美好

伊人憔悴,容颜衰,谁怜?

钢筋水泥的丛林怎比我的湖光山色

空虚浮躁的年代哪来我的宁静致远

愿世人良心未泯,垂怜……

上一篇:赞美祖国的诗歌范文 下一篇:幼儿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