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收获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09 16:35:35

培训收获体会

培训收获体会篇1

一是坚定维护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这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驾驭全局、敢于担当的雄才伟略。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经过历史证明、实践检验的,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更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和这个核心,听党的话、跟党走。

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结合我们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就是要满足群众对改善住房环境、住房条件、住房质量的更高要求,满足群众对出行快捷、畅通、安全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要把握基本原则。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交通出行方面、产权手续办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加快解决群众各种投诉,提供更多便民举措,以新业绩新成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需要新期盼。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转职能、转作风、提效能,深化“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和“互联网+放管服”改革。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精神,推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项改革落地落实,住房城乡建设机构设置规范,明确职能、厘清责任,促进住房城乡交通建设系统健康均衡发展。

三是作为新时代建设者。落实在我身上,我将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我将坚持不懈加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党的新要求,自觉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培训收获体会篇2

一、无锡市经济发展概况。

在改革开放以前,无锡是一个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突出特点体现在文化底韵、历史遗迹和旅游观光方面,在经济上是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城市。从全地区看,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并不发达。改革开放以来,无锡牢牢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悠久、劳动力素质高、崇尚科学的人文优势以及商贾云集的商贸优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无锡市其中包括所辖的各县级市已经成为名播海外的经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其意义不仅在于经济本身,对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意义。正是由于他们经济实力的增强,才能够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绿化,使城市人均占有绿地8.6平方米,处于全国最好水平;财政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使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制度得到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人口覆盖率达到95%,人均筹资106元。由于政府的资金实力强,使政府管理城市的能力有了根本的保障,他们能够为国企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国企改革能够比较顺利的实施。

看到无锡的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突出感受:一是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切困难和问题都能够在发展当中得以解决,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才具有现实的基础。经济不发展,所有社会问题只能是永远摆在那里、永远得不到解决。二是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到无锡学习期间,无论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都使我们切身感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现在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的竞争,已不仅是企业间和局部区域间的竞争,已经是全局性的甚至是国际间的竞争。王珉省长提出的变“快走”为“快跑”的要求,对于我们这样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地区来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二、无锡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无锡经济发展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其经验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布局方面的经验,有政府调控方面的经验,有企业运作方面的经验,有人文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初步感到,总的来说无锡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有三个方面:

1.抢抓机遇,乘势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过几次经济发展的机遇期。面对历史机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导者所采取的态度和所实施的举措不同,最后经济发展的结果出现了巨大差别。无锡市在各个历史机遇期都做到了善于发现机遇,善于抓住机遇,善于利用机遇。他们总是能找准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最佳的结合点,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乘势而上。改革开放以来,无锡人在大胆解放思想中抓住了三次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抓住了8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的机遇。在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末,最初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来又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轨。在当时的条件下,商品短缺,企业生产什么就能卖出什么。当全国大多数地方还坚持“以粮为纲”,把主要精力用在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和维持国有企业艰难生存的时候,无锡人率先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迅速地调整了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乡镇工业上,很快使乡镇企业形成燎原之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不仅直接扩充了经济发展的总量,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实现了向工业化迈进的起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始积累,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住了90年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无锡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外向型发展的先发优势,使无锡的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中,成为外向度相当强的经济城市。他们先后成立了中新合作无锡工业园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放区、马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保税区和太湖旅游度假区等5个部级、11个省级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激活了整个无锡经济,促进了无锡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是抓住了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机遇。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中国成功入世,全球资本都急于寻找进入大陆的机会,外资对大陆研究、投资的力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历史各个时期。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也在加大。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无锡人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即: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锡不仅巩固了优先发展的地位,而且实现了更快的发展,经济总量、产业升级等方面超过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他同等规模的城市。为了加强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拓展发展空间,无锡民营经济呈现“井喷式”大跨越、大发展的迅猛势头。机遇对于各个地区都是同等的,无锡人抓住了,他们就实现了快速发展。

2.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无锡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无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他们通过大办乡镇企业,奠定了无锡工业的基础。但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这种体制和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不适应性很快地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改革力度,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的工业企业。为此,无锡开始了大胆的企业改革,及时地对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集中进行了改制,使这些存量资本再一次被激活,并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整个社会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又抢占了先机。无锡在国有和集体资产退出时机的把握上也是恰到好处的,他们往往是在企业越红火的时候越要退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国有和集体资产全身而退,而且还切实实现了国有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3.树立亲商理念,营造优良环境。

无锡经济所以能够快速的发展壮大,与其优良的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是分不开的。无锡人深刻地认识到了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们在营造发展环境上,不是孤立地修修路、减减税等,而是作为一个体系来加以建设。筑巢引凤,亲商、安商、扶商,增加对客商的吸引力,是外商内商纷至沓来的主要原因。在软环境上,重点是推动政府改革,加快职能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凡是愿意来无锡投资创业的,都由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基础工作,确保投资企业很快投产运行。将政府的所有政策一律向全社会公开,做到及时、准确、全面,不搞“内外有别”。为投资者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外汇兑换,从生产环节到售后服务环节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向企业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增强市民法制意识,引导企业合法、诚信经营。在硬环境上,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无锡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吸收外资、推动经济发展的载体,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其投资“洼地”的作用。无锡已建成5个部级开发区和11个省级开发区,每个乡镇也都有自己的工业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

无锡市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求出发,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出发,非常重视环境优化问题,做到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努力建成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学习型城市、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健康城市。在硬环境上,每个开发区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沪宁高速、沿湖高速、无锡环城高速等高等级公路构成了无锡现代交通的快速路网,使现有的每一个乡镇到达高速公路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无锡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工业园区都是按照环保经济体系建设的;加强太湖污水管网排放建设,污水处理率较高;投入巨资在市区和环太湖绿化造林,仅无锡市三年中投入绿化的资金就达10亿元;统筹城乡发展,将富民与强市统一起来,加快了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低保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城市达到99%,农村达到80%;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科技的发展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无锡协调、和谐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无锡经验,对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启示

1.在思想观念上的启示。无锡人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群众,在思想观念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求富致富的强烈意识。无锡人富裕水平普遍超过我们,不仅城乡普通群众实际收入很高,而且出现了若干亿万富翁、千万富翁,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满足现状,还是执著地追求发展,不断扩充积累。二是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强。他们所以能够抓住机遇,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是因为他们不墨守成规,真正做到了敢闯、敢试、敢冒,不仅国家政策所带来的直接优惠能够被用足,而且还能够超前的思考问题,争取主动权。三是思想开放,视野很宽。现在无锡人能够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高度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视角已经远远不是无锡,而是全国、全世界。现在与无锡有紧密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就有近百个,他们生产的产品其销售市场遍及全世界。无锡范围内的每个开发区,都有外商落户。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同无锡人形成了明显反差。一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二是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三是眼界和思路不宽。

2.经济发展氛围方面的启示。学习期间,对无锡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有两个方面的突出感受:一是昂扬向上的团队精神相当强。二是说了就干、干就干到底的务实作风和弃而不舍的精神非常强。在整个无锡,求发展的整体团队精神到处可见。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我们在这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干虽然没直接的错误,但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不干就不能进步,不干就不能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无锡人学习,在干中不断提高,在干中不断完善,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想事干事、共谋发展的社会氛围。

培训收获体会篇3

(一)教师在职培训中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概念同样可以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一般培训指此种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学校也有益处。例如针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培训,对于提供培训的小学来讲,该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质量。对于其他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讲,该培训也同样发挥作用,因而该培训属于一般培训范畴。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不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所有学校都有益处,而且其带来的益处是相同的。一个较好的例子是教师学历提升培训。由于学历培训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综合素质,因而无论教师到哪所学校,教学效果都会得到同样的提升,因而可以看作完全一般培训。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特殊培训是指一种培训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它学校并没有显著作用。例如一个地区只有一所财经类职业中学,那么针对金融课程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属于特殊培训。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是特殊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所有其他学校没有一点影响。例如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关于学校各种情况介绍的培训内容就属于完全特殊培训。

(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相对性无论是企业中的在职培训,还是学校中的在职培训,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当讨论范围和制度条件发生改变时,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也会发生改变[2]。1.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要明确讨论范围贝克尔的理论是以单个企业作为讨论对象来区分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但假如将讨论对象改变成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时,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培训同样如此。例如对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的培训,如果在小学范围内考虑应该属于一般培训,因为该培训可以提高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这在所有的小学中都适用。但如果突破小学范围,而是考虑一个地区的所有学校,那么这种培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对于幼儿园、中学以及大学,这种培训对于教学水平便没有直接影响。2.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要明确制度条件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之下。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如果考虑这些制度因素,那么对于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便会发生改变。以教师流动为例,现实中编制、长期合同等制度制约着教师在学校间的自由流动。例如,一些教师为接受在职学历教育,需要和学校签合约,保证拿到学历后在学校继续服务,否则便需要退回学费补助或缴纳补偿金。在这种制度的制约下,本属于一般培训范畴的学历培训就变成了特殊培训。由于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互相转换,因而在现实中,当我们讨论教师在职培训中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时,应明确讨论范围和具体的制度条件。

二、教师在职培训模型分析

本研究将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构建教师在职培训模型。

(一)假定条件1.以单个学校作为讨论对象。我们在讨论教师培训中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时,是对一个学校而言,而不是对一个学科或一个地区而言。2.学校所处的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学校追求效用最大化。3.学校是在职培训的提供主体,即所有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否由学校举办,其培训费用都由学校先行支付。

(二)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构建1.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根据假定条件,学校作为经济学所讲的“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理论,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即多雇佣一位教师带来的收益等于为该教师进行的支出。由于我们假定学校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而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产品等于工资。令MP代表边际产品,W代表工资,学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由于学校的教育生产并非一个时期,而是拥有多个时期,那么在均衡状态下,每一期的边际产品都将与工资相等。多时期情况下,学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就可以表示为:2.引入在职培训后的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当学校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学校现期的支出将会增加,而现期的收益将会减少。但从长远考虑,在职培训提升了教师的能力与效率,学校的收益将会增加。这样,在职培训的存在使得学校每一期的收益不一定等于每一期的支出,但是在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态下,所有期的收益总和和支出总和的现值一定相等。令Rt和Et代表t期的收益和支出,i代表市场贴现率,那么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假定培训只在学校教育生产的第一期进行,并且根据假定条件培训费用由学校支付,那么学校第一期的支出就有两项内容:工资以及培训费用,其他期的支出只有一项内容:工资。但是第一期及以后各期的收益都与边际产品相等。如果K代表培训费用,那么(3)式可以进一步表示为:该变量表示学校未来收益大于未来支出的部分,即学校未来从培训中得到的好处。引入新变量后,(4)式可以表示为:3.引入培训机会成本后的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对于学校来讲,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机会成本。培训的直接成为即为训费用,而培训的机会成本为教师由于接受培训而减少的工作量。令MP’0表示教师在不接受培训情况下的工作量,MP0表示教师接受培训情况下的工作量,那么MP’0与MP0之间的差额即为学校提供培训的机会成本。令C代表学校提供培训的总成本,即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那么C=K+(MP’0-MP0),则(6)式可以进一步写作:

(三)教师在职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分析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一般培训不仅对于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于其他所有学校也同样有益处。在所有学校中,完全一般培训将带来边际产品相同水平的提升。因而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学校必须提高接受培训教师的工资,而且工资的增加幅度必须与边际产品的提升幅度一致,否则教师便会到其他可以提供更高工资的学校就职。以上推理可以用公式表示: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完全一般培训必然有MPt=Wt(t=1…n-1),即根据以上公式推导,G=0意味着提供培训的学校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为零,因而学校也没有任何动机负担培训成本。W0=MP0-K意味着培训期间教师所得的实际工资是其实际边际产品与培训费用的差额,即教师通过实际工资的减少而负担了培训费用。总之,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完全一般培训来讲,受训教师获得培训带来的全部收益(其未来的边际产品以及工资会增加),也必须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即培训费用与教师减少工作量造成的损失)。

(四)教师在职培训中完全特殊培训分析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只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而对于其他学校没有任何影响。从理论上讲,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可以全部由学校获得,也可以全部由教师获得,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分享。1.学校获得全部培训收益的情况当教师接受在职培训后,其在工作中的边际生产力将会提升,如果由学校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意味着学校并不提高教师的工资,只是享受生产率提升的好处。此种情况下,学校必须负担培训费用K,因为无法要求教师对自己无用的培训负担费用。此外,在培训期间,即便教师因为参加培训减少了工作量,学校也不能减少教师的工资或课时津贴,因为教师会因为在其他学校可以获得更高工资而另谋高就。上述分析可以用公式表示:根据(5)式和(7)式,提供培训学校的均衡状态可以表示为:如果全部培训收益由学校获得,那么必须有W0=MP’0,否则教师将另谋高就。此时G=C,即在均衡状态下,学校从教师培训中获得的总收益等于为培训负担的总成本。也就是说,如果学校获得全部的培训收益,也必须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对于学校来讲,只要培训收益的现值高于培训成本,就有提供培训的动机。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学校从培训中得到的收益应与为培训支付的成本相等。2.教师获得全部培训收益的情况如果由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那么教师将获得更高的工资,而且工资提升的程度与边际产品提升的程度相同,但教师必须负担培训的全部成本。此种情况和完全一般培训的分析非常相似。上述分析可以用公式表示:教师获得全部收益,意味着学校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为零,即G=0,那么(6)式可以表示为MP0=W0+K或者W0=MP0-K.上式说明如果教师获得全部收益,那么教师在培训期间获得的工资将降低,这一方面由于边际产品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必须支付培训费用,即教师既负担了培训的直接成本,又负担了培训的机会成本。总之,教师通过在培训期间获得较少的工资来负担全部培训成本,通过在未来各期获得更高工资来享受全部培训收益。3.学校和教师分享培训收益的情况在现实中,究竟是由学校还是由教师来获得培训收益呢?根据贝克尔的观点,这取决于教师的流动性。在学校负担教师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接受培训的教师另谋高就,学校将承担损失。反之,在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如果学校解雇接受培训的教师,教师将承担损失,因为该培训是完全特殊的。因而教师的流动性决定了学校和教师负担培训成本并获得培训收益的动机大小。在现实中,对于完全特殊培训,往往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培训收益并分担培训成本。例如,学校可以略微提升接受培训教师的工资,将一小部分收益转给教师,以此来降低教师流动的可能性。这样,学校将享受大部分培训收益,同时也承担大部分培训成本。

(五)教师在职培训中混合培训的分析1.混合培训模型分析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一般培训,也不是完全特殊培训,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培训。贝克尔认为混合培训可以视作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组合。在混合培训中,在职培训对于教师在其他学校可得到的收入影响越大,则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在职培训对于教师在其他学校可得到的收入影响越小,则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根据本文此前分析,教师承担完全一般培训的成本,学校承担绝大部分完全特殊培训的成本,因此总体来讲,在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对于混合培训的分析可以用公式来表达:根据此前论述,G代表学校由培训得到的收益的现值。令G’表示教师由培训得到的收益的现值,令G"表示总收益,则G"=G+G’。令α代表学校所得到的总收益的比率,即G=αG"。那么1-α就代表教师所得到的总收益的比率,即G’=(1-α)G"。根据此前论述,C代表了提供培训的总成本,K代表了培训费用,即培训的直接成本,MP’0与MP0之间的差额代表了提供培训的机会成本,那么就有C=(MP’0-MP0)+K。其中,教师分担的成本可以用MP’0-W0来表示,即教师在培训期可能得到的最大工资与教师实际工资的差。那么,学校分担成本即为C-(MP’0-W0)。在模型的均衡状态,总收益应该等于总成本,即G"=C。由于G=αG",则完全均衡时G=αC,这样(7)便可以写成:即学校所负担培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α。也就是说,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例都是α。对于混合培训,培训的成本和收益都由学校和教师共担或共享,分担或分享比例α介于0与1之间。α的具体数值取决于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各自的比重,完全一般培训所占比重越大,α越接近于0,完全特殊培训所占比重越大,α越接近于1。2.适用于所有培训类型的模型以上针对混合培训的分析模型是一般化的,可以涵盖所有教师培训类型,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都可以看作上述模型的极端情况。对于教师培训中的完全一般培训,学校从培训中得不到任何收益,即α=0,此时(13)式回到MP’0-W0=C情况,教师负担培训的全部成本,也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对于教师培训中的完全特殊培训,如果由学校获得全部收益,则α=1,此时(13)回到W0=MP’0的情况,即学校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并获得全部的培训收益。如果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全部由教师获得,那么α=0,情况同完全一般培训相同。如果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则0<α<1,其中α值更接近0还是接近1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动性。现实中学校往往将一小部分收益和成本转给教师,即α值接近1。总而言之,由于混合培训可以视作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组合,因而对于混合培训的分析是一般化的,可以涵盖所有教师培训的类型,此前关于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分析都可以纳入其中。

(六)教师培训模型中政府行为的引入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有两个主体:企业和个人。本研究此前部分所建立的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也有两个主体:学校和教师。在现实中,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主体具有多层次性,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学校和教师个人。近年来,在职培训作为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在经费负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本研究在教师培训基本模型中引入另一主体:政府。

1.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激励效应假定政府支付全部的培训费用,那么在教师培训基本模型中有K=0.根据本文之前的论述,在均衡状态时学校从培训中所得的收益等于为培训分担的成本:当政府负担培训费用,即当K=0时,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只要α≠0,短期内G>αC,即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为培训负担的成本,学校有动机提供更多的培训,直到长期均衡时,培训收益再次等于培训成本G=αC。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只要α≠1,短期内G’>(1-α)C,即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为培训负担的成本,教师有动机参与更多的培训,直到长期均衡时,培训收益再次等于培训成本G’=(1-α)C。这说明如果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无论对于学校提供培训还是对于教师参与培训都存在激励效应。再考虑两种特殊情况,当α=0时,所有的培训费用都由教师承担,政府的行为只对于教师存在激励,对于学校并没有影响。当α=1时,所有的培训费用都由学校承担,政府的行为只对于学校存在激励,对于教师并没有影响。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对于培训费用的承担主体都存在提供或参与培训的激励效应。2.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分配效应根据本研究此前部分所建立的基本模型,在长期均衡状态时:从教师角度来讲(13)式成立,即MP’0-W0=(1-α)C,说明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率都是1-α。从学校角度来讲(14)式成立,即C-(MP’0-W0)=αC,说明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率都是α。当政府负担培训费用,即当K=0时,α与1-α都不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不管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学校和教师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比率是不变的。换言之,在政府承担教师培训费用的情况下,对于学校和教师不存在分配效应。

三、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结论、现实意义及局限性

(一)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结论贝克尔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提出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概念以及在职培训模型在教师培训领域依然具有适用性。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一般培训指此种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学校也有益处。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不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所有学校也都有益处,而且带来的益处是相同的。特殊培训是指一种培训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它学校并没有显著益处。完全特殊培训是特殊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所有其他学校没有一点影响。现实中,大多数的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一般培训,也不是完全特殊培训,而是二者的混合。本研究将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构建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行为,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收益分享与经费分担模式也有所不同。(1)对于完全一般培训,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也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2)对于完全特殊培训,收益可以全部由学校获得,也可以全部由教师获得,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如果由学校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学校也必须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如果由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教师也必须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如果由学校和教师共享培训收益,双方也必须分担培训成本,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担的比例取决于教师的流动性。现实中,学校往往将一小部分收益和成本转给教师,而由学校分享大部分的培训收益,也承担大部分的培训成本。(3)对于混合培训,收益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分享,成本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分担。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担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例取决于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构成比重: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教师获得培训收益并负担培训成本并的比重就越大;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学校获得培训收益并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2.政府承担培训费用存在激励效应,不存在分配效应。(1)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对于培训费用的承担主体都存在提供或参与培训的激励效应。(2)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不会改变学校和教师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比率,即不存在分配效应。

(二)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为分析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提供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并引入了经济学的学科方法。在研究教师教育、教师培训领域的经费问题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必不可少。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分析教师培训经费问题提供了理想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在该框架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深化并完善了对于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的认知。2.本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了教师培训费用应由谁来负担的问题,并为评估现实中教师培训经费分担制度与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本文研究,教师培训费用理想的分担模式取决于教师培训类型究竟是一般培训、特殊培训还是混合培训。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教师培训就是政府的责任,或是必须由某个主体负担。针对现实中种类繁多的教师培训,应该首先判断其属于一般培训、特殊培训还是混合培训,然后根据培训类型设定其合理的经费负担模式,如此才能保障教师培训经费体制的效率与持续性。3.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资助教师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为评估政府在教师培训中的行为提供基础,并为政府出台教师培训经费政策提供参考。根据本文的模型研究,一方面由于激励效应的存在,政府负担教师培训经费会提升学校及教师提供或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这会导致现实中教师培训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并不存在分配效应,政府负担教师培训经费不会改变培训经费在学校和教师间的分担比例,这意味政府的资助未必会达到减轻教师负担的效果,教师本人未必是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只有当教师培训经费的负担主体是教师时,政府资助才会直接减轻教师负担,使得教师直接受益。在现实中,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在培训中需负担的费用比例更高[3]。这意味着如果政府将培训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将更有效地减轻教师负担,使得教师个人更大地从中受益。

(三)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的局限性1.假定条件的局限性。理论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与概括。然而,现实世界是丰富复杂的,模型的假定条件往往不能成立。例如本文的研究模型假定学校所处的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想状况,在现实中很少真实存在。事实上,现实中学校所处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几乎都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分割和制度障碍。比如教师接收在职培训后,其工作能力增强,边际产品提升,但工资并不一定能够随之增加,因为决定教师工资的因素很复杂。再比如,即便一个教师能在其他学校获得更高的工资,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师会选择流动,因为现实中存在各种障碍制约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些现实世界与假定条件之间的差距会对模型的解释力产生一定的影响。2.效率视角的局限性。本文的模型研究是从效率视角出发,在假定学校和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得出基本结论。其中一条重要的结论是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收益分享与经费分担模式也有所不同,可以简单理解为“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但是在现实中,除了“效率”目标,“公平”目标也同样重要,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应考虑如何兼顾公平。这意味着,在研究教师培训经费分担时,在本研究的效率视角之外,还要考虑到各经费负担主体是否具备负担能力。只有将效率视角和公平视角相结合,才能给予现实教师培训经费分担制度更大的解释力和更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培训收获体会篇4

摘要:电力科研企业作为“三集五大”体系下电网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单位,在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网源协调发展的同时,应主动适应电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新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目前,大多数电力科研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忽略了企业软资源的应用,导致员工无法获得充足的隐性知识。本文创造性地提出电力科研企业构建教育培训“软资源”平台这一概念,为电力科研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电力科研企业 教育培训 软资源

鉴于管理理念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将教育培训等同于形式单一的授课式培训,投入大量培训资源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忽略了员工培训过程中知识技能的应用环节;二是单一的授课式培训只能传递显性知识,对于需要通过实践体验进行传递的隐性知识却力所不及。本文认为,教育培训是企业调动各类可用资源用于人才培养的具体操作实施,教育培训软资源的有效运用能够为员工创造最为直接的行动体验,能够切实有效地弥补授课式培训的不足,提升教育培训效果,助力企业人才培养。

一、教育培训“软资源”

本文认为,培训讲师、培训教材、培训课程等有形的显性资源可称之为培训“硬资源”,而相对于“硬资源”的“培训实践”、“经验载体”此类无形的隐性资源可称之为培训“软资源”。这类资源既可以使员工在培训中获得的显性知识得以运用及巩固吸收,又可以通过员工的实践体验形成隐性的“经验载体”。培训“硬资源”一般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会消耗企业的人工成本,且使用后只是获得了知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直接收益,而培训“软资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产生,几乎不消耗企业人工成本,且使用后直接将实践运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直接的收益。

目前,为不断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电力企业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通常毫不吝啬,但现有的可作为市场交易的培训“硬资源”通常相差无几,并不能显示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于企业自身的培训“软资源”,一方面,“软资源”对于传递隐性知识有着先天的优势,另一方面,“软资源”的开发成本更小,收益更大。由此可见,企业人才培养的成败,更取决于培训“软资源”平台的开发。

二、教育培训“软资源”平台

本文认为,教育培训“软资源”平台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引导员工运用已获得的显性知识去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培训实践”,使其直接感受隐性知识,二是通过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技术能手等作为“经验载体”指导、评价员工的行动过程,使其间接感受隐性知识。需要说明的是,“培训实践”能够使员工直接得到行动体验,掌握深层次的隐性知识,“经验载体”能够使员工在有限的培训资源里得到指导、点播,获得更广泛的隐性知识。综上所述,教育培训“软资源”平台的建立需要对于“培训实践”和“经验载体”均衡使用,确保员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下既能获得深层次的知识,又能触类旁通地理解更广泛的知识。

三、电力科研企业构建教育培训“软资源”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目前,丰富的教育培训“硬资源”已为员工提供了大量的显性知识,然而由于员工缺乏亲身的体验式“培训实践”,缺乏面对面的与“经验载体”接触的机会,无法运用以及巩固显性知识,更无从掌握隐性知识。因此,为员工提供“培训实践”及“经验载体”的培训软资源平台的建立势在必行。

1.培训实践。培训实践可通过两方面实施:一方面,电力行业正处于开拓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此环境下,电力科研企业更是面临诸多未知的领域。新业务的萌生亟需新的技术手段与解决方案,因此,新业务的开展便是提供培训实践的机会。电力科研企业在培训实践中需紧紧围绕新能源技术发展开展将新理论、新技术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多层次培训实践。另一方面,岗位锻炼是培训实践的最佳基地,现场生产、基建工作是培养专业技术的必备环节和基础环节,安排员工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通过现场一线锻炼既能使员工尽快接触掌握深层次的隐性知识。最后,

2.经验载体。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教育培训。合理运用资历深厚的优秀员工作为“经验载体”,因为这类员工在组织机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对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并且兼具丰富的业务知识,因此,“经验载体”言传身教,引导、指导员工亲身体验,才能让培训效果得到强化,鼓励、引领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得到技术提升,以最大限度发挥人才对企业的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Polanyi,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ge & Kegan Paul,1966:13-51

[2]Nonaka, I. The Knowledge vreating company[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 (11):96-104

[3]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培训收获体会篇5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担此重任,我是英语培训班de...

历时两个月的xx市"xx工程"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在市教师教育院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下、在年轻美貌热情大方认真负责的班主任xx老师的帮助下,我们54名初中农村英语教师携手努力,顺利完成了本次培训的各项任务。

两个月来,教师教育院为我们精心安排了本次培训--3周集训共18个专家的专题讲座和6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众多的人文关怀,解决了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使我们顺利的完成培训任务。在此我代表初中英语全体学员感谢上级教育部门、感谢市教师教育院和各实践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再学习机会。

10月18日我们来自xx九个县市的54位学员,因为共同的目标和事业,来到这人杰地灵、三垟湿地旁的市教师教育院,感受英语培训带给我们的快乐、思考以及责任。两个月来,我们在这里学到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感受着思维的碰撞,心灵的冲击所带来的喜悦和收获。两个月的学习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趁此机会,我仅代表参加英语培训的全体学员,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我们在聆听

两个月来,我们聆听了来自许多专家和一线英语教师风格迥异却异样精彩的报告和讲座,分享了他们的先进理念和独特见解,进一步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方向,虽然集训听报告的时间不长,却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的教育信仰,提高了我们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几位一线教师的先进经验介绍,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解开我们工作中的许多困惑。各学友间的自我介绍和金点子的交流,也为我们搭建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这也从培训一开始造就了一个强而有力的英语班集体。

二、我们在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丰富了我们的培训内容。两个月中,学院为我们安排了9个实践点,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九所xx品牌学校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六个星期里,我们每一组学员都跟随指导师进行备课、听课、上课、反思和探讨,在此特别感谢教育院和班主任特意为我们安排xx最好最强的英语指导师所付出的努力。从学员带回来的成果和指导老师的评价、以及学院的交流汇报来看,绝大多数学员在实践期间,深入学校,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反思现在、总结过去、找到差距、总结提高,达了预期的目标。从我们学员自身的实践总结来看,对个人英语工作能力的提升帮助是非常大的。

三、我们在思考

再精彩的报告,再有效的培训,如果被培训者没有自己的思考,那是无效的,所以我们每一个学员都非常珍惜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也能明白并体谅班主任陈老师的良苦策划和精心安排。从xx院长的《再塑教育信仰》学习到每一场讲座,我们都有自己的反思和体会;每一堂课后,我们也都能及时反思和反馈,并积极撰写课后反思。我和所有在座的学员一样,认真地完成了每一项任务。面对当前浮躁的社会大环境,面对重智育轻实践的校园氛围,面对充满叛逆精神而又极具个性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我们拿出教育信仰和智慧来应对。我们该怎样把所学到的知识切实运用到我们农村英语教学实践中去?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出英语教学的新天地,任重而道远。

四、我们在收获

一路来,我们聆听着,我们实践着,我们思考着,我们也在收获着。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思想,我们还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就;回忆我们同班学习时、回忆我们同组实践时、回忆我们同桌聚餐时、回忆我们同伙k歌时、回忆我们同道泽雅体验民风民俗时,太多美好的回忆,我们将幸福地满载而归。今天我们每个学员的脸上都带着喜悦、都带着一本本厚厚的学习成果,就不难看出这两个月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培训已经划上圆满的句号,成绩只属于过去,在我们前面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虽然我们明天就要分隔两地,但我相信我们英语班一定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并肩作战,因为我们永远是这个班级不可分割的一分子。

作为市xx工程农村英语骨干教师的一员,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参加骨干培训的学友表示: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完善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力争做一名让社会、家长满意的教师,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同行欣赏的教师,做一名让孩子钦佩、喜爱的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无愧于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成为一只真正的领头雁。

让我们用掌声再次感谢xx院长、教师教育院、各实践学校、各班主任、各专家老师和指导师,感谢你们两个月来,对我们的关心、主持、帮助和指导。

培训收获体会篇6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培训;工资获得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1-0081-10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1.008

收稿日期:2014-09-06;修订日期:2014-12-08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民工择业行为的代际转变研究”(11SHC025);中国人民大学985经费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宋月萍,人口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涵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研究生。

How to Teach a Man to Fish?:Vocational Training and Wages of Migrants

SONG Yueping1, ZHANG Hanai2

(1.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vocational training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analyzes the wage effect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training. This paper, uses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method to control the endogeneity bi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ining particip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igrant wages, and skilled training has the most obvious effect. More times for training and longer duration for single training bring material impact on wage growth. Based on the above, skilled training should be focused, continuous training should be repeatedly provided so as to construct efficient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The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ability and wages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in this way.

Keywords:migrant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wage attainment

一、引言

我国乡城间、产业间劳动力转移已经持续了30余年,农业转移劳动力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但不可否认的是,农业转移劳动力人力资本储量较低、生产效率也偏低,与目前我国经济向技术密集型、集约型发展不相匹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群体在向非农产业转移时职业培训缺失,阻碍了人力资本的非农转移速度和质量。

人口流动往往伴随着就业产业的转移,相应的需要有非农就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弥补非农生产的人力资本不足,也有利于农民工提升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快速融入城市。但我国非农转移人口职业培训少、培训质量差的现象广泛存在,不利于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充分就业。

《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1期

宋月萍,等:应授人以何渔?

相较于学校教育,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应是着眼于提升其就业能力的一个多元化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而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首先应明确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培训是农民工真正需要的。因此,分析不同类型职业培训对农民工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才能把握农民工对职业培训的确切需求,为我国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的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有鉴于此,本文将描述农民工职业培训现状,探讨不同培训内容、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时长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考虑到在评估职业培训效应时,在横截面数据限制下不可避免会产生内生性问题,为提高模型分析的稳健性,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检验。

二、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个多元的累积过程,明瑟(Mincer)将劳动者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以及在工作中工作经验的积累统称为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才是个人收入的增长和收入分配差异的根本原因[1]。在其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中,他借鉴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计算方法,把人力资本积累明确划分为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两部分[2],在其建立的工资决定模型中,引入了教育边际收益率[3],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回报的度量提供参照。

在我国,关于人力资本回报的研究聚焦在学校正规教育对工资增长的作用上。对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率的计算结果基本在3%-5%之间[4]。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要明显低于城镇居民[5],而高等教育回报率要远大于中低等教育[6]。农民工往往在非农产业就业,其教育收益率应高于农村居民,教育回报率的计算结果基本在2%-8%之间。

职业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另一来源,国外学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已展开讨论,有研究测算出培训回报率在5%左右[7]。若加以细化,则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获得工资提升[8-10];培训时长与培训效果相关[11];培训内容的技术性越高,效果越显著[12-13]。但国外研究的对象多是普通雇员,缺乏针对移民群体的研究。

反观国内,利用实证方法研究职业培训回报的文献较少,但都认同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会获得更高工资,换言之,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缺失将导致其收入降低、就业发展受阻[14-16]。叶静怡,周晔馨利用OLS与稳健WLS两种方法对农民工培训回报率予以计算,其结果稳定在9%-11%之间[17]。

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进行比较,侯风云认为参与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影响大于正规学校教育,从而肯定职业培训的重要性[18]。赵海则认为学校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更愿意且有更多机会接受职业培训;他指出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因素,职业培训则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19]。

在农民工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影响上,大量国内研究将农民工职业培训视为同质,忽略研究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只有极少数学者将职业培训予以细化,并对培训模式展开分析。陈卫等人发现培训过两次及以上的人的工资获得会有显著提升,而仅培训过一次的人则无显著影响;该研究还发现培训天数对流动劳动力的工资获得基本没有影响[20],但其所用数据的调查对象局限于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张世伟、王广慧采用2006年吉林省调查数据,分析认为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会使农民工月收入分别增加21%和5%,并得到两类培训均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而且职前培训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的结论[21],但文章对此并未予以进一步的分析和阐释。

目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供需不匹配严重,许多实证研究也采用不同数据印证了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缺失[22-25]。但是目前中国2.69亿农民工中70%的人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0%的人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的《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技能缺乏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质量的需求。构建非农就业转移人口职业培训体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只有生产效率高的就业人口才能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变。本文力图回答如何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职业培训、提供何种培训、职业培训对促进就业和收入将起到何种作用的问题,为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尽管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积极作用不断被印证,但却缺乏对职业培训异质性的关注。因此,本文将在论证职业培训回报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不同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另外,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分析方法,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提高模型分析稳健性,并立足可靠的全国性数据,以使本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三、概念、数据与模型

1. 概念界定

本文所指农民工是跨县流动的非农就业人口。同时,本文从培训内容、培训频率以及培训时长三方面度量职业培训的类型。其中,按照职业培训内容的技术性,将其分为普及型培训、技术型培训和技能型培训。普及型培训是指没有区分行业与职业类型而开展的基础性就业培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工尽快适应就业环境和知悉权益保护等事宜,主要包括文化补习以及最基本就业知识的普及性教育等。而技术型和技能型培训则是针对具体就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而开展的职业培训。其中,技术型培训主要面对操作人员进行,是以帮助其掌握操作技能为目的;技能型培训的层次更高,不仅涉及机械化操作,更强调方法和原理的掌握。因此,从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技术性来看,技能型培训要高于技术型培训。

2.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中的农民工样本。该调查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12月按照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的方法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1955个基层社区(村/居委会)组织。为了弥补抽样调查容易遗漏流动人口的缺陷,该调查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流动人口比例较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农民工补充抽样调查。本文采用了全国调查和附加流动人口调查中的农民工样本数据。农民工包括本人曾经或目前正在户籍所在区县以外的城镇务工经商且外出半年以上的农村户籍人口。本文重点关注目前正在流动的农民工(以下如没有特别说明时,“农民工”均指正在流动的农民工),经过筛选,最终得到的样本量为2683个。

3. 模型设定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对其工资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工资决定方程,以探讨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工资收益率。

Ln(Y)=α+βS+γZ+u(1)

其中,Y为农民工小时工资;S为职业培训;Z为所纳入的会影响工资水平的其他控制变量向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工作年限、工作年限的平方、婚姻状况、职业类型、所在省份等;β、γ为对应的回归系数;μ为误差。

进一步考虑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在式(1)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

Ln(Y)=α+βijSij+γZ+u(2)

其中,Sij表示不同维度j下第i类职业培训。

文章从培训内容、培训频率、最近一次培训时长三个维度来度量职业培训的不同类型。其中,培训内容分为普及型、技术型以及技能型三类;培训频率则分为最近三年内接受过的职业培训次数为1次、2次、3次及以上;最近一次培训时长则分为一周以内、一周及以上两大类。

4. 内生性及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在考察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以及参与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的工资收益时,简单估计会存在因遗漏重要变量而带来估计的内生性偏误[26-27]。参与职业培训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民工个人对就业及回报期望的影响,那些渴望找到更高收入工作的农民工将更倾向于寻找职业培训机会,投资于职业技能培训;而这种职业发展的偏好同时也会绕过职业培训,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工资回报。个人对职业发展的偏好往往是无法直接观测的,我们无法通过调查数据直接控制农民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偏好,但如果在度量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时忽视了这种偏好的影响,就将会错误地估计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作用,错误的程度就是内生性偏误。为能控制这种内生性偏误,在面板数据中,往往可以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种职业发展偏好所带来的估计偏误。但在横截面数据中,只能通过寻找工具变量或者进行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来控制这种内生性,本研究正是通过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来控制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影响的内生性偏误。

倾向得分分析(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是一种基于观测数据(Observational Data)分析变量间因果关系并且能够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差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本文中,倾向得分可以理解为,在给定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民工选择职业培训以及某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的条件概率。

本文想要探究的是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的影响,最理想的办法是获得每一名农民工分别在没有参加职业培训以及参加了职业培训时的工资率,这两个工资率之间的差值就是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然而,现实中只能观测到每个农民工在没有参加职业培训或参加过职业培训后的其中一个工资率,简单地用一名培训者和未培训者之间的工资差异来衡量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将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这是因为两类群体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经历等诸多因素上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别,这些差异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职业培训的选择。只有在控制了这些差异后,样本中存在的选择偏差才有望被控制住。倾向得分分析法将这些因素转化为接受干预(treatment)的条件概率

本文中,接受干预的条件概率表示一位农民工选择参加职业培训的条件概率。,依据这个倾向得分,该方法在整体样本中为每一个参加职业培训的样本匹配一个与之相似

这里的相似是指二者拥有大致相同的可能性去选择职业培训,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随机假设。的未参加职业培训的样本作为对照,这就使本文通过测量二者之间的收入差异来估计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成为可能。通过回归得到每一个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倾向得分,这样可以将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在解释变量上的差异通过一个倾向得分展现出来,而后将每一名参加培训者和与其倾向得分最接近的那些没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对比,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样本中存在的选择偏差。

在选择匹配方法时,多种方法各有所长,应根据数据特征予以选择。其中,较为常用的有最近邻匹配(Nearest Neighbor Matching)、半径匹配(Radius Matching)、核匹配(Kernel Matching)、局部线性回归匹配(Local Linear Matching)等,其核心区别在于权重的计算方法以及匹配样本筛选[28]。其中,最近邻匹配和半径匹配是依据计算的倾向的分值重新筛选样本,存在样本删失问题;而核匹配以及局部线性回归匹配则是将倾向得分值作为权重,重新对干预效应进行调整。范(Fan)论证了相较于传统的核匹配方法,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更为有效[29],据此,本文采取局部线性回归法进行匹配。

四、数据描述

该调查中,全体农民工年龄平均为35岁,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已经结婚的农民工占比达到77%。与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相比,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年龄更小,相应的,已婚者比例更低。农民工职业分布则以商业服务业人员和操作人员为主。就人力资本相关变量来看,全体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7年,平均工作了5.73年,其中,已接受培训者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即平均接受了高中/技校教育,比没有接受培训者要高出3年多。可见,年轻的、高学历的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那些年纪稍大、学历更低的农民工。详见表1。

总体来看,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状况不容乐观。农民工中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仅为20%。在参加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中,技术型和技能型培训占据了大部分,分别为44%和50%。农民工参与培训的次数较少,在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中,45%的农民工只培训过一次,参加过两次培训者占21%。在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中,最近一次培训为短期培训(一周以内)者比例达到38%,这主要是指工厂企业上岗前培训的情况(见表2)。

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两大组成部分,考虑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一种理想的状况是职业培训能补充农民工学校教育的不足,也即学历越低、职业培训经历应越丰富。可

现实是农民工学历越高,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也越高,而那些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甚至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民工也往往没有任何职业培训的经历。数据显示,在学历最高的一批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过半数参加过培训。而低学历

者接受培训的比例分别为:初中学历者为15.94 %,小

学学历者为10.55%,未上学者仅为3.65%,存在着培训严重不足的情况(见图1)。不仅如此,低学历者培训层次相对更低。拥有小学学历、初中学历的人所接受

的技术型培训最多,比例分别为68.18%与55.72%,同时他们所受的技能型培训最少,比例为31.82%与41.29%。相反的,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接受技能型培训的比例最高,为62.04%。

五、农民工职业培训对工资获得的影响

1. 模型结果与解释

表3展示的是参加职业培训以及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在控制了其他解释变量后,分析发现,参与培训会使农民工工资获得显著提升(详见表3模型1)。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的工资将提高9.8%,这初步论证了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正向影响。

而细分培训内容(详见模型2)来看,普及型培训并不能对农民工起到提高工资的作用,而技能型培训对工资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与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相比,参加技术型培训可使工资提高7.5%,而技能型培训可显著提高工资13.4%。这充分说明加强农民工技能型人才培训,不仅注重操作程序指导,而且加强操作原理培训,能更有效地提升农民工工作效率,增加就业收入。

从职业培训的频率上来看,参与培训次数越多,对工资的提升作用就越大(详见模型3)。与没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相比,培训过1次的农民工工资率将提高7.4%,培训过2次者提高10.8%,而培训过3次及以上者将高出13.5%。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应该是个持续的过程,农民工职业素养和技能的问题不是进城后一次性培训就可以解决的。随着技术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农民工终身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才能有效改善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分析同时发现,单次职业培训的时间越长,将会对工资增长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模型4)。如果单次培训时间不满一周,事实上不会显著提高农民工工资,而如果单次职业培训时长超过一周,则将显著提升农民工工资(14.4%)。职业培训持续时间短,往往说明职业培训内容不丰富,培训质量不高,容易流于形式。延长职业培训时间,能更全面深刻地阐释就业知识、传授就业技能,也利于受训者更深入地理解培训内容。

除此之外,受教育水平对农民工工资获得有显著正向影响,教育的工资收益率在3.3%-3.4%之间,与现有研究中2%-8%的估计区间相符[4]。相比而言,参加职业培训可提高工资率约9.77%,其收益率远大于多接受一年学校教育,这再次印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重要作用。

2. 倾向得分匹配估计

如前所述,在对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工资获得进行研究时,由于遗漏变量问题的存在会使模型估计产生偏误。为进一步论证参与职业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类型职业培训的工资效应,文章将以从未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为基准组,对是否参加职业培训,参加不同内容的培训(普及型、技术型、技能型培训)分别进行四次倾向得分匹配。

通过将参加职业培训与未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进行匹配,可得到控制内生性后的培训工资效应。在分析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之前,应先对匹配质量进行评估。若将收入决定方程中所用到的控制变量全部纳入倾向得分估计,并比较匹配前及匹配后的倾向得分密度分布图,可发现其拟合程度较好。

表4展示的是匹配前后主要变量的误差消减情况,其反映出所有控制变量的处理组、控制组间的标准偏误都有大幅度消减。同时t检验的结果也证实处理组与控制组的样本均值更加接近,这也意味着处理组与控制组的个性特征得到了有效控制,它们的差异得到了消除。图2左上部分展示了匹配前后的倾向得分密度,同样证明该匹配较为可靠。

为了进一步关注不同职业培训内容对农民工工资获得的影响,以精确评估培训模式,文章同样采取局部线性回归匹配方法将参加普及型、技术型、技能型培训的农民工与未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分别进行匹配。分析结果发现,技术型培训、技能型培训的匹配质量较高,都可利用图2左下和右下部分所展示的倾向得分密度分布图予以佐证;而普及型培训的匹配质量一般(图2右上部分),其原因在于参与普及型培训的样本规模过小,匹配可用的数据严重不足,从而降低了匹配效果。

利用局部线性匹配的方法可得到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以及参加不同类型的职业培训对工资的效应(详见表5)。总体上来看,参加培训对工资的提升效应为10.73%,即说明参加培训对农民工工资获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培训内容来看,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的结果与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完全一致。普及型培训对工资获得的作用不显著,提高的幅度最低。技术型培训的效应为8.37%,小于技能型培训的工资效应(13.38%)。可见,技术型培训或技能型培训都对农民工工资获得产生显著积极作用,但相比之下,技能型职业培训的作用最大,应予以特别关注。

六、结论及讨论

职业培训是农民工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工工资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的实证分析也发现,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能提升工资10个百分点;而参加技能型职业培训,农民工工资将显著提升13.4个百分点;参加3次及以上培训,工资将上升约13.5个百分点;参加的职业培训时间超过1周,其小时工资将上升14个百分点。即使控制了内生性偏误,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对工资的显著影响作用依然存在。

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无论是规模还是比例都已经开始下降,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基础,向农民工提供有效的职业培训,将对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人口红利消减、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构建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的职业培训体系至关重要。

而在致力于普及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同时,需要从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实体产业技能要求的角度来考虑适宜的职业培训类型和方式。本文的实证结论表明,构建职业培训体系时应对异质性予以考虑,如果仅为农民工提供基础、普及性的职业培训,或仅提供单次、短时培训,对其工资增长几乎起不到显著作用。这也说明,随着技术更新加快和技能要求的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应以专业化实际操作和技术原理并重,而且一个行之有效的农民工职业培训应是一个终身持续的教育体系。

也正是考虑到职业培训对农民工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专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着力推动政府投入资金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并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的责任,以实现“每年培训1000万人次,以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从业现象”的目标。而本文的研究则表明,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开展对职业培训效果的科学评估尤为重要,通过正确评估培训效果,可以甄别不同类型职业培训的作用,不断改进培训供给模式、更新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 MINCER J.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66(4):281-302.

[2] MINCER J.Onthejob training: costs, returns, and some implication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2,70(5):50-79.

[3] MINCER J.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s[M]. 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74:64-83.

[4]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 2006, 52(12): 120-135.

[5] 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查[J]. 社会学研究, 2003,18(3):64-76.

[6] DE BRAUW A, ROZELLE S.Reconcil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offfarm wage employment in rural China[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12(1):57-71.

[7] BLUNDELL R, DEARDEN L, MEGHIR C, SIANESI B.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he returns from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the individual, the firm and the economy[J]. Fiscal Studies, 1999,20(1):1-23.

[8] BASSI L J.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training programs with nonrandom selection[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4,66(1):36-43.

[9] GREENHALGH C, STEWART M.The effects and determinants of training[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7,49(2):171-190.

[10] BOOTH A L.Jobrelated formal training: who receives it and what is it worth?[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53(3):281-294.

[11] GREEN F, HOSKINS M, MONTGOMERY S.The effects of company training, further education and the youth training scheme on the earnings of young employees[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6,58(3): 469-488.

[12] LILLARD L A, TAN H W.Private sector training: who gets it and what are its effects?[M]. Santa Monic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86:27-38.

[13] BARTEL A P.Training, wage growth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a company database[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95,13(3):401.

[14] 周逸先, 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17(4): 60-67.

[15]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88-248.

[16] 严于龙, 李小云.农民工收入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 2006,22(12): 54-56.

[17] 叶静怡, 周晔馨.社会资本转换与农民工收入――来自北京农民工调查的证据[J]. 管理世界,2010,26(10):34-46.

[18]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 财经研究, 2004,30(4): 88-100.

[19] 赵海.教育和培训哪个更重要――对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回报率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3,32(1): 40-45.

[20] 陈卫, 郭琳, 车士义.人力资本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北京微观数据的考察[J]. 学海, 2010,21(1): 112-117.

[21] 张世伟, 王广慧.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 2010,31(1): 34-38.

[22] 杨晓军.农民就业培训的需求分析[J]. 北方经济, 2009,17(1): 12-13.

[23] 韩丽, 王文华, 杨鹏.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与政府责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11): 137-138.

[24] 陈浩, 杨晓军. 农民工就业培训调查分析[J]. 人口学刊, 2009,29(2): 27-32.

[25] 郭明顺, 王玉.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需求现状与对策――基于辽宁省的调查[J]. 高等农业教育, 2012,29(5): 7-11.

[26] 陈玉萍, 吴海涛, 陶大云.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业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滇西南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为例[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17): 3667-3676.

[27] 胡宏伟, 张小燕, 赵英丽.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反事实估计[J]. 中国人口科学, 2012,26(2): 57-66.

[28] GUO S, BARTH R P, GIBBONS C.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trategies for evaluating substance abuse services for child welfare clients[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06,28(4):357-383.

培训收获体会篇7

关键词:在职培训; 成本收益; 员工积极性; 消极成本

一、引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在其发展初期,即受到广泛的重视。1954年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到了人力资源的概念,认为人是具有企业其他资产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早在1960年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也已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其核心观点在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然而对企业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广泛研究,却是在贝克尔的均衡模型分析之后。1962年,人力资本理论的另一位启蒙者贝克尔对在职培训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传统的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投资收益均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在职培训,以此来检测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是否有效益。此后,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便是围绕贝克尔的投资收益均衡模型展开研究分析,对其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验证和补充。例如,Katz & Ziderman(1990)验证了当劳动力市场不能满足贝克尔模型的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假设时,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时,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是否有效。我国关于人力资本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一类是从员工角度进行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以及培训成本分担问题的研究;一类是从企业角度,在借鉴贝克尔的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影响培训效果的相关变量,进行投资收益分析;还有一类就是利用管理经济学等学科观点建立投资收益模型,以克服传统模型的仅仅依靠主观估算以及投资效益的时间问题等缺陷。本文便是在借鉴贝克尔的投资收益均衡模型的基础之上,综合西尔斯模型,引入员工积极性和消极成本两个变量,为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研究分析提供借鉴。西尔斯模型是应用行为成本法来研究员工态度、顾客行为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认为从员工态度到员工行为再到利润有一条因果关系在起作用,同样地,员工对培训的态度也将会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

二、贝克尔均衡模型分析

贝克尔分析了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在职培训。按培训知识的专用性,在职培训包括一般性培训和专业性培训。一般性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培训接受的技能在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中都可以应用,即提供一般性培训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在本企业的远期生产力,而且也能提高员工在其他企业的远期生产力。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任何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都是受其他企业的边际生产力影响,只有当远期生产力超过远期工资时,企业才能从中受益。纯粹的一般性培训使得所有企业的边际产出同等程度的提高,进而工资率的上升水平与边际产品的上升水平完全一致,因此,提供一般性培训的企业将无法从培训中得到任何回报。所以,只有在员工承担一般性培训成本的前提下,企业才会提供一般性培训。

专业性培训指的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特殊技能的培训,这些特殊技能只对本企业有用,对受训人所在企业以外的企业的生产率没有任何影响。贝克尔认为,企业应承担专业培训的全部成本,同时也将获得专业培训的未来收益。当企业提供完全专业的培训时,受过专业培训的员工将会很少离职,其离职率与专业培训量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企业员工培训收益的因素将取决于员工对培训的态度,即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高低,决定其是否通过专业培训获得相应的特殊技能,并将这种特殊技能应用在工作中会,从而提高其远期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收益。当员工积极性不高,未能达到企业通过培训想要获得的目标时,企业必然要承担消极培训带来的风险,即员工消极成本。在本文中我们假设企业进行的是完全专用性培训,企业承担培训的全部成本和风险。

贝克尔的模型思想是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的当前价值与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的进行比较的原则,定义了均衡模型不等式:

C

三、员工积极性特性分析

在职培训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企业是在职培训的投资主体,员工是培训的实践主体,要保证培训的投资收益,企业在职培训必须与员工发展结合起来,员工是否积极参与将是在职培训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从个人角度来看,员工积极性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及职业生涯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的积极性与目标价值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当员工积极性高涨时,其必然有明确的目标规划和实现目标的内在行为动力。同时,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总体目标也是息息相关的。个人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必然能够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所以,个人积极性的高低将会直接的影响企业在职培训目标的实现与否。

从管理者角度来看,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一种隐含的相互促进的契约关系。当员工积极性高涨,其必然会越来越接近管理者对自己预期的期望。同样地,员工对管理者也有一定的预期。员工积极培训,工作认真,管理者势必也会愈加努力以达到员工的预期。这种双向的相互促进的契约关系,最终将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来说,提高员工积极性,事关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利用贝克尔模型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时,我们考虑了员工积极性这一因素,从员工积极性角度,对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效果进行分析。

四、成本收益及改进模型分析

1.成本分析

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企业为员工培训提供的设备、场所、各种必需品以及师资等其他劳务的费用。这部分成本在员工受训期间可以看作保持不变。而间接成本指的是在职培训期间企业因员工受训而损失的收入、为受训员工支付的工资和其他各项福利等。从员工角度来看,在职培训的成本指的则是员工因参加培训而减少的收入,以及参加培训投入的时间精力等。

根据以上的成本分析,可以认为企业的培训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我们假定企业培训在一个会计年度完成。用C0表示直接成本,即企业在开始培训时一次性投资的费用。用Ct表示间接成本,即企业因受训而损失的收入。用Pf来表示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我们用Cm表示引入的变量消极成本,即当员工积极性不高,消极懈怠,企业培训效率低时,企业为保证培训效果,提高员工积极性而投入的成本。那么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承担的专业培训成本即是企业培训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消极成本之和。

2.收益分析

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指的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不包括企业通过其各种有形资产的投资获得的收益,即企业单纯地依靠智力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培训收益亦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指的是员工劳动效率的提高,企业经营成果的增加,经营成本降低等。间接收益指的是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缺勤率降低等。在数量是它等于企业接受培训后收益减去未接受培训时的收益。由于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回收期较长,无法像物质资本那样在投资完成后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计算企业培训收益时,我们计算的投资收益率一般指的是当前会计期间之前已经发生的在职培训的投资收益率。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对以往的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率的评估,来指导未来培训的投资方案的制定,以及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培训的投资收益。

根据贝克尔的投资收益均衡模型,我们用Kt-Pt表示企业接受培训后收益减去未接受培训的收益差值。将Kt-Pt折现到培训发生的当期,并引入表示员工积极性的变量,再与培训发生当期的投资成本进行比较,以此来判断培训是否符合企业利益。

3.改进模型分析

在借鉴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投资收益均衡模型的基础之上,我们引入了员工积极性Pf和消极成本Cm,对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定义为:

当Pf=1时,即企业员工积极性很高时,企业不用承担消极成本Cm,企业成本即为培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企业培训成本小于在职培训未来收益的现值,企业就会进行在职培训投资。

当Pf=0时,即企业员工毫无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培训过程消极懈怠,企业不仅要承担培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还将要承担培训的消极成本Cm,同时企业也享受不到培训投资所带来的任何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不会进行任何在职培训投资。

实践中,大多数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分析都符合0

五、结论

本文在借鉴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投资均衡模型的基础之上,从员工角度,引入了员工积极性和消极成本这两个变量,来分析员工积极性对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影响。改进的贝克尔均衡模型,给予我们新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收益。企业在职培训作为一种高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它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物质投资,更需要员工积极的配合。然而,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来保障培训的效果,仍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14-29.

[2]李湘萍,丁小浩.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4).

[3]刘建英,谈娟.企业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率计算模型探析[J].财会通讯,2009,(2).

[4]朱方伟,武春友.基于员工忠诚度的在职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1):38-41.

[5]刘炀,王阵军.企业人力资源职业培训收益核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2).

[6]美恩F.卡肖.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0-54.

[7]余平.在职培训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8,(2).

培训收获体会篇8

(一)调查对象

选取本市农村9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研究。调查对象为学校在职教师,实际发放调查问卷214份,收回214份,有效问卷21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1%。(二)调查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本市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展开调查。在发放问卷调查的同时辅以座谈、个别访谈和个案研究等多种形式。问卷包含9个问题,主要涉及师资基本情况、教师参加培训效果评价和教师需求愿望三方面内容。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每所学校中随机抽取3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培训参与度

调查显示,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和市级培训的人数占52.9%,而城市学校这一比例是90.2%。可以看出,农村中职学校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机构的培训人数不多,原因主要是学校经费紧张,没有能力选派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培训和市级培训。

(二)培训评价

1.对培训组织形式的评价

从教师参与培训的组织形式看,19.4%的教师参加过部级培训,15.2%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60.9%的教师参加过市级培训和教研活动,参加过校级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教师占总数的57.7%。在“以往培训活动效果评价”调查中,81.4%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错”,4.8%的教师认为“效果不大”,主要集中在“6~15年教龄”和“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中。可见,教师对以往“培训和教研活动”持有肯定态度,认为对个体专业化发展帮助很大,但仍有部分教师不满意以往的“培训和教研活动”,特别是“6~15年教龄”和“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反映出现今组织的“培训和教研活动”没有根据发展阶段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培训目标和任务,不能满足教师宽泛的培训需求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主要原因是这些教师分别处于职业发展阶段的探索期(第10年左右)、成熟期(第15年左右)、专家期(第20年左右),教师在每个阶段遇到的困难不同,有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发展的关键素质不同。

2.对培训内容的评价

教师参加培训的满意度是考察培训价值与作用的主要途径。“十二五”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双师”教师培训,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用“双能(即兼有教师与技师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说来界定“双师”的内涵,因此采用“双证”说(即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来界定。为了使“双师”教师的素质更接近“双能”要求,因此,在“十二五”市级教师培训中重点加强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育能力培训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力度,增添了“企业观摩或顶岗技能培训”。在对这种研训内容的评价“收获很多”“有点收获”“收获不大”三个选项中,66.9%的教师认为“收获很多”,21.1%的教师认为“有点收获”,12%的教师认为“收获不大”。认为“收获不大”的教师主要集中在“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在座谈中了解到,这一教龄段的教师希望得到职教教育新理念方面的培训,而过去没有列入此培训内容。另外,希望得到计算机多媒体与专业结合运用的培训,而过去多关注计算机专业教师高层次的培训,忽视了教师的普遍性要求。调查中了解到,教师对“双证”培训内容和“企业观摩或顶岗技能培训”收获多,满意度高,评价位次在前。特别对“二产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三产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达到百分百的满意。但对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如“计算机类培训”“说课课例研训”和“授课课例研训”满意度位次靠后。由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特点、经验、理论功底、所遇到的困惑问题、要达成的目标和有待发展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存在差异,对培训内容的个人感悟和体会也有所不同,如对于“企业观摩或顶岗技能培训”,有的教师认为收获很大,在满意度排位上排在第2位,而有的教师则将其排在第9位。

3.“双证”教师分布

从调查样本中,有“双证”的教师占总样本的39.5%,其中专业技能课教师占64.1%,公共基础课教师占35.9%;专业技能课教师有双证的,占农村专业技能课教师的68.9%。可见“十二五”以来,政府部门和研训部门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双证”教师的培训力度有所增加。但与城市中职“双证”教师55%的比例相比,还需提高。

(三)培训需求

1.教师的参训愿望

在对教师参训愿望的调研中,教师对“双证培训”内容中除对“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培训”愿望靠前外,其他愿望排位在后。通过调研了解到教师对“计算机类培训”、“说课课例研训”、“授课课例研训”此类培训内容设计满意,但对培训形式不满意,培训中没有解决教师关切的问题。

2.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预期

了解教师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预期,有利于改革培训内容和方法,更大限度地发挥培训功能。从调查结果看,教师希望参加“授课课例研训”、“本市骨干教师主讲教学经验分享”、“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教学设计研训”、“说课课例研训”、“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训”、“企业观摩或顶岗技能培训”,对待培训具有明显的教学实用性倾向。从教龄段看,1~5年教龄教师和6~15年教龄教师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培训感兴趣,16年以上教龄教师对参加“职教课改理念研训”需求强烈。

3.教师对培训者的需求

教师希望“与本职有关的专业人员”、“自己同行或一线有经验教师”担任研训教师,可以看出教师希望得到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策略,希望得到对教育教学问题即时、实效的解决办法。4.教师的求助对象教师遇到教学问题时,求助对象常常是单位一线教师或单位主管教学工作领导。从教龄段看,16年以上教龄教师,求助对象依次是单位一线教师、网络、企业(行业)专家。中职学校教师对待培训具有明显的教学实用性倾向。

三、建议

(一)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政策,在提升农村教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但是农村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种种问题,如优秀教师流失、农业专业教师转行、教师职业倦怠等,影响了农村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规格,影响了全域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建议:一是要由政府牵头协调管理,出台激励措施,以全域城市化建设为核心,合理设置专业,合理建立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二是要建立教师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增强教师的培训内驱力,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意识;三是营造浓郁的培训和终身学习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四是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保障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使农村中职教育事业得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农村中职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构建农村中职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明确各培训机构的职责范围,做好校本培训、县级培训、市级培训和省级培训等不同层级之间的沟通和衔接。第二,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培训规划,针对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需求,设计不同培训内容,切实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第三,加强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中职教师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培训需求,对已有培训层次做出相应的规划,在课程设置上充分满足全域城市化的政治、社会、经济等要求,研究设计符合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项目,探索富有特色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内容、途径、手段与策略;第四,开展校本培训,从教师、学校和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第五,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开展网络培训,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扩大培训覆盖面,增强培训教师的参与度。

(三)完善“送教下乡”制度并常态化

终身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培训工作要面向所有教师,给予所有教师都能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与条件,但由于农村中职学校经费紧张,教师不能完全得到市级以上培训机会,因此,要选拔城市优秀教师,挖掘优秀课例,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将其常态化。将“做中学、做中教”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授课课例研训及一线骨干教师经验与农村中职教师分享,介绍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经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观摩教学展示会、观看评析名师课堂等方式,提高农村中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根据不同教师发展阶段设计培训课程

中职教师许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职,虽然学历达到任职资格,但由于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也不熟悉农务事项,专业技能水平欠缺;有些教师虽然是从农村基层或企业调入,但任职后,与农村、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对农村、农业、企业认知度下降,对新技术、新产品、新要求陌生,从而使专业技能教学力不从心,也影响农村人才培养、培育的有效性。解决方法是增加实践培训力度,并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对于文化基础课教师来说,主要增加职业指导、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并与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培训相结合;对于专业技能课教师来说,主要增加农村、农业、企业实践方面的培训,并与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培训方式:一是利用假期选派教师进入农村相应行业、企业,从师学艺,了解农村社会、行业、企业的发展和新工艺、新要求、新方法;二是请农业、企业人士进校园,讲解和传授专业技能。此外,根据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培训需求,分阶段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对于不同阶段教师,在培训中侧重点不同:对入职初期教师,通过师傅带徒弟等方法,引导新教师进入专业,纠正不良习惯,了解学校文化和规章,了解农村中职学校的作用和功能,与师傅或其他教师分享课堂教学体会等;对于适应期教师,通过各种研训活动,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训,适当增加教育教学新理论新观念方面的培训;对于探索期教师,努力探索创新渠道,探索职教课程、专业活动等方面内容,这一阶段教师应加强课题研究方面培训,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记录下来,并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分享给同伴;对于成熟期阶段教师,工作满足感变弱,出现教学倦怠现象,应注重教学技能再培训,发挥指导新教师的作用,鼓励他们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重新激发学习热情;对于专家期教师,应发挥他们指导者、教师教育者和专业引领者的作用,对他们的培训应加强有关农村发展政策的学习,加强教育教学政策、职业教育新理念与教学整合的培训。

上一篇:家教报告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家教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