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7 18:23:29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1

1.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而高校中沿用的学生管理制度和思路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致使现有的规章制度不能满足新形势的发展,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思路过于僵硬、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另一方面,我们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社会制度、法制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差距,若是完全套用较为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的学生管理经验也不完全妥帖。基于以上宏观经济的格局变化,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必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2.新机技术发展带来的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凸显了传统学生管理方式的落后与弊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以移动互联、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又异军突起,这种情形给我们获取信息、进行学习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利的途径,但也给传统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正确分辨真伪、去伪存真,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知识内容加以消化、吸收,并在此过程中坚定自身的思想政治立场,不为外界聒噪的舆论所影响是当前学生管理方式亟待改变之处。

3.高等教育改革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近年来,针对当前的教育环境和就业形势,我国高校在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这些新举措从长远来看无疑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由于教学改革在短期内极有可能带来诸多方面的“阵痛”,因此或许会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与挑战。

二、思政教育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与途径

1.继续强化课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地位。无论形势如何发展、方法如何更新,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立场都是开展该项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在所有的教育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我们理应强化并继续夯实思政教育的基础。尽管我们强调课堂通识教育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授课方式的改进,以求得更为稳妥、有效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最基本、最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应该以教材为准,同时又不拘泥于此,注重学生在掌握原有基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路,以此来开拓自身思路、坚定政治立场,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学生工作管理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2.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兴科技来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开辟新思路。关于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笔者以为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导方式,因为这一方式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往往会在课堂上形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更有甚者会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畏难情绪、反感。有鉴于此,笔者以为要充分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完美融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整个教育系统的中心环节,“想学生之所想”,广泛利用学生充分接触且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诸多方式来开辟新的思政教育“新阵地”,也为实现学生管理新局面的打开奠定基础。

3.教师应着重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方式,并增强学生管理的能力与技能。俗语曰: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样,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也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上述所提及的无论是坚守课堂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也好,开辟新兴的思政教育的“新阵地”也罢,两种措施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思政专业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受到激励、从而促进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这一层面来看,思政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者,教育者通过自身的课堂讲解与自身的行为表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力量以及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教育工作者应当多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在传播理论知识时,能够令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以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的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为祖国未来的建设培养出品行端正、素质高尚、意念坚定的全方位人才,为未来边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教师还要加强思政教育介体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学关系需要一定的中介才能完成。真正认识事物,就需要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具体说来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实践。因此,我们工作中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具体化,从而易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吸收,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培养学生明确的政治导向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坚定政治思想为目标,以爱国主义政治教育为重点,弘扬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强化心里内涵和文化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注重教学的层次及创新,避免生硬的课堂讲授模式,强化课堂间接灵活针对性,多做一些校园宣讲或演讲活动,增加调查研究,关注时事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教师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生活状况与自身基础水平,创建出更加适合本校工作与学生个性化并存的教育机制,避免在相关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生硬的现象。注重政策落实更加人性化,全方位的完善和创新当前工作中存在不足的教育机制,达到学校管理更加民主、透明、和谐,更加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弥补个体存在的差异实践工作中要建立系统科学的领导管理机制。健全常规化调查长效机制,完善日常管理的组织保障机制、创造民族团结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2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因管理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纠纷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此起彼伏的诉讼浪潮迫切呼吁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 然而由于现实中的重重阻碍,司法介入的脚步至今仍步履维艰。文章剖析了造成司法介入困境的双重原因,论证了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正当性及必要性。继而在最后一部分就司法介入的标准、原则及司法介入方式之完善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从现实出发,提出了一种纠纷解决的新路径——建立高校教育仲裁制度。除引言外,本文包括四个部分。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纠纷; 司法介入; 高校教育仲裁制度 自“田永案”开高校行政诉讼先河以来,高校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例纷至沓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如下权利:“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可以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但由于没有明确提起诉讼的类型及范围且高校法律地位界定模糊,因此,在众多的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中,大部分诉讼案件被法院以不属于自己受案范围为由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实践中这些问题的产生必然要求我们的教育法学理论做出回应,即高校学生管理纠纷能否通过司法介入予以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恰当的解决,则将会继续困扰高校、学生及司法部门,不利于学生权益的维护和高校的和谐与稳定。一、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一)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内涵界定纵观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多是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发生的,其实质是自主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高校管理行为按照其表现可分为静态管理行为和动态管理行为。前者主要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制定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以是否涉及学生的重要权利为标准,后者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重要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如招生录取、学籍管理 、纪律处分、授予学位、颁发学历证书等,另一部分是对非重要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如食宿管理、安全管理、统一为学生订购教材、强制上早晚自习等。本文中所要论述的高校学生管理纠纷,是指高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争议。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冲突而引发的纠纷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既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纠纷,又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纠纷,这主要是由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的特殊法律关系所决定的。(二)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表现形式1998年底,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田永因考试作弊,学校决定对其按退学处理,并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不办理毕业派遣手续。因不服学校决定,田永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北京科技大学推上被告席,成为中国行政诉讼法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案件,并被收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自此案开中国高校行政诉讼先河以来,学生频频将母校告上法庭,高校被诉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高校与学生之间因管理行为而引发的纠纷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且类型多样。根据案件所涉及问题的特点,可对近几年内典型案件进行如下归类:第一,因学校招生管理行为而引发的纠纷的案件。2001年,何建宇填报志愿时表示不服从专业调剂,但淮海工学院在招生时将其安排在所报志愿以外的专业。何建宇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学校非法录取。2009年,笔试第一但未被录取的甘德怀,与学校对簿公堂,指责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招生程序不公正。第二,因学校授予学位、发放学历证书问题而引发的纠纷的,认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案件。1999年,刘燕文认为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的不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审议过程违背了正当程序而将北京大学告上法庭,开创了以“正当程序”要求司法干预学校内部裁判的先例。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因姚某曾经作弊受过处分而依据该校校规取消其学士学位的授予资格,姚某认为学校校规违反国家学位条例,将浙江师范大学推上被告席。第三,因学校的纪律处分而引发的纠纷的。2009年,北京某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98级女生严某由于考试作弊被学校勒令退学而提起诉讼。2009年7月杭州师范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卢燕同样因考试作弊被勒令退学失去学位而向法院提出诉讼。第四,认为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自己的民事权益而引发的纠纷。2009年,湖南外贸外语学院6名学生因 留宿异性被学校开除,这6名学生认为学校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而向法院提起诉讼。2009年,西南某学院学生张静因怀孕被开除,张静和男友以侵犯自己的隐私权、名誉权为由提出诉讼,要求学校赔偿损失。2009年,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金融专业班某学生认为学校长期以不适格的中专教师充任大学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消费权受到侵害,据此把学校告上法庭,要求校方赔偿学费。二、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现状及困境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之司法介入,是指通过一定的司法审查程序裁决高校与学生之间因管理问题而引发的的争议,目的在于通过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以实现社会公正,并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司法上的补救的一种纠纷解决渠道。高校学生管理纠纷双方主体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纠纷解决方式的特殊性及多样性,而司法介入解决此类纠纷就是其中的一种最重要、最典型的途径。尽管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对于化解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而言,有其他纠纷解决途径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在现实中,司法介入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情况不容乐观。(一)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现状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1998年田永案开启高校行政诉讼大门,理论界对法院的受理与审理虽有颇多非议,有合法说与违法说之争。但多数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海淀区法院的受理与审理,不仅表现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而还体现了其正确理解立法精神的高水准,为走出机械法治主义的泥潭提供了绝好的契机,有利于推动整个司法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此后,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田永胜诉案的鼓舞,认为高校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校内申诉得不到回应或者直接把希望寄托于法院以寻求司法程序救济而频繁地将母校告上法庭。然而许多法院以学生管理纠纷属于高校内部管理行为或者认为高校不是适格的被告,司法不宜介入为由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将学生的权益保护拒绝在了司法救济的大门之外。例如,2009年北京某大学经管学院女生严某因考试作弊被学校勒令退学,严某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法院认为严某因对学校做出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不服所产生的纠纷不属于法院直接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故裁定不予受理。无独有偶,同年11月,重庆邮电学院二年级学生马某在暑假外出旅游期间因和男友马某发生性关系而怀孕,学校得知后给予二人勒令退学之处分,二人不服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该法院以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为由做出驳回起诉的裁定。随后二人上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重庆邮电学院所做出的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不是行政处罚行为,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内部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由此可以看出,虽然1999年田永胜诉,开辟了高校行政诉讼学生胜诉的先例,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判例制度,行政诉讼行为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司法解决方式仍只是实践中的一种尝试,至今仍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现实中,司法介入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司法介入的脚步依然步履维艰。(二)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面临的困境1.法律法规的不完善阻碍司法介入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2009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基本法律框架已经建立并且比较完备,但仍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内容规定过于笼统,实际操作性差,尤其是在解决教育领域内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例如《教育法》第41条第四项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新《规定》根据《教育法》的内容在第五条做出更明确的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享有下列权利:“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虽然两者都规定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获得司法救济,但学生可提起何种诉讼,法院受理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管理案件的范围,法律或是法规都未有明确规定,并且把大量的学校处分排除在可诉范围之外,这也是有的法院受理,有的法院不予受理或受理后经审查而又驳回起诉的缘由所在。 各地法院在受案范围上的反反复复和随波逐流,折射出法官的无奈和司法介入的困境,现实厉害的算计压倒了司法救济的理性思辨。如 果能够完善法律法规,由其加以明确规定,则这一困境将会大有改观。2.高校法律地位及自主管理权界定模糊阻碍司法介入 长期以来,关于高校的性质及法律地位定性模糊,是导致有关高校教育纠纷缺乏有效司法救济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争议主要是高校在行使自主管理权的过程中权力与权利的冲突而的外在表现,所以对高校自主管理权的合理定位问题因为高校法律地位难以清晰界定而变得模糊起来。(1)国外关于高校法律地位的理论所谓高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的资格和身份。关于高校的法律地位问题,一直都颇有争议。国外有以下几种有影响的学说:发端于19世纪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大陆法系公法学说中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特别权利关系的理论支配下,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处于绝对不平等地位,主要表现为:首先,学生承担义务的不确定性,高校往往出于主观评价,在实现教育目的之内,可以为学生设定各种义务。其次,学校可以以内部规则的方式限制学生的基本权利,对这种限制学生只能承受,不能获得司法救济 。二战后随着法治思想的发展,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这种理论虽然强调了高校的自主管理权,避免外界过多地干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自由,但由于违背了行政法治原则,排斥学生权利司法救济渠道,所以逐步退出历史地位,最终走向衰落。日本法学界(以室井力教授为代表)提出“在学契约说”,认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为民法上的契约关系。即高校与学生之间地位完全平等,是基于双方意愿缔结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订立的一种契约。学校对学生的所有管理行为为如命令权或者惩罚权,都是基于这种契约关系的行为,契约关系是高校行使管理权的合理依据 。此学说对于防止国家公权力的强制与权威介入大学自治、提高学校的法律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但是缺陷在于对高校的公权力性质没能有清晰的认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事实上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二者虽存在民事关系,但更多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公权力,如对学生的违纪处分和授予学位的权力等。所以,“在学契约说”亦不能准确阐释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2)国内关于高校法律地位的理论《高等教育法》第十三条对高校法律地位作如下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位条例》第八条:“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高校具有民事主体身份、但又不仅仅是民事主体,它还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使一定公权力的行政主体。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公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我国高校的法律身份是事业单位法人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高校定性为行使一定行政权力的事业单位。1999年“田永案”,法院在判决中认为,学校与学生在某些事项上,“不存在平等的民事关系,而是特殊的行政管理关系”,即高校被看作特殊的“准政府组织”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于没有成文法的明确规定,所以理论界对此的认识也不一而同,至今都未有关于高校法律地位的权威定论。(3)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性质论争高校享有自主管理权,其主要理论渊源就是“大学自治”传统的影响。大学自治是高等教育管理中一种特殊管理组织形式,发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其内涵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 ,可以自由地治理学校内部有关事务,最小限度地接受来自外界干扰和支配。有的人认为大学自治一般是指大学应当独立地决定自身发展目标和计划,并将其付诸实施,不受政府、教会或者其他任何社会法人机构的控制和干预。我国教育法制中没有采用“大学自治权”的概念,而是采用“自主权” 概念。如《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何谓高校的自主权?有学者认为所谓的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就是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以高校职能为基础,以高校自主裁量为手段,共同实现的自主权。但这种管理权是法律赋予高校的“权利”还是“权力”,法律并没有予以明确。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 施奖励或者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关于高校管理权究竟属于何种性质的权力或者是权利?理论界颇有争议,未有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高校管理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教育,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有偿的,高校与学生之间是合同性民事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就受教育的内容、方式等达成合意,学校的管理行为都是基于这种典型的教育服务合同而为的。第二,高校管理权是一种行政权力,这种权力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根据《教育法》第二十八条、《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可推知。第三,高校管理权是一种准行政权,来自政府部门管理权力下放给高校,根据《民法通则》和《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高校应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不是行政机关。但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来看,高校又是根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一定的行政权的行政主体 。如果赞同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管理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则学生作为被服务者,当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根据民事法律相关规定提起民事诉讼,寻求司法救济。但是这种观点多数人认为有失偏颇,因为它抹杀了高校管理权的部分公权力属性,结论过于武断。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中都有以偏概全之嫌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非都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高校管理权究竟该如何界定?笔者认为应当如此界定:高校管理权作为自主权的一部分具有双重属性,即兼有民事权利属性和行政权力属性。前文论述中已将高校管理事务区分为重要事务管理和普通事务管理,高校对学生进行的食宿管理、期中、期末或平时成绩的评定、教学管理等属于普通性事务管理,不涉及学生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这些事项时,应当认为学校作为提供教育服务的一方民事主体,行使的是民事权利,校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当学校运用行政权力对重要事务进行管理而涉及到学生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身份时,高校的自主管理权是在国家教育权的基础上,由政府下放给高校并由高校在法律法规范围内独立行使的行政职权,具有可诉性。例如,高校发放毕业证书,授予学位,进行学籍管理、招生录取等管理行为时是代表国家行使公共职能的行政行为,符合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高校与学生双方之间的关系不是事实上的组织体与内部成员的关系,也不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倘若学生对这类管理行为不满,认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则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获求司法救济。可见,由于高校法律地位模糊、高校自主管理权法律性质界定的不明确性,是阻碍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重要因素,以至于当学生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高校权力的恣意侵犯时只能在司法救济的庭前徘徊。三、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正当性及必要性分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诉讼浪潮接连不断地将高校推向尴尬的被告席,高校内部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同时也表明由于法治观念逐渐深入,学生们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是否应将高校的管理权置于司法监督之下?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否诉诸法院获得司法救济?笔者将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论证。(一)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正当性1.司法介入“有法可依”首先,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从而对学生权益予以救济有宪法依据。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决定了宪法规范的至上性。因此,基本权利必须得到保护,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为基本权利设计保护机制,并为其提供司法救济的渠道。其次,司法介入具有普通法依据。新《规定》根据《教育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对学生权利予以进一步明确。规定学生有权:“对学校给予处分不服,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其诉讼。”也就是说只要受教育者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获得司法救济。此外,该条规定并没有指明对学校给予处分不服申诉的申诉结果就是终局裁决,这意味着并未排除司法审查的可能性。高等教育法规为高校和学生设定了相应的权利,但要保护学生群体的实体性权利必须配置相应的诉权,否则权利就形同虚设,当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却无法得到应有的救济,最终司法的至 上权威性也将难以树立和维护。因此,从法理上讲,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是正当的。2、高校管理的法律性质决定了司法介入的正当性随着经济形态和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高校“自主办学”和自主管理权的权限不断增大,然而这并不能成为排斥司法审查的理由。法治社会的司法审查在社会系统领域无疑被认为是有效的,高校法律地位的特殊性并不能使高校的自主管理置于司法审查之外的真空状态。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司法介入并不矛盾,因为这两种权力的行使并没有脱离“依法”的轨道。高校享有自主权,推行自主管理,但其进行管理所依据的规章和管理制度的精神都不能与法律相违背,并且应当自觉接受法律的监督和审查。此外,司法介入不但不会破坏高校管理的自主性,反而有利于保障高校管理权的顺利实施,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秩序的完善。3.司法介入是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方式和权利救济渠道教育领域内纠纷的解决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申诉、行政复议、司法裁决等,其中司法审查是最重要、最典型的纠纷解决手段,原因不仅在于由法院这一正义的最后守护神对纠纷做出裁决能最有效地使法的价值得到充分的维护,可以制止和矫正侵权行为,使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补救,而且由于法律为司法审查预设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机制,从而能保证比其他纠纷解决手段更佳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对高校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予以监督,最终使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达到一种融洽状态,这对和谐校园建设无疑是有益的。在法治社会中,司法裁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救济是解决社会冲突与纠纷的最后救济方式,也是最高救济方式。豪无疑问,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对于化解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而言,有其他纠纷解决途径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必要性1.高校管理权的行使离不开司法的监督和审查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都是危险的,高校在行使自主管理权的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法律的轨道,脱离了司法的监督,权力就容易变质,这也是目前高校纠纷不断的一个根源性因素。因高校的管理行为不当而引起纠纷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对自己的管理行为进行设定时忽略了合法性审查,某些时候对学生权利进行处分的任意性非常大。第二,高校管理行为实施的程序不规范,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申诉权等权利。第三,滥用法律授权,恣意限制甚至剥夺受教育者的权利,包括超越权限制定校规校纪和滥用管理权两方面。如果将自主管理权置于法律的监控下,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就会有所忌惮。必将更加负责地行使手中的权力,按正当程序规范一切管理行为,使法治原则得到体现,法治精神得到落实。用法律的眼光审视高校管理权,防止高校管理权运行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建立科学、严谨、合理、合法的权力运行机制,既是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多纠纷的需要,又是体现公平、公正的要求,既有利于监督学校严格遵守正当程序依章行事,又有利于学校清理并修正不合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2.司法介入是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必然趋势高校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对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的特殊地位地位决定其内部管理权力的运行必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我国先后制定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对高等学校自主管理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学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及结果应当受到法律的监督。学校被学生推上被告席的诸多案例都在不同程度上的昭示着:学校已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块无诉案缠绕的梵天净土。作为维护整个社会运行规则的法律,作为已被理论和事实所证明的需要大力贯彻和推行的法治原则和精神也应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每个角落。同时,学生权利意识的苏醒,现代教育价值的确立、社会发展进程加快都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以司法审查推动高校管理逐步步入法治化状态,也是高校适应法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发展趋势。3.司法介入是体现人权、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敏感的话题,每个国家都将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作为实现人权的佐证。高校是传播知识和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场所,在高校管理中体现出的人权维护和实现则要求学校更加谨慎地对待学生的权利问题,任何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剥夺和限制的管理行为,只有法律才有决定权。根据法律保留原则 ,在高校管理中,涉及对学生基本权利的处分的行为一定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要保留司法审查的空间。如果排斥司法审查,处于弱势一方的学生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根本就无从谈起。总而言之,从完善我国人权实现方式和促进我国人权发展角度出发,确立对高校管理的司法审查制度是保障人权充分实现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4.申诉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充分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根据现行教育领域内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当高校与学生发生争议时的解决途径有申诉和诉讼两种方式,就当前的实践而言,学生申诉制度是高校学生权益救济体系的主渠道,而司法介入只是个别现象。2009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新《规定》,其中确立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一规定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思想,把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但是以法学的视角观之,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申诉机构和人员设置尚存有缺陷。虽然新《规定》确立了申诉制度,在学生权益维护和纠纷解决途径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第六十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然而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究竟应该怎样组织,各类组成人员在委员会中应占多大比例,都未有明细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至今不少学校尚未建立起一套公正、合理的申诉处理机制,因而,申诉在很多情况下被搁置,纠纷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其次,申诉程序缺乏公正性,不能充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申诉制度作为学校内部纠纷处理机制,受学校统一领导,在解决纠纷时,学校管理人员在官本位思想下,申诉委员会在处理纠纷时往往顾虑到管理者的权威,容易偏袒学校一方,不利于学生权利维护。最后,申诉制度缺乏应有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是实现有效救济的制度保障,也是对权力进行合理制约的有效方式。然而,根据现有的制度安排,高校学生申诉制度被认定为是学校内部纠纷处理机制,其组织机构也往往是高校内部的某一原有部门或者特别成立的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在申诉处理过程中,高校权力仍然任意扩张,无法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制衡。由此可见,现有申诉制度存在的种种缺陷表明申诉作为解决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主渠道并不是最有效的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学生正当权益维护而言无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通过司法途径对权益受损者予以救济是非常有必要的。四、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构想(一)确定司法介入的标准及原则1.确定司法介入的标准司法审查作为一种权威和终极性的力量对高校管理权实行外部监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纠纷的最终保障。如何在尊重大学自主管理权的同时进行司法审查,关键是看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标准如何确定。这种标准的划分必须具有现实可行性,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关于标准的确定问题,学者们各持己见,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观点一:可以划分为三个标准:第一,被诉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是否足以改变学生的在学身份。认为学生入学之后与高校之间形成了特定的法律关系,即在学法律关系,学生因此而获得学籍,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当学生在学业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者违背学校纪律情节严重时,可能会受到学校最严厉的处理,这种处理足以引起在学法律关系的消灭,使其丧失学生身份。如取消学籍、退学、开除学籍等。第二,被诉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是否具有外部性。如专升本、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考录管理、入学资格审查、拒发毕业证、学位证、等。第三,被诉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是否对学生的公民基本权益有重大影响,高校学生管理行为中有的既不改变学生的在学身份,也不具有外部性,但该行为的做出将影响学生的财产权、人身权等公民权利。 观点二:认为划分的标准是首先区分高校的管理行为性质是民事行为还是行政行为。如果高校在行使民事权利的过程中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校方和学生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当然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亦不存在司法能否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之论争了。如果行使的是行政性 质的权力,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第一,高校非依民事规范做出。第二,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损及相对人的权利。 观点三:以行政行为标准和重要性标准的综合考量作为司法介入的评判标准,行政性行为标准是司法介入的前提,重要性标准是司法介入的评断。 也有人主张以内外部行政行为为标准划分是否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认为如果是内部行政行为就不具有可诉性。不过这种观点的局限性使得法院在受理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问题上陷入困境,遭到多数人的质疑。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管理纠纷哪些类型可以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采用司法手段予以解决,这个标准该如何确定,通过分析以上各种观点的利弊,笔者认为,在尊重高校自主管理权的基础上,结合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之规定及现阶段高校对学生管理的特点,应当确定如下标准:是否对学生的权利有重大影响。这里所指的权利既包括以受教育权为主的学习权利,也包括学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民事权利。例如学校对学生做出的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和退学(不含自愿退学),按退学处理等身份处分行为 足以改变学生在在学身份,限制或剥夺了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权利(主要是指宪法上所规定的公民的受教育权);影响受教育权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学生未来发展,这些行为就应被认定为对学生权利有重大影响。再例如,违法不向合格的学生授予学位或颁发毕业证,这将可能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机会。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历与学位足以决定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可能性,能否获得学位或学历证书对于苦苦求学的学生而言应的是举足轻重之大事。这些都应视为对学生权利有重大影响。简言之,凡是对学生的基本权利造成重大影响的,都可以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当高校学生与学校产生纠纷而寻求司法解决途径时,可根据纠纷所涉及法律关系的不同性质而提起行政诉讼或者民事诉讼。2.确立司法介入的原则由于高校自身地位的特殊性,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时必须对学校的自主管理权给予必要的尊重,留给学校一个适当的自治空间。 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这就需要运用司法权解决此类纠纷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性质,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应当确立平等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1)平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时平等原则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平等的司法标准及平等地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这就要求法院在受理案件的标准上和审判的过程中应平等地适用法律或者推定。即“同样案件同样处理”,“不同案件不同处理”。对于同一类性质的案件,不能有的法院受理有的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甚至同一法院对同样的案件做出完全相反的裁判。(2)区别对待原则在司法意义上,“平等”一方面意味着法律规则应该同等地适用于社会中进行司法活动的所有领域,另一方面又要做如下区分:即同等的情况同等对待,不同等情况不同等地对待,当然任何“区别对待”都必须有充分的理由。高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管理所牵涉的内容也是纷繁芜杂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按照高校管理自主权的权力性质,可以将高校学生管理纠纷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与学生权利产生的冲突纠纷,主要包括违纪处分、学籍管理以及学历证书或学位颁发等行为引起的纠纷,另一类是高校在行使学术权利过程中与学生产生的纠纷,如学生考试成绩评定、学位(毕业)论文专业水准的评定等引起的纠纷 。由于纠纷性质不同,司法审查的强度也应有所区别。对于第一类的纠纷尤其是对学校处分不服引起的纠纷,学校作为行政主体行使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法院在进行审查时除了对高校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之外,还应对其进行合理性审查。从行政诉讼法理论来讲,法院既进行合法性审查又进行合理性审查也是有依据可循的。《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行政处罚显示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这一条规定可以视为合法性审查之例外规定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学校给予学生的纪律处分,应当与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纪律处分的种类有:(一)警告;(二)严重警告;(三)记过;(四)留校查看;(五)开除学籍。”根据合理性审查原则,如果法院审查时发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与其违法、违规、 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不相适应,明显畸轻或畸重,认为显示公正的,即使处分程序合法,仍然可以做出变更判决。对于第二类性质的纠纷,由于学术评价属于高校自治的权限,也属于学术自由范畴,学术自由是高校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司法评价不能代替学术评价,否则就是对学术自由的侵犯。此外,学术管理通常是十分专业的,要求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法官进行判断无疑是不能胜任的。所以,法院只适宜从程序上进行合法性审查,不应涉及其实质性审查,而学术问题的实质性审查应通过制度创新——引入教育仲裁制度,由具备专业知识的的仲裁员予以裁决。(3)正当程序原则司法不是万能的,法官精通法律但不一定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是行家,“一个优秀的法官不只是一个熟练的法律工匠,他还应当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先知,一个哲人……”这只是一种理想而不是普遍现实。因此就学术管理纠纷而言,法院的司法审查应当局限于审查法律问题而不应审查学术方面专业问题,但学校在行使学术权力过程中是否遵守了正当程序应该是司法审查的内容。即使根据正当程序做出的学术评定不一定在实体上达到公正,在正当程序理念下,只要严格遵循了正当程序,也会被认为是公正的。以刘燕文诉北大案为例,法院也只是对学校评审委员会在操作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进行了审查,将判断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水平的权利仍然留给了大学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此外,学校在依据法律法规及校规对学生进行纪律处分是否依据正当程序应当是司法审查的内容。例如审查学校在做出身份处分决定之前是否给予受处分者以充分的申辩机会,允许其对有关事实进行申辩陈述,是否超越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学生进行违法处罚。所以,确立正当程序原则既使得司法审查在一定合理限度内对高校管理权行使予以监督,又避免法治的触角延伸至法律所不能及的领域,既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高校的自主管理权。(二)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方式之完善1.法律法规的修改是前提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教育领域内法律法规的笼统性规定使得法院、当事人都无法直接找到支持自己的权利规范,以至于当学生权益受到侵害寻求法律保护时却救济无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必将先完善法律法规,使司法部门和当事人能“有法可依”。在法制建设层面上应当进行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加强高等教育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虽然,教育部新修订的《规定》(2009年9月1日实施)回应了现实的需要,是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大进步。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通过列举学生的权利义务,确立了学生在学校内部关系的权利主体地位,学生不再简单地被当作学校管理的相对人,而是学校内部关系的主体,不仅承担义务而且享有权利。这对于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调整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维护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此外,六项权利和六项义务也规定了学校的权利边界,超越这个界限就有可能越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高校管理混乱,促进内部管理秩序的完善,从而减少高校的诉累。但与此同时,《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又扩大了高校的自主管理权,仅就现有的高校学生的权益救济途径的状况而言,高校对学生权益侵犯的危险性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因此,教育领域内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纠纷的有效解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加快修改《行政诉讼法》或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司法解释将高校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纠纷纳入行政诉讼的范畴,并明确具体可以纳入的纠纷类型,也可以避免当学生权益受到行政权力的侵犯时因行政诉讼法上没有相应的法律支持而被迫“绕道”提起民事诉讼以获得司法救济。200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开始酝酿做出新的司法解释,把高校招生、学历发放、教师资格、学生退学等方面的教育纠纷首次纳入行政诉讼的范畴,不再只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处理,以限制学校的自由裁量权,为学生提供司法救济,但不知是何原因,千呼万唤至今仍未出炉任何有关的司法解释。此外,《学位条例》也应当加以修改,使其内容能更加清晰明确,并规定不授予学位的情况,避免司法审查出现尴尬 。刘燕文诉北大博士学位案一审中,海淀法院的判决虽然回避了校学位委员会是否拥有实质审查权的问题,但判决的内容仍然隐含了法院的倾向性:法院之所以做出撤消判决而非直接授予学位的判决,背后的法理无非是法院这个外行不应该代替学校这个内行作决定;依据同样的道理,校学位委员会这个外行也不应该代替答辩委员会这个内行作决定。但《学位条例》并没有就程序性审查和实质性审查对 学位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的权限予以明确划分,致使实践中出现外行决定内行的怪事。通过“立”与“修”的工作,使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无论从具体内容上,还是从立法技术上,更加科学、合理,体系上更加完备,使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司法审查有法可依,进而实现教育领域的良性循环。2.司法介入的基本方式之完善的相关法律问题在走向权利与法治的时代,学生与高校的纠纷将会更多的诉诸法院,分清哪些案件应该通过行政诉讼加以解决,哪些纠纷可通过民事诉讼加以裁决,对于有效解决纠纷,保护学生权益,维护高校管理秩序显得尤其重要。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多重法律关系,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纠纷也表现为不同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的法律关系司法救济途径也应有不同。如果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因行使行政权力而引起的纠纷则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范畴,应提起行政诉讼,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对事实进行认定和裁决以解决纠纷。如果双方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因为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纠纷,则应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加以解决。(1)启动高校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①行政诉讼的目的就行政诉讼产生而言,其目的首先在于为普通民众提供一条对抗行政权力的司法途径,由中立的司法机关解决公民与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纷争,给公民权利予以保护。其次,行政诉讼客观上又具有纠正违法行政,保证行政主体适法正确的功能和作用。就高校行政诉讼而言,其直接目的在于提供一条司法途径来保障学生的正当合法权益,月素高校行政权力的自我膨胀,促使高校内部秩序达到有序化状态,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②法院受理高校行政诉讼案件不以穷尽内部救济途径为前置条件《教育法》、《规定》均有此项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从条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并没有读出申诉是提起诉讼的前置条件之义。而有的学者据此规定认为学生只有在提出申诉后对申诉处理结果不服或学校及有关部门不予受理时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显然曲解了该法律条文的本义。此外,也有学者指出,对高校学生来讲,诉讼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在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做出更沉重的选择,而且从社会角度讲也可以避免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乍一听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但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是成年人,完全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提起诉讼之前自然会权衡利益考虑成本问题,而且受母校情结的影响,学生不会在没有认真考量之前有信心与母校对簿公堂。如果规定以申诉为获得司法救济的前置条件,则无疑是对其诉讼请求权的严格限制。③高校作为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确定如前所述,高校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且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因而具备了行政主体资格。事实上,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学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理论意义上的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形式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担行政行为效果的组织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4款规定:“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由此,当高校学生对管理行为不服,认为侵犯了自己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高校作为法律法规及规章授权行使部分行政职权的法人组织,就是适格的被告,而不是它的上级教育行政机关。④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根据前文界定的司法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纠纷的标准,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具体应当包括以下几类纠纷:因身份处分行为而引起的纠纷,主要是指开除学籍、退学(不含自愿退学)、视为退学等处分行为;因学籍处理行为而引起的纠纷,如决定升级、降级、留级,奖励等行为;因学位、学业证书管理类行为而引起的纠纷,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前者包括不授予学位、不予颁发学位证书、宣布学位证书无效等,后者包括不予颁发、补办学业证书、宣布学业证书无效等;因招生录取行为而引发的纠纷,例如违反择优录取原则,任意改变考生填报的志愿等行为。(2)民事诉讼的相关法律问题①高校作为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确定《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法院受理民事纠纷的范围为:“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及他们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注册之日起取得法   ;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3

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历史已三十余年,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学制设置也有区别,有“4+0”、“2+2”“、1+3”“、3+1”等等。但作为普通本科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2)外语能力高低不同;(3)家境普遍较好,经济负担能力较强;(4)家长的素质普遍较高,对孩子的未来有规划有主见;(5)学生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拥有比较好的性格条件和交际能力,独立意识强,有很强的表现欲,但是往往比较自我;(6)学生缺乏归属感,中外双方的管理往往使得学生缺乏被管理的欲望;(7)课程量大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8)学校过于追求学生的国际化培养,疏忽了学生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大多数有中外合作项目的学校却未能有一套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管理队伍更是严重缺乏,导致了学生培养质量逐年下降,甚至于有些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濒临停产。

二、“PDCA循环”指导下的合作办学学生管理模式

(一)过程策划

这个实际上解决的是服务对象培养结果的顶层设计问题。在合作办学专业设置之初,学校就应该有相应的顶层设计,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考核标准等,涵盖学生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心理健康、学生活动、就业、升学等方方面面。各个学校应结合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式等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学生发展的规划。这个规划主要是针对学习期间的课程设置、学生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培养过程的衔接关键点等等。规划可以通过新生的专业介绍、家长会、新老生的座谈会、优秀学生经验介绍会等形式传达给新入学的大学生,让学生和家长在学习之初就对自己的专业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出来干什么、本专业的出路有哪些等问题有个清楚的认识。加强入学教育,有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们带着清楚的认识和目标来度过大学生活,完成相应的学业。

(二)过程实施

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对过程策划的检验和及时调整再运行再调整的过程。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管理。

这个是整个学生管理过程实施的主线。就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合作办学采取的二级学院托管管理模式来说,学生学业的管理一方面来自校级的主管机构,比如国际学院、教务处等,但是主要的还是学院的管理。在学院的学业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1)国际国内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及平衡;(2)课程计划要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进行,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业,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培养模式而忽视了中国国情;(3)注意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语言的课程比重应该较大,为今后国际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克服语言障碍,融入“全英语”环境;(4)校级主管部门应该对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开绿灯,进行特殊管理,有特殊的途径和渠道,比如网上选课系统单列,学生学分系统与外方及时对接等。

2.生活管理。

加强学校后勤的服务意识,开辟出公寓、食堂、其他生活服务设施的管理阵地。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往往别人看待他们时都带有“有色眼镜”,这实际上是对孩子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伤害。本着培养好每位学生的原则,后勤的服务实际上也起到了教育作用。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些阵地,对学生进行归属感、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后勤管理人员与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的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学习等方面的调查,及时掌握数据,对学生培养实施过程进行修改和匡正。

3.社团活动。

社团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之前进行人际交往和工作能力锻炼的阵营。我们要根据合作办学学生培养特点组建特有的社团,开展特色活动。比如针对外语学习,可以成立英语沙龙,直接聘请外教作为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活动,除了进行外语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帮扶活动、国外学习生活介绍等,甚至于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依托其他社团进行科技发明创造、文化交流等等

4.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心理特点,寻找出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往往因为基础薄弱感觉学习压力大,加上周围人“有色眼镜”的对待,往往使这个群体产生被孤立的效应。作为管理者,我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通过观察和了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有些共性的现象要提交学院或者学校主管部门解决,尽量让学生满意。对有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及早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与家长取得联系,达成家、校、学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防患未然。

5.思想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接受了太多的国外的教育,国外的一些生活理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慢慢对其产生影响。同时一些有害的、不健康的思想也冲击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上中方为配合国际化教学,削减了一些应有的思政课程。这些都对合作办学的学生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除了课堂教学,我们应该通过网络、班级微博、微信群、QQ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等形式,向学生宣扬正能量,做好高校“育人”的职责。

6.就业教育。

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学校要因材施教、进行有效的就业教育。针对学生就业、出国、考研三个毕业选择,学校要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对于就业人员,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人才。以上几个方面是学生培养过程实施中的几个重要环节,环节之间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改进。在此过程中还要做好文案工作,为以后过程策划的改进提供素材。

(三)过程监测

家、校、学和社会第三方四维一体的过程监管。包含实施中和实施后的检测两个方面。

1.实施中检测:主要通过家、校、学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监督。在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家、校、学三方的联系网络的建立,建议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就建立家长联系卡,由家长填写,取得最准确的数据,方便日后联络。

2.实施后的第三方检测:由社会普遍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来提供办学效益数据等,进行办学成果的反馈。这个第三方最好不要固定,几年一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四)过程改进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的优缺经验,及时总结,结合过程检测中得到的相关结果和数据,对整个培养过程实施改进,以期对项目初始的过程策划有指导意义,形成循环效应。

1.突破型改进。对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突发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对现有的培养过程进行重大变更,或采用全新的过程来取代现有过程。

2.渐进性改进。是对办学过程中的持续性问题,如培养方式等进行的渐进性的改进。

(五)循环运用与管理

整个四年培养过程结束后,意味着下一届学生如何培养。而解决这个问题,完全依赖于上一轮的培养过程中策划、实施、监测和改进的相关经验和优缺点的总结,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精华的做法再运用到下一轮的运行中。

三、“PDCA循环”指导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势

第一,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应用顶层设计根据项目运行的需求和项目资源制定培养目标,建立比较明细的学生培养目标体系。第二,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系,自上而下,先高后低,进行培养过程的优化设计,简化、调整、适当归并培养过程中的任务,确定各任务之间的交互形式;对每项任务进行定义和描述,确定任务过程的功能目标、投入和产出,确定学生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并由此建立起学生培养的过程模型。第三,按照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目标,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和管理方法,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和制度设计,并根据过程实施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调整。第四,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主要目标,以过程检测中反映出的数据和特征,持续改进过程实施。第五,应用控制论的方法,将办学的任务实施过程视为可控过程,建立过程控制系统和管理机构,运用反馈控制等方法解决合作办学项目运行的控制问题。第六,注重管理的细化,无论是学生的课程学习、日常生活、社团活动还是就业指导、出国培训等方面,都关系到整个办学的成败。以上“PDCA循环”指导下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模型的建立,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支强劲的管理队伍。这个队伍应有明确的思路、饱满的热情、细致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法治教育 人文关怀 高校学生 素质基础 整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55-01

1 引言

作为高校领导人员,需要联合依法治校思想进行校园日常管理工作调试,但是其间对于个体关注不够细致问题时有发生。须知一切制度制定都是为了稳定人权保障成果,毕竟权利才是个体基本价值追求,更是决定人类文明程度的标杆。而法治化过程就是透过治校标准进行人文关怀、尊重风尚开拓。也就是说,高校彰显对学生人文关怀效应需要全程依靠法治化效应加以覆盖,这样小学生一切情感基础才会顺势萌发,杜绝人才供应道路上的瓶颈限制结果。

2 我国高校迫切针对内部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法治化管理的现实意义论述

结合宏观时代背景观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是在学历开放以及深刻退学纠纷背景下滋生的。首先,我国教育立法工作相对比较滞后,既定格式的国家高等教育法令文件大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蕴含着浓厚的计划经济思想;即便是最近提供的法规政策,原则性条款充斥全篇,具体实施细则严重缺乏,非常容易造成执法偏差结果。作为新时期高等院校有必要依照国家法律针对学生相关事宜加以管制,适当保留行政法律关系性质。这部分强调的行政法律关系就是在纵向法律视角下,表现的一切法律主体的权力、服从的不平等关系。另外,学生处于求学、就业关键阶段,接受的任何服务内容,包括技术设备、食宿条件等都已经付费,双方存在民事契约关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清晰阐述法人资格价值地位,校长作为法定代表人,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一切合法权益,切勿盲目执行所谓的职权。实际上高校、学生的这种双重法律关系,令高校管理与学生基础权益保障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现下上述因素已经引起司法、学术界极力关注,相对地会全面推动我国高校学生人文化、法治化管理进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尽管法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且具备高度助益的社会生活制度,但是个中弊端如若长久被忽略,有关其特有的控制功能限度就会全面暴露,就是在主张原则基础上难以将管理核心注意力投射在学生特殊性之上,进而衍生一切不良抵触情绪结果。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的尊重是高校发挥人文关怀能效的必经之路。

3 高校针对内部学生实施科学人文关怀的策略解析

人文实际上强调的是对人员素质与技能培育过程,这部分精神以表现人的主观性、价值性为基础任务指标。教育本质就是对于人文精神熏陶与提升行为,大学注重知识、学术对学生的深化效应,不可脱离法治规则独自运行。在此条件下,教育人员深信任何学生都存在科学塑造潜质,其有必要全程树立乐观与宽容态度善待他们。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人性的尊重,任何原动力都应落实到教育主体之上,而作为施教人员不可滥用权力,令得学习主体长期处于被动消极境遇。所以,教师必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强化,透过善意与爱心令每个学生品性顺势好转,进而真正在学习权益中发挥最大的保障效应。法治作为现实的人对日常生活秩序的选择现象,其真切表达对人文关怀的尊重,当然,任何法律都需要运用最低法律限度作为道德支撑底线,毕竟法律无法偏离人性,不然会滋生对人的奴役气息,引起反感,甚至激发暴力机制,最终令法治工作产生异化反应。

3.1遵循适当的法律保留原则

所谓的法律保留原则就是针对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等特殊形式的立法结果,全程一切规划工作有必要在立法机关监督下完成,而行政机关不得一手包办,这是一种对传统特殊权力关系理论的冲击、修正行为,主张在不侵犯高校自主自治权的基础上,对于一切剥夺并限制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行为加以严格处理,其间运用法律明确规范不同管理范围,学校领导严禁以任何行政命令或者规范文件作为依托进行强化改造,这是法律保留原则的主体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布置相关学生管理规范性文件时,相关处理规定已经严重超出国家限制范围,对于学生义务、权利绽放效果产生一定限制。因此,人文关怀管理期间更应随时关注比例原则,尤其是对学生进行任何处分环节中,需要充分考量育人动机与手动的协调性。

3.2合理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

高校学生管理权作为一项行政性权力,其行使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在学生管理活动中,执行影响学生权益的处理或处分决定时,应当事先告知当事学生,向当事学生说明理由和依据,听取当事学生的陈述、申辩,或举行听证会,让当事学生参与到程序当中来。通过充分的、平等的发言机会,疏导不满与矛盾,使当事学生的初始动机得以变形和中立化,避免采取激烈的手段来压制对抗倾向;且参与学生的角色分担具有归责机制,可以强化参与学生服从决定的义务感,提高参与学生对处理或处分决定的接受程度。参与是程序公正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们被允许参与决定,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比较公正的对待,使参与学生作为人尊严得到学校的充分尊重。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司法审查仍旧是管理法治化的特殊标志,其能够合理促进学生管理权力运行规范化效应,是高校人文关怀背景下凸显法治原则的重要行为表现。目前这类策略已经有效推动高校学生管理秩序完善进程,如若其间存在任何突兀问题,就需要高层领导者全面挖掘并做出科学整改。

参考文献:

[1]何东平.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价值及路径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01):56-61.

[2]赵迎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1,14(02):123-130.

[3]李炯.“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19(01):67-71.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5

1.学生管理同样为教育,即教育的某种存在状态。管理者同样为教育者,管理者的特别之处在于如何管理他人,在完整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不断地对被管理者进行教育。学生管理和教育二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管理的目的要想达成就必须要实现教育的目标,而管理就是为了服务于教育。学生之所以要管理就是为了达到教育的效果,让其养成习惯换言之就是施行一种可行的长期的培养手段,让这些学生们形成一种自觉的思维定势,改掉以前的那些缺点,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最终的行为符合管理的目标。

2.教育并不等同于管理。首先,管理措施是执行思想教育的紧要保证,是完成教育计划的前提要求。缺少了管理,教育计划无法达成;但仅仅依靠管理,教育计划同样无法达成。其次,管理的目的是为思想教育服务,使得其获得加速,没有了思想教育,管理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3.管理和教育之间有着无法分离的关系。第一点即管理与教育不管有什么样的紧密联系,他们都无法取代对方;第二点,不管是重视教育或管理哪一方,都无法阻断他们的联系。管理与教育一起发挥着独有的功能,从侧面上注定了管理和教育是不可分开的。但以上的说明并不代表教育和管理要一起抓,同样不是在说重此轻彼,而是要搞清楚教育与管理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不停地寻找二者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是提高教育以及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第三点,一定要有科学明确目的以及内容,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从它的大体目标来说,为思想教育和政治行为管理、业务学习和学籍管理、日常公共道德以及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管理、校园治安管理等。每一方面的管理皆需要围绕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展开,明确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为国家培养出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开展统筹管理对象的工作,一定要以不同内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以及相互之间同步进行才可以成功。从横面的角度来看,工作大体含有品德、智慧、身体素质这些项目,并且每一项都含有不一样的管理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内容。如品德教育这一点,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管理以及核查,党团组织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公益劳动,良好道德行为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日常思想教育以及个别思想工作,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检查、测定和表扬。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大学生进入校园到离开校园的整个教育阶段,包含入学教育、在大学中为了培养的三观而接受的教育、热爱专业教育、优良学风的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党团组织建设以及学生精英的培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教育管理等。

二、科学确定目标和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首先是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过思想教育,将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让管理和教育互相融合,把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僵局打破。其次要灌输和陶冶互相联系。每个人内心世界的成长都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不断地发展变化,所谓的灌输教育就是一种目的性较强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正确的理论灌入人的思想内,从而让其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最后就是疏导和管理二者结合。即要在疏通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不能阻碍发展也不能让其随波逐流。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有错思想一定要勇敢指出,这并不是在阻碍发展。教育并不能做到所有事,很多时候都需要加入适当的惩罚,惩罚可以警醒自己,让他人以其为鉴,适当的惩罚可以使得教育的效果变得更好。还有一定要让大学生培养出自省的好习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随时激励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大学生学会激励自己,不仅要使用目标激励的办法,还要利用名人事迹和积极向上的事例来激励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情操,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共产主义道德。之所以要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是为了避免大学生们做出违犯校规校纪的事。学校要教大学生学会用理智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再让自己的情感支配一切,让理智凌驾于自身的情感之上。不仅如此,还应该放手让大学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让学生干部起到带头作用,让他们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要想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展开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踊跃参加。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获益匪浅,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增加经验,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为以后的独立奠定基础。

三、坚持齐抓共管的原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

1.要想提高大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政治方面的素质,就必须举办各种各样的政治理论方面的培训。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搞懂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以及精神实质,统一思想,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识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常识以及法律常识的理解;理解并且明确高等教育基础理论,搞清楚高等教育规律以及高校管理知识,习得遵照高等教育规律处理事务。不断地改善政治理论素质,提高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以及坚定性,增强在管理中把握好方向的本领。

2.提高电脑水平与外语水平,增强高等学生经营骨干的业务水平。学校擅长于对学生干部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在学生的闲暇时间对其培养,使用学校和干部分摊学费的方式来办培训班。当培训班节课后,使用标准的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日新月异,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工作干部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具有足够的勇气,领先的意识,不被传统的思想与做法所束缚,要拓宽自己的思维,勇于创新,但这一切都要以正确地理解客观规律为前提,这些都是为了给学校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学校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水平。最后是要改变学生工作干部岗位的三大结构,分别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有些学历不高的工作者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学校也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才能将其任用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以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管理及思想上的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高校 毕业论文 全程化管理

1 全程注重制度建设,强调规范要求

1.1 注重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一个明确的制度要求是毕业论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前提。在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文件,如选题专家审核制度、中期检查制度、成绩评定制度、延期毕业制度等,并将这些制度要求以学院正式文件的形式在全院、导师及学生中间予以公示和说明。在全程的论文管理中,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准绳,结合弹性灵活的突发事件处理决策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

选题专家审核制度指选题由师生共同产生,答辩领导小组根据专业特点进行筛选。中期检查制度指学生提交论文初稿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成绩评定制度则主要是制定评分标准,将导师初评、交叉评阅、答辩评分制度按合理比例组成,最终评定学生论文成绩。

1.2 强调规范要求

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除了要求其能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外,也十分注重其文章写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因此,我们在建设和形成书面制度文件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制定了论文模板。

在模板中,对字体、目录、参考文献、文本编排顺序等格式要求,给出严格的规范规定。同时,还会做出一些明确的量化要求,如:题目应该简短、明确,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关键词一般为3~6个,每一个英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目录一般按3级标题编写;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字数不少于8000字;参考文献应在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应少于2篇等。

2 全程依托网络平台,实时监控与反馈

2.1 定期检查,辅以不定期抽检

首先,我们采用“以定期检查为主,随机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对学生提交各项材料情况加以实时监控。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根据毕业论文的各个具体环节,详细制定进度表,细化各阶段任务,给出一个供师生参考的毕业论文 “时间进度表”。按照我们的进度安排,毕业论文时间安排在实习结束后。实习前,教师出选题,答辩指导小组讨论选题,初定选题,学生带选题进点。实习结束后,大四第一学期第6~7周召开师生动员会,收集学生选题、专家筛选选题;第8周确定选题,配备指导教师;第9~10周指导老师下发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第11~14周学生提交外文翻译及原文、文献综述;学期末,学院组织初期检查,检查学生提交情况和教师指导情况。大四第二学期第3周,学生提交调查报告、问卷、论文初稿,学院组织中期检查;第4~10周,导师反馈论文意见,学生修改,导师定稿、签字;第11~12周,导师初评、交叉评阅、论文答辩、成绩汇总,召开工作总结。

2.2 师生互动,灵活弹性管理

整个毕业论文进程,我们实行师生互动的管理,成立毕业论文领导小组、指派一名专业老师为论文秘书,指派一名学院办教学管理人员协助论文秘书进行过程管理。领导小组在宏观上对师生论文进展进行监督,论文秘书和教学管理人员督促师生按时完成各项分解任务。学生记录教师指导记录,并在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组成学生论文检查组,对同学进行督促,并对论文格式等进行规范化检查。

3 注重基础训练,全方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毕业论文不是本科教育中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与前期专业课程学习、科研素养培养、毕业实习等紧密联系的一个系统教学过程。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将专业学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工作作为同一项工程,进行四位一体的改革与实践。将论文训练过程前移,强化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并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将学生四年的课程理论学习、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竞赛活动,与实习的前后衔接等形成有机整体,构建成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四位一体的全程化论文管理结构图如图1:

(1)专业学习。大学前三年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启动论文写作的预备阶段。开设社会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分析、统计学、公文写作等课程,进行论文研究方法、论文规范性(包括格式规范化)培训,使学生能够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文献检索,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2)科研训练。成立学院科研指导小组,对学生开展专业科研训练。结合教师科研,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进行论文撰写、发表或参赛。

(3)毕业实习。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①我们把实习教学与毕业选题工作结合起来,学生带选题下点实习,根据实习内容选择选题方向,或者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在实习中遇到的工作重点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在实习中收集相关资料,把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②

(4)毕业论文。大四第一学期中,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分解,实行论文全过程管理。将毕业论文写作的计划、组织、指导、答辩和质量监控的五个方面落在实处,将选题审批、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文献翻译、中期检查、论文定稿、答辩等关键环节在时间上分步实施,形成序列,成为师生共同遵从的规则和要求。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7

1.1细节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

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许多工作还依然停留在表面上。实施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最终是通过落实细节管理来实现的。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内化”程度还不够,没有真正做到足够“精”、足够“细”,尤其是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与人生目标、建设服务平台以及创新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规划,把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1.2学生精细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尽管制订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发展需要出发,细节管理缺乏一定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且师生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导致很多管理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流于形式。同时,管理方式缺乏创新性,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许多指标都是用量来衡量的,德育评估工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缺少动态性的管理系统,影响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构建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原则

2.1动态性原则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外界的交流逐渐频繁,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使得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能够与时俱进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构建高校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模式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本校发展实际,认真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的各项发展需求,实施动态化原则,使高校的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出作用,而不是刻意追求“精”与“细”的形式。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使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而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发生改变,遵循动态化原则,体现出时代气息。另外,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跟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对现行的管理方法与模式进行改进。由此可见,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长期运动与精进的变化过程。

2.2系统性原则

学生事务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而要实现对学生事务的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标准,才能把学生方方面面的管理落到实处。学生管理中的各种要素、内容及资源,只有在系统化的标准要求下,才能高效运作,促使教育与管理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不仅要深刻理解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对当前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努力做到“效率和效率最优化、最大化”,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进行分配,构建出精细化的管理教育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全面树立起系统化管理的观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正确运用系统理论,加强高校学生系统化管理的职能,系统规划,层层递进,促进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3人文性原则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人的管理工作。真正尊重、关心与爱护学生,在管理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提高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管理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要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贯彻人文理念,搭建民主、科学与平等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加强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深化精细化管理观念,以人为本

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就应该转变管理观,正确认识与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管理人员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在管理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最终提高学生的潜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利益,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处理问题时,要向学生传达出学校在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与此同时,不能忽略了学生的权益,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并要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融入人文关怀。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价值核心,用精心的态度,进行精致的管理,开展细致的工作,争取显著的成效,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优化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明确学生的管理工作目标,精细管理

首先一定要目标明确,属于学校管理范围的内容,要全面管理而且管理好,而不属于管理范畴内的事物,就不要过于干预学生的生活。同时,学校在进行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树立法治观念,在管理中要尊重大学生作为社会属性的人所享有的法律权利,不能侵犯大学生的合法权利,要使管理工作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都是分校、院(系)和班级三个模块来管理,由他们一起来担负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因而应该适当把管理权力下放到院(系)和班级,他们平时与学生接触密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例如,由于学业、就业、生活以及情感等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步增多。因而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深入辅导。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辅导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对于大一的学生,辅导的内容要侧重于大学校园生活的适应性;针对大二的学生,应该注重学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对于大三学生而言,教师辅导的主题则是要以就业、择业指导为主。总之,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要立足于本校发展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生活、学习、心理与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全面、精细管理。

3.3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体系,制度引领

高校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保障。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各个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密切配合,把“公平、公正、公开”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与思想导向。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出一套学生事务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约束,有标准可参考。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合理安排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针对庞大的学生群体,管理制度内容要全面具体,尽可能涉及各个院系,需要涉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勤助补贷管理、学风班风建设以及宿舍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对于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都要明确而详细,还要制订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例如“学生评优条件及奖励办法”、“违纪处分条例”以及“宿舍管理条例”等等。因为规章制度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思想观念,因而在制度制订中还要考虑到人性化因素,不仅方便管理人员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按照相关规范对自己行为进行约束。另外,还需要明确制订学生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考核与评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领导与同事之间的考核;其次是学生对管理教师的评估;最后是个人管理工作的量化考核。通过制订出精细化的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精细化水平。

4结语

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对策的研究。需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创新,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改进传统管理模式,完善学生管理体系,实现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从而促进教学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篇8

1.1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本模型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需要将某项任务分配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中,作为客户机来说,其功能是运行用户接口和前端接口所需的应用程序,而作为服务器来说,其功能是提供客户机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从另一方面来看,在软件上,该模型需要将各种应用或者软件系统依照逻辑功能,从而区分为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组件。作为客户端,其主要负责数据表示和应用处理,用于处理客户的界面,并能够接受系统传来的数据处理请求;作为服务器端的软件系统,其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发来的请求服务,并进行处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融合了许多大型机的多种功能,具有中央控制的模式,同时也结合了PC机的低成本和高性能。本结构的工作模式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例如TCP/IP、IPX/SPX)等,及时进行连接和通讯活动,经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各种需求服务,服务器可以进行响应并提供服务。

1.2三层Client/Server模式

该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模式中,需要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引入一个应用层,从而将应用逻辑转移到应用层中。需要将客户端弱化,并成为一个图形用户接口。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相比,此种应用模式优点很多,比如具有可伸缩性好、安全性高及节省开发设计等。中间的应用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实现负载平衡,改善系统性能。

1.3Browser/Server模式

B/S模式也就是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服务器端(Server)为一方,浏览器(Browse)为另一方,通过浏览器来运行软件。它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兴起,是对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一种发展和改进。其结合了WWW浏览器技术和多种Script编程语言,与其它技术相比,它是一种新式的软件系统设计技术。在B/S体系结构体系中,当用户需要服务时,需要通过浏览器发送请求,那么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则可以接受请求,并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搜索处理后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浏览器。作为此种结构,其优点有很多:比如分布性强、运营维护方便、程序开发简单,用户共享性强、使用成本低等。但是这种结构也具有数据安全性低、硬件要求高、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等缺点。

2系统分析与设计

2.1需求分析

在设计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经验可以看到,作为典型的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院系所的设置、教学学习计划的管理、在线选课管理、学生各科成绩的管理等。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就是对本系统潜在的使用者进行调研,了解其关注的内容,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秘书、各系教师等,从而找出其最想实现的内容。根据调研,可以知道大家主要关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系统的管理功能,能对院系、专业、教职员、教学条件等进行管理和维护。二是可以设置教学计划。三是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四是可以提供网上选课功能。五是可以对成绩进行管理。六是具有数据分析、统计等功能。七是容易使用,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功能模块:该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即教学计划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网上选课模块、课表编排模块、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事务、教学实践、教学考评、教材管理、系统管理等。

2.2系统设计

2.2.1总体架构

经过对系统需求的深入研究分析,本次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定位为:在对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使用专用客户端,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则需要使用浏览器来实现。因此,本系统主要采取B/S或DBMS结构模式,也就是说前端采用浏览器,中间则采用Web服务器,后端则为数据库服务器,其功能主要是查询和收集数据。比如学生查询成绩、查询选课结果等。对于比较复杂的功能,如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则需要采用C/S结构来实现。

2.2.2逻辑结构及数据表现层

为了实现更好的功能,本系统采用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模型,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层功能强大,不仅可以负责业务逻辑功能,还能直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并提供对业务数据库内数据的完整保存、更新、删除以及查询操作。而系统的框架层则起到容器的作用,它既可以向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基础的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系统框架层,这样就能做到重复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采用通用关系数据库平台,则能够支持大多数据库系统,并能实现数据共享,一般来说,可以采用XML技术设计,从安全性、维护成本等方面考虑,这次设计可以采用SQLserver2000作为教务数据库管理系统。

2.2.3数据存储层

对于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为教务处或者二级管理单位服务,因此可考虑采用.NET技术架构实现,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信息的功能,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服务,同样采用.NET技术架构,以C#、C++、WEB作为开发语言。

2.2.4数据接口

为了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对接口进行处理,本系统采用XML技术来与其他系统进行实时通讯,故设计时参照XML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预留接口,将部分数据接口开放,当学校有其他系统需要时,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互通。

2.2.5建模方法

本文采用映射法进行建模,也就是说面向的对象应用程序,主要围绕关系数据模型进行建立,在此过程中,需要将类图中元素进行转化,并通过面向应用对象的方式,最终将这些对象合理组织起来,从而实现系统业务逻辑的发展过程。

2.2.6系统实现

系统功能主要通过多个子系统来实现,这些子系统有教学计划子系统、网上选课子系统、课表安排子系统、安装与配置、系统安全设计等。不同的子系统包含不同的下级目录,从而实现不同用户的需求。

3结论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往往功能较多,系统内数据量大且很复杂。本文基于网络技术来构建高校留学生教务管理系统,可以使得高校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同时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的信息,用于科学决策和分析。提高各院系管理人员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减轻负担。由于系统运行于网络之上,并采用多层软件架构体系,统一的严格的身份认证系统,以及基于XML的数据集中呈现,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简便、快速的网络信息服务。通过对系统的测试和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高职学生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老师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