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4 15:14:17

扶贫工作的问题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1

关键词:研究式教学;士官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从20世纪末开始,高校改革全面展开,冲击着全国大学校园,冲击着几十年来人们业已习惯的传统观念。就国家来说,一种政策和制度的推行,总是从宏观上和从大多数的人承受力、利益考虑而制定的,国家实行高校并轨收费的新制度也同样如此。但是作为一种新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党和国家注意到与此相应产生的一大批贫困生自费上大学的客观现实,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支持措施来帮助这些贫困生。[1]高校全部实行“收费并轨”后,所有大学生都要交纳一定的学费。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招生并轨后学生缴费高。收费标准由1989年的120元、1994年的889元陡增到现在的每年人均4000多元的学费(艺术类等专业费用更高)[2]。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已是勉为其难,哪里还有余钱去支付高等教育费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自信自强型;自轻自卑型;偏激沉沦型。[3]

一、问题

1、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各地及各高校都有自己区分贫困生的一套标准,实际执行过程中亦有很大的难度。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且人数众多,学校无法准确掌握贫困学生的实际生活支出,更无法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很难准确认定贫困生,致使部分家庭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资助。甚至有学生恶意拖欠学费、申请减免或申请贷款。另外,也有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困难,自我封闭,不愿意别人了解自己的家庭困难,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给他的公开资助,认为很丢面子。所有这些,直接影响到贫困助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学生的教育。贫困生的贫困程度也更难以认定,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更加难以把握,结果是学校不能把有限的资助金合理利用到更需要的人上。

2、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结合程度不够

中国目前贫富差距现象比较严重,贫困家庭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贫困生,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而是家庭和社会的产物,是由于不同的历史、环境或机会不均等等原因而造成的。家庭的贫困往往会导致贫困生心理自卑,情绪消极,精神痛苦,这些不良的情绪不会因为物质上的一时满足而消除,但让他们拥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和自强息的精神同样是扶贫的目的。尽管贫困生获得了国家政府、高校、社会等很多有形的物质资助,但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却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很多贫困生得到物质资助后,不但对社会、学校不心存感激,反而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甚至还盲目与其他获得资助的人相比,认为自己获得的资助太少了.

3、主动要困难补助和被动要苦难补助的尴尬

怎么面对贫困,是所有贫困生不可回避的现实。目前,部分贫困生因为“要面子”,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贫困生,因此,对于学校向贫困生发的就餐优惠卡或困难补助等,他们宁愿挨饿也不愿意去领,认为“人穷志不穷”,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度日,所以宁肯咬紧牙关也不申请或领取困难补助;而有些非贫困生却钻政策的空子,认为不拿白不拿,使得有限的苦难补助经费没有完全有效利用。特别是当前有媒体参与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活动越来越多,众多有识之士和团体纷纷解囊献爱心,还有一些为了追求轰动效应,造成部分贫困生过多地吸纳了本已稀有的社会经济资,社会的公平公正得不到体现。其实贫困学生大可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要是个人或社会的善意援助就欣然接受,但要记得感恩社会,不要忘记曾经的艰难和援助过自己的人,当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记着去感恩、去回报社会、去援助同自己一样苦难的人。

4、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勤工助学岗位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质量的勤工助学岗位而言。虽然很多高校大力开发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但是,一方面校内岗位数量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大多是劳力型、服务型等低质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另外,勤工助学工作需要占用学生一定量的时间,学生工作助理岗位很多时候都是上班时间,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勤工助学反而会耽误同学们的学习。

5、贫困生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1)贫困生既自卑又自尊。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否定的情感体验。有自卑心理的人容易离群索居,缺乏自信心和荣誉感。当一个人的某种缺陷受到别人的嘲笑、轻视和侮辱时,自卑心理普遍会增强,通常会出现嫉妒、暴怒、攻击等情绪和行为。大部分贫困学生来自贫困地区或者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生活比较艰苦,他们很容易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并且不自觉地把差距扩大化,感到自己不被群体所接纳,从而产生自卑感。

(2)学习压力过大,内心紧张和焦虑。贫困家庭的学生承载着个人和家庭对未来更高和更多的期望,他们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希望能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因此,贫困学生往往给自己定的目标比别人要高。

(3)不满情绪与逆反情绪并存。很多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差的原因,心理负担较重,通常比较敏感,内心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他们习惯把生活中的阴暗面扩大化,对学校的管理、思想教育等产生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可能会因为自己人际关系紧张、学业不精、事情不顺心等,进而产生冷漠、敌对甚至是攻击的心理和行为,出现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憎恨社会的思想,其行为也变得异常偏激,甚至走向极端,或许会因为小事迁怒他人,通过伤害他人来发泄心中的不快。据统计,因成绩不好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甚至个别贫困生会走上偷窃、诈骗、抢劫等违法道路,一发不可收拾。这些不仅给他们本人带来伤害,更对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造成巨大危害。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不能直面生活的困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思进取,也缺乏摆脱贫困的实际行动。他们自认为学校不会把贫困生赶出校门,抱着“上了大学就该有人管”的心态,甚至把“贫困”作为自己的资本,到处伸手,把学校和社会捐赠的钱、物用在与自己经济条件不相称的消费上,从思想上形成了对社会、对他人的严重依赖[4]。

参考文献:

[1]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时事出版社,北京2001.1.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2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本人跨村包保的甘家岭村甘瑞(未脱贫户)的《扶贫手册》无2020年帮扶规划和帮扶过程记录。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受新冠疫情出行管控的影响,今年2至3月未能开展入户走访,但本人每月都主动电话联系包保户,了解其生活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4月2日至3日单位组织集体入户时,甘家岭村甘瑞及其家人未在家。4月9日,因本人父亲突发意外事故,病情危重需要做手术,本人请假在医院照料一个月,无法抽空再去入户开展扶贫工作。5月中旬本人又去了水坪片区开展“走、访、评”工作,未能入户开展扶贫工作。由于以上种种客观原因,导致截止到5月底,本人仍未能完善甘瑞的《扶贫手册》。二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在2020年对扶贫工作积极性有所下滑,工作主动性不够,从而对扶贫工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心里认为自己的包保户已经脱贫的要么收入稳定,要么有政策救济和亲友照顾,不会返贫,新纳入的贫困户年轻力壮有劳力,只要电话联系了解到了他们的收入稳定,身体健康就不急着完善扶贫档案。

二、整改内容

对本人跨村包保的甘家岭村甘瑞(未脱贫户)及时完善《扶贫手册》,并同时对其余4户脱贫户进行再次入户走访,进一步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为其解决一些面临的实际困难,确保未脱贫户早日脱贫,已脱贫

户实现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三、整改进展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3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依然很大,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困难和问题。以__县为例,目前仍有贫困村50个,占全县总行政村数的58.1;有贫困人口3.88万人(人均纯收入元1300以下),占农村人口的21.2。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条件依然比较脆弱。__县现有农业基础设施,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50至70年代所建,年久失修,损毁较重,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集体财力匮乏,农民无力投入或因耕地分散不愿投入等原因,造成农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降低,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的现象依然突出。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农产品加工增值仍徘徊于很低的水平。三是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乡村群众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主动拓展市场、搞销售的能力不足,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相对滞后。四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据初步统计,__县农村劳动力80以上是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大多从事纯体力劳动。工资性收入一至在低水平徘徊,增长空间有限。五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__县绝大多数村是负债村,村级债务从几十万到七八百万不等。经过几年的化债,村组织已倾其所有,从目前来看,村级组织靠自身化解债务的潜力几乎为零。

二、对策和建议

1、适当调整扶贫资金的投入重点和范围。扶贫资金应在保证贫困区域和重点贫困村、贫困户投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一是向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倾斜,加大对贫困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投入,促进贫困区域劳动力转移,增加贫困农户的现金收入。二是向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按照公共财政原则,采取财政投入、补贴、贴息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快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开发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带动更多的的贫困农户通过产业脱贫。四是向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和卫生医疗方面倾斜,对贫困农民看病及子女上学给予适当进行补贴,减轻贫困农户的负担。

2、合理确定扶贫资金项目。在确定农民增收项目时,以人畜饮水、乡村通路、通电视等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环境,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逐户落实增收项目,努力避免短期行为、重复性项目,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尊重贫困农户的意愿,严格按规划安排和实施项目,逐步形成参与式扶贫开发机制。

3、实行扶贫资金分配与扶贫成效挂钩的制度。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充分考虑综合因素,更加注重扶贫工作成效。县里对乡村的资金分配,坚持在科学规划、贫困农户参与项目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同时实行“定脱贫项目、定资金扶持额度、定脱贫项目实施验收”的考核办法,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4

关于2021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项督导反馈问题相关情况的报告

区乡村振兴局:

《区农工办关于开展XX区2021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项督导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XX农领办〔2021〕27号)收悉,我镇高度重视,庚即对照文件,就我镇2021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自查自纠。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安排部署到位

前期我镇组织会议集中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专班。会议决定由镇长XXX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XX为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干部、各村(社区)书记及监测员为小组成员,财政、民政共同参与。对全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工作要求及上报程序。

二、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自查自纠

(一)关于未全覆盖开展排查的问题。我镇组织各村(社区)驻村干部庚即到村牵头进行全覆盖排查工作,摸清农户收入、生产生活、人居环境、子女上学等情况,参与各村(社区)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研判。同时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宣传,确保每户农户摸排到位、政策知晓到位。经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全覆盖排查,目前我镇无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对象。

(二)关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我镇首先是结合召开党委会、镇干部职工会等契机让各驻村领导、驻村干部知悉政策要求,在集中走访时和开展其他工作需下村时进行政策宣讲;各村(社区)通过院坝会、村民代表大会等集中传达学习,同时利用微信工作群、乡友群、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宣传。重点向农民群众宣传“四个不摘”、“三不愁两保障” 等帮扶政策、纳入监测对象申报渠道、申报范围、就业政策信息等。通过多种方式的大力宣传,提高了群众政策知晓度,增强了群众满意度。

(三)关于对过渡期的工作认识不到位问题。我镇结合镇村(社区)干部职工大会契机,同步召开了全镇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推进会,镇村(社区)干部再次集中学习了文件精神,明确了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意义,喊明叫响了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要求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工作当中去,确保我镇防止返贫工作都落实到位,夯实乡村振兴工作基础。

三、严肃纪律要求,责任落实到人

一是继续加强对镇村扶贫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确保即使在工作人员更换的情况下始终能做到懂政策、懂业务、能操作。二是以村(社区)为单位,严格压实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和各村(社区)书记、分管扶贫常职干部、监测员责任,坚决落实谁分管、谁负责,谁驻村、谁落实机制;扶贫干部负责收集整理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相关资料,切实建立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农业服务中心其他人员做好协调配合,镇村两级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纳入镇纪委巡查范围,对工作中不实不细、失职失责的干部要严肃处理,形成震慑效应。

XX市XX区XX镇人民政府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5

    (一)滨海县的扶贫工作创新

    滨海县扶贫工作创新由于结合自身实际而取得长足效果,首先在开发式扶贫的推进方面,逐渐把握了扶贫工作的要义,从重视扶贫瞄准机制开始着手,对于扶贫项目管理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一套体系,对于开发式扶贫的项目选择方面下了功夫,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开始,建立全县项目库,追踪项目动态实施,进行年度月报表,督查检验项目进度。同时,对于开发式扶贫的完善方面,滨海县政府对于开发式扶贫的无法惠及的特困户的重视,通过救济式和开发式扶贫相补充。在理论层面这个设想并不新鲜,国家也在新的扶贫纲要中提出了开发式扶贫和低保相结合的思路,但是在实践层面滨海县政府还是敢于尝试的。因为有了建档立卡的扎实的基层工作,一开始就特困户和一般贫困户进行了界定,使得开发式和救济式扶贫可以实现相互补充。

    同时创新的另一个层面在于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落实方面,无论是自创的牵手结对扶贫,还是一票否决制,都对扶贫工作的真正落实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滨海县政府提出的五大体系:领导责任体系、业务指导体系、监督检查体系、绩效评估体系、考核奖惩体系,通过挂钩结对脱贫、设置体系保障扶贫、多元设置督查扶贫等方式的创新,基本涵盖了扶贫工作的每个环节和阶段,可以说,如果真正的按照这样的体系的落实,那么脱贫攻坚的成果指日可待。

    (二)滨海县的扶贫工作存在问题

    滨海县的扶贫工作虽然创新点多,推进力度大,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开发式扶贫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有滨海县自身情况导致的个别特殊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式扶贫项目问题

    (1)扶贫项目数量虽多但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滨海县在扶贫项目管理办法屡有创新,滨海县扶贫项目也数目众多,仅2009、2010两年,滨海县就有159个省财政资金奖补项目,资金总投入达1.63个亿,其中已有95个项目通过验收,占实施项目总数的60.5%。新时期我国扶贫机制创新研究——以苏北滨海县扶贫为例张旸旸(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地区的实际发展,通过政府努力实现而非自发性经济增长带来的扶贫效果已然而数目虽然较多,质量却有待提高,这里的扶贫项目质量主要指的是扶贫项目的收益。项目的质量很难把握,主要原因在于扶贫项目好坏不是由政府说了算,而是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从这角度看,滨海县政府在扶贫的开始之时重视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光重视项目的可行性还不够,还要思考项目如何能够符合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在扶贫项目的稳定性和动态性之间寻求平衡点。

    (2)开发式扶贫项目仍存在一定的目标转换问题

    开发式扶贫的瞄准机制问题一直都是很多学者认为的诟病之一,虽然我国的开发式扶贫瞄准机制从最初的扶贫县到2000年初开始的贫困村,甚至在江苏省已经做得了到贫困户,但是开发式扶贫本身的扶贫的出发点就是针对的是有发展潜力的穷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穷人。

    理论上讲,这种现象被称为项目扶贫中存在的目标转换,即扶贫项目帮助穷人的原定目标在项目运作过程中被其他目标所置换,是扶贫项目运作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典型的问题,许多研究就是从这一问题的角度对扶贫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以滨海县的白鹅项目为例,全县遴选出得五个养鹅大户,都不是原本意义的贫困户,而是有一定的养殖经验的农户加上贫困户一起参与。这无疑与实行开发式扶贫项目的初衷存在差距,虽然这样更容易形成产业化项目,但是依然是一种明显的目标转换,虽然实现开发的目的,却本末倒置,忽略了扶贫开发的根本目标。如何防止扶贫目标转换的现象,这也是今后的开发式扶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政府主导扶贫效率问题

    (1)政府内部存在博弈导致扶贫资源浪费

    政府主导下的开发式扶贫,一直主要以划拨为主要的分配扶贫资源,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各级政府针对扶贫资源进行博弈,不仅有上级和地方政府,也包括地方政府与当地贫困户。在这种博弈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扶贫资源,地方政府和贫困户都有可能产生依赖,固守贫苦的状态,对于扶贫项目的扶贫效果也不是特别重视。滨海县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省里直接将扶贫资源分发到贫困户,要求每个贫困户根据得到的贫困资源进行核对调表,并且不通过县镇级别政府,这一做法有效的避免了下级政府“跑扶贫”现象的发生,但是也没有解决贫苦户对于扶贫资源依赖性的问题。而且救济式扶贫和低保的展开,使得贫苦户不愿意积极参与开发式扶贫的项目,毕竟项目存在风险,拿低保可不会,也在无形之中降低了贫苦户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2)地区财政压力导致乡镇级对于扶贫积极性不高

    之前开始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方式,使得乡镇、村级政府的扶贫压力增大,对于基层政府额经济实力提出挑战,整村推进工作时间短、任务重与资金投入不足存在着矛盾。以前贫困县和乡镇的财政困境,也使得当地政府重视省级政府的扶贫资金,地方政府有着强大的压力和动机,来转移这些扶贫资金。然而现在实行的直接到户制度从根本上减少了这个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但是也让基层政府在扶贫资金方面的问题凸显出来。而且近年来扶贫资金的配套要求逐渐与国际接轨,基层政府无力承担扶贫项目中的配套资金也是情有可原,特别是像滨海县这样的乡镇企业不发达的苏北地区的县份,它的基层经济活力远远没有苏南地区,村级经济刚刚起步甚至还未起步,由于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即使某些乡镇有村级企业也对扶贫工作兴趣不大。

    二、扶贫贫困机制创新

    (一)政府扶贫角色转变:发展与扶贫结合者

    对于我国开发式扶贫的完善和拓展,首要的就是转变政府对于扶贫的工作思路,要将从前的扶贫框架中跳出,重新审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贫困情况,特别是对我国相对发达地区的贫困治理,要拓宽开发式扶贫思路,今后的扶贫需要大战略,要意识到扶贫与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重新思考政府的责任。

    1、更新政府扶贫定位机制:全局发展规划的引导设置者

    在扶贫过程中,贫困者、政府、社会应该合力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发展情况和贫困者情况,导致我国一直是政府主导扶贫工作。开发式扶贫也完全是政府主导下开发,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贫困者自身难以摆脱贫困,需要外部力量的扶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政府的特殊优势,它可以从大局宏观出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扶贫。这是政府主导下的扶贫的优势,也是开发式扶贫的优势,但是在我国接下来扶贫过程中,随着大多数农村逐渐摆脱绝对贫困,扶贫任务有所减轻;开发式扶贫的措施呈效用递减趋势,政府的扶贫效用在逐渐降低,政府扶贫的成本却在加大。

    政府应该考虑自身角色应该主导扶贫工作中逐渐解脱出来,这种解脱不是意味着对扶贫工作的不重视,恰恰相反,对于今后的扶贫工作依然要摆在第一位,但并不再是主要对扶贫资金投入、工作推进力度方面的重视,扶贫不是作为政府给与而是政府在快速经济发展中责任,而是要重视扶贫在今后发展中的地位,将扶贫工作逐渐纳入发展规划中来,即在一个地区谋求自身发展之初就将思考如何使贫困者在其中受益,将自身定位从扶贫的主导者转变为在发展中扶贫的规划者和设计者。

    2、构建政府扶贫动力机制:扶贫工作的发力者

    对于扶贫工作,政府需要从全局思考扶贫与发展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基层政府对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乡镇扶贫工作。乡镇政府是落实扶贫工作的直接基层政府,开展主要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扶贫工作不可缺少的主力军,是政府扶贫工作真正的发力者。因此,应该从基层政府扶贫着手,考虑乡镇政府与扶贫工作组的合作机制,调动基层政府对于扶贫的积极性,把扶贫工作作为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改变基层政府一直定位为被扶贫工作组督查的对象的被动局面。

    首先,明确贫困村所在的乡政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签订责任状,设定经济薄弱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要把村里贫困户运作的扶贫项目收益直接与镇政府领导者工作成果挂钩,而且保证至少五年的关联性,以减少镇政府领导人员变动对扶贫工作的影响。积极发展村级经济,通过盘活水面、林地、集体土地等资源,引进二、三产业项目等方法,拓宽脱贫攻坚项目带动等途径,着力推动经济薄弱村增加村级积累,不断加快后进村转化步伐。

    其次,在现有的重点乡镇设立的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基础上,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明确专人负责,有意识的培养贫困村的村级领导班子,选准领头人,发挥带头人作用;对重点工作的贫困村设置专门的村级扶贫领导小组,与外派的扶贫工作队、帮扶单位、扶贫督查组一起,完成扶贫任务。

    3、完善政府扶贫工作的防腐机制:减少内耗与违规

    对于扶贫的腐败问题,首先需要重新定位扶贫工作中的腐败内容,不仅包括私分、挪用、贪污扶贫资金,也包括扶贫项目中存在的扶贫目标转换问题。我国现有的扶贫防腐工作重点都是针对前者进行的设置,当然也要重视对于扶贫资金使用转移的监督,但是对于开发式扶贫,光重视扶贫资金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提高开发式扶贫项目的效率,要保证扶贫资金投入的项目是切实有益于贫困户而不是其他群体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

    因此完善政府扶贫工作的防腐机制,要从扶贫数据的监测和收集开始,在保证扶贫相关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上,界定扶贫资金发放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对于扶贫资金用于扶贫项目的,要针对项目进行核算分析。扶贫项目相关的数据最好是由政府和贫困户之外的第三方来进行核算和监督,我国目前是将资金和权力下放到省,但是具体的扶贫任务和落实情况并没有明确的考核和监督办法,所以光靠政府自身的监测可能效率不够,最好在今后的工作中尝试引进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对扶贫项目实施监测和评价,从而减少政府由于分配扶贫资源而产生的内耗和违规。针对开发式扶贫可能存在的目标转换问题,进行专门专项的监督,调查开展的扶贫项目的贫困瞄准度,并将其列为扶贫项目评价指标之一。

    (二)创新发展和扶贫结合机制

    1、选择“益贫式增长”方式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6

国土资源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关于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开展国土资源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发〔**〕9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国土资办〔**〕68号)和**县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年至2020年全市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永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组发〔**〕1号)要求,决定在**县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国土资源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打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桂林市、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盯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目标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强化问题意识,较真碰硬压缩作风问题滋生空间,严惩严治形成对作风问题的强大震慑,全面系统清除作风问题形成根源,标本兼治构建国土资源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国土资源扶贫领域作风明显改善,促进国土资源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完成国土资源扶贫各项工作任务,为**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精准到位的国土资源保障。

二、工作要求

(一)坚持统一部署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专项治理总体要求。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围绕本单位本股室扶贫工作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二)坚持自查自纠、立行立改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持续开展自查自纠,对影响国土资源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的突出问题,对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迅速纠正,坚决整改,追根溯源,举一反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三)坚持以上率下与加强指导相结合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示范,主动提高政治站位,以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严格的标准抓好自身作风建设,指导本单位本股室加强作风建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突出监督重点,强化执纪问责

强化监督检查,持续传导压力,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强化责任意识,采取随机检查、定期督查的方式,对各项治理工作进行督查。对突出问题,强化执纪问责,不断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三、整治重点、工作措施及责任分工

(一)“四个意识”不强

1.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国土资源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工作措施: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县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新部署新要求。主动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国土资源部门职责,对扶贫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终有总结。同时,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至少专题研究专项检查一次扶贫工作,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会,听取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部署推进工作。

牵头及参与部门:**县国土资源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责任人:李强。

2.对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贯彻不力,制定国土资源扶贫工作方案、推进组织实施不及时不到位。

工作措施: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林市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健立完善**县国土资源系统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已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

牵头及参与部门:廉政办、规划股、耕保股、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李强、贺菊芬、唐方荣、唐恒、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3.对推动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认识不到位、行动不坚决。

工作措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精准发力。创新扶贫方式,研究制定一些对村、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精准发力,实现精准脱贫。

牵头及参与部门:局办公室、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周海涛、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4.国土资源扶贫工作弄虚作假,夸大扶贫成效。

工作措施: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严格落实县局定点扶贫工作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到岗到人。指导督促帮扶村宣传落实扶贫政策措施、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等,督促驻村第一书记定期对本村及贫困户《帮扶手册》、联系卡和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检查核实并更新完善。对扶贫工作弄虚作假,夸大扶贫成效,被《广西精准脱贫攻坚简报》(黑榜)或自治区相关督查通报的,约谈相关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对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问责。

牵头及参与部门:县纪委驻国土局纪检组、廉政办。

责任人:黄海伟、贺菊芬。

(二)责任落实不到位

5.领导责任落实不到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结对帮扶人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具体责任不明确不落实。

工作措施:深入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机制,主要负责同志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抓工作落实,经常深入一线扶贫点督导指挥,及时上报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牵头及参与部门:局领导,分管领导。

责任人:李强、刘杰。

6.对国土资源扶贫政策措施的实施督促指导、落实国土资源扶贫任务分工力度不够。

工作措施:梳理各类已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督促指导相关单位认真落实有关国土资源扶贫系列决策部署,并加强监测跟踪,及时研究解决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落实不力的相关责任人约谈提醒,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牵头及参与部门:派驻纪检组、人教股、办公室。

责任人:黄海伟、周衡山、周海涛。

7.对贫困村、贫困户国土资源扶贫工作指导不够,没有发挥国土资源行业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作用。

工作措施:加强对国土资源系统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深度扶贫支持力度,倾斜安排用地,加快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由自治区统筹协调,做到应保尽保。各股室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围绕完成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合力推进脱贫攻坚。

牵头及参与部门:规划股、耕保股、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唐方荣、唐恒、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8.主动作为不够,对国土资源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重视、不解决或者推诿扯皮。

工作措施:加强对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检查督查力度,对主动作为不够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重视、不解决或者推诿扯皮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牵头及参与部门:派驻纪检组、办公室。

责任人:黄海伟、周海涛。

9.对驻村工作队员工作不够重视,派出的干部不得力,缺少指导、支持、关心和监督,存在“挂名走读”等问题。

工作措施:按照“精准选派、因村派人、人岗相适”原则,精准选派思想素质够硬、业务能力够强、工作作风够实的优秀干部。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工作的指导、支持、关心和帮助,落实工作经费,做好后盾支持。强化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对不按要求驻村、履职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及时调整撤换,并给予纪律处分。

牵头及参与部门:人教股、办公室、财务股、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责任人:周衡山、周海涛、刘雪梅、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三)工作措施不精准

10.国土资源扶贫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强,无法落实落地。

工作措施:加强对国土资源扶贫政策的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解决有关政策措施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出台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脱贫攻坚政策。进一步完善脱离实际、操作性不强的脱贫攻坚政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可行。

牵头及参与部门:政策法规股。

责任人:吕海勇。

11.贫困地区的国土资源项目聚焦精准扶贫不够,项目效益覆盖贫困村贫困户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

工作措施:梳理和完善国土资源系统的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精准聚焦贫困人口、贫困村和贫困县脱贫摘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围绕脱贫攻坚,对有条件的移民集中安置点,优先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增减挂钩项目和地灾防治项目,探索“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灾防治”三大政策叠加模式精准发力,从政策、项目、资金、配套措施等方面集成运用,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支持贫困地区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对助推移民集中安置点产业发展的涉农龙头企业,优先安排产业发展用地。鼓励涉农龙头企业在移民集中安置点区域内自发开展“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全力支持进入易地安置涉农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为易地安置农民创造更好就业环境。

牵头及参与部门:规划股、耕地保护股、财务股、地环股、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唐方荣、唐恒、刘雪梅、游文辉、江顶亮、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四)关于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不规范方面

12.国土资源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有待于加强。

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广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抓好国土资源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经常性地开展对各县国土资源扶贫资金专项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完善国土资源易地扶贫搬迁用地信息统计和定点扶贫台账制度,定期报送国土资源扶贫数据。

牵头及参与部门:财务股、规划股、廉政办、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刘雪梅、唐方荣、贺菊芬、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13.在国土资源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失职渎职,导致资金闲置滞留或造成损失。

工作措施:科学编列国土资源扶贫资金使用计划,严格落实扶贫资金管理责任,定期通报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对扶贫资金使用滞后的部门进行约谈,严查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失职渎职行为。

牵头及参与部门:财务股、廉政办、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刘雪梅、贺菊芬、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14.未按规定执行扶贫资金公开和公示公告制度,群众和社会不知晓,难以有效监督。

工作措施: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决策、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扶贫资金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牵头及参与部门:财务股。

责任人:刘雪梅。

(五)关于工作作风不扎实方面

15.调查研究不深入,指导国土资源扶贫工作脱离实际,遇到问题不能解决。

工作措施:坚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去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主动深入脱贫攻坚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倾听民意、了解实情、解决问题。坚持不看盆景、不走过场,杜绝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无实质性内容的脱贫攻坚调研。单位领导及入户扶贫干部到帮扶村驻点调研、协调解决问题,参与“一帮一联”的帮扶干部按要求(年内不少于2次)入户走访扶贫对象,扎实做好《帮扶手册》登记。

牵头及参与部门: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人教股、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李强、周衡山、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16.落实国土资源扶贫工作不实,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工作措施:除区国土资源厅、桂林市确定的督查、考核评估外,县局不再组织其他考评,但要不定时检查。精简会议活动,减少发文数量,减轻基层迎检负担。

牵头及参与部门:办公室、廉政办。

责任人:周海涛、贺菊芬。

17.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只简单发钱送物,不注重增强贫困地区造血机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效果不明显。

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帮扶方式,落实正向激励机制,入户扶贫干部将帮扶政策措施与贫困群众参与挂钩,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监督。鼓励贫困群众树立勤劳光荣、脱贫光荣思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牵头及参与部门:人教股。

责任人:周衡山。

(六)考核监督要求不够严

18.国土资源扶贫工作考核、评估不敢较真碰硬。

工作措施:实行脱贫攻坚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将国土资源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绩效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局机关各股室和局属各事业单位支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根据等级、程度和层次提出处理意见,对工作排名靠后的局机关各股室和局属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牵头及参与部门:人教股,廉政办、局属各事业单位。

责任人:周衡山、贺菊芬、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

19.关于对国土资源扶贫工作缺乏督查指导,或督查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方面。

工作措施:将扶贫攻坚工作列入系统政治巡察督查计划的重要内容,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定期组织对定点帮扶项目工作进度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加强对贫困户脱贫,以及驻点扶贫干部作风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强化跟踪落实,并约谈相关责任人。

牵头及参与部门:廉政办、办公室。

责任人:贺菊芬、周海涛。

20.发现国土资源扶贫工作的问题隐瞒不报,袒护包庇方面。

工作措施:严肃督查检查纪律,坚持实事求是反馈存在问题。对发现问题隐瞒不报、袒护包庇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每月25日前,按时报送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开展以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当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排查清单、查处问题情况清单,以及每月查结的典型案例。对上级转办或群众举报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排查,单独建立台帐。

牵头及参与部门:廉政办、信访室。

责任人:贺菊芬、李明。

四、时间安排

专项治理时间从**年3月开始至**年12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传达部署阶段(3月5日至3月20日)

传达学习上级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有关精神,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并下发执行。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20日至4月30日)

对照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所列举的XXX个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围绕扶贫政策落实、贫困对象认定、产业项目审批、扶贫资金发放管理,以及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的责任担当、工作作为、廉洁自律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全面、认真查找各环节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立行立改。

(三)抽查核查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

5月底前,我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上报的自查自纠情况报告,组织开展抽查核查并有针对性抓好整改落实,整改材料形成台账。

(四)整改总结阶段(7月1曰至12月31曰)

8月31日前,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对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进行整改形成总结报告。9月,厅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10月,迎接区厅检查。12月,迎接桂林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专责小组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作风是党的形象和生命,作风建设攸关脱贫攻坚成败。国土资源系统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把作风建设摆上国土资源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摸清作风建设薄弱环节,落实专项整改措施,以作风建设成效促进各项国土资源扶贫政策举措的落实,推动全系统定点扶贫点的全面脱贫。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以李强局长为组长,唐小敏、韦英、王琳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并进行全过程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局机关党委党风廉政办,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具体行动,纳入本单位重点工作。主要领导是本单位专项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带头查找问题,带头整改,带头落实。

(三)深入广泛宣传,营造治理氛围

要充分运用自有媒体平台,采取门户网站开设“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专栏、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项治理信息、出版专项治理宣传板报、悬挂专项治理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专项治理内容、国土资源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定点扶贫先进典型等,着力加强正面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治理氛围。

(四)贯彻从严要求,严肃执纪问责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7

把导向立起来 让规矩严起来

《中国扶贫》: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严格扶贫考核督查问责,并提出系列举措。《决定》出台近一年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如何贯彻落实这项工作的?

刘永富: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总理强调“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考核督查问责。”《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年度扶贫开发工作逐级督查制度”。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列为党内法规,要求督查以促进抓落实为导向,巡查以发现问题为重点。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2015年以来,扶贫办完善督查巡查工作机制,对中央领导同志指示批示重点督,对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综合督,对重点工作专项督,建立工作台账跟踪督,上下联动立体督,构建了扶贫督查工作的新格局,着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落地落实。

《中国扶贫》:脱贫攻坚是有脱贫任务的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对此开展的督查巡查备受关注,我们很想知道,这次督查、巡查组是如何开展工作的?督查、巡查的主要任务、重点有哪些?

刘永富: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督查巡查,44个成员单位组成20个督查组和2个巡查组,赴22个中西部省份,采取随机抽查、进村入户、一对一访谈、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各地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政策举措情况,总结好的做法,查找突出问题。

这次督查巡查的主要任务是:对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的中西部22个省区市开展综合督查,对2015年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试考核试评估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反映存在突出问题的省份进行巡查,着力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总结典型经验,进一步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督查的重点有以下方面: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情况;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情况;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等。督查组先在省级听一次全面汇报,然后各成员分头开展实地督查,同县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和贫困户进行一对一访谈,实地查看扶贫项目、查阅有关资料等。督查地点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到省随机抽县,到县随机抽乡,到乡随机抽村,到村随机抽户,每人不少于3个村。每村与基层干部访谈5人左右,入户不少于3户。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提出整改要求。

巡查的重点有:精准识别准确率、精准退出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及整改措施;扶贫资金拨付慢、滞留时间长和贪占挪用扶贫资金、违规安排扶贫项目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和整改情况;是否存在责任不落实问题;是否存在干部失职渎职和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问题。对巡查中新发现的问题,我们会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要求严格 成效突出

《中国扶贫》:这次督查巡查事关重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刘永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这次督查巡查工作十分重视,严格要求。一是要求各督查巡查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提高思想认识,在组织领导、人员调配、任务分工等方面落实好,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完成好。二是精心组织,充分准备。认真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措施,把中央的精神吃透吃准。抽调骨干力量,保证精兵强将参加工作组。加强沟通联络,做好督查巡查各项工作衔接。认真研究,制定好工作方案,确保督查巡查有序推进。三是确保实效,善于沟通。善于引导基层干部群众讲真话,说实话。对发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要举一反三,深度挖掘,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四是结合实际,明查暗访。这次督查巡查主要是明查,也结合部门职能搞了一些暗访,并受理群众举报和情况反映。五是遵守纪律,做好保障。督查巡查组的同志都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服从组织纪律。

《中国扶贫》:通过这次督查巡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了解到哪些情况?请您向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刘永富:通过督查巡查,我们了解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各地深入学习领会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具体来说:

一是责任体系基本建立。22个省份都充实强化了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6个省份实行了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17个省份强化了扶贫工作机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落实责任。二是政策体系日趋完善。22个省区市根据《决定》精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或实施方案,打出政策组合拳,市县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办法,统筹调配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用于脱贫攻坚。三是投入力度明显加大。近三分之一省份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预算安排超过20亿元,三分之二以上省份省级财政扶贫资金预算增幅超过50%。开展了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于脱贫攻坚试点,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四是“五个一批”积极推进。各地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地域特色发展脱贫致富优势产业,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和光伏扶贫等新业态取得初步成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面实施,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加快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措施有力。生态保护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公益岗位脱贫有新的探索。低保兜底措施得到强化。五是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数据精准度不断提高。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一些地方对不符合要求、不胜任工作的驻村干部予以召回撤换。六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进一步加强,东部发达省市投入力度更大,西部省份主动对接。各地充分利用好定点扶贫资源,广泛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

督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地方扶贫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不实不准、基层基础工作薄弱、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我们正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今后还会对这些问题重点关注、专项督查。

督查巡查是推进脱贫攻坚事业的制度利器

《中国扶贫》:您如何评价这次督查巡查工作的意义?

刘永富:这次督查巡查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扶贫领导小组2015年1月份组织集中宣讲调研慰问、10月份组织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之后的又一次集体行动,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在扶贫领域的具体实践。

这次督查巡查中,44个成员单位直奔一线、随机抽查,看真情况、听真心话、摸真问题,用较短时间圆满完成了督查巡查任务,了解的情况与2015年省级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试考核试评估结果基本吻合,而且更为详实鲜活,为分析总结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的脱贫攻坚工作、研究谋划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被督查巡查的地方感受到了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意志和求真务实的工作要求,传导了压力、增强了动力、压实了责任,进一步促进了各地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实证明,督查巡查已经成为推进脱贫攻坚事业的制度利器。对这次督查巡查的情况,我们专门向党中央、国务院作了报告,随后又分别向各省区市反馈了情况,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中国扶贫》:在这次督查巡查前,国务院扶贫办一直在开展综合督查、专项督查,坚持督查的制度化、常态化。请您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刘永富:在综合督查方面,除这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督查巡查外,我们还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是组织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扶真贫,首先要识真贫,我们历时10个月进村入户摸底排查,使贫困人口的数据精准度进一步提高。为促进行业部门的扶贫政策落实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扶贫办与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比对,数据支撑和共享更加有效。二是组织开展了2015年扶贫开发成效试考核。采取专项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分析评价帮扶工作的精准度、扶贫政策举措落实程度和群众的满意度,了解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反映地方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在专项督查方面,我们围绕扶贫考核、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开展了全面督查。办领导分别带队到有关省份进行实地督查,其他省开展自查。结合2016年千万减贫任务落实、扶贫改革措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工作、扶贫小额信贷等情况,办领导分别带队,到10个省份开展调研督查,其他省份提交了书面督查材料。

为加强对平时工作的了解,扶贫办还成立了两个调研督查组,每月分赴各地明查暗访,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及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此外,还指导各地加大扶贫督查力度,举办扶贫督查信息工作培训班,强化工作落实,上下联动,构建起全方位、全覆盖的扶贫立体督查体系,其中,重庆、河南、云南、四川、湖南等省份在明查暗访上都做得比较扎实,探索出不少好经验。

《中国扶贫》: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将如何利用此次督查巡查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是否会采取新的措施?

刘永富: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制度建立的第一年,有一些做法具有探索性。对这次督查中发现的典型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对脱贫攻坚中暴露出来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分析研究、采取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017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巡查,组织开展抽查暗访,使“制度利器”的作用充分发挥,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精准落地、扎实推进。

扶贫工作的问题篇8

X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主任 XXX

X年X月X日

X年,X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和关于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部署、总思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履行起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牵头抓总职能,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一、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以提高“政治站位”为抓手,在压实扛劳责任上下功夫

县委将专项治理列入X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的重要内容,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以“再监督”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全力开展好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召开专项治理工作会议,进一步传达中央、省、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文件精神,结合X县实际,及时成立以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为组长、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X县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严明工作纪律,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实施网格化管理,实行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分片挂包乡(镇)负责制,进一步分解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学深吃透上级部门《关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精神,对照标准,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强化协调配合。积极发挥县纪委监委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的牵头“统筹”作用,全面协调政府发改、财政、扶贫、教育、卫生、水利、民政、农业等各个职能部门共同发力,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合力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专业优势,切实履行审核监管职能,树立和形成“既要抓业务,更要抓廉政”的理念和格局,发现问题及时移送、通报给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克服抓业务与抓廉政“两张皮”的思想,抓好各领域自查梳理工作,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支持纪委开展专项治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选优配强扶贫干部。根据派齐派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要求,按照深度贫困村不少于X人,贫困村不少于X人,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村不少于X人标准,督促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各村及时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X支,选派驻村工作队员X人,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以履行“政治责任”为抓手,在加强监督检查上下功夫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委和上级级纪委监委工作部署,始终把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深入各乡(镇)“无死角”开展监督检查,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全面实现纪律审查调查“无禁区”“无空白”。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派驻机构纪检组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认真对乡(镇)和行业扶贫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积极组织、督促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及其它相关单位、部门充分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机构作用,在全县扶贫资金、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民生建设等领域共同开展监督检查。二是认真开展抽查和交叉检查。根据《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以采取随机抽查、集中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不定期对各驻村工作队员到岗和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针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及时对抽查结果进行通报。对不听招呼、不守规矩、不驻村工作、不履行驻村职责、不完成扶贫工作任务的驻村工作队员,发现一起,通报一起,严肃问责。以“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依托,每月由乡(镇)纪委组织对全县各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严格进行抽查,重点围绕村“两委”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岗情况以及帮扶措施、帮扶项目实施等情况开展抽查。三是加强专项督查。县纪委监委积极牵头组织,抽调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人员,成立脱贫攻坚专项纪律督查工作组,按照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对乡(镇)、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紧盯贫困对象和脱贫任务,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政策落实情况、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情况、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脱贫攻坚项目推进情况、脱贫攻坚纪律作风建设情况等方面开展专项纪律检查,重点聚焦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驻村工作队员纪律作风、扶贫政策宣传、帮扶措施制定和落实、扶贫舆情监管等方面。四是强化扶贫领域专项巡察监督。保持政治巡察战略定力,发挥专项巡察利剑震慑作用,对乡(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六是认真落实“五项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纪委常委班子成员和纪检室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有效提高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办理效率问题,强化乡(镇)纪委纪律审查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办案质量和成效。

(三)以严格“监督执纪”为抓手,在筑牢纪律保障上下功夫

积极履行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职能,认真受理查处脱贫攻坚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是加强驻村工作队员教育管理。约谈乡(镇)领导和工作队员X次X人,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X人。二是加大问责处置力度。全年共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X轮次,发现、移交、办理扶贫领域问题X个,共排查问题线索X件,受理上级、本级移交问题线索X件,处置问题线索X件,问责追责X人,立案审查X件X人,给予党纪处分X人,给予政务处分X人。

(四)以坚持“问题导向”为抓手,在细化整改措施上下功夫

积极发挥监督执纪作用,针对省委、省政府对全县X年扶贫成效考核、X年X省脱贫攻坚半年综合督查巡查、国家审计署审计X、X市X年脱贫攻坚综合督查所反馈问题,及时协调县委、县政府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对上级反馈的问题进行了传达通报,深刻剖析全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督促制定整改措施。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

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各级各部门总体认识到位,工作措施有力,扶贫领域工作力度持续增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发展良好的形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认识不清。一些乡(镇)和部门没有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统揽全局工作,措施单一,压力传导不到位,严和实做得不够;个别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监督工作就是纪委的工作,把“挺纪在前”变成“挺纪委在前”,忽视了党组织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的履行,班子成员没有较好履行“一岗双责”。线索移送较少,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模式思维上来,工作中还存在不严不实、等待观望、“上热、中温、下冷”等现象。在脱贫攻坚中,对靠自身努力奋斗实现脱贫的典型事例挖掘不够,宣传不到位,激励作用不明显。

(二)挂联单位帮扶力度不一。各扶持单位因思想认识、人员力量、资源资金等原因,对脱贫攻坚帮扶力度不一、扶持标准不一、投入经费不一,造成资源投入不集中,基层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方面有难度,造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之间相互攀比,导致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整体满意度不高。

(三)群众身边“微腐败”时有发生。县纪委监委虽然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积极协调各方力量,通过随机抽查、重点督查、明察暗访、走访调查、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对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和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处理了一批干部、严肃了一定的工作纪律,但仍然存在发现问题能力不足、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不强、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等问题,对全县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深层次的腐败问题深入研究力度还不够,发现较少、查处较少、通报较少,取不到震慑作用。

(四)综合施策治理不精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来源主要靠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主渠道,一些职能部门主动移送问题线索不多;一些乡(镇)和部门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导致扶贫政策落实不精准;一些发案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问题查处不力,对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暴露出的问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做得不够。

(五)扶贫领域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个别乡(镇)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监督力量薄弱,监督方式单一,监督作用发挥不明显,问责查处力度不够。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上,一些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聚焦在发现和查处工作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扶贫政策不落实、打折扣以及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等违纪违法行为上,发现问题能力不强,查处力度不大,存在等着上级交办线索,靠群众上门举报提供线索,没有主动去发现线索,仍存在见子打子、敷衍了事等情况;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政策把握不精准、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动真碰硬的本领。村一级监督委员会职责认识不清、监督缺位,对监督执纪仍停留于字面的理解,简单的认为监督委员会仅是对村一级干部在岗情况进行监督。对如何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几乎无从下手,还存在得过且过的现象。

三、X年工作打算

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X县纪委监委将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市委和市政府、县委和县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政治态度,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务实工作举措,凝聚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量,为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认清“使命感”,让专项治理工作“实”起来。充分认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将其放在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坚决重点整治为官不为、为官慢为的思想,把握好按规矩办事和创新进取的关系,保持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风,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开门办公,进村入户,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脱贫攻坚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保驾护航。

(二)把好“方向盘”,让专项治理工作“强”起来。用心体会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一片深情,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抓实。发挥县纪委监委“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的执纪监督精神,积极深入扶贫领域,进一步强化执纪监督力度,及时纠正扶贫政策偏差,以深化全面脱贫为抓手,督促主责部门和挂钩联系单位做到领导工作实、任务责任实、资金保障实、督查验收实,不搞层层加码,不搞数字脱贫,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执纪监督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精准把握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市委和市政府、县委和县政府对脱贫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以新政策、新要求为标准,开展执纪监督,严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汇聚扶贫力量,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扎扎实实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夺取脱贫攻坚、同步决胜建成小康社会。

(三)种好“责任田”,让专项治理工作“严”起来。对于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发现和移交的问题线索,加强督导,快查快办。对违纪问题、腐败问题、作风问题,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不管涉及哪个层级,都要一查到底。凡是对扶贫款动脑筋、伸黑手的,凡是作风不实、失职渎职的,都要从严从重处理。坚持“一案双查”,对于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要严肃问责。对扶贫领域的矛盾和问题,较真碰硬,敢抓敢管。以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和要求为尺子,瞪大眼睛、拉长耳朵,从具体问题抓起,一个线索一个线索查,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四)整治“微腐败”,让专项治理工作“活”起来。突出重点,压实工作责任,集中治理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集中治理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集中治理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抢占掠夺的问题,集中治理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问题。不间断地组织明察暗访,持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强化责任担当,抓实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X县纪委  X县监察委员会

上一篇:时尚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装备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