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生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15:16:22

科技与生活论文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1

关键词:科技;人文;工程;融合

Abstract: It is a vital issue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humankind that sci-te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ulture become integration from opposition. How and where to integrate for them is the key of this issue ?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riplism for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engineering into the horizon of creating action , and searches for the integrat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 two culture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with phenomenology rethinking about the profound cause of separation between sci-te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ulture .

Key words: Sci-tech;humanities;engineering;integration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C∙斯诺明确地提出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以来,一方面,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两种文化”对立带来的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并努力寻找“两种文化”融合的各种路径。但另一方面,“两种文化”的对立在现实中却更为加剧,这从国外近年来发生的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等可见一斑,现实似乎嘲弄着理论界的努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种文化”分裂的内在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它们究竟能不能融合?如果能融合,应在什么样的场域中融合?本文拟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下,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通过对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内在原因的现象学反思,来探寻“两种文化”在工程这一场域中融合的可能性。

1 “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关于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对立的根源,C∙斯诺本人的描述及众多的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可以说众人皆知,无须赘述。笔者仅就现象学的一些思路来探讨“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早在C∙斯诺之前,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已深刻论述了现代科学的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危机:“科学危机所指的无非是,科学的真正科学性,即它为自己提出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方法论的整个方式,成为不可能了。……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单纯注重事实的科学,造就注重事实的人。……从人们对我们的文化危机的普遍悲叹出发,从在这个方面归咎于科学的作用出发,产生出一些动机,这就是对一些科学的科学性进行严肃的非常必要的批判。”〔1〕在胡塞尔看来,现代科学的科学性已由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所支配,这正是造成科学危机乃至于文化危机的根源。

笛卡儿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确立了主体的存在,同时也确立了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的存在,由此开创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认识论。在这种对象性的二元结构中,包含着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和超越论的主观主义这两个分裂的方向。

沿着客观主义的方向,从伽利略起,现代科学开始了其将自然数学化的历程,用理念化了的自然暗中代替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自然本身就在这种新的数学的指导下理念化了;用现代的说法,自然本身变成了一种数学的流形。……用数学方式奠定的理念东西的世界暗中代替了唯一现实的世界,现实地由感性给予的世界,总是被体验到的和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2〕这样,现代科学以客观化的数学外衣遮蔽了其源发于其中的生活世界,造成了其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伽利略在其从几何学出发,从感性上呈现的并且可以数学化的东西出发,对世界的考察中,抽去了在人格的生活中作为人格的主体;抽去了一切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精神的东西,抽去了一切在人的实践中附到事物上的文化特性。”〔3〕这种将自然数学化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论中的客观主义相辅相成,导致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并逐步成为支配现代科学发展乃至于整个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

沿着主观主义的方向,从笛卡儿本人开始,经过贝克莱、修谟直至康德,都一直企图建立超越论的主体哲学,“这种哲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自我,以及我的思维生活,乃是一切可能的思维成就的、一切有关客观性的意义和正当性的询问的原始基础。”〔4〕但是,胡塞尔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实现“哥白尼式转向”,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研究构造一切存在物的绝对主观性,也没有深入研究把握这种主观性的方法,他认为唯有通过超越论的现象学才能真正克服笛卡儿以来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分裂。

笛卡儿的二元论、修谟的怀疑论、康德的认识论等,由于预设了物理实体或物自体的存在,因而不可能超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不可能真正解决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认识论难题:人的主体、意识如何脱出它的表象的内在性达到外部世界中的超越对象呢?这条认识论的鸿沟是无法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跨越的。因此,胡塞尔的超越论首先指的就是对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通过认识者反思自身及其认识生活的原始发生过程,把构造一切存在物的认识活动追溯到无预设前提的、自明的、活生生的直观体验之境域(Horizon),这种通过超越达到的“绝对主观性”已经不再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的主观性,也不是思辨构造的新产物,它是前科学的、前哲学的、非课题化的、奠基性的、主观相对的、显现于境域之中的生活世界本身,它只有通过现象学的悬搁才能达到。

胡塞尔并不是要反对现代科学,而是要现代科学重新植入它本身源发但又被它忘却的生活世界的境域中。正如德国现象学家克劳斯黑尔德所说:“在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思索中包含着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彻底批判。然而奇特的是,这个批判并不是从根本原则上否定科学。相反,胡塞尔所关心的只是对科学和作为科学一般基础的哲学的更新。”〔5〕胡塞尔从他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观点指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现代科学不仅忘却了生活世界的奠基,而且排除了它自身现实发生的境域,改变了传统科学对境域的依存性质,使自身成为绝对客观性的、与直观境域彻底无关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形下,世界原本作为普全境域的生活世界转变成为客观自在的、无限的科学世界,成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对象化的客体。

在实证主义的观念里,科学世界不仅脱离了境域的束缚,而且反过来要主宰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基础,使生活科学化。但是,这种去除了境域的客观世界是非人性的,它以人的自由的丧失为代价,“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彻着‘自由’的理念。”〔6〕 同样,“对于胡塞尔来说,真正人性的东西是自由,它被理解为我作为先验的原-自我所具有的责任,这种原-自我是无法通过任何对象化来获取的。我对我的行为负有责任,而行为意味着一种对可能性的把握。”〔7〕这种可能性是在境域之中的可能性,境域正是在人的行为中开启自身的,它无法与人的行为分离开来。因此,在去除了境域的客观化的对象世界里,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将意味着放弃人的责任,丧失人的自由,从而丧失了人本身。人的共同体在其历史境域之中原促创(Urstiftung) 的并积淀(Sedimentierung)下来的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科学传统都将丧失意义。“现代的生存似乎已经分裂为在一个带有自然科学技术理性烙印的世界及其组织中的无精神生活和在一个历史地和个人地成长起来的世界及其文化产物中的充实的此在。”〔8〕这正是“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

胡塞尔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批判并不是要滋长这种分裂情绪,相反,“胡塞尔的思维具有对这两个方面的亲和力并因此体现了对这‘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9〕我们或许可以从他深刻的思想中寻找到“两种文化”融合的思路。

2 两种工程观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10〕提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概念指称的变换。关键在于工程具有不同于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的本质特性。但是,在流行的观点中,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而工程则是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按照这种观点,既使把工程从技术中划分出来,工程的本质仍将遮蔽在技术阴影之中,工程哲学也不可能真正超越技术哲学樊篱,仍然会把工程哲学当成某种“技术的工程哲学” 来建构。把工程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确实存在其词源学的依据。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的词根为engine(机械)和inge-nious(有发明才能的),它们都起源于同一个拉丁语词根ingenerare,即“创造、智巧、聪明”的意思,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engine在古英语中又具有“to contrive”(设计出来、设计做到、发明造出)的含义。随着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工程不仅为技术而且是科学即engineering sciences,于是engineering在原‘活动过程或结果’上又增加了‘学科理论’含义。”〔11〕总之,学界大多数人十分自然地倾向于把“工程”界定为“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建人工系统的活动和结果”〔12〕,属于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

笔者十分赞成“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观点。但对许多人把工程本质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的观点不能苟同,我把这种工程观称之为:“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相应,笔者将依据发生现象学的思路,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尝试形成另一种工程观:“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

在科学技术哲学传统的视域中,实践被理解为人们为了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它作为人类实际地处理自身与世界之关系的活动过程,总是以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范导,是在观念地处理并处理了人与世界关系之后才得以进行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13〕工程实践作为应用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及经验的造物实践活动,首先也要以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前提,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世界展现为客观自在的、数学化的、无限的科学世界,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构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科学、技术的认识活动,工程改造世界的造物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个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进行的。这样,工程本质上就展现为:在科学活动建构的自然图景和自然规律的框架内,遵循技术活动建构的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怎么做”的程序化知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按照数学化的方式去筹划和改造自然、构造人工物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理论向现实的飞跃,实现客体的主体化,从而达到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这样理解的工程实践正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它可以重新把二元分离的主、客体统一起来。然而,“实践”(praxis)一词的含义极为复杂多变,其原义只与人的意志、伦理、道德行为相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 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 。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 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 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其目的是通过获得性的伦理能力导向明智行为,伦理能力只能通过生活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人的个体经验才能获得,这种经验不同于感觉经验,也不能光靠语言来交流,而要靠人的具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14〕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行为。康德也在意志、伦理行为的意义上使用“实践”一词,反对将其扩大化。但如今,特别是在中国,“实践”一词扩大化为指称除理论思维之外的一切人类行为。

这种“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工程观在本质上显然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致的,胡塞尔对现代科学客观主义所造成危机的批判,同样适用于这种工程观。现代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必然也会导致工程对生活世界的背离,加深文化的危机,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性化,从而逃避人类的责任!在这种排除了人和人文文化的工程世界里,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把主客体重新统一起来,更不可能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

发生现象学是胡塞尔后期思想的主要形态,与其前期的静态现象学研究先天规则结构不同,它主要研究先验主体性的自身构造和世界构造的时间过程。这种在时间中的构造是在境域中发生的,境域是人的知觉范围,它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其有限性与知觉的现实性相关,而无限性与知觉的可能性相关;个别的境域显现着有限的事物,而境域构造具有超越自身的特征,通过不断的超越,最终达到普全的境域,构造出世界,即在境域中开启出世界。“所谓的世界就在现象学上被理解为普遍境域,也就是普全的指引联系(Verweisungszusammenhang),所有意义指引的个别联系都共同归属于其中,而我们的行为就是由这种意义指引来引导的。”〔15〕可见,在发生现象学中,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不再是自然主义常识观、实证主义科学观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而是境域化关系,这种关系是自明的、非预设的、非课题化的、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关系。

笔者认为,只有把对工程本质的反思,纳入这种存在论的境域化结构中,把工程理解为境域化造物行动而不是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理解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才能真正把握“我造物故我在”深刻含义,从而真正切近工程的本质,避免实证主义的工程观带来的危机。一切思想、文化和行为都是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历史地发生的,并在境域中彼此关联,这意味着存在“两种文化”在境域化造物行动中,也即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这正好体现了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对“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

3 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

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是获得学术界多数共识的主张,但是,怎么才能把它们融合起来?在什么场域中融合起来?学术界目前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思路:其一,主张以科技文化为主体,在其中融入人文因素,萨顿的新人文主义就是这种主张的典型,“萨顿坚信科学史是惟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他最高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他的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要实现‘全部知识的综合’,使科学史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16〕;其二,主张以人文文化为主体,让科技回归人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是万学之母,是一切学问的母亲,也是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的母亲。……我们要不断重申母体性,而且希望这些长得高大威猛的了儿子们要不断回归自己的母体。”〔17〕“科学的人文本性是什么?我认为是自由,近代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就在于科学丢弃了自由的理想,而沦为‘求力意志’(will to power) 的工具。……自由的科学是真与善的统一。……自由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18〕

虽然这些主张都不乏深刻之处,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深入批判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基础,不超越近代以来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结构,那么,无论是在科技中注入人文,还是企图使科学回归人文,融合都是不能真正实现的。按照我们提出的“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工程观,在工程这一场域中,为什么存在“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可能性呢?

从胡塞尔对“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这种分裂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现代实证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要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关键就在于使客观科学重返生活世界,重建生活世界的科学。现代科学因其客观化、理想化的追求,具有了非境域化的特征,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必须重获境域化。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境域化的科学才具备与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在境域中源源发生的其它文化相融合的可能,这种融合唯有通过人的境域化行为才能实现。在胡塞尔的早期思想中,“行为”(Akt)概念指称的不是现实的行动(actus) 、活动,而是意识行为,它可分为“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客体化行为”指包括表象、判断在内的逻辑—认识的智性行为,它们是使客体或对象得以被构造出来的行为;而“非客体化行为”则意味着情感、评价、意愿等等价值论、实践论的行为活动,它们不具有构造客体对象的能力,并认为“客体化行为”是“非客体化行为”的基础,但后来,胡塞尔在他的伦理学中承认这两种行为之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19〕。不走出这种早期的意识哲学,胡塞尔是不可能超越这条鸿沟的。这也意味着仅在意识的、观念的层面不可能超越“两种文化”的对立。

在后期转向生活世界的发生现象学中,胡塞尔的“行为”概念扩展为不仅指称意识行为而且包括身体的行为、现实的物质行动,当然,这种扩展是以暗含的方式出现的。“由于旧科学(指传统科学--笔者) 束缚在境域上,因此它们与人的前科学的‘实践技艺’相联结,如丈量术、治疗术等等。希腊人将立足于这种技艺上的知识、熟知称之为‘技术’(techne)”〔20〕这里,胡塞尔暗示着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同样存在对境域化技术的依赖。美国技术现象学家D∙伊德认为:胡塞尔“他的后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 发展了一种高度体现的、知觉现象学。他宣称,科学,特别是由数学化和理想化所驱动的科学,‘遗忘’了在文化和历史的生活世界中的人类身体与知觉的存在。在分析这一危机的过程中,胡塞尔采取了暗含的期待技术哲学可能作用的两个步骤。”〔21〕这两个步骤指的是胡塞尔以铭写技术和测量技术为例,来说明生活世界的境域化技术行动在扩展生活世界境域及知识文化水平中的作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工具分析”、梅洛∙庞蒂对身体行为结构的研究、D∙伊德对技术行为在人与世界境域关系中的居间调节作用的分析等等,都极大地推进了境域化技术行为的研究。由于这些哲学家没有明确区分技术与工程,他们对技术行为的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就是对境域化造物工程行动的分析。

工程作为人在生活世界中构造出人工物的境域化物质性行动,它与人类基于主动性的其它创造行为一样,可称之为胡塞尔的“原促创”,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的共同体的行为。当一项工程完成或一个新工具被发明时,一个“原促创”便形成了,随着“原促创”的被动“习性化”(Habitualisierung),意味着原境域的改变,新境域的发生,人工物的建造与使用正是在境域中通过造物行动的“原促创”和使用过程的“习性化”,从而构造出新境域的发生过程。任何主动的“原促创”,都要以被动的“习性化”为前提,“正是主动和被动发生的现象学才系统地将所有构造发生统合为一个总体联系,并且它坚定地提出这样一个思想:意识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境域并因此而构造着世界。”〔22〕同样,工程也不仅仅是孤立地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而是要把人类历史上所“原促创”并通过“习性化”积淀下来的科学、技术、文化融合于境域之中,构造出人类生存的人工世界,科技与人文才能在工程中真正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2〕〔3〕〔4〕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M] .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16,33,64,76,639.

〔5〕〔7〕〔8〕〔9〕〔20〕〔2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 .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1,40,2,36.

〔6〕〔17〕〔18〕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6,278,3.

〔10〕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2.5

〔11〕杨盛标等.工程范畴演变考略[A].工程技术哲学[M].刘则渊主编.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7.

〔12〕于光远等.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106.

〔13〕王炳书.实践理性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9.

〔14〕G希尔贝克等.西方哲学史[M].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7.

〔15〕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M].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56.

〔16〕刘兵.新人文主义的桥梁[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49.

〔19〕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18.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2

关键词:知识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ly by the critical to positivism knowledge to build on the posit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life practice, with the ternary elemen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along the two basic questions on knowledge - what the knowledge is and how it is possible? namely the question is the examination of the knowledge based on of what kind of activitie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shortcoming about the study of previous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expertise, engineering knowledg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popular knowledge. from the posit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life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took as the descriptive knowledge, its goal and the intention is lies on the understanding world, the description the way of world existence;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took as the motion the procedural nature and the standard knowledge, its goal lies on the solution of the question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makes any" and "how does" but the engineering knowledge took as the plight knowledge, its goal lies on the artificial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in the boundary territory. the three is the different in nature, but meantime is the extremely close relationship.

key words: knowledge theory;scientific knowledge;technical knowledge;engineering knowledge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构架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作为科学、技术、工程相应的知识形态,由于三者本质属性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的广泛影响,国内外大多数的学者普遍认为 :技术知识是科学知识的应用,而工程知识则是技术知识的应用。工程知识、技术知识仅被视为科学知识的“退化形式”,尤其是工程知识,根本没有作为独立知识形态的合法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实证主义知识论的批判,来转变知识论的立场。在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上,来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的本质、特性加以尝试性的研究。

一、知识论立场的转变

近现代以来,随着理论自然科学取得的巨大成就,西方知识论经过经验主义、唯理主义和康德先验主义的演变,实证主义知识论逐步成为西方居于主流地位的知识论。尽管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实证主义知识论作为流派,在理论界已经风光不在,并且遭到了众多的批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的主张已经广泛渗透到公众的意识里,深深地影响着公众乃至于知识界对科学知识以及人类其它知识的整体理解。

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的本性作了系统的解释。科学知识是实证的、客观的,任何科学命题都要经受得住实验和事实的考验,要符合可证实性原则,否则就是没有意义的,是形而上学。整个科学就是一个存在意义关联的命题集,是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致的逻辑体系和公理系统。由于经验世界是统一的,因而表述经验世界的科学语言也是统一的。正如卡尔纳普所说:“物理语言是一种普通科学语言……,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没有根本不同的对象或领域,这就是关于科学统一的理论”。[1] 尽管实证主义知识论涉及的人物和思想众多,但其根本观点和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科学限制于经验范围之内,满足于对经验的描述和整理,只有这样的科学知识才是客观、确切和有用的知识。这样,他们把知识几乎全部等同于科学知识,并且认为它在价值上是中立的,具有工具合理性。逻辑实证主义对当时和以后的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按实证科学知识的模式去改造与重建各类知识几乎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

实证主义知识论从20世纪中叶起遭受了众多学派学者的批判。其实早30年代,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就指出:“欧洲危机的根源在于实证主义、怀疑论、非理性主义等错误的哲学思潮排挤了欧洲传统的理性主义的精髓。” [2] 持历史主义的库恩、费耶阿本德等,持后现代科学知识观的罗蒂、利奥塔等,还有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布鲁尔、拉图尔等,以及强调“个人知识”的波兰尼等,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知识论立场上,对实证主义知识论进行了剧烈的批判。在这些思潮看来,科学是一项解释性的事业,科学知识并非由科学家发现的客观事实,并非科学家对外在自然界的客观反映和合理表述,而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并且通过各种修辞手段使之得以认定为普遍真理的局部知识,是负载着社会利益或受到特定社会因素塑造的。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本质上是无政府主义的事业,对科学的研究可以采用任何方法,各种巫术、神话都与科学一样在文化上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任何思想,不管是多么古旧和荒谬,都有可能改善我们的知识”。[3] 反对实证主义知识论赋予科学知识的唯一霸权。

在笔者看来,实证主义知识论的问题与缺失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1)实证主义的以知识论、方法论替代认识论,拒绝从哲学上对科学认识进行论证,试图使科学免受哲学的影响。然而,在科学上排除哲学的影响并不真的表明实证主义可以不受哲学的影响,事实上它是“把方法论自身的框架先验化了的认识论,自己现在受到了它曾经给形而上学所作的那种狂热和荒诞的裁决”。[4] 实证主义否定形而上学本身就是以经验主义和归纳主义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2) 实证主义持一种唯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科学是最恰当的人类知识的表达形式,甚至认为科学知识是人类唯一具有真理性的知识,并以自然科学的知识标准衡量、裁定人类的其它知识。人类的其它知识要么是无意义的,需要加以拒斥,要么就归结于科学知识或者是科学知识的应用。

(3)实证主义在坚持肯定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同时,排除了主体及其价值判断,主张事实与价值无涉,正如胡塞尔分析欧洲科学的危机时所说:实证科学“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一切在人的实践中物所附有的文化特性。”[5] 由此,造成了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造成了人类文化的危机。

因此,要摆脱实证主义知识论的束缚,走出实证主义知识论的困境,就必然转变知识论的立场,必须恢复被遗忘的生活世界,立足于生活实践来展开知识论的重建。

通常,实践被理解为人们为了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它作为人类实际地处理自身与世界之关系的活动过程,总是以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范导,是在观念地处理并处理了人与世界关系之后才得以进行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6] 也就是说要以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实践的前提,然而,“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世界展现为客观自在的、数学化的、无限的科学世界,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构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科学、技术的认识活动,工程改造世界的造物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个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进行的。这样,工程本质上就展现为:在科学活动建构的自然图景和自然规律的框架内,遵循技术活动建构的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怎么做”的程序化知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按照数学化的方式去筹划和改造自然、构造人工物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理论向现实的飞跃,实现客体的主体化,从而达到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7] 显然,这种实践观在本质上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致的,胡塞尔对现代实证主义所造成危机的批判,同样适用于这种实践观。现代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必然也会导致这种实践对生活世界的背离,加深文化的危机,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性化,从而逃避人类的责任!

笔者所主张的生活实践是立足于生活世界的社会行动,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不再是自然主义常识观、实证主义科学观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即以某种观念为先导的关系,而是境域化关系,这种关系是自明的、非预设的、非课题化的、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关系。把实践纳入这种存在论的境域化结构中,也即生活世界之中,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 实践,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最活跃的话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的、认识的和组织的活动。生活实践中包含着包括理论活动在内的多种认知活动,这种立足于生活世界的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

基于这种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我们反对给知识一个抽象的、僵死的、绝对的定义,主张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类型来探寻各种人类知识的本质与特征。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构架下,从生活实践的类型来看,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活动,技术是如何改造世界的认知活动,而工程则是改造世界的造物实践活动。显然,这三种不同的实践类型对应着本质上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三种知识形态。

二、科学知识

通过上述对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批判,依据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我们认为:1)科学活动是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实践类型,它所产生的科学知识以追求符合客体的真理性、描述性知识为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必须坚持科学知识的实在性、客观性与普遍性,这个问题上我们赞成实证主义知识论的主张,不赞同社会建构论者关于科学实在是由科学研究的社会过程建构出来的主张。2)任何人类的实践都是嵌入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之中的,科学实践也不例外。在此我们赞同对实证主义知识论排除主体、排除价值、排除历史文化,造成科学对生活世界遗忘的批判,主张科学知识要回到生活世界,在立足于生活世界的实践中把被实证主义分裂的主体与客体重新结合起来。3)反对实证主义知识论唯科学主义的主张,反对将一切知识都归结为科学知识或科学知识的应用。主张从生活实践的类型来肯定各类知识独特的价值。4)任何具体的科学研究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地域、时域中现实发生的,地方性的各种社会因素、实验室情境都显示了科学家日常实践的鲜活性,社会建构论者深入到科学研究实际过程的微观探究十分值得关注。但科学家如何超越情境达成“共识”,创造出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仍有待深入研究。

在这样观念下,科学知识呈现出如下的本质与特征。

1、 真理性

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真理,或者是具有向真理逼近的性质;其二是指某一科学知识可能最终被证明不是真理,但它是最求真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具有追求真理的使命,尽管它可能被证伪。所以,科学知识的根本特征是表征客观对象的客观性质与客观规律的,它具有可检验性,或者能被证实,或者能被证伪,或者能被进一步发展。

2、 合理性

首先科学知识以经验事实为基础,所建立的理论或规律,它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其次,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是严密的。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如经验归纳与演绎推理是获得科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科学因此具有一种与天意、神启、臆测相对立的理性。在当代,尽管经验对一个新理论的直接支持可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但是科学知识体系仍依赖于其坚实的经验基础和具有经验基础的背景理论的支持。

3、 进步性

科学的发展趋势一般是:后一种理论比前一种理论更仔细地更详尽地描述或说明同样的事实;后一种理论通过了前一种理论通不过的经验;后一种理论对前一种理论具有完全的包容性,能解释前一种理论所能解释的一切事实,还能解释并预言前一种理论所不能解释和预言的新事实。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中,总是能进化出更具有普遍性的、具有更高解释效用的、能更准确预言未来的理论体系。这种进步是在现实的社会历史中发生的,社会、文化的因素在科学知识的进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共享性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其内容及其利用,具有公开性和共享性。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无阶级性的,科学理论可以被各个国家的人、各阶级的人所发现、继承和利用。但是,由于科学知识的创造与应用都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情境之中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会深刻地影响科学知识的生存和传播,影响着其共享性的实现,因此,必须立足于生活实践来具体分析。

三、技术知识

在把技术理解为知识的传统中,长期以来,由于深受实证主义知识论的影响,技术就是应用科学的观点在国内外学界广为流行。 “技术就是把应用科学所得的原理和方法等用到更广泛的实际问题。” [9]的看法十分普遍。 但是,正如d•伊德所说:“西方的技术传统是偏爱‘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并且将技术贬黜为应用和实践”。[10] 由此造成了技术知识附属于科学知识的非独立地位,遭到了知识论研究的严重忽视。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变。经济学家罗森伯格说:“技术本身是关于某些事件和活动的一组知识,它并非只是来自其他领域知识的应用”。[11] 技术史家莱顿认为,作为科学的镜像兄弟,技术是一个“自主的、平等的组织”,它与科学的关系是“共生的、平等的和互动性的”。[12] 由此,技术知识作一种有别于科学知识的独立体系确立起来。

站在我们知识论的立场上,显然,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知识是技术发明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技术发明活动已经从生产领域中分离出来,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以建构技术知识为目标的人类活动。可以说,它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某种目的,导向实践的、“应当怎样做”的程序性、规范性知识的认知与建构活动。我们将从如下方面来解释技术知识的本质与特征。

1、技术知识的存在形态

人们一般认为,传统技术知识主要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经验形态的零散化的知识;而现代技术知识则主要是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经验性的技术知识是主观的、心理性的、个人的。与此相反,现代技术知识是客观的、理论性的、社会性的。在我们看来,1)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技术知识再发展,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也不可能涵盖全部的技术知识,从而把经验形态的技术知识排除在外。2)理论形态的和部分经验形态的技术知识可以通过编码成为明言性的知识,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像、符号表达,易于以硬性数据、公式、编码程序或普适原理的形式传播和共享。3)有相当多的经验形态的技术知识,如技能、诀窍等,由于它们的存在依附于人的大脑或身体操作的技能,通常只能在操作行动表现出来,而行动如何往往又依赖于特定的情境,因此无法对它们进行编码,由此构成了难言知识(波兰尼称之为“默会知识”)。这一点,与科学知识明显不同,科学知识都是明言的,否则它不可能达到描述自然的目的。

2、技术知识的认知结构

技术知识不是对现有客观事物的描述,但它也不是人的头脑中先天固有的东西,技术发明不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现成的东西,而是创造自然界原来没有但逻辑上可能的东西。因此,技术知识蕴含可能性,是对可能性世界的探索,技术知识的应用是可能性的实现。技术知识是人类为了某种目的,在可能世界中搜索,从而创造出来的“怎么做”才能达到该目的的技能、诀窍、方案、程序、规则。其认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1)确定欲实现的目的;2)在可能世界中以试错的方式搜寻与选择实现该目的的手段;3)对该手段能否实现目的以及手段的功效进行评价。其中,“目的”与人的欲望、社会的需求、利益及其限制相关,“可能世界”、“手段评价”则与逻辑空间、科学知识、日常经验、已有的技术知识、生产制造能力水平、自然环境、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等相关,可见,技术知识的认知结构更深地嵌入到了社会情境之中,更为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所左右。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完全地去情境、去价值,达到完全普遍性的知识,其普遍性往往表现为约定性的规范。

3、技术知识的评价原则

技术知识的评价显然不同于科学知识的评价,实验评判与逻辑评判构成的真理性评价是科学知识评价的基本原则,由于排出了价值,科学知识的评价与价值无涉。技术知识的评价虽然无关与对象是否相符意义上的真与假,但它仍然包含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1)价值性评价主要指:技术知识作为手段在其实际应用中,能否实现预期的技术目的?是否满足了技术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具有正当性与公正性?负面价值有多大?2)事实性评价主要指:技术知识作为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易于现实化?功效如何?技术本身是否先进?是否可靠、稳定、耐用?各种(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成本代价有多大?效益如何?等等。

4、技术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技术知识无法构成像科学知识那样统一的、严格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展开的普遍知识体系,这并不是因为技术知识不够成熟所致,而是其本性使然。我们可以把技术知识分为如下层次:1)技术理论原理(通常称为技术科学);2)技术规范;3)技术项目的工作原理;4)技术方案;5)工艺流程;6)操作规则;7)诀窍与技能。第一个层次与科学知识联系密切,具有科学知识一样的普适性,它是将因果关系转换成目的-手段关系,也即科学知识转换成技术知识的中介;第二个层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约定,对于受该规范制约的技术活动而言,具有普适性;第三个层次进入具体项目,其工作原理的构思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往下的层次特殊性越来越强,直至难言。可以说,这些层次从上而下,技术知识的普遍性、明言性、社会性不断减弱,特殊性、难言性、个体性不断增强。

5、技术知识的社会性与地域性

技术知识的社会性与地域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上,而且也体现在它自身的内在建构上。我们认为社会建构论者的研究进路与方法,其实更适合用于技术知识建构的研究。关于技术知识的社会功能已有大量成果,不再赘述。

三、工程知识

长期以来,由技术与工程不分,人们往往把工程视为技术的应用,工程知识也自然视为技术知识的一部分,实证主义者更是把工程知识、技术知识都视为科学知识的“退化形式”,工程知识根本没有作为独立知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正如沃尔特•文森提(w. vincenti)所说:“以前我们将工程看作是科学的婢女,以为工程只是应用科学的发现,现在是我们改变这种看法的时候了”。[13] 在中国学界,自从李伯聪提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以来,工程在哲学研究中逐步获得了合法地位,相应,从知识论的角度把工程知识作为独立的知识形态来展开研究已经提上日程。

按照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我们进一步把工程造物活动规定为:为了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显然,工程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建造人工物,而不在于工程知识本身的创造,工程活动本质上不是创造知识的活动。工程知识在此仅仅是作为实现工程目的的手段、环节、要素而被创造的。因此,从本质上说,工程知识不是工程活动的目的,而是实现工程目的的手段,它的创造由目的决定,是中介性的知识。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工程知识具有如下的本质特征。

1、工程知识的独特性与地域性

工程知识的独特性与地域性来至于工程本身的独特性与地域性:1)任何现实的工程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个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的。正如陈昌曙教授指出:“工程项目是强对象化的,有其特殊对象。…… 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如青藏铁路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程。”[14] 严格地说,工程几乎没有可重复性。2)在英文中,动词engineer就包含着谋划、独创的意思,工程师们(engineers)所做的事情一般来说是ingenious (有独创性的)。“独创性”(ingenuity ) 和“工程”(engineering) 具有相同的拉丁文词根。3)这种特定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些特殊的地域性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而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因此,工程知识的建构必须充分反映这些独特性与地域性。

2、工程知识的综合性、具体性与可靠性

从知识的性质看,工程知识既不具有纯粹的科学性质、技术性质,也不具有纯粹的社会性质、人文性质,而是众多种类知识的综合集成。工程知识要集成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发明、技术诀窍,但不能仅仅是它们的单纯应用或集成,还必须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但是,工程知识仅集成这些知识还不够,还必须集成相关的已有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集成工程本身的独特性与地域性所带来的具体的情境性知识与经验。这就要求工程知识的建构不仅要有高度的综合性,而且还必须具有深入细微的具体性与可靠性,正如皮特所说:“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加可靠。” [15] 否则,不仅不能确保工程的成功完成,往往还会造成重大损失。集成并不是上述各种知识、经验的简单堆砌,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并转化为与当下工程现实情境相符合的,可行、可靠、可操作的方案、方法、工艺、程序、规则、规范、指南。

3、工程知识的复杂性与协调性

在工程活动中,掌握和创造工程知识的主体具有十分复杂的构成:它包括决策者、投资人、企业家、管理者、工程家、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技术人员、经济师、会计师、工人等等。我们把直接参与到某项工程行动中来的人员总体,称之为工程共同体。这些工程共同体的成员以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参与到某项工程中来,由此决定了工程知识总体构成上的复杂性。在工程的决策、设计、实施操作、运行、评价、管理等行动过程中,共同体的成员各施其职,各显其能,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工程展开的具体情境中,他们之间必须通过交往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来进行沟通,消除观念上、利益上的冲突与矛盾,达成目标认同、行动协调、紧密配合、利益共享,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由此又决定了工程知识还应包括修辞、商谈等促进交往沟通的协调性知识。

4、工程知识的情境性与现场发生性

工程开展的地域性与情境性,决定了工程知识的情境性与现场发生性,主要表现为:1)现场发生性,它指的是由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储备、带有一定的工程意图的工程主体,或者说处于以往历史形成的情境之中的工程主体,与工程活动发生的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当下产生的明言性和难言性的经验、知识。它们不是预先既定的、现成自在的,而是随着工程行动者的出场、造物行动的发生才涌现出来的;2)主体间性,地域与情境条件不仅是工程行动主体与客观自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工程共同体内个体之间交往、沟通、争执、协商的结果,任何个体虽然都从自身出发,存在视界的差异,正是主体之间的交往行为带来了视界的融合,形成了对工程行动共通共识的主体间性的情境性知识;3)境域约束性,地域与情境条件一旦产生,又与工程行动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相结合,共同构成约束工程行动者视界及行为的境域性知识与经验;4)随机的变异性,地域与情境条件构成因素的不确定变化,都可能带来它的随机变异。它会随着工程行动的展开而不可完全预期地发生着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工程的行动变化。工程知识也必须具有这种随机变异性,才能确保工程的成功。

5、工程知识的难言性与不可复制性

把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相比较,它更是难于形式化、体系化的零散知识。工程知识中综合集成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可以进行编码,属于明言性知识。具有普遍性的各种理论知识,在工程知识的集成中,它们必须转化为情境性的特殊知识,才能在现实工程中发挥作用。但大多数在工程中随机发生的情境性知识是难于编码的,属于难言知识,与技术知识相比,它的难言性更为突出明显,这正是工程知识的一大特点。例如,一个人拥有再多的明言性的工程知识,只要他不进入到现实的工程实践之中,不掌握难言性的情境性知识,他就难以对工程有实际作用,人们甚至会说他不懂工程。工程知识的难言性、独特性、地域性等特征决定了它的难以复制性,致使它不能共享,更不能直接移植,简单套用。

6、工程知识的优化性与评价的多元性

围绕工程目标,必须通过设计对工程知识进行优化。但是,优化并不意味着最优化而是满意化,因为从理论上讲最优化必须建立在所有实现工程目标的途径方案都完全已知,每一种方案实施后产生的后果影响都能完备预期,评价方案及后果影响的标准都完全一致等这三个必备条件的基础上。但是,在现实的工程活动中,价值标准的多样性,各种人群、组织在观念、利益上的冲突与矛盾等等,都决定了不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评价标准;而认识水平、能力、精力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不可能搜寻全部的方案和预期所有的后果影响。因此,工程知识的优化不可能有“最优解”,只可能有“满意解”、“妥协解”。现代工程的发展显现出两面性的特征,它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又为人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工程人工物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因此,必须要从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维度的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工程知识中必须把多元性的评价知识作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卡尔纳普.语义学引论[m].哈佛大学出版社,1961.22..

[2] [5]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71.

[3]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m].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24.

[4]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9.35.

[6]王炳书.实践理性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9.

[7]邓波.让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2).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1 版)[m].第l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9]吴大猷.吴大猷科学哲学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69.

[10]陈凡.全球化时代的技术哲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3.

[11] n.rosenberg:inside the black box,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143.

[12] [美]希拉•贾撒诺夫等.科学技术论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30.

[13]w. g. vincenti. what engineers know and how they know it [m]. baltimoroe:johns hopking press,1990.

[14] 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80.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3

论文摘要:课程建设中首要的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分析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内容;以“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来构建“抛锚式”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体现的基本要求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3]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4]李占国.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逻辑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4

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而积极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风、校风的建设。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本上的医学理论知识,又获了得除实验课之外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的训练;既培养了他们的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又使他们一定程度地了解知识成果产业化、商业化的方式,使他们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2.1选题宜与教学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不必过分强调科学价值,最好是理论课堂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在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点多是前人通过实验获得的,如何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获得一个结论则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甚至在实验课中也难以实现,而课外科技活动则提供了一个弥补这个缺憾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的课题,让同学们利用理论课和实验课学习的理论和技术解决一个问题,进而得出结论。例如,我们课题组让学生观察慢性应激大鼠血液系统内各指标的变化,学生利用课堂学过的、实验课做过的实验完成各指标的检测不但将学到的知识立即应用到实践中,也亲自体会了获得一个结论的完整科研过程。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的选题不必局限于疾病机理的探讨,完全可以选择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技术更新方面的课题。又如,我们学院有的课题组曾指导学生设计“负压真空采尿管”,这种导尿管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还能大大加快操作速度,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这样一个小的技术更新实验,将创新思维的“灵感”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从中获得如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启迪。

2.2课题设计应难度适中,实验周期不宜过长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堂知识的学习,课外科研活动只是一个开阔思维和视野的渠道,在大学生教育中处于辅助地位。因此,在选题时应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应选择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题目,实验也应该在他们的知识水平范围内,这样有利于他们及时理解和消化所参与的课题内容。根据我们的经验,每周16至20个小时的科研活动时间,一学期动手实践2至3个月比较适宜。

2.3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科研的特点之一是以小组为单位,通常4~5名成员,故不但强调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也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设计课题时要考虑大学生实验的特点,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个同学都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同时也注意“分中有合”,成员之间只有通过相互紧密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工作。为了在时间上保证实验的连续性,成员的组成最好由同一专业的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建而成,成员之间既联系密切和方便,又有不同的课余时间,大家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实验进程协同完成所有试验。

2.4对研究结果不做硬性要求医学领域的课题实验周期通常较长,大学生完全是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故在这样短时间内想高质量地完成一个项目,取得预期结果并发表文章并不容易。所以,结题时可不必做这方面的要求,团队成员只要如实汇报整个实验过程即可,对于没有取得预期结果的项目,可以分析失败原因并提出下一步研究计划。

3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活动的意义

3.1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各种省级和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不但激励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的产生,其中一些优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社会生产,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3.2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科研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及时发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学习,锻炼和提高。参加过科技活动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许多用人单位会非常关注那些在科技比赛中得过奖、发表过相关科研论文的学生。因此,科技创新活动也为很多有潜力的学生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3.3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我院的检验医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方可毕业,但实际上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受这方面的训练。因此,尽早参加大学生科研活动可获得较早阶段的写作训练,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也为他们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和撰写科技论文打下基础。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5

一、抓住机遇,全力优化科协工作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1、依法出台政策,营造工作新环境。《科普法》的颁布实施是科协工作的一个全新起点。为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普法》,不断改善全市科普工作环境,从20__年8月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为期60天的执法大检查。我们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执法检查活动,并先后组织了两次执法检查汇报会,在市和区、县(市)机关、新闻媒体等30个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与了有关决议起草工作。检查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__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情况汇报》,市人大就优化全市科普工作环境、强化科普社会责任、加大市、区(县、市)科普投入、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作出了《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决议》。随后,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科普工作的实施意见》。决议和意见的产生,对今后__科普工作产生良好的效用。

2、借文明创建东风,促科普经费增长。科普经费是科普事业发展的保障,事关全民科学素养的大局。20__年,我们及时抓住__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积极联系和衔接了市长办公会议。6月7日,在听取了市科协情况汇报后,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同志对__市科协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对照有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标,明确了20__年度科普经费由原人平0.28元调整为0.41元,20__年调整到人平0.51元,以后每年度人平年均递增0.10元。通过我们的积极推动,所属区、县(市)的科普经费状况普遍得到了改善。__县年初即将科普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县科协科普用车得到更新;芙蓉区科普投入逐渐形成三级(即区、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投入的良性机制,20__年累计投入总额达375万元,20__年科普经费已按人平1.0元列入区财政预算;岳麓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科协工作汇报,对科普经费单列也进行了安排;天心区20__年科普经费财政预算为人平1.01元;雨花区人大正式批文,区财政按人平0.5元将科普经费列入预算;宁乡、望城、浏阳科普经费也大幅增长。科普经费不足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为全市科协事业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创新手段,牢固树立科普主力军鲜明形象

1、提升科协工作信息化水平。

全面推进科普信息化,是我市科协系统创新科普手段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20__年市科协投入2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__数字科技馆”网站首期开发。“__数字科技馆”网站功能定位包括:科技宫、科学会堂、招商与招聘、科技工作者之家。首期工程开设了“科普广场”、“科普大观园”、“自然科学博览”、“青少年科学世界”、“学会之窗”、“学术论坛”、“企业科技视窗”、“三湘院士馆”、“科学文艺”等一级栏目十余个。网站自开通试运行以来,点击数累计达11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__县、浏阳市、宁乡县、望城县开设的互联网站,为广大农民网友提供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平台。帮助农民捕捉市场商机,提供市场信息,促进增产增收。市电工技师协会,在市级学会中率先建立起互联网站。芙蓉区韭菜园街道办事处蓉园社区建立的科普网站,成为我市社区科普工作网络化的一大亮点。以网络为媒介,以科普为主要功能的互联网站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

2、大力推进科普旅游开发。

20__年我们和__旅游局共同培育和开发了两条科普旅游线路。科普旅游一线是科普基地游,包括中南大学地质馆、岳麓书院和__师范大学动植物馆等;科普旅游二线是工业科技游,包括长丰猎豹、三一重工、中粮可乐等科技工业企业。通过开发科普旅游产品,将全市比较成熟的科普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公园等精心培育和包装后推向市场,以极低的投入开辟了一条新的科普

途径,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3、探索科协活动项目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我们对开展科普活动的创新思路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向市场化、社会化道路迈进了一小步。20__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我们借助潇影集团强大的宣传能力,积极开展合作。活动规模成倍增加,社会参与面成倍扩大,而投入资金减少二分之一。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并为其他品牌活动开展积累了经验。20__年“国储电脑城杯”首届__市大学生FLASH科普动漫设计大赛,我们以有偿使用冠名权的方式,实现大赛活动零投入。通过大赛,组织和动员高校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服务,用鲜明生动的动漫语言诠释科学原理、知识和方法,使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培养和发现动漫设计人才,推动__动漫产业发展。“长株潭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论坛”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全力打造基层科协活动。

城区与社区科普结出丰硕成果。我市岳麓区、雨花区先后通过了由中国科协委托__省科协组织的考核验收,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与此同时,科普文明社区创建也在我市全面铺开。芙蓉区科协出台科普五年规划,提出了涵盖“一街一廊一园一广场”的科普设施建设新思路,将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纳入全区工作规划。开福区科协广泛开展科普学校建设,全区一年内兴建起148所科普学校。__市目前已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城区2个,省级科普文明社区24个,市级科普文明社区59个。__市人民政府为此荣获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荣获“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称号。

科技下乡活动方兴未艾。持续开展科技下乡,坚持服务“三农”,已成为我们主要的工作目标。我们加大农业科技传播的力度,与__电台星沙之声联合举办的《科技农博士》支农栏目,自开办四年来,栏目内容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需求,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将科技下乡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组织院士和涉农学会、医学会、药学会等科技专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赴田间地头讲解技术难题、传授卫生保健知识;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系统,将培训工作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赛”促“教”,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效显著。我们参与组织的__市大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小学生航空模型锦标赛,营造了一个青少年向往科学和主动走近科学的氛围,培养了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在20__年“飞向北京”__活动中,有22位选手被选拔参加全国锦标赛。在第25届__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在发明、论文、研究性学习、信息成果等四大类项目中有12个项目获一等奖。其中5个项目、2幅科幻绘画被推送全国参评。

三、围绕中心,打造品牌,大力促进学术繁荣

1、__市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年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是__市科技界的一件盛事。连续九年来,我市科技工作者围绕__经济工作撰写优秀学术论文2700多篇,到市领导的高度民主赞扬。论文评选活动为科技人员办了实事,促进了社会发展和学术繁荣。对其中遴选出来的极具价值的论文,我们向市政府推荐,由市政府予以表彰和重奖。

2、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是__科协为全市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精英、科技工作者提供的一个思想交流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旨在促进科学思想的扩散和融合,科技成果的涌现和转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推动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探索学术交流的新思路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途经,引导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才智与力量。首届__市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于20__年11月25日召开,历时七天。年会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经济大发展”的主题,通过1个主会场、3个分会场形式,组织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年会围绕“装备制造业与__工业化”、“农业科技进步与城乡协调发展”、“医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信息科学与自动控制技术”四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全市有近1000名科技工作者直接参与了学术年会活动。共征集论文300多篇,大会录用论文156篇。年会上,以钟掘院士为首的专家们为__市委、市政府提出了“__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的建议。

3、“长、株、潭”学术论坛

__、株洲、湘潭是__的中心城市群。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号召,三市科协密切合作,已经举办三届学术论坛。论坛以三市经济一体化和共同面对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主要议题。20__年第四届的主题是“长、株、潭循环经济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合作方扩成大至三市发改委和环保局。

四、突出服务,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1、建设科技活动中心,构筑“有形”之家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投资449.75万元改扩建的__市科技活动中心于20__年6月28日建成。中心总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集学术报告厅、科技展示厅、院士馆、培训教室、科技阅览室、数字科技馆于一体。建成后,该中心的设施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已经成为__市科技人员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科技与文化相结合,营

造一个适应科技工作者交流活动的人文环境、信息环境,把中心建设成为宣传科技工作者的阵地,成为发挥科技工作者聪明才智,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阵地。2、举荐科技英才,关心科技工作者成长

对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工程技术领域、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创新性的成就、做出突出贡献或者产生显著效益的科技工作者,我们极力向省、市推荐参加“__省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的评选,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学、勇攀高峰、乐于奉献,培养“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

3、为困难科技人员排忧解难,使其感到“家”的温暖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6

本文以科普活动组织者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传统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对于科学教育活动(竞赛)创新发展的辅助作用,结合实际案例综合,辨证分析以大数据应用、3D技术、微课、微信平台、创客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元素在天文辩论赛、生物模型评展、拆装技术大赛、金鹏科技论坛等市区级科学教育活动(竞赛)中发挥的实际效用,同时揭示如何有效规避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弊端。

关键词:

科学教育活动(竞赛); 信息技术应用 ;创新发展 ;辅助作用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概念没有精确的定论,但公认的最为简洁的定义为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维基百科中阐释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其与科学教育领域融合,可以归纳为教育教学信息的产生、收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与提取,教学策略和手段的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内科学教育领域后,推动教学手段发生变革,从最初的多媒体教学向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开放式教学转变。同时,教学模式也发生质的飞跃,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演示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模式转变。在多项市区级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的策划、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涉及方方面面,对于活动与竞赛的辅助作用日益凸显,包括活动设计阶段创新模式的融入,方案完善阶段的通知方式、报名途径、活动预览与介绍、竞赛实时画面与成绩公布,宣传推广阶段的后期制作、云存储、新闻手段、大数据处理运算及评估等内容均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信息技术应用本身的革新与发展为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的创新提供了参考依据。以下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对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创新发展的助推作用。

一、信息技术应用引领科学教育活动(竞赛)在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创新

1.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成就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的革命总在指引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十几年间,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创新,中小学生计算机比赛也成为当时最受热捧和欢迎的科学教育竞赛项目,并持续了较长时间。尽管当前计算机比赛正在逐步退出科学教育活动和竞赛的大舞台,但是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导作用依然存在,由计算机比赛衍生出的机器人比赛、编程比赛等项目,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创客运动的兴起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创客泛指通过努力将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中小学生也可以作为创客参与活动。2015年是创客项目成为独立运作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一年,全国很多城市、地区都在探索自身的创客教育模式。纵观创客活动迅猛发展的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区均有针对中小学生单独设立的创客比赛,且绝大部分都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骨架支撑。除了搭建活动与竞赛的平台,许多城市还通过成立创客工作坊推动创客运动的发展。虽然现阶段创客活动和竞赛屈指可数,但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与引领势必带动其迅速发展,并使其作为一项完整的科学教育竞赛与其他活动争抢生源。

2.信息技术应用为科学教育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元素

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设计与策划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扰组织者的莫过于传统活动的创新发展。在北京很多区级活动仅仅延续两三年就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比如朝阳区组织的科学教育动手类项目“中小学生拆装技术大赛”共举办了3届,前2届是拆装自行车,目的是提升学生生活中的科学技能。活动举行到第2届时,学生们对自行车的拆装便非常熟练,评价的阶梯性标准已经不再明显,活动亟待进行变革。经过与专家多次商讨,将第3届活动改为拆装闹钟比赛,以此衡量学生对于小零件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赛中首次引入3D元素,通过创设任务情境,学生分工完成指定任务,包括利用3D设计软件设计并制作创意闹钟,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闹钟的拆装。同学们设计的3D作品经过3D打印机呈现在科技节大会等重要科学教育活动现场,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除此之外,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也可以为科学教育活动增添新的活力。比如我们举办的区级科普剧表演大赛,因背景道具设计困难、造价超出学校预算等问题,成为很多学生参与该活动的障碍。而多媒体大屏幕背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很多学校的资金与设计瓶颈问题,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性科普剧表演模式的发展,如多媒体屏幕背景动态切换的探索、幕布皮影剧的发展等,这些进步使科普剧由“中看不中用”重道具轻内容,向“简约而实际”的风格过渡,使学生更加重视创作好的剧本、表演更好的剧目。

二、信息技术应用加速科学教育活动宣传与推广模式的发展创新

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宣传推广途径很多,常见的以教委信息平台通知、新闻与结果公示、媒体预告及新闻、宣传海报与展板推介等形式为主。在信息化社会,好的教育活动为了让更多学校、师生和家长所知晓,电子媒介成为众多单位的一致选择,其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上述信息形式仅能让参与者了解部分或局部信息,将活动的实时状态推送至信息接收者成为诸多科学教育活动宣传推广的重要目标。其中,新兴的微信业务势如破竹地进入大家的生活,微信公众平台则转化为新时期强有力的宣传辅助工具。在北京市第15届金鹏科技论坛的活动筹备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最初设立平台的目的是借助它实时学生参与论坛活动的状态,包括照片、活动感言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此平台发挥了更多的作用,受到很多非活动参与者的关注。首先,在活动通知下发环节,平台展示了历届论坛缩影、本届论坛探究活动流程,以及需要参与者准备的物品等基本信息,帮助参与活动的教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能提前了解活动宗旨、活动目的、活动大体内容;在活动进行中,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性信息、图文资料等;活动结束,系统梳理活动过程、意义,每天一次跟踪报道,附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参与学生自行拍摄的照片等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分享交流功能,使活动的价值为更多人解读,教育意义得到最大限度阐释。近年来,除了微信平台,还有公共邮箱、活动专用网站、云端存储等信息化平台,它们承载活动文档、视频等电子资料,服务科学教育活动,发挥了不同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应用辅助科学教育活动运行多维评估模式的创新发展

1.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科技辅导教师评估方式的革新

在科学教育活动(竞赛)中,学生认知活动的最终教育目标并发挥最好水平,与辅导教师对活动本身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息息相关。微课,又称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教育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产物,将重难点等分割性的知识以视频的形式展现,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师对该知识的熟练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因其不必“兴师动众”、集中教师现场评比的便捷性,受到很多教师的推崇。市区级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离不开科技教师的支持,微课成为有效衔接校内外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朝阳区中学生生物模型设计与制作比赛中,我们设计增添了生物教师微课评比环节,请教师利用自制生物模型讲解并录制某个知识点的课程视频,突出强调生物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微课评比作为一项针对教师模型制作及使用能力的检测手段,一方面为校内生物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引导教师独立或合作研究自制生物模型,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提高设计制作生物模型的能力,加深巩固知识,最终带动校内更多的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

2.信息技术应用为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竞赛)提供新的有效评估方式

在中小学生天文辩论赛活动中,参赛学生尤其关注最佳辩论团体和优秀辩手究竟花落谁家。几届比赛后,主办方决定利用信息技术的传统应用功能,借助数据处理的方式向师生公布较为细致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性、艺术性、语言、团队协作和综合素质进行加权分析,使师生对竞赛的权重一目了然。参赛学校能全面对比分析多届比赛中辩手的相关情况,结合学生辩论特长,积极有效地着手备赛。另外,在极限学习教育的探索中,游戏模式备受推崇,学生扮演角色,利用互联网完成相应任务。而组织者对其评价则通过实时“财富”数字来衡量价值所得。参与学生能够在滚动大屏幕中随时获得有效评价信息并进行战略调整。学中玩、玩中学,情景式活动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能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效率。

四、不可回避的负面问题——过分放大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势必引来“祸水”

信息技术对于科学教育活动领域的作用,包括信息技术本身的价值和利用信息技术产生的附加价值两种途径。任何科学教育活动与竞赛都不能完全脱离信息技术应用,但不代表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活动中起决定作用。首先,在信息技术独撑一面发展为完整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作用中,将信息技术理解为实施教育内容的唯一途径是有局限性的,同样是错误的。比如创客运动在国内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风起云涌,似乎只有电子技术能诠释创客的内涵,但是创客的宗旨是实现头脑中的创意,不是只有电子助推的产品才能称之为创意。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们更希望低龄段的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设计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过度强调作品的功效;高龄段的学生实现自己的设想,创作出满意的产品,绝不仅仅是现在风靡的基于电子技术的科技套材。其次,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宣传与推广创新离不开多种渠道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但是纸质宣传页、背景舞美等项内容绝对不能忽略。另外,电子数据丢失或损毁的现象在活动组织中也时常发生,保存好学生的原始纸质版过程性资料、活动档案等也是活动组织者的重要职责,过分依赖信息技术产品有时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缺少了面对面的商讨与更正环节,对于多种新型信息传播途径如微信公众平台者的要求则更高,适合的言论、客观的叙述与公正的评价是指向组织者的利剑,是组织者急需对运行平台进行综合考量的重要指标。第三,信息技术应用对于师生创新性评估方式的助推作用固然重要,但是过于强调大数据时代的效果会令学生产生选择性困难。因为电子数据是客观的,当多种评价元素混合进入评价量表,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很大,学生兼顾的内容过于繁杂,可能产生顾此失彼、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如在某项市级竞赛活动中,组委会提供了全面的评价表单,其中文明礼仪一项所占权重很大,尤其是以场地垃圾的上交量作为文明礼仪的直观计分,这种引导使很多学生专门自带垃圾进场上交以获得相应分数,真正的教育意义何在?

综上所述,传统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这些辅助作用涵盖了活动前期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后期效果评价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应用也会产生多重不良影响。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效应是每个活动组织者的必修课。在每项科学教育活动(竞赛)的设计策划、实施、宣传推广的各个环节中,我们要针对信息技术要不要用、如何用的问题进行多次推敲与论证,确保其真正有利于科学教育活动发展,切实服务学校与师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王芳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参考文献

[1]刘红.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字化用户,2013

[2]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中国电化教育,2015[3]刘震霞,柳延玲.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

[4]王胜,汪杰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微课资源设计与初步应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

[5]王斌华.教师评价模式:微格教学评价法.全球教育展望,2007

点评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 问题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59-01

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各大高校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动力不足,而且很多高校流于形式并且有“重理轻文”的偏见。可以说,科技创新的横向涉及面已经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一些问题使其在纵向深度的发展上遭受到了瓶颈。

一.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科技创新

想要进行科技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应当是有需求、现实的、能真正成为产品的创意,理论(方法)创新应当是有理论依据、合理、可重现、有实际意义的、能被学界认可的新理论新方法。因此,大学生群体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明确自己的项目是哪种类型的创新,从而根据类型的要求一步步计划之后的项目进程。因此,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针对文科性质的学科,理论创新是必不可少、不可小觑的。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科技创新则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理念。科技创新项目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天马行空,而是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是知识与实践的合力,是一个团队与一个团队的碰撞。因此,科技创新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学术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以及问题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的成功举办到现在,很多大学生从中获益。他们通过参加诸如此类的科技创新项目,有的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了青年创客。然而,在“挑战杯”如此成功的条件下,很多大学只把这项活动当做鼓励学生参与的口号,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说科技创新在校园里的宣传程度很大,但是学生参与度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具体来说,造成科技创新活动雷声大雨点小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学生创新动力不足

根据一项校园调查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都听说或了解过科技创新活动,但是仅有10%的学生会主动参与。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要怎么办”。这种不知所措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破题。选题难,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报名参加竞赛之后才想创新。

第一次竞赛,尤其是开放型竞赛,选题困难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之后的学习生活里,要学会注意生活中的没有被发现的创意,注意行业的动态,行业的发展趋势一般会成为竞赛的来源,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也很可能成为参赛题目。另外,如果能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帮助,无论是提供行业真实状况,还是提供创意思路,还是提供技术支持,都是非常难得的,无论对竞赛对专业发展都有好处。

2.2 创新项目申请流于形式

这一问题在文科类项目中尤为明显,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文科专业相较于理科专业而言应用创新相对较弱,因此很多文科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申请时会着重注意理论创新。这本来是一个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思考的好时机,但是很多学生注重短期利益,研究浮于表面,把创新当做了文献综述,以应付竞赛为中心,单纯的追求形式,无法深入开展。比如一些学生申请了创新项目研究, 竞赛一结束便不再接触相关工作。这对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2.3 项目申请后执行乏力

科技创新活动一个深受诟病的严重问题就是其后期跟进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物质的缺乏和监管的无效。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物质支持,也没有严格的后期监管机制,很多创新项目最后不了了之。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训诫,但是很多申请者只完成了第一步,提交了一份策划案便以为完成了全部。学生的这种毅力不足的问题不仅是自身态度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不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很多大学在审核完学生的项目后便没了下文,学生陷入两难境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就算学生再想进行活动但是缺少了物质条件也是无法进行。还有一种情况是,申请通过,经费批准,但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很多开始很好的项目最后成了“烂尾楼”不得已而草草结束。

三.结语及对策

科技创新不同于大学必修课,或许很多学生都停留在仰望的状态。此时学校就应该联合辅导员和各任课老师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大学生多和别人交流,注意生活细节。这里的别人,可以是有经验的同学,可以是老师,可以是行业从业者,任何你可以交流思想的人都可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其次,学校应积极帮助有意参加创新项目的同学找准定位,不仅要看到项目的短期收益更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让参加项目的同学了解专业要求更要让参加创新的学生明白,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应用于实际;不是罗列文献,而是升华思想。

第三,一个完整项目不仅包括前期的调研准备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执行与评估。学校应该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来监督每一个申请成功的科技项目的进展状况。并且可以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在项目中间出现问题时即使做出指导纠正偏差,从而使项目完整的运转。

最后还需要申请学生注意的是,科技创新很多时候不但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因此团队建设和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基本上很难把一个系统化的作品完成,每个人的分工应该较为清晰,分工上有关联性的成员应多进行沟通。负责整合系统的人除了要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外,也要常去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完成进度和程序大概的运行机理。学校应该向学生强调,如果确定要做的话就坚持下去,做到一半觉得难又搁置在一边,这样很难成事,有问题就该想办法去解决,轻言放弃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素养。

随着创新型国家总目标的设立,教育部门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创新项目迎来了春天,大学生应该牢牢的把握历史机遇将创新转化为动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敏坚.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J].职教论坛,2006,(10).

[2] 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2005,15(5).

[3] 姜一飞.从第八届“挑战杯”看大学科技创新动力新机制[J].科学与管理,2005,(4).

[4] 赵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改进措施的探讨及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7).

科技与生活论文篇8

关键词:工程;划界;本质;特征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二元论,为工程哲学的建立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界关于工程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等活动之间的划界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没有在工程与生产之间作出清晰的划界,甚至混为一谈,由此严重地影响着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态度,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工程活动的划界问题,从而阐明符合事实的工程界定,并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视域中,显现工程活动的本质与特征。

一、工程的划界

把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研究的对象,这样做的合理性,关键取决于如何从理论上来说明工程活动与人类其它相关活动之间的划界,这是关系着工程哲学研究的对象能否确立,关系着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重大问题。

1、工程与科学的划界:科学活动是以发现自然规律为核心的理论性认识活动,其结果形成关于自然的普适的描述性理论知识体系。在哲学上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工程活动是以建造人工物为核心的、改造自然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工程活动要应用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并不能涵盖全部的工程知识,它仅是工程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工程的哲学反思应该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

2、工程与技术的划界:在科学、技术二元论的传统框架下,最广义的技术界定为:技术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知识方法、实物手段及活动过程的总和,其活动的结果创造出满足人类存在与发展的人工物品。这种技术界定包括了三类集合:知识的集合(包括工程知识、工艺方法、程序知识、诀窍、技能等);活动的集合(包括发明、研究与开发、操作、实施、生产等) 和人造物的集合(包括工具、复杂的装备系统、人工物产品等)。工程活动作为造物实践活动、作为技术实施的环节,已经包含在技术的“活动集合”与“人造物集合”里了,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划界根本不可能!

这种过于宽泛的技术界定,并不利于厘清工程与技术的本意,我们必须面对工程与技术的事实本身来划界。首先,在日常话语中,我们可以说“三峡工程”、“曼哈顿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等等,但不会把它们替换为“三峡技术”、“曼哈顿技术”、“青藏铁路技术”,我们可以说“技术转移”、“技术传播”、“技术进步”等等,同样也不会替换为“工程转移”、“工程传播”、“工程进步”。可见日常用语已经显露出工程与技术的不同。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这个动名词衍生于动词 Engineer (建造、设计),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 因此,“工程”(Engineering)含有行动(Action)、做(Doing)之本意;而“技术”(Technology)

一词的现代含义通常意味着工艺学、技术学的知识。其次,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从古代技术演变而来的现代技术,呈现出科学化、知识化的鲜明特征,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知识创造的角度去解释和界定技术活动。M邦格就认为:技术是“对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根据科学的知识关注设计人工物和计划它们的现实化,操作,调整,维护和监控的知识领域。”〔1〕 在哲学上隶属于知识论研讨的范围。

技术在这种符合现实的解释与界定下,与工程的分界就明确起来:1)技术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某种目的,导向实践的、“应当怎样造物”程序性知识的认知活动,而不是造物实践活动本身,也即工程活动本身。2)工程必须应用技术知识,但不能等同于技术的应用,技术知识作为工程知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与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境域性知识等一起服务于建造人工物的工程实践。

3、工程与生产的划界:“生产”最广义的定义是:“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和人自身的生育。”〔2〕 但在日常用语中,“生产”往往被限定在物质生产的范围之内:在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一切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实践活动都称为生产活动(或劳动)。显然,在这种广义界定的物质生产的层次上,工程已经包含在生产之中,无法对它们进行划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能普遍感觉到工程与生产存在区别,但区别在哪里?我们必须朝向工程与生产的事实本身,并从理论上来加以说明。

从产业层次来进一步规定生产与工程,它们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两种实践形式的区别与联系就能显现出来。陈昌曙教授十分正确地指出了生产的特点:“生产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其相对严格的规范性、确定性和计划性,工业生产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尤其如此。在这里要按明确的、基本固定或定型的操作规程行事,生产的进度要明晰,成本的核算要确切定量,批量生产还有较大的重复性。”〔3〕 与生产活动相比较,现实工程活动的特点可概括为:1)现实的工程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个特定的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对象的。正如陈昌曙教授指出:“工程项目是强对象化的,有其特殊对象。…… 它常常不是批量化的,而是‘唯一对象’或‘一次性’的,如青藏铁路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工程。”〔4〕 严格地说,工程几乎没有可重复性。在英文中,动词Engineer就包含着谋划、独创的意思, 2)这种特定的人工物总是嵌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这些特殊的自然、社会因素不是工程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而是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因此,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的名称一般都冠予某某地名就是明证,而生产活动的产品往往冠予品牌名。3)工程活动也具有很强的计划性,但是,这种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也不完全按照固定操作规程确定地在进行,少有乃至罕有成型的规范;欲求建造的人工物往往不是定型的产品。许多问题往往只有在工程活动发生的时间结构的具体情境中才会涌现出来,从而使整个工程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4)不确定性决定了工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对其事前事后的工程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尤为重要。这些特点,把工程与生产的分界明显地呈现出来。

二、工程的本质

根据以上对工程与科学、技术、生产之间划界的分析,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哲学反思对象确立起来,工程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据此,我们可以把工程更具体地界定为: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

在划界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确地看到,科学、技术隶属于认识论、知识论研讨的范围,而工程与生产作为具体的实践形式则隶属于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研讨的论域。因此,只有把工程置入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论域之中进行研究,才能显现出工程的本质。

在哲学的历史上,最早明确地确立实践哲学地位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 (episteme) 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 。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 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 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道德行为,这种把实践局限在伦理道德哲学范围之内的传统,一直沿袭到近代。例如康德,他虽然认为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但他所理解的实践仍然局限于道德活动,他认为:“纯粹实践理性的真正动机”就是“纯粹的道德法则自身”〔5〕 可以说近代以来的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仍然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方面去规定实践的。并且构成了影响至今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哲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批判了对实践仅作为伦理道德行为理解的哲学解释,他宣告:“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 概括地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传统的实践哲学相比,具有崭新的、革命性的特征:1)超越了传统实践哲学局限于道德伦理领域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人的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实践首要的、决定性的形式是物质生产,以改造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理论认识活动的基础,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反对实践仅仅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哲学理论脱离现实的、静观的抽象性质。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反对传统哲学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的作法,既反对实践是理论的纯粹应用活动,又反对把理论逐出实践活动的领域。实践,作为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最活跃的话动,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性的、认识的和组织的活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我们深入地研讨工程的本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背景。

工程作为广义的物质生产实践的具体形式,必然体现出实践哲学的内在规定。从我们上述对工程的界定来看,这个界定显然是符合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的:首先,满足人类社会的各种需要是开展工程活动的根本目的,它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与目的性;其二,科学、技术、社会、人文、境域等多种知识经验在工程活动中的集成与创造,反映了实践活动中认识的探索性、创造性,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其三,工程活动过程中的场域性、情境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更是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空间性、时间性、鲜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其四,整个工程活动的有计划、有阶段、有组织性,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组织性与社会性;其五,而工程活动的结果——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建造,则体现了生产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同物质生产实践一样,工程的本质也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它不仅在改造自然的意义上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与人之复杂的社会关系,影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而可能导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仍至于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及人类自身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工程活动打开了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着人作人的自由存在。

如果说工程本质的实践论解释从宏观的层面揭示了工程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那么按照现代行动理论的进路,则可以从微观具体的层面,通过探索工程本身的行动结构及其过程,来更深入地揭示工程的本质。

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区分了四种社会行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按照这样的划分,显然,工程活动属于人类的目的行为。哈贝马斯认为:“目的行为概念的前提是一个行为者与一个实际存在的事态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客观世界被确定为事态的总体性,而事态可能是一直存在的,也可能是刚刚出现的,或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目的行为模式向行为者提供了一种‘认知一意志的情结’,从而使得行动者一方面可以培养起对于实际存在的事态的意见,并通过感知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则可以形成一定的意图,以便把理想的事态付诸实现。”〔7〕 显然,在工程行动中,人工物不是已经存在的事态,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事态。工程主体的多元构成不仅意味着构成它的个体具有戏剧行为,更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互为主体性的交往行为、规范调节行为。通过戏剧行为,个体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与创造性,通过规范调节行为,个体之间才能构成工程共同体,通过交往行为,各主体之间才能充分沟通,达成目标共识,决策合理、设计优化、操作协调、评价客观、控制适当。因此,从结构上讲,工程行动由工程主体、人工物、决策行动、设计行动、实施操作行动、评价行动、场域与情境条件、自然与社会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结构。 三、工程活动的特征

在上述工程的划界问题、本质问题的讨论中,工程的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我们进一步把工程的特征概括为如下:

1、工程决策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工程的决策指的是工程主体对工程目标选择与确立。工程主体要根据工程的可能性、可行性、合意性与正义性等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的预期与解析来进行决策,它广泛关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技水平、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政治影响、社会问题、社会组织、文化习俗、公众理解等众多的因素,其中必然存在大量的观念、利益等的冲突与矛盾,工程决策的过程就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所进行的合作、搏弈、协商、竞争的过程。决策者必须对各种因素及其冲突与矛盾进行分别体认、综合考量,才能做到整体协调、整体筹划、综合决策。正如A西蒙所说:“工程与‘综合’有关,科学与分析有关。……综合即是创造。”〔8〕 工程决策就是要确定新的工程目标,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要,这本身就意味着要创新。而工程的唯一性、一次性、不重复性,决定了没有可完全照搬的先例或固定不变的操作规程、规范,必须通过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工程目标,“独创性”(Ingenuity)就是工程的本意,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创新。

2、工程活动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工程活动中包含众多的要素,但工程活动的整体并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加和,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结构、层次、功能的整体,形成具有一定组织性和自组织性的复杂系统及其环境,现代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更是如此地显现出系统性。工程活动可以说是典型的人工系统,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就是来源于工程活动的系统性,系统工程指的是“对某一系统进行构思、定界、设计、建造、操作和检验一系列活动过程。所谓系统,就是将多种相互作用的人、机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人力、材料、信息和能源的调配与控制,以实现某一理想的目标。”〔9〕 这几乎就是工程本身的定义。除了工程活动内部的系统协调,还必须与其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协调,即与生态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系统相协调。

3、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与优化性:工程知识要集成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发明、技术决窍,但不能仅仅是它们的单纯应用或集成,还必须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例如,在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于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了构成未来工程师们合理的工程知识结构,其工程教育开设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大类课程。但是,工程知识仅集成这三大类知识还不够,还必须集成相关的已有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集成在当下具体工程现实发生中,依赖特殊场域、情境而产生的境域性知识与经验。这也是MIT在工程教育中强调实践情境教学的重要原因。集成并不是上述四类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并转化为与当下工程现实境域相符合的,可行、可操作的知识、方法、程序、规则、规范、指南。在以上知识中,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数量经济学等,正因为抽象掉了境域性、特殊性而获得了普遍性的理论特征,但在工程知识的集成中,它们必须重返境域性与现实性。实现工程目标的可选择的方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优劣好坏的差别,因此,围绕工程目标,还必须通过设计对工程知识进行优化。但是,优化并不意味着是最优化而是满意化,现实工程知识的集成不可能有“最优解”,只可能有“满意解”、“妥协解”。

4、工程行动的场域性与情境性:工程行动欲建造的人工物系统总是嵌入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中的,工程活动必然具有明显的空间场域性。工程发生的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特殊的自然因素,以及该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政治生态、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宗教关系等社会因素,已经不仅仅是工程活动的外部环境约束条件,许多大型工程往往就是对该地区某些自然、社会环境结构与功能的改造、重塑,与工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已经构成了工程活动的内在要素和内生变量。同一类型的工程,会因为实施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场域性,导致同类工程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工程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正是与此相关。情境性反映了工程行动的时间维度,从工程启动开始,工程行动就成为朝向未来将完成的工程目标不断推进的时间历程,“全部设计过程都以幻想的方式存在于设计者对未来行为举止的止的预期之中。……这种将来会完成的活动,是我们全部设计过程的出发点。”〔10〕 但预期未来是当下的行为,总有预期不到的事态会随着时间展开的情境而到来,当在时间情境中才涌现出来的事件,影响到未来工程目标的完成时,工程行动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反应、调整与创新,解决情境中不断发生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工程目标推进。

5、工程过程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工程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是多方面、多层次存在的。首先,工程中的各种要素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无论是自然属性的要素、社会属性的要素,还是人本身,都存在不确定性。其二,不确定的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工程整体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其中某些重要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增大工程整体的不确定性,从而加大工程的风险。其三,由于工程主体认识、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能完全预期工程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好工程中的每一件事情,从而造成工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其四,由于工程行动过程的场域性与情境性,不确定的情境事件不可避免地随机发生,造成工程行动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风险。其五,已完成的工程在其运行中,也存在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可能使整个工程人工物给其嵌入的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带来灾难性的风险,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存。总之,在能控制的条件下,把工程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控制在确保工程目标能够实现的范围之内,以减少或降低风险,是工程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

6、工程结果的双刃性与评价的多维性:工程人工物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正面的效益是工程活动追求的正面价值,而负面的作用与影响则是工程活动企图避免但又不可能全部消除的负面价值,这就是工程结果的双刃性。负面价值之所以不可完全避免或消除,这是因为:1) 工程人工物本身不是中性的,它负荷着价值,无论在什么情形下,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负作用。2) 尽管工程主体心怀为人类造福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实践能力的有限性,不可能完全预期人工物的使用与长期运行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与影响。3) 工程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也会造成工程结果与设定目标的偏离,由此可能带负作用。4) 工程主体受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驱使,在能预期工程带来的负作用的情况下,仍不拒绝或终止工程的进行,或不采取必要的避免措施,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向社会公众、政府隐瞒实情,这就使工程的负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强调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价值估价,从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实施到工程的运行,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评价。这种评价必然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生态的、环境的、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人文的、审美的等众多的维度,业已成为现代工程活动重要的内在特征。

参考文献

〔1〕 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40.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3〕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2.

〔4〕 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80.

〔5〕 康德.康德文集(中文1版)[M].北京:改革出版社, 1997.233.

〔6〕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l 卷中文1 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7〕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5~86.

〔8〕 A西蒙.人工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

〔9〕 哈罗德切斯托特.系统工程[A].邹栅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出版,1987. 395.

上一篇:中学小科技论文范文 下一篇:申请书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