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4 14:12:27

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1

理论检验在科学进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者可以利用不同数据源实现对理论的检验。这些数据来源大致可按两个维度进行划分(FriedmanandSunder,1994):一是实际数据(happenstancedata)和实验数据(experimentaldata);二是实地数据(fielddata)和实验室数据(laboratorydata)。实际数据是未加控制的、自然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而实验数据是在受控条件下,为了明确的科学目的而人为创造的。实地数据来源于自然环境,而实验室数据来源于实验室环境。这两种维度的数据可构成四种组合数据。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看作是运用实地实际数据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如失业率、工资水平、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等均属于实地实际数据。既然实地实际数据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实验并创造自己的数据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在劳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优势。

(一)实验研究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

锦标赛理论得名于体育比赛,是指员工通过竞争以获得某项奖励(如薪酬增加或晋升),胜出者由相对绩效排序决定。在锦标赛理论中,员工的均衡努力水平被定义为边际努力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努力水平。边际收益取决于奖金数额以及获胜的机率,并与后者呈负相关关系(LazearandRosen,1981),给定均衡努力的选择就可以直接导出最优奖励的水平和结构。现以锦标赛理论的检验阐释实验研究具有可控制性的潜在优势。

若对锦标赛理论进行直接的实证检验,首先要求研究者知道参与竞争的员工数目,奖励的确切大小,员工努力的成本函数,以及生产函数(包括误差项的性质)。同时,为了确定最优奖励水平,还需要了解企业的支付函数与员工的参与约束。所有这些信息在实验室实验中都是确定的,研究者可以清楚地予以设定。通过观察实验被试所选择的努力水平和获奖情况,就有可能对最优报酬作出精确地预测并进行检验,而采用实地实际数据对锦标赛理论进行直接检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使用实地数据时,研究者很少能确切地知道以上提及的各种因素;而且研究者也很难保证实地环境与理论假设的环境高度相似。例如在锦标赛理论中,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员工在竞赛中有消极的破坏竞争对手绩效表现的行为,努力与奖励的最优水平同不存在破坏行为情况下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

相同的道理,使用实地数据的研究者很少能知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是一次博弈还是重复博弈,然而重复博弈的理论预测往往明显不同于一次博弈的结论。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如员工彼此之间了解程度如何?员工之间的沟通及同伴压力怎样,有无形成共谋的可能?员工之间的互动方式是公开还是匿名?在实地实验中,以上因素及其他环境细节都会影响研究对象的行为,却不能被有效控制。与之相反,在实验室实验中,这些环境因素能够被严格控制,因此能够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在实验室实验中,对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情形进行比较研究,或者对匿名互动与“面对面”互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将是非常方便的。

当然,这种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的优势不局限于锦标赛理论的研究。例如,在关于不同行业间工资差异的争论中,很难判断所观察到的差异是反映出的真实“租金”,还是不可观察的异方差性(GibbonsandKatz,1992)。同样地,几乎不可能依据实地数据来判断失业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即很难判断失业员工在低于现行工资的情况下是否真的愿意继续工作。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采用实验室实验研究,控制员工的外部选择,则能对上述问题轻易作出回答(FehrandFalk,1999)。以上例子极具说服力地表明,实验室研究较之于实地研究,能对相关影响因素实施更好的控制。

(二)实验研究能够推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室实验的另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形成因果关系推论的可靠性。在实地研究中,许多有意义的变量是内生决定的,多数情况下最多也只能确认变量之间是相关的,而很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实验研究是确认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最有效手段。

(三)实验研究的结论易于重复验证

实验研究具有易于复制的特征。传统的经验数据作为检验数据,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缺陷,即所谓的“历史不能重演”。而对理论的证实或证伪都需要大量的检验。Smith(1962)指出,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克服了所有观察结论所普遍存在的一次性的缺陷。其他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复制实验设计,进行独立验证,从而证实或者证伪专题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实验数据的应用可避免某些理论没有经过一个可重复的严格证明或证伪的过程而被称之为所谓的“传教士的理论”。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反对意见

首先,由于实验中的被试常常为学生,实验研究常被批评存在被试选择偏差,批评者认为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缺乏实践经验。其次,主要针对实验中的支付(payoff)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被试在实验中获得的支付较低①,他们可能不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决策。第三种批评主要针对被试数目太少的问题,实验研究结论往往受到置疑。第四种批评主要来自于实验研究结论能否推而广之,对现实是否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即实验研究的外部有效性问题。尽管这些批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通过细致周详的实验设计,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克服和解决。

(一)被试选择偏差

研究者之所以选择学生作为被试,主要是出于方便性的考虑。学生容易招募,能够迅速理解实验规则,而且他们的机会成本相当低。但是,并没有根本的理由来排斥其他对象,而且非学生被试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加。其次,通过细致周详的实验设计和与实施,有可能发现不同被试样本在行为上的有趣差异。List(2003)对市场经验是否能消除禀赋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Cooperetal(1999)利用中国学生和中国中层经理作为实验被试,检验了起源于效率工资激励的棘轮效应理论。同样地FehrandList(2003)以企业CEO作为实验被试,研究他们使用显性激励方式的程度以及如何对这种激励作出反应。

List(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市场经验的经纪人表现出了禀赋效应,而在拥有市场经验的经纪人身上却没有发现这种效应。拥有市场经验的经纪人之所以没有体现出禀赋效应,不是由于选择效应,而是由于市场经验本身。Cooperetal(1999)在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经理和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收敛于混同均衡。因此,被试样本之间的行为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实验的初期,他们观察到不同样本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如果实验指导语用一种抽象的、无关经理决策的具体环境的语言来描述,那么学生的行为较之于经理将更快地收敛于均衡点。相反,如果实验指导书中含有大量的与企业计划者和经理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内容,那么,经理的行为将更快地收敛于均衡点。FehrandList(2003)发现学生和CEO之间的确存在行为差异,CEO明显比学生更信任他人,而且也更值得他人信任。虽然如此,两个被试样本仍然作出了使用显性激励方式的相同选择,尽管该方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例子均表明,被试样本差异可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也显示出了不同的被试样本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根本性的不同。在Cooperetal(1999)的研究中,学生和经理们的行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是高度相似的。同样,在FehrandList(2003)的研究中,根据理论推断,如果假定所有实验的参与者是完全自利的,信任行为则不会存在,但作为被试的学生和经理们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信任行为。此外,两类被试样本都显示出大量利他的、互惠式公平的行为。因此,虽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被试样本选择偏差,但是不同样本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却是非常相似的。

(二)被试所获支付较低

被试在实验中所获得的支付水平(stakelevel)较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一致认为更高的支付水平能显著地降低被试行为的方差(CamererandHogarth,1999)。这就表明当被试在实验中能获得更高的利益时,他们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参与实验。但是CamererandHogarth(1999)在回顾了大量检验支付大小效应的研究后发现,核心的行为趋势极少因为支付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尽管支付(利益)对于实验被试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利益大小的变化往往不会改变核心行为趋势。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例外出现在HoltandLaury(2002)的研究选择实验中,随着平均支付从70美元增加到230美元,实验被试表现出明显增强的风险厌恶型特征。相反,在公平偏好实验中,支付水平的增加很少或者不会影响公平行为反应的发生。

(三)被试样本量太少

关于实验被试样本数量较实际数据过少的问题也是能够克服的。首先,增加或补充实验的观测数目是可能的;其次,以国家宏观经济中的代表性问题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也已成为可能。近来,Harrison,LauandWilliams(2002)采用丹麦人口总体的一个典型样本,推导出了贴现率;而BellemareandKrger(2003)则以荷兰为样本,进行了信任博弈的实验。其研究结论显示并不存在被试选择偏差。

(四)外部有效性问题

对实验室实验更为普遍的批评涉及到内、外部有效性问题,内部有效性指从某一实验中获得可靠性的原因和结论的可能性,而外部有效性是指从试验研究的外部环境联系中归纳出可靠结论的可能性。内部有效性涉及到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实验控制、敏感度设计及正确的数据分析问题,相对而言,外部有效性的问题则更为严重。批评者认为把实验室的研究结论推广到实地中去,其可能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外部有效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当归纳法原理成立时,外部有效性将会是较高的。根据这个原理,只要绝大部分相关的潜在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行为规则在新环境中也会持续不变。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即便保持所有条件不变,也难以保证实验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可以被完全复制。虽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批评也不是仅仅针对实验研究。事实上,没有任何实证研究能够确保在同样的条件下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结果。第二,实验研究是否抓住了现实中的主要条件。置疑者认为某些实验因为忽略了现实中的许多关键性特征,从而不具有外部有效性,也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验研究者的回答往往是尽可能模拟出这些被忽略的条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研究和经济学模型一样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它们都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这种抽象也正是一种优点,惟其如此才能够使人们增加对相关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由于对现实性的强调实际上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理论,或者理解理论失灵的原因。因此,实验证据对理论构建非常重要,但是对理解现实却不那么重要。

三、增加实验研究现实性的途径

(一)实地实验

无庸置疑,实验的可控性是其主要优势。然而关于实验室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是否一致的问题,可能将备受争议。可以说实验室实验不是对传统的实证经济分析方法的替代,而是对其的有益补充。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实地实验,让研究者在自然的环境中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FalkandIchino(2003)进行了一个典型的实地实验——将实验控制和现实环境的优点结合起来,研究同伴压力对工作行为的影响。实验是在日常工作环境中进行的,被试被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其产出被分别测量。在处理组中,两个被试在相同的房间中一起工作;而在控制组中,每个被试分别在一个房间内单独工作。从技术上来讲,实验被试所从事的任务彼此完全独立。研究结论之一显示,与被试单独工作情形下的产出相比,随机选择的配对被试工作时的产出有了显著的增加。在另一个实地实验中,FehrandGtte(2002)研究了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努力的跨期替代问题。在某一段时期内,他们对公司的一半员工按照更高的计件工资给付薪酬,而对公司的另一半员工按照固定的计件工资支付。采用这种方式,他们创造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处理组,用以测量计件工资的增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程度。

(二)“真实努力”实验

使实验室实验环境更贴近现实的另一个途径是进行所谓的“真实努力”实验。在一个典型的实验室实验中,工作努力的选择由一个递增的货币函数来表示,被试不是选择真实的努力水平,而是选择一个有经济意义的数字。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锦标赛实验中(Bulletal.,1987)和效率工资实验中(FehrandFalk,1999)。然而在“真实努力”实验中,努力代表的是完成一种真实的任务。例如,在FahrandIrlenbusch(2000)的研究中,实验被试的任务是剥胡桃;vanDijk,SonnemansandvanWinden(2001)要求实验被试利用计算机解决难度较大的双变量优化问题;在Gneezy(2003)的研究中,实验被试需在计算机上解决“迷宫”难题。“真实努力”确实能够增强实验的现实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以失去可控性为代价的——因为如果实验者不了解员工的努力成本,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出准确的数量预测。

(三)项目评价实验

实验技术在项目评价领域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幸的是,基本上不能够获得来自随机的大规模社会项目实验的数据,尤其是在欧洲,政策制定者对实施这样的社会实验往往持着犹豫不决的态度。尽管如此,研究者自己收集数据也是可能的。例如,Falketal(2002)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项目评价方法,它允许在弱假设条件下确认参加培训项目与被邀请参加面试的可能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基本思想是通过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对参与项目的同一个体实施前测和后测,以此对项目进行评价。其程序如下:首先,研究者招募一些失业者参与一个特定的培训项目,然后在这些人完成培训课程之前,向外投递求职申请书。当这些人已经成功完成培训课程并获得证书后,又发出第二次求职申请。两次求职申请内容完全一样,只是第二次多了一个课程证书而已。由此可以检验参加培训项目对获邀参加面试的概率是否有影响。相似的方法已经应用于对女性员工的歧视(Weichselbaumer,即出)和失业粘性的(OberholzerGee,2000)的研究。

四、展望

过去的20多年,经济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态势,这种增加的趋势将持续下去。事实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DanielKahneman和VernonSmith,可能使实验经济学家们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实验研究方法在诸多经济学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很多领域都与劳动经济学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理论与实验方法不可偏废,二者各有所长,相得益彰。经济理论使我们能够在制度或者参数族(如税率)的框架下对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测,而实验方法能够为不同制度环境的运行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从而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人类行为的观察,也将促使研究者更严肃地对待个体动机和有限理性问题。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我们对人的本性进行更现实的刻画。实验研究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公平、互惠、损失规避、过分自信、非指数贴现等现实经济社会现象,通过研究它们对激励和契约的影响,对组织设计的影响,以及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可以大大增进对企业、家庭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解。

注释:

①一般而言,研究者为了模拟出真实的市场环境,往往为被试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支付一些数额不大的报酬,以增强所研究问题的现实相关性,提高被试的认真程度,并以此确保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Friedman,D.,Sunder,S.,1994.ExperimentalMethods.APrimerforEconomists.CambridgeUniv.Press,Cambridge.

[2]Lazear,E.,Rosen,S.Rank-ordertournamentsasoptimumlaborcontract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89):841-864.

[3]Gibbons,R.,Katz,L.Doesunmeasuredabilityexplaininter-industrywagedifferentials.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92(59):515-535.

[4]Fehr,E.,Falk,A.Wagerigidityinacompetitiveincompletecontractmarke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9(107):106-134.

[5]Smith,V.L.Anexperimentalstudyofcompetitivemarketbehavior.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62,70(3):111-137.

[6]Cooper,D.J.,Kagel,J.H.,Lo,W.,Gu,Q.L.Gamintagainstmanagersinincentivesystems:experimentalresultswithChinesestudentsandChinesemanager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89):781-804.

[7]List,J.A.Doesmarketexperienceeliminatemarketanomalies.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3(118):41-71.

[8]Kahneman,D.,Knetsch,J.L.,Thaler,R.Fairnessasaconstraintonprofitseeking:entitlementsinthemarket.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6(76):728-741.

[9]Fehr,E.,List,J.,2003.TheHiddenCostsandReturnsofIncentives—TrustandTrustworthinessamongCEOs.WP134.InstituteforEmpiricalResearchinEconomics,UniversityofZurich,Zurich.

[10]Camerer,C.F.,Hogarth,a.R.M.Theeffectsoffinancialincentivesinexperiments:areviewandcapital-labor-productionframework.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1999:7-42.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2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 经济发展 推动作用

前言: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关系和劳动的发展规律,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悠久,并且与较多的经济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经济学的核心旨在追求以最少的劳动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平稳运行。在劳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现象,也可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给予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一、为劳动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策略

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协调程度有着较大的联系,所以要想使国家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努力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之间的关系。劳动和经济的问题贯穿于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必然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劳动经济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社会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才能促进劳动关系的更好发展。由此可见,劳动经济问题得以解决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一套系统的、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有实践意义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体系。劳动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大分支,发展时间较长,并且有着丰富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探索出有效的方法策略以解决劳动经济问题,更好协调劳动者和劳动管理间的关系,优化劳动力资源和合理分配劳动者的经济报酬,以有效发挥劳动经济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1]。

二、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生产,而劳动者通过劳动进行生产产品和劳务供给,促进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也满足了更多人的广泛需求。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充当经济管理者的角色,通过出台经济政策的方法而规范社会发展,并且对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有效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以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国家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时,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劳动经济政策,但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劳动经济学理论来源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研究实践,进而可以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规范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科学制定劳动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仅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经济利益,以促进劳动者在社会劳动中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和主观意识,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依据劳动经济学而制定经济政策,不仅能够促进劳动经济学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且也能使经济政策制定更加合理[2]。

三、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劳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到突破点,进而形成有特色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指导,广泛研究劳动经济的现象和深入分析劳动经济的问题,以解决劳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社会主义发挥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经济,而劳动经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所以处理好劳动和经济的问题,需要有劳动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3]。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而发展社会主义。历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都重视劳动和经济的问题,并多次进行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尝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计划,和实施社会发展的计划,需要有效解决劳动问题,在完善我国经济制度和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劳动和经济的关系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劳动经济学的广泛研究和探索,不断寻找劳动问题和经济问题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针对具体问题而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不止一次强调过劳动方面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我国通过建立和完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为解决劳动问题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4]。

五、结论

总而言之,进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劳动经济问题,而且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针对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的我国而言,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更加明确劳动与经济间的关系,能够促进我国对劳动经济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推动我国不断探索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华.农村妇女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

[2]常永智.经济区域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张新明.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要素分析及上海张江高新区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3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探析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细息息相关。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提升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希望将人力资源部从以往的人事管理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为企业的战略服务,提高企业的有效性。但实施起来却缺少一些理论支持。如果说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是企业内部的市场,那么内部市场的研究就一定要依据外部市场的理论基础,或者随着外部变化而变化。那么劳动经济学则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1]。

一、劳动经济学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一)劳动经济学概述。经济学家们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劳动力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适用于普通商品的价值理论不一定适用于劳动力领域。因此开创了劳动经济学来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其核心是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费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本文引用乔治•J•鲍哈斯的《劳动经济学》中理论,通过对劳动力供给需求,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异,劳动力迁移率,工会,失业,激励工资等描述劳动经济学,以及其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作用。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首先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剖析,而后探讨劳动经济学是如何支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运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公司总体使命、愿景、战略、目标为基本依据。以此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以及理念,来制定组织的整体结构体系,和具体的岗位设置,以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为框架来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重要功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而劳动经济学与这几大重要功能息息相关。而后形成了一个公司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信息系统,作用于企业的研发,生产,市场,财务各个部门来实现企业的有效性以及竞争优势。

二、劳动经济学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则需要凭借劳动经济学内容对供求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者,失业者,脱离劳动力队伍的剩余群体数量和现状,总体上向后弯曲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曲线,以及假设当闲暇是标准商品,能给消费闲暇的个人带来正的效用时,依据个人偏好不同而不同的消费—闲暇无差异曲线的预测。通对上述的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数量供求现状,人力资源类别,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而需求上无论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非完全竞争市场,雇佣的核心都遵循雇佣最后一个员工时劳动力的费用与边际效益相等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原则。

(二)招聘,培训,开发,配置与人力资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培训与公司的战略一致性,人员分析,组织分析等。而劳动经济学则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执行标准如,每个员工的能力不同,学习同样的事物投入的精力,成本不同,以及每个人对于现在教育投入后,未来的回报的贴现率不同导致的每个人接受培训的意愿不同。

(三)薪酬,绩效与激励工资,补偿性工资差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理论包括薪酬体系,理论基础,薪酬设计。但是无论是工资的差异或是形式的差异其根本都是劳动经济学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异范畴之内。而绩效工资的确定更是利用工资增加的边际成本=该工作者的生产率的边际收益来最终确定。

三、结束语

如果说产品市场和融资市场决定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那么,劳动力市场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石,而对于劳动力市场进行阐述的劳动经济学则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支持,以劳动经济学为支撑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照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运作,能够使管理工作发挥出经济学作用,使组织赢得经济利益,实现经营目的。

作者:孙红薇 单位:辽阳市首山新城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4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分析模型的基础:生产力结构及要素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量,又如何分配的一种理论学说。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不仅最先论述资本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劳动的总生产物对该国人数的比例,并且论述了可以用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每个国民。李嘉图更是直接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移到分配领域,认为社会总产品是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而国民收入可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并且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扣除地租和工资后的余额。

马克思扬弃斯密与李嘉图,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 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和本质构成,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阻碍或促进经济增长。

20世纪50年代 资本主义 国家再生产矛盾加深,经济周期极不稳定,而 社会主义 国家的相继出现, 民族 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克服再生产中的矛盾,探讨资本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凯恩斯 总结 罗斯福新政编制宏观经济增长理论,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理论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米德和美国的索洛,他们批评哈罗德、多马理论提出自己的模型;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期间罗宾逊夫人的理论较有价值,认为工资相应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才能消除商品销售的困难刺激发展。新古典学派理论代表人物认为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而现代新古典学派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是技术进步不快,主张扩大 投资 加速技术进步。

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再研究,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基本没有脱离社会经济实际并且触及到基础和核心问题及内涵,局限是就经济而经济;二是发展脉络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热点,如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其理论的反映便是科技因素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三是每一时期的理论都有一定可参考的价值,但是都不全面完整且存在片面性;四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 哲学 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学派范畴,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超越马克思的视野。

2.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而从具体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建立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而不是全要素,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炼丰富;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关系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变化,因此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也就随变化调整。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劳动对象、 教育 和科学技术。劳动力是人从事劳动的能力,资本为过去劳动的积累,劳动对象即土地等资源,教育是劳动力生存的必要 成本 和社会需要,科技是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 传播 和应用。公式可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由公式也可以深刻理解为什么邓小平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效率、增加劳动对象产出、为教育提供先导。因此公式可另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科技k(劳动力l1•科技k+资本z1/资本z2•科技k+劳动对象d•科技k)

公式中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资本z1为产业资本或称实体资本,资本z2为金 融资 本或称货币资本,产业资本与 金融 资本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美国引发的全球性 金融危机 既是产业结构问题,更直接原因是金融资本泛滥的问题。

国际经济 相互交融的当代社会经济中,作为生产力及基本五要素都受到国际经济的整体或单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

金融危机仅仅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美国又是全球经济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贸易依存度越高受到的影响越大,美元储备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

3.劳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至今争论不止,马克思学派理论深刻揭示出劳动力作为核心要素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揭示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作用和方式,证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无非是科学技术即劳动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且明确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型显示劳动力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直接因素,劳动力与资本、劳动对象结合直接形成生产力,而随着科技对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对象的渗透,劳动力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资本(生产工具)效率提升、劳动对象更趋于深加工而富含劳动量。

劳动力l1的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是三要素的基础和现实动力,劳动力l2与 教育 结合是为持续的 社会 经济 发展培植后备劳动力。而资本不过是过去劳动未被消费的积累转化,现实劳动对象也无不包含劳动。因此说劳动力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核心要素,离开劳动力及其劳动一切所谓生产和价值创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存在。

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实际就是 人力 资本的不断积累,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劳动力l1素质的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中,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力l2与教育结合培植后备劳动力中的家庭起着决定作用,但后备劳动力的培养不仅是家庭问题更社会义务。

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使用质量。劳动力使用质量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表现是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说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函数,不如说是现实劳动力、过去劳动积累(资本和资源)、劳动创新(科技)、劳动技能转化(教育)的投入函数。

4.资本及其积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依据不同理解学术上建立起众多研究模型,但又基本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只有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克服表面化和片面性,深刻揭示出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资本的实质和作用,证明人类社会无非是物质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劳动经验的积累,且明确指出资本 投资 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的实质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未被消费而用于再生产的劳动成果的积累,资本直接表现为能够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载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即人类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资本的“表现”为以货币为代表的金 融资 本即资本z1和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实物资本即资本z2; 金融 资本进一步衍生出虚拟资本,而实物资本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行业实体资本。实物资本即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人类劳动转化,如厂房 建筑 、机器设备、 运输 工具等设施或工具。

资本由现实形态演绎出虚拟形态后,虚拟资本时而膨胀时而萎缩,而实体资本则相对稳定。从质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表现为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又表现为恶性互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危机。从量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相互作用中存在停滞、扩张和泡沫等相互影响关系。把握虚、实资本的本质和相互影响关系规律,以实体资本为核心利用虚拟资本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经济在封闭的情况下法币只要相对体现过去已经完成的产品和劳务成果的量,就能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如果加入 债务 成分就有产生膨胀的可能性。膨胀会掩盖实体资本问题,借新债还旧债似乎不成问题,但是,当泡沫破灭被抵押的股票、房地产等抵押品出现大幅缩水, 银行 则连本带息都无法收回。

5.劳动对象d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的位置,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分析理论,并用以 指导 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生产对象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先开发什么后开发什么、以什么资源及能源为常轨以什么为替代都必须有章程,都必须上升到 法律 政策的高度;利用中,循环经济是一种良性的利用理念和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原则是减量、再利用,重点是清洁生产、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的支撑,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

6.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大力提高教育j的水平程度,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使科技和 管理 方式的创新具有坚实的人才和大众基础。

7.科技k在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如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学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也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使传统经济萎缩,使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迅速发展,从而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知识科技密集型发展,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累进产生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转型,而这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模型表述及制度作用

1.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经济关系及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强制性影响经常摧毁原有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体系,使其陷入矛盾并为新的经济关系及制度开辟途径。进而经济的再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没有相对稳定的秩序,在混乱的社会中经济不可能发展。

发达国家理论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新财富的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发达国家理论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财富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高。却避而不谈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表现为社会需求的有效性,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社会经济过程就产生波动及危机,甚至产生社会动荡。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上述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国际经济 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

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反映,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经济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关系及制度至少是基本经济经济制度就相对稳定。存在经济利益差别的商品经济社会决定的阶级、阶层社会中,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统治阶级、阶层意识的表现。然而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一旦确立,伴随发生的是人类的制度化的过程,否则将引发或激烈或温和的反抗或消极对待。

现代 市场 经济是一种经济关系用制度准则规范的经济,没有一系列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制度规范则市场经济无法运转。经济活动的主体家庭、企业和政府,都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选择经济活动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利益。制度约束和保障下,家庭可以自由选择经济手段来实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选择一切经营方式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最大化和长期发展;政府也必须依据制度行使其经济职权。

2.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主体是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统一体,需要制度规范。基本经济关系需要制度确认调整;经济主体关系需要制度明确保护;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制度规范。经济制度调整的是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即人和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在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学派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脱离经济关系的生产力及发展,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初期是斯密所描述的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是市场机制调节信号准确,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客观归属明确。但是

目前, 社会 阶层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各个阶层对 经济 资源、组织资源和 文化 资源的占有情况。依此社会可划分为:社会 管理 者阶层、资本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主阶层、专业技术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阶层、 工商 劳动者阶层、 农业 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阶层等。

上层 建筑 中的党派 政治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执政党及政府是廉政还是腐败、是有才能还是无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政党的 民主 宪政程度又直接决定政党及其控制的政府的廉政与勤政程度。

思想文化在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具有特殊作用及功能,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广泛渗透并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各领域,并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思想文化产品又直接成为生产力作用下的可交换的劳动成果。思想文化与政治组织相融合表现出先进性,与社会结构相融合表现出 民族 性,与制度 法律 相融合表现出规范性;与大众相融合表现为出广泛性,与资本相融合表现出产业性,与自然资源相融合表现出生态性,与 教育 融合表现出基础性,与科技融合表现出形式性;与各国文化融合表现出扬弃性,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还具有 历史 性。 马克思主义 政党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此有效地凝聚党员、动员人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因此,就要不失时机地制定思想文化发展策略,解放和发展思想文化生产力,繁荣思想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经济意识、与社会经济存在互动关系及其模型反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辨证理念曾在 哲学 社会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曾被简单僵化 地理 解为社会政党政治的存在,阶级分歧的存在;而社会意识仅仅被理解为对社会政党政治存在的反映,被理解为对阶级分歧存在的反映。这就不能完整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存在及其基本内涵,也就不可能完整科学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解决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社会存在不仅包含社会政治存在,还包括社会经济存在、 社会文化 存在等,并且现代社会起基础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意识也不仅是包含社会政治意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并且现代社会中起基础作用的意识是社会经济意识。社会经济意识能动地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并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而社会政治和文化意识也间接的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

发达国家理论家提出的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 心理 ”要素占据重要位置,其论述往往给人唯心主义的感受。当然,意识的简单加总并不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意识只有形成社会性的、起主导性作用的社会意识才会有效的作用于社会经济存在,才会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将社会经济意识概念引入社会经济“存在”分析模型,将“完整”的表述为: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国际经济 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社会经济意识y

实际上,影响社会经济的任何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 数学 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社会经济分析模型只是个相对规范表述,无法精确到企业收入- 成本 =利润的程度。如自然 环境 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水、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而能源又是生产或劳动对象中的基础原 材料 ,那么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影响究竟多大,无法计算。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分析模型的价值在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具体化,在于运用科学的即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2.任何社会经济意识因素状态的变化都会对经济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 市场 交易及其价格的波动。因为任何部类的社会经济存在都由买卖双方构成市场,对市场行情的不同看法必然反映到市场上,市场意识及参与者的心理就在两个方向上相生相克。发达国家理论家发明了许多所谓意识指数、意愿指数或人气指数衡量反映市场买卖情况,并依此为参数判断经济的发展走势。这些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经济情况,研究的是某段时期内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与事实。当然,心理理论也有严重弱点,常使分析市场动态的人感到困惑。但无论心理理论有多严重的缺陷,毕竟启发了马克思学派将社会心理上升到社会经济意识,进而完善了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5

论文摘要: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具有价值;劳动作为流动状态,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因而具有价值,而劳动本身也没有价值。

关于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一直争论不休。我国经济学界在近2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争论,基本上达成了三项共识: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物,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因而也就不具有价值;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仍然实行雇佣劳动制度,“三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在这些企业中的职工仍然是雇佣劳动者,其劳动力仍是商品并具有价值;第三,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职工的劳动力是商品,其价值是指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其使用价值是指职工能从事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它能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并转移旧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它能创造新价值,其超过劳动力价值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我认为,以上三个共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因此必须坚持。

第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问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不是指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那种本能的活动,当然也不包括牛耕田、马拉车等活动。

第二,恩格斯指出:“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反杜林论》)也就是说,不是用来交换的物品就没有必要借助于价值,也就是无所谓价值。因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不构成这样的关系,也就无所谓价值。

第三,马克思用他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商品具有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当然也是理解他的劳动力价值理论的“枢纽”。

第四,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是用“劳动商品”、“劳动价值”来表述的,基本上因袭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提法,但是后来感到这种提法有错误,从逻辑上说是陷入“循环论证”,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特别是按这种提法,就不能论证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马克思提出“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劳动力是指人类劳动的能力,是一种“潜在形态”,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的“流动状态”,价值则是人类劳动的“凝固状态”,于是形成了科学的劳动力商品价值论。恩格斯后来指出:劳动力与劳动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不同,“这里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第五,关于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决定,马克思指出: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决定一样,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决定的,具体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费用,其货币表现形式叫做工资,但工资只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转化形式而已。(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6篇)

根据以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关柏春同志在《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发表的《劳动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一文中的有些观点似有可商榷之处:第一,作为经济学范畴,劳动和劳动力应当如何定义?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马克思的定义和论述是否科学?为什么?第二,关文中的“个人劳动;货币工资”的表述公式,与马克思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的表述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关文中指出:“有些人以劳动商品的特殊性为由否认劳动具有价值,并用土地有价格而无价值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但不能由此证明“劳动具有价值”就是正确的,因为劳动和土地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第四,关文提出:“所有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都是有价值的,而劳动本身却没有价值,岂不怪哉?”当然,按照关文对“劳动”的理解,这的确是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是指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它处于“流动状态”,尚未凝结成为价值,只有凝结在产品中去的时候,这个劳动产品当然具有价值,这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五,关文强调:“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没有价值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没有作为商品这种社会现实的前提的,离开了这种社会现实就不能说劳动没有价值了。”如果这个表态是真实的话,那么前面讲的五条“共识”也就不存在什么分歧了。问题在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如何认识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劳动力是否仍是商品?这是我国经济学界近20年来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关文的论证中可以看出他的答复是肯定的,只不过认为是“劳动”成为商品而不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因为“劳动有没有价值,这是被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它本身所能决定的。”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处于“流动形态”的人类劳动力成为商品,处于“潜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难道不是商品吗?!如果认为处于“流动状态’,的尚处于流过程中的“劳动”成为商品并具有价值,而处于“潜在形态”已真实存在的“劳动力”却不是商品从而没有价值,这如何自圆其说呢?!

其次,与此相联系的有一个“劳务”(或服务)的商品价值性问题。过去我国经济学界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下认为“劳务”可以成为商品,但并不创造价值。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两位青年学者对此提出挑战:一是何小峰的《劳务价值论初探》(载《经济研究》1981年第4期),二是李江帆的《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我是一直支持他们这种创新观点的,对关文我也是持这种态度,因此本文是讨论而不是批判。

再次,关于“斯密认为劳动具有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没有价值”的评价问题,关文认为他们的“认识完全不同,却都是合理的”。因为斯密的认识反映了工场手工业阶段的实际,马克思的认识则反映了大工业阶段的实际,“它们分别都是正确的”。这就涉及对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学家理论和观点的评价标准问题:一是生产力标准,即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还是促退的问题,根据这个标准认为两者都是合理的,即符合发展生产力之“理”,因而都是正确的;另一是阶级分析的标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阶级社会和不同的阶级代表人物,由于他们的阶级利益不同,因此对于经济问题的认识必然不同。斯密是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因此他可以承认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资本和劳动的交换是等价交换,根本不存在什么“剥削”。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提出雇拥工人的劳动力是商品,其价值相当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费用,被资本家雇佣后为其进行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除了补偿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外,还有一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叫做剥削。这正是马克思和斯密两人“认识完全不同”的阶级实质。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6

论文关健词: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发展历史比较

论文摘要:在经济学界,有关劳动价值理论和效用价值理论的争论从未停息过。将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著作、主要理论以及历史观、人性观和阶级观等角度对两者做出相应的比较分析。

1.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比较分析

1.1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英国巧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中,大量失去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农民进人城市工厂,也促进了城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生产和商业一体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那种仅仅根据商品价格差来理解利润的方法存在着很多困难。人们开始从现实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求一种解释价格和利润的新方法、新理论。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些经济思想家对劳动与价格和利润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商品交换时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的,从而利润的源泉也必然是劳动。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著作《赋税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后来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在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完善和发展,最后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2效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早期,欧洲大陆的工业化使得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尤其以英国的工业化增长最为突出。为了摆脱由劳动价值论所带来的的阶级冲突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和谐,萨伊、西尼尔等人开始从主观理和物品效用角度来解释价值及其形扇丈程,构建了效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到了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各自同时建立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标志着作为新古典主义核心的效用价值理论的形成。

2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2.1劳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及著作。代表人物及著作:威廉.配第0斌税论》、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马克思《本论》。

威廉.配第在经济学说史上被视为最早研究并提出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家。他在1662年出版的著作《赋税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将价值的源泉归结为劳动,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首次提出了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都能创造价值的观点,把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的社会劳动。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斯密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大卫·李嘉图在批判地继承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在其代表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一书中,对劳动价值论作出了更为深人和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指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在其代表著作《资本论》中,继承了古典政治指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理论观点,还首次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学说,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利学的基础。

2.2效用价值论的代表人物及著作。代表人物及著作:边沁《道德和立法原理通论》、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瓦尔拉斯醉经济学要义。

效用价值论以物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人对物品效用的主观理评价解释价值及其形成过程的经济理论。效用价值论在19世纪6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一般效用论,自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论。19世纪70年初期,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各自阐述并建立了边际效用论,标志着以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为特征来研究价值和其他经济现象的边际效用学派的诞生,古典经济学杨合的效用价值论的最终形成。边沁在其著作《道德和立法原理通论》中提到“人类所有的动机都起源于对快乐最大化的追求”。边沁认为,人们的一系列动机,都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表现形式。边沁从效用论的角度提出“财富的大小通过价值大小的柳夏才能得以确定”。这意味着:效用的增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因此增加了所有者拥有的财富。

萨伊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指出,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完全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或效用,他背弃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将价值的起源归结为效用。

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各自独立地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这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边际学派的诞生以及作为新占典经济学筷:的效用价值论的形成。

3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两者历史观、人性观和观的不同

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矛盾的论证。劳动创造价值,不仅是劳动者社会作用的体现,而目使人本质发展的展示,是人类进步的根据。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使人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本质的核要素。

在人性观方面,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将人的本性看作是自私自利的,每个经济人在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会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相同,效用价值论在人性观一样认为天是自私的。

在阶级观方面,劳动价值论在劳动者的历史观的基础上论述了劳动者的经济观。马克思在继承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由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它使无产阶级看清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共同联合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

4劳动价值观和效用价值观两者主要的理论观点的比较分析

两者主要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即商品的价值来源于生产商品所付出的劳动。而效用价值论则认为,商品的价值就是财富的效用(使用价值),因此,按照效用价值论的观点,生产商品的三要素一一劳动、资本和土地都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2)劳动价值论的立足点在于价值的创造,效用价值论的立足点在于价值的决定上。劳动价值论认为,由于劳动的二重性,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它们的效用所决定的。在市场上,某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决定了该商品是否具有价值。边际效用论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理评价,商品最后一单位的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根据商品的效用夹之商品的价值。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7

论文摘要: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是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亚当·斯密确立的劳动价值论,既从经济学层面对现代性的合法性进行了辩护,又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把现代性视为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过程,从而在经济学语境中完成了对“现代性”的实践批判和超越。

目前,哲学界在解读马克思几乎倾其毕生精力完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的基础上,得出了马克思通过“经济学语境”凸显“哲学话语”并走向“历史深处”的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所走向的“历史深处”,其实就是通过劳动价值论批判展开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实践批判,进而彻底批判和超越“现代性”。

一、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的经济学辩护

“现代性”作为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规定,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行的基本状况,又构成和蕴含了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时代特质。因此,对现代性进行理论探讨自然成了现代西方思想运动的基本主题之一。尽管人们对现代性的具体理解存在分歧,但从精神或文化层面把现代性等同于理性主体原则几乎是一致的。

按照传统与现代的界别,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把人本主义信念作为思想理论世俗化取向的学理依据,最终构造和确立起了一种以人的理性为本位,以人的自我中心化结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启蒙运动继续高擎理性这一精神旗帜,进一步肯定与推崇“自我”以及“人”的价值。康德不仅继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而且将其确立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原则将理性主体原则抽象成了世界万物的绝对原则,完成了对理性主体原则的哲学论证。可见,现代西方思想运动是在推崇和维护理性主体原则的过程中展开的。

同时,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还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实践的实际需要,既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摆脱封建专制的人身依附关系与争取个体独立的需要,又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并由此获取与集聚巨大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质言之,对理性主体原则的推崇是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意识与逻辑要求。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西方思想运动中,推崇理性主体原则并不仅仅属于哲学,国民经济学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从“历史深处”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即资本不断自我增殖的逻辑,而且通过把“劳动一般”作为私有财产的唯一本质,肯定人及其劳动在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抽象成理性主体原则,进而将抽象的理性主体原则贯彻到了社会生活的基础层面。简言之,国民经济学通过创立劳动价值论介入并推动了西方现代性理论运动。所以马克思指出,“恩格斯有理由把亚当·斯密称作国民经济学的路德”。

众所周知,对财富的本质的规定是国民经济学全部内容的前提性问题。对这个前提性问题的不同解答则成为区别国民政治经济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学派的标志。马克思说:“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把财富归结为货币,由于还没有看到财富的本质是人和人的劳动,因而不能看到货币的本质,不能揭示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只能陷人对贵金属这种单纯外在形式的崇拜。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虽然看到人的劳动构成财富创造的条件,但却没有把劳动抽象成为财富创造的一般原则。“这个体系宁可说是封建制度即土地所有权统治的资产阶级式的再现”。只有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学派提出的粗糙的劳动价值论,才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后来亚当·斯密揭示财富的劳动本质并创立劳动价值论,进而确立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

斯密以经济自由主义为主要思想武器,以探讨如何增进国家财富为理论任务,并通过把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把商品生产和劳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把增进国家财富的生产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作为讨论的重心。尽管他对这一问题的前后回答是矛盾的,但他在原则上坚持了价值决定于劳动的原则。他指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显然,斯密已经把劳动抽象成了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本质和源泉的劳动一般,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消耗。这标志着劳动价值论的确立。

斯密在把“劳动一般”作为财富的源泉的基础上看到了劳动社会交换的意义。斯密发现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是分工的结果,但在彻底实行社会分工之后,人们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劳动的社会交换。因为,“没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帮助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的卑不足道的人,即便按照(这是我们很错误地想象的)他一般适应的舒服简单的方式也不能够取得其日用品的供给”。没有劳动的社会交换,国家财富的增进根本无法实现。为此,现代社会必须打破封建自然秩序的束缚,推动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让内在于社会的“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社会分工和交换关系。这样,不仅为资产阶级社会从事实与法律层面把“利己主义”肯定为“完全自由和正义的自然制度”阎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也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在自由活动基础上生产人自己的自由空间,即把人的命运还给“大写的人”提供了理论说明。李嘉图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在交换价值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问题,发现“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l,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劳动价值论。

然而,同样明显的是,由斯密肇始李嘉图完成的劳动价值论,一方面由于把财富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劳动,把自然界和财富看作是人的产物或人的构成物,从而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扬弃了财富的外在对象性,将人本身及其劳动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从而将人的感性活动本质遮蔽起来,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归结为了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市民社会”的物质生活原则于是就被抽象成了理性主体原则,即把“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变成了理性观念对人的抽象统治。这样,国民经济学也就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合乎逻辑地看作了合理的、自然的、永恒的社会形式;而它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论也就构成了对以“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为深层逻辑的“现代性”进行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的理论基础。

二、劳动价值论:“现代性”界限在“历史深处”的凸显

尽管国民经济学对“现代性”作了非批判的合法性辩护,但它也不自觉地从“历史深处”凸显了“现代性”的界限。

首先,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范畴作了超历史的理解。这一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亚当·斯密。斯密把商品看作一般劳动的产物,而不看作劳动产物的一种社会形式,表明他从来没有研究过劳动产物表现为商品以及劳动表现为价值与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等等的历史条件这些根本性问题,而只是在交换价值的形态下探讨商品的价值并把劳动抽象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因此,马克思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根本缺点归结为: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使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从而把价值形式看成了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闭这就是把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即具有历史的特征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国民经济学家忽略作为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最一般的形式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历史性、暂时性,其根源也正在于此。所以,国民经济学始终把雇佣劳动及其价值表现形式与一般生产劳动及其价值混淆在一起。

国民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上的错误,使其对“现代性”的辩护陷人了悖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国民经济学所要求的财富增长或积累,本质上是以牺牲具体劳动或感性活动为代价的抽象劳动的积累—财富或资本的积累,不仅这种积累的不可能性与积累本身同步增长,而且,它所要求的财富越是抽象,人的“主体性”就越是受抽象所统治。李嘉图把国家理解为生产的工场,把人理解为消费和生产的机器,把人的生命等同于资本,把人类生活世界理解为经济规律盲目支配着的世界的观点充分表明:劳动价值论只是从表面上承认人、人的独立性、自主活动,实质上却通过把私有财产的本质规定为人的劳动,进而十分片面从而更加明确、彻底地把私有财产以及劳动规定为一种世界主义的、普遍的、摧毁一切界限和束缚的能量,即将人及其劳动仅仅抽象成资本积累与扩张的环节,最后走向了遮蔽人的感性活动本质,把人的主体性思辨地等同于抽象的理性或自我意识以至于敌视人的反面。诚如马克思所说:“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质言之,国民经济学的现代性理念陷人了表面上肯定人及其主体性与实际上否定人及其自由的自相矛盾。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危机,资本平均利润率的降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加剧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矛盾不断涌现,也处处昭示着资本永恒积累的不可能性。这种以财富积累为目的与以积累的不可能性为结果的矛盾,无疑进一步彰显了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

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使“现代性”的历史界限显得极为清晰。因为,国民经济学现代性理念的悖论作为国民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结论,并不在于其理论推论过程出现了逻辑错误,而在于其借以推论的社会现实前提本身包含着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劳动与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一般人类劳动的矛盾。

劳动经济学论文篇8

关键词:深化劳动价值论活劳动价值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都是构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对于劳动价值论,在新时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演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奠定的。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演进

(一)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考察了商品价值问题,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因为劳动,从而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认识到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劳动,也意识到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决定的。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不同的范畴;其价值和价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没有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把使用价值及价值混为一谈。

(二)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理论有所发展

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确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彻底性,他认为: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购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由“多种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斯密的第三种价值决定论被后人称为“斯密教条”。

(三)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在资产阶级限度内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实际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做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并且他始终坚持商品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对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的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但不同意“三种收入”决定价值。但李嘉图无法从价值规律的范畴内说明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无法解决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所以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能完整的解释价值规律。

(四)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在巴黎期间的笔记中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同时在方法论上反对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中所用的抽象方法。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两个著作又开始承认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学说。随后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终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建设工作。马克思创建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量决定理论,价值形成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价值转型理论,国际价值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理论等。其中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人的活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其他劳动与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倍增,等等。

二、当今现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一)劳动价值论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也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商品生产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时代,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仍然能够对现有的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而且尽管处于信息时代,但必须承认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耗费的活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就对否定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进行了批驳。他这样说道:“有人提出了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认为进入新世纪和新技术发达时代,从劳动价值论角度来分析,生产要素在现今,不但包括资金、厂房、机器、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等要素,这些新要素都具有资本化特点,都不具有创造价值,只有和具体的生产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来新的价值。而生产性劳动则是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物质资料,又包括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所以,劳动者整体既包括工人,又包括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乃被雇佣的指挥劳动或监督劳动的人员他们都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作为劳动的分工体系来说,知识生产、智力创造也越来越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就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但是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而且同样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

(二)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如前所述,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活劳动与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这两种生产性劳动是不同的,在经济运行中就该认清这种生产性劳动的具体特性。如果不能弄清这两种生产性劳动之间的不同特性,在经济建设中极易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已经根据性质将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产业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产业,而且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扩大再生产要按照比例协调发展。我们如果将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所属的生产部门称之为第三产业,那么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三个产业也要协调发展。假设在三大产业不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动都进行交换和消费,这就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第一产业能够为第二产业提供全部固定资本投资和向第三产业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而且第二产业能够为所有产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向第三产业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同时第二产业应该能为另外两个产业及自身所必需的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产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现实生产中存在的是扩大再生产。只有扩大再生产才能够提供人们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新增加人口的消费需要。那么在扩大再生产中就应该也是第一、第二、第三类协调性的出现增长,不能出现不协调而使经济出现不健康的增长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这样产生的不健康增长应该有如下几种:

第一,当第一产业所占有的资源过多时,有可能会由于没有相应的消费品与劳务(此处指没有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劳动)与其交换,从而导致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缺乏,大量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因为找不到买主而破产,进而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第二,当第二产业生产消费品过多,而第一产业没有相应的物质补偿,第三产业没有相应的劳务提供,根据价值规律,生产资料和劳务就会价格急剧上涨。这样就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经济虚假增长,但最终经济会因发展过于不平衡而陷入经济危机。

第三,当第三产业占用资源过多,相对于可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讲,那么就出现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同时由于第一、第二产业资源量占有不足,所以就出现物质资料的相对不足。

第四,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都使资源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由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并且由于市场配置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使得在经济发展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出现了不协调和市场配置失灵。同时由于投资人的不理性,更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协调。大部分西方国家主要出现的就是第三产业资源占用过多,产生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大量失业人口的原因之一。而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第一、第二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而第三产业则资源配置不足,所以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第三产业等服务业就业不足,服务业发展不健全等情况。总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典理论,现实情况下仍然也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

参考文献:

[1]胡代光.注意当前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种“理论深化”.高校理论战线,2002(2)

[2]胡代光.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2)

[3]陈文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能取代和否定的——评“生产要素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2)

上一篇:社会工作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劳动关系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