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0 07:05:13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1

绿色科技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能够迅速地推进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进程,治理己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的统一,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成果即绿色农业产品,它在进入消费领域后就成为了绿色农产品消费对象,这对人们的消费内容、消费习惯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绿色科学的生活消费,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④

2.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现状

2.1绿色科技对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不够

从目前来看,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该区域目前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尤其是还没能向农民提供关于绿色科技方面的指导及有效的信息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农民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含量低,畜牧业环境污染大,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

2.2绿色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作为江西重要的农产品产业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对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投入,从总体上看是很不足的。这首先造成了农业基础设施比较陈旧、老化,以至于农业的抗灾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确保农作物生产的高效稳产。其次,各级地方政府也因为受财力的制约,因此对绿色科技资金的投入无论在程度还是范围上,都很难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这将导致许多建设项目因投入的严重不足而难以全面开展。再次,绿色科技资金的缺乏也将抑制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新绿色科技的引进和应用。

2.3绿色环保、绿色经营意识薄弱

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民的绿色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对本地的生态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有些地方农民大量地围湖造田,导致了湖面缩小,湿地减少,鱼类资源也逐渐地衰退,生物的种类减少、存活率下降。在一些山区丘陵地带,农民滥砍滥伐现象比较严重,结果导致了水土的严重流失,植被大面积被破坏,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生产者,很难有机会直接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加上长期在稳步发展的思想指引下,已经形成了思想保守、缺乏绿色经营理念等不良局势,因而导致了耕作方式比较落后,这些都很难与鄱阳湖区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3.发展绿色科技以促进鄱阳湖生态农业的发展

3.1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要重视绿色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自觉地开发和利用绿色科技。要积极地搜集绿色信息,进行国内外绿色市场调查。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绿色市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绿色大米的生产和有机蔬菜的生产,大力推广无公害生态养殖等绿色技术。在生产模式上要更加注重“生态”,重点推广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等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

3.2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

政府要逐步加大对鄱阳湖区绿色科技和绿色农业产业的投入,积极引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相关的科技研究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绿色科技成果的转化时间。对于那些能够促进绿色科技发展的重大项目,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还要不失时机地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培养和创造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绿色科技领军人才,促进高科技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要为这些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及良好的学术氛围。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新科技创新队伍和科技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3.3提高绿色科技文化素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是绿色科技应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绿色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要建立公共绿色教育宣传网络,普及绿色科技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区人民对发展绿色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生态农业变成大家自主自觉的行为。要建立相关的绿色科技信息系统和科技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该区人民有关绿色科技的知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推广,并将有关绿色科技的最新成果及时宣传到位,对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科技培训等。以绿色科技理念为先导,建设绿色乡村和生态城镇。

4.结论

总之,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的回归和高级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绿色科技的支撑。因此要发展鄱阳湖生态农业,必须要加大绿色科技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绿色科技氛围,加强绿色科技在鄱阳湖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2

存在问题

红河州农业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优质优势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速度;二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劲,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与储备仍然不足;三是原创性科技成果偏少,争取到的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数量少;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五是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偏低,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引进推广速度慢,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参差不齐;六是本州南部与北部间发展不平衡,差距扩大;七是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缺乏投入的长效机制,农业科技体制也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八是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特别是县乡两级,一方面生产上需要大量技术推广人员,另方面又因经费、编制、使用等因素造成学农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低;九是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机制仍不完善。

农业科技发展环境分析

尽管我州农业科技面临着多重压力和严峻挑战,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总的来讲,农业科技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也在增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科技工作正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党中央明确: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农业科技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为今后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促进农业科技工作更快更好发展。发展空间广阔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需求日益旺盛,给农业科技工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红河州农业科技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社会环境首先,农业科技装备条件不断改善,已产生了较丰富的科技积累;科研、推广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开发、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多元化崭新的农业科技工作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其次,红河州与省院(校)、与省内外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十分活跃,农业科技政策逐步完善,全州“科技兴农”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此外,随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资源环境问题与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现农业高效与持续发展相统一是全州农业科技工作的重大课题和历史责任。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加强农业科技体系的自身建设,增强科技竞争力,推动农业科技革命已成为解决我州诸多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希望所在。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对策措施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3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必须看到在推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风险,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事农业劳动的素质比较低

目前在我国的总人口中,农民占到了9亿多,有一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基本上都是文盲和半文盲。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对农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农民的素质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从上表对农业大省河南省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农业人口中的老龄化非常严重,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因为到城市打工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大部分集中在小学或者初中的文化程度。老龄化和文化程度较低都对我国推行农业现代化非常不利。

(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存在较大风险

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目前采取的仍然是粗放式经营。这种经营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致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自然灾害加剧,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成果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研究成果的转化上发展缓慢,许多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无法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基础从事工作的科研人员较少,没有健全的机构组织,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研队伍。因此在农村推广新技术存在很大困难与风险。

(三)农业现代化的投入较高,存在着金融风险

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含量大都已经达到了80%以上,基本上已经全面实现了良种化,喷灌和滴灌技术已经全面推广,在一些大型农场里,遥测、遥感和计算机控制拖拉机技术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在农民中的普及率也很高。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采取了“剪刀差”经济政策,农民的原始积累比较少,而且由于我国的农民福利制度相对落后,农民要在教育、儿女婚姻和养老问题上花费大部分资金,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短缺。

(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目前的农业基础设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原有的设施陈旧。由于长时期无人维护和修理,以农田水利为代表的许多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陈旧老化的现象,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二是管理混乱。由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经营分散,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存在只用不修,缺乏管理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现象急需规范。三是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靠天吃饭的意识仍然比较强,不愿意对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农业设施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四是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农资和农机具的装备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政策性科技保险市场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一)政策性科技保险保险的“需求不足”

农业现代化可以解决我们国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农业发展好了,整个社会都会受益;同样如果农业发展遇到了问题,受损的不仅仅是农民,整个社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农民购买政策性科技保险这种“产品”、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从而保证整个农业经济的良好运转,这样就可以使全体社会成员向受其好处。因而政策性科技保险属于一种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这种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农民对政策性科技保险需求的正外部性。城市轨道交通“消费”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市民购买城市轨道交通的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而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出现了差异,从而导致正外部性产生。农民购买政策性科技保险进行“消费”的边际私人收益为MPR,整个社会从全国人民“消费”政策性科技保险中可以得到收益,我们把它称为边际社会收益,记为MSR,MSR大于MPR.。农民“消费”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边际私人成本为MPC,而整个社会的边际成本为MSC,从图中可以看出MPC大于MSC。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农民和社会分别确定出了自己的最佳均衡量Q1和Q0,结果农民的的最佳“消费量”Q1小于整个社会确定的最佳“消费量”Q0,政策性科技保险出现了“需求不足”的现象

(二)道德风险导致的市场萎缩

委托人和人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保险公司在推行政策性科技保险的过程中,由于作为投保人的农户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当保险合同签订完之后,取得保险合同保障的农户可能投资于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或者是在经营中不再像签订合同前那样精心管理自己的项目。所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保险公司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些情况,如果参加投保的农户投资的项目成功,他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而保险公司只是获得固定的保险费收入。但是如果投保农户的投资如果失败,保险公司就要支付很大的赔款,而投保农户可能仅仅承担很小的损失(在下图分析中,为了方便我们假定损失为0)。因此从参加投保政策性科技保险农户的角度来讲,如果不遵守合同,投资于那些风险大的项目获得的收益的期望值要高于投资于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那些风险小的项目获得的期望收益。所以道德风险产生,保险公司的风险变大。农户获得保险合同后,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可以获得5个单位的收益,大于投资于合同中规定的低风险项目获得的4个单位的收益,收益大的原因就是上面分析的:违反保险合同投资于高风险项目,一旦成功获得高收益,失败的损失却很小。因为现代化农业的风险和资金的需求都很大,所以我们假定如果得不到保险的保障,收益为0。因此,对于经营高科技农业项目的农户来说,占优策略是选择投资高风险的项目。那么对应于农户的高风险项目的策略,保险公司的占优策略是不承保。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博弈最后的均衡结果为:(投资高风险项目,不承保)。由于道德风险导致了政策性科技保险市场的萎缩。

三、政策性科技保险产品的设计

(一)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设计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例如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研究等,这个过程一般耗时非常长,而且投入非常大,如果成功,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如果失败,所带来的损失也同样非常巨大。正是由于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包括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贷款,这样就会使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因为资金的短缺而无法开展。如果保险公司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上提供一定的保险服务,就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具体来讲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1)由科技创新项目的贷款申请者支付一定保险费,如果项目失败则保险公司负责归还银行的部分或者全部贷款。(2)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直接给高风险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信贷担保。保险公司可以收取担保费作为保费收入。(3)保险公司与科技创新项目的信贷申请者共同分担风险,最后共同分配项目的利润。

(二)针对农户经营农业新品种或采用新技术时的风险进行产品设计

目前我国农业新技术和农业新品种的推广率都很低,因为我国多年来的传统小规模的农业耕作模式制约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同时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在进行良种推广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这些问题的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害怕打破传统的这些创新会带来损失,而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又太低。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保险产品设计:(1)针对某种农作物新品种或新技术在某地区推广实验阶段的风险进行保险。保险公司可以联合种子公司或者科研单位与农户共同签订合同,如果出现风险,则保险公司和种子公司或科研单位共同支付农民损失。具体损失支付比例,保险公司和科研单位可以共同商定,可以采取损失与将来利润挂钩的形式。(2)保险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农民支付保费,如果发生损失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也可与农户签订与利润相联系的保险合同。

(三)对农民购买农资及大型农机具的贷款进行保险

在进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购置一些昂贵的农资及大型的农机具,通常农民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由于道德风险的原因银行通常不愿意进行贷款,保险公司可以对此进行保险产品的开发。农民购买保险,由保险公司作为担保人对农民的贷款进行担保,如果农民发生还款困难,则保险公司进行还款。这种方式要由政府的优惠政策或者直接的资金补贴。

四、开发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性科技保险应注意的问题

(一)政府应当对政策性科技保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好坏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正如前面的分析,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农业现代化展好了,受益者不只农民,而是整个社会,如果我国的农业发展不好,受损的也不只是农民自己,会涉及到全社会。由于政策性科技保险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所以如果科技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其攻击和需求完全由市场决定,则必然导致供给不足或者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实行政策性的科技保险,必须由政府主导,由国家政府进行必要的扶持和政策上的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法律手段、税收杠杆、行政措施等来搭建保险体系,使科技保险真正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

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在农村推行的保险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民的意识问题。农民对保险的认可度直接决定着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要想在农村顺利开展农业科技保险必须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民是主体,在农村开展科技保险,农业当然也是主体。为了改善当前农民参保意识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报纸、海报、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

(三)培养专门的科技保险人才

科技保险,尤其是关于农业的科技保险在我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很稀缺。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或者高校合作进行人才的培养,或者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4

顾益康作题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策”的主题演讲,他聚焦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对策,不仅分析了农业面临的重重挑战和忧患,而且指出现代农业前途无量。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自文博士以“生物农药和生态农业”为题,介绍了生态农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实施案例,表明了发展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成为现代农业的出路。蔡辉益博士在题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产业链发展”的主题报告中解析了农业科技与农业前沿技术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重点指出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意义。

论坛还设立了“机遇篇”和“战略篇”两个圆桌论坛,其主题分别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涵养式、可持续农业的历史机遇以及发展路径”和“从现代科技的角度审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以及金融在其中的意义”。

最后,论坛发起方和承办方杭州中域承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丁渡时先生在闭幕致辞中提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十年,也是高科技农业投资的黄金十年。发起此论坛旨在于以农业科技产业链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为基础,向有意于农业科技投资的机构开放研究平台、分享产业资源,呼吁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农业科技,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农业领域达成共赢。

农业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此次论坛站在资本和技术的角度去关注和审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示了科技产业链在农业农产品安全保障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必然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083-02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膨胀、观念的滞后、资源的短缺与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全球环境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如何既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农业后盾;同时又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健康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的重大问题。生态农业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所面对的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可见,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原始农业,也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农业。原始农业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相对有限,人们置于还置于自然的权威之下,只是被动的顺应自然。这一时期,农业的产量较多地受气候和自然制约,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不严重。工业时代,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人们妄想科技可以改变一切战胜自然,妄想人类能成为自然的主人,这一时期,由于机械和化肥等人工手段的作用,农业产量有了稳定和巨大的提升,但人们不合理地介入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分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题和反题,那么生态农业就是前两个阶段的合题。它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技与生态的相互融合,农业与大地的重新统一。具体而言,生态农业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生态农业强调将农业生态视为一个有机的和系统的整体,强调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综合、快速的发展。农业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系统,例如大气系统和水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也不是静止存在的,它有自己的生命和运动规律,违反农业系统的规律,戕害农业生态的生命将损害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生态农业要求在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和其他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壤、气候、空间资源与信息、生物、农业技术,既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系统的、持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结合和积极互动。

其次,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实现效率性和持续性的统一。效率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过去我们往往注重效率,大规模地使用非生态的方式以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由此带来了环境破坏的恶果。生态农业将农业的发展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它充分地运用人们的生态知识,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实现农业和生态资源的多层次、深程度和可循环的开发,从而遵循了自然生态的规律,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污染,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开拓了农业经济的范围,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绿色与可持续地发展。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和相关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及相关农业发展资源相对短缺,农业经济的发展承担着巨大的使命,面对着诸多的困难。生态农业因其对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综合、深度、多样和可持续的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导向。但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参照本国实际的自然生态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只有这样生态农业才能切实和广泛的实行。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分析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阻碍,并积极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1)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为此,国际应当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制度保障,通过切实落实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确立专门的经费和制度,在农村推广和宣传生态农业技术,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实施生态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

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如下问题:科学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于实际,从而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得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和解决,从而实践对科研的指向和推进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产业缺少科技的支持,因而发展滞后,缺乏产业发展的活力;科技也因缺少转化成产业的途径而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要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理论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从学科上加强对生态农业理论的重视,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发挥各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工程的综合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推进产学研三者的结合,鼓励生态农业科技理论的发展,鼓励知识性和科技性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农业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加强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以实践为指向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完善,以理论为武装推动生态农业实践的深化。

(3)生态农业缺乏健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包括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和指标评估。虽然生态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首先,标准的种类还不够具体、详细和细致。数据显示,至2010年止,我国关于农产品农药残余限量的标准不足500项,而在美国这些标准的数目在03年以超过8000项。其次,标准要求较不严格,在我国目前使用的诸多标准中,只有部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大部分都是采用自己的标准,且这些标准的门槛比国际标准低了很多。最后,标准有效期较长。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标准只有5年的有效期,而在我国标龄一般都长达10年之久。标准化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指针,标准的落后和不足,体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差异。它不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同时会对我国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带来阻碍,从而不利于我国农场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加大对标准化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力度,使标准体系既体现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也能对我国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既反映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也注重标准在我国的可行性。此外,我们还应当建立广泛的标准化推行体系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手段,生动、具体地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性,使标准化观念深入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与购买者的内心;通过树立示范点,以实际地例子说明标准化的好处;通过对农业工作者标准化技术和理论的培训,使农业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学会运用标准化的程序和理论;通过建立广泛的标准化咨询平台,为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保障。

(4)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生态农业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强调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地、循环地利用生态资源,同时保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定要求其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目前,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农业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生态虽已有近2000个试点,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弱,还未能较好的实现产业化生产。较小的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行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统一效率和生态的重要特点。为此,我们首先应当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试点的建设,不但要注意到试点的数量,也要注意到试点的规模和质量。以试点为龙头,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应当在政策和财政上,扶持、鼓励和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从制度和财政两方面,为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祥全,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业经济,2003(7)

[2]陶爱祥,郑垂勇,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2)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6

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产业。它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是一种集观光、休闲、度假、修学、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游憩体验形式。[1]观光农业作为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农业旅游模式,在台湾以乡村民宿和休闲农业为主体,迅速发展起来,并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已成为台湾发展日益成熟的产业之一。

一、台湾观光农业兴起的社会经济基础

台湾光复后,当局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按照“三七五减租”、“共有耕地放领”、“耕者有其田”三个步骤实行,[2]使台湾农业迅速发展,为“以农养工”的工业化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农业的发展,为台湾从自给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转向出口导向战略创造条件,引领台湾最终走向外向型经济的道路。而台湾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一方面,导致农业式微现象,农业增长率下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日益凸显,要求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及功能拓展;另一方面,工业发展和城市化以及劳动方式的转变使得人们对农业提供的空间、田园、山野的需求增加,亲近自然的欲望增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农业改造的内在诱因和人们出游需求的变化使得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在20世纪70年代应运而生。农业自身效率的提高是观光农业兴起的根本基础。工业化创造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的支持和外部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台湾的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可以说台湾农业已经逐渐转变为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和商业农业,而观光农业是其显著的一个发展方面。

二、基于系统控制论的台湾观光农业模式

系统控制论是1947年由美国科学家维纳首次提出,大体分为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四个研究领域。系统是按照一定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一组事物所构成的体系。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而实现,并同外界环境相互影响。[3]

(一)农业旅游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与经济之间矛盾的根本性,决定了自然生态系统一旦被转为农业生态系统,就变成具有控制论意义的限定系统。[4]因此系统控制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观光农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对自然或人文旅游景观的游览形式,它是旅游者进入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体验活动。休闲农业区就是一个以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农业旅游生态系统。农业旅游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观光服务系统、生物作物系统四个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旅游主体的介入加大了环境与生物的作用范围和强度。

(二)台湾观光农业模式

自1970年台北53户茶农联合推出“木栅观光茶园”树立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先锋后,台湾“农委会”一直致力于帮助农民更好的发展休闲农业。目前台湾观光已形成乡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和休闲牧场等多种经营模式,[5]并且在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生态、园艺环境工程、社会心理、地政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在丰富化、全面化的进程中不断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台湾观光农业已形成系统控制大工程。在台湾整个观光农业系统中,可以看出自然生态系统既是农业发展的要求,更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石。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观光农业优先具备了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优良的农业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观光农业通过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经济系统、观光服务系统三大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对这三大体系的系统调控,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促进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自然生态系统调控

自然生态系统调控包括生物控制、生态控制、自然环境控制;其理论基础有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原理;生物生长定律;种群组成和结构、空间分布理论;种群相互作用及演替理论;生态适应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其控制内容为:土地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生物稳定性及多样性;环境质量控制。其实现途径为建立生态定位观测站和受控实验等研究;门类齐全的科研机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3S技术应用。

2.生态经济系统调控

生态经济系统调控包括投入控制、运作控制、政策控制。其理论基础有旅游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平衡理论、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控制内容为投入产出比效率分析;景观层次、尺度与功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创新和规范化管理。其实现途径为先进的产销组织,加强农会执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功能;产官学研相结合;现代化咨询与服务系统;构建地域性强的特色景观。

3.观光服务系统调控

观光服务系统调控包括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娱、购)系统控制、旅游组织控制、营销运作控制、其他系统控制。其理论基础有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乘数效应理论、城市游憩圈层结构理论、战略和资源优势理论、旅游营销组合理论、旅游市场细分与品牌资产理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控制内容为旅游产品设计、定位与营销;生态旅游六要素经营运作;品牌塑造。其实现途径为:第一,农业文化营销:运用民俗文化、社区理念与家庭式民宿经营园区;第二,增强游客体验,创意农业、DIY理念;第三,产品一体化经营与现代营销方式:台东卑南乡明峰村初鹿牧场,牧场风光与奶制品生产;第四,品牌效应、多变主题。

三、台湾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对福建的启示

观光农业在台湾已达到普及阶段,管理体制和机制已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已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台湾现有上规模的休闲农场1000余家,每年有4900万人次的游客量。在台湾,投资休闲农业的回报率高达35%。[6]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靠近东南亚,东临太平洋,亚热带气候,交通发达,是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及台湾地区旅游网络的纽带。加之比邻港澳、与台湾隔海相望,兼受闽台农业合作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福建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分异优势。发展观光农业,比照台湾发展观光农业,将对福建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现代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分页标题#e#

(一)科学导向,调控自然生态系统科学规划是发展的先导。台湾农业科技产业已经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的科研体系。有“农业试验所”、“热带园艺试验分所”、“糖业研究所”、“香蕉研究所”、“渔业生物实试验所”、“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据统计,农业科研投资约占台湾每年财政支出预算的15%。在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维持在高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台湾农业生物产业的总产值有七成来自农业生物技术[8]。福建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化的阶段,从总体上看,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台湾。福建应该加大对农业的基础投资,在提升自身农业科技水平基础上,通过设置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开发区、建立委托与合作生产基地、共组技术服务队等多种方式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带动自身发展。

(二)政府导向,调控生态经济系统台湾农委会重视发展休闲农业,下设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都设立相应的管理和辅助机构,从而形成从上到下的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系统。并且有一系列明确的制度、条例和法令指导实施,如为配套实施“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制定相关环节的程序要点及规范,有“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专案辅导实施作业规定”、“非都市土地申请作休闲农业设施所需用地变更编定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建筑物设计规范”等。这些法规和行业标准使得观光农业与旅游业各部门、产品展销、节庆娱乐、周边景区与居民之间形成一个规模高效的圈层系统,农业的产官学研各部门联合运作,规范着台湾观光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福建观光农业由于受规模、科技含量低、资金、经营理念的约束,使农业园区常流于一般人造景观。各设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实事求是、统筹规划,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扶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深化观光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积极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走一条“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道路。

(三)文化导向,调控观光服务系统台湾观光农业是农业非商品拓展的典型,是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成功案例。旅游者即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享受者,也是观光农业的创造者。地方的民俗文化和农业文化是观光农业发展的灵魂。有文化底蕴的绿色可持续的观光农业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够培养人们欣赏文化的意识,引领和创造需求。小规模园区也可以以优质的服务和精致的文化取胜。台湾观光农业应用社区经营的理念,既返璞归真,又完善服务,为人们创造了融入自然、回归朴素的优质体验方式。如宜兰地区的民宿用其传统美食烟熏蛋、罗马帝果招待游客。台一生态教育农园有押花生活馆、花卉迷宫、蝴蝶甲虫生态馆等多种寓教于农的体验产品。福建应依托闽台在农业多方面的合作和台湾在福建的农业创业园、试验地、示范区等学习台湾观光农业的运营模式。福建省的广大农村地区既是奇山秀水、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传统休闲资源的富集地,又是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现代休闲资源的分布地,哥弟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各异。因此要把自然的奇观、氛围、风景和特色的主题、产品培养成观光农业独有的特色,比如田园农业观光游、民俗风情乡村游、农家乐、特色产业型乡村游、村落民居建筑乡村游等。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功能分区把节事和民俗文化融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展现出来。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 微信 农业科技 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当前,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科技产品取代了旧一代落后的产品。虽然新的科技和产品出炉,但是没有被日常农业生产广泛的应用,农业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农业科技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农作物的数量繁多、土壤构成比较复杂、农业生产收到季节以及地域的限制、耕作土地面积大,但是耕作效率不高等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科技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指导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人员远远不够,造成供求远小于需求的局面的发生。

为缓解农业科技供求远小于其需求的局面,本文提出利用新兴手机软件――微信来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当前,农业科技信息建设主要依托电视、计算机以及开一些农业科技的讲座来满足农民需求。虽然传统的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比较方便,而且费用节省。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说电视节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而且所讲的知识也不一定适用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农村地区的电脑覆盖率不广,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电脑或者网络;且农业科技性的讲座不会经常性地召开,农民获取农业科技就不及时。

在这一大背景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将最新研究出来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并且广泛被农民所应用成为燃眉之急。本文提出将最新的手机软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中来,是因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正逐步成为这一信息终端的典型代表。而微信作为近两年的热门新兴软件,普及面广,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基于手机软件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是指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微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进行的农业传播,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科技传播技术的有机统一体;微信软件作为新兴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综合使用图片、文字、音频、小视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和传播农业信息。

1.1农业科技传播主体多元化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教科研单位、媒体、非政府组织等。他们互相分工协作,组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其中,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农业科技传播政策、为农业科技传播行为提供经费支持以及建设各类无线通信设施等。农业教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核心主体,通过日常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创造了农业科技知识,可通过手机微信软件上的公众平台向农户传播信息。电视台、 广播电台等作为媒体组织,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渠道,也是主体之一,他们可通过制作农业节目,以微信视频、微信通知等形式来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非政府组织,比如社区、自发成立的农业协会等,他们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种植所得出的经验,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1.2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内容

众所周知,伴随着微信软件的不断升级,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实时语音、实时小视频、视频对话、语音通话等。传播主体可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例如政府公众平台可以最新的农业科技政策;高校科研机构可以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或者农业科技产品,推荐给农民最适合他们生产所用的技术或者产品等。通过综合的传播技术途径,全方位地展示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和产品,让农民可以较好地使用并应用。

1.3整合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

补偿性媒介理论的代表莱文森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偿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微信传播作为手机媒体,是继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后产生的一种媒介;根据补偿性媒介理论的观点,手机媒体功能相较之前几种媒介做出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微信作为本文所研究的手机软件对象,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更新升级,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强大。通过微信不仅只是简单的收发文字或者语音信息,还可以分享网页,查看新闻,现在还可以拍小视频发送,通过微信观看视频,更可以随时随地跟平台后台人员交互信息,后台人员还会解答农民的疑问。

1.4农业科技传播对象广泛

通过微信软件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所有接触微信这一手机软件的群体均成为潜在传播对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智能手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在农村用户中微信软件较其他手机软件具有较高的占有率,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文化程度、农业技术需求等因素,选择关注合适的微信公众号学习,互动交流。此外,微信软件作为手机媒体,它可以在群众需要的任何时候提供在线帮助,比如说,农民在种植之前,想咨询什么时候种怎么种合适,平台可以安排人员解答;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施什么肥料,什么时候施肥料,平台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告诉你最新的合适的肥料,怎么施肥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微信不会占用其他时间,在需要的时候,它可以无时不刻地帮助用户解答。

1.5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精准

微信平台根据受众的需求,只发送用户所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至微信平台,同时,微信平台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实时发送集成了语音、视频、文字等手段的传播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地解答群众的问题。这些途径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科技传播的精准性。

2基于微信的农业科技传播实施的可行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手机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以及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且微信作为近两年稳定迅速发展的上网应用软件,基于微信的农业传播成为农业传播框架下的可行性选择。

2.1技术可行性分析

移动网络和手机互联网交互性能的提升促进了移动通讯媒介技术条件的成熟,并逐步被运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媒介的内容制作、传输与接收等各个核心环节,为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微信平台的可以集语音、视频、实时信息交流等传播途径,传播声像并茂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农民更容易接受。

2.2用户可行性分析

通过微信平台传播农业科技,用户主要是现在在使用智能机,使用微信的这一群体,不单单是局限于在农村的农民,因为有些农民虽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但是其家人或者子女,可以向他们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和产品。而且现在智能机越来越普及,几乎每人都有一款智能手机,加之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基于微信平台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变得十分可行。

2.3政策可行性分析

农业部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国家对各大电子制造厂商和移动通信厂商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推广和普及中低端智能机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些都将极大地提升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可行性。

2.4传播实践可行性分析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手机应用逐渐丰富,为微信传播农业科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以前,由于手机功能没有现在那么强大,而且网络信号没有现在覆盖率这么广泛,以前只能是收到文字短信啦传播农业科技。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信软件的日益更新,不再是以往的文字短信模式,可以通过微信收发实时语音信息、实时拍摄小视频传播等。微信软件可以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实时交互等多功能于一体,更好地向用户传播农业科学技术。

3微信应用于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议

3.1 政府

政府要制定切实相关政策法规,使微信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同时,加大对手机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在微信上提供与农业科技相关的信息。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几乎已经人手必备,但是由于有部分使用群体的自身文化素质不够,所以没有广泛地应用其功能,尤其是手机微信这一类软件,更别提通过手机软件来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应该拿出经费,派农技员下乡,深入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教农民学会使用微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专家互动,获取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

3.2农民

由于现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老一辈的农民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应用能力远不如年轻一代。但是,永远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多问几个为什么,碰到村里举行的学习讲座,或者农技传播人员下乡传播技术的时候,要积极参加,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平时的农作中来,受益自己。

3.3微信平台

微信作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热门软件,虽然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是,微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不道德、安全性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等。所以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及一些个人行为,对信息进行监督,加强对用户身份的审核,最好实施账号实名制,对利用微信进行不良消息散播等一系列不正当的行为进行打击,为大家提供一个安全放心的微信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 蔡淑芳.基于手机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探索与展望[J].东南传播,2013(2):88-90.

[2] 王光宇.发挥微信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4(7):112-116.

[3] 聂飞燕.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2):91-93.

[4] 马彩红.浅析报纸的生存状况――基于 “补偿性媒介理论” 的思考[J].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

[5] 童正茂.手机新媒体的功能承载与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68-169.

[6] 张晓霞.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J].新兴传媒,2014(4):118-119.

[7] 鲍立泉.数字传播技术发展与媒介融合演进[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8] 谢秀菊,胡红,陈胜文.微信在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实践与应用[J]经济管理,2014(11):273.

[9] AC petencies Needed by Agri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graduates:An Indust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s,2010.

农业科技发展论文篇8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三、都市型农学专业的建设成效

上一篇:材料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保障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