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6 12:02:05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篇1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立国之本,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自建国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师范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培养、培训并向社会输送了数以千万计的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师范教育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教师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开始为人们所重视。

文献被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历史及文化的载体,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献书籍更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所在。“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是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必经之路。伟大的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文献阅读的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一切风光尽在险峰,要想视野开阔,见识高远,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在当今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一纸文凭已远远不能代表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全部,再也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暂逸永劳。永不止步才是未来的教师们应有的治学态度。第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应是开设阅读的最高宗旨,引领学生畅翔在思想的海洋中,与古今思想巨人对话,从而不断增进其思想层次。

二、本科师范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教育的困境

中国的本科师范教育,处在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之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及中等教育虽然在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还尚待改善,但在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两基方面无不是处在世界领先水平。而我们的本科师范教育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实在是分不清楚重点,抓不住关键,不得要领。所谓的师范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无非就是看谁步跑得快,听谁歌唱得好,以及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画画得好,也就是所谓的德智体美综合全面发展了。结果是学校每次开展各项活动,都是熟悉的旧面孔,跑、唱、写、画的专项人才会越来越好,而那些没有参与的人则越来越冷淡。而这无疑是背离了我们为发展学生教育综合素质而举行各项活动的初衷。事实上,在大学这个“囊括大典,兼容并包”的自由氛围中,无论是将来从事何种学科的师范教育学生,学习都应该开始于苏格拉底式的哲思:认识你自己。在明确自己个人定位之后,按照自己制定好的计划,有步骤的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培养职业需要的各种素质,从而为以后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基础。可以说,大学是“熏”出来的,熏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经典文献阅读能够熏出学生厚重坚实的文化底蕴,热爱思考、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以及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思维境界。

三、对文献阅读课程开设的建议

如何高效、有效地阅读文献是未来教师必备的科研技能,也是文献阅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一些学校采取的课程的形式是教师布置阅读书目,课上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教师简要点评的形式。能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人数较多,使部分同学缺乏发言机会,也就降低了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减弱了同学们自觉主动读书的欲望。第二,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课堂效率。第三,阅读水平有限,缺乏教师指导。有些经典专著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进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及补充一些必要的参考信息。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第一,采用“足球式”教学方法,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交流。

在每次课堂谈论之前,教师应明确阅读中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供学生参考。每个同学的发言最好能够主题集中,可以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同学们的指导下各抒己见,激活思维,从而热爱思考,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二,小组合作,互帮互促。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宿舍或自由结合等方式组成小组进行学习。每次老师布置任务后,比如读一本专著或是留一个问题后,以小组的形式定期碰头,小组成员彼此交流读书过程中的所感所想,通过交流加深和扩展自己的思考,梳理自己的思维并能激发自己的灵感等,以便下一步更好的进行专研阅读。每个小组约四人,组员轮流做代表,在课堂上就可以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探讨,以代表为主发表本组专研成就,其他组员可以及时做有针对性的补充。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带头作用。与教师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及合作质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有了教师的指点迷津,启发诱导,以及具体的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有方向,有目标,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加快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经典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 文学经典;中心;文学教育;发展

文学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传承的重要媒介;而文学经典又是文学精华之提炼,遨游在经典的海洋,我们仿佛可以窥见几千年来人们生活的轨迹,倾听着古人们思想的汇集与人类智慧火花碰撞的声音。文学教育的发展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这是百年树人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迫切要求。

一、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原因

1、文学经典是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

文化的精华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而文学的精华突出存在于文学典范之作――也即文学经典中。世界范围内,文学经典都堪称文学流传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文学经典作为成万上亿的文学著作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无数岁月的考验,代代相传。纵观世界各国,每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能够反映本民族发源、发生、发展和壮大的文学典范作品的国家,不论其政治、经济、军事在世界诸国中占有什么地位,这份文学遗产都是足以令本民族每一个人感到自豪的,甚至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尊重和敬仰的。在文学经典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留下的印记。一壶浊酒喜相逢。我们不否定文学存在方式的多样性,但文学经典作为文学流传基本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

2、文学经典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精、气、神

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符合人类真、善、美标准的事物。文学经典的本质属性是其涵盖真、善、美在内的审美属性,但客观上则体现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状态、气质特征和内在神采。如一部《论语》就阐释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为人、处事、求学的基本准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气、神。宋代名家罗大经代表作《鹤林玉露》第七卷记载,宋代的宰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治理天下尚且半部论语足矣,可见《论语》这部文学经典因集结了我国民族的精、气、神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如同《论语》一样,华夏文明史上的文学经典之所以流传久远,之所以为后人奉为文学教育的瑰宝,大体缘由出于此。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中国之外的世界友邦的文学经典均如此。不妨这样说,文学经典的深刻性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这是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最主要原因。

二、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1、阅读文学经典是前提

文学教育的发展要做到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其前提条件便是阅读文学经典。比如,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离不开阅读诸如《神曲》、《十日谈》、《君主论》和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这些世界文学遗产宝库中的成就卓著者。如果我们弃文学经典于不顾,执意以臆想、猜度为文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不仅不能深得文学这门艺术的要旨,引导的不好,还会危害一代代后人。离开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谈文学教育的发展,等于是无米之炊、海底捞月,终究难以达到预期的收获。总而言之,文学教育只有在先阅读,并且尊重原典的情况下,进行明辨深思而后合理地阐释之、延伸之,才有谈及文学教育及其发展的资格。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甚至适得其反。

2、深刻领悟文学经典的精、气、神是关键

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流传于不同文化的国度,核心在于文学经典本质的精气神的可贵与跨民族性。从深层次上去领悟文学经典内在的、经久不衰的精、气、神要素,是促成文学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通常我们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紧的不是句读之学,而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义”。这里的“义”便是前面所言的精、气、神。文学经典对于精、气、神的书写,不是一般文学作品所能达到的。一部足以称为文学经典的作品,犹如一瓶窖藏千年的老酒,四处遗香且香飘久远。因此,以文学经典促进文学教育,要牢牢抓住精、气、神的内涵,不能漠视其里,徒得其表。

总之,文学教育要坚持以文学经典为中心,这是由文学经典在文学中的坚不可摧的地位以及文学经典本身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以文学经典为中心,不能是空头标语,应该从四个方面付诸实践,也就是:认识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树立文学经典阅读的自觉性观念,从深层次去领悟藏在文学经典内部的精、气、神,以及用尊重原典但不乏创新的视角去阅读、去阐释文学经典。只有这样,我们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才能准确到位,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的文学教育才能越走越远,科学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纯一.文学教育思变[J].文汇报,2014(01).

[2]王衡.经典危机语境下文学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01).

[3]李方平.当今文学教育活动所面临的困惑[J].成功教育,2012(06).

[4]杨启华.文学经典教育:价值选择及其合理性[J].教育导刊,2013(01).

[5]陈静.人文素质教育与文学经典意识的重建――论大学构建文学经典阅读的策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1).

经典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 教育经典 阅读现状 改进对策

“经典”一词经常与名著连用,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典籍或宗教典籍,现在一般将其解释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美国教育家阿德勒在《怎样读一本书》中列举了名著的六个特点:①名著实际上是历史上被最广泛阅读的书;②名著是属于当代的;③名著是通俗的而不是学究气的;④名著是最具可读性的;⑤名著最有教育性,最能教化人;⑥名著都是论述历史上人们一直试图解决而没有最终解决的问题的,虽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引起现代人的思考和探究。①此外,经典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原创性,“经典的陌生性并不依赖大胆创新带来的冲击而存在,但是,任何一部要与传统做必胜的竞赛并加入经典的作品首先应该具有原创魅力”②。

教育经典是经过历史沉淀、具有较高认可度并被反复阅读的优秀教育著作。一部教育经典就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思想的丰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值得后人心怀敬畏、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教育经典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而言,无疑具有润师心、铸师魂的价值,尤其在时代呼唤大批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背景下,教育经典的价值更是不容小觑。

一、师范生阅读教育经典的现状

某校在招聘教师时,对来自5所师范院校的28名应聘大学生(中文专业9名,理科专业19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人能列出一本教育经典,也没有人阅读过教育经典。”“24人认为高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关系不大,只要把书教好就可以了。”“读不读教育名著,我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教育要有一颗爱心。”“我认为教好书,主要靠扎实的专业知识,至于教育理论以后可以看一点。”“大学四年,我还未接触过教育方面的名著,我想,还是先把业务做好再说。”“在大学四年里,导师从未提倡我们阅读教育名著。”③

笔者曾以所在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选择97名同学,就教育经典阅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8份,统计结果如下:

在“列出已读过的6部教育经典名称”选项下,回答情况见下表:

在“阅读教育经典遇到的问题”选项下,选择“不知道读什么”和“不知道怎样读”的分别为49人和48人,选择“没有时间”的有21人,选择“借不到书”的有19人,选择“没有价值”的仅有2人。另有27人在“其他”选项中作出列举,主要集中在“兴趣点不在于读教育经典”、“教育经典深奥难懂,抽象枯燥,读不下去”、“缺乏阅读教育经典的相关背景知识”、“不能学以致用”、“主观上偷懒”等几个方面。

在“是否有必要开设教育经典阅读课”选项下,75人选择了“有必要”,比例高达85.2%,选择“没必要”和“不清楚”的分别为8人和5人。

在“阅读教育经典时喜欢选用的方式”选项下,选择“摘抄佳句”、“写批注”、“写读后感”和“只读不动笔”的分别为57人、47人、30人和11人。另有18人列举了其他方法,如“查找资料,参考别人见解”、“将其他名著中与之相关的观点作比较”、“反复阅读精彩段落”、“与室友讨论”、“上网搜索相关评论”、“阅读书评”等。

调查发现,师范生阅读教育经典总体上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点:“两高”即高认知度、高需求率,“两低”即阅读数量偏低、阅读质量偏低。

(一)师范生对教育经典的认可度高

不足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经典没有阅读价值,85.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开设教育经典阅读课。在回答“你是如何看待阅读教育经典”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经典是精神食粮,可以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拓宽理论视野”,“有助于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发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借鉴、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成果”,“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的基础”。

师范生对教育经典的高认可度与就业选择具有相关性。随着全社会尊师重教之风日浓,教师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之一,教师岗位悄然成为师范专业学生就业首选。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近6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共招收学生895人,其中,877人将考取中小学教师编制作为首选就业岗位(分年度统计见下表),比重高达97.99%。

(二)师范生渴望得到教育经典阅读指导

师范生并不排斥教育经典,但是他们阅读教育经典的现状不容乐观,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读什么,二是不知道如何读。理性地分析,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首先说读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经典浩如烟海,学生在未经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开展阅读活动,容易产生无从下手的困惑。再说怎么读,尽管教育经典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先读什么、后读什么没有一定之规,但是如何处理精读与略读、快读与慢读、读与思、读与用等关系,还是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何况学生在阅读时难免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更需要指点迷津。

经典教育论文篇4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蕴藏于经典文化之中。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读经典”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占据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创建第三课堂,有效利用三个课堂“学习经典”、“体验经典”、“传播经典”,以完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实质的“认知——认同——践行”的接受过程,使经典理论进“脑”、进“心”、进“行”。

关键词:读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6-0061-04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口袋”和“脑袋”呈现出对立发展的趋势,用通俗的话说,“腰包越来越鼓,头脑越来越空”。信仰的迷失,人性的扭曲,道德观念的淡薄,自利心态的膨胀,成为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现象。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重视理论的传播,以理论说服学生。为此,就必须突破理论宣扬和灌输的方式,以有形的文化活动感召,以无形的文化理念渗透,使理论教育深入人心。高校“读经典”文化活动,就是要利用经典理论的魅力、经典人物的事迹在思想上引导人、鼓舞人,就是要从课堂入手,利用课堂的集中性、引导性,组织学生学习经典理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

课堂教学是高校的第一课堂,是经典理论讲授的主战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占据第一课堂,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读经典”,关键是要有效地“讲经典”。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传授主体(教师)、接受主体(学生)、接受客体(教学内容)、接受媒介(教学方法手段)、接受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的过程。[1]20这整个过程的始终都必须贯彻有效“讲经典”这一主旨。

首先,从接受主体而言,要把握学生的理论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开展“读经典”活动的目的,是要通过对经典理论的学习、讨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耳、入脑、入心,从认知走向认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这就必须抓住学生这一根本,注重每一个学生个体,把握学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关注学生的理论需求。这是有效地“讲经典”的内在要求。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其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在心理、情感、人际关系、就业、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种种的困惑。比如,在情感方面,怎样才能交到知心朋友?如何面对友谊的断裂?大学生谈恋爱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尺度,爱情与婚姻能否一致?在价值方面,女同学是“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吗?人是现实点好,还是理想点好?可见,大学生们对理论的需求现实、具体而又迫切。这是理论教育的契机,是有效地“讲经典”的现实契合点。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学生的现实困惑作为案例,帮助并引导他们运用经典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从传授主体而言,要提升教师讲授水平和人格魅力,增强可接受性。

教师讲授水平的提高,需要从教师的理论素养、理论转化能力、讲授方法、外界环境四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讲授水平与其理论素养密切相关。加强学术研究,提高理论素养,增进学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是增强教学可接受性,实现有效地“讲经典”的前提;第二,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是事关教育工作者工作成效的重要方面。如何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对教育过程进行巧妙构思,采取恰当方式,呈现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实现理论教育内容的创造性转化,这是实现有效地“讲经典”的关键;第三,注重讲授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可行性。接受媒介事关课堂教学成效,是实现有效地“讲经典”的重要环节。必须紧跟时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生硬的理论转换为活泼、生动的文字、图片、动画、音乐等,凸显理论科学性;必须针对不同的讲授对象,采取不同的案例、方式,不同的设计、安排,体现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可行性。第四,加强外界环境的支持、监督和保障作用。比如,定期举办全校性的教师能力素质大练兵,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名校学习、进修,激发教师的求知欲;制度性管理各教研室教学工作,定期进行备课会、教学观摩会等教学督查活动等。

此外,要十分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教师有人格魅力就能够使学生“爱其人而后信其道”,即从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扩展到对其讲课内容的喜爱。德才兼备的教师,作为大学生身边的、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学说”到“学术”、从“学术”到“学养”转变的典范,有助于拉近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距离。

最后,从接受客体而言,要革新课程,注重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融合。

理论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是夯实“读经典”文化活动理论基础的重要方面。因此,要革新课程,为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接触经典创造条件。第一,合理增设课程。打破文理局限,加强全校性的思想政治和人文理论课程建设,全面增强学生的政治、道德修养和文学素养;第二,有针对地开设课程。定期举办师生交流活动,了解学生思想,有的放矢开设课程、改进课程,提高教学实效;第三,构建多元化课程平台。比如开设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为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经典”提供条件。

要组织学生读经典著作,丰富理论学识;读经典人物,提升人格魅力。每一门学科都有代表性的理论、人物,都有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理论课程都是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结合。当然,这里的意识形态性教育不只是指对当前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政治文件的学习,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明确课程教学具有价值倾向这一特点,才能有效发挥第一课堂在“读经典”活动中的作用。

理论接受的过程即“认知——认同——践行”的过程。如果说,第一课堂的目的,是从理论上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那么第二课堂的目的就是从实践上加强这一认知,使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它是提高第一课堂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现实推手,是有效开展“读经典”文化活动最为关键的方面。

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必须抛开应景性的活动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主张的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集体主义的道德准绳,知荣明耻、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求真务实、公平正义的行为操守等,作为其内核、精髓;把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困难作为其主要内容;把建立服务性实践活动体系,提高活动质量作为其着力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纾困解惑受教育。唯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内化于学生的“心”,外化于学生的“行”。

因此,首先要建立高校服务性实践活动体系。“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2]864-865高校服务性实践活动体系是针对学生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放的多元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实践活动体系。围绕大学生需要的实践活动是个多方面的论题,需要各个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比如,针对学生的经济问题,该体系可从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三个方面入手开展高校爱心基金,义卖平台,勤工助学项目关联平台、信用互助平台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靠自己的双手获取经济利益,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只要高校能够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丰富、发展、完善服务活动体系,让同学们身处其中,深受感动,身体力行,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入行。

其次,要加强制度管理,利用制度的约束性、引导性和规范性,提高校园活动质量,使“读经典”文化活动走向大众化。为此,应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增强长期性和稳定性。组织制度建设是保障“读经典”文化活动质量,增强活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举措。必须超越目前的“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的纵向活动结构和模式,创新发展纵横交合式活动结构,即在纵向发展的同时,将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实现跨班级、跨年级、跨院系、跨学校组合;必须将管理和监督工作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完善活动提案的确立——活动的筹备——活动的开展——活动的后继服务系统。应建立活动内容审核机制,提高针对性和服务性。必须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各时期的不同热点,不断丰富活动主题和形式,增强活动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必须对申报的活动进行相应的审核和批准,避免活动开展的随意性、无计划性,从而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服务性。应开通“提案直通车”,凸显民主性和开放性。活动形式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实现“读经典”文化活动大众化的重要因素。抓住学校特点、突显地域特色,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联合、纵向发展是活动形式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开通“提案直通车”,让全校师生群策群力,从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反馈、活动意见等多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不仅是校园文化民主性和开放性的体现,也是“读经典”文化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方面。此外,还应构建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利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提高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度。

“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3]143如果说第一课堂是让经典“入脑”,那么第二课堂的“读”则是“入心”,它是另类的“读”,是一种感悟,一种内化,一种传递,是真正有效地实现“读经典”文化活动目的的必由之路。

凭借便捷高效、交互性强、生动形象的优势,互联网在众多媒介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甚至超过了课堂教育。无形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读经典”文化活动的展开,需要深入其中,与“红色网站”相互映照、相互配合,以发挥大众传媒引导、教育、铸就、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消极、负面思想影响。

创办红色网站是各大高校的有益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上海交通大学的“交大焦点”、同济大学的“同济方舟”等。但其中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对网站的重视不够,网站的更新、维护和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有些网站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焦点网”首页的“推荐文章”栏目,最后更新的日期是2010年4月1日;同济大学的“时政要闻”栏目也止步于2010年6月25日;北京大学喧噪一时的“红旗在线”在主页上根本找不到,只有空名存在于“网站地图”之中,但链接却无法打开;有些网站的图标基本不在该高校主页的醒目位置,大多需要二次链接才能找到,除非对该校网站非常熟悉,否则无法及时查看到相关内容。二是,缺少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这突出体现在网站内容的设置上,大多只注重知识、新闻的告知和传达,犹如人民网的转载版,对学生既没有吸引力也没有实际效用,成为一个摆设。

注重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这是红色网站“工具效能”有效发挥的关键。

第一,要加强服务意识,建好“网”。从本质上讲,红色网站只是一个工具,是一个让大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的平台,同学们使用与否,取决于这个“工具”是否符合需要,是否好用。必须把创新性、灵活性、服务性作为创建红色网站的基本原则,把思想性、政治性、引导性作为其精神旨归,而其中犹为需要强调的是要强化网站的服务意识。强化网站的服务意识,必须注重两个关节点:一是网站项目内容的服务性。理论栏目的建构不仅需要建立一系列理论学习互动平台,比如开设“理论动态”、“学习辅导”、“文章点评”、“师生对话”、“专家在线”等栏目,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知识、现今热点、难点等问题,适时开展问答、讨论等交流活动;提供资讯下载平台,免费提供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经典等为中心的理论著作、文章、学习课件、影视的下载学习平台;提供理论分析比较工具,提供经典版本原文对比、词义查询、概念关联等检索。开辟网络活动平台,就是要把理论的科学精神注入网络活动中,使先进文化体现于实践,实现于实践。因此,可将前文所述的创新性活动归于这面“红色”旗帜下,设立“爱心基金”、“义卖市场”、“爱心格子铺”、“信用存取处”、“成长咨询角”、“勤工助学部”等栏目。这是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是三个课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体现,是促进“读经典”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举措。它实际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政治性与服务性的统一。二是网站的便捷度。一方面要实现网站图标在主页上的醒目性,从网速、网站内容安排布局等方面入手,实现访问的流畅性;另一方面要与其他传媒对接,开通网站的手机平台、微博平台等,实现便捷式访问;开通QQ、电邮、热线等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即时的信息传递;与人民网等权威性网站实现对接性更新。此外,还要开通多渠道支付方式。

第二,重视日常管理,管好“网”。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有效的日常管理,是体现网站生机、永葆网站生命力的关键性举措,是充分有效地发挥红色网站的教育引导和政治渗透功能的基础。一是加强对“红色网站”的整体性规划和管理,文明办网,促进高校各种文化活动的提升与发展;二是加强对网络维护人员在政治理论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两方面的培训工作;三是加强网站栏目的人员配备,招募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精通网络技术的学生等专门人才,扩充到各个栏目;四是规范网络行为,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不传不看有害信息,不抛“垃圾”信息,不恶搞,文明上网;同时,依靠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的侵蚀。

占据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创建第三课堂,有效地利用高校的三个课堂“学习经典”、“体验经典”、“传播经典”,才是完整意义上的“读经典”,才是完成“认知——认同——践行”接受过程的有效的“读”。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读经典”文化活动不仅是“读”,更是一种“讲”、“传”;是对历史的传承,是对现实的实践,是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刘丽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接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教育论文篇5

一、变迁:自近代大学始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起落和影响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传统经典教育自此从教育体制上被中止了。同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也废止了大学中的经科。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对于废止经科的缘由曾这样解释:“清季学制,大学中仿各国教育科的例,于文科外又设经科。我以为十四经中,如《易》、《论语》、《孟子》等已入哲学系;《诗》、《尔雅》已人文学系;《尚书》、《三礼》、《大戴记》、《春秋三传》已人史学系;无再设经科的必要。废止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蔡元培主张废除经科并非是反对传统经典教育,而是由于学科门类的调整,传统儒家经典已分别纳入按照西方学科体制设立的各领域中。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他不停的鼓吹尊孔读经,要求大学必须增设经学院,而且要“独立建设,按经分科”。“专以阐明经义、发扬国学为主”,但很快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儒家经学教育在大学中也逐渐被贬斥,1916年北洋政府又颁布了删除读经的条款。自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门类的经学从大学中被放逐了。之后的国民政府虽然在确立“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时候,也强调“恢复民族精神,发扬固有文化”,但实际上也只是教育的一个幌子而已。不过我们仔细看整个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会发现传统经典教育还是通过开设国语、国文课程等方式延续着,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中的中国文学、哲学、史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成为了处在剧烈变革时期的现代中国传承民族文化经典遗产的最主要载体,如当时的鲁迅、胡适、顾颉刚等人开设的传统文史课程,都对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传承和整理民族传统人文经典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传统经典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批判和解构。诚然,从历史进程变迁和社会发展时期的需要看,我们要充分肯定近代大学对传统经典教育的批判和废除,但并不是说这种文化教育的价值选择没有历史代价的。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一步激进和非理性,几乎所有的儒家典籍被作为封建糟粕而剔出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外,传统的文史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一律被束之高阁,无人传授和解读,由此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真实原貌和深厚内涵被遮蔽,也导致了几代中国大学生对传统经典和民族文化的茫然无知或误解、曲解,进而也影响了自20世纪50年代后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民众主体文化观念严重退化,对传统文化经典普遍存在陌生感、冷漠感,很少有人愿意去读这些经典,民众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官场抑或学界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世俗化和粗鄙化现象等,“崇洋”、“厚古薄今”已积淀为一种民族集体的“文化无意识”。美国学者阿特巴赫深刻指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科学与知识的基础以及知识结构在本质上都是西方的,且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当代所有大学,不管它位于何方,都基于西方模式。”这种崇尚欧美文化的“文化移民”心态必然忽视了民族文化经典教育,削弱了青年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故大学发展和整个中国大文明出现“无根”状态也是必然了。

二、意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国学热”、“百家讲坛”重新解读经典古籍等的兴起就是例证,说明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经典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传统文化经典之于大学教育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辩证的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大学的本质属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契合,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是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得以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地也需要传统文化经典的滋养与支撑。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是理性、情感与人格协调统一的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人。而要实现大学教育这一根本使命,在众多丰富的教育资源中传统文化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学应当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作为体现大学本质属性、实现大学文化使命的根本途径,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点缀,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欧美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做法,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模式。笔者认为这或许是解决当代中国大学甚至是社会大文化底蕴不足、精神境界不高的治本之策。

第二,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要求培养质量合格的建设人才:其二,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精神价值独立性的社会实体,通过自己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分工来辐射和影响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学术、知识、技能上的培养,它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通过自身课程、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塑造出求真、创造、高知识、高文明的大学环境。完成对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完全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引导功能。传统经典对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作用,修身治事的指导作用,是其他方式所难以取代的。这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传统经典的教育。

第三,从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亟需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无论是教育的规模、还是软硬件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对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实施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当前在社会公众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不断下滑,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期望与评价的距离在不断扩大,从近年媒体上出现的对大学生质量和素质的质疑、以及许多

相关的负面报道中也略见一斑。诚然,学生素质的下滑,与社会风气和大环境影响有关,但也跟大学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模糊,教育模式的缺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的漠视相当严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人文修养,尤其是传统文化上的修养让人实在失望。

三、尝试: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传统经典教育

笔者基于多年学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试图探索一种与理工科学生现状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方式,拟定从2011年初开始,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三个专业300多名学生中,开设《我读经典》栏目,对经典进行仔细研读,同时尝试注解,试图通过对经典的解读积累理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加强他们的自身修养。这一栏目以《弟子规》的注解为第一部分,打算陆续讲解其他传统经典。首先注解训读的传统经典是《弟子规》。之所以选择《弟子规》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启蒙读物具有典型性。其内容主要是伦理层面的,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修养上的提高。

其二,《弟子规》语言接近白话,易记好懂,韵味十足,诵读时琅琅上口,也便于注解引申,适宜理工科学生的阅读学习。探索的方式如下:

1.在2009级所有的教室里设置《我读经典》栏目,以黑板报的形式给学生选注《弟子规》,选注形式为:把《弟子规》全文分为60个小节,每周解读3小节,共用20周注完。选取与学生修身、求学、处事等密切相关的章句进行注解引申,根据栏目开设的目的和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注重从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角度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

2.结合《我读经典》栏目的内容。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相关工作。比如。在各班的班会中穿插人文典籍的介绍,每次班会介绍一本人文经典或一个人文学者,并鼓励学生去翻阅相关资料:针对《我读经典》的进程,适时举行相关主题班会、座谈会或讨论会。

3.做好《我读经典》栏目效果的反馈,计划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一形式的反响和效果。

自然,对于经典阅读热潮的讨论和纷争一直未停息过,其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甄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思想界和学术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对于一些看似简单或者已经盖棺定论的界定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因此。在《我读经典》的尝试中,我决定对典籍和章句的筛选尽量细致,努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都得到提升,我知道这是个富有挑战性的尝试。人文教育永远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所谓“润物细无声”是对其最好的描述,它的功效远远大于裸的说教和硬性灌输。尤其是当我们面对90后这些年轻、激情、但容易偏激、任性的青年群体时,我们要重视的是教育方式的革新,要逐渐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来发现经典的魅力,体悟其真谛,同时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和自身素质。

总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如何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做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还有待于更多的人深入思考和探索。

经典教育论文篇6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民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传统经典教育自此从教育体制上被中止了。同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也废止了大学中的经科。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对于废止经科的缘由曾这样解释:“清季学制,大学中仿各国教育科的例,于文科外又设经科。我以为十四经中,如《易》、《论语》、《孟子》等已入哲学系;《诗》、《尔雅》已入文学系;《尚书》、《三礼》、《大戴记》、《春秋三传》已入史学系;无再设经科的必要,废止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蔡元培主张废除经科并非是反对传统经典教育,而是由于学科门类的调整,传统儒家经典已分别纳入按照西方学科体制设立的各领域中。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他不停的鼓吹尊孔读经,要求大学必须增设经学院,而且要“独立建设,按经分科”,“专以阐明经义、发扬国学为主”。但很快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儒家经学教育在大学中也逐渐被贬斥,1916年北洋政府又颁布了删除读经的条款。自此,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门类的经学从大学中被放逐了。之后的国民政府虽然在确立“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时候,也强调“恢复民族精神,发扬固有文化”,但实际上也只是教育的一个幌子而已。不过我们仔细看整个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会发现传统经典教育还是通过开设国语、国文课程等方式延续着,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中的中国文学、哲学、史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成为了处在剧烈变革时期的现代中国传承民族文化经典遗产的最主要载体,如当时的鲁迅、胡适、顾颉刚等人开设的传统文史课程,都对开展传统经典教育、传承和整理民族传统人文经典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中传统经典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批判和解构。诚然,从历史进程变迁和社会发展时期的需要看,我们要充分肯定近代大学对传统经典教育的批判和废除,但并不是说这种文化教育的价值选择没有历史代价的。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进一步激进和非理性,几乎所有的儒家典籍被作为封建糟粕而剔出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外,传统的文史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一律被束之高阁,无人传授和解读,由此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真实原貌和深厚内涵被遮蔽,也导致了几代中国大学生对传统经典和民族文化的茫然无知或误解、曲解,进而也影响了自20世纪50年代后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民众主体文化观念严重退化,对传统文化经典普遍存在陌生感、冷漠感,很少有人愿意去读这些经典,民众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官场抑或学界也普遍存在人际交往的世俗化和粗鄙化现象等。“崇洋”、“厚古薄今”已积淀为一种民族集体的“文化无意识”。美国学者阿特巴赫深刻指出:“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结构、科学与知识的基础以及知识结构在本质上都是西方的,且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当代所有大学,不管它位于何方,都基于西方模式。”这种崇尚欧美文化的“文化移民”心态必然忽视了民族文化经典教育,削弱了青年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民族认同感,故大学发展和整个中国大文明出现“无根”状态也是必然了。

二、意义: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国学热”、“百家讲坛”重新解读经典古籍等的兴起就是例证,说明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经典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和需求。传统文化经典之于大学教育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辩证的看,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与大学的本质属性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契合,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是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得以研究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作为社会精神文化的高地也需要传统文化经典的滋养与支撑。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是理性、情感与人格协调统一的人,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人。而要实现大学教育这一根本使命,在众多丰富的教育资源中传统文化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大学应当把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作为体现大学本质属性、实现大学文化使命的根本途径,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点缀,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欧美大学开展的通识教育的做法,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模式。笔者认为这或许是解决当代中国大学甚至是社会大文化底蕴不足、精神境界不高的治本之策。第二,加强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要求培养质量合格的建设人才;其二,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精神价值独立性的社会实体,通过自己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分工来辐射和影响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学术、知识、技能上的培养,它的社会责任还体现在通过自身课程、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塑造出求真、创造、高知识、高文明的大学环境,完成对人的全面发展“使人完全成为人”的社会价值引导功能。传统经典对学生人文修养的熏陶作用,修身治事的指导作用,是其他方式所难以取代的。这要求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传统经典的教育。第三,从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人文素养亟需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无论是教育的规模、还是软硬件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对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实施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当前在社会公众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不断下滑,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期望与评价的距离在不断扩大,从近年媒体上出现的对大学生质量和素质的质疑、以及许多相关的负面报道中也略见一斑。诚然,学生素质的下滑,与社会风气和大环境影响有关,但也跟大学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模糊,教育模式的缺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上的漠视相当严重,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人文修养,尤其是传统文化上的修养让人实在失望。#p#分页标题#e#

三、尝试:在理工科学生中进行传统经典教育

经典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教学建设;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J1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17-01

2010年底,教育部首批设立了5所高校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又增设了包括遵义师范学院在内的5所高校。几年来,我校在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后,学校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深入开展红色经典艺术教育活动,从红色经典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师资队伍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的建设、保障制度完善等多个渠道推动经典艺术教育进程,有力提升学生文化素质。

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情况

根据我校定位和美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相关要求,我校美术学院以“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为原则,改革对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任选课等模块。

任选课:有专业和人文素质两类任选课。该项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和探索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制定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专业方向;因人施教,对特长生制定灵活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减少课堂讲课学时,采用讨论式、写读书报告、参与教师科研等多种方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产、学、研联合办学等。

在过去美术专业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①教学观念守旧、方法单一、内容陈旧;②不清楚教授对象和专业的特点,盲目教学;③教材建设落后;④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不能突出专业教育特色。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搞好红色美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该专业课堂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实现教学目标。传统教学中有限的信息量不能使学生完整的认识“红色经典”。基本的知识目标不能完成,能力目标更不能实现。要较好地实现两个目标,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教学方法上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部分采用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2、在培养模式上可以积极推进学分制、模块式等教学摸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从体制上保证他们能成才,成好才;3、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将现代教学手段容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提高教学效果;4、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性;

三、发挥红色经典艺术作品魅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有益探索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我们以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工作:

(1)促进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创作;(2)加强红色经典艺术的学术研究;(3)加强红色经典艺术的资源建设;(4)加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5)把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6)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普及;(7)开展培训。

四、依托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资源,开展文化传承,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通过对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赏析,我们可以更为直接的增强对历史的认知。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创作是由于其来源于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实践,表达的是各个时代革命者和建设者的所感、所悟,传达的是时代的需求,代表的是各个时代先进文化与先进思潮,确保了红色经典艺术作品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价值观,必将对当代青年学生产生广泛、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鲁迅先生深刻地揭示了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他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椅可辅翼道德以为治”。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回顾历史,正视自我,俯视时代,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为出发点,来思考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并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置身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实践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对前辈的超越。正是这种巨大的激励行为,使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能够在当代学生中引发巨大的共鸣,并实现自已的梦想中,不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梁盛祥,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导刊,2006,(5):42.

经典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国学 经典 语文 道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的教育内容囊括了语言、文学、文化、科学等诸多方面,而国学经典,无论是文章语言、结构,还是艺术成就,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代中学生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现状分析

“经典诵读”活动在中国的全面开展已经有些年头了,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这一活动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笔者在梳理文献资料时,发现学术界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方面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其积极及消极意义的探讨,对于“国学经典诵读”与中学生价值观、道德形成之间的关系探讨不是太多,可以说是现在家长和社会上对于“国学经典诵读”还处于很表面的阶段,有些家长甚至于将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看作为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手段,国学经典中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传统美德,并没有得到传扬和继承,这一做法无疑是未能完全理解国学经典之内涵,国学经典诵读存在着片面性,又或者是有些人认为国学特别是传统儒学太过中庸对现代社会缺乏积极意义,导致学生面对教材中的经典都是消极地对待,仅仅将其看作为一种知识。

二、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语文学科在各门功课中的作用十分清晰,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特别是阅读教学,阅读课既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学科属性,又具有着丰富的人文属性,对于经典桥段的阅读尤为如此,阅读课可以看作为将语言和文化进行糅合的工具。环顾当下的考试模式,无论是高考语文,还是中考语文,其分值明显凸显了语文的重要性,经久不衰的文章谓之为经典,是文学的精髓之所在,阅读经典、鉴赏经典的文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方法,更是思想和精神上的熏陶,获得文学修养上的提升,足以让其受益终身,实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

三、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程目标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语文课程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学是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符号,承载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智慧,更是“民族文化之根”,国学经典中富含着能够引领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资源,这些资源都会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现在看来,关于国学经典对学生作用的全面性研究的人不是太多,笔者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其家长,对于经典德育教材如《弟子规》等经典读物表现出来的热情要远高于我们平常的班会课教材,笔者在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调查后发现,平日里重视国学经典诵读的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很多方面都有了积极的变化。

四、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通过研究将国学经典作为载体将语文教学与美学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国学中的古典诗歌以其经济的手段表现最广阔的生活,描绘最美好的境界,抒发最丰富的情怀,大千世界的瞬息变化囊括在短短的诗句之中,有着摇曳生姿、声辞俱美、情韵无限的艺术魅力与美学的结合,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从中发现美、在美中陶冶性情并创造美,继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这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学要求。

五、结束语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为诸多要素,也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经典诵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儒、释、道三家的精华,不仅仅会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人格的健全,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经典诵读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提升;其次,在道德价值的层面,读诵经典或学习先贤格言都有益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再者,在学生智力水平方面,经典诵读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大为提高,并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力;经典诵读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整洁朴素、优雅自然的仪表,以及从容豁达、谦虚有礼的风度……这些都说明了经典诵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邦.呼唤渐行渐远的“君子之风”——浅谈国学教育进入中小学必要性[J].龙岩学院学报.2005(06).

[2]金林祥,张正江.论少年儿童读经教育的德育意义——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有益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上一篇:关爱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