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9:59:44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文学经典能够潜移默化地培育艺术生的情感表现力。情感是艺术的法则与灵魂,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乐记》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认为“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斯坦尼在他的表演体系中表示“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统帅,创作的推动者和动力”就是“情感”。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有疏远、淡漠的倾向,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一个人情感丰富不丰富,善不善于体验、表达、处理情感,表明了一个人的情感表现力。情感表现力是人的情感发生、感受、表达、提升、创造、处理等的综合能力。比如演员在创造角色形象时,情感的创造非常重要。而创造角色情感首先要有相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缺乏情感表现力,就无法创造人物的情绪体验,反之,就比较容易把握角色的情绪与情感,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情感表现力既是先天质素,也是后天能力。可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培养,也可以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培育。情感是文学的本质。经过审美的提升,文学情感比日常生活情感更具美质。文学经典以恰当精妙的语词,以描写、叙述、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细腻地展现人的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系列练习,读者可增强情感感受能力。

文学经典可提高艺术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文学经典作为艺术,首先是审美的。“没有审美价值,文学经典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立命之本。”通过美的艺术形式,文学经典把现实中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典型地表现出来,形成美的艺术形象。审美感知能力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对作品欣赏品评时,欣赏者凭借感知能力捕捉形象画面,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把握能力会得以培养和强化。审美想象能力是最突出的审美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带有创造性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可以使人才思敏捷,一个情节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绘、一个比喻的运用、一个词语的取舍,无不与作者的想象力相关。艺术对想象力的要求是丰富而活跃的,对艺术来说,想象力是极为可贵的品质。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文学经典飞翔的翅膀,“在文学的建筑工艺学上,想象力成为最重要的建筑师”。马克思推崇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因为它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想象贯穿在文学意象创造和文学欣赏再创造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训练和文学欣赏操作可以培养受教者的审美想象能力。此外,描写艺术的佳作让受教者体验各种口味的美感。“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林嗣环《口技》),让人体验民间仿声艺术的魔力;“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魏学洢《核舟记》),让人体验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让人体验琵琶女演技的高超;“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让人体验公孙大娘刚柔相济、吞吐自如的舞蹈风神。在此,文学与艺术水融,引人无限遐思。

文学经典能够拓展艺术生的精神空间,塑建其审美境界。艺术是精神活动的产物,人的精神活动越丰富,艺术创造力就越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产生一种身心的喜悦,一种美感的喜悦,从而进入一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生境界。”文学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让人的精神活动越来越丰富,精神空间越来越宽广。学者钱理群曾指出,要用“科学的眼睛”和“文学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文学经典构筑了独特的心灵空间,“在超感性的体悟中,人们摆脱了感性物态和现实生活的种种羁绊,使精神获得升华,从现实境界进入到理想的境界”。通过对文学的审美形式意味的感受、领悟,使情感、心灵受到涤荡、净化,从而塑建审美的人生境界。

文学经典能够健全艺术生的心理与人格,提升其道德水准。艺术之路漫漫,既有快乐幸福,也有辛苦、痛楚甚至折磨。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是专业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心灵活动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载体,文学经典是心灵的栖息地。“在什么地方人才能找到自己梦牵魂绕的心灵家园呢?回答当然只能在文学与其他艺术里,因为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人既置身于一个个十分具体的境界又可以对它们来开审美的距离,获得心灵的满足。”文学经典让人宣泄内在情感,心灵得到解放。“艺术在我们身上引起的温和的麻醉,可以暂时抵消加在生活需要上的压抑。”文学可以疗伤,“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幸福,是生存的神话,是人们的自我救治、自我保健。”文学经典使人心胸开阔、心灵纯洁、人格完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孔子认为,君子人格的养成从始至终都离不开文艺经典的熏陶与启迪。“文学的目的……就是在人们的灵魂中间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文学经典的精神道德力量巨大。屈赋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杜诗的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圣洁情怀,保尔相信自己、不怕困难,牛虻信念坚定、敢于牺牲,令众多读者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文学不是一门职业,但是,它对于人们认识自身的感情世界的丰富性,洞察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学习美,感受美,传播美,进而提高人的整体性修养,有着根本性的意义。”要之,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使文学经典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共通性质,能使接受艺术教育的人触类旁通,对艺术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爱弥儿:论教育》,乃卢梭笔下的第一部小说体教育专著,写于1757年,出版于1762年5月。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其自然教育观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上述文字是我们通常意义上对卢梭名著《爱弥儿》的常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不仅仅深深植根于普通读者的头脑中,更是左右了诸多专业的研究者。

2013年1月,知名学者刘小枫的文章《〈爱弥儿〉如何论教育》发表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阅后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从哲学的视角对《爱弥儿》的全新的解读与审视,颠覆了我们对卢梭这部经典之作的传统印象,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还《爱弥儿》――我们曾经视作教育学经典制作――一个本源。

那么刘小枫先生到底是如何解读卢梭经典之作《爱弥儿》的呢?其新意又在何处?

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观点立论大有创新。此前的研究者以及大部分读者都认为卢梭的《爱弥儿》讨论的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刘小枫先生的文章则别出心裁:认为卢梭的《爱弥儿》只讨论"少数优异者的教育"即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精英教育"(尤其是立法者的教育)而并非面向大众教育,即《爱弥儿》探讨的是如何把少数优异的灵魂教育"成人",而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教育论,不是探讨一般意义上的公共教育。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列举了大量的例证,包括卢梭本人的著述《山中来信》《社会契约论》等的表述,以大量合理严密的推论充分佐证了自己的观点。

其次,站在全新的研究视角并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作者将卢梭的《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二者间关系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义》之间的关系相提并论,并进行比较推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法义》,两者的关系可以看作:有什么样的立法者,就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制度。后者讨论立法和立法家的问题,前者讨论立法者的教育(精英教育)问题。本文把卢梭的《爱弥儿》与《社会契约论》比较,从文本本身得出《理想国》和《法义》之间的相似关系。同时,从《爱弥儿》以及卢梭的其他文本和书信中寻找相关的事实,形成证据链。最终研究结论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卢梭的《爱弥儿》所谈论的教育正是如何养育和教化人的灵魂。并且进一步论证到并非所有的人都适用于"教育"――灵魂立法。灵魂的内在立法先于且高于外在的强制性立法,或者说教育少数自然天性具有德性趋向的人,先于且高于教育"那些不服从以及天性有欠缺的人"。教育少数天生德性优异的灵魂就成了建设优良的政治制度的关键。利用柏拉图著作的关系,通过对比且类比的论证进一步证明了作者本人的观点。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学校成立了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培训工作。采取“层级管理”模式,层层落实职责。

2. 关注过程管理,重视培训实效。根据中层干部培训性质,我们建立了“三制”,做到了“三定”。建立领导干部培训档案,采取“跟踪式”考核与“终结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动态地关注每一位干部的成长轨迹,使每一位干部在培训中成长,在岗位上锻炼。

3. 突出领导成员培训,率先垂范。坚持周一例会制,实行分管工作成绩与考评挂钩制,实行分管工作全责制。全体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每学期听课达到60节以上。

二、把握好培训形式和内容,保证干部培训的实效性

1. 培训形式多样化。学校采取集体面授学习与个体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读书自学与交流研讨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教育考察与教育论坛等开放性活动进行培训。

2. 培训内容体现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中层干部的培训坚持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相统一,以提高学校中层干部创新工作能力为重点组织培训活动,从知识学习转向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拓宽培训渠道,造就一支“懂教育、精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教育管理干部队伍

(一)“两模一题”干部培训模式,提高了领导的管理及领导能力

1. 互检互学——助推快束成长。“互检互学”干训模式是安图县进修学校根据“案例教学”的培训宗旨独创的一种干训模式,通过团队或区域内的互检,促进受检方,梳理本单位先进的工作思路及管理办法,提炼出工作上的特色及亮点,形成一个或几个鲜活的案例。通过互学,资源共享、达到了共同提升的目的。

2. 参与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参与式培训实践学习的平台,一是把来自领导干部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典型案例作为培训的主题及培训的主要素材。二是以典型发言、小组讨论形式,让学习者人人参与。在培训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也深入领会参与式培训的可操作性。

3. 教研活动——提高研究能力。学校构建了富有学校特色的教学一体、同伴互助“四个一”的校本研修培训模式。每学期,领导进行一个基于问题的主题研究;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每学期进行一节领导展示课;每学期进行一技之长的展示。采取个人研修、同伴互助与集体研修相结合形式,对全体领导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基本技能培训,提高领导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搭建活动平台,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领导干部综合能力

1. 专家报告——让我们开阔视野。一是通过网络视频,听专家报告。二是聆听专家讲座。延边州学院、安图县进修学校为教师们创造一切机会,让我们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三是外出参加培训。中层领导十分珍惜外出培训学习机会,也在培训学习中完善、提升了自我。

2. 读书活动——让我们走近经典。组织领导阅读文化名著和教育经典,汲取精神养料,陶冶情操,提升思想水平。每位领导除必读教育专著外,还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一本教育专著进行研读,每月开展一次同伴互助教学一体“四个一”校本研修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写一篇近1500字的读书心得。本学年度,领导带头学习背诵《礼记·礼运》,进行了以“打造书香校园,传承经典文化”为主题的教师经典诵读竞赛。

3. 教育讲坛——让我们沉淀升华。搭建中层干部交流学习平台,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让全体领导在同行面前交流自己的教育心得和研究成果,鞭策自己,提高业务能力。每学年度,全体领导写一篇工作案例,开展以“我的教育故事”为主题的经验交流活动等。诸多的培训活动,发挥了中层领导指导与教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做到了教学相长,提高了中层干部培训的效能。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红色经典艺术教育;音乐表演专业;实践

2011年百色学院继沈阳音乐学院等五所高校之后第二批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的大学。对于处在成长中的百色学院艺术系来说正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正是在这样的有利环境下,百色学院艺术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设和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建设,艺术系逐渐成长起来,为百色学院的发展汇聚了力量,为我院宣传红色经典文化、扩充素质教育内涵、加强艺术学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百色起义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四得”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1 红色经典艺术教育融入音乐表演专业的意义

红色经典艺术作品是指在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能够传播真理、激发斗志、传播正能量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红色经典艺术教育融入音乐表演专业对于音乐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利用“红色经典”的音乐教育资源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既能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又能培养其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而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表演专业中的融合更是能将戏曲、民歌、舞蹈等音乐舞蹈元素融合起来,为高校音乐教学带来更加多元化的题材,有助于激发高校音乐教学的创新力、对于推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品。

2 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实践成果

百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通过五年的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目前基地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艺术创造及艺术研究建设、艺术实践建设和资源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在学科团队建设方面

音乐与舞蹈学院组建了21人的学科团队,明确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有三人晋升为副高职称,五人晋升为中级职称;培养了2名学科带头人;10 ~ 15名红色经典创造人才;支持教师到美国加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进行访问5人;经过音乐与舞蹈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科团队在音乐表演专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2.2 在课程建设方面

为扎实推进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百色学院从2012年起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其中开设一批以百色起义精神、红色艺术、红色文化等为内容的“红色经典教育”微型通识选修课。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设,“红色经典”系列微型课程全面开课。

2.3 在艺术实践方面

以音乐与舞蹈学院红色合唱团的成立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最为突出。合唱作为教育的高级艺术形式,是审美教育中具有普及性、广泛性、实践性等特点。合唱团的成立不仅可以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锻炼其组织、编创、合作能力,更是在对普及音乐教育和高雅艺术、宣传红色经典音乐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体现出了实践性。合唱团自2014年成立以来,除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演出活动。如 “红歌大家唱”、 “百色起义组歌”演唱会等。还参加了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等演出活动有十余场,并取得优异成绩和一致好评。其次体现出革命性和民族性特色。红色合唱团紧密围绕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要求,打造艺术教育特色专业,在作品改编、创作、舞美设计、宣传等方面无不体现出革命性和民族性特色。

2.4 在红色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

在艺术创作上,由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编辑出品了《百色起义红色歌曲赏析》、《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教材两本,以百色地方民族音乐为素材改编创作的《百色起义组歌》15首。以红色经典艺术教育为主要研究放向的课题获得自治区教育厅科研、教改课题立项2项、校级科研、教改课题立项多项,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有关红色经典艺术的论文和作品10篇以上。同时,举办了5场红色经典教育学术讲座、参加了2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的交流活动。

3 红色经典的艺术教育的传承和发扬

在受到当今多元化文化模式的影响,红色经典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小,尤其在年轻的一代当中更是不被接受。如何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中让红色经典文化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如何在年轻的一代中继续根植红色基因,不忘记红色经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这是目前摆在高校中尤其是被教育部评为“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基地”的学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工作者紧迫的任务。

3.1 转变教学理念,变动教材内容

为使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表演专业中得到发展,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继续在经典艺术教育的实践中修改教学大纲,确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办学、教学方向,丰富教学手段。深入挖掘红色经典音乐的文化内涵,丰富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形式。在声乐、舞蹈、钢琴、民乐等课程教学方面继续加入本地丰富的红色经典文化,不断实践和探索,走出一条既具有特色的符合教学规律同时又能受到同学喜爱的课程设置模式。

3.2 树立红色音乐的研究、旅游等品牌

百色学院作为全国十一所“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基地”之一,相对于其他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地域上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在不断研究的同时,成立红色音乐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经常性举办红色音乐文化研讨会、学术报告或者交流会等。

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表演专业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红色经典文化的内容。同时,音乐表演专业在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当中又能较好的凸显出其专业的特点并在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挥高校艺术教育的特长为红色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是高校教育的使命,也是红色经典艺术教育在音乐表演专业实践中的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颖峰,李红梅.论江西红色文化的品牌发展[J].井冈山学报,2012.

[2] 郝玉超.高校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与教学之我见[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13(30):20.

[3] 王鑫安.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6(19).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很好地完成培训任务。近五年来,本人完成了学历提升,获得了本科文凭;参加了省珠算式心算师资培训班、省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研讨会;参加了XX区委组织的发展党员培训班、区教科室组织的教师专业成长系列主题培训活动;每年暑假均保质保量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暑期培训。

二、教育工作:

作为一个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健康、文明、团结、创新”的班风感染学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学生个性心理健全人格的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平时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培养学生自立的本领和创造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材,增强孩子们的信心,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调入实小后的2009年,金田六(7)班学生在学校黑板报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学校运动会中获年级三等奖。

在日常的班务工作之余,不忘及时总结提炼,《交流·资源》发表于《学校管理》2008年第2期;《儿童文化:德育提升的有效载体》获2008年省教海探航征文三等奖;《以儿童文化为抓手,提升小学德育实效》获XX市2007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浸染儿童文化,提升德育实效》获XX市2007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

团结同事,善于发现同事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能;2011年,本人任组长的XX五年级组被评为XX市优秀教工小家。乐做份外事,以“药店里的甘草”身份活跃于学校各项特色创建或迎查工作;五年来,本人为学校撰写各类计划总结30余篇。

三、教学工作:

2007~2008年,本人任XX小学教科室主任、执教六年级数学;2009年调入实小后,先后执教XX六(7)班数学,金田四(6)、(10)班数学,XX五(10)班数学,XX五(10)、三(3)班数学,并接受学校委派,任XX五年级办公室主任、五年级数学备课组长。

参加各项教学工作培训后,及时与全校教师分享培训心得体会。在实验小学,每年执教“每周一课”,传递自己的教学理念、展示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备课组长,积极组织全组数学教师集体备课,为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提供试卷。

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青蓝工程”中的结对徒弟顾XX老师,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教科研工作:

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在区级以上教育媒体为学校发表通讯上百篇;参与实验小学每一期《蕊春报》策划组稿。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现有的教学困境,不仅与高等教育的功利化意识有关,也与教师自身课程意识的落后有关。要改变这种现状,不仅需要决策层面的政策引导,更需要教师自身从课程认同意识、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上加强自我转变和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课程意识

在传统的西方大学观念中,大学是高贵的精神隐修院,往往承担青年精神成长的社会功能。随着近年来就业逐渐成为大学教育成效和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后,当代中国大学似乎出现了人才流水线与市场订单培养的趋向。大学的市场化乃至功利化导致了大学课程设置的市场化和实用性。而一批传统的人文类课程,由于尚未有效地与现实、市场结合,逐渐走到边缘状态,这其中就有大学语文课程。统观现有的大学语文课程形势,尽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1],但由于行政方针解读的多方向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在具体操作过程走进一种混乱状态,无论是课程地位、课程学时、开课范围都在逐渐萎缩。

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除了上述教育环境的改变、经营策略的调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学语文课程承担者――任课教师自身的课程意识的落后甚至缺乏。一门课程要得到新生乃至繁荣,不仅仅需要外部条件的有效支撑,更需要课程执行者如何从自身的角度去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从而确定课程自身的学科价值和教学规律。因此,转变教课课程意识就成为当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最为迫切的工作。

一、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认同意识

现今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其实并没有职业的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的教师。通观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分配,往往有两类人群在从事这门课程教学:一是刚刚从事高等教育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在被主观认定其专业素养尚未稳定的前提下,相关院部会安排其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二是教学课时不满的教师,在一些院校,教师每学年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课时的要求,教学量的达标与其职称评定、评优分配有一定关联,这就促使教师在专业课程不能完成其教学工作量时会暂时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由于这种独特的介入特征,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在任课教师的课程意识上出现了偏差。在第一种情况中,年轻教师在尚未完全掌握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规律的前提下,大学语文成为其逐渐成长、磨合的试验田。然而,作为一门以“语文”为内容的课程,需要复杂的知识结构和成熟的教学方法。除了淡薄的教学理念之外,导致年轻教师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时最大的弊端就是其教学心理。大多年轻教师往往会将此课程作为跳板,当其教学年限或经验达到一定程度,其专业课程会成为其教学的主项工作,因此年轻教师势必不会产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同意识,也不会积极去探索其课程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课程认同意识的缺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师层面就缺乏热情,也缺乏一种课程事业心。在第二种情况中,出于追求课时量达标的现实目标,加上教师本身并不是职业从事大学语文相关教学,也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会从专业性上去思考教学和研究,不会对课程有归属感,自然也不会产生良好的课程认同意识。以此,大学语文教学在现实基础上往往变成年轻教师在科研能力未成熟和职称未晋升前的跳板,也往往变成资深教师完成课时要求的工具。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大学语文教学必然走向看似自由而实是不规范的道路,因此,从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情况看,大学语文教改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改变师资,促成课程认同意识的产生。

解决以上问题,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要形成固定的专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障碍就是学科归属的问题。200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中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可以说,大学语文的课程价值在母语危机和人文危机的背景下逐渐为行政部门所认同。2008年,南开大学首次将大学语文教育作为高等中文教育的研究方向列入其博士招生计划。这应该说是大学语文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定位上的一个飞跃。但是,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应该界定在哪一门类中,应该归于文学类课程,还是归于教育类课程,这个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而这种学科归属的模糊带来的一个很现实的后果就是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学术性含量的否定,导致在现有的职称评审体制中,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无法以大学语文为学科去晋升相应的职称。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他们一方面从事具体的大学语文教学,而另一方面在科研上又必须选择别的学科来进行理论研究。因此要形成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队伍,最关键的是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而让每个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学科性质和要求的引领下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和研究。

二、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

一门课程的成熟、完善、发展,离不开任课教师的课程自觉意识,同时也和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一方面是指任课教师能视课程为学术研究的载体,由此延生自己的学术道路,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能从课程原则、规律、内容和方法的角度自觉进行学术思考。良好的课程研究意识是促成课程走向系统性和科学化的重要条件,是提高课程品质的重要保障。

通观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处于淡薄状态。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0所收录的与大学语文相关的论文进行统计,2000年论文总数为66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2001年论文总数是82篇,核心期刊论文6篇;2002年论文总数99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2003年论文总数107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2004论文总数125篇,核心期刊论文9篇;2005论文总数158篇,核心期刊论文17篇;2006年论文总数211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2007年论文总数355篇,核心期刊论文35篇;2008年论文总数310篇,核心期刊论文14篇;2009年论文总数243篇,核心期刊论文21篇;2010年论文总数293篇,核心期刊论文29篇。从上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语文研究论文数量虽消长不定,但总体上是处于增长的状态,但这个数量和其他课程教学论文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同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所占比例却非常低,并没有出现生长增加的趋势。再看论文的作者,通过不完全统计,发现现在从事大学语文课程研究的往往是在工科性、职业技术类的院校工作的学者或教师,很少有来自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撰写的大学语文课程论文,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工科性或职业技术类学院没有中文专业,中文教师大多从事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公共课程的教学,而综合性大学往往具有中文专业或与中文相关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仅仅是一种“副业”,因而也就很难进入到其研究视野。

要强化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不仅仅需要教师自身对于课程的主观接受和主动思考,更需要在大环境背景下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推进。我国当下的科研基金资助形式往往是偏于专业学术研究而弱于教育教学研究,这种现象不仅仅表现在资助的金额上,同时也反映在不同机构的重视程度上。教师更愿意全身心投入对专业学术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得到科研支持进而职称晋阶,而教育教学研究在当下背景下并不很受高校教师重视,特别是在综合性大学。因此,在大环境下加大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政策宣传和资金扶持,在小环境中加大对教学教育论文的重视甚至激励,都有可能激发教师对于教学研究的热情,也会因此带动大学语文教师对于本课程研究的自觉行为。

三、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

创新是任何事物生命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大学语文课程来说,教师对于学科、政策的期待永远是被动的,唯一能够主动去掌握的是如何从根本上将这门课程上好,如何能让课程学习者认同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通过自身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创新意识。

通观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往往具有三个缺陷,就是重知识教学而轻思维训练;角度的单一性和陈旧化;方法的单一性和庸俗化。这些缺陷一方面使大学生内在的接受期待和课堂教学的单调呆板形成需求受挫,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过于熟悉而使之对课程缺乏基本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会推动学生走向课程的旁观者位置,甚至会走向教师的对立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提倡课程教学原则创新,即大学语文教学要以合作的精神调协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和接受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声音共响的课堂环境。大学语文合作教学首先应遵循平等原则。大学语文课程往往是以单篇的文学文本构成的文学名著选本为载体(现有的教材大多是以文学选本的形式出现,如徐中玉版、王步高版)。学生以其原有的语言知识与文学知识基本上都能理解文本的基础含义,他们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来作出个性化甚至私人化的解读。这种课程教材的特点会使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基础。而使合作教学具备平等原则的必然性则在于学生内在心理的发展。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的过渡其重要的嬗变在于高等教育对学生自主精神和自由意识的潜在暗示和呼唤,如果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权威者的话,那么高校的教师就有可能成为学生怀疑和批判的对象,学生已经开始用属于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是非,用属于自己的声音去发表观点,这种内在心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是无法也不可能被忽视的。因此教师单一的传授或自我的表演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甚至成为学习批判的对象,自由阐释和平等言说是学生内在心灵最大的声音。大学语文合作教学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开放原则。基于大学语文的教材性质,大学语文上的互动,大都是没有既定答案的,所有经过讨论而得出的结果都有可能是最真实的答案。教师的观念与学生各自的观念构成了对互动问题的开放理解,彼此互存。这种开放原则一方面使课堂教学获得一种自由活泼的风格,使学生对于课程的态度从厌恶走向亲近,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活跃思维和辨析选择,促使他们进一步融入课程教学而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是简单传授具体知识和实际技能,而应是师生以课堂为空间,以文本为载体在平等而开放的场所去感知、思考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自觉的语文观念和母语意识”[2]。

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也可以表现在教材创新上。现在高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众多,作为通用性的教材也很多,如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温儒编的《高等语文》等。这些影响度高和使用范围广的教材在体例上往往有两种:一种是以主题的方式分类,这以徐中玉版《大学语文》为代表,一种是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分类,以温儒敏版的《高等语文》为代表。但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分类,其最终都是以单篇文章为载体,以一种文选的形式来反映其体例。因此,选什么样的文章为大学语文教材是最重要的问题,也因此衍生出众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讨论,如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大学语文课程选文的经典性和创新性等。其实,就具体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给予学生最大的困惑或者说学生反馈来的最多的意见就是选文与基础语文教育的重复。在已有的讨论中,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重复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尽管与基础语文教育课文重复,但高等教育教师在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更多元的甚至更创新的阐释,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选文重复会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丧失对课堂的兴趣,加之任课教师也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对学生熟悉的选文作深入的挖掘,因此选文重复不仅不会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热情,反而会加重大学语文边缘化的趋势。二是选文的经典性问题也是值得深入反思的。确实,在文化和文学的发展洪流中,经典文学成为文学史最璀璨的符号,也是文学史魅力的主要来源。但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只是文学长河中最响亮的主唱,而真正支撑文学发展乃至文化流变的是普通文人的合唱。因此,经典作家和作品代表某一时代文化与文学的高峰状态,其他类型的作家和作品确实也是这个高峰产生的平台和基础。经典作家和作品确实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乃至教育意义,而所谓不经典的,或者普通的作品也依旧具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就大学语文课堂来说,在既有的阅读史和教育史中未曾熟悉的作家和作品在一定意义上更能引起他们注意和好奇。如,我们在介绍中国传统政治发展时,可以引入一些诏书,如汉武帝《求茂才异等诏》;在讲授传统文人精神时,如果引入一些古人的自荐书,如东方朔自荐书,这些别致的文章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神。它们尽管不是常见大学语文选文的对象,但其课堂价值或者说其所产生的课堂效果并不亚于经典性的作品,而且它们很具有新颖性。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在兼顾经典性的前提下,一定不能忽视教材的出新求变,只有这样,大学语文课堂才可能从死气沉沉中走出来,使其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识还可以表现在实践内容的介入上。大学语文课程很重要的精神是培育和提升学生对于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感知能力。如何提升其感知能力,除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形式、如文本联想引导等,还可以加入实践性内容。也就是说,大学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被局限在狭小的教室空间,而可以拓宽教学环境,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第二空间,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更广阔更生动的社会空间和自然空间,学生通过接触更生动的社会和自然空间,就有可能在历史真相发生地去感受文化和文学的深沉内蕴。如,可以进行区域文学调查,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产生的民间地域,去了解民间文学的生成机制,同时也掌握野地调查的原则和精神;可以在文本解读时,通过登临观览来引导学生获得与文本创作主体相似相近的视野空间和心灵境界,从而尽可能使阅读者和创作者之间产生沟通和共鸣,这比在物质教室更具有教学效果。当然,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其实还可以引入文学创作环节,尽管文学创作内容往往由应用写作和普通写作课程来承担,但古典文学创作却是当今文学课程罕有关注的领域。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曲赋的创作好奇和热情,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学的体认和接受。

总之,一门课程的命运,不仅仅掌握在决策者的制度、政策、扶植和引导上,更掌握在课程执行者的内在认同、研究、创新中,只有通过课程执行者自身课程意识的改造乃至改变,才能使课程在政策薄弱甚至缺失之时获得前行的元气,才能让教学对象产生亲近接受之心,也才能获得决策层面过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Z].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6.

[2] 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J].南开学报(哲学社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寻求更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与成熟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相比,进入职场的新教师刚完成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教育和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可以说是具备了较为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知识,但这些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往往缺乏有机融合,未能有效地转化成为教育知识。因此,新教师还需要通过入职培训和专业成长,不断增加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智慧。那么,作为新教师,如何在初入职场的一年内站稳讲台,成为合格教师,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新教师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站在新教师自身的角度,专业成长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听课是新教师学习借鉴他人课堂教学优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特别是听成熟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对新教师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听课前要精心准备。在听课前必须对教材深入了解,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自己必须在听课前清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有自己的教案,以便在听课时和被听课的老师讲的课进行对比,取长补短。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准备,及时和被听课的老师交流,了解并认真钻研上课的内容,做到有准备地、带着问题去听课。

第二,听课时关注细节。新教师在听课时首先要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细节,如教态、板书、教学手段的使用,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时间的安排等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方式。因为,这些细节是新教师迅速站稳讲台的必要条件。

第三,听课后要及时反思。听课结束之后,要及时和授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学方法选择、重点难点处理设计的原因与依据,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解和领悟。比外,还可以边听边反思,在观摩授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境时会怎么办和该怎么办,在这样的对比反思中,捕捉到别人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差距,把别人的教训及时地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听课,通过记录与反思,让听课活动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是记有思维的教学细节。精彩的教学活动往往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之处,这些细节有深意、有价值,充满思维的光芒。二是记有争议的教学设计。为了达成目标,教学者总希望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或者流程。但是,再精巧的设计也难免有瑕疵。加之由于理念的差异,同样的内容,设计会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听课者既可以认同这种设计,也可以不认同这种设计;在观看教学设计时,既可以欣赏流程也可以思考:如果换作我,我会如何设计。这样就产生了争议,也就有了价值。三是记有价值的教学感悟。作为教师,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所以,新教师在听课时并不需要把板书抄一遍,也不需要跟着教师的节奏把学生应该回答的问题回答一遍。听课,实质上是观察别人如何上课。在观察中,总会有一点体会、一些思考和一些感悟,新教师如果把这些感悟记下来,并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则能够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说”:勇于承担,积极分享

教师,终究要以课堂安身立命,能否迅速站稳讲台、扎根课堂,是新教师教育生涯的关键一步。公开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交流的一个载体和平台,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对新教师来说,看别人上公开课与自己亲自上公开课是完全不同的经历。新教师一定要勇于承担起公开课教学任务,让公开课成为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加油站。

一是课前准备的淬炼。在准备公开课的过程中,新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做好教学设计,这有利于提升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解读能力;其次,还要了解学生,掌握学情,以学情定教学方法,这有利于加深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和教育能力;同时,公开课的压力可以使新教师强迫自己采用新媒体、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完善新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是课后总结的提升。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公开课之后,新教师需要对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理念进行全方位反思,并吸取专家与同事的建议,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便于自己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采取对策。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是课堂成功的价值。公开课的教学实践,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堂成功的公开课对新教师的作用更大、意义更加深远,有时甚至会成为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因为,成功的公开课会赢得同事和学校领导的认可,会确立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新教师增加自信,激发热情,促进其教学生涯的顺利前进。

关于“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新教师要锻炼好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教师是“人”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师既要善于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传递给他人,也要有能力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师生关系、同事关系,都依赖于良好地沟通与交流,新教师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完成从大学到中小学的情境转换,就需要从“说”上下功夫。一是说得得体。学生用语与教师用语有所不同,学习语境与职业语境不同,表达意思需要得体,符合身份。二是说得到位。教学用语,责在精练,教育学生,责在情理交融。三是说得恰当。教学要善于抓住时机。古人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把握良好的时机,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机说出来,效果截然不同。

三、“读”:读书读人,增强底蕴

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我国著名学者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阅读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一是读中华经典文本,中华经典文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无论是先秦散文、汉赋唐诗,还是宋词元曲,对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新教师,读中华经典文本,就是在承续中华文明,涵养个人底蕴;就是在读懂中国,理解民族;就是在领会使命,学会担当。

二是读中外教育经典作品。作为新教师,除了向先贤学习人格品质、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之外,还要向教育名家学习育人之道。教育经典,是历经时间考验和时代变迁、大浪淘沙形成的世界教育遗产。读教育经典作品,理解教育之本质,有利于让新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加厚重,也更具理性,不迷失在当下浮躁的时代。国内的可以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叶圣陶教育文集》;国外的可以读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福禄培尔的《人性教育》、杜威的《民主与教育》、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方法》、马卡连柯的《儿童教育讲座》、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等。

三是读一线教师的成名之作。一线教师的成名之作大都会描述其成长的轨迹,他们的成长可以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一种范式。另外,从实用的角度看,许多做法甚至可以拿来就用,能够快速增长新教师的教育技能。一线教师的著作中,成名之作往往集中包含了其多年教育经验与智慧,最能反映其教育思想与主张,应该是教育精品之作。读一线教师成名之作,研究名师成长之路,可以为新教师制订自我成长计划和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四、“写”:勤于写作,进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与关键.而写作便是最好的反思。与专业作家的写作不同,教师写作其目的、手段、方法都以教育为核心。新教师刚刚经历过大学专业论文写作训练,对于基本写作要求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刚刚成为教师,大多都无法直接写就专业教育论文。所以,我在这里所说的写作也不是专业论文写作,而只是一种教育叙事写作。

一是写教育行为。新教师书写教育教学行为,从表面上看,是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实际上,是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历史。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说:“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非常提倡师生共写随笔,他是把教育写作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化路径来对待的。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书、读书之外,肯定有许多思考与困惑,写教育教学行为,就是通过写作把这些思考积累下来,把这些困惑整理出来,慢慢地变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是新教师,每位教师都应该把教育写作变成一种教育常态。对于教师,写作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积极态势。经常处于一种不间断的写作状态和写作行为之中,教师的教育实践才转化为教育理论,吸纳的教育智能才转化为教育艺术,个人的教育特色才会转化为教育风格。

二是写教育事实。新教师每天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而且又极其生动珍贵的特有的实践和感受。上完一堂课,或看完一篇文章,或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甚至听同行、专家、领导的某一句话。都应该随时把自己的思考用笔记下来。否则,这些“活”的、“细小的”、或许有重大研究意义和价值的“思想材料”就会稍纵即逝.实在可惜。实际上,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只有勤于积累,才会越积越厚;拿起笔来思考,才能全身心地贯注于文章的写作之中。拿起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这却能促使新教师慢慢地去摒弃外在的浮华和内心的浮躁,同时也能促使思维和情感迅速进入自由、灵动的积极状态。有教育家说过:“每一位教师都要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三是积极分享写作成果。与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是一件快乐的事,也会变成新的写作动力。分享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既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发表,也可以通过博客微信推送。考察好多名师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第一次发表教育文章会成为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不仅鼓舞着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管建刚老师曾说:“如果没有发表带给人的刺激,恐怕会有很多人在第一阶段就坚持不下来,被淘汰,被淹没。”

当然,如果新教师专业素养比较强,还可以进行专业写作,即撰写教育论文。论文的写作过程,是提升新教师理论素养的过程,也是锤炼新教师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更是新教师将教育理论内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研究前沿;物理专业;课程教学;渗透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07-02

一、现实背景及意义

在物理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着重突出的是经典物理部分,而对物理学前沿知识的成果、思想和方法介绍不多,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都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思路方法。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是相对独立的。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科学教育领域,尝试进行改革。各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均重视科学研究前沿教育的功能,其重点也正落在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上。他们甚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入了科学前沿知识,如,美国的PSSC课程、澳大利亚科学教育计划、英国纳菲尔德课程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与推动,我国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也寄希望于加大科学研究前沿的比重,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扬弃。新增内容的教学要求虽不高,却有助于弥补物理教学长期存在的不足。此前的研究表明:将科学研究前沿知识渗透于物理教学中,是一种哲学教育。物理学与哲学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而且相互构成对方发展的背景,尤其在近现代特别突出。一方面,哲学观点促成了某些现代物理理论的创立。譬如相对论的提出具有明显的唯理论色彩;量子论的成功可归属于实证论。另一方面,物理学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当代哲学。相对论、量子论引发了认识论和哲学领域的变革;混沌理论所涉及的不确定性、非线性、耗散结构、自组织等概念也形成了相应的思潮,并开始改变传统的哲学思想。将科学研究前沿知识渗透于教学中,是一种人文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个学习,是通过将未知的外部世界与已知的内部世界相联系,将未知融入已知中的认知过程。这种联系和融合越清晰,学习就越成功。现代物理尤其是科学研究前沿是在经典物理基础上的继承、修正和超越,二者并非绝对对立,在教学上也不能割裂开来。此前研究还表明,科学研究前沿在物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能起到以下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

2.在教学中强调科学家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引导学生创新。

3.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形成合适的科学观和科学精神。物理前沿知识中有大量说明科学相对性、不确定性的事例,将其渗透于教学中,能够开阔学生视野,鼓励他们质疑旧的科学观,逐渐形成具有现代意蕴的科学观。

4.开发物理课程的隐,鼓励学生从求真到求美求善。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往往也是对美和善的追求。因此,在物理前沿教学中很明显,将前沿知识融入物理课堂中,可使学生在学习具体物理知识的同时进行求美求善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考虑在经典物理教学的整体背景中进行前沿知识的教学,换言之,应当多考虑科学前沿研究在经典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二、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从现在的专业设置和具体的物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情况如下。

1.在目前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现状下,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不足的现象,教师往往希望通过“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来改善或者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敢于学习,勇于学习。

2.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课题动力不足,有些学生甚至欠缺完成毕业论文的原动力。而另外一方面,教师却希望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科学研究课题,学以致用。改变学生对学习不敢兴趣,总觉得离应用还远、用不着的态度。

3.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可能认为科学研究和前沿知识太难,担心学生不能接受。实际上,学生对科学研究前沿知识是感兴趣的,因为学生对未知领域是好奇的。另外,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都要求学生自身需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思路方法。从我们学校自身建设角度来说,科学研究前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校努力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人员,其中的科学研究人员不仅仅包含教师、研究员,还包含了学生。而利用科学研究前沿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求知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参与教师课题或者自己申请课题,参与科学研究。

三、渗透与实践

我们以中国计量学院应用物理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科学前沿和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来看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效果。正如前面的研究表明,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让学生开阔视野,认清科学研究本身,鼓励学生从求真到求美求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我们认为,如果说课堂的物理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控制逻辑的话,那么前沿科学研究特别是纯科学研究,则还能体现科学活动的反思。将前沿物理知识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物理学日新月异、激动人心的变化,而本身科学的逻辑和反思往往能够激发他们更大的认知兴趣,并引起其内心深处的探究欲望,从而促进其学习。另外,在具体的实践中,在《薄膜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引入教师自身研究对薄膜物理展开具体的专题前沿讲座,我们发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导师方面。在学生了解教师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导师,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可以有机的结合。近年来,在毕业论文选题的过程中,就有好多学生的题目和指导教师近期的科学研究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让学生很早地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不会盲目地选择专业实验和毕业论文导师,另一方面,在做毕业论文之前,实际上,学生已经近距离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已经逐渐地熟悉了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并养成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这样,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也能够言传身教,更为具体地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一步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自己申报小课题方面。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总觉得离应用还远,用不着,而通过对前沿的讲述特别是教师结合自己的课题科学研究等在课程中的渗透穿插,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感兴趣,想参与科学研究。参与科学研究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在实践中,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这种参与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为老师收集科学研究所需的材料、数据和信息,锻炼学生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的相关研究结构、观点的讨论中来,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大大受益。一些科研项目,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可以由学生来主持,教师来具体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或者申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科学实践方面,特别是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等。在课外科技活动和科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布置一些题目和主旨,利用寒暑假期和周末,作课外调查,写调查报告,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活学活用,丰富自己的实践,通过实践环节将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向深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都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实践环节,对于科技论文写作,尤其针对学生写作不规范甚至照抄等现象,也能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作用。同时,这样的实践也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或者课题奠定了基础。

总之,通过对科学前沿在物理专业课程里的渗透与实践表明,科学前沿地引入,尤其是教师自己的课题科学研究讲述与介绍,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提供了入门和基础,不仅使得学生对科学研究感兴趣而且对参与科学研究有了积极性,学以致用。反过来,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又进一步促进了其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杨邦朝,王文生.薄膜物理与技术[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2]肖定全,朱建国,朱基亮,申林.薄膜物理与器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叶志镇,张银珠,黄靖云,汪雷.以科研促进《薄膜材料技术与物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28(3).

[4]陈世鸥,王辉.前沿物理数学与新课程改革[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34(9).

[5]陈世鸥,王辉.前沿物理教学与新课程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5,3(3).

[6]郭有田.科技前沿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技术物理教学,2012,20(2).

[7]陈苗根,余森江,焦志伟.对比法在薄膜物理教学中的妙用[J].科教文汇,2010,(8).

基金项目:理学院教改项目,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和中国计量学院物理实验中心。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生命价值追寻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高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大学语文教学立足人文性目标定位,借助经典篇章,关注学生精神世界,探寻生命意识和人生价值,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然而,在这样一个将实用功利哲学发挥到极致的消费主义年代里,本着实用性的高职教育中,似乎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才获得了合法性,而人格的塑造与完善、审美情趣的养成、意志力的磨练、为人处世之道等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作为人文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传承知识,同时要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安全、受教育者的审美情感教育、对生命的理解和欣赏等角度来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

1、人文关照、生命呼唤是来自时代需求

每年的l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可见精神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权威统计,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成为影响我们健康成长的隐形杀手。高校作为缩微的社会形态,这种症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陆续发生学生自杀案件是对这种现象的诠释。

一份反映近几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和未来的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大学生对生命持漠视态度”,遭遇挫折时有“1.7%的人想到用结束生命来解决”,在对待大学生自杀行为上,“16.7%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甚至有接近1/3的人承认自己也曾产生过轻生念头。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凸显崇尚生命、注重生命的人文价值,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前大学生生命及人文教育的必由之路。

《大学语文》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思考和智慧资源,能培养学生汲取正确对待生活并且适应生活的精神养料;在与语文的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和生命愉悦的享受,并对人生善恶进行鉴别,积累人生经验,张扬人性美,对人的生命发展起着核心性的决定作用。在大力推行建设和谐校园的今天,《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

2、树立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

语文课程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即语文的实用功能,听说读写;所谓人文性,就是“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立人教育”。“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方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文学是人生的另一种存在,充溢着真情真性、至情至性的生命美学。

《大学语文》以经典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具体作品的解读,还原一种生命精神,使学生感动于这种生命状态;或者通过作品的解读,将一个时期的文学精神揭示出来,使后人感奋于这样的精神形态,从而达到通过文学来认知社会与人生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可以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关注入的精神世界的构建和人格养成,对现代社会日趋严重的人的精神异化现象给予纠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通过读经诵典的过程,体验《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迈,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典雅和谐,宋词的飘逸灵秀等,使民族文化重新弥漫于校园,净化学生浮躁的心态,重归健康和充实。

3、探寻生命意识,关注当下人生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3.1 传统文化传递生命意识。大学语文中的经典文本是几千年来先哲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沉淀了诸多母题--爱情婚姻、人生价值、仕与隐,这些话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的探寻、自由人文的追求。

事实上敬畏生命,爱身养生、安贫乐道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我们可以透过经典文选,看到国人“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而儒家经典中所透露的“忧道不忧贫”,则体现了一种达观的快乐情怀。“君子固穷”,不仅透露出安贫乐道的忍耐力,同时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安顿和精神的超越。陶渊明的“纵浪大化中,无喜亦无惧”是对生命的豁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千古第一文人”苏轼的诗文中浸透了一种旷达超脱又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以山水审美消解生命悲苦的东坡人格。在这种经典人文关照中,体会出怎样以坚强的意志应对磨难和挫折,以对生命执著的眷恋和对社会的强烈关注支撑自己走出困境。

3.2 经典阅读审视当下人生。对大学生而言,现实世界的、悖论、问责是最真实不过的,人文教育唯有穿透现实,方能承受生活的重压。大学语文课程面向的多是大一新生,正面临着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定位、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调整,以及成长过程中接踵而至的挫折,加之对青春、爱情等问题的敏感、困惑和茫然,使他们迫切的需要获得指引和帮助,更容易从阅读中寻求人生经验和价值导向的指引。教学过程中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因势利导,与学生现实世界结合。如《伤逝》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角色代入和角色转换,探讨涓生对待职业的态度和失业后心态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叙事视角叙述效果差异的同时,学会对生活中出现的人际关系障碍等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分析涓生的懦弱和缺乏责任感,在困难面前没有和子君携手面对,而是选择退缩与逃避,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生命在爱情中的责任;而子君在这一失败了的爱情中所体现出的欠缺,则是经济未能独立以及由此引发的自我丧失与人格依附等问题。

4、因势利导、倡导真爱的途径渗透大学语文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

《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授课教师要关注人生,以人为本,教学要用文本的积极因素去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做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人。

4.1 因势利导,榜样激励,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学语文教育中需要因势利导,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充分发挥文本中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许多作家的人生经历、选择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人生观是蕴涵其间的人文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对学生具有垂范作用。鲁迅为改变和提高国人的精神素质而选择的弃医从文,并在时代的风雨中以深邃的目光和坚毅执着的勇气持续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了铁骨硬汉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巴金一生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晚年后对自己的严厉解剖和批判,更是对自我人格不断追求完善的典范。此外,郁达夫的率真、徐志摩的浪漫、汪曾祺的冲淡、北岛的叛逆都以其独特的人生选择来展示和丰富着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家人生选择的关注,可以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影响、鼓励和安慰着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对其健康完善之人格的形成颇具影响力。

作品本身的内涵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王蒙的《安详》倡导一种雍容大度的生活态度,而不纠缠于琐碎小事的困扰;法国思想家蒙田的《热爱生命》里,倡导人生要过得“丰盈饱满”,“领略美好时光”;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芙的《笑的价值》认为微笑面对人生的心态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可以像“利刃一样应对外来的矫饰、虚套和压抑”,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能微笑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4.2 倡导真爱,以关怡情,燃起生命的热情。真实鲜活的生命是充满七情六欲,在我们生活的道路上,亲情、友情、爱情于我们而言仿佛就是我们需要呼吸的空气,但在生活中往往我们会有呼吸艰难的时候: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友情陷入谷底;爱情触礁搁浅……面对如上情况,该如何理性应对?文本中的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祭十二郎文》《追悼志摩》《怀念萧珊》,或哭亲人,或悼友人,心情郁结忧伤,但在哀伤中仍有对生活的美好展望;《关雎》《静女》《蒹葭》等篇章,或表达两情相悦的缱绻深情美好,或表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痴情守望。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山光水影的熏陶中,心灵的狭隘、偏激、冲动、暴怒、苦闷、创伤都可得到修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展现青春洋溢之美;“东南形胜”、“烟柳画桥”的《望海潮》展现风情之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富有诗情画意;《瓦尔登湖》寂寞、恬静、智慧……这些课文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视角,用山水的灵秀、壮阔、幽深、诗情画意来涤荡心灵的埃尘,让我们去体味生命的美好,愿驾生命之舟徜徉在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 叶澜等.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l997(9)

[3]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经典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少教多学古诗文读写结合

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多是经典篇目,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以人教版必修五册和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典诗词共有52首,文言文共有35篇,选文丰富充实。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写作分列学生“三怕”之一二。如何突破这种尴尬状况,值得深思、探讨、尝试。若能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挖掘利于推动写作的资源,以自主阅读推动写作,用写作感悟促进文言文阅读,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形成有现场感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阅读和写作知识的主动构建。

叶圣陶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讲到:“学校训练学生作文,目的在使他们学会写文章的本领……得引导他们在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方面下功夫。” “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就是读与写的“结合点”。怎样才能找准读写“结合点”,从而提高写作水平?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借鉴、实践和探索,笔者初步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写作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读课文,感知课文――找准重点,以读悟写――读写迁移,以写促读――课外拓展,形成能力。

一、少教多学,自主挖掘觅素材

宋代文豪苏轼指出写作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写作需要长期捕捉记录素材。但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没有太多的课余时间阅读积累,写作要么成为“无米之炊”,要么大众化的素材层出。其实教材选入的古诗文,一篇篇都是写作现成的“粮食”。

《项羽之死》,可引导学生自主挖掘项羽多侧面的性格: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东城快战时的勇猛刚强,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赠马赐头的豪侠义气,可引导学生运用到诸如“做人要有尊严”,“得民心”,“不可被自己打败”等话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可利用讨论课,引导学生讨论从邹忌与齐王两方面挖掘素材,例如,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劝齐王纳谏除弊,可运用到“劝谏要讲究艺术”、“敢于劝谏,还要善于劝谏”等话题;亦可引导学生挖掘出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品质,应用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例证中;还可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用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论据。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的文章,在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写作素材上具有可贵价值,可结合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将“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道理,运用于“志当存高远”、“尽志无悔|”、“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话题;另外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又可用于“凡事要深思慎取”、“不能以讹传讹”、“对待文化遗立要有严谨的态度”等;王安石在游山途中因轻信随从,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素材还可用于“要善假于物”、“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话题。

二、少教多学,自主梳理寻章法

构思是写作的灵魂,但绝大部分学生在作文构思上存在着平淡落俗的毛病。教材中入选的古诗文,在构思上往往合理而精巧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章结构,体悟作者文思的匠心之处,通过“依葫芦画瓢”,逐步训练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

《六国论》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的作品,体现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可让学生在预习环节,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明确文章脉络,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其写法对学习规范议论文的作用。

《伶官传序》背景复杂,全文却散而不乱,气脉贯通,结构严谨,正是学生学习写议论文的典范,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有效运用在写作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此篇文章材料繁复,却结构严谨的原因,自主梳理,寻得章法。

《师说》课后练习题有:“课文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说一说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这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鉴赏的方式,细细琢磨经典文章的妙处,逐一将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所涉及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进行合理的归纳、提取,从而实现议论文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迁移。

三、少教多学,自主探究悟观点

高考作文命题逐渐减少对考生的限制,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这将给作文教学带来清新的气息。然而许多学生写作缺乏深刻的思考和有个性的表达。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的形式,选择学生感兴趣同时又对他们的发展有价值的问题设计写作题目;或是以写读后感的形式,谈阅读体会。通过写作练习,不仅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帮助学生集大家之所长,集大家之深刻处,提升品位。

1.对话文本,合作探究

如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后,可以“我看刘邦和项羽”为题展开探究,对比两位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命运和结局,完成小论文写作;《过秦论》、《阿房宫赋》、《赤壁赋》、《短歌行》等文章,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在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对话文本,书写感悟

阅读《六国论》、《劝学》、《师说》、《定风波》,可以布置学生读书心得和评论,提升延伸对文章观点的体悟,同时命制“不要被自己打败”、“成才”、“高贵的灵魂”等话题,通过题目把课内课外打通。

四、少教多学,自主赏析仿语言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出自专家、名师精挑细选之作,它们在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感染读者的同时,更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习作的范本。

如《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运用了高超的描声技法,将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写得真切感人,不仅能触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切实进入“物我为一”的境界。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技巧,现场练笔,将聆听音乐的感受,描写下来。

《菩萨蛮(其二)》(韦庄)、《望海潮》、《雨霖铃》、《归园田居》等诗词语言或优美,或简洁明快,或清新,或抒情性强,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的画面,可让学生用现代语言改写成文质兼美的小文章,既能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深刻的感悟,又能借鉴名家的取景技巧、表现手法,锤炼语言。《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提炼出小话题:美在动静结合,美在选词炼句,美在侧面烘托,美在视点变化……教师可布置诸如“校园清晨”、“踏青一瞥”等场景,让学生挑选一种或几种“美”的表现技巧运用于写作中。

古诗文教学的读写结合直接触及语文素养的两大重点,日积月累长期训练,必有成效。

上一篇:关爱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