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专业范文

时间:2023-08-08 16:57:51

航天工程专业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1篇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航空航天工程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航空航天工程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产品,企业特聘请航空航天工程专家来企业进行考察。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内涵。在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岗位上实习,要不断学习与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教给我们专业技能。但是,这些都来自课本,源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的有太多是抽象的东西,没有经过实践,不易理解把握。有句名言“大学老师给予我们的仅是一棵鱼竿,如何钓到鱼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的确,在知识经济迅猛腾飞的今天,在终身教育时代已经来临的时代,一个人要想在走出象牙塔、跨入社会后有所作为,那么现在就得学会求知,自觉主动去求知,敢于去探索钻研,特别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因循守旧,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胸无大志,注定要在转眼间被时代淘汰。反之,与时俱进,自主探索,自觉学习,不断创新,才是成功必由之路。为了能够融入到职场、融入到社会,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敢于去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挑战自己,造就自己。

在实习过程,实习单位安排的了技术指导杜老师,杜老师傅是个和蔼亲切的人,他先带领我们熟悉工作环境和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岗位的相关业务,之后他亲切的和我们交谈关于本部门的工作性质,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本部门的主要工作同事以及我们的未来的工作安排,同时带领我们认识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并让我们虚心地向这些辛勤地在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工作岗位上的前辈学习,在遇到不懂得问题后要积极请教前辈。

四、实习心得体会

如果大学比作象牙塔,那么社会就竞技场,而毕业实习便是大学生从象牙塔走进竞技场的预热阶段,通过这次毕业实习让我认识到了真正的职场,带给我很多难得的社会经验。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提供的社会实践锻炼大舞台,上演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的舞台剧,在这场舞台剧中我学会了如何转变角色、如何为人处事,而我学到的这些经验,相信会让我终生受益,并使我在大学毕业后更好更快的融进新的社会环境做好了强有力铺垫。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二)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航空服务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航空服务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航空服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航空服务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航空服务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航空服务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航空服务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航空服务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航空服务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航空服务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2篇

如果说十年前航天工程育种还处于民间行为、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今天,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用航天工程育种推动科技兴农事业,已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从现场展示到“登门送礼”,从零星搭载到育种卫星,航天育种的历

程,闪烁着烁烁的科学之光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到1996年10月。

在庆祝我国第16颗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的同时,五院第一次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搭载种子交接仪式。

实际上,我国利用航天技术手段培育农作物品种,要追溯到1987年,与此前数次零星搭载,悄悄送给有关部门试种所不同的是,这次高调展示航天育种,并非五院领导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们从航天种子经过9年时间的繁育种植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航天技术手段育种,是一个大有前途的事业,必须把动静弄的大一些,让更多的人知道。

在开舱仪式上,大批媒体的记者见证了航天种子走出卫星返回舱,好奇的记者更对航天育种这个新生事物,投去了更多的关切,以至于现场的五院领导成为媒体追踪的“明星”。会后,记者以《种子太空修炼记》为题采写了一篇纪实,首次较为详细的披露了近十年来我国开展航天育种取得的丰硕成果,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时间收到100多封读者来信,信中除了对航天育种的关切和对种子在太空为什么会变异等疑问外,更多的是购买航天种子,以迅速改变山区农业低产的状况。但在那个时候,记者只能遗憾的回信告诉他们,现在,航天种子还长在小块试验田里,离大面积繁育可能尚待时日,没有那么多种子可卖。

也许五院的领导感到仅仅如此展示还不够,接下来,1997年春天,他们又将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个养猪场改造成航天育种成果展示基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7月,骄阳似火,走进这个育种基地,个个都有半斤多重的太空椒,几斤重一个的太空青茄在骄阳下张着笑脸,仿佛在接受着人们的检阅。

为了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关注,他们还摘下几麻袋太空椒,送到国家机关正在河北廊坊召开的一个会议会场,让与会代表见识和品尝。太空育种能结出一斤重大青椒的消息传到国务院领导那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国务委员宋健、北京市市长贾庆林等领导闻讯赶来,当他们一睹太空种子后代的方容时,无不感叹太空育种的神奇。要求要把这项研究实验工作做好,宋健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航天育种诱变机理的研究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五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有关部门奔走呼吁下,终于,推动了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项目,这个项目所催生的不仅仅是一颗卫星,而是思想解放的成果,标志着对航天育种新事物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航天育种再也不是卫星完成主任务前提下的顺路捎带,而是反客为主,成为卫星的主任务。

几年时间过去了,实践八号卫星搭载的种子到底长得怎么样,育种试验到底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2008年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的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工程中期进展汇报会上,来自全国16个科研院校的航天育种工程项目重点课题负责人等40多名科技人员面对着这些种子经过几年的选育所取得的成果,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突变材料筛选分析稳步推进。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了9大类、2020份不同种类的生物材料,包括水稻、麦类、玉米、棉麻、油料、蔬菜等152个物种,以及7套空间探测仪器。全国共有138个单位的224个课题组、1200多名科技骨干参与了地面育种项目的实施。两年来,项目组根据搭载作物种类不同,分区域建立了不同作物航天诱变育种的基础群体,在部分作物上初步筛选出200余份可遗传的突变材料,并对其中部分材料进行了初步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航天育种机理研究进展顺利。通过对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的植物种子的空间辐射剂量分析,初步掌握了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在空间飞行中被宇宙粒子击中的频率及其细胞学变异的分子机理。研究了空间环境宇宙粒子、微重力等不同因素对于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基本明确了空间环境可以诱发作物变异以及引起变异的主要诱因。比较分析了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因素诱变植物的生物学效应,优化了地面模拟诱变技术体系。

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工程的实施,整体上有效地带动了我国航天育种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项目组先后培育出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定(认定)的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番茄、苜蓿等作物新品种、新组合40个,其中,7个通过部级品种审定,使我国航天诱变作物新品种的总数达到66个。新品种累计示范应用面积超过2500万亩。增产粮棉油9.6亿千克,创社会经济效益14亿元。申报或获得发明专利和新品种保护权34件。

为进一步推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2010年9月,五院联合中国宇航学会、中科院农业办公室成功举办了航天育种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有影响的航天育种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2010年,五院技术顾问闵桂荣等6位航天、农业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将航天工程育种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复,国家发改委立即就为加快落实国务院有关领导在该建议和《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精神,向科技部、农业部、中科院、国防科工局办公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发《关于推进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并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相关内容提出落实意见和相关建议。

在近年来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戚发轫、叶培建等委员联名提案,建议有关部门重视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的研发,将航天工程育种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成果展示到高峰论坛,从政协委员、两院院士、专家的奔走呼吁,到五院几次上书有关部门,呼吁推动航天育种产业化工作,其中,不仅有五院领导、院士专家对加快推广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的关注,有对航天种子的青睐,更有对加快航天育种的推广和应用,用航天技术手段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企盼。

是的,粮食事关国家稳定,良种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没有优良的品种,农业增产就无从可谈,谁控制了优良品种,谁就赢得了主动。在眼下许多优良品种被国外入侵,被国外垄断的严峻态势下,加快航天育种技术的推广和航天育种的进程,无疑是改进我国种植资源的一个选择。从东西南北育种基地的科学布局,到高层次研讨的强力推动,无不凸现出航天人对科技惠农的深切渴望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五院航天育种工作还处于零星搭载,小面积试种,到了新世纪,五院加快航天工程育种工作的大幕正式拉开。

为加速航天种子的繁育和研究工作,2002年,五院与中科院遗传所、甘肃天水市农业局合作建立了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市成立了天水绿鹏农业科技公司来管理基地及日常运营,从此,天水实业正式进入航天育种领域,航天工程育种也掀开了新的篇章。

2007年五院与甘肃省天水市合作,以西部航天育种基地为依托,建立了省部级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这个中心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863、973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每年的7月,是甘肃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的节日,因为到了这个季节,就意味着又有一批航天种子将被“验明身份”。今年也不例外。又有5个航天新品种通过有关部门的审定,拿到了通向良田的“通行证”。目前,这个基地已有26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7个品种获得品种权,获得有益变异的材料393类8000份。

为加快培育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品种,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航天育种种植推广基地有10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近2000万亩,航天育种创造的新种质资源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也许五院感到这样做还不解渴。为推动航天种子发育产业化进程,2010年初五院天辰神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干脆正式控股天水绿鹏公司,同时,继在天水建立航天工程育种实验室之后,又先后在北京和海南成立了航天工程育种实验室,并在甘肃张掖建立了6000亩规模的制种基地,将在天水航天工程育种技术研发基地研发并通过审定的种子,放到张掖制种基地进行大面积繁育。

去年4月,天辰神舟科技实业公司的航天工程育种分子学实验室正式运行,实验室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仪器与设备,有一支长期从事空间诱变机理研究,先后承担过973计划、863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航天育种研究的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实验室一成立,就担负了重要的任务:为航天工程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进行空间诱变机理研究;为空间站的建立提供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和科学数据;为进一步提升空间搭载技术水平进行空间试管苗搭载实验;为航天育种产业化提供保障和基础条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制一批航天蔬菜新品种;提升理论水平,创建国内一流团队。目前,该实验室承担了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国家课题1项,国际合作课题1项,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1项,正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为加强航天育种机理的研究,天辰神舟科技实业公司还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近期已招收一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研究生进站从事研究工作。

为加快良种的繁育工作,五院还把目光投向了宝岛海南。那里,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日照,特别是具有一年可以收获2到3季的独特优势,可以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速度。今年1月11日,五院与海南省琼海市建立航天工程育种战略合作协议,在市政府的大大力支持下,拿出200亩土地,进行航天育种展示以及种苗、繁种基地。

6月2日,五院与大庆市政府签订了航天工程育种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大庆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合作建设中国北部一流的现代化航天育种基地,搭建集选、育、繁、种为一体的新品种试验平台,共同开展航天工程新种质资源与本土化新品种的创制,最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自有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7月13日,由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主办、北京市通州区农委、科委、农业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通州国家种业科技园启动仪式,在通州区举行,会上,《航天工程育种(通州)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

航天育种与国外的合作也洞开了一扇窗户:由天辰神舟实业公司具体实施的《利用航天育种技术选育抗寒高番茄红素番茄及抗寒高油向日葵新品种引进》项目列入国家《2011年独联体及东欧引智专项项目》,并获得国家外专局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批准。

去年、今年连续两次航天工程育种高层论坛的举行,拥有十几位国内航天育种领域知名院士、专家组成的航天工程育种专业委员会,一批从事航天工程育种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力量,一批航天育种骨干队伍的辛勤劳作,以及在祖国东西南北育种基地播下的希望之种,五院已经为推动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化做足了准备。从育种基地写进国家下发的文件上,到航天育种纳入国家战略,航

天工程育种开始提速

近年来,在党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中,把农业科技重点放在良种的培育上,加快农业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建设。大力推进航天工程育种,加快其产业化发展,对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工程育种终于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发5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应对国家金融危机,保持和促进西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陕西杨陵高科技示范区、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园、广西亚热带示范区,其中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指得就是五院与甘肃天水市共同打造的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今年初,又传来了好消息:航天育种技术产业终于正式被纳人国家“+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说十年前,推广航天种子还有许多条条框框的话,现在好了,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从事航天工程育种的人们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航天工程育种终干以挺起胸膛走进优良品种的殿堂。

专家的目光总是仰视着前方,寻找着前进的路标,指引人们向那里走。

在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戚发轫、叶培建等委员就推动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化问题联名提案。提案被转到科技部,科技部迅速做出了答复。科技部将答复发给五院,收到了科技部对提案的答复后,8月11日,五院又迅速上书,对国家应该如何落实答复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是由于受科研队伍分散和经费匮乏等限制,航天工程育种的发展潜力远远未能得到发挥,尤其是航天工程育种的机理研究和育种平台建设应该提速,因此,建议国家重视并加强空间诱变机理的研究,在经费上给予持续的、大力的支持。特别是对航天工程育种的支持力度应该与对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育种手段研究的支持相协调,对航天工程育种的技术研究给予同样力度的支持。二是建议科技部专家库中增加从事航天工程育种工作的专家名额,以适应我国推进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由于形成长期稳定、规范的植物种子等生物材料的空间搭载机制是航天工程育种能够得以快速稳固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议把航天工程育种纳入载人航天及空间站计划,协调利用好我国空间搭载试验机会,为空间诱变机理和航天工程育种研究提供一个长期的科学实验平台。四是为使航天科技和空间环境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航天工程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该充分利用五院独有的的空间搭载条件、拥有从事空间诱变机理研究的实验研究队伍和在全国建立的多个航天育种基地的有力条件,发挥五院在航天工程育种机理和育种工作中牵头的骨干作用,组织国内具有航天育种工作基础的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和育种开发企业,构建我国航天工程育种搭载平台,制定我国航天工程育种发展规划,建立航天工程育种新品种创制和产业化推广平台。

是责任、更是使命,透过这份建议的字里行间,我们无不感到五院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助推我国农业育种技术发展的强烈愿望。

好风正给力,催我更奋发。五院的领导满怀信心地说,五院拥有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和地面空间环境模拟技术的独特优势,积聚了一批国内外生物、农业等学科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积累了20余年航天育种科研记产业化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有责任、有能力接受国家委托承担航天育种科学研究及其产业化的各项任务,为促进我国农业进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到应尽的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专家对航天育种产业化进程报以谨慎的乐观态度,认为航天工程育种作为一项新的育种技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发挥其本来应该有的作用,尚需时日。为什么这样说呢?天辰神舟科技实业公司总经理赵辉道出了原委。他告诉记者,虽然国家给了政策,但是,当前仍然有许多问题制约和影响航天育种产业的发展。一是由于航天工程育种尚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与系统组织,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的状态;二是缺少科学引导,公众对航天工程育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三是产学研体制不畅,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规模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赵辉认为,航天工程育种需要有关部门真重视真关注,施肥浇水。一是航天工程育种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培育,要广泛的宣传,取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知;二是国家要大力支持航天育种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化进程,建立起一个航天、科技、农业、农技推广各领域联合协作的、高效的航天育种推广应用体系,扩大航天作物新品种应用规模和范围,加快优良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让农民受益,让人民群众受益;三是国家应该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由于航天种子一般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广适等特点,因此,应该加强推动航天育种理论、具体的诱变机理和应用技术研究,培育良种种质资源,确保我国航天育种产业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5-02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2]MIT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1991.

[3]雷庆.MIT航空航天系的课程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4篇

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广大读者很想了解,这次飞行任务有哪些重大创新和突破?

答: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航天战线全体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有幸参加这一伟大事业,感到十分荣耀和自豪。

神舟六号任务与神舟五号任务有什么不同,这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应该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崭新的跨越,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突破。

首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两位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工作和生活了五天,积累了人在太空较长时间驻留的经验,获得了宝贵的科学试验数据,为掌握验证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等关键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这次飞行由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一人一天”变为“两人五天”,技术状态和应用试验项目有了新的调整,一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突破。其中,飞船、火箭等飞行产品进行了多项技术更改,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地面参试系统增加了新的设备,提高了测控覆盖率和返回着陆的可靠性。这些调整后的技术状态和新投入使用的设施设备,在这次任务中经受住了检验。

第三,由于这次任务技术状态复杂、飞行时间长、操作动作多,组织实施的难度大大增加,给任务决策、组织指挥、飞行控制、应急处置、协调保障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问: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神舟六号任务的重大意义,它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答:神舟六号任务是今年我国最具影响的重大科技实践活动,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中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概括地说,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开篇之作、揭幕之战,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的重要衔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次任务全面深入地考核了工程各系统工作性能,为后续任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个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必将进一步带动我国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带动了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等基础学科探索的深入,带动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推进技术、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和工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光电子以及通信、遥感等产业的兴起,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再一个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生动展示,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必将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充分表明党中央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瞻远瞩、英明正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随着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对其重大意义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

问:神舟六号任务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任务一线,给广大航天工作者以极大鼓舞和勉励。请您谈一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是怎样关心、领导和支持航天事业的?

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始终对载人航天工程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对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当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处于重要关头,都及时做出指示、提出要求;每当载人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都热情赞扬、亲切勉励;每当载人航天事业遇到矛盾困难,都鞭策鼓励、大力支持。

在神舟六号任务研制、建设和试验过程中,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听取任务情况汇报,亲临工程研制试验现场指导,作出重要指示。今年初,中央政治局把神舟六号任务列入工作要点,强调要精心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实施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万无一失、确保成功。”特别强调:“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内容新,技术要求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务必要精益求精,确保成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我们指明了行动方向,坚定了我们圆满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一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亲临神舟六号任务一线,坐镇指挥。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并与航天员乘组进行天地通话。任务圆满成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勉励大家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积极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这次任务给予高度重视,巨大支持,深切关怀,使航天战线的全体人员备受教育,备受鼓舞,备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这次任务为新的起点,不断推进祖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决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人员之多,都是空前的,对组织实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请您谈一谈这次任务是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体制优势,形成合力,夺取成功的?

答:社会主义大协作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出凝聚力。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无一不是团结协作的结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我们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夺取胜利的宝贵经验和政治优势。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宏大的现代化系统工程。整个工程由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七大系统组成,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纺织、建筑等多个领域和有关省市自治区,汇聚了全国3000多个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形成了空前规模的社会主义大协作体系。

在神舟六号任务研制和试验过程中,各系统、各单位坚持把保成功作为最高目标,做到一切服从成功、一切服务成功。不论哪个系统和单位,都自觉维护试验指挥的统一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时效性,形成了统一的决心、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行动;都始终站在党的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做到局部服从全局,部分服从整体,当前服从长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都始终本着有问题共同克服,有风险共同承担,有余量共同掌握的原则,注重沟通、密切配合,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合力。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越是重大的高科技工程,越是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这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问:这次任务圆满实现了飞船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安全返回、航天员健康出舱的预期目标。请问,对这样一个最具挑战性、高风险的重大科技工程,你们是怎样确保万无一失、分秒不差的?

答: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始终扭住一点不放,就是老老实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坚持把质量作为工程的生命。从根本上讲,神舟六号的圆满成功,靠的就是过硬的质量。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管理出来的、生产出来的,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临时突击不行,心存侥幸更不行。具体说,我们有三点切身感受。

一是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四次无人飞行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实践经验,但成功不等于成熟,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风险始终伴随每一次飞行,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和考验,都必须从零开始。我们始终坚持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总书记关于加强质量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统一思想,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按照一切服从质量、一切保证质量的原则,严慎细实地把好质量关。

二是牢牢抓住影响任务全局的关键节点做工作。在我们航天战线有个口号叫得很响,这就是“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设施设备零故障”。我们紧紧抓住影响发射、运行、返回和涉及任务全局的关键节点,对关系航天员安全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产品,都努力做到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特别是任务的最后阶段,我们牢牢把住加注、扣罩、船箭对接、垂直转运、火箭加注、点火发射、飞行控制、着陆回收等重点工作的质量关,确保安全可靠。

三是注重体系优化和整体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既取决于各分系统产品和部件的质量,也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协调匹配和有机融合。我们注重强化整体意识,加强总体力量,既从单件产品和各子系统来把关,更从整体和全系统上来控制、来优化,确保工程整体质量满足任务要求。

问: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请问,在神舟六号任务中,广大航天人是怎样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他们给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答: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实践。广大航天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铸就的“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我们夺取神舟六号任务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体航天人自觉坚持以国家的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生命,以崇高的追求和执着的信念,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以苦为荣、甘于奉献,开拓创新、团结拼搏,顽强奋战在神舟六号任务第一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实现了技术发展的跨越,掌握了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充分展示了新时期航天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崇高境界和时代风采。

我们同广大科技工作者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联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的奋斗精神和顽强作风给我们以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他们的意见建议是我们实施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感到,他们最可爱、最可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骨干力量,是祖国和人民的功臣。特别是两位航天员沉着冷静、刚毅果敢、士气高昂、素质优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祖国、为人民、为军队赢得了巨大荣誉。我们为能有这样优秀的航天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问: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一步,中华儿女对载人航天工程的未来发展充满了热切的期待,请您描绘一下中国载人航天的美好前景。

答:神舟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仅仅是一个新的开端。要看到,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太空长征正等待我们。

和平利用太空资源,推动人类的进步发展,是我们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目的。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完全出于和平目的,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我们愿与全世界人民一道,为和平利用太空而携手共进。

按照规划部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实施。神舟六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已全面展开。下一步将要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突破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相关的空间科学与应用试验。任务实施时间为2005年至2012年。

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我们的这种信心来自多方面。比如,在推进航天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航天技术和管理专家。目前,在航天工程的七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以上,一批懂专业、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技术带头人,有的还走上重要领导岗位。他们已经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坚强脊梁,成为我国高科技发展的开路先锋。这充分表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前景光明。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5篇

可惜,电视画面一下就过去了,印象不深,很不过瘾。现在可好了,有了《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这本书,我们可以细细地、慢慢地欣赏和了解航天员出舱进入太空,在太空工作的原理、影像和过程。

在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时,每逢中秋佳节,大人们就会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那画在月饼盒子上的嫦娥姑娘,手舞彩带,就像一个仙子一样,优雅地向着月宫飘然而去。我也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自己也能做一回仙女,到那个月宫里去逛上一圈。

后来才知道,早在几十多年前,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在那里轻飘飘地走了路,像仙子一样地“跳舞”。如今,中国的航天员也在“飞天”的路上且歌且舞,真是太爽了,超级棒!

想到这里,我赶紧打开《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一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这本书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全彩16开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全面介绍了航天员到太空中活动的历史发展、活动的过程、航天员所穿的服装、所使用的设备、在舱外的工作内容、在月球上的活动,以及未来的发展等。书中360余幅高清晰度的图片,很有艺术感染力,让人大饱眼福,过目难忘。

我觉得这本书有以下几大特色:

权威彰显品质:权威的专家进行图文诠释,使本书极具真实性、准确性、专业性与前沿性。

时机把握及时:在“神七”遨游太空之际同步推出,最详细解密航天员出舱活动,便于读者迅速了解相关知识。

图片吸人眼球:珍贵的360余幅图片揭示相关内容,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再加之独具特色的版式和封面设计,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

相信这本第一时间推出的最详细介绍航天知识的图文书,会博得众多像我这样的“航天粉丝”们的喜爱与追捧的!

顺便说一下,《走出太空舱――图说太空舱外活动》一书的作者是著名航天专家邸乃庸爷爷,他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火箭系毕业的老“航天人”了,从事航天工作多年。1992年他曾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199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成立,他担任了工程总体室第一任负责人,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论证至成功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全部过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特等奖等奖项。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6篇

3名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完成手动交会对接;我国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航天员将在太空停留更久的时间,预计10-20天;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航天员将首次在“天宫一号”内进行试验操作。

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这些亮点和第一次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通过各类媒体报道,我们了解到神九交会对接的详细情况,包括航天员在舱内的起居、饮食、娱乐等生活细节。近日,我国也实现了自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地面与太空在轨飞行器双向视频通话。可以说,神州交会对接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特别是航天“软件人”的心。因为,神州九号的高质量运行、航天员顺利完成任务的背后,蕴藏着软件和信息技术“软装备”的推动力量。

“软装备”助推航天事业

据介绍,重组于2003年的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航天服务业五大业务板块之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唯一专业化软件企业,立足发展航天软件、军工产业,围绕航天的8大科研基地遍及全国。特别是基于AVIDM系列软件产品,为神箭、神九、天宫等一系列航天产品的研制数据、计划管理、产品研制进度等均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航天型号的研制效率,从以前的每年几颗星,到现在每年20多颗星。

目前,神舟AVIDM系列产品在航天的总用户已经达到35000余人,参与异地协同研制的人员规模超过8000人,基于AVIDM数据管理平台,实现航天产品协同设计,降低研发过程更改次数,更改率降低30%;基于AVIDM跨地域协同平台,实现火箭发射基地与北京研制单位的系统协同,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国家节省差旅开支上亿元;基于AVIDM宇航研制管理平台,从神九总师、总指挥到总装人员,都实时同步了解研制进度,把控研制风险;基于AVIDM计划管理系统,航天产品研制精确排期,保障产品的按计划交付。

自主创新,服务中国航天

“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能力的‘倍增器’、‘软装备’,是信息和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神舟软件公司总裁杨海成认为,现代工业离不开软件的支撑,尤其是航天这样的高科技,核心软件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于我国基础软件研发薄弱,大量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图纸、文档等信息,只能使用国外有关产品。这无疑是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

针对此,神舟软件已推出数据库、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等基础软件产品,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型号工程,逐步在要求较高的国防、军工和电子政务领域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神舟嵌入式软件集成开发平台是载人航天工程唯一配发的自主软件开发平台,是CZ-2F火箭、神舟九号、天宫一号中关键软件的主要开发平台,使载人航天工程软件研发摆脱了一直以来依赖于国外软件工具的局面,对载人航天工程软件研发水平的进步,以及保障关键软件的安全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7篇

2008年9月27日下午16点40分,当翟志刚顺利打开神舟七号宇宙飞船轨道舱的舱门,在太空中挥动着面国旗向全国人民致意时,整个中国沸腾了!

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走出宇宙飞船轨道舱。“当成功接过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太空挥舞时,我内心充满自豪,也听到了来自祖国的欢呼声!”翟志刚说,那一刻是他进入太空后第一次动情。而此刻,同样正在观看直播的神七设计团队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翟志刚所展示的“太空国旗”正是由他们一针线集体绣制的。

神舟七号飞船突破了中国载人航天出舱活动的技术难关,这是中国航天史的大事,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在飞船发射前,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中国人太空邀游的风采,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是“神七”决策者们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国旗成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而选用什么样的国旗,在飞行的什么阶段展示?上级决定以“竞标”的方式让各个系统拿出各自的方案。

最后,成功“中标”的展示方案来自飞船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而创意则是来自于一次偶然的聊天。一次,飞船系统各个部门的老总在一起聊天,无意中谈到最近试验队很多女试验队员都迷上了十字绣,于是一个创意产生了;让所有参与飞船试验的队员一起绣一面国旗,岂不是很有意义?这个创意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赞同和支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室研制飞船的“女将”们披挂上阵,拿出攻克航天难题的认真劲儿开始捉摸绣国旗的最佳方法。在室副主任朱光辰的带领下,当时在发射场的6名试验队女队员俞进,刘晓霞、李皖玲、夏奕、彭梅、王晨辉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前期的论证、设计和准备工作;俞进和刘晓震负责选材料,出于对神舟七号飞行安全的考虑,国旗的面料采用了“真丝电力纺”,而不是传统的化纤材料,以防止产生静电。她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层绣布太薄,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展示效果并不好,而把两块布料正反面合绣到一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没有图样怎么办?这也难不到航天女将们,她们找来先前在北京订做的一面按二号国旗同比例缩小的PVC板材的国旗作为模子,并买来了专业的绣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论证,她们最终决定选用了六股线,十字交叉绣的绣法。

距离“神七”发射半个月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到发射场视察,他听取了各个系统展示国旗的方案,觉得飞船系统绣国旗的方案最有意义,并倡议载人航天工程各个系统的试验队员都来参与国旗的绣制。

9月17日,两台摄像机记录下了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试验队员共绣一面国旗的时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杨保华院长,李开民书记,宋黎定副院长等在现场指导和示范下,亲手在绣布上绣上了航天人对祖国的挚爱深情;飞船前总设计师、参与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戚发轫院士和“神七”飞船总指挥、总设计师张柏楠,尚志也参与其中。许多男试验队员拿起针线来不免尴尬和笨拙,但还是认真,细致地在国旗上绣进了自己的一片心意……来自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回收系统的200多名试验队员在绣布上绣出金灿灿的五颗星,并在纪念旗帜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面出仓的国旗在材质,创意,功效等各个方面,也要经过航天科研人员极其“专业”的考量。为了增大摩擦力,科研人员选用羽毛球拍上的胶布缠绕旗杆;为了避免真空环境下旗子失重漂走的情况,设计人员又在旗杆的下面增加了一个钩子,以方便航天员出舱后对国旗的控制。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8篇

一、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做到超前谋划、战略引领

人才队伍建设就像航天工程研制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布局。

一是战略上重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聂荣臻元帅在一次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就提出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战略问题。作为航天科技事业的领航者,航天部门党组织始终把人才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和动力之源,大胆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年轻干部担任科研院所、工厂、型号领导职务。近年来,集团公司提出“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把领军人才工作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把手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二是超前规划。上世纪90年代,在“”前毕业的大学生即将大量退休、人才队伍有“断层”危险时.航天部门实施了大胆起用年轻干部、加速领导班子年轻化步伐和解决航天专业技术队伍新老交替的具体措施,有效解决了人才断层的问题。近几年,集团公司着眼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推进中国走向航天强国,未雨绸缪,及早分析队伍现状,特别是人才短板问题,规划面向未来5至10年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先后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提出了五大人才工程和五大重点计划。

三是把握规律。集团公司历时两年多,调研了两院院士、知名专家、学术带头人、重点工程负责人等千余人,提炼并形成了对高层次人才的成长阶段、工程牵引、协同成长等成长规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又从总结科技领军人才成长案例入手,研究提炼了从骨干、专才、将才、帅才到大家等五个层次航天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角色定位和成长规律,形成了《航天科技人才成长之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规律》一书。该书不仅指导了航天人才成长,而且为全国广大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坚持以事业为平台。在实践中造就

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舞台。集团公司坚持人才与事业同发展,依托航天重大工程培养选拔年轻科技领军人才。

一是解放思想,大胆使用。集团公司在培养选拔年轻科技领军人才方面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重学历但不唯学历,重资历但不唯资历,在重大航天工程实施中尽早识别和发现科技领军人才的苗子并敢于委以重任。集团公司注重以工程项目为牵引。以型号研制为平台,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德才兼备、素质优秀的年轻人才参加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和使命,使他们经受锻炼。加快成长。对于其中能力和实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通过实施让贤制、竞聘制、助理制,及时推举到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的岗位,选拔进科研院、所、厂的领导班子,腾位子、压担子、扶上马、送一程。

二是因材施用,重点培养。在人才队伍和年轻干部的培养上,集团公司非常注重年轻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一些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苗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向,再从政策到机制各个方面鼓励他们沿着各自职业通道成长发展。在此过程中,还会根据人才特征和客观因素的不同,随时予以关注和动态的调整,比如那些性格相对内向、甘于寂寞,同时对技术追求执着专注、精于钻研的,就帮助他们在专业技术上纵深发展,那些不仅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也可以向型号总指挥、厂所长方向发展。

三是多岗锻炼,全面发展。集团公司近年来非常重视通过不断加大型号之间、型号总体和分系统之间、各单位之间人才交流的力度,对年轻人才进行多岗位锻炼,促其丰富阅历,拓展视野,增强多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坚持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布局和推进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以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航天部门将这种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在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年轻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是优化机制,营造氛围。为了更好地促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高工”政策到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去年以来更是创设了百万元的“航天功勋奖”和20万元的“航天创新奖”,有效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同时,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每当型号研制出现问题,各级领导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对科研人员给予宽容、理解和鼓励,帮助研制队伍总结经验、走向成功。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尊重并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对人才成长给予最大的关爱,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条件。共建成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30个专业研发中心以及1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构筑了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成长基地和平台。同时,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建立航天创新基金等方式,不仅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也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加强培训,锻炼作风。为了助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集团公司实施了知识更新工程,充分发挥以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群体的作用,在工作中传承知识和经验,在技术上探讨途径与思路,通过传、帮、带,提高年轻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型号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为重点,连续举办型号领军人才培训班。对于年轻的领军人才,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比如,每年向科研院、所、厂一把手和型号“两总”颁发责任令并严格考核,强化履职的责任意识;狠抓作风建设,强化科学作风的培养,使年轻人在技术上接班的同时也在作风上接班。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9篇

31岁被任命为火箭副总设计师

40岁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

46岁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主任

他是共和国目前最年轻的部长

2007年8月30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令全世界对“神舟”载人飞船及其运载火箭“神箭”的创造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产生了特别的好奇和关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曾建树了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的伟绩,展现了成功发射6艘飞船、60多颗国产卫星和28颗国外卫星的辉煌。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这个神奇的企业中,人才济济,新锐群芳。总经理、总指挥、总设计师这些被称之为“老总”的有几百人,但在企业管理、型号指挥、科研设计三个领域都有所建树的人却并不多见,张庆伟则是其中之一。

张庆伟27岁与中国航天结缘,31岁时被任命为长征二号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航天工业部里最年轻的副总师;刚满40岁的时候,他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成为中央企业集团中最年轻的总经理;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指挥,他带领航天科技工作者一举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勇上巅峰创新

1988年4月,张庆伟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设计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在火箭总体室开始参与火箭的研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是一个突破性的历史发展期。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等项目的纷纷上马,给许多立志于航天事业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当时刚刚进入航天的张庆伟便赶上了好时候。

张庆伟是同代人中的幸运者,但他的幸运始终建立在他勇于承担责任和能够承担责任上。

1989年1月下旬,用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合同最终签订。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香港亚洲卫星公司所有的亚洲一号卫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颗用长征火箭发射的外国卫星。

休斯公司对发射“亚洲一号”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卫星必须在起旋后脱离火箭。在论证会上,张庆伟大胆地提出用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的想法,并立即被会议主持者采纳。于是,他一下子从预备队提到了突击队。

张庆伟很快完成了星箭起旋方案分析。1989年11月,张庆伟带着方案去美国洛杉矶,同休斯公司进行最后的谈判。在谈判桌前,他从容不迫地指出对方在技术问题上的几个错误,随后,在对对方技术方案计算验证后,美国人终于竖起了大拇指,方案获得通过。

1990年4月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一举成功,并创造了休斯公司已发射的32颗同类卫星中入轨精度最高的记录。中国火箭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为此做出了开创性工作的张庆伟,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随着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二捆”也进入了研制的最后冲刺阶段。此次,张庆伟又临危受命,在距合同规定期限仅有40天时间里,与另外两位老同志一起,提出和验证成功了“长二捆”火箭卫星整流罩平推分离方案。

1990年7月16日,“长二捆”首飞成功,为长征火箭开拓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1年,张庆伟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起草了关于我国进行载人飞船试验的论证报告,得到中央批准,30岁的他被任命为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1992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对于这一长期的、需要创新的重大任务,组织上决定给予年轻人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早已崭露头角的31岁的张庆伟,出任长二F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空航天部里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

负重攻坚拼搏

1996年2月和8月长征三号火箭两次发射失败,使中国航天的国际声誉受到了重创。

在严峻的形势下,张庆伟走马上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不久,他又担起了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责任人和发射队队长的重任。这是继1996年两次发射失败后长征火箭首次恢复发射卫星,国外舆论评论说,如果这次发射再失败,意味着中国的航天发射技术倒退十年。

第一次带领发射队就是去完成这样一个近乎苛刻的任务,张庆伟没有退缩。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严格质量管理,带领全体研制人员团结一心,奋力拼搏。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耸起。发射前,按计划应留在距发射点6公里以外指挥控制大厅里的张庆伟,毅然出现在最前沿。事后有人问他距离发射架那么近,不危险吗?张庆伟实话实说:“是有一点危险。但当时主要是想通过身体力行直接给大家树立信心,也就想不了太多了。”

张庆伟和同事们成功地将我国新一代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打赢了长征火箭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一仗,为同年长征火箭后续五次发射连获成功开了个好头。

1997年,长征火箭六战六捷后,张庆伟又被任命为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亚太二号R卫星发射队的队长。

亚太二号R卫星是美国劳拉公司为香港亚太公司研制的通信卫星。按照既定的发射日期,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国航天首次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司发射卫星,意义非同一般。

在这场“硬仗”中,张庆伟在现场指挥协调,与研制人员一起克服此前“长三乙”首飞失利带来的巨大压力,夜以继日奋战32天,高质量地完成了火箭总装。1997年10月17日,同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张庆伟和同事们圆满完成了“长三乙”的发射任务。

航天发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成功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作为一名年轻的领导者,张庆伟手下的骨干都比他年长,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呢?张庆伟认为,在关键时刻必须敢拍板、敢决策。如果你拍板的事情实践证明都是对的,权威自然就树立起来了。敢于拍板、细致缜密的张庆伟在成功中树立了权威,并将这种权威转变为下一次的成功。

从1997年到1998年,他负责的火箭发射任务都取得了成功,为挽回和提升中国航天在国际上的声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8月,张庆伟担任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技术业务助理,协助总经理全面负责运载火箭科研生产的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督工作。

1999年,建国50周年的日子,在国庆大阅兵上,中国航天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雄厚的实力,其中的某重点型号凝结着张庆伟的青春热血;在那一年,中国航天自身也进行了体制上的重大变革――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两大航天集团公司,这件事同样给了张庆伟展示才华的机会。

1999年7月1日,38岁的张庆伟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分管集团公司导弹武器型号、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科研生产任务。

作为副总经理,载人航天工程是张庆伟工作的“重中之重”。曾当过长征二号F火箭副总设计师的他,此时再一次与载人航天结伴而行。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一飞惊天,与载人航天工程结缘八载的张庆伟,在酒泉发射现场分享了长征二号F火箭 “处女作”成功问世的喜悦。9天后,在第十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胸挂奖牌的张庆伟,回赠给大会的是一面随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绕地球14圈、行程60万公里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

2001年12月,就在张庆伟刚满40岁的时候,党中央把一个更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他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党组书记,是中央企业集团中最年轻的决策者。

千年飞天梦圆

在担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的同时,张庆伟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庆伟深知,此时自己的首要任务便是将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

2002年3月,大西北戈壁滩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一个春天来到了。3月25日晚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太阳翼帆板正常打开”的报告传来时,指挥控制中心立即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那一刻,第一次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身份执行任务的张庆伟心潮澎湃。

2002年12月3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最后一艘无人飞船“神舟”四号发射升空。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返回地面,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无人试验阶段的圆满成功。按照工程计划,此时距“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日期只有10个多月了,一场关键之战正式打响,张庆伟带领大家又信心十足地投入了“战斗”。

为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这一中国航天2003年的首要任务,飞船和火箭的研制队伍提出了“排除一切干扰,确保载人成功”的口号。然而,一个个意料之外的“阴影”相继出现:

2月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的过程中突然解体;5月4日,俄罗斯的联盟-TMA1号飞船在返回时偏离预定着陆点远达460公里;8月22日,巴西VLS-1运载火箭在发射平台上爆炸。接二连三的事故给国际航天界的科研工作增添了极大压力。

压力就是动力。前车之鉴往往是后人成功的基石。作为研制飞船和火箭的负责人,张庆伟认真分析研究国外航天事故的症结,决定在集团公司内大力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组织编写了《质量文化手册》,并亲手将该手册交给型号责任人,要求以文化促进质量,以质量确保成功。

10月11日―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央委员的张庆伟请假缺席,因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需要他亲自指挥完成――此时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飞船已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进入倒计时。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张庆伟执行的最重大的一次发射任务。发射前夕,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的他,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签名,保证航天员顺利上天,安全返回。此时“张庆伟”这三个字已不属于他自己,而是代表了十万名航天科技战线职工的坚定信心和庄严责任。

千秋伟业一朝成。张庆伟笑了,在飞船准确入轨的时刻;张庆伟笑了,在飞船平安返回的时刻;张庆伟笑了,在与航天员杨利伟举杯共庆成功的时刻……

在胜利的喜悦中,张庆伟并没有陶醉。

告别了2004年的辉煌,中国航天迎来了充满挑战的新一年。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5年众多的科研生产任务中,最重要的就是金秋十月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神舟六号飞船。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指挥,作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张庆伟多次深入火箭和飞船的研制一线视察指挥,解决问题,在多种场合强调要全力以赴确保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万无一失。

10月12日,无论是对中国航天事业还是对张庆伟本人来讲,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这一天,神舟六号飞船将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再问苍穹,而与以往五次飞船发射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央电视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这也是继1992年“3・22”现场直播“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未果之后,中国航天又一次直面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副总指挥,尤其是作为火箭和飞船研制单位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张庆伟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因为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火箭和飞船哪怕出现一点点小的问题,都会毫不留情地“曝光”于天下。

面对镜头,张庆伟想到的是“带头”。他要将压力埋在心底,带头保持自信的微笑,给 “战友”们传达必胜的信念。正是凭借在关键时刻的信心和勇气,以张庆伟为首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向党和人民进行了一次近乎完美的“汇报演出”:从10月12日上午9时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到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火箭和飞船的每一个动作都准确到位,无一失误,圆满完成了“两人多天、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任务。

面对“满分”,张庆伟思考的是如何“加分”。尤其是回想起10月15日总书记接见问候航天科技工作者时的情景,张庆伟更感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他深知,成功已成为过去,自己必须迅速重新回到起点,开始为新的目标拼搏。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下一步的任务更繁重、更艰巨。只有加倍努力做好后续工作,不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才不辜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航天事业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经过15年的拼搏奋斗,张庆伟成长为我国航天界历史上最年轻的掌门人。卫星发射的“疑难杂症”,张庆伟治了不少;荆棘密布、前途未卜的风险场面,他更是历经多多。他曾先后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以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模称号。2006年6月,他以系统工程管理专家的身份捧得了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张庆伟只要一讲起航天来便如数家珍。谈到对未来的打算时,张庆伟表示:不断发展才是硬道理。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己经获得了成功。2007年8月10日,国家航天局负责人郑重宣布,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正式转入发射实施阶段。这项名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的第一步是要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发射一颗绕月科学探测卫星,实现对月球的地形和地貌的探测,然后还将实现机器人月球表面软着陆和采样返回等一系到科学实验。未来的打算就是让中国人上天揽月,并努力在2020年建立中国的太空站。

航天工程专业范文第10篇

邓小平的未了之事

1991年春节,时任二炮副参谋长粟前明转交给邓小平一封信:“上不上载人航天,是政治决策,不是纯科技问题,不是科技工作者决定的。”在这封《关于开展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中,起草者航空航天部写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创建的、得来不易的(中国)航天国际地位存在得而复失的危险。恳请中央尽快决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射了一系列的返回式卫星,十几年前关于载人飞船的构想又被重新提起。但是,在当时的国家经济条件下,上这一项目是否有必要?更何况,20世纪90年代,申办奥运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关注热点,这显然比载人航天更贴近百姓的生活。

“我们组织了一个庞大的论证组讨论要不要搞载人。多数人的意见认为中国应当搞,当然也有个别人认为时机不成熟。”时任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回忆说,“历来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大工程都是高层领导决策的,所以我就想能不能让小平同志知道这个事情,提出意见。”

事情的结果如何,人们不得而知。但随后不久,载人航天工程就被放到了有决策大权的中央专委会的会议桌上――很久之后,有人向刘纪原转述了邓小平的一句话:“平生未了之事有两件,一个是三峡工程,一个是载人航天。”1992年1月的一天,刘纪原接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电话。从这天起,中国航天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张爱萍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明天政治局常委开会,让我和林高棠参加。问什么事,他说是关于载人飞船的事,总书记主持。”刘纪原回忆说,“谈完以后,常委们表态,一致同意,特别是有的常委讲,宁肯先不搞奥运会也要搞载人飞船。”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正式批准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并命名为“921工程”。

多灾多难下的“超常速度”

中国航天人为梦想迸发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仅仅用了7年时间,载人航天计划中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就已经矗立到酒泉发射场,而再过6年,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3个拥有将多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能力的国家。

但是,神速迈过美国和苏联几十年“无人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人走过的,是一条荆棘路。

1999年10月,“神舟一号”预定发射日前一个月,因为在合拢火箭大底时压断了一根信号线,飞船被紧急“开膛破肚”检修,发射推迟10天。却未承想,指挥部刚刚确定的新发射日,又遭遇狮子座“流星雨”,被迫再次推迟两天。直到11月20日凌晨6时30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才迎来了第一次飞行实验。

“神舟二号”飞船的发射火箭在原定发射日期前4天,由于操作失误而受到活动发射平台撞击,火箭一共被碰伤18处;“神舟三号”遭遇部件故障;“神舟四号”遭遇超低温天气;“神舟五号”返回舱座椅缓冲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安全设计要求……不顺,几乎成了“神舟”飞船发射前的惯例。好在,航天人用非比寻常的智慧和速度将问题一一化解,比如,为应对极寒,研究人员就给“神舟四号”穿上了包括200条棉被在内的“防寒服”。

“超常规速度”,在为“神舟七号”宇航员研制航天服时,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让中国航天员穿着中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出舱,真正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中国航天人夜以继日,用47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制出舱外航天服。而一般来讲,整个研制过程所需时间,是8到10年。

“没有权利生病”成了研制人员最常说的话。总装备部前部长常万全后来回忆说,当时有位设计师脚骨折了,坚持每天在爱人搀扶下一瘸一拐来到办公室;为了验证舱外服手套的冷热防护性能,设计师冒着手被烫伤和冻伤的危险,在零上和零下120摄氏度的设备中进行试验……

航天员把俄罗斯教练练吐

同样拼命的还有中国航天员们。从1996年起,我国开始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在1506名飞行员中精心选拔出14人,成为第一批预备航天员。

预备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严苛得超乎常人想象,而一旦入选,训练过程之艰苦更令人感叹。

中国航天员训练有8大类58个专业,航天员们笑称其为登天的“58个阶梯”。“对我们来说,几乎是达到智力和身体极限的考验和挑战。”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回忆说。

“失重训练时俄罗斯教练怕中国航天员呕吐不能承受,提出训练的次数少一些,而我国航天员提出要按标准次数训练。”《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说,“训练后,我国航天员没事,反而是俄罗斯的教练吐得厉害。”

某次接受采访时,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原负责人吴川生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航天员选拔有走后门的吗?”

“没有,一个也没有。”吴川生回答,“如果有走后门的,不要说他能坚持5年,恐怕三五个月,他自己就跑了。”

上一篇:中学信息教育范文 下一篇:地理智慧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