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4 09:54:10

航天工程论文

航天工程论文篇1

关键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航空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44-03

一、航空类专业课程体系简介

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航空航天类专业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和航空航天工程等7个。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前3个专业,均归属于航空工程学院。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例,在第1学期设置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16学时)、第2学期设置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专业必修课(32学时)作为专业学习的前导课。第1―5学期,学校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4―7学期则按照飞机设计的各个子学科,设置了“通用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导论”、“飞行器专业英语阅读”和“飞行器专业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和“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和学科领域的整体性把握,属于专业通识性课程。而在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意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经过这两门课程的前期引领和必要的数理、力学知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再按照飞机种类和飞机设计各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课学习。可以说,“航空航天技术基础”的各个章节基本上对应了后续专业课的主要范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激波、升力、机翼结构、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概念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中已讲授,但在相应的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仍觉吃力。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专业课程数学公式较多,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一般,有畏难心理;第二,不知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航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专业通识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空概论”通识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航空概论是学校面向非航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24学时),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等[3],考核方式为期末半开半闭考试。此外,针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ISEC)项目的双语版航空概论(32学时),内容较普通版更为丰富,更强调课堂参与和团队协作,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表现和期末设计报告。

航空概论被列入学校的特色课程组合中,除航空专业外,其余专业的学生均须从特色课程组合中选修一门。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近7000人,日常教学任务较为饱满,考虑到学校招生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和艺术类等,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在讲授时一般避免进行复杂公式的推导,多采用类比法和案例法讲解。

此外,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与传统的三所航空重点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其他高职高专类院校存在明显区别,市场上已有的航空概论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主编并出版了《航空概论》教材,并将“航空概论”课作为学校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第一批建设项目立项,通过网上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航空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

三、航空类专业课程与“航空概论”课程贯通建设

为了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我们对航空类专业课程和“航空概论”课程进行了统筹处理,并尝试进行贯通建设,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教具的开发和使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开设于第1学期,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中理论课为8个学时,主要介绍专业课程特点、发展现况和就业方向;实践课为8个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飞机模型,主要培养学生对飞机的认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综合性设计与制作”开设于第7学期,为专业必修实践类课程,为期两周,要求学生按照总体设计指标完成飞机的总体概念设计,制作出模型。

这两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首尾对应,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阶段对飞机的理解程度。学生提交的实践作业中,不仅包括典型的现代民用喷气客机和战斗机,还有螺旋桨飞机、双翼飞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等。为了突出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部分优秀作品作为教具,在讲授“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航空概论”等课时进行展示。如此,后掠翼、上反角、滚转运动、翼身融合体等概念被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航天工程论文篇2

建机制,夯实理论武装的制度基础

集团公司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及时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在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武装的同时,抓好普通党员和广大员工理论武装工作,构建理论武装长效机制。

重点抓好党委中心组学习。集团公司以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为抓手,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制定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管理细则,将中心组学习纳入年度党建考核重点项目,抓好考核工作。制定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方案,科学设计学习内容,及时配发理论学习书籍,邀请专家学者就相关学习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对中央重大会议精神及时组织专题学习,定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深度不断加强,层次不断提高,内容不断拓展,学习内容既有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有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既有行业发展趋势研判,也有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等等。特别是党的十以来,深入开展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重点把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落实中央要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入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有力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的能力。

全面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集团公司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抓好普通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理论武装。集团公司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学习型部门、学习型党支部和学习型企业建设,将理论学习普及到普通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特别是将理论学习作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党支部学习交流制度,不断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确保学习效果;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制度,科学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培训、晋职培训、理论培训和干部轮训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成果、媒体宣传、出版文集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成果共享,并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及时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是集团公司理论武装工作的一大特点。多年来,集团公司不断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集团公司每年印发关于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的通知,明确形势任务教育的重点和要求。通过定期编写印发形势任务教育提纲,组织党委书记讲党课、形势任务报告会和现场会等形式,宣传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央重大会议精神和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单位结合实际,深入挖掘科研生产、经营开发一线形势任务教育的新鲜做法和成功案例,形成了一大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创新成果。通过组织形势任务教育交流会和创新大赛等,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推动各项形势任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形势任务教育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巩固壮大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

抓特色,丰富理论武装的实践平台

集团公司根据航天特色和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丰富理论武装的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拓展理论宣传教育渠道,提高理论武装的成效和水平

广泛开展特色教育活动。集团公司创新工作方法,广泛开展特色理论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充分利用重大型号任务、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契机,组织型号队伍出征仪式、承诺宣誓等一系列特色活动,组织开展“中国梦、航天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圆梦九天――航天人的中国梦”主题征文,组织评选了“最美航天人”,开展“争做文明航天人”微电影评选等活动,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广大职工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重大理论和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集团公司“中国梦、航天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特色做法和成效,受到了上级机关的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简报》专题刊登《航天科技:用“航天梦”助力中国梦》的典型材料。

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集团公司在理论武装过程别注重典型引领的作用。选树了以“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几十年扎根班组一线的航天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个人,推出了“载人航天团队”、“嫦娥团队”“北斗团队”、“大巴山八百壮士”等一批先进集体,并组织开展“最美航天人”、“身边的榜样”等一系列评选活动,组织“航天先锋”航天功勋人物专题宣传,举办“弘扬航天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和宝贵精神。把“身边人讲身边事”与开展理论宣讲相结合,通过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感人案例,宣传中央重大会议精神,重要决策部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大家学有楷模,做有榜样。

丰富教育平台和载体建设。集团公司大力推进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建设,组织推出和建设了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典型作品和教育基地。参与拍摄的电影《钱学森》被评为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纪实文学《天魂》入选国家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种重点出版物,并获得国资委“五个一”工程奖。中华航天博物馆、航天城会展中心、探空火箭试验站等8家展览展示场所获得“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称号,10家单位获得“军工文化示范单位”称号。同时不断加强和创新载体建设工作,除了利用传统的报、刊、台、网等媒体外,还开通了微信、微博等现代化传播平台,丰富了理论教育的传播渠道,扩大了理论宣传的覆盖面。

重研究,推进理论武装的探索应用

集团公司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工作,着眼于对影响发展的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推动了相关实践的开展。

深入推进员工心理健康研究。针对近几年航天型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和航天员工年轻化的趋势,深入开展高强密度发射形势下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指导基层单位及时掌握参研参试人员的思想动态,采取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建立 “心理健康档案”、召开党政领导干部与员工恳谈会等多种方式开展心理疏导,释放压力,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在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组成由内外部专家参加的课题组,通过广泛调研,编写出版了《做幸福航天人――航天员工心理健康指南》一书,从航天系统的行业特点出发,系统分析了员工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和表现,提出了认识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塑造良好心态的方法、措施和技巧,受到了广大职工和业内专家好评。

系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组织课题组开展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研究,研究课题《中国航天文化的当代使命》获中国政研会2013年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构建了由企业文化要素体系、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组成的集团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从体系化角度明确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架构、要素及下一步重点任务。将系统工程管理理念引入企业文化,结合不同时期形势任务需要和不同单位的特点,全面推进专项文化、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形成一批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专项文化和特色文化。以改革重组为契机,加强文化融合研究,不断健全文化融合发展机制,促进了兼并重组企业的文化融合。集团公司先后被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首家“中国企业文化典范”荣誉称号。

积极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集团公司政研会每年依据理论武装需求和集团公司发展需要,制定研究参考课题,各单位结合实际,按照“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应用、指导实践”的基本思路,突出重点地开展课题研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员工关爱机制建设、年轻干部培养、青年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理论和实践价值兼备、应用价值较高的理论成果。集团公司政研会积极组织优秀政研成果评选,并推荐优秀课题参与上级政研会的评选,2009年以来,集团公司先后获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一院一部的政研成果在组织的全国交流会上发言,八院在全国政研会组织的高峰论坛上做典型经验交流,受到上级领导认可。

航天工程论文篇3

企业大学是人力资源、知识、学习组织和学习系统的集合,它可以创新制度文化、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一、内外兼顾,构建长征学院

2007年,在经历了50年的建设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进入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航天一院的员工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年轻员工的大量进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要求企业探索出更有效的手段来传承航天精神。

(一)内部:分析战略需求

人才是二次创业的第一资源,人才的“选、用、育、留”工作是否能满足企业需要,是影响企业二次创业成败的关键。在这个大背景下,长征学院的创建工作被提上日程。

作为“人才兴院”的重要实施平台,长征学院能够发挥培养人、影响人、启迪人的作用。在院领导的指导下,人力资源部抽调人手,成立了“筹建长征学院项目组”。项目组接到任务后,充分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将组建工作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并明确长征学院的建设必须服从航天一院战略发展的总体目标。

从航天一院的战略发展来看,首先需要快速培养人才。当前,航天一院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是高密度的发射任务――过去每年只有1~2次发射任务,现在则是每年20次以上。所以,单靠传统的“师带徒”、工程实践锻炼、给年轻人压担子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且型号队伍因普遍年轻化、经验不足导致的质量问题屡屡出现。因此,必须创新培养方式,采用更多元、专业的培养手段,将组织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传递给需要的人,快速进行知识基因的复制,以培养出大批急需人才。

其次,航天精神的传承在现阶段也是重要的课题。没有先进的文化,就没有先进的生产力。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深厚的航天文化,航天领域的“三大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永不止步、永攀高峰。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成功,靠的不仅仅是系统工程、技术民主,更是航天文化。在当前文化多元、浮躁情绪泛滥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将航天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帮助他们成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群体,已成为航天一院在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最后,组织战略只有转化为员工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二次创业的目标提出来以后,航天一院必须进行大量的战略宣贯工作,使之不断内化成员工的共识。只有当每个员工都认识到了二次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按照二次创业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航天一院才能实现二次创业的目标。

(二)外部:总结企业大学成功创建基因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航天一院决定组建战略支撑型企业大学。从业务上看,企业大学要做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引入多样化的培养手段;从教学内容上看,企业大学要将战略导入、思想启迪、文化传承当成重要的课题,并在项目策划和实施、课程开发中以此为重点,实现启迪人、教育人的目标。

航天一院“筹建企业大学项目组”先后调研了北京西门子管理学院、华为大学、中兴通讯学院和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大学研究中心,又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与座谈等调研手段,总结了其他企业大学的创建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组建工作计划。

1.世界500强企业基本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企业大学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企业大学是为推进企业发展战略、人才战略落地而建立。

4.要建设好企业大学,使其在企业战略落地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得到最高领导层的强力支持,同时,最高领导层需要明确企业大学的定位。

5.一个实用、高效的企业大学并不能承担企业的全部培训工作,而是有其明确的业务、功能定位。

6.企业大学是分阶段建设、实施的,一般3年左右建成并试运行,5~10年进入良性发展期。

7.一个适应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体系,一套规范的培训项目流程,一支懂业务的培训师队伍,一个适宜培训的场地,是建好企业大学的前提。

8.E-learning学习平台的建设是必须的,它可以承担企业员工培训15%~20%的必修课程,以及大部分的选修课程。

从2006年开始,航天一院人力资源部以项目组的模式开始了长征学院的论证工作,由此,长征学院的组建工作进入了筹备期。在经历了周密的部署和多方面的考虑后,2009年12月21日,长征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二、组合式学习策略的形成

长征学院成立以后,学院围绕中心任务,制定了面向全院员工的学习策略,构建了学习地图,打造了具有航天特色的课程体系和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并积极应用外部资源,加强对外合作,通过为学员提供针对性强、优质的培训服务来达到支撑企业战略的目标。

根据成人加速成长的理念及成人的学习特点,并结合航天一院的实际情况,长征学院为航天一院的员工制定了学习策略。在该策略的指引下,一院可根据学习资源投入性价比最高及培训方法最优的原则,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推出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打造精品课程

领导干部是长征学院的核心培训对象。长征学院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规律,甄选合适的培训内容和培养方式,建立、健全了一套针对性强、指导性强、模块化的培训学习项目体系。

为了有效支撑航天一院的人才战略,长征学院有针对性地设置了“鹰系列”培训项目。该项目对应人才“高地、绿谷、方阵”的培养要求,开发了“航天之道”精品课程体系,满足了“把成功当成信仰”的企业文化传承要求,并全力打造“党校”“3D虚拟长征学院”等学习发展品牌,为一院人才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雏鹰计划

面向新员工,以文化洗礼、文化认同为主要目标,已成功举办3期,培训人数总计2442人。

新员工的培训特点是培训人数多、组织工作开展难。对此,长征学院采取了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充分挖掘航天一院的专家资源,设计了院士见面会,邀请多名在航天一院工作的院士寄语航天新人,在新员工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翟志刚走进新员工,受到了新员工的热烈欢迎。在管理方式上,针对80后员工自主性强的特点,长征学院成立学员自主管理委员会,疏通了学员与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

(二)鹰雁计划

面向中层领导干部,举办多期培训,培训人数近千人。“鹰雁计划”既面向普通领导干部,也面向中层型号领导干部。

“鹰雁计划”针对中层领导干部的发展需要,设计了系列管理课程,丰富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提升了他们的管理水平;针对中层型号领导干部,特别设计了质量培训。航天系统有一个重要的文化是成功的文化。航天一院要求干部员工把成功当成信仰,保证成功既是工作任务,也是政治任务。要想确保成功文化落实到工作中,主任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航天一院的现实情况是主任设计师普遍年轻、经验不足。鉴于这种情况,“鹰雁计划”针对主任设计师培训,加强了案例教学,邀请资深专家讲授成功和失败案例,强化主任设计师的保证成功意识,提高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雄鹰计划

面向厂所级领导和院本部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目前已经举办多期,全部培训对象均覆盖。

2012年,以“航天一院党政一号文件宣讲”为契机,长征学院举办了多期面向厂所级领导和院本部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班,收效显著。培训班结束后,部分厂所专门要求联合办班,加强对本单位领导干部的形势任务宣讲。2012年,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哲学、国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长征大讲堂开讲,并邀请《梁山政治》一书的作者赵育平等名家授课。

(四)鲲鹏计划

面向型号“两总”(有关型号的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院领导,共举办4期,培训人数约百人。

“鲲鹏计划”的目的主要是引入前沿理论,加强型号“两总”之间的横向交流。培训中安排了较多的课堂研讨、主题交流,使“术业有专攻”的型号“两总”跨出本专业、本领域,倾听其他专业“两总”的想法和思路,从而激荡思想、碰撞思维。

在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长征学院按照院党委要求,策划了“铸魂工程―党员领导干部井冈山理想信念轮训”,将井冈山精神和坚定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与坚定推进航天一院新体系建设、坚定推进市场化转型的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在井冈山革命圣地的所听、所看、所议、所思,对领导干部进行一次思想、心灵洗礼。该项目计划用了三年时间,对全院共计2908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副主任设计师及以上型号干部进行轮训。

四、多种培训模式结合,加强航天特色

长征学院借鉴航天系统工程思想,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策划实施培训项目。学院对培训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学院内部各处室间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由教研室负责培训项目的研发和前期策划工作,后续培训实施工作由教务处根据前期成熟的教学流程组织实施,校办公室负责培训支持和宣传等工作;二是教研室在策划实施新项目、教务处在实施成熟项目时,均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做到常规项目注重标准化,重大项目注重流程化,通过编制和落实项目实施手册、学员手册等方式,有效保证了培训实施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高密度发射的形势下,工、学矛盾尤为突出。对此,长征学院建立了“课堂面授+在线学习”的培训模式,积极探索并引入先进的教育培训方式,引入领先的“3D虚拟学习技术”,构建3D虚拟长征学院;引入领先的“SABA学习管理系统”,构建在线学习与培训管理中心;引入领先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侧重知识挖掘和积累的知识管理中心。

长征学院针对中层干部、厂所级领导干部及型号主任设计师等关键人才,采用课堂面授的方式开展定制化培训。针对课堂面授无法覆盖的领导干部,通过将长征学院举办的重要培训课程以录像的形式引入SABA在线学习平台,供其自学和自主管理。

五、弘扬航天精神,发挥积极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长征学院在职业化队伍建设、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和为航天一院提供战略决策参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培训提升,推动了员工职业化队伍建设

长征学院提供的多层次、多类别的学习发展解决方案,满足了员工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学习产品和服务以职业化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员工的任职资格要求和员工年终考核结果为主要的需求输入源,设计满足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员工知识和能力提升需要的项目和课程模块,加快了建立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突出的员工队伍建设工作。

2010―2011年,长征学院共完成培训项目63个,培训5008人次,共计280205个学时;课堂教学对员工的覆盖率达到11%,网络教学对员工的覆盖率达到100%。

长征学院通过多种培训手段,坚定了航天一院员工二次创业的信念。如“铸魂工程――党员领导干部井冈山理想信念轮训”,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主题研讨,达到了坚定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质、强化岗位责任、永葆创业激情的目的。通过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形成了二次创业的统一信念。

长征学院的学习服务促进了员工思想的市场化转型。面对“体制重建、机制重构、能力重造、文化重塑”的要求,航天一院要切实推动员工转型,首先要进行员工意识的转变。长征学院抓住历史机遇,以培训为切入点,对员工进行了形势任务教育,举办了以市场化为主题的讲座,在课堂上反复讨论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挑战性,促进员工统一“二次创业、市场化”转型的思想认知,增强市场化意识,转型为符合要求的新型员工。

(二)积淀智慧,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长征学院以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为载体,总结和沉淀了大型航天企业二次创业道路、航天新体系建设、航天型号质量管理等科研生产和管理的新思想和集体智慧。在航天一院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进了学习氛围的创建。

为配合航天一院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长征学院在培训中积极应用知识管理的成果,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长征学院选取航天一院管理创新奖等奖项的获奖案例作为主要的案例来源,引导学员讨论和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问题,提高了培训效果;邀请老专家、老一辈航天人为年轻领导干部授课,传播思想、工具和方法,使原本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通过分享成为可以传播的知识成果,助推了年轻领导干部的成长。

(三)教学相长,为航天一院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人才培养是长征学院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超过50%以上的航天一院高级管理人员、型号“两总”及院级专家担任了长征学院的内部讲师:院领导层,包括院领导、本部各部门领导、厂所领导,身体力行地传递公司的战略与业务要求和自身的管理思想,传播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型号“两总”、院级专家、主任设计师,担任系统工程兼职讲师,传递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与经验;各单位党群领导干部,担任企业文化兼职讲师,弘扬航天精神,统一员工思想。这些内部讲师的教育与示范意义重大,是教学相长理念的集中体现。

航天工程论文篇4

科技期刊的文化历史渊源

生产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伴而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生产与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的。远古的人们在求生存的捕猎活动中,发明了各种简单工具。在生产分工、相互合作及交流中,逐步形成了语言,提炼和总结出了种种知识和经验并传播、传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铜器。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工具的使用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实现,促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甲骨文、金文随之出现并逐步发展。使中国进入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时代,文明程度得以大大提高。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耕农作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电子和信息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人类的想象力像插上翅膀一样,在大自然中矫健地翱翔。理论的系统化、学科的多样化,知识的普及化、组织的社会化为期刊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术思想的争鸣、交流和对文献与记载的需求也促进了期刊的应运而生。期刊的出现是学科文化发展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入17世纪后,以书籍和通信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和要求[3]。图书的不便之处在于它不能及时地发表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因为出版一本著作往往是在实验者积累了若干研究成果之后才能考虑的。科学著作的出版除了费时长以外,耗资巨大、效果有限。而当时通行的学术通信方式虽然比较及时,但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这样,就使得许多科学发现、有价值的学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而湮没。因此,需要有一种新型出版物媒介来完成科学交流的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应运而生。1665年1月法国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期刊《学者周刊》;紧随其后,1665年3月英国出版了《哲学汇刊》[4]。不久,在意大利、德国、荷兰、丹麦等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科学期刊。到17世纪末,大约有30多种各学科期刊在欧洲各地出版发行。在中国,18世纪末,乾隆年间,随着苏州地区手工业逐渐兴盛起来,使得那里人流密集,各种讲学活跃。当时许多名医,以医会友,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析疑赏奇。我国最早的期刊——《吴医汇讲》也随之而生,对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5]。1900年,一本以化学学科为主的期刊——《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6]。同样,这反映出当时上海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它紧跟世界化学界的动态,致力于国人化学基本知识的“扫盲”,积极介绍化学前沿发现,为近代化学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航天文化对航天期刊发展的影响

给与航天期刊深厚的底蕴目前,仅由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管的公开发行的航天科技期刊就达50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创刊的,这也客观地反映出航天事业在那个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70年代初最早创刊的《飞航导弹》、《宇航工艺材料》、《空间电子技术》、《导弹与运载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强度与环境》、《现代防御技术》等一批专业期刊随着航天科技的崛起,就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问世[7,8]。应该看到,他们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56年航天事业创建到第一种航天期刊的诞生走过了10几年的漫长道路。创业初期,伴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学试验的进行,科技人员需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科研院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定期的交流材料和内部出版物,即正式期刊的雏形。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散发着航天文化的特殊气质,那就是后来被人们总结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9]。在排除了的干扰之后,航天期刊终于正式登台。创刊初期,从整体上看,办刊条件艰苦;专业编辑人员匮乏;编辑排版手段落后。但是,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航天期刊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中国航天开始为世人瞩目。紧接着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地球同步卫星的定点成功,各种战略和战术防御型导弹试验成功等航天成果的不断涌现。在航天成就的鼓舞下,编辑人员不畏艰苦,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努力创造条件办好航天期刊,不仅使其发挥出发表文献与交流的功能,同时也形成了航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文化。许多老专家亲自为期刊撰稿,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线科技人员也踊跃在期刊上发表实验成果,学术交流蔚然成风。实践说明,正是这样的总结和交流,使得航天科技与管理日臻成熟起来,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纵览航天期刊,可以将它的文化本质概括为以下几点。(1)科学实践的结晶,理论历练的熔炉,知识与经验的记载。(2)航天精神的体现与见证。(3)企业文化传播与倡导的园地。(4)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与航天期刊鲜明的特色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蕴使航天期刊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鲜明的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外表朴实无华,内容主题鲜明;航天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航天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70、80年代,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办刊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仍然拿出一些经费来办期刊,就显得十分珍贵。编辑们懂得,绝不是为了办刊而办刊,而是要让期刊为科研攻关、系统管理服务,要用有限的经费来办出高质量的期刊。为此,编辑们想尽办法。例如:有的期刊封面常常是全年一次印刷,然后每期套印刊期号。这样,既保持了封面统一庄重,又节省了每期分次印刷的费用。还有,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发表更多的文章,编辑要求作者语言简洁,直述主题。来稿后,编辑认真审读,精心编排,尽量杜绝那些繁赘的文字表述。长此以往,航天期刊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而简明的学术风格。内容充实丰富,专业分工明确航天事业是综合的大系统,涉及的领域之多,学科之众,造就了航天期刊的多样性。在50多种期刊中很少有专业学科重叠的现象,即使是相同的领域,而侧重面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布有序,覆盖面宽泛。从科学技术到工程材料,从综合管理到质量标准,从军民两用到科普宣传,从国际交流到未来决策,应有尽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航天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例如:在空间碎片研究、深空探测等方面都是国际航天界越来越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尚没有这些方面公开出版的专业期刊问世。航天期刊的丰富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航天领域的不断拓展,航天期刊方阵还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水平较高,撰稿与编辑严谨航天事业是充满高科技和高风险的事业。航天人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起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质量问题归零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也体现在期刊工作中。撰稿人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学问,以《宇航学报》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技术类期刊,载文水平较高,交流价值较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编辑工作者严格把关,在编辑过程中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对于拿不准的技术问题,反复与作者沟通,保证不留差错,不留遗憾。

航天期刊对于航天文化的贡献

航天期刊是体现航天文化的园地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她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习俗,需要以某种仪式或节日来传承,像清明节、黄帝陵祭拜仪式等等;文学艺术,需要适当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戏剧、音乐、诗歌。作为航天文化的组成部分——航天科技思想,在科研生产实践中,以图纸、方案、标准等形式得以体现;航天系统的管理理念则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实现。航天期刊在固化科研与管理成果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例如《:航天标准化》作为专业期刊,定期刊登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实行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时规范和指导这方面的工作,而有关研究、探讨的文章又不断发展和丰富标准化的思想;《航天工业管理》作为管理层阐述管理理念,探讨管理机制的论坛,发表了大量领导讲话、各种规章以及相关的探讨文章,对于系统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水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航天期刊成为传播航天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不仅工业界的朋友关注,普通百姓也十分关心,都想多知道一些航天方面的情况与知识。一旦有新的型号发射,航天常常成为人们炙热的话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合作愿望也想多了解中国航天。为了向外界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原名为《世界导弹与航天》的期刊于九十年代初更名为《中国航天》并增加了英文版。这体现出航天期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姿态。此后,航天人不断推出新刊或调整出版专业方向,填补航天学科在期刊上的空白。为了更好地普及航天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于探索宇宙的兴趣,接受航天文化的熏陶《,航天》杂志更名为《太空探索》。随着神舟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杂志应运而生,使航天期刊方阵中增添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杂志。航天文化的传播通过期刊的渠道深入到千家万户。航天期刊是记载航天文化的档案航天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不仅能够及时报道最新的动态和当前的进展,为读者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可以把历年的文献资料像档案一样保存下来。每年一个合订本,久而久之,一卷卷合订本成为后人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搞课题研究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常常在资料室、图书馆一呆就是数天,从这些文献档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即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随着期刊电子化,它仍然是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而且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科研工作如此,管理工作也如此。航天期刊承载了诸多的文化因子,是航天文化的宝藏。

深化航天期刊改革,书写航天文化新篇章

深化改革,做大做强航天期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中央对于出版工作提出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三改一加强”要求。[10]报纸期刊在国家宏观指导方针的指引下,加快改革步伐,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形成更加有利于增强竞争力、融合凝聚力、扩大影响力的出版传媒集团[11]。在深化改革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航天期刊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方案,切实收到实效。航天事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就拿载人航天工程来说,就可分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七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包含了许多不同专业学科,与之相应的航天期刊也分布在这些系统学科中,而编辑部都分散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军队机构中。由于许多期刊专业范围比较窄,读者对象则相对固定,发行量也很有限。面对这样的实际,简单的市场化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务实态度,探索和尝试新的模式,因势利导,着力体制机制的转变。同时,还要借鉴其他行业期刊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向前发展。4.2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创造更多的航天精神财富航天期刊是航天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学术期刊、技术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科普期刊,都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首先,要树立大局观,以爱国主义为动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编辑,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来把关,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工作。让每一本航天期刊都闪烁出航天文化的底蕴。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中国航天这样的名字。让航天事业在不断取得物质上的发展和飞跃的同时,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航天期刊——一个充满航天人智慧的宝库。与其他媒体形式共存,扬长避短求发展卫星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书本式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1)新传媒快速、及时的信息披露,使期刊对新闻类报道的功能更趋弱化;(2)电视台、网站开办起专门频道,可以让网友随时查看相关内容,对从期刊获得相关知识的依赖性减弱;(3)视频的实时专题采访形式生动、鲜活,使期刊吸引读者的难度加大。那么,期刊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回答是;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学术论坛航天期刊要明确定位,坚持走专与深的道路。首先,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聚集业内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期刊撰稿、审稿、提建议,把刊物办成行业的权威媒体。以高学术水平来提高期刊的被引用率,提高读者对它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使读者把期刊作为他们求证真理、辨别伪科学的利器。其次,要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开拓期刊的网络版或建立自己的网站,培养读者网上阅读习惯,想方设法提高电子期刊的点击率和阅读量;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书本型期刊的印刷数量,降低成本压力。第三,充分发挥期刊的连续出版特性,注重整体规划,使其文献性更加突出。如果读者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期刊合在一起,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发展史。这样,期刊的价值就会成倍地增长。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期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办好航天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支“文武双全”的编辑队伍。要求编辑不光懂得编辑业务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关航天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可能,最好从有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中选拔一批既懂航天专业知识又擅长文字表达的人,经过编辑专业培训来从事编辑工作。如果是文科毕业生,一定要给他们到科研生产一线实习体验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要提高编辑人员的劳动回报和学术地位,确定合理的绩效挂钩关系,使他们安心于编辑工作。

航天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导航;导航理论与方法;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30-02

一、引言

导航是解决人、事件与目标相互位置间动态关系随时间变化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实现问题。导航与人类出行、物流交通以及目标救助捕获等息息相关,涉及人类行为认知、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军事及防灾救灾等方方面面的需求。人类导航技术的发展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不断进步的,现代导航已经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它已经发展壮大为多个产业。现代导航技术主要包括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以及卫星导航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导航技术已经应用到测绘、智能交通、航空航海、资源调查、精密农业及防震减灾等许多领域[1-2]。

特别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建立,实现了人类全球、全天候、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3]。不仅只有GPS系统,还有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统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2011年,我国导航产业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并且每年增长率超过30%~40%。预计2020年,中国导航市场产值将远远超过4000亿。因此,导航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导航产业及其应用服务功能将进入井喷期[4]。

为了普及导航基础知识,介绍不同导航技术的基本原理,萃取现有导航定位技术中蕴含的方法学精髓,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特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开设《导航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目前对于本科生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5-7],而对于研究生课程的研究相对较少[8]。目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同一专业的研究生通常具有不同的本科专业背景,例如,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其本科专业有测绘工程、计算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对于开设研究生专业课而言,往往很难起步一致,给课程设置带来困难。(2)研究生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的许多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环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教师和研究生教学应付化。国内许多教师由于科研业务繁忙,经常出差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准备不足,不能精心备课,导致很多专业课内容乏味,学生收获甚少,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研究生由于对课程设置不满意,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最后采取随便应付的态度,从而形成了教师不能精心讲授、学生不能感兴趣地学习的不良局面。

二、教学内容

《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设置为36个学时,主要讲授全球卫星系统导航定位技术[3];惯性导航、组合导航与信息融合技术;车载导航、位置服务及室内定位技术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结合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重点安排以下知识点:坐标系统与参考框架基本理论、卫星导航定位及定轨、惯性导航与组合导航、室内定位与基于位置服务(LBS)相关技术、天文导航与匹配导航、以及卫星导航与地震学应用等。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对导航技术及相关理论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同时掌握与自己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重要关键理论和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生自主科研能力,本课程还通过指导学生自主调研,深入了解和学习某个导航相关专题,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课程研究报告并作课堂讲解。为了将专业课与研究生科研方向有机结合,课程研究报告的选题可以优先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在得到导师认可和支持后确认选题。在导师没有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个人研究方向和兴趣自由选择。为了让学生能打开思路,授课教师可以建议相关领域的一些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调研。例如:原子陀螺与加速度计原理、生物导航技术原理、人体内的导航定位、人类导航技术发展的历史并对导航手段分类、月球上的导航定位手段、人类导航定位的死角等等。

三、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

经过笔者调研发现,目前国内许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化现象,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参与等环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本课程力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针对没有听懂的问题实时提问。教师也可以在讲课过程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课后动手查阅文献资料,自主解决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相关问题。

《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涉及面相当广,需要了解参考框架、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天文学、天体力学、地磁学、电子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对授课教师在导航方面的知识的广度要求非常高。为了解决此问题,本课程教学采用的是多位教师共同讲授的模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专题,邀请相关领域具有多年研究经验、研究成果丰富的教师主讲。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教师不可能在多个领域都很精通的问题,可以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前沿的研究动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品质。

由于本课程涉及卫星定位导航、惯性导航以及位置服务等领域,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可能通过一本现成的专著完成,并且导航技术更新非常快,仅仅通过书本教学,往往不能实时地跟踪前沿的研究动态。因此,主讲教师根据各个专题搜集资料,准备讲义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的方式。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计算机高效、便捷、直观等特点,易于提高教学效率。除了课堂讲授外,本课程还安排6~7个学时让每位学时做课程研究报告,主题可以是某导航相关的专题调研、经典文献的读书报告或翻译,以及自己已完成的研究成果。课程报告的提交包括口头讲解和书面报告两部分,各占50%;口头报告讲15分钟,提问5分钟(可根据学生人数变化);书面报告没有篇幅要求,架构要求按照科技文献写作形式,力求以最简练直观的形式把科学问题描述清楚。目的是通过课程报告来锻炼一下基本的文献调研、归纳整理和口头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后续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研究生的考核方式应该强调综合素质考核。本课程设定平时成绩20%,课程研究报告80%(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各占一半)。

四、教学实践效果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普遍反映在导航知识和技术思路、研究方法上都有较大收获。该课程中同学们提交的课程报告也有不少出色表现,很好地锻炼和培养了同学们的文献调研能力和基本科研素养,少量课程报告已经具备了专业期刊论文的水平。针对学生们反映的缺乏预习资料,课堂内容难以消化的问题,本课程专门设置了课程教学网站,将教学课件上载到课程网站上,学生们可以课前预习,提前查阅和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并记下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游刃有余地听讲,并适时地提问与交流。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基于同学们的知识基础背景,对关键概念和方法能给以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讲解。

由于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其本科专业背景一般是测绘工程、计算机、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专业,许多学生对于导航技术并不熟悉和了解,通过《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天文导航、无线电导航、惯性导航以及卫星导航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导航方法。同时,在课程学习期间,还能锻炼独立的文献调研能力,以及科研文档写作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抓好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是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导航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定位、授课模式、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研究生其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声享,郭英起,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2]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与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3]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刘经南.卫星导航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3,20(5):15-16.

[5]张勤,王利.“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1):112-114.

[6]吴继忠,李明峰,刘三枝.《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全球定位系统,2007,32(3):38-41.

[7]刘智敏,阳凡林,独知行.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的学改革与实践J].测绘工程,2010,19(3):77-80.

[8]田霖.如何提高研究生专业课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261-262.

航天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工程材料学”;航空航天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24-03

“工程材料学”是航空主机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虽然仅有48学时,但承担着为未来的航空工程师构建材料知识体系的重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对该课程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研讨。

一、高度重视航空和材料领域发展对“工程材料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材料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应用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成为最活跃的科学领域,材料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工程材料学”以物理学、化学等理论为知识基础,系统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中提出的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具有较长的开设历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工程类课程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必要以新的形势为背景反思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航空以众多学科知识、先进研究成果为基础,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大系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现代航空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探索天空,也使得飞行器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工作环境更加严苛。现代飞行器不仅要具有速度快、航程大、载重多等特点,还要满足节能低碳等要求。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一代材料,一代飞机”已成为飞行器发展公认的规律。这对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材料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飞行器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工作中,要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挖掘材料的潜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满足工作需要。面对航空航天迅猛的发展形势,仅了解和掌握已有材料的知识是不够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材料领域的发展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同时要认真研究具体工作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要求,明确材料发展的需求。在新型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用户对飞行器总体性能的多种要求,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统一的优化。在落实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时可以发现,很多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飞机的航程和机动性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为了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需要对飞机进行一体化设计,要及时掌握各种设计方案对飞机主要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对飞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工程师都需要和材料系统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全系统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材料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发展最快速的学科之一,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主要方向上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

“工程材料学”课程要系统讲授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得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早期的航空工程结构以自然材料为主,如在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上,木材占47%,普通钢占35%,布占18%。随后,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具有时效强化功能的硬铝为代表,很多优质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使得大量采用金属材料制造飞机结构成为可能,也使得研究者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于金属材料的探索。相应地,这一时期“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也以金属材料为主。上世纪7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开始在航空领域应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优点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航空工程师首先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舱门、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结构,而现在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结构过渡。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制造性能被大量应用在复杂曲面构件上。复合材料构件共固化、整体成型工艺能够成型大型整体部件,减少零件、紧固件和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少装配,减轻重量。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先进飞行器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复合材料必然要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飞行器具有更好的耐热能力,提高了发动机、蒙皮等结构的性能,有效解决了防热问题。“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反映材料科学在提高飞行器性能方面的新应用与新进展。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主机专业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认真分析专业教学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不同要求

“工程材料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对主机类各专业采用同一标准教学。虽然主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有其共性要求,但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差异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主机类专业根据航空领域中的分工培养学生,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一样。就材料方面知识而言,不同专业学生也会有所区别,应按照专业特点纵向划分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不同专业主要服务对象的材料特点是确定课程要求的主要依据。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要全面统筹飞行器产品及各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工作,要求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现代飞行器设计技术的影响,因此要较全面地掌握主要航空材料的性能、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轻质高强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培养能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飞行器动力的重要部件对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要求较高,要求材料和结构具有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组织结构稳定性。因此,材料在高温下的行为、性能和分析、选择方法应该是该专业“工程材料学”课程的重点。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要针对现代飞行器工作条件严酷、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设计要求,并为飞行器维护提供便利。该专业要求学生理解飞行器各部件的选材要求,掌握材料的制造工艺。飞行器零部件形状复杂,所用材料品种繁多,加工方法多样,工艺要求精细。很多新材料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其制造技术具有新颖性的特征,设计、材料与制造工艺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学生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把材料基础打好,适应工艺和材料不断发展的要求。虽然各专业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但课程基础一致。

该课程名称为“工程材料学”,即明确其重点在于将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成果运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把材料基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工程材料学”是相关专业材料学科的基本课程,学生要通过该课程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微观和宏观基础知识,学习材料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等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等技术,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创造条件,为将来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明确了各专业对该课程的个性化要求的基础上,更要明确共性要求。“工程材料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材料方面的科学概念,提升材料方面的科学素质,扎实的材料科学与技术知识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采用“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模式比较合适,即把教学内容划分为每个专业均要求了解的材料领域知识和根据各个专业特色需要重点介绍的知识两部分,既满足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需要,又注重了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了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的融合渗透,较好地满足了材料、设计、制造、维护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增强了跨学科、跨专业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研讨问题的能力。

三、多管齐下建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课程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目标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方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要求,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注重与工程实践教育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调研与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修订,与相关教学环节有效整合,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践活动的联系,解决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脱节或不衔接等问题。

“工程材料学”在第四学期开设,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在前期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物理”和“航空航天概论”是两门直接相关的课程。“大学物理”提供了学习“工程材料学”的科学基础,认真分析“大学物理”知识点在“工程材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航空航天概论”以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为主线,介绍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果在“工程材料学”课程讲授之初让学生重新回到机库,从材料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航空航天的进步,结合材料学的概念研究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相关专业的后续课程中,有好多课程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如“飞行器总体设计”、“发动机原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如果在“工程材料学”中对有关知识点作简单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综合分析相关概念,加深理解。在主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工程训练”是集中式的工程能力培养环节,其教学内容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以机械制造工艺和方法为主,包括热处理、铸造、锻造、焊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塑性成型等,每一种制造工艺和方法都与工程材料密切相关。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材料是加工对象,对材料的性能等的介绍很简单,学生的认识较浅。如果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对材料作较深入的介绍,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和方法的适应性,可以促进学生把材料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分析研究实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来认识材料的性能,通过感性认识来体会材料变化的规律,把深奥的材料科学理论知识和生动形象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强化了工程训练效果,还能让学生把材料的知识学活,留下更深刻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是重要的综合学习环节。课程设计任务一般是完成一项涉及本专业一门或多门主要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设计工作,通过一系列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文件体现工作成果。很多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涉及材料的选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按照教学计划,“工程材料学”先行开设。因此,在相关课程设计中,有目的地提出材料问题,引导学生在更广的范围里选材,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分析材料性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材料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材料知识转化为初步的工作能力,克服课程知识的碎片化倾向。

四、结语

航空航天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该领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学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材料学”要按照现代大工程观的要求组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培养质量。航空航天领域和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工程材料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按照理论实践结合、突出工程应用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深入研究材料学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工程材料学”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统筹考虑专业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以“工程材料学”课程为中心,注重课程的纵向推进和知识的横向联系,不断加深对材料学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多角度研究分析、跨专业交流合作、多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张校,姚可夫.工程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风云.工程材料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少刚,郑勇,汪涛.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M].国防科技出版社,2016.

[4]闫康平.工程材料[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于永泗,齐民.机械工程材料[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Discussion on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urse Teaching for Aeronautic Majors

WANG Tao,ZHOU Ke-yin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Jiangsu 210016,China)

Abstract: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 key roles in aeronautic and astronautic fields.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urse is the main path for students form aeronautic majors to learn knowledge of material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outstanding aerospace engineers training pla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quirements of material knowledge for different aeronautic majors in order to explore a way to improving the educating effect without increasing total class hours.

航天工程论文篇7

关键词:“工程材料学”;航空航天专业;教学改革

“工程材料学”是航空主机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虽然仅有48学时,但承担着为未来的航空工程师构建材料知识体系的重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对该课程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研讨。

一、高度重视航空和材料领域发展对“工程材料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材料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应用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成为最活跃的科学领域,材料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工程材料学”以物理学、化学等理论为知识基础,系统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中提出的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具有较长的开设历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工程类课程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必要以新的形势为背景反思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航空以众多学科知识、先进研究成果为基础,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大系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现代航空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探索天空,也使得飞行器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工作环境更加严苛。现代飞行器不仅要具有速度快、航程大、载重多等特点,还要满足节能低碳等要求。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一代材料,一代飞机”已成为飞行器发展公认的规律。这对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材料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飞行器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工作中,要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挖掘材料的潜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满足工作需要。面对航空航天迅猛的发展形势,仅了解和掌握已有材料的知识是不够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材料领域的发展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同时要认真研究具体工作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要求,明确材料发展的需求。在新型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用户对飞行器总体性能的多种要求,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统一的优化。在落实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时可以发现,很多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飞机的航程和机动性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为了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需要对飞机进行一体化设计,要及时掌握各种设计方案对飞机主要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对飞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工程师都需要和材料系统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全系统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材料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发展最快速的学科之一,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主要方向上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工程材料学”课程要系统讲授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得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早期的航空工程结构以自然材料为主,如在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上,木材占47%,普通钢占35%,布占18%。随后,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具有时效强化功能的硬铝为代表,很多优质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使得大量采用金属材料制造飞机结构成为可能,也使得研究者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于金属材料的探索。相应地,这一时期“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也以金属材料为主。上世纪7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开始在航空领域应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优点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航空工程师首先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舱门、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结构,而现在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结构过渡。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制造性能被大量应用在复杂曲面构件上。复合材料构件共固化、整体成型工艺能够成型大型整体部件,减少零件、紧固件和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少装配,减轻重量。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先进飞行器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复合材料必然要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飞行器具有更好的耐热能力,提高了发动机、蒙皮等结构的性能,有效解决了防热问题。“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反映材料科学在提高飞行器性能方面的新应用与新进展。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主机专业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认真分析专业教学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不同要求

“工程材料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对主机类各专业采用同一标准教学。虽然主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有其共性要求,但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差异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主机类专业根据航空领域中的分工培养学生,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一样。就材料方面知识而言,不同专业学生也会有所区别,应按照专业特点纵向划分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不同专业主要服务对象的材料特点是确定课程要求的主要依据。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要全面统筹飞行器产品及各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工作,要求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现代飞行器设计技术的影响,因此要较全面地掌握主要航空材料的性能、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轻质高强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培养能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飞行器动力的重要部件对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要求较高,要求材料和结构具有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组织结构稳定性。因此,材料在高温下的行为、性能和分析、选择方法应该是该专业“工程材料学”课程的重点。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要针对现代飞行器工作条件严酷、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设计要求,并为飞行器维护提供便利。该专业要求学生理解飞行器各部件的选材要求,掌握材料的制造工艺。飞行器零部件形状复杂,所用材料品种繁多,加工方法多样,工艺要求精细。很多新材料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其制造技术具有新颖性的特征,设计、材料与制造工艺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学生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把材料基础打好,适应工艺和材料不断发展的要求。虽然各专业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但课程基础一致。该课程名称为“工程材料学”,即明确其重点在于将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成果运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把材料基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工程材料学”是相关专业材料学科的基本课程,学生要通过该课程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微观和宏观基础知识,学习材料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等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等技术,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创造条件,为将来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明确了各专业对该课程的个性化要求的基础上,更要明确共性要求。“工程材料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材料方面的科学概念,提升材料方面的科学素质,扎实的材料科学与技术知识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采用“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模式比较合适,即把教学内容划分为每个专业均要求了解的材料领域知识和根据各个专业特色需要重点介绍的知识两部分,既满足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需要,又注重了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了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的融合渗透,较好地满足了材料、设计、制造、维护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增强了跨学科、跨专业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研讨问题的能力。

三、多管齐下建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课程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目标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方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要求,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注重与工程实践教育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调研与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修订,与相关教学环节有效整合,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践活动的联系,解决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脱节或不衔接等问题。“工程材料学”在第四学期开设,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在前期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物理”和“航空航天概论”是两门直接相关的课程。“大学物理”提供了学习“工程材料学”的科学基础,认真分析“大学物理”知识点在“工程材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航空航天概论”以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为主线,介绍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果在“工程材料学”课程讲授之初让学生重新回到机库,从材料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航空航天的进步,结合材料学的概念研究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相关专业的后续课程中,有好多课程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如“飞行器总体设计”、“发动机原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如果在“工程材料学”中对有关知识点作简单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综合分析相关概念,加深理解。在主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工程训练”是集中式的工程能力培养环节,其教学内容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以机械制造工艺和方法为主,包括热处理、铸造、锻造、焊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塑性成型等,每一种制造工艺和方法都与工程材料密切相关。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材料是加工对象,对材料的性能等的介绍很简单,学生的认识较浅。如果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对材料作较深入的介绍,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和方法的适应性,可以促进学生把材料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分析研究实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来认识材料的性能,通过感性认识来体会材料变化的规律,把深奥的材料科学理论知识和生动形象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强化了工程训练效果,还能让学生把材料的知识学活,留下更深刻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是重要的综合学习环节。课程设计任务一般是完成一项涉及本专业一门或多门主要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设计工作,通过一系列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文件体现工作成果。很多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涉及材料的选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按照教学计划,“工程材料学”先行开设。因此,在相关课程设计中,有目的地提出材料问题,引导学生在更广的范围里选材,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分析材料性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材料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材料知识转化为初步的工作能力,克服课程知识的碎片化倾向。

四、结语

航空航天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该领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学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材料学”要按照现代大工程观的要求组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培养质量。航空航天领域和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工程材料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按照理论实践结合、突出工程应用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深入研究材料学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工程材料学”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统筹考虑专业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以“工程材料学”课程为中心,注重课程的纵向推进和知识的横向联系,不断加深对材料学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多角度研究分析、跨专业交流合作、多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汪涛 周克印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张校,姚可夫.工程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风云.工程材料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少刚,郑勇,汪涛.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M].国防科技出版社,2016.

[4]闫康平.工程材料[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航天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航天企业;青年人才;人才培养

1.航天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航天工程技术应用企业发展快,技术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激烈,对创新要求强烈;队伍年轻、思想活跃、流动意愿强。航天工程技术应用企业更应重视员工关系管理,把它作为提升市场品牌、加强文化建设、塑造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倡导“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创新性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成为航天技术应用企业最具战略性的资本。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充分尊重人、倚赖人、塑造人、培养人,给员工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激发起员工内心深处的干劲和潜能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目标。

2.航天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原则

2.1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做到超前谋划,战略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就像航天工程研制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布局。早在上世纪60年代,聂荣臻元帅在一次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就提出了培养年轻一代的战略问题。作为航天科技事业的领航者,航天部门党组织就始终把人才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和动力之源,大胆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年轻干部担任科研院所、工厂、型号领导职务。

2.2培养选拔年轻人才要坚持以事业为平台,在实践中造就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机遇和舞台。航天企业要坚持人才与事业同发展,依托航天重大工程培养选拔年轻科技领军人才。一是解放思想,大胆使用。集团公司在培养选拔年轻科技领军人才方面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重学历但不唯学历,重资历但不唯资历,在重大航天工程实施中尽早识别和发现科技领军人才的苗子并敢于委以重任。二是因材施用,重点培养。在人才队伍和年轻干部的培养上,集团公司非常注重年轻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对于一些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苗子,根据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向,再从政策到机制各个方面鼓励他们沿着各自职业通道成长发展。三是多岗锻炼,全面发展。集团公司近年来非常重视通过不断加大型号之间、型号总体和分系统之间、各单位之间人才交流的力度,对年轻人才进行多岗位锻炼,促其丰富阅历,拓展视野,增强多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3.培养选拔青年人才的方法布局与推进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以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航天企业将这种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在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年轻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是优化机制,营造氛围。为了更好地促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从上世纪90年代的“小高工”政策到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近年来更是创设了百万元的“航天功勋奖”和20万元的“航天创新奖”,有效地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同时,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每当型号研制出现问题,各级领导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对科研人员给予宽容、理解和鼓励,帮助研制队伍总结经验、走向成功。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尊重并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对人才成长给予最大的关爱,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工作条件。建立系统级研发中心、专业研发中心以及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构筑了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成长基地和平台。同时,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共同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建立航天创新基金等方式,不仅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也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加强培训,锻炼作风。为了助力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集团公司实施了知识更新工程,充分发挥以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群体的作用,在工作中传承知识和经验,在技术上探讨途径与思路,通过传、帮带,提高年轻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型号总设计师和总指挥为重点,连续举办型号领军人才培训班。对于年轻的领军人才,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比如,每年向科研院、所、厂一把手和型号“两总”颁发责任令并严格考核,强化履职的责任意识;狠抓作风建设,强化科学作风的培养,使年轻人在技术上接班的同时也在作风上接班。

4.措施与建议

4.1培育文化,强青年科研人才科技报国之志

文化激励是航天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一直以来航天精神就是航天人高高飘扬的文化旗帜。伟人的事业孕育了伟人的精神,伟人的精神需要代代传承。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和传承航天精神。航天企业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老一代的航天人就是一本本活的教科书,可以通过新老航天人对话谈心活动,让两代人面对面进行交流;可以采取读反映航天精神的书籍,让青年科研人才通过书籍与老一辈航天科技先锋对话;开展优秀科研人才演讲活动,利用橱窗、展板、电视、报纸、杂志等载体宣传优秀文化,同时,还可根据航天保密性强的特点拓宽宣传载体,加大对人员先进事迹在群体中的宣传力度,弘扬优秀文化,激发青年科研人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二是激励创新行为和活动,促创新文化落地。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历史,青年科研人才是创新的先锋队,创新需要创新文化来滋养和培育。因此,航天企业要发扬几十年来的优良传统,精心哺育创新苗,通过设立青年科研人才创新项目,鼓励他们深度开展基础性研究,加大奖励和激励的力度,尤其是在评职称、定岗位等方面制定倾斜性政策,激励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潜能,同时要宽容他们的创新失败。三是注重培养团队协作文化。航天的文化中,团结协作的元素很多。青年人善于接受新式的教育方式,可以采取拓展训练、情景模拟、现场说法等形式,对青年科研人才进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在灌输协作理念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青年科研人才融入集体的行为,在交流和学习中,有利于专业上和性格上的互补,为打造一支阳光向上的青年科研团队服务。

4.2完善制度,健青年科研人才成才之法

完善薪酬制度。航天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现象,制约了青年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应建立和完善以突出业绩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一是要优化薪酬结构,拉开按国家政策制定的固定上资与按照绩效确定的浮动工资的比例,与承担岗位(项目)的工作难度、重要程度、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因素挂钩,同时制定配套的考核办法,突出业绩贡献,以激发青年科研人才的潜能。二是要考虑青年科研人才的薪酬体系对外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以便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航天事业,也确保现有人才的稳定。

完善人才考评机制。要制定科学、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对青年科研人才做出公正的评价。在项目团队中实行民主评议与公开考评,以确保公平性和合理性;在人事制度上要打破年龄、资历、学历等限制,不拘一格大胆任用年轻人;在人才考评政策上应充分鼓励青年科研人才重视基础研究,鼓励他们甘于坐冷板凳,专心基础研究。

完善奖励机制。要建立适合青年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奖励管理办法,如加大科研奖励中青年科研人才的比例,在单位的奖项设置方面多设置青年科研人才的奖励项目,在评比奖励先进的方法上采取创新的手段,不仅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的方法,也可以尝试由专家推荐、青年科研人才自荐、企业网上公开竞评等办法,鼓励年轻人敢于冒尖、勇于冒尖,大胆展示自我。

4.3搭建平台,拓青年科研人才岗位成才之路

开展职业生涯设计。航天企业的青年科研人才对职业生涯设计的关注度很高,甚至在某些企业达到了最高需求,因此,需将这项工作放在企业的战略发展高度来看待。今天的科研人才希望从工作中得到成长和发展,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他们不断追求理想的职业或岗位,设计着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计划;他们关注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个人的兴趣与事业相结合,更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航天企业要结合自身的需要和发展,为科研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必要的培训、工作设计、晋升等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拓宽成长通道。航天企业科研人才的成长路径一般情况下是按照国家重点型号(项目)设置的型号设计师、主管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帅、副总师、总师这条路径走的。但是,国家重点型号数量屈指可数,总师人数更是寥寥无几,人才通道只走独木桥,将会使多数青年科研人才看到人生道路的“天花板”。因此,航天企业要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设立项目设计师系统,并实施动态调整,项目一完成,技术职务即自然免除。这可在某种程度上给予科研人才一定的压力,以促使其积极参与新的项目。可按照专业设置专业设计师队伍,只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就可以成为该专业的学术领头人,这样可以引导青年科研人才不再追逐重点型号的岗位;另外,对具有管理潜质的青年科研人才,也可以鼓励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科研规律后转为科研管理岗位。

重视在科研实践中的培养。科研实践是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最好的舞台,在型号岗位或课题中的锻炼可以使青年人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和工程研究有机结合。一方面,要结合任务和目标,对青年科研人才进行锻炼和培养。项目团队或研究室要与青年科研人才共同制定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要求,列出详细的锻炼培养措施,对他们大胆交任务,敢于压担子,注重过程的督促和任务的及时检查,必要时给予调整,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另外一方面,要确切开展好“导师带徒”活动,变自然成熟为促成其成才,要充分发挥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并在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上起到把关定向的作用,使青年人少走弯路。

4.4注重培训,授青年科研人才能力提升之道

拓宽培训渠道,丰富培训方式。一是培训方式多样化。航天企业的青年科研人才都是毕业于各高校的精英,但无论他们在校时成绩多么优秀,在职的培训和教育对其成才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采取主动“送出去”的方式,提供合适的机会鼓励年轻的科技骨干出国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紧跟世界先进的科技发展趋势;尽量给予青年科研人才一定的时间、费用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充分利用航天系统或相关高校的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培训。

二是通过学习组织建设,促进青年科研人才自主学习。可以开设青年科研人才讲堂,鼓励青年科研人才结合自己研究的方向走上讲台,谈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锻炼语言表达和实践总结提炼能力。

三是搭建适合青年特点的交流、评比和推荐平台。努力为青年科研人才创造更多的科研交流机会,重视青年创业基金、青年科技论文等的评比,并通过开展青年学术论文报告会、青年科研课题答辩会等多种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加大情商和心理疏导培训,提升青年科研人才的情商水平。在航天企业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和场合很多,在课题研究或型号研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争执、需要处理各种矛盾,这都可能造成科研人才情绪上的波动。航天企业要根据新时代青年的特点,有重点地加强对青年科研人才的情商培养,使他们具有比较理智的,稳定的情绪,能够自我安慰,摆脱焦虑、自我激励,在对待他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时具有同情心和管理他人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5.结语

上一篇:环境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格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