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1:50:47

航天工业论文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分析了航天企业民品管理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对航天企业民品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航天工业是高科技综合性产业,拥有其它企业和部门所不及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资金优势。但是,目前大多数航天企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境,民品事业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落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落后。对航天企业来说,民品管理改善之时,就是民品效益提高之日。

一、管理落后的表现

当前,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航天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民品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人才相对缺乏,造成民品发展中的“瓶颈”效应,严重阻碍了民品发展。

二是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和观念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领导干部市场观念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民品不重视,没有系统的规划,不做长远打算;缺乏必备的经营管理知识,盲目参与经济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在民品开发中,缺乏科学预测和决策,普遍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少,重复建设多,造成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分散,难以形成集约性战略,形不成具有竞争力的民品规模经济。

四是管理体制制约了民品的发展。没有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领导干部职责不明,奖惩不严,职工积极性不高。

二、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不同的管理水平会产生出不同的生产力。例如,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某电子机械厂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一个半导体配电盘装配车间,此车间与美国国内的一个车间的人数相同,装配线采用的技术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日本人按日本的方式进行管理,结果单位时间生产量比美国国内的车间提高15%。这个例子说明,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作用。当今管理和科技被看作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注重管理是当今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化日益提高的必然结果。航天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利用自身优势,合理地改善管理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活力。

1.解决管理人才短缺问题

航天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人才,一方面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招纳各级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对原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航天企业要自始至终把培养管理人才,留任管理人才,引进管理人才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把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充实到各级民品岗位,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领导责任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制度,切实解决好民品发展中的管理“瓶颈”的制约问题。

2.实行柔性管理

日益成为企业管理新特色和主流的企业柔性管理,代表着新技术革命时代企业管理和发展趋势,受到国内外许多企业的青睐。现在,航天民品管理总体上说还是属于刚性管理,航天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实现柔性管理,以增强企业的活力、适应力和竞争力。

第一,以对人的管理为核心。注重感情投资,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

第二,强调组织的柔性化。由集权向分权过渡,金字塔型向大森林型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

第三,实行“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实行权力下放,把处理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予下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重要事项(如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的人事任免)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这样既有利于发挥下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使上层领导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

第四,体现战略决策柔性化。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

第五,组织生产的柔性化。在制造业中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灵活生产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

第六,注重营销的柔性化。利用各种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促进销售。

第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

第八,追求全方位优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全系统的产品开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等。

3.大力开展科学预测的研究工作

社会发展使研究对象错综复杂,随机多变,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作出科学预测可以避免或降低决策的失误。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表明,有无经营规划,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一般的讲,每年预测费用约占企业科研费用的1%~10%,通过预测开发新产品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预测投资的50倍左右。在我国,科学预测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已显示其活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必将得到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明确民品任务和目标,确定预测期限。

(2)收集所发展民品的资料、数据,预估有可能出现的偶然事件。

(3)选择适当的预测途径和方法。如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德尔菲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依靠专家背靠背地发表意见,各抒己见,管理小组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和信息反馈,经过几轮循环,使分散的意见逐步收敛集中,最后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法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而“头脑风暴法”是请一定数量的专家,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作出判断。通过专家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

(4)建立预测模型。

(5)根据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6)分析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确定。

4.经验决策须上升到科学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更新和产品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面临的市场和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航天企业如何统观全局,在千头万绪中找出关键所在,加快民品的发展,仅靠几个“聪明人”的“拍脑袋”恐难作出正确周密的决策,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决策可以弥补经验决策的不足,使可能产生的决策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

航天企业要实现科学决策应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严格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一般为: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寻求决策技术和方法;拟定可行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方案;进行信息反馈,追踪调查。

二是依靠专家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代表合影

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代表学会致辞

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中航工业科技委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崔德刚作了题为《多学科优化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应用》的报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超声速中心主任RECHARD G. MORGAN作了题为《实验室模拟超轨道气动热力学》的报告,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院长SEUNG JO KIM 作了题为《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航宇研发及未来展望》的报告,日本三菱飞机公司首席执行工程师NOBUO KISHI作了题为《三菱支线飞机发展状况——飞向未来》的报告。另外会议承办方还邀请了庞巴迪商用飞机公司副总裁BENJAMIN BOEHM和东京大学教授SHINJI SUZUKI分别作了题为《商业飞机项目——盈利是丈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和《使用机翼结构失效的无人机进行弹性飞行控制系统的飞行演示》的报告。会上代表进行了论文交流,200余篇论文进行了宣读交流,其中中国作者宣读论文40余篇。中国代表普遍反映本次大会具有报告质量高、学术交流充分、会议组织高效等特点,并表示通过三天的会议获益匪浅。

11月14日,召开了主办单位工作会午餐会,学会秘书长吴松和常务理事崔德刚代表我会出席。会议听取了承办单位关于本届会议情况的介绍;讨论了亚太航空航天技术学会会议操作规范;表决通过了下届会议的举办时间和地点。

中国航空学会作为联合主办单位,在本次会议中承担了在国内进行广泛征文、动员和组织论文作者参会、推荐大会报告及分会场主持人、参加会议期间举办的组委会工作会等多项工作。会议总共征文295篇,其中中国作者提交论文100篇。

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崔德刚代表学会做大会报告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3篇

>> 国外图书馆权利案例研究 美国图书馆的旗帜 美国图书馆的动漫资源建设与服务案例分析 案例研究法在我国图书馆学科中的应用分析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研究 美国图书馆组团参加香港书展等 2010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 从IFLA各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分析图书馆权利 我国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 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综述 我国图书馆员及其法律地位和职业权利的探讨 21世纪以来国内对“美国图书馆学”领域研究综述 美国图书馆电子图书出借模式评介 真人图书馆服务案例研究 图书馆权利刍议 韩国图书馆法 美国图书馆联盟的法律保障及启示 美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图书馆协会期刊系列:调查与分析 美国图书馆里一本迟还的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3 ] First Amendment Center. banned books[EB/OL].[2013-08-10].http:///speech/libraries/topic.aspx?topic=banned_books.

[ 4 ] Studstill R. A Student's Right to Receive Information in the Public School Library[EB/OL].[2013-07-15].http:///index.php/lsj/article/viewArticle/144.

[ 5 ] Adams H R. Ensuring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M].New York:A Member of th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2008:196.

[ 6 ] ALA,offic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censorship Q&A[EB/OL].[2010-12-15].http://www//ala/oif/basics/intellectual.htm.

[ 7 ] 王政,洪伟达.知识自由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35-39.

[ 8 ] 李国新.图书馆权利的定位、实现与维护[J].图书馆建设,2005(1):1-4.

[ 9 ] 石慧.中美图书馆知识自由政策比较[J].图书馆学研究,2011(8):41-46,50.

王学贤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河北廊坊,065000。

杨曰建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河北廊坊,065000。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束焊;航空;航天

铝、镁、钛等这些轻金属把航空航天器推上了天,没有这些轻金属就没有现在的航空航天业,轻金属对航空航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提高飞行器的性能,还要减轻自重以节约能源降低费用,铝、镁、钛这些轻金属的合金材料应运而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航空航天工业中有色合金较大范围的使用,对合金构件的需求也不段提高,电子束焊接工艺是适用于有色合金的焊接工艺之一。

1 电子束焊的原理

电子束焊的电子束是从电子枪中产生的,电子枪中的阴极受热发射电子,该电子被高压电场加速以及电磁透镜聚焦后,就会形成具有极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电子束撞击到工件表面,电子巨大的动能就会转变为热能,使金属迅速熔化,实现对工件的焊接[1,2]。

2 电子束焊的特点[3,4]

(1)功率密度高,电子束功率可从几十千瓦到一百千瓦以上。电子束束斑的功率密度可达106~108W/cm2,比电弧功率密度约高100~1000倍。

(2)焊接速度快,焊接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小。

(3)电子束穿透能力强,焊缝深宽比大。

(4)焊接过程中不行引入焊接材料,焊缝的纯洁度高。

3 有色合金的电子束焊接工艺

3.1 钛合金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好、温度适应范围广等一系列突出优点,航空航天科研事业和生产的发展与钛合金的推广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5]。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子束焊接工艺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可避免空气对钛合金的污染,降低裂缝等缺陷的几率,是一种非常适合钛合金的焊接技术[6]。

朱少旺[7]对Ti60合金薄板对接件进行了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通过电子束焊接性实验,他研究了电子束焊接工艺的参数对焊缝表面成形及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焊后缓冷工艺和焊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所起作用。闫伟[8]对Ti-55高温钛合金板材进行了一些电子束焊接试验,为确定Ti-55板材的焊接方法及工艺做了技术储备。

3.2 铝合金

由于铝合金具有耐腐蚀性好,比模量、比强度、疲劳强度高,以及电导性和热导性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交通工具、机械制造、电工化工等行业中应用广泛。铝及铝合金的电子束焊接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电子束焊接工艺是铝合金焊接的重要方法之一。

王亚荣等[9]研究了焊后热处理对2A14高强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常建等[10]对电子束焊接工艺在2219铝合金扩张段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电子束焊接技术能够减少焊接变形,降低焊接缺陷。陈国庆等[11]研究了SiCp/2024与2219铝合金电子束焊接。

3.3 镁合金

镁是最轻的工业金属材料,密度只有铝的三分之二,镁及镁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的优点。航空航天器轻量化的要求使得镁合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镁合金的应用已经遍及航天航空、汽车、船舶、体育用品、电子等多个领域[12]。由于电子束焊接工艺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其在镁合金的焊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朱智文等[13]研究了AZ31镁合金电子束焊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特征,研究结果显示AZ31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缝组织细小,表明电子束焊是AZ31镁合金的有效焊接方法。叶宏等[14]研究了AZ91D镁合金真空电子束深熔焊接熔池气泡流数值模拟,建立了真空电子束焊接熔池二维气泡流数学模型。

4 结束语

随着航空航天业的发展以及有色合金的广泛应用,对有色合金焊接工艺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电子束焊接工艺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应用在很多领域,也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电子束焊接工艺的发展必将推进有色合金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思杰,朱春莉.钛及钛合金先进连接技术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5,44(3):18-21.

[2]马骋,周建桃,屈站,等.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0(15):113.

[3]王静.铝合金电子束焊接技术[J].电焊机,2011,41(8):112-115.

[4]马卓.先进焊接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2.

[5]张利军,薛祥义,常辉.我国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6]付鹏飞,黄锐,刘方军,等.TA12钛合金电子束焊接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分析[J].焊接学报,2007,28(2):82-84.

[7]朱少旺.Ti60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闫伟.Ti55钛合金板材的CO2激光焊与电子束焊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6.

[9]王亚荣,黄文荣,雷华东.焊后热处理对2A14高强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1,47(20):141-145.

[10]王常建,胡春海,刘丽莉.电子束焊接工艺在2219铝合金扩张段上的应用[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2-24.

[11]国庆,张秉刚,杨勇,等.SiCp/2024与2219铝合金电子束焊接[J].焊接学报,2015,36(3):27-30.

[12]师昌绪,李恒德,王淀佐,等.加快我国镁工业发展的建议[J].材料导报,2001,15(4):5-6.

[13]朱智文,蒋晓斌.AZ31镁合金电子束焊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特征[J].热加工工艺,2014,43(5):209-210.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航院特色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88-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93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部署今年教育工作时强调:要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迫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2年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经过两年不懈努力,今年申报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顺利获得批准。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各类财经类院校来说,该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无论在教学模式还是在办学实力、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因此如何定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该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1 “应用型人才”的含义

人才一般分为理论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广义的应用型人才又分为理论应用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有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可以界定分布在各个产业领域里从事生产、管理、服务化、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脑体兼容的劳动者。”在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

2 国内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

方面:

2.1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长期以来,教学单位培养学生并不太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原因是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太贴合相应的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定位不清晰、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以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的需要相脱节。

2.2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与工作实践联系不紧密

目前我国高校许多课程仍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虽能使学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实践经验。过度依赖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显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有些高校虽说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编排了一些教材,但是教材没有别普遍采用。

2.3 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动手能力培养不足

很多本科院校在课程模式上以学科为中心,设置的课程内容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普遍缺乏实践课程,而且实践课程内容前后不够衔接,无法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考核上也仍然以书本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4 教学手段单一,培养方式缺乏灵活性

教学手段方面较少采用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而且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手段与实践技能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即便引入了弹性学制、选修制、学分制、分层次教学等培养方式,但实施过程难以到位,效果并不理想。

3 确定具有航院特色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一个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实践活动就会失去方向。以下从航院的办学定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探讨。

3.1 航院办学定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建于1979年,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办学30多年来,学校秉承航天精神,依托航天办学、依托工业兴学,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了产学研融合、异科融合、工学融合等显著特色,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的办学定位明确为:“力争到2020年,学校将建成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学科专业水平整体提升,人才培养素质切实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航天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办学特色、学科特色、培养特色鲜明,某些学科(专业)国内先进,在广西同类院校和航天系统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3.2 航院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航院新增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这一现实情况出发,结合我院工科院校背景,要建立具有航院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能体现航院的“工科特色”和“地方特色”,而不是与简单模仿其他财经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人才的培养目标,避免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其他院校同质化。

经过会计教研室全体教师与系部领导的反复讨论和仔细推敲,笔者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及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为航天航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应用,具备会计、金融、证券、资产评估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较高的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3.3 配合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配合制定相应的人才规格要求:(1)基本要求:坚持党的方针路线,热爱祖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自控能力,积极参加课外社会实践;(2)能力要求: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税收、金融学、数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财务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扎实掌握会计学知识,通晓国内外企业各项财务管理知识,熟悉制造性企业资产、成本的管理,掌握前沿的管理会计工具;(3)身心素质要求: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要养成爱好运动、健身和良好的作息习惯,增强身体体质;心理素质方面则要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4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能沿袭传统学科型的课程体系,需要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注重实践应用的灵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按模块化设置课程,建立新型的课程模式。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模块,技术、经济和管理互通模块,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块。课程模块体系如图1所示。

4.1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成

4.1.1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英语、体育、哲学、伦理学等课程。

4.1.2 技术、经济、管理互通模块。主要是学科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4.1.3 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这是凸显专业特色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的核心模块。设置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金融学、企业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还包括成本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案例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根据不同发展方向,具体细分为理财方向、航天企业财务管理方向和融入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

4.1.4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包括几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包括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模拟实习一般在该相关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在大四上学期校外“顶岗实习”前完成。

实践课程包括财会基本技能实验、财务分析实验、财务信息化与财务软件实验、ERP沙盘模拟与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实验、资金运作实验等。

4.2 课程设置要求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对于一些传统的课程,要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知识。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但就具体的考核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闭卷考试。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灵活选择,以完成报告、作品展示、提交论文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

5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的发展,笔者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5.1 顺应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教学改革

为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高校坚持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教学形式上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式上要灵活多样,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5.2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在校企合作中,要注重企业与学校的双赢,让企业看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实际效益,充分带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以此为突破口,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例如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编著教材等,形成校企合一、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5.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需要拥有一批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队伍,而这不是让教师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就可以实现的,而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实现。“走出去”即让教师走进企业,如派遣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或挂职锻炼,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生产中得到升华;“引进来”即从企业引进人才来校任教,如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技术专家来校兼职授课,参与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指导现场实验等。

参考文献

[1]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2] 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

[3] 汤正华.新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4).

[4] 秦福利.试论高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纺织教育,2007,(1).

[5] 韩伏彬.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

[J].衡水学院学报,2007,9(2).

[6] 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

[7] 唐一科.依托行业背景 走新建院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6).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Android Linux;移植;S3C6410

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Android System Transplant Based on S3C6410 Platform

Lu Wang,Chen Shaohang,Li Jinghua

(Guilin Colleg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Android,the Android kernel changes are given the idea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roid file system,and ultimately the Android system on the ARM11 platform porting and running.

Keywords:Android Linux;Transplantation;S3C6410

Android是一款开源的移动终端平台,它是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组成。该平台开发上的应用程序是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运行在Dalvik虚拟机上。Android的底层是以开放性的Linux kernel为其架构,因此,Android也可以理解为移动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的总称。

一、Android的结构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从下往上依次为:内核、库文件、应用程序框架以及应用程序五个层。其中内核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抽象层,负责系统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如:内存管理、进程管理、安全等。库文件包括C/C++库和Android运行库两个库,C/C++库供Android系统的各个组件使用。Android运行库是Android一个核心库的集合,提供大部分在Java编程语言核心类库中可用的功能。应用程序框架旨在简化组件的重用,任何应用程序都能他的功能且任何其他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这些功能(需要服从框架执行的安全限制)。这一机制允许用户替换组件。应用程序一个核心应用程序集合,包括电子邮件客户端、SMS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系人和其他设置。所有应用程序都是用Java编程语言写的

二、Linux内核的裁剪与修改

Android的Linux内核是基于Linux2.6内核的增强型版本,它为Android平台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设备驱动。由于2.6.29以前的内核没有增加S3C64XX平台文件,如果使用的话,除了进行相应的裁剪与修改外,还需要增加S3C64XX平台文件。需要增加mach-s3c6400、mach-s3c6410、s3c6400_defconfig、s3c6400.c。同时参考s3c2410的配置,修改Kconfig和Makefile文件,使最终能编译到加载的smdk6410文件。

Android采用YAFFS2作为MTD NAND Flash文件系统,YAFFS2是一个快速稳定的应用于NAND和NOR Flash的跨平台的嵌入式设备文件系统,要能让Linux能支持YAFFS2文件系统,需要给内核打上相应的补丁,补丁可以从网上下载。

在完成这些准备后,我们还需要针对我们使用的开发板进行相应的修改,这些修改内容可以参考开发板生产商提供的内核进行修改,在这就不再赘述。

修改common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指定处理器结构为arm,交叉编译工具链为arm-none-linux-guneabi-。

最后,通过执行make命令,会在相应的目录下生产内核镜像zImage。这样就完成了内核镜像的制作。

三、Android文件系统的制作

要能在开发板上运行Android系统,还需要制作一个Android文件系统。这个文件系统包括系统自带的常用应用程序、系统底层库、用户数据、系统配置文件、系统设备等。

通过编译下载来的Android源代码,会在/out/target/product/generic目录下生成system.img,userdata.img,ramdisk.img三个镜像文件,这三个镜像包括了主要的包、库等文件用户数据。启动模拟器会将前两个里的数据加载到ramdisk文件系统中的system和data目录下。

我们制作文件系统的思路是:我们先把模拟器根目录里的所有文件复制到rootfs目录下,再将system.img和userdata.img里的数据取出来放到rootfs下的system和data文件夹下,最后打包得到我们的文件系统。

通过如下命名,创建rootfs目录并复制ramdisk.img镜像中的文件。

mv ramdisk.img ramdisk.cpio.gz

gzip-d ramdisk.cpio.gz

mkdir rootfs

cd tmp

cpio-i-F../ramdisk.cpio

下载busybox,并给模拟器安装busybox,启动模拟器,执行命令:

emulator&

adb shell

adb push busybox/data/busybox

./data/busyboxCinstall

chmod 555/system/bin/busybox

接下来,分别对system、data目录进行打包,并从模拟器中提取出来。

/data/busybox tar cvf/data/data.tar/data

/data/busybox tar cvf/data/system.tar/system

adb pull/data/system.tar system.tar

adb pull/data/data.tar data.tar

最后,把取出的压缩包system.tar,data.tar解压到rootfs目录下,覆盖相应的文件夹。至此,一个基本的文件系统就基本成型了,要能挂载到开发板上,还需要将其打包成YAFFS2文件系统的镜像。我们可以下载yaffs2image工具对其进行打包。

在完成上述的Android源代码的编译,内核的裁剪、修改和编译已经rootfs文件系统的制作,我们通过Bootloader将它们烧写到开发板上的NAND FLASH上,就基本完成了我们的移植工作。启动开发板就能进入Android系统了。

参考文献:

[1]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2]韩超,梁泉.Android系统级深入开发――移植与调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

[3]牛光庭,李亚杰.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4]Reto Meier.professional andro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M].Wrox Press,2009,11

[作者简介]卢望(1984-),男,江西萍乡人,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子工程系教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ARM嵌入式系统。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7篇

群英荟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源潮出会开幕式并代表主席和中国政府致辞。国际宇航联主席樋口清司、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中国组委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许达哲主持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国际宇航联授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爱伦·艾米尔奖”,以表彰其在国际航天技术合作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授予爱德华·斯通“国际宇航联世界航天奖”,以表彰其对宇航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会议期间和闭幕式上国际宇航联还颁发了弗兰克·J·马里纳航天奖(奖励从事宇航事业的杰出教育家)、路易G·纳波利塔诺奖章(专门奖励在大会上发表优秀论文的青年科学家)、航天青年领袖奖(奖励学生和青年教师)等。国际宇航科学院颁发了冯·卡门奖,国际空间法学会也颁发了奖项。

许达哲代表本届大会中国组委会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今年6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主力承担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许达哲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航天取得的这一瞩目成就。

许达哲表示,回顾历史,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拓展,都会大大提升认识自然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个世纪后半叶人类将自己探索的脚步迈向了太空,从那时起,航天技术的发展为增进人类的福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本届大会将为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代表们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航天科学技术的绝佳机会,相信通过交流,将进一步加深各国、各地区同行间的友谊,深化航天技术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太空、共同创造人类幸福生活作出贡献。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吸引了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政府机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知名的现役、退役航天员及相关人员3727人参会,可谓群英荟萃。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飞行乘组成员巴茨’奥尔德林,德国著名航天员托马斯·莱特,执行美国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桑德拉·马格努斯,包括美国航宇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等在内的多名重要航天国家和机构的航天局长、议会议员等,出会并就人类航天发展发表各自的见解,同时参加一系列与公众互动的活动。

议题广泛

国际宇航大会是世界航天界的盛会。国际宇航大会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具有商业价值,每年都吸引大约3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人员、学生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本届大会共收到3675篇论文,创历史新高。其中1249篇论文到场口头陈述,其中中国311篇;论文海报张贴318篇,其中中国217篇。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共召开7场全体会议:航天局长全体会议、中国航天发展及展望、工业界领导与下一代专场、女性航天五十年的成功故事、天基监测干旱和沙漠化及其对水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空间太阳能的全球进展与机遇、国际创新在促进人类太空探索方面发挥的作用。举行了3场亮点报告,分别是“旅行者”号飞向星际空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国际空间站的前10个研究成果。同时,举行了166个技术分组会,涵盖空间科学与探测、空间应用与操作、空间技术、空间基础设施、空间与社会等五大技术专题,30个分专题和一个虚拟论坛。

花样繁多

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各国际组织还召开了一系列附加会议,如联合国/国际宇航联研讨会、议员国际会议、教育工作者研讨会等;国际宇航联成员大会、执行局会议、管理委员会会议、技术委员会会议,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团会议、院士日活动,国际空间法学会理事会会议等;举办一系列社会活动和科普活动,如文化之夜、国际空间周、太空画展等;举办一系列面向青年的活动,如青年学生与航天局长对话、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青年教师培训和学生区专题会议等。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举办期间各项活动总计达到300场左右。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还举办了航天展览会,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乌克兰、荷兰、葡萄牙、捷克、墨西哥、南非、泰国、瑞士和中国等23个国家的83家参展单位,包括各国的航天机构、世界知名航天企业和卫星公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科工两大集团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也展示了中国航天最新成果。

会议期间,中国宇航学会与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联合举办了别开生面的“未来的合作伙伴”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包括航天员会见、专家讲座和媒体新闻会,现场展示4套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时穿过的航天服,以及月岩和陨铁。

相关链接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 马兴瑞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副主席阁下、各位嘉宾、

各位朋友: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北京隆重举行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这是国际宇航界的一大盛事,也是时隔17年后中国第二次举办这一盛会。我谨代表中国国家航天局,向大会致以诚挚的祝贺!向出席此次大会的国内外同仁、专家学者和新闻届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以及国际友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航天技术飞速发展,航天产业不断壮大,以航天高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的航天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使外层空间造福于全人类。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构成了由遥感、通信广播和导航定位等组成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空间技术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空间应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取得创新性成果。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参与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有关活动,支持国际空间商业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中国国家航天局愿意与世界各国同行广泛交流、增进友谊、强化合作、携手共进,为全人类福祉和航天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预祝本届大会圆满成功。

祝愿各位在北京过得愉快。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国际宇航联主席樋口清司在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

在中国美丽的首都北京召开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感谢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组委会,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们能举办这场意义深远的国际会议。我还想感谢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和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感谢所有为此次盛会圆满成功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

先生们,女士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两千五百年前,一位古老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说的,大概意思是:“从远方来朋友,与我交谈沟通,了解彼此,这难道不是令人愉快的吗?”

像孔子说的这些话一样,为了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对话和支持国际合作,国际宇航联已经成为航天人沟通交流的桥梁。国际宇航大会使我们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能够聚集在这里。我深信,在这样的聚会里,分享与交流是令人愉快的。

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因为不了解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我们相会到此,一道来交流我们的研究,沟通我们的未来发展。时至今日,国际宇航联目前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航天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和新兴国家发展航天,国际宇航联将不断进步。

值此2013年北京国际宇航大会召开之际,祝愿大家在这里度过最美好的时光。

相关链接

第五届议员国际会议

自2009年韩国大田第59届国际宇航大会开始设立起,议员国际会议(MoP)已成为国际宇航大会最重要的附属活动之一,大会的主要参加者包括IAF成员、各国议员、知名航天企业领导、航天学术界优秀专家学者和著名媒体,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如U形桌讨论、网络会议和闭幕晚宴等,旨在全球范围内,为传统的航天组织机构(政界代表、团体机构、工业企业、工程师和科学家)与世界各国议员间的对话搭建一个定义明确、组织完善的平台。议院国际会议作为对IAC技术分组和全体会议的有力补充,已成为国际宇航联发展会员的有效工具。

本届议员国际会议于9月22日举行,主题是“空间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中方有6位代表参会,分别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全国政协委员、本届议员国际会议主席包为民、全国政协委员夏宇红、窦晓玉、董胜波和全国人大代表张柏楠。

相关链接

中德联合举办航天双边研讨会

9月24日下午,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联合会和德国航空航天工业联邦联合会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中德航天双边研讨会”。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李国平、德国航空航天工业联邦联合会首席执行官舒尔克先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部副部长郭建平、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出席会议并致辞。该会议的目的搭建中德两国企业界人士的交流平台,增进了解,提供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为中德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提供新的动力。

中德航天合作始于198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双方在航天领域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双方成立了中德联合空间机器人实验室;2011年,双方在神舟八号飞船上开展了生命科学等多项合作项目。

中荷航天双边研讨会召开

9月25日上午,为了推进中荷航天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联和荷兰航天企业联盟共同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与荷兰航天双边研讨会。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荷兰空间办公室主任盖尔尼·乌波尔特先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胡忠民、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中荷航天政府机构、航天企业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田玉龙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航天的概况。田玉龙说,中国政府一直把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中荷航天界能以此次双边研讨会为契机,在结合双边各自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中荷在航天领域的合作。

杨俊华代表中国宇航学会和许达哲理事长致欢迎辞。他表示,中国宇航学会是中国航天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愿致力于积极开拓与推进同世界主要航天国家航天主管机构及科研学术团体的合作,为各国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界,在政策和学术及商业交流上,搭建一个高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平台,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为国际航天合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据悉,2013年,中国发射了高分一号卫星,并成功搭载了由荷兰ISIS公司研制分配器及三颗小卫星,这是中国首次为荷兰公司提供发射服务,是中荷航天合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关链接

联合国/国际宇航联研讨会

按照惯例,国际宇航联合会与联合国在国际宇航大会召开前先期举办研讨会,旨在探讨利用航天技术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今年9月20日~22日举办的是第23届UN/IAF研讨会,主题为“航天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有来自世界各国相关政府部门、国际和国内有关机构、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约100名代表参加包含4个技术分组的研讨会。

跨文化研讨会

9月22日,国际宇航联航天科普教育委员会(SEOC)和青年专家项目委员会(YPP)与指定的25名青年专家举行了跨文化交流展示研讨会。该会议旨在通过讲座与讨论的形式,提升与会者的自我展示以及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的能力。其中12名与会青年专家及学生为新兴航天领袖(ESL)资助的学生,其余的13名学生为下一代全体大会发言人。

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团会议和院士日活动

在本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国际宇航科学院举行了主席团会议、院士日活动、技术报告会及全体大会。期间颁发学部奖、图书奖、团队奖等多种奖项,并向新增选院士颁发证书。此次中国有新增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3人,分别是杨秉新、吴伟仁和朱敏慧,通讯院士郝希凡、李中平、王巍、魏毅寅、杨孟飞、周志成、戴克胜、邓玉林、汪晓东、杨宏等10人。

国际航天教育委员会会议及相关活动

9月22日~28日,国际空间教育委员会(ISEB)在国际宇航大会期间组织了大量各种活动,为青年学生们提供与到会的空间项目高层决策人员,全球知名热点问题专家以及青年专家和同行们进行对话和学习的机会。9月22日,国际宇航联在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举行了教育工作者研讨会。这是国际宇航联针对教育推广的项目,于2010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正式启动。这个研讨会专为小学和初中教师们设计,旨在对他们进行各种空间科学的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把这些知识带到他们的课堂中去,从而提高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教学水平。活动还包括航天局长对话,每天中午在200平米的学生区内举行的专题会议活动,教育高层会议,公众日活动和与清华大学开展的小卫星拓展活动。参会的学生分别由ISEB的7个成员单位赞助。

模拟法庭竞赛

自1992年以来,国际空间法学会组织曼弗雷德·拉克斯(ManfredLachs)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基于一个由空间法学会成员编写的假想的空间法案件,该竞赛由来自欧洲、北美、亚太地区和非洲的学生团队共同参与。国际空间法学会是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外空委)会议的官方观察员,在一年中举办各种空间法会议。

此次有三位世界著名大法官参加模拟法庭竞赛,分别为:彼得·通卡院长、列昂尼德·斯科特尼科夫法官和来自中国的薛捍勤法官。

全球网络论坛

国际宇航联始终遵循“连接全球航天人”的宗旨,致力于同中小企业、研发机构、大学和大型组织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和空间社区交流合作,国际宇航联将过去的“商业论坛”发展成为“全球网络论坛(GNF)”。GNF的宗旨是“满足、分享、连接”,吸引全球不同的航天组织,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今,GNF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综合性的和有吸引力的论坛。论坛面向学生、青年专业人士、专家、决策制定者、公众以及所有为共享宇航知识和弘扬论坛之网络连结精神而做出贡献的行动者。

航天医学与大众健康研讨会

9月25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共同举办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GNF特别论坛,首次以“航天医学与大众健康”为论坛专题,邀请国内外航天医学领域专家、航天员、“火星500”试验任务志愿者参加,以服务贡献于人类健康为目标,讨论酝酿推动大型国际合作的开展。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的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世界空间周庆活动

1999年11月,联合国第54届大会上将每年10月4日~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以宣传和庆祝空间技术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做出的贡献。从2000年起,每年的世界空间周期间,世界各国均举办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今年“世界空间周”的主题是“探索火星,认识地球”。9月2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世界空间周的庆祝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胡亚枫、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美国登月航天员奥尔德林、国际宇航联主席樋口清司和世界空间周协会主席麦克斯·格瑞曼德致辞,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周为民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国际部主任巴蕉以及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出会。会上还为太空画展获奖者代表颁发了奖状。

2013中国银河论坛

9月22日,国际月球天文盟(ILOA)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宇航学会协力、的“2013中国银河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类登月计划:迈向银河系的一大步”,围绕天体物理研究和航天工程中的前沿问题,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科学家展开交流与研讨。

国际月球天文观测协会是国际知名的天文教育机构,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将最新的天文科学进展传达给大众,通过推广人们对银河系和宇宙的认识与了解,使人们更好地意识到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角色,并倡导更有活力的天文科学教育理念。

太空画展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8篇

尹怀勤,1937年3月生,陕西省泾阳县人。著名航天技术专家、科普作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八三五八研究所正局级顾问、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后,一直在航天战线工作,曾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八三五八研究所党委书记兼第一副所长。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市科协常委。因从事科学研究和研究所领导工作有成绩,1963年荣立三等功,1984年荣立二等功,1989年获航空航天部“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颁发的“航天奖”,1995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与丛树国等4人合译《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及测量技术》一书,与王建成合著《航天技术》一书。共发表科普作品、论文、杂谈、诗作530余篇,有18篇获奖。1991年和1996年曾两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他编著的14万字的《E时代N个为什么·航天》一书,2004年10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天津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

美国航宇局2012年5月10日宣布,通过分析黎明号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科学家对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征以及它与地球的关系等有了新的认识。这是黎明号探测灶神星有关动态的进一步披露,说明该探测器正在执行太空之旅的艰巨任务,并获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

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早在11年前的2001年就正式立项,并定于2005年发射,后因资金不足升空时间推迟。2006年3月由于经费超支以及技术问题,美国航宇局曾取消这项探测计划,但经一些专家的坚持和游说,当局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又同意恢复。黎明号最初定于2007年7月发射,但由于一系列技术问题和天气原因又拖了两个月。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9月27日早7时34分(北京时间20时34分),美国航宇局用一枚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将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使其开始了长达8年近50亿公里的星际探索之旅。

黎明号除携有摄像机、红外光谱成像仪、r射线和中子探测器外,还装有3台离子火箭发动机和2个巨大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分别作为有效载荷、动力装置和供电设备,后者双翼间距近20米,为它穿越太空提供电力。离子火箭发动机与传统的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不同,它通过电能电离堕性气体氙的原子,产生时速高达14.32万公里的离子流向后喷出,从而给黎明号提供向前飞行的推动力。黎明号起航后的最初4天,它的时速逐渐提高到96公里,12天后达到300公里,1年后升至8850公里,而消耗的燃料只有15加仑,燃料利用效率是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的10倍。

赋予黎明号的使命是,让它奔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不少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是处于萌芽期但未得到机会成长起来的“行星婴儿”。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婚神星被称为小行星带的“四大金刚”。之所以选择灶神星和谷神星进行探测,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个头较大,而且还因为它们与小行星带里的其他天体存在显著差别。这两颗小行星都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由于木星的强大引力作用而演化迟缓。有些专家认为,如果没育木星引力的影响,像谷神星和灶神星这样的大块头小天体本可以形成行星。科学家希望通过黎明号探测获得的数据资料,能够对比研究这两个天体的演化过程。在冥王星之外的柯伊伯带中,也存在大量的小行星。不言而喻,深化对小行带中天体的认识,也将为了解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提供借鉴。

小行星带里的小天体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2.77个天文单位,即2.77倍的日地距离或4.14亿公里,正符合按提丢斯—波德定则计算出的一颗大行星应该占据的空间轨道位置。黎明号是第一个探测这个重要区域的人类探测器,也是世界上首个先后对两个天体进行环绕探测的无人航天器。自2000年2月14日开始,美囯苏梅克号航天器曾对体积较小的小行星爱神星进行过近一年时间的环绕探测,并于2001年2月12日成功着陆于爱神星,一直工作到2月28日。但是,过去从未出现过同一航天器先后环绕两个天体飞行的情况。科学家认为,探测这两颗小天体将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因此将这个项目取名为黎明。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克里斯多弗•拉塞尔领导的黎明号整个探测活动计划耗资3.57亿美元,其中不包括德尔塔2型火箭的造价。其测控工作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为中心的深空网负责。

在其发射之前,为激发公众参与探索太空的热情,美国航宇局曾推出“送你的名字去小行星带”的宣传活动。据悉,共有36万人通过网络报名,他们的名字被记录在一个相当5美分硬币大小的微芯片里,并随着黎明号一同飞往太空。作为主办单位的美国航宇局还寄给每位参与者一份证书,证明其名字曾跟随探测器一起到过小行星带旅行。美国历来比较重视利用航天科技活动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此次亦不例外。这就无形中引发了人们对黎明号飞行和探测情况的关注。

首先探测小行星灶神星

按照原定计划,黎明号将于2011年首先探测小行星灶神星,进行至少6个月的观测后离开,再于2015年赶到谷神星继续观测,最终完成对两个小天体分别近距离绕飞探测任务。果不其然,它在太空遨游了3年7个多月飞经16亿公里之后终于在2011年5月初发现了第一个目标灶神星。随即黎明号启动携带的摄像机等科学仪器,在距离灶神星121万公里处, 于同年5月3日拍摄了对方的第一张图片,并发回地球,令科学家喜不自胜。这张图片,美国航宇局曾于2011年5月11日予以公布。由于距离较远,图片显示的景象是,灶神星像一颗明亮的小珍珠点缀在大量恒星组成的背景中。该图片将有助于黎明号探测器对接下来的飞行路线进行微调。黎明号项目副首席科学家卡罗尔•雷蒙德说:“第一张图片显示黎明号今后将对灶神星进行更详细的描绘”,意即对其完成首次探测任务充满信心。

灶神星是被德国天文学家海因里奇•威廉•奥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发现的。其直径约为525公里,是小行星带中质量仅次于谷神星的第二大天体。200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地面及太空望远镜拍摄了灶神星的大量图片,已经确认它是与地球类似的岩石状天体,但受距离颇大的限制,对其表面详细状况却知之甚少。只有用航天器就近对灶神星进行探测,才能看清其真实面目,从而弥补这一缺憾。这也是美国科学家坚持一定要研制和发射黎明号探测器对其进行环绕探测的重要动因之一。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建模协会;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84-02

一、引言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与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举办的,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我院自2001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以及自治区一等奖等奖项,受到了同类院校的一致好评,但赛前培训、竞赛期间学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以数学建模协会为视角,探讨数学建模培训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建模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建模水平,使数学建模培训与数学建模竞赛产生良性循环。

二、数学建模竞赛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比赛方式是3个队员为一组,在3天之内对一个实际问题给出一种数学表述,完成一篇包括问题的阐述分析、模型的假设和建立、计算结果及讨论的科技论文。队员在竞赛期间可以查阅各种图书资料,使用计算机和软件,但不得与组外任何人讨论。从历年的赛题来看,竞赛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用到的数学知识有运筹理论、图论、微分方程、概率论及数据处理等。从数学建模竞赛的内容与要求来看,3个队员要在3天之内求解一个实际问题并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是有困难的,如果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不具备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深厚的计算机功底以及缺乏必要的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要完成数学建模竞赛指定内容要求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绝大多数院校都在赛前开展培训,一般安排在每年暑假,大约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我院的数学建模培训也安排在暑期进行,分两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由于我院没有数学专业的学生,故在第一个阶段进行建模的数学知识模块培训,期间还要开展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选拨工作。第二个阶段进行数学软件应用、科技论文写作以及模拟训练等培训工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然而,从学生培训时的反映与竞赛时的表现来看,效果不明显,效率低下,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能力不足。数学建模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提炼数学模型。所谓提炼数学模型,就是对要求解的问题进行分析,将题目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抽象、假设、提炼、量化,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包含问题假设、已知条件、求解目标的可数量化的应用问题,建立起揭示研究对象定量的规律性的数学关系式。一般说来,数学建模包含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构成、模型求解、模型分析以及模型检验6个步骤。而参加竞赛的学生数学建模培训的时间只有1个月,要想在这个1个月内的时间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参赛人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建模的过程中,常常碰见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的情形;或者知道该怎么做,却不懂得如何表达成数学语言,建立数学模型;抑或建立了问题的数学模型不知道如何求解等。

2.计算机软件、编程能力不足。模型建立后,需要求解模型。对于有些模型来说,求解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它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有时还需要学生自己编辑程序来进行求解。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上述软件,并且掌握有关软件的编程环境、界面以及它的语法。于是在建模竞赛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知道模型要用计算机软件来求解,但找不到模型求解的命令与函数;或者找到模型求解的命令与函数后,不知道如何输入已知条件;求解后,看不懂结果以及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等。

3.建模论文写作以及论文排版能力不足。数学建模论文基本内容包括摘要、问题重述、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模型评价、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方面,是建模竞赛最终成绩的书面表达形式,是评定参与者成绩好坏、获奖级别高低的唯一依据。在建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力求做到文字简洁、表述准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要具备上述论文写作能力,需要多读、多写,反复练习,显然,数学建模培训中短短的几天训练达不到上述要求。

三、构建数学建模培训体系

当前数学建模培训及竞赛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原因在于培训时间不足,如果培训时间充裕,以上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解决。然而,按照现行的大学数学教学计划,要到大二才学完所有的大学数学类课程,因此较理想的情况是让大三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大四的同学由于面临毕业、找工作、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写毕业论文等事情,已经没有心思参加建模竞赛了。这样看来,数学建模放在暑期培训看似不明智,实属无奈的选择。当前,数学建模协会已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兴趣、提供学生充分独立思考与研讨的时间和机会起到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协会这个社团组织,利用协会平时组织活动的时间,解决数学建模培训时间不足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数学建模培训体系。

1.发挥建模协会优势,让更多优秀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协会作为一个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有着自然的亲近。大学校园中有许多数学爱好者,他们对数学建模也有一定的认识,也有参加数学建模活动的愿望,可以利用数学建模协会招新的机会,招纳爱好数学且优秀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协会,其次协会不定期地组织报告会,邀请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做全校性数学建模报告,扩大数学建模协会影响,提高学生数学建模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协会。或发挥数学建模协会社团作用,组织全校数学竞赛,发现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邀请加入数学建模协会,进一步扩大数学建模协会,培育数学建模土壤,夯实数学建模基础。

2.合理开展建模协会活动,普及数模知识,培养建模能力。数学建模培训一个主要矛盾是培训时间太少与培训内容太多之间的矛盾,矛盾导致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问题分析与模型建立能力、计算机软件与编程能力、建模论文写作以及论文排版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数学建模协会作为一个学生社团组织,可以利用开展活动的时间,普及数模知识,化解矛盾。由于数学建模协会大约在每年九月开学后招新,进行新老更替,之后人员相对固定,协会活动时间较多,可以进行系统的数模知识培训。为使协会活动规范化、系统化,可针对数模知识建立培训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学习。例:在每年的秋季学期专门学习数学建模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每周一个数学知识点;在每年的春季学期专门学习数学建模所涉及到的软件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每周一个知识模块。为进一步强化学习,增强效果,可以通过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的方式配合数模协会的数学建模培训。例如,将数学建模选修课分成两个学期选修,每年的秋季学期分专题讲授数学建模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每年的春季学期讲授数学建模软件的使用、科技论文的排版以及数学建模论文的写作等知识。参加数学建模协会的学生尽量要求他们选修数学建模课程,这样学生可以先在数学建模选修课上学习数学建模知识,课后活动时间再对这些知识进行讨论。协会以这种方式开展活动,有以下好处:首先减少学生共同活动时间。其次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信心。

3.利用建模协会,选拨数学建模队员、优化建模组队。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一个群众性科技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如何让数学思维能力强、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一直是数学建模指导教师令人费神的一件事。当前大多数院校都是通过校内竞赛的方式来选拨队员的,之后再通过数学建模培训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参赛队员。我院也是通过这种方式选拨的,一般选拨队员与参赛队员的比例为2:1。这种选拨方式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所有队员都是来自校内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且校内竞赛一般一年举行一次,那些校内竞赛发挥不理想但建模能力突出或计算机技术水平优秀的学生就没法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确保每一位有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加入到建模竞赛队伍中来,可以通过校内竞赛与建模协会推荐两者相结合的方式选拨建模竞赛学生。两种方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确保最优秀的学生加入竞赛队伍。

数学建模竞赛不同于其他竞赛,它是以队为参赛单位,每队3人。因此,好的团队可以各取所长、优势互补,队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这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综合来看,建模三人团队中一人数学能力强、数学建模知识扎实,一人计算机能力突出、擅长算法编程,一人文字功底好、擅长写作,这样的人员配置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然而,数学建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建模培训教师无暇顾及培训学生的个人能力,很容易形成人员配置混乱,造成人才浪费。数学建模协会正好可以弥补此不足,由于建模协会广泛吸纳爱好数学且成绩优秀的学生,选拨队员参加建模培训时又有建模协会推荐的学生,因此参加竞赛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建模协会,加上协会开展了近一年的活动,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哪个数学好、哪个计算机好、哪个写作好大家都心中有数。所以,借助于数学建模协会,可对参赛队员进行合理的配置,优化建模组队。

四、结束语

实践表明,建模竞赛成绩与参赛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的建模培训有很大关系。立足数学建模协会,可夯实数学建模竞赛参赛学生的群众基础,使更多、更有才华的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立足数学建模协会,可缓解数学建模培训时间紧与任务重的矛盾,使建模培训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建模的重点与热点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且使建模培训留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模拟实战训练,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立足数学建模协会,可改进建模培训与竞赛学生的选拨方式,可改善参赛队员的组队质量,使建模竞赛的选拨与组队更加公平、合理。综上所述,立足数学建模协会,可减轻建模培训与指导教师的压力,促进建模培训与建模竞赛的良性发展,还原数学建模竞赛群众性科技活动的本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耿秀荣,王彦辉,吴果林.数学建模及其常用数学软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义康,王航平.数学建模培训策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韩中庚.最佳组队方案及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7,2(27).

[4]王磊.最佳组队模型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资助;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27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金资助(2013JB27),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273)。

航天工业论文范文第10篇

一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同志一直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其在复杂设备系统故障诊断的应用技术与实际系统的开发,共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2篇(其中含EI检索1篇)。

1994年开始参加国防“八五”重点课题“导弹系统可靠性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在其中负责所有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于1995年通过了航天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并荣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43)。

1995年参加大庆石油管理局“八五”技改课题“抽油机振动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进行了大量艰苦的现场试验与测试、联调,取得了宝贵的故障数据与知识,丰富了智能诊断系统的内容,提高了诊断效果,并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96B2124)。

1996年开始参加863计划项目“空间站故障诊断技术研究(863-2-4-5-1)”,主要负责其中软件体系的规划、分析和平台的开发,项目排名第九,鉴定时专家对平台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软件系统工程”、“该项目研究的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集体二等奖(编号:1999DFJ2161)。

1996年到1999年三年间,参加了“921”工程项目“SZ-1神舟推进系统监测报警与故障诊断系统”,负责数据处理的研究,软件的联调和测试,该项目在1998年通过了用户的验收和技术鉴定;国防“九五”预研重大项目“卫星故障模式与演示系统(49.1.2)”,负责其中测控系统的故障仿真和监测报警技术的研究和实际系统的开发,于1998年通过了验收,并得到著名航天学家任新民的好评。

在研究工作中,经过了大量的调研和总结分析,试图从新的角度(信息处理的角度)认识故障诊断问题的学科特点和技术特点,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航天器故障诊断系统的概念,这项研究工作在攻读博士期间得到了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多信息融合技术在航天器系统故障诊断中应用研究(96021324)”的项目资助,并结合多项实际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2000年12月,该项目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组织的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01年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2001GFJ3481-2)。

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湖北省教育厅青年计划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研究”、武汉市科技局晨光计划项目“数据关联技术在化工过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二智能竞技异军突起彰显综合实力

以人工智能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大量故障智能诊断方面应用系统的开发经验为基础,创建了湖北省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自2000年底组队开始,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赛系统,并不断深入、不断改进,参加多次比赛,连续取得骄人的战绩,其中包括2002、2003年连续获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冠军2项、2003年季军1项,全国性比赛冠军2项、亚军5项。

2001年,参加了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的世界杯比赛,在5对5的仿真比赛中进入了前8名。2002年4月,参加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举办的大庆杯第三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在3对3半自主比赛项目中获得亚军。2002年5月,参加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在韩国举行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该次比赛强手如林、竞争激烈,在5对5的仿真项目比赛中,经过顽强奋战,一举夺魁,首获冠军,成为比赛中的黑马,进步之迅速、实力之强大受到世界同行和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技日报等权威媒体大量的报道,表明在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方面的突出实力。

以承担的湖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开发”项目研究为核心,逐步拓宽研究内容,开展的比赛项目也逐步增加。2003年,更是硕果累累,8月初,共派出4个项目参加第四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获冠军1项、亚军3项,充分显示了突出的综合实力,并全部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8月20日,克服诸多困难,派队参加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的2003年全国机器人大赛中的两项比赛,并获得冠军1项、亚军1项,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肯定与赞赏。

2003年10月初,正逢国庆佳节,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隆重举行,各个国家的技术水平迅速进步、比赛竞争白热化,经过近一周时间的激烈比赛,蝉联了冠军1项,同时获季军1项。这次比赛的胜利,作为向国庆的献礼,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我省在机器人足球技术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推广机器人足球竞赛这一以全新的高技术密集型的“小平台上的技术战争”的研究,带动湖北省机器人足球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应湖北省多家高校的要求,###同志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组织湖北省首届机器人足球技术培训,共有11所高校踊跃参加,有力的推动了湖北省机器人足球技术研究的开展。

鉴于对机器人足球在全国的开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被国际机器人足球联盟任命为中国华中地区召集人。经过努力争取,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世界杯中国赛区的选拔赛将在武汉化工学院举行。

三教学相长兢兢业业堪称育人楷模

作为教师,立足教学岗位,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为本科生、硕士生开设的《人工智能原理》的课程,全部课堂教学都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完成,教学中注意将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本人在研究工作中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启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综合素质,成为青年教师中教学的典范,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成绩名列前茅,并获得武汉化工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如何从教学体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培养适应新时期信息社会需要的本科毕业生的问题,深入把握国内外相关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题为“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的项目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

既教书,又育人。不仅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以自己对科学和真理的不懈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敬业和奉献精神影响、感染、熏陶学生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树立做人、为学的楷模,为此被评为武汉化工学院的师德先进个人。

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热心指导、严格要求,有3项获得了武汉化工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求实杯”一等奖,其中1项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汇凯杯”三等奖。

四、深化改革谋求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自2000年7月至今,先后担任计算机系副主任、主任、计算机学院院长。面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抓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契机,提出“建设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计算机学院”的目标。组织学习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内部改革,短短4年间,计算机学院迅速壮大,教师人数从23人到55人,其中引进教授2名、博士3名;本科专业从1个到3个,学生人数从400余人到1234人;“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获得了批准;纵向科研课题从无到有,科研经费翻了两番。短短4年间,不仅很快开创了学院工作的局面,而且使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整体工作踏上了新的台阶。

从负责专业教学的组织、科研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学和学科建设等工作到主持全面行政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身先士卒、科学管理、热情服务,以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坚持耐久的深入调查、坚决缜密的工作作风、坚韧不跋的工作精神,受到领导、同事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学科建设方面,以机器人足球技术研究在国内形成的良好影响为背景,从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宏观决策,到召开研讨会议、组织申报材料等事无巨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在评审过程中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并建成“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校重点学科,成功获得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点的批准,同时也获得了学校重点扶持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硕士点立项,成为武汉化工学院新兴学科方向的代表。

在专业建设方面,深入调研、全面分析,以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师资引进与培养为基础、培植专业方向、改善实验条件,通过向教育部专业评审委员会专家的学习和自身的不断努力,成功申报了湖北省第一批“网络工程”专业。

在此期间,不断钻研高等教育管理规律,逐步摸索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专业教学体制,形成了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断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并为课题组做好服务,使学院纵向课题取得零的突破之后,又在水平上不断提高,成果上日益丰富;在有限的投入下高质量的完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保证了全校计算机课的教学;经常深入调查,将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朝着“建设国内知名、省属一流的计算机学院”的目标快速前进。

上一篇:制碱工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中化学实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