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2:44:45

航天工程论文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9年,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主办,CN刊号为:13-1378/Z,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刊载工程技术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5-02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田正雨,李桦.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本科生课程体系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

[2]MIT航空航天系战略计划[Z].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译.1991.

[3]雷庆.MIT航空航天系的课程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CN:37-1537/V)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从2004年起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曾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海军优秀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等收录。

本刊突出航空航天办刊特色,主要刊登飞机工程、导弹工程、航天工程及其相关基础学科的学术论文,优先刊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科技项目、航空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等省、部委以上重要基金资助的论文,主要栏目有:飞行器工程、制导与控制、兵器理论与技术、电子信息理论与技术、基础理论与军事运用。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教育管理 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CHEN Ni, CHEN Zhenmao

(School of Aerospa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49)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at some problems that the educatio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is facing.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full-time master's training in School of Aerospa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we carried out some explorations and researches on the training process monitor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The present work is a try for the education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to adapt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ocial demand.

Key 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现状与问题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 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 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 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3 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 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 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 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 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明确区分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定位。专业学位的培养应面向社会,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性方向,课程设置体现应用性,教学过程体现实践性,不同学科或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也应各具特色。其次,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满足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需求的增长,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重心应逐步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移到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在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同时,适时设立新的专业学位类型,进而不断扩展专业学位学科或领域范围。最后,加强校企合作,贯彻实施“双导师”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美国斯坦福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开创了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大学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又能发挥企业设备先进、经费充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88.

[2] 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中国轻工教育,2011.2:37-38,47.

[3] 高静.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对比研究.科技广场,2013.4:189-191.

[4] 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5] 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

[6]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16.

[7] 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教学研究,2010.11:24.

[8] 李太卫,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12:17.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载入航天精神是一种强大且具有威力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在军魂中铸就,在智勇中生成,在创新中流长。我们要努力发挥载人航天精神的教育作用,促进装备建设的全面发展。

每一次,当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之时,举国欢腾,它都预示着中国人民再一次勇攀于世界科技高峰。然而,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矗立在伟大的载人航天工程丰碑的背后,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公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具有强大威力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可穿越时空、可铸就辉煌!

军魂中铸就。军魂铸就了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精神;军魂生成了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动力;军魂涵养了敢于负责、压倒一切的豪迈。作为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最高的载人航天工程,从试验室到各个生产企业。从大漠风沙到瀚海惊涛,无不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正是他们拥有军魂意识,才能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牺牲面前绝不退缩,才书写出载人航天史上如此壮丽的篇章。军魂,已成为当代军人的历史意识与现代观念熔铸的审美制高点。在装备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牢固军魂意识,拥有爱国、忠诚、奉献之情,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为实践崇高而伟大的报国之行。

智勇中生成。起步较晚的中国航天人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前沿,依靠科学,尊重规律,不断探索,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正是他们讲究谋略、以智取胜,拥有很高的知识水平和科技素质,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科技制高点,使中国一跃成为有能力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勇是军人的武德,是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有太空,需要的不仅是浪漫的情怀,更是勇敢、用于献身的爱国精神。勇敢精神和讲究谋略历来也是兵家取胜之道。有勇有谋,其力无穷;智勇双全,所向无敌。《孙膑兵法八阵》中也曾有“智不足,将兵,自恃也。勇不足。将兵,自广也。”对于装备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崇谋尚智的优良传统,加强装备建设及高科技知识的学习,奋勇攀登科技高峰,不断提高谋略水平和实践指挥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新型军事人才,并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军队装备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创新中流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歌德曾说,“不断改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在助推梦圆飞天的力量中,有一股强大的动力,那就是自主创新。在很多工程论证、立项时,工作人员面临着困难,大胆提出技术大跨越的思路。经过艰辛的探索,一步步把飞天梦想变成现实。创新是发展的本源,不创新就会陷入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状态。我军的装备建设要发扬创新精神,要坚持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原始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发展能力。我军的装备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深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培养造就军事斗争准备和装备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并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正如那潺潺之水。它可以激励人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走出困难,超越自我。对于载人航天凸显的伟大的战斗精神,是我国航天工作者在载人航天事业奋斗中孕育产生的一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它是军人的职业精神,是军人美德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战斗精神和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生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要努力发挥载人航天精神的教育作用,发扬这种战斗精神,并以此不竭的动力之源促进装备建设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他于1966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长期从事国防科技工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是大型系统工程的管理专家。曾任原国防科工委计划局总工程师、局长,计划部副部长,参与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多个大型项目的论证、立项和管理工作。

从1999年开始,他专项从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理,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是我国第一次至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之一。现在担任我国探月工程顾问。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大屯路将军家里访问了他。

“父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谢名苞于1942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兴国县的新中国开国将军便有54位,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县是闻名的红色模范根据地。同志曾赞扬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百个人中有八十个当红军去了……其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34年红军长征时,全县有3万青壮年参加了长征队伍。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活着回到家乡的只不过300人。

谢名苞将军说:“革命战争年代,兴国县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十分尖锐。我的父辈同大多数家乡人一样,投入了革命,作出了牺牲。”

谢名苞的父亲共有兄弟3人,除老三因年纪小外,老大和老二均随红军长征了。老二谢毓漳在长征途中负伤后牺牲。老大谢良是塘石村参加长征的100多人中惟一的幸存者,也是兴国县54位开国将军之一。

谢将军说:“我从懂事开始,便常听大人们讲红军革命斗争故事,喜欢听他们唱兴国山歌。革命根据地的生活很苦,吃红薯米饭,喝南瓜汤,但很充实。父辈的革命事迹和高尚精神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谢名苞的亲生父亲是老三。1949年全国解放后,大伯谢良便把名苞接到自己身边,把他抚育成人。他也把大伯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

谢良曾任平原省(现为河南省)军区副政委、第二高级步校政委、中央军委炮兵副政委等职,1991年在北京去世。

谢名苞在兴国长冈乡老家上过半年小学后,随谢良在新乡、石家庄、宣化和北京等地上小学和中学。由于受家乡和家庭的革命传统的熏陶,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秀。在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毕业时,以学校惟一的北京市中学金质奖章获得者的身份,被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他在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从哈军工毕业后,40年来一直长期从事国防科技工业的科研和管理工作。

全身心投入,为载人航天工程贡献力量

谢名苞将军是1999年1月4日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的。他面对的是我国航天史上40年来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跨世纪工程。这个巨型系统工程当时正处于最艰难的转折时期。谢将军领导的这一专项办公室承担工程总体的技术工作,负责对下属航天员、飞船、火箭、发射场及回收等7大系统的组织和技术协调;协调着直接承担任务的110个研究院、所及工厂、基地的同步运行,以及分布在全国的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的3000多个单位协作配套和保障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载人航天工程。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载人航天是个大事,要下决心搞,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都有意义,是综合国力的标志。总书记强调,“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都对这一能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和长国家、民族志气的工程寄予厚望。

“神舟”5号飞船发射升空

谈到这些,记者看到谢将军脸上深沉、凝重的表情。他说:“我明白,这个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没有退路。我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我常常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工作不敢有半点懈怠。”

谢名苞将军特别强调说:“从担任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起,我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白天黑夜想的就是要做好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这件事。”

我国第一次发射宇航飞船是1999年11月25日。在此之前的7月至8月,必须把火箭、飞船等装备运进发射场。这些装备是用火车以一级专列的最高规格经3天2夜运进场地的。

谢将军说:“我们申请的是二级专列,公安部审查时,提为一级专列。一级专列主要是指对重要物资、重要装备而言,其保护保卫规格特别高,非常严格;但对乘坐人员来说,并没有客运列车那么好。在7月至8月的大伏天里,火车车厢里也没有空调设备,没有舒服的卧m。”

7月中旬,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专列经过武威、张掖等地的时候,气温高达45摄氏度以上。谢名苞将军和有关系统的总指挥们、总工程师们也随装备坐在列车上。尽管酷暑难当,但无论白天或夜晚,除了很少的休息时间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双想”。所谓“双想”,就是各级工程师出题,“回想”以前的技术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有哪些值得今后借鉴;“设想”下一步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出现了的话,怎么解决,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非常认真。3天2夜的高温列车生活,他们就是这样度过的。

一位正军职将军乘坐这样的列车随设备进发射场,这在以往是少有的。而谢名苞将军却在一个月内连续乘坐了两次。他说:“这把我和普通技术人员的距离拉近了。我经常能听到工作在第一线的普通技术人员真切的感受和对技术问题、组织问题的意见。这是我觉得‘踏实’的所在。”

谢将军说:“我们的集体有很强的凝聚力。大家紧张而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工作是非常有序而又是高效率的。几万人参加的这一工作的精确度,是按天计算的。这在我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以往是没有碰到过的。”他说,发射载人飞船,我们做的是“万人一杆枪”的工作,要求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要“万人方队一个步”,“万人乐队一个音”。第一艘载人飞船(即“神舟”5号)的准备和飞行任务就是这样进行的。

2003年1月5日下午7时,我国发射的第4艘无人飞船成功回收。他们连半天休息都没有安排,次日(即6日)上午9时,谢名苞将军立即召开载人航天工程7大系统的总指挥、总工程师们开会,分析研究“神舟”5号,即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研制计划和飞行任务的安排。大家从我们的队伍情况、技术工作、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可于2003年10月中旬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于是,大总体和各系统按这一要求分解自己的工作,安排进度计划、协同关系、做出网络图,精确到天,并迅速全部部署到位。谢将军说:“8月中下旬检查工作时,我们看到,不但航天员的准备、火箭飞船研制,就是发射场、飞船着陆场和航天员的陆上、海上救援工作,都是惊人精确地按大总体要求进行的。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按时发射成功。第二天的回收,只和预定时间差了几分钟。”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任务5次圆满成功后,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国内媒体大量详细报道,人民群众像过盛大节日一样兴高采烈。国外舆论一片震惊,各国政要和科技界人士纷纷来电祝贺。人们认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1年来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是我国航天史、科技史乃至现代化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重大里程碑。它向世界表明:中国人可以克服各种困难,掌握高新技术,组织进行高难度工程,创造出人间奇迹。中央领导同志十分满意从事载人航天工程工作的这支队伍。同志称赞这支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并把这归结为“载人航天精神”。这对谢名苞将军和他的同事们是莫大的鼓舞。

谢将军对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撰写了《论中国载人航天今后十年的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进步和中国特色》、《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专项管理》等论文。

不忘家乡父老乡亲

2004年,年届62岁的谢名苞将军退居二线以后,仍然担任我国探月工程的顾问,继续为航天事业作贡献。

谢将军一直怀念江西的红色故土,怀念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他曾把载人飞船的模型和第一次被“神舟”号试验飞船搭载进入太空的第118号金箔送给兴国县。金箔十分珍贵,谢将军仅有两枚。一枚送给兴国县,另一枚自己珍藏。记者在他珍藏的金箔上看到:上面有同志题写的“神舟”二字和火箭发射架、飞船、测控船的图样。

2004年,他带领弟弟妹妹们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兴国县,参观了县烈士陵园和县革命博物馆、将军园,聆听了兴国县的革命斗争史和革命英雄事迹介绍,瞻仰了54位开国将军的塑像。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本期“经典回眸”栏目,将记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陈善广的中国载人航天事迹。

舱外航天服“中国造”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亿万双眼睛聚焦着同一个画面。

茫茫宇宙,浩瀚星河。一个声音从太空向地面传递:“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如同一块灵动的汉白玉系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身上,飘浮、移动,俯仰之间,风姿绰约,美仑美奂。

在黑暗深邃的太空背景映衬下,纯白色的航天服上金黄色的“飞天”标志格外醒目。

此时;在北京飞行控制大厅内,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的大屏幕,和全国亿万观众一起,专注着神七出舱活动航天员的每一个细节,时而凝神,时而开怀。他就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同志。

27日下午4时,胡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抵达北京航天城,听取我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情况汇报。而为胡主席汇报的正是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

从头盔到靴子,从背包到手套,从里里外外的十几层面料到边边角角的每一根线头,胡主席听得很认真,并不时亲切提问,陈善广一一进行了准确解答,在他看来,“飞天”舱外航天服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它正在接受共和国最高领袖的检阅。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耀,但是在这份荣耀的背后,你很难想象这件“中国造”舱外航天服包含了陈善广及其带领的整个科研攻关团队的多少艰辛和汗水。1400多个日日夜夜,多少人食无味、寝难安。这一切,只为一个目标:“一定要让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

这是中国航天员中心上至陈善广,下至每位科研人员的共同追求和坚定信念,同时也是他们对13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许下的庄严誓言。

陈善广兑现了这个誓言,神七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后,世界各地的贺信像雪片一样飞来,祝贺中国航天员中心此次神七任务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下午6时许,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不久,陈善广与俄罗斯专门负责从事“海鹰”舱外航天服研制的星星公司总经理波兹涅亚科夫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仪式。庆祝神七成功出舱,同时就俄方“海鹰”舱外航天服按合同完成任务签订了最后一份备忘录。仪式上,波兹涅亚科夫向陈善广表示祝贺,由衷称赞道:这次出舱很完美,中方的舱外航天服表现非常好,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出如此高水平的舱外航天服,是载人航天史上一个很了不起的奇迹。

立下“军令状”

2004年7月28日。是一个值得中国航天员中心全体人员铭记的日子,这天,工程总体主持了舱外航天服自研的风险决策会,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5时,最终,以陈善广代表中国航天员中心正式表态承担神七任务舱外航天服的研制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陈善广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向神舟七号任务、向祖国和人民立下的特殊“军令状”。它体现了一代航天人勇者无惧的豪迈,以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英雄气概。这一天,离神六飞行任务只有短短一年,离神七任务也仅仅四年。

而这个特殊“军令状”又不能不立!

在一次有关神七出舱任务的研讨会上,在座的专家、学者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和呼声。一致认为,如果不能穿着我国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漫步太空,将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舱外航天服技术是出舱活动的关键技术。如果这个技术无法突破。仅仅依靠国外航天服的话,出舱活动就失去了它在政治、科技上的巨大象征意义。

一定要让我们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服来完成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这个决定,在技术层面上将神七任务擢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任务。

从时间上看,只有短短4年。而按照国际上的一般研制周期最少也得7、8年,怎么办?

从技术上看,我国只有研制舱内航天服的经验。舱外航天服无论在技术、工艺、材料上都没有太多积累,很多方面都要从零开始,怎么办?

从任务上看,“神六”将于次年发射升空,立志突破多人多天的载人飞行。这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同时再并举“神七”舱外航天服的话,怎么办?

从人员上看,由于多任务并进,加之队伍比较年轻,人员跟不上,怎么办?

四个“怎么办?”把整个“神七”出舱任务,尤其是舱外航天服的研制通到了悬崖边,似乎无路可退。

打响科研攻坚战

面对舱外航天服研制的四个“怎么办”,作为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陈善广充分展现了他多年科研实践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和创新精神。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阶段合理交叉、项目迭代并行、时间量效倍增”的研制管理新思路。就像一名优秀的指挥,他决心把一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指挥演绎得张弛有度,如行云流水。

为攻克舱外航天服技术难关,陈善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缜密开展技术可行性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舱外服研制总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出了“优化系统设计,注重人机工效,强化试验验证,确保安全可靠”的舱外航天服整体设计指导思想。随后,他抽调精兵强将。迅速搭建了舱外航天服项目攻关团队。将工程经验丰富的系统副总指挥宏峰和担纲舱内服研制的副总设计师李潭秋,分别委任为该舱外服项目的责任指挥和责任总师,成了他坚强有力的左膀右臂。先后完成了舱外航天服的技术设计和十大类试验设计。确定了软硬有机结合、主备份加应急三重保障的先进结构体系,确定了平褶式关节、基于OLED的先进性信息显示控制等创新性设计,尤其强调把安全设计原则和适人性设计准则贯穿于多层压力防护冗余设计、视觉防护设计、活动关节和舱外手套设计等过程中,有效保证了舱外服的安全可靠性和良好的操作工效。此外,陈善广还主持创建了我国舱外服工程研制的技术研发平台、总装测试平台和工艺体系,为我国后续舱外服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发伊始,作为一名老航天人,陈善广十分明

白,研制舱外航天服的一般规律不能改变,研制舱外航天服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立项、方案、初样、正样、生产)不能跳跃或者裁剪,但是却能做一些改进。使之更加合理、优化,在程序上采用交叉、并行等方式推进。在整个舱外服的研发过程中,陈善广带领团队打破常规,引进现代项目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压缩研发时间,确保工程进度。但这样做同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大问题必须从根源上彻底解决,绝不能带到下一个阶段,否则极有可能“一着不慎,前功尽弃。”这就对陈善广提出了几近苛刻的要求:一方面要使管理更加规范化,一方面要使管理更加精细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陈善广深深地知道,研制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对于神七任务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意味着什么,在他的带领下,此后近4年的时间里,这支平均年龄仅30多岁的舱外航天服攻关团队上演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科研攻坚战。

我们要做一件什么样的舱外航天服?这在开始,确确实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大到服装的整体结构和外形,小到内部的每一个元器件、每一项原材料的性能指标都需要从头设计。尤其是这种高科技领域的顶尖项目,如果是跟国外合作的话,既很难学到东西,同时也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必须走自主创新这条路子。对于从零开始的陈善广及其手下整个团队来说,航天服的90多个关键部件没有一件成熟产品,无一不需要实现“零”的突破。

由于许多材料是国内TU从未使用和接触过的新材料、稀有材料,分布在全国几十家生产企业,有时为了采购几百克的原材料,陈善广和同事就得穿越大半个中国,一个星期跑四五个省份几乎成了陈善广的工作常态。协公室的灯经常彻夜长明,脸上也难得看见了笑容。

苍天不负有心人,正是在他的这样一种充满激情的带动下,舱外航天服的研制进度表慢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服装一点一点地成型。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最终“飞天”舱外航天服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性能和技术指标非常接近俄罗斯、美国舱外航天服的技术水平。同时我国的舱外航天服还有一些独特的设计,如先进的控制显示系统、四肢关节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我国舱外航天服的新的技术特点和成果。

最让陈善广感到欣慰的是。这场硬仗带出了一支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科研团队,2008年,“陈善广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获部委人才战略工程专项资助。

“经典是对经典的继承,经典是对经典的背叛”

时间追溯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不久的2004年3月,陈善广被任命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而此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任务,也在全国人民的喜悦中悄然启动。

身为从事多年载人航天科研工作的航天人,陈善广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行生活照料并完成多项科学试验。相对神五,神六无论是对航天员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而言,还是对于陈善广和他的科研、管理团队而言,都将是一次严峻、全面深入的考验。

为了保证任务的进度,陈善广组织进行了认真的顶层设计工作,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两条主线合理地分解任务。在技术上牢固抓住技术状态控制、文件齐套、文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这些要件。管理上抓任务的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岗位人员培训和考核、人员的定岗定位等关键环节。明确提出:目标细化,责任到人,严守节点,全程控制。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横向到边、不遗漏任何一项工作;纵向到底,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责任到人,不遗漏任何一个岗位”。

为保证工程任务的质量,任务研制过程中,全面建立起了质量问题分析报告和责任制度,做到了现场人员有岗位、岗位人员有规程,分析故障有依据,排除故障有记录,事后处理有报告;严格要求岗位责任不明确不放行、试验作风不严谨不放行、指挥操作不规范不放行、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不放行、故障原因不清楚不放行、设备性能不稳定不放行、问题不归零不放行、应急预案不完善不放行。发动大家“翻箱倒柜”找问题,“挖地三尺”查隐患,举一反三补缺陷,最终实现了“组织指挥零失误、技术操作零差错”的质量目标。

奋战神六的两年多时间里,陈善广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神舟五号基础上进行了100多项技术改进。先后攻克了数百项技术难题,突破了一大批核心技术。

神六乘组的选拔,在当时是陈善广反复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鉴于神六任务多人多天飞行的要求,选出什么样的乘组来执行神六任务成为工程全线上下关注的焦点。

我们知道,每一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对于航天员来讲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天路迢迢,征途艰险,同样,对行乘组的挑选和训练也不是一件轻松活。选谁?怎么选?标准是什么?选出后怎样针对性训练……所有这些,考验着陈善广和他的团队。

在这种情况下,陈善广没有墨守成规,也没有冒然决断。而是科学分析国外乘组选拔的特点,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选拔指标体系和方法上大胆创新。最终,他在认真总结神五首飞梯队选拔的经验并充分考虑和分析神六技术状态的变化基础上,提出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可行”的选拔原则和指导思想。在方案上反复征求教员、航天员的意见。加强专家的评审指导,科学设置选拔项目、标准和程序,重点考虑乘组的整体效能。选拔内容全面又突出重点。选拔方法既重视科学性,又重视可行性。评价结果既考虑稳定性,又考虑动态可变性。

在此过程中,陈善广充分发挥他在数学领域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成果,在神六乘组的选拔中。首次创造性地运用了模糊数学原理建立计算机的辅助决策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经过初选、复选、定选和最后确认四个阶段。确定费聂组合为神六飞行任务的第一乘组。这一科学性创举,后来也运用到神七乘组的选拔中,今后也将继续对执行飞天任务的航天员选拔发挥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2005年10月17日5时38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经过五天太空飞行后返回地面,健康自主出舱。而此时的陈善广,这位航天员系统的掌门人。却悄然离开了沸腾的飞控大厅和雀跃欢呼的人群,回到邻近的办公室打了个盹,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和任务压力使他身心疲惫。两个小时后,他又抖擞起精神赶到西郊机场迎接英雄的凯旋。

神七任务有三大关键技术,一是舱外航天服研制;二是航天员乘组选训;三是气闸舱改造。中国航天员中心除独立承担其中前两项任务外。还承担了气闸舱部分研制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神七任务是对以陈善广为首的中国航天员中心的一次最直接,最严厉,最残酷的实战考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除上面说到的舱外航天服研制外,神七航天员乘组选拔、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及保障、出舱活动训练设备平台的研发、首次出舱活动任务总体设计、出舱时机与运动病高发期重合等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一一横亘在陈善广的面前。而这些技术难题,任何一个都马虎不得,轻松不得。对载人航天这种高风险的事业来说。任何一处细微的失误,都将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以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大训练的设备(即模拟失重水槽、舱外航天服试验舱和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的研发为例,这三样装备现在所在的大楼,在神七任务正式启动的时候,还只是一片空地,在偌大的现代航天城里甚至显得有些荒凉。另一方面,当时的陈善广手头虽然有一些来自国外相关设备的参考资料,但大多只是蜻蜒点水,主要的核心技术资料几乎为零。因此,它们的研发和建设也是陈善广及其团队所要突破和攻克的技术难题。

所有的这一切难题,不管是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到训练装备的科研攻关,还是从飞行乘组的选拔到训练等等,也都伴随着神七的大幕同时甚至提前开始启动,各线并进,势在必行,义无反顾!

2007年末,就在飞天舱外航天服初样转正样的攻关和生产关键阶段,神七任务飞行乘组选拔工作也开始启动,针对出舱活动的任务特点,借助神六乘组已经相对成熟的选拔经验。经过初选、定选、确认三个阶段,最终确定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为神七任务第一乘组,其中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

伴随着初选的结束,同时呈现在航天员面前的,是已经研发成功的三大训练的训练设备。一切都是如此的有序并行,如此的恰到好处,令人不得不叹服,身为航天员系统老总的陈善广对时间节点、技术攻关、项目进度的掌控是如此的完美!

在陈善广看来,科学发展观和创新精神正是推动载人航天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关键所在。他非常推祟这样一句话:“经典是对经典的继承。经典是对经典的背叛。”没有永远的继承和创新,就没有永远的经典。

回顾整个神舟七号任务的历程,他是系统的总指挥,有时也是一名水手,用智慧、胆识和手中的双桨,和无数的航天人一道,推动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向前。

与时间赛跑,我行我“速”

在浏览陈善广的简历时,总让人想到一个词:速度。陈善广自己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与时间赛跑,我行我速”。他似乎总是抢在时间的前面,一次次的华丽转身,一次次的勇往直前,在朋友和同事的眼中,他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1962年12月出生。15岁上大学,19岁大学毕业、读研、考博,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不到30岁的陈善广被任命为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2004年至今,担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这一路走得“神速”,但绝不冒进。他踏出去的每一个脚印都饱含着努力的汗水和奋斗的艰辛:他所取得的每一项成果、每一项专利、每一次荣誉都可圈可点,令人信服。

他不仅在工程研制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而且还是一位造诣很深、开拓创新的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科的创新、丰富与发展。他深知,工程应用离不开学术研究的基础。他瞄准国际前沿,注重交叉学科,在学术领域里辛勤耕耘并品尝着丰收的果实。

陈善广出版、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其中《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时间生物学》等专著均有很高的工程指导和学术价值。

陈善广在科研领域中上下求索、永不止步的精神让我们由衷敬佩;同时,他多年来对载人航天科普知识宣传推广的热情也让我们从心底感动:

2005年10月,作为主编,他亲自参与创办了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载人航天知识”为宗旨的《航天员》杂志;2006年8月25日,他倡导的“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正式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6届。让数百名青少年走进航天城,亲身感受航天,了解航天,进而热爱航天;2008年11月8日,由他主编的上100万字的大型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漫步太空书系》隆重面世,为广大国人提供了一条认识航天的新渠道。

从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一个懵懂小伙,到1992年被任命为航天系统副总设计师;从参与论证并创立“航天员系统”到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从神五到神六;从神六到神七……陈善广就这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踏实实,走得风风火火。

“神七任务神奇、神气,天马行空,‘飞天’梦圆。然而,成功并不代表成熟,一切仍要从零开始。因为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发射空间实验室、组装空间站、或许还将登陆月球……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需要付出和努力的也还很多。对于航天人来说,我们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正当年的他,目光中透着坚定的信心和无限的憧憬。

[专家档案]

陈善广,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国防科技大学航空与宇航技术专业博士。《航天员医学与医学工程》、《航天员》杂志主编,中国空间学会副理事长,空间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宇航学会理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1992年,担任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2004年起担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负责和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全过程研制。包括系统可行性论证,总体方案论证、设计、研制。参加了4次无人飞行、三次栽人飞行试验。特别为“神六”多人多天飞行任务、“神七”首次航天员出舱任务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负责主持和参加了十几项国家和国防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50余篇,出版专著5部。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当年考入北京大学,她学习空间物理专业,这是偶然;

研究生毕业后,她成为中国科学院的一名科研工作者,这也是偶然;

之后,她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分子,这还是偶然;

也许,这一切的偶然注定了现在的必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出色的总指挥;

她,就是高铭。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领军人物中唯一的女性,她凭借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在女性寥若晨星的航天事业中,让人们深切地领悟了一个小女子的航天大情怀。

巾帼不让须眉谈笑凯歌还

2003年11月,北京人民大会堂报告厅,中国载人航天先进事迹报告团首次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其中,和航天英雄杨利伟一起走上讲坛的航天人中,有一位靓丽的年轻女性,她浑身透出知识女性的精干和睿智,她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就是高铭。

高铭1994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空间中心)从事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工程管理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并历任总师办主任、计划处处长、工程业务部主任、空间应用系统总调度。2006年任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光电研究院副院长。

在人们的想象中,载人航天浩大工程都是由精力充沛、虎虎生威的男子汉调度的,然而,高铭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系统领军人物中唯一的女性,凭借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执着的追求。在她的参与主持下,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圆满完成了神舟二号到七号的应用试验任务,体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不凡气度。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词句所表述的情景,自古就是中国人的梦想。如今,“神舟”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不仅照亮了中国的广袤大地,更是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

颠覆传统迈进载人航天工程队伍

中学时代的高铭理科成绩出类拔萃,在那个人人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奉为信条的年代,她同许多理科成绩优异的学生一样义无反顾地在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等基础学科,用高铭自己的话来说当时的自己“就不会想到会有其他的选择”。对十几岁的高中生来说,能到北大学物理无疑象征着对理科尖子生的一种褒奖和荣耀,而对于空间物理究竟学什么这时的高铭其实并不十分了解,那时的她觉得空间和飞船、卫星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许是出于小小少年对科学和宇宙的无限向往,空间物理学在高铭心中是那么神秘和富有吸引力。

谈起进入载人航天领域,高铭坦言其实并非自己从学生时代就怀有的梦想,而是“很偶然的,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硕士毕业后,高铭选择在中科院研究所继续进行电离层、磁层等空间物理的研究。由于空间物理专业属于应用物理范畴,但同时又侧重于基础,所以研究工作需要空间探测的数据来做模型、验证一些理论。当时,空间科技的发展比较落后,研究手段不足,各方面的数据源比较缺乏,现实的科研条件让高铭觉得颇为“掣肘”。1994年底,她便加入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工作队伍中。

在载人航天这项浩大复杂的工程中,高铭负责的是七个分系统之一的应用系统的工程管理工作。从单纯的物理研究到载人航天工程管理的转变,似乎一下子把她从平静而规律的实验室带到了紧张而复杂的伟大实践中,从默默无闻的科研后台推到了备受关注的舞台幕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这个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的名义下,高铭保持着科学家惯有的冷静和理性,在做载人航天工程管理的工作时,她其实面临了很多新挑战。

“原来看到的都是公式、论文,而现在可能更多地和人打交道,不是和书本打交道。这些人都是变化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官员、还有方方面面其他系统的人,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如何有机地把他们组合起来,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迈进、共同完成一个大的目标是最重要的。”此时的高铭更像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她深知工程的成功最终还要靠一个团队的力量,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也担负着相应的责任,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团队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如何把团队整合起来,让大家紧密协作是至关重要的。她的任务是制定工程管理规范来把大家的行为约束到一个既定的空间内,这个空间是为保证大家共同实现一个既定的目标。

同时,应用系统作为整个载人航天工程链条上的一环,也需要去和其他环节沟通、协同。如何有效地实现沟通,能够让大家产生一致的理解,高铭也需要从整体上宏观地进行统筹。总之,载人航天工程的管理涉及到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对高铭来说,这比以前单纯作为空间物理科学家面临的环境复杂得多。

高铭很快适应了工程管理的工作。多年的物理专业训练带给她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这无疑让她在新的岗位上做到触类旁通。高铭认为:这些和学校的学习基础有关系,因为物理是一个很严密的系统,从条件到结果中间是有一条很严密的线把它穿起来的,在做现在的工程管理时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和习惯。这种思维方式对现在做工程所需要的系统性很有帮助,系统工程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理科的很多东西都很相通,有些东西可能一时不明白,翻翻资料也就能够理解。即使是管理方面可能跟管理学、社会学有很大关系,但由于工作的对象还是原来的范围,所以学习物理养成的思维方式还很重要和受用的。

天降大任豪言誓立军令状

高铭接任总指挥时,正是载人航天二期工程起步时期,应用系统任务多线并举、应用技术领域广泛、参与单位多、工程技术基础差异大等一系列工程管理难度比起一期工程更加突出,她在总结分析一期工程管理经验积淀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应对新的应用任务、新的任务安排模式以及新的任务承研团队等新变化情况下的管理策略,在加强总体设计能力、强化验证能力、提升专业技术领域的总体指导能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总体管理改革,通过提升总体的系统技术和专项支持技术,指导分系统的研制,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的实现。在工程管理上,强调了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岗位责任制,实现了各任务线的相对独立的技术、质量、计划三位一体的总体队伍配置,专项技术支持共享,形成专业方向保持领域的不断发展,为工程研制提供更先进的专业支持。神舟七号发射试验是载人航天工程二步一阶段的首发试验,也是她担任总指挥后的第一次发射试验。此次应用系统安排了两项应用任务,第一项是进行小卫星在轨的释放和伴飞试验,第二项是进行固体材料的外太空暴露实验。小卫星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周期短,安全性要求极高。在专家对伴星安全性提出置疑、项目面临夭折之时,高铭组织技术人员列出可能的危险源清单,逐一排查,进行了5类30次专项安全性验证试验,赢得专家的肯定,认为伴星不会对飞船和航天员造成安全性影响,一致同意放行。然而,神七应用任务道路上的拦路虎却远远不止安全性问题一个。小伴星,难就难在这个小字,承担研制任务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大胆采用了创新设计思想,采用了不少国内首次飞行试验的新技术、新产品,但是年轻的研制队伍缺少航天工程经验,在初样研制中的元器件质量复查时某个关键元器件等级不满足要求。多年的实践经验,让高铭警觉到这不是一件小事,当年神舟三号发射前,由她亲自处理的“电容工艺缺陷事件”再次浮现在她的面前。这次关键元器件等级不合格,她无需多说,“换!”小伴星高度集成,技术难度之大,超出了原先的预计。到2007年4月总体组织的卫星初样综合测试中发现了15个质量问题。高铭毫不犹豫,要求严上加严,必须全部归零,问题解决了,可是初样研制进度却整整推迟了4个月。

神七发射绝不可能推迟,应用系统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高铭向工程总体和科学院领导立下军令状:“我们坚决保证按期交付高质量的正样产品,坚决不拖工程进度的后腿”。为此,她组织应用系统重新制定一套新的应急管理方案,从指令设计师系统流程、计划流程、总体调度、质量控制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有效地保证了正样产品质量,还抢回了时间进度。当2008年1月伴星正样产品按时运抵北京交付飞船系统时,全部接口验收符合要求,飞船系统的领导同志禁不住感慨:“科学院这才真是‘放卫星’啊,9个月生产了一颗卫星的正样飞行产品,如果按正常进度,少说也得一年多啊!”

高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细节决定成败”,产品研制出来了,却不等于成功,软件系统测试,软件第三方测评,老练试验,正样状态确认测试……每一次测试和试验,她都要求技术人员对数据一个个进行精细判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化,发现的所有问题都要准确归零。由她担任总调度建立起来的调度会制度从未间断,应用系统8个月的苦战,坚持又好又快。充分的准备工作,科学院发射场试验队坚持严、慎、细、实的作风,使得在发射场测试试验中,应用系统没有再出现一个质量问题,真正做到不带任何问题上天。

14年的航天历程,高铭和其他航天人一样,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对家人深深的愧疚。神舟五号发射前夕,高铭的母亲被确诊为癌症,母亲动手术后,高铭只在床边伺候了两天,第三天就赶回了酒泉发射中心。母亲非常理解她,说:“你放心去吧,那里更需要你。”2006年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此时的高铭远在异国他乡,未能与母亲见临别一面成为她的终身遗憾。

成功的喜悦归为至高集体荣誉感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可以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像高铭这样的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六号,每一次的成功都令全世界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但在高铭看来,不断出现的挑战和任务的压力往往令航天人无暇回味这种骄傲和自豪。

“我们从神一开始做,每一艘飞船都有不同的任务,都要实现不同的既定目标,有时候成功之后根本就来不及品尝胜利的果实和回味成功的喜悦就要投入新的工作任务中,因为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在等着你。而且往往是第一个目标还在进行中的时候,第二个,甚至第三个目标的工作已经开始了。各种目标相互交叉,共同推进的。当然,我们在每一次飞船发射之后都会总结和回顾,但往往是很残酷地总结教训和不足,然后重新修正我们的技术规定和管理规定、质量保证体系。”

也许我们很难想象像高铭这样的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我们面临的压力其实很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外界老百姓可能不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有多么困难,因为载人航天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工程,我国在此之前也没有任何经验,很多东西都是填补空白式的,在神六之前,我们填补的国家空白大概有70多项。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与其说伴随高铭的是成就感,不如说是巨大的使命感,“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绝对不能不实现,也不能做得不好。这与普通的做科研还不一样,做科研试验我们可以做十次乃至上百次,只要最后做成功了就可以了,而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机会,在地面上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能不能够成功只有上天见。其实就是在一个完全未知的环境下要保证目标能不能实现。”

对于所取得一次次成功,高铭仅仅是强调“从我自己来讲,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事情能做得更好。比如工程管理的体系如何能够更加合理和高效,如何降低研制成本,如何提高载人航天工程团队的工作效能,在这里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永远觉得离既定的目标尚有距离。”

已经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系统总指挥的高铭始终强调团队的力量。“我们所完成的每件事情都是团队中的每个人尽职尽责,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合作来完成一个很高的既定目标,尽管现在的功利社会里面很多人都很浮躁,但做工程绝不能够浮躁,要耐得住寂寞,要经得住诱惑,踏踏实实地去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挺不容易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代代工程技术人员踏踏实实地传承、积累、共同推动的事业,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超过千人的团队共同完成的。所以,如果说我有荣誉感的话,这种荣誉感绝对是一种集体荣誉感。”

女性成功需要坚强而宽容的心态

在大家眼里,高铭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因为在理工科的世界里,似乎大多数时候的主角都是男性,在大型的科研工程项目中,女性的成功往往要比男性克服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也许是因为工作越大,可能需要一个非常宽阔有力的肩膀,而一般人很难把这种肩膀和一个文静的女性联系在一起。高铭很坦率地说:“现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把成功的女性男性化,并不单纯把她作为女性。其实我一直觉得‘女强人’这个词有一定的贬义,相对来说我更赞成‘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

对于女性如何成功,高铭自有一番独到的理解:“女性要想成功,拥有自己的事业,我认为第一个因素是心理因素,要让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因为女性在事业道路上会遇到比男性更多的困难,甚至有些困难在男性那里根本就不存在,因为社会对女性的接受程度会比男性差,因此面对外界可能的不认可,女性需要更好的心态和承受能力。第二个因素就是要处理好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的关系,大部分的女性都会结婚生育,家庭在女性生活中必然是重要的一部分,在家庭与工作中间求得平衡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做了母亲之后甚至是需要做出更多的牺牲。”高铭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已经12岁了,而由于平时工作很忙,高铭往往很难抽出很多时间来尽母亲的义务。“面对工作和家庭,有时候必须要清醒地割舍一些个人的东西,可以说这往往不是痛苦的选择而是一种抉择。”对于女儿,高铭说自己虽然不能有很多时间去陪她,但她要保证能够和她沟通、和她交流,“因此我和女儿之间的交流完全是一种成人和成人之间的交流。”总之,女性要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取得渴望的成功,高铭的秘诀是要对外界的种种有一颗坚强而宽容的心。

创新与执着助推战胜和超越人生

七年的北大生活给了高铭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感受与理解北大文化,北大精神和文化也往往在这种或潜移默化或有心体悟中给了高铭许多的精神财富。高铭说,“北大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北大的思想:北大人绝对不盲从。北大人的思想比较活跃,不管做什么总是在思考做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总是不满足,总是希望做出创新的东西来。北大人的头脑里可能同时会有十个念头在闪,然后会一一去判断哪个是最好的。北大的文化特色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北大文化中有很多非常可爱的地方,所以作为北大人是很骄傲的。”这种追求创新的观念对于高铭现在的工作仍然有着极大的帮助,因为通往载人航天工程最终成功的道路上有太多的未知,需要航天人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去不断尝试和突破。

高铭总是有自己的想法,但在创新之后通往成功的往往还有一条曲折的道路。这里,北大给予高铭的另一个精神财富就是执着。“在我做载人航天工程工作之后,我越发深刻地感到只要不放弃,一直很执着地去努力的话总能够成功的。”即使是想做成一件事在现在还不具备条件,就像刚刚开始做工程管理的时候一样,高铭坐在办公室里连话都不敢说,因为自己以前是一直从事科学研究的,而对做工程的所谓官方语言都不会讲。但到现在她觉得我虽然没学过管理,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工作完全能够得心应手。高铭把这些归功于一种执着钻研的精神。

作为一个平凡的科学工作者,作为航天战线上一名成长起来的工程管理者,14年的航天历程,高铭练就了掌控全局、系统策划、决策预判、承受艰难困苦的能力,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翱翔于浩瀚无垠的航天应用事业中。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Powered Flight

The Engineering of Aerospace Propulsion

2012,519p

Hardcover

ISBN9781447124849

大部分航空、航天动力推进领域的书籍主要致力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往往很少覆盖如螺旋桨、直升机旋翼或火箭发动机推进系统及设备。本书采取一个更广泛的观察视角,旨在为航空、航天动力推进工程技术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知识背景,这本书并不只是介绍一个单独的系统,而是对多个系统进行观察和比较,将航空航天推进领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中的每一步进展呈现给读者。

这本书记录了从早期比较简单的推进系统到今日飞速发展的航空航天推进工程系统,读者可从本书中学习并了解到在航空航天动力推进工程学中更为深入的数学知识、物理原理和历史发展。本书共14章,分为两个部分,包含两个通用类别:飞机推进系统和火箭推进系统。第1-8章介绍飞机推进系统,第9-14章介绍火箭推进系统。本书选择的内容非常明确并具有代表性,书中关于航空航天动力学及工程的一些相关材料是非常全面而详细的,包括固体和混合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等内容,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说明。本书并未着重介绍某个单一的动力推进系统,而是提供了更广泛的参考背景,比较了被大部分教材忽略的其他飞行推进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本书的主题内容覆盖范围较广,提供了更多直观的内容给读者,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图表和照片,比如具体的推进器的性能图表。这些文字和材料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有利于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项目的工作。

这本书主要来源于作者在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任教的教学笔记。作者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航空航天工程课程多年,包含飞行力学、飞机性能和气动力学等相关内容。在1993年进入瑞尔森大学之前,作者曾在加拿大的大学和航空航天研究部门工作数年,目前作者是AIAA(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固体火箭技术委员会的国际成员,并在北美和欧洲的动力飞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本书适合用作相关专业大学课程的教材或者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徐旻,博士,工程师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Xu Min, Doctor, Engineer

航天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CDIO模式;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51-02

一、引言

目前诸多高校针对空间工程、飞行器系统与工程、导弹工程等多种航天专业设置的本科生课程,可划分为力学、航空宇航、电子、信息与控制等多个系列课程。同时,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内很多问题,其研究对象可能既是航天问题又是力学问题,具有与多学科多专业广泛交叉、相互渗透,与实际工程结合紧密的特点。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提高航天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计划内、在有限的课程数目内有效设计航天专业固体力学系列课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随着高校内部增大学生的实践比重、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呼声日渐高涨,笔者所在的教学组借鉴了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MIT的国际工程教育模式――CDIO模式,在航天专业的固体力学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探索与教学实践,期望通过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正确引入与有效发展,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手段,增加课程实践比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效率与积极性,为航天或力学专业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CDIO模式与航天专业力学系列课程的结合途径

国际工程教育模式CDIO,是以产品、过程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开发与运用为背景,包含了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Conception,Design,Implementation,Operation,简称CDIO)4个教育和实践训练环节。它与航天专业力学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考虑如下几个途径:

(一)CDIO模式的起源

CDIO是一种基于传授航天领域技术知识与培养预备工程师能力而起源产生的工程教育模式,其创始人是美国麻省理工MIT航空航天系Edward Crawley教授,其发展初期在2004年左右。可见,将CDIO模式与航天专业力学系列课程的结合,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天优势,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形成课程观

CDIO模式是基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将实践过程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结合该模式在航天专业力学系列课程的设计中可形成两种课程观:首先,是一种凸显了“社会需求”的课程观,即根据工程师的社会角色与责任,培养工科毕业生具备较好的工程能力与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在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上,并不是按照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来组织课程,而是强调基于社会现实需求来选择和编排;其次,亦是一种强调了“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观,即学生的学习效果侧重于从学生的实践感知和实践经验出发来构件知识和能力,基于“做中学”强化学生探究兴趣和实践能力,从而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三)明确实践对象与执行方案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主要特点是深化技术知识基础和实际职业能力的二元学习经验模式,且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反复强化实践,因此CDIO模式的实践必须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的设计与实施环节。具体来说,航天专业固体力学系列课程体系的实践对象包括如下三类环节:第一个是突出导论性基础课程,即引导学生入门工程实践,领略工程技术的魅力;第二个是初级的实践环节,即针对核心基础课程《工程力学》开展课堂一线教学改革研究;第三个是高级的实践环节,即针对来源于科研任务的设计综合项目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三、CDIO模式下航天专业固体力学系列课程的具体设计与教学实践

教学理念的转变最终体现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实践对象的改革。在我校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我院结合CDIO模式对航天专业固体力学系列导论课程进行了具体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导论性课程的设置

导论性课程是一个早期的基础工科课程,我院针对航天专业的大一新生设置了导论课程《空天工程导论》,要求选课学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即可。该课程内容主要介绍飞行简史、工程学简介、航空器飞行原理、结构与动力系统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通过它为入学新生搭建了航空航天器设计、构造、应用所需的知识框架。同时,课程还提供了一个初级的设计―实现的实践,让学员参与水火箭或LTA飞行器的设计与制作。

设置导论课程的主要目的快速引导学生了解航天器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让学生参与入门的工程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后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我院30学时的《空天工程导论》课程已经成功申请为我校的精品视频课程,主讲教师的授课教案和讲义脚本已经完成,且授课视频录制已完成一半以上。

(二)《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先,调研了近年来国内高校在《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改革研究:例如,天津科技大学的李秋h在建构主义教学基础上建立“刨设问题情境”教学法[1],山东英才学院的来小丽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2],哈尔滨学院的张田梅探索了研究性教学法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上述内容从不同方法与形式来提高学生处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可作为低年级核心力学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

其次,调整了我院的《工程力学》教学内容:在静力学部分中重点介绍构件的受力分析、简化与平衡规律;在材料力学部分中以杆件的轴向拉压、扭转和弯曲三个基本变形为研究目标,以“内力分析―内力计算―应力应变计算”为逻辑分析主线,结合强度理论、稳定性分析或能量法来优化组织教学内容,并删除了图乘法和摩尔圆等内容。

然后,改革了我院的《工程力学》教学方法与成绩评定:理论讲授采用了习题讲解、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实验操作侧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按照2~3人合作或单人独立完成课程内13项实验内容,同时实验室采取了鼓励课外开放式实验的机制;成绩评定是将考核点分布于教学全过程中,即由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科技小论文、期末成绩等考核点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最后,给出《工程力学》课程近年内取得的成绩:2015年《工程力学》评为校优课程;2015年委托科学出版社再版了《工程力学》教材;2015年成功申报了36学时的MOOC课程《工程力学》,目前主讲人和授课内容已确定,2015年完成了省精品课程《工程力学》复核工作,并向湖南省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中心提交了课程教学视频、课件、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试题习题、文献资料、教学成果、软件工具等电子材料整理;2015年该课程主讲老师分别获得了学校教学质量新星奖和学校本科教学优秀个人一等奖;2015年实验室新增加了XL3418K互动式普及型材料力学实验装置,完成了12个虚拟实验的材料整理。

(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与本科毕业设计综合项目的优化

CDIO模式将顶峰级实践体验作为本科教育的顶点。该实践环节往往侧重于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大三或大四年级中申请了综合项目实践,以团队或个人形式承担来源于科研项目的、更为复杂的实际任务。

我院高年级本科生顶峰级实践环节大多数包括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与本科毕业设计综合项目两类。例如,为了优化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笔者所在课题团队采取“双团队设计项目”的集成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实践工作:首先,成立了以航天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包括结构动力学与设计、振动控制、姿态控制、电子电路共5人组成的教师团队;将总体设计、主控分系统、姿控分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帆板振动分系统、星体结构设计等六个子项目形成课题任务书,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形成了自然分工、相互合作的学生团队;之后,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任务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学期)逐步完成开题审查、中期检查、方案设计、理论推导与计算、设计制造、实验验证、撰写报告、项目验收或毕业答辩等步骤。

在课题团队的努力下,近年来取得了如下可喜的成绩:2015年课题团队成员指导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座椅弹性缓冲器等效刚度分析与实验研究》顺利验收,并且验收结论为优秀;课题团队指导了2015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非对称复合材料拉伸-扭转耦合结构设计》,目前为在研阶段;继续完善了学校级的基础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分中心、应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分中心、力学与航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工作,并且在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实验室2016年成功申请为部级力学与航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四、结束语

对航天专业固体力学系列课程进行设计与应用的教学实践表明,由于航天航空领域内很多问题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的问题,应用CDIO教育理念中深化技术知识基础和实际职业能力的二元学习经验模式,对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感受鲜活的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创新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秋h,马健,刘恒科.刨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时空,2012,(1):211.

上一篇:环境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格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