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事业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2 04:50:59

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1

载人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期关注的一项伟大工程。曾经,航天大国的俱乐部里,没有中国的席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以长远眼光和非凡胆略,毅然决定研制“两弹一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就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发展计划。1992年,我们党进一步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科学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10年,我们党又适时作出空间站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在2020年前后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空间站。

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8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一路追赶、并跑、超越: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我们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先后把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成功率100%,创造了发射“0失误”和回收“10环打靶”的优异成绩。如今,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也是一个已经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的国家。

十年磨一剑,奋斗铸辉煌。中国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厚实基础、离不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飞速发展,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根本保证。我国航天事业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成长起来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史,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航天事业高度重视,给予亲切关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科学系统地回答了新时展什么样的航天事业、怎样发展航天事业等重要时代命题,描绘了新时代航天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新时期新阶段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正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才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中国雄厚的综合国力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物质基础。航空航天事业技术难度高、资金需求大,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开展航空航天事业的根本前提。从新中国的一穷二白到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国家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这为我国开展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技术基础。50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东方红”奏响太空到“天问一号”遥指火星,我国航天科技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创造了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荒凉戈壁到浩瀚海洋,到处留下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创业的足迹,孕育形成的伟大航天精神已经深深熔铸进中国人血脉。齐奋斗克险阻,靠创新攀高峰。创新是航天精神的灵魂。回望历史,广大航天人始终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围绕自力更生,坚持自主创新,科学求实,团结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2

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基本条件

回顾和总结中国航天57年的发展历程,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主要基于四个基本条件。

艰苦奋斗是贯彻自力更生方针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要求。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零开始艰辛起步的。创立初期,各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技术力量薄弱,办公、科研场所匮乏、人才严重不足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不仅不会有所援助,而且时刻企图把红色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加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断绝一切援助,刚刚开始起步的中国航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国务院下定决心做出英明决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搞航天!因此,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科学成果是中国航天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唯一选择。

实践证明,没有自力更生的劲头,就不可能激发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就不可能达到自力更生的目的。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了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正是由于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这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们往往把它们联系起来,称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航天职工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建功立业看作是自己对社会主义祖国应尽的义务而感到无比荣耀。

艰苦奋斗是在艰苦条件下发展航天事业的必然选择。航天事业发展初期,我国经济实力有限,无论工业基础还是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要发展航天尖端技术,必然遇到物质条件匮乏,试验设施简陋,人才奇缺的客观现实。尽管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倾力支持航天事业,但从无到有、从零开始创建和开拓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靠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研制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以巨大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各种困难,创造出了令世界惊奇和折服的尖端技术产品。极具时代特征的“三线建设”就是一个极好的佐证。

1965年,航天四院从四川泸州搬到内蒙古漠南荒岭创业,那里气候恶劣,条件极端艰苦,职工们六到八人挤住在“干打垒”单身宿舍里,到几条苇席围成的“食堂”里就餐,吃的是玉米面和“老三样”(白菜、土豆、胡萝卜),而国外对固体火箭技术严加封锁。四院人迎难而上,抗风沙、战暴雪,争时间、抢速度,边基建、边研究、边攻关、边生产,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只用了五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作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末级的固体发动机,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在厕所里搞发动机”,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067基地创建之初,试验室基建跟不上型号研制进度,科技人员们只好因陋就简,把山坡上一个闲置的厕所改装成简易的小型发动机试验室。在这个简易的试验室里,他们先后进行了二十多台份的各种试验,我国第一台姿控发动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三线”基地的职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建设时期,在那些“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深山丛林、荒郊野岭、戈壁大川,他们终日跋山涉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基地建成以后,他们从此告别繁华喧嚣的都市,隐姓埋名,扎根深山大沟,把智慧和汗水、青春和热血甚至是子孙和生命都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工作条件是艰苦的,生活条件更加清苦,但为航天事业奋斗的心是火热的,没有人怕苦,没有人沮丧,更没有人退却。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客观条件,锻铸凝结出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这种崇高品格,成为中国航天人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始终能够保持旺盛斗志和热情的精神源泉。

艰苦奋斗是航天工程独特的技术特点催生的必然产物。航天技术要求博采各种最新技术成果,攻克重大技术关键,不断开拓前沿技术,因而航天工程是一项复杂劳动,自始至终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我国航天工程是在比世界航天大国晚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事业伊始,就提出了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发展的道路。历尽艰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几十年如一日,中国航天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光辉之路,中国航天人在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次中创造了一系列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骄人业绩:第一枚导弹仿制成功;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顺利升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第一枚潜地导弹水下发射成功;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第一艘人造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艰苦奋斗始终是铸就这一次次辉煌成就背后的重要法宝。

一代代航天人薪火传承、发扬光大是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根本条件。艰苦奋斗精神,是航天人在从事航天事业中形成的一种科学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它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经过几代人薪火传承、不断发扬光大最终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事业兴衰荣辱的关键所在。航天事业初创时期,“老五院”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并把艰苦奋斗,出成果出人才,完成科研生产任务作为主要目标,要求广大科技人员、技术工人为航天事业的创业作出贡献。从全国各地,尤其是部队抽调来的大批优秀干部,他们身先士卒,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与科技人员一起同甘共苦,夜以继日地工作,带来了革命时期“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对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此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这种精神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艰苦奋斗的精神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充实,最终成了航天事业无往而不胜的宝贵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及在中国航天的生动表现

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险、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思想意识,反映人们克服困难,征服自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思想境界;二是指工作作风,是思想境界的外在表现。艰苦奋斗不仅是因为条件艰苦才要奋斗,通过奋斗来改善艰苦的环境,达到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对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航天工业来说,更重要的在于奋斗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它既包括体力劳动生产航天设备和航天产品的出大力、流大汗的艰巨性,更包括如型号设计、技术革新、科技攻关、攀登技术高峰等绞尽脑汁、含辛茹苦的脑力劳动的艰巨性。因此,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航天工程研制的各个环节上,就是不畏艰难困苦,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就是刻苦钻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毅力;就是勤俭节约、勤俭办事业的优良作风;就是立志把有限的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追求;就是不讲条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进取精神。

几十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生动而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面对艰难困苦始终甘之如饴,以“艰苦”为荣、以“奋斗”为乐的人生追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爱国奉献是航天“三大”精神的核心。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凭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报效祖国、成就航天事业为最高荣誉,立志把有限的一生献给祖国航天事业。在中国航天人的人生词典中,“祖国”是分量最重的词语之一。对他们来说,“祖国需要”就是神圣的召唤。这种浓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了心中神圣的事业奉献终身、奋斗终生而乐此不疲。在“三线建设”时期,航天建设者们在居住的草棚门外,贴上了这样的对联,上联是“头顶青天,脚踏荒山”,下联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横批是“乐在其中”。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在具有博襟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建设者心中根本不以为意。

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和刻苦钻研、顽强攻关,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

坚韧顽强的毅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见的。航天系统的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不但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而且以大无畏的精神,征服了这些困难,创建和发展了航天事业。由于航天技术的突出特点,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突出表现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上。同志在谈到如何对待外国援助时曾说过:“不管要到,学到,买到与否,或者多少,主要还要靠自己钻研,自己不钻,不仅不能有独特的创造发明,而且也不能把要到,学到,买到的用于实际和有所发展。”刻苦钻研是航天技术得以创新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老五院”初建时期,一无设备,二无资料,更没有导弹、火箭的模型实物,确实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同志被任命为五院副院长,除了他以外,谁也没有见过导弹,更不知该如何设计、制造。就由钱学森同志和一些院内外专家讲授导弹、火箭的基本知识,组织全院的科技人员进行学习,边干边学。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参天大树就是在这颗种子的基础上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的。

埋头苦干、勇于攀登、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和夜以继日、锲而不舍、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航天人艰苦奋斗精神还突出表现为锲而不舍、勇攀科学高峰的情怀。在57年的中国航天史上,广大科技人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未知的领域挑战。他们不断追求,勇于探索;他们矢志创新,百折不挠;他们坚持“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航天事业每前进一步,航天科技水平的每一点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障碍、锲而不舍的结果。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比世界航天大国起步晚30多年的情况下,广大航天工作者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不仅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勤俭节约、多快好省干事业的

优良作风。勤俭办一切事业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发展航天事业的一条重要准则。1958年,国防部五院在制定1958年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勤俭办科学”的要求,批评和纠正了研究、设计、试验中脱离实际、宽打窄用思想和“败家子”作风。“”结束以后,1979年在航天系统又开展了增产节约运动,提出了党委理财,开源节流,清仓利库和压缩基本战线任务,进一步强化了勤俭办航天事业的思想。勤俭办航天事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制定切实的航天技术发展目标,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航天技术,进行必要的有限的试验,坚持试验和应用相结合。各研制单位,本着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的精神,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取得举世瞩目、意义重大的成就。以红缨五号甲的试制为例,做到了收效快,前后只用了五年多时间;费用省,整个试制费仅花了几千万元。在研制运载火箭的几年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干部不畏艰难、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先后建起了总装厂房、静力试验室、五吨振动台、发动机液流试验台、模拟试验室等一系列大型厂房、设备,以及钎焊炉,固化炉装配架等大型工艺设备,为运载火箭的研制,为人造卫星的上天创造了成功的条件。新新机器厂安装大型钎焊炉,现有厂房高度不够,技术人员发挥了自己的智慧,提出了用几个千斤顶同步协调工作的巧妙方法,硬是将厂房的屋顶在短短的几天内升高了1.7米,大体满足了安装要求,既为国家节约了投资,又为自己创造了适用的工作条件。

新时期的中国航天事业需要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航天人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险阻依然很多,更加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航天“三大精神”,特别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总体上说,我国是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经济比较落后,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国家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来发展航天事业。发展航天事业确实会给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带来突破性的改观。并且,世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又需要加快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这样就产生了航天事业发展对投资的需要与国家经费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存在。要保持航天技术的发展势头,在世界航天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和领先地位,仍然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量力而行,反对铺张浪费,少投入,多产出,使有限的投入带来航天事业更大、更快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将热爱祖国、奉献祖国作为航天人毕生追求的道德境界,牢固树立为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奋斗终生的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是一个人投身事业、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无论时代怎样变化,没有目的和信念的个人奋斗都将成为过眼烟云,都会轻如鸿毛,唯有以“祖国”为事业之根的远大理想,才会激励我们为祖国和人民奉献更加精彩的人生。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忠实履行祖国和人民赋予航天人的历史使命,把心里装着祖国、时刻为了祖国、甘愿为祖国牺牲奉献,视为航天人最大的光荣和最高的荣誉,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以国家荣誉为先,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献身航天事业为荣,不损国威,不忘责任,不辱使命。这既是中国航天人荣辱观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国航天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追求,更是自发、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精神之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不断立足本职岗位,磨砺思想,增强素质,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航天的过硬的技术、素质和本领。进入新世纪,中国航天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新的使命。为此,集团公司提出了实现“双千亿”、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宏伟目标,集团公司张庆伟总经理向全员发出了“围绕新目标,建设新航天,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的动员令。实现宏伟的奋斗目标,要求中国航天人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刻苦钻研,苦练硬功,增长才干,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时刻准备服从祖国需要,听从祖国召唤,高标准地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每一位航天人的神圣使命,在续写中国航天事业更加辉煌的业绩中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也使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断闪烁新时代的光芒。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将“艰苦奋斗”的观念和作风融入到具有时代特征的航天企业文化中。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和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组织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产生、形成于航天科研生产的实践,更需要与新的实践结合,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发扬、光大。一种观念、一种精神唯有真正成为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成为这个组织员工共同遵循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准则,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永葆生命力。今后必须注重从企业文化层面去培育艰苦奋斗的理念,自觉树立艰苦奋斗的行为准则,养成艰苦奋斗的职业习惯,形成艰苦奋斗的全员工作氛围。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作风,必须充分发挥在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的经济力量和科学技术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仍将在经济不充裕的条件下发展航天技术。因此,必须大力发挥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即使今后,物质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还是要靠发挥人的因素,因为事业总是要靠人去做的。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航天职工队伍,是过去、现在,乃至将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进行长期斗争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政治本色的具体表现,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征服自然,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必然保证。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同志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告诫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奋斗”。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3

关键词:航运保险;政策分析;航运中心;天津港。

国际航运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聚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批准天津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的各项配套措施,为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和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航运业风险高、风险损失大,各种要素的安全流转需要保险业,特别是航运保险的大力支持。

为此我局对保险公司、船东方和中船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进行调研,了解航运保险发展现状、分析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航运保险发展质量,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一、天津发展航运保险的优势条件。

航运保险,又称“海上保险”(Maine Insurance),主要包括货运保险、船舶保险、海事责任保险等险种,通过为海上运输提供风险转移和损失均摊以及补偿,转移和分散航运业务风险,保障国际航运业稳健运行。航运保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险种,在我国乃至天津拥有悠久的历史,且具备继承和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天津地缘优势为航运保险提供丰富的潜在保险需求。

天津港不仅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也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和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天津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95个,2010年货物吞吐量41325万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排名第三,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列全球十一位。

天津港海向和陆向腹地辐射面较大。海向腹地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向直接腹地有天津、北京、河北、山西,2010年GDP合计52333.16亿元,占全国的13%,外贸进出口额合计4385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5%。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天津航运业务还将继续快速壮大。大量的航运业务,为天津航运保险发展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天津航运保险具有良好的历史传统,能够承载航运中心的发展要求。

天津作为港口城市,航运保险历史悠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伴随英国商人在天津开展贸易,以航运保险为主的现代保险业已开始在天津萌生。上世纪80年代保险业复业以来,天津航运保险逐步恢复发展。截止2011年11月,天津共有财产保险总公司2家,分公司21家,保险经纪总、分公司25家。目前航运保险险种主要包括船舶险和货运险,其中包括远洋船舶保险和进出口货运险在内的国际航运保险是天津航运险的主体。 2010年天津船舶保险保费收入2.18亿元,在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八位,占全国船舶险比重4.30%;货运险保费收入1.97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二位,占全国比重2.50%;航运保险累计为船舶货物提供风险保障4096.81亿元。天津航运保险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潜力。

(三)政策支持为航运保险创新发展提供便利。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同意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核心载体,开展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四个方面的政策创新试点,这是我国目前在支持国际航运业发展中,力度最大、政策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方案。 2011年8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营业税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11年8月1日起,注册在天津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二是天津市政府和中国保监会给予政策优惠。 《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财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于天津市新设保险机构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并对保险机构和高管人员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减免优惠。《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给予保险业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天津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天津航运保险受到多项政策有力支持,业务创新及发展更加便利。

二、天津航运保险发展问题。

我国船舶保险规模不足全球市场的5%,与国际海运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而天津航运保险保费只占全国的比重3.2%,也反映发展不足的问题。调研了解到,中远天津分公司70%的船舶财产保险由国内保险公司承保;而责任保险和另外30%船舶财产险基本上都投保至国内外保赔协会。此外,大部分货运险由国外公司承保,都反映出航运保险不能适应航运业的快速发展。探究天津航运保险发展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险主体缺乏。

一方面,保险公司数量不足。目前总部在天津的中资财产保险总公司只有二家,还未成立保险总公司的航运事业部。航运保险保额高、风险大,特别需要再保险的支持,而再保险机构还是空白。另一方面,保险经纪不发达。在国外成熟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大部分航运保险业务都经由保险经纪居中承保。而目前天津保险经纪机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匮乏,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且专门从事航运险业务的保险经纪机构还是空白,无法满足航运保险对经纪业务的需要,制约了天津航运保险发展。

(二)专业人才不足。

航运保险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从业人员提出很高要求,而天津从事航运保险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一方面,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航运保险人才总量不足。以人保股份津分为例,目前专门从事的船舶险的工作人员不足20人,既懂保险,又懂外语、航运、海商海事以及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成为航运保险业务开展的掣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于航运保险从业人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地位。航运保险承保前期投入大,人力成本高,见效慢。在现行考核机制中,大部分费用和收入直接与保费和利润挂钩,一定程度挫伤了开展航运保险的积极性,公司内部难以能形成专业人才不断实践、不断成熟的人才成长和积累机制。

(三)保险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航运保险产品有限,各公司产品同质化严重。一方面,航运保险产品体系不够完善,各保险公司提供的险种雷同,物流责任险、码头操作责任险等险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船舶险的绝大部分条款都是沿用人保财险1986年的条款,距今已二十余年,保险条款早已不能适应航运业务的发展变化。

(四)服务能力薄弱。

一是目前投保人急需的风险防控还基本是空白。保险公司缺乏对船舶、货物等的装卸、运输及中转环节的风险防控手段和措施,尚不能提供减灾防损方面的专业建议和损失控制方案;二是缺乏国际服务网络。航运保险的标的是全球范围移动的巨额财产,需要全球范围的及时服务、救援和理赔勘查。天津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网络,限制了保险服务水平;三是保险公司通常是挑新船和好船来承保,使得中小船东的船舶不得不到国外保险公司投保。

(五)经营风险高。

在国际市场上,船舶险一直是亏损经营。一方面是赔付率高。相关机构数据显示,1999至2003年国际市场船舶险的赔付率在75%以上,承保风险大。2008至2010年,天津船舶险的综合赔付率最高达到98.38%,高企的赔付率水平导致高额的承保亏损,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是费率不断下降。由于近年来天津各保险公司竞相降价,货运险费率持续降低。 2010年,天津货运险费率已由2006年的0.11%下降至0.06%,远低于国际保险市场水平,货运险的经营风险逐步提高。

(六)信息交流闭塞。

航运保险是高风险业务,而保险公司特别需要多方面获取信息以支持保险精算。但目前获取数据信息的渠道还非常有限。一方面未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交流活动。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和相关行业之间无法共享保险、航运、贸易、海事海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我国在船舶信息共享方面缺乏相关的信息平台,导致保险公司不能及时准确了解投保船舶的风险状况,削弱了承保业务的风险控制水平。

三、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的经验。

借鉴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可以帮助天津保险业提高自身实力,更好的支持和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前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其航运保险发展具有如下经验:

(一)根植于航运业务发达地区。

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大都是由航运业务发达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而来,如伦敦就曾经是全球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为航运保险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伦敦航运保险保费收入占全球市场的20%以上。纽约、新加坡、东京和香港等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也都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二)各类机构丰富。

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不仅是各类国际航运组织集中的区域,还拥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为航运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供给和需求。以伦敦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保险市场和主要的再保险中心,伦敦拥有超过800家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3200家,保险经纪人8万余名。除保险机构外,伦敦还是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航运协会等十余家国际航运组织总部所在地,此外多个国际航运组织在伦敦设立了区域办事处。

(三)注重人才培育。

政府支持下系统的培训,为航运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香港政府对航运业的培训给予补贴和资助,并提供相关的奖励计划;新加坡政府每年为海事基金会出资,帮助学生完成航海相关学业;伦敦的大学、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提供航运业职前教育,专业机构提供职业认证,交易所、培训公司和行业协会等部门提供专门培训,共同构建了世界领先和系统专业的航运服务教育和认证培训体系。

(四)积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船东和货主可以方便得到所需各类保险产品。除了船壳险、货运险等传统产品外,还能方便的买到承运人责任险、码头责任险、海盗保险、战争保险等险种,甚至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订购保险产品。另一方面投保人可以享受系统、全面、周到的各项保险服务和风险管控。投保人还可以得到保险机构针对被保船舶和货物如何少出险、出险后怎样减少损失等风险管控方案,并获取对相关人员的各项培训。而一旦出险,保险机构利用其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点,帮助被保险人及时得到勘察、理赔,以及救援服务。

(五)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鉴于航运保险对于航运中心的重要作用以及航运保险盈利困难的特性,重要国际航运保险市场对航运保险均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扶持航运保险发展。例如,新加坡对船舶险和相关责任险收入免征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实行2%~28%的较低的累进税率。美国各州对航运保险征收营业税率均较低,部分州还给予免征营业税优惠,而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抵扣项目和免征项目较多。

详见下表1。

四、天津发展航运保险的对策建议。

天津航运保险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国际航运保险迅速发展的可能。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快航运保险发展,为推进航运中心建设服务:

(一)聚集航运保险主体。

一方面,吸引聚集国内航运保险市场主体。争取设立航运保险专业性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鼓励支持保险总公司在天津设立航运险营运中心以及保险公司已有航运中心的分中心,发挥专业机构总部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面向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开展航运保险业务,带动天津航运保险发展。另一方面争取境外机构落户天津。争取境外保险公司、保险经纪等机构,特别是航运保险专业公司在津设立机构,聚集、带动天津航运保险业务,繁荣天津航运保险市场。同时,吸引国际再保险机构在津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天津保险公司参与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分保,带动国内航运险业务发展。

(二)加强航运保险人才的培养。

航运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航运保险人才需要具备航运、法律、保险知识和业务经验,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建议一方面建立航运保险人才专门培训机构、扩大航运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范围、与高校合作对现有航运保险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壮大航运保险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鼓励保险公司主动形成人才培养积累与业务开展良性循环机制。

(三)鼓励航运保险产品创新。

一是大力推进险种创新,发展港口责任险、从业人员意外险、海上责任险等险种,满足投保人需求;二是鼓励保险公司更新船舶保险条款,完善船舶保险责任范围,与国际市场接轨;三是建设各保险公司之间数据共享的航运保险信息平台,也可与保赔协会等机构协商,共同利用数据,以便为航运保险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提供数据支持。

(四)鼓励保险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建立航运保险风险管控机制,引导保险公司加强航运保险业务风险管控服务,为投标船只货物减灾防损提供方案、建议以及相关培训;二是协助保险公司建立全球服务网络,与保赔协会、国际航运协会等组织协调,利用其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为出险船只提供紧急救援和及时勘察理赔服务;三是创新承保服务形式,通过对物流货运环节整体承保或共保,简化程序,提高承保效率。

(五)扩大税收优惠范围。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4

“东风航天城”的由来有军工单位的特色。20世纪60年代时,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基地一直沿用了“东风基地”塞一名称。

1992年8月11日,当时的国家主席在视察基地时题写了“东风航天城”,从此人们就正式把这里叫东风航天城。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甘肃省的酒泉市而得名。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每年约有300天可以进行发射试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成为单独的军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十个第一:

1970年4月21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

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

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

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

随后还有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顺利升空……

北京航天城是世界三大航天员中心之一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在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在地。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1996年3月成立,是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指挥调度、飞行控制、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心,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神经中枢”,是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承担绕月探测卫星飞行控制和长期管理任务,还承担着中国卫星发射的指挥保障任务,是中国对外测控服务的一个窗口。

这里已建成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三个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和清晰图像传输能力的现代化飞控中心。

2005年9月,上海闵行莘庄工业区开工打造航天城。

这个新建的航天城,总投资约为13亿元,占地112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包括航天科技研发中心、航天科普园、航天产业基地三大主体,是集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入飞船、防空武器的研发、试制、试验于一体的航天产研基地。

上海航天城包括动力区、电子区、协作区等功能区域,以及五个专业研究所,将发挥其产业和专业的整合功能,从而提升我国航天的总体研发能力和水平。

与其他一些航天城相比,在上海诞生的航天城,功能不再单一,凸显综合研发能力。国家航天部门对上海航天城的定位是把它作为国内航天器生产、制造、研发的一个重要基地来建设。

上海航天在整个中国航天事业中,扮演着比较特殊的角色,承担了重要的研究任务。由于涵盖了我国航天事业应用卫星、运载火箭、载人飞船、防空武器等四大领域,因此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浓缩版。

航天城中的航天科普园将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航天博物馆,藏品覆盖中国航天半个多世纪以来重要发明的实物。

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东方红一号”、“风云”系列卫星、载人飞船和月球车等在内的精彩展品,科普园中还将建设神舟发射塔、欧洲阿里安火箭、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空间站等大型模型,成为我国知名的航天科普和国防教育基地。

成立于1961年的上海航天局,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骨干。

作为我国应用卫星的主要研制单位之一,历年来成功研制了长空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风云一号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等,其中风云系列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业务应用卫星:其运载火箭的研制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风暴一号、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A和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等,都是由上海航天局抓总研制的。

在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迄今为止的87次发射中,上海航天局研制或参与研制的运载火箭共进行了31次发射,取得了“发发成功”的佳绩,被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誉为“优质运载火箭”。

在我国“神舟”号飞船的多年研制中,上海航天局承担了关键分系统和设备的研制生产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的二期工程中,上海航天人还将承担“太空之吻’,_―航天器交会对接这一重要技术的研制任务,目前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多年,不少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

2007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和航天主题公园落户文昌:

2008年8月,总投资70亿元的航天主题公园正式签约开始操作;

2009年9月14日,总投资50亿元的航天发射场项目开始动工建设,预计于2013年建成。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将形成年发射火箭10至12枚的能力;投入使用后,将主要承担中国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外各种轨道卫星发射的要求。将为中国运载火箭更多地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对优化和完善中国航天发射场布局,促进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巩固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海南文昌建航天发射基地主要有两个方面考虑:

其一,解决大型运载火箭的运输问题,通过海运,无论是吨位还是大小上,都可以放大要求;

其二,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的省份,纬度低,当然,发射基地建在南沙群岛上更好,可是,建设成本高,目前尚不具备实力。同时,我国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便于海路运输。

在吸引人才方面,文昌与我国以前建成的3个航天发射场有很多不同点。以前所建的发射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交通十分不便,运送物质也极为不便,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一些。而海南不仅椰风海韵风景优美,碧海蓝天气候宜人,而且海南是健康长寿岛。“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

2006年7月2日。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同建设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协议,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宣告成立。

2008年4月8日,由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的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在西安隆重揭牌,基地规划面积为23.04平方公里,预留35.5平方公里的远期发展规划空间。

国家发改委对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

产业基地的定位是:围绕国家中长期航天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以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带动航天信息技术、新型材料、先进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用航天产业规模化发展。

建设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对发展我国民用航天产业是革命性和变革性的历史事件,对实现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安航天城位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航天城汇集特色主题公园、集中式主题商业、高科技生态居住为一体,从航天主题出发,打造航天特色文化,在集群化、特色化、市场化、生态化等方面树立航天品牌,为航天产业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与补充,将航天科技应用在建筑中,将航天主题精神贯注在建设中,提升航天产业基地的品质形象,树立航天产业基地的宜居标杆。

2005年4月1日,中国航天烟台科技园在莱山区奠基开工,园区占地15公顷,航天烟台科技园作为中国航天五一三所的研发、产业拓展基地,被列为我国卫星飞船技术发展重点投资的项目之一。

园区内主体建筑包括一幢16层的航天烟台科技研发中心大楼,完成“航天技术”的研发与孵化;一所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大型航天科技展馆,将全面展示我国航天科技的伟大成就,集航天科普、航天体验为一体,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中国航天“五一三”所1987年落户烟台,圆满完成了我国多项卫星和“神舟”号系列飞船等相关设备的研制任务,也因此把烟台市与祖国的“飞天工程”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备受瞩目的“兰州航天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第510所“科研总部建设项目”于2009年3月在兰州高新区破土动工。

兰州航天科技园区纳入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战略构想。新区选址在兰州高新区雁滩核心区,规划面积83亩,一期投资规模为3.8亿元至4.2亿元。

园区主楼综合科研大楼高17层,面积为32000平方米,两座配楼分别为8000平方米的载人航天工程实验楼和8000平方米的探月工程楼(确保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二、三期)。

510所成立至今已有47年,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之一。它是我国真空科学技术牵头单位,在国际真空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还是一家应用基础学科技术研究能力突出,综合实力较强的创新型航天工程研究所。

目前,该所已建成“真空低温技术与物理”和“表面工程技术”两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工委真空计量一级站、国家低温容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性权威研究机构也设置在所内。

天津航天城项目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建设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坐落于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规模15万平方米。

天津航天城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天津产业化基地,由火箭研制生产区、航天技术应用区和辅助配套区三部分组成,规划建筑面积100万平米,其中火箭研制生产区为50万平米,分两期开工建设。

截至2009年底,火箭研制生产区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的20万平米中,已有116000平米厂房具备设备安装条件,部分车间已经开工生产;剩余八万多平米亦将在年内完成主体施工。

按照规划,一期工程建成后,将基本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需要和部分军民项目的生产需要。后续建设将结合新一代运载火箭新的发展需要陆续展开。

天津基地是一个集零部件生产、部组件装配、总装测试、试验为一体的功能完整、配套体系完善、代表中国航天最高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的航天城。

直径五米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箭体结构制造及火箭总装、总成都将在这里完成。从该意义上讲,天津基地将支撑中国未来30~50年发展空间技术及和平利用空间的需要,亦将成为中国航天人放飞梦想的地方。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5

前期策划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中国航天越来越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万和作为成长性的燃气具龙头企业,引领燃气具行业技术创新、升级,并且拥有国内最大的燃气具制造基地、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具备持续跨越发展的源源不断地动力,并且万和“自主创新”的精神与中国航天的精神理念共通。因此双方如果达成合作,万和不但可以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能借助中国航天的臂助,推动企业及品牌的快速成长。通过与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万和进一步塑造强势品牌,并通过适时启动系列“航天营销”活动,逐步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终万和决定与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进行活动推广;同时利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机构及媒体等进行宣传。

实施阶段

万和航天营销系列活动从2007年开始起步,逐步深入,获得了广泛认同。

2007年,在经过深入接触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基金会对万和进行了严格的考察,涉足生产、研发基地的情况,了解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等,调研结束后,当年6月正式确立万和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2007年,“嫦娥一号”升空之际,万和跟随央视直播,首次播出了万和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的形象广告。同年,又冠名赞助“全国校园文化航天科普活动”,捐赠教育部全国校园文化组委会《月球科普挂图——航天娃娃告诉你》15000份,总裁叶远璋与“航天英雄”杨利伟共同出席了捐赠仪式。

2008年,又逢“神舟七号”升空,万和紧跟“神七”全程,把握事件脉搏,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直播特别节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舟七号”系列报道》栏目前后滚动播出企业宣传片;同时,在众多知名纸媒的“神七”专题系列报道中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并在网络媒体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媒介传播,充分展示了万和对于国家航天事业的支持和自身的品牌实力。

2010年7月,万和又与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万和杯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全国中小学生征文大赛,向全社会推动低碳生活理念的普及,并从中选拔出18名获奖中小学生组成航天科普营,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了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

2011年,万和冠名人民网“天宫一号”发射专题报道,借助人民网对发射进程进行的全景式报道,再次推动了航天热潮的兴起。

2012年,万和冠名人民网“神舟九号”发射专题报道,并在全国销售终端进行“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宣传及展示,再度掀起航天狂潮。

关于“航天营销”不仅在外部活动中推广,对企业内部,万和也在推广“航天营销”。

万和积极引入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办法“质量问题归零法则”,按照“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条标准对各种质量问题逐项落实。企业通过形成一整套的“归零”体系,劳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不必要的损耗减少,盈利能力增强,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层次同步提升。

效果评估

宣传效果:万和冠名人民网“神九”专题累计获得1.2亿次曝光量,累计获网友点击30万次,较好的将万和与航天信息对接并取得良好传播。借助中国航天在全国大众中的广泛的影响力和聚焦力,通过大众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增加了万和品牌曝光量及提升品牌美誉度。

市场效果:一位万和的县级经销商说:“我们的万和专卖店在我们县城建材一条街上,在万和厂家进行‘航天营销’之前,我们销售靠得的是导购现场的销售能力,说实话我们县城的消费者唯一记得的品牌就是海尔。但是随着‘神九’上天,另外我们在店门口摆放了火箭的展板,不光吸引了消费者主动进店,进到我们店的消费者有不少都表示见到过万和品牌。消费者对品牌有了初步认知,让我们的销售更容易了。”

活动点评

万和紧紧抓住航天事件热点与焦点,持续不断地传播万和“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这一焦点新闻,策划系列诸如航天科普、征文、专题冠名等传播活动,配合电视广告、广播、报纸、门户网站等大众传媒广告及终端户外广告等,通过时间聚焦、宣传层次丰富、尽量扩大与消费者接触点,成功塑造、提升万和品牌形象,并且在企业产品制造理念、企业管理等方面与中国航天充分交流、互动,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层次同步提升。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6

2005年,匹克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也成为宇航员们唯一指定的运动装备。当年10月,神舟六号成功飞天,匹克也与中国航天一起经历了第一次伟大的携手。见证了中国航天的成功后,匹克将航天业的成功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将不断追求科技发展与技术突破的航天精神,作为企业前进道路上的信条。

匹克抓住航天事业成功的关键,开始逐渐走上更加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先后在北京、广州、泉州和洛杉矶成立四家国际设计研发中心,努力追求更高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全新的缓震技术,细化运动装备市场,为每名匹克运动员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专业性运动装备。通过科研和服务,一步步扩大市场,汲取国际资源,提升品牌整体素质,学习中国航天,匹克也将发展成为源于中国的世界性运动品牌。

2013年3月25日,与中国航天一同成长的匹克荣获“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奖”。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先生对此非常自豪:“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强大的国家催生强大的企业,也才能塑造强大的品牌并推动其走向世界,匹克希望与中国航天事业共同成长、进步,为走在世界前列而奋斗不懈!”

技术研发+科技突破,这绝非匹克的大话,在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过程中,匹克在这一方面下巨力谋求发展。今年,匹克全新的“梯度双能科技”(使鞋底受力特征符合人体足底受力特质和运动需求)就被应用在“TP9闪电战靴”之上,这项新技术可以达到缓震和反弹的双重目的,为运动者提供更舒适更有效率的反馈和帮助。

NBA赛场上,匹克球星托尼-帕克就是脚踩此款战靴,出色的球鞋性能让帕克在赛场上的表现更胜以往一筹,在今年的季后赛中,帕克一跃成为联盟表现最棒的球员之一,设计款式+附加性能都令人惊艳的“TP9”匹克战靴,也一道成为NBA赛场上的焦点。

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和产品在赛场上的瞩目只是匹克为打造国际品牌努力付出而收获的自然而然成果,携手中国航天之后,匹克从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航天标准中汲取能量,增强企业内部实力,完善了企业的整体机制和未来发展计划。走向更强,这就是匹克与中国航天的共同目标!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7

海港发展优势明显

天津港位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与空港临近。港区陆域面积达到156平方公里,规划为8个功能港区,区位优势明显,是京津冀、华北、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在推动环渤海区域型港口战略和京津冀港口协同发展中具有较大优势,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基础条件优越。天津港作为大型人工深水港,航道和码头均达到30万吨级,拥有各类泊位1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2个,主航道水深达到21米,复式航道具备通航条件,可满足30万吨级原油船舶和国际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进出港。

二是港口功能齐全。拥有各类大型专业化泊位,腹地所有进出口货类均可接卸;建成功能齐全、设施优良的保税港区和国际邮轮母港;201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标箱。

三是辐射能力较强。拥有119条集装箱航线,每月航班500余班,同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合作关系,腹地覆盖华北、西北全部和东北、华中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蒙古和中亚五国。

四是物流网络完善。建有3个大型综合物流园区,辟建了铁矿、钢材、油品等物流分拨中心和物流基地,23个无水港及区域营销中心形成了覆盖主要腹地的内陆物流网络。2013年无水港操作量同比增长41%。

五是口岸功能健全。拥有一站式航运服务中心和电子口岸,搭建起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构成的综合物流信息平台,东疆港实施“三个一”通关模式,符合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规范要求。2014年9月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实现为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

六是政策优势明显。随着自由贸易港区政策的确立和港口经济的深入发展,更有利于放宽主体准入和市场准入,更有利于放大海运物流需求,更有利于迸发航运要素的聚集和流动的活力。东疆保税区相关政策向腹地延伸,也将极大的促进航运金融、融资租赁、航运租赁、贸易结算等新兴业务拓展。

七是海运业发展较快。近年,天津市海运业有了长足发展,天津通过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对企业帮扶力度,吸引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海运企业落户天津,拉动了海运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截止目前,天津市共有沿海运输经营企业122户,辅助业经营企业760户;海运船舶345艘,净载重量合计876.35万吨,运力规模比5年前增长了70.41%。

航运服务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初具规模,为天津市加快推动海运业发展、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航运要素集聚服务。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作为航运服务区的核心载体,入驻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港口集团等与航运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及港航企业,为天津口岸货物、船舶出入境提供集中、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目前已建成9座商务楼宇,150多家航运服务企业进驻,促进了航运资源的聚集,口岸贸易服务功能得到充分显现。

二是航运产业集群发展。天津港航运要素不断聚集,为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法律、仲裁服务、船舶交易和管理、航运数据信息定制及、航运交易、商贸服务等航运服务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三是口岸信息化及监管水平显著提升。已建成包括口岸执法、物流信息化和电子口岸信息化相互支撑的口岸信息化综合体系,口岸监管部门实现了分类通关和无纸化7×24小时通关服务,创新了出口拼箱通关监管模式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通关模式。

多措并举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发展

目前,天津市海运企业多数规模较小,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运力结构较单一,大型船舶和集装箱船舶发展较慢;现代航运综合配套服务水平较低。为落实国务院部署要求,立足海港发展优势,天津市将进一步完善软硬件功能,推进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发展。

一是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加快发展远洋干线、环渤海内支线、内贸精品线,积极增开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航线结构,增加航班密度,拓展辐射范围,不断提升天津港的集装箱枢纽港地位。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提升班列和大陆桥运量,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着力打造亚欧大陆桥运输品牌。

二是建设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口道路建设和通向腹地的重要骨干铁路、公路建设,完善陆路交通体系,形成腹地连通港口的大交通体系,实现公路、铁路、水运相互配合,便捷通畅的立体化集疏运系统和交通网体系统。

三是发展高端港航服务业。积极开展航运经纪、咨询、船务、船舶交易、管理、注册、海事法律仲裁等航运中介业务。大力发展船舶融资、海上保险、资金结算及航运衍生品等航运金融业务。拓展临港商贸流通业务,建设展示、交易、信息和商品集散市场。做大做强邮轮产业,积极申报无目的邮轮航线,协助海航集团打造北方邮轮基地。

四是建设现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鼓励码头运营、仓储物流、运输配送、采购分拨、货运、贸易服务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航运相关信息的全面共享和高效应用。大力发展船舶管理、海事服务、人才中介、资格认证、咨询、会计审计等配套服务。吸引法律服务机构、理算师机构、海事仲裁机构、船级社等入驻滨海新区。壮大船舶产业基金规模,设立航运和物流产业基金。建立航运市场信用评级标准和机制,创建天津口岸品牌。

航天事业的发展篇8

[关键词] 国际太空竞赛 世界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10)2-0013-10

国际太空竞赛始于美、苏两国。第一轮的国际太空竞赛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主角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争霸世界,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而终结。但是,国际太空并未因此而平静多久,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新一轮国际太空竞赛再次上演,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新一轮太空 竞赛与美苏时期的太空竞赛有 着质的不同,它不是美苏争霸的太空竞赛,主角也不再只是美 、苏两个国家,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也开始参与其中,与冷战后正在形成的多极 化世界格局相应的新的国际太空竞赛格局也正在形成。虽然这两轮国际太空竞赛的主要参与 国,都不是从经济角度而主要是从政治、军事、战略角度出发而进行太空竞赛、发展太空事 业,但是国际太空竞赛客观上却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今国际太空竞赛形势

太空竞赛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出于争霸与谋取战略优势的需要,在 各个领域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作为一个国家最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体现的太空项目,也 自然成为美苏两国交锋与对抗的重要阵地。竞赛以苏联1957年10月4日成功把世界第一颗绕 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Sputnik-1)送入轨道,和四个月之后,美国也 成功发射了它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Explorer-1)为标志拉开序幕,到1975年 7 月17日阿波罗与联盟号对接,美国航天员托•斯塔福德和苏联航天员阿•列昂诺夫在太空中 握手,昭示着长达近20年的美苏太空竞赛暂时“休战”,但其后两国在空间站建设和航天飞 机领域的竞争仍在继续,直到1989年苏联解体,这场旷日持久的竞赛才算真正结束。近30多 年的竞赛,美苏两国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体看,两国可谓势均力敌,但还 是美国人笑到了最后。客观地看,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虽然构成了冷战的一部分,具有强 烈的政治色彩,但却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巨大 贡献。人造卫星、月球探测器、太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航天科技产品以及人类翱翔 宇宙甚至留在月球上人类的脚印,都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成绩的活标本。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对太空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航 天大国还是新兴崛起国家,都投入巨资开发航天技术,甚至“将发展航天技术视为提升综合 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举措”[注:廖春发.2006年世界航天进展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网站.省略sa.省略/n1081/n7619/n7875/40410.html]。因此,被称为新一轮国际太空竞赛拉开帷幕。参与国家 之多,竞争之激烈,形势之复杂都与美苏两国的竞赛时代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美国不断加大投入,继续领跑世界航天。冷战后,失去了竞争对手的美国,在航天领 域可谓一枝独秀,占据着霸主的地位,特别是其在航天飞机领域取得的成就无人匹敌。但是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 Columbia OV-102)惨剧,直接推动了美国当 局反省其航天发展战略,并进行了重大调整。布什总统2004年1月提出重返月球、登陆火星 的太空探索新构想,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将国际太空的探索重心从近地球轨道转向月球 及火星以远的宇宙。计划在2010年底前让航天飞机退役,开发新火箭和太空飞船,在2020年 代早期送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建立飞船发射场,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为此,近几 年美国政府不断加大航天投资力度。这些投入使美国继续在太空探索领域保持领先的地位,并为其未来进一步探索太空并继 续领跑太空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次,俄罗斯重整旗鼓,复兴太空强国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约90%的航 天工业,在改革过程中,俄航天部门出现了比其他经济部门更复杂的情况。由于防务定货锐 减,俄罗斯航天计划经费大幅度下降,折合成美元一度低于巴西。从1990年到1994年,俄罗 斯航天企业总人数减少35%,专家流失50%。 [注:苏联解体 俄罗斯接手的是怎样的航天工业?.凤凰网.]可以预见 ,随着俄罗斯新的航天复兴战略的启动,凭借其在这一领域的良好基础,航天大国地位将会 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稳定,但要想回到当初与美国比肩的地位将会很难。

欧洲另辟蹊径,欲与美国抗衡。尽管欧洲是美国的盟友,但在未来世界格局问题上却有着与 美国不同的看法。而“为了在未来多极世界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取得能与美国相抗衡 的战略上的独立自主性和在世界科技与经济领域中更强的竞争力,欧盟已选择航天领域作为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突破口” [注:廖春发.新一轮国际太空竞争态势分析.中国学术引擎网.]这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因怕航天技术外泄而一向在对外开展航天合作上持保守 态度的国家来说,此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开始受到极大的重视。

日本加快冲刺,太空计划野心勃勃。日本的航天工业起步较早,特别是在探月工程上。20世 纪80年代日本就开始了探月计划,是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探测月球的国家,只是所有计划均以 失败而告终。加之日本航天事业长期受到体制羁绊,航天器也频频出现各种问题,航天投入 逐年减少,航天大国地位面临挑战。但是,在中国航天成就的刺激下,近几年加大了对航天 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取得了不少成绩。2007年抢在中国发射“嫦娥”前成功发射了“月亮女 神”月球探测器,日本“月球探测计划”负责人泷泽吉贞曾说,日本已经推出了2025年宇宙 开发计划。其中,日本计划2017年之前要将机器人送上月球。2025年,日本将着手建立以月 球表面为据点的月球空间活动站,可以容纳2到3名宇航员每次停留半年,以充分开发并利用 月球资源。 [注:日本、印度誓与中国争锋航天事业.中国广播网.省略/2008zt/sz qh/yw/200809/t20080925_505108942.html]2008年出台了《宇宙基本法》与《宇宙基本计划》,其后又组装完毕了国际太 空站首个日本实验舱――“希望号”;首个太空货运飞船――转移飞行器(HTV)发射成功 等等 ,向世界证明了日本也是国际太空竞赛领域中的一个具有实力的竞争者。但值得关注的是日 本《宇宙基本法》打破了日本在这一领域近40年的立法限制,明确允许日本以自卫为目的、 军事利用太空,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反映出日本在争夺太空领域的野心。

印度不甘示弱,抢占航天高地。为谋求世界一流大国地位,航天领域也是印度重点抢占的高 地之一。为此,印度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航天和核技术。特别是近年来,印度加大了自 主研发力度,同时与俄、美、欧等国均也建立了良好航天领域合作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 又给航天计划所需经费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费预算逐年提高,已经超过了航天大国俄罗斯。 在此情形下,印度已在通信、遥感和侦察卫星及其运载火箭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2008年10月2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用 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使其成为世界第五个 掌握探月技术的国家。印度的航天大国步伐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除了以上几个航天大国和新兴航天国家外,还有一些国家也在以极大的热情探索航天技术, 如伊朗、南非、韩国等,并在一些相关领域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进展,成为新一轮太空竞赛的 积极参与者。

应该说,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是在新的国际政治环境下展开的,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首 先是在相互竞争的前提下呈现出合作的一面,这与第一轮太空竞赛时美苏两国的针锋相对和 剑拔弩张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次是军事色彩并未因国际形势的总体缓和而减弱,其中一些国 家开发航天技术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将其打造成军事天基平台,以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占据 优势地位。第三是参与国家众多将使竞赛变得更加激烈和复杂,如何控制这一领域的发展使 其不至于威胁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随着科技 进步和对太空认识的不断深化,相信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到太空竞争的行列之中,这也将进一 步推动冷战后国际太空竞赛格局的多极化发展和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多年来的国际太空 竞赛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际太空竞赛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国际太空竞赛是以国家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为依托,以高资本投入为基础,高新 尖端技术及其专有人才为支撑的国际空间开发之争。由于属于高科技领域,其本身可产生巨 大的直接经济效益。例如,全球仅商业卫星产业每年就创造超过800亿美元的收益。美国将 空间技术转化为产业,创造了2万亿美元的巨额利润,法国每年在航天产业方面的收入将近2 00亿欧元,俄罗斯航天发射年收入近9亿美元。 [注:马樱健.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预计2015年亮相.中国网.]因而,以2008年为例,该年全球620亿美元的航天投入将带动4960亿―8680 亿美元关联投资,合计共约占当年全球资本形成总额的4.8%―8.0%,创造GDP总额约1 000―亿1800亿美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0.2%―0.35%。

2.产业带动效应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航天活动及空间技术的不断投入,以研制与生产外层空间飞行器、空间 设备、武器系统以及地面保障设备为主的军民结合型高科技产业――航天产业迅速成长壮大 ,产值不断攀升。据有关机构统计,2003年全球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为1480亿美元 ,到2007年已达2100亿美元。

另一方面,航天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提供航天产业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的新材料新能 源产业、采矿冶金业、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生产提供配套的金融、信息、运 输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航天产业链几乎无所不包。

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能有效带动其关联产业成长壮大。航天技术、有效载荷技术、信息处理 技术等需要机械、电子、材料、能源、通讯、信息等产业发展的支持,通过技术发展的“需 求效应”,对上述行业形成强烈有效的激励和带动作用。而从产业配套的角度,航天制造业 可以直接拉动元器件及分系统、原材料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其次,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 发展将不断促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数字地球等相关产业以及信息产业发展。 而卫星导航定位(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RS)和卫星通信之间的融合( 3S+C),网络GPS个性化移动信息等,多种组合和形态,将为卫星应用打开一个个崭新的领 域。

在美国,为航天产品提供配套的公司有1000多家,涉及信息服务业、制造业、房地 产与租 赁业等14个产业,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其关联产业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注:陈杰. 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中国航天,2007(7)]

此外,作为一种朝阳产业,航天科技有着巨大的磁石效应,可以吸纳大量的资金而推动金融 市场的繁荣,并进而用所筹措基金推动航天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2010年1月18日,首 只专注于航天产业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航天产业基金在北京创立,与此同时,负责 航天 产业基金管理和运作的合伙人之一――北京航天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当日宣告成 立。该基金首期募集资金30.3亿元人民币,投向集中在航天产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航 天 服务业及其相关领域,重点推动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卫星运营及卫星应用、航天电子 、新材料新能源、太空生物及太空育种、重大装备制造等产业,快速实现产业化发展,从而 加快中 国航天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进程。航天产业基金合伙人会议主席吴艳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航天产业基金募集资金规模计划达到200亿元,预计将拉动上千亿产业链的发展,将促进 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助推中国经济实现新腾飞。[注: 黄希.首只航天产业基金创立 将拉动上千亿航天产业链.中国航天新闻网.]

3.科技进步效应

国际太空竞赛是建立在现代航天及空间技术前沿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基础之上的,从某种 程度来说,国际太空竞赛实际上是尖端科技竞赛。其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包括两个层面:

首先,带动基础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航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应用数学、微重力科 学、微电子学、信息学、材料学等许多基础科学的发展;太空平台的应用,则使人类突破了 地球表面的障碍,直接进入空间或通过各种空间探测器获取资料、信息,为人类对宇宙空间 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对空间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 撑作用。此外,在航天产业链延伸过程中,通过与各产业尤其是当代电子、信息、生物、能 源和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的相互交叉、融合和集成,不断衍生新型技术与知识产业,并促进了 一些新的学科分支的繁衍,如卫星气象学、卫星海洋学、卫星测绘学等。

其次,推动应用科学领域原始创新。航天发展过程中,大量独有的设计、生产、试验等核心 技术与能力,通过成果转移的方式,广泛而迅速地在其他技术领域获得推广和拓展应用,直 接带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航天及空间技术因其极大的先 导性和高度综合性,推动了计算机、光电子、精密制造、自动控制、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众多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如美国宇航局发起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先后获得3000多项 专利,带动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和全世界计算机、通信、测控、火箭、激光、材料和医 疗等高技 术的发展。美国有3万多种民用产品系航天飞机的衍生技术和产品,如GPS、“太空食品”、 卫星电视等。中国近年来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 成的,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第三,带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通过发展航天应用产业,不断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升 级改造,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大幅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极大地 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专利现在大多都转为民用,并 带动传统产业产品的技术升级,如人们穿的旅游鞋、生产网球拍的材料,以及冬天御寒穿的 羽绒服等,都应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专利。再如航天技术已经广泛使用在了冶金、炼钢 、纺织、汽车、船舶、电子信息、金属加工、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其中,航天油在高 温环境下的“超高黏温性能技术”,已成功应用到车用油中,使车辆能在-40℃低温和5 0℃高温环境中正常启动,并发挥稳定的性能。航天专用油的酰胺一步法生产技术,则 被用于车用轮毂脂研制中,目前已通过8万千米行车检验,大大高于一般脂3万千米的标 准。

结语

上一篇: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重点范文 下一篇: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