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00:38:42

管理课程总结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 课程改革 实施与总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75-01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使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教师在开展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一改变大大提升了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结合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措施展开总结探讨。

一 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医药生产、医药批发、医药商品零售等企业的人员管理,其教学目标便是向医药企业输送具有高水平应用能力的全方位管理人才。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学校已将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课程内容要点以及学生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设计成了相应的实训操作模块,与传统对医药企业管理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的教学模式不同,改革后的课程主要将实训模块作为教学中心,教师围绕实训内容展开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此外,学校还对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及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等编写成讲义,从而使课程教学与实际紧密相连。

二 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培养阵地。为实现教学创新,教师就要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应对课堂的引导及讨论给予高度重视,进而对学生的不同理解与看法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此外,教师让学生深入探究医药企业相关热点问题的实质,提升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参与度。第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布置案例分析及讨论等作业,并让其以书面形式完成。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做出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演示出来;此外,还可针对虚拟的医药企业,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撰写营销策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案例教学的目的便是对学生理解、应用课程理论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第三,模拟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校实际资源以及课堂内容的设置,为学生创设模拟的实验课堂,学生可实地开展招商洽谈、谈判、物流配送、零售药店销售技巧等活动,进而在切身体会工作意境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开展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模拟法及小组学习法等对教学进行设计与组织。

三 加大教学手段的创新力度

先进教学手段的不断引进与运用,为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及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众多院校加大了对药品经营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及多媒体设备等的投入力度,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与条件。而教师同样应加大多媒体教学的改革力度,在开发网络资源库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教学。

此外,医药企业经营管理模拟软件的引进与应用也促进了课程改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计算机模拟实验中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并分别扮演药品采购员、验收员及销售员等角色。在模拟分析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对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合作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而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努力。在这一模拟过程中,小组成员可清晰地看到自己决策产生的各种后果,进而培养其敢于承担风险、以正确心态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即为学校教学目标,这也决定了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为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协调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综合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基于此,学校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就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在现实中,学校可采取以下方式对实践教学进行完善。

第一,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充分满足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需求,学校建立了商务谈判室、营销模拟实训室、药店零售模拟实训室等一系列实训室,并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具体实践技能为依据编写了相应的实训手册,以实训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形成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第二,与医药企业取得广泛关系,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在教学及课余期间,选派学生进入医药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通过校外资源来对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同时也弥补自身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第三,学校定期邀请成功且有经验的营销管理人才来校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营销策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五 结束语

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课程改革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趣味性,在显著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得到了众多医药企业的肯定与好评。可见,开展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活动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培养医药企业所需的高质素应用型管理人才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琳.论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7(31)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JG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日

组织管理的本质是组织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研究和揭示绩效的度量、考核、应用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绩效管理的结果可以运用到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开发、员工劳动关系管理、员工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因此,绩效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实践教学质量,对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课时难以保证。由于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有一定难度,或实践教学设施(如计算机模拟教学软件)缺乏,部分高效未设置绩效管理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专业)实习中也不重视绩效管理岗位的实践,难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二)实践指导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践较少,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具体表现有:不能科学安排实践教学任务,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能进行现场答疑或指导等。

(三)未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绩效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践环节(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和校外实践环节(如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由于校内实践场地、设备(或计算机软件)的原因,或在校外实习单位不能进行对口或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二、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绩效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进行绩效设计、绩效实施、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的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组织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初步能力。因此,应根据课程教学目的,构建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我校2007年开始的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经验,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绩效管理课堂教学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外,必须紧贴企业实际,使学生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因此,在绩效计划的编制、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置、绩效沟通、绩效面谈、绩效总结等教学环节,都可以精选一些典型案例,采用分组讨论或情景模拟,进行案例教学。

(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指学生根据教学计划,事先编制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表,调查典型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要时写出调查总结报告。社会调查是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寒暑假或绩效管理课程实训、课程设计或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学生都可以进行社会调查。

(三)课程实验或实训。课程实验指借助计算机模拟教学软件,安排专门的课内实验课时,学生到计算机房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包括:绩效指标及权重的设置、对员工绩效指标进行网上评价、员工绩效评分的汇总等。课程实训指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任务安排,利用企业调查资料或到网上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绩效管理的基本技能训练。如,绩效计划的编制、绩效考核表的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编制等。

(四)综合实习或专业实习。在学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主干课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综合实习(或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内容除了绩效管理外,还可以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主要职能,如工作分析、组织设计、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等。

(五)毕业实习。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一般在第八学期初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主要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对毕业以后有意向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学生,可以到企业的绩效管理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六)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毕业论文旨在检验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毕业论文一般在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对绩效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先进的绩效管理工具应用、绩效管理系统、绩效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

三、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完成以后,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适合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精心组织,严格实施,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下面以绩效管理课程设计为例,其实施要点如下:

(一)编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如编制绩效管理课程设计大纲,内容可包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程序与要求,主要内容提要,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配套教材等。

(二)制定课程设计工作计划,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组组长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编制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内容可包括:教学目的和要求,选题程序和题目拟定,时间和场地安排,指导教师和学生分组名单,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纪律和保障措施,课程设计工作计划表等。指导教师应根据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可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的背景资料、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任务分工、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等。较好的做法是以一个典型企业为背景,10~20个学生为一组,包括以下设计内容:确定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战略,企业各岗位说明书的编制,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编制,企业各岗位绩效管理表格(如绩效考核表)的编制。

(三)学生按要求进行课程设计。一般做法是:先到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和资料;再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最后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

(四)课程设计总结。在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后,指导组组长应负责召开学生座谈会,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四、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进

在构建、实施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后,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形成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根据目前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一)重视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构建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安排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如设置1~2周的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或6~10课时的课程实训。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或购买绩效管理模拟教学软件,安排6~10课时的课程实验。在学生进行综合实习或毕业实习阶段,可安排学生到企业人力资源部的绩效管理岗位进行对口或顶岗实习。

(二)重视绩效管理课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绩效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取教师进修,为企业提供绩效管理咨询服务,到企业人力部门兼职等办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首先,实践指导教师要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如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勇于创新,要求学生填写实践教学日记并认真总结;其次,学校各级教学单位应定期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和监控。如,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实习的看法和建议,或到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和实习效果。也可设计一些评价指标(如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地选择、实习单位管理等指标),对综合实习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绩效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适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持续不断地有效运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方振邦,罗海元.战略性绩效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清泉,杨新荣.社会需求导向的《绩效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7.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战略管理课程;4E2S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84-03

引言

战略管理课程是大学本科工商管理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如果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比喻为管理类课程的四肢躯干,那么战略管理类课程无疑是管理类课程的灵魂。学生在掌握了管理课程的躯干学科后,将在战略管理课程中体会到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以全面、创新的思维观念,综合、灵活的战略方法,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实施企业战略,并最终进行战略评价、修正的全过程。

由于战略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指导性、风险性、长远性、竞争性等特点,如何通过对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不断修订使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如何通过更多更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些是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所必须面对的永恒的问题。

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利用实验、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授课开放式教育的主张以来,模拟类授课方式以其体验性、趣味性、综合性、实战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外的高等教育教学之中。模拟类课程中的沙盘模拟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也已在高校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大量使用,唐飞(2010)以用友公司的ERP沙盘为例阐述了沙盘模拟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而在专门的战略管理模拟课程方面,在2011年5月,美国培训发展协会ASTD举办的“ASTD2011年国际会议会展”中参展商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模拟课程中就包括发展战略模拟课程。目前,国内专门的战略管理模拟课程,多由各种培训机构开发授课,而针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战略模拟课程系统的开发并不常见,而对情景模拟类课程在战略管理教学中应用的讨论则更是寥寥。本课题组针对战略管理课程的特点,具有开创性的提出了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应用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沙漠掘金模拟和战略管理课程的契合点

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是由加拿大鹰飞(Eagle’ s Flight)公司开发的一款经典的情景模拟课程,它通过对沙漠探险队的情景模拟引导出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碰到各种问题,最终讨论给出企业组织未来发展的合理方案。

沙漠掘金情景模拟的背景设定为5~6个初始状况相同的探险小队,由学生5~6个人进行自愿分组,各组员不同的角色由每组经无领导讨论决定,具体角色分工为:探险队长、副队长、探路者、会计、侦查员等。各队通过教学模拟地图、幻灯等教具辅助,购买完水、食物等各种旅行所需物资,并咨询过熟知沙漠天气的智者后,开始进行21~25天的探险历程,最终成功返回并获得总金币最多的队伍获胜。沙漠掘金模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培训教学方式。目前,经多年的改版与演变,该课程已较为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培训机构的在职培训、企业内训以及高等院校的MBA课程之中,但还未曾在大学全日制本科教学中应用,本课题组总结出了沙漠掘金模拟和战略管理课程的契合点如下,基于此本课题组希望将此引入本科教育体系。

(一)沙漠掘金模拟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潮流相契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企业竞争范围逐步扩大,已进入无国界竞争阶段;二是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基于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的网络思维下的竞争。因此,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者逐步加大了对战略联盟理论,企业变革、转型理论的研究。沙漠掘金课程情景模拟了沙漠探险队在气候、地形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下的掘金过程,正好与现实生活中企业变革、转型的阶段相互辉映,既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又符合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而本课题组在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教学实践中发现,假如各个队伍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配合进行游戏探险,则每个队伍成功返回目的地的希望则大大增加,这又与战略联盟理论相印合。因此,在战略管理课程的适当阶段穿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更加有效。

(二)沙漠掘金模拟能简单立体的展现战略管理课程的主干

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战略制定环节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类与选择,到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都可以借助沙漠掘金模拟的探险队的掘金之旅来进行实战分析讲解,而上述的战略环节加上战略管理的定义与理论流派介绍,基本上构成了目前流行战略管理教材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从战略管理角度对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进行剖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很好的融合在战略管理教学的过程之中,更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在管理思想和知识水平上有进一步提高。

(三)沙漠掘金模拟相对于其他的模拟类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模拟类课程,沙漠掘金模拟应用到战略管理课程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沙漠掘金模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相对ERP沙盘模拟等模拟课程的实验室建设的大量投入,进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一间教室,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几张印制的地图,即可以进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这对师生无疑都是非常方便的。其次,沙漠掘金情景模拟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课时,战略管理课程目前在新疆大学的学时为 48 学时。如果模拟课程的时间太长,将使教师完成理论教学的时间受到严重压缩。不同于ERP沙盘模拟等模拟课程,沙漠掘金模拟课程的情景模拟时间4个课时左右即可以进行完毕,这对战略管理课程理论教学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再次,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并不需要过多的指导老师相互协作。沙漠掘金情景模拟中一位老师基本上可以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掌控,而ERP沙盘模拟等大型的模拟类课程一个人无法同时控制六个盘面,联络协作老师将使引入模拟课程的成本增加许多。

二、4E2S教学模型探索

根据模拟性教学的一般原理,本课题组不断研究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实践,最终总结出适合于研究型教学的4E2S模型。4E2S模型总结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六个阶段,即模拟简介与分组(Explain and Group)、战略制定(Establish)、战略实施(Enforce)、战略评价(Evaluate)、报告形成(Summarize)和课堂演讲(Speech)。

(一)模拟简介与分组

此阶段为沙漠掘金模拟进行的课前准备阶段。模拟简介阶段应介绍进行沙漠掘金模拟的目的、背景、规则、基本要求等。此阶段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较为详实的书面资料,分发给学生,而在课堂上只进行简单的说明,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由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了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模拟简介进行的时间与模拟练习的时间中间应有一节课的空余,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就不清楚的地方与教师进行答疑、互动,并完成分组;而分组阶段应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并建立各团队的队名,队徽,队伍愿景使命等。

(二)战略制定

这个阶段是模拟练习能获得好成绩的最关键阶段,但在首次进行沙漠掘金模拟时此环节不应过长,可以在正式模拟练习开始前的10~15分种内完成,这样能使学生对沙漠掘金模拟可以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更激发其参与的热情与能动性,而且在仓促之间做出的战略决策可以更加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也与现实生活中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相呼应。此阶段首先由各小组对沙漠天气、地形及团队成员状况等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总体的战略倾向,是携带水、食物刚好满足要求并最快路径到达宝藏处的低成本高风险战略,还是力求稳健购置齐备指南针、帐篷,尽量多通过村庄的稳健型策略,在这个阶段应大体确定;对未来探险中的路线选择、购物负重计划、咨询计划、是否通过绿洲、是否通过村庄、掘金天数、是否和其他团队战略联盟等各种可能的战略行动之间的组合构成了各小组不同的战略计划。

(三)战略实施

这个阶段是情景模拟真正的实践阶段,教师应在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第一,应预先布置好模拟场地。可以选择教室,也可以选择在室外合适的场所进行,活动场所的转变以及对沙漠环境模拟的逼真性都将刺激学生更好的进入模拟探险的状态,激发其积极性。第二,正确把握模拟时间,确保情景模拟的顺利进行。对于模拟每一天的时间应有确定的标准,让各个小组感觉时间紧迫又不至于不够用。第三,对于模拟现场的一些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如果没有重大影响或偏差,不应随意中断模拟练习。

(四)战略评价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模拟活动结果的一个总结,深入的战略评价分析应放在书面报告撰写阶段完成。此阶段由教师对各小组完成模拟情况进行统计,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模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主要评价者由学生来担当。这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小组模拟练习完成的情况进行积极思考沉淀,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教师在最后进行总结陈述,并启发学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整个情景模拟过程。

(五)报告形成

这个阶段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核心枢纽。各小组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正规格式,按照战略管理分析的基本框架撰写战略分析总结报告。一般可分为小组简介、小组愿景使命、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析与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结论这几部分。战略分析报告应对情景模拟尽量深入剖析,可以综合采用虚拟的PEST分析、EFE矩阵、SWOT组合矩阵、平衡计分卡等多种分析方法,使情景模拟实践与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课堂演讲

这是完成整个情景模拟的最后一步。各小组通过对在战略分析报告中总结的精华部分予以提炼,对本小组整个情景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最后的展示。通过这一环节,各小组可以互相学习成功经验,同时进一步将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同时,学生制作PPT幻灯的能力,演讲能力,团队配合能力也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结论

柏林工业大学杜霖教授曾把学习比喻为“呼吸”,学习者不但应“吸进”文化知识,更应“呼出”,通过思考分析将记忆的东西转化为实际问题和任务去解决。本文提出的4E2S教学模型在战略管理课程中为学生更自由健康的进行“呼吸”提供了更为清新的空气,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做出了创新、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唐飞.沙盘模拟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G]//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Volume 4),2010.

[2] 李烨.从企业管理主题变迁透析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113-116.

[3] 赵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拟性教学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73-75.

[4] 亨利·明茨伯格.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5] 宋梅.《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4):97-99.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基于当前教育模式,结合人才需求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一,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仍旧习惯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即以老师为教学主体,老师讲学生听,这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只是让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难以被激发和挖掘。其二,课程教学体系不完整。在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中,仍然是偏重于专业课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课堂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以及教学实习等多个关键环节并没有有效落实,并未真正形成有效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其三,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队伍来言,其理论水平固然很高,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经验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还相对较为缺乏,因此,对于指导参加学习者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相关的实践学习也产生了较大难度和一定限制。

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方向重点

1.立足教育特征,树立科学的课程开展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主动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让听课者成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开拓进取意识。同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性强,培养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应兼具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管理课程中,也要注意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多能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2.以能力培养为课程重点。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开展过程中,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不要过分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注意整合课程资源。在课程开展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训基地开展课程,以期提高学习者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学以致用,学会、会用,使其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能够全面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作用。

3.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基地。人力资源管理最终要落脚到实用上,其管理的对象形形,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设要更多借助于实训基地,让学习者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到一线去学习和成长。

三、立足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管理性质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对其课程开展和课程实效有着较高要求。在该课程中,合理正确地引入案例讲解,会较好地提升学习效果。案例教学就是指在开展课程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将实际人力资源管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炼,让他们置身于一个管理实践的场景中,结合所学知识和个人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决策,以期通过这种方法,让学习者能够更深入、更贴合实际理解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并努力应用至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其分析思考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完整到位的案例讲解涉及到六个层面:第一,用心考虑和选择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其所选择的案例要充分结合学习者的自身实际和特点进行斟酌,精心组织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所选择的案例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学习效果,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第二,读懂案例,全面分析。在提供合适案例之后,学习者要做到能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读懂案例并能够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例进行分析也就是学习者认识案例,明白掌握案例所蕴含内容的一个过程,是学习者对之前所学的一系列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老师们能够做到适当帮助引导学习者正确掌握案例情节,熟知其背景信息,甚至是主动搜集额外的补充资料和相关信息,对人力资源案例有更为完整、更为全面的认识把握。第三,分组交流讨论,统一认识。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老师们要主动对学习者进行适当分组,组织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安排、有序合作和交流讨论。在小组成员开展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进行认真全面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然,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因为大家各自的人生价值观、喜好或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等相关问题理解和认识的不同,中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彼此之间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在增强各自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同时,经过一番热烈的研究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并形成一份全面的案例分析报告。第四,全体开展交流,分享形成成果。各小组针对各自分组讨论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推举一名代表向全体人进行交流陈述,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该小组的陈述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该小组代表进行回答。这一轮也将会促使学习者迸发思考的火花,将案例课程开展推至高点,不断巩固形成成果。第五,总结归纳,深化提高。在前面交流分享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组织对管理课程的开展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到位把握分寸层次,全面阐述原因分析,认真评论点评小组成员的每一种观点或者形成的结论,以鼓励为主,当然也要适当指出其表现出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实施方案,提升技能。在实施了总结归纳之后,再进一步模拟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提升,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综合实际应用,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上述四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可以得知,立足教育特征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是当前非常有必要开展也要尽快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充分意识到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认真研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进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供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大量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企业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83-04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企业战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在内容上有着逻辑的严密性以及体系的完整性,但也存在着不注重理论应用的缺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学模式的革新一直是近年来高校关注的问题,教学重点由“教”转化为“学”是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出现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设计

国内众多学者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鲁银梭(2013)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内容和体系,重点分析了问题导向型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和教师的角色扮演,认为要想促进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还需要对该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设计;刘秋民(2011)认为企业战略管理课程需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调“体验式”教学,按照工作过程的流程,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自主探索、解决企业诸如战略发展、团队合作、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尹磊(2010)通过沙盘分组对抗的形式模拟了战略决策实践,对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张丽琨(2014)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知识与沙盘实训对抗有效地结合起来,创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耦合机制;张颖(2014)以应用为导向,对战略管理课程进行了全新教学模式的设计,将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环节分为四个部分,明确了四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手段;杨娜(2014)对国内外有关模块化教学和企业战略管理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然后阐释了目前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结合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原理将其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对企业战略管理模块化教学进行了设计;卢启程(2010)通过对本科生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进行的初步验证提出了“读、写、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从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景和体验环节、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机制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姜桂娟(2010)从专业学生应职岗位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培养出发,有针对性地按照“任务驱动、典型案例、关键技能、素质拓展、真实体验”的理念,进行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设计。

上述教学设计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进而培养了学生综合管理的技能与素质。同时,教师能够按照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进行课程教学,学生方便了解课程进度、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但是,上述教学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接受能力略差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没有完全从书本的知识框架中脱离出来,不能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学科素养完全显现,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并不显著。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当前,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翻转课堂是知识多次内化的一个过程,其实质为使最稀缺的学习资源――“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翻转课堂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师与学生教学角色的“翻转”。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主动地通过PPT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内容,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及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及QQ分享的文件时,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及需要来不断调整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随时咨询老师或向同学请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学习方式的“翻转”。传统课堂上,老师在课堂上经过讲解来完成知识的传授,知识的进一步吸收由学生在课后通过练习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问}时往往会感到迷茫甚至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而翻转课堂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能得到关注,学生可以针对某个案例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小组讨论并得到老师的个性化指导,最终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吸收。

第三,教学环境的“翻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在传统课堂上,老师常常会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展示在黑板或者PPT上。而翻转课堂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了网络媒体资源,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网络媒体资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完成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支持各种情景式学习,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课前主动发现问题,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或咨询老师并解决问题。通过制作核心知识教学微视频等途径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教学内容,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进而主动探求知识的意义。表1为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对比。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3.协作探究,针对性辅导。每一小组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此时,教师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课堂上进行巡视并及时关注各个小组的动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对各组成员讨论后还存在的企业战略管理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展现成果,总结梳理。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成员及时形成总结性成果,并采取上台演讲、模拟情景再现、课程论文提交等形式来报告总结性成果。在小组成员报告成果的过程中,其他成员可以通过跨组进行讨论,交流本次课程学习中自己的收获及心得体会等。总结性成果报告完毕后,由教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强调注意事项,促进学生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期末,教师可以加大在线学习成绩的比例,减少期末考试分数所占的比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后评价设计

如果进行教学设计之后不注意分析总结,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课后教师和学生都应对本次翻转课堂进行反思:教师要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中还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帮助;学生要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如对某公司进行战略规划后,学生应该反思经过小组讨论后对本次规划有哪些收获?针对本次规划,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制定一份优秀的战略规划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反思评价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共同进步。

五、结语

翻转课堂模式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思路,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育中教学内容的强制性和思维过程的依赖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受到了师生的青睐。这种模式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开展问题探究、完成知识的内化,使学习变得更高效。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不需要把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再复述一遍,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以便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实现知识内化的分步完成。翻转课堂模式使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鲁银梭.问题导向教学与企业战略管理课程[J].中外企业家,2013(15)

[2]刘秋民.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体验式教学课程的探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尹磊.企业战略管理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

[4]张丽琨.高校ERP沙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耦合机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4(1)

[5]张颖.基于构建主义学习观的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学周刊,2014(22)

[6]杨娜.高等院校战略管理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经济师,2014(12)

[7]卢启程.基于建构主义的“读、写、议”教学设计――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为个案[J].中国冶金教育,2010(6)

[8]姜桂娟.“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26)

[9]赵俊芳,崔莹.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6)

[10]刘华.在线课程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系统:障碍及其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2016(5)

[11]尹华东.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16(1)

[12]金旭,王晓杰.翻转课堂教学文化的意蕴与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

[13]张生虎.翻转课堂实践忧思:偏误与矫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

[14]李S,林祝亮.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6(2)

[15]钟秉林.“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J].中国教育学刊,2016(3)

[16]杨晓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与实施策略[J].教育评论,2016(3)

[17]刘献君,陈志忠.论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6(3)

[18]魏江,邬爱其,彭雪蓉.中国战略管理研究:情境问题与理论前沿[J].管理世界,2014(12)

[19]Jensen,JL,Kummer,TA,Godoy,PD.Improvements from a flipped classroom may simply be the fruits of active learning[J].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15(1)

【作者介绍】霍晓萍(1981― ),女,博士,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I管理;刘 洁(1977― ),女,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邱 赛(1991― ),男,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77-02

1引言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是指教师将现实中的案例提供给学生,以团体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互相学习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1]。由于案例本身具有真实性和实践性,通过让学生接触和讨论大量的实际案例,熟悉并掌握众多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其适应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而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是从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全局认识和解决旅游企业在环境变化中面临的战略问题。而高等院校学生恰恰缺少实践经验,所以开展案例教学有一定必要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集中于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方面。邵一明(2008)提到提高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应注意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案例讨论,案例选择等问题[2]。杨国斌(2008)认为通过案例教学研究和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对企业战略管理理念和思想的理解,提高创新性思维的能力[3]。严雅丽(2008)针对旅游管理课程改革的实际,结合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法提出自己的观点[4]。丁钊(2010)认为通过明确案例教学目的、加强案例库建设、强化过程互动等改进该课程的案例教学[5]。王安琪(2013)认为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需的[6]。案例教学方式多样,不同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异。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和研究。

2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体系构建

2.1案例选择

案例要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需要。同时把握好案例难易程度。案例过难或过易都会降低学生参与兴趣。一般管理案例认为至少两种类型:一是详细冗长型,二是精练短小型。在课程初期,可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选择精练短小案例;在授课后期或复习阶段,可采用详细冗长案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随着电视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动态信息资料,如东方卫视波士堂栏目,包含对携程、汉庭、如家、开元旅业、驴妈妈、洲际、雅高、皇家加勒比等众多旅游企业董事长或CEO访谈,可作为案例教学原始素材。

2.2学生分组

分组是案例教学重要环节,是进行案例讨论前提条件。可随机进行分组,也可让学生自愿组合,还可由教师直接指定。一般可考虑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小组学生数过少不利于集思广益和思想交流;小组学生数过多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在分组时,要考虑学生多样性,将不同性格和技能以及背景学生分在一组,发挥优势互补效果。每组推选组长,负责案例讨论,组织汇报提纲,并指派成员做好全班交流发言准备。

2.3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一般分为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一是小组内部讨论,组长负责组织讨论,每位组员都要发言。二是课堂讨论。在课堂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先介绍情景案例和背景材料,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10分钟总结发言,每次案例应由不同的成员进行总结。被选小组汇报完案例分析之后,让其他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参与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整个讨论方向和节奏,引导学生按照主题讨论。

2.4归纳总结

当所有小组的代表就课堂案例阐述、回答完毕后,任课教师当场评价各组的表现,指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要求。每个组在课后应组织小组成员,对本案例的问题结合教师和学生建议再讨论。每个小组在讨论基础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每次由不同的学生主笔完成该报告。教师布置下次讨论案例,要求学生广泛收集相关信息,为讨论作充分准备。

2.5成绩考核

案例教学重视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思考过程以及解决问题方法。案例教学的成绩可分为三部分:个人准备、案例讨论和案例分析报告。第一,个人准备,学生写出书面分析提纲以供小组讨论时用。其分值应占案例分析总分的20%(A)。第二,案例讨论,包括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这部分比例为40%(B)。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学生发言表;课堂讨论主要是部分学生发言,未发言学生此项为基本分,发言学生根据发言情况给予评分。第三,案例分析报告,占总分的40%(C)。最终每位学生每次案例的最终成绩得分Z=A×20%+B×40%+C×40% 。

3关于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体系构建的一些思考

3.1重视案例编写工作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不仅仅是拿来主义,对于原始的资料进行编写加工后的案例,才能将案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如哈佛大学商学院使用的案例全部经过认真编写。把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参与案例研究工作。

3.2案例与理论教学结合

案例教学在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有优势,但不能完全取论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哈佛商学院,虽然案例教学时间占80%,但其培养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普通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本专科学生大多无此经历,案例教学占总课时30%~40%为宜。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教学及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旅游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了解旅游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丰富旅游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并加强与同行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交流。

3.4学生观念亟须转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收获主要来自于自己研究、讨论以及倾听别人观点。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学生在分析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时,可把自己定位为决策者,练习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结论

虽然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通过案例选择、学生分组、案例讨论、归纳总结和成绩考核构建起的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整体素质,为成为旅游实践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Merseth K K.Cases and Case Methods in Teacher Education[C].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New York:Macmillan,1996.

[2]邵一明.提高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2):93-96.

[3]杨国斌.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3-116.

[4]严雅丽.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管理教育,2008(8):109-111.

[5]丁钊.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4):107-108.

[6]王安琪.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4):289-290.

[7]郑江宁.校企合作培养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分析[J].中国市场,2013(12).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做以支撑。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精心策划和处理,在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将学生引入特定案例现场,再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案例分析,从而起到提升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对提升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现阶段教师在对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使之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公共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是为政府部门和其他重要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多。公共管理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尤其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需要倚靠大量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吸收理解。但是,但是,在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少案例、轻参与的现象,使得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学生参与机会较少,独立思考及案例讨论少;案例选择不恰当,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难以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地代入角色。除此之外,虽然在教学方式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在教学前对案例进行精准的编写和分析,案例在教学应用中缺乏可行性与代表性。为实现对公共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需要对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良。

三、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成功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精心准备,不仅要做好备课过程,更需要在选择案例时对案例进行有效分析,从中找到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当中。

1.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有效的备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首要条件。虽然案例教学方式是作为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存在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角色,需要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但是案例的选择和应用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对学生自主探讨的积极引导作用,这种方式较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精心的准备教学案例。

(1)案例选择需注意的问题

教员要掌握足够丰富的案例来源,从各种书籍、学术刊物、统计资料上“下载”案例,只有储备好一定数量的案例,才能在选取时做到“游刃有余”。选择案例可以参照三点,一是时代性。所选用的案例在内容上具有时代精神,在时间上是新发现或新产生的信息或经验。二是真实性。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案例,必须是高校现实情况的记录。案例教学就是让学生以某种角色进入实际情景之中,建立真实的感受。三是针对性。案例的内容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案例必须包含需要探讨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2)案例编写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对公共管理教学内容的案例准备上,需要教师拥有实际编写案例的能力。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上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在案例场景选取上可以适当征求学生意见,在案例的写作中注重对案例的趣味性搭配,在对学生任务的分配方面尽量选用非固定搭配,非固定性的伙伴搭配更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增强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编写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便于学生接受和代入角色。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和相关课程的实地调研工作,使教师在案例编写中能够更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案例教学的成功进行,需要教师秉承还原案例事实的精神对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长期观察、归纳和总结。

2.案例的讨论和总结

(1)案例讨论需注意的问题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组织实施案例讨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案例讨论要准备充分

教师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前预先思考一些问题,对于营造案例讨论的气氛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讨论做准备。从学生的角度看,讨论不仅需要知识上的准备,同样需要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

2)案例讨论要结合重点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演习案例,从中发现问题并予以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要点来讨论,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学习的知识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及时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获得收获感。

(2)案例总结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总结已有的见解或者提出讨论中学生未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发现新的、独创性的或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那么在结束讨论时,教师应当强调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或其他方案的效果。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有关实质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教师可以采取重新回顾这些问题以及总结归纳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来结束讨论。

3.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 综合性 实践性 课堂讲授 改进方法

物流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其内涵有不同的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变革着物流的运作、管理模式。物流管理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1],同时也是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及其他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经济学、管理学、数学和物流学理论基础上,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把握企业物流运作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并应用所学理论解决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

物流行业本身的具有一定的性质、特点:第一,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一门综合多个学科的综合叉学科,综合了管理、经济、数学、运筹学、工程技术、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结构复杂化;第二,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的变化日渐加快。因此,物流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别于其他的管理课程,更加强调综合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并且对课程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通过教师围绕一定的主题授课,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促成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以作业巩固课堂知识、以笔试考核对课程知识进行掌握,最终实现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进入二十一世纪,这样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

考虑到物流管理课程的特殊性及传统教学形式与新形势的不适应,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对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可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改进:

一、补充时尚题材,丰富教材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材能给学生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引、辅助,然而由于物流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新较快,传统的一本通书读到老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为此,在选择教材时,可采用任务化、模块化安排,能阐释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同时通过互联网搜集与知识点紧密结合的时尚素材,拓宽学生的眼界、视野,又不脱离教学大纲、内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思考,关注知识细节

由于物流管理本身的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仅靠定义、特点、原理、方式等固定知识点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吸引学生开动脑筋。因此,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思想出发,课堂上可采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结合贴近身边的鲜活事例,引发学生联想,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在讲解物流的定义时,并不是采用直接宣读的形式,而是以“说说你理解的物流”作为引子,让学生回答。有的学生说是“物的流通”,有的学生说是“快递”,有的学生说是“车间内零件的搬运”,等等。通过总结归纳,得出物流包含销售、生产、采购、废弃、回收物流的结论。

另外考虑到物流学科知识结构的综合性,课前应该充分准备,分析学生回答问题、讨论时知识点涉及的内容,以便在课堂上更加灵活、顺利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三、课堂形式、考核方式多样化

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多采用PPT加教材的形式,课堂上学生感觉沉闷,教师讲课难以发挥水平,因此,可搜集视频素材、实际案例[2],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分组讨论的方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加强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例如,讲授运输方式的选择时,通过列举实际中多种不同的情况供学生选择,再分析、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配送点的设置则选取实际案例由学生分组讨论,说明不同设置模式的利弊。实际应用后,学生反应活跃,积极性明显提高。

另外,考核的方式也可以不局限于笔试,可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查找现实中的例子,并运用学习的物流管理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

物流管理的实践性毋庸置疑,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理解的深度流于表面。因此,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实验、实训环节。在课堂上可安排小游戏[3]的方式,如别针游戏,分组完成组装满足一定要求的别针零件,以量多为胜,寓教学于娱乐。通过别针游戏让学生对生产的安排规划有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啤酒游戏则可在讲解牛鞭效应时采用。游戏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精心准备、监控过程、总结点评。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投入资金建设专门的实验室,或购买仿真软件。还可以与物流企业达成产学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场地。如此一来,学生的认识来自现实生活或所见所闻,不再是纸上谈兵。

五、善用互联网络资源

最后说说互联网络资源的利用问题,互联网是个巨大的宝库,在网上除了可以浏览最新时闻外,还可以便利地得到物流方面专业的课程素材,如兄弟院校的精品课程、物流专业网站(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仓储社区)等的网络资源。通过给学生相关链接,引导学生主动在互联网上搜索感兴趣的内容,将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学习网站供学生下载课程资源,交流学习心得。

总之,通过对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掌握物流管理的知识和具体运作,从而学会应用原理解决实际的物流决策问题。

参考文献:

[1]齐云英.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咸宁学院学报,2012(8).

[2]董楠.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2(7).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9篇

1.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不仅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2.学生就业的保障。随着企业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有较强绩效管理能力人员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为了能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在此,提高绩效管理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难点

1.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实验教学方法在理工学科用得较广泛,而在管理学科则近几年才开始。相较于其他模块,绩效管理的实验教学发展则更缓慢。在一些高校中已有针对人员素质测评开发的测评软件等。而绩效管理课程实验大多还停留在以单一案例教学的阶段上,其原因在于绩效管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开展难度较大。2.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难点。绩效管理课程和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实践的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还面临着一些难点:(1)绩效管理场景建立困难。从内容上看,绩效管理的哪个环节都以真实的工作为背景。对于缺乏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建立这种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有一定的难度。(2)指导教师自身缺乏绩效管理经验。目前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工作经验。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导致在设计和开展实验教学时过于理论化且针对性较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3)常用教学方法不适用于绩效管理实验教学。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模拟软件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虽然可以将绩效管理环节的流程梳理并以模拟软件的形式展开,但是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都无法软件化。因此,模拟软件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非常有限。而用案例教学也存在问题:一方面,案例质量较低,影响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下降;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更多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对技术性和实操性非常强的绩效管理实验教学关注较少。

三、多情景角色模拟在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实践中,情景模拟要求围绕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某一问题,设置情景模拟实验,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角色,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操作过程看,通常分为五个步骤:即情景设计、角色分工、情景分析、仿真演练和总结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意识地将多情境角色模拟运用到绩效管理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建构真实的绩效反馈环境。在企业绩效反馈工作的实践中,重点通常是主管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下属进行绩效面谈。在该环节实验教学中,为了能让所有学生对绩效面谈中不同角色都有亲身体验,在此采用多重角色扮演方式进行绩效面谈。1.情景设置。在绩效面谈的实验中,设置三个角色,分别是:领导,面谈中的主导者;下属,被面谈者,针对可以设定不同类型的人物,但必须有具体的人物描述;第三,观察者,对观察者在面谈过程中所要进行观察的内容需要进行详细说明。观察者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第三方,根据观察者的角色说明,来观察领导和下属在绩效面谈过程中的表现,并做记录。在实验教学中,笔者在绩效反馈环节设置了如下背景:“公司的年终综合绩效考评要求各个部门按照10%的S类员工,30%的A类员工,50%的B类员工,10%的C类员工的比例来考评员工。这无疑给管理者做员工的绩效面谈工表2绩效面谈总结作带来了难题。”上级领导的角色如下:“研发部经理陈某就正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假如你是陈经理,在刚刚结束的年度综合考评后,面对下面几位员工,该如何进行绩效面谈?”在已设定的公司考评背景下,再设置不同类型的下属角色,包括考核为A、考核为B和考核为C的员工类型。而对观察者的所要观察的问题则从观察上级开始谈话的方式、观察谈话是怎样进行的和观察、评价谈话的结果三个方面来设计。2.角色分工。以每组6人为例,代号分别为A、B、C、D、E、F,组内三人为一个角色组。一共进行3轮不同的面谈,在这3轮面谈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分别扮演上级、下属和观察者的角色,具体操作如下表所示。在角色互换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将不同小组的学生互相穿行角色扮演,例如第一小组的领导和第二小组的下属进行面谈等。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对此进行调节。3.情景分析。两位领导熟悉角色,可以商讨面谈提纲;两位下属熟悉角色,可以讨论并准备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绩效面谈;观察者熟悉观察对象的角色和观察者自己的角色说明,做好观察者的准备工作。4.仿真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需要保持沉默,同时要依据观察者角色说明为指导,记录主要内容,并在谈话结束后就面谈双反在绩效面谈中的表现给予反馈。5.总结评价。面谈结束后的总结与分享,总结内容见下表所示。

四、绩效管理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保障

1.设计合理的面谈角色。在绩效面谈环节,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掌握和不同类型员工的绩效面谈策略。但是,角色扮演如在设计上出现简单化、表面化等现象,学生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因而要将各方的角色设计得尽量逼真合理。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绩效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实验指导教师自身缺乏实践能力,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如不能科学地安排实验教学任务,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等。在运用多重角色模拟教学法的探索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普遍被调动起来。在绩效面谈中,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角色,收获颇多。教学效果充分证明引入多重角色模拟是对绩效管理课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探索。

管理课程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47-2

0 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采用的是理论讲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提不起兴趣,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如何改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是当前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会重点讲解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提升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1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课,具有知识点多、计算公式多、内容复杂、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学好这门课程既是对学生理财水平的一次提升,又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但从近几年的市场调研、座谈讨论、以及企业反馈情况分析,用人单位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进行基本的财务核算,能进行投资和筹资的分析、评价、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而依照目前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不能将课本中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框架,成为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目标[1]。

2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侧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锻炼,而普通本科院校侧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完全照搬照抄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对学生的定位不准,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收到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来说,课程培养方面更加侧重于理财实物,对于一些高级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暂时略过,等到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继续深入学习,这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后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2.2 教师实践锻炼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授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甚至有些教师已经取得了会计专业的资格证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方面还缺少锻炼,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传统高职院校教学的弊端,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备课、讲课过程中,对于实践锻炼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

二是,教师的工作量大,没有闲暇时间进行实践,每天除了备课就是上课,教师进行自我实践的机会很少;

三是,教师实践没有提上工作日程,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在课程安排方面往往安排的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没有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此外,挂职实践也没有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提不起教师实践工作的积极性,造成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3]。

2.3 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即主要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进行开发。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区别,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理论知识较差,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他们喜欢接受一些形象思维较强,经验型和策略性的知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会产生排斥心理。如果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只是作为学习的机器,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最K造成学生不能适应社会[4]。

3 面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合理设置课程目标,与社会实践结合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在设置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要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设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将理论知识与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尽量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选择一些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的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3.2 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从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现场指导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比如,经济师、统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证书,另外还要熟悉相关的电脑操作技能,比如,ERP的操作、会计电算化操作软件、Excel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等,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财务教师的实践技能,还要制定一些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比如,可以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或是会计事务所等单位的相关专业进行挂职,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相关工作,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到学校任教,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教师实践技能。

3.3 创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创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包括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法,采用这样的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并将其渗透到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讲解中,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一些热点话题比较感兴趣,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一些本来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了贴近学生的案例,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感。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分析财务管理案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运用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已经实行,但是其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收到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使案例教学法达到完善。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重中要考虑全面,既要有国外的也要有国内的,既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既要有精炼的也要有复杂的,要选择一些典型性、实效性强的案例,并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素材;其次,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课前布置、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课后总结和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要整理书籍资料、分组讨论、制作分析模型、交流总结、撰写分析报告等。

4 结语

总之,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提升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首先要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其次要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最后要创新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改革的进行,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樊月娟.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73-74.

[2] 胡丽霞.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40-141.

[3] 程金凤.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22-23.

上一篇:地方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班本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