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2:00:34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企业目标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经营,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活动。美国内审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行内部审计制度,尤其是2002年美国一系列财务丑闻发生后,内审的作用更加突出,并被提升到公司治理的高度。而在我国内部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审作用不显著。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及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化,正确认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建立与完善治理型内审制度,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目标的一致性

企业的目标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认为公司治理是为了获得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商业合作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系列规章、程序、方法实施的治理活动,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存在的管理和决策行为,治理的目的最终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和平衡。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检查、监督、评价手段,其目的也是为满足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2、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委托关系中主要的关系人是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三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的目标是股票价值最大化,债权人希望其债权的利息本金能如期获得,经营者则倾向于高报酬、多闲暇。同时,三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为平衡利益关系,需要制定约束机制、达成契约关系。公司治理主要是经营者的活动,是上述理论机制的框架基础提供者,而内部审计主要是上述理论的技术控制手段。柯林·梅耶(ColinMayer,1997)在《市场经济和过渡经济的企业督导机制》中指出:“公司督导机制正是解决股权广泛分散情况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监督和管理这一难题的。”所以。委托理论与信息经济学是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共同理论基础。

3、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首先,内部审计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评价。公司治理中委托关系的存在以及信息的非对称,所有者为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违约风险,需实施各种约束机制以达到监督目的,同时,需要对经营者的管理效果进行考评以予奖励或惩罚。在上述监管过程中离不开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沟通,为了确保各主体获得对称、公允、真实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加强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也是对经营者绩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为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独立于被评价方的内部机构,内部审计的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其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再控制的智能,所谓内部控制是指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及其他各方进行的、旨在加强风险管理、增大实现既定目标的可能性的行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检验公司治理是否有效的关键,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4、完善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

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组织,内部审计受到公司治理状况的影响。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及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内容包括对公司治理环境的评价。作为企业内部监督组织,公司治理决定着内部审计机构的宏观实施环境,正确的治理理念和完善的治理机制下内部审计机构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其机构作用才可以得到认同和支持,而公司治理水平低下会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情绪和审计质量形成压力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对其作用的发挥有决定性的影响,公司治理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它提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环境,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受到公司治理的制约,不同组织管理模式下,通过对内部审计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的安排,使得内部审计有不同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国内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主要有三种:

1、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机构

在英美等公司治理结构较完善的国家较多使用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它以董事会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通过设独立董事、建立董事会下的财务总监负责制等实施内部审计。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执行机构,其职责是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企业的经营计划、投资方案、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和任免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把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有利于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较高层次地位。该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由董事会一致同意确定,由其对公司会计信息、资金营运及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对经理层实施监控,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不受限制地与董事会进行接触交流。同时,在董事会中设审计委员会,内审人员的任命和撤换须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可以较好地保持与管理当局的独立。

2、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机构

这种模式在德国最为典型。监事会是企业的监督机构,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由出资者代表、职工代表和有关方面专家组成,对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和企业财务行使监督职能。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都是企业内部监督组织,监事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不仅使监事会有了实施监督职能的信息资源,而且提升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监事会没有经营管理权,而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主要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监事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难以实现内审目标。同时,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运作情况看,大多流于形式,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功能作用基本没有发挥。

3、总经理主导的内部审计机构

总经理下设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使得内部审计更接近经营管理,对经营管理信息掌握得更全面、准确,有利于发挥其管理咨询、提高经济效益的功能。但这样一种机构设置意味着内部审计机构只是一普通职能部门,执行更多的是管理工作,主要接受管理层的管理,远没有达到公司治理的高度。对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则几乎无法实施,既要接受管理层的领导又要对其进行评价考核,则评价结果很难客观,这种情况下内审人员往往屈从于压力作出有利于管理层的评价。

上述三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的独立性、权威性及效果比较如下:

三、公司治理下我国内部审计的定位

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导致内部治理结构趋于失效,董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是难以发挥作用;资本市场的缺陷导致公司外部治理效率低下,内部控制和社会中介机构不能有效地制约公司管理层,会计信息虚假。因此,我国目前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状不能有效保证内部审计独立发挥其职能。此外,我国内部审计起步很晚,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公司治理相去较远,从而也制约了内部审计发挥有效的监督和组织服务职能。所以,在我国准确定位内部审计意义重大,只有准确的定位才可以有效发挥内审应有的作用。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应体现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核心,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其作出客观的判断和结论,保证审计质量。内部审计机构的模式应该是通过公司治理结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市计的信息传递功能,帮助企业有关部门作出恰当决策,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而独立性则是保证其实施上述职能的前提条件。

2、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权限

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财务系统、内部控制提供广泛监督和咨询管理等增值服务,其职能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权限,因此,须明确内部审计的处理权、处罚权,并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权限才能体现它的权威性,其工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同时注意不应过分强调内部审计机构的执行力,内审机构并没有命令被审计对象的权利。

3、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为发展方向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风险为核心和出发点,提供更为相关的确证和咨询服务,从而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以风险为核心的审计理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计划阶段,及早确认风险而不是当损失形成后才去报告,使审计工作的重心由实施阶段前移到计划阶段。审计的风险防范作用要比事后监督处罚对减少企业价值损失更有意义,内部审计工作关键作用是揭示企业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托公司;风险控制;内部审计

1内部审计功能对建全信托公司治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在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作为监督和评价机制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不对称信息,使合同有效执行和促进股东与经理人利益最大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审部门的隶属关系体现所有权监督的性质,通过审计协助所有者不平衡不对称信息,使合同有效执行。

审计产生的前提是两权分离的条件下(即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财产所有者为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可靠而建立的监督机制。在现代授权经营管理体制中,由于内审部门大都采取。董事会(监事会)直接领导或者是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双重领导的模式,使内审部门具有所有权监督的性质,决定了其接受所有者授权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评价的现实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关系至今未变,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管理公司的真正权力掌握在经营者手中,作为委托方的所有者,反而处于公司的外部。这样的公司管理现实,如果不采取措施,建立高效连续及时的监督评价机制,容易混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责关系,形成“所有者缺位、经理层越位”的反常规象,并使经营者几乎不再有如实披露经营信息(含会计信息)的压力。

(2)内部审计不仅是所有者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经营者经营业绩报告的重要鉴证方式,为激励和考核经营者能力提供必要的依据。

纵观内部审计的发展史,其目标、职能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最初的内部审计活动只限于检查会计记录和账簿,目的是防止贪污舞弊或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发挥经济监督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和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已经取代“协助本组成员有效履行其责任”成为内部审计的新目标,旨在确保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现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形式上看,主要是按公司法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公司治理结构按一般说法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是通过竞争市场所形成的间接控制,如资本市场、产品要素市场、经营者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当事人之间的市场竞争是形成委托人之间和人之间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原因,如股东间控制权的争夺、股份回购与转换,首席执行官在经理市场中的选拔和撤换等。而内部治理结构是为实行事前监督而设计的直接控制,主动权在于企业本身,如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的责权利的界定,公司内部管理者的竞争,委托者对的绩效考核和奖惩,预算控制体系和企业内部业务控制程序等。

现阶段,我国信托业正处在改革、创新、调整、发展的时期,许多信托公司在不断发展业务的同时,注重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的完善。但不足的是,仍有部分信托投资公司并未充分重视独立监督和评价功能的重要性,只是将内部审计作为则一务部门职能的一部分,或是将其放在公司高级经理层以下行使职能,并未重视发挥其维护公司治理结构、平衡不对称信息的作用。这不仅与国内外公司治理趋势相去甚远,也与《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发挥其对完善监督和评价机制的积极作用,将对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2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信托公司风险管理能力

随看金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西方先进的审计监督体系的渗透,内部审计已不再拘泥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财政、财务收支倩况等进行事后甲计,而是发展到事前,事中审计。事前审计是在企业内部决策前起主要作用的监督行为。如:某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称甲公司)拟收购某市开发区同类公司(以下称乙公司),据乙公司介绍,该公司资产总额约10亿元,注册资金约2亿元,由于该公司地处开发区,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甲公司只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就可收购乙公司。甲公司为慎重行事。通过关系得到乙公司的会计报表及一些重要资料。经内审人员对报表等资料的分析论证.发现乙公司资产质量低下、各种比率极不合理、亏损严重。在乙公司10亿元的资严中,有6个所属单位占款就达3亿元之多,货款本金、利息回收率均为零。报表体现亏损2亿元(不含潜亏)。由于该公司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而且由于没有税收优惠政策,所以企业需要支付大额悦金。为此内布人员做出收购不可行的建议。甲公司随即采纳了内审人员的建议.取消了收购计划。实践证明,事前审计使甲公司避免了损失。对信贷部门采说,事前审计主要是信托投资公司在对外发放贷款、投资项目等经济业务发生前,内部审计机构要对借款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经营情况、企业内控制度制定执行情况、现金流量、偿债能力、企业信用等情况进行事前审计。通过事前对外延伸审计可以使资金流向安全可靠。

事中审计又称中期审计,是指在某项经济活动进行期间或某一会计期间,对被审单位的经营目标、预算、计划等重大决策在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进行的审计。通过事中审计可以检查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揭露错误与弊端.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3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审计成本,为公司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应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使其工作成本小于其为公司带来的效益,即所得大于所费。同时,内部审计还应该遵循效率原则,而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经过20余年改革与发展,中国证券公司已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就。据报道,中国证券业2006年上半年收入231亿元,纯利123亿元,中国证券业在近年将会实现盈利,扭转前几年的亏损局面。但中国的证券业还处在非常关键的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尚未形成完善的、稳定的运营机制。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应重视对证券公司的审计监管,而证券公司更要加强内部审计,以保证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与持续地高效运行。

一、加强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是经济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

证券公司属于高风险行业。近几年,中国证券公司已出现透支挪用资金、法人投资者以个人名义炒股、编报虚假申报材料、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2002年以前,我国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还属于个案,2002年8月以后,由于市场低迷,证券公司连续几年出现全行业亏损,多年积累起来的风险集中爆发,因重大违规行为受到处置的证券公司数量急剧上升。到2006年7月,不足4年时间就有34家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证券公司面临行业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性危机。在证券违法犯罪案件中,证券经营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超过半数,显示在证券公司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自身的内部控制有待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签发国务院522、523号令,《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21世纪国内证券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在重新“洗牌”中经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既是监管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证券公司不能回避的责任。《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133条规定,“证券公司应设立监督检查部门或岗位,独立履行合规检查、财务稽核、业务稽核、风险控制等监督检查职能;负责提出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建议并敦促有关责任单位及时改进。”约束、自律作为证券公司获得良好信誉的前提,也是券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的法宝。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是对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监督,目的是防范风险,纠正违规,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证券公司健康发展。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公司的规范经营负有重要责任,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证券公司的长期生存与稳健发展。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已成证券公司当务之急。

二、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

目前,证券公司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工作现状与其重要性并不相适应,内部审计还远没发挥其应有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范围有限,未覆盖到各部门、各环节。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实施全方位审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范围并没有覆盖各部门、各环节。例如,有的证券公司只注重对营业部和分支机构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的监督,而未涉及到对公司总部的重点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审计,如投资部、资产管理部、财务部等。有的证券公司虽然开展了针对这些部门的审计,但在审计实施及出具审计报告时有所顾忌,不能客观反映真实情况。总体来说,内部审计部门代表公司对下属营业部的稽核审计工作比较容易开展,对总部其他同级部门或投资部等重要部门实施审计则有一定难度。

(二)内部审计重视财务、淡化管理。证券公司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运转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风险,近年以来被处置的高风险证券公司数量之多史无前例。而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内部审计的职责集中在“查错防弊”上,很少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事实上,证券公司发生或产生错误与舞弊等问题不限于财务部门,更多的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也并不仅限于“查错防弊”。把审计重点局限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上,不利于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

(三)重事后检查,轻事前、事中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在事后监督检查,主要是财务数据的检查方面比较到位,而在事前和事中控制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事后检查只能发现已经发生的问题,而如何防微杜渐、亡羊补牢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严格来说,制定、执行制度并不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但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关系,可以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有机会了解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重在事后发现问题,忽视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或不安全隐患的防范与分析,对于事前、事中控制的关注远远不够。

(四)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效率不高。综合治理后,证券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加,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部分证券公司审计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采用现场审计方式。证券公司规模扩大后,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以及财力、物力的限制,使得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甚至会影响到审计报告的及时性。现有审计手段远不能适应业务活动的节奏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审计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提供增值服务的作用。三、影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制约因素

(一)内部审计部门缺少应有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客观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评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核心内容有3条:内部审计机构应置于组织内部的较高层次,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组织内的最高决策层负责并报告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实施;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扰。同时,按照规定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董事会负责,独立于证券公司其他部门,对公司所有部门、所有环节实施监督。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虽然名义上归董事会领导,与内部其他部门处于基本平级的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晋升等还要受制于公司其他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二)对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急需深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重新修订并已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项为了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所进行的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新定义中突出内部审计的“咨询”、“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功能。这种内部审计不同于传统的“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而被称之为“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从现实来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多是在实践中摸索和成长起来的,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对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重监督评价,轻控制和服务。主要审计力量集中在财务数据的事后检查方面,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不够重视。在为公司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发挥服务职能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三)非现场稽核手段应用不够充分。证券公司目前内部审计手段还比较落后,基本上采用现场稽核方式。综合治理完成后,证券公司数量减少,规模扩大,营业网点不断增加,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传统审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证券公司逐渐建立了集中的交易监控系统和集中的财务监控系统,通过将交易监控和财务监控连通运作,实现了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互相核对。环境的改变为非现场稽核审计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非现场稽核手段应用不充分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非现场稽核成为了证券公司在现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复合型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大部分证券公司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要求不明确,难以保证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会知识、审计理论、法律知识,还必须掌握电脑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当前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电脑知识,业务知识面较窄,加上日常工作相当繁忙,缺乏专业培训,专业能力下降,不适应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任务要求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改进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并在证券公司内部位于比较高的层次,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意见、结论和建议的公正、客观、权威和有效,真正发挥公司最高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保证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仅是名义上,实质上内部审计机构也要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下,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直接对董事会或监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任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评价与考核,要直接由董事会或监会事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要提交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内部审计机构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

(二)全面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与权威性。内部审计作为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反馈系统的核心,客观上要求内部审计为公司提供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如果内部审计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就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责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其作业范围不应当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应扩展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充分利用非现场稽核审计手段。限于现场审计的成本、人力等方面的制约,现场审计和检查的频率不可能很高,一般一年一次或者更长,这种频率目前无法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随着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采集被审计单位柜台系统、财务系统、日常监控系统以及被审计单位历年审计的历史数据等信息,借助内部网络查询、筛选、记录、分析等,对被审单位实施非现场稽核审计。覆盖全面的公司内部网络,可为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证券公司营业部开展非现场稽核审计创造条件。

利用信息系统手段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非现场稽核。首先,可以利用各种监控系统作为现场审计的辅助手段。在实施审计之前,可以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事先分析,确定审计重点,这将大大节约现场审计的时间,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其次,可以利用内部网络以及各监控系统进行专项稽核审计,对于业务和财务的一些专项检查,不必亲自到现场审计,通过各内部系统就可以得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另外,根据内部审计需要,一切可以在非现场审计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都可以根据需要纳入非现场审计系统。

(四)建设德能兼优的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首先,要制订内部审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在思想上,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在专业上,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熟悉证券知识和公司开展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掌握金融法规政策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熟练运用电脑的基本技能。在能力上,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于跟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其次,要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务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不仅需要财务会计专门人才,也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要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企业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内部审计队伍。再次,还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使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重视和加强包括会计、审计在内的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为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其能适应和处理不同类型业务及复杂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与建议。为实施非现场稽核以及远程审计的需要,尤其要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水平,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的业务审计水平,又掌握计算机审计等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丽榕,试论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原因及应对措施[J]会计之友,2008,(10)

[2]杨婧,现代内部审计主要方法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3]李学柔内部审计转型浅析[J],财会通讯,2007,(5)

[4]王稳,王旭阳,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4,(3)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审计;现状;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它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的履行责任。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日益迫近,证券业发展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在为我国证券公司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的同时,也使其高风险的行业特征充分暴露。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规范,投机性强,监管能力较弱,那么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避免证券公司的不健全市场下违规操作的重要保证,是证券公司乃至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证券投资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领域,每天都涉及数以万亿的投资额。如此巨大的资本在证券公司内部运转,使证券公司成为管理风险高发的企业。因此,在证券公司发展的早期,内部审计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内部风险控制手段。从世界范围来看,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财务审计阶段

证券公司发展之初,内部审计的目的是确定雇员是否遵循财务和会计制度,是否存在舞弊或其他不道德行为。内部审计只不过是外部审计工作的一种延续,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仅仅承担非常有限的责任。并且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隶属于会计部门,工作内容局限于财务报表审查。虽然,这一阶段内部审计仅仅针对公司财务,但却在证券公司资产安全,以及未来内部控制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经营审计阶段

随着世界范围内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也从会计部门独立出来,并且内部审计也开始涉及经营方面的问题。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对于帮助业务部门提高赢利能力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三、管理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发展到当代,使其工作关注的问题逐渐增多,职能逐渐扩大,在证券公司内的地位显著提高。内部审计发展为对证券公司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公司的目标。这样内部审计成为证券公司管理的延伸,发展为管理审计。

四、风险导向的综合审计阶段

现在,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除了涉及到公司的管理,还关注组织治理。而组织治理正是由以往的静态的命令控制模式变为对不断变化的经营风险的适应。内部审计,变得更加关注风险管理,注重组织经营的未来前景。而且,已经将变化的风险管理模式整合进入内部审计程序。风险导向的综合审计和管理审计成为现代证券公司最重要的两种审计形式。

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国家为强化审计监督体系和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与国外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过程大致相当,但却是在更短的时间内发展到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的现代审计阶段的。由于缺少历史经历的积累,以及跳跃是发展造成内部审计内涵的缺失,我国证券公司在内部审计方面与国外证券公司相比,在独立性、审计方式、审计手段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证券业发展初期,根据政府要求建立的,并不是根据公司内部需求建立起来的,其机构独立性普遍较差。多数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某实权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无论从层次、地位和独立性来讲,都是不够的,并且审计范围也相对狭小。在审计方式上,相当部分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基本是采取被动式审计。被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积极性不够,或多或少地存在抵触审计的行为,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处于对立状态,关系比较紧张。这也导致了,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在审计手段上,现代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还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审计工作对电子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还不够,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有些无所适从。况且,计算机犯罪呈上升的趋势,传统审计技术又主要适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很多问题不易发现。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但随着证券公司内部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国外在审计手段方面的差距正不断减小,特别是审计人员对网络化、信息化的审计手段的掌握,内部审计部门地位的提升,都使得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是在跟踪国外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现代化的审计方法上,特别是现代化的管理审计,还要对国外证券公司的实践状况作诸多借鉴。

在世界发达国家的证券公司中,开展管理审计并取得显著成果的有瑞典、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在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不受行政干预,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在美国和英国,审计部门还保有独立的人事雇佣的权利,使得大量的非审计专业人员加入到证券公司内部管理审计的队伍中去,这些具有经济、管理、统计学背景的工作人员能综合审计过程中各种问题。在美国,内部审计部门为各个计划项目事先设定优先级,建立所谓“问题领域”的清单,清单内容将会随时间和需要不断变化,然后将最终存在的问题在报告中向总审计师或主管内部审计的副总经理汇报。上述这些发达国家证券公司在内部审计方面的实践都值得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思考、借鉴和运用。

内部审计已经成为证券公司防范内部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在金融投资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步走向开放,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证券公司的足够重视。国内证券公司在内部审计的手段、方式、制度方面都逐步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通过对国外证券公司近年来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之路。

首先,内部审计网络化,内审机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技术和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是内部审计发展最直接的表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内部审计造成巨大的冲击。目前,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组建安全、高效、合法的网络系统,选择合适的设备、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成为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网络中的权限也不断提高,发展为可以直接远程查看任何部门的网络文件,这将大大提高内审机构的地位,并且促使在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也有相应的提升,成为一个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的独立评价机构。

其次,内部审计领域扩展,内容趋向综合。世界范围内金融投资交流的增强,使得证券公司的经营内容、分权管理关系更加复杂。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证券公司迫切需要对影响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一切因素都进行深入分析、客观评价和严密控制。这就要求内审部门顺应潮流,突破传统的审计范畴,进一步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广阔领域开展审计工作,以协助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鉴于西方国家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趋势的深入、广泛性,综合审计、管理审计、“5E”(经济、效率、效果、合理、环境)审计等成为内部审计的新形式,并形成了“内部审计活动范围就是公司总裁所关注的问题”的现代内部审计思想。内部审计的领域和内容都扩展到非常广泛的范围。

再次,审计观念改变,被审计部门参与性增强。随着内部审计作用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观念也逐渐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由行政干预建立起的内部审计体系正在瓦解,而发展为公司根据自身需要,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合适的内部审计系统,并且出于风险控制意识的深入,各业务部门已主动参与到内部审计当中来。特别是内部审计外包化的趋势,更明显的表现了对内部审计的主动性、参与性的增强。

进入21世纪,国内证券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在重新“洗牌”中经受严峻的挑战。约束、自律是证券公司获得良好信誉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券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在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证券公司要加强内部审计,重视内部审计。要做到,审计查证力求“透”、审计处理力求“实”、审计反映力求“准”的原则。希望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的现资银行。

参考文献

[1]李智芳.从内部审计定义的演进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J].经济师,2007,(1).

[2]约翰·法莱赫蒂,等.集中解决问题型的审计报告编写[J].内部审计师,1991,(10).

[3]陈诗设.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中外企业家,2007,(1).

[4]陈宋生.内部审计新走向——连续审计[J].审计与理财,2007,(1).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l.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企业中存在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人员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接受委托人委托,对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集团是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的联合体,不仅每个成员企业内部存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等委托关系,母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委托关系。对于企业集团中这种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必须发挥其全面监督的职能。新颁布的《会计法》也强调要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且所指的内部会计监督已不同于原有的会计监督,而是更侧重于对会计实行监督的含义,从这层意义上讲,内部审计最能发挥对会计的监督作用。

2.控制职能。企业集团作为多个法人企业的联合体,要保证目标一致,运行协调,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健全的内部控制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传递和监控。监控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分为管理部门的监控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与管理部门的监控相比,内部审计在整个企业内部监控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为间接或直接纠正内部控制的偏差、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因此,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3.服务职能。内部审计人员熟悉管理当局各方面的方式程序和企业集团的整体状况,在进行评价与鉴证时,能迅速地找出缺陷,提出改进建议和具体措施。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计划、控制提供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

二、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原则

1.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企业集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集团中客观、公正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外部审计人员执业所要求的独立性不同,它是指内部审计人员与其审查的活动保持应有的独立,为审计人员完成委派的审计任务及取得预期的工作成果提供足够的保证。为确保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集团中内部审计机构不能受总经理的领导。

2.权威性原则。强调内部审计权威性的意义在于:①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合理地保证内部审计的公正、客观。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提高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③只有保证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才能保证企业集团各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人员所提供的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给予合理、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授权主体在企业集团中的组织地位密切相关。授权主体在集团中所处的层次越高,权威性也就越高。因此,集团中内部审计由监事会领导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权威性。

3.系统性原则。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仅要符合每个成员企业自身的需要,还要求符合整个企业集团协调管理的需要。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从整体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地规划,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

4.经济性原则。内部审计要对企业集团中各层次的管理当局提供咨询,使其经营过程得到改善,减少资产的浪费,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的潜力,帮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内部审计为企业集团创造的这部分价值增值只有在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设置才满足了经济性原则,才是可行的。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框架

1.第一层次,在集团公司的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①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②代表监事会对集团董事会的有关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并为集团董事会作出相关决策服务;③制定集团内部审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④指导各法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设立与运作;⑤协调集团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⑥建立集团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

审计委员会由一、两名监事和其他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士构成。监事的加人保证了审计委员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专业人士则既包括懂业务的内部审计师,又包括具有管理、技术、营销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士。这样,才能真正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专业监督和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意见。

2.第二层次,在各成员企业监事会下设立各自的审计委员会,受集团公司审计委员会的领导。

3.第三层次,在各企业的审计委员会下设立审计部。对各企业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之间的委托关系进行监督和控制。针对中国企业集团的现状,以上内部审计网络框架还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目前企业集团监事会的任命不规范,大多数由政府机构或董事会指派,只有少数由股东大会选出;二是监事的身份不合理,出任监事的大多是公司内部的人员,他们在行政关系上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下属,处于被领导、被指挥的地位,不可能行使其职权。因此,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监事会领导审计委员会并不能保证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洼,不能发挥其监督、控制、服务的职能。

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

1.各成员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与内容。企业集团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各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其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内容都大致相同:①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审,一方面可以确定其他审计项目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从而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建议,指明方向。②对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经济责任等传统项目的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对单位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合规性进行审计。③从企业未来的发展考虑,还要求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优势,开展管理审计,对企业的生产、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管理审计。管理审计倾重于管理职能方面的审核,对计划工作、组织工作和控制工作进行评价,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审计,是对管理工作绩效的系统评价。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6篇

内部审计是指一个组织内部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对该组织的相关人员、经营情况和控制系统进行独立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的一个组织机构。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多种多样,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首先,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作为独立的对企业经济进行审计的部门,显然首先应当发挥其经济监督的职能。其次,控制职能。如今,上市公司的业务遍布各个区域,分支机构纷繁复杂,投资主体多元化等一系列特点就要求企业内部设立能够站在全局高度的机构进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部门作为这种机构就应运而生。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人员配置信息披露方面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配备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该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胜任能力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职责的发挥。从深交所2010到2013年公布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配置情况还很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审计人员配备的公司有230家,占比51%;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的公司有241家,占比53.4%;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审计人员配备的公司有250家,占比55.43%。由此可见,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逐渐重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的信息披露还不是十分重视,亟待进一步加强。

(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信息披露方面

根据深交所公布的2010年至2012年相关信息可以知道,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都已经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只有极少数的上市公司在其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内部审计机构尚未设置”。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根据相关审计学者和审计的机构的研究认为内部审计机构应该隶属于董事会等最高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目前来看,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模式主要分为三种:隶属于董事会、隶属于总经理和隶属于其他部门。通过研究2010年到2012年的深交所公布的报告总结得出: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的公司,2010年占92.57%;2011年占95.1%;2012年占95.87%,呈现逐年好转的迹象。但是更进一步查看各个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却不尽如人意。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上市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处于优势地位的上市公司股东偏向于隐藏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当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时为了不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该公司的信任度,选择不披露的方式进行操作。第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上市公司可以选择性的披露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我国目前对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仍采取自愿性披露阶段,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所以存在部分上市公司没有及时公布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现象。

四、政策建议

(一)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首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该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上市公司应该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加强专业审计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加强国外优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案例的教学,让相关内部审计人员注重质和量的双重学习。其次,上市公司应该不断完善其内部审计规范,对于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指正,及时纠正错误,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审计目标。

(二)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首先,加强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我国有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规范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出相应法律条款,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其次,加强相关政府部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是有效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保障。对于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应该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三)利益第三方而言

对于投资者等利益第三方而言,应该不断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第三方的监督意识。目前来说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等第三方利益相关者对于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视度还不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利益相关者应该不断学习内部审计,认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能够及时发现投资的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不足,及时改变投资策略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四)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政府和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不断做出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不断完善,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及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和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报告并做出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双方在目标和理论基础方面具有一致性,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在实践中融为一体。内部审计是正确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在健全公司委托关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良好的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及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是解决当前公司治理中以“内部人控制”问题为核心的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反馈作用

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内部审计能够提供公司治理活动实际运作的信息,以便施控者更好地进行控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反馈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部审计有利于公司治理中监督机制的运行。公司治理是一个控制系统,监督机制是公司治理控制系统下的子系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分别是这个子系统的施控者和受控者。董事会要实现对高级管理层的控制,前提条件是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由于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目标函数不同,董事会要考虑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而高级管理层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高级管理层受短期利益驱动,可能会人为夸大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对董事会隐瞒或虚报对自身不利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董事会很难对高级管理层实施有效控制。此时,内部审计作为相对独立的第三者,同时又熟悉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情况,能够为董事会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际运作的信息。

(2)内部审计有利于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的运作。合理的激励措施是促使高级管理层尽心尽力工作的前提。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固然重要,但对激励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和考核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而言都更为重要。内部审计人员以其自身的优势,可以将各项激励目标详细分解,定量定性地考核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帮助董事会评价和考核高级管理层的业绩。同时,高级管理层也需要内部审计清楚地鉴定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帮助其向董事会澄清责任,减轻董事会对其可能发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忧虑,从而实现自身工作与报酬的对等。因此,内部审计在激励机制中发挥反馈作用,有助于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

(3)内部审计有利于公司治理中决策机制的运作。就公司治理而言,设计一系列激励与监督机制的目的是要促使经营者努力经营,科学决策,实现委托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决策准备阶段,就是公司决策者获取信息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和处理信息是形成公司治理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是公司的经营业绩、盈利、亏损、资产负债等。这些信息的提供者是高级管理层,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高级管理层在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导致其所提供的信息不全面或存在虚假信息,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日常的工作之一就是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优势让内部审计有能力为股东会和董事会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帮助股东会和董事会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内部审计在决策机制中发挥反馈作用,有助于决策机制的有效运作。2.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文化、治理结构和政策等治理环境、对治理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的治理过程展开评价,发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就这些缺陷和薄弱环节向董事会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及有效运行。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评价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优化公司治理环境。治理环境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治理结构和政策等。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文化、价值观、治理结构和政策的评价实现治理环境的优化。首先,内部审计可以在企业文化和道德建设中起积极的作用。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定期评价企业文化和道德建设以及为了实现期望的企业文化和道德建设而采取的其他过程的有效性,以发现任何与治理环境相关的缺陷,对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建议,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环境的优化。其次,内部审计通过评价公司治理结构和政策促进公司治理环境的优化。任何企业的公司治理过程和程序都不可能是完美而有效的,除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政策应该反映其合法性、可操作性,同时报告组织的结构和其各种各样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在公司治理方面具有清晰的权利和义务。最后,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政策方面,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协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实现公司治理环境的优化。

(2)规范公司治理过程。内部审计对通过对这些具体行为的评价实现规范公司治理过程的目的。评价舞弊控制推动公司治理过程的规范在相关法律和规则的推动下,反舞弊行为已经从策略的符合性调查转变为集中在舞弊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上。在评价舞弊方面,内部审计可以确定组织是否建立了对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帮助各种反舞弊预防和诊断措施。在执行舞弊控制评价中,内部审计可以确定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预警机制和沟通渠道来帮助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及时地注意到舞弊行为。通过上述评价,内部审计可以发现舞弊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就缺陷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规范公司治理过程。

3.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属于三大机制中的监督机制之一,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监督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董事会助手的身份监督管理层的行为,减少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公司治理中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公司所有者、管理层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主体,所有者通常以选派董事的方式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层的行为不但包括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承担责任,还要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生产潜力、管理素质、经营决策和经营方向承担责任。董事会要实现对管理层行为的监督,要确定管理层是否在上述方面尽职尽责,是否按照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无违法乱纪行为。内部审计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可以随时随地对公司的经营活动、经营成果、风险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从而减少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协助外部审计监督企业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衡量有效公司治理的基本标准之一是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外部审计受时间、成本的限制可能难以发现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隐匿的造假行为。此时,内部审计可以作为外部审计的补充,在内部实施连续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并确定和调查那些可能预示虚假财务报表迹象。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所拥有的独特位置、熟知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能力及对企业经营条件的熟悉和内部控制环境等这样一些因素,使其有能力确定和估计标志虚假财务报表可能性的信息。内部审计可以建立适当的方针政策,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在预防、确定和纠正虚假财务报表中的事前活动,来减少虚假财务报表的发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从而协助外部审计监督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内部审计能在公司治理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确保内部受托责任有效运行的手段,也是落实受托责任的重要途径。然而,内部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身内容深、范围广、涉及的知识多,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更深层次的挖掘。

参考文献:

[1]胡敏: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当代经济,2006年第6期.

[2]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措施

经过20余年改革与发展,中国证券公司已取得全球瞩目的成就。据报道,中国证券业2006年上半年收入231亿元,纯利123亿元,中国证券业在近年将会实现盈利,扭转前几年的亏损局面。但中国的证券业还处在非常关键的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证券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缺乏信心,尚未形成完善的、稳定的运营机制。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应重视对证券公司的审计监管,而证券公司更要加强内部审计,以保证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健康与持续地高效运行。

一、加强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是经济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

证券公司属于高风险行业。近几年,中国证券公司已出现透支挪用资金、法人投资者以个人名义炒股、编报虚假申报材料、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等一些违法、违规行为。2002年以前,我国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还属于个案,2002年8月以后,由于市场低迷,证券公司连续几年出现全行业亏损,多年积累起来的风险集中爆发,因重大违规行为受到处置的证券公司数量急剧上升。到2006年7月,不足4年时间就有34家高风险证券公司被处置,证券公司面临行业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性危机。在证券违法犯罪案件中,证券经营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超过半数,显示在证券公司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自身的内部控制有待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签发国务院522、523号令,《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21世纪国内证券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在重新“洗牌”中经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既是监管机构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证券公司不能回避的责任。《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133条规定,“证券公司应设立监督检查部门或岗位,独立履行合规检查、财务稽核、业务稽核、风险控制等监督检查职能;负责提出内部控制缺陷的改进建议并敦促有关责任单位及时改进。”约束、自律作为证券公司获得良好信誉的前提,也是券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的法宝。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是对公司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监督,目的是防范风险,纠正违规,加强内部控制,保障证券公司健康发展。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对于公司的规范经营负有重要责任,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证券公司的长期生存与稳健发展。因此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已成证券公司当务之急。

二、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现状与问题

目前,证券公司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工作现状与其重要性并不相适应,内部审计还远没发挥其应有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范围有限,未覆盖到各部门、各环节。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实施全方位审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审计范围并没有覆盖各部门、各环节。例如,有的证券公司只注重对营业部和分支机构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的监督,而未涉及到对公司总部的重点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审计,如投资部、资产管理部、财务部等。有的证券公司虽然开展了针对这些部门的审计,但在审计实施及出具审计报告时有所顾忌,不能客观反映真实情况。总体来说,内部审计部门代表公司对下属营业部的稽核审计工作比较容易开展,对总部其他同级部门或投资部等重要部门实施审计则有一定难度。

(二)内部审计重视财务、淡化管理。证券公司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运转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风险,近年以来被处置的高风险证券公司数量之多史无前例。而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大多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及监督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资料,内部审计的职责集中在“查错防弊”上,很少对公司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事实上,证券公司发生或产生错误与舞弊等问题不限于财务部门,更多的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也并不仅限于“查错防弊”。把审计重点局限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上,不利于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

(三)重事后检查,轻事前、事中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在事后监督检查,主要是财务数据的检查方面比较到位,而在事前和事中控制方面所起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事后检查只能发现已经发生的问题,而如何防微杜渐、亡羊补牢才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严格来说,制定、执行制度并不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但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关系,可以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有机会了解内部控制方面的薄弱环节,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重在事后发现问题,忽视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或不安全隐患的防范与分析,对于事前、事中控制的关注远远不够。

(四)内部审计技术落后,审计效率不高。综合治理后,证券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加,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部分证券公司审计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采用现场审计方式。证券公司规模扩大后,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以及财力、物力的限制,使得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甚至会影响到审计报告的及时性。现有审计手段远不能适应业务活动的节奏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审计效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和提供增值服务的作用。三、影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制约因素

(一)内部审计部门缺少应有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条件。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具备应有的独立性,才能客观地实施审计,才能作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评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核心内容有3条:内部审计机构应置于组织内部的较高层次,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层次的高低,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和权威性越高;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组织内的最高决策层负责并报告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实施;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扰。同时,按照规定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对董事会负责,独立于证券公司其他部门,对公司所有部门、所有环节实施监督。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虽然名义上归董事会领导,与内部其他部门处于基本平级的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晋升等还要受制于公司其他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二)对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急需深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重新修订并已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项为了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所进行的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新定义中突出内部审计的“咨询”、“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公司治理”功能。这种内部审计不同于传统的“监督导向型”内部审计,而被称之为“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从现实来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多是在实践中摸索和成长起来的,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对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重监督评价,轻控制和服务。主要审计力量集中在财务数据的事后检查方面,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不够重视。在为公司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发挥服务职能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三)非现场稽核手段应用不够充分。证券公司目前内部审计手段还比较落后,基本上采用现场稽核方式。综合治理完成后,证券公司数量减少,规模扩大,营业网点不断增加,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传统审计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证券公司逐渐建立了集中的交易监控系统和集中的财务监控系统,通过将交易监控和财务监控连通运作,实现了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的互相核对。环境的改变为非现场稽核审计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非现场稽核手段应用不充分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非现场稽核成为了证券公司在现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研究课题。

(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复合型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大部分证券公司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准入标准和考核机制,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要求不明确,难以保证内部审计队伍的素质。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会知识、审计理论、法律知识,还必须掌握电脑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当前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电脑知识,业务知识面较窄,加上日常工作相当繁忙,缺乏专业培训,专业能力下降,不适应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任务要求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改进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措施

(一)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并在证券公司内部位于比较高的层次,才能确保内部审计意见、结论和建议的公正、客观、权威和有效,真正发挥公司最高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作用。为保证证券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仅是名义上,实质上内部审计机构也要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领导下,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直接对董事会或监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任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评价与考核,要直接由董事会或监会事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项目计划、人员计划及财务预算要提交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备案。内部审计机构每年一次或在必要时多次向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工作报告。

(二)全面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与权威性。内部审计作为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反馈系统的核心,客观上要求内部审计为公司提供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如果内部审计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就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责应从审查和监督向评价与咨询方面拓展,其作业范围不应当局限于财务领域,而应扩展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充分利用非现场稽核审计手段。限于现场审计的成本、人力等方面的制约,现场审计和检查的频率不可能很高,一般一年一次或者更长,这种频率目前无法满足风险管理的要求。随着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可以通过采集被审计单位柜台系统、财务系统、日常监控系统以及被审计单位历年审计的历史数据等信息,借助内部网络查询、筛选、记录、分析等,对被审单位实施非现场稽核审计。覆盖全面的公司内部网络,可为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证券公司营业部开展非现场稽核审计创造条件。

利用信息系统手段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非现场稽核。首先,可以利用各种监控系统作为现场审计的辅助手段。在实施审计之前,可以利用公司内部网络,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事先分析,确定审计重点,这将大大节约现场审计的时间,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其次,可以利用内部网络以及各监控系统进行专项稽核审计,对于业务和财务的一些专项检查,不必亲自到现场审计,通过各内部系统就可以得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另外,根据内部审计需要,一切可以在非现场审计的数据和非数据信息都可以根据需要纳入非现场审计系统。

(四)建设德能兼优的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首先,要制订内部审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在思想上,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在专业上,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熟悉证券知识和公司开展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掌握金融法规政策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熟练运用电脑的基本技能。在能力上,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于跟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其次,要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由于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务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不仅需要财务会计专门人才,也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专门人才。因此,必须要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高的企业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内部审计队伍。再次,还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工作,使内部审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和方法。重视和加强包括会计、审计在内的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为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其能适应和处理不同类型业务及复杂问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意见与建议。为实施非现场稽核以及远程审计的需要,尤其要加强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水平,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的业务审计水平,又掌握计算机审计等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丽榕,试论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原因及应对措施[J]会计之友,2008,(10)

[2]杨婧,现代内部审计主要方法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3]李学柔内部审计转型浅析[J],财会通讯,2007,(5)

[4]王稳,王旭阳,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4,(3)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9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集团公司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对自身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势不可当,集团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加,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对危机及各类风险的管理应对水平,已经成为广大集团公司所普遍关注的重点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的确认者。鉴于此,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仅能够保障集团公司日常经营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内部审计工作履行职责、赢得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次,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渐已成为集团公司强化经营管理、确保财产安全、推进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客观评价,促进内部控制流程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保障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都是集团公司管理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配合,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集团公司的管理效率。最后,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都会对集团公司的内部治理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这两项工作的设计与执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治理制度能否充分发挥效用。深入探讨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可以为完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制度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

2集团公司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环境建设滞后,内部审计力度薄弱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一些集团公司在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内部控制流程设计、执行等环节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却普遍未能重视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评估,存在内部审计力度薄弱等问题。具体来说,一些集团公司在内部控制的流程设计中,未能将内部审计职能纳入内部控制的整体设计框架中去,导致内部审计难以对内部控制工作起到切实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还有一些集团公司虽然有意识地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但是却忽视其管理作用,同样不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从实际情况来看,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环境建设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往往仅把监督职能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这样容易造成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矛盾,甚至出现其他部门将内部审计部门置于工作对立面,对内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继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

2.2内部控制流程标准缺失,导致内审人员在观念上存在偏差一些集团公司未能建立起具有明确可参考标准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质量。尤其是一些还未上市的集团公司,由于缺乏标准统一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分散于各类规章制度和文件中。在这种状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会倾向于将审计重点放在查找集团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错误、舞弊,以及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上面。把查找问题当成内审工作的最终目的,而对集团公司各项业务流程梳理再造、合理确认关键控制环节、风险评估与分析等重要工作缺乏必要的关注,这样必然会导致内部审计内涵的缩小。从本质上来看,测试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并非内部审计的全部内容。另外,很多集团公司没有对业务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缺乏对各类规章制度与业务流程的再结合过程,各业务之间也没有较为明晰的风险控制手段,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将无法对公司内部控制相关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给内部审计人员造成了实际困难。

2.3内审人员业务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由于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会涉及公司日常经营运作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生产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各个业务流程,客观上对内审人员的知识面有着较高的要求,经济、财务、法律等领域都应该有所涉猎,才能具备作为一名专业内审人员的业务基础。从目前的内部审计队伍来看,审计人员大多都是财务、审计专业,业务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难以应对内部控制流程中的各个重点审计环节。随着现代审计手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已经难以达到内部审计的客观要求。

3集团公司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建设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提升内审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经营管理都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方式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尤其针对集团公司这样的综合性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对工作手段和方式的完善与创新。市场经济环境下,集团公司应该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进行建设和不断完善,站在项目管理的高度,对集团公司的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乃至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深入开发,充分运用经营审计、成本审计、效益审计等先进审计手段,这样才有助于内部审计的环境建设,从而提升内部审计水平。除此之外,集团公司还应该自上而下地实施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文化建设,让公司管理层和各部门的员工都能了解到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意图,并知晓在这一过程中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不断树立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海尔集团为例,其管理层将内部审计纳入整体管理流程中,并且严格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内部审计报告最终直接向总裁递交。内审部门一旦发现某部门在经营管理、业务运作过程中存在问题,都将实施一票到底的原则,始终推进该项问题的整改。

3.2完善业务流程再造,纠正内审人员的认识偏差内审人员展开实际工作前,应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工作,尤其要重视风险分析和业务流程再造。由于内部控制是由集团公司各个层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内部控制绝不仅仅只是以管理手册、规章制度的形式存在,而是一个体系、系统。基于此,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评估也必须是全面的。内审人员应当摒弃过去仅仅是刻意寻找关键控制点,仅对核心控制点进行测试的习惯,不要陷入内控审计就是对关键控制进行测试的误区。审计人员在具体从事内审实务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对待审计调查阶段,投入大量精力于集团公司业务流程再造、风险控制分析等环节。由于集团公司的内外经营环境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都在不断更新,因此,内审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同业务流程管理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在内审工作中,要及时对业务流程进行综合梳理,深入剖析分散在集团公司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中的管理措施同业务流程之间的勾稽关系,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共同协调发展。

3.3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虽然不是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专家,但是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都需要对内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深入了解集团公司各项业务流程、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广泛涉猎先进的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逐步培养出职业敏锐性和洞察力,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鉴于这样的客观要求,内审人员应该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现代审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演变,内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审计工作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环节,内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语言表达能力。鉴于此,广大集团公司应该改变传统观念中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只要了解财务知识就已经足够的观念,在选聘和培养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增加对综合素质的考核办法,并且为内审人员创造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及时更新其知识体系,了解最前沿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知识,从而实现内部审计高素质的人员配置。除此之外,集团公司还应该尽快为内审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以实现对审计会计数据、管理信息、经济信息的充分记录与分析。客观来看,网络技术下的内部控制与传统的手工处理系统有着极大的区别,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已经难以胜任,因此集团公司要及时完成内审软件的选购,组织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帮助内审人员更好地运用此类软件。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审计成果的有效产出换一种方式来说是审计成果的有效应用与转化,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任何一个产品只有在符合市场需要且具备一定价值的商品才能够转化为商品,从而将其价值彰显出来,产品需求程度需要产品质量进行验证。基于此,新形势下确保审计成果的有效产出,将其审计价值体现出来,并且将这个需求列入到评判审计质量标准的范畴。一直以来都有人对审计业务认识不够全面,简单认为依照程序规范操作审计质量就能够得到保障。其实不然,依照相关程序进行规范操作只是为审计成果有效产出提供可能,高质量的审计成果最终判定者依旧是使用者,审计成果效益能否最大限度显现出来,直接关系到科学审计质量体系的构建,这也是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建立的初衷和原因所在,只有为路桥建设公司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根本性解决因内部产生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促进路桥公司的发展。

2新形势创新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的策略

审计业务里面包含业务审计体系,审计业务管理囊括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内部审计体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审计业务管理模式创新考虑的因素众多,尤其是:审计信息化、审计内外部环境变化在审计业务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精细化审计业务管理流程。考虑到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先前审计业务较为单一、管理过度、管理缺失等诸多存在的现状,应当建立多种应对模式,依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中断、可以选择多条途径。从本质内容上来说,其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多途径可选择性。依据不同审计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审计业务管理流程,既能够把控风险,同时又能够提升效率。例如:在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制约性"审计过程中,明确规定审计程序必须严格化、定位准确、处理适当,对特殊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考虑到审计业务中很少涉及对个人甚至是部门的处罚,因而在审计业务流程和审计文书处理上应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从宏观角度出发,如若审计业务流程出现问题,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倘若其运行体系出现问题,会使其丧失原有在市场上占据的优势,很难立足于社会竞争中,严重者与民众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立项管理、外部专家管理、审计成果管理等更高层次的控制。其二,全过程可随时终止。在路桥建设公司审计机关制定出的"审计性"项目,当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实现预期审计成果时,可以及时将这个审计业务流程终止,以免其产生更大的影响,将损失降到最低。其也具有自身明显优势,一是审计成果"倒逼"机制,审计业务流程终止一定程度上也就证明项目失败,项目失败意味着决策出现失误,使得影响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从某种程度上也就要求路桥建设公司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摆脱原有内部审计体系的束缚,创造出符合路桥建设实际情况的运行体系,更好的作用其发展。同时路桥建设公司也可求审计人员科学立项论证,为项目成果最大化提供可能。二是为审计效能提高创造条件,将有限的审计资源运用到审计项目上,使其成效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确保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能够平稳健康运行,为路桥建设公司获得更深层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质量需要以审计成果能够高层次满足使用者需要为前提条件,尤其是对于路桥建设公司来说,其建设工程从小方面来说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大方面来说关乎国计民生,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鉴于此,构建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有助于审计总体目标实现、以促进审计成果最大化为原则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有其自身的迫切性。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审计成果的导向性作用贯穿审计业务管理的始终。在特定模式下,审计成果应当满足质量控制目标的需要,但是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控制依然无法排除,具体表现在:其一,科学立项。在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路桥建设公司实际后发现,国外路桥建设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且在公司内部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虽然我国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充分认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性。从中也不难发现,成效好的审计项目,能够较为清晰的遇见审计成果。而这也是可预见成果大小决定可预见审计成果的根本因素所在。此类立项机制,必须将智慧有效集结起来、采用多种途径、方式选取选项预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掌握基本信息,为准确获得可预见审计成果信息奠定技术基础。其二;方案控制。路桥建设公司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初衷和目的是保证项目目标能够实现,鉴于此,方案在整个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是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可靠性,明确审计方式,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检验审计人员的工作等其它方面能力。

3结语

本文以研究新形势下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重要性为切入点,从而找出创新路桥建设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的策略,为审计效能的提高创造条件,这也就要求新形势路桥建设内部相关审计工作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审计项目,为构建科学审计质量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更好的作用于路桥建设公司的发展。

上一篇:审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效益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