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16 11:16:07

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 科学方法论 理论体系

一、 本书的编写缘由

薛天祥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理论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编写的最直接动因是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会议就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创新体系建立都作了重要的论述,并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鲜经验需要理论的概括,新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的指导。本丛书就是试图按照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而撰写的专著,主要内容是研究高等教育专门领域的理论体系,即在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同事实现高等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编写本丛书的宗旨之一也是为了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了与同行专家一起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使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得以提升到系统化的水平。

本书也是贯彻了这套丛书的主题,在1991年薛天祥教授撰写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导论》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改革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二、本书的体系结构

本书是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的基本方法,构造了有别于经验体系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即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系统,并按照逻辑手段层层推演出中介概念--高等教育目的、中心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后继概念--高等教育管理基本规律、过渡性概念--高等教育原则和逻辑终点--高等教育效益与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益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上述体系,本书被分成六个部分:高等教育系统论、高等教育目的论、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高等教育管理规律论、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和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不同矛盾,在撰写管理活动和方法时,将它分解为高等教育的计划活动、高等教育的组织活动、高等教育的领导活动和高等教育的控制活动等四个部分。

高等教育系统论重点在于提出矛盾,阐述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系统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目的论在于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和内容。这两个部分将为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充分的准备。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是本书的最核心部分,它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本质和规律,并为高等教育原则提供理论依据。高等教育管理原则论是高等教育管理本质论的深化,它对高等教育管理者开展管理活动提出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部人员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和方法则是解决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矛盾的工具和手段。

三、本书理论体系的逻辑展开

1、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只能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去寻找,在大量的管理活动中去抽象、概括。在对管理活动的现实存在和历史发展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系统是管理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

系统是由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整体的特性不能归结为其构成部分的特征和属性的总和,而是一些新的、一体化的素质。系统的一体化的属性保证了它的稳定性,以及相对独立的存在与职能。

系统的概念蕴含着管理活动全部矛盾的胚芽,蕴含着管理学尚未展开的全部概念的丰富性。从系统的概念出发是有可能再现管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全部规律的,因而它应该成为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是管理学逻辑起点的一个特定的子概念: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实践的、历史的起点。以师生群体为主的学术(教学、科研)活动所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是高等教育管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应成为本学科的逻辑起点。

2、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介概念。由系统这一概念,还不能直接推出管理的概念。这就是说,在这两者之间还需要有中介和过渡。这个过渡的概念,称之为中介概念或中介范畴。

管理只存在于社会系统之中,因为社会的活动全是有目的的活动。由此,目的范畴也就成了从系统发展到管理的中介范畴。目的就是人在其活动之前预先观念的存在于头脑之中的结果。目的表现为人们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人在改变世界时,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目的。正确地反映社会的需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实现目的乃是科学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

3、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中心概念。管理当然是管理学的中心范畴。管理是人们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表现方式,有意识的调节社会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系统目标的过程。由系统和目的范畴矛盾运动而揭示的管理概念现在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多样性统一的概念了。

4、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要研究其本质和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全部规律。而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驾驭规律,从而使这些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恰好符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只能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活动与方法上,即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管理活动和方法上。

《高等教育管理学》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插上了逻辑的翅膀,构造了有别于其它经验体系专著的论述体系。它以"高等教育系统"--这个从全部管理活动中抽象出的逻辑起点来为你展开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宏大画卷,使你可以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了解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了解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造的基本方法,了解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途径和基本方法,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和历史沿革,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文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绵涛.中国教育管理学30年:成就、特点与问题[J].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80-02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关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特点的新兴学科,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进行战略谋划,以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等复杂环境条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一、研究的必要性

(一)学科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独立的学科,发展时间还很短,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稚嫩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既要有效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等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又要积极因应高等教育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的迅速发展,面临着种种困惑和挑战。只有从战略的高度科学谋划其未来发展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变化,确保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来指导。[1]所以,研究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系统,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走战略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任务,其目标就是建立世界一流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必然包括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而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必然能引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步伐。

二、学科概述

(一)产生及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高等教育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迫切需要通过管理职能和方式来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各种不确定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为迎接挑战、创造机遇,世界上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着眼全局与未来,积极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管理问题,以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国家利益。[4]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呈现出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的大趋势,不断催生新的学科。而高等教育管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高等教育学与管理学两大学科体系分化、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二)发展及特点

从时间维度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准备期、初创期、发展期。[3]

准备期(1949年-1977年)。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高等教育管理“全面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及政策、措施等基本是照搬照用,难以深入探讨。但也有一些研究试图从高校工作特点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学问题,如《大学的改造》、《学校工作必须以教育为中心》等,虽然研究成果少,未能形成整体研究局面,但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初创期(1978年-1983年)。这个时期“”刚结束,全国都处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以各高校管理实践经验积累为主,缺乏深入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但也有一些学者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和理论进行多方面探讨,如李冀主编的《普通高校管理》、朱九思等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等,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展期(1984年至今)。这个时期开始从实践经验积累逐渐向学科理论研究转变。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会成立,1987年4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已经开始向学科理论体系形成转变。[3]

(三)成就及问题

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起步较晚,发展中还有许多困惑,但经过20多年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学科建设得到更多关注,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学科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一些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也逐渐被引入;学科研究成果剧增,特别是在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很多研究仍停留在经验分析或描述阶段,一些概念和理论直接从相关学科移植、套用,而未经严密实验或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派系、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多派系、多范式的反思与批判,等等。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很多研究以思辨、经验逻辑推演方法进行,实验或实证研究很少,缺少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基础上专有概念、理论和研究范式,在指导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问题方面水平不高;而一些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也还未能提升到理论层面。三是学术地位作用还不够高。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还处在一种边缘的地位,还没有进入国际主流学术区。[1]

三、发展战略思考

(一)服务实践,引领学科深入发展

一是以实践需求引领学科发展。即坚持“实践需求指向”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学科发展指向”。无论是学科体系建设,还是学科发展,均应立足于实践,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求牵引学科建设和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于实践和决策。即坚持用“学科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以学科发展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管理决策和实践,积极运用学科发展成果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问题。

三是在服务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科体系。即坚持学科理论源于高等教育管理实践,学科研究由注重理性思辨转向关注高教管理实验和实证研究,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验证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学科体系。

(二)多元开放,推动学科繁荣发展

一是充分汲取多学科优秀成果。高等教育管理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构建和发展需要以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必须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学科意识,在主动接纳其他学科的观点、原理、方法等资源的过程中,重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规范。

二是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和领域。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剧,高等教育管理不但要面向国内,而且要面向国外,所以要以“兼容并包”、“洋为中用”的战略姿态,重视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国际化研究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学科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化。

三是鼓励多派系、多模式发展。一门成熟学科的标志之一是具有多种体系与多样化的范式,所以应当提倡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多种体系与多样化范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不唯我独尊,鼓励多观点、多派系、多模式共存,在相互批判与反思中实现学科的繁荣发展。

(三)追求卓越,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一是注重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积极汲取其他学科成果时,要在概念体系、研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增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互异性程度,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在汲取世界优秀成果的同时,既要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差异及文化的“适应性”,又要处理好借鉴与依附的关系;要尽量独立于世俗的权力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干预,不盲目跟风,致力于学科求真的理论体系。

二是创建中国特色学科理论体系。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审视和反思学科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学习和引进西方优秀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并提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

三是确立我国国际学术地位作用。不仅要在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要更新思维观念,运用战略管理技术,优化资源、规避风险、应对挑战,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科发展战略,赢取竞争优势,把学科理论体系推向国际学术舞台,确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世界主流学术地位,为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增添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李继兵.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4.

[2]孟凡.从学科属性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契机[J].江苏高教,2010(1):29-32.

[3]李轶芳.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走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3(6):98-101.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3篇

1.高等教育模式的诉求。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一直采取现性主义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1]。这种管理模式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使得高校管理中政令高度统一,权力等级森严,各项制度硬性、严格。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模式带来了高效与经济,却把人性片面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诉求。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养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在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职能已从原来的侧重管理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有机统一[2]。原有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日益显现其落后性,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发展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

3.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诉求。学生管理工作融党政事务于一体,集教育管理工作于一身,从学生奖惩到思想教育,从入学招生到就业管理,事无巨细、异常庞杂[2]。特别是高职类院校,由于人员配备、部门分工等不够明确,工作在学生管理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往往陷于琐碎的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难以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个性发展等等,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内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是在借鉴西方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管理文化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东方人本主义的和谐理念和集体价值观为主流[1],最大限度发掘学生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鲜明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管理机制,提倡诸要素之间协调共处、和谐发展。其具有以下含义。

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和思维的原点。它强调个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发展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教育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理念是以“观念人”假设和“生活组织”假设为理论支点的[1]。“观念人”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成员确实存在物质上的多种需求和欲望,但更关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生活组织”假设认为:高校组织是有关怀和情感的生活场所而不只是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场所。

2.服务理念。现代教育是以促进人的现代化和主体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规定[1]。基于此,竭力为成员提供所需资源和实现理想目标的平台就成为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育经营和管理者树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理念,将教育管理的重点放在“理”上,而不是“管”上。摒弃“管理就是管你”的思路,树立“管理即是提供帮助和服务”的观念,从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3.关爱尊重。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认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尊重和关爱学生是教育管理者的天职,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得到关爱和尊重的学生,才能拥有高尚和进取之心,才能奋发成长。因此,要使教育获得真正的成功,首先要肯定人的主体性,把个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其次要关爱个体的生命,真正了解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三是要尊重个体的人格和基本权利,通过情感激励、民主管理、成就激励等多种方式去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少用甚至是不用压制、惩罚等方式;最后要给予学生爱的教育,与学生友好、平等地相处,帮助其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习兴趣,授予正确的学习方法。

4.民主平等。由于高校是文化素质较高、民主独立意识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群体相对集中的场所,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更要提倡民主精神和平等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重视成员的参与诉求,在制定学校方针政策时虚心吸取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应尊重成员的民主意识,给予更多的自和自治权,制度的施行要充分体现成员的意愿和个性;尽可能用柔性管理代替刚性管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等教育管理的三种探索性实践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既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给予保障、提供资源支持,更需要进一步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创新力。不同高校在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过程中,由于资源差异和内部结构不同,改革与探索的路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1.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与服务保障学生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有较大的决定作用。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由于高职类学生的学业基础和自主能力相对较差,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困难,需要坚持“七分管三分教”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首先,班主任、任课老师要全程跟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相对合理的自我预期。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精心设计了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教师、学校以及自己所学专业,让学生清晰阐释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兴趣等。其次,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引导和规范学生言行。如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就坚持“换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效果做长期的跟踪考查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量化评价,让学生发现并学会欣赏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加强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以重庆渝北职业学校为例,该校网站专门开设学生就业指导专栏,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不仅如此,在学生毕业离校之后,学校还继续进行跟踪指导服务,指导和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2.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高校学生是独立、自尊、自主的个体,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主要角色。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多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合作互动中体验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或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体验真实或者模拟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很大程度上在于提升教育魅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要新颖化、个性化。如株洲职业中专主张“让讲台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4],通过“课堂五分钟演讲”以及主题化分组教学等,让学生部分承担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动起来,成为讲台上的主角[4]。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第二、第三课堂,如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就在传统课堂之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急救比赛、艺术节、科技节、专业技能活动月等均由学生自发组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强化职业技能。3.发展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应以“个性充分的自由发展”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个性才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自觉地、充分地、全面地提高。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和高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该将社团建设作为推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民政学院为例,该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社团和专业学习小组的创立,同时通过设置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和完成社团的具体项目,推动社团形成稳健的自主发展能力。在项目实施中,鼓励社团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4]。社团成员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进一步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成员的社会化程度,使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素质的良好课堂。

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

1.建章立制,强化教育,弱化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价值,真正将学生作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为学生服务。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制度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应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重心,并从大学生入学教育着手去强化制度的学习和教育,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达到“教为不教”、“教为不管”的目的,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树立教育管理者的“导师”角色意识[5]。

2.建立和完善学生咨询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出现了生活环境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的普遍发展趋势,文化的发展繁荣也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面临更多、更复杂的学业问题、心理问题、情感问题、思想问题等。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更多地采取咨询服务的方式,将原有的部门职能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选派部分研究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为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组建学生咨询服务室,承担起大学生学业、思想、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咨询和引导的功能。

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管理过程。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充分尊重学生,学生与教育管理者地位平等,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的思想观念[4]。这个思想观念的确立对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关注学生独立个性,重视个性化教学。高校管理对象包括作为主导成员的教师和作为主体成员的学生两个群体。后者是受过中等教育的青年,对他们的管理应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结合。然而,现今的教育常常以“流水线生产”的方法试图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标准件”,抹杀了学生的活力和个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反对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堂组织和教学过程等的多样化,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不仅如此,重视个性教育的另一面还要求教师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不致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磨灭了各自的差异性”,才能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6]。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4篇

1.文献的年代分布

研究使用的570篇文献较为平均地分布于各年,其中2002-2009年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发文量平稳增长,发文量在2009年达到了峰值72篇,2009年以后开始下降且稳定在每年48篇左右。2009年教育部部长更替引发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热潮,南方科技大学的创立触及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这些因素使得相关研究迅速增多,发文量在2009年达到了峰值。

2.主要研究力量

南京晓庄学院的张波是最高产作者(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在前10位的高产作者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高产作者有3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发文量最多,远超其他研究机构。国内985、211知名高校,师范类院校及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面的主要力量,尤其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单位对高等教育管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其研究领域覆盖基础理论、体制变革、中外比较、政府与高等院校关系、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等热点领域,此外这些机构在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建设、专著数量、论文数量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果。虽然上述机构拥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上其合作研究较少。目前已有的学术成果大多来自于单独某一单位,部分合作完成的学术成果则大多来自于同一单不同院系间的合作,这对深层研究造成了不利影响。

3.高被引文献

2002-2013年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涉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以及政府管理与高等学校自治探析等。概括来看,这些文章主要在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属于理论研究范畴,这反映高等教育扩招以后,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学界不断探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因而体制变革的相关文献受到广泛关注。

二、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知识图谱

1.关键词及其中心度列表

通过词频软件对570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获得有效关键词1139个,关键词总频次为2271次,平均每篇文献3.98个。这些高频关键词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术语,能够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热点所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学、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成人高等教育出现频次均在20次以上。在可视化图谱中,节点的中心度则表明与该点直接联系的个体数目,节点的中心度数值越大,说明该节点处于整个网络的中心位置,其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力较大。中心度位于前十位的是高等教育管理(0.47,109)、改革(0.38,23)、高等教育(0.31,161)、管理(0.2,31)、高等教育管理学(0.19,38)、成人高等教育(0.19,20)、管理体制(0.17,53)、问题(0.16,19)、高等教育发展(0.13,7)、教育管理(0.11,17),括号内分别为关键词的中心度和频次。

2.引文网络分析

首先把研究筛选出的570篇CNKI文献按照ref格式进行打包下载,其次将ref格式的文件导入CNKI中文编码转化器,然后将ref文件转换为ISI格式,运行Citespace3.4.R3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以2002-2013年为时间单位,抽取单个时区为1年,选取寻径网络算法,节点类型为关键词,阀值设定30,绘制高等教育管理关键词节点共现、前沿时区等可视化图谱。图1中圆圈代表节点,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词频的多少,节点越大,频次越高。节点在图中的位置用中心度表示,节点越靠近视图的中心位置,数值越大,其对整个网络的影响也就越大。在图1中处于图谱最中心位置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其次是改革和高等教育;节点最大的是高等教育,然后是高等教育管理和管理体制。从中心度和节点的大小来看,图1中的节点自动聚集为两部分,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周围主要聚集的节点有: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学科、学科建设、管理学、学科属性、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自主管理、治理理论、政府、地方政府、政府职能等,表明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政府高等学校管理职能变革是这一时期的热点。围绕高等教育聚集的节点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管理、改革、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管理模式、自、大学自治、中国、美国、比较研究、管理思想、蔡元培等,说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比较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管理思想研究也是热点主题。此外,位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侧的节点政府、高校、自主管理又通过节点教育管理与位于高等教育之侧的节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大学自治相连接,表明这些节点关注的领域一致。其他中心度较低的节点也通过中心度较高的节点与其他节点相互交错连接。这些节点共同构成了图谱的聚类内容,能够反映2002年3月-2013年3月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热门领域。

三、热点主题

将网络引文分析图谱中具有高度中心性的节点进行整合,挖掘出2002-2013年国内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五大热点主题。

1.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科属性的辨析、学科发展建设探析以及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从经典学科的三个标准,学者们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地位进行了论证和肯定,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生成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研究对象交叉、科学认识主体交叉、学科语言交叉、知识体系交叉、研究方法交叉五种模式来实现。[3]在学科发展建设上,大多学者认为应采取实践导向、问题导向、建设学术队伍和注重研究方法的探讨。李爱民从学科规训的视角认为应采取实践导向,创建学派,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创办专门的期刊来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4]郭卉提出要以问题取向的理论研究发展高教管理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探讨,建设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5]孟凡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目前广泛开展的院校研究、高校战略规划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6]还有不少研究者从研究范式,高等教育管理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管理主体、对象,人性基础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国家层次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我国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况,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迁中的权力结构演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倾向,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中的经验与总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采取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目前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思路、建议和措施。研究者对我国60年来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权力构架、价值取向进行了介绍、分析、探讨,提出了不足并给出了建议。二是院校层次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变革研究。研究者从高等学校层面探讨了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方式转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式变革,以及以人为本理念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三是政府对高等学校管理职能变革研究。学者提出要重新审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政府的高等院校管理职能进行分析。从“政府失灵”的视角出发,杨明指出必须准确界定政府的作用范围、选择合理的干预手段、厘定干预的限度,重新界定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7]基于有限政府论的视角,胡炳仙界定了政府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拥有八种权力:教育政策法规制定权和检查权、教育规划权、学校设置和审批权、标准制定权、评估和监督权以及制定高校章程、任命学校决策者和筹措教育经费的权力。[8]四是大学治理和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有学者认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9]从大学治理的角度分析大学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是管理制度和实践的一种创新,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可供选择的一种良好模式。[10]“管理体制”、“改革”这两个节点具有较高的中心度和词频,在10篇高被引文献中以管理体制和改革为主题词的有4篇,几近一半,表明学界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可是目前的研究多建立在宏观整体研究之上,没有真正的“院校研究”,已发表的论文中,几乎没有以具体某高校为例的研究,均是宏观问题探讨。即便是在微观层次的高校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地方政府高校管理职能变革研究和高校治理研究上,研究者也试图构建一种适用于全国的学生管理模式、教师管理模式、院校管理模式、高校治理模式和政府高等学校管理职能,忽视了学校层次、地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各地政府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人们思想观念差异等具体问题,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健康发展。

3.比较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从图1看,节点“比较研究”、“美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围绕在节点“高等教育”周围,形成了一个节点群,在整个网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比较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近年来也受到学界的重视。比较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较热门的研究对象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欧洲、日本、香港、印度等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和权力结构。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性和描述性研究,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措施、做法、经验、教训、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等。力图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来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寻找依据和经验,为我国高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此类研究可看做是问题导向型研究。有学者指出在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中,零碎杂乱的外国高等教育经验的介绍多,系统科学的分析少;呆板盲目的抄袭多,明慧开拓的创新少;宏观的理论性多,微观的可行性少。[11]同样,在当前比较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中,许多研究只进行纯粹的经验介绍,而不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现状相结合;较多的进行国外管理模式的论述,缺乏中外具体情况的比较分析和批判性分析;另外,此类研究还缺乏充分的适切性分析,忽略了国内外差异,直接将国外的管理经验不加改变或稍加改变的用以我国。

4.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邱均平认为文献被引用的原因是:对开拓者表示尊重;对有关作者给予荣誉;核对其所用的方法及仪器;提供背景阅读材料;对自己或他人的著作予以更正;评价以前的著作;为自己的主张寻求充分的论证;提供研究者现有的著作;对未被传播、很少被引或未被引证的文献提供向导;鉴定数据及物理常数等;核对原始资料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核对原始资料或其他著作中的起因人物的某个概念或名词;承认他人的著作或概念;对他人的优先权要求提出争议。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以蔡元培、胡适、张伯苓、蒋梦麟、潘懋元、成仿吾、唐文治、邓小平、李岚清、张楚廷、李钟善、艾略特等人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为主。其研究目的主要是:阐述名家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探寻名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中切合时代需要的内容,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寻找依据,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寻找理念支撑;试图从名家的管理思想中探寻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或者为已提出的建议、措施的可靠性寻求支持。

四、前沿趋势

图2是研究前沿时区视图,利用热点主题的交互关系、发展动态探寻研究前沿及其演进路径,通过该视图我们可以捕获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图2显示,2002年以来基础理论研究持续受到关注。据关键词词频统计,“高等教育管理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2002-2012年各年出现频次分别为0、6、1、5、0、8、7、5、2、4、0次和2、4、3、3、2、1、1、0、2、1、1次,表明近十年基础理论研究一直贯穿始终。作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问题导向型研究的支撑,基础理论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的高等教育管理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在知识体系的基本问题上处于纷争的局面,研究方法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建制也存在着某些突出问题。[12]此外,由于目前的理论很不完善,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无法从现有的理论中得到指导,人们只得通过经验寻求解决措施,进而造成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主义”。由于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目前理论体系的不完善,管理实践的需要,造成了基础理论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研究领域。2003-2006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治理理论、人本管理、政府、范式、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等成为主要的受关注点。这一时期正处于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的阶段,2003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突破1000万人,2006年更是达到了1738万人。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造成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很难适应“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政府管理理念陈旧,对高校的管理职能强,服务职能弱,服务理念缺乏;管理模式上,传统的政府控制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办学主体单一,办学自缺乏;高校领导自“外控”;高校党政权力的扩张和难监督,高校党、政、学关系未能得到有效理顺,高校人事管理体制落后等。[13]为了应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对原有管理体制的冲击,构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学界开始从国家层面探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重新审视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从高等院校层面探讨高等学校管理、教学体制变革,探讨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与此同时,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价值取向等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2007年和2008年这两个时区内,对策研究、启示研究、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学、比较教育研究成为主要节点,说明从2007年开始管理思想研究和高等教育管理比较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7年之前,大部分节点的主题词内容都包含“改革”,学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体制改革研究,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自、办学体制改革、政府角色与职能及资本运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由于在体制变革研究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基础理论支撑,国内没有具体的改革实践经验可借鉴,体制改革研究始终没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且在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还出现了大学生失业、就业专业不对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此,研究者将目光转向国外、其他学科、名家管理思想,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获得启示,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所用;从名家的高等教育思想中探寻学科理论发展的依据和实践问题解决的措施;从其他发育程度较高的学科中寻求理论、范式、方法的支撑,用以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和问题研究的新视角。2009年以来研究前沿又变成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管理体制改革、权力结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高校、治理、管理制度、人本主义等节点成为2009年以来的研究前沿,这些新出现的前沿与之前出现的热点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如政府职能与政府、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学校等联系密切,说明新出现的研究前沿具有历史性,之前的研究热点具有成长性和动态性。与之前的管理体制改革不同,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关注点集中于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能变革和大学治理。2008年我国首次实施了大部制改革,当年的两会提出了《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议案,精简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推进,将舆论引向政府职能的变革。随即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界开始探讨高等教育职能变革、政府与高等学校关系、大学自治、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再次成为研究的前沿。综合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理论研究与热点问题研究双线并进,尤其以热点问题研究导向更加明显,学科理论体系与之相比较为滞后。在热点问题的研究中尤其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最为热门,直接反映了我国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前沿动态。在未来几年,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仍将是持续的热点前沿,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等将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焦点,相关研究机构和项目基金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支持,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此,必须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1.2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

随着教育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医学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总结到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1]。在医学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学者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工作总结和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热切期盼医学教育管理学的诞生。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教学管理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到规范化、科学化阶段;1995年,在原卫生部科教司组织下,由周东海主编出版了《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2014年,许劲松主编出版了《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2015年,《医学教育管理》杂志问世。至此,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框架已基本形成。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成为该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2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

2.1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

对于如何构建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入手,并按照管理活动的先后环节次序建立学科的内容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从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提出管理的各种原理原则,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从明确管理的任务和职责开始,以此为基点,然后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一种意见认为,应首先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基本框架,然后一步步地展开论述,形成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上述几种意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科学地确立学科理论体系,应取各家之长,采取综合的方式研究。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医学教育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确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这些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终究只是对管理活动的部分记载,或者局限于对管理活动个别方面规律进行研究,而缺乏对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和各个方面规律的综合研究。因此,单单总结实践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根源于社会对它的需求和给它提供的条件外,还要根源于自身的规律和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提出一个既合乎客观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既包括它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也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则,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结构。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必须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以使理论更加充实、更加完善。只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紧密结合,才能找出医学教育管理的自身规律,形成学科的理论体系。二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互补。归纳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实验和观察,由于任何阶段的实践、实验和观察都有局限性,归纳的经验材料可能不准确或不完备,弄不清结论的性质和意义,而归纳本身又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这就要靠演绎来分析和补充还不充分的知识。演绎同样需要归纳,因为演绎不是先验的,而是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和演绎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必须交互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既重视理论推导,又重视实践总结,使二者互为补充,交互作用。这样,才能使理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化,取得成果。三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运用抽象方法,研究多层次管理活动,从中抽象出管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运用典型分析方法,剖析典型的管理活动,研究其经验和方法,从而丰富对管理活动一般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认识。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管理活动各个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认清管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2.2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1)要以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为组织基础,凝聚一批集各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和教学管理干部于一体的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遴选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管理经验并热衷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专家为学科带头人,选拔一批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一定研究能力的中青年管理工作者为学术骨干,定期组织活动,开展研究。(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科队伍的培训,提高学科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学管理研究会和《医学教育管理》杂志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特别要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培训,也要组织关于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培训。此外,也可组织医学院校中有较好基础的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培训活动。(3)积极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队伍的新生力量。目前,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中,已有医学教育管理学方向,不少学校已开展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教育。要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多培养该学科方向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毕业后,要吸引他们参与到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中来,并加大培养力度,使他们成为学科队伍中的后备队和生力军。(4)组织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相关项目研究,通过立项、研究、成果评审、成果推广等活动,以任务带培养,不断提升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队伍的水平。

2.3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2.3.1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管理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医学人才培养阶段的教育管理,涉及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医学教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管理现象、管理关系和管理问题,探讨医学教育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特征[1]。应组织力量,开展对上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

2.3.2要以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研究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每年的立项研究中,应专设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同时,应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积极申报有关医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项目,争取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立项。

2.3.3建立研究团队

当前要尽快组织一个相对固定的研究团队,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

2.4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2.4.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在每年的年会上,应组织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相关内容的学术交流,同时也可以定期召开关于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此外,两个学会的下属组织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2.4.2围绕学科内容,组织专题研讨

要鼓励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有计划地、分专题的开展系列研讨,并将研讨结果分析整理,形成资料,供深入研讨或编写专著参考。

2.4.3在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开辟专栏,提供研讨平台

建议《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在杂志上开辟医学教育管理专栏,供广大专家学者和医学教育管理者就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专题探讨和学术争鸣,不断繁荣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环境。

2.4.4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合作交流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医学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在同国外相关组织交流中,要有意识开展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同时,也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要注意收集整理国外有关医学教育管理方面的资料、书刊和信息。2.5组织力量,出版专著(1)建议由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联合组织力量,编写医学教育管理学专著。编写团队应有资深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专家,也应有目前在医学教育管理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少数教师参加。编写团队应相对稳定,并采取边研究边编撰,研究和编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建议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医学教育分会同人民卫生出版协商,在“十三五”参考书编写出版计划中,专门列出关于医学教育管理专著的选题计划,并组织相关学会和医学院校开展编写。争取在“十三五”期间能出版一批医学教育管理的专著。(3)开展医学教育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教育的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相关教材,在总结教材编写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相关的专著。

作者:文历阳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劲松.实用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5-7.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研究对象述评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决定着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关系到教育管理学学科能否健康地发展。如果我们没有弄清楚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那么对教育管理这门学科的发展必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和发展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时,必须首先明确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此外,全面真实地回顾与反思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未来走向。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选择了这一题目,以期抛砖引玉。

二、国内对于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教育管理学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但发展道路并不平坦。1978年以后教育管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的文献著述开始增多,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探讨仅存于一些著作的章节中。笔者对我国近20多年来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状况的梳理,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论文、出版著作和专业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起止时间范围为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

1980年至2007年,共检索到相关著作84部。最早的是1983年由于北辰和邸鸿勋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从出版时间和数量上看,2004年和2006年的著作最多,各出舨了ll部相关著作(详见图1)。

此外,根据笔者以“教育管理学”为关键词,在学术期刊网上进行精确跨库检索,共检索到包含“教育管理学”题名的文章176篇。之后,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鉴别,其中与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研究对象等相关的文献共78篇,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优秀硕士论文2篇(详见表1)。最早以论文的方式探讨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学者是王亚朴,他于1984年在《高等教育》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文章,提出要科学地规定研究对象,明确划分研究范围。之后,国内学者开始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我国学者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学科体系的构建、教育管理学的逻辑起点、概念体系等方面来探讨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最早以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为文章题目的学者是张新平,他于1994年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教育行政学研究对象的思考》的文章,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论文共有8篇,占教育管理论文总数的13.3%。

明确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要回答教育管理学是研究什么的问题。在“教育管理学究竟研究什么”这一问题上,国内的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在分析和比较这些观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教育管理“问题说”、教育管理“规律说”、教育管理“现象说”、教育管理“活动说”、教育管理“过程说”和教育管理的“大观念说”等。

1.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

张济正先生在1990年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学校管理学导论》中论述了学校管理领域中的管理活动和规律,并写到:“学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存在于学校教育现象的领域中,是有关这一领域内的管理方面的特殊矛盾性。学者黄云龙和安文铸是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的主要倡导者,他们明确提出特殊矛盾性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黄云龙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中指出:“教育管理学的特殊矛盾性就是教育系统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资源的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的运动规律。我们构建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就必须紧紧把握住‘教育资源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个特殊矛盾性,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安文铸认为“教育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一特殊矛盾就是教育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同提高教育质量与教育管理效益之间的矛盾。它揭示了教育管理活动的根本性质,也揭示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性质。教育管理学正是围绕这一矛盾的具体形式而展开的,涉及到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活动中的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各方面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

2.教育管理“问题说”

张济正先生在其《学校管理导论》中首先提出了“学校管理学研究学校和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管理问题”的观点0。

黄兆龙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问题”,即“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的科学。

吴志宏教授也认为:“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行政学以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机关怎样管理教育事业,怎样通过各级学校落实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依据什么样的管理原理来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何从经费、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为实施良好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等问题。”“总之,教育管理学以学校组织的管理为核心,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

李保强教授认为:“学校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限于学校内部管理,它主要研究学校管理的基本矛盾和一般性问题。”黄崴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中将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我们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管理问题’。”同时,黄崴教授把教育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包括:教育管理的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教育管理的经验问题和概念问题、教育管理的常规问题和革命问题以及教育管理的“真”问题与“假”问题等。

3.教育管理“规律说”

刘文修先生认为:“教育管理包括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这些管理工作的科学理论和行动规律的科学。”

陈孝彬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管理学》中这样写到:“教育管理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是一门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以教育管理过程及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张济正先生认为:“教育行政学应以国家教育行政组织对各类教育事业与所属教育机构进行有效领导和管理活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

肖宗六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行政和各级各类学校工作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有两大分支,一是教育行政学,二是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是研究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的科学,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工作规律的科学。”

4.教育管理“现象说”

安文铸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活动的现象与本质,并揭示教育管理活动的普遍原理与规律的科学。”孙锦涛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的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他把教育管理现象分为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等四个方面。

张新平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管理学导论》中提出了“大教育管理学”的构想,并将其定义为:“是一门致力于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现象,谋求教育管理改进之道的社会科学。”我们不难看出,张新平也将教育管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5.教育管理“活动说”

陶增骈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地管理……高等教育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的管理活动。”

薛天祥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它当然要研究其本质及与管理过程有关的全部规律,然而,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驾驭规律。……因此,教育管理学的逻辑终点只能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与方法上即终止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各种管理活动和方法上。”

黄志诚认为:“教育管理学是建立在教育学与管理学两门学科基础上的交叉科学,它主要是运用管理学的原理与教育学的基本思想、理论与原理,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研究教育系统中的管理问题,揭示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

6.教育管理“过程说”

陈孝彬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以教育的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及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使有限的办学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

林昌华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7.教育管理“大观念说”

杨天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管理’,它涵盖了古今中外一切的教育管理活动,既可以从静态层面表述为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教育管理现象或事实,也可以从动态角度表述为包含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管理活动或过程,还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术语从宏观与微观及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表述为教育管理系统,并可以从目的、原因、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上表述为教育管理的现象与本质或是教育管理的活动与规律等。”“也就是说,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的整体为其研究对象。”

2003年杨天平又对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新的界定。他认为:“其一,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长时段大空间的概念。其二,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融研究内容、范围、目的于一体的概念。其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衍变日趋多样化的概念。”

三、对现有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评价

1.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存在的问题

张新平教授认为:“在分析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的时候,还存在如何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问题。如果不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就不能得到两种矛盾的差别性,从而将陷入抽象的研究。”此外,“教育管理矛盾性说有过度追求效率的倾向”。

2.教育管理“问题说”存在的问题

孙绵涛教授认为:“因为问题只是现象中的‘问题’的方面,现象中还存在着‘非问题’方面,以问题作为全部的现象加以研究同样也是一种以偏盖全的做法。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对教育管理现象四个层次范畴的分析,只提到研究教育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到底属于哪个层次范畴的问题是不明确的,这种研究不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学的体系。”并认为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于“问题”过于狭窄,主张“从一般意义上来谈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把研究对象的范围放宽一些”。

张新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问题说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讨论和回答,如:究竟如何界定和理解“教育管理问题”,将教育管理问题划分为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常规问题和革命问题,以及“真”问题与“假”问题,并认为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上述所有方面的问题,似乎存在将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过度泛化的缺陷,教育管理问题说具有无法克服的“技术性”倾向等。

3.教育管理“规律说”和“现象说”存在的问题

黄崴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是通过对其对象的研究找出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或规律,教育管理规律是教育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研究对象本身。另外,如果说教育管理规律是研究对象,就意味着教育管理规律已经呈现在研究者的面前,就不需要探求什么教育管理规律了。”

黄崴教授和学者郭方都认为,教育管理学中的现象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研究所有的现象。此外张新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现象规律说的根本问题在于,它事先用一种‘自然科学’的视域设定了教育管理现象及研究内容,但是,对于这种以‘科学’的方式来把握教育管理现象的努力以及将教育管理科学化的诉求,我们必须慎重地分析。”

4.教育管理“过程说”和“活动说”存在的问题。

学者郭方认为:“无论是教育活动说还是过程说,它们显然都带有一般管理学的色彩。一般管理过程是共性,教育管理过程是个性,我们在强调两者的统一的时候,又如何来着重突出教育管理过程的特殊性?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于‘活动说’力求从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对其对象进行描述。……如何通过这种活动来揭示其对象的本质,则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黄崴教授认为教育管理活动作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逻辑上看,有同义语反复之嫌。如果这样的话,可以说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政治学是研究政治活动,这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明。”

5.教育管理“大观念”说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育管理“大观念”说所阐述的与其说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还不如说是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作为研究对象,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但研究对象的核心不能改变。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的立足点,如果研究对象不断变化,就会增大这门学科的不稳定性,进而使该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陷入混乱的局面。此外,该观点也没有明确具体地指出教育管理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也就没有阐明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

四、从现有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中得出的启示

从当今国内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在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起点和着眼点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也是众说纷纭,这反映出理论界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尚未达成共识,教育管理学这门学科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阶段。尽管目前的几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并受到了国内部分学者的质疑,但也正是基于这些专家学者之间的探讨,我们才有可能勾画出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较为完整的图画。

笔者认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但这里的“活动”是个广义的概念。从纵向上看,它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高层次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系统与政府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活动;中层次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活动、管理活动和保障活动;基层的教育管理活动包括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教育内容和教育媒介之间,即所谓的教育活动要素之间的活动。从横向上看,教育管理活动包括教学实践活动、教育理论的探索活动和教育管理中具体的管理活动。

此外,只有把教育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从对教育管理活动的研究人手,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构建教育管理活动高效合理的制度体系、探索教育管理的内部规律。也就是说,把教育管理活动作为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内核,而对于教育管理问题、教育管理过程、教育管理规律、教育管理矛盾、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都是围绕教育管理活动的研究而展开并不断细化的。因此,教育管理活动才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 对象研究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bject was have been long time, the object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udy of reflection may promote a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dvanc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discipline nature belongs to subordinate subject pedagogy. The research object is not an ontological concept, but an epistemological concept. Education management phenomenon is the object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udy,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ory and reality, it is generated, to be constructed. Because education management object defin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so today, the research is still ongoing.

Key words: Education ManagementObjectStudy

中图分类号: [G40-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世人的关注,从古至今对于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化、信息化的进程完善,教育现象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伴随而来的就是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多。特别是1997年以来,国务院由于一定的原因将教育管理学科脱离教育学学科而将其强制放在管理学学科下设为二级科目以来,我国教育界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反思与构建研究也越发的深入,同时也带动了对教育管理对象的研究。但至今为止国内外仍没有比较统一的观点,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国内教育管理对象研究

对一个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是推动学科发展、推陈出新的无止境的过程,也许这种探讨得不出一个普遍接受的结论,或者仅仅是提出某种观点成为一家之言而已,但这种反思本身对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和完善无疑是极为有意义的。教育管理现象就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来说。这在我国教育管理学中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略有差异的是,有些文本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这一点。而有些文本鉴于教育管理现象一词过于笼统、模糊,且有套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 这种程式之嫌。而间接地将其变换了个说法。譬如说:有的文本不说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现象而说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事业和学校的管理、领导等所有的教育管理事项。有的文本将现象转换为职能,强调教育管理学主要探讨教育管理职能以及活动规律。也有的认为教育管理学着重探讨教育管理人员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还有的文本将现象转变为过程,主张探讨计划与决定,组织与协调,领导与激励等。

我国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现象说”,即把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为教育管理现象。代表人物有(1)孙绵涛:他认为教育管理现象不是一个单一层面的现象。它由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四个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不同层次的范畴体系所组成。在教育管理现象中:“有了疑问”的教育管理现象和“没有疑问”的教育管理现象都应该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事项。研究教育管理现象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揭示教育管理的本质。还要对本质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达到对教育管理的深刻认识。[1];(2)张新平认为教育管理现象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研究之前人们就以一种先在的、主要是“科学” 的存在设定了教育管理现象。其重要表现是,绝大部分教育管理学都宣称揭示规律,都用二元的视野透析教育管理现象,都强调研究事实,都采用简化和理想化的思维方式,都标榜自己是“科学”。但是,仅以“科学” 的察看方式透视教育管理现象。只能带来“片面性深刻”,只能遮蔽本真的教育管理现象。因而,目前尚需建立一门“大教育管理学” [14];(3)安文铸:认为教育管理现象不是单纯的教学或者是日常活动现象,它更深本质的设计到教育过程当中的人文、文化、氛围等,而且教育管理现象更多的应该偏重于学校未来的建设和思考当中。

二是“规律说”,把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1)萧宗六:他认为教育管理学特别是现象每个国家都存在各自的特有的现象,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他强调要尊重各自的历史规律,而不是照搬照抄,尤其他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教育行政改革现象的看法[13];(2)陈孝彬:教育管理的目标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划分,从而针对不同的个体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育特别是出现的相关的教育现象都是有迹可循的,他提倡素质教育改革;(3)刘文修:认为高等教育是历史的产物,特别是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相伴随的教育管理现象也是相对的,现象的本质是人类历史的归宿等。

三是“活动说”。如陶增骈就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地管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活动。” [3]

四是“问题说”。这种观点将教育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秦梦群、张济正、李保强、黄崴。

五是“过程说”。如我国学者陈孝彬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学科。[4]

六是综合说,如吴志宏就认为,“教育管理学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现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其研究对象。”

国外教育管理对象研究

尽管教育管理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管理理论,但教育管理理论有自身的特性。卡尔伯森运用历史的方法,把1875年到1985年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走向研究;信息化

21世纪是一个新纪元,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对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朝着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在朝着新方向不断前行的途中,必将出现全新的研究成果。教育工作者应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促使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简述

建国初期,教育工作者将教学管理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教学管理学研究成果的发展情况,可以将我国的教学管理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前期阶段

1949年~1977年。建国初期,在历史因素的作用下,国内教育体制完全参照苏联,而我国为了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大部分资源都投入经济建设方面,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漠不关心。总体来说,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内鲜有探讨教育性质和特点的文字发表,导致教学管理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2.初步发展阶段

1978年~1989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同时,各类学术研究也在这次思想解放的运动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教学管理学也在此时有了初步发展。在这发展初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制订教学计划并建立出初步的教育体系,以推动教育工作步入正轨,进而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因此,在这一时期,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经验性的学术研究和初级的理论研讨,同时,各地也陆续成立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组织,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研究论文。

3.稳步发展阶段

1990年~1999年。随着改课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国人民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学术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高涨。在这个阶段,学术研究工作者对教学管理学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来解答教学管理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取得了重大成功。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意见,还为教学管理学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4.飞跃式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教育事业更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学管理学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大批专业人才,建立了专业的研究团队,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题也越发多样化,促使教学管理学更加繁荣发展。

二、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完成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地的教育研究组织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对这些学术论著的研究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发现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完成的主要工作。第一,完成了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工作;第二,完成了针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建设反思性研究工作;第三,完成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数学的研究工作;第四,完成了教育管理学范式的整体研究工作;第五,通过借鉴外国的研究成果充实国内研究的主体。

三、近年来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观察

近年来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情况,对于学术研究的主体已经不再单一,而且研究的成果、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体等内容也极具时代性。总结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存在这些特点:第一,丰富多变的研究主体;第二,研究成绩显著;第三,专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加;第四,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宽;第五,研究的方法趋向多元化。

四、国内教学管理学未来发展的走向

尽管近年来国内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硕果累累,值得庆祝。但是,教育管理学依然存在可以优化的地方。第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并强化教官管理的基本理论探讨;第二,致力于完善教育的管理体制,改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某些难题,进而推进国内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五、结论

新纪元就应该有新气象,为了推进教学管理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突破自我、抓住机会,为教学管理学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不断奋斗,寻求一条适合当前社会大环境的教学管理学发展道路,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袁圆 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傅飞翔.探讨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研究的走向[J].赤子(上中旬),2014(13):181.

[2]张伟坤,黄崴.近十年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2):26-31.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9篇

所以,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宏观理论也可以称做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学。

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微观理论以远程教育院校机构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远程教育院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以及为了保证远程教学的正常运行、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而开展的各种行政的、教学的和人员(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因此,远程教育管理学的微观理论也可以称做远程教育学校管理学。远程教育的系统分析界定了课程、学生、行政和后勤四个主要的子系统,远程教育学校管理也可以对应地划分为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等。通常将对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通称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而将行政管理和后勤管理通称学校行政管理。此外,可以将对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单列为人员管理。

于是,远程教育管理按对象(目标)和内容(职能)可以划分如下图所示。

远程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即建立在多种学科理论的综合和创新上。除了远程教育学科外,主要的还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学科理论又是建立在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基础上的。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管理同科学和技术一起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文化发展的产物。从社会组织和人类行为的角度看,管理就是组织的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引导组织中的被管理者有序地行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发挥作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由此可见,管理具有以下诸方面特点:•管理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种行为;•管理的功能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管理是由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构成的有序活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决策;•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边活动的过程;•管理总是在特定的不断变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进步,近代管理科学(广义)已经经历了从传统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传统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泰罗(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Fayol)的一般(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和管理过程理论以及韦伯(Weber)的官僚等级组织的行政集权管理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建筑在马斯洛(Maslow)等人的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以及沙因(Schein)等人的关于人的特性的个体行为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阿吉里斯(Argyris)和麦格雷戈(McGrego)等人的人力资源学派(个体行为学派),建立在关于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团体行为学派和组织行为学派等。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则有巴纳德(Barnard)的社会协作系统理论,西蒙(Simon)的决策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管理科学(运筹学)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经理主义理论(经验主义学派)等。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进展以及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管理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从教育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此后,随着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教育管理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化,逐渐形成了以官僚等级行政集权制为特征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科学管理为中心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人本主义哲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组织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以及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体系等。所有这些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对远程教育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各自的借鉴意义。

二、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中,远程教育是一种历史尚不久远的新兴的教育形态。各国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远程教育的行政管理既有共性,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从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诸方面进行讨论。三、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远程教育的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在此,政府分权体制主要是指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对远程教育管辖权限上的分工。在西方许多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传统院校的教育管辖权主要归州政府,但对远程教育领域,中央政府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干预。这一方面体现出远程教育对于实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远程教育物质技术基础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中央政府的参与是很难组织实施的。

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曾积极推进互联网的更新换代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则从20世纪70年代起,始终一贯地关注并推进革新和发展远程教育的政策、举措。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曾经成立了多个专门委员会论证在澳大利亚建立全国范围的开放大学的方案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问题,并最终导致了在80年代末的陶金斯革命:将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集中到经论证由联邦政府认定的全国8个远程教育中心。

自90年代初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又开始鼓励全国所有的大学继续和技术教育学院开展远程教育并投资创建了澳大利亚开放学习联合体。在英国,开放大学则由英国政府创办并直接管辖。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常由中央政府创建并直接管理面向全国的开放大学或远程教学大学。

这样,便于利用国家乃至军队系统的广播电视系统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短期内迅速、大规模地发展教育。在印度,既有中央政府管辖的面向全印度的国立开放大学,也有地方政府管辖的邦立开放大学。在我国,则采取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政策和规划、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工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都是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多层次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央院校由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领导和管辖,各级地方院校接受对应级别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形成了学校教育系统与国家行政系统并行设置的独特体制。远程教育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是指政府教育部门如何分类指导和管理各种教育院校。

比如,在我国,首先将教育院校分为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两类,而将大多数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院校归入成人院校。与此对应地,就有两种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普通高校入学考试和成人高校入学考试。这种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在现实中已经显示出其不适应来。首先是不适应统一的教育市场。

事实上,独立设置的远程教育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全方位的开放,应届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早就是这类远程教育院校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而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规模也已经有了重大发展。其次,上述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不适应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事实上,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深入人心和终身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鸿沟正在变成一种人为的障碍而被日益抛弃。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抛弃了这种普通院校和成人院校人为分割的双轨制的院校分类管理体制,实施面向全体国民的终身教育院校设置体制。更进一步,对远程教育院校和传统校园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也在受到挑战。那些双重模式院校远程教育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分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重要。这在澳大利亚校外教育的综合一体化模式及混合模式注册学生的发展中尤为明显。美国的传统大学正在纷纷开设网络课程,并承认通过远程学习网络课程获得的学分。日本文部省已经制定了将传统校园学习取得的学分同远程学习取得的学分组合的政策,即自1998年起,接受远程教育取得的学分上限从原来的30分提高到60分。这一政策同大学间学分互相承认和转换的政策一起将推动日本开放的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传统大学空间合作系统的发展以及虚拟大学的诞生。英国开放大学在创建初期曾经规定了学习者入学年龄下限,以表明不与普通大学争夺青年学生生源。如今,开放大学依然是英国成人业余高等教育的最大提供者,但同时也招收高中毕业生。

英国开放大学的许多课程教学材料被英国其他大学广泛采用,其课程学分被英国其他传统大学所承认。截至1998年,有7万名学习了开放大学课程的学生最后在英国其他大学毕业。四、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远程教育的管理机制是指政府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机制,即是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学校还是政府对实行自治的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在世界各国,对于双重模式院校举办的远程教育,各国政府通常采取宏观管理的机制,即通过立法、规划、拨款等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

因为双重模式院校原本都是由传统校园院校介入远程教育市场发展演变而成,这些传统校园院校本来就享有办学自。但是,对于独立设置的单一模式的远程教育院校,情形就不完全一样了。像英国等国的开放大学,大多是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在财政、考核、学分认定和授予学位、课程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开发以及课程发送和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诸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比如,这些开放大学有权依据教育市场的需求提供大学学士学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同时,这些开放大学的招生、考核、学分认定和学位授予也都属于大学自治的权限,政府并不干预。我国政府对广播电视大学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实行另一种行政管理机制,体现出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特征。例如,对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是办成一所大学还是办成播课中心或管理机关的争论。本论文由

ref="/">整理提供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还是教育部直属机关?长期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并无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权和学位授予权。在高等教育层次上,长期限于高等专科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开设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报告被长期搁置。广播电视大学也没有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评审权。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高等专科教育试点,更将电大课程的考试权交给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切反映了我国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独立设置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机制,学校缺少完整的办学自。广播电视大学一直在努力争取从各级政府那里取得更多的办学自。

最近教育部终于决策承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部属重点高等学校,允许其办成教学实体,即成为享有高等教育法权利和义务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的高等学校。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更是由各级政府直接主办和管理的。委托承办的主考学校或其他机构只是负责课程资源的建设和考试命题,整个自学考试的专业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均直接由各级政府中的自学考试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办和管理。

五、远程教育的立法在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上,有一些知名的远程教育院校是由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府领导人直接倡导建立的。比如英国前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和英国开放大学,我国的邓小平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但是,各国都十分重视远程教育的立法,认为立法对规范和发展远程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西方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立法及远程教育院校法律地位的确立通常需要经历较长的准备、论证和立法程序。比如,英国开放大学从威尔逊1963年提出创建开放大学的倡议,到1969年英国国会通过皇家法令正式建立英国开放大学,共经历了6年时间。又经过了2年筹备,英国开放大学在1971年才开始招生开学。

再如日本放送大学,早在1967年即在文部省就有了“关于使用视频和音频广播于教育播出的模式问题”的咨询备案,1969年通过答辩一致同意着手建立放送大学,中经文部和邮政两省向内阁会议提出报告并进行长时间的可行性论证,终于在1981年以国会第80号法令《放送大学学园法》公布实施,前后经历了12年。

又经过了4年筹备,日本放送大学在1985年才正式开学。与此作为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立法经历的时间通常较短。比如,泰国从1978年普密蓬国王亲自签署法令批准成立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的议案,到1980年招生开学共用了2年时间。上述法令明确指出苏可泰开放大学是泰国第11所国立大学,享有其他国立大学同等的自治权。同时规定,苏可泰开放大学是一所使用函授、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实施远程教育,有利于学生自学而无需到固定教室上课的大学。

依据法令,苏可泰开放大学的宗旨是:1.向公众提供自学的机会,而不必受非到课堂上课的限制;2.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3.是所有的成年人(不受年龄限制)都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技能和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4.向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敞开高等教育的大门。再如,巴基斯坦在1974年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人民开放大学的议案,1985年即招生开学,1977年改名为阿拉玛•伊克巴尔开放大学。上述议案规定开放大学除了要履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般职责外,重点强调了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即教育要面向社会,要为大众服务。

我国远程教育的立法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在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确立了要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法治、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但总体而言,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一样,我国教育领域的立法和法制也表现出相对薄弱和滞后的问题,远程教育的立法和法制建设尤其如此。

这主要表现在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健全。以我国广播电视高等教育为例,立法滞后表现为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实行的是“先上马,后备鞍”,即先建校、招生、开学、授课,后制定各项法规制度和明确规范的设置标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大多数省级广播电视大学都是于1978年建立、1979年全国统一招生开学授课。而我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是1988年制定并颁布试行的。此后,关于远程教育的立法工作又长期停滞不前。

法制建设不健全还表现在我国远程教育的法规制度几乎全都是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决定,还有众多的会议纪要等,至今尚无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有关远程教育的法律法令。例如,在广播电视大学创建初期,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召开了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方案》(1978年)。会后(1979年),由国务院向全国批转了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而且,有些政策规定始终只是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的回函或电话答复记录。这些有关远程教育的行政法规、文件决定、回函回电不配套、不完善,对其内容的解释不统一、执行不力,且缺乏监督。

此外,对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其规定的高等学校办学自等条款是否适用于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等问题也没有明确的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于是,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中存在两大难题:定位问题和投入问题。我国广播电视大学长期以来存在的对定位问题的反思和争议,直至对“电大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从反面表明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滞后和法制的不健本论文由论文由整理提供

/">整理提供全。

因为对远程教育、对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学校的定位,即对远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地位和作用,对各级各类远程教育学校的设置标准和办学自的立法,是依法对远程教育实行法治和行政管理的基础。我国远程教育立法的滞后以及有关行政法规文件中对远程教育体制、机制和设置诸方面内容的不明确、不配套和不完善,即定位不明确,给远程教育的法治和管理带来了困难。其次,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初期存在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各级政府对相应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财政拨款没有明确统一的户头和标准等问题,也从反面表明了远程教育立法和法制建设的薄弱及其带来的不利后果。可以理解,这是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转型过渡时期的一种特征。而且,我国也不可能像英国或日本那样经过多年的论证和辩论,再通过立法后组织实施。这在广播电视大学建校初期会贻误时机。

而且,在当时(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法制普遍不健全的环境下也不现实。问题是此后的20年中远程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旧滞后。可以相信,我国远程教育界对立法和法治的强烈呼声以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立法和法治的日益重视会使远程教育的立法和法治逐步走向健全。六、远程教育的财政远程教育的财政,广义地说,就是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的分担问题;狭义地说,专指国家财政(各级政府)如何承担远程教育的经费及其拨款机制问题。国际远程教育界普遍认同:对于远程教育的费用,应该实行“谁受益、谁承担”的分摊准则。谁是远程教育的受益者呢?通常认为,远程教育的三个主要受益者是国家、社会和学生。•国家:远程教育承担着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职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各级政府理应对远程教育增加投入,进行财政拨款。•社会:远程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生产性投资,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国民收入的增长作出了越来越巨大的贡献。远程教育以其培养的人才,生产和传播的知识,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从而对社会各产业部门增加产出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因此,社会各相关产业和企业雇主是受益者,理应承担远程教育的部分费用。•学生:接受教育对学生本人而言也是一种投资,将会带来包括经济收益在内的各种回报。学生接受了远程教育,增长了知识才干,为其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资本。

所以,学生也是受益者,也应该承担部分远程教育的成本。至于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在国家、社会和学生之间如何分摊,这在不同的国家,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在各类不同的远程教育院校和项目之间是很不相同的。英国开放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20世纪80年代初,学位教育计划经费的82%由英国教育科学部直接拨款,16%来自学生所交学费,2%来自各种课程材料销售所得和其他财源。

继续教育计划的经费原则上要求自筹解决,大约60%~70%来自学生交费收入,其余的来自社会各种专门的基金组织。自进入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执行新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拨款,增加学费收入在整个预算收入中的比例。日本放送大学的经费,70%以上由国库财政拨款提供,30%以下依靠收取学费和其他渠道解决。

美国联邦政府承认美国国家技术大学为非营利的免税机构并立项。国家技术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学生所在的企业公司。这是因为,国家技术大学提供的主要是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工程师在职继续教育。学生都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不离岗学习。所以,各公司不仅承担了其学生雇员的学费,而且出资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并向国家技术大学支付一次性开办经费。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经费来源实行国家、社会和个人多渠道集资的体制。

依据20世纪80年代末对广播电视大学投资效益的评估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经费来源的基本结构如下: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约占52%,社会(办学部门、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集资约占40%,学生交费约占5%,其他收入约占3%。在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约占7%(因缺乏可靠数据未将卫星教育电视专用频道的通信费用计入),省级财政拨款约占40%,地市县级财政拨款约占53%。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随着非义务教育阶段适当增收学费的政策出台,广播电视大学经费来源中,学生个人承担的部分增加了。

随着网络教育的开展,学生个人承担的计算机设备投入和通信费用的增长是远程教育成本核算中又一个需要考虑的新因素。各国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仅在远程教育运行成本中所占比重不一,而且拨款的体制和机制也不相同。英国开放大学是同其他英国国立大学一起由英国政府设立的大学拨款委员会组织实施年度评估和拨款。日本放送大学的财政预算拨款,则由日本国库依据《放送大学学园法》规定执行。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财政拨款由相应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掌握,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各地广播电视大学对各类学生的收费标准则每年由学校会同当地政府的物价部门商定。

高等教育管理学范文第10篇

【摘要】本文拟从对高等教育管理和多元文化的基本概念的认识着手,简单阐述多元文化下大学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多元文化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理性抉择,从而实现在多元文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高教管理改革多元文化科学管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主要是在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高校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高校外部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当下多元文化已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因此,为了更好的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我们有必要对多元文化和高等教育管理的有关知识有个清晰的认知。

一、对高等教育管理与多元文化的认识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与规律

1.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

高等教育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的活动主体、活动目标、活动对象的自组织系统,这就使得高等教育管理同其它社会系统的管理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系统的总目标及功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发展、创新科学技术并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高等教育系统有限的资源投入与高效地实现高等教育总目标的矛盾。

2.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

(1)第一,“两重性”规律。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统一规律。高等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性;高等教育管理的共同性;高等教育管理的技术性。而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历史继承性;二是高等教育管理具有政治性。

(2)第二,“二重性”规律。高等教育管理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矛盾的统一。所谓封闭性是指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矛盾而在高教系统内部自我运转和良性循环的性能。开放性是指在高教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实现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能。

(二)多元文化的内涵界定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二、多元文化下大学的地位与作用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文化加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伴随着大学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多元文化发展的现状也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内涵及功能,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把大学推向社会的中心,这无疑是时代赋予大学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大学由此成为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核心。

大学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是指,大学日益成为社会文化创造、传播、交流、革新的总动力,大学依托其自身的优势引领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指,大学具有积淀已久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对高尚精神价值理念的追求,并引导社会主流文化,推动社会文化多样化发展进程。

三、多元文化下如何推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一)树立“复杂人”的教育管理思想

教育管理糅合了社会各领域有关人性的看法,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其中,美国管理学家沙因归纳的有关“复杂人”的人性假设是对以往人性假设的发展,适应了当今多元文化发展对人性的要求。“复杂人”假设认为,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间和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还应因时因地而异。

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这一发展的事实,充分调动被管理者的改革积极性,尊重他们异样的价值观,积极与持不同信仰观点者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多元文化的态势下顺利进行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

(二)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

如何恰当地处理政府与高校的关系,这关系到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成败。我们应当改变过去那种中央统的过死的局面,让高校拥有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力,从而为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制度条件。在目前这种多元文化的状况下,大学办学自的拥有尤其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办学体制上使高校放开,才能使它们拥有不同的办学价值理念、不同的办学规则,从而使得高校能更加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现状。

(三)改革高校教学体制,调整大学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多元文化下的高校要想引领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调整不适当的培养目标,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宽广的文化视角、多样的文化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作为多元社会核心的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大学就应当改革教学体制,将学生放置到教学的核心位置,使他们参与到整个教学的流程中来。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会得到极大的张扬,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多元文化的竞争中,才能使得高校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四)改革高校师资体制,加强人事管理,培养一批适应多元文化的高校管理和教学人员

高校要想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多元文化视角就必须招募到一批同时具有多元文化胸怀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高校应当秉承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聘理念,将具有各种文化价值观的人才吸收进来,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表达、展现自身独特价值理念的平台,从而在学校中形成一个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浓厚的局面。与此同时,学校的管理人员也应当配合这种思想自由的氛围,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全校师生的理念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加强高校学术、科研管理,使得高校能够引领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

在当下,高校之所以能够更好的、更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各领域的建设中来,这跟高校固有的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分不开的。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的社会子系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成为一个开放的办学系统,它对社会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因此,高校要想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大局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自身改革,给高校学术创造一个能够自由发展的平台,加强学术科研管理,打击各种学术腐败行为。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科技发展的助推器。

四、结语

高等教育管理作为高校冲向社会核心地位的有力武器,必须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否则高校的管理体制终将成为高校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潮流的绊脚石。我们既要在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又要在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计划中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勇.当代西方管理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6.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

[3]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01.

[4]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5]陈世联.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2007,11.

上一篇:研究生案例教学范文 下一篇:机关单位人事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