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9:36:35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将服务产品同有形商品区分开来,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许多市场营销专家从产品特征

购角度来探讨服务的本质。大多数服务产品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不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性”可

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产品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

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肉眼看见其存在。同时,服务产品不仅其特质是

无形无质甚至使用服务后的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

“利益”的存在。例如,汽车出现故障,车主将车子交由汽车修理服务公司处理,但车主在取回车

子时,对汽车维修服务的特点及经修理后的汽车部件是否全部恢复正常,都是难以察觉并做出判断

的。

然而,服务产品真正百分之百具有完全不可感知件的特点的极少。反之,很多服务需要有关人

员利用有形的实物,才能正式生产,才能真正提供及完成服务程序。比如,餐饮业的服务中,不仅

有厨师的烹调服务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很

多消费品或工业品是与附加的顾客服务一块出售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些有形

商品如汽车、录音磁带、录影带等,只不过因为它们是一些有效载体。对顾客而言,更重要的是这

些载体所承载的服务或者效用。由此看来,“不可感知性”并非纯粹是服务产品所独有的特征。

不过,服务市场学者进一步强调,从传统的产品概念出发,附加的顾客服务并非有形的消费品

或工业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顾客服务也就不是独立的服务产品。此外,“不可感知性”亦

非要求所有的服务产品都必须是完完全全是不可感知的,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视角将服务产品

同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区分开来,萧斯塔克曾提出“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性差异序列图”,举

例说明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区分,并强调服务产品愈是接近“不可感知性”的一极,则愈需要营

销人员运用“4P”之外的技巧,才能有效地在市场竞争中确保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西斯姆在此基础上于1981年提出了“不同类型产品评估差异序列理论”,首次全面、系统地研

究“不可感知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制定服务产品营销战略的特殊含义。根据西斯姆的分

析,大部分消费品及工业品都属于可感知性比较强的产品,对于这类产品,顾客很容易对之进行评

估从而作出购买决策。相反,大部分服务产品则属于不可感知性产品,顾客对它们的特质很难评估,

因为即使在消费和享用之后,顾客也无法根据消费经验感受到这种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而只能相信

服务提供者介绍和承诺,并认为该服务确实给自己带来所期望得到的好处。比如,病人经过医生诊

治后,只能相信医生的说法及其开出的处方;在服完药之后,也只能相信医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

待药力发作后,病情才会好转直至痊愈。

2、不可分离性有形的工业品或消费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

列的中间环节,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产品则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

性的特征,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于顾客时,也正是

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

活动或过程,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必须直接发生联系,从而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

的过程。服务的这种特性表明,顾客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病人必须向医生讲明病情,医生才能作出诊断,对症下药。

顾客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问传统的产品质

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第一,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完全排除了顾客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

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而非顾客。而在服务行业内,顾客参与生产过程的事实则迫使服务企业的

管理人员正视如何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扮演他们的角色,如何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生产过程,如何

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服务知识达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和谐进行。如若企业管理人员忽略这些问题,

则可能导致因顾客不懂其自身的职责而使服务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

顾客通常并不会责怪自己的失误反而将之归咎于企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水平低下,进而丧失日后

与之打交道的兴趣和信心。第二,服务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行为也严重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及企业和顾

客的关系。由于服务产品要按顾客要求即时生产出来,这就使过去在生产车间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

变得过时。既然不同顾客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员工是否具有足够的应

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就颇成疑问!何况,顾客与服务员工在沟通

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企业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服务过程中断,

企业也就失去了顾客。所以,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区别于那

些实行机构化和自动化生产的第一与第二产业,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

的存在,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

(如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

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于是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直接

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同是去旅游,有人乐而忘返,有人败兴而归;同时上课听讲,

有人津津有味,有人昏昏欲睡。这正如福克斯所言:“消费者的知识、经验、诚实和动机,影响着

服务业的生产力”。

差异性使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产生“形象混淆”,因为,对于同一个企业,透过两家不

同的分店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分店的服务水平显著地优于另一个分店的情形。前一分店的

顾客确实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另—分店的顾客则可能对企业的低劣服务予以投诉。这

种“企业形象”或者企业的“服务产品形象”缺乏一致性,将对服务产品的推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

响。

4、不可贮存性基于服务产品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服务产品

不可能象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

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当然,提供服务的各种设备可能会提前准备好,但生产出来的服务如不

当时消费掉,就会造成损失(如车船的空位等),不过,这种损失不象有形产品损失那样明显,它

仅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因此,不可贮存性的特征要求服务企业必须解决由缺乏库存所

引致的产品供求不平衡问题、如何制定分销策略来选择分销渠道和分销商以及如何设计生产过程和

有效地弹性处理被动的服务需求等。

5、缺乏所有权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移。既

然服务是无形的又不可贮存,服务产品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

务新产品。以银行取款为例。通过银行的服务,顾客手里拿到了钱,但这并没有引起任何所有权的

转移,因为这些钱本来就是顾客自己的,只不过是让银行保管一段时间而已。再比如,乘坐飞机之

后旅客从一个地方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此时旅客手里除了握着机票和登机牌(而这些物品,是

顾客登机前就买到的)之外,他们没再拥有任何东西,同时航空公司也没有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

让给旅客。缺乏所有权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感受到较大的风险,如何克服此种消费心理,促进

服务销售,是营销管理人员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服务产业发达的国家,很多服务企业逐渐采用

“会员制度”的方法维持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当顾客成为企业的会员后,他们可享受某些特殊优惠,

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就某种意义而言他们确实拥有企业提供的服务。

从对上述五个特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不可感知性”大体上可被认为是服务产品的最基本特

征。其它特征都是从这——特征派生出来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亦即无形性,

它才不可分离。而“差异性”、“不可贮存性”和“缺乏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不可感知性”

和“不可分离性”两大特征所决定的,同时,就对服务市场的营销行为及顾客行为的影响而言,

前两种也不如后两种特征那么深远。

对服务特征的研究都是以把服务与有形产品区分开来为出发点的。然而,企业向市场所提供的

产品既可能是有形产品,也可能是无形服务,或者是二者的混合物,从现实经济活动来看,服务通

常是与有形产品结合在—起进入市场的,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很难把服务从有形产品中独立地分离

出去。考特勒认为,按照服务与有形物质在产品中大致所占的比重,可以把市场上的产品分成五种

:①纯粹有形产品。如肥皂、牙刷、盐等产品中几乎没有附加任何服务的成分。②附加部分服务的

有形产品。这些服务通常是为了促使消费者乐意购买该产品。③混合物,其中服务与有形物质各占

一半。比如,在餐馆里往往是服务与食品并举的。④主要服务产品附带有少量的有形产品和其它服

务。如旅客乘坐飞机购买的是运输服务,他们到达终点后没有得到任何有形产品。不过,存旅途中,

航空公司会提供—些食品、饮料和杂志等。⑤纯粹的服务产品,其中几乎不会附加任何有形物品,

如照看婴儿、心理咨询等服务。

因此,要想严格地把有形产品同无形服务区分开来显然是十分两难的。正如斯密所言:“似乎

没有任何标准可以清楚地划分出两大部分(指产品与服务)的界线”。李维特更进一步认为,每—

个行业都渗透着服务,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所包含的服务成分的多少。而从市场营销学的观念看来,

虽然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在表面上体现出不同的物质特征,而实际上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是产品,

都能为消费者提供利益和满足感,只不过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罢了。所以,虽然我们界定了服务

产品的基本特征,但它只是表明服务产品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倾向,而任何一种服务也只是这些

特征的不同组合。广义地理解产品同服务的关系,其意义在于传统的营销理论和原则在服务市场领

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地照搬过来。事实上,即使对于同是有形产品的工

业品和消费品,二者在营销战略的制定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于是才有工业品营销从消费品营销中分

离出来。既然服务产品与有形产品具有不同概念及特征,那么也就必然会区别于传统产品营销的服

务营销理论和架构。

服务产品的特征决定了服务营销同产品营销有着本质的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产

品特点不同。如果说有形产品是一个物体的话,服务产品则表现为一种行为、绩效或努力。由于服

务是无形的,顾客难以感知和判断其质量和效果,他们更多地是根据服务设施和环境来衡量。②顾

客对生产过程的参与。由于顾客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如何管理顾客使得服务推广有效地进行成为服

务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③人是产品的一部分。服务过程是顾客同服务提供者广泛接触的过程,

服务绩效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也与顾客的行为密切相关。所以,人成为服务产品

的一部分。④质量控制问题。由于人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服务产品的质量很难象有形产品那样用

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进而其缺点和不足也就不易发现和改进。⑤产品无法贮存。由于服务产品

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进行,从而使服务产品具有不可贮存的特性。虽然生产服务

的设备、劳动力等能够以实物的形态存在,但它们只是代表一种生产能力而非服务产品本身。如果

没有顾客需要提供服务,就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浪费;同时,如果服务需求超过供给能力,又会因缺

乏存货而使顾客失望。所以,如何使波动的需求同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匹配,便成为服务营销管理中

的一个难题。⑧时间因素的重要性。在服务市场上,既然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是由顾客同服务提供

者面对面进行的,服务产品的推广就必须及时、快捷,以缩短顾客等候服务的时间。而等候时间过

长会引起顾客的厌烦,使其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及形象产生怀疑。⑦分销渠道的不同。服务企业不象

生产企业那样通过物流渠道把产品从工厂运送到顾客手里,而是借助电子渠道(如广播)或是把生

产、零售和消费的地点连在一起来推广产品。这些渠道基本上附属于企业的生产过程,而非表现为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培训在我国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研究该市场的特点,并探讨其中的营销规律,对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培训服务市场的机会与问题

(一)培训市场的发展机会

1.就业压力无论是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位,还是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都希望通过社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十分巨大。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3年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仅有70%,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2.传统学历教育体系的不足传统学历教育一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教材老化、知识滞后等弊端使毕业生无法马上上岗。同时,企业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为新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专业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在这两个方面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在教学方面,传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培训。在实践方面,培训机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制订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员掌握更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3.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1994年3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两种教育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职业资格制度引导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劳动者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4.办学政策逐步放宽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和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实际上拥有一种受管制的剩余索取权。

5.市场规模大培训市场规模巨大。IT、考研和英语培训市场的数字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IT培训市场受SARS影响,整个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总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据粗略统计,全国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市场总的市场容量每年超过十亿元;仅上海一地的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企业管理培训、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等,潜力更为可观。

(二)培训市场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的进入者,使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生源,一些没有办学条件的培训班使出种种招数,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国外培训机构抢占中国市场,使本土培训组织面临更大的威胁。

2.缺乏合格的培训人才随着中国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合格的培训教师十分缺乏。就拿企业培训来说,目前中国极其缺乏本土的优秀企业培训,因此许多从事企业培训的机构不得不从境外聘请专职培训教师。但是,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企业培训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资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

3.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从目前培训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大街小巷的宣传招贴、电线杆上的广告、闹市街头分发的培训简章、马路边拉起的招生横幅等等,给人们留下一种杂乱无章之感。在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行业缺少品牌企业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培训层次低、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等问题。

4.缺乏营销理念培训市场虽然红火,但培训组织普遍缺乏营销理念的指导。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二、培训市场的特征培训是由培训组织(如学校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向另一方提供基本上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培训过程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培训是一种服务,具有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无形性作为服务产品,培训是无形的。首先,培训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其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在接受培训之前,几乎无法感知。其次,在享受培训之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购买者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会努力寻求培训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会根据看到的地点、人员、设备、宣传材料、象征和价格,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培训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培训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消费者(学员)和生产者(老师)必须直接发生联系,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和学员都将对培训的质量产生影响。顾客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对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迫使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既要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演他们的角色,确保服务过程的和谐进行,又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顾客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老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也是个大问题;学员与教职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组织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所以,培训服务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三)可变性培训产品具有极大的可变性。由于培训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什么地方提供,培训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差异,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知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四)易消失性基于培训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培训产品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虽然,录音(像)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培训服务记录储存下来,但此产品已非彼产品,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顾客因个人原因中间缺课,这种损失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培训组织也不应该退还培训费。由于培训产品的不能贮存,容易造成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从而可能使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培训组织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广义产品概念来看,培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传统的营销战略和4p营销组合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但是,服务产品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布恩斯和比特纳建议对其还要加上三个“P”:人(people)、实体证明(physical)和过程(process)。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为了抓住机会,在无序但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取得成功,培训组织首先应在调研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如职业、学习动机、科目等)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核心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Target)(如新东方选择想出国人员);最后,给自己的培训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Positioning)(高端或者低端,综合还是单项等等)。

(二)4p组合的利用就产品(product)策略来说,要求要保证服务质量、合理组织培训项目、塑造培训品牌、准确预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产品。从价格(price)策略上,可以运用价格差别策略平衡供求时间矛盾,解决培训服务易消失缺陷。另外,可以根据培训档次合理运用声望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在渠道(place)上,根据组织资源和市场特点,合理选择面授、函授或者网上培训等方式。促销(promotion)在培训市场的运用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散发小广告一直是促销主流。其实,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可能可信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且成本低。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三)人员(people)人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同一个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表现不同,或者个人情绪等原因,效果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一个培训组织选择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格兰鲁斯曾主张服务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4p外部营销,还需要加上两个营销要素,即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就培训而言,内部营销指培训组织必须对直接面对学员的教师及辅助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没有满意的员工,不会有满意的顾客;交互作用的营销是员工与学员打交道的技能,尤其是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沟通直接关系培训质量。

(四)有形展示(physical)培训服务的无形性要求培训组织要“管理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例如组织可以展示自己的办公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用图片介绍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资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社会评价。目前流行的免费课程试听是展示自我、吸引学员的很好方式。著名民办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了这种方式来展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过程(process)人的行为在培训服务中很重要,而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即教学过程中。过程结束,服务也就中止。要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满意,而不是事后进行补救。教学过程中教师表情的愉悦、专注和对学员的理解与关切,以及高超的课堂气氛调节艺术,都可以减轻学员不耐烦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息因其它问题造成的不满。

参考文献: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黑龙江冰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市场竞争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223-02

黑龙江冰城律师事务所是由多年在大专院校从事法律教学工作的教授和具有多年从事律师职业的专职律师组建的,具有较强的法学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执业经验,是一支专业性强、执业经验丰富、高度敬业的律师团队。经过冰城律师多年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一直规范地运作。现下设行政部、财务部、业务部(刑事部、民商部、知识产权部、非诉讼部)、监督部及网络管理中心等部门,为冰城律师事务所现代化、规范化、集团化的发展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冰城律师事务所营销市场细分

律师事务所是一种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市场经济主体,律师行业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行业,一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一定的政治职能。但律师不等同于商人,法律服务市场不等同于传统消费品市场,推销的是法律服务和法律知识,是一种无形产品,是一种专业化法律服务。律师市场营销属于服务营销的范畴;律师职业属于共性和个性同具、职业性和商业性共存的社会职业。

律师事务所营销与传统消费品营销有很大的不同。律师事务所营销属服务业营销。现阶段,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律所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正逐步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正逐步形成现实;同时,社会竞争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共同拥有信息技术,共享信息资源,更多地开发市场,在合作中不断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由于律所没有设置专业的营销机构,使得律所营销不规范、不专业,律所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很小,律师的案源大部分依靠送案上门。因此,律所营销市场细分日益重要。

法律服务的市场细分是指律师事务所按照影响目标客户群购买法律服务的需求、购买习惯和行为等诸多因素,把整个法律服务市场细分为若干对不同法律服务产生需求的市场部分或专业领域市场。其中任何一个市场部分或专业市场都是有着相似法律服务需求的购买者群体,都可以作为律师事务所的细分市场。律师事务所作为现代法律服务企业,应该考虑怎样进行细分市场。市场细分方法有许多种,识别偏好就是细分市场的方法之一,例如:有些当事人选择特别授权委托,有些当事人则选择一般授权委托;市场细分的程序包括调查阶段、分析阶段、描绘阶段三个步骤;细分市场消费者可以分为地理细分、人文细分、心理细分、行为细分等。

冰城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市场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必须根据其自身特性进行营销研究和分析,才能进行市场细分,并结合该所基本情况采取市场定位战略,是该所营销战略的基础。律师市场细分中的市场是指由具有委托律师需求的人员和组织组成的有机整体,委托人必须具备委托律师的意愿、能力和权利。

冰城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市场细分是指依据客户明显不同的需求特征将客户划分为若干子客户群体的过程。其法律服务市场细分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客户特征细分,如地理细分、心理学细分、行为细分。二是依据客户对服务的反应细分,如客户的利益细分、委托方式细分、忠诚度细分。该所只有根据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群体来进行细分法律服务市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占领法律服务市场。

二、三位一体的市场定位战略

(一)确定“客户满意”市场目标

实施市场营销战略首先要确定市场目标,才能确保营销战略制定与实施行之有效。选择法律服务市场目标的根本在于推出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并在这一市场推出自己的品牌,满足该法律服务市场顾客群的需求。选择市场目标,首先要找准市场定位,摆脱同质化。其次要确定独特品牌形象,突出自身特色。最后要猫准目标市场,实现营销手段多样化。针对每一个不同的目标市场,需要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择市场目标就是:市场细分-找到一个目标市场-进入该目标市场-独占该目标市场-寻找新的目标市场。这样一个不断循环深化的有序过程。市场永远在不断地进行细分,律所只有主动进行市场细分和确立市场目标,才能先行占领不同领域的法律服务市场。

作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律所,法律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客户满意。法律服务需求者对律所和律师的服务质量都会有所要求,冰城律师事务所在确立市场营销战略的市场目标时,必须增强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技能,以客户满意作为法律服务市场目标。

(二)高端、中端、低端目标客户三位一体的市场定位

树立冰城律师事务所在法律服务市场的良好形象,确定该所在法律服务市场上的市场地位,是该所一项长期的需要重视和关注的战略性工作。每个律师事务所在目标客户群心目中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形象,在法律服务市场上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它是当事人对律师事务所总体营销活动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影响甚至决定着律师事务所营销活动的成败。进行成功的法律服务市场定位,可以有效地促进律师事务所市场营销;如果市场定位不成功,则会阻碍律师事务所的市场营销。

冰城律师事务所市场定位的主要形式有:(1)高端定位:树立为高收入目标客户服务的形象,选择高收入目标客户群为律师事务所的目标市场。(2)中端定位:树立为中等收入目标客户服务的形象,选择中等收入目标客户群为律师事务所的目标市场。(3)低端定位:树立为低收入目标客户服务的形象,选择低收入目标客户群为律师事务所的目标市场。

冰城律师事务所市场定位的主要内容有:(1)产品定位:树立法律服务的市场形象,是优质服务,中等服务,还是普通服务。(2)价格定位:树立法律服务收费的市场形象,是高价、中等价、还是低价;是灵活多变的,还是呆滞不变的。(3)分销定位:树立分销渠道的市场形象,是选择高档写字楼,还是选择普通场所。(4)促销定位:树立促销的市场形象,是利用人员推销、营销推广、广告、公共关系或者其他特种促销方法,还是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措施。

冰城律师事务所进行市场定位时应当考虑事务所的综合实力、目标市场特性、市场需求及服务特点等因素,为律师事务所寻找适当的市场位置。在通常情况下,律师事务所应当寻求综合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选择可以占领的目标市场,以求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冰城律师事务所选定了市场定位目标之后,如果市场定位不准确或者虽然开始定位得当,但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后,就应当考虑重新定位。重新定位是以退为进的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更有效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律师事务所设计服务和形象的行为,以便使目标市场客户群知道律师事务所相对于其他事务所的地位之不同。市场定位准确,能给律师事务所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反之,市场定位不准确,则就会使律师事务所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律师事务所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当慎之又慎,要通过反复比较和调查研究,找出最合理的突破口。一旦建立了理想的市场定位,律师事务所就必须通过一致的表现与沟通来维持此定位,并应当经常加以监测,以便随时适应目标客户群和竞争者策略的改变。

三、采用综合营销战略

随着我国律师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律师业逐渐走向了成熟的市场化,律师事务所必须重视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战略是律师事务所市场整体战略下职能战略中最主要的一部分。结合目前我国律师行业发展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冰城律师事务所营销发展现状,冰城律师事务所市场营销战略应包括: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战略、市场细分战略、营销组合战略、服务品牌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法律服务经济组织,同样可以借用现代企业中一切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模式,如体验营销战略(感官式、情感式、思考式、行动式、关联式)、员营销战略(人人参与营销、将一流人才用到市场上、不断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价值营销(服务价值、品牌价值、终端价值、形象价值)、共生营销战略(共享资源、共同促销、共同提供服务)、定制营销战略,基准营销战略、互补营销战略(原有的互补关系、相同的目标市场、过程的互补关系、创新的互补关系、共同研发的互补关系)、公益营销战略(尽显人性化、利用和通过揭示目标客户群普遍关心的具有新闻性的事件)等。

科学的市场营销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冰城律师事务所的市场营销战略。冰城律师事务所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应遵循以下5个步骤:(1)评析该所法律服务市场战略环境;(2)确定该所法律服务市场营销目标;(3)评估与选择该所法律服务市场战略;(4)在该所实施选定的法律服务市场营销战略;(5)及时进行法律服务市场营销战略调整。

冰城律师事务所营销战略应以“客户满意”为市场目标,以“市场细分”和“定位战略”为基础,以“营销组合战略”为核心,以“企业文化战略”为保障,最终加以综合运用,实现品牌战略,从而提高冰城律师事务所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该所的发展水平,最终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 岳鸿.论律师执业机构组织形式的变迁与发展[J].中国律师,2005,(7).

[2] 阎磊,王晶.股份制是律师事务所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可行模式[C]//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集,2000,(11).

[3] 李雪,王树志.公司化——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由之路[C]//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集,2000,(11).

[4] 王隽.论合伙律师事务所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律师,2005,(7).

[5] 徐立波,徐绪柏.司法与执业——律师业呼唤CEO[N].中国法制报,2004,(10).

[6] 李本森.国际法律服务自由化与我国法律服务对外开放[J].中国司法,2005,(7).

[7] 董春江.对深化结合律师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5,(6).

[8] 金鑫,徐绪柏.公司制律师事务所之构想[J].中国律师,2003,(3).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医院;营销战略;核心竞争力

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医患关系的不断恶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都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院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健康、快速、长远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医院从长远发展出发,实施战略管理,对医院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制定和实施符合医院长远发展的可行的战略。其中营销战略,就是实施战略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营销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实践主要也在美国。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市场营销的定义为:市场营销是指为创造满足个人或组织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服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过程。

(二)医院营销

根据科特勒的理论,医院营销学是辨别和满足患者与社会大众对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需要,通过与社会大众建立医疗服务价值倾向的关系,可赢利地或不赢利地(取决于医院的财政来源)满足患者对治疗和预防的需求。医院营销的出发点是为患者,即“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的重点是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营销的目的是识别并满足患者以及群众的求医需要,从而使医疗服务被群众接受,通过为患者解除病痛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医院营销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企业需要一个达到其目标的、全盘的、总的计划,这就叫战略。”医院市场营销战略是医院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制定营销战略是医院营销成功的关键。医院营销战略是把营销和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是医院期望达到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具有总体性、方向性和长远性。营销的一个基本而显著的特点是注重理性分析,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突出表现市场研究在营销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医院营销应当始于对医疗市场的研究与分析。

二、医院实施营销战略的意义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医疗市场已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患者的就医选择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应对这些市场变化,医院不得不主动采取相关措施了解自身所处的医疗市场变化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分析应如何应对这些变化,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率,保证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引入营销战略,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有利于拓展医疗市场份额

医院的主旨任务就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拥有大量的患者就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首先要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及具备哪些潜在市场,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市场的真正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不断占领新的市场,进一步拓展医院的医疗市场份额。实施营销战略能够使医院做到“知己知彼”,对自身和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展自身的医疗市场份额。

(二)有利于树立医院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医院营销不同于单纯的医院宣传,医院宣传是医院营销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营销是对医院宣传的整合、提高,是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医院通过实施营销战略,首先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了所处的市场环境,明确了具体的市场需求。然后,根据相关的调研结果,针对具体的市场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开拓新的医疗市场,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对医院进行宣传,使患者和社会更深刻的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发现医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医院知名度,扩大医院业务量,推动医院的改革发展,使医院保持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动力。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院实施营销战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了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通过多种营销手段使患者认识医院、了解医院,并通过提供针对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服务,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患者心中树立起医院的品牌形象,从而使患者成为忠实的客户,而这些患者同时又会成为医院的潜在宣传者,使医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了解患者需求,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质量,使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符合患者需求的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传资料、互通健康信息、定期回访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从而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使患者能够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能够了解医院的整体文化氛围,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这些都为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激励竞争,许多医院开始进行战略管理,从宏观层面对医院的发展进行分析、规划,而实施营销战略就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医院营销分为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首先应该进行内部营销,使医院员工了解医院的价值观、医院文化等。医院的营销战略应该提倡全员营销,营销不只是管理者的任务,而是医院全员的共同责任。将营销理念融入职工的日常生活中,使医务人员具备一种在平时的医疗服务活动中向患者展示一种良好的职业形象,树立医院的形象的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了解并融入医院文化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集体荣誉感、使命感,增强医院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医院如何实施营销战略

(一)分析医疗生服务

市场环境,进行市场定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绝对的优势,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必须制定一套全面的、稳定的、长远的、符合医院长期利益的营销战略。就必须对医院所处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环境,明确医院具备哪些已经存在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与他们相比医院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是什么,同时又存在哪些劣势。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需求分析,了解患者目前的需求是什么,有哪些潜在的市场可以开发等,并结合市场需求及医院自身的条件进行市场定位,并采取市场宣传、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等一系列营销手段,占有相应的市场。

(二)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当前,医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理念,大部分公立医院认为作为公立医院不应该进行市场营销,有营销意识的许多医院的营销手段也只是广告轰炸、有偿新闻、价格战等,方法比较单一。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趋向于多样化且理性化,一贯地采用单一的营销手段会导致人们不信任感和厌倦情绪。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医院应该借鉴企业的多种营销手段形成立体、系统的方法组合,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手段。

在进行宣传的同时,更要注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面对患者、人性化的服务需求,医院应该开展患者回访、社区义诊、慢性病健康教育、患者沙龙等活动。通过参加些活动,使患者感受到医院提供的人性化服务,感受到医人员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时也在患者心目中树立了医院的形象,提高医院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实施品牌营销

“品牌”是西方营销学的一个词汇,它是产品及产品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互动关的反映,它既象征着产品的值、特点、形象和供应者的努力状况,同时又体现着消费的需求、利益、感情、个性价值观。品牌是财富的象征是竞争的利器、经济发展的宝,医院的品牌是给病人提优质服务,是无形的产品供病人选择。医院品牌是医院知名度、美誉度的反映,也社会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品牌是无形的,是通过组织平时的努力不断积累的。医院要想具备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树立医院品牌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名品牌、专科品牌、人性化服务品牌等。而医院的品牌是通过医院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疗服务,得到患者的肯定和信赖,从提高医院的患者满意度和知名度而形成的。目前,疗市场的竞争己逐步转向品牌的竞争。因此,必须坚持“患者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形成医院自身的品牌效应,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医院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良好的医院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长久化的根基。…医院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医院文化之间的竞争,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院文化由价值观和医院精神(医风医德、价值标准、经营理念)、制度文化(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行为文化(领导行为、员工行为、文化仪式)、物质文化(环境条件、医院标识、院训院歌、文化网络)四个层次的内容构成。因此建设一种良好的医院文化,就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都给人们留下一种良好的印象。医院的全体员工生活在一种以人为本的共同文化氛围中,就会加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医院的文化,对医院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也就达到了医院营销的效果。

四、典型案例分析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房地产业 服务营销

一、服务营销及房地产营销的趋势

作为服务营销基石的“服务”概念,营销学者一般是从区别于有形的实物产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界定的。非利普科特勒把服务定义为“一方提供给另一方的不可感知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或利益”。而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则将其定义为“主要为不可感知,却使欲望获得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一般而言,与有形产品相比,无形性是服务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它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的很多元素,无形无质。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肯定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最后,顾客在接受服务后难以对服务的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

中国房地产营销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从局部到全局、从单一到综合的这样一个过程。随着中国房地产开发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房地产营销本身所存在的不足,房地产营销必将继续向前不断发展。其主要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服务营销的思想将逐步深入到房地产的营销过程中。一直以来,房地产业都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范畴,房地产业具有一些显著的服务特征。随着服务营销理念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服务营销中的相关思想和营销方法将被房地产业普遍接受。全程整合营销将是未来房地产营销的主流。将整合营销的理念运用到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营销中,这是未来房地产营销的主流。

二、基于服务营销的房地产营销组合模式构建

服务业的营销是服务营销研究的传统领域,服务营销的相关理论自然可以用来指导属于服务业的房地产营销。同时,房地产产品具有很多服务产品的特性,所以服务营销的很多理论可以应用到房地产营销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之中。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试图从服务营销的营销组合策略体系出发,来构建房地产的营销组合策略模式。在充分考虑到房地产产品的无形性及消费者感知对房地产营销的影响的情况下,从房地产开发的全程出发,以服务营销的理论为基本出发点,借鉴服务营销的7PS策略,笔者认为,房地产营销组合模式应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咯、渠道策略、沟通策略、人员策略、有形展示策略和过程策略。

1.产品策略。根据房地产整体产品概念,房地产产品包括了其所提供的空间、户型,小区的规划、景观、建筑风格、建筑质量、配套、公共部分装修,楼盘的区位、品牌、社区文化、物业管理服务和购买过程服务,楼盘的升值潜力和楼盘所在区域的规划等。因此,产品策略便是在项目开发之前,确定以上内容的框架。其工作内容包括了建筑策划、品牌构建、物业管理服务内容的确定等。

2.价格策略。房地产楼盘的定价必须科学地根据楼盘造价、利润、税金、地段、朝向、楼层、房地产市场利息率、物价指数和商品房的市场竞争状况、供求状况、市场反应周期曲线并结合楼盘的消化过程的规律性,进行价格战略性决策及过程控制。在房地产定价中,一是要控制好销售前期、中期、后期的销售比例和价格,二是要利用期房和现房的销售各自优势,控制好预售阶段,使现房能热销,以获取项目的最大效益。

3.沟通策略。在接受了多年房地产广告等促销方式而进行的教育后,消费者日益成熟老练,对楼盘综合素质的高下有着自己明确的评判标准,普通的广告说辞、概念设计已难以让他们动心。开发商们不能再局限于单方面的销售促进,而应该注重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彻底摒弃过去“教师爷式”的强加于人的促销行径,以积极的方式适应顾客情感,建立基于共同利益上的新型关系。房地产营销中的沟通策略包括传统的促销策略,如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同时,顾客关系管理己成为刀几发商与顾客有效沟通最有成效的策略。

4.渠道策略。营销渠道是将产品山生产者转移给消费者的途径。在房地产营销中,主要有三种主要的营销渠道开发商直销、委托商销售和房地产经纪人销售。开发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房地产市场结构、楼盘素质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渠道策略。

5.有形展示策略。所谓“有形展示”,是指服务市场营销管理的范畴中,一切可传达服务特色及优点的有形组成部分。由于房地产产品具有无形性特征,并且该特性对购房者产生了种种特殊影响,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借鉴服务营销理论中的有形展示策略,充分展示房地产产品的质量及开发商的良好形象,从而规避房地产无形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房地产营销中的有形展示策略包括环境展示、人员展示、品牌载体以及信息沟通展示四大部分。

6.人员策略。在房地产营销中,营销人员对于顾客对楼盘质量的理解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房地产营销组合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人员策略既包括了营销人员的构成、培训、管理、激励、仪表、态度管理等,又包括了顾客参与程度的管理、顾客参与行为的管理、顾客与顾客之间的联系等。

综上所述,论文认为基于有形产品营销理论建立起来的房地产营销组合模式,由于没有考虑到房地产产品的“服务”特征,不能有效地解决房地产营销实践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论文从服务营销的理论出发,认为房地产营销的组合策略应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沟通策略、有形展示策略、人员策略和过程策略。该模式对房地产项目的实践指导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房地产项目来检验。是笔者以后将从事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怀斌 于 宁:服务营销学教程.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马龙龙 李 智:服务营销与管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树立正确的营销战略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医疗机构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医疗机构进行市场营销的战略,探讨在市场营销中创建医疗机构竞争性优势,促进医疗机构可持续性发展。

医疗机构市场营销是以满足就医顾客生理、心理及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科学规范地实施医疗机构的各种技术与管理活动,为就医顾客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并保证医疗机构目标实现的过程。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者只有及时转变思路,正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采取有效的策略,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医疗机构的市场营销观念是指医疗机构在组织、策划医疗机构营销活动时,所依据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1、医疗市场和医疗服务产品的特殊性

市场营销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医疗市场又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医疗产品服务的对象是人,服务产品质量是人的身体保健和身体康复质量。医疗服务产品和工厂产品不同,没有固定的生产模板和规定的产品合格质量及各种检验方法。因此,对医疗服务产品质量的评定,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衡量标准。医疗服务产品质量的标准会随着社会进步出现相应的变化,消费者对医院产品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因为医疗市场和医疗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市场营销的规律性决定了医疗机构市场营销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格局、价格定位和经营管理理念均发生深刻的变化。医疗行业的格局,从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竞争发展的局面。医疗的价值定位,打破了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一二三级医院分级管理模式,变成了非经营和营利性医院、公立医院或合资合作医院、民营医院及个体诊所的分类管理模式。医院的经营管理的理念,既要给患者提供价格比较低廉的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要求;又要确保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保证医务人员应享受到的待遇。因此,在医院树立正确的营销战略观念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2、影响医疗市场营销战略的因素

2.1外部环境因素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医疗机构陆续进人我国医疗市场,使我国原有的公立医院处于劣势,尤其是缺少特色的中小医院难免会受到冲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医疗机构的稳定。同时,我国医疗市场也正在积极转型,通过合资合作、改制转型、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公开竞争的格局。

2.2自身内部实力分析医疗机构本身技术力量较强而营销能力较差,则可考虑运用低成本营销战略;相反,企业营销能力强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则可考虑运用差异化营销战略,以充分发挥其销售能力强的长处;其技术力量与营销能力都很强,则可以考虑在服务上采取低成本战略,而在销售上采取差异化营销战略。对于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如专科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等,由于其技术与营销能力都比较薄弱,所以应该选择专一化营销战略,以便集中自身优势瞄准某些特定人群,特定地区实行专科优势和特色服务。

2.3服务种类医疗技术是医疗机构最根本最核心的,其它一切服务都是从医疗技术服务中延伸出来的,因此,没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医院的市场营销无从谈起。另外,医疗设施的数量及先进程度等,也均为定位该医院竞争实力的基本标准。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医疗机构在政府指导下制定实际销售价格。新医疗体制的建立、各类医疗机构的迅速发展,使得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成为医疗机构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患者选择医疗机构常以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为准绳,广义的医疗机构质量理念不仅包括医疗质量,还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成本等多方面的内容,注重的是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视患者的评价和满意度。因此,追求百分百质量的营销战略,既使医疗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又保证了优质的医疗质量,还让民众得到了实惠。目前,医疗机构的管理逐步进人以患者满意度、信任度和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为中心的品牌经营时代,创建品牌已成为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战略问题。医疗机构实行品牌营销战略,不是少数管理者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的支持配合,在医疗服务、技术、质量及各项保障服务方面,树立自己的特色。努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医疗机构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医疗机构的中心工作是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是医疗和服务的有机融合,医疗服务不仅包括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理、护理和康复等服务,还包括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服务。我国的医疗机构原来基本上由政府开办,医疗机构往往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提供医疗服务,使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关系本末倒置。医疗体制改革后,面临医疗市场供过于求的形势,我国的医疗机构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为进行营销活动扫清思想障碍。

3、医疗市场营销战略的意义

医疗营销战略关系到医院的长期发展,我国的医疗市场也正在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医疗服务进人市场参与竞争已是历史的必然,树立竞争意识,将市场营销理念引人医疗机构的管理中,才能加快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目前,我国的非营利性医院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医疗体制存在着极大的惰性,也同样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包袱沉重的状况。部分公立医院在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发生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医疗市场的稳定。医务人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增加下岗分流的危机感;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将会利用“本地化”原则抢占我国市场,公立医院的相当一部分医疗技术专业人才有可能流失,这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医疗队伍的稳定。我国的营利性医院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只有深刻领会市场营销战略,并将其有条不紊地运转于经营中,才能不输于“洋医院”,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创新的学科,没有发展与创新市场营销就会裹足不前,缺乏生命力。伴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市场营销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以市场营销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市场营销专业,其最大的特点也是要不断创新,培养满足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需要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两大基本特性是实践性和创新性,决定了其实施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重要性。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现状

创新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鼓励创新和重视实践,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实际紧密结合,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必须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这种创新体现为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教育政策和体制的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这一切的基础依赖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突破与创新。

(一)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必须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商务策划、电子商务等深度理论知识,拥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事工商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的中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研究、市场策划、企业管理、广告及公共关系、企业形象设计及品牌规划、投资项目分析及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市场可谓瞬息万变,只有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2.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国际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要求现代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对未来市场变化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分析能力,敢于不断进行营销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强,国内企业受国际竞争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经济一体化浪潮促使企业竞争国际化。既懂得国际企业运作的规则,又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满足这一发展趋势的需要。

3.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成为“抢手人才”。随着国外公司的大量进入及本国企业的加速发展,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趋势是既要懂现代营销管理,精通国内外业务,又要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据对现有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统计,市场营销类人才的需求位居前5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市场营销专业主要的教学目标。

(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实践课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毕业实习缺乏基本的经费保障,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重视不够。以现有的毕业实习为例,四周实习课经费每生不足百元。从学院管理层而言,对学生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和过程管理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2.学院领导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鉴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自身特点,我们增加了市场调查、营销实习等环节,但执行中缺乏学院必要的经费支持,且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上受到歧视性待遇,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鉴于专业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我们在大三增设了学年论文并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奠定先期的基础,这无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工作量的计算上按每生3学时对待,明显偏低,缺乏学院有效的政策支持。

3.缺乏实验教学的完整计划和系统的教学指导大纲。现有的实验设备特别是营销实验室的利用率不高。虽然对校内开放,但学生用于非教学性用途,诸如打游戏、聊天、QQ等多,用于教学性的实验不多。这一方面是现有的实验课设计不合理,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指导不足有关。现有的实验“软件系统”的建设不足,必要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软件匮乏,学院缺乏对实验室的进一步投入。

4.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拓展市场营销专业课的实验内容已是当务之急。从已增加的实践环节看,普遍存在着过程管理不严格,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经费支持及政策保障力度不够等现象。

二、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

1.从教学改革入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控制。对理论课内容及讲授方法进行创新,多用启发式,反对填鸭式,采用互动式,摒弃僵化式,切实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动脑、动手能力入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及专业基础理论课要从教学内容的更新入手,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现代内容与经典内容的关系。既要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又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在不断摒弃陈旧内容的同时,在理论教学中贯穿必要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使两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2.要从教学方法入手,变一味的理论教学为引导式、互动式教学。鼓励高年级学生进行课程设计、问题研究、配合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等多种主动学习活动。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

3.从构建全部的教学计划开始,设计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以创新、实践为结合点的全新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应多渗透实践(实验)教学内容。

4.加强对课程设计、专题实习(实验)及毕业实习工作的指导。在总结以往实践课程开设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课程的组织设计不太合理,特别是“市场调查”实践及“营销实习”存在重复性和惯例化,缺乏内容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以营销课程设计的方式充实实践教学环节。

(1)第三学期开设“市场认知实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市场、了解市场营销、学会做简单的市场调查分析,并写出专题分析报告,将所学的统计学知识、计算机文化理论等运用于实践。

(2)第四学期开设的“专题市场调研”则是配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课的教学深入进行的专题性研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的产品、产业或服务市场进行专题性研究,从调查市场需求、市场潜力、竞争者状况等等项目开始,培养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第五学期开设的“营销策划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结合企业的营销活动从产品、价格、广告、促销活动等入手设计策划方案。从内容和形式上多样化,可以是针对某一产品的广告策划与设计,也可以是针对企业的CIS策划与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创新性的思维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

(4)第六学期开设“推销实习”,它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种营销体验,也是结合所学的“推销学”理论课做的一次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感受推销工作的“四个千”,即“千言万言,万水千山,千辛万苦,千方百计”,让学生拥有面对社会的思想准备。

(5)第七学期开设“学年论文”,是根据营销专业特色开设的,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是对学生进入大四后综合能力的锻炼。学生通过做学年论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查阅资料、解析问题、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得到了综合锻炼,在导师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进行专题研究。优秀的学年论文修改后还可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生既为毕业论文奠定了先期基础,又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6)开设“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过程。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培养了掌握各种工具、手段、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知识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中,应特别注意对选题工作的把握,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题目要尽量新颖、专题化,尽量结合学科前沿和科研课题,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上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抓过程管理,抓每一项实习的深入指导与具体落实,配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落实实习项目。

5.充分利用寒暑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及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科学研究,特别是结合专业特点在工商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参加第二课堂、创意设计大赛、专题项目研究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依靠系团总支、学生会、科协等社团开展多样的课题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总之,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基础,通过各种改革与创新设计而实施的复杂系统,它需要在理论上突破,实践上创新,落实上深入,管理上严格,是本专业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实施的政策保障

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靠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二靠实施这种计划的政策保障。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鼓励对理论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创新改革,把传统教育中的成功做法与创新教育的新思想、新手段、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评价体系、师资考核标准等方面引导教师的教学创新,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彻底改变只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实验)教学的片面做法。为更有效地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的实施,应从以下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1.将创新与实践教学的实施状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及师资考核标准中。评价一门课程的授课好坏,不单要看理论教学好坏,而且要看是否运用了鼓励学生实践创新的手段与方法。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衡量授课好坏的一个标准。对那些敢于教学创新,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师,在优质课评选、工作量的核算、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如对于那些使用多媒体教学,实践(实验)环节落到实处的课程在工作量计算上给予一定的鼓励。

2.由专家组对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实践(实验)教学环节的比例进行研究。对实践(实验)教学计划、具体内容的设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证与督导。

3.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特别是实验课教学软件的投入力度。就目前我系已建成的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而言,极缺专业课教学软件,为此许多该开的实验课难以开出。同时要大力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目前学院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倾向,就是重实验室硬件投入,而轻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实习基地建设资金极度匮乏已成为制约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随着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以及用人单位“主宰权”的强化,是否接受毕业生实习人数被许多企业大打折扣,实习已经由接受方需求转变为供给方需求,为此不断维护与建设实习基地是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实习经费而言,日常开展的市场调研、营销实习等实践环节没有经费,毕业实习经费每生不足百元,连四周实习的基本开支都难以维系,且在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面缺乏有力度的支持。

4.本专业开展的学年论文这一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学院的有效支持,特别是在工作量的计算上,每生按3学时计算工作量明显偏低,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包括其他的实践环节,如营销实习、市场调研等均按参观实习计算工作量,使教师的劳动付出与获得极不相称,这也是重理论课、轻实践环节的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务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量计算标准,并给予政策支持。

5.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参与工商企业管理与实践活动。鉴于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允许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开展各种营销管理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设计、企业策划、市场调查与分析等活动,并根据实践成果减免学分。总之,大力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是本专业自身特点的要求。只有制定出科学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并强有力地实施这一计划的政策保证,才能真正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强的市场营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2001-04-2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8篇

在秦皇岛市,由于物业管理服务起点低,大量的物业服务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促使物业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而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所提供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物业管理;服务营销;营销策略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物业的价格营销策略要精准

随着房地产物业市场越来越规范化,发展商“微利”的时代已经来临,近年来,楼盘销售竞争也日趋激烈,注重楼盘品质与品牌的整体营销策划,早已成为发展商最为激烈的竞争手段,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营销策略才是在“微利”时代下取胜的关键。

物业产品价格是指在房屋建筑、建设用地开发以及经营过程中,凝结在物业商品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形式。通俗地来理解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得物业所有权或使用权所支付的货币数目。它受到房屋建造的全过程的造价(开发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组成,因此开发商想要在价格上赢得竞争优势,需要从这几个方面下手考虑,制定优质的价格营销策略,在确保房屋质量的前提下,又能满足住户用户需求,赢得胜利。

二、物业服务营销重在管理的高效高质

物业管理包括居民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以及其它用途的物业,当今社会,物业与业主的矛盾日趋恶化,业主在谈论楼盘是否值得购买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物业管理是否完善。作为一名普通用户,当发生问题时,最需要的是物业能够第一时间的解决问题,这时候高效高质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尤为重要,一旦有了优秀的案例,市场传播就会自动扩散,从而能很快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为之后的营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物业管理转为服务营销

与市场上其它商品一样,房地产商品也有售后服务――这就是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大多数发展商没有认识到物业服务企业其实就是服务产品的营销企业,才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在《物业管理条例》中,也已把“物业管理企业”改为“物业服务企业”,其实,只要物业公司认清楚,业主就是你的顾客,顾客可以购买你的产品,也可以不买你的产品,把管理业主的思维转化到服务业主的思维上来,善于细分市场,找准目标市场,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专业化队伍、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来实施物业服务营销活动。物业服务营销是服务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物业服务企业为提升其服务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采取服务营销策略来参与物业服务市场竞争才是理性的选择。

四、结论

本文从HS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秦皇岛地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同当地的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掌握了当前物业管理市场的基本状况与基本需求,探索了未来HS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得到以下结论:

(一)HS物业管理企业应在满足顾客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产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HS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的已不仅仅是国内的竞争者,国外专业物业管理公司也在不断蚕食着中国物业市场,因此仅仅追随竞争者的脚步是远远不够的,再提供高标准物业服务基础产品的同时,企业应该依据顾客需求,开发创新性产品。

(二)服务营销是HS 物业管理公司发展的基石。作为服务型企业,HS物业管理公司永远要将顾客放在第一位,而作为发展中的企业,HS物业管理公司要想从众多物业管理企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开发创新型服务产品,同时追求独特服务理念,制定区别于竞争者的产品策略,寻找新的盈利平衡点,通过有效的沟通,塑造新颖的企业品牌与商标,在飞速发展的市场中,寻找突破口。

(三)有效的公司制度、人才结构是公司发展的有力保证。员工是HS物业管理公司直面顾客的一线人员,因此,加强内部管控,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员工培训与考核制度,对于保证公司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

1、对物业管理的概念进行了补充,提出了软服务与硬服务的概念。

2、提出创新性产品的服务理念

3、依据不同员工,提出详细考核制度与考核指标

4、提出HS物业管理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

本文的不足:本文研究范围主要来自HS物业管理公司,而主要数据在2012年之前;同时阅读市场营销、物业管理、服务营销等相关的论文有限,没有对整体的研究趋势进行很好的把控;本人市场营销知识有限,对相关理论介绍不足,对论文的整体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步入21世纪,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将进入黄金时代,物业管理专业知识不断成熟、市场不断扩大、业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法律制度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公司加入了竞争的行列,因此HS物业管理公司要建立自己成熟的市场、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充分进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对市场进行完整的市场调研,坚持高要求的服务标准,以无微不至的服务与高水平的管理,昂首进入经济竞争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郑晓奋《物业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1

[2]周素萍 《物业服务营销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

[3]刘树欣 我国物业服务营销管理现状与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企业之间已开始注重市场,研究市场,占领市场,相互争夺市场,加之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倾销,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竞争范围已由过去的商品市场竞争发展到服务市场竞争和要素市场竞争。

1当前市场营销工作面临的课题

1.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之间已开始注重市场,研究市场,占领市场,相互争夺市场,加之国外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倾销,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竞争范围已由过去的商品市场竞争发展到服务市场竞争和要素市场竞争。竞争领域从生产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竞争手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用价格战、回扣、公关、仿制品等手段,而且越来越注重用企业经济实力、品牌、质量、信誉和专利技术等优势来占领市场。

1.2市场竞争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采取降价策略,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价格战,如今年以来彩电、冰箱竞相降价,全国商品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削价、大甩卖、打折等。导致企业平均利润不断下滑,甚至有的企业严重亏损,面临倒闭。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创新机制

2.1营销观念创新

营销观念就是企业在开展营销过程中及适应新的营销环境而形成的思想和认识,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而观念的创新应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正确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强化合作意识。

2.2营销组织创新

现代企业的营销组织呈现出联合化、扁平化和概念化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的企业“孤军作战”不可能取胜。从现实看,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在和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其营销组织亦大多仍停留在销售部门而不是营销的层面上。

2.3营销技术创新

营销技术是指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含目标市场的确定、产品定位定价、配销和促销及广告策略,等等。由于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大多尚未真正掌握专业营销技术,因此,必须在企业中建立专业的营销企划部门,挑选资深绩优的人员负责,同时聘请专业营销顾问协助,制定并实施企业的营销企划。营销企划的流程与步骤:市场情况分析、决定营销目标、拟订各种相关策略、选择最佳策略、获取管理认可、拟订战术计划、整合企业计划。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策略涉及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对策和合理的竞争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1营销体系策略

营销的理论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策划、管理和推销,市场营销的出发点是顾客、是服务的对象,营销的目的是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互利关系,而我们的企业往往只在推销上下工夫,对整体策划、市场调研重视不够。营销体系就是以公司为单位把供应、销售统一起来搞营销,形成供应、销售、服务一条龙,全面负责企业的市场信息调研、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网络建设、促销和转账等,形成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为一体的营销网络。生产单位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抓科研、抓质量、抓管理、抓成本、抓效率、抓技术攻关,不再因营销工作而牵扯领导的精力,形成生产专业化、营销集约化。建立营销体系既便于购销连锁经营,又便于购销转账。

3.2营销机制策略

古语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明人是逐利的;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亦告诉我们,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只有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后才会逐步追求更高层次需求。联系到实际,作为奋战在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他们最看重的必然是利益,现实的利益。要想做到有效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企业必须遵循利益优先原则。

3.3营销决策策略

市场营销作为一种由企业多部门、多环节组成的复杂的市场活动,它包括多种决策,因此市场营销决策机制成为营销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个中心环节。市场营销决策机制有民主参与机制,即使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的机制,包括员工以不同形式参与企业决策的途径及相关制度。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有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之分。直接参与方式主要有投票表决、、参加听证会等;间接参与方式主要有接受决策前调研、通过媒体和人民代表表达意见等。这些不同的参与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决策背景、条件和问题。专家参与机制,即让企业外部有关专家参与企业决策过程的机制。专家参与企业决策有个人参与和组织参与之分,也有正式参与和非正式参与之分。

3.4营销队伍策略

没有一支素质高、本领过硬的销售队伍,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一是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二是聘请法律顾问,定期对营销人员进行经济合同法有关知识的培训,避免因合同问题出现业务纠纷;三是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使营销人员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四是采取请进来集中办班、送出去深造培训的办法,对营销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其尽快提高营销业务素质;五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选派精兵强将,不断充实强化销售队伍,营销人员素质要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要过硬,能打硬杖,能吃苦善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六是严格选拔营销人才,对营销人员招聘要采取内部选拔培训与社会招聘相结合的办法,同时高薪从社会上招聘部分高级营销人才,不断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七是对营销人员实行优胜劣汰,吐故纳新,纯洁营销队伍,增强营销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5营销信息策略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信息情报人员,信息情报人员应具备“精、灵、敏、勤”四大素质。一是业务精通、办事精练,工作效率高;二是办事灵活、消息灵通,三是多思考、多分析、多研究;四是工作勤快,不怕吃苦。其次,要有准确、及时、经济、完备、适用的市场信息。最后,要有完备的市场信息体系,要有市场信息机构,配备专职信息人员,建立信息档案和台账,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建档和信息反馈等工作;要有健全的信息网点;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专业会,展销会,交流会;要有专题市场调查信息反馈;要有聘请的专家、行家、知情人按时提供营销信息;要有委托的咨询部门、情报机构、大专院校及时提供可靠信息;要有收集新政策、法令、规定等资料的渠道;要有健全的市场营销队伍。

3.6售后服务策略

要有一个好的售后服务。一是建立用户档案,对使用产品时间、数量、价格、规格等建立台账;二是随货发放用户信息反馈卡,及时征求用户意见,对反馈信息的个人公司赠送精致纪念品给予鼓励;三是定期对用户走访,现场检查了解产品使用及运行情况;四是对产品出现故障处理不过夜;五是对质量不合格产品实行无条件退货;六是对用户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技术人员搞科研攻关;七是为用户免费培训和免费咨询;八是送货上门服务到现场。

3.7广告宣传策略

广告宣传的基本功能是及时向用户传递销售信息,通过信息的沟通诱发需求,引导用户采取购买行动。广告的特点是宣传声势大、影响面广、传播速度快。广告宣传的作用是能够及时沟通信息,促进生产发展。及时宣传商品信息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渠道,不仅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且也为企业生产产品打开销路。“酒香也怕巷子深”,消费者只有闻到酒的香味才能前去购买,闻不到酒的香味也就不知道此处有好酒,所谓“闻”即听、看的意识,这就是广告效应。比如某公司对矿用阻燃输送带产品宣传,当时在煤炭系统内部“两报三刊”作宣传后,虽然花钱不多,但是效果很好,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煤炭系统,看到广告后都带着广告来公司看样订货。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豹帝”牌阻燃输送带远销二十多个省市的煤炭系统,企业知名度也逐步提高。

3.8营销会议策略

要有一个好的研讨会议。会议形式灵活多样,会议规模可大可小,采用产品推广会、产品订货会、产品展销会、产品鉴定会和产品研讨会等形式,特邀本行业专家领导、营销、用户代表和有关人员召开会议。用户可以在会上相互交流使用经验体会,提出对产品改进措施建议,专家可以围绕如何改进产品质量进行广泛研讨发表意见,并对产品质量给予评价和定性,以此扩大产品知名度,巩固老客户、开辟新客户,交换意见、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加强合作,提高用户对公司的信赖度。

参考文献:

[1]孙在国.体验经济时代营销策略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04(8):90-92.

[2]沈应仙.新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组合及其模式[J].市场营销,2004(11):78-82.

服务市场营销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 通过对营销观念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从利益权衡、普遍原则、行业适应、内涵细分等四个角度反思了营销观念的现实效用。

1950年,营销观念已基本定型。然而,今天我们不仅要问:为美国学者、经理和咨询顾问们推崇备至的营销观念能否仍然拥有往昔的辉煌?要获取答案,我们有必要追溯营销观念的的演进历程并反思其利弊得失。

一、营销观念的简要回顾

五十多年前,以顾客导向为核心内涵的营销观念确立了。虽然该观念注意到顾客对企业成功的重大意义,不过却忽视竞争,后来,逐步发展形成了以顾客与竞争为核心内涵的市场导向营销观念。这种均衡观念的形成,适逢美国商业鼎盛的1960年代,正值营销理论在管理思想中独领近二十年的黄金时期。

进入1970年代,鉴于社会福利倡导者的高昂呼声,市场营销观念便兼顾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利益的核心要素,从而产生了的社会营销观念,可这一修正未能获得广泛的赞同。而且,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制造业的全球出击与美国企业的节节退却,曾经主导管理思想的美式营销理论备受痛苦的冷落,取而代之的是日式的质量管理。

1981年,彼得斯和沃特曼“贴近顾客”的观点唤起了人们对营销观念的记忆,可企业界的冷淡反应却令人沮丧不已。1980年代中期以后,营销观念的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些学者将效用低下归咎于普遍出现的施行畸变与阻力,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营销理论的来源基础决定了其并不具有普遍的适合性。

到了1990年代初期,一些学者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实证研究,如胡利、林奇和斯菲尔德研究证实了“营销观念的范围越广,企业的业绩就越好。” 而纳维尔和斯莱特的研究也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证据。至此,关于营销观念与经营业绩之间直接相关的经验证据,确认了将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整个组织指导原则的重大意义,并再度唤起了企业对营销观念的热情。

同时,1990年以来,随着以信息为关键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学者们深化与拓展了对营销观念的研究。如科特和赫斯克特研究发现,“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顾客、股东、员工)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2000年以后,赫斯克特等人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可见,一种经营观念对于企业的重大意义,只有在呈现出有效的经验证据并通过现实的检验,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这种经营观念才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营销观念的内涵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营销理论研究及实践检验的深入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营销观念的反思

通过对营销观念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发现,其内涵的核心必须予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随企业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所处的状态而为之相应调整。

1.利益权衡

早期的营销观念是以顾客导向为核心内涵的,随后兼顾到竞争,后来,又注意到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之间比重的处理。目前,不得不对各种利益相关群体利益诉求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些利益相关群体包括顾客、股东、员工、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公众、社区、政府、传媒、财务公司等。鉴于企业是各种相关利益交织和冲突的承载体,就经营实践来看,营销观念的利益相关群体导向就不会仅仅局限于顾客,至少还应涵盖企业、员工、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等核心群体。如若对这些核心群体的利益权衡不当,那么,在企业运营这一层面上,营销观念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便甚难保证。

2.普遍原则

如今,把营销看成广泛的经营观念而不是一种职能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确,把营销看作是一个部门职能的观点已不合时宜,因为既然营销局限于一个部门,那么,营销部门便独占和垄断了市场特别是顾客的代言权和话语权,企业层级制度所形成的各部门之间的藩篱又阻碍了关于市场、顾客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客观上,职能化的营销已寸步难行,取而代之的是,将营销作为整个组织普遍的指导原则。然而,要使营销观念在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中深入人心,就须要高级主管大力宣传、不断培训并身体力行,构建跨职能的小组以突破层级制度的隔阻,而这需要的却是耐心和时间。

3.行业适应

营销是基于从巨大的美国消费品市场得来的经验理论,那么,当传统营销观念应用于工业市场、服务市场和国际市场等领域时,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传统营销观念的隐含前提是以短期交易和国内交易为基础的,在工业和服务市场上,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在国际市场上,贸易障碍和政治因素却是企业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因而,在这些领域中,营销观念必然是关系导向的。换句话说,企业处于不同的行业,营销观念的内涵应随之调整与适应。

4.内涵细分

经营观念可大致分为内部导向与外部导向。内部导向的企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视野内向,关注企业内部的营运,具体表现为财务、技术、生产、产品、推销等方面的导向。而外部导向的企业是以环境为中心的,视野外向,关注企业外部的环境,具体表现为顾客、竞争、市场等方面的导向。其中,顾客导向又进一步分为大众顾客、分众顾客、个别顾客等方面的导向以及顾客价值导向。我们发觉,这种内涵的分化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企业会因面临的环境、行业、竞争、顾客以及自身状况的诸多差异而拥有不同经营观念,那么,选择细分的营销观念并将其与内部导向的某些合理成分兼容,这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英)理查德·林奇:公司战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网络营销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网络营销方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