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4 05:52:29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升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省内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深化结对关系,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劳务合作,推进项目合作,推动产业梯度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二、思路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年——2010年),加强与以衢州市为主的省内欠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在深化县(市、区)结对的基础上,组织和推动一批乡镇进行结对,并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新农村、培训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吸纳一批劳务人员、达成一批山海协作项目。力争实现以下目标:推动20个以上乡镇与省内欠发达地区乡镇结对,帮助省内欠发达地区建设20个以上新农村,培训200个以上农村致富带头人,吸纳5000人次以上劳务人员,完成20个以上山海协作项目。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乡镇结对。在“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在本行政区域内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与衢州市欠发达乡镇结对,也可号召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机关、企业、团体等)与衢州市欠发达乡镇结对。*县、上虞市、诸暨市和嵊州市各结对帮扶衢州市5个乡镇。

(二)帮助建设新农村。各县(市、区)在衢州市已结对的乡镇区域内,各选定1-2个行政村(社区)进行结对帮扶,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县、上虞市、诸暨市和嵊州市原则上每年给予不少于25万元的建设资金支援。

(三)开展劳务合作。“十一五”期间,通过培训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劳务人员,着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并有组织地吸纳一批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到我市及各县(市、区)就业。*县、上虞市、诸暨市和嵊州市每年各提供5万元以上的培训资金、帮助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10名以上、培训并吸纳农村劳务人员200名以上。新昌县和越城区可根据实际,给予一定的培训资金支援,每年培训并吸纳农村劳务人员各100名以上。

(四)促进项目合作。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按照自愿选择、企业为主的原则,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帮扶合作。要努力推动资源与产业合作,共建山海协作示范项目。市本级每年也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援衢州市山海协作工作。继续鼓励我市企业向以衢州市为主的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和投资,各县(市、区)要力争每年推动实施1个以上山海协作项目,新增投资额不少于100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山海协作五个一行动计划”是我市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重要载体,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激励措施,营造良好氛围。市山海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督促和检查,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重点工作来抓。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切实措施,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搞好调查,筛选对象。各县(市、区)要抓紧时间,开展调查摸底,并与衢州市各结对县(市、区)取得联系,开展考察对接,达成结对意向。要筛选合作基础好、参与积极性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乡镇开展结对,并选择1-2个行政村(社区)作为具体帮扶对象。要于11月3日前落实结对意向,并将结对乡镇、行政村(社区)名称、负责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联系人等)报市发展改革委合作交流处(联系人:钟敏鑫,联系电话:,传真:)。

(三)签订协议,启动实施。市政府将根据上报的结对情况,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准备工作充分、工作进展顺利的帮扶对子,推荐参加*年全省山海协作工程系列活动,并签订正式帮扶协议。其它帮扶对子也要在今年年底前各自签订书面协议。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办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紧密联系本部门实际,认真梳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实质,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根据《自治区扶贫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在认真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全局,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使内部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完善,职工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评价更满意,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整改原则

坚持循序渐进、确保实效的原则,同时考虑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对于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立即予以解决;对于较易解决的问题,及时组织实施,给予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列入计划,创造条件限期解决。

整改工作由办领导班子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处室(单位)具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由办领导班子统筹协调,综合治理。

三、整改内容

(一)实行新的扶贫标准,谋划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主要解决目前我区扶贫开发工作在科学发展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阶段的需要。我区20xx年以前执行的是国家1986年制定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满足人类最基本生存需求的扶贫标准,目前该标准已不能满足贫困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已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我区地处高寒、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冬季采暖等还一直制约着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整改落实措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参照其它省(区)做法,我们向政府建议制订我区新的扶贫标准,此建议在政府21次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我区的扶贫标准由原来年人均纯收入785元提高到1350元。按照新的扶贫标准,通过建档立卡,尽快摸清扶贫对象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

整改落实目标及时限要求:积极制定新的扶贫规划,以自治区党委、政府名义出台促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筹备召开全区扶贫工作会议,对新阶段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20xx年4月底完成。

责任领导:杜正彬(党组书记、主任)

刘 勇(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马崇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责任处室:山区处、计财处、政策法规信息处

(二)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主要解决当前政策性扶贫还存在着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等问题。目前,我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依据中央、国务院等政策文件执行,在某种程度上工作力度和灵活度还不够,在扶贫开发中“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良性互动工作机制和“大扶贫”工作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整改落实措施:

1、加大社会帮扶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着力构建良好的扶贫济困氛围;加强对社会帮扶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逐步完善社会帮扶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社会个体参与贫困地区公益事业建设的激励机制,积极动员驻宁部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与社会帮扶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有较强帮扶实力的中央国家机关、东部发达省市对口支援我区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红寺堡开发区。

2、完善**互学互助扶贫工作机制,加强与福建省的沟通和联系,根据**第十二次联席会议精神,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建立绩效考评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市县(区)把工作落到实处,携手争创全国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示范省区,推动**对口扶贫协作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3、推广互助资金“民有、民用、民管、民受益、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农村微型金融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村级互助资金的覆盖面,适当提高村均投入标准,实现贫困村拥有一笔由群众民主管理、长期滚动发展的资金。增加投入,着力扩大互助资金覆盖面,分期分批实现互助资金的增量和扩面。

4、实行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机制,从项目立项、项目报批、项目实施、项目监督、项目验收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使扶贫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扶贫资金安全使用,提高扶贫项目效益。

整改落实目标及时限要求:

1、建立健全社会帮扶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社会帮扶单位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帮扶工作成效,完善社会帮扶工作绩效考核办法,20xx年6月底完成;

2、20xx年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20xx年6月底完成,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互助资金覆盖宁夏的全部重点 贫困村;

3、认真组织落实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宁夏贫困地区的政策措施,20xx年7月底完成;

4、落实**第十二次联席会议各项工作任务,20xx年8月底完成;

5、做好**对口扶贫协作第十三次联席会议的筹备工作,20xx年8月底完成;

6、支持厦航开通**—西安—银川的航线,为两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搭建新通道,20xx年10月底完成。

责任领导:杜正彬(党组书记、主任)

刘 勇(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马崇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责任处室:计财处、山区处、移民处、社会处、

政策法规信息处、资金督查处

(三)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主要解决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办公条件。目前我办干部队伍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办机关的办公条件一直没能得到有效改善,目前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旧办公楼办公,环境陈旧,采光、通风、取暖、卫生条件差,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搭建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阵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福建援宁挂职干部和菌草技术服务人员等提出了在银川市为东西协作建立活动场所的问题。目前,常年在宁夏开展帮扶工作的福建援宁人员有300多人,自发来宁夏创业的福建人则以万计。福建对口援宁人员和来宁经商人员在宁夏贫困地区支医、支教、经商、办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因办公条件有限,在福建援宁人员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不够,对来宁投资的企业人士还不能提供优质服务。

整改落实措施:以自治区政府办公大楼西侧拆迁改建为契机,置换新的办公楼;争取自治区专项经费,为东西扶贫协作建立工作阵地。自筹资金对办公楼进行适度装修,为全办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此外,加大干部培养、培训力度,科学合理、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努力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整改落实目标及时限要求:积极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如实反映情况,尽快解决办公楼问题,积极争取建立东西扶贫协作工作阵地,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干部队伍得到不断优化,更能适应和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

责任领导:杜正彬(党组书记、主任)

赵满礼(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马崇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责任处室:综合处、计划财务处、社会处

(四)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思路。主要解决还存在科学发展的思想不够牢、统筹发展的能力不够强、谋划发展的作风不够实、创新发展的举措不够多以及破解难题的信心不够足等突出问题。

整改落实措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全局,按照“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的总体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体系,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和建立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新体制,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急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众身上,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成效。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整改落实目标及时限要求: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缩小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到20xx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宁夏川区县区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责任领导:杜正彬(党组书记、主任)

刘 勇(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马崇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

责任处室:计财处、山区处、移民处、社会处、

政策法规信息处、资金督查处

四、整改监督

(一)认真落实整改责任制。党组领导班子的整改工作,由办党组书记杜正彬同志负总责。各牵头领导要督促责任处(室)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按时整改到位。对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及时整改;对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说明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整改;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大、难以解决的问题,加强协调,采取综合措施努力解决。热心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并以此作为衡量整改效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到位、整改不力、群众不满意的,实行责任追究。

(二)实行开门集中整改。整改过程中,要吸收普通党员和职工群众代表参与整改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促进整改落实。对涉及长远规划和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认真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论证,并在制订全年工作计划中加以体现。

(三)加强整改宣传。及时公布整改情况,接受全办干部职工监督。对有条件整改的问题,要实行信息跟踪。对暂不具备条件、短期内难以整改的其他问题,也要通过一定形式说明情况,促进整改措施的落实。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新的一年中,我办将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国内招商再上新台阶。加强与知名国内大企业的合作,完善国内招商服务体系,加快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全市力争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到位内资突破900亿元,比2011年增长10%以上。

一是建立重点项目信息平台。建立中央直属企业、中国500强等知名大企业投资信息库,加大与大型国企和央企,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领域合作,协调抓好一批高端产业、新兴产业项目和制造业项目的引进。

二是建立招商人脉储备平台。建立在谈、签约、投产内资项目、人脉资源储备档库案,创新国内招商方式,以促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为目的,加强政府、企业、项目、商会组织间的联络与沟通,精选国内知名重点城市,筹划举办“日”主题招商与经济活动。

三是建立统计预测分析平台。完善定期全市国内招商统计和预测分析制度。加强对国内招商工作指导、检查和督促,强化内资大项目考核,完善重点内资大项目协调会议制度,研究建立国内招商奖励激励机制。

(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总部经济实现新突破。围绕构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总部基地城市品牌和高端商务中心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全市力争新引进20家以上知名大企业地区总部或功能型总部机构,力争总部经济实现增加值和地方税收,分别占GDP比重和全市地税总量的25%以上。

一是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研究出台我市总部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措施,推进筹划总部企业税源机制建设,加强总部经济预测分析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建立引进与培育总部相结合的工作促进机制。

二是优化载体设施建设。组织落实“十二五”全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城区商务楼宇功能配套和管理服务,促进楼宇经济提升为总部经济,引导区市重点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制定总部经济园区认定管理办法,推进一批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

三是加大引进培育力度。建立引进重点总部项目招商目录,实施全市总部经济招商协调促进机制,抓好在谈总部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重点推动中冶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总部,推进中冶东方煤层气研发基地和科技园区的建立,促进民营科技大厦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在引进知名总部企业上实现新突破。

(三)完善对口支援模式,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对口支援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对口贵州省安顺市、铜仁地区,日喀则市、新疆喀什地区和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帮扶工作;抓好四川北川恢复重建后续工作;搞好扶贫培训工作,创新培训人才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实施方案,做好对接,加强与负责扶贫片区中央部委的联系,制定武陵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计划,组织相关企业参与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工程,发展环境友好和集约增效型产业。

二是实施经济合作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产业对接、合作共赢、转型升级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我市企业与对口支援地区开展产业和经贸合作,突出抓好经济合作项目的落实。充分发挥我市进出口贸易发达和港口优势,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的经贸往来,组织和协助当地企业来参加经贸洽谈活动,帮助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

三是开展多种形式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继续实施智力扶贫计划,加强对口支援地区实用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开展多种形式的支教支医、志愿服务等帮扶活动,逐步构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扶贫。

(四)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合作双赢实现新发展。建立“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工作机制,组织参加西部区域各类展会活动,引导我市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吸引西部地区企业来我市投资创业。

一是利用西部展会契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强与西部地区政府和企业的交流合作,组织参加西部地区等展会活动,引导我市企业拓展资源和市场空间,推动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二是发挥我市展会平台作用。将国内重要展会与加强区域合作相结合,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贸往来与项目合作,利用我市展会节庆,支持配合西部地区省市区县在我市举办各类项目推介会、商品展销会,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

三是为西部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围绕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目标,注重抓好农业急需紧缺科技与管理人才培训,完成国家下达培训西部地区农业管理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干部200名的任务。

(五)构建城市经济合作圈,区域合作谋取新拓展。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合作模式和新机制,推动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扩大与国内重点城市的合作交流,促进我市参与区域合作规模和层次明显提高。

一是推进“、潍坊、日照”一体化发展。根据《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建立三城市一体化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以专题合作为抓手,共同推进“青潍日”城镇组团发展。

二是积极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加强与环渤海区域市长联席会成员城市合作机制建设,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等领域合作。充分利用区域合作互动平台,筹划环渤海区域与我市经贸合作项目对接活动,推动与北京、天津、大连、沈阳等城市经贸合作交流取得成效。

三是扩大与国内城市的合作交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国内重点城市的战略合作,以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为契机,深化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促进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合作交流实现突破。

(六)营造优质服务氛围,对外服务再创新水平。完善驻青办事机构备案登记制度,做好投资创业人员落户初审工作,健全外地投资企业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办理外地投资企业的投诉和求助。

一是加强与驻青异地商会联络。组建市异地商会战略合作联盟。整合异地商会资源,搭建平台,促进市与异地商会之间、各经济组织之间、异地商会原籍地省市开展合作交流。

二是促进实体税源经济建设。加强驻青机构信息交流机制建设,引导有投资意向驻青办事机构转为纳税法人实体,促进其在我市投资发展壮大,协调参与我市重点项目建设。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根据州委、州政府相关创建“四好班子”活动相关要求,按照州直工委关于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结合“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主题教育活动,我局认真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是推进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切实加强了对“四好”班子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专题研究“四好班子”创建方案,并将其纳入工作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确保活动有目标,实施有规划,落实有措施。

二、狠抓学习活动

始终把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业务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先后组织12次中心组学习会、13次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重点学习了党的第十、省委第十届三次全会、州委十届四次全委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史》、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的意见》,组织观看了《菊美多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开展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主题教育学习并讨论活动。先后派出20余人次到省上参加业务能力培训。同时,坚持以调研和宣传工作为前提和基础,积极为州委、州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作用,继续加大了扶贫开发和水电移民调研工作。结合群众的开展,组织全州扶贫移民系统深入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水电移民政策法规宣传,重点宣传了国家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惠农政策、扶贫政策,使党委、政府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了人心。

三、抓好民主团结

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省委、州委的权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不拆台,不争权。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和健全了领导班子集中议事制度,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原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坚持原则,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不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谈心交心,互相帮助,并积极做好了各科室的团结教育工作,争做部门团结的模范。其次,按照《中共州纪委、中共州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13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及时安排部署,要求班子成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结合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深入剖析,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确保民主生活会取得实效,并计划按照征求意见、交心谈心、对照检查、召开专题会议、总结、整改落实等阶段分期实施

四、努力推进业务工作

领导班子坚持经济、业务与党建工作“两手抓”,确保业务工作取得实效。一年来,全州累计争取落实到位各类扶贫移民资金64591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6210万元(含信贷资金);两项资金10223万元;以工代赈资金9798万元;浙江帮扶资金7500万元。到位大中型电站移民资金60337万元,累计完成移民搬迁安置投资3.95亿元,业主代建69549万元。有力推进了全州扶贫移民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扶贫开发工作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州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的年度计划任务,通过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地方病防治项目等,全州1.62万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全年启动整村推进155个,项目建成的村已有6365户32110人受益;二是实施连片开发。在德格、色达、道孚及乡城4个县的9个村实施连片开发,共改造农户住房399户,629户2736人受益。三是启动实施扶贫开发与大骨节病综合防治项目4个。四是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实施劳务转移培训700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405人。五是社会扶贫广泛开展。协助泸定县争取到中国扶贫资金会关于旅游新村打造项目、省扶贫基金会帮扶炉霍县“溪桥工程”项目。积极开展浙江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特别是通过州委、州政府组织全州各县考察回访,全州共推介经贸合作项目126个。在完成去年浙江帮扶700户危房改造项目基础上,今年又争取落实到浙江帮扶我州新村扶贫、产业扶持、人才培训项目资金7500万元。

(二)水电移民工作方面。全州水电移民工作协调体制、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移民安置协调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一是依法依规严格审核审查水电移民安置规划。全年审批(核)移民安置规划12个、先移民后建设实施方案3个、停建通告8个、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及工作方案8个。审核通过大渡河泸定电站、黄金坪、猴子岩、大岗山等电站一系列实施阶段设计变更,签订了龙洞等6个在建电站移民综合设代委托工作。二是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泸定电站启动281户移民房屋建设;长河坝、黄金坪电站章古河坝和姑咱安置点建设正在开展;完成猴子岩电站孔玉安置点20户移民建房;大岗山电站得妥安置点垫高防护及移民安置协议签订等工作进展顺利。丹巴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基本完成。全力推进雅砻江流域水电移民“先移民后建设”工作,已启动移民安置点示范项目和雅道雅新复建公路等工程建设。牙根二级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完成苏洼龙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工作。磨子沟、大桑、歌乐沱等拟建电站移民前期规划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效落实。对2020名农村移民兑现后扶直补资金105.78万元;完成了502名后扶人口核定和2507人惠民补助人口登记,兑现惠民补助资金551.46万元;投入库区基金99万元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养殖业,直接受益群众3043人;投入120万元应急补助资金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灾毁道路、水利设施等恢复重建,解决了5061名受灾群众的交通、饮水、通电等问题。投入后扶培训资金34万元用于两河口电站新龙库区移民洋葱种植技术和移民干部培训,培训人数达850人次。四是狠抓维稳,维护移民及库区社会稳定。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8件21人次,来访11批21人次。全年未发生扶贫移民对象进京到省非访、集访、恶性事件、。

(三)两项资金工作方面。启动实施“小路”项目36条,“小桥”项目25座,小型水利设施项目27个,“小能源”项目16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255户。实施葡萄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000亩,启动实施中藏药产业项目9个,补助农村寄宿制学生10000名。通过两资项目的实施,为改善全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牧民产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以工代赈工作方面。全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66个,覆盖全州82个乡镇112个行政村,近5万余农牧民受益。全年启动实施异地扶贫搬迁2307户,其中开工建设1167户,完工1140户。建设搬迁户住房及附属设施15万?,新建安置区村、社公路60公里、引水管渠44公里、蓄水池约340立方米、基本农田2500余亩。启动实施“尚巴董”千桥工程87座2699延米,乡村公路63公里,有效缓解了农牧区群众的过河难、行路难问题。

五、认真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

积极采取“1+1”、“1+N”的方式,先后组织12批38人次结对认亲小组在石渠县蒙宜乡幸福一村、幸福二村开展结对认亲活动,累计走访亲戚265户次716人次;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等会议20场次,600余人次,帮助结对亲戚解决生活困难问题22个,发放现金、物资(折现)共计3.4万余元,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刊物1500余册;为蒙格一村建成阳光暖房5套、公共厕所1座、院坝400平方米,投入100万元为蒙宜乡实施“五改三建”和产业发展两个项目;投入102万元为幸福一、二村34户牧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同心同向方面:努力加强与道孚县卡拖寺沟通联系,加强政策宣讲引导,全力解决寺庙困难问题,帮助协调寺庙搬迁工作,各项联系机制逐步完善。紧密结合藏传佛教寺庙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大力开展政策宣讲、僧侣关爱等各项行动,通过扶贫项目实施,使13座寺庙、1140名僧尼受益。党支部共建共创方面:积极与道孚县瓦日乡根基村开展“一对一”活动,培养预备党员2名,向村党支部赠送杂志刊物500余本。投入154万元,帮助根基村两委完成了3.5公里通村路和环村硬化路建设,解决了全村128户584人行路难的问题。组织共建共创结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党员代表赴州内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民族新村及产业化建设示范点学习考察,开拓视野。爱国守法感恩教育方面:编印水电移民政策汇编500余本、《水电移民政策问答》500余本、《两河口水电站移民意愿调查宣传材料》1万余册、《州扶贫、两资、以工代赈(2011—2012)绩效宣传》300多本、《扶贫政策群众宣传手册》500本、《群众工作政策理论学习材料》50本、《主题教育活动学习材料》50本。参与全州集中宣传教育43场次,开展库区移民政策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6期1200余人次。爱心帮扶活动方面:坚持“爱心帮扶、慈善为民”工作主题,坚持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认真组织参与爱心捐助、爱心帮扶各项活动。局主要领导4次看望州福利院孤儿丁真白玛同学,视其亲子般关怀学习生活,为其送去生活必备物品,承诺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的帮扶措施。幸福工程方面:结合全州扶贫、移民、两资、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按照州幸福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力组织实施了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地方病防治、两资“四小工程”、民族新村、现代农牧业增收工程以及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千桥”工程等,较好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六、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集中资金 突出重点

1996年起至2012年底,宁波市累计在贵州完成帮扶项目3500余个,无偿帮扶资金与物资8.68亿元(政府财政资金4.2亿元,社会捐赠资金4.48亿元)。其中帮扶黔东南州项目1847个,金额4.24亿元;帮扶黔西南州项目1343个,金额3.68亿元;社会各界还向毕节、铜仁等地捐资捐物0.76亿元。

宁波市的帮扶资金,主要帮助对口地区建设了105个新农村示范点和39个扶贫示范村,扶持发展了15个较大规模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改善了1430多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100多所医院(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资助了6万多名大中小学贫困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培训了2万多人次的党政干部、教师、医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3万余人次。向贵州派出挂职干部94人,接收了205名贵州干部到宁波挂职锻炼。

2013年2月,为加大对口帮扶贵州力度,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由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6个省(直辖市)的8个城市,分别对口帮扶贵州的8个市(州),其中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援黔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谋划,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贵州省黔西南州工作的通知》,对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

按照全部覆盖、点面结合的原则,宁波市11个县市区和13个市级部门,以“二对一”“三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黔西南州所有的8个市县和3个新区(2014年由于黔西南州区划调整,暂缓2个新区运作,结对关系又有新调整),并新增市卫生局和旅游局与黔西南州卫生局和旅游局对口开展行业帮扶合作。

要求全市每年在财政预算内安排不低于3000万的帮扶资金。其中市本级不低于1500万,余姚、慈溪、鄞州、北仑不低于200万,奉化、宁海、象山、海曙、江东、江北、镇海不低于100万,市级部门不低于前三年平均资金量。

正式编制完成了《2013-2015年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三年工作计划》。计划明确了工作重点,即实施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寨帮扶计划(重点建设9个村寨)、实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帮扶计划(重点建设6个农业产业基地),实施干部人才交流培训计划,实施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帮扶计划,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帮扶计划。

2013年7月,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到宁波市访问,两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举行了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黔西南州工作。2014年6月,宁波市长卢子跃率市党政代表团赴贵州省和黔西南州考察,与黔西南州签订了2014年度两地政府对口帮扶项目协议,并进一步就工业和农业产业园区共建、互通航班、高校和职教合作、卫生和旅游结对、高层次干部交流挂职等两地全面交流合作事项达成了一致。

2013、2014这两年里,宁波市按照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帮出亮点、做出示范的思路,共在黔西南州实施对口帮扶项目149个,到位帮扶资金12034万元。其中政府资金9554万元,社会捐赠2480万元。

新阶段 新亮点

在新的扶贫协作阶段,宁波市的帮扶工作主要有以下亮点。

高层互访正常化。2014年起,两地党政代表团每年进行一次互访。2014年4月,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到宁波考察,并就园区共建、产业合作、农产品市场拓展、教育旅游交流合作等7个方面25个事项进行了商讨。2014年6月,宁波市党政代表团赴贵州省和黔西南州考察,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与省长陈敏尔等领导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充分肯定了宁波的对口帮扶工作。2015年6月,黔西南州党政代表团赴宁波考察。高层频繁互访,大大推进了两地的合作交流。

开通宁波与兴义的直飞航线。2014年10月16日,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宁波与兴义的直飞航线正式通航。该航线设计合理,由宁波经停兴义往返丽江,每周三班,开通以来上座率一直较好,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现象。此航线的开通,将大大促进两地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为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园区共建成效显著。2014年,宁波与黔西南州确定共建兴仁县山地生态农业园。园区一期工程已于当年年底完成,路网已贯通,万亩枇杷树已遍布山岗。

黔西南州农特优产品宁波展销中心于2015年6月开业。将大大促进黔西南州农产品在宁波的销售,进而促进当地农户增收。

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针对黔西南州发展规划的调整,宁波及时调整了奉化市、宁波港集团等四个单位的结对关系,充实到晴隆县等相对欠发展县的帮扶队伍。在干部挂职上,挂职期限由一年延长到三年,选派的5名干部中2名任黔西南州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使挂职干部能在重要的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长期的对口帮扶工作中,宁波市总结出了一套日益完善的工作方法。

突出党政推动,建立对口工作机制。宁波市历界党委、政府均把对口帮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每年组织一次市党政代表团出访贵州对口地区,以加强两地的沟通协调和工作推进。同时,宁波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努力找准项目,明确帮扶项目申报、审批、实施、检查验收和资金划拨、使用、监督管理程序和方式,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群众受益一个。此外,甬黔两地还通过共建培训中心,对被帮扶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3万多人次。组织3000多名村镇干部、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校长教师到宁波培训、考察,帮助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提升素质。已累计派出104名处级干部到贵州,接收220名贵州干部到宁波挂职交流。为促进全民参与扶贫,两地建立社会联动机制。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宁波连续8年开展了甬黔携手――万人助学、图书传递、温暖午餐等系列大型献爱心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的市民上万人,共计资助6万多名贵州贫困学生。

突出民生改善,资助公共事业建设。近些年,两地着力推进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建设,先后帮助建设黔东南州千户苗寨、黔西南州楼纳村、万福村等一批民族特色示范村寨,完善基础设施,整洁村容村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楼纳村,已成为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2011年5月,考察楼纳村时说:“楼纳村是我看的第一个布依族村寨,发展得很好。希望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把布依族的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使对口帮扶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另外,为改善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宁波市新建、改扩建黔西南州 1400多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改善了100多所州县乡医院的医疗设施,有效缓解了当地上学难、就医难问题。

突出产业培育,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宁波市先后资助建设麻江蓝莓基地、黎平油茶基地、兴义市七舍镇的茶叶基地、猪场坪万亩核桃基地、则戎乡冷水洞村的金银花基地、贞丰黄花梨基地等,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改善当地优势农产品种植结构,宁波市帮助引进杨梅、白枇杷、波尔山羊、长毛兔等优良农产品品种,已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兴义市万屯杨梅广受市场欢迎,晴隆县波尔山羊成为南方草地畜牧业典范,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晴隆模式”。为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宁波市利用主办的浙洽会、消博会、食博会等大型展会,为贵州搭建招商引资和农副产品外销平台。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到贵州投资考察。目前,宁波相关企业和个人在贵州的投资项目涉及商贸、矿产、水电、塑料化工、模具制造、物流、房地产、消防、交通、旅游、服装、酒店、灯饰、五交化等行业,总投资已超过300亿元。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东西部协作工作进展情况

6月初,东西部协作确定在市域内新建茶叶基地2700亩、茶叶加工厂3座、茶博馆1个。目前,以东西部协作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出台了《关于申报2021年茶叶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并张贴公告。待确定实施企业后,即可开工建设。

(二)狠抓茶叶生产技术培训

在茶叶加工及管护的关键时期,分成3个技术工作组,分赴到茶叶重点乡镇、企业,分散开展技术指导。同时,联合教科局、科协、茶叶行业商会开展市域茶叶企业座谈会,共同探讨乡村振兴与茶叶产业融合发展相关工作,各茶叶企业邀请茶叶技术专家自行开展培训,收到良好效果。上半年来,全市共开展茶叶技术培训达5200余人次。

(三)品牌建设工作卓有成效

1.品牌使用管理。一是规范富硒茶地理标志授权管理,严格审查使用条件。对授权到期的企业,及时敦促重新提交授权资料、及时审核授权;二是鼓励茶叶企业申报使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青”,目前已有5家企业使用。

2.茶产品推荐工作。一是筹备2021中国富硒茶文化旅游节活动,目前已完成活动方案编制、采购及合同签订、部分物资购置等工作。二是积极组织8家茶叶企业参加第十届(国际)茶业博览会,农业农村局获优秀组织奖,雀舌茶被评为十大名茶,一山青茶、早茶被评为名茶。三是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进驻大中城市,除川渝陕外、京津沪港鲁等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份额,利用电商、淘宝、京东等平台开发茶叶市场力度空前。四是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达到16.86亿元。

(四)加强东西部新建茶叶基地的管护工作

2018年至2020年,全市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好机遇,新建茶叶基地2.6万亩。为了提高茶苗成活率,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建茶叶基地管护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生产投入品溯源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项目实施企业和项目乡镇要密切配合,组织人力开展管护工作。目前,除草施肥已全面结束,预计9月底前补植补造全面结束。

(五)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是到帮扶村开展全覆盖走访,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协助村支委选举,争取集体经济扶持资金80万元;二是组织专班深入石塘、旧院、固军、井溪等乡镇,对现有茶园提档升级和新建茶园发展空间进行全面调研,以达到规划科学性、合理性。

(六)全面抓好党的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家畅谈心得体会,深刻领会、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二是加强学习强国学习,达到党员全覆盖,目前我局学习强国积分3万分以上6人。三是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川观新闻“请回答1921-2021”党史知识答题挑战赛、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川观新闻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建引领法治’”法治打卡答题活动,坚持每日打卡,推动党史学习和法治教育相结合,以答促学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结对联创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目前到结对联创庙沟河社区开展脏乱差清理活动4次、参加座谈会3次、投入结对联创工作经费5000元、开展1次关爱特殊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活动。五是深入推进党员“双报到”工作。目前党员“双报到”工作结合结对联创活动开展,组织党员到结对联创庙沟河社区开展脏乱差清理活动4次、参加座谈会3次、开展1次关爱特殊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活动。六是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属典型山区,茶园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二是老旧低产茶园面积大,增加了置换和改造难度。三是茶叶产业的经营主体仍以中小企业和茶农为主,缺少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覆盖带动能力不强。四是品牌打造乏力,企业品牌多、杂,特别是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五是专业人才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企业的专业人才也不足,需加大引进和培养。六是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化开发进程缓慢。企业资本普遍实力差,企业在基地建设、加工技术改造和规模化生产上缺乏投入;茶业科研投入资金缺乏,新产品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物质推广步伐缓慢。七是产业发展配套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我市未建立茶业科研、茶业教育、茶文化发展专门机构;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基层服务缺乏;市场建设滞后,无专业市场,市场分散、零乱。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尽快组织东西部协作实施企业,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示范片的落实工作,查漏补缺,无缝衔接。

三是继续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后期将重点抓好茶叶机采、茶园管护等技术培训工作。

四是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2021中国富硒茶文化旅游节活动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茶叶环保督促工作,特别是加强投入品的利用与管理。

六是全面实施2021年茶叶绿色优质高效建设。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元主体协同;协同治理;脱贫攻坚;广西贺州

中图分类号:D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2-0105-06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强调:“到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我们一定要兑现脱贫的承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力以赴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对于贺州来说,是时代赋予贺州新常态下展现新作为,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贺州把握新机遇实现发展跃升、绿色崛起的难得发展机遇,是贺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实践大考。贺州推进脱贫攻坚行动进展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持续发力,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基于此,笔者从多元主体协同层面,就贺州推进脱贫攻坚行动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走访了12个乡(镇)24个村,与市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乡镇干部、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贫困村党员群众等座谈访谈300多人次,查阅贺州本土新闻报道、各类脱贫攻坚文件资料以及学术研究文献400多份。

一、多元主体协同视域下贺州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

贺州推进脱贫攻坚的成效是可喜的,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思想上,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来看待。在行动上,紧密结合贺州实际,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机构建设、机制保障以及考核激励等方面,狠抓自治区“1+20”扶贫文件,扎实推进“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和本市的“1315”工程。在力量整合上,充实县(区)、乡镇、村三级工作力量,广泛宣传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一)重视地方政府的“合理主导者”角色

一是M建专责小组。在市级层面上,按照“区负总责、市抓协调、县为主体、乡镇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要求,设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等7个小组,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分工,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细化任务,充分发挥协调督促和上下联动作用。在县(区)、乡两级层面上,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和相应的专责小组,乡镇(街道)增设扶贫开发办公室(扶贫工作站),两级机构均实现了人员、经费、场所、系统设备等“实体化”运作。二是政府高位推动。召开全市扶贫产业开发现场会、全市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推进会,组建贺州新海投资有限公司等7个投融资平台公司,获得农发行授信和贷款额度51.95亿元。研究制定乡镇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强力推进全市范围内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三是建立以“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为主要内容的“四步”管理模式。各县(区)建立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清单管理、挂图作战”管理模式,将脱贫攻坚的底数、任务、目标、进展以及责任落实等情况制作工作展板,形成“一张图战到底”的良好态势。

(二)发挥龙头企业的“致富带动者”角色

坚定不移地把扶贫产业开发作为引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抓手,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本土主导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势头喜人。通过创新产业扶贫帮扶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如,八步区通过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以贫困户小额信贷入股分红、订单销售、劳务服务等方式直接对接扶贫工作。昭平县依托资源优势和“两个百亿元”产业,大力扶持茶叶、油茶、砂糖橘、食用菌和中草药五大支柱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资金支持、统一市场销售、分村布点种植的“三统一分”产业帮扶新机制,进一步理顺政府、银行、企业和群众四方的关系,保证群众增产增收。

(三)引入社会组织的“组织倡导者”角色

坚持充分调动好社会各方力量,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形成全社会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强大合力。一是扎实落实“一帮一联”制度。抓好定点扶贫,落实中直、区直、市直、县直、乡镇五级领导挂点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制定“十三五”时期全市267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方案,落实领导挂点和单位包村。二是完善社会力量精准帮扶机制。建立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社会扶贫资源援助和求助信息,公布社会扶贫项目,实现社会扶贫资源与贫困村(屯)、贫困户帮扶需求有效对接。三是创新扶贫参与机制。积极动员各派、工商联、群团组织、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贫困地区,强化光彩事业、春蕾计划、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等扶贫公益品牌效应,开展青春助力脱贫攻坚暨情系家乡商企助学、“产业到家・牵手妈妈”巾帼脱贫、“帮扶贫困户・点亮微心愿”、村企共建、千家民营企业帮扶千个贫困村等活动。

(四)挖掘贫困群众的“核心能动者”角色

一是进一步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对照贫困村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于”标准,全面摸底调查市内所有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情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整合资金,有针对性加快推进贫困村水、电、路、桥以及通讯、网络、文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16年已累计投入6亿多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增收基础。根据各村资源与区位优势,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各类养殖业和经济林、水果种植,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引导自主创业,实现就近就业;探索土地流转等资产收益脱贫方式,提高财产性收益。组建科技扶贫队伍,为贫困村提供便捷有效的科技服务,为贫困户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三是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素质。积极实施扶贫培训的“雨露计划”,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掌握1-2门实用技术,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技术技能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实行“应补尽补”政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中高职教育,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脱贫能力。

(五)突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者”角色

一是筑实共识。通过干部培训、印发宣传手册,开展中央、自治区、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解读、学习教育,充分运用网络、报纸、电视、微信、短信平台等载体,实现舆论宣传全覆盖,将党T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上来。二是压实责任。认真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紧紧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干部责任“三个责任”。如,八步区出台集管理、激励、约束于一体的“三个办法”,推进脱贫攻坚周例会、周通报制度,层层传导工作压力,以“动态脱贫清单”统筹推进和重点突破。三是抓实党建。充分借鉴全国各地抓党建、促脱贫的先进经验,把党建作为统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充分发挥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用,建强村“两委”班子,大力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四是考实责任。扎实贯彻《广西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研究制定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加大扶贫开发责任考核力度,引导领导干部把精准扶贫脱贫责任落到实处。

二、贺州脱贫攻坚中多元主体不协同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从多元主体协同来看,贺州的脱贫攻坚在主体协同和过程协同上存在着不协同、不协调问题,对脱贫攻坚的推进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使得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贫困的实践效果不佳。

(一)主体间思想不协同

一是思想认知站位不高。各类参与主体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做到协调一致,少数地方和单位没有将脱贫攻坚行动放在战略大局、政治高度上来认识,那种因其他工作而忽视扶贫开发工作,因部门利益而忽视脱贫工作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有的因认知不科学,导致帮扶人员“走读”,在精力投入和工作人手上捉襟见肘。二是思维行为偏离要求。由于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性”精神实质理解不透、认识不深,一些主体的思想行为偏离精准的基本要求,离精准扶贫有差距,导致脱贫攻坚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受阻,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从主体性上看,一方面是一些党员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没有认识到位,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有把地方经济搞上去了,依靠“涓滴”效应,贫困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仍旧把主要精力和投入放在大项目和财源建设上。再一个就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政绩观不正确。有的认为精准扶贫工作政绩难显现,可搞可不搞。因而对贫困户的扶持仍停留在“慰问式”扶贫上,忽视对贫困户的持续关注和能力开发建设。从脱贫攻坚工作层面上,这同相关方面政策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也是息息相关的。

(二)主体间职能定位不协同

这主要表现为各主体没有恰当地扮演好自身的角色,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一是遇到问题绕着走。在对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上、新矛盾的化解上,工作思路放不开,拿不出务实管用的办法,或习惯于上级的发号施令,或生搬硬套、沿袭守成、墨守成规。二是碰到困难相互推。面对难度大、任务重的工作时,当甩手掌柜,研究政策力度不够,作风不实,坐而论道,要求别人干自己不动。三是看到利益抢着上。个人私心杂念重,部门利益至上,对个人、单位好处不多的少干、不干,甚或阻碍管理信息交流,对效益低、风险高的事情冷漠。以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为例,一些部门认为这项工作只是发改委、扶贫部门的事,自己不好使劲、也不想使劲,对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不重视、不研究、不推动,特别是涉农项目资金部门不愿过多关注搬迁项目,都想整合其他部门的资金而不愿本部门资金被整合。在行业扶贫上,有的没有专题研究扶贫工作,没有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任务分解;有的工作计划为一两句话、一两个数据,或者是套话、没干货;有的抱怨工作多、任务重、人手少,把脱贫攻坚工作看成是副业,是累赘,等等。造成这些现象,既有现有机制不健全因素,也有一些部门、党员干部合作意识缺乏的原因;既有政策权威的不足,也有政策导向自利性过强驱使,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作怪的因素。

(三)主体间能力不协同

这主要表现为各主体在承担职能时缺乏应有的能力保障,主观意愿与客观能力不一致,能力与职责不相匹配,能力表现与脱贫攻坚的整体需求不相符。一是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在平桂县、富川县部分村屯对贫困户的精准核查不准不实、扶贫台账的建立还不完善,扶贫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部分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基础管理工作还不统一、不规范。二是帮扶措施不够精准。以扶贫产业为例,“弱、小、散、低”突出,普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合作社组织率低,以致部分产业项目帮扶能力不强,扶贫作用不明显。三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据悉,贺州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为12.57万人,这是贺州脱贫摘帽工作中最难的任务,最硬的“骨头”,然而这项工作总体进展较为缓慢,不够理想。四是扶贫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乡镇站扶贫干部新手多,业务不够熟练;有的驻村干部缺乏相关业务技能,缺乏让村民信服的过硬本领,缺乏真正长效脱贫的招数。五是少数扶贫对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脱贫攻坚工作故意刁难,不支持。在“双认定”工作中,一些群众不够配合,讨好处。这种不协同,既有制度机制环节上的原因,也有个体能力素质差异的原因,还有基础条件不良、后天技术跟不上的原因。

(四)执行过程不协同

脱贫攻坚是一个实践过程,某一环节出现不协同,必然影响整体有效性。这种不协同有:一是在价值理念环节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一冲锋就能解决”的冲动和盲目乐观;说到扶贫措施就是上项目、分资金、给钱送物;搞包办代替、大包大揽,不重视多方参与,一些地方扶贫“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管理制度重“运动式”应对、轻规范化建设;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强管控,弱服务等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不相符的现象。二是在执行环节上不协同。习惯于“运动式”执行,在工作安排上全局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在方案落实上整体性不足,存在“打折执行”现象;在帮扶措施上系统性不强,存在“顾此失彼”现象。搞“两面式”执行,在口头上执行,行动上不执行;会议上执行,会后不执行;文件上执行,实践上不执行。还有的是“机械式”执行,按部就班,缺乏人性化与人文关怀,割裂局部工作与整体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机联系。三是多元主体的“协同度”不够。各类主体在参与上尚未真正形成合力,政策分散、管理分散、资金分散、项目分散、队伍分散、对象分散、宣传分散等社会扶贫“碎片化”现象突出,扶贫项目趋同化严重。多元参与力量缺乏有效统筹,帮扶方式“简单化”,看似精准,实则是“大水漫灌”或缩小版“大水漫灌”。这种不协同,既有党员干部执行力不足,也有干部执行监督缺失的原因,既有传统不良行政文化的障碍,也有旧有行政体制束缚的因素,病根在于有效协同治理体系缺乏。

三、多元主体协同下贺州推进脱贫攻坚行动的对策

贺州脱贫攻坚行动是有成效的,但还面临着一些阻滞因素。一是地方政府行政主导权过强,政策执行缺乏约束。这样一来,更多的时候,所谓多元主体的互动和合作演变为地方政府的“独角戏”,而社会组织主体、市场主体、扶贫对象主体成为可有可无的“配角”,往往处于被动和对政府严重依赖的境地。二是市场主体自我逐利过强,社会责任难以兼顾。一方面,龙头企业寻求自身发展的经济目标与服务贫困户的社会目标相悖,吸引群众参与不强,易引发农户不满;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合作占据主导,使得原本平等的合作易于演变为不对称合作。三是贫困户的弱势地位明显,主动参与意识缺乏,主体地位意识有待强力激发。四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参与带动能力因规模小、发展不规范、资金支撑和人才支撑缺乏等因素难以健康持续发展。破解上述障碍,必须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正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所强调:“创新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一)创新脱贫攻坚理念,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摆脱贫困,“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用开放的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贺州市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等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致贫原因复杂。另外,贺州市既不属于连片特困地区,也不属于边境地区和大石山区,享受的政策支持力度仍比较有限,获得上级资金和政策同区内其他重点地市比仍有较大差距。因而更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个扶贫主体创新理念,以思想创新推动脱贫攻坚。

1.树立精准思维,坚持以回应贫困地区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质内涵,就是要以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需求为导向,促进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提高。要对贫困群体给予积极的尊重,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凭借自身条件来实现自我发展;要与贫困群体建立起稳固的互动关系,在地理空间和社会心理层面去更多地感受与回应贫困群体的多种诉求,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项目执行方式,通过设置符合实际的项目来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在主体协同的思想协同上,要“坚持五个导向、力促五个转变”,即坚持重心下沉的帮扶导向,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坚持数据支撑的决策导向,由“经验管理”向“精准管理”转变;坚持需求引领的投入导向,由“撒胡椒面”向“量身定制”转变;坚持强化内生的动力导向,由“物的要素”向“人的要素”转变;坚持时序倒逼的绩效导向,由“实施过程”向“目标成果”转变。

2.树立联动思维,坚持以注重发挥多元主体力量的行为优势为突破点。针对当前贺州市以政府为单一的脱贫攻坚主体的局限性,政府扶贫边际效应逐渐减低的情况,要通过营造脱贫攻坚是“全社会的责任”的共同意识,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凝聚力量,统筹用好行业部门、驻村帮扶、社会扶贫和农民主体等各种力量,形成各方联动、合力攻坚的推进态势。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深入实施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头雁培育”等主体工程,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一线党员培养成为打赢脱贫攻坚的骨干力量。强化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在实施扶贫项目、落实脱贫任务中紧密衔接、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教育引导克服“等靠要”思想,千方百计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呼吁和创设有利条件让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并充分彰显出其资源、组织和技术等优势。

3.树立协调思维,坚持以注重内源驱动与外力推动有机结合为着力点。针对贫困群体地域文化、价值理念、生产生活方式与发展诉求相对异质状态,要深入贫困群体的生活世界,嵌入到农村内部治理结构之中,在承认他们的多元化价值体系基础上,增强脱贫攻坚资源的共享性,保障其基本权益和平等发展机会。将外援推动与内源驱动结合起来,把外来发展理念与贺州本土特有的社会制度、文化、自然资源禀赋结合起来,促进内源性发展。加强内外协调补不足,对内重资源整合,以专项方案和脱贫规划为引领,切实整合项目资金,汇拢扶贫资源,加强部门履责协同,形成“抱团取暖”强大力量的势头;对外重力量凝聚,加快区域开放开发,特别是向东开放,拓宽社会扶贫领域,鼓励引导域内外各种资源、各种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主战场上来,着力解决投入不足、力量薄弱等问题。

(二)创新协调沟通平台,明确各类扶贫主体的行动边界

针对多元主体参与脱贫攻坚的实践困境,必须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主导模式,转变为政府引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合作参与模式,这要求加强各类主体协调沟通平台的创新,明确好各类参与主体的行动边界,清晰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在脱贫攻坚中的行动角色。

1.政府主体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符合贺州本土特色发展的扶贫政策与扶贫项目顶层设计,着力加强贫困地区的公路、水利、电力、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弥补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短板,从源头上破除影响贫困地区发展的自然障碍。积极探索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要构建多元组织体系,优化贫困治理组织体制;整合政府贫困治理体制,形成城乡一体化贫困治理体系,健全政府与社会协作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提高多方互动、社^联动的服务能力。加强多元主体协同资源筹集、配置和使用的规范管理,注重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资源,提高农村致富带头人和贫困群众的创业创新能力。

2.加强市场的资源配置与特色产业培植。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贺州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使之成为带动贺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贺州本土优势的特色产业。要进一步摸清贫困村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鼓励和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业、加工业、旅游业等多种多样产业,突出抓好一批短、平、快的致富增收项目。进一步做好扶贫产业项目备产、备料和放贷审核准备等基础工作,发挥好小额信贷资金的“借鸡生蛋”和滚雪球效应。积极探索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产销合作等方式,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参与规模化产业项目建设,实现产业项目与脱贫攻坚的紧密对接。加强资源禀赋相似、地域相连的区域资源整合,培植合适的扶贫产业带及产业园区,彰显集聚效应。

3.建立协作顺畅的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针对社会组织参与不足、作用发挥不够、贫困地区社会组织发展规模和规范管理不足等问题,积极创新发展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机制,积极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开展需求调查、物质扶助、政策倡导、技术培训与扶贫绩效评估等方式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完善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提升社会力量参与能力、加强社会力量参与制度保障、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的组织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政策。通过加强对社会扶贫资金的筹集渠道和使用上的整合政策建设,加强社会扶贫项目以及与政府扶贫项目、与目标贫困人群的需求等方面整合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扶贫整合机制政策。加快建立社会扶贫主体内部及其与政府主体、与贫困地区的合作机制,通过创造共赢舆论环境、落实脱贫攻坚激励政策、完善荣誉表彰体系等,进一步完善社会扶贫激励机制政策。

(三)创新运行保障机制,提高多元参与行动的效应

扶贫项目工程建设进展缓慢、产业与扶贫的关联性不够紧密、社会扶贫“碎片化”、多元主体协同执行过程不协同等现象的深层根源,就在于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创新不足。这就要求不断创新多元主体参与运行保障机制,尤其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宣传动员、协同联动、监管评估机制,科学规范各类参与主体行动,提高效应。

1.创新动员宣传机制。多元主体力量参与扶贫的规模依然不大、参与程度仍然不够充分等“政府热、社会弱、市场冷”的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扶贫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资源分散、宣传人员不足。这需要深刻认识贫困地区的发展规律,对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完全把握,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外宣传力度,需要充分认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意义,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为此,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思路和宣传方式,充分借助和用好各类媒体,整合宣传资源,组织一支精干高效的脱攻坚宣传工作队伍。要进一步抓好对具有帮扶能力和帮扶意愿的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动员宣传工作,打造出“人人知扶贫、人人愿扶贫、人人为扶贫”的脱贫攻坚宣传动员大格局。

2.创新协同联动机制。脱贫攻坚要取得成效,必须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益,要解决各类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队伍、扶贫对象等比较分散的问题,保障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的无缝对接。在实践中,由于上下联动、内外联动、要素联动等机制运行的不畅,使得各类脱贫资源内耗损失加重,造成资金使用、脱贫成效不精准。要建立各类主体特别是政府主体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减少主体各自为政和内耗。在这点上,对于贺州市来说,当务之急要尽快完善脱贫攻坚指挥机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扶贫干部队伍脱贫攻坚的政策培训教育,扎实抓好扶贫队伍建设,优化扶贫机构运作模式。加快建设多元主体参与脱贫攻坚的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好开放式、综合型、共享性的资源使用信息管理系统。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一)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拓展发展空间。为切实保障全县建设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依靠项目争取用地指标,通过与县发改局、经商局及各乡(镇)等单位紧密联系,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落户。为满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争取最大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使全县供地率达到65%以上。

(二)通过盘活挖潜,节约集约用地,拓展发展空间。为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继续做好闲置土地清理工作,严禁“晒地”,对于闲置土地要依法处理,并通过加强与建设规划等单位协调,贯彻“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产业集聚”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使现有土地能够充分、合理、有序地利用,严把项目的预审、用地审批、供地关,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争取完成两河镇、水尾镇、镇、兴隆乡等4个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启动马岭镇高店村、龙盘村、清凉洞村、三块石村、石龙村、鹤盘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协调争取,解决项目实施资金问题,争取动工建设,以获得城镇建新区周转指标。

(三)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督促加强项目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2016年4月前完成第二批5个共4688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实施工作工程施工并提交验收,启动第三期约3000亩工矿废弃的复垦利用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完成项目包装上报工作。完成镇村、村、村土地整理项目等11个土地整理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建设规模共计122563亩,争取完成白腊乡荞田村、新店村土地整理项目等4个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加快已竣工项目验收。

二、加大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力度,创造规范有序的用地环境

(一)做好各类重点建设项目供地。要扎实围绕项目建设用地,搞好供地服务,提前介入做好相关工作,优先保证市、县重点急需建设项目、高科技大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投入产出率高的科技型、节能型、生态环保型项目用地。

(二)严格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严格执行《划拨用地目录》,从严控制划拨供地范围,通过全面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进一步规范划拨土地决定书和土地出让合同。做到严格按土地划拨决定书、土地出让合同和补充协议的约定,依法供地。

(三)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强化项目竣工的复核验收工作,对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确定的用地控制指标和其它相关条款的,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或决定书规定的相关条款追究土地使用者违约责任。

三、推进土地出让和征收,保障发展用地需求

(一)集体土地征收工作。强化对已获批文的乡镇、城市批次项目的征地工作,2016年预计完成300亩左右,按时完成征地拆迁,及时交地,为供地提供保障。在县委、县政府、市局的安排部署下,强化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充分发挥和调动乡镇人民政府的作用,保障隆黄铁路至毕节段征地、宜叙高速段建设和川黔高速公路白土岭互通等项目的按期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土地供应工作。加强协作,认真清理、收集相关数据,为来年合理编制供地计划、全面保障项目用地做好准备。抓紧开展基准地价调整成果验收,力争于2016年初公告调整后基准地价。做好土地出让方案编制,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规定的通知》(川府发〔2014〕58号)文件的要求,开展土地出让前期工作,周密编制土地出让方案,并严格按照文件要求采取集体会审方式进行审批。

(三)继续开展好供后监管。随着供后监管系统及工作的完善,国土资源部对供应宗地监管内容进行更新。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的要求,继续开展好供后宗地动态巡查(公示宗地信息),现场勘查(拍照取证),并填报项目跟踪管理卡,做到宗地情况清、信息明。

四、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全面展开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按照上级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完善执法监察网络,加大巡查力度,对各类违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及时进行排查和清理,予以有效打击,防止非法采石现象发生;加大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使我县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得到明显遏制;按照市国土资源局和县人民政府相关文件通知要求,委托资质单位开展矿山检测,煤矿每年检测两次,非煤矿山检测一次,检测成果作为查处超层越界采矿的依据,做好矿山检测工作;继续保持打击关闭非法小煤窑的高压态势,对各乡镇非法小煤窑的关闭情况,组织验收,并进行考评。

(二)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继续对已列入2015年上级财力投资计划的工程加强督促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地质灾害点的施工建设,同时要协调2016年上级财力投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的立项及实施,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发生,力争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加强和完善2016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汛期巡查制度,及时处理险情。目前白腊苗族乡特大地灾治理项目已完成勘、施工图设计工作及泡桐沟泥石流、斑竹湾泥石流、回香坝泥石流、石板沟泥石流、铁板沟泥石流、老蛇沟滑坡六个分项治理工程。为保障项目效益,将抽调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管工作,安排部署项目推进工作,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招标、严格变更设计、实行跟踪审计、严格逗硬奖惩、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资金控制,力争2016年6月全面完工。积极推进8.17洪灾冲毁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抓紧时间帮助协调省、市国土资源局解决工程恢复资金200万元,为来年的生产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三)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2016年,省、市下拨我县2680万元专项资金,全县将完成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400户。为加强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的领导,及时成立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搬迁安置工作以乡、镇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县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未完成搬迁安置任务、因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追究主管领导的行政责任。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主动接受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搬迁安置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争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将于2016年10月30日前完成。

(四)落卜片区硫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三期工程。截至目前,项目三期工程已进入勘查阶段,并完成野外勘查工作。2016年,三期项目计划投资8500万元,完成治理面积约4.6km2,并对项目前期实施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补充完善,保障项目实施效益。为顺利推进项目实施,将继续成立项目推进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管工作,进行倒排工期、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招标、严格变更设计、实行跟踪审计、严格逗硬奖惩、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资金控制,力争2016年10月全面完工。

(五)300万吨硫铁矿项目资源配置和河坝、海风矿段资源勘查。目前龙蟒集团已经完成《储量核实》、《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备案,待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采矿权价款评估单位进行采矿权价款评估,获得采矿权价款评估报告后,向省厅递交采矿权变更登记资料,缴纳采矿权价款后,获得扩大矿区范围后的采矿许可证。并积极向上争取省地勘资金,对我县河坝、海风矿段详查后续资金14063万元的帮助,争取2016年项目落地,2018完成详查。

五、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群众祛贫根奔富路

继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通过“回头看”每名副科级领导包社包户帮护,每名中层干部包户包人帮护,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亮窗口村的实际情况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所需。局党委先后制定《县国土资源局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县国土资源局精准扶贫工作措施》。针对每名贫困户也制定出相应的脱贫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切实落到实处。

六、严格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加大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要全面落实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重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321国道等主要交通沿线两侧动态巡查力度,结合全县宅基地审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占地行为,发现苗头,及时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进一步完善执法监察网络。坚持预防为主,防查结合的路子,做到对土地矿产违法行为早发现、早预防、早制止,加大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加强行权平台案件运行力度,对立案查处的案件要通过行权平台进行网上运行、公示、审核,对办理完毕的案件要通过网上公开,保证案件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七、继续推进基础业务建设,促进国土工作全面发展

(一)抓好宅基地审批和查验工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解决农村无房户和困难户宅基地问题工作力度,同时宅基地审批过程中要确保宅基地审批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另一方面要做好与宅基地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要通过利用新闻媒体、制作宣传标语、召开土地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向社县干部和群众广泛宣传我国土地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我县在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开发等方面的现状和相关政策,使土地法律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积极营造广大干部群众依法自觉用地的良好氛围。

(二)土地变更调查和测绘行政管理工作。按照部、省、市要求,提早谋划,落实经费、作业队伍,收集相关资料数据,组织开展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继续开展对测绘产品质量的检查工作,加大了对违法测绘案件的查处力度,利用“8.29”测绘宣传日做好宣传工作。

(三)积极稳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围绕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的目标,按照“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依据、统一登记簿证、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要求,尽快完成城镇国有土地、房屋数据的信息化和数据整合,确保顺利的在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统一登记颁证。切实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调查摸底、测绘建库工作,在整合机制、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测绘建库工作,力争在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库工作。

八、强化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一)狠抓基层国土所建设。按照国土资源部相关要求,将基层国土所建设作为全局组织建设的重点,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抓基层,打基础,学习和借鉴其他县市基层国土所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资金投入、建章立制、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各国土所的规范化水平。

(二)加强全局内部建设。以全面整顿工作作风活动为载体,以完善和规范的规章制度、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为抓手,以加大全局工作督查力度为手段,以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全员素质,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全面改进机关服务形象。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这次全省扶助贫困残疾人暨残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安排今年任务,突出部署全省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曾经打算把各设区市政府担任残工委主任的分管领导、残工委相关部门领导请来开会,考虑到残联理事长也是残工委副主任,所以请理事长回去后把这次会议主要精神特别是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要求向政府领导和残工委汇报,取得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齐心协力推动工作开展。等一下*理事长将作工作报告。现在,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立足实际,着眼大局,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去年,全省各级残工委、各级残联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立足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际,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大力宣传,主动协调,使残疾人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关心,取得各有关部门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共识和帮助,在残疾人扶贫、教育、就业、医疗、维权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改善;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围绕实施“百、千、万”康复救助工程,康复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充分发掘社会资源,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落实按比例就业政策,拓宽了劳动就业渠道;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有效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凝聚着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较大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省残疾人在生存、生活和发展中,还有许多困难,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发展不够平衡,基础不够扎实,措施不够落实等问题都有待加强和改进。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进程中,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围绕这一大局,主动融入,准确定位,自觉服务。各级残联要善于面对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拓展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充分发挥面向基层、联系群众、安定民心、凝聚民力的特殊作用,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二、加大力度,开拓创新,确保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制定了一整套有效政策,推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改善了残疾人生产、生活条件。但由于受残疾的影响,面对教育、就业、康复、医疗、保障乃至维权等重重困难与压力,许多残疾人生活仍然比较艰难,特别是贫困残疾人,他们是贫中之贫、弱中之弱,扶助贫困残疾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去年10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是国家为扶助贫困残疾人第一次专门召开全国性会议,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贫困残疾人的牵挂与关爱,也深刻地表明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制定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重要意义

做好残疾人工作,扶助贫困残疾人,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做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是要认识到扶助贫困残疾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努力创造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环境和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二是要认识到扶助贫困残疾人,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安定稳定的基础条件之一。三是要认识到扶助贫困残疾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四是要认识到扶助贫困残疾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给予残疾人更多的支持和关爱,使残疾人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这是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最生动的体现。

(二)明确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要求高,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要坚持政府主导,把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用更优惠、更优先、更优势的政策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要建立责任制,重点做好一系列扶残助残政策措施的深化、细化,把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安排到位,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任务落实。各级领导同志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到贫困残疾人生活中去,对他们多一份真诚理解,多一份真情关怀,多一颗真心相待,多一份真正尊重,扎扎实实为贫困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贫困残疾人中去。

(三)制定政策,建立扶助长效机制

最近,省政府办公厅将转发省民政厅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切实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这是我省贯彻落实全国统一部署,开展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办法。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切合实际的优惠残疾人的政策规定办法,建立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落实残疾人劳动就业、实现残疾人接受教育、保证残疾人享受医疗康复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快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

各级残工委成员单位应该带好头,发挥各自优势,为扶助贫困残疾人多做工作。财政部门要逐年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民政部门要在构建新型城乡救助体系的过程中,强化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教育部门要以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建立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体系,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有效、方便、经济的医疗康复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残疾人就业指导,积极开发适应残疾人就业的岗位。扶贫工作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贫困残疾人以优惠,使扶贫工作落实到人到户。各级残联要全面掌握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充分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扶助贫困残疾人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协调推动工作落实,积极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

(四)开发资源,形成工作整体合力

扶助贫困残疾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认知越来越深刻,扶残助残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扶助贫困残疾人的政策规定,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宣传扶助残疾人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要不断拓展帮扶内容,创新帮扶形式,广开集资渠道,筹措社会资金扶助贫困残疾人,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开办贫困残疾人服务项目,鼓励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扶残助残活动。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推动、社会动员、典型示范,逐步形成帮扶主体多元化、帮助形式多样化、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新格局。

(五)把握关键,确保扶助工作落实

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重道远。要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从长计议,认真筹划,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抓住主要矛盾,选准突破口。当前,要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一要抓好康复。康复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康复一人,造福一家,影响一片”。要继续贯彻落实第三次全省康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强化措施,更新技术,努力提高康复工作成效;要加强社区、乡(镇)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家庭;要发挥民办康复机构的作用,努力扩大康复面;要加强康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引进新观念,采用新技术,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水平。二要推进就业。就业是解决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的根本途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扶持残疾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广开就业门路,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有利条件;要强化就业服务,积极推进按比例就业,开发各种公益岗位安排就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要搞好就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要加强残疾人就业网络建设,及时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要加大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落实到位。三要落实帮扶。残疾人摆脱贫困需要多方帮助。要把扶助贫困残疾人纳入政府扶贫开发计划,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创建扶贫开发基地,建立扶贫专项资金,落实小额信贷,为残疾人脱贫创造条件;要发扬中华民族扶残助弱的传统美德,积极推动开展“一助一”、“众助一”和“志愿者助残”等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为残疾人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让他们真正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残疾人工作任务繁重,千头万绪,各级残联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整体推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

(一)要确保实现“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

去年中残联印发了各省完成工作任务的统计数据,我省总体上不错,属于中上水平。“十五”中期检查时,国务院残工委检查组对我省的工作也有较高的评价。但是应该看到,有些工作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十五”计划是经过省政府批准的,今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冲刺年,没有特殊情况,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全面按时完成。《*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及其配套的19个实施方案,对残疾人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确定了具体指标。比如,要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6000例,聋儿康复训练1985名,安装假肢1560例,配发用品用具80000件,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12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8%等等。各级残联要认真对照计划目标,抓住薄弱环节,主攻难点弱点,对差距较大的项目,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对已经完成的项目,要进一步巩固提高。要按照省残联下发的验收标准,搞好自查、互查,及时发现问题,拾遗补漏,确保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要精心谋划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思路。

20*年是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计划的关键年。各级残联应当认真制定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更加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和帮助;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全社会扶贫助弱的意识将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残疾人将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这些都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前提。我们一定要树立发展信心,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在制定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的过程中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创新精神,反映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残联要紧紧依靠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政府制定“十一五”计划情况,使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各级政府要主动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统筹考虑,统筹安排。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从法规、政策、制度上规范工作程序,讲究工作方法,建立工作机制,为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三)要全面落实基层基础建设的工作措施。

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层,基层建设是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性工作。各级残联首先要关注基层,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要抓好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去年我们在城镇社区开展残疾人联络员的选聘工作,这是加强残疾人基层基础工作的新举措,要严格选聘条件,选择条件适合、乐于奉献的人员进络员队伍;要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培训学习,使受聘人员尽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要通过选聘社区残疾人联络员,为农村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积累经验。各级政府和残联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完善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层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各项服务设施,加强设施管理,发挥应有效应。

(四)要切实做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准备工作。

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抽样调查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抽样调查数据是制定切合国情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科学依据。这次抽样调查,我省抽查26个样本县、103个乡级单位、8.2万人的样本量,任务比较繁重。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重视支持这项工作,按照要求抓紧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经费,组织人员培训,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规范工作程序,依照科学方法,精心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同时,认真做好资料的后续开发和应用工作。

(五)要大力加强残联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

我省各级残联有1862名残疾人工作者,大家为残疾人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之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残联应当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当前,全省县级以上部门和单位都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残联要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当地党委的部署,结合残联工作实际,扎实有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整改,实现“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全面提高工作水平。最近,中国残联号召在全国残联系统开展以“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为主题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活动,此举切合实际,很有意义,应当积极响应,认真开展。要把职业道德建设与党员先进性教育紧密结合,共同推进。一要富有爱心。我们要用爱心架起沟通残疾人的桥梁,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更加适合残疾人平等参与生活、参与竞争的良好社会环境,为残疾人提供施展才华、展示能力的舞台。二要真情实意。残疾人虽然身有缺陷,但同样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当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每个残疾人,用平等去沟通,用真情去交心,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三要甘于奉献。服务残疾人是一项特殊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艰苦奋斗,甘于清贫,努力服务,做好宣传,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安居乐业创造条件,为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扶贫协作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这次全县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动员大会,是在我县跨越式发展战略处在重要关口和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非常必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和全市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动员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县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各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干在实处,攻坚克难,走在前列,千方百计破解欠发达乡镇发展难题,全力以赴打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攻坚战。

__作为一个欠发达县,目前全县还有__万人口居住在山区、半山区,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人口还有__万多,其中还有__个欠发达乡镇,区域发展不平衡是__最大的县情之一。我们提出,__要走在前列,全县上下更需要干在实处,更需要奋力争先,更需要奋勇直追,更需要围绕“前在哪里”,做到该前必前,能前抢前,难前争前。对此,打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攻坚战,是我县走在前列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我们之所以提出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这个载体,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强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发展必须抓住富民这个核心。富民与强县是发展的两大目标,民不富,则县不强。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难题,说到底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最根本的目的。抓住了富民这个核心,谋划的发展思路才会更加符合实际,采取的措施才会更加有效,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二是强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发展必须形成攻坚态势。欠发达乡镇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必须积小胜为大胜,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攻,一步一步地推进,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必须突出重点,把全县__个欠发达乡镇作为主攻点、“牛鼻子”来抓,形成强攻猛打态势。三是强力推进欠发达乡镇发展必须明确奋斗目标。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只有列出攻坚时间表,明确目标任务,才能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扎实推进,强力突破。根据省、市委的要求和部署,我县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__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要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总之,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目的是动员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为强力推进欠发达乡镇跨越式发展而共同努力。

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并制订下发了《关于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若干政策意见》。__镇、__镇、县__局等__个单位还将在会上作表态发言。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农民致富能力两个基本点,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通过产业培育、异地脱贫、环境优化、区域协作、社会帮扶等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动了欠发达乡镇加快发展。__年来,全县共投入欠发达乡镇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资金__亿多元,专项落实扶贫资金__万元,20__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__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脱贫;20__年全县__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收入__元,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村从1999年的__个减少到__个,年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人口从1999年的__万人减少到__万人。*年*月,在__召开的全球扶贫大会上,我县作为全省__个典型县之一出席了大会,我县依靠政府推动和个人创业两条腿走路,大规模减少贫困的内发性扶贫工作经验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回顾近年来的扶贫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取得新成效。近年来,全县共投入产业开发资金__多万元,扶持农业开发项目__多个,建立了__家专业合作社和__家专业协会,形成了__家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开发基地和示范龙头企业,打造了“__牌”*、“__牌”__、“__牌”__系列等__多个知名度较高的绿色品牌,获得了“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乡”、“中国紫菜之乡”和“__*之乡”等__张“国字号”金名片。二是大力推进异地脱贫,农民转产转业迈出新步伐。积极引导山区群众向中心城镇、片区所在镇、中心村三个层次梯度转移,全县共建成脱贫点或小区__个,安置农户__户__人。针对特困农民难以建房搬迁的实际,通过廉租公寓建设,积极探索下山脱贫新途径。这种创新的异地脱贫方式,在年初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受到了省委__书记的充分肯定。三是大力加强素质培训,农民致富能力有了新提升。把农民素质培训作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致富的战略任务来抓,成立了县农民素质培训指导中心,建立了__个培训基地和__学区培训点。两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项目__期,培训人员__人次,经过培训后转移就业__人。四是大力抓好网络建设,农村劳务输出有了新途径。成立县劳务输出中心,并在__个发达乡镇和__个省级欠发达乡镇建立劳务输出管理服务站。两年来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共向欠发达乡镇传递用工岗位信息__多个,成功推介用__*多人。去年全县劳务输出__万人次,劳务收入达__亿元。五是大力优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全县共启动示范村建设__个、整治村建设__个,其中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__个;新建和改造教学楼面积__多平方米。近__年来,全县开工建设乡村公路*公*里,完成*公里*,绝大多数行政村通了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大力扶持的结果;是欠发达乡镇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振奋精神、埋头苦干的结果;是结对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倾力支持、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和欠发达乡镇广大干部群众,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富民攻坚的

任务还相当繁重。一是欠发达地区量大面广。目前,我县共有省定欠发达乡镇__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二;涉及人口约__万,占全县总人口的__5,但欠发达乡镇经济总量所占比例不到__。二是欠发达乡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事业明显落后,各类人才十分缺乏,群众观念还不适应,发展动力亟待增强。三是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部分特色农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中缺资金、缺技术,销售缺门路、缺品牌,市场风险较大,经济效益较低。四是转移就业难度加大。企业技术进步加快,欠发达乡镇农民技能素质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外地来苍就业人员增加,就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五是结对帮扶力度有所减弱。部分结对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帮扶措施还未落实到位,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欠发达乡镇发展,是难解之题,是必解这题,也是可解之题。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就是全力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难题的一个主要载体,全县上下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这个计划的重要意义。

1、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与发展的统一体。科学不发展不行,发展不科学也不行,发展不统筹就是发展不科学。在我们__,城镇与农村不协调、平原与山区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欠发达乡镇发展问题,是我县跨越式发展中必须破解的一大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是推进统筹发展历程中必须攻克的一个“堡垒”。欠发达乡镇和发达乡镇都是全县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一极,我们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应当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形成齐头并进、两翼齐飞的协调发展格局。欠发达乡镇发展和海洋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县经济发展中的四个新的主要增长点,我们都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重点培育,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潜在优势为现实优势,变薄弱环节为后发优势。

2、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是贯彻“走在前列”要求的实际行动。走在前列,是总书记对__包括对__的殷切期望,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是各项工作的总方针。__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快马加鞭,加快发展,不仅要争当__发展“第二集团军”的“领头雁”,接近“第一集团军”,还要争取通过若干年的奋斗挤身“第一集团军”。在强力推进我县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相对发达的乡镇要争当“排头兵”、争做“最强手”,为全县发展大局多作贡献。__个欠发达乡镇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抢开“逆水船”、抢进“快车道”,努力在全县发展大局中占据重要一席。全县上下要共同助推进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着力实施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不仅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跨越发展,力争走在前列,更要靠“统筹发展”上增创优势、走在前列。只有发达乡镇率先发展,后发乡镇紧紧跟上,才能保证全县发展“奋勇争先”。

3、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到底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缩小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__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既有实力雄厚的强镇,也有十分贫瘠的弱乡;既有人数众多的富裕群体,也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这种不和谐的状况,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变,就会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特别是__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关口,正进入一个既有“黄金发展”机遇、又有“矛盾凸显”风险的转型期。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分配关系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从而导致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千方百计让另外一部分人也富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我县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就是要以发展促和谐、以公正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

4、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解决贫困问题,是当政者的责任,需要当政者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增福祉是我们党的宗旨和使命。我县欠发达乡镇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不少乡镇也是革命老区,历史上为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能不能帮助欠发达乡镇加快发展、欠发达乡镇农民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对我们党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切实解决这些地方的贫困落后问题,不仅是欠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通过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加快欠发达乡镇发展,做到扶贫开发不留死角,小康建设不留盲区,以实际行动体现执政为民。

二、突出抓好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战略重点

我县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__富民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以奔小康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心,进一步强化目标、强化力度、强化机制、强化动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旅游主业化、城乡一体化、就业多样化、帮扶社会化,全力打好欠发达乡镇发展攻坚战。到20__年底,全县__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的人口发生率低于__,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和硬化率分别达__;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__以上;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__以上;实现贫困家庭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免费入学。

要顺利实现“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集中更多的资源,调动更大的力量,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找准切入点,明确主攻点,把握着力点,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重点要实施好“五大工程”。

1、大力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切实增强欠发达乡镇发展的支撑力。产业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助推器。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必须通过产业实力、产业效益的提升,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向规模要发展,向特色要发展,向科技要发展,向品牌要发展,向市场要发展,向开放要发展,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以特色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形成“育一个龙头、建一片基地、带一批农户、富一方农民”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

一要抓好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特色就是发展力,特色就是竞争力。欠发达乡镇的产业发展一定要在特色上狠下功夫,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拓市场,以特色增效益。要依托__个“国字号”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顺应绿色消费兴起的新形势,以惠及农户广、市场前景好、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打好生态牌,走好生态路,进一步巩固提升特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格局,努力形成具有__特色的效益农业产业带。要充分利用欠发达乡镇山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大部分

劳动力实现稳定输出的乡镇和农村,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加快耕地、山林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农业经营能手集中,培育一批特色农业专业大户。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在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中的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特色农产品的品质。鼓励企业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或租赁经营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当地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使特色农业发展有持续的技术支撑。二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大力实施“强龙工程”,从装备水平、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全力扶持那些关联度大、附加值高、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多种经济主体特别是“新三资”即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欠发达乡镇农业;引导有品牌、有实力的知名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办法形成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二次结算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拉长产业链,扩大带动面。要充分挖掘欠发达乡镇山地资源潜力,通过区域经济协作、结对帮扶等途径,引进一批污染少、能耗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鼓励工商企业到欠发达乡镇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做深做透农产品加工增值这篇文章。生态和环境资源是欠发达地区最宝贵的财富。破坏了生态环境,就等于丧失了发展优势。欠发达乡镇发展工业,必须坚持适度、适当、适宜,注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来培育,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避免竭泽而渔,实现永续利用,使环境成为欠发达乡镇的一张“王牌”,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加强农民之间、农民与其它组织之间的协作与联合,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产销渠道,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是大力抓好旅游业的发展。欠发达乡镇生态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大有作为。要把旅游业作为欠发达乡镇发展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撑点来抓,摆在“旅游兴县”的战略高度,重点扶持,精心培育,切实把旅游发展举措做实,把旅游景点做精,把旅游品牌做响,把旅游市场做火,把旅游产业做大,不断增强旅游业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带动力,提高旅游业在欠发达乡镇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使旅游业成为欠发达乡镇的一个主导产业。要根据全县的旅游总体规划,认真做好各自的具体发展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按照“布局优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要求,围绕旅游市场热点,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和旅游资源,精心包装特色旅游项目,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品位和旅游接待能力。要坚持旅游主业化的要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建设。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手段,加大旅游促销力度。

2、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切实增强欠发达乡镇发展的推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着欠发达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影响着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关系着城市管理成本的大小。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约__万人,但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农林牧渔业需要劳动力仅为__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不仅成为欠发达乡镇农民增收的一道难题,而且严重制约了欠发达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行政推动,切实把加强劳务开发作为促进欠发达乡镇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努力使农民群众“能起来”,“走出来”。

一要大力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欠发达地区问题的重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重心是就业,就业问题的重心是素质。要按照“政府搭台、基层唱戏、分级买单、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以县农民培训中心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办培训机制,着力形成以需定培、以培供需、培训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强“专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转业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要依照农民意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结合__产业发展的特点,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定培训专业,精心打造__劳动力品牌;以培训促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培训的输出率,形成良性循环格局。特别是对青年农民要进行战略性培训,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层次,努力使他们成为稳定就业的技术工人。

二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输出就是外出创业,就是致富奔小康,就是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就是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在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劳务输出服务公司,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务输出咨询服务站建设,畅通劳务信息渠道,健全全县劳务输出信息网络,为欠发达乡镇的劳务输出提供信息服务和外出指导,降低农民务工的盲目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建立协商、协作机制,鼓励用工单位优先安排使用本县农民工,推进农民工在我县有序流动和稳定就业。要积极培育壮__业等特色产业,带动劳务经济发展。同时,要加强与__、__、__等地的就业与劳务信息交流,组织这些地区的企业到我县欠发达乡镇招收民工。

3、大力实施“人口迁移工程”,切实增强欠发达乡镇发展的扩张力。实施“人口迁移工程”,不仅仅是改善欠发达乡镇农民的生活环境,而是为转移就业致富创造条件,这是部分生存条件恶劣的山区农民群众,彻底摆脱穷根、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一是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整村下山搬迁。根据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坚持“整村搬迁”和“插花移民”并举,积极引导高山远山地区、重点水库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等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乡村的贫困农民下山进城,促进欠发达乡镇人口外迁发达地区、内聚当地城镇。二是注重结合,多形式推进下山脱贫。要把下山异地脱贫工作与城镇规划结合起来,与“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康庄工程”建设结合起来,认真做好下山脱贫农户整体搬迁后宅基地的退宅还耕、退宅还林和原山林承包等综合开发工作,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率。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探索下山异地脱贫工作市场化建设的路子,减少下山脱贫工作政府运行成本。切实做好置换移民工作,出台解决置换迁移后户籍等专门政策,不断扩大置换移民范围。三是齐心协力,合力推进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对在整体搬迁中自身缺乏搬迁能力的特困群众,和外出在本县范围内就业而无能力解决固定居舍的农民,要通过建设下山脱贫公寓,集中提供廉租房,确保他们同步实现下山搬迁,并使有限的资金和土地

资源造福更多的困难群众。要整合部门力量,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和资金的捆绑使用,形成建设合力,加快建设下山脱贫小区。各有关部门要在项目安排、规费优惠、用地指标、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脱贫小区最低成本完成建设。交通部门在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时,要把计划投向拟搬迁的高山远山村的通乡通村公路资金,转向下山脱贫小区内道路和连接小区与主干道之间公路的建设,避免无效投资。水利、电力、通讯、广播电视、林业等各有关部门要对下山脱贫小区建设给予配套和倾斜,做到下山脱贫小区建在哪里,部门的配套项目就跟到那里。4、大力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切实增强欠发达乡镇发展的承载力。按照“建设大交通、实施大项目、改善大环境”的要求,切实搞好欠发达地区水利、电力、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使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建设有突破性的进展。要把交通建设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康庄工程”、__省道等工程建设步伐,重点抓好中心城镇到其它乡镇和主要旅游景区的交通主干道建设,加快县乡道路改造,拉近欠发达乡镇与发达乡镇的距离,为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欠发达乡镇扩散,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供方便,为山区群众向交通干道沿线搬迁集聚创造条件。要继续深入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开展欠发达地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搞好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和污染区域环境修复,努力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和“对口扶贫支教工程”、“民族乡教育结对子工程”,重视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抓好农村卫生网络建设,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救助制度,规范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使欠发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跟上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城镇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在推动欠发达乡镇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时,要将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结合起来,要把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伸出来,扶一把、送一程,发挥好“助推器”的作用。特别是涉及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看病难等重大民生问题,政府要当好主角、唱好戏,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在推进欠发达乡镇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资金筹措等具体经济行为上,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使足劲、用足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机制的活力。

5、大力实施“区域协作工程”,切实增强欠发达乡镇发展的原动力。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发展一体化,要依靠区域协作、借助外部力量改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条件,以外界“输血”投入激发内部“造血”功能。要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形式,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把发达乡镇的产业、资金、管理、技术优势和欠发达乡镇的资源、生态优势结合起来,把欠发达乡镇的后发优势与发达乡镇的综合优势结合起来,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区域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切实帮助欠发达地区提高发展能力。要加快温州灵江山海协作示范区建设步伐,为欠发达乡镇异地发展工业搭建平台、拓展空间。

挂钩结对帮扶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一种有效机制。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帮扶社会化,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制度,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对欠发达乡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协调和解决。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拓展帮扶领域,构建社会大扶贫体系,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积极帮扶欠发达乡镇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坚持部门挂钩帮扶。挂钩帮扶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拿出新的、实的、强的措施和办法,积极帮助挂钩对象出点子、想办法,商对策,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出一份力、助一把劲。另一方面,要实行企业结对帮扶。今年开始,我们将组织民营企业与欠发达乡镇结对,要充分发挥这些民营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和这些欠发达乡镇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找准两者帮扶合作的结合点。建立起既适应社会化帮扶要求,又符合市场化运作规则的互利互惠“双赢”机制,在互促互进中实现共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乡镇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动发达地区公共服务向欠发达地区覆盖、发达地区文明向欠发达地区辐射,让广大农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切实强化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战略措施

我县欠发达乡镇量广面大,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任务很重,难度很大,要求很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欠发达乡镇跨越式发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把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摆上重要位置,列入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扶贫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为县委、县政府扶贫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__个欠发达乡镇党委、政府是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主导力量,要明确责任、承担责任、落实责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作的领导。欠发达乡镇的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集中更多的精力、花更大的力气,把富民攻坚工作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中。欠发达乡镇广大干部群众是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主体力量,要以第一人称的姿态,以强烈的发展欲望和创业热情,投身于富民攻坚第一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全县跨越式发展中来。要加大欠发达乡镇的考核力度,把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的成效作为考核当地党委、政府班子政绩的主要内容,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和倒逼机制。凡是富民攻坚成效显著,在欠发达乡镇发展中走在前列的,给予表彰奖励。凡是态度消极、工作被动、成绩平平、甚至弄虚作假的,取消各类评先受奖资格,给予戒勉,班子成员一定时期内不得提拔使用。

2、增加投

入,整合力量。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帮助。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不断完善更加有效的帮扶机制、政策机制和支持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助推的合力。县里已经专门制定出台了__的“富民攻坚三年计划”若干意见以及配套政策文件,在干部选拔使用、人才队伍建设、财政支持、交通建设、农村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培训等领域,全面加大对欠发达乡镇发展的扶持力度。要健全完善县四套班子成员联系挂钩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每年要帮助筹集一定数量的建设资金。要进一步整合部门的力量,切实把部门的资金和项目配置到扶贫工作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上。县直机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强镇要严格落实好结对帮扶、科技特派员、支教支医等帮扶制度,切实承担起挂钩帮扶的政治责任,加大扶持和倾斜力度,积极协助帮扶对象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专人负责联系,千方百计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还确定了__个民营企业挂钩全县__个欠发达乡镇。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要发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为欠发达乡镇发展添砖加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众志成城谋发展,携手共进奔小康”的新高潮。3、转变作风,务求实效。实施“富民攻坚三年计划”,与过去的扶贫相比,工作的内容更广,涉及的范围更大,群众的要求更高。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把问题看得更严重一些,把过程想得更困难一些,把情况估计得更复杂一些,尽一切可能,举全社会之力,加快欠发达乡镇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实现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目标,关键是干部要干事、干事有动力。各级干部特别是欠发达乡镇的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民生意识和忧患意识,心中常怀着一个“怕”字,以生怕老百姓生活得不好、生怕山区富裕不起来、生怕自己没有尽到职责,作为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力量,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外部的支持帮助与内部的艰苦努力紧密结合起来,在劣势中看到优势,在无望中寻找希望,不断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带领和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同时,要以开展先进教育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上一篇:网课决心书范文 下一篇:扶贫干部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