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建议范文

时间:2023-03-08 07:39:24

扶贫工作建议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1篇

一、2012年工作安排

明确扶贫目标,着力抓好8个重点村的整体推进工作。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把握“一个重点”即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为重点,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整体推进实现实施“一大战略”,就是着眼新的形式和贫困村的实际,大力实施贫困户增收战略。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扶助一批龙头企业,培训一批创业型农民。

(一)进一步加强重点村的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推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以班子建设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等六大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项目实施,确保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二)抓好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

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户运行。年底前全面完成项目,确保8个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民收入有所提高。

(三)认真做好扶贫贴息贷款工作

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崇仁经济发展服务,为符合扶贫贴息贷款的企业争取扶贫贷款。

(四)创新方式, “雨露计划”走近乡村,走进农民。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了“雨露计划”,走近乡村,走进农民。贫困群众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在**、**两个贫困乡(镇)利用寒、暑假中学闲置教室,聘请专业老师和技师授课,动员村民及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培训。把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实行“免费培训,确保就业”。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

(五)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将再举办一期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六)切实抓好产业化扶贫

继续在8个重点村搞好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实施好“一村一品”。在**镇推广树莓栽培;在**乡两个重点村培育更多麻鸡散养大户;在相山镇陈坊村搞好木竹加工产业。充分发挥优势农业产业,使其真正成为重点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七)抓好扶贫办自身建设

认真组织扶贫办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提高为贫困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清正廉明、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作中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以自身的实际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具体措施

(一)、瞄准目标,搞好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

认真做好了8个重点村2012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从切实改善重点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角度,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确定了实施兴建学校、修水泥路、卫生设施建设、种植业11个扶贫开发项目。

(二)、创新方式, 实施好“雨露计划”

“雨露计划”,走近乡村,走进农民。贫困群众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在**、**两个贫困乡(镇)利用寒、暑假中学闲置教室,聘请专业老师和技师授课,把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实行“免费培训,确保就业”。积极拓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渠道,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

(三)、做好直属机关定点扶贫工作

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开发工作中深具潜力的重要方面。一是争取扶贫类组织,使其在充分了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发挥其大的扶贫平台,解决部分重点贫困村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的文件精神,大力开展扶贫结对力度,为需帮助的贫困农民牵线搭桥。三是落实党政部门和企业定点包扶重点村工作。在县直单位机关开展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确保全县“十一五”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每个村都有一个县直机关单位或企业定点帮扶,挂点单位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为重点村建设献计献策,把定点帮扶重点村工作落到实处。四是继续开展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1+1”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活动。动员广大村民自觉参与扶贫开发,8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建设。

(四)、做好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扶贫的工作

扶贫需要企业的参与,我们对扶贫企业进行贴息扶持,企业尽最大努力安排贫困村劳力就业,企业也严格兑现扶贫承诺。扶贫承诺实行公开、公示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2012年获扶贫贷款贴息的企业有三家,贴息额度11万元,其中的30%将分别用于孙坊月塘村,航埠镇航埠村的扶贫事业。

(五)、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发展生产,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我县八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发村,他们各具特色,我们也在实践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如**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种植树莓、引导村民种植黄杞子;**村支部书记合股兴办粮食加工厂、机制砖厂,解决贫困劳力100人就业;**、**两村还发展板栗、茶树等种植业。此外,我们将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运用各种条件和技术,使村民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取得的新成效

2012年我办被市扶贫办评为全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一)、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效果明显。兴建教学大楼一栋,修水泥路9.5公里。

(二)、通过扶贫贷款,繁荣了**经济,增加了**税收入,促进企业长足发展,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发挥企业扶贫带动作用,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三)、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贫困户的自身素质,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就业,增加了收入。

(四)、通过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从资金、信息、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问题。

四、存在问题

(一)、扶贫攻坚难度大

目前,贫困农户增收渠道狭窄。由于自然条件差,很难形成主导产业,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在当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多重点乡村自然条件恶劣,信息闭塞,群众观念落后,科技素质低等综合贫困因素交错制约,又因今年情况特殊灾返贫现象严重,农村低保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小,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缺乏必要的救济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和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

(二)、基础条件差

虽然今年做了很多农村基础设施的工作,但是大部分贫困乡村灌溉设施遭自然破坏严重,配套服务跟不上,有效灌溉面积少;乡村道路差,附属设施不到位,晴通雨阻现象比较严重;贫困乡村饮水难、上学难、耕作难、就医难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部分农村人口因灾返贫

贫困乡村自然条件差,易涝易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每年都存在因灾、因病返贫致贫现象。

(四)、龙头企业弱小

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对优势产业和产品开发不足,加工转化率低,“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机制还不健全,辐射和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不强。

(五)、资金投入少

按照“十一五”五年规划,我县8个重点村年均扶贫资金仅10万元,要实现贫困村脱贫目标,靠现在投入的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影响了扶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加之县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足,全县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进程缓慢。

(六)、各村项目实施不平衡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策建议

早在2006年,重庆为了让贫困群众走上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积极研究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013年1月26日,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3〕9号),标志着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正式启动。目标计划是从2013年―2017年共搬迁50万人。

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关系重庆山区贫困人口的民生大事,对于提高扶贫开发效率、建设新农村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项政策主要致力于把目前仍然居住于高寒贫瘠地方的居民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实现扶贫和保护高山地区环境的目的。我市的贫困人口绝大部分是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总体来说,全市高山生态扶贫工作稳步推进,经过二年多的努力,搬迁进度正常,特色鲜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这项工作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少数搬迁地址规划缺乏科学性

少数区县的安置点在选址上,没有考虑搬迁后老百姓的后续生存发展问题,没有充分结合特色效益农业和场镇的带动功能来科学确定搬迁地址;此外,部分安置点占用了大量的基本农田、耕地,不符合国土规划;一些安置点的地理位置对农户的出行也不方便。

(二)搬迁农户住房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少数区县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在安置点的建设问题上事前缺乏摸底调查,建设规模“一刀切”,未按群众实际需要确定户型,且在建筑风格贪大求洋,与农村实际不相符合,给农民在生产、生活上带来极大不便,导致群众的不满情绪激增,也给相关单位在管理上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1.生产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道路建设滞后。由于资金缺乏、规划缺乏前瞻性等多种原因,少数区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到临近公路的连接道路还是农村的老路、土路,没有及时进行改建或扩建;村社道路、人行便道、机耕道建设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需求,也不利于货物外运,影响产业发展。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一些安置点附近的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完善,部分山坪塘整治不力,制约当地生产生活。

2.生活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一些安置点后续资金投入不足、部门重视不够以及群众环保意识普遍淡薄等原因,安置点普遍缺乏环卫设施,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治理措施也未能及时跟上,不仅影响美观,更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安全也是困扰搬迁农民的问题之一。

(四)农民脱贫致富产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村产业发展项目是一项涉及搬迁农户的惠农项目。但在实际的搬迁过程,极少数区县基层政府只负责完成上级下达的搬迁任务,对于上级政府提出的“安得稳”、“能增收”原则贯彻不到位,只把重点放在搬迁上,对搬迁的后续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安置点所在村的产业发展缺乏规划,主导产业和特色效益农业不具规模,而且缺乏对农户系统的技能教育培训,农户就地就业相对困难,从而增收致富难,也不利于地区稳定。

(五)少数基层组织、干部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1.干部工作方法粗暴、作风腐败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市委市政府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中给相关区县下达了指导性的搬迁任务,少数区县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凑足搬迁户数和搬迁人口,往往把那些本不应属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对象的农户列入搬迁对象,采取粗暴的工作方法,不尊重百姓意愿。

2.搬迁对象审核不严格

部分区县未严格按照县政府规定的条件确定搬迁人员,对搬迁对象审核不严,存在购买小产权房、一户多宅等“搬富不搬穷”现象。以D级危房改造为例,一些农户在大城市拥有住房,但以前农村的老房子也还没有倒塌,把老房子信息作为危旧房改造对象录入系统,干部也为了完成任务,对这些情况不加制止。

3.政策宣传不到位

扶贫搬迁、生态搬迁、D级危房改造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农户需要满足的搬迁条件不同、政府补助资金金额大小也不同,但少数区县基层干部在宣传政策时,由于自身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这项政策把握不够深、不够精,有时也为了省事,没有把政策宣传到位,导致部分群众混淆政策、误解政策。

(六)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进程中,由于上述提到的种种问题,如前面的对农户就业安置等后续工作不到位,闲置人员增多,部分搬迁不但没能致富,反而出现返贫现象,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又比如,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政策的理解错误,与基层政府间产生许多不必要的矛盾,致使农户等问题滋生,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二、促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民主参与,加强对安置点规划事前监督

安置点规划的科学性,是力求建设规模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地址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搬迁后老百姓的后续生存发展问题。在安置点选址、方案的评定等环节中,要扩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在开展方案评审大会时,可以邀请利益相关者代表列席会议,比如安置点入住农民,传达农民的心声;同时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听取搬迁户对安置点规划的意见,让广大群众参与到部门的重大决策中来,可以更好发挥人民群众对部门的监督作用,使规划决策上更加科学、合理。

(二)强调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风俗习惯

在搬迁农户的住房建设上,要注重科学、适用性。风貌不能一味地贪大求洋,充分尊重当地的建筑风格,依山傍水而建,不改变原有地形地貌,让房屋建设体现当地的建筑特色,避免“不中不洋”这样建筑的房屋出现。房屋结构设计上,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性来确定结构,以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为准则,不能简单的以讲究美观来论。

(三)完善配套服务,加大安置点基础设施投入

在安置点的前期规划选址中,要充分规划好相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整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各项资金,拨付专项资金对农村的人行便道、机耕道、村社道路进行新建或维修,以经济适用为主,方便农户出行和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并且落实专人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二是根据实际人口数量、农田面积和地质状况等实际情况,修建或整治山坪塘、水渠,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确保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安全;三是加强院落环境连片整治,支持农户改厨、改厕、改圈,设置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建设垃圾、污水集中初级处置点,加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每个家庭派一人,组建安置点保洁人员队伍;四是村级公共区域设置路灯、公共厕所、消防器械、公共水源等。

(四)调动社会力量,做好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在安置点所在村进行产业规划,农业、烟草、扶贫、卫生、林业、国土、畜牧等部门要加大特色产业资金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帮助安置区打造优质蔬菜、标准果园、优质烟草、中药材、养殖等特色效益产业,优先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对仍然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户,可以采取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比如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帮助其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效益农业,对真正贫困的农户进行对口扶贫,真扶贫,扶真贫;对那些愿意入城的对象,鼓励他们向旅游景区、工业园区及中心镇附近集中,农业、人力社保、教育、扶贫等部门要加强对搬迁群众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为老百姓搬迁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强化基层组织,杜绝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完善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机制,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二是建立健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公示监督制度。要利用区县、乡镇政务公开、村居村务公开等形式,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投资及补助资金构成、拟安置地基本情况、搬迁工程建设、搬迁对象条件、搬迁资金使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公告公示,确保程序公正、公开、透明,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或违法违纪情况严肃处理;三是在各区县、各乡镇成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各村的已有搬迁户资格进行认真审查,深入实地了解农户的家庭情况,杜绝因为干部个人原因而出现“搬富不搬穷”的现象,同时工作人员要进村入户把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宣传到位。

(六)排查群众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进村入户,排查群众矛盾。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定期进村入户,对搬迁对象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目前的一些具体需求或诉求,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难题要做好记录,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二是组建专门工作小组正确处理问题。各区县成立以乡镇综治办、司法所、村居干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把工作人员的工作具体落实到每户户,给他们讲道理、讲政策、讲法律,力争把矛盾化解到基层。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3〕9号).

作者简介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3篇

(一)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各种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城郊型、工矿型农村显得较为突出。一是换届选举中宗派势力、家族势力严重,有的农村政权甚至把持在大多数群众手中,有利可图时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二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三是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四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由于农村教育的缺陷与乏力,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准等因素,面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

(三)经济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估算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一)政策是界限。在申报和评议过程中,最难识别的是二、三类农户。为了便于民主评议和基层干部掌握尺度,建议上级制定比较刚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为识别标准。二是有显性财产(城镇以上城市有固定房产、门面,有轿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有一定数量的牛、羊牲畜等)的农户为脱贫户,有经营性实体,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三是识别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具体识别过程要坚持以下几个优先条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财产少的贫困户优先,群众贫困户比党员贫困户优先,年老体弱的贫困户比年轻力壮的贫困户优先,独生子女贫困户比超生贫困户优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贫困户优先,村内现仍居住在危房,无条件改善现状且生活困难的农户优先。四是根据金融等部门网上记载,还可制定一些比较刚性的限制措施。通过以上一些政策措施,使干部群众便于掌握政策界限,便于操作,易于消化矛盾。

(二)申报是基础。组织动员群众申报自己的收入情况,厘清群众收入来源,算清群众年度收入总账,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农民种地收入好算账,打工收入很直观,财产性收入比较固定,经营性收入相对隐蔽。所以,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其放下包袱,主动申请登记,从而汇总出每一户比较符合实际的收入基数,作为村民相互对比和是否确定帮扶的依据。

(三)公示是关键。在代表们充分酝酿评议识别的基础上,以村委名义进行张榜公布识别出的贫困户,征求群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内征求的意见提交代表再次酝酿评议,并进行二次张榜公布征求意见。经过二次征求意见后,党支部、村委会同代表共同研究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经调查研究,认为三榜公示是保证精准识别、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此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调查人口以多少划分,分割进行。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将农户划分成小组,由小组提出贫困人口对象,经群众代表评议,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便于工作开展。

通过自愿申报、群众评议、调查对比、公告公示、建档立卡等措施,就完成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任务。

(四)评议是手段。根据每户村民上年度收入情况,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具体为:以村为单位,按照每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结合本村贫困人口指标数,从低到高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选择确定贫困户。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农户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大病大灾造成生活困难而无力翻身的。诸如此类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门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复核,并负责建档立卡,列为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们从扶贫对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类是除特困户外上年收入在全区确定的贫困标准以下,且有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脱贫的农民,他们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针对各自的脱贫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致富项目,最好一个村选择一个产业,形成对比优势。

第三类是上年收入超过全区确定的贫困标准的农户。政府要帮助这类农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要从扶持政策、金融贷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他们进一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分步是保障。针对__山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要按期实现__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必须精准管理,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分批分步推进。一是要在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每个贫困乡、村、屯、户都明确包扶责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签订限时定点消除贫困区域或个体贫困户的责任状,逐村逐户逐个劳动力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并进行网络、动态管理、考核和奖惩兑现。二是要把贫困村的帮扶分为两轮,第一轮2015——2017年,帮扶6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之率先脱贫;第二轮2018——2020年,帮扶剩余40%的贫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黎平县 精准扶贫 探析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020-01

1 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一些群众、“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相关部门甚至领导干部对精准扶贫认识还不到位,全社扶贫尚未形成强大合力。因此应强化精准扶贫意识。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全县各级各部门合作,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目标任务才能实现。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认识扶贫己任,亲自抓、亲自问,决不能当“二传手”。其次作为扶贫对象要认识到中央大扶贫是给我们每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机遇,不能光等、考、要,要主动投入到扶贫中去,为自己脱贫奔小康作努力。再次社会有关帮扶单位和企业乃至个人,要主动发挥好自己的职能、职责作用,以兄弟姐妹情,为扶贫脱贫真正做点有益的事。最后建立科学考核激励机制。建议制定更具操作力,具体化的考核措施,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帮扶责任,强化执行问责,杜绝随意脱岗、工作不实的情况发生;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考核不仅是对扶贫工作队工作的考核,同时,要纳入对各乡镇年度综合考评。对没有完成年度任务的乡镇和部门,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和“不脱贫困帽就摘乌纱帽”的机制。同时要理顺精准扶贫工作组织、指导、管理体系。乡镇设立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全面负责对本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检查落实工作,避免县工作队与乡镇工作分离脱节问题。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乡镇、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要求,直接发文到各乡镇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避免互相推诿的问题,切实将镇、队、村、受扶个体统一起来,形成合力。

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贫困村的脱贫致富,乡镇和村级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及驻村“第一书记”发挥着关键作用。如高屯镇沈团村党支部书记杨正忠和沈团村群众自发按“红手印”挽留下来的“第一书记”彭昌敏坚决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带领村民新修公路,发展产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彻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培养、培养一批年青有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形成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致富创业团队。重点抓好“中路突破”和“百里侗寨”蒲洞、铜关、滚正等6个示范村;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报道。集中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三变五帮”、“党建+”、“互联网+”等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

3 抓教育,转民风,增信心

一是要重视宣传动员工作,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二是要重视开化引导工作。抓项目到村到户不是扶贫工作唯一渠道,抓好开化引导,强化扶“志”,不忘“扶智”,因此,在广泛开展政策、法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前提下,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用本地的事,身边的人通过自身艰苦努力,创业致富的案例进行开化引导;在“扶智”方面,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高中生、大中专以上学生的帮扶力度,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扶持贫困户“两后生”就读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贫困户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和贫困户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等。通过各种扶贫培训,使贫困户劳动力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和外出务工技能,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之路。另外要完善对优抚对象的管理体制,探索组织引导优抚户,根据自身能力实施力所能及的产业项目,培育其自食其力的能力。三是要努力引导贫困户转变就业,择业观念。要避免一方面在就业上急功近利,哪里门槛低,来钱快就去哪,不考虑安全,不顾长远,有的打了小半辈子工,临到老了还没学到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择业就业,好高骛远,长期无法就业的问题长时间存在。

4 加大资金投入,尽早落实项目,提高扶贫效果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石山区;农民;扶贫;对策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109―06

因为下乡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关系,笔者有机会与农业的主体――农民零距离接触,遂对广西的“三农”尤其是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存在的问题有了重要发现和思考。经过深入调查,惊诧地发现,大石山区农民经过若干年扶贫和努力奋斗后,虽然在交通道路、人畜饮水、硬化道路、村两委办公楼、希望小学、部分农民收入等等,特别是在外观上有一定的改变之外,“山还是那山”、“羊咩咩还是那羊咩咩”、“人还是那群中老年人”、“留守儿童还是只长大一些的娃崽”……有很多村年人均纯收入870元以下,有的甚至低于570元,不得不令人瞠目结舌。很多年来,很多领导、专家学者甚至是社会上的普通百姓长期以来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都一致认为:大石山区农民“很懒惰,无可救药”、“扶贫衣物拿去当或扶贫款拿去喝酒了”、“用扶贫款头年给农民买一头牛,次年就变成了一只羊,第三年就变成了一只鸡”。这说明,农民把生产资金变成消费资金,这和印度农民变卖用扶贫资金购买的拖拉机为女儿置办嫁妆的道理完全一样,越扶越贫。事情果真如此吗?笔者在近距离调研中发现,认为大石山区农民不勤奋、不努力,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他们之所以贫穷,自然条件恶劣是主因,多年来国家投资偏少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更主要的是没有找到一条能彻底解决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问题的科学之路,“只输血不造血”可能会让人不死,但即使救活也活得不像人样。因此,对解决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问题应提到“三农”和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本文着重就彻底解决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问题、寻找科学之路进行深入调研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一、影响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的主要问题

作为大石山区,该区域山区占总面积的90%以上,而且土地石漠化严重,可开垦利用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作为贫困地区,该区域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到2011年,广西属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27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25个,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作为水库淹没移民区,该区域目前有多个国家大中型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纳入水库淹没搬迁移民人口20多万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建设严重滞后。广西大石山区应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化体系发展方面,不走片面发展大城市的老路,而应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展中小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二)农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持。从目前广西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收入来自农业经营收入,因此,农业收入状况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多数农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党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市场供求状况逐步发生了变化,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一方面从总量看,农产品基本呈现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情况,农产品价格上扬的空间受限,依靠增加产量而不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已很难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并没有下降,这些情况都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另一方面,从农产品结构看,高品质、高档次的农产品短缺,出现供不应求状况,需要从外地调入甚至是进口,这主要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不能及时优化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档次的结果。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三)农产品商品率低,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目前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意识的影响,在农村仍然实行以农户为主的家庭经济,基本仍是以手工劳动为主,基本还是靠天吃饭。劳动生产率比较低,规模经营比较小,自给性消费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如粮食商品率2005年为27.79%,2007年为32.45%,2008年为30.34%,油料商品率则由2000年的29.43%下降到2008年的24.88%,这必将影响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

(四)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抗灾防灾能力不强。广西农业农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特别是贫困地区、库区和革命老区的水利设施、农网改造和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比较繁重,抗灾防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五)农机装备落后。一是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低。2010年广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4.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27.3%,分别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4.5个和24.7个百分点。二是农机装备结构仍欠合理。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高效复式作业机械比例小,小型、老旧、高耗作业机械比例偏大,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节能减排需要。三是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与传统的农艺种植习惯不相适应,农业机械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四是关键生产环节机具技术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优势特色作物种植、收获机具技术不够成熟,甘蔗、木薯种植机械还处于研发、引进阶段,甘蔗、木薯收获机械化刚刚起步,水稻插秧机械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稻谷、果品烘干等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还未得到有效推广,制约了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六)产业化水平低。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广西特色优势产业迅猛崛起,蔗糖、桑蚕、木薯、速丰林、奶水牛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连

续多年全国第一。但由于农产品加工滞后,产业化水平低,特色优势产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七)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是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少,农民参与经济合作组织面窄。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领域窄、力量弱、功能小。三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运作不协调。

(八)培训工作不到位。广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跟不上现实需要,从能力上制约了农民成功创业就业进而增加收入。现有的“农村劳动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涉农培训资金,分属劳动、农业、扶贫等,由多个部门掌管,农民进行创业技能、创业素质培训存在交叉重叠现象。资金分散,形成不了合力,致使对农民特别是农民工进行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培训效果不理想。

(九)城镇化水平低。广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本来就分散、规模小的农村工业无能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从而大大增加了农民非农收入的难度。

(十)主要惠农政策不够完善。一是财政支农政策不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二是金融政策不完善。三是土地流转政策不完善。

(十一)乡镇企业发展减慢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靠打工增收受到制约,从而减少了收入。

二、解决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问题的建议

“十二五”期间,探索解决大石山区农民稳步增收问题的可行办法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并在认真实施的同时,实施农产品走向东盟战略,加大扶贫力度,实施“三级联动培训”,努力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建设产业化示范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发展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高科技加工业,增强广西资源富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资源配置向三线城市尤其是县、镇及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大力发展优质农业,构建广西现代农业组织体系等。建议如下: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让广西大石山区贫困人口迅速减少的主要办法,还是广西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从近些年观察看,什么地方只要有了为市场而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什么地方的农民就迅速富裕起来。而市场被开拓的原因又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一个是商人队伍的成长壮大。这个道理决策者也逐渐理解了,近些年的扶贫资金主要用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改善了交通设施,缩短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效果就会非常好。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太差,筑路和维护的成本很高,让农民致富最好的办法是移民。过去的做法是把农民从山上移到土地相对充裕的山下,但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既然移民是为了解决市场问题,那就应该考虑把山民直接移到城市。老的山民不愿意走,就把他们养起来,也不必花钱让他们搞生产开发。年轻农民愿意进城,城里也有活可做,这样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有一个根本提高。这些农民进城后,还能改善近亲结婚、留守儿童教育等困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

按照深化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从广西的发展实际来看,应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发展路径应该是新型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体系化发展路径,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业化技术路线选择方面,不走传统工业的老路,而要立足原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在广泛采用适用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有广阔前景的高新技术,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形成多层次生产力格局;二是在生产方式选择方面,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道路;三是在城镇化体系发展方面,不走片面发展大城市的老路,而是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发展中小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1 更新观念,树立正确政绩观。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区),走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从上到下高度重视,群策群力,才能把小城镇建设搞好。自治区《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颁发以来,很多市县的小城镇建设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除了工业化基础较差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观念陈旧,没有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要不遗余力地促进小城镇发展。由于小城镇建设是中长期规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方“一把手”要有远见,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合理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不为“眼前利益”所诱惑,持之以恒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2 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发展。一是强化制度层面的长效机制设计。二是从制度层面保证各类人才的集聚。三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动农民市民化。

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指导、建设和管理小城镇的基本依据。小城镇建设应做好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正确划分小城镇发展“重点区域”,认真落实“将发展重点选择在县城及其市(县)周边地区”的原则,集中有限的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以点带面、延伸辐射,把一些有条件的小城镇建设好、管理好,避免“遍地开花”,使小城镇建设更见实效。

4 确立“产业优先”的支撑地位。没有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基本无从谈起。应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苍梧县正在建设的“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验证了“产业优先”无可替代的支撑地位。该园区投资150亿元人民币,规划总面积10000亩,将实现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税收达12亿元以上,并可提供4万个就业岗位。这样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才不是简单地把农村人口往镇区集聚,而是使农民进得来,留得下,稳得住,有事做,生活有保障。

5 加大政策扶持。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这些政策涉及到土地、产业、信贷、财政、筹资、社保、管理机构等等诸多方面。政策的制定要科学,内容要细化、量化,增强可操作性。如一个镇的人口容量多少为合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多少才科学?政府投入的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所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是多少等等,这些都需要科学论证,谨慎决策,从实际出发,避免政策“一刀切”。

6 实行资金倾斜和多方筹集。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如医院、学校、道路、交通、水电、公众场所等都大部分由政府规划投资建设,由于财政收入有限,这部分资金完全靠上级拨款不现实,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专款专项搞小城镇建设,为小城镇有序、健康地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实行“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采取“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的方式,以土地为调控手段,搭建融资平台,通过以房带路、以路兴商、土地置换、经营转让等办法,吸引和鼓励

民间资金及外资进入小城镇建设领域;鼓励非政府投资以BT(建设一移交)和BOT模式(特许权经营)、TOT模式(转让资产权益)、资产收益抵押等方式,参与路、水、电、市场、文化娱乐等小城镇的公共设施建设。

7 加强管理。镇容镇貌是反映一个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乡镇建设管理环节薄弱,出现“到处有建房,到处乱建房”,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应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把建与管有机结合下来,使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实现制度化、规划化、有序化。同时,大力整顿镇容镇貌,改变小城镇的脏、乱、差现象,树立小城镇良好的外部环境。

8 解决好小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小城镇建设用地纳入自治区、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重点小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优先安排。对土地的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做到规划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新机制,适当建立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进行流转的试点。

9 加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已经在小城镇落户、有稳定住所和工作岗位的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逐步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保证小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把解决进镇落户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与引导农民退出承包地、宅基地结合起来,实行“以宅基地换住房、以承包地换社保”政策,对自愿放弃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给予补贴,降低农民的投保成本。村级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可从集体资产收益中切出一块,用于支持退出承包地、宅基地的进镇农民参与城镇社会保险。农村能够享受的社保、惠农等方面政策,进镇落户农民也应该享受,解决他们“两头不到岸”的问题。

10 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为加快小城镇发展,凡在城镇有合法住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在当地经商办企业的外地居民,同样可以办理户口迁入手续。以上两者,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取消农转非许可证制度,放宽夫妻分居以及父母投靠子女、子女照顾父母的户口迁移条件。对在城镇落户的农民,本着“有利开发,有利发展,当地需要,当地受益,当地负担”的原则,及时给予办理落户手续,不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大力推广小城镇安居工程,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自带资金到城镇兴业安家。

11 正确处理进城农民与宅基地的关系。保留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并鼓励他们转让承包地的使用权;积极探索以宅基地换房的办法,鼓励农民按照置换标准,以宅基地(村庄建设用地)换取小城镇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集中使用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复耕,实现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占补平衡。对已移居到小城镇的农民和已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采取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等措施退出耕地,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免去后顾之忧,使他们彻底弃农从工经商,在农民负担不增、耕地不减的基础上。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小区集中、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使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

(二)实施农产品走向东盟战略。(1)扩大农业出口。(2)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1号正式建成后带来的发展机遇。(3)广西作为中国一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有非常明显的区域优势。(4)打“科技牌”。

(三)实施劳务输出“百千工程”。大石山区巴马县人口25万,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转移就有4.5万之众。县委、县政府以解决民生、民心大事为己任,主动发挥优势,有计划、有规模地安排“村干部”100多人到广东等地的知名厂家挂职,通过挂职村干介绍务工人员进厂。党委、政府重视,部门狠抓落实,企业积极参与,使该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机制,2006年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是4万人,2007年是4.5万人,2008年是5.2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9327人,已安置和转移14127人,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73%。所以,巴马县就业压力不是很大。劳务输出工作做得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四)加大扶贫力度。大石山区和边境地区自然条件不尽如人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广西扶贫开发的“硬骨头”。如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上学难。经过重点扶持,边境和贫困地区农民的住房、饮水等近年来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资金有限,受惠还是少数。希望国家加大投入,帮助边境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修路、挖井,免除困难边民和贫困人员参保新农合的个人支付部分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地区的生活困难问题。

广西已计划在新十年西部大开发中对这一片区加以重点扶持,列为自治区的重大项目。但广西财力有限,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将这一片区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特困片区和国家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整村推进规划,给予重点扶持。

(五)建议成立“自治区级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实施“三级联动培训”。广西是个劳务输出大省,有800万外出务工大军活跃在广东、江浙一带。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文化水平和劳动素质较低,只能从事那些劳动技能低的行业,所以在就业竞争中处于被动状态。这次真正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当中,大多数是由于职业技能水平低被裁员回来的。相反,那些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则根本不用担心会被辞退或裁员,反而有可能是他们“炒老板的鱿鱼”。就算这家企业倒闭了、停产了,他们照样能在其他企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凡是培训工作做在前头、做得好的地方,返乡农民工就少(回家过节的除外),像巴马县、武宣县、龙州县等地方,拥有各自的“培训品牌”,他们严格培训出来的农民工十分抢手,根本不愁会被辞退。可见,培训工作对于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显得十分重要。是否经过专门的培训,是否拥有相关的劳动培训证明,成为是否被企业、老板“裁”掉或工资高低的杠杆。另外的一个情况是,不少农民想创业,却苦于没有人给予他们这方面的指点,这也需要有专门的创业培训课程来伸出“援手”。还有,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正、动手能力低下等问题,也需要有专门的培训机构来“补课”。

从目前广西的情况来看,各县市都在抓就业培训,几乎所有的劳动保障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都在“积极行动起来”,开展这样那样的“技能培训”,也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效。问题在于,这些由劳动就业部门、其他部门群团等组织的这些技能培训,其组织能力不强、力度远远不够,仍停留于走形式走过场阶段,对于广大的农民工大军,这仅仅是“杯水车薪”,甚至是“隔靴挠痒”,发挥不了实质

性的作用。

建议由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的“自治区级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加大力度,切实抓好就业培训工作。像广西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成立这样的部门太有必要了。由自治区政府出面,倡导并组织广大的农民朋友、毕业生来进行适应市场需要的各种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就业培训的氛围,使每一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均掌握一门技术,使毕业生端正就业观念,把培训工作抓在前面,他们的就业甚至创业就很容易解决了。

“自治区级劳动就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把劳动保障部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各部门群团的培训职能集中起来,出台统一的就业培训政策文件(避免政出多门、互相打架现象),组织领导全区的就业培训工作,尤其是要在用工信息的收集和方面下功夫,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要把全区的就业培训工作当着一盘棋来抓,要激活和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发挥各级各种培训机构的补充作用。

建议实行“三级联动”培训机制。自治区一级和地市一级,主要做好创业型人才的培训,县一级主要做好毕业生和优秀农民的就业培训,乡镇甚至村一级,则做好普及型、农村实用型的广大农民都来参与的培训。这样,可以确保每一个农民、毕业生都能参与培训,都能掌握一技之长,从而找到就业岗位,避免失业的风险。

(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解决资金匮乏问题。一是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二是要强化金融支持。大力推进政企银合作,协调金融机构拓宽对龙头企业的业务范围,创新更多的支持方式,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三是要大力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

(七)加快培育产业化经营组织,建设产业化示范区。一是构建一支带动农户能力强、规模庞大的龙头企业梯队,提升广西产业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农村经济能人、农技推广机构等积极领办合作经济组织或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三是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八)建立农业保障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和新建各项基础设施,提升农业抗风险的硬件水平。二是加快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是建议自治区政府探索建立农业风险基金,由龙头企业为合作经济组织、农户设立农业风险基金。

(九)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一是出台推进土地流转政策,建议从自治区政府层面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制定出台推进土地流转政策,引导和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方法。二是推进土地股份制流转试点,建议全区树几个样板,挂自治区土地股份制试点牌子,给予项目补贴,引导全区推行土地股份制流转。三是建议自治区政府设立土地流转专项扶持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扶持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大规模标准化基地。

(十)大力发展高科技加工业,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最关键环节,重点扶持对推动主要优势产业升级有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加工项目。一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积极研究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加强科技研发,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或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三是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推行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产业。四是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制度,加快各项认证进程,打造安全优质的放心产品。

(十一)增强广西资源富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动力。二是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三是立足本地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四是加强开放合作,统筹开发资源。五是争取政策支持,打造发展“洼地”。

(十二)资源配置向三线城市尤其是县、镇及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和谐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及其资源配置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城市资源多、发展快,而农村资源少、发展慢,只有实现城乡社会、经济、教育发展一体化,才能统一配置各种资源,为解决三线城市尤其是县、镇及农村的经济社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就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制定资源配置政策时,投资取向上加大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广西有27个部级特困县、25个自治区级特困市、县(区),假如每年一个市、县(区)投入1亿元,总共是50多亿元,连续投入10年也才是500多亿元,但有这500多亿元的投入,10年之后,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将会取得非常大的成效,这些钱的投入解决了新农村的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等等,极大地促进外资、民间资本、社会融资等金融有序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并实现城镇化,就业岗位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会大大减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将逐步减少。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当年他们倾全国之力进行新农村建设,把国家财政比重较大的钱投向农村,快速实现城填化。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 财政专项资金 资金管理 资金使用 效率

一、青州市扶贫工作现状

目前,青州市共有25个省定贫困村,这些贫困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这些村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都需要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保障。根据2016年青州市的扶贫工作计划,财政专项资金就是主要投入到对这25个省定贫困村的帮扶脱贫工作,主要包括贫困户建档立卡、产业发展、金融扶贫、特色种养殖和加工业等方面。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青州市财政部门切实将扶贫工作做为财政工作重心,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扶贫项目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专项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资金重复补贴,使用效率低下

精准扶贫工作不是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部门的工作,它涉及农业、民政、水利、道路等多个部门单位,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需要统筹考虑,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同部门单位都有各自的扶贫资金和扶贫计划,部分部门单位只关注自己业务范围内的工作计划,与其他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不同单位同类型的项目存在重复补贴的问题。对同一个贫困村的同一类项目、同一批贫困户,由于不同单位资金的重复性补贴,既造成了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又挤占了对其他扶贫项目的资金支持,无法对其他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及时进行补贴。

(二)补贴资金不足,脱贫难以长久

要想全面提高贫困村的居民生活水平,使贫困村、贫困户彻底脱贫不再返贫,需要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精准帮扶,每一方面的任务都很艰巨,资金需求量也很大,而仅靠财政专项资金的补贴额度只能是杯水车薪。财政资金的补贴额度有限,无疑也是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三)资金使用不严,资金管理缺失

在财政专项资金直补到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同情形,例如,补贴户确实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故意申报为贫困户,前期确认为贫困户之后是否已经脱贫不再符合贫困户的标准,是否存在关系户、人情户等等。如果相关部门未经核实或者核实管理不严便草率确定贫困户,势必会造成补贴目标不精准,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补助而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居民虚报冒领补贴资金的问题。

(四)项目“张冠李戴”,追求形象工程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短时间内难以见成效,为了在短期内做出看得见的业绩来,可能存在部分干部用扶贫专项资金做其他项目的现象,形象工程做好了,贫困村、贫困户的现状却没有改善,违背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初衷。

三、针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问题的建议

要规范财政专项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使用,确保资金能用的精、用的准,用在刀刃上,保障贫困村、贫困户能早日脱贫,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统一部署,统筹规划

青州市积极采取措施,于2016年初将扶贫开发办公室从农业局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部门,重点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为了避免资金重复补贴的问题,将每一分资金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建议各部门将各自负责的扶贫计划补贴项目进行统一归集,由扶贫办进行专门统计,将资金最大限度的用于最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并全方位的保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缩小贫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上的差距,切实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二)既要“输血”又要“造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贫困村、贫困户能从本质上脱贫,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一方面可以根据贫困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种养殖和加工业,让居民守着家门就有收入来源,不至于只依靠财政低保资金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的作用,积极创新金融扶贫开发机制,青州市扶贫办通过联合市农商行、市国控融资担保公司开展小额扶贫信贷担保业务合作,依托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全市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加快发展,切实增强贫困村、贫困农户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三)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精准补贴

要让真正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居民及时得到财政补贴,切实防范骗取资金的问题,离不开村级、镇级、市级等各级部门的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对申报为贫困户的资料按流程按规则进行严格审查,对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将结果及时公示,发挥群众的力量让村民自行监督,精准识别目标群体,确保补贴真正用在实处。

(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7篇

为使我市提前1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建整办、小康办合并组建为市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至3月份,先后从有关单位抽调8名工作人员到位。机构组建后,办公室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班子强、农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全面小康目标,加强了基层指导,狠抓了工作督促,全面推进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发展。

一、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运行情况

(一)抓工作部署,促整体推进。为创造性地开展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形成城乡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起草文件,积极参谋。市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拟了《关于20__—20__年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安排的意见》和《资兴市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施方案》(送审稿)提交市委研究,经市委审定后由市委行文下发全市,出台了《资兴市20__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要点》,起草了《资兴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送审稿)和《资兴市20__年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送审稿)。认真筹备了3月16日全市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各包村单位负责人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资兴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确立了“一定三年,逐年考核,三年验收”的小康建设工作机制。落实了责任,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二是分类定级,明确目标。根据全市各行政村的经济基础,对全市266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定级,将全市266个行政村划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一类村106个、二类村__个、三类村46个,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目标、一村一要求、一村一考核”的要求,一类村用3年时间(到20__年)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二类村用6年时间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三类村到20__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为强化工作责任,我市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实行1个市直单位包1个村,三年不变,一包到底,确保所包村小康社会指标全面实现。确立了“市级领导办点、市直单位包村、小康专干驻村、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联村”的工作机制,全市36名市级领导分别联系一个村,53个市直单位各包一个村,并确定53名分管领导和59名小康专干具体抓,28个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包村51个,上级确定省级小康示范村2个。三是履行职责,全方位工作。为确保办公室工作规范、有序,强化了内部管理,出台了《办公室工作人员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明确了各自职责。1至7月,办公室8名工作人员先后到28个乡镇(街道)80多个小康示范村进行调研180多人次,深入乡村进行指导和督促。

(二)抓规划制定,促思路清晰。理清工作思路、制定规划,是提前1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基础。为此,狠抓了全市106个小康示范村的3年总体规划和20__年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到5月30日止,各小康示范村都报送了总体规划

和年度工作计划。规划体现了“因地制定、内容全面、突出发展、整体推进”的特点。同时,建立了106个小康示范一类村20__—20__年以人口、户数、主导产业项目、人均可支配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等为主要内容的小康台帐,并制版上墙。

(三)抓组织建设,促班子优化。一是以农村支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优化村级班子建设。全市106个小康示范村换届选举工作获得圆满成功。支、村两委换届后,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有42人,占16,“两委”交叉任职181名,交叉任职率35。交叉任职后,“两委”成员比上届减少223名,减幅为28.5。一大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农村能人”充实到了支、村两委班子中。二是举办农村支书、主任培训班,提高村干部素质。积极参与配合举办村支书、主任培训班,7月10-18日,组织全市266个行政村488名支书、主任系统学习了全面小康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村级组织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内容。这次培训帮助支书、主任树立了“发展消除贫困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提高了他们执行上级政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和依法治村的能力,增强了他们提前10年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四)抓项目带动,促产业发展。各小康示范村把发展产业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产业项目发展来势喜人。1至7月,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包村单位干部职工有4400人

计划投资参股528万元参与11大支柱产业项目建设,带动了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化建设,已发展网箱养鱼5061口,新增1953口,1—7月存栏生猪36.32万头、出栏30.98万头,存栏黑山羊8.27万只、出栏4.8万只,存栏家禽239.12万羽、出栏246.27万羽,开发东江果3000亩,开发狗脑贡茶20__亩,种植优质稻20万亩,杂交制种2.5万亩,种植无公害蔬菜5万亩,造林5.22万亩,开发楠竹1.27万亩,新增种养殖大户100户,新增村集体企业50家。在农业产业化中,白廊乡白廊村、高码乡高码村、团结瑶族乡半垅村走规模化养殖之路,成功新办了股份制养鸡场;白廊乡白廊村、黄草镇前程村各新增网箱养鱼上百口;七里镇茅坪村、高坡村连片规模制种20__亩;州门司镇黄旗洞村、白筱村开发东江果1000亩;烟坪乡烟坪村招商引资开发巴西菇30个大棚,这些产业项目的开发都颇具成效。(五)抓环境改善,促村庄美化。“村庄美”是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办牵头着力推动了农村小康改房工作,全面推动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线等工作。会同市规划处、市设计院优选了我市农村小康住宅户型,先后组织设计了3轮小康住房户型设计图型,最后经市有关领导审核确定了8套不同档次的小康住宅户型效果图、平面图和施工图供农户建房参考选择。根据市农村改房工作会议精神,各乡镇(街道)将小康建房计划分别报送市农村办和我办备案,截止7月24日,全市28个乡镇(街道)已有22个乡镇上报建房计划3223户,我办会同市规划处、市设计院对提出了规划申请的10个乡镇19个村组260户进行了小康建房实地规划。据统计,上半年小康建房有90多户正在建设之中,其中青腰镇青腰村22户已完成旧房拆迁任务,正在动工兴建,彭市乡塘家湾村12户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修阶段、三宝村30户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拆迁旧房,汤市乡汤边村11户农户正在开挖基础,唐洞街道办事处新民村农民别墅住宅区7户已完成基础工程,兰市乡横丘村15户建房主体工程即将峻工;改水、改厕、改路等建设全面启动,106个小康示范村兴修水利工程267处,解决饮水困难4000人,修筑村组公路279千米,新建沼气池200口,启动改栏、改厕1570户。其中汤市乡青林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完成改水20多户,高码乡坪石村改厕改栏力度大,集中连片完成5栋35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运行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上半年支村两委换届村干部新老交替,以致小康规划落实普遍偏缓;二是产业项目发展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不多;三是受资金制约,材料上涨、成本增加、部门的配套政策没有及时到位等因素,农村小康集中建房进展缓慢,高标准建房户不多;四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有包村单位的小康示范村工作力度相对大些,而部分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乡镇长联系村工作相对滞后;五是个别乡镇(街道)、包村单位领导及小康专干对小康建设工作力度不大,存在畏难和怨烦情绪;六是小康示范村普遍反映村集体经济增收压力大;七是部分村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三、几点建设

1.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突出以“五个绝大部分”为标准,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村级各项规章制度。

2.加大包村工作力度。各乡镇(街道)、市直包村单位对各小康示范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工作要切实做到工作指导到位,资金物质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全面增强包村单位、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各小康专干的工作责任感。

3.抓好规划落实到位。各小康示范村要按照所制定的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持之以恒抓好工作到位,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确保完成小康建设各项指标,特别是在抓产业、上项目上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效。

4.加强小康建房规划督促检查工作。重点督导好S322公路沿线及东部乡镇和全市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小康建房和“五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000户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

5.召开专题会议或流动现场会。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召集各乡镇(街道)、市直各包村单位党政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或流动现场会,研究和部署基层组织和小康建设工作,强化责任,采取措施,完成任务,迎接考核。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8篇

1.加大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市扶贫办要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已任,加强扶贫意识,积极转换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切实把信贷扶贫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施,积极向省扶贫办争取更多的信贷财政扶贫贴息资金,依托贴息资金引导信贷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一是坚持用好项目、大项目,争取省扶贫贷款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等方式,带动贫困农民增收,努力实现“扶起一个龙头、带动一片基地、培育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市、区各级政府也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信贷扶贫贴息;并在工作经费上给予有力支持。二是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各包扶部门单位和涉农技术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到农户,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乡、村、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的帮扶责任,帮助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要积极支持银行部门对国家信贷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不要越权干预,造成国家信贷扶贫政策执行错位,影响国家信贷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四要进一步完善信贷扶贫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并将金融部门信贷扶贫工作实效列入同级政府考核范围,确保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把信贷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2.大力推广小额信贷扶贫开发工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指出:“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积极稳妥地推广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实践己经证明,小额信贷在帮助贫困农户解决温饱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功载千秋,惠泽万户。小额信贷的实施,为贫困农户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大农户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选择发展项目,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一是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一村一品的典型。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为贫困农户选择合理的种、养、加等发展项目。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小额贴息贷款是直接落实到解决贫困农民温饱与群众增产增收息息相关的项目,是扶贫工作到村到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为贫困乡村广大农户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可以提高群众素质,有针对性地请农、林、畜、烟、卫生、计生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到中心组讲政策、传技术,提高农村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知识。四是可以树立了政府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五是缓解就业压力,小额信贷的实施,发展了种养业,农民就地种田,从而减轻了就业压力。(接下页)

3.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扶贫开发。新时期信贷扶贫工作主要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问题。在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贫困农户依靠发展附加值低的种养业,不但价格上不去,市场销路成问题,而且越来越难以达到使农民增收的目的,所以,扶持农户脱贫就要搭建单个农户与大市场连接的平台。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户脱贫就是这样一个连接的平台。农业产业化带动扶贫的具体方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原料基地启动型、专业大户带动型、专业市场拉动型。

4.创新基础设施辐射扶贫方式。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原因。因此,支持贫困地区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信贷扶贫资金的一个重要投向。这种信贷扶贫方式可以带来以下社会效益:一是项目建设期长,辐射面宽,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量使用农村贫困农户劳动力,增加他们务工收入;二是建设项目要大量使用当地的建设材料,消费当地的农副产品,可以间接带动当地的其他行业的发展;三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优化投资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四是农户还可以通过劳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提高素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5.金融机构要合理配置资金使其扶贫效益最大化。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化运作巧妙结合起来对金融机构来讲并不是一个负担,因此,只要是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有利于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信贷扶贫方式应该都是值得提倡的方式。从长远看,信贷扶贫资金稳定的社会效益是建立在良好的经济效益基础之上的。信贷扶贫既要注重社会效益,也要讲求经济效益,扶贫贷款是政策导向性较强的信贷扶贫资金。实践证明政策性强并不意味着扶贫贷款的发放就可以不理会信贷资金的基本运作规律,而放松管理。相反地,多年的信贷扶贫实践证明,政策性强的信贷资金尤其要加强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因此,要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社会效益和资产质量,就必须按商业化原则经营,就要进一步提高信贷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不仅要加强对扶贫贷款的监测和风险控制,而且更要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向、贫困地区的特点及条件变化,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从源头上控制金融风险,这才是信贷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机遇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卫平,冯世民,曾德明.创新工作手段 推进扶贫开发[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08):19-20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9篇

【关键词】驻村工作组 扶贫 贫困户

“驻村工作组”扶贫模式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途径体现,是河北省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任务的重要手段 。“驻村工作组”在广大农村起到政治沟通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农村百姓的特殊纽带。

课题组选择河北省张家口市、石家庄市、廊坊市、唐山市四个市十多个贫困村进行调研后发现,驻村工作组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办村民所需,为贫困村办了许多实事要事,但在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驻村工作组自身的问题;二是贫困村自身的问题;三是驻村工作组与贫困村交流存在的问题。

一、驻村工作组自身的问题

1.驻村工作组彼此差异性过大

驻村工作组由行政事业单位派出,各单位能力、资源不同,驻村工作组彼此存在较大差异。在扶贫过程中资源多的驻村工作组办事强、成效快,动用贫困村的人、财、物少;而资源少的驻村工作组办事慢、成效缓,动用贫困村的人、财、物多。

此外,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有的是由厅级干部担任,有的则是由新升任的处级干部担任,两者在人际交往、社会人脉、领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就会造成驻村工作组整体的差距,从而影响扶贫工作的成效。并且,驻村工作组成员大多是由入职时间较短的年轻人组成,这些人或是新婚或是子女较小,驻村后长期离家,妻儿得不到照顾,其工作情绪和工作热情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驻村工作组行政成本过高

驻村工作组进驻后吃住都在村里,房屋的租赁、冬天的采暖、夏天的降温、厨房的配备、必需品的购置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总体行政成本较高。

此外,驻村工作组还产生许多接待费用。入驻后,本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会前来慰问或调研,有的确有必要,有的只是走马观花,于扶贫本身少有帮助。

解决策略:建议上级组织在摊派驻村扶贫任务的时候考虑到各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在选取驻村工作组成员的时候既要考虑个人能力也要适当顾及自觉自愿,尽量选用那些有头脑、有人脉、会谋划、能执行的干部。

另外,建议根据贫困村贫困情况拨付驻村工作组更多的生活经费,但对接待费进行严格的要求和审核。

二、贫困村自身的问题

1.贫困户确认仍存疑

贫困村在确定贫困户时,存在一定的“寻租”行为,少数界定模糊的农户通过寻租被确定为贫困户。这就导致优惠政策、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户时,引发其他村民的不满,从而否定驻村工作组的扶贫工作。

2.贫困户劳动能力较弱

我省贫困村的贫困户多为老弱病残,整体劳动能力较弱。这类人大多愿意选择“托底式”社会保障式扶贫。而实际上,贫困户却得到了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产业投资、金融贷款方面的优惠。更为矛盾的是,贫困村一些有劳动能力和风险投资意识的非贫困户却没有得到相关方面的优惠,这就让河北省很多贫困村的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3.贫困人员安于现状

贫困村村民安于现状,“占便宜”可以,“出钱出力”不行。部分困户认为扶贫就是来“发钱”的,一旦涉及到“投资”或者“出工”就避之不及,成为扶贫的困难户。

4.排外现象、土地情结较为突出

部分贫困村较为排外,认为驻村工作组是来“走走样子”的,“过一阵就走了”,对扶贫工作不够配合。在涉及到土地租赁等相关问题时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宁可土地荒芜也不愿意把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集约化耕种,土地情结较为突出。

解决策略:建议驻村工作组广泛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并将政策讲通讲细,把自己驻村工作组的扶贫策略宣传到位,让贫困村村民理解扶贫的真正含义。

建议将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有劳动能力的非贫困户联合起来,共同签订合同,解决优惠政策的供需矛盾。另外,建议给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定的“托底式”社会保障,以确保其基本的生活来源。

三、驻村工作组与贫困村交流存在的问题

1.驻村工作组和贫困村在扶贫内容上想法不一致

驻村工作组受资金的限制带去的大多是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等。虽然大多数驻村工作组也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但远远没有达到贫困村期望的那样。在农村的污水排放、垃圾清理、道路建设、耕地整治等重大问题上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对于贫困户需求强烈的社保扶贫、健康扶贫等内容更是少有接触。这就造成贫困村对驻村工作组工作的不认可,导致扶贫工作开展困难。

2.驻村工作组和贫困村在帮扶对象上想法不一致

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对象主要是贫困村中的贫困户。驻村工作组因资金有限,会结合村民的年龄、阅历、经验、抗风险能力等因素优先帮扶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然后是贫困户剩余的“脱贫困难户”,最后达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的目的。而贫困村则希望驻村工作组的扶贫政策是普惠型的,一旦出现“别家有,我家没有”的情况时,就会对驻村工作组产生不满,甚至还会阻挠驻村工作组的扶贫工作。

解决策略:建议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投入更大的财力,彻底改变当下农村“环境脏乱差”、“老来收入少”、“病来无钱治”的现状。建议给驻村工作组更多的扶贫资金,使驻村工作组能够真正“干起来”,不会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四处拜佛。

建议贫困村广泛宣传集体观念,让富裕的村民主动带领贫困户参与产业投资,集结各方资源共同富裕。

扶贫工作建议范文第10篇

一、全镇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头陀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扶贫开发为全镇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镇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镇经济总量较小、交通不便、贫困人口分散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学致贫现象时有发生;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镇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较差、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的山区腹地,2017年我镇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255户,共3691人,现仍未脱贫的共有453户,995人。

三、2017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镇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民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镇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镇部分山区腹地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镇委、镇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

对扶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镇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三五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计划的分解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业、监察、财政、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四)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

我镇作为省委办公厅帮扶联系点,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一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含高职)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训结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六是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兜底帮扶深度贫困户搬迁机制。

(五)因村派人精准,合力攻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各行业涉农资源更精准向扶贫对象倾斜聚集;镇村各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帮扶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乡镇、村级结对帮扶贫困户。开展以制定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开辟一条增加集体经济致富路、解决一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尤其是各联建单位要以扶贫助困工作为总抓手,在充分掌握联建村基本情况、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做到长远联建规划和年度联建计划相衔接,保证联建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创新帮扶形式,为村两委和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联建工作的实效性。建议针对重点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部分三联三促单位进行及时调整,尽量将项目单位安排到重点贫困村,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和脱贫步伐。此外,建议采取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思路,对贫困的原因分门归类,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联村联户机制落实到位,在落实好国家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贫困村集中帮扶,分散的贫困户因人因地施策,每村一方案,每户一策,每人一策,每个贫困村由一个项目部门联村帮扶,企业包村包户,协调安排每个企业联3-10户,效益好的企业也可联帮一个贫困村。坚持和完善入乡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选派入乡驻村干部时,加强与选派单位的沟通联系,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派下去,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基层工作实际,把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方便开展工作。

(六)脱贫成效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和队伍建设。

上一篇:扶贫工作要求范文 下一篇:年度工作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