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画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8 10:42:12

儿童画画教学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儿童画 美学 实践

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教学的领域也渐次拓宽――儿童画、沙画、脚印画等一批批具有儿童气息的绘画形式渐渐进入了课堂。在这众多绘画形式当中,儿童画因能更好地符合儿童的心理、能更好地方便于儿童的操作、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去表达,故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成为低年级美术教学的主流。然而当我们看到“儿童画”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时候,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很多地方的儿童画教学几乎都是在技法上做文章,很少考虑儿童的心理,更少考虑儿童认知世界的方法。作为反映儿童心理特征的绘画形式,儿童画理应更好地适应儿童对美的认知的规律,应更好地遵循儿童对美的表达儿童对美的体系的建构的特征。

一、帮助儿童丰富美的感知

儿童画是儿童“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后,在手、眼、脑的协同作用下,画出的具有儿童思维特征的对自然或社会的浅意识的视觉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式的观察、儿童式的思考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还没建立起完善的思维体系,还不能通过推理、想象来勾勒他们心中的世界,于是他们基本上以“形象思维”“线型思维”作为表达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儿童画时,就应帮助儿童丰富感知的表象体系,帮助建立立体的的形体意识,如带领孩子去观察鲜嫩的花草,和他们一起在花园嬉戏,和他们一起仰望满天飞舞的蝴蝶……让他们在具体可感的世界里建立美的表象体系,继而带领他们走进美的世界。

在《分蛋糕》的绘画教学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回忆分蛋糕、吃蛋糕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丰富美的内涵,从而创作美。这一课教学的关键,不是创作,而是帮助学生体验美、丰富美的认知体系,因为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将看到的、想到的与“美”建立直接的联系。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分蛋糕》的:上课伊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儿童过生日分蛋糕的场景,并配以“生日快乐”的歌曲,由此建立“蛋糕”的快乐美;随后,我与学生们一道,看蛋糕,通过多媒体将圆形的、心形的、三角形的、菱形、宝塔形的蛋糕给呈现出来,让学生大饱眼福,由此建立“蛋糕”的形态美;然后再让学生“说”蛋糕,说形式、说颜色、说感觉、说分法,由此帮助学生形成对“蛋糕”美的表达形式……

这样,学生在看、在想、在说、在分的过程中,进入分蛋糕的情景里,于是他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看到的、想到的蛋糕,去勾勒蛋糕所呈现的美的世界。

二、帮助儿童完善美的能力

赫伯特・里德曾说:“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都存在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们一直在画画。”是呀,儿童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画画,画小鱼、画虾米、画他们所看到的一切。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画画需要一定的技法,需要必要的构图能力,需要对表达的意象进行整体统一的布局意识,至于“乱笔涂鸦”则是画画的初始阶段,是对画画最原始的冲动,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学生冲破这个初始阶段的作画意识,就会使学生徘徊在这个初始阶段而失去信心。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作画知识和基本的绘画方法,进而逐步提升表现美的能力。

《群鸡捕食》这个儿童画教学的主题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鸡群的布局,如何合理地运用线条的组合。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群鸡捕食的画面,继而捕捉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以此画面让学生揣摩各只鸡的“站位”;接着选取有两只具有共性的大鸡与小鸡,让学生观察大鸡与小鸡在形体上、神态上的差异,琢磨它们层次的比例;最后,通过小鸡的简笔构图法,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鸡类的画法。通过这个有步骤、有层次的教学,学生就会在作画的过程中渐渐形成表现美的能力。

三、帮助儿童建构美的体系

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多和知识的丰富,他们已初步形成关于美的认知与理解,但他们还不能全面建立关于美的价值纬度。此时应不断地引导孩子拓宽自己的视野,接触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去了解生活中业已存在的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让孩子去捕捉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关注“美”的渗透,让学生在情意浓浓的创作过程中去感受、去创造美,从而让美术因美而多彩。

《歌颂祖国》绘画的教学目的就让学生通过画笔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然而由于学生的生活基本上局限在“两点一线”的框框里,除了用“向国旗敬礼”“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等题材外,很难再有其它的素材。为了丰富“歌颂祖国”的主题,我在教学时,先播放了一个歌颂祖国的电视记录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接着播放一段“人间有真爱”的画面,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全新的认知――“有爱,才有美”;最后让学生诉说“心中的祖国”,并画在图纸上。就这样通过感受、理解、诉说、绘画,让学生形成一个全面的、立体的“美的体系”。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画;教学;绊脚石;存在的问题;想象力

根据儿童爱好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孩子都选择了绘画。可见,绘画是儿童普遍喜爱的一项活动。赫伯特·里德曾说:“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都存在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们一直在画画。”儿童画即儿童所画的画,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也是人类艺术的原始感觉。它在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各方面素质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在当今的儿童绘画比赛及作品展览中,我们发现那些表现儿童纯真、质朴、自然、不造作,随心所欲的作品少之又少;反之,缺乏童真,表现成人式想法和技法的作品却占了大多数。可见,儿童画教学进入了一个个误区,存在了一些“绊脚石”,阻碍了儿童画教学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儿童画教学,我认为儿童画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绊脚石”:

一、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用成人式的理念去进行教学

纵观当下美术课堂,我们发现了这三种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①在低年段的课堂中,老师以自我为中心的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被动的照抄老师的作品;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孩子们的潜能的发挥。老师只会教出缺乏个性的学生。②在高年段的教学中,老师主张以成人范画为标准的临摹学习绘画;这种模式恰恰违背了儿童丰富想象力的发挥。我们只有因势利导他们认识世界,不仅启发他们画眼中的世界,更要学会画心中的世界,这样他们的潜能才会进一步的开发。③很多教师在儿童画教学中过于理性,重技而轻道,导致学生被条条框框所局限,只知追求作品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而遗忘了自己最原始的天真与童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这三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先传授给学生儿童画的观念,再让学生自由自在、自主灵活地画各种千姿百态的儿童画作品。

二、老师和家长只重视他们眼中的世界,却忽视了儿童心中的世界

人们在欣赏一幅幅儿童画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其实,这并非艺术的宗旨,因为艺术没有对错,任何的绘画形式都是它所接纳的。试问,成人们,你们的“像”与“不像”论,是否也在强加给儿童们一种“追求成熟的美”呢?这只会导致孩子们的胆子越画越小,擦擦改改,匠气十足。我们要改变欣赏的老观念,理解孩子们幼稚的美,因为他们画出的“不像”,正是“似与不似”的画法,更加显得纯真可爱。别忘记孩子们的天性,假若孩子们不敢画,不敢表达所想象的画面,这就存在问题了。我们要鼓励他们顺其自然地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的特点,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而画的“像”的要求,造型准确与否,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写实性的作品创作,也只是进入写实期年龄后才要求的事。

三、部分家长对孩子儿童画学习求全责备,拔苗助长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想绘画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就开始运转了,此时,我们要多加鼓励与表扬,而并非是消极的批评。这样,孩子们才会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表现的更好。此外,请家长们务必不要拔苗助长,给孩子们加重学画的负担,或者帮助孩子画画,这势必会导致孩子学画中有逆反心理,最终产生厌画行为,变得不爱画画。学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他们才会爱上画画。

四、大部分老师和家长注重儿童绘画的结果,忽视了绘画的过程

当人们看到一幅又一幅完成的儿童画作品时,总是轻易的用“好看”与“不好看”来评价作品,评价者无意,我们的小朋友们却很在意。在教学中,也不乏有老师以分数或者等级来评价儿童画作品,这一条条的枷锁无形中在以成人的标准束缚着孩子们的成长。这些,都是从侧面反映出评价者只重视绘画结果,而忽视绘画过程的表现。其实,孩子们并不理解这个分数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也许老师的一两句精彩点评会更加胜于这些符号语言所带来的最终意义。在孩子们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更应该深层次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孩子们绘画过程中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并且想一想他们激情创作中的情感投入是怎样的,这些远比结果的“分数”更重要。

在儿童画教学中,面对这些“绊脚石”,我们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只有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才能培养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和家长携手正确的加以引导,多表扬,少批评,孩子们才会迈向更高的阶梯。

综上所诉,我们只有跨过这些“绊脚石”,才能真正地实现儿童画教学的意义。儿童画是一块神奇的乐土,这里寄托了孩子们全部的爱,尊重孩子们创作中的自主空间,让他们真正地去发现自我与展现自我。因为,这发自内心的闪光正是艺术生命的本真和人类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师范出版社,2002年版

[2]卢家楣主编.《学习心理学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儿童画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21-02

一、儿童画的特点及意义

儿童有不被世俗污染的心灵和天生的真情,当他们拿起画笔画画时,那种自由自在,大胆活泼充满童趣的夸张的形象,表达了他们那颗纯真的童心。

儿童画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从2-4岁的涂鸦期,到5-8岁的图式期,再到9岁之后的写时期,能充分体现他们每个阶段的绘画特点。儿童在画画的时候,不像成年人那样考虑要画什么不应该画什么,怎么表达,画什么颜色等等,他们随心所欲的把想画的自己亲身体验到的事情全都画下来,没有逻辑没有思路,有的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这正是儿童画的精髓。儿童的性格也能在画中体现出来,有的儿童比较内向,不爱表达,画画比较仔细,画面干净整洁,有的儿童活泼好动,敢于表达,他们的画面则比较粗旷、天马行空、大胆用色,画面内容比较丰富。有的儿童喜欢黄颜色,有的则喜欢红颜色。他们画的形状,形象的大小、喜欢用的颜色,涂色的方式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特点。儿童通过引导,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才能真实的反应孩子的性格,有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儿童们通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天真、质朴的观察和富有浪漫情趣的表现,使他们的幼小心灵与外部世界建立了一种亲密的联系。儿童们的求知欲,对事物的形体、色彩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在儿童画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开展儿童画活动,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发育,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情操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校外儿童画评价误区

(一)传统式的单一评价

传统的美术课堂对儿童画的评价是单方面没有回馈的评价孩子画完画,教师对儿童画的好坏进行单方面的评价,这样很片面,同时也缺少互动环节,儿童的表达能力也收到了局限,这样做不仅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同时也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要让学生不仅学到会画,更要学到会欣赏,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二)以画的“像不像”来评价学生作品

这种评价方式是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强加于儿童作品上。教师尤其是家长在表扬一幅作品时,常常用“画得真像!”来作为褒奖。其实,用“像”与“不像”来评价一件作品的好坏是片面的,它不能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中国画坛巨匠山人,用他的简练、美丽、生动的变形,创造出许多无名的花、鸟、鱼、兽。为了更好地表现神态,就不能拘泥于对象的自然生长形态,必然要做出大胆的更改。处于涂鸦期和象征期的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它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正是儿童对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我们不能用像不像来评价儿童作品的优劣。

(三)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

在听课或讲课过程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分学生画面比较整洁干净,涂色匀称,画面效果好看,老师喜欢这样的作品;一部分学生的作业比较脏,画面很乱,或线条抽象,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还有些家长更不注意评价方式,孩子满怀信心画了将近两个小时完成的作品请父母看时,听到的却是指责声,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也许以后再也不想大胆尝试作画的乐趣了。我们培养的对象不是画家,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美的情操,陶冶儿童的人格。儿童绘画结果只是评价的一部分。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以鼓励为主是评价绘画成绩,帮助儿童树立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进一步巩固兴趣的有效措施。”

三、对校外美术教学评价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评价模式,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1)新的评价方式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教师等互动的多种形式。只有采用了多种评价形式,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个性,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儿童的全方面发展。

(2)引导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评价也应有学生的参与,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精益求精,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全面的理解,体验成功的乐趣,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学生参与评价,能更好地燃点起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美术教学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作品这一环节总是放在最后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评价作品既可以在结束时评价,也可以在孩子绘画过程中进行评价。对于过程中的评价,有的认为此时评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对孩子的绘画产生干扰,但这种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构思表现,但一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有限的,创作的思路和表达的方式也是单一的。此时介绍个别孩子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在画画过程中进行评价,有助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推动作用。孩子会从中得到启发,努力超越自己原有的创造思维,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如果把这种评价推迟到孩子作品完成以后那就缺乏意义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如果说校外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那么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任何一种教学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和界限。所以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评价时,应注意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倡导多元评价,注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学生的自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能力;通过同学互评,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欣赏中激励、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友谊;通过教师的点评,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往往是被教育者忽略的。同时,学生对教师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评价教师有助于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教师的进步,更好的教好学生。

参考文献:

[1]芭巴拉・荷伯豪斯.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3):122-152.

[3]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79-:91.

[4]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发展[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5)120-148.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兴趣;想象力;观察生活;尊重童趣;创造力;

儿童画一般是指以儿童为创作者所完成的绘画,它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体验,通过眼睛观察、大脑思考、内心感动,并结合手、眼、脑的协同作用,所画下具有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儿童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儿童画注重表现的是内心的世界的感受,所以,儿童画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图像,它应该是自由自在、轻松自然的,没有任何的条框,它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是人类艺术的一种稚拙的原始感觉。

常有人认为儿童画是绘画的初级阶段,对儿童画横加指责,这不象那也不象,要他们服从严格的基础训练。有的家长让孩子老画一种东西,弄得孩子没法画下去。还有的不让孩子画画,抹杀其创造力,这些都不对。

儿童画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怎样画,新的教育方法是教孩子怎样自己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教学:

1、培养学习美术爱好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天生都有表现才能,有极强的表现欲,我们应对孩子在画中表现出来的天真、稚拙、淳朴的艺术语言,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在鼓励声中树立自信,在赞美声中发展和培养勇于创新的个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培养儿童学习的兴趣比教给他知识要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举办活动,适当表扬,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与成绩,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来共同配合老师的指导教学,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达到兴趣与爱好的融合、情感与知识的升华。并且尽量展示儿童的作品,听孩子介绍他的画。如果您觉得孩子的画只是一堆涂鸦,那么就请孩子介绍一下,他画的是什么,听了孩子的介绍,你也许会惊讶,原来画中有如此多的内容,并不像你所看到的画面那么糟糕。让儿童在愉悦之中,展现自己的绘画才能。

2、诱导儿童绘画的想象力

想象是儿童画的灵魂,儿童处在一个认识世界,学习世界的感性认识阶段。他们无生活积累,无经验沉淀。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未知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没有成人绘画的条条框框,儿童画在造型、构图上带有很大的变形因素和主观随意性。无论是构图形式,造型处理,色彩配置,还是表现方式等无不需要儿童的想象,这个想象对画画儿童是真实的。在儿童画教学中就应鼓励启发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提高创造力。

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他们想不到的,孩子们的天真、好奇、热情常常让大人感到难以理解、无所适从,跟成人受社会习俗制约的生存空间及受理智理念控制的思维空间相比,孩子们的世界广得叫人憧憬,美得让人流连。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绘画的源头是生活,一切美好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作为儿童画教学就必须辅以生活内容引导,也就是实物训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绘画对象的美,体会所画东西美在何处,并对绘画对象进行提炼,丰富儿童画小鸟和动物就要他见到各种各样小鸟。可以带去动物园参观。儿童画跳绳活动,可以组织跳绳游戏。儿童画树木花草,可以带去郊游等等。通过实物、实地活动,完全可以在儿童画的基础原型上增加新内容,达到图形表现与图画意义表达的有机融合,成为一幅好的儿童画。

4、提升孩子的审美意识

儿童对美的事物感受带有直观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培养孩子学会发现,学会欣赏。随着孩子们生活阅历的增加,教师应不断地引导孩子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接触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去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更多更美好的事物,让孩子们观察感受到更为丰富的创作素材。使他们置身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激发儿童的美,创造美的兴趣。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想象;心理感受;自然态

从80年代起刚刚兴起的当代儿童画教学,批判了旧的临摹式教学,结合儿童生理学、心理学的特点,也参考了国外的一些经验。从封闭走向开放,给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创造教育和智力开发的兴起,对儿童画从表象到本质的在认识。要对新时期儿童绘画进行深入,应首先明确新时期儿童画的基本特点及基本规律。

1、儿童画表现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阶段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关系,他们的想象力强而写实性差,其作画天真幼稚、随心所欲、天机自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了童真和稚气,表达了他们那颗可爱的童心。这样的儿童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才会产生优秀的儿童画作品。

2、儿童画表现了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儿童认识世界是凭着想象,在这种不完全的感觉中,他们看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拟人化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物象、神奇美妙的联想,都是他们闪光的地方。

3、儿童画在造型上不注重外表形象的模拟,而重视内在情感的表达,他们的运笔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他们笔下的形象自由潇洒,吞吐自然,打破“形象”的约束,在没有进入写实期的孩子,不用写实性的方法训练。

4、儿童画的创作教育为主流,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你应该画什么”,变成“我应该画什么”,培养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唤醒自我心灵的觉悟,从被动变为主动。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儿童画也不例外,儿童画画是儿童心灵的写照。儿童的心纯真无邪,没有名利思想,没有世俗观念。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均不成熟。幼稚的小手,天真的心灵,顺其自然的线条,毫无做作之气,他们的画天真幼稚、夸张变形,自由自在。天真幼稚正符合他们的天性。儿童凭想象看世界,而成人是凭着理性认识世界。他们对形象的体会、感受、印象和思维判断,都带有后天意识的世俗习惯性,这种习惯性是艺术的障碍,而儿童那颗美好纯净的心带有先天的自然性,所以没有心理障碍,自然的契入艺术的规律。下面分三点谈谈:

一、认识儿童绘画的本质。

1、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本质是情感。从表面看是一个孩子在画画,实质上是一个孩子在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2、儿童画特别是幼儿绘画是非理性的,是凭着感知在画。他在人类本性的灵气的驱动下,自由的信笔挥毫,这种无拘无束的画法超越了表象和外形,而进入了艺术的本体之中,他们的画随心所欲,无拘无束,超越现象,超越观念,但又不是无目的的涂鸦。这种画法是一种完全的自然态,不追求“像”,也不执着于“不像”,还不执着于半像不像,在这种空灵的状态下从相对真理走向艺术的绝对真理。

3、儿童画以心灵智慧之法,画万事万物之相;又以万事万物之相表达自己的心境,这时候自心又与万物相通。仔细的分析他们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果把这个规律“翻译”出来,将会看到儿童画造型的奥秘。那就是每笔一个结构,每个结构一笔画成。这个一很重要,“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一切都从一笔一个结构画出,一切都从一笔一画画起。

4、儿童天性就有绘画的能力,尤其是那些从未学过画的孩子。好比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其造型最为生动自然。他们的画带有一种先天的灵动之气,而绝无世俗之气。世俗气是一个大染缸,只知道追求表象,执着于“像”与“不像”。这种后天习气观念的影响,使人类失去了自然的本性,致使本来会画的变成不会画了,爱画的也不爱画了,一旦超过了这个表象的误区,每个孩子都会画画,他们中一些灵气大的孩子,突出的表现了自己的造型语言和造型规律。

二、儿童画造型的规律

1、儿童画是把大千世界复杂的万事万物抽象概括成简便易学的象征式符号,这种符号有一个基本特点:都是每一笔一个结构,每一个结构一笔画成,然后又不断地创造新的符号。比如一开始他们把头部画成一个圆形,后来又画扁圆,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圆加三角,三角加方形等。

2、儿童画的群体造型规律是基本形和变化形。所谓基本形,是物体最简单最基本的形象;所谓变化形,是物体千变万化的形象。基本形与变化形是一个物体的两方面。基本形简便易学,他显示了物象的基本特征,但仅仅会基本形,容易死板僵化。只有明白变化的规律,才能画出千变万化的形象。既变化又统一,这时的画就“活”了起来。

三、儿童画运笔的规律

儿童画的运笔是一种得心应手的自然状态。一笔过去不修改,不雕琢,不做作。往往是直中有弯,弯中有直,圆中有方,方中有圆。他们的运笔自由洒脱,无所顾忌,打破形的约束,他们的画不合常理而有画理,无意中与自然相通,与画道相契,所以,一幅好的儿童画,每一根线条都体现了“道”的迹象。从中我们看到许多艺术大师学习儿童画的根本道理.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儿童画 童趣 写实性 可行性

符号化的造型、主观化的色彩、荒诞的构图和离奇的情节等童趣特点是儿童绘画取胜的主要原因。人们不以“画的像”作为儿童画的评价内容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一昧强调儿童画中的想象力部分,完全忽略形的准确性,我认为这并不可取。有人说:“我们教不了儿童画。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静静的陪在一旁,看孩子们画画,说着鼓励和赞美的话。”欣赏、赞叹是对儿童绘画的肯定,是教育的心理手段,是教学的一部分,不应成为美术教学的全部。儿童绘画教学中还应以务实为主,不能一味地任其天马行空,应正确了解儿童绘画中的童趣性,再辅以适当的方法把写实绘画变通整合进行教学才能力保儿童画的常青。

一、儿童绘画童趣的真实性和写实性练习的必要性

儿童善于表现成人所难易以涉及的另一个世界,这个现实与幻想交织的世界,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儿童在绘画中是一种纯自我表现,这符合艺术的本质。毕加索在参观一次儿童画展的时候说: “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我就可以像拉斐尔那样画画了,但学会像他们那样画画,却花费了我毕生的时间。”马蒂斯也说过:“必须懂得怎么保持童年时代阶层客观事物时的那种新鲜感觉,必须像孩子一样地观察生活。”那么儿童是怎么观察表现生活并绘画表现的呢?长期的教学生活中,我发现儿童在绘画中的自我表现:天马行空般想象的造型、构图和离奇的情节是无意识产生地,偶然性很大,其画面效果可以说是某种“巧合”。 相对于大师们作品中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偶然笔墨,惊奇的造型、构图、内容看似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作画的意念确有本质的不同。大师们作品中的“奇、趣”是大师心手双畅的有意之作,是有意中制造的偶然,是自由而有序中的创作,是看似“无法”的“至法”。正如石涛所说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因此在达到这至法之前是先遵循法度的,是对法度完全驾驭掌握的结果。可儿童画中的“奇、趣”是真正地随意、“无法”而得来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无法”也会失去,这就是青少年的绘画危机时期的到来。

因此我认为最终还是要将儿童的无序、下意识作画状态变成自觉地,有一定意识地状态,变成真正无法而法的至法。一味的让儿童画处于萌芽状态的人,这才是真正地扼杀了儿童的绘画潜力,限制了其能力的发展。所以,进行写实性儿童绘画练习,适当追求造型的准确性对儿童绘画是有利无害的。

二、写实性绘画的练习方法

根据儿童对形状和空间心理发展特点,我认为小学儿童“写实性”绘画可以线描为主。线条是儿童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也是平时儿童采用最多的作画形式。四到六年级可适当加以写实的素描练习,这个年龄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已基本符合写实素描的要就。另外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还有其兴趣爱好灵活安排。具体练习时主要分观察、临摹、写生三块,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的结合。还要再根据儿童特点,适当则重练习。

写实绘画首先是需要学着观察。绘画观察的目的是为绘画有选择地寻求自然形态中那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因素。只有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具备准确捕捉形象的能力,从而为绘画的表现提供准确的形象信息。在观察中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比较物体外形特征而加以概括的意识能力。例如:观察事物时,要先整体再局部,相互比较概括等。幼儿主要形式是观察后讲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讲述和绘画结合起来,直到最后从画面中直接反映观察思考的结果。观察能力在临摹和写生中会得到具体练习。

临摹也是学生吸收别人绘画技巧有效方式,是写实绘画练习的一个必要手段。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科学的临摹。临摹内容应该是他们喜欢的一些卡通形象或玩具,再为之加上适当的故事场景。例如:临摹的卡通形象喜羊羊,为这个喜羊羊设定一个故事情节,再提供有相应情景背景的作业纸,在情景中临摹喜羊羊。或者先让他们为其创造情景,先画这个情景背景,以增加儿童的作画兴趣。在临摹过程中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先整体再局部,最后再整体调整的方式作画。这样既可以得到写实锻炼也不伤害儿童绘画的兴趣。

写生时和临摹还应和一些符号性简笔画联系起来。对他们以前记着的一些图画符号,通过观察、讲解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例如:窗、树等。现代城市里 “田”字形的窗户几乎很少了,绝大都是铝合金窗,先让他们知道不少儿童画中“田”字形窗的由来,再让他们对教室的窗户观察写实,以突破这种造型符号的束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观察发现然后再添加,最后使画面更完整很丰富。例如:学生对窗户的写生由原来“田”字符号式的窗到下面从新观察后的窗。

参考文献:

[1]王大根.关于美术教育中“青少年危机”的探讨[J].中国美术教育.1994(05).

[2]陈家麟.当代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儿童画;想象力;童趣;角度和立场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57-01

儿童画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参与生活的一种行为。它有其自己的特点,在题材创作上儿童喜欢表现成人不容易注意的一面,带有强烈的想象力。儿童画应该是自由欢快的,轻松自然的。可以看出在他们心中的世界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儿童面似乎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

很多家长对儿童画看法有偏见:学面一定要“象”,横要平,竖要直,把画得“象”与“不象”作为学画的终极目标。比如:有位家长经常和我说起他的孩子画画总是线条画不直,面“树”时树根面得小,树干画得大。房屋也画不直,好像要倒了似的。儿童由于本身生活的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不高,而且也眼高手低。他们描绘的事物往往和我们实际的不一样。经常看见有些儿童画人物时,把人的头面的很大,五官和手画的很小;有时也把人画到树上面。家长看了拼命找错误,说是“不合理”。倒是有一些美术教师自己出构图、出形象、出技法,让学生照老师的意图去做,学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要么把书上的插图拿来,改一改,然后叫学生照着画就。每个学生作业画得和自己的一样,一幅幅作品就像复制品一样。比如:有一次书面比赛,很多家长跑来要求自己的子女参加绘画比赛,弄到最后美术老师无奈只好自己动手造“伪”儿童面。还有些老师用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画,妄加以评论,过分挑剔,将限制儿童想象的空间,使儿童对面画产生厌烦和恐惧。

二、缺少生活,缺少了童趣

还记得前几年在南斯拉夫绘画比赛中睢宁有7幅儿童面获金奖,而上海只有2幅获奖。那么到底是是什么原因?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陈传席说:睢宁的儿童画清新自然,天真活泼,生活气息也浓厚,画出了孩子们眼中的现实生活。”如《小舟荡漾》、《河上小桥》、《鸟儿营窝》、《海边的小船》、《巷子里的生气》等等,他们的作品表现方法和大人完全不同。”现在的儿童画大部分题材来源于生活,表现欢快喜庆的内容。而想想我们学生的作品,很多都是抄袭书上,没有把他们自己的童年生活画出来。去年我上三年级的美术课时。由于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是靠近渔村的孩子。于是我就安排他们画海边的渔民生活。大概半个小时左有,许多同学就面好了。我也对这些面进行了讲评:画的还比较漂亮,但是没有把渔民的生活真正的特征画出来。

有一次春游的时候我带学生们去海边参观船厂,看了渔民在编织网。回来后,我又让他们画画,这次孩子们画出了渔船、捕鱼回来高兴的样子、妇女拿着梭子在编网等等。由此可见,儿童画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三、过分主张临摹,追求成熟的美

每次进行绘画比赛后,总发现学生的很多作品是从书上抄袭来的,作品没有自己亲身体会,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作为儿童画来说,抄袭来的话,就算画得很好,又怎么能让人感觉到儿童那活泼、天真的心灵呢?要顺其自然让发展,去认识这个世界。表达他们心中的世界。儿童年龄小,模仿能力特别强,有些教师就自己在黑板上范画,让学生照着“样子”画。最后画出来就一个“模子”了,没有个性了。通过临摹灌输给儿童,把学画当成儿童学习语文、“词语”一样,美术老师成了提供材料的资源了。我在上课时经常发现部分学生画画时无从下手,咬笔瞪眼。就算是动笔开始画了,也过分的“小心”,等到作业画完成后,发现面画得很小很小,“缩”在一块儿。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有些想法。于是以后的上课中,我就鼓励这些学生大胆面,和他们进行绘画沟通。明确他们作业中的优点,少讲缺点。只要他用心画了,稍微有点进步,就给予表扬。比如:有一次我在上五年级《我熟悉的人》这课时。有个别男同学不敢动笔画,后来我就给他们示范画,把难度适当降低。鼓励他们大胆画,就算画“错”了也没关系。这样一来,这些学生还真的动笔画了,而且还画得很“大气”。

四、创意失去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比如有一个二年线的男同学,在《可爱的猫眯》一课中,意想不到的画了许多小猫,原来是家里养了很多猫,兴趣正浓。于是在引导下出现了小猫舞蹈团。这幅面看似简单,但却体现了小作者生活经验与想象的结合。由此看来,优秀的作品离不开想象创作。

1.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教师大部分都认为:学生作业整洁漂亮,就是教学成功的标准。只看重作业完成后的效果而忽略了学生作画的过程。有些作业为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甚至还要代替包办。结果作品就失去个性,失去了创造性了。因此,我们在教儿童面画时要给他一定的想象空间。要理解儿童所画的内容,可以让儿童自己说说画这幅面的想法,要尊重他们的创造性。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作业的讲评,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把自己绘画思路、心得讲给大家听。

2.作品越精细越工整越好。有的学生作业潦草,但确是儿童心情的自然流露、个性的自由发挥,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其实儿童面不一定非要特别细腻,儿童由于年龄小,不适合做太久时间的事。按其心理特征,他们画画是凭兴趣,没兴趣就不画,如果要儿童把画画得很细腻,时间一长势必产生厌烦情绪,况且画画太细腻也容易使孩子思想受拘束。

3.认为画面色彩越丰富越好。色彩也能体现儿童的个L生,有的儿童喜欢简单朴素的色彩,如:咖啡色,黑色,土黄色等。有的儿童比较喜欢热烈的包彩,如:红,黄,绿,蓝等。用色也大胆丰富,色彩鲜艳多彩。不过有时受情绪的影响,用色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用鲜艳色。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8篇

“误区”之一――角与功利主义的出发点。从家庭来看,有些家长在培养孩子绘画兴趣时,总以为请上名师指点,将来方能成为画家;也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的兴趣,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趁早学画画为将来工作找出路。学校里一些教师为了参赛“出成绩”,让一些学生在“创作”中拼凑大组合,画画满,形象复杂,让人看了直觉得累。笔者曾目睹过一次幼儿现场作画大赛,每位“小画家”身边几乎都有一位教师具体指点,有时恨不得越俎代庖,而大赛的组织者则以为只要教师不动手帮学生作画就行。更令人瞠目的是,一些大赛中的“评委”对儿童画知之甚少,经他们评出的获奖作品有些不仅远远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甚至纯属抄袭,这样的导向让儿童画的教学之路该何去何从?无论何时,作为教师都要小心地呵护儿童可贵的自我创造的火花。

“误区”之二――高难度的内容。一些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存在一种多而难的趋向。比如,小学美术课本中的一堂手工制作课,教师备课时需要花45分钟才能作出一件作品,试想如此高难度的练习内容学生怎么能在一堂课内完成呢?书店里大量出售的儿童简笔画参考资料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简笔画一旦成为孩子的“参考”,往往会阻碍儿童个性的发挥。笔者曾看到一个儿童画了一只红头老虎,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孩子是这样解释的:没能吃到小白兔而发火的老虎头是红的。

“误区”之三――追求统一的刻板教法。4至10岁儿童常把绘画看作是一种游戏,是一件好玩有趣的事。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儿童画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过于苛求形状的准确,学生作业时,教师严格规定画面内容的大小、多少和构图的位置,不允许有不完整的形象出现。还有些教师不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作品中的求异性,给教学带来遗憾。笔者曾听过一堂《画小鸡》的美术课,教者请学生画各种姿态颜色不同的小鸡,结果全班只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只黑色小鸡,其他学生都画成黄色的小鸡,这时教师应及时鼓励这位学生,可结果恰好相反,教师把画成黑色小鸡的同学批评了一顿,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这样被压抑了。

可见,以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整齐划一的刻板教法严重阻碍了儿童画教学的健康发展。儿童画教学要走出上述种种“误区”的关键在于克服儿童画教学中的成人化倾向,换言之,必须还儿童画教学以“儿童化”。

对策之一――细心呵护童心意趣。儿童绘画一般是指十岁以内孩子们的绘画。儿童绘画是孩子们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表达其思想情趣的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儿童画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看儿童画应以童心去与孩子们交流,以稚气去和孩子们产生共鸣。当儿童表现出现强烈的求知欲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细心地呵护孩子的童心意趣,给他们创设绘画的良好环境与氛围。教师可带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他们观察生活、记忆生活的能力。在创作一幅幅美妙的儿童绘画的同时,增强儿童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对策之二――从生活中汲取营养。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和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给了孩子“六大解放”后,儿童才会对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绘画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孩子注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而不是用成人的目光去所谓“提炼”生活,更不能因此阻滞孩子的思路。笔者曾辅导一个6岁的孩子画画,他在画板上精心涂抹了各种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格子,可别人却看不出他画的是什么东西。经他解释我才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他家里的一块地毯。于是笔者稍加提示后让他自己修改,画面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容易读懂了,该作品后来在大赛中还得了奖。所以,教师应让孩子随心所欲地构图和造型,尝试各种技能手法,绘制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对策之三――与儿童身心发展相协调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采用自由发挥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法。自由发挥决不意味教学中的放任自流,在“放”的同时,还应严格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强调孩子的感觉、观察与良好习惯的培养。其次,可采用寓教于乐的趣味性教法。低幼阶段要多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创造才能。如低幼孩子认识一些基本形状,教师可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找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或搬来积木让他们认识并组合多种形状后再绘画,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再次,还可以运用欣赏与练习相结合的教法。可找一些儿童画为孩子欣赏,内容、表现技法容易为学生理解。也可找些名作,结合欣赏练习,使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潜能,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画的信心。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儿童画 特点 想象力 学习兴趣 观察生活

儿童画是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开发儿童的智力起着重要作用。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对孩子的美术教育。那怎么界定儿童画呢?是不是儿童画的画都是儿童画呢?儿童画是指儿童作为创作者所完成的绘画,是儿童根据年龄的成长和对生活的体验,通过观察、思考、感动,协调眼、手、脑的作用,创作的具有情感体验的、对自然或社会观察意涵的视觉符号。因此,儿童画应该是儿童生命的图像,以表达儿童的主观感受为主,是无拘无束的、轻松自然的、没有任何的包袱,是儿童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白,是人类艺术的一种原始感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儿童画特点

1.儿童画具有模仿性特点

孩子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理,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盼望着长大,因此,在生活中,他们常常模仿大人,穿大人的鞋或者衣服等。这种意识反映到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能像老师一样画出一副作品来,但他们还缺少创新的技能,所以,要靠模仿来达到目的。

2.儿童画形式具有单纯化、形象化、色彩夸张的特点

孩子的心理世界是奇妙的,充满着奇特的事情,表现在美术活动中,就是画面具有了夸张化、形象化的特点。比如,画面中人的身体和四肢是活动的,可以自由伸缩或者加长变短等;也可以在人的脸上画出两个巨大的鼻孔,也可在人的侧面看到一只眼睛;可以创造出外形奇特、色彩斑斓的建筑物,也可以把秋千吊到月亮上去等。儿童画的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体现。

3.儿童画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

儿童是想象力最为丰富的年龄段,在儿童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儿童的想象能力非常强,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广阔的,在他们的眼里:弯弯的月牙可以荡秋千;可爱的动物聚在一起会开音乐会;侏罗纪公园的恐龙出现在现代社会;老爷爷脸上的沟壑也能熨烫的年轻;未来的汽车可以是蜜蜂汽车、七星瓢汽车……,儿童的天真、热情,他们内心的奇妙世界让成人难以理解,成人的生存空间受到社会习俗的制约,与孩子们天真的世界相比,更显得儿童的世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所以很多成人很欣赏儿童画,是没有受到任何约束的、无拘无束的儿童情感的体现。儿童在创作时会表现出很多令人新奇的东西,会把喜爱的东西拟人化,会同时呈现出不同时代的事物。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想象,挖掘孩子的想象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维,去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童趣,才能真正挖出孩子内心的美的世界。

4.儿童画的构图具有随意性

儿童绘画时,构图是随意的,不会有成人那样的规则和限制。在画面上不会考虑画面的均衡对称,也不会想画面是否色彩是否协调等。在作画的过程中,他们很可能转移地方,也可能进行画纸的正反结合,在画纸上随意的画,直到画纸全都涂上了五颜六色的色彩为止。同时,这种随意性,也构成了多种新颖的构图形式。

二、儿童画教学途径探讨

1.根据孩子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学会观察

儿童步入殿堂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其敏锐感和观察力,还要给孩子确定明确的绘画主题,引导孩子边玩边画。作为儿童画教师,要最好学期教学计划,还要确定好每堂课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拓宽视野、积极表现。比如,教孩子画渔船时,开始什么也不给暗示,让孩子自己画。半个小时后,几个孩子都画完了,形状各异。进行点评时,要给予肯定,都很有创意,画得也很漂亮,但是画的这些船都不是渔船。因为条件有限,不能直接带孩子到海边看渔船,我就抽时间让孩子看了渔船的录像,让孩子观察了船头、船尾、船体、铁锚等,还给孩子讲了一些关于不同时期的渔船式样、构造和鲜为人知的一些渔民捕鱼的传奇故事等。等孩子看后,我又让他们话渔船,这次他们画渔船时都画了铁锚、黑色的大轮胎、救生圈等。所以,孩子学画画,也要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

2.培养孩子学习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就是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对儿童来说,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孩子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着热情和兴趣,对一切都感觉好奇,但是他们还不能够用具体的形式来表达心理感受,就会利用各种材料乱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孩子兴趣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手段与技巧,激起孩子的兴趣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成功感。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肯定学生的成绩,欣赏孩子的优点,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比如作《美丽的衣服》时,有个小朋友给小白兔穿上了花裙子,但是画面太单一,显得有点单调,我就用鼓励的语气给她说:“哇,你给小白兔穿上了花裙子,很好看,也很有创意,但是你看看你妈妈给你穿的衣服上都带有很多小花、小动物等,如果你也给兔兔的裙子上面点缀一些小花、小动物之类的图案,兔兔一定会非常高兴的。”于是,这个小朋友受到了鼓励,就高兴地继续画下去,给兔兔的裙子上面点缀了各种图案,丰富多了。

3.尊重童趣,体现儿童画自身特点

儿童画的原始状态就是自由涂鸦,儿童会运用各种线条进行非常自由、轻松地涂鸦,这也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感觉,是童心童趣的自然流露,是原始的创造活动。在成人看来,这是乱涂,但是正是因为这种乱涂,才培养了将来惊人的创造力。儿童的想象力处在萌芽阶段,千万不能打击他,孩子希望的是鼓励和欣赏。他们画画时是充满欢喜的,也是很随意的。或许,他们用彩笔作画是抒感的,看起来令人感觉难以理解,感觉根本就不是画,简直乱弹琴。但是你要是耐心听孩子解释下,还能发现孩子能自圆其说呢。孩子画画时运用轻松地、自由的表达方式,显得稚嫩和笨拙,但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萌芽。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童心童趣,允许孩子自由想象,自由发挥。

4.要因势利导,提高孩子绘画水平

儿童画常常是夸张和变形的,与生活原型是不同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运用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来观察事物,还不会拿自己的画与实物进行比较,只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画。生活中的实物不是孩子创作的唯一来源,他们对描绘的对象会进行大胆的夸张和变形,任意添加创作出儿童画。在教学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画,要坚持尊重天性的原则,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大胆的去想象、去模仿。教师要根据儿童画的规律因势利导,提高儿童的创作水平。

三、结语

总之,儿童画教学是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创作灵感,尊重童心童趣,让孩子大胆运用手中的画笔,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参考文献:

[1]金凌.浅谈儿童画教学,河南教育,2006,(1).

[2]罗玉荣.儿童画教学之我见,双语学习,2007,(10).

儿童画画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儿童画教学,兴趣 , 观察 , 创作 , 审美能力

Abstract: many people to the child draws the views have prejudice, they always use the aesthetic view ofto the child draws the requirements. So, many adults with adult's ideas began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andardize, make little age children become "little painter", not his ideas and creation. These problems, can say is we art education workers must be thinking of problem. 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how to guide the child draws the, cultivate painting ability.

Key words: the child draws the teaching, interest, observation, creation, aesthetic ability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儿童画是儿童用自己特有的眼光认识事物而形成的画。他们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有其自己的特点,画面内容有很强的想象成份,这是儿童的一种能力的表现。他们从社会现象中、从生活事物中,从自己观看的影片中、结合自己的奇思妙想组织、创作画面,反映着儿童本身内在的心理、情感、认识和经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那么,如何指导儿童画呢?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儿童富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这是学好儿童画的有利条件。大多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画画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阶段,绘画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很有好处,当儿童画画的时候,色彩能够刺激大脑,使孩子兴奋,有健脑作用。画画时孩子们的大脑和手无疑都受到了锻炼,而且绘画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创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从教几十年发现,爱绘画的学生,一般都是思维敏捷、考虑问题全面,逻辑性强的学生酷爱绘画,他们不光画画好,其他功课也好。如:语文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书写能力、以及对几何形体理解能力等,都有较大的发展。学生通过绘画学习,锻炼了他们的毅力,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往往看到孩子最初的绘画是乱槽槽的,儿童笔下的形象往往与现实的对象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能够对着自己的画,说出个道理来,如这是沙发,这是电视,这是妈妈等等,他们会对着乱兮兮的画面津津有味的进行介绍。学生们对自己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他们热情高涨,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对一切都感到好奇,便借助于绘画工具作画。儿童乐于画画,从中体验到审美。儿童有好奇、好问、爱幻想的天性,于是儿童创作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抛弃了成人绘画的许多条条框框,使画的东西更自然,更纯真。毕加索曾这样说过:“现在不是孩子向我们学画画,而是我们应向孩子学画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哪怕只有一点点的优点和进步,教师都应保护童心,尊重童趣。比如孩子的某一笔线条,某一笔色彩,稍有创意的画面,或者贴近生活的思想,我们都要鼓励,使孩子在激励的话语中成长,克服不敢画的畏惧情绪。有一位教育家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要时刻激励孩子,使他们永远激情澎湃的去表现、去创作。

二、正确引导,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儿童绘画创作有时会出现“无物可画”的情况,或者想到了什么,可又不知从何处下笔,这些问题应当归咎于平时缺乏必要的观察力训练。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观察是儿童积累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可同样是观察,有的孩子能在脑子里留下准确、完整、深刻的印象,而有的孩子却不能。可见,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将最为直接和有力地发展着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在美术课上,教师有意播放一些动画片给学生看,看完后让他们回忆,刚才动画片里都有什么人物和动物,你看到的人物年龄大约多少?穿什么样的服装?他在干什么?小动物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它们身上的色彩和花纹怎么样?它们生活的环境如何?一些没有注意观察的孩子一时答不上来,当你再放动画片时,他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观察得非常细致。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大大提高。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上其乐融融。学生看到、听到的新事物越多,他们就会对观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师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如观察形体,是从整体到部分,还是从部分到整体呢?事先确定好观察的顺序,观察时遵循从简单的事物着手,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有条不紊。观察可从整体,局部到细节,再由细节,局部到整体,进行有顺序、有层次的观察。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用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比较着观察,找出异同点,孩子能比较快的记住特征。观察多了,搜集的素材也多了,一旦需要便信手拈来,绘画作品就能达到细腻、生动的效果。

三、激发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

在儿童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联系绘画创作实际,展开想象,进入童话那五彩斑斓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创作。因为创作是绘画的灵魂,没有创作就没有艺术。绘画创作,首要的是素材。因为学生创作,最困难的是不知画什么。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平时鼓励学生留意周围的一切,观察生活,主动创作,勤练习,就会有好的作品诞生。孩子年龄小,天真纯朴,想象丰富,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去创造美。例如:在教学《我和昆虫》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作。昆虫的样子,人的样子,学生们都心中有数,于是他们大胆画画。有的学生给自己画了很大的一双翅膀,边飞边和昆虫嬉戏;有的则坐在昆虫的身上,快乐地在云朵间飞翔;有的和昆虫一起劳作,像一家人一样等等,学生的想象丰富,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这才是他们自己创作的真正的儿童画。绘画创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新形象的过程,学生对表现的内容感受程度的深浅,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我平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人、物、景来设置情景,使学生倾注自身的感情去创作。例如,在教学《画中的线条》一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画什么的都有,有用线条画人物的,有画山水的,有画卡通动物的……学生兴趣盎然,思路宽广,创作力强,都缘于平时兴趣培养、想象合理、大胆创作的缘故。

在儿童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很重要。在创作中,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作画,学生积极地合作、商量、彼此照应,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且可以在相互交流中产生新的创意,让创作画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达到集体作画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给孩子营造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充分鼓励、激发、引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表达出来,这样,才会有创作的乐趣,才能拓展儿童的创作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

四、注重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儿童画教学中,面对艺术精品,如何去欣赏呢?如何让学生自主去思考,是美术教师值得重视的问题。要认真上好欣赏课。欣赏课一是欣赏书上的名家名作,学习画法,色彩搭配。一是挑出每节课中学生的优秀作业,带领孩子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从比较中找优、缺点。优秀作业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也可以在学校画室里展示,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楼走廊展出一幅幅佳作,调动学生多出精品,力争优秀的积极性。平时充分利用学校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绘画训练,学生画画的兴趣浓厚。

上一篇:房地产综合管理范文 下一篇:村级干部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