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6:02:00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古人在论述文章写法时,曾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金·王若虚《文辨》),又说“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清·章学诚《文理》)。这些关于写作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水随容器赋形而本身却并无定形一样,文有法却无定法。也正因为这样,作文教学才愈显得困难重重。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学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此话看似有理,但未免失之偏颇,因为它有意贬低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若照此逻辑推演,作文指导就成了多余。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之目的必须有一个“教”之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该并且也无法代替。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基于这点认识,下面就初中作文教学中“授”的角度,略陈管见。

一、初中作文教学可从传授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入手

从根本上说,写作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但从知识与能力相互作用的关系来看,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获得的,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也已证明,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是作文能力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初中作文教学也可从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入手。这些知识,即文章写法的共性,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体”和“规矩方圆”,属于“可授受者”。诸如如何观察积累,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材剪裁,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处理详略,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衔接照应,如何叙事记人,如何写景状物……等等,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作文时就敢于动笔实践,就像学会了裁剪知识,给你一块布料就敢下剪刀一样。初中生掌握一些写作知识,其好处就在于对写作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与规范的作用,即使开始时可能显得被动和生硬,也总比一味堵塞或任其泛滥要好得多。

初中生一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等作文能力,根据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又起促进作用的原理,在初中阶段,学习和掌握一些比较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但是,众所周知,作文课又最忌上成纯理论色彩的知识课,那么这些写作知识的传授应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呢?

二、读写结合,是“授”与“受”之间的桥梁

作文知识是一种抽象,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揣摩才能深入领会,然后还需尝试以领会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才有取得实效的可能,这就突出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的“授”以学生的“受”为目的,“授”与“受”之间,是以千姿百态的各类文章为中介来达到理解的默契和情感的共振的。教师应尽量地发挥教材的潜在因素,让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的众多课文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写作方法的共性,形成知识体系。如通过学习《荔枝蜜》、《白杨礼赞》,理解象征联想、托物抒情的写法;通过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领会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及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论雷峰塔的倒掉》,领会以议为主、议叙结合的写法及借景生议、借物生议、借事生议等3种具体形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现行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重视读写结合,读写训练的安排具有阶段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以读导写,读写结合。

但是,在阅读教学中结合传授写作知识,必须针对具体课文的特点找准“结合点”,然后以课文为写作范例,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会于具体课文的阅读指导之中,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心领神会。这样才能克服学生在学习作文知识时可能产生的厌烦情绪和心理障碍,改变“授而不受”的无效劳动现象,反之,若离开课文只单纯讲那么几条干巴巴的筋,纸上谈兵,于事无益,反而会败坏学生的胃口,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结果。

例如,情景交融是记叙文写作中常用的知识,朱自清的《春》就是成功运用的典范。而为写景而写景又是初中生作文中的常见病之一,所以,《春》的教学就不能对这一知识点视而不顾或泛泛而谈,而应结合具体的句段,切实指导学生领悟情境交融法运用时的四种具体形式:①作者开篇伊始就把自己对春的向往之情作了直接的抒发(“盼望着,盼望着……”),然后再引出对春景的描绘。这是由情引景。②作者在具体生动地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5幅画图的基础上,结尾处水到渠成地用三个比喻句来讴歌春天,抒感。这个结尾正是对前面5个画面所包含的感情的总揭示。由此可见,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绘春的目的,是为了烘托爱春的感情。这是以景托情。③第4自然段描绘春花图,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一句话是抒情的,然细细品味,却“一切景语皆情语”,句句洋溢着对春花的喜爱之情,情景像水乳一样交融在一起。这是寓情于景。④在“迎春图”中,作者既描绘了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又抒发了满腔的激情:“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里,有景有情,情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是情景相生。通过以上有目的的引导分析,借助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感染以及各种教学手段(如声情并茂的朗读)的强化渗透,学生对情景交融这一写作知识怎能不达到具体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古语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实践性是写作自身的一个重要特点,掌握写作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写作理论来指导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而任何作家、教师都无法直接传导写作能力,只能传导一些知识和方法,然后由学生完成把它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这“转化”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进行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练习的过程。那么,在多种多样的具体练习形式(如命题、半命题、给材料作文以及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当中,有没有一种最基本最直接又最容易实现迁移的训练形式呢?

三、仿写,是读写结合桥梁上的首次车

常有教师因埋怨学生作文缺乏“新意”而不准摹仿。其实,一味要求学生作文有“创新”,不落俗套,像要求作家那样,这不符合实际。“依样画葫芦”是贬义,但若能照着样画得像倒也是可褒的。古人画竹能达到“成竹在胸”,就是事前经过千万次“摹竹”的。由仿到创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一条普遍规律,仿写(注意:这和“抄袭”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是读写结合的最初的直接实现。为什么《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作文周刊》、《作文通讯》等刊物备受师生们的青睐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刊物为他们提供了众多可在教学中作为范例的优秀作文。事实上,很多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就是最初借助摹仿的方法慢慢地摸着门道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摹仿能力强的这一优势,在结合课文传授写作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练笔,达到既巩固知识,又锻炼能力的目的。仿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仿其意(即立意、中心)。如学了《我的老师》、《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等课文,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爱或怀念之情。

二是仿其格(即思路、结构)。如学了《一件珍贵的衬衫》后,仿其“一物串联”、以小见大的思路,回忆倒叙、首尾呼应的结构,以《一件(张、个、只……)珍贵的××》为题,练习写作。

三是仿其法(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如学了《荔枝蜜》、《白杨礼赞》、《爱莲说》等课后,仿其比喻象征、托物抒情的手法,写一写老牛吃苦耐劳的精神、小草适应环境的能力、粉笔舍己为人的品格等等。学了《春》这课,仿其情景交融的写法,完成以《夏》、《秋》、《冬》为题的写景作文等等。

实践表明,学生用仿写法完成的作文,形式上与原文是那么相似,但内容上又绝不雷同,这不正是读写结合的具体成果吗?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构建是实施随笔写作训练的前提工作,因此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构建显得极其重要。并且,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环节,并加以实施:首先,阅读积累。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读经典名著以及在班上开设“班级书屋”。一些经典名著包括《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以及《伊索寓言》等。在“班级书屋”的开设方面,书籍通常由师生共同捐赠获取,实行“全天开放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大大提升。其次,确定训练目标。教师需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随笔写作目标,同时需遵循“定量”、“定版”以及“定向”的规定,例如:规定每个星期至少完成一篇阅读随笔或生活随笔,采取话题方式,题目自拟,篇幅不少于六百字。再则,个性随笔。这一方面所体现的是学生不受限制的随笔写作训练。可采取“每个星期一个话题”的形式展开,进一步开展“班级故事接龙”、“校园即景”以及“我的班级”等随笔训练活动,使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更容易了解班级学生,进而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最后,互评互改及归纳总结。由于作文较多,且篇幅较大,可采取互评互改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交换评改作文,这样既能够增强写作训练的趣味性,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他人在写作方面的优点,进而取长补短,达到完善自我的良性目的。在互评互改之后,教师需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全过程的随笔写作训练进行归纳总结,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让学生感受到随笔写作训练带来的成功及喜悦。

2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

要想使随笔写作更具有效性,需要在完善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笔者认为,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需要遵循下述步骤:首先,对素材进行整理。要求学生对已经归集的《随笔作文本》当中的随笔素材以定期的方式进行整理。可采取分类整理的方法,一个月整理一次,编上序号之后将其归纳进预设的专题当中。其次,课例评点。定期开展作文指导课,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有待进步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大力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写作,以此提升写作的真实性。最后,作品发表。教师需对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使原来优秀作文更加优秀。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教师将学生优秀作文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或合作杂志社。如果学生的作文被杂志社等平台采用,势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及喜悦,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善自我,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水平。

3.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瓶颈,同时也认识到将随笔训练融入作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作文教学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构建随笔写作训练模式以及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以此使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使初中作文教学更具有效性,进一步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完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头疼写作,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心中无素材,导致了在写作的时候没有话说。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之后,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只有教师亲自举了例子,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写作,但是他们的写作主题和列举的事例都与教师所讲的内容如出一辙,学生做得只是改头换面而已。试问:这样的作文如何能体现出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如何能培养学生流畅的文笔呢?所以,写作教学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广泛的积累素材,使他们“有米可炊”。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教导学生积累素材呢?第一,学生要选择好阅读的内容。阅读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一些学生在阅读时选择了积极向上的书籍,这些书籍往往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而一些学生则选择了对学习毫无作用甚至于对学习起到反面作用的书籍,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这里,教师就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及时关注最新的出版信息,并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比如《老人与海》、《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的名著,同时也要注意出版的版本信息,选择那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版本。第二、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阅读并不是拿来就读,也不是拿到什么就读什么,而是有计划、有规律、有方法的阅读。学生要规定自己每天在哪个时间段阅读,阅读多少内容,同时要将读书心得和优美的段落记录在阅读笔记上,进而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要用心阅读。很多学生自认为阅读的书籍已经很多了,但是一到真正的写作,仍然存在着无从下手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用心去读。学生只有用心去阅读,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书中的内涵。比如在阅读《西游记》时,更多的学生只读到了其中的情节故事,而有的学生却能够将这些情节故事与人生哲理联系在一起,得到书本所传达出的深层次的意义,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增加生活阅历

学生积累素材的来源不仅仅可以通过读书而获得,增加生活阅历也是一种提高作文水平的实用方法,它不但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所以说增加生活阅历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去观察生活。有些学生抱怨自己的生活只是简单的两点一线,没有任何可以激起生活浪花的涟漪,因而写不出那些与众不同的亮点。其实不然,在学生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人或物,学生之所以没能发现它们,是因为缺少观察生活的眼睛。只要学生善于观察,必然会发现周围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在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与同学玩游戏时发生的趣事等等,一旦学会观察,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平时被忽略的人和事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生要学会去体味生活。仅凭用眼睛来观察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尝试着用心去体会其中的蕴味。如学生看到了在寒风中屹立的松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东西,应该去挖掘它们的内在品质,体会松树所独具的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从而在写作时能够有话说,有情抒。再次,学生要给自己创造增加生活阅历的机会。这就要学生要积极参加课内外的一些实践活动,力求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加自己的阅历,为写作提供鲜活的素材。例如,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夏令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势必会遇到很多奇闻趣事,体会到很多别样的感觉,学到很多在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所有的这些都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冲击,也增加了学生的人生阅历。这些生活阅历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来说必定会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笔无形的精神财富也同时为学生的写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进行写作训练

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之后,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只有在真实的练习环境中才能逐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其一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日记是一种能让学生不拘于形式和内容的写作方式,很多作文水平不太高的学生却能在日记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日记的神奇之处。其二要培养学生写作的想象力。一篇文章如果具备了真实的事例和真实的情感却没有适宜的想象,那么这样的文章只能停留在中等的水平,学生要想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就要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才更具美感。其三是要确保学生的写作围绕同一个主题。“跑题”是学生在写作时常犯的一个错误,不少学生会在写完一篇作文时感慨“跑题”了,或者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作文的内容与自己的写作初衷已经相距甚远,从而出现了不知该如何往下写的局面。比如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在写作之前,学生在列出的提纲中主要是想通过一个事例来表现妈妈的善良,然而学生列举的事例却几乎占据了整篇文章,成了一片不折不扣的记叙文,而读者也并不能从中体会出妈妈的善良,这样的作文就是典型的“跑题”,所以学生要想表现妈妈的善良,就要选择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并且要严格把握事例的字数,让读者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善良,这样的作文才能真正的吸引读者的眼球。总之,全新的教学理念加上全新的教学方法势必会为作文教学打开一扇宽敞的大门。只要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必然会迎来作文教学崭新的明天。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改进作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成效,核心是强化对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忽略了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兼顾到课外活动资源的作用,作前指导过程简单,不够生动形象,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意义不足,这些都是影响作文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方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逐一突破,紧扣作文教学重点与要点,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为作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首先,笔者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分析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技巧的指导,向学生出示研究题,其中就包含有教材写作方法与特色、文章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对这一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领悟,还在教学结束之后开展仿写活动,将课堂学习中所学的写作方法技巧灵活运用起来,提高写作技巧掌握效果。其次,笔者强化了作前指导的形象性与生动性。与部分教师作前指导三言两语所不同的是,笔者开展作前指导的时候丰富了载体,活跃了氛围,强调了方法,每一篇习作的作前指导中,都安排一篇下水作文作为分析研究的载体,引导学生针对这一篇下水作文的选题、结构、写作特色、细节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小组总结这一篇文章的成功之处以及有待改进之处,并阐述自己写作同一类型文章的思路。这样的分析研究活动实际上也是对相关写作技巧的深化理解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提纲的设计,能够为接下来的写作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写作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另外,笔者还强调了现场指导的作用。在写景文章的指导中,笔者直接将教学课堂搬到了校园之中,搬到了校外风景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的指导能够提高学生内心的感知效果,更具直观性与形象性。在写人的文章指导中,笔者邀请一些先进模范人物走进课堂,讲述他们的事迹。学生与先进人物面对面,无论是肖像描写还是具体事例的描写,都会更加生动传神。

二、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作文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敏感程度较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作文教学这一难度较大的学科而言更有必要。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以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学生在选题立意、结构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具有了进步,及时进行表扬激励,尤其是对于作文写作能力较为滞后的中后学生,更是注重发挥表扬激励的促进功能,提高学生在作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以此提高他们学习作文的兴趣,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情感基础。另一方面,笔者定期分层举办作文学习方面的竞赛活动,如举办读书笔记展览、口头小作文竞赛、命题作文竞赛等等,并鼓励学生踊跃向各类刊物、网站投稿,对学生作文写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进步,都加以表扬,以及通过校信通平台与家长共享学生的进步,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作文学习的浓厚氛围,对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困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把握要点,从素材积累、技巧指导以及兴趣激发等方面综合着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与技巧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作者:马慧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要想会写,首先得会读。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和经验的局限性,对社会和生活的见解存在片面性和不成熟性,这就需要通过阅读去感知生活,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另类社会层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能够将有限的知识积少成多,素材、感想、语言的组织能力等都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渐渐地存储起来并日益成熟。等到写作文的时候就不再为没话可说而烦恼,这些以往存储的知识都会跳出大脑,跳到你的作文格里供你筛选、排列组合。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创造能力,从而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

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故事会》、《语文报》、《读者》、《意林》等杂志,鼓励他们平时多看多想多作笔记,并安排课堂5分钟作为他们的作文展示时间,在这5分钟里学生可以把平时摘录的好的文章片段和大家分享,也可以把平时阅读中出现的比较生僻难懂的语段和大家进行探讨。从而使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自然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要想文章写得好,除了多读还要多写,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我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一些有意义的或是自己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记录下来,当然不用每篇日记都严格地以中考作文的命题要求去要求他们写,只要他们觉得有话可说,不管篇幅是长是短都没关系。但是一个星期的日记中必须有一篇是要达到中考作文的要求的。这样长此以往既不会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烦心理,同时又适当强度地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实施分项指导,提高学生鉴赏力

题目上应该如何出彩,抓住读者的眼球;语言上应该如何优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素材上应该怎样新颖,触动读者的情感;构思上应该如何精巧,扣动读者的心弦。作文分项指导要进行各种有益地尝试,深入探究作文价值。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讲求实效性。每次实施作文分项指导的时候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重点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不是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忽视最关键的质量。每一次讲评都要认真严肃对待,要课前备课,课上明确主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最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对此要本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心态,耐心地做好指导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更不能因“指导”而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参与到师生互动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敞开心扉,讲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见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虚心向身边文采好的同学学习,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作文鉴赏能力。

三、编辑优秀作文,调动学生积极性

千里马再好,如果遇不到欣赏它的伯乐,也只能老死于马厩中。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就是那个伯乐,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作文中的美,都给他们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写的文章是有价值的,这样他们就会以一种得到肯定后的感恩心态愈写愈勇,愈写愈好。其中好的作文对全班同学能起示范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在每次作文后,把写得好的文章挑选几篇出来,编上目录,注明作者的班级、姓名,装订成册。这样做不仅对作文选上入册的同学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提供了一种借鉴和学习的机会。我们再把一学年来同学们入选作文的篇数统计出来,对入选作文最多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并请他们做小老师,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同时利用学校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在教室墙上办“优秀习作展览”,向家长展示学生的习作成果,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取得作文上的进步。相信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写作水平也就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再见到作文学生不会怨声载道,而是轻松加愉快地解决任何作文题目。

四、总结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真心希望作文教学不再是“老大难”问题,希望“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成为过去不会太远。古语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能坚持更新教学理念,强化主体意识,尊重科学规律,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是搞“题海战术”,在题海中玩浮沉,重理轻文,并且这种现象还比较严重。以至于有不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阅读课外书,更缺乏写作练习,对作文更是望而生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对作文不再害怕,感觉作文是比较容易的事,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注重积累写作素材,多阅读文章。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破万卷”是说我们只有书读得多,头脑中的知识才能厚实、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文思泉涌。但是,仅仅靠多读还是不够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不会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要多读书,同时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它们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到作文中去。

二、学会逐渐仿写,培养学生良好文风

我们知道,模仿是人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这样,既降低了写作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成效。对于初学作文的同学来说,我们教师应该积极提倡模仿和鉴赏别人的范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死板,对学生也应该加以肯定。古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事而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随通人不以为病。”这是说文章在体式上可以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有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最后可谓我们学习的一代风范。

三、做到以说促写,逐渐提高作文成效

我们大都有这种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些学生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但写起文章来却无从下笔,虽绞尽脑汁也不见成效,原因何在?这就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作却比较少,缺乏实践。

四、强化作文评价,多加表扬少予批评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要尽量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委婉的语气指出其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牙看中了管仲的优点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展才华,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鲍叔牙当初只看到他的缺点而不加以重用,管仲若没有发挥他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不佳,但在用词组句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方面,教师也要多给予肯定和赞美,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如果教师把该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这不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会严重打击他们的习作兴趣,会认为写作是高不可攀的,自己难以登堂入室。

五、善用鼓励激发,推进学生创新发展

学生要学好一样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励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生写作教学中,必须时常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写作,以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有效办法。每次作文练习,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好的习作,编写作文专刊,起名《春芽》,并张贴出来,并在学生中间大做表彰,营造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作文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先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爱好写作,喜欢上作文,然后再让学生逐步熟悉门径,找到一条行之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从而使学生的习作之花绚丽开放,以期将来结出丰硕的成果。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语文教师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运用教材,不要觉得教材就只是一个教学框架,课外作文教学书籍就一定是好的、优秀的,因为我们语文教学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由从事教学多年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多数是名家作品而且体裁全面、表现手法多样,是不可多得的作文教学材料。教师在日常的课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穿插作文教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和技能的积累。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写道“小草偷偷的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定语后置短句的独特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旺盛生命力,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像这样优美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摘抄积累,模仿它的写法,创造出更美的句子。另外一种是借鉴课文中的构思和写法。例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插叙手法的运用,可以将几次插叙归纳为“一个物件”、“一句话语”、“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引导学生从课文阅读中跳出来,有意识地整理并吸收其写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不能止步于改写和模仿,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之后,要结合学生的写作能力安排一些更加考验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例如:在学习《石壕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让学生利用之前的仿写、改写中积累下的写作技巧真正与自身的想象力结合,为单纯的写作技巧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想象力指挥写作的工具完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章。长时间的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加上初中学生飞扬的想象力,这样一个厚积薄发的写作过程,一定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这种完全由自己主宰的表达方式。一个人一旦在写作上取得了成功,那么谁都无法阻止他再次取得成功,这就是作文教学一个梦的开始。

二、开放作文评改方式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评价能力,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评价方法,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方向,写出更为人接受的文章。而且在互评的过程中,初中生因为性格使然,往往会更加认真地进行检查,这样就会发现在自己写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况且写作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和借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有极大好处的。

三、结论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要摆正心态,作文教学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熟悉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完成作文写作必要的素材积累、写作技巧积累,学生在几次成功的写作经历过后就必然会爱上写作这一自由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效果。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初中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为原则分年级制定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比如初一阶段的学生可以加强写作手法中记叙、描写表达方式的训练,初二阶段的学生应加强抒情、说明等表达手法的训练,初三阶段的学生应以议论表达为主,并综合训练学生各项表达手法及文体的应用,使学生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写作手法与本领。

二、分专题进行集中式训练

1.加题专题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根据制定的作文训练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根据不同学期的教学计划制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明确的作文分步教学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比如关于议论文教学,就可以细化为论点、论据、论证、论述过程等四步教学过程,由此构成了作文训练的专题教学内容。

2.专题教学三步走:

(1)理论详解。

教师应根据每课时的专题教学目标精心备课,把系统的作文教学知识进行分解到具体的教学点,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与掌握。教师应注意在理论讲授中要结合一定的作文实例,一是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二是学生在实例示范中学会理论技巧的应用。只有讲清了作文理论知识,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才能有理可循;只有提供了足够的实例示范,学生在具体的训练中才能有例可循。

(2)多主体、全方位的作文批阅。

传统的作文批阅主体是教师,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容易使作文评价过于狭隘、流于形式。作文评阅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又一途径,教师可通过设置学生自评、学生间的互评等,让学生把自己所学习的写作理论用于作文批阅中,一方面既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在检查别人的错误中警醒自己。最后再由教师批阅。教师批阅应该变传统的单方面批阅,及作文后面点评的模式,而能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作文总结写作中的优缺点,和学生当面讨论、指点,使学生能有提问与质疑进而获得答疑的机会。

(3)对学生作品讲评后进行再练。

在批阅阶段后,要把原文章发给学生,使学生能根据教师讲评及时修正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作文错误进行二次修改,不仅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出优秀的文章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也起到激励示范作用。

三、从实践中来,到生活中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作文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是再好的作文,也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写作强调学生要有感而发,表达真情实感,不能生编硬造。因而作文教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培养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总结的习惯,比如通过日记、周记等的方式,让学生能定期总结自己的生活所看、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环节,根据作文教学专题有意识地创造教学与实践情境,从而弥补学生在一些方面的生活经验的空白。比如学生写一些见闻类的作品,教师可提供学生实际观察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创作。此外,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创作环境,因材施教地进行作文教学,尽量用话题作文取代命题作文,对写作文体也不应过于限制,让学生在自由的写作环境中抒发感情。

四、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见作文即头疼,视作文为畏途”的现状,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与手段,让学生在愉快的作文训练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1.1学生的作文苍白无力

很多学生的作文是在教师的要求之下而进行写作的,作文的内容甚至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例如在写爱国的时候,学生能想到的也仅仅是古代的那几个爱国诗人,比如杜甫、文天祥、辛弃疾;谈到忍辱负重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想到了司马迁。学生的写作思维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进入了一个怪圈,无法发散思维,写出只属于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作文,作文的内容变得雷同和苍白无力。

1.2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差

一些学生只把作文当作应付考试的工具,平时不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和练习写作。遇到写作的时候,就开始搜肠刮肚,把教师教给的素材和写作模式拿出来胡乱拼凑。写出来的作文句子不通顺,词不达意,毫无自己的思想观点。即使有些同学内心有千言万语,由于文字表达能力有限,所写出来的作文呆板没有感情。

2、如何提高作文教学

2.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作文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教学理念,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尽快进行角色互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和作文素质,才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独立思考而进行思维创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作文当中,才能使作文变得更加有活力。

2.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作文课堂教学当中,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2.2.1情景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到课堂当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多媒体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中获得相应的信息,集中注意力学习。

2.2.2自然教学法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学课堂。语文教师可以把作文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兴趣。例如,课堂的内容是关于春天的描写,而当下的季节正好的春天,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教学机会,把同学们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品味,把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春天写下来。每一个学生观察事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不同。

2.3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需要的是写作素材、文笔表达能力和思想感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应该让学生仔细的品味和揣摩当中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手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和片段,适当的进行模仿写作,从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模仿,当对写作的模仿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进行自我创作。教师应指导学生的阅读选材,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积极健康的读物,洗涤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4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写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所谓“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章往往可以从侧面体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创作,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把这一周的所思所想写下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文字看到学生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看到每一个同学的问题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

3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许多成长的烦恼。当学生用文字中把自己的烦恼倾泻出来,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也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走出迷茫当中,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才能真正的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其训练类型共有三种:

1描述性训练:就是选择景物的一个方面,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个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进行叙述描绘。

2说明性训练:就事物的一个方面作介绍。

3评议性训练: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片简单的谈点个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谈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体会即可。

二、片断训练的针对性

片断训练的主导思想是,从局部着眼,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力”,让他们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眼所见”“耳所闻”,从一点着眼,从小处着手,逐步提高,过渡到构思作文,得心应手。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所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是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发现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用片断形式反映它。

2作文片断训练,可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促使文章生动的一条有效途径。经常写生活细节,有意无意去观察认识生活,就会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

当需要反映某些生活断面时,脑中自然就会产生类似的景象,而且还能从这些图景里生发出清晰的生活细节,这就是一种想象。写作、想象、生活实感互相作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想象。也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过程。例:在描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者时,首先想到的是古铜色的脸膛上汗水淋淋,进而想到他在不停地挥动锄头等。这是因为你早就有生活实感,在此基础上又加工创造出了新形象。把这些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使想象和写作结合起来,用“写”促使你“想象”,又用想象使写作内容不断丰富、生动。同时片断训练过程中,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描述得细腻而适度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3.片断训练的可行性。作文片断训练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只用一节课的时间。而师生间的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因此,这种训练方法方便易行。

三、片断训练的具体方法

片断训练主要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笔头练。

1仿写。教师在教课时,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布置为作文。

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要画出虎气。例,学习了《故乡》中势利、尖刻、自私的杨二嫂的肖像“漫画”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肖像,既写与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杨二嫂是细脚伶仃的圆规,双手搭在髀间,而现实中也许有个胖萝卜,双手叉在腰际。

2生发。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

例,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布置“皇帝的避谣演说”;学习了《变色龙》后,可作“奥楚蔑洛夫见到将军哥哥了”等。当然,不必限于课文,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3修改。可采用面改和学生互改两种方式。面改时,指出其优缺点,督促其改正不足,发扬优点。学生互改,实际上就是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可择其善者作为范文,予以评点。

其二是口头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

口头练,题材要选学生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要多留几个题。除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外,课内利用几分钟互相讨论,组织材料,以便清楚地表达。讨论3至5分钟后,让学生举手表达;教师对他们的口头作文逐一简评。也可让学生针对某一篇或几篇进行评论,最后师生汇总意见,评出名次。此外,还可让学生把学校的生活片断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动作。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言的单调性,学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四、片断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计划性。教师心中首先要有个训练线索:初一,以写人记事为主;初二,以状物说明为主;初三以上以叙述议论为主。同时适当加一些其他有关的训练(训练内容安排见下面图示)。各年级内容安排图示

上一篇:行政法全文范文 下一篇:幼儿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