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11:25:09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1篇

首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难逃其咎。静心细思顿悟,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大潮中,初中语文教材编写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改往年以文体来编结单元的样式,大都以主题来编结单元。无论是现行的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遵循这一教改精神的,并且在教材中也少有关于文体知识的介绍。由于教材对教学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就会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尤其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常常遗失了或忽略了文体教学。二是尽管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文体知识,但不会深入,更不会作为重点强调。甚至还出现同一项文体知识重复介绍的现象,造成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在初中三年中,很多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对同一班级要更换语文教师。)

其次,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主观地忽略了文体教学。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改革曾一度大举语文的人文性大旗,语文的工具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乎,一些自以为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语文教师,为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课堂上没有了识字、释义的训练,没有了文体知识的介绍,取而代之的是花样繁多的朗读、精美语言的品味,以及与文章相关或是无关紧要的“拓展延伸”。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一堂符合教改精神的高品质的语文课。

再次,是受前几年“创新作文”的影响。由于教育界对创新作文的过分吹捧,一些爱好写作的中学生们在没有领会“创新作文”实质的前提下,就东施效颦,比如在作文中加入题记、后记,文章样式滥用书信体、说明书、开药方,等等。只注重文章形式上的创新,不重视写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教学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我并不反对教材编写要多角度、多层次地选择文章,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但是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没有多少写作经验的初中生来说,教材中的课文就是范文,就是写作的模板。因此,我建议初中语文教材要适当地选择一些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并在其后附上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解读,而且对手学生写作该文体的文章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教材选用吴晗先生的《谈骨气》,并在其后附上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该文开篇即点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既而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论述骨气的含义,然后紧承上文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这样,学习完本文,并了解了议论文常识的初中生们至少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进行议论文写作了。可能写出来的文章会显得有些稚嫩,但至少做到了“形似”,只要假以时日,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做到“神似”也就水到渠成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明白了“规矩”之后,活学活用,并逐步从“写作有法”过渡到“写作无法,贵在得法”的美妙境界。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荽有文体意识。一是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体特征鲜明的文本时,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讲解与之相关的文体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会让学生对该文体有更加具体直观的认识。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引领学生认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二是在作文讲评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点拨文体规范。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若能面批作文,结合学生的文章,给予文体方面的具体指导,然后学生再修改完善,一反复几次,定会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只不过是其冰山一角。要步人中学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一线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不懈探索。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研交流 重要性 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10

初中语文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可以有效地增强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对教学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之间就要经常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是校内的教师要进行教研交流,对于外校的教师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教研交流。所以,学校应经常组织校外的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故此,学校和教师都注重对教研交流的研究,以提高教研交流的有效性。

一、在初中教学中开展教研交流的重要性

1.学习别人的优点,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强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二是加强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从自身的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改正和完善,但是这个改正和完善的程度不高。而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教研交流,教师不仅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能够有效地学习到别人的教学优点,进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如,A教师的古诗教学效率较低,那么A教师就可以向其他教师请教古诗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吸取别人的教学优点,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教研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可以有效地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的。

2.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教师可以互相发现彼此间存在的教学不足,然后相互进行指正,而且在指正其他教师的教学不足的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地综合别人的教学建议,进行改正和完善。例如,A教师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发现B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教学互动,然后就回想自己的教学互动,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互动中,缺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就可以向其他教师进行请教,如:如何在教学互动中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高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呢?结合别人的教学经验,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给予了现代孩子太多的标签,如“90”后、“00”后,并且对这群孩子进行性格总结,如“90”后过于桀骜不驯,但是并非所有的“90”后都是教师眼中的“坏孩子”。故此,在进行教研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相互分享对现代学生的认识,加强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分析,进而提高自己对所教学生的全面认识,掌握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更好地制定恰当完善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研交流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1.加强开展校内外的经验交流

虽然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教师之间是缺乏相应的教研交流的,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加强组织开展校内外的经验交流会,加强初中语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教师教研交流,如每个月都规定教师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会,并且按照年级来分别开展,由语文科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如在开学前,语文科组长就可以组织开展交流会,让教师之间相互谈论交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中收回到学习中来。针对这个问题,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提出一个教学方法,然后其余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记录,最后再根据记录,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除了要加强组织开展校内的经验交流会外,学校还要加强组织开展校外的经验交流会。如,每个学期前、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都应组织学校间教师的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学期中阶段,教师之间就可以讨论如何做好期末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就要加强校内外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2.请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堂

为了更好地提高交流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学校还应该发挥榜样作用,请优秀的教师开展示范课堂。开展示范课堂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微课的形式开展,另外一种是现场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调整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对于校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就可以选用现场的形式,请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堂。首先,语文科组长在组织示范课堂的开展时,要调整好各位语文教师的教学时间,从而让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参与到示范课堂中,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结束示范课堂后,参与的教师还要对优秀教师提出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而优秀教师则应立刻进行解答,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的认识,提高其教学素质。而针对于校外教师的优秀课堂的展示,则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来进行开展,事先录制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堂教学视频,然后分享给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微课的展示方式可以突破地点和时间上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其他教师的优秀示范课堂。但是微课的展示形式也存在着缺点,就是教师之间不能及时地进行交流。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就要加强开展示范课堂。

3.开展比赛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在教学交流过程中,教师之间也可以开展比赛活动,具体的活动设计如下:

(1)选定某个班级作为比赛的评分者,然后开展“古诗教学比赛”;

(2)将全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为两人,如全年级的语文教师为十人,那么所需要教学的古诗就要有五首;

(3)每个小组随机抽取所需要教学的古诗题目;

(4)给予每个小组的教师一个星期的备课时间,教师需要在一个课时内对学生讲解一首古诗;

(5)在比赛课堂上,还应该请三位其他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进行评分;

(6)比赛分数由其他年级语文教师的评分和学生的评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

(7)最终计算总得分,分数最高的小组为胜。

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参加教学交流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发挥出每位教师的长处,从而让其他教师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交流的有效性,学校就可以组织比赛活动。

综上所述,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组织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卢尚建. 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探究――基于城乡教师教学交流的视角[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1).

[2]李斌,李绯,梁朝晖. 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交流机制的设计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11).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深入与执行,在初中教育阶段全面提倡素质教育,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受重视。构建初中语文高效阅读课堂,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并且培养其良好的文学素养与文化内涵。所以,注重构建高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阅读教学主要就是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生字、生词等知识学习,而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刻内涵与思想情感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浅显。其次,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针对考试重点进行灌输讲解,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缺乏有效互动,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不够灵活。再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由于语文学科是各个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学生从学前教育就开始接触语文知识,直至初中阶段,不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从而严重影响到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构建策略

(一)立足教材,读懂课文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阅读教学需要立足教材,围绕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教师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对课文的掌握不够全面,那么将势必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熟读课文,深入掌握其风格特征、表达方式、文章结构与中心思想等,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灵活运用图片或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看到课文的人物设定、环境描写、结构脉络与情节特征等。

(二)轻松阅读,激发动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实现高效阅读教学,可以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阅读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情境,进而实现高效阅读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第一,让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负责班内黑板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加,内容可以是课内知识,也可以是课外知识,包括诗歌、故事、小说与笑话等,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一定影响,激发其阅读兴趣。第二,开展阅读比赛,定期举办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与阅读内容与心得,表现优秀者可以给予鼓励,为构建高效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三)有效朗读,体味情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朗读,吐字清晰、富有情感、抑扬顿挫、语气连贯的朗读,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味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不过传统的朗读形式往往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朗读效果较差,还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提升朗读的趣味性与难度。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方言来朗读,以此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诗词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把朗读设计成为接龙游戏,把学生分为小组,按照课文内容逐句朗读,对其朗读情况进行对比、评价,评出衔接顺畅、情感饱满的朗读小组,促使学生在短时期掌握课文内容,不过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古诗词或短篇课文的阅读教学。

(四)课外阅读,拓展视野

目前,随着进城务工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多,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构建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课程过程中,也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一所城区进城务工子弟定点学校,为了提高务工子女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进城务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同发展、共进步,我们让城市子女与进城务工子弟分组结对互助,组成课外阅读小组、课堂互助组,以此向农村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城市子女与农村子女相比,所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可以帮助农村子女增加课外阅读量和积累文学知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教材中涉及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但是这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初中生的阅读范围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上,而是需要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而城市子女的生活水平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可以帮助进城务工子女进行课外阅读,把自己家中的优秀书籍借给他们欣赏、阅读,通过这种交流帮助其拓展视野。这样做实际上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期中期末的区统测中,进城务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一样,取得了长足进步,语文成绩由全区倒数进入前列。

在选择阅读内容方面,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给学生推荐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小说,也可以是散文、戏曲等。如:泰戈尔的《飞鸟集》、路遥的《人生》、《朱自清散文集》、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帮助与引导,促使学生能够立足教材、读懂课文,有效朗读、体味情感,并且增加课外阅读量,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红艳.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4:320.

[2]韩贺.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5,24:65.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文学作品,而阅读文学作品包括理解与鉴赏两个层次,其中鉴赏是理解的升华,鉴赏主要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鉴别与欣赏课文的写作手法、遣词造句与篇章结构等,同时还需要鉴赏其思想主题与情感,并且对其能够进行恰当、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属于技巧性训练的一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由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语文学科的本质所决定。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逐渐深入与执行,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能够推动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塑造灵活与健全人格,培养其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另外,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作灵感,而且拥有良好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就能够通过阅读作品来了解当中的情感变化,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对生活的态度。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十分关键,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具体运用

(一)训练学生语感

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与感受力,每篇语文课文都是由字、词、句组合而成的,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基本要求就是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中每一个字、词、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白话文与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困难的词句进行重点学习,将其详细讲解、透彻分析,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在读懂课文之后,朗读训练也十分重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把文学作品立体化、形象化,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意境,加强对作品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另外,训练学生语感,培养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朗读十分关键,所以在朗读时候,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读出情感,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加强文学鉴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及学生的灵魂,文学作品鉴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是学生对文章的感知与品评过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作品意境、情感体验与审美感知等来陶冶情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悟与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其感知能力,促使学生能够迅速感知出文章的情感基调,由感知所产生的情感特征往往取决于课文所传达的情感性质与学生的心境,同时在课堂中加强文学作品鉴赏活动。

(三)积累文学知识

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前提,而且学生的文学知识与素养也参差不齐,特别是随着进城务工子女的增多,如何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也十分关键。作为一所城区进城务工子女定点学校,为了实现对务工子女教育教学的倾斜,我们让城市子女与进城务工子女分组结对互助,组成课外阅读小组、课堂互助组,以此向农村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城市子女与农村子女相比,所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可以帮助农村子女积累文学知识。这样做实际上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期中期末的测试中,进城务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一样,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区统测的语文成绩由全区倒数进入前列。理论知识就是一些基本知识,像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结构等。在初中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散文、诗歌、小说、戏曲、传记等文体的特征,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就更加能够得心应手。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梁实秋《论散文》和《散文欣赏与写作》等,帮助学生了解某一类作家及其作品的写作风格、内涵、主题等,还需要了解文学的发展情况与趋势。

(四)拓展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需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其拥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与阅读经验,并且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了部分必读的书籍,而在考试中还会有所涉及,这就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不过学生应该阅读除规定之外更多的文学作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有情况,给其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与拓展其视野,教师应该推荐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的中外名著,以此来拓展其阅读量,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家》《春》《秋》、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之后,不仅丰富了阅读量,还能够欣赏到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自身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得以有效培养。

三、总结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十分重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理念,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学修养与语文素养等。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冬云.初中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李迎辉.初中生当代散文鉴赏能力培养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能力 记笔记 注重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81

一些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然而,语文却是基础之中的基础。众所周知,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接受都要从理解开始,而只有接触语文的学习才能拥有相应的理解能力,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永远离不开扎实的语文基础。小学语文主要侧重课堂课本知识的学习,涉及面较窄,易掌握;而初中语文则向更多方面延伸,逐渐接近社会,涉猎戏剧、影视、广告等多个方面。初中语文学习内容日渐复杂,需要初中学生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更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尤其是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古诗词鉴赏题以及阅读理解题都需要学生具有相当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要着重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创设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室摆几排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学习,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多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及意义,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学生课余时间可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感受阅读的乐趣,同时还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直接提高了理解能力,间接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

(二)教师带头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提高个人知识素养,丰富各方面文化知识。因此,要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必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掀起读书大潮,在平常与学生的交流中,多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引起学生阅读兴趣,重点强调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我平常讲课之余经常捧一卷书在教室阅读,这很快引起了学生注意,纷纷向前问我相关问题,一段时间后我欣喜的发现,班里许多学生也会在课间读书,时间久了,班里经常读书的同学阅读理解能力大大提高,语文成绩也因此上升了。

二、养成记笔记的良好学习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语速通常较快,此时学生单靠听来学习的话肯定是可以听懂的,且大部分学生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但由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短暂记忆,学生很可能在几天后完全忘掉所学内容。因此养成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就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课堂内容比较繁琐复杂,且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单纯靠课堂记忆是无法完全掌握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笔记分为很多种,课堂笔记、读书笔记、错题笔记,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比较重要。读书笔记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内容做的标注及感想,也可摘抄经典句段。课堂笔记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讲的重难点进行整理,以便课下及时复习。

课堂笔记不仅应用在初中语文上,这个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可以应用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要尝试并逐渐养成记课堂笔记的好习惯,特别是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教师授课内容多且复杂,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研究快速记笔记的技巧。

(一)了解学习内容后再记笔记

初中语文教学之初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一般包括对课文结构的梳理、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文章作者生平的认识等等,课堂结束后,学生普遍都认为所学内容太过琐碎,不易整理。因此,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学生提前对课堂所学课文内容浏览预习,大致将文章浏览一遍,自己先梳理一下文章结构,在晦涩难懂之处做重点标记,将这些问题熟记于心,对自己将要做的笔记在全局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这样有利于把笔记做到最好。

(二)记笔记要分清重难点

课堂笔记不仅需要精简还要有重点,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有相应的难点、重点,初中语文也不例外,学生不能不顾内容的重要程度把课堂笔记乱记一通,而是要把握时机,争取记下最重要的、最难懂的知识,这样才能发挥课堂笔记的最大作用。

以上是最基本的记笔记的方法技巧,当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记笔记习惯,无论如何,教师要努力教导学生养成记语文笔记的好习惯,深入理解教师所传达的知识,同时也方便以后复习。

三、注重语文知识积累

积累其实就是一个语文学习的过程,这个学习的过程对于语文来说,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阅读的过程。在中考中,古诗词默写占很大分量,期中除了课本所学知识,还不乏课外古诗词,因此需要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多多接触课外古诗词,平时多积累,等到考试就不会手足无措。

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优异的成绩并不是光靠考前突击一蹴而就的,有的同学浅薄地认为,就算平日里好好学习,等到期末考试也不一定会考出好成绩。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特别是对于初中语文这样的学科,拼音单选题、古诗词赏析题、阅读理解题,更重要的还有最后的写作文,这些题目无一不需要日常学习的积累。通过积累可以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成绩,积累可以将生活中的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学习、生活。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注重对语文学习的积累,先从课外古诗词开始,让学生大量接触课外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一点一滴筑起知识的堡垒。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途径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文化素养课。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用显著。学生学好这门课就是要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必须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一定的积累,语文成绩的提高就是“空谈”。而我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多年教学中始终努力寻找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途径,以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使语文素养不断地提高。

1.重视课前提问环节,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这让不少语文教师认为会占用讲课时间,担心完不成课时计划,常常忽视省略了这一环节。事实上我们讲课的目的除了给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外,就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我们上完每堂课后,就让学生明确本课重点、需要识记的知识和下堂课要提问的内容。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要善于提问,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多思考。学生学习兴趣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愿意独立思考自主实践。这将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字词、哪些名言名句,学习文言文归纳哪些实词、虚词等。明确提问的内容,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课堂上掌握起来就显得轻松,不会抓瞎,没有精神负担。长期坚持,也就自然养成了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学习积累的知识也会变得丰厚起来。如果教师对已经教学过的知识不去过问,那么学生也就会懈怠,就不能很好的积累和掌握这些知识。

2.通过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队要记忆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温习梳理,就会呈现递减或遗忘的趋势,直到全部遗忘。相反,如果我们经常反复温习,不仅利于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还能学到新知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使学生反复温习,巩固所学知识,每单元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出一些检测题,用讨论、竞答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测。如果每课堂上,整天做字、词、句、段、篇的基础训练,而不去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实践。这样的语文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只有这样通过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学生也乐于接受,会主动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时了解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在自己出题的过程中,为了力求答案的准确无误,他们会查字典、翻资料。如此良性循环,学生所学知识也就得到了强化,掌握的也就更牢固了。并且通过检测,教师也可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出正确的评估。

3.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记多背诵。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课外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鼓励他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谚语、名人名言、优美诗句或精彩句子、新鲜词等。或者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经常阅读报刊、杂志,观看电影电视等。长久坚持,积少成多,并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得到永久的储存。教师要要探索科学化的作业路子,采用多元化作业形式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效果。如书面作业采用了指定作业与自选作业结合;即使书面作业,有时也变换角度完成,如要求学生对单元、或期中、或期末学习内容进行命题;随笔采用自由抒写和小组命题形式结合。一定阶段内又采用自由组合小组,轮流写作随笔,展示文采,共享知识;布置看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观看新闻・科技等节目,积极开发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另外,诵读是语文积累的重要途径。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背诵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所以,加强背诵是不可少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就是背诵了。不背诵就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大量的背诵会对一个人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态的形成,以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利于最佳年龄期,让学生多记多背诵一些名篇佳作,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4.通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积累语文知识。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也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充分利用教材阅读教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分析,帮助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果阅读教学只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兴趣的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现代化因素,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学习阅读方法,提高语文知识积累,一举两得。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技术应有的积极功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常发展。除课外导读中的篇目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定阅读部分有代表性又有相当深度的名家名篇进行阅读,学生通过博览群书中,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此外,强化基础,利用课前五分钟,熟悉上节内容,检查早读效果。形式上可提问,也可上板练习,每节如此;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狠抓期中或期末检测后失分点训练:如课前安排时间训练文言文注解;系统复习,重视单元总结,学生归纳总结后,教师再讲解,之后让其修改完善;指导学生归类复习,按知识类别总结。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量变才能能引起质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懂得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知识,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促进初中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资料: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书籍;阅读能力

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部门积极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意义非凡,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积累语文常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了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要不低于260万字,因此学生要进行广泛的课外书籍的阅读,合理的制定阅读计划,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利用课外书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正确推荐书籍,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提高,阅读能力就会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的阅读学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乐于阅读,爱上阅读。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向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符合中学生大胆冒险的性格特点,学生会对书中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因此会主动阅读学习,另外通过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品质。又如高尔基的《童年》,书中作者对自己童年的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学生们会被他那悲惨而又充满奋斗激情的生活经历所感染,学生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梦想的青少年形象,使自己深受启发,也要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类似于这样内涵丰富同时又深受学生喜爱的书籍,如《繁星・春水》《简・爱》《一千零一夜》等书籍,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的推荐,因为学生非常喜欢,所以就会积极主动去阅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从点滴做起,并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故事会、朗诵比赛、读书心得评比等活动,学生为了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就会主动去阅读学习,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养成了一种阅读习惯。因为平时的课程学习比较紧张,所以教师又可以利用好假期的时间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比如在暑假前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假期中进行《西游记》的阅读,假期结束后,可以在班级范围内举办课外阅读的竞赛活动。这种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在假期中,学生进行阅读时没有教师的指导,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在比赛中呈现的是学生最真实的阅读水平,这样的阅读竞赛很有意义,不仅考核了是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对学生的临场发挥和语言运用的能力以及表达技巧等都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三.制定课外书籍阅读计划,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计划,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合理的阅读计划可以保证课外阅读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这种计划要包括阅读书籍的名称、方法、时间、数量和心得体会等。制定的时候要切合实际,利于实施。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书籍的计划,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教师的推荐,制定符合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数量的制定可以因人而异,一般每月要安排2-3本课外读物。因为每个学生的阅读环境和情况不同,所以对阅读方法没有固定的要求,这样利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读书空间,但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不用笔墨不读书,对于书中比较有价值的语句段落要学会摘抄,同时要对自己的读书心得有所记录。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教师一定要正确指导,因为阅读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时间过短,又不会起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所以阅读的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经研究总结,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每天要阅读5000字,阅读时间在30分钟左右。而心得体会可以依据个人习惯来书写,字数一般为500字。读书计划要根据学习课程内容与学习紧张程度合理调整,一份好的阅读计划,具有正确引导、有效监督、及时促进的三重功效,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学生阅读能力不高、教师教学方式僵化陈旧的现象,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大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利用好课外书籍这个媒介,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通过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合理规划,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2]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场教育变革中,课堂及课堂教学无疑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

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的有效研究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在教师对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模糊,教学过程注重知识教学,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1]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具体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孤立起来,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二)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学

生在阅读课文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仅停留在找文章的重点词句,总结分析文章的大意及中心思想上,将文章拆得支离破碎,没有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规律[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对课文的整体未能掌握,无法整体感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无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分数”制约教育变革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考卷上,成绩说明一切。每年的期中、期末考试、九年级的中考,都是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学生考不到高分就上不了重点高中,鉴于此,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就书本论英雄,无法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工具,只会机械记忆一些东西,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

二、素质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当成了记忆的工具,注重学生知识的识记,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对象是有感情有思想的人,目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学生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能力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精读课文、课外阅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学生只有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学生仅靠课堂学习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课后自读一些课外书籍,不断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三)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学生虽初步具备了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但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个别学生容易将一些错误的行为当成美,养成坏习惯,这时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就可能会发生偏差,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目标不放松,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大量的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把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看成是政治学科的任务,语文教学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在社会上能独当一面,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个性发展合理设置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呈现出不同的特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多动脑、勤思考,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个体,尽量设置一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学生的潜力和才能得以最大释放和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增无减,遇到困难和挫折退缩迷茫,出现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行为。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不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逐步养成积极、乐观、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一个学生只有身心健康,将来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力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一场教育革命,必然会产生一些“阵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在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生根、开花,并且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强.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教学的提高策略[J].科学教育前沿,2016(8):128.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9篇

>>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美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再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探讨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探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进行施教, 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 适当地进行创美尝试, 从而使其得到审美体验。【关键词】美育初中语文教学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学直接与美育相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 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培养兴趣, 让学生养成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 审美情感具有较鲜明的年龄特征。初中生的审美情感的主观色彩浓厚, 容易陶醉于色彩鲜明、节奏明快的审美对象之中, 较难自觉地对审美对象深沉内敛的美产生审美情感。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 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们立场变化快, 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形。因此, 首先应培养其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习惯。为此, 我校语文教研组曾开展过唐诗宋词比较鉴赏的兴趣活动。由有中教高级职称的名语文教师作为辅导老师。在学期教研总结会中教师都反映: 学生诵读蔚然成风, 较有感情, 部分学生能将摘抄的诗词全文背诵。教研组趁热打铁, 举行了一次朗诵大赛, 学生参与意识强烈。这说明学生兴趣已高涨, 但习惯尚未形成, 本人在班上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制贺卡或书签, 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 把在教科书或其他刊物上读到的自己感觉美的或引发了自己思考的句子摘抄下来。教师每周检查一次, 在每个检查周期中, 学生必须对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内容加上自己的评语, 字数不限。两学期下来, 学生已养成良好习惯, 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 都能有感情地朗读, 并会自行设置问题作深层探讨, 少数优秀学生可创作出较有思想深度的佳作,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学生开始自觉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二、突出意境, 营造美的环境

文学鉴赏只有在师生对文学作品从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况下,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美的内涵。因此, 教师应致力于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 营造一种和谐、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通过提供鲜活的形象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 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 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 也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美的环境重在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进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 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配以音乐,让学生在合适的环境暗示下, 情感、想象, 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马致远营造的诗词意境中。

三、利用教材, 把美育进行到底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中外古今名篇, 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 歌颂了真、善、美, 鞭挞了假、恶、丑, 有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品中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生活中的美, 而且还凝聚着作者的审美理想。阅读、学习这些作品就像徜徉在美的艺术世界, 可以使学生充分地领略山光水色、花虫草木的自然美,感受作家创作的艺术美,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我们应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这种特性进行审美教育, 并通过审美教育,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师应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美。文学是用形象化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 人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因此, 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要体味教材中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 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 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的美感。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 有平仄、对偶、押韵等, 读起来朗朗上口, 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感受这种语言美的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很多优美的古文, 其用语的准确、生动、凝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朗读, 方能使他们体味其语言的优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在整体感悟中体味作品的思想美。阅读文章应该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事物、内容的分析, 可使学生在对作品产生体验的基础上,由情入理, 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感知形象, 产生审美效应, 启发学生把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能力。

在鉴赏中领略作品的艺术美。文学作品的审美范畴包括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美感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美感欣赏活动有表层的和深层的心理特征, 而艺术本身也有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和意境超验层等不同的层次。审美是艺术的核心功能, 艺术的鉴赏过程是个阶段性的过程, 需要观、品、悟的不同阶段, 以达到对作品的把握, 要有一番鉴赏的功夫才能领略到实质。

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坐着化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 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 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一串挨着一串,,好不活泼热闹的比喻, 写出了花的繁稠; 那笑着嚷着的我要开花,我要开花的拟人写出了花的活泼和繁盛; 那 浅紫色的香气等通感的运用, 使花的色与味联系了起来。这仅仅是表层的美, 通过与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却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的从来都稀落的紫藤萝花的对比, 使作者明白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才能领略到艺术的美。

初中语文期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人记事;现代文写作;框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7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老师开始通过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并通过实践生活与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学生习作素材,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的目的。但是写作类型又分为许多种,其中写人记事现代文类型的写作,却是许多初中学生都难以写出较高水平的作为类型。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的写作训练需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框架,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现状与论题探讨

就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体系而言,有关于写人记事的现代文文章大于占据教材体系的40%。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写人记事不仅是教师展开写作指导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扩展后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教材中有关于写人记事的范本,并根据范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教学方案和写作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现代文写作训练和阅读教学,是有效提高学生创作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目标解析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要求比较笼统,不够细分。根据相关调查报告研究表明,初中每个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写作教学思路都不够明确。一旦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没有详细化和明确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进行指导,学生听起来也是一头雾水。比如对初中人教版语文写人记事教材安排和写作训练目标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得知:七年级语文写人记事写作训练总目标是对写人基本技巧的训练。训练目标工作主要是围绕人物和事物描写而展开。就人物写作训练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人物外貌、人物动作、人物语言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人物心理活动和和神态基本技巧训练、综合性描述人物性格特征和语言神态写人训练等;就事物描述写作内容主要包括其:一件事情或者多件事情的写作训练、事物描述与人物特征相结合的描述、在记叙事情的同时加入景物描述的写作训练、在描述事情的同时加入人物或者一两件事情充当线索的写作训练、插叙记事写作训练方法、倒叙记事写作训练方法、叙事写作与抒情写作向结合的写作训练。就八年级现代文写作总目标而言,主要是以写人记事综合技巧训练为主。训练目标工作主要是围绕景物、人物或者事情而展开。其训练目标内容主要包括场面写作训练、主旨提升写作训练、凸显个性的人物写作训练、以小见大的叙事写作训练、写物喻人的写作训练、正面描述和侧面描述的写作训练等。就九年级现代文写作总目标而言,主要是以写人记事升格训练为主。其训练目标内容主要包括:在原来基础写作上面加以各种修饰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写人记事与故事叙事文相结合的训练、站在细节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和采用欲扬先抑手法凸显文章内涵等方面的训练。从初中语文人教版不同年级的教材结构安排来看,七年级是基础写作训练,八年级和九年级是升级版的写作训练。采用这种结构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学习中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感知文章内涵的理解能力。

三、片断作文设计解析

如何使人记事作文训练与现代文阅读教学同步是初中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之间探讨的热门话题。比如就初中人教版七年级教材为例,分教材结构所选的写人记事文章写作技巧和相关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写作技巧与写作目标进行有机结合,并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同步片断作文。

比如教师在讲解《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谈谈这篇文章的类型和故事大概,再设计片断作文主题。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范本,无论是作者在描述人物形象特点方面还是在对事物进展的描述方面,在片断作文主题设计方面都可以对其进行借鉴。就人物性格描述而言,其写作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物动作描述相当到位,且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例如这些语句的细节描写:“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等。第二,卒章显志。文章最后一段的描述不仅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全文的中心主旨内容,也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内心话。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人记事现代文教学与训练时,应该结合七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和教材总目标要求制定科学化和详细化的教学方案,并对文章中有关于描写人物动作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内容具体分析,可以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同步作文训练目标设定为学习人物的动作描写。最后根据文章设计同步片断作文题目:描写当你蹦极前的准备动作。

四、片断作文设计

根据对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写人记事典型文章的量化分析结构表明:七年级上册的写人记事典型篇目中,以描写为训练目标的作品总共有9篇,占据比例为100%;七年级下册的写人记事典型篇目中,以描写为训练目标的作品总共有11篇,占据比例为100%。由此可见,课文内容与写作训练是同步的。在实际写作训练过程中,课文阅读篇目和写作主题的确定是相挂钩的。教师主要将写作素材与课文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素材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写作训练目标要求设计片段作文主题,帮助学生在不同主题情境中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在不同学期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与教学任务,并对有些基础性写作较差的学生进行额外训练,从而在提升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技巧分析力度,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金山.中职作文训练要循序而行[J]教育教学论坛,2011

[2] 朱于国.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从第六套全国通用中学语文教材(试用本)的编写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2011

上一篇:小学教师期中总结范文 下一篇:初二英语期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