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3-19 12:38:1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首先,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前言部分强调了语言文字的地位作用。语言文字是人类最终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这也向我们的语文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课程为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基础,在三个方面定位语文课程。

第一是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性质中明晰的看到语文课程强调的是实践运用,因此我认为这个阶段的语文课程相较于学术型,更偏向于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多运用语言文字。

第二方面是课程基本理念,分为四个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四个要求中我认为倡导积极的学习方式是尤为重要的。拥有一个合适的学习方式,能够使教学更加的顺畅,学生的知识方面也能很快的吸收。在当今社会,合作已经成为主流,因此,我们要培养出善于合作并能在其中发挥个人优势的学生。

第三方面是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将义务教育九年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四个学段从“识字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其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与内容。在第二部分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总体目标与内容,要求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同时在上述四个学段中具体详细的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使每个阶段循序渐进,易于达到效果。

最后,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第三部分为实施建议。实施建议主要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引导启发的作用,我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部分。老师在教学前要先树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老师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视频中,清华附小的窦老师在面对小学生群体,充分发挥能动性,调动课堂气氛,高质量的实现了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在她的课堂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说话时拉长语音营造出与小学生对话的语气,同时承担整堂课的引导者身份,使教学内容有条不紊生动形象的进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读全篇课程标准,在识字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中,我认为阅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能够广泛深度的认识世界的绝大部分是来源于阅读。我们可以没有去过高山大海,但是通过阅读,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可以最初不懂大善大恶,但通过阅读也会明晰;或者我们可以不知目标深浅,通过阅读,也会了解大写与平庸。我们获取知识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但是自主的接触世界认识世界避免不了阅读。

课程目标中要求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有很多老师因为教学上的硬性任务,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指定书目背诵阅读,使得学生除学习课本及课本相关的参考书之外,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阅读。学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的阅读。老师不能做到完全放任学生阅读各类作品,可以作为引导给予大方向,举几个好书的例子。应该实践课程标准,不能只一味强调成绩,教师也应该尽快从“素质教育”的观念中转变为“素养教育”。

教师要主动鼓励学生去阅读,有很多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结束除了课本基本没有阅读量。初中教育处于过渡时期,初中生要努力学习考上好的高中,上重点高中为了上更好的大学。老师和家长的目标一致,不停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使学生除了死记硬背老师讲的重点及考试内容,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学生无法通过大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有深度的思想,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只是应试考试的机器。语文课程既然是一个实践性工具性课程,就应该强调它的实用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运用语言文字,识字写字,交流阅读,这些基本能力,同时初步培养审美情操。但是我们现在除去基本能力之外,没有审美的能力,不会通过学习欣赏美,这样的学习必然是枯燥煎熬的。教师教学中应该注意这点,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欣赏美。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很全面,我们真的应该认真实施。在阅读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具体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教学 转变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早已滚滚而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已经感受到它的震撼和气势,必须有新姿态、新做法。语文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改,应作多方面的转变。

1.角色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师道尊严把教师刻画成了不苟言笑的呆板形象,使学生敬而远之。这种隔阂,造成师生双方的对立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使语文教学失去本该有的生动和丰富。语文教师的角色弊端严重阻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重大转变。教师应该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和师生情感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成为语文教育内容的研究者,语文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语文潜能的唤起者,学生语文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和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教师也应在和学生的互相合作学习中不断成长,在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快乐。

2.教材观转变

在原有教材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阐述详尽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大多习惯拿着教材教,习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讲,使教材成了限制语文教师自由发挥的桎梏,教参成了诱导教师不用动脑、固步自封的鸦片。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教材给教师留有更大的思考余地和拓展空间,教师既要领悟教材用意,发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材料,设计活动方案,构思启发方式。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合理增减,灵活运用,大胆地对教材内容作调整与再编排。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树立与学生一块成长的观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大胆探索课改方向。

3.教法转变

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学方法,突出地表观为“满堂灌”和“题海大战”。语文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心理感受。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授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单调枯燥的课堂、过多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语文生厌和畏惧。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新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以及语文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活动经验,做学习语文的主人。

4.教学方式转变

一成不变的课堂学习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被淘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方式日益丰富,新教材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而计算机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它使得实验、模拟、猜想、调控、合作与交流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语文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语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用语文的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语文与社会的联系。

5.学生观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备课用一种形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呢?为什么我们那么看重师道尊严呢?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把学生的身份贬低一等呢?殊不知孔子早就一再教导:三人行,必有我师。荀子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才有了各异的七十二弟子。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平等地探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学生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这本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语文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语文知识,重视他们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6.评价转变

丰富的教学方式,学生个性的差异与发展,必然决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要作重大转变。那种纯粹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将彻底废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动态发展、横向联系的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也不再只是分数,还包括等级、评语、成长记录等。所以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全面、客观,充满无限期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遵循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观念,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与探讨,正确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及时归纳理论知识,积累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秦长春,王淑荣.多媒体教学模式初探.2001,(4):18.

[2]谢幼如.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0,(1).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

[4]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1.识字与写字

1.1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1.2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1.3 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2.阅读

2.1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2.2 朗读、默读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2.3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2.4 略读、浏览的评价。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2.5 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写作

3.1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3.2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3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4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4.口语交际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中国课标将“写”的能力分为“识字与写字”和“写作”两项,前者规定应识3500汉字,速写正楷、临摹字帖;后者列出十项关于写作的具体能力。德国课标的写和作包含在“书写”一项里,关于写,更强调正确拼写以及保证正确书写的技巧;关于作文能力,德国课标将独立完成写作过程分为“计划和起草文章”“写文章”和“加工文章”三个部分,每部分有相应的能力细则。

与中国课标强调尽量用语言表述真情实感和词能达意不同,德国课标强调文章的逻辑性。另外,中国课标规定习作字数,德国课标没有。德国课标要求学生完成文章学习过程中掌握电子媒体的使用能力,从利用互联网查询、整合资料,到使用软件编辑文章,及后期查找错误。但中国课标里并没有提到。

德国课标的一个亮点在于,每项能力最后都有“学习方法”一项,指学生要掌握该能力应使用的技巧和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如写作能力的学习方法中“制作和使用文件夹”一项,文件夹的内容是习作、批评意见表、草稿、自评表、观察记录、学习目标等,文件夹里的每种表格都有相应的制作规范,这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阅读

中德课标首先都强调了阅读的流畅性和多样性。中国课标规定了阅读速度、背诵篇数及阅读量,德国课标无类似数据。中国课标多用描述性的语言讲述能理解文章到何程度,如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德国课标更具体地描 述了阅读策略和媒介的使用,如拟小标题;比较和评论文章,使用创作方法剖析文章,转换视角――内心独白、用舞台剧方式表演、写平行文章、续写、改写。

德国课标关于阅读的学习方法讲到了摘抄、遴选内容、梳理脉络、查找相关工具书和平行文章、加旁注做彩色标记、将文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用各种媒介展示文章等内容。

三、听说

中国课标中将“听说”称作“口语交际”,八句话描述了八项能力;德国课标将听说分为“对他人说”“在众人面前说”“与人交谈”“理解听到的内容”和“场景表演”五项,每项对应三至五条具体要求。其中“场景表演”比较有特点,是让学生将个人经历或读到的故事以场景再现的方式展示出来,加强实景模拟,使学生意识到口语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细微差异。

德国课标关于听说的策略包括:实践各种说话形式、使用说话策略、写下关键词、跟写、独立整理笔记、使用录像反馈、使用文件夹。

四、综合能力

中国课标的综合能力指组织文学活动、开展专题讨论、掌握查找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的能力。

德国课标的综合能力指对语言的运用和研究能力,在使用语言时,知道和考虑与语言交际基本要素相关的内容:成功的及不成功的交际、公开的以及私人的交际场景;在语言行为中使用有细微区别的词,包括日常用语和惯用语的使用;能区分各种言语的功能,如官方语言、日常用语、方言、口头和书面语;发展对语言的认知和语言比较能力;区分和注意说话方式;认识并能评价语言变迁现象;分析和思考文章的性质,了解词句功效、发音与拼写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中国人秉承“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观念,注重多读多练、厚积薄发。德国人更重视方法论、了解策略和技巧。我可适当借鉴德国语文教育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另外,德国课标中非常重视对母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细则和训练技巧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GSKD Kultusminister. Bildungsstandards im Fach Chemie für den mittleren Schulabschluss(Jahrgangsstufe 10)[M]. Berlin: Luchterhand, 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新课改对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有着极为深刻的本质,它的改变并不只是局限于教材的更新上,还要求每一课程的教师,结合新课程的需求标准,完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相较于之前的课程来说,新课程设计的知识领域更加广阔,和时代的衔接更为密切,同时也更加贴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教育理念的转变

针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所先所面临的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体现。在传统的教学共,老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导者,学生的地位往往过于被动。但是,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出了进一步的强调,明确指出在教育中应注重对学生个性的体现。这就要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教学当中来,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以及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从而培养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

新课改对于课程内容作出了全新的规划,相对的就需要有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采取的任何教学方法都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突出。针对初中语文而言,学生的自主性一般体现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等环节。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过会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教材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鼓励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吸取彼此所长的同时也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加以弥补与改进。

总的来说,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确保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们就针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这一问题展开研讨。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方法

1、合作式教学-增强学生语言的应用与表达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衡量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要具备较强的语文素养,因此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成为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的应用与表达能力,从而为今后学生的社交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合作式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与他人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2、渗透式教学-挖掘语文课程和各学科的交叉

相对于其他的课程,初中语文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往往会涉及到其他的学科知识。语文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初中阶段的成绩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很多的科学知识,都起到了启蒙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挖掘与渗透,帮助学生扩展更大的知识视野。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要担负起这一指导职责,巧妙的将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语文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对语文知识的摸索中。

3、 平等式教学-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因此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采取平等式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励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让他们充分享有创新自由、思想自由和情感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有人性化的色彩,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保障是其得以实施的的途径之一。只有师生之间互动才能引导学生们"走进课文",再"走出课文"。教师在重视学生作为课文阅读的主体时,也应引导他们领会课文给读者们的暗示,这才是实现师生之间互动、实现心灵对话中初中语文老师应有的态度。

4、实践式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而很少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应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出发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应改革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倡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实践,在实践中联想语文课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5、多媒体式教学-确保教学课堂的多元化

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新的教学形式、新的教学手段,影视、远程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其中声情并茂的朗诵、美妙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再现,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有魅力、更有趣味,使教学立体化、多元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如作文批改讲评,运用实物投影仪,将作文案例投影在屏幕上,在屏幕上对学生作文案例当堂修改、当堂指导讲评,其效果事半功倍。

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式,转变之前的教学理念,针对原来的教学方法加以完善与改进,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发展需求,并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曙霞.实施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几个转变[J].考试周刊,2010,28:56-57.

[2]程开华.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点[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01:46.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得与失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第一届课改学生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笔者在担任了第一届初中语文课改时期的教学工作后,又担任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近两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体会颇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成功之处将极大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角度上,回顾初中语文课改既有得也有失。

(一)

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来说,初中语文课改都为高中语文教学开拓了新的局面,为高中语文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改开拓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带来了生机。

初中语文课改就像一块实验田,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进行播种。这实际上为教师们提供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产生了。“教无定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合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等,这其中不乏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极大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经历过语文课改教学的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熏陶下思维是异常活跃的,他们会给高中的语文教师们提出各方面的知识欲求,这势必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发展与变化,促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跃了,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课改促使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双主体”教学关系奠定了好的基础。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初中课改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这一“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改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为师生研讨问题,共同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三、初中语文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活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章节,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中国的京剧介绍、广告设计、设计导游词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这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已在初中阶段得到很好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改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大量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等,甚至在中考试题的设置上都对这一方面有所涉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①“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②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不以分取人,这为习惯了以高考指挥棒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做了一次示范,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二)

但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初中语文课改的不足之处,对于知识强调体验,对于基本技能却不够重视。

一、语法知识的淡化处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语文语法知识早已作为非考试知识,在所有的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找不到一章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许多学生连什么是主、谓、宾都没有听说过,而这块极其重要的知识实际应该在初中时期得到补充、巩固、加强,但遗憾的是这块知识却成为盲点,因为这块知识的缺失使得高中的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特别是古文教学更是让教师头疼,教师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加不会举一反三。语法知识向来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它可以不是考试点,但却应该是知识点,而且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语法知识没有系统地学习的话,不仅语文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连英语学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课改中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工具性的重视不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③初中语文课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非常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过程体验及思想上的升华,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体掌握得不够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等。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又增添了负担,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少,但却无法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这无疑没有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课改应更具科学性,为高中语文教学铺好路、搭好桥。初中语文课改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教材的改进与研究,反思初中语文课改可以是我们在下一步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中更具研究性、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这块基石的厚重与否,取决于我们语文教育者的努力探索,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初高中语文教学定能成为一条线索明晰、流畅的教育过程。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7篇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衔接表现在多方面,例如:

一、初中语法知识的淡化处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一)初中现代汉语知识的淡化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法是这样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在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几乎找不到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各地中考关于语文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都已作为非考试知识,于是,部分初中教师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就对相关的现代汉语知识进行了淡化处理。许多学生进入了高中,连什么是主、谓、宾都没有听说过,这块知识成为了盲点,因为这块知识的缺失使得高中的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

(二)初中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的淡化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法是这样提出“评价建议”的:“评价学生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各地中考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考查便属隐性考查,例如借助句子翻译试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词性活用及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因此,虽然初中语文教师平时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入一些文言虚、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在总复习时也都会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归纳整理工作,但随意性仍较大,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在这些方面的教学尺度上不统一,更有些教师干脆不教,使文言语法的教学淡化了。这样,学生到了高中,教师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

二、初中语文课改中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工具性的重视不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语文课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非常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过程体验及思想上的升华,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体掌握得不够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等。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又增添了负担,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少,但却无法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这无疑没有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笔者认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国家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没有完全衔接之前,我们不必推却责任,那样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紧紧抓住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吃透实质,在教学中,促进初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衔接,让学生进入高中后顺利进行学习。

(一)抓住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带来生机。

初中语文课改就像一块实验田,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进行播种,这实际上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产生了。“教无定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展开教学。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大众传媒手段的合理利用等,这其中不乏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极大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也为高中语文实施新《语文课程标准》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教师就应在新课改中进一步开拓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熏陶下,思维更加活跃,进入高中以后,他们也必定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发展与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跃了,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二)抓住初中语文课改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为高中语文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初中课改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这一“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改已经在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师生研讨问题,共同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学生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难,教师就应丢开功利思想,不应完全围绕考试转,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如在文言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引入语法,把相关的一些语法知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在面对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时,能运用简单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抓住初中语文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活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章节,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广告设计、导游词设计、模拟新闻会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这就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初中语文教学就应认真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这样,在高中阶段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抓住初中语文课改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进行大量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等,引导学生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展开审美,体味现代文、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等。这样,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会有力地推动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抓住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可参照物。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初中语文教师就应不以分取人,而应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参照。

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教师有责任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积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创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做出不懈的努力。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百年;初中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回顾与前瞻

受学制、教育普及程度与语文教育整体目标等因素变化影响,百年来初中语文课程的阶段特性并不十分明显。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反思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特别是知识构成、能力要求和文化熏陶等方面的取向,对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语文课程知识选择取向逐渐明确

语文课程设立之初受中国教育惯有的传统影响,语文知识或者直接构成课文、或者是蕴含在所读的课文之内,语文知识的学习基本是以学术自身的要求组织,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学生主要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形成语感而获得语文的缄默性知识,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在大量诵读、强记基础之上才能融会贯通。如刘师培主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就是以文字、句法、章法和篇法构成的一部语文知识教科书,其中第一册完全按文字学学术知识体系编排。以语文知识内容为主的教科书在当时影响并不大,文选为单元的组织是主流形态,吴曾祺主编、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共4册)有很强代表性,宗旨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而提高作文水平,要求是“善学者得其神,不善学者得其貌,至于得其貌,则去文也远矣”[1]例言2。随着国语运动深入推进,白话小说、诗歌等语体文作品创作成为主流,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开始着手建立,语文知识由学者自悟逐步转变为可教、可学,语文课程知识也开始丰富起来。1929年《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首次明确语文知识的范围和作用,规定“文法与修辞”的学习内容是“文法的词性,词位,句式;修辞的组织法,藻饰和文体的分类等,并就精读的选文中采取例证和实习的材料”[2]283与选文教学相呼应系统化,目的是助长作文和读书的能力、获得最低限度的文学常识。在“教法要点”中提出语文课程教与学的相关知识,如选文的体裁、作法及其背景等“作法要项”,“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选文方法。1932年标准在“文章作法”内容中增加了取材、结构及描写法的“文章体制”知识。语文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成为语文课程知识主流,起源于1956年至1958年之间的汉语与文学分科时期。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说为基础的“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成为初中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语音、语法、修辞、文字和标点符号知识,构成汉语言知识的六项板块,加上文学课程中的文学理论常识与文学史常识,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的语文课程知识的选择方向。1963年大纲改变单独教学知识的做法,初中在练习中介绍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通过练习和注解介绍最基本的文言语法的知识,在课文注解中介绍作家和作品的文学常识,主要结合读写能力训练要求编排了知识短文(如表1所示)。1980年大纲提出了语文知识“精要、好懂、有用”的六字原则,要求教学体现语文知识内部关系和与读写能力训练的结合,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了字、词、句、篇基本知识和读写基本知识两个序列。

1986年大纲还进一步明确了修辞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将基础知识作为与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并列的内容,为语文课程中的知识教学提供了具体指导。从2000年开始,语文课程知识的理解转向于为语言文字运用服务。2000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知识称为语文常识,具体包括语法、常见修辞格、作家作品知识、文学基本常识,内容规定较之以往更为简要,要求教学“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2]543。2001年和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淡化了系统的语文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有关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标准》不主张系统地讲授,所以在各学段都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这与过去的大纲相比是很大的差异。”语文知识围绕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感培养展开,因而只是规定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百余年来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语文知识经历了随文自然习得、系统安排到服务于语文应用实际需要的变化过程,尽管对语文课程要不要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争议,但语文知识特别是语言知识的机械记忆不应当成为语文活动的主体已经达成共识。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有意识地补充了语文活动的程序性知识,如课标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时要“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3]15,这是对简单议论文阅读的目标要求,也是阅读的技巧、方法性知识,语文教材更是在单元提示、课后练习中大量渗透这类阅读知识,并且有专门的篇章介绍围绕特定主题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知识,以及名著导读、各类文体阅读等内容。

2语文课程的能力训练框架基本成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4]7,这些论述清晰表达了语言的重要价值和功用以及语言教学的必要性。语文课程以语言掌握为基本内容,但本身并不等同于语言。语文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语言的教学科目,既可以以言语形式为主要内容,又可以包含言语形式所负载的内容,或者说是符号系统所传达的“观念、情绪和欲望”。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及语文独立设科之初,言语内容是学习的主要方面,《奏定学堂章程》说“讲经者先明章旨,次释文义,务须平正明显,切于实用”,将语文学习的要求讲得很清楚明了。章旨即文章主旨、中心思想,文义是文中具体词句含义。至于言语形式,是在反复学习例文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揣摩体味,自然会形成语感,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方面逐步深化,能力要求集中于表情达意的写作与一般文言文的阅读。1923年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首次提出了语文能力的要求,目的在三个方面:“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3.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但在课程内容和方法方面仍是着重于“选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性训练。1929年初级中学暂行课程标准补充要求对“选定材料”形式方面有详细的了解,并提出初中3年的教材内容分别偏重于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抒情文和议论文应用文,“使学生对于国文知识和技能,获到更广的观察和更深的领会,而足以助长其作文和读书的能力”[2]283。1932年标准的“实施方法”指出,要将选文的作法要点告诉学生,使他们领悟文体与写作方法。直到1948年修订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才提出听说与阅读语体文的能力要求,但具体规定仍是语焉不详。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课程,形成了以文体为序列的现代语文读写能力训练体系。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对各年级文学作品编排意图作出了安排,要求通过课文阅读,一年级着重学生观察、叙述客观事物的能力,二年级着重分析、理解比较复杂事物的能力,三年级继续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安排相对以前认识已经更为细化,但仍是倾向于文本的内容、思想,而相对忽略其形式的特点,为新中国后来几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基本定下了基调。1963年大纲首次提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强调将语文文字的运用与思想内容联系起来。

1978年、1980年、1986年、1990年大纲将语文知识、思想教育与读写能力或听说能力要求并列,但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一直是延续的,只是增加了听说能力的表述,并且发展与完善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类现代文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要求。21世纪后,语文能力的培养按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方式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且将“识字写字”从阅读能力中区分开,形成了新的能力培养框架体系。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对经验与知识的运用,即通过足够有效的语文实践才能完成,“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读写听说;但只有语文教育是以培养、提升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本身为根本目的和宗旨的。”[5]所以对能力目标的表述,很多内容是涉及语文实践的方法、路径、过程和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比如“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等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分别涉及阅读实践中应当运用的方法、阅读过程的整体程序,涉及写作活动的数量要求和能力程度。尽量将能力体系数量化并且提高教学的可操作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的新特征。独立设科后的初中语文课程,在科学化、序列化的路径上下求索,逐渐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单纯依靠在大量材料掌握基础上个人自悟的做法,试图形成与小学和高中语文教学相衔接的、体现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培养体系。总的来说,将语文能力蕴含于课文之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阅读、写作能力,是近百年来语文能力培养的主要思路。近十余年来,人教社的初中语文教材尝试以主题为单元选择教学内容、生活主题与语文能力体系相互渗透,具体效果尚缺乏有效的验证。

3教养内涵受政治影响较大

如果说政治、思品课程是直接体现一国的政治要求,那么语文课程则应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然而,从传统教育中分离出来的现代语文教育带有太多的旧式色彩。《奏定中学堂章程》要求初入中学,所讲读的书本是《春秋左传》和《周礼》两本,《左传》侧重于“解说其大事与今日世界情形相合者”,《周礼》侧重于“阐发先王制度之善,养民教民诸政之祥备,与今日情形相类可效法者”。民国时期的语文与政治有过短暂的分离,除语文知识能力要求外,更多侧重的是诸如“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欣赏文艺的兴趣”“阅读书报的习惯”,或者是“了解固有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随着政府权力的集中,思想控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由“合于中国党国之体制及政策者”发展到要加入“党义文选”作为指定篇目。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序上成为政治思想传播的手段,语文教材进而成为政治的附庸。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初中语文教学要开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材所表达的内容,要符合上述教育标准,思想性成为课文选择的首要依据,并且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哪些课文要教,教这些课文的时候要传达怎样的思想观点。选择什么课文、如何解读课文,都有一套固定的方式与观念为指导,语文与政治的关系联系相当紧密。围绕语文教育与政治教育关系,出现了“文道之争”、思想性与工具性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课程性质之争,但最终结果仍然相对含糊。改革开放后,国家建设重心转移,语文教育政治色彩得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修改为了思想道德教育,并加入了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但在1991年大纲中重新提出“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并且在1991年颁发了《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行)》,目的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作用”。纲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为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新中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继承和发扬反帝爱国传统、培养辨别是非善恶能力和健康审美情趣五个部分,在初中阶段分别指定《枣核》《一件珍贵的衬衫》《驿路梨花》等106篇课文为教材必选内容。新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识到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不仅极大拓展了课程的教育内涵,而且更注重于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而不仅是突出社会的要求。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隐性维度设计,特别突出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突出了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良好习惯、方法的培养。初中是义务教育最后阶段,既要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又要与高中教育相衔接,在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素养,既是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学科都要承担的任务,但单在初中语文一科中过度重视,或脱离语文学科、初中学生发展特点而采用不恰当的方式,势必冲淡学科教学的主题,在传承文化与培养学生相关技能方面形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初中语文课程体系前瞻

当前正在制定与完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准,提出学生未来发展应当具备的品格和技能具体要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及相应的评价都可能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如何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角度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发展要求,初中语文课程体系的完善应当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是初中语文课程定位要准确。初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应体现义务教育的阶段特质。一是要培养学生与生活学习相关的基本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要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文化常识,丰富学生语文积累、拓展学生语文图式。三是体现出与小学和高中的区别,如果说小学语文是侧重于引导学生进入书面语言的学习、规范口头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高中语文是侧重于为大学学业做准备并批判性地接受语文课程所蕴含的文化,那么初中语文课程则处在两者的中间阶段,既要面向生活教会学生所必需的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素养,又要为高中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其次是选择合理的知识体系框架。语文素养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展开,活动要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在学生生活经验相对缺乏的初中阶段,作为间接经验的知识选择非常重要。知识体系的内容包括作为活动材料的静态的程序性知识内容,如理解作品所需要的文学常识、作者创作风格,正确表达所需要的语法、章法知识及相应的文化常识,包括作为活动程序安排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程序性知识内容,如文章审题、选材,包括语文活动自我认识的元认知知识。语文学科知识非常庞杂,不必刻意追求其系统性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知识一定要服从于活动的需要,对与活动关系不明显的、实际运用效果不突出的知识,一定要加以精简,如语法的概念就不需要过多灌输。第三是要有明确清晰的活动序列。能力的培养一定是在活动中进行,单一、枯燥的语文训练,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能力,但不能够将知识与情感态度素养整合进行,高分低能现象说明知识学习并不必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只有将能力发展作为内在线索设计相应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运用知识,才能凝聚语文课程的相关要素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整体发展。初中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创新与尝试,但教学实践中存在活动设计不成序列、认识不清晰、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具体效果不明显。语文课程应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总结。

参考文献:

[1]吴曾祺.中学国文教科书(第8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3.

[2]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王尚文,王诗客.语文课是语文实践活动课[J].课程•教材•教法,2009(4):26-3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修辞教学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68-01

1 课程标准中的修辞教学重点没有明确

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言”部分说: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必须在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观念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加强改革的力度。而在其所提出的“阶段目标(7-9年级)”中,课标只是却简单的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附录“中列出的有关“修辞知识要点”的常见修辞格,也只例举了:比喻、拟人、对仗、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及其他的修辞方法,就再没有要求在教学中给予修辞教学的明确说明。因此,从这点就表明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这个所谓的“了解”,的意义就是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当成了只是需要“了解”的语文基础的常识,这也表明了修辞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附庸地位,其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系统是比较完备的在语法内容中,依据大纲要求的修辞内容就显得非常单薄了,它要求主要是讲辞格。教育部新又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给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如在“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知识”的“具体建议”指出;“……涉及语音、文字、语法、修辞、词汇、文体、文学等丰富的语文知识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初中语文教学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的语言实例出发,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和点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中的识字、写字、写作与记忆、阅读与表达,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对语文学习中的语言学习的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系统的着重记忆,但是,在对待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的问题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跟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路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一致,还是泛泛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语文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显然在这样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就使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修辞教学时,把握不准,对学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教师感到茫然无措,平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的命运就注定被淡忘或忽视,通常表现的是只有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语文练习或考试时发现有涉及修辞的时候,教师才会给学生稍作讲解,这更使得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依然呈现的是重复着应试教育的老路。

2 教材里安排的修辞内容不成体系,显得比较零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课后短文就是语法了,教材安排的这些教学的修辞内容,细细研究发现是对照着修辞部分知识安排了一些短文而已,而不多的修辞训练都零散地安排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分量显得非常不足道,而且内容编排也不是很科学,很合理,考试说明已经明确的词句的选择、语言的清晰得体等相关的修辞训练内容,在教材里还是涉及得太少。没有很好体现出知识的阶梯性和能力训练的层递性。

3 教学中教师的修辞知识不足,在运用修辞教学的理念和意识淡薄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修辞学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意识理念存在着很大的盲区。常言道:“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碗水,甚至一桶水”。正所谓:“师傅不明,徒弟拙”。试想: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自身只有一杯水,又怎能奢望多给学生呢?因此,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量的积淀不足,会直接的、自然的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效果和整体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实践中的确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修辞教学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到位。在许多语文教师的意识中表现的是从没有把修辞教学摆到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位置上来,在教学中,至多体现只是以修辞格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从而限制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不少语文教师不仅不思考去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修辞的教学,而且在明知道自己的语言修辞学的理论基础薄弱,也不回去研究、加强培训、学习深造。更谈不上对修辞教学的有关课题的研究了,这样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形成了桎酷。

4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修辞教学的认识比较忽略,教学修辞时重点偏移,方法简单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通常在教学设计或教学时比较侧重,去解决语言的规范化的问题,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对学生进行字音、字形、词句的解释上。这种对语言体系的基本知识的讲解是必要的,对语文双基地重点学习是很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保持。但是修辞作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其特点是:(1)侧重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养成;(2)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艺术。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重视修辞的教学。

5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修辞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实际运用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们长期以来,对修辞的有关知识的理解都是较片面的,提到修辞的运用,学生们认为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辨识和运用。学生们并不明白,日常生活中说话、写文章都会有意无意地都在运用“修辞”,在教学中教师大都疏忽让学生明白修辞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几年的语文学习后对修辞的认识还是很模糊,避而远之,几乎不会刻意运用,对修辞知识掌握的情况是很不理想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在阅读中,还不能运用修辞知识的动态地去学习语文新知,理解语文文本中的意义,从而体会修辞形式在文章中所蕴含的美学效果和修辞的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情怀与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写作中学生也缺乏进行修辞的创新学习和创造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更有内涵。学生们也没有把在语文书本中,学到的修辞内容和所体会到的修辞妙处,真正运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切实指导自己的语言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6.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素质化教育;综合能力;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析;新课程标准

国家出台的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在对基本记忆性语言知识进行要求外,还更加的注重学生在阅读方面、写作方面、口语交际方面以及综合性学习方面的教育,已达到真正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能力。语文作业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业布置的是否科学合理化,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直以来都是初中教师所努力探索的问题。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育在作业的布置上基本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虽然这种作业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初中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语文的基本技能上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缺少让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技巧、语文素养、思想情操和思维思辨能力的发展。这种作业模式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目标的。新时期,初中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和语文作业设计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更加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塑造初中学生良好的性格,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以及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此外,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新课标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此有必要对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探析。

1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

1.1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必修课,它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以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此同时语文的学习也可以在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使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对国内外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这些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也是他们认识到自身的民族责任感。此外,良好的语文教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初中学生作为小学后的继续教育和高中前的培养教育,其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阶段的语文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视野,影响他们的精神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学功底和对语言的掌控能力,这对他们后续的高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此外也对语文课程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要求的提出显示出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1.2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加的注重对基本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更加的单调,只单一的侧重于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堂上老师对文章进行解读和分析大多是教师多年讲课所不变的观点,这些观点大部分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也脱离了学生的认识。因为一篇文章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读,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感悟。由于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很少的参与进去。这样的课堂基本上就是大多时间教师在以自己对文章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强化的灌输。有的甚至在考试中单方面的将教师的观点作为标准答案。对应这种的教学模式,课后的语文作业设计更是对课堂的机械延伸,只是将在课堂上的片面观点看法在课后进行强化记忆,这种作业设计除了在语文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能使学生掌握更加牢固外,对语文的真正教学目的毫无帮助。这种教学模式和作业设计使得学生在面对课本之外的文章时解读困难,或者产生畏惧的心理。这都是教师的“标准化”解读所带来的毒害,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并没有达到要求。此外,初中的语文作业设计很少安排作文的写作,大多数的写作训练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基本是一周一次的现象,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中的基本语言知识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为运用语言而准备,作文的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将理论语文技能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而初中阶段过少的作文训练使得语文教学成为“空中楼阁”。除此之外,传统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很少涉及课外阅读,即便对课外阅读进行要求但也很难的实施,很难保障课后阅读的质量。

这种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和课后作业的设计都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初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学的过程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的注重以教师的主动教学为主,而缺乏考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与单一的灌输型教学方法相应的语文作业布置更显得繁多而单一、基础而重复,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课后的机械化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培养出的初中生缺乏创新意识,思维不活跃。

1.3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新程标准的推出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新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了语言的教学目的和初衷,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原初中课本中的文章进行了删减和增加,此外对课堂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变新,对语文的作业设计也进行的变化。初中课本中的文章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对课堂的教学更加的侧重学生的主动学习,由课堂上的灌输型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团体进行讨论后教师指导的方式,这种角度的转变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并在之后的老师讲解中纠正自己的片面观点,这样既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问题又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可以真正的培养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也间接的提高了学生的思辨和认知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此外新课标还要求学生在课本之外还要扩大阅读量,课本中有限的文章知识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去正确理解课文,掌握阅读的技巧方法,借鉴课文的写作技巧手段,吸收优秀部分的文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作文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作文协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探析

2.1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对应于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作为课堂的延伸教学环节,在对语文作业的设计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的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在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将课堂教学和课下讨论、查阅资料、思考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于文章的学习不再是之前简单的课前预习,而是在老师对课本文章的细致要求下,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讨论,在课下查找资料,或证实自己的观点或发现自己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通过与学生讨论学习的形式进行。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不同的观点看法进行指导性教学,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指导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和作业设计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在这种教学模式和作业设计方式下的教学,使得学生拥有自主阅读文章并理解作者写作目的。这也为新课标规定下的拓宽初中学生的阅读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基于这种模式下语文作业设计模式已经凸显出其优越性。

2.2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虽然新课标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作业设计方式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教师还应当注意其中的一些问题。因为初中学生是小学的继续教育,其学生的性格还不成熟,自律性较差,自主学习意识很薄弱,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还不纯熟。所以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应当着重重点,进行细致的设计并设定合理的评定标准。只有要求的严格而又细致,才能较好的达到作业设计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当前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十分渴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初中教育作为学生思维、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目前国内义务教育的结尾,如何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良好的语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素质化教育的加深,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标准不再单一侧重对基本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也侧重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性,注重学生的对语言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能力。语文作业设计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减少了“量”的要求更加的侧重的“质”。为了响应新课程标准,初中教师有必要对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进行必要的探析。

参考文献:

[1]王彦玲.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语文兴趣[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3]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C].1998年

上一篇:技术支持范文 下一篇:数学符号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