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7-21 16:21:53

传统语文教育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1篇

做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曾在五四之后至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遭遇冷落。人们为什么反对文言,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中有许多封建思想糟粕与现代中国一段时期的政治思想相悖;

2文言是僵死的东西,禁锢学生的思想与精神;

3文言在这个崇尚“学以致用”的时代已经不用,不用的何必去学?

实际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会做人的丰富内涵,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新等。而这些作为国人的发展应具备的内涵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很难把握住根基和实质的。并且,文言中有许多文字的精华,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追寻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不是它的精神实质,而是它的一些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千年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精神实质上是灭绝人性的,是“非人道”的,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与“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相悖,这是我们应当并早就摒弃的内容,同样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一、“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相结合

现代的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用了“举一反三”的思路。“举一”:一篇文章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渗透、不厌其细微。“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其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在一定程度上说,“举一反三”确实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语文上,一味的采用此法无疑是将语文学习走上模式化、程序化 、理科化的路子,从而丢弃了其固有的人文化、精神化的内涵。长此以往,必然使语文教育在少、慢、差、费中徘徊。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而传统语文教育就“重视积累”,语文教育必须强调积累,并且是文言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传承传统文化,紧靠现在的对几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完全不能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而举三反一则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言语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从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看,我觉得“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有效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语文素

养内外兼修的目的。

二、着力于言语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育有一个原则:“在言语上下苦功”。语文教育毕竟是言语的教育,它不属于政治教育,也不属于历史教育。紧紧抓住语言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学科生命所在。传统语文教育是极其重视字词句的“斟酌、推敲、鉴赏”的,并且这方面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字的灵魂着意于精神,而精神着力于言语,最终提升为素养。所以,我认为抓言语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当今有不少语文课堂脱离文字,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若想通过文言的途径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从文字的根本上对学生的知识形成积淀和内化,就不能够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拓宽学习文言的领域。对于文言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精神内涵,而且更要注重词义,词的用法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授之以渔”而得文言之精髓。

三、诵读与讨究相结合

当今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重分析、轻朗读,重讨论,轻感悟。实际上,只有在吟诵中才能感悟出文字中的精神内涵,进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碰撞出作者及文本中极富感性的精神世界。只有读得懂,才能悟得透,只有悟得透,才能辩得深。所以说,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脱离了诵读的探究,也是脱离文本的探究。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2篇

实际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学会做人的丰富内涵,涉及到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式等,具体表现为爱国、自尊、知礼、遵规、反省、改过、诚信、持节、厚仁、贵和、求新等。而这些作为国人的发展应具备的内涵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很难把握住根基和实质的。并且,文言中有许多文字的精华,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内涵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如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和把握传统文化回归的这一问题呢?长期亲临教育战线思考“新语文教育”的全国特级教师韩军博士以思想者的角度提出:“新语文教育”的一个回归就是“回归五四前中华民族千年语文教育‘根本方法’的传统”。在当前大力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这一理论似乎显得有些老套,但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摸索新课改近八年后发现,我们的语文课是应该上出“语文味”,是应该丰富学生的语文内涵,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拜读过韩军老师的论著后,不禁有如遇知音的感受。接下来,我就针对如何“回归五四前中华民族千年语文教育‘根本方法’”的问题,谈一谈如何回归传统文化。

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追寻的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不是它的精神实质,而是它的一些教学方法。毋庸置疑,千年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精神实质上是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与“人性、真实、自由、多元”相悖,这是我们应当并早就摒弃的内容。同样,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1. “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相结合。现代的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用了“举一反三”的思路。“举一”:一篇文章讲究求甚解、深解,不厌其渗透、不厌其细微。“举一”的目的在于“反三”,让学生通过此“例子”,看语言怎么用。“举一”是数量少,“反三”是数量多,其妙谛就在于“以少胜多”。在一定程度上说,“举一反三”确实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语文上一味地采用此法,无疑是让语文学习走上模式化、程序化、理科化的路子,从而丢弃了其固有的人文化、精神化的内涵。长此以往,必然使语文教育在少、慢、差、费中徘徊。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而传统语文教育就“重视积累”,语文教育必须强调积累,并且是文言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传承传统文化,紧靠现在对几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完全不能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内涵。而举三反一则是积累三(多的意思),才能在学生自身言语能力与素养上反刍“一”,形成“一”。从现在的语文教学实际上看,我觉得“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有效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语文素养内外兼修的目的。

2. 着力于言语的原则。传统语文教育上有一个原则——“在言语上下苦功”。语文教育毕竟是言语的教育,它不属于政治教育,也不属于历史教育。紧紧抓住语言进行“讨究、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学科生命所在。传统语文教育,是极其重视字词句的“斟酌、推敲、鉴赏”的,并且这方面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字的灵魂着意于精神,而精神着力于言语,最终提升为素养。所以,我认为抓言语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当今有不少语文课堂脱离文字,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上,若想通过文言的途径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从文字的根本上对学生的知识形成积淀和内化,就不能够教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方法,也不能拓宽学习文言的领域。对于文言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要重视精神内涵,而且更要注重词义、词的用法等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授之以渔”而得文言之精髓。

3. 诵读与讨究相结合。当今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重分析、轻朗读;重讨论、轻感悟。实际上,只有在吟诵中,才能感悟出文字中的精神内涵,进而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碰撞出作者及文本中极富感性的精神世界。只有读得懂,才能悟得透,只有悟得透,才能辩得深。所以说,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脱离了诵读的探究,也就是脱离文本的探究。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3篇

一、探求真知的研究动因,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前提

是出于个人得失的功利目的研究,还是为探索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研究,这是研究者首先要面对与回答的问题,也是研究者教育学术道德的分水岭。张志公先生之所以执着于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主要是由于在他看来这一研究有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等多方面功能。

张志公先生在《我和传统语文教育研究》《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等文中具体阐述了自己研究这一问题的动因。首先,是由于语文学科所独具的民族传统文化之特征。任何一种语言既是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最主要载体,又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之中,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在其语言中有着充分的表达、传承与沉淀,这些表达、传承与沉淀就使得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传承性。正如张志公先生指出的:“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及心理的影响。”[2]语文课程要提高科学性,就不能不考虑民族文化特征,就不能不考虑其内含的文化特性。正因如此,张志公先生才十分关注传统语文教育,并试图从民族文化传承、心理特征与语言文字特点等诸多方面探求语文教育的独有规律与方法,为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服务。其次,是由于语文课程一些基本构成要素所存在着的必然历史传承。我们知道,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体系、学科设置、教材编写等基本要素始于20世纪初叶,即从1904年“癸卯学制”后才逐步出现。语文学科由于其鲜明的民族性而无法从国外引入,只能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设立。正是出于对我国教育历史变革的认识,张志公先生在考查了我国中小学各科教育历史流变后指出,在废科举、兴学堂之初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像博物、物理、化学、算学这些课程,都可以直接照搬外国的教材,甚至连历史、地理也可以部分搬用。只有一科没法照搬,连部分搬用都不可能,这就是语文,当时称‘国文’。”[3]显然,无法从国外引进的语文课程只能从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育中继承经验、总结规律、提炼方法、促进发展。最后,是由于传统语文课程中包含着许多可供今天借鉴的经验。为推动社会变革、文化革命、科技普及,众多仁人志士在“打倒孔家店”的历史潮流中,对包括传统文化与教育在内的古代意识形态采取了一概否定态度,客观存在着把“孩子和污水一起倒掉”的倾向。因此,在基本完成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后,对有识之士来说存在着一个对传统文化辩证对待、理性选择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如何正确对待源远流长古代语文教育遗产的问题。张志公先生指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在许多方面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当然不可能都是精华,然而也绝不可能都是糟粕。如果都是糟粕,何来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学,亦然。”[4]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为正本清源、积极汲取古代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与成功经验,以披沙拣金的执着精神对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是传统蒙学蒙书进行系统具体研究,从中提取了一些值得今天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探求传统语文教育中可供今天学习的宝贵经验而研究,是张志公先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真正动因。这一着眼于推动语文课程发展提高而不是为显示学识,或只为谋求名利的研究动机,决定了他能如实、辩证、持久地进行研究,也确保了研究的质量与水平。

二、铢积寸累的研究积淀,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基础

张志公先生认为,研究传统语文教育“资料是一个困难问题”,因为“研究性的资料有一点,不多;而历代藏书者和书商对蒙书都不重视,所以保存下来的很少,并且很难搜求”[5]。虽所存资料不多、搜寻不易,但从《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众多的对古代语文教育文献的系列陈述、大量引用及该书所附“参考引用书目”与“蒙学书目稿”等来看,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史料搜集整理中不是花费了一些气力,而是下了很大气力,才拥有了众多的一手资料。譬如对我国流传时间最久且一直流传下来的识字教材《急就篇》及以此为借鉴而编出的历代蒙书,他就从最早《汉书・艺文志》所载史游之《急就章》查证到《隋书・经籍志》所载崔浩之《急就章二卷》,再从《急就章二卷》考证到《旧唐书》所载颜之推之《急就章注一卷》,又进而考证到欧阳修之《州名急就章》、王应麟之《姓氏急就篇》等,其搜集之不易、收录之完备、考证之详备,可谓世不多见。再如他对蒙书《千字文》及其种种续编、改编本的搜集与考证,也是极为周详备至的――不仅有历朝历代用汉字编写出的《千字文》,且有汉字(语)与梵语、与蒙语对照编写出的《梵语千字文》《蒙汉千字文》等。因此,无论从以上两例简单列举中,还是从他对《百家姓》《兔园册》《咏史诗》等诸多蒙书的详尽考证中,都可看出他对这些极为难得的语文史料的苦苦搜集与不懈整理。这一铢积寸累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如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确实是万难完成的。

三、诚实严谨的研究态度,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

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之中。由于《初探》资料翔实、论述深刻、阐述科学而受到广泛好评,并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再版。虽《初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获得了良好学术声誉,但他并不自满,而是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地继续对传统语文课程进行持久深入研究,并在1992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初探》修订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把《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与《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在研究经过、研究资料、内容观点与方法论述加以对比,我们就可发现张志公先生诚实的人品、严谨的学风、谦逊的态度。

一是持续深化研究,不断创新。每个人在研究中,根据对研究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所获取资料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然就会有新发现、新结论,张志公先生也是这样。他在对古代语文课程的长期研究中,随着资料的增多、认识的深化,自然会有新发现与新结论。因此在从《初探》到《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他力求“适当增多点‘论’,使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明朗一些”;而且在“‘论’之中,把作者个人现在认为以前的说法不妥当的地方改一改,没说到的地方补充补充,――其中也包括吸取别人的意见”。[6]具体对比两书的内容,我们可看出他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对《初探》所做的“改一改”“补充补充”,绝不只是对原书中部分词句、衔接过渡等细枝末节方面的小修小补,而是涉及重要观点的转变、主要内容的提升和对语文课程的深刻启迪等多方面。这既显示出张志公先生对所研究对象的执着,也显示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深化。

二是对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如实叙述、客观交代。他在叙述那些“很难搜求”到的古代语文教育史料之来源时说:“恰巧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便利。有一段时间我曾有志于研究汉语史。为此,需要搜罗几个方面的资料。蒙书是其中之一,因为历代蒙书的编法很能反映汉语的某些特点。这样我曾在十来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搜罗到一批过去的童蒙读本,这给我研究传统语文教育的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7]这一说明,就表明难以搜集到的蒙书不是自己去刻意搜寻的,而是在研究汉语史时“顺手”搜集积累的。这一诚实说明,使我们看到了他诚实的人品与高尚的学术品格。再如,由于古代语文教育史料常散见于众多古籍典章之中,再加之数量众多,搜集时就难免有所遗漏。对此而造成的瑕疵,他既不讳言更不饰过,而是只要发现有所遗漏就及时加以考证和及时补充。如在1978年版的《初探》“重版题记”中,他说道:“《初探》在资料方面有遗漏。比较重要的一项是,《文渊阁书目》里列有六七十种蒙书,而《蒙学书目稿》全部漏载了。”对此较大遗漏,他筹划在“等全书修订的时候再认真考察一番,补进《蒙学书目稿》里去”[8]。同时,他在《初探》基础上修正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对新发现的蒙书(如“对相四言”等)及遗漏掉的《碎金》等蒙书都一一予以及时说明。

张志公先生严谨的研究态度与诚实的学术品德,无疑对进行教育研究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对传统语文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从研究动机、态度、过程到结果,时时处处体现出他忠于真理、探求真知、服务现实的良好学术道德。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庄文中.博采兼中外精研析古今――张志公先生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育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2(9).

[2][3][4][7][8]张志公.张志公文集(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237,236,254-255,15-16,237.

[5]李晓阳.我国教育研究中学术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西南大学.2006.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育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张志公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一位备受语文教育界推崇的语文教育家。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独到研究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何在呢?单从学术研究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重视传统,正确对待传统”。

1总结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是一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为了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语文教学的路子,我觉得很迫切需要对我们长期的传统语文教育进行认真的研究。”他深深感觉到语文教育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其它学科可以直接参考,但“只有一科没有照搬,连部分搬用都不可能,这就是语文。”张志公先生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以及传统教学观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1.1集中识字

张志公先生通过对历史上使用的通用教材入手,认为集中识字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很好的经验,由于汉字的特点,开始识字的时候速度会很慢,古人们先找出了认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再用一定的联系把他们串联起来,让孩子们先用尽可能短的时间集中认识这两千多字,而不是学一个写一个。书写汉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第一,笔画复杂,第二,有不少的字笔画多,第三,结构复杂。要五六岁的孩子写这些汉字有着一定的困难,所以古人把识字和写字分开,不让两件事同步前进以致互相干扰,互相掣肘。小学阶段正好处于记忆力最佳时期,可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又没有成熟,所以,集中识字不要求掌握字用,也很好地切合了孩子的心理和智力水平。

1.2关于阅读数量和阅读方法

张志公先生认为前人似乎有着这样的经验:“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至少要教他们熟读二百来篇古文,再少不够,过多也不必,因为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能力,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广泛涉猎,不需要由老师一句一篇地来讲了。”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阅读数量要求的总结。当然,熟读文章两百篇首先说的是阅读的方法——熟读。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学生对所选的名篇是否能够全部理解并不是很重视,更重视的是“熟读”,不仅要读,还要读很多遍,当然,这并不是所谓的是死记硬背,先让学生熟读文章,甚至达到背诵的熟练程度,让学生对知识和文章进行一定量的储备,是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一个特点。熟读可以看成是知识储备的一种有效方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章的储备,才会有学生“下笔如有神”。

1.3属对

属对是张志公先生从传统语文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之一,他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训练方法,也是值得当今教学借鉴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有着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属对。他说:“根据属对对课本的内容来看,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既能很好地继承文化传统,又能综合反映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属对训练是写作的开始,它能反映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它要求上下关联、字数相等、句式平整、平仄协调、体现了我们中国语言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批判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病

张志公先生除了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进行总结之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病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他总结出了传统语文教育的四大积弊,首先是脱离语言实际。传统语文教学只管书面的训练,而书面的读写却是以先秦两汉语言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文言,与实际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有着一定的距离。人们读的是文言,写的也是文言,而脱离了实际的语言教学,这种脱离了语言实际的语文教学只能是一种畸形的教学,对于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其次是脱离应用实际。由于人们在语文教学中读的写的都是与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中没有很大关联的东西,学生不能掌握社会中实际运用的语文知识,特别是到了元明时期,读书人穷年累月地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八股文,更突出了应试教育的弊病。最后,忽视人文教育。从孔子的时候起就很重视诗教,这里可以看成是文学教育。学塾蒙馆多少还教孩子们读点诗,开讲四书、五经之后,诗就再也不作为教学的内容了,元明以后的词曲小说更是列入了禁读之列。文学就是人学,语文教育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不可缺少文学教育,在提倡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开发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简评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观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5篇

1.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过度依赖古文书籍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主要集中在高中教师对于古文的传授教育,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学生在高中语文古文学习方面过度依赖古文书籍,主要包括各种文言文解析以及诗词精解等教辅类古文工具书。高中学生主要通过这类教辅书籍对课堂中学习到的古文诗词进行理解学习,从而减少了自己对古文诗词的品读感悟,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鉴别环节,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教育中古文诗词实际价值的发挥[1]。从而导致高中学生借助传统文化渗透来提升文化素养的效果不明显,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水平得不到提高,不利于高中语文教育中文化底蕴的构建。

1.2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忽视对高中学生情感的传导

高中语文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不仅仅通过让高中学生熟练背诵古文名句或者诗词名篇来提高渗透能力,而是要让高中学生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真正理解古文诗词的实际含义。正确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使高中学生形成传统文化的思想共鸣,有针对性的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并对其进行传承发扬。但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渗透性教学方面,为了高中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过分重视古文翻译技巧的传授以及文言文知识结构的分析,严重缺乏对于高中语文中古文以及诗词思想情感的传导,从而使高中学生不能充分体会到古文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不能从根本上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实际价值不能得到科学发挥。

2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2.1高中语文教育中科学利用教材中的古文诗词

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材中的古文诗词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伦理观念、传统文化民俗、人文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古代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在这些传统文化中流露出雄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挖掘,并且要在发现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探究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积极思考其中传达出来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感,不断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内涵[2]。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从翻译技巧的传授逐渐转移到文化观念以及文学底蕴的传导领悟中去,在传统古文诗词的思想情感、传统文化心理以及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表达等方面寻找传统文化的审视点,进一步表现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特质。重视古文诗词的创作背景,深入了解作者的详细资料,研究古文诗词的语言结构以及文字表达,发现古文中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提高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力。

2.2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水平的外在表现。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要反映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教学氛围,不断加强对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熏陶。比如在《荷塘月色》文章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周敦颐的《爱莲说》、杨万里所写的《莲花》以及李白诗篇中的《古风》等与荷花相关的诗词名篇融入到文章的教学中,还可以配上与之相关的歌颂荷花的古今名曲,更直观的演示荷塘月色的真实情景。引发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很容易联想到荷塘月色如梦似幻的美景,有利于高中学生对于《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熟练掌握。清楚了解该文章中传达出来的深刻文化内涵,提升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2.3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在课外学习中的渗透

高中语文教育的课外学习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也是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科学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外学习的特点,合理选择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第一,教育学生阅览大量的国学经典,提升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我国丰富的国学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科学阅览国学经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中学生的思想情感、陶冶高中学生的高尚情操,是促进高中学生不断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期间,可以合理安排高中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尽量确保所阅读的名著内容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紧密联系,进行配套阅读,提高经典名著的阅读效率,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渗透水平[3]。使学生在对经典名著作品完整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思想名著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经典名著的阅读量上,可以要求高中学生在不影响正常语文学习的基础上,每学期阅读一篇到两篇经典名著。第二,增强经典古文诗词名篇的背诵量。提高古文诗词的解析以及鉴赏能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要求学生课前诗词美文背诵或者赏析的形式增强阅读量。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之前,拿出五分钟的时间,合理安排学生进行经典诗词美文的朗读、背诵以及赏析,使高中学生在欣赏、探索以及感悟中加深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准确感知能力。使高中学生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形成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实现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2.4增强汉语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提高教师综合水平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并且能够传承创新的重要根基。汉语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国民素质的好坏。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要高度重视汉语作为我国母语的崇高社会地位,不断强化高中语文教育,提高传统文化的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力。此外,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不仅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引导者以及教育者,也应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以及实践者。高中语文教师要采用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增强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根据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科学化渗透要求,提升自身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以及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水平。为高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环境,确保师资力量的合理供给。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传承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问题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高中语文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力。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6篇

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手段,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强化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也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语文教育;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国民素质的整体性提升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十分有必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深化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认识,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承担相应的传承责任,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留下的巨大财富,主要包含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典籍、语言文字和哲学艺术等,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1]。而在当今社会,这些传统文化也在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文化呈现出明显一体化发展趋势的社会背景下,中华民族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和融合,逐渐受到我国文化研究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后备力量,本身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所以十分有必要在高校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实施更为科学的语文教育指导。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上一些消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不良影响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精神思想方面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发展倾向,对其健康发展产生着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高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继续运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升其思想健康水平等,进而通过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和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流传至今并对现代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文明,在长时间的发展演进中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应该把握传统文化的传承特色,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步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以平等和交融的眼光看待世界其他文化[2]。为了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探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契合点,并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相关内容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自身人文素养,并深化对于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养成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语文教学中对高校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保证传统文化思想能够真正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并通过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工作的认同感,促使其自觉在生活中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为社会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如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适当的结合优秀的古诗词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等,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相关作品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甚至对本民族的深切认同感,自觉在未来发展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性化的地域文化,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地重要的文化资源,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校语文教育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应该合理把握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为大学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促使大学语文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语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所以在大学语文教育阶段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思想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融合工作的重视,促使语文教育的社会功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顺之.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结缘刻不容缓[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4(6):124~126.

[2]靳铮.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J].读与写,2015(6):60.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7篇

语文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论,但是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层面:①语言文字,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②语言文学,这是比较高的形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态度;③语言文化,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还是几种说法的综合,都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纽带,语文是我们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之中的一种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维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礼仪社交、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可是,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要贯彻《标准》,就必须破除旧的传统理念;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传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矛盾,对现代教育有着基础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今天新课程理念就失去参照和基础,“忘记历史,就注定要犯历史的错误”,这是有教训的。而且,基础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必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人人心,其实和现在常说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何轻视忽视语文教育传统这一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传统、割裂历史传统与现实的血脉联系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彰显优秀教育传统,重视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回归。而《标准》的三维目标无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影响。

1.关于知识与能力。从总体上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确实,在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传统语文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繁、难、偏、旧”的局面,老师实施的是“题海战术”,有的是“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搞的是“口舌生疮”、“皓首穷经”的苦学。而且在训练的内容上,传统语文重读重写而轻视听说,甚至以“沉默是金”、“口讷不能言”为美德,强调灌输,这些当然已经和现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巨大影响意义。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评议,整个课堂氛围浓烈,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语文教育死气沉沉的不足,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大部分课堂学生没有写字、没有练习,呈现出虚浮的热闹。试想:学生基本功没有了,还谈得上什么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指出:这些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的课堂很“虚”。

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加大对学生书写指导,写字习惯的培养。现在学生识字效率低,学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没有练字习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不指导练习,结果就无法想像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有一套训练认字识字方法,应该将基础知识重新放到应有的地位,否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可喜的是,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重现“书声琅琅”,比以往更加重视写字,要求“以读为本,以读为根”。而且从国家发行的教材来看,仍有许多我们祖先遗留的精华,比如在小学就增加了文言文,在课文后面就增加了“我会认”、“我会写”等项目,反映了新课程对语文优秀传统的吸收,这不能不是说一种自觉的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关于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块,可以说这是新课程在提法上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色。传统教育强调结果、轻视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不能不说这比传统的语文教育进步了些。但是,对照《标准》,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传统语文教育继承了更多,或者就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因此,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教育传统渗透于现在的课堂。

(1)《标准》具有浓厚的关注全体思想,关注全体学生,而传统教育中早有“有教无类”思想。我们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着重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于个性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因教施教”早已成为教师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将班级授课制和培优补差结合,怎样组织课外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要进一步大力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评价。

(3)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民主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才有良好教学的氛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提倡“不耻下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传统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代特别是现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传统教育中“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一定要民主,师生要“对话”,特别是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共生共创,师生互相促进,双向成才。

(4)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改革,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课堂出现了“虚、假、杂、闹、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吸纳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和注意老师的引导。这也是与语文教育优秀的传统一脉相承的。①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一原则就是启发原则。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将语文课上得充满感情,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真正将学生调动起来。②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认知规律,强调“反复学习”,强调知识再现。③重视文本,挖掘课程资源,扩大阅读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学手段多了起来.多媒体教学摆到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却被置于一旁,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一些专家教师为此进行了呼吁。《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相比《标准》出台前,这已经是提高了要求。尽管如此,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量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博闻强识”,朱熹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也必须遵守从“积累”到“感悟”的学习规律。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上积累起来的,如果斥之以“死记硬背”而加以指责甚至彻底抛弃,既是对传统的不尊重,也是对《标准》的误读。在新理念下,要将各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注重思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④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知识获得方式、师生作用关系、知识结构水平、学生年龄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发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获得知识的体验和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由于接受性学习的高效性以及发现性学习存在对学生基础的要求比较高的局限性,注定了教师要将二者整合,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过去和现在都奉行的思想。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标准》精神和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比,二者是统一的。

(1)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思想道德放在首位,无论是《三字经》、《名贤集》还是《弟子规》等,相当多内容都是进行思想道德说教的。当然,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其核心是“仁”的思想,他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而《标准》对人的发展要求不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吗?可以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中,道德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现在的课堂中,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感染渗透。因此,《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可少目标,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传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视教学情感磨砺志气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传统语文教育对此是非常重视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也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说,说明兴趣和情感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所以,《标准》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很多,加之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很苦的劳动,如果教师经常将“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尚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头悬梁,锥刺骨”(《孟子》)等身处逆境而奋发图强的故事用来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以“知识改变命运,”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志向,以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一定可以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赚大钱、娶美女、做官是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现,而且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方法过于机械,传授手段过于陈旧,容易让人封闭保守、墨守成规而变得迂腐,这的确是与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教育无论是道德文化传承上还是教育思想上的巨大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其实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说法或者是与传统交融后衍生新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不能对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全盘否定,还要时时刻刻将传统中优秀的思想和做法发扬。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课程与语文教育传统的交融点并加以吸收和发扬,这样就会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自觉性回归。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侏小丹.中华道德名言精粹[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李镇西.熏陶感染与独特体验【J】.语文教学通讯,2004,(7—8)

【6】余映潮.走进新课堂——走进充满美感的新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04,(7—8).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语文教育传统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8篇

传统文化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者的紧密融合和有效渗透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并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注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能够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得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与发扬。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育中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格。

一、通过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是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编排并为语文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内容,每一篇文章都能够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质与美,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为了推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教师就需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探寻和分析文学作品当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可以对讲课的重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移,使得学生能够更多地关注教材当中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的观念、底蕴和内涵,使得高中语文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教育,更为主要的是文化教育,有效突出传统文化的思想、民族性、传统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通过带领学生对教材当中文章的传统文化视点进行分析,能够让学生深入的挖掘和感受其中的蕴含的文化特质。例如,在讲解韩愈的《师说》时,为了引导学生探寻和了解到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可以从这篇文章当中的疑问处着手,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因子进行提炼,让学生感受到在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尊师重教传统。再如,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来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民族文化精神。

二、通过了解作者情况渗透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育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沃土,同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主题。在解读文学作品当中,为了把握其中的中心思想和正确方向,首先必须要了解文章的作者,了解作者整个的生命历程,了解到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分析作者在完成一篇文学作品时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的生活状态,这样作者的情感也会在文学作品中有更好的表现。因此,了解作者的情况也是帮助学生把握作品当中传统文化内涵以及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作者情况的介绍和引导学生对作者情况进行分析和查阅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在学清照的词时,为了引导学生对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解读,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对李清照的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她在人生的不同时期的生活和情感情况以及在作品创作中的变化,接下来再感受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创作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意境和内容。知人论世正是基于了解作者情况的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想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三、通过突出汉语思维渗透传统文化

汉语是我国中华文化的结晶,也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其中不仅仅体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同时也突出了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这成为传统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汉语思维并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顺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张渚高中语文教育当中古典文学的精华和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高中语文教育中为了确保传统文化语文教育的融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学作品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可以通过突出汉语思维方式的形式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并将这一内容贯穿到语文教育不同环节当中。例如,苏洵的《六国论》在文章的首尾部分都突出了这一古典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揭示六国灭亡的原因,即弊在赂秦。通过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一种传统的汉语思维方式,强调首尾呼应,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汉语思维,能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思维方式的特征。再如,在古代诗词当中运用大量的对偶句式,能够体现出传统思维当中的均衡和对称思想。高中语文教育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教学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领会和感悟,指导学生站在传统文化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得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素质。

作者:吴华珍 单位:山西省霍州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赵晓辉.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

[2]罗凤.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J].科技资讯,2015,(08).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9篇

经过十年课程改革,语文教育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时期。但由于认识的模糊和实践的浮躁,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历程中,出现了一些割裂、抛弃、否定传统教育的现象。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在“应继承”和“应关注”之间,通过“同化”和“顺应”,建立新的平衡,创立新的课程模式,以适应现代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2011年版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传统的并非一定不科学,而规律是不分古今的。历经几千年积累和考验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和经验,是中国教育的精髓,是汉语文最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反映。语文课改,无论怎样追求现代化的发展,都不可能丢弃传统而另辟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现代语文教育应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并把它作为课程资源和对话对象,深入探究和提炼其精华,努力推进和优化其发展,从而丰富语文新课程的历史内涵,保持课程发展的延续性,在弘扬中渐进,在发展中创新,实现对历史的超越。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我国历来强调“识字为主”,坚持学好语文要以汉字的认读、书写、积累和运用为基础。再如解放前,强调熟读精思、读写结合、多读多练、循序渐进,注意读写方法的指导;解放后,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强调师生互动、文道结合,提出加强基础训练,主张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等。这些传统的成功经验是一代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的总结和积累,是科学的提炼、智慧的结晶,与当前语文课改的方向是一脉相承的。这些传统的宝贵经验在2011年版课标中都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体现。如在“具体建议”中鲜明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了识字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两个注重”正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汉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施建议”中规定:“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突显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多读多写、精讲多练就是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提出的。

科学的理念、态度、方式往往是基于对发展与规律的尊重。我们理应以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为根基,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借鉴,以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科学地发展当代的语文教育,形成“根深叶茂”的语文课改态势,使中国语文教育欣欣向荣,生机无限。(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传统语文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教育 熟读背诵 教材特色 写作意义

绵延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是适合我们民族的语言、思维、心理的特点的,是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值得坚守、探讨、和借鉴的。可是自“五四”以来,受到对传统文化虚无主义思想和西方教育理论的影响,对传统语文教育愈来愈淡化,甚至不加辨别地否定和丢弃,致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国民语文素养普遍低下。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事情究竟“怪”在何处?我们能不能静心思之?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事实――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背离。

那么,传统语文教育有哪些思想精华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呢?这当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但在一些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加以澄清,创新诚可贵,守本价更高。

一.传统语文教育重视熟读和背诵

几千年以来,中国语文教育素来都是背诵。让孩子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足够的精神财富,成为他生命成长中的精神能源和人格养料。清代陆世仪《论小学》中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人有所当读书,皆得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若年稍长,不惟不肯诵读,且不能诵读矣。”国学大师南怀瑾晚年倾力于弘扬国学传播,创办太湖学堂,致力于儿童经典诵读实践,他在诸多次演讲中反复申说,我现在讲的东西都是十三岁以前背诵的,不管讲到什么地方或谁的学说,都是信口说出,不带差错的。诸如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季羡林等都是受过传统教育的国学大师,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背出来的大师。再如大家所熟悉的孙中山、、、邓小平的无产阶级革命者,都是在幼年时期受过这种启蒙教育,有了中国文化的底子,然后又接受了新时代的科学思想,才影响了这百年的历史。

二.传统教育重视反复诵读和知识内化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不是夸张和简单的重复,而是读书的真正奥义。清代唐彪的《父母善诱法》中说:“读至百遍外,虽甚拙者,亦能记背矣。”在实践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明确要求:“当设筹以记遍数,每读十遍,令缴一筹,”务使“书之遍数得实,不得虚冒。”清人崔述在他的《考信附录》记载道:“述五岁始授《论语》,每一字旁必朱书平上去入字,使不误于方音。每授若干,必限令读百遍,以百钱置书左而遂传之右。既足则令少憩,然后再授如前。”而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教条》中对诵读有着更严苛的规定:“必正心肃容记遍数,遍数已足,而未能成诵,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在古人看来,这背诵不是迂阔,而是一种读书的功夫和定力,是一种心神高度专精的求知境界。通过反复的背诵,来体会书中的微言精义。通过大量的背诵磨练,形成一种对古代语言的认知接受模式,从而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极大的飞跃,达到一种不同寻常的高度。只有这样,经典才能真正融入生活,当学生熟悉了这些经典的文字,随着学力的提高和阅历的增长,其中的意蕴自会随时随地得到阐发,而所谓的分析解读,即使是大家名作,也难免是囿于阐释者自身学术背景的一孔之见,会对学生全面把握全文产生遮蔽和干扰,也无法使初学者领悟到古文的简洁流畅的自然之美。

三.传统教育重视教材编写与诵读背诵相适应

古人一般三岁、四岁开蒙,进蒙馆,以识记和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要内容。六岁至八岁进学馆,主要任务是读经,读原典的“四书五经”,朗读背诵不解释。十二、十五岁入官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解经。由此可以看出,在15岁以前学习的内容都是背诵。古代一个读书人从3岁开蒙到15岁,大约要背诵30-50万字。为了适应背诵,其教材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初级蒙学教材,从我们今天来看,首先能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年龄结构、知识程度,将识字教育、基本知识教育及伦理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合一”。其次,蒙学教材在编写形式上采用整齐押韵的形式,文字简练,句式简短,节奏明快,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如《三字经》全书1248字,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数成句,句式简短,隔句用韵,结构整齐。《千字文》全文125句,1000字,四字为句,没有重复字。《急就篇》用三字、四字、七字句,句式整齐而又不呆板。三字句和四字句隔句押韵。七字句每句押韵。《千字文》是每两句为一组,每组双句均押韵。第三,在内容上则兼具故事性、浓缩性、知识性、教育性。如《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十二个字,两个故事,并且人物、情节、意义清晰完整。

四.传统教育特别重视熟读背诵对写作的意义

元代程端礼在《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谈到作文要读韩愈的文章时说:“日熟读一篇或二篇,亦需百遍成诵,缘一生靠此为作文骨子也。”“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诵读与写作的关系。加强诵读教学并非只是为了阅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写作。这正如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熟读背诵是为了强化对语言的认知接收模式,是为了在写作时将这种语言认知模式不断内化。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的程度,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千赋,能为之。”的道理。

如上种种,都是语文教育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而恰恰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现在的语文教学理论同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相对照,存在着极大的背离元素。因此,现在亟需借鉴传统语文教育中那些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来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

上一篇:健康教育课堂范文 下一篇:廉洁教育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