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素养范文

时间:2023-07-03 16:20:24

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1篇

在西方文化泥沙俱下涌入中国的今天,让学生构筑起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该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

一、与传统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拓展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

从当前世界的教育趋势来看,各国都很重视传承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影响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二、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

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指的是把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和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古人曰:“和易以思。”,只有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主动,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故应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收获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要责任,要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必须经过再加工、再分解传递给学生。我们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挑选出来提供给学生。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升华,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古人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古人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思想逐渐摆脱浮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2篇

一、正确认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泛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传统文化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在中国的地域内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反映华夏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其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它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文明的重要标志。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为我们后世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如:中药、书法、蜡染、唐诗、宋词、元曲、长城、华表、园林、古塔、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甲骨文、兵马俑、景泰蓝、中国结、红灯笼、金元宝等等,它们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

二、对幼师生进行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意义

幼儿阶段是吸纳外界知识最快的阶段,孩子耳濡目染的一切对他们今后成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幼儿初步感知世界的黄金时期;是开发幼儿潜能,塑造幼儿心灵,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奠基阶段;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一生的“底色教育”。良好的学前教育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全民素质提高、民族强大的的根基。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忠孝仁义、礼仪廉耻、博爱包容、和谐共存、律已修身、自强不息等传统观念告诉孩子,在孩子幼小的生命中注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内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作为为幼儿教育输送师资的幼儿师范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充分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精髓,以善良的人性、健康的人格为指向,培养学生最终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拥有独立、成熟、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是幼儿师范教育的美好的憧憬目标。

三、幼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幼师生大部分为初中起点的学生,文化成绩都不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起码的了解和认识,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也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对中国文化态度冷漠,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足,“去中国化”倾向明显。许多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的经典的名著一问三不知;数不出二十四节气更不知道他们的来源;不了解中国的天干地支的纪年法,对灯谜、对联等传统的文艺活动不知如何着手;汉字书写潦草混乱;衣着打扮过分的追求时尚和潮流缺乏一定的文化品位。道德素养方面更是让人担忧,有调查显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传统道德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自私自利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班上的事情有利就趋之若鹜,无利就退避三舍;不讲诚信弄虚作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是屡见不鲜,求职简历弄虚作假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一定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不少学生在实习期间不打一身招呼一走了之,遇到不顺心的事不是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想办法解决,而是通过自虐、自残乃至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四、潜心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思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占去了学生的大量的时间,其次是教师没有很好的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第三是教材没有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第四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五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第六缺乏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等.作为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深感要解决这些问题困难,但我们不能不去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哪怕改变一点点,都总比一点都不改变好.虽然学生的文化基础差一点,思想上多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他们吸收知识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性格和人格的可塑性还是满大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很快的,笔者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观察,发现有的很多学生通过教师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改变是很大的。有的学生进校时方音很重,但毕业时普通话测试却能达到一级一等或二级甲等的好成绩;有的学生进校时背不上十首古诗,但是经过三年的努力,大部分学生能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等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能熟读或背诵《老子》、《论语》、《孟子》、《孝经》等经典著作中的大部分篇章;许多学生进校时书写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经过三年的训练能写一手干净规范漂亮书法的同学不在少数;包括学生的身姿仪态方面只要我们教师注意教育和引导改变都是很大的;在思想方面在转变也是很大的,有的学生进校时性格逆反、性情乖张暴烈,但经过老师们的教育和引导,有很大的转变,能自我约束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有的学生实习期间省吃俭用能够攒上几千元贴补家庭,很多学生所以有学生毕业时感叹就读幼儿师范学校的这三年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这三年他们感觉自己有脱胎换骨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精神的、物质的、情感的、伦理的、责任态度的、道德意识的只要我们是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就能从中挖掘出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品质,诚信仁爱的民族品质,修身正己的道德标准等等。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结晶,是幼师教育的宝贵资源,一般来说,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不会太差,并且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比较强。

五、以教材为依托做好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现在大多幼儿师范数学校和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的教材,这套教材的特点是重人文性轻工具性,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套教材把语文学科分为,《幼儿教师语文教程》、《幼儿教师语文素养》、《幼儿教师口语训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几门课程,本套教材体现幼教新理念、新思维和反映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围绕’增强素养,提升技能,促进就业,着眼未来发展需要,体现“正心、乐学、励行、怡情”目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思想性于一体,展现幼儿教师教育特色。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利用网络媒体资源丰富教材内容,精心打造语文教学的精品课程,用自己深厚的文化修养,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崇高的人格魅力、乐于奉献的精神引领学生,教育学生。以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核心,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点滴积累的渐进过程,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主要的阵地,创造有生命力的精彩课堂,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期待、有所领悟、也有所表现。笔者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把自己所担任的两门课程,精心的编成专题。如《语文素养》二十讲,按教材内容顺序大致分为习以修生、师以成长、境以发展、诲人不倦、文行忠信等;《语文教程》十四讲,往事追忆、理想责任、女性天空、山川撷英、智者箴言等,打破原有逐篇讲解的模式,以单元主题方式和学生分享阅读单元所选作品拓展课外阅读。根据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与幼儿教育著作。在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又为学生生未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通过媒体网络班级QQ群、微信等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一些优秀做法

通过媒体网络班级QQ群、微信等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一些优秀做法,共享他们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推荐一些大师级水平国学经典讲座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国学经典的诵读比赛活动,读传统经典的读书征文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又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总之,怎样提高幼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语文与其他学科相比承载着更多更丰富的文化内函,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跟多的责任和义务静下心、沉住气、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潜心研究、积极探讨,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优秀素养;培育方式;国学经典

近年来,社会上开始出现“国学热”,以多种教育模式开展国学经典的教育,旨在提高儿童的传统文化素养。笔者认为,这不仅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同时也提示当前学校教育体制,应该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儿童素养培育的一部分,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方式。“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资源,但它又处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儿童如同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他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结合学校教育模式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可以发挥更好的培育效果。

一、潜移默化、点滴浸润

“国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书面内容”,可以实现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完美集合。同时,根据“文化”的一般属性,不应强调儿童在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中“掌握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而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兴趣培养上,让他们爱上传统文化,并自动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第一,结合教学日常展开经典诵读。诵读是儿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国学经典著作中,有很多关于优良品德的描写,如《三字经》中,就蕴含着许多道德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同时,诵读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学习实践,个体诵读可以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提高记忆力,集体诵读可以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让个体更好地融入集体。第二,敦促儿童养成主动写作习惯。“读与写”的结合能够培养儿童持之以恒的精神,写作同时也是消化、理解国学文化体系中优秀资源的重要途径。写作的内容不应要求过高,可以是简单地抄写诗词歌赋,也可以是成语解析,教师在点评写作内容时,也应该注意国学经典内容的融入。第三,构建校园传统文化实践机制。校园是一个群体聚集的环境,同龄人之间具有一定的默契,借助学校机制便于组织、管理的优势,构建一个传统文化实践机制,能够将“强调”变成“日常”,并形成一定特色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方式。例如,改变传统的上课问好方式,将“老师好”换成“先生好”,将鞠躬礼变为拱手礼,同学之间的称呼也可以变为“年兄”、“年弟”,这样既促进了国学文化氛围的构建,也便于儿童快速进入角色,当教师再提出传统文化的相关要素时,儿童的接受效率更高。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儿童由于自身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外界事物缺乏有效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但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所见、所听、所感的对象都会转化自身的行为。因此,老师和家长作为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应该担负起“榜样”责任。一方面,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在脱离了教育环境之后,更要以身作则,时时刻刻都应该避免做出“坏榜样”。“言传身教”不限于课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例如,学校环境中要求儿童彼此爱护、相互谦让,因为玩具、食品等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来教育儿童,让儿童学会“谦让知礼”,当然,为了强化这种教育机制,教师还应该及时作出补偿和奖励,为主动谦让的儿童提供相应的玩具或食品。家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同样存在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契机,如来了客人要打招呼、懂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以身作则”所发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效应更加明显,儿童的思想比较单纯,一种刺激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必然会成为习惯养成的驱动力。例如,家长平时用大量的思想道德故事教育儿童,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违反,这必然会导致儿童的跟随;又例如,教师教育儿童珍惜粮食,那么自己在吃饭的时候必须先把米粒吃干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进而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立足校园、构建环境

“性相近、习相远”,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后天影响很大,其作用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禀赋。立足校园展开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环境的构建,可以随时随地对儿童进行熏陶。第一,营造国学氛围。狭义上的“国学”即古文言知识体系,包括诗词歌赋等内容,在文化表征上与现代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语言环境和书写环境造成的,习惯普通话和白话文的儿童,很难再回归到用毛笔写字、用文言文说话的程度。但相应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广泛地存在于此类典籍中,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素养培育,就必须营造一个“相对地”国学氛围。例如,古色古香的走廊、笔墨书香的教室等。第二,打造国学生活。在日常中“之乎者也”的表达方式没有施展空间,隔断了“学以致用”的教育连接,可以营造儿童国学生活化的环境,让儿童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一定对象的情况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用古文言说话,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等,应用这种方式加以强化教育内容,将已经远去千年的传统生活“穿越”到现代来表现。

【参考文献】

[1]钟樱,周刚.培育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4:79-81.

[2]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23-28.

[3]张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3:112-114.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4篇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仰望历史的星空,那举世闻名的传统文明还在星光闪烁,熠熠生辉。认识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一、注重读写,感悟积淀

读和写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读,是人们有效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是以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是一个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写,是把人们思维活动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表情达意的外部语言的一种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写作,能更准确、严密、快速地反映身边的客观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注重读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更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形成文化积淀。

1让感悟贯穿学习的始终。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像是一条线,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感悟是读者把所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的一种思维活动。感悟是了解事物本质含义的能力,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来体会文本资料带来的心灵感应。

2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中引领感悟,能使读更加有目标、有层次、有质量。如《矛与盾》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在指导诵读时,可用在文中标间隔号的方法强调语句的停顿,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简约精练的美,感受文章诵读时的节奏美,品味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

二、多元学习,形成内化

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注重“基础训练”的教学长期以来是以读读、写写、练练为主,枯燥乏味,缺乏情趣。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情趣,还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很不利。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积淀传统

文化,单靠几本教材,依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形成内化,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1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较好地利用教材资源。如利用“语文园地”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成语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成语典故的奇情妙趣;“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旨在让学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奇情妙趣;“趣味语文”则从阐释、概括各种常见专用“语文”的角度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奇情妙趣。

2在参与和激励之中熏陶感染。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甚至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在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就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时,要施予个性化要求,把握好弹性尺度,争取使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在参与中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真心赏识学生的每一点成功,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传统文化的凝练典雅,会像甘露“润物细无声”,在学生觉得神奇而心生向往的同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会不自觉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引经据典,日复一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下内化成自己的气质魅力。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金沙小学;传统文化;幸福国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我们认为,重视国学不是捡回过去的东西,而是要面向未来,继往开来,走出一条适合现代化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途径。因此,**市金沙小学提出了“幸福国学”,希望通过努力,使金沙小学的每一位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点滴浸润,文化养成

儿童学习国学的重点不应该是“学”了多少、能背多少古诗、能讲多少古文,而应该是让他们了解国学、喜欢国学,自觉地在生活中运用国学,让国学的精髓浸润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成人后仍能对国学津津乐道,仍能保持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一)经典诵读,养成与清晨共舞的生活方式

经典诵读是儿童认识国学的良方,文化养成需要持久浸润。学校利用每天早晨一刻钟时间,让全校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并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提供诵读内容,编选涵盖国学各类经典的教材。同时,为激发儿童兴趣,学校鼓励各班创新各种有效的诵读形式。有的班级采用轮流负责的方式,由学生准备每天的诵读内容,向全班推广自己喜欢的诗歌;有的班级编排有趣的国学故事短剧。在星期一的全校升旗仪式上展示。学校还在校门处搭建了舞台,每个班轮流在此激情朗诵。开放的展示区使儿童早早地来到学校,随到随读,早到早读,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虽不能任意进出校园,但仍会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煞有介事地诵读先贤经典,这里也成了面向社区进行国学传播的窗口。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读经典悄然成为金沙小学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年级二班的吴怡逍把《弟子规》《三字经》当成“知心朋友”,不仅能倒背如流,而且还将其作为劝说别人的最新武器,所到之处无所不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学妹妹”。有一次,妈妈要打她,她抗议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你干吗要打人?”妈妈只好笑着放了手。她说妈妈胖,妈妈生气了,她对妈妈说:“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你这样子下去,好朋友都要跑光了,在你身边都是坏人了。”妈妈听了,连气也不敢生了。期末考试之前,妈妈对吴怡逍说:“如果你考3个100分就带你去旅游。”吴怡逍答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你考3个100分试试!”妈妈愣了一下,说考不出来,吴怡逍这下更得意了:“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自己做不到,为什么要要求我呢?”这样一问,妈妈哑口无言了,只好修改了旅游条件。《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听说了吴怡逍的故事后,专门采访了她,她的专访文章足足占了大半个版面,她一跃成为金沙小学的“名人”。

(二)经典与写作,丰富学习的内涵

课堂教学是国学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中渗透经典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做法,其中,写作教学是学校研究的重点。学校将经典诵读与写作相联系,开展经典与写作的课题研究,发掘传统经典的精髓,内容涵盖成语积累、故事与交流、名句欣赏、诗歌与创作等。更有意思的是,孩子们将写作与金沙文化联系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对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的来历、背后的故事进行大胆构思,写出一篇篇精彩的“儿童版”金沙传说,加深了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丰富了作文的内涵与外延。

金沙小学中、高段学生每学期都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金沙文化的创作活动。有的学生演绎与金沙有关的成语故事,有的学生给古蜀传说来个“新编”,有的学生还在参观了金沙文物以后对精美文物背后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一篇篇精彩的作文,让人拍案叫绝。二年级孩子田宇在作文《太阳神鸟》中说“相传在遥远的古代,古蜀大地是没有冬天和秋天的……”;四年级孩子徐萌杨在《金面具》中则认为古代的金沙应该有金沙神庙……孩子们这些看似奇怪的想法,难道不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吗?这,或许正是成人所缺失的。

(三)编演金沙剧,体验古蜀文化

金沙遗址以磅礴的气势、瑰丽的色彩如歌而至,引得惊呼一片。**市花巨资打造了成人版《金沙》舞台剧,在各地巡回演出,受到好评。金沙小学从教育的视角出发,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编写了金沙小学儿童版金沙剧,大家自己排舞、制作道具,在学校舞台上展示,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次上演金沙剧,全体家长都会安排时间来到校园,社区代表们都会自觉来为孩子们加油。

在大家的关注下,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舞台剧相关的文本写作、美术、手工、主持、表演、舞蹈等逐渐形成学校特色选修课程。孩子们自制道具的难度最大,大家把成人版金沙剧的宣传海报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中寻找灵感。孩子们用蓝色塑料薄膜为主体,用彩色纸为花边,做成了漂亮的斗篷,不仅便宜,而且在活动时更轻盈;他们用纸板做成船的侧面模型,提着“船”滑行更省力……

这些细小的“创新”,是对团结协作、节俭美德的诠释,是对古蜀文化的体验式学习,它们给予孩子的是成功的荣誉感。金沙小学校本儿童剧不再仅仅是一场表演,而是发展为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综合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步形成金沙小学“幸福国学”系列校本教材,让国学教育在金沙更有序、更持久。

(四)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共建,编写《金沙探秘》

金沙小学和金沙遗址博物馆比邻。学校抓住这一优势,开拓途径,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建成“文明共建单位”,签订了文化共建和约。遗址领导对学校发展给予极大关注,很多遗址文化资料都向学校开放。两年来,金沙小学教师和学生一次次踏进金沙遗址博物馆,与精美的文物亲密接触;也有许多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金沙小学,为孩子们讲解文博知识。在博物馆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课题组,编写金沙小学“幸福国学”系列校本课程的《金沙探秘》他分册,在各年级开设校本课程。

《金沙探秘》内容丰富,有金沙遗址建筑、主要文物的特点介绍,也有**著名景点、名吃等民情风俗的讲解。《金沙探秘》与同学们见面后,立刻受到了大家的热捧。孩子们认真阅读教材,对家乡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身边常见的事物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现在,金沙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流畅讲解金沙遗址博物馆两件以上主要文物的特点。2009年5月12日,金沙小学20余名学生在震后一年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担任义务小讲解员,太阳神鸟金箔、金面具、玉琮等一件件精美文物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辉映。孩子们清晰的讲解、活泼的面容迎来了参观者的好评,连专业讲解员也说:“小朋友们太厉害了,看来我们得加油了,不然就得转行了。”

二、文化引领,环境熏陶

素质养成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各种因素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学校教育层面,首先要构建涵盖传统文化的学校文化,用学校文化大环境来熏陶孩子;其次要建设体现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用幽雅的物质环境来感染孩子。

(一)营建国学氛围。构建生态学习乐园

金沙小学虽然是一所建校仅两年的新校,但是她却诞生在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蜀金沙遗址旁,作为这一知名文化社区内唯一的学校,必须肩负起“传承文明,发现未来”的责任。学校立足金沙文化,提炼出“追逐梦想,从心绽放”的办学理念,以“开放、探究”为主题,营造了人文、科学、生态的校园环境,以自身特有的影响力潜在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果。

金沙小学构建了开放式图书馆。在宽敞的走廊里,学校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立柱、墙面、墙角等空间,建成各种书架、阅读台、阅读角、展示架。走在走廊里,孩子们就如同来到书的世界,随地坐下来就可以取书阅读,文学、美术、音乐、历史、地理……畅游书海的乐趣在金沙小学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同时,学校建立了富有现代色彩和技术的国学教室,孩子们来到这里,既能感受浓郁的国学氛围,又能使用现代手段来学习经典,乐在其中。

(二)开展金沙故事会,让国学走进生活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是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指引孩子具体的生活实践。学校开设“金沙故事会”讲坛,由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共同搜集经典故事,包括成语故事、历史故事、名人故事、佛学故事、传说故事等各100篇,共计500余篇,以学生为主,向学校、社区宣讲、演绎经典故事。金沙故事会不断发展,孩子们还把故事编成舞台剧,穿戴上各色服装,制作各式道具,以舞蹈、歌曲、朗诵等多种形式去展现故事。2009年6月,金沙故事剧伴随“国学进社区”活动,走进同德社区,为居民带来了精神食粮。

我们希望以讲经典故事的方式,宣讲故事里蕴含的传统哲理、传统美德,浸润孩子和成人的精神世界,让传统文化走入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以学校为主、面向社会的积极的文化浸润方式,学校既是传播文明的窗口,同时也是社会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良好阵地。在学校一家庭—社区的共同参与下,国学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其教育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三、言传身教,成人垂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人在积累知识、掌握技能等方面有优势,教师、家长、社区人士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激发孩子对国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文明社区。

在当今,要求教师或家长当圣贤君子,当德行的典范,是相当不容易的,但能读经的父母、教师,应该在日常行为上作出表率。所以,我们倡导教师读经典、背经典、用经典,号召家长和孩子共同走进经典。在经典学习中,师生应该是同学,因为国学内容涵盖非常广泛,需要师生共同去探究。另外,整体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学校在用传统文化丰富教师精神世界的同时,要求教师对国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学会运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将国学思想更科学、合理地讲述给学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在经典教育中表现得尤其突出。黄莺老师为了上好《伯牙绝弦》一课,除搜集了大量教学资料,精心制作课件外,还查阅了很多古典诗词资料,整理出二十余首与单元主题“山水情”相扣的诗词。课堂上,老师信手拈来,孩子们诗意激荡,伯牙和子期相知相契的情怀得到充分阐释,下课了,孩子们还不忍走出教室。课后,黄老师谈到。其实上这堂课本身是没底的,因为没底才去“充电”,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6篇

一个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足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说:“用火烧也是个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

第三个说:“撒上生石灰连根都烧掉。”

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吧,按照自己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见我,除掉的,就不用来了。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他们都没能用自己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令他们惊讶不已的是原来相聚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地边上立着一块木牌,上面有这样一句话:“想要根除荒地的杂草,就在上面种满五谷。”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在学生的心田里播种美德长满五谷,那邪恶之草便没有生长的环境,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心田里长满五谷?我们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民俗、诗词歌赋、孝文化。

一、调动学生兴趣,苦练钢笔字

我自幼喜爱书法,从教以来,练字不辍,对写字的技法颇有心得。如今我的书法爱好亦有“用武这地”,辅导课上,看到学生一双双渴望而又热切的眼睛,我似乎又找到了初次走上讲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指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体增加了学生的审美,王羲之的人品影响了学生的心灵。

二、乡风民俗育心灵

乡风民俗是地方历史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学生长期在这种传统民族文化历史的浸润下,自然而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罗庄特色,在专业老师带领下,我们学生如鱼得水般对本地“陶瓷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罗庄陶瓷发展的历史,了解罗庄的过去和现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传承了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利于利用多方面教育资源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三、让“孝”扎根心灵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传统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渊源,她像一朵奇葩馨香了炎黄子孙的美丽人生,并以此为基成就了古老的五千年文明。临沂王祥故里,孝文化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充分利用校本教材《书韵》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培养学生孝心。“冬日乡屯鱼鲜见,王家逸事亦奇哉,解衣竟向池中卧,泼刺双鳞跃上来。”这首感人肺腑的小诗记述了东晋王祥卧冰求鲤,孝奉百般虐待他的继母朱氏的动人故事,时光走过了1600个春秋,但孝圣王祥的至孝善举却一直深深地感动着孝乡人,并奉为传家之宝,代代相承,致使这里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王祥故里的临沂二十中学,开展孝道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生命教育缺失,感恩教育缺位,心理发展缺憾,习惯养成缺漏”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强化学生“致孝博爱,孝爱并行,孝在家庭,爱在校园,感恩父母、老师,回报社会”的意识,使孝道教育根深沃土,生根发芽。

四、经典诗文诵读,提升学生文化品味

经典诗文是酒,历久弥香,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因此,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古诗文,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点内容。

(一)编写教材 教材编写本着“六二二制”原则:诗占六成,词占两成,古诗文占两成。在探索实验的基础上,编成《诗韵》、《书韵》两书。《诗韵》主要收录古代优秀诗、词、曲;《书韵》收录古代美文。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并且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他看来,讲学问修养,必须要读诗。“诗歌是人类的母语。”

七年级:每周诵读二首古诗词。八年级:每周诵读二首古诗词,一篇美文。九年级:美文鉴赏。

学期末,精心排练“经典诵读”节目,在学校“艺术节”上展示。诵读 《论语》《道德经》。《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关心治学、从教为政、品德修养、思想方法等方面的言论,言简意赅,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同学们生在“圣人故里”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不懂《论语》枉为圣人故里人。

为此学校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即便是课间也能举目见《论语》,再加之每天诵读积累,更使得同学们能知之、好之、乐之、行之,实实在在地学会做人。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7篇

干部文化素养干部培训传统文化课程文化素养是新时期干部基本素养之一。干部文化素养不仅影响着干部自身的道德水平、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还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干部应积极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提升干部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描绘了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美好蓝图。同志在十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认清和担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这一使命和角色,就要求干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综合的,他包括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认知水平、为人修养等。一个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人,对文化有着天然的感知力,对文化建设有着内在的驱动力,他会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位好手。相反,一个文化素养匮乏的人,对文化的反应是迟钝的,对文化的理解是肤浅的,又如何要求他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建树。因此,提高文化素养不仅是当前干部努力的方向,更是文化强国的前提条件。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干部良好文化素养的沃土

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化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干部文化素养的一方沃土,能源源不断地为干部输送精神能源、智力给养。干部要学会通过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三、干部培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策略

在干部培训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干部培训学校既应该成为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同时也应该成为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一)强化干部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遗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志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干部应充分认识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学习工作中自觉学习传统文化,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自身文化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合理设置传统文化培训课程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良好的品德是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同志在中央纪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中华民族一贯倡导为官要修德,《尚书》就有“德唯治,否德乱”的记载,《论语》里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许多优秀文化都蕴涵着为人处世之理、治国理政之道,储藏着陶冶性情、净化灵魂的巨大能量。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主张,无不为干部道德修养提供了方向。干部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宝库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也有许多值得后人吸取和反思的沉痛教训,这些都是治国安邦的宝贵财富。《战国策・赵策一》说:“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新唐书・列传二十二》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反思历史,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继承历史,汲取成功的经验和智慧,按照历史规律想问题、作决策。

3.学而不思则罔

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体现了先哲集体或个人的思维过程。干部多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习先人思维方式,撷取哲人思想火花,对形成正确的观察思考角度、养成高水平的处理能力不无裨益。具有了较高的思维水平,干部看问题就能入木三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能高瞻远瞩,见到别人所未见;就能增强判断力,提高决策力。

4.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着深厚文化涵养的干部,其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审美情趣往往高雅不凡,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从而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和感召力。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同志参加各种国际国内活动的讲话、发言,几乎每次都要引经据典,他的讲话深入浅出、文雅厚重,既展现了他政治家的风度,又展示了他博学多才的学者气质。主席也喜欢引用经典诗文,如针对外界对于金砖国家的一些质疑,他分别用“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独木不成林”“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回应,意蕴深邃又文采斐然,展现了他从容大度的个人魅力。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培训课程需精挑细选,培训模式则要灵活多样。聘请专家讲座,跟随专家畅游文化海洋,鉴赏文化珍宝;开展学生互动研讨,思想在研讨中碰撞,智慧在研讨中闪光;播放《探索》等纪录片,追溯历史,寻找真相;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获取信息,如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考察参观文化基地,亲历其中,直观感受等。丰富的学习模式让干部多角度感知中华文明精髓,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进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十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干部理应身先士卒,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潮中去,扛起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大旗。干部培训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干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建民.为政之道: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文化素养.群众,2010,(09).

[2]卢欣欣.领导干部要从国学中学些什么.领导科学,2012,(1).

[3]尹杰钦.领导干部道德素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题[J].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8篇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文死谏,武死战”,“不淫、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义;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但是,从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眼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

如今因特网的出现、网吧的开设,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当然网络里健康的可学的东西甚多,这毋庸置疑。但是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进行网上聊天,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寻求视觉刺激。更多时间是在虚拟世界里生活,以至表现为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甚至表现为对父母不尊重,轻者出言不逊,重者离家出走。还表现为追星热,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等等。更谈不上知道孔子、孟子、韩非子是何许人也。

那么作为一名当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理应让学生明确认识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教师身上得到传承,得到发扬光大。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承担育人的任务,它要培养人的修养,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如高一年级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阿房宫赋》等;高二年级的《逍遥游》、《五人墓碑记》、《陈情表》等;高三年级的《报任安书》、《屈原列传》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二、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读经典。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课本剧表演,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生 传统文化 素养 缺失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17-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包含着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但它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对它的继承是当代人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在当代的高职生身上往往缺少这些营养,本文就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表现、原因作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求同仁赐教。

一、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笔者对广西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年级既有一年级,也有二年级、三年级,调查的专业既有文科类专业,也有经管类专业,还有工科类专业,样本是比较真实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850份,有效问卷 2783份,回收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2.77% ,本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践行、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等四个方面,此次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情况

我们就高职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四书、五经、六艺的了解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具体见表1、表2。对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老子、庄子、墨子、董仲舒不了解,曾读过《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的人较少,分别是7.8%,15.2%,28.4%,32.5%。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是知之较少,甚至不知,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缺失传统文化成分。

(二)对传统美德的践行情况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概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一个和谐、互爱、理性的社会有促进作用。当代高职生对传统美德践行如何,我们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等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助人方面和诚实守信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但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够履行。在其他美德的履行情况则不容乐观,有部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较紧张;有些同学对人对事不能公正合理的对待,而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部分同学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对长辈、老师失去了最基本的礼貌,进办公室不敲门,穿拖鞋;有的同学处事不理智,易感情用事,对待父母不是敬奉而是苛责,对待兄长缺乏应有的尊敬;有的同学有时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的利益。还有的同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埋怨对方并积极进行反击,甚至动用武力解决,对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毫无包容之心,做事缺乏果断,缺乏谦让,凡事都要争。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见表5、表6)

由表5、表6可知,高职生对传统文化持认同的态度较高,有67%认同或非常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有30%多的表示不认同。表6所示,有45%的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但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没有主动去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你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有8.35%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全盘继承;60.4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25.63%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时间久远,内容飘忽,没有必要继承;16.54%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也不认识。

(四)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获取某一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见表7。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帮助问题,5.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8.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30.5%学生认为帮助不大,12.5%的学生没有感觉。

二、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笔者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当下对中国社会包括高职生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减少,高职院校又是最后一批招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基础较差,在搞研究、学理论方面高职生比不过本科生,他们在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学到一门技术,将来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导致许多高职生在学校学习中只关心经验积累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2.浮躁心态导致学生对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随着科技、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进行大的调整,社会氛围充斥着浮躁之气,部分高职生存在浮躁心态,他们做事无耐心,沉不下去,做什么都图来得快,不费劲,不费时就好。而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哲理深奥,需要用心体验,用脑思考,对于浮躁的高职生来说学习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心理上极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一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不少家长的意识里,家庭教育的成功似乎就是小孩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优秀、考上重点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所以家长们关心较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而对小孩的品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小孩进行一些中国传统美德教育就更少。二是父母自身水平。父母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孩子学习的一种资本,目前高职生的父母大多数是50后、60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很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因素。第一,中小学应试教育所引致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一直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考试分数的多少,随之而来的课程设置是考什么学什么,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考试的内容,学生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认识误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技能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不是说不准确,但由于人们理解的不准确,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做法,把高职院校当做“职场训练所”,在教学上基本上是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缺乏主动性,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就欠缺。第三,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据了解不少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部分。公共必修课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概论、道德与法律修养),计算机、英语、体育、心理素质训练、军训等课程,公共选修课理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教师资源的短缺,开课教师只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特长而非学生的需要开设的课程,一般较少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机会就较少,导致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缺失。第四,高职院校师资薄弱,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趋向年轻化,他们本身就没有较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自身传统文化功底肤浅,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也影响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3.社会因素。第一,社会用人标准的偏颇。从近年来企业招人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掌握一门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英语口语的人比较受到企业的青睐,而技术一般,综合素质好的学生找工作则并无优势,这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第二,快餐文化的影响。所谓快餐文化是只追求通俗、速成,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网络的发展,快餐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受到冲击。

三、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之策略

(一)学生个人层面

要提升高职生传统文化素养,学生本人是关键。高职生首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价值观。其次要学会自我调节,使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如此,要静下心,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把它转化为自身的营养。

(二)家庭层面

1.转变家庭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样,一个人修养也应从家教开始,因此,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父母要把成人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特别是要让小孩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相关内容并将其继承和发扬。

2.父母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起好表率作用。作为父母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传承好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中体现传统美德,做好子女的表率。

(三)学校层面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爱因斯坦说得好:“我们切莫忘记,单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因此,高职教育的理念不应是只给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即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是育人,而非制器。

2.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课程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学校应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完备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首先,开设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如大学语文,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开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选修课,如以中国古代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课程,开设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鉴赏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从中得到丰厚传统文化的滋润。

3.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深度。首先,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多渠道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进行学习,或是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造就一批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制定相关政策,邀请校外文化名人,名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充实教师队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4.拓宽传统文化教育渠道。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开通校园网络、BBS、博客、宣传教育专栏,通过一些影视节目平台宣传传统文化,让校园充满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使学生可以从多方面真正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正如张岱年所讲:“如果一个民族具有优秀文化传统,而人们对之无所认识,也就无从萌生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

(四)社会层面

1.完善保障体系,确保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所谓保障体系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章立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具体的措施,如“完善名城、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条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实施办法;保证传统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如建立统一机构,交流传承经验,宣传传承典型,营造社会氛围等。”

2.政府利用传播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当代社会传播媒介资源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媒介: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又有现代的传播媒介:个人博客、QQ、电子期刊、视频网站、移动电视等,高职生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是来源于影视、网络等媒介,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各个媒介资源进行整合,并根据各个媒介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报道,营造一个浓厚的传统文化宣传氛围,唤起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3.完善人才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型、经济型人才,因此,应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强调专业技能水平,也要考虑人的品质,即德才兼备,而且应把品质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能力超强,如果他的品质不好,他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性就越大,一个人的技能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但一个人的品质一旦形成也就难以改变。

综上,高职生传统文化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各界要想方设法提升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之较好地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正如张岂之所说:“作为中国的学生 ,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 ,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段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传承体系建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基金项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LSZ2010C004)

【作者简介】罗箭华(1966- ),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硕士,柳州师范高等专科高校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文化素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提升;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多年历史精华的积淀,人们常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更是支持着炎黄子孙不断进步的根本。而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不可小觑。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中国文明为什么在其他三大文明相继消亡之后依旧没有被掩埋在历史的洪荒之中?我认为,在中华五千年形成的政治制度、文化造诣、精神产物以及物质文明中,一代代炎黄子孙能够摒弃糟粕取其精华,将其发展且发扬光大的原因便在于总能够找到合适的、能提高自己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最佳路径。但现阶段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本来就导致大学生在中学时不断接受来自书本上呆板的知识和只训练与考试匹配的习题,无法接触到关于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步入大学后,由于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行纯职业化教育,可有可无是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面临的最大的窘状,高校忽略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起不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大学生们逐渐失去了承担华夏文化传播的这份责任的意识。

第二,盲目追求西方文化浪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关于这点,最有力的体现便在于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人愿意过重阳节、中秋节,反倒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倍受追捧和热爱。面对西方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固然可以学习借鉴,但由于大学生没有社会历练的经验,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国外的学校优秀,国外的教育体制完善,国外的文化经典才是精粹,等等言论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有过度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不愿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崇洋则会其失去本心,造成年轻人群体逐渐跟风,最终导致传统文化被“冷落”。

第三,科技产物剥夺大量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时间。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更新,其功能越来越全面,使用越来越方便,它们已经成为大学生身边不可或缺的工具。查阅资料、购物、娱乐游戏,一部手机都可以解决,大学生太多课余时间被消磨在对现代科技的利用中,学生逐渐缺少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失去了找寻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导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匮乏。

第四,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社会上有关传统文化的典藏少之又少,图书馆里的文化读本不过是简单罗列,有些内容又晦涩难懂,大学生缺少了解传统文化的媒介,政府没有鼓励相关单位到大学里出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没有给予文化应有的重视和扶持,使提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大大减弱。阻挡着一代人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原因远不止这些。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提高对大学生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视,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地生存,我们都该意识到,国家如果要谋求更高更远的成就和发展,传统文化素养绝对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装备的最坚硬的铠甲。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以下条件应是必要的:

第一,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吸收多元化文化同时,让大学生热爱传并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激励大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文化课绝对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鼓励大学生阅读经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有平台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传授太极拳、开展朗读文学经典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时时处处让大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增加从事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师队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困惑时,教师队伍能够帮助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第二,西学为己用,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大学生不能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席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吸收利用。当代大学生应该秉承这种思想,理性看待西方文化,不可偏执的一味随西方浪潮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多读经典,解其深意,从中感受到特有的文化魅力,始终坚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尊重祖国各地域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第三,不沉迷于科技产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有了独立思想的大学生,要学会自律,妥善安排游戏娱乐的时间,要以继承传统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为己任,主动学习。多去图书馆借阅传统文化书籍;不要只利用网络进行娱乐,多查问传统文化知识;多讨教有文学素养的老师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增进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识。第四,政府应积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政府应组织社会单位到大学进行宣传传统文化的讲座,宣扬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使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精髓,为大学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奠定基础。十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衰落或昌盛,也往往以传统文化的颓废和兴旺为精准预兆。传统文化是精神的载体,是民族的灵魂,身为大学生应该主动去了解和学习这古老并有内涵的独特的国家民族文化,提高自己的中华民族文化素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质量。

上一篇:班级特色文化范文 下一篇:德育教育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