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基金范文

时间:2023-02-28 05:23:34

创业投资基金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1篇

在美国,投资基金的法律称谓是“投资公司”,但1940年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主要是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与监管(当时尚未出现创业投资基金这类投资基金品种)。而且由于与证券投资基金相比,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未上市创业企业,无通过操纵市场损害其它投资者之虞;且主要以私募方式设立,较少涉及公众投资者权益。因此,美国并没有就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专门立法,而仅仅是针对“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特别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在1958年制定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因其受到政府特别扶植,故只能投资于一定规模以内的小企业)。此外,在1980年出台的《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后来《投资公司法》等法律的修正案中,对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作出了一些特别豁免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企业发展公司”(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以体现其“培育与促进企业发展”这一本质内涵,从而区别于从事产品经营的一般企业与投资于可流通证券的证券投资基金。后来韩国法律中的所谓“企业育成公司”,我国港台及新加坡等其它华语地区所谓的“创业投资公司”,也可以说是与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称谓一脉相承。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规范投资基金的有关法律,如《投资公司法》,将“公司”(company)这一组织界定得十分宽泛,“任何在法律上具有人格或不具有人格的组织团体”均可以称为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的种类也很多,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两大类。其中,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基金本身即是一个独立法人,所有投资者作为基金的股东,对基金资产承担有限责任。由于股东人数较多,基金规模通常较大。

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分为普通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合伙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被视为“人的聚合”,不存在“公司税”问题,因而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中,有限合伙公司又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介绍。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特点,是除了管理合伙人作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外,非管理合伙人均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由于管理合伙人必须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从而对管理合伙人构成一种强责任约束,使之真正对合伙公司运作履行诚信义务与责任,包括限制合伙公司向外举债的金额,将基金的债务限于其资产的范围内。由于非管理合伙人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又兼备了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只需对基金承担有限责任的优点。管理合伙人作为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经理人,其本身通常也是一个有限合伙公司,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合伙公司。由于它主要是通过专家管理优势和社会信誉优势来赢得委托者,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那样必须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信用保证,故其资本规模普遍很小。它在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也通常只有1%,其余的99%则由非管理合伙人认购。

“小企业投资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既可以按照一般公司形式设立,也可以按照合伙公司形式设立,其本身的运作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其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优惠贷款或信用担保方式赋予了它一定范围的受信权并在税收上予以必要的优惠,故其设立必须经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审查批准,投资运作必须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监管,以确保其真正投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小企业。

除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外,一些学者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和实业公司附设的所谓“venturefund”,也作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另外一种类型。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若其资本完全来自母公司,则由于不具备投资基金特有的“集合委托投资”特征,而不宜归于创业投资基金之列;而只有当其以自有资金与其它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时,所设立的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才能称得上是创业投资基金。事实上,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也是指的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全美创业投资协会也主要由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组成。

创业投资基金与创业资本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由个人分散从事创业投资,或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与实业公司以自有资金单独从事47《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4期知识长廊o创业投资(通常是通过一个附属机构)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但它们都只是一种非组织制度化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直接投资者”(directinvestor)。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基金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由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通过“集合投资”方式,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实现了创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机构管理”,因而是一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间接投资者”。

值得强调的是,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在全社会创业投资活动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相对富有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个人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资本,即所谓“天使资本”(angelcapital)就高达300~500亿美元,相当于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的10倍。但由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其投资的分散性和非组织性使之寡为人知,其具体的投资活动与规模更是无以准确统计。因此,我们目前通常谈到的“创业投资”,实质上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存在因而可以对其发展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

创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考据辞源,“创业资本”(venturecapital)与“风险资本”(riskcapital)是两个不同术语。其中的“venture”与“risk”虽然意义相关,但性质炯然相异。“risk”原本就作名词用,表示作为客体存在的“风险”,如“风险分析”(riskanalysis)。“venture”则最初用作动词,表示“冒险、敢于做”,作名词用时则表示作为主体发出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冒险事业”,含有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目的、实现目的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因素的感知,以及基于此所作出的行动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涵义。尤其是当其运用于企业创业和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这一特定的专业领域时,它更是赋有了特定的内涵,所表示的就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冒险行为”和“冒险事业”,而是一种从事“创业”和“创业投资”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创业事业”、创业投资事业”,可以直接用来表示“企业”。因此,应当结合特定的专业内涵,区分其有别于日常用语的本质特征。

“创业资本”概念起源于15世纪。当时手工业发展较早的西欧诸岛国,由于受地域所限,一些富商为了寻求到海外创业,纷纷投资于远洋探险,从而首次出现“venturecapital”这个术语。地理大发现之后相继建立起来的各类海外公司,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则直接促成了创业投资事业的萌芽。到19世纪末,美国的油田开发、铁路建设热潮曾吸引一大批富有个人,或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或直接将资金投资于各类创业项目。此后“venturecapital”一词即开始在美国广泛流传。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新兴中小创业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创业资本发展到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经过以上历史演进过程,“创业资本”也就越来越赋有了以下特定内涵:(1)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成熟企业的投资;(2)不仅仅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还通过提供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创业企业创业,以区别于单纯投资行为;(3)仅仅在企业的创业期进行投资,即当所投资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创业投资,因而有别于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与“创业资本”不同的是,“风险资本”(riskcapital)这一术语则是从风险属性角度对各种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本形态所做的描述。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投资”(riskin vestment)工具层出不穷,“风险资本”这一术语逐步被广泛运用于指称“所有未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与“安全资本”(securitycapital)即“已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对应。“创业资本”作为特指投资于创业企业的资本形态,则与“非创业资本”(non-venturecapital)即投资于成熟企业的资本形态对应。目前,一些较专业的词典就对它们作出了严格区分。

从风险属性看,由于创业投资(ventureinvestment)通常是以未做留置与抵押担保的风险性权益资本(riskequitycapital)方式进行投资,而且所投资的创业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故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往往是一种“高风险投资”(highriskinvestment)。其风险程度又因所投资企业所处创业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创业阶段划分与“广义创业投资”概念目前,美国创业投资界对创业企业的创业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但通常而言,可以相对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种子期:此时创业企业尚处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甚至是商业创意过程中;2)起步期:企业已完成产品开发过程但尚未盈利,需要资本支持以助其开拓市场;3)扩展期:企业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仍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与开发新产品来进一步开拓业务;4)上市筹备期或重整期:前者指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及社会知名度均达到相当水平,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之类的投资银行对其股本结构做些补充与调整,并协助其完成上市前的各种技术准备与业务公关工作后即可公开上市;而后者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风险、财务困难或是管理上的困境,需要通过资产重构、重组或引入新的管理团队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状况或改进经营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2篇

在美国,投资基金的法律称谓是“投资公司”,但1940年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主要是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与监管(当时尚未出现创业投资基金这类投资基金品种)。而且由于与证券投资基金相比,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未上市创业企业,无通过操纵市场损害其它投资者之虞;且主要以私募方式设立,较少涉及公众投资者权益。因此,美国并没有就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专门立法,而仅仅是针对“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特别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在1958年制定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因其受到政府特别扶植,故只能投资于一定规模以内的小企业)。此外,在1980年出台的《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后来《投资公司法》等法律的修正案中,对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作出了一些特别豁免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企业发展公司”(BusinessdevelopmentCompany),以体现其“培育与促进企业发展”这一本质内涵,从而区别于从事产品经营的一般企业与投资于可流通证券的证券投资基金。后来韩国法律中的所谓“企业育成公司”,我国港台及新加坡等其它华语地区所谓的“创业投资公司”,也可以说是与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称谓一脉相承。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规范投资基金的有关法律,如《投资公司法》,将“公司”(Company)这一组织界定得十分宽泛,“任何在法律上具有人格或不具有人格的组织团体”均可以称为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的种类也很多,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两大类。其中,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基金本身即是一个独立法人,所有投资者作为基金的股东,对基金资产承担有限责任。由于股东人数较多,基金规模通常较大。

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分为普通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合伙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被视为“人的聚合”,不存在“公司税”问题,因而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中,有限合伙公司又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介绍。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特点,是除了管理合伙人作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外,非管理合伙人均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由于管理合伙人必须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从而对管理合伙人构成一种强责任约束,使之真正对合伙公司运作履行诚信义务与责任,包括限制合伙公司向外举债的金额,将基金的债务限于其资产的范围内。由于非管理合伙人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又兼备了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只需对基金承担有限责任的优点。管理合伙人作为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经理人,其本身通常也是一个有限合伙公司,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合伙公司。由于它主要是通过专家管理优势和社会信誉优势来赢得委托者,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那样必须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信用保证,故其资本规模普遍很小。它在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也通常只有1%,其余的99%则由非管理合伙人认购。

“小企业投资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既可以按照一般公司形式设立,也可以按照合伙公司形式设立,其本身的运作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其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优惠贷款或信用担保方式赋予了它一定范围的受信权并在税收上予以必要的优惠,故其设立必须经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审查批准,投资运作必须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监管,以确保其真正投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小企业。

除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外,一些学者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和实业公司附设的所谓“Venturefund”,也作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另外一种类型。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若其资本完全来自母公司,则由于不具备投资基金特有的“集合委托投资”特征,而不宜归于创业投资基金之列;而只有当其以自有资金与其它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时,所设立的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才能称得上是创业投资基金。事实上,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也是指的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全美创业投资协会也主要由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组成。

创业投资基金与创业资本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由个人分散从事创业投资,或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与实业公司以自有资金单独从事47《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4期知识长廊O创业投资(通常是通过一个附属机构)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但它们都只是一种非组织制度化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直接投资者”(Directinvestor)。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基金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由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通过“集合投资”方式,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实现了创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机构管理”,因而是一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间接投资者”。

值得强调的是,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在全社会创业投资活动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相对富有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个人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资本,即所谓“天使资本”(Angelcapital)就高达300~500亿美元,相当于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的10倍。但由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其投资的分散性和非组织性使之寡为人知,其具体的投资活动与规模更是无以准确统计。因此,我们目前通常谈到的“创业投资”,实质上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存在因而可以对其发展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

创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考据辞源,“创业资本”(Venturecapital)与“风险资本”(Riskcapital)是两个不同术语。其中的“Venture”与“Risk”虽然意义相关,但性质炯然相异。“Risk”原本就作名词用,表示作为客体存在的“风险”,如“风险分析”(Riskanalysis)。“Venture”则最初用作动词,表示“冒险、敢于做”,作名词用时则表示作为主体发出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冒险事业”,含有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目的、实现目的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因素的感知,以及基于此所作出的行动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涵义。尤其是当其运用于企业创业和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这一特定的专业领域时,它更是赋有了特定的内涵,所表示的就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冒险行为”和“冒险事业”,而是一种从事“创业”和“创业投资”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创业事业”、创业投资事业”,可以直接用来表示“企业”。因此,应当结合特定的专业内涵,区分其有别于日常用语的本质特征。

“创业资本”概念起源于15世纪。当时手工业发展较早的西欧诸岛国,由于受地域所限,一些富商为了寻求到海外创业,纷纷投资于远洋探险,从而首次出现“Venturecapital”这个术语。地理大发现之后相继建立起来的各类海外公司,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则直接促成了创业投资事业的萌芽。到19世纪末,美国的油田开发、铁路建设热潮曾吸引一大批富有个人,或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或直接将资金投资于各类创业项目。此后“Venturecapital”一词即开始在美国广泛流传。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新兴中小创业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创业资本发展到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经过以上历史演进过程,“创业资本”也就越来越赋有了以下特定内涵:(1)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成熟企业的投资;(2)不仅仅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还通过提供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创业企业创业,以区别于单纯投资行为;(3)仅仅在企业的创业期进行投资,即当所投资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创业投资,因而有别于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与“创业资本”不同的是,“风险资本”(Riskcapital)这一术语则是从风险属性角度对各种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本形态所做的描述。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投资”(Riskinvestment)工具层出不穷,“风险资本”这一术语逐步被广泛运用于指称“所有未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与“安全资本”(SecurityCapital)即“已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对应。“创业资本”作为特指投资于创业企业的资本形态,则与“非创业资本”(Non-ventureCapital)即投资于成熟企业的资本形态对应。目前,一些较专业的词典就对它们作出了严格区分。

从风险属性看,由于创业投资(Ventureinvestment)通常是以未做留置与抵押担保的风险性权益资本(Riskequitycapital)方式进行投资,而且所投资的创业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故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往往是一种“高风险投资”(Highriskinvestment)。其风险程度又因所投资企业所处创业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创业阶段划分与“广义创业投资”概念目前,美国创业投资界对创业企业的创业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但通常而言,可以相对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种子期:此时创业企业尚处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甚至是商业创意过程中;2)起步期:企业已完成产品开发过程但尚未盈利,需要资本支持以助其开拓市场;3)扩展期:企业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仍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与开发新产品来进一步开拓业务;4)上市筹备期或重整期:前者指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及社会知名度均达到相当水平,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之类的投资银行对其股本结构做些补充与调整,并协助其完成上市前的各种技术准备与业务公关工作后即可公开上市;而后者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风险、财务困难或是管理上的困境,需要通过资产重构、重组或引入新的管理团队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状况或改进经营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3篇

在美国,投资基金的法律称谓是“投资公司”,但1940年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主要是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与监管(当时尚未出现创业投资基金这类投资基金品种)。而且由于与证券投资基金相比,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未上市创业企业,无通过操纵市场损害其它投资者之虞;且主要以私募方式设立,较少涉及公众投资者权益。因此,美国并没有就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专门立法,而仅仅是针对“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特别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在1958年制定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因其受到政府特别扶植,故只能投资于一定规模以内的小企业)。此外,在1980年出台的《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后来《投资公司法》等法律的修正案中,对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作出了一些特别豁免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企业发展公司”(BusinessdevelopmentCompany),以体现其“培育与促进企业发展”这一本质内涵,从而区别于从事产品经营的一般企业与投资于可流通证券的证券投资基金。后来韩国法律中的所谓“企业育成公司”,我国港台及新加坡等其它华语地区所谓的“创业投资公司”,也可以说是与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称谓一脉相承。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规范投资基金的有关法律,如《投资公司法》,将“公司”(Company)这一组织界定得十分宽泛,“任何在法律上具有人格或不具有人格的组织团体”均可以称为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的种类也很多,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两大类。其中,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基金本身即是一个独立法人,所有投资者作为基金的股东,对基金资产承担有限责任。由于股东人数较多,基金规模通常较大。

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分为普通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合伙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被视为“人的聚合”,不存在“公司税”问题,因而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中,有限合伙公司又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介绍。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特点,是除了管理合伙人作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外,非管理合伙人均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由于管理合伙人必须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从而对管理合伙人构成一种强责任约束,使之真正对合伙公司运作履行诚信义务与责任,包括限制合伙公司向外举债的金额,将基金的债务限于其资产的范围内。由于非管理合伙人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又兼备了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只需对基金承担有限责任的优点。管理合伙人作为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经理人,其本身通常也是一个有限合伙公司,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合伙公司。由于它主要是通过专家管理优势和社会信誉优势来赢得委托者,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那样必须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信用保证,故其资本规模普遍很小。它在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也通常只有1%,其余的99%则由非管理合伙人认购。

“小企业投资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既可以按照一般公司形式设立,也可以按照合伙公司形式设立,其本身的运作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其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优惠贷款或信用担保方式赋予了它一定范围的受信权并在税收上予以必要的优惠,故其设立必须经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审查批准,投资运作必须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监管,以确保其真正投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小企业。

除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外,一些学者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和实业公司附设的所谓“Venturefund”,也作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另外一种类型。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若其资本完全来自母公司,则由于不具备投资基金特有的“集合委托投资”特征,而不宜归于创业投资基金之列;而只有当其以自有资金与其它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时,所设立的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才能称得上是创业投资基金。事实上,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也是指的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全美创业投资协会也主要由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组成。

创业投资基金与创业资本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由个人分散从事创业投资,或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与实业公司以自有资金单独从事47《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4期知识长廊O创业投资(通常是通过一个附属机构)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但它们都只是一种非组织制度化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直接投资者”(Directinvestor)。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基金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由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通过“集合投资”方式,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实现了创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机构管理”,因而是一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间接投资者”。

值得强调的是,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在全社会创业投资活动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相对富有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个人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资本,即所谓“天使资本”(Angelcapital)就高达300~500亿美元,相当于创业投资基金

总规模的10倍。但由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其投资的分散性和非组织性使之寡为人知,其具体的投资活动与规模更是无以准确统计。因此,我们目前通常谈到的“创业投资”,实质上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存在因而可以对其发展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

创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考据辞源,“创业资本”(Venturecapital)与“风险资本”(Riskcapital)是两个不同术语。其中的“Venture”与“Risk”虽然意义相关,但性质炯然相异。“Risk”原本就作名词用,表示作为客体存在的“风险”,如“风险分析”(Riskanalysis)。“Venture”则最初用作动词,表示“冒险、敢于做”,作名词用时则表示作为主体发出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冒险事业”,含有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目的、实现目的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因素的感知,以及基于此所作出的行动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涵义。尤其是当其运用于企业创业和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这一特定的专业领域时,它更是赋有了特定的内涵,所表示的就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冒险行为”和“冒险事业”,而是一种从事“创业”和“创业投资”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创业事业”、创业投资事业”,可以直接用来表示“企业”。因此,应当结合特定的专业内涵,区分其有别于日常用语的本质特征。

“创业资本”概念起源于15世纪。当时手工业发展较早的西欧诸岛国,由于受地域所限,一些富商为了寻求到海外创业,纷纷投资于远洋探险,从而首次出现“Venturecapital”这个术语。地理大发现之后相继建立起来的各类海外公司,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则直接促成了创业投资事业的萌芽。到19世纪末,美国的油田开发、铁路建设热潮曾吸引一大批富有个人,或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或直接将资金投资于各类创业项目。此后“Venturecapital”一词即开始在美国广泛流传。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新兴中小创业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创业资本发展到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经过以上历史演进过程,“创业资本”也就越来越赋有了以下特定内涵:(1)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成熟企业的投资;(2)不仅仅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还通过提供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创业企业创业,以区别于单纯投资行为;(3)仅仅在企业的创业期进行投资,即当所投资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创业投资,因而有别于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与“创业资本”不同的是,“风险资本”(Riskcapital)这一术语则是从风险属性角度对各种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本形态所做的描述。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投资”(Riskinvestment)工具层出不穷,“风险资本”这一术语逐步被广泛运用于指称“所有未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与“安全资本”(SecurityCapital)即“已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对应。“创业资本”作为特指投资于创业企业的资本形态,则与“非创业资本”(Non-ventureCapital)即投资于成熟企业的资本形态对应。目前,一些较专业的词典就对它们作出了严格区分。

从风险属性看,由于创业投资(Ventureinvestment)通常是以未做留置与抵押担保的风险性权益资本(Riskequitycapital)方式进行投资,而且所投资的创业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故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往往是一种“高风险投资”(Highriskinvestment)。其风险程度又因所投资企业所处创业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创业阶段划分与“广义创业投资”概念目前,美国创业投资界对创业企业的创业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但通常而言,可以相对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种子期:此时创业企业尚处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甚至是商业创意过程中;2)起步期:企业已完成产品开发过程但尚未盈利,需要资本支持以助其开拓市场;3)扩展期:企业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仍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与开发新产品来进一步开拓业务;4)上市筹备期或重整期:前者指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及社会知名度均达到相当水平,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之类的投资银行对其股本结构做些补充与调整,并协助其完成上市前的各种技术准备与业务公关工作后即可公开上市;而后者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风险、财务困难或是管理上的困境,需要通过资产重构、重组或引入新的管理团队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状况或改进经营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4篇

在美国,规范投资基金的有关法律,如《投资公司法》,将“公司”(Company)这一组织界定得十分宽泛,“任何在法律上具有人格或不具有人格的组织团体”均可以称为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的种类也很多,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两大类。其中,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基金本身即是一个独立法人,所有投资者作为基金的股东,对基金资产承担有限责任。由于股东人数较多,基金规模通常较大。

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分为普通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合伙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被视为“人的聚合”,不存在“公司税”问题,因而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中,有限合伙公司又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介绍。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特点,是除了管理合伙人作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外,非管理合伙人均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由于管理合伙人必须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从而对管理合伙人构成一种强责任约束,使之真正对合伙公司运作履行诚信义务与责任,包括限制合伙公司向外举债的金额,将基金的债务限于其资产的范围内。由于非管理合伙人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又兼备了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只需对基金承担有限责任的优点。管理合伙人作为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经理人,其本身通常也是一个有限合伙公司,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合伙公司。由于它主要是通过专家管理优势和社会信誉优势来赢得委托者,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那样必须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信用保证,故其资本规模普遍很小。它在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也通常只有1%,其余的99%则由非管理合伙人认购。

“小企业投资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既可以按照一般公司形式设立,也可以按照合伙公司形式设立,其本身的运作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其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优惠贷款或信用担保方式赋予了它一定范围的受信权并在税收上予以必要的优惠,故其设立必须经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审查批准,投资运作必须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监管,以确保其真正投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小企业。

除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外,一些学者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和实业公司附设的所谓“Venturefund”,也作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另外一种类型。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若其资本完全来自母公司,则由于不具备投资基金特有的“集合委托投资”特征,而不宜归于创业投资基金之列;而只有当其以自有资金与其它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时,所设立的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才能称得上是创业投资基金。事实上,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也是指的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全美创业投资协会也主要由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组成。

创业投资基金与创业资本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由个人分散从事创业投资,或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与实业公司以自有资金单独从事47《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4期知识长廊O创业投资(通常是通过一个附属机构)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但它们都只是一种非组织制度化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直接投资者”(Directinvestor)。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基金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由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通过“集合投资”方式,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实现了创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机构管理”,因而是一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间接投资者”。

值得强调的是,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在全社会创业投资活动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相对富有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个人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资本,即所谓“天使资本”(Angelcapital)就高达300~500亿美元,相当于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的10倍。但由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其投资的分散性和非组织性使之寡为人知,其具体的投资活动与规模更是无以准确统计。因此,我们目前通常谈到的“创业投资”,实质上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存在因而可以对其发展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

创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考据辞源,“创业资本”(Venturecapital)与“风险资本”(Riskcapital)是两个不同术语。其中的“Venture”与“Risk”虽然意义相关,但性质炯然相异。“Risk”原本就作名词用,表示作为客体存在的“风险”,如“风险分析”(Riskanalysis)。“Venture”则最初用作动词,表示“冒险、敢于做”,作名词用时则表示作为主体发出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冒险事业”,含有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目的、实现目的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因素的感知,以及基于此所作出的行动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涵义。尤其是当其运用于企业创业和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这一特定的专业领域时,它更是赋有了特定的内涵,所表示的就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冒险行为”和“冒险事业”,而是一种从事“创业”和“创业投资”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创业事业”、创业投资事业”,可以直接用来表示“企业”。因此,应当结合特定的专业内涵,区分其有别于日常用语的本质特征。

“创业资本”概念起源于15世纪。当时手工业发展较早的西欧诸岛国,由于受地域所限,一些富商为了寻求到海外创业,纷纷投资于远洋探险,从而首次出现“Venturecapital”这个术语。地理大发现之后相继建立起来的各类海外公司,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则直接促成了创业投资事业的萌芽。到19世纪末,美国的油田开发、铁路建设热潮曾吸引一大批富有个人,或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或直接将资金投资于各类创业项目。此后“Venturecapital”一词即开始在美国广泛流传。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新兴中小创业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创业资本发展到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经过以上历史演进过程,“创业资本”也就越来越赋有了以下特定内涵:(1)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成熟企业的投资;(2)不仅仅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还通过提供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创业企业创业,以区别于单纯投资行为;(3)仅仅在企业的创业期进行投资,即当所投资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创业投资,因而有别于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与“创业资本”不同的是,“风险资本”(Riskcapital)这一术语则是从风险属性角度对各种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本形态所做的描述。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投资”(Riskinvestment)工具层出不穷,“风险资本”这一术语逐步被广泛运用于指称“所有未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与“安全资本”(SecurityCapital)即“已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对应。“创业资本”作为特指投资于创业企业的资本形态,则与“非创业资本”(Non-ventureCapital)即投资于成熟企业的资本形态对应。目前,一些较专业的词典就对它们作出了严格区分。

从风险属性看,由于创业投资(Ventureinvestment)通常是以未做留置与抵押担保的风险性权益资本(Riskequitycapital)方式进行投资,而且所投资的创业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故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往往是一种“高风险投资”(Highriskinvestment)。其风险程度又因所投资企业所处创业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创业阶段划分与“广义创业投资”概念目前,美国创业投资界对创业企业的创业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但通常而言,可以相对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种子期:此时创业企业尚处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甚至是商业创意过程中;2)起步期:企业已完成产品开发过程但尚未盈利,需要资本支持以助其开拓市场;3)扩展期:企业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仍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与开发新产品来进一步开拓业务;4)上市筹备期或重整期:前者指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及社会知名度均达到相当水平,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之类的投资银行对其股本结构做些补充与调整,并协助其完成上市前的各种技术准备与业务公关工作后即可公开上市;而后者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风险、财务困难或是管理上的困境,需要通过资产重构、重组或引入新的管理团队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状况或改进经营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创业投资基金;高校

中图分类号: F830.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4-0097-04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为了一条新型就业之路,越来越多的在校生、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创业浪潮,但是资金短缺成为了他们创业路上的拦路虎。于此同时,高校里的许多优秀科研人员、教授,他们手头不乏优质的科研成果,但因缺乏推向市场所需的资金,而不得不搁置在案。但大学生、科研人员都属于高级知识人群,拥有较高的智力资源,可用“智力换资本”。因此也越来越倍受投资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上述人员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拟提出设立专门与之对接的基金——高校创业投资基金,以更好的支持、孵化优质项目。本文所指的高校创业投资基金,指由高校牵头、校友参与设立的,主要以本校大学生创业、本校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本校校友优质企业产业提升为服务对象的特殊基金。

一、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

必要性

(一)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融资难

牛玉全(2009)通过调研,指出融资难成为当代大学生创业路上的最大问题。[1]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融资渠道主要有“3F融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但各自都有一定的缺陷。第一,“3F融资”是大学生创业起步的首选融资途径。所谓的“3F”,指“family、friend、fool”,即家庭、朋友、和傻瓜(天使投资)。“3F”资金一般仅能够维持把产品做出来,而要将产品推向市场、建立分销网络时就已经没有资金了。这种状态下的企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发放企业贷款,风险投资也不容易得到。第二,银行贷款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是小额贷款,不超过2万元(有些地区为5万元),同时,大学生申请银行存款通常面临许多困难,如注册手续繁琐复杂、担保条件过高、银行信用评级苛刻等。第三,风险投资家根据各自的项目选择偏好,大都喜欢选择处于成长阶段和扩张阶段的创业企业进行投资。因为在这两个阶段,被投资企业的创业意向较强,投资易于成功,投资回报也可能较高。而大学生创立的企业都初创阶段,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投资预期较差,相对来讲受青睐的机会偏少。基于以上的原因,高校需要成立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基金,以支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的缺乏。

(二)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高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试验发展[2],与此同时,每年也会涌现大量的科技成果,但经统计(如表1所示),每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非常低,过去5年的平均转化率为5.31%。大量的科技成果闲置,没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技成果市场化所需要的资金,缺乏一个与高校对口衔接的融资平台。因此,亟需建立一个专门为之服务的融资渠道,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进一步转化。

(三) 现有的大学创业基金运作上的一些缺陷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各省市纷纷设立了专门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基金,主要有三种类型[3],各高校自己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由政府机构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包括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以及由企业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但是,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在运作上暴露出许多缺陷。

(1)高校自己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高校内部预算拨款。由于投入主体的唯一性,基金规模不大,一般都是1万元至10万左右,再具体到各个创业项目,支持的力度相当有限,这对于一般大学生的普通服务创业项目,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这类项目本身资金量需求较小,而且创业风险较低。但对于另一些科技含量高、资金需求量大的创业项目以及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当前的高校创业基金则显得杯水车薪。

(2)由政府机构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由政府机构在财政预算拨款形成,其中以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为代表。该基金2006年8月在上海市成立,由上海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基金会长期发展,并设立由多个政府部门及高校领导代表组成的理事会,为协调、推进基金会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目前该基金会已在上海各大高校先后设立九个分基金,初步形成了面向全市的工作网络。但是,该类基金带上了官帽子,申请者关注的是申请成功与否,而获得的资金资助事后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

(3)由企业主导,面对对象是大学生成立的创业基金,主要由企业捐赠的形式形成,基金一般都是冠名发起企业的名字,规模相对较大。如欧莱雅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鹏欣大学生创业基金、广东大学生(聚晖)创业基金等。但是,该类基金面向的对象不广,其名义是针对广大大学生,但是由于其主要采取大赛的方式来进行,导致一些可行的项目由于大赛名额的有限而覆盖不广;另一方面,该类基金主要由企业主导,那么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有可能会偏好于该企业行业的项目;再者,该类基金主要采取资助或者是奖金的方式,一次性投入。根据企业寿命周期理论,一个企业由成立到消亡,划分为四个时期: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都是属于一次性投入,而且,对于投入后企业以后的融资需求,没有一个明确的做法。

综上,我们认为很有必要设立一只专门的创业投资基金,与高校对接,为本校的科研项目转化、大学生创业以及校友企业产业提升提供资金支持。

二、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

可行性

(一) 广泛的校友资源,可以募集到足额的资金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办学层次的多样化,如本科、硕士、博士、MBA、EMBA等,为各高校积累了优质的校友资源,他们中有成功企业家、政界要人,抑或是著名学者。各高校有能力整合这种资源,发动校友进行捐赠,以筹集学校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所需资金。

(二) 高校内及校友企业的优质项目多

创业投资基金的资助对象多为高科技、高成长性项目。高校作为我国科研的重要基地,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年都涌现出大批优质项目;同时,高校作为各行业建设人才的培养摇篮,历年来为社会输送的大量人才,并最终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高级专业人才,这些校友人士手中也不乏优质项目。以上都为高校创业投资基金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可靠的项目基础。

(三) 更容易对投资项目开展尽职调查、项目评估等工作

尽职调查、项目评估等是进行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投资前不可或缺的阶段。由于高校创业投资基金的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为本校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以及已毕业的校友。高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与高校关系密切,很容易动用各种能力对投资项目主创人员进行尽职调查,另外高校内各种专业人才众多,更有利于投资项目的评估,以降低投资风险。

(四)国家政策支持

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一方面相应国家号召,为大学生创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创业投资基金也给予了优厚的税收优惠,鼓励创业投资基金扶持、孵化高科技型、高成长型的项目,这对于创业投资基金而言,增加了投资盈利的可能型,降低了投资风险。

(五) 有经验可循

在美国、英国等创业投资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创业投资作为支持创业的创新投资制度,可以通过对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和管理服务,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4]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的经验,规范基金运作,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扶持优秀大学生创业。

三、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

基本构想

笔者拟对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发起形式

鉴于笔者所倡导的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服务对象特定性,基金设立所需资金,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号召一些成功校友企业家牵头投资,成为该基金的股东,持有相应的股份,并按协议取得相应的投资红利。第二,发动广大校友进行募捐,不论金额大小,积小流以汇江海。第三,高校财务预算拨款,学校成为基金的股东,持有相应的股份,并按协议取得相应的投资红利。第四,引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成为高校创业投资基金的股东,持有相应的股份,并按协议取得相应的投资红利。这样可以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母基金作用,带来巨大的筹资“杠杆”效应。再者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本身是一种政策性资金,主要任务就是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在运作中往往承担了高风险,但在基金收益上却给出了一定的让利空间,这对于高校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会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的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公司型和有限合伙型。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基金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所有投资者作为基金的股东,对基金资产承担有限责任。而合伙型又分为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被视为“人的聚合”,不存在“公司税”的问题,因而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中,有限合伙公司又最为普遍。有限合伙公司中,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基金的日常运作,对有限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不参与日常管理,只需以出资额为限对有限合伙公司只需承担有限责任。

鉴于高校社会职能的特殊性,主要任务在于教书育人。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初衷是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提供资金支持。是投资就有风险,不论基金如何运作,最终都不可影响到高校日常的正常教学。因此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最好采用公司型。

(三)管理形式

高校自主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可以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运作,也可以由高校自己组建专业人员进行运作。基金管理公司可能同时管理多支基金,那么可能面临分派到高校基金的人员、时间、精力等都有限的窘境;多支基金受同一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在面临优质项目时,也可能存在损害高校基金利益的风险;此外,委托基金公司管理,高校基金可能面临支付较高的管理成本,尤其是在基金运作前期。高校本身是个人才聚集的地方,拥有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自建团队进行管理也不是不无可能。自建团队管理,更有一个好处在于,这个团队与学校关系紧密,可以更好的了解校友资源、了解项目、评估项目,能把资金投到那些真正需要钱的创业项目中去,投到那些真正值得投资的项目中去。较之于外面的管理公司,自建团队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鉴于笔者所倡导的基金的特殊性,服务校友企业第一、盈利第二的宗旨,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最好采用自建团队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牛玉全.融资难成大学生创业路上最大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9(7).

[2]《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9.

[3]李集城.大学生创业基金瓶颈分析[J],2010(6).

[4]唐波.国际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与借鉴[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6篇

在美国,投资基金的法律称谓是“投资公司”,但1940年颁布的《投资公司法》主要是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与监管(当时尚未出现创业投资基金这类投资基金品种)。而且由于与证券投资基金相比,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未上市创业企业,无通过操纵市场损害其它投资者之虞;且主要以私募方式设立,较少涉及公众投资者权益。因此,美国并没有就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专门立法,而仅仅是针对“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特别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在1958年制定了《小企业投资公司法》(因其受到政府特别扶植,故只能投资于一定规模以内的小企业)。此外,在1980年出台的《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后来《投资公司法》等法律的修正案中,对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作出了一些特别豁免规定,并将其界定为“企业发展公司”(BusinessdevelopmentCompany),以体现其“培育与促进企业发展”这一本质内涵,从而区别于从事产品经营的一般企业与投资于可流通证券的证券投资基金。后来韩国法律中的所谓“企业育成公司”,我国港台及新加坡等其它华语地区所谓的“创业投资公司”,也可以说是与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称谓一脉相承。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规范投资基金的有关法律,如《投资公司法》,将“公司”(Company)这一组织界定得十分宽泛,“任何在法律上具有人格或不具有人格的组织团体”均可以称为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的种类也很多,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两大类。其中,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基金本身即是一个独立法人,所有投资者作为基金的股东,对基金资产承担有限责任。由于股东人数较多,基金规模通常较大。

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又分为普通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合伙三种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被视为“人的聚合”,不存在“公司税”问题,因而运作成本大大降低。在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中,有限合伙公司又最为普遍。因此,有必要特别加以介绍。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特点,是除了管理合伙人作为“一般合伙人”(generalpartner)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外,非管理合伙人均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由于管理合伙人必须对合伙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从而对管理合伙人构成一种强责任约束,使之真正对合伙公司运作履行诚信义务与责任,包括限制合伙公司向外举债的金额,将基金的债务限于其资产的范围内。由于非管理合伙人只需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因而又兼备了公司型基金的股东只需对基金承担有限责任的优点。管理合伙人作为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的经理人,其本身通常也是一个有限合伙公司,即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合伙公司。由于它主要是通过专家管理优势和社会信誉优势来赢得委托者,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那样必须依靠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信用保证,故其资本规模普遍很小。它在创业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中所占的份额也通常只有1%,其余的99%则由非管理合伙人认购。

“小企业投资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业投资基金,既可以按照一般公司形式设立,也可以按照合伙公司形式设立,其本身的运作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在其运作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优惠贷款或信用担保方式赋予了它一定范围的受信权并在税收上予以必要的优惠,故其设立必须经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审查批准,投资运作必须接受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监管,以确保其真正投资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小企业。

除公司型和合伙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外,一些学者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和实业公司附设的所谓“Venturefund”,也作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另外一种类型。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若其资本完全来自母公司,则由于不具备投资基金特有的“集合委托投资”特征,而不宜归于创业投资基金之列;而只有当其以自有资金与其它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共同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时,所设立的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合伙公司)才能称得上是创业投资基金。事实上,美国法律中的“企业发展公司”也是指的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全美创业投资协会也主要由独立的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组成。

创业投资基金与创业资本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由个人分散从事创业投资,或是由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与实业公司以自有资金单独从事47《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第4期知识长廊O创业投资(通常是通过一个附属机构)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但它们都只是一种非组织制度化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直接投资者”(Directinvestor)。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基金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由确定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通过“集合投资”方式,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机构实现了创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机构管理”,因而是一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从法律意义上讲这类创业资本的投资者都是“间接投资者”。

值得强调的是,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在全社会创业投资活动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相对富有且具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个人直接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资本,即所谓“天使资本”(Angelcapital)就高达300~500亿美元,相当于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的10倍。但由于由个人或非专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直接从事创业投资,其投资的分散性和非组织性使之寡为人知,其具体的投资活动与规模更是无以准确统计。因此,我们目前通常谈到的“创业投资”,实质上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已经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存在因而可以对其发展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的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

创业资本与风险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考据辞源,“创业资本”(Venturecapital)与“风险资本”(Riskcapital)是两个不同术语。其中的“Venture”与“Risk”虽然意义相关,但性质炯然相异。“Risk”原本就作名词用,表示作为客体存在的“风险”,如“风险分析”(Riskanalysis)。“Venture”则最初用作动词,表示“冒险、敢于做”,作名词用时则表示作为主体发出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冒险事业”,含有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目的、实现目的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因素的感知,以及基于此所作出的行动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涵义。尤其是当其运用于企业创业和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这一特定的专业领域时,它更是赋有了特定的内涵,所表示的就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冒险行为”和“冒险事业”,而是一种从事“创业”和“创业投资”这种特定意义上的冒险行为,及其结果“创业事业”、创业投资事业”,可以直接用来表示“企业”。因此,应当结合特定的专业内涵,区分其有别于日常用语的本质特征。

“创业资本”概念起源于15世纪。当时手工业发展较早的西欧诸岛国,由于受地域所限,一些富商为了寻求到海外创业,纷纷投资于远洋探险,从而首次出现“Venturecapital”这个术语。地理大发现之后相继建立起来的各类海外公司,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荷兰、法国的西印度公司,则直接促成了创业投资事业的萌芽。到19世纪末,美国的油田开发、铁路建设热潮曾吸引一大批富有个人,或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或直接将资金投资于各类创业项目。此后“Venturecapital”一词即开始在美国广泛流传。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新兴中小创业企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创业资本发展到创业投资基金这种组织制度化的高级形态。经过以上历史演进过程,“创业资本”也就越来越赋有了以下特定内涵:(1)投资对象是创业企业,以区别于对成熟企业的投资;(2)不仅仅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还通过提供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创业企业创业,以区别于单纯投资行为;(3)仅仅在企业的创业期进行投资,即当所投资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自身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创业投资,因而有别于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取股息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普通资本形态。

与“创业资本”不同的是,“风险资本”(Riskcapital)这一术语则是从风险属性角度对各种收益具有不确定性的资本形态所做的描述。随着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发展,各种“风险投资”(Riskinvestment)工具层出不穷,“风险资本”这一术语逐步被广泛运用于指称“所有未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与“安全资本”(SecurityCapital)即“已做留置或抵押担保的资本”对应。“创业资本”作为特指投资于创业企业的资本形态,则与“非创业资本”(Non-ventureCapital)即投资于成熟企业的资本形态对应。目前,一些较专业的词典就对它们作出了严格区分。

从风险属性看,由于创业投资(Ventureinvestment)通常是以未做留置与抵押担保的风险性权益资本(Riskequitycapital)方式进行投资,而且所投资的创业企业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故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相比,创业投资往往是一种“高风险投资”(Highriskinvestment)。其风险程度又因所投资企业所处创业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创业阶段划分与“广义创业投资”概念目前,美国创业投资界对创业企业的创业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但通常而言,可以相对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种子期:此时创业企业尚处于产品开发过程中甚至是商业创意过程中;2)起步期:企业已完成产品开发过程但尚未盈利,需要资本支持以助其开拓市场;3)扩展期:企业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仍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与开发新产品来进一步开拓业务;4)上市筹备期或重整期:前者指企业的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及社会知名度均达到相当水平,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之类的投资银行对其股本结构做些补充与调整,并协助其完成上市前的各种技术准备与业务公关工作后即可公开上市;而后者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市场风险、财务困难或是管理上的困境,需要通过资产重构、重组或引入新的管理团队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财务状况或改进经营管理。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业投资基金;风险中性;纯粹的线性薪酬;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

一、 引言

以往关于创业投资基金薪酬合约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薪酬合约构成和影响因素以及特点等外在形式的归纳,还缺乏对各种创业投资基金薪酬机制效率的深入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在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基金投资者和管理者(创业投资家)信息不对称以及存在委托关系的背景下,从薪酬在激励创业投资家努力工作以及适当控制基金组合风险的角度去阐明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合约相对于纯粹的线性薪酬合约的效率优势。创业投资基金薪酬机制的研究将对我国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协议的设计,以及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基金激励模型

我们主要分析两种基本的薪酬模型:纯粹的线性薪酬模型和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模型在激励创业投资家基金管理和基金组合风险控制方面的效率。分析的结构如下:先给出不存在创业投资家道德风险情况下,基金最优的努力投入水平和基金组合的风险选择水平,作为纯粹线性和约,包含看涨期权线性合约效率分析的参考点。接着分别分析这两种合约在激励创业投资家努力投入和投资组合风险水平控制方面的效率。

所以当k增加的时候,相应的创业投资家的提成比例 ?茁(k)减少,但奖励的固定薪酬需要增加。这个结论是一个比较新且还需要验证的结论。

上面的分析表明:在创业投资家为风险中性的情况下,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合约比纯粹的线性合约更可行,并且可以构造出达到社会效率的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合约。并且从两个薪酬合约的特征来看:前者要求将项目出租给创业投资家,但由于创业投资家资金的有限性,可能在很多情形下都无法支付高昂的租金,所以纯粹的线性薪酬合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线性薪酬安排下,最佳的安排是创业投资家承担所有的风险,并享受所有的收益,但实际上由于创业投资家资金的有限性,这种最优的安排变得不可行。但包含看涨期权的薪酬合约,则更多的体现了双方风险共担的特点,因为 0

三、 结论及研究展望

本文对比了创业投资基金中纯粹的线性薪酬合约和包含看涨期权线性薪酬合约在激励创业投资家努力工作以及适当控制基金组合投资风险中的作用,发现:

1. 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合约比纯粹的线性薪酬合约更可行(只需要创业投资家努力和风险选择的替代效应?啄相对比较大),并且存在使创业投资家选择社会最优的努力投入和基金组合风险水平的包含看涨期权线性合约。从薪酬合约对创业投资家激励的角度解释了有限合伙协议中创业投资家必须达到了投资者设定的基准目标后才能参与基金利润分配的关键条款。这与实证文献中认为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合约是为了减少创业投资家不能返还事前过度分配利润的信用风险的理由是不同的。

2. 包含看涨期权线性合约中实现社会最优的看涨期权合约必须满足?琢>0,这意味着创业投资家实现事前设定基准目标后不但能参与基金利润的分成,同时还应该获得一个固定金额奖励。

3. 在有限合伙协议中,给创业投资家设计的基准目标 k提高的时候,创业投资家的基金利润提成比例?茁(k)应降低;但达到基准目标后的固定奖励?琢(k)应增加,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激励。

本文一个根本的假设是创业投资家风险中性,实际上在创业投资家风险厌恶,投资者风险中性的情况下,纯粹线性的薪酬合约会出现显著的成本并且创业投资家会极力选择尽可能低风险的投资组合。在创业投资家风险厌恶情况下,包含看涨期权的线性薪酬合约是否能使创业投资家付出社会有效的努力并选择最优的基金投资组合风险水平将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在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中,包含看涨期权线性薪酬合约设计中的执行价格k如何设计以及受哪些因素影响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注释:

①这里的成本函数是e,?滓p的连续递增凸函数,是满足成本函递增,凸性的要求的具体函数类型。

②由于创业投资家资金的有限性,所以s(x)=x-t的固定租金的薪酬合约是不可行的,因为很难保证投资者的参与约束t>i。

③?祝由于创业投资家每年的管理费用是固定的,与事后基金的收益没有关系。为了简化,我们假定为0。

参考文献:

1. hellmann, t., and m. puri,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tart-up firms: empirical evidence.journal of finance,2002,57(1):169-197.

2. catherine casamatta ,financing and advising: optimal financial contracts with venture capitalists.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3,58(3):2059-2085.

3. schmidt,klaus, convertible securites and venture capital finance.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3,58(3):1139-1166.

4. rafael repullo, javier suarez, venture capital finance: a security design approach. 2004, cepr working paper,2004.

5. kate litvak, venture capital limited partnership agreements: understanding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s. university of texas working paper,2004.

6. note on limited partnership agreements. center for private equity and entrepreneurship.tuck school of business at dartmouth, 2003.

7. 李建军,费方域.有限合伙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控制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作论文,2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03015)。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8篇

美、日模式的比较

1.资金来源

资金筹措是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最困难的一步。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中,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养老基金、银行与保险公司、捐赠基金。2000年私人和公共养老金占总投资额的40%、金融和保险公司占23%、捐赠基金占21%。

日本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以金融机构和大公司出资为主。由于日本法律规定养老金不能用作创业投资,又由于追求投资安全性的国民心理,基金投入和个人出资也极为有限,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多为机构创办。对2001年10月到2002年9月之间日本创业投资基金的状况进行考察,金融机构(银行和保险公司)所占资金的比例高达44%,企业则达17.7%,养老基金占的比例不到1%,这与美国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2.组织形式

在美国主要是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公司制是最早出现的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历史上第一家创业投资基金――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公司制创业投资基金本身就是一个依据《公司法》成立的法人。80年代后,随着机构投资的介入,这种组织形式很快减少了。有限合伙制是美国创业投资基金的最主要组织形式,一般有2-5个合伙人(投资者),最多不超过30人。有限合伙人不对基金进行日常管理,但通常会参加重要事项的表决。普通合伙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家,他们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管理技能,还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和追求高回报的欲望。有限合伙制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美国的典型组织模式。

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主要采取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半官方或准国家投资公司,另一种是各类创业投资公司。前者主要包括通产省下设的创业投资公司、科技厅下属的“新技术事业开发团”以及“财团法人中小企业培育会社”等官方、半官方机构;而后者则主要是大金融机构、大企业集团附属的创业投资机构,它们占据了日本风险投资的主体地位,独立的私人创业投资公司发展相对滞后。

3.投资方向

美国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于高科技领域,主要是计算机和通讯产业,其次是健康医疗和生命科学。1995―2000年,约有1450亿美元投入在互联网相关项目上,2000年互联网产业的投资约占全部创业投资的61%。通讯类公司每家平均投资额超过了310万美元。2001年,互联网相关的投资比上一年减少了60%以上,但仍占创业投资的绝大部分,通讯产业仍占据第一位,为12%左右。

与美国不同,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向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少,投资流通业和服务业却很多。由于日本多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国内从事尖端技术开发的氛围没有形成,故此高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变得很少;日本创业投资企业多具有金融机构的背景,许多风险较低的项目如服务业投资比例过高,与传统领域相比,高科技企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青睐。近几年,日本政府加大了对高新技术扶持的力度,情况有所改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比例大幅增加。

4.投资阶段

从投资阶段看,美国创业投资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阶段和扩张阶段。美国创业投资协会(NVCA)的统计表明,约有80%的创业投资基金投在这两个阶段,仅有4%投在种子期即策划创建阶段,另有14%左右投资于成熟阶段。除了培植新兴企业外,创业投资也会为处于破产边缘或资金周转不灵的老企业提供资金,通常以合并(consolidation)或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简称LBO)两种方式进行。

日本创业投资的重心是企业的成熟阶段,日本的创业投资家很少投资于企业创建和发展的早期阶段。日本的创业投资公司投资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其母公司的业务发展做预先铺垫,高的资本流动性、安全性目标必然使资本投向创业后期。由日本企业创业中心(VEC)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中,有2/3的公司已有创建10年以上的历史。2000年日本投资阶段开始向早期企业转变,1996年投入早期阶段的比例为17.8%,2000则为48%,2002年为54.5%。

5.退出渠道

创业投资基金向创业企业投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所有权,而是希望在适当时候以合适的方式退出增值,从而取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投资的巨额资本利得。退出意味着资本预期收益的实现,某些时候,退出成为创业投资基金运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创业投资基金其他阶段的正常运行极其重要。退出的方式有:(1)公开上市(IPO);(2)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M&A);(3) 原企业自身回购((Buyback);(4)通过创业企业破产清理的方式退出(Write-off)。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退出的最重要途径是并购和IPO。美国证券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比较发达,为创业投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退出环境。一般来说,当证券市场处于牛市,IPO退出数量超过并购;而当证券市场不振时并购退出方式是主流。近几年,由于美国证券市场不景气,风险资本IPO退出比例呈递减趋势,并购成为美国风险资本最重要退出方式,2000年IPO退出占56.2%,M&A退出占43.8%,2001年IPO退出占89.18%,M&A退出占10.82%。

日本的创业企业上市难度极大,创业投资基金也就难以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方式退出,主要通过原投资企业回购和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实现退出。1983年以前,日本的证券交易所及柜台交易都执行着较高的注册基准,许多企业至少要发展15-20年才能达到,公开上市企业的期限平均为30年,创业投资企业上市(IPO)兑现的期限非常漫长,致使创业资本投入后难以及时实现增值并退出,这就大大降低了创业投资公司投资于新创企业的热情。近几年日本政府加大改革措施,积极改善创业投资企业的交易退出环境,IPO实现退出的比例逐渐增加。2001年日本创业投资企业有31.1%是通过IPO形式退出,原投资企业回购和其他形式占30.1%。

差异的政策和文化背景

世界各国由于国情和环境的不同,创业投资基金在各国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和创业投资基金主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创业投资基金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完全自发的。在创业投资市场的成长与成熟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各国政府鼓励、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创业投资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的政策

美国政府制定了许多促进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主要有:

1.在创业投资发展的初期,政府通过引导资金,对创业投资行为起到示范、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对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对创业投资进行引导和资金注入,由此提供契机,使得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参与创业投资活动,分担创业投资行业的风险和利益。1958年开始的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计划是美国政府第一次对创业投资产业的直接推动。小企业投资公司发起人每投入1美元,政府提供4美元的低息贷款,并且小企业投资公司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美国全美科技基金会每年向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几百万美元的补贴,一些地方政府也建立了专门向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风险企业提供补贴的地方科学基金。

2.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业投资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针对创业投资的长期资本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或高科技企业的经济活动给予的一定税基和税率优惠。如1981年美国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规定对研究开发投资税收从49%减至25%;1978年美国颁布税法将创业投资基金资本利得税从49%降低至28%,1981年又进一步降至20%;1993年,在5年消减赤字法案中,将长期资本收益的税率降到28%,对持有高科技小企业股份5年或5年以上的,其资本收益仅按14%征收,这些政策均有效地刺激了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3.美国创业投资法律体系建设体现了“鼓励、扶植”的基本宗旨。

美国在相关法律中规定了专门的保证创业投资发展的条款,使创业投资业逐渐地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在创业投资发展早期,美国国会就通过立法为创业投资发展提供适宜的法律环境,如《小型企业投资法》、《雇员退休收保障法》、《股票选择权促进法》。为了鼓励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这些法律主要是就不适于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的若干条款作出特别豁免条款:如对创业投资基金所通常进行的私募,制定豁免审批条款;对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制定豁免其按投资顾问登记条款,政府主要是通过放宽创业投资基金的限制来为其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

4.加强行业监管,放松行政管制。

美国对创业投资的监管构建了政府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体系,形成了政府管行业协会、协会管行业的有效机制,避免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同时,为了支持创业企业高新技术的合作开发,美国政府尽可能放宽行政限制,给创业投资以切实的行政支持。如1981年,美国8家以风险资本经营的半导体小公司联合组成了一个半导体联合开发中心,美国政府对于这类托拉斯联合集团,不仅不以“反托拉斯法”约束,反而大力倡导。

5.积极开辟多元投资退出渠道。

创业投资基金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顺利退出的实现。美国政府为创业资本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退出机制,既有全国性质的纳斯达克市场,还有各种场外交易市场和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60年代至80年代初,由于投资退出主要依赖于所投资企业的初始公开招股与上市,故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直接受制于新股发行市场。随着80年代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兼并收购的功能增强,创业投资基金走出主要依赖IPO实现投资退出的局面,兼并收购成为美国创业投资基金退出的主要形式。没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企业收购的这种退出方式也难以实现。

日本政府的政策

在日本模式中,政府在创业投资中扮演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投资环境的培育者,又是创业投资的直接参与者。日本政府为促进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并推出了许多政策,主要有:1963年通过了小企业投资法,三家国有的“小型商业投资公司”分别在东京、名古屋和大阪成立,建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工商金融公库”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1974年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部开始成立创业企业中心,专门从事帮助本国创业企业的发展;通产省于1975年设立了“研究开发企业培植中心”,该中心的业务就是对创业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提供债务担保,担保比例为80%;日本科学技术厅下设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对于大的新技术企业提供5年内无息贷款。政府还通过立法,充分运用预算、财政投资、津贴补助、税收和金融手段支持创业企业发展尖端技术。

日本政府参与创业投资,资金支持措施明显强于对投资体系的全面培育,而对于创业投资体系建设中的市场环境、人才培育都相对滞后。例如,日本的二板市场即柜台交易市场(OTC)发展缓慢且不稳定,直到1991年10月,才推出柜台交易的最高形式JASDAQ系统,比美国的NASDAQ系统整整晚了20年;另外,从事创业投资的人才缺乏,现有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能适应创业投资基金快速发展的需要;阻碍创业投资基金参与创业企业经营管理的“禁止垄断法”也直到1994年才开始解禁。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并非顺利。近几年,日本政府开始积极筹划,加大了支援力度,努力改善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以期推动创业投资的良性发展。同时创业投资企业也开始审时度势,进行战略调整。政府在继续强化资金支援措施的同时,努力开展全方位的培育和扶植工作。

社会文化环境

创业投资发展有经济和社会的两个动因。经济动因是指高风险对应着高利润,一项投资如果风险高,则愿意冒险从事的人就会很少,竞争就不会那么激烈,成功之后的利润就会大大高于一般。此外,高风险后往往隐藏着许多未知的机遇。社会动因是指高风险项目往往极具挑战性,可以满足很多人的成就感。一旦成功后,将是智力和勇气的最佳证明,其所带来的社会尊重和个人满足感是难以替代的。创业投资基金有三个当事人:投资者、创业投资家、企业家。在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投资者、创业投资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将起决定性作用。而社会环境对创新、创造的尊崇也会极大促进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美国的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推崇开拓与冒险精神,对失败比较宽容,这就为创新准备了必要的文化条件,从而也构成了创业投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美国的价值体系中强调法制与理性,淡化人情关系,正是在这种认识的作用下,美国开创了有限合伙制这一科学严谨的创业投资运作机制,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有力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创业投资基金有了更好的投资载体。另外,美国具备高效率企业由小到大成长的社会环境,个人创建企业的意识很强,富有股权文化。

日本的文化中强调“和谐、安定”,人们不习惯强调个人,而是习惯于与大众保持一致,是“整体主义”。在其教育体系中,个人主义、创造力和创业被排斥和轻视,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守纪律、集体感强而创造力不足。企业中保守气氛浓郁,员工以在大企业取得稳定收入为目标,排斥风险,追求安稳,日本特色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导致整个社会缺乏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对发展创业投资基金是非常不利的。日本的价值体系中重视“人与人关系的微妙性”,不习惯或排斥建立合同关系,使创业投资基金的正常运作失去了重要的制度性保障,从而无法使创业投资步入合理的运行轨道。另外,日本也缺少股权文化,很多企业家对外部的股权投资有抵触行为,不愿意接受创业投资基金的股权投资,担心失去对企业的控股权,没有公开上市的愿望。

启 示

通过对美国、日本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比较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环境。

同样是经济发达国家,但创业投资基金的在日本的发展并不很成功,一个根本原因是日本不具备支持其发展的基础环境。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是模仿美国而发展起来的,模式可以模仿,但环境不能移植。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人才培养、法律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创业投资基金发展培育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进而支持了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差,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在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基础环境的培育,应加强制定优惠政策,立法给予扶持。

2.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必要扶持,但政府扶持的方式必须与创业投资基金运作的内在要求相适应。

创业投资基金这种高级形态的创业资本诞生并成长于美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政府从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市场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不同形势,及时调整政府的扶持原则,在创业投资发展的初期积极参与引导,之后则以加强制度建设、以优惠政策扶持为主。日本对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虽也采取了积极扶持政策,但与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要求并没有协调一致,所起的效果不明显。我国虽已建立了市场体系,但计划经济的印记还很深,政府在扶持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过程更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度。扶持的原则是初期可以适当出资,加以引导,待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起来,主要应以提供适宜的制度政策和信息化服务为主。

3.创业投资基金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美国创业投资基金在培育和辅导中小创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为中小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与增值服务的双重职能定位,极大促进来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这样也增加了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需求,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创业投资家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不仅在于其能够为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更取决于他能否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优秀的创业投资家必须首先是优秀的创业家。日本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不利的一个主要原因只是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未来的市场竞争主要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投资家和企业家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创业投资基金得以发展的关键。

4.创业投资基金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开辟多元投资退出通道。

作为资本经营主体,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创业企业的目的就是选择在最适当的时机退出投资,以获取长期资本增值。创业投资退出主要依赖于所投资企业的公开上市和被其他企业兼并收购,而无论是以公开上市还是以并购形式退出投资,均有赖于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美国,通过纽约证券交易所、以高新技术创业企业为主的NASDAQ市场以及地区的小型市场、各类场外交易市场,创业投资基金均可以实现退出,这极大促进了资金的流动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日本由于公开上市标准严格,创业资本短期内无法实现增值和退出转入下一轮的投资。我国资金有限,增加资金的流动性,加快创业资本的循环,实现顺利退出,是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国为此在深圳交易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但上市标准及流通方式与原来的主板相比并不大,对创业投资基金退出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在这方面应有所创新和突破,建立适宜创业企业股权流动的制度。同时,应加强全国和地方性的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促进创业投资基金的资金退出。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政策制度;现状分析

一、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制度环境

1.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简介

(1)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的概念。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指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创投领域,从而扶持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性资金。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阶段可分为:起步期(2002—2006年)、快速发展期(2007—2008年)、规范运作期(2009年至今)。(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概念。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省引导基金)是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参股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其余以出资参股方式,支持合肥、蚌埠、芜湖市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相关政策

2005年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给创投业指引了方向。安徽省也相继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其中的一些政策与省引导基金密切相关(见表1)。

3.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制度环境分析

2002年1月设立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是国内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引导基金。2005年11月十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6月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首个部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10月18日《,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正式生效,截至2010年,全国已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超40只,基金总额超300亿元。省引导基金成立以来,安徽省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安徽省是全国第一个采用招标方式招募社会基金的省份。省引导基金还配套合芜蚌三市招募社会资金,进一步放大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对管理人的激励上,基金盈利与否,管理人都能得到2%的管理费,如果投资于省内企业盈利的,管理人可获得最高达20%的利润让渡。引导基金还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投资早期科技型企业损失的,提供30%(最高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

二、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6月,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9支基金,共完成企业投资金额12.7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8.56亿元。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投资效益

截至2014年12月,省引导基金累计投资103个项目,投资额28亿元,其中投资省内早期创新型企业53户,项目62个,投资额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7%。当年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42户,净利润增长26户,上缴税收增长40户,职工人数增长39户。引导基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突出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基金通过募集社会资本形成子基金,从事具体投资事务,充分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效益。截至2014年12月,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9只,投向省内早期创新型企业53家,投资额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7%,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2)引导合肥、芜湖、蚌埠等8市设立市级引导基金。合肥市于2014年首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3.87亿元作为母基金,其中的2.27亿元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1.6亿元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9年4月,芜湖设立了规模2亿元的“芜湖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截至2010年6月,引导设立了芜湖远大、芜湖瑞业等7家不同类型的创司。蚌埠市于2009年10月出台了《蚌埠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叁号子基金,基金的总规模为23亿元。(3)引导创投基金投向早期创新型企业,弥补市场空白。早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严重,获取风险资本困难。我国风险投资对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资比重较小。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对初创期企业进行投资,可帮助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度过初创期。(4)引导优秀创投人才进入安徽,同时培养本省创投人才。省引导基金通过与省内外创投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创投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的本土创投人才队伍,已形成“外来人才示范带动,本土人才队伍壮大”的局面。

3.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9支基金,直接参股基金投资企业发展指标统计如表3、图1所示。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投资企业共49家,营业收入、上缴税收和职工人数的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59%、28.11%和3.84%,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2015年4月8日在主板上市的安徽广信农化,是省引导基金投资项目中第一家主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省引导基金参股兴皖基金,投资约9000万元、占股比例达5.6%。2015年3月27日,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成为省引导基金投资项目中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省引导基金参股安徽兴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924.6万元。

作者:赵婧 单位: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王吉林.国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J].《现代管理科学》,2010,(2):112-114.

[2]郭明喜,郭戎.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近况及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5,2(2):20-26.

[3]王宇伟,范从来.科技金融的实现方式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28-35.

创业投资基金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基金;可行性

本文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分析设计大学生的创业投资基金总体环境;第二个层面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分析;第三个层面是对大学生创业发展据具体措施进行了归纳。

一、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受到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扶持。无论是国家还是各个省市,都现有提出并落实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政策的推行,具备一整套的实施方法和管理细则,这提高了扶持政策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举例来看,我国各个省市均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能够带动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黑龙江省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四放宽”政策,允许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将家庭作为经营的场所;山西省提出了关于大学生村官中实施“创业行动计划”的意见,通过新的模式来推动大学生村官通过创业的方式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内蒙古设立了创业基金,贫困毕业生创业至少能够获得5000元的补贴。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扶持政策的主要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的相关的大学生的创业政策还比较少。即使有,也是集中在零散的、具备实力的高校中,相应的政策也不尽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较小。

(二)发展机遇分析

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的扩展,经济建设水平也在持续提高,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素也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但表现在现有的从业人员中,对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如此。在我国高校培养的常规体制中,创业教育已经纳入大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很多的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了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方法。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线势必会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逐渐提高。这种变化也给大学生的创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提供了新的契机,学生可以选择服务业的相关项目进行创业,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成功率,在短期内获得有效收益。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一)创业人数

受到创业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毕业生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仍远远低于就业人数。相比于创业,就业的风险小,工作后即可获得报酬,而创业活动风险高,需要前期投资,收益周期慢。在参加创业的大学生中,很多学生属于自主创业,也有的学生和同学一起开展创业,形成了创业小团队。无论是那种创业形式,都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创业成功的同学还能够拉动其他同学的就业,积极意义十分重要。

(二)创业产业

从产业构成上看,大学生多会选择第三产业进行创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选择第三产业进行创业活动,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创业学生能够根据市场的情况及时调整创业情况,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追求更大的创业利益。

三、高校自主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筹备措施

(一)组织机构

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应该设立高校自主创业投资基金委员会,选择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组成基金委员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为基金会的创立、日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的创业基金会,不但要在资金上给予学生创业支持,也应该在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学生们开阵创业活动。邀请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创业导师走进高校,丰富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二)资金来源

高校下设创业基金的来源,应该包括政府拨款、高校匹配和民间支持。我国各级政府每年的年度预算中都有用于投资企业或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专项资金,高校科研依靠政府提供的拨款和优惠政策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创业基金会也应该与学校方面达成共识,争取获得资金支持。此外,高校创业基金会也会应该与社会上的各大企业建立长期、良好的沟通关系,争取获得企业的支持,积极开拓高校创业基金来源。

(三)项目审批

对于申报创业基金的各个项目,管理委员会应该进行严格审批,对发展项目的潜力和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创业团队的综合素质、技术支持情况、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市场潜力。高校创业团队最好能够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互补性,在各自的领域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认真查看创业团队的规划意见、专利情况,对创业的方案实施监督,定期交流,做好记录和存档。

参考文献:

[1]朱佳.高校毕业生不同创业模式案例比较研究[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2,(01).

[2]林雪治.我国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成效研究[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3,(01).

[3]刘英赫,王琳等.国外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与政策述评[J].第一资源,2013,(01).

[4]曹润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供给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01).

[5]龚睿.设立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基金的基本运行框架[J].市场观察,2015,(S2).

[6]于宁,马恒辉,赵晓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创业可行性分析———以宁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为例[J].通俗歌曲,2014,(11).

上一篇:小本创业项目范文 下一篇:创业经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