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5 07:37:42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11个省试点培训1万名农村实用创业人才。为使试点省顺利开展工作,近日又制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开展创业培训,以公平公正原则,突出实效原则,根据农民意愿培训,着重在五大产业开班培训,对学员进行三年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根据农民意愿设计培训计划

方案要求各试点省要根据农民意愿科学设计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扶持和服务。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本省(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作方案,围绕产业类型设置教学内容,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不同类型农民创业培训模式。应着重按照种植、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五大产业分类开办培训班,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开办具体的专业班。选择培训学员和培训机构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实效性。在选择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培训形式和设计创业项目方面,突出实在、实际、实用,切实提高创业培训实效。

方案要求创业培训试点县要面向全县项目示范村公开创业培训实施内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镇推荐、择优选拔的形式公开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对象重点从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取,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创业意愿强烈,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产业基础,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项目县对选定的培训对象,应编制填写《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学员登记表》并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培训经费由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县从项目经费中统一安排,每人的培训费用原则上不超过2000元。

创业培训5个环节不可或缺

方案对培训环节及内容要求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试点的创业培训环节包含有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创业发展等五个环节。要求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120学时以上),创业实践和市场考察时间不少于10天。

对于集中培训,方案提出可根据生产周期分阶段进行。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安排课程:第一,围绕激发学员创业意愿安排课程。主要讲授萌发创业理念、产生创办企业的想法、如何创办你的企业等内容,除主讲教师讲课外,要求各地要聘请一定比例的有农业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讲课。第二,围绕提高创业能力安排课程。主要讲授创业技巧、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应用技术和相关农业专业技术等。第三,围绕确定创业项目安排课程。重点对学员进行分类指导和咨询,帮助学员确定有发展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编制、论证和完善《创业计划书》(内容参见提纲)。第四,围绕创业扶植政策安排课程。讲解中央和地方对农民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便于学员及时了解、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讲授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品牌创建、循环经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

对于创业设计,方案要求在创业培训专家的指导下,每位学员结合本人实际和所学知识制定具体的创业项目计划,包括已有和新上项目。培训机构要组织有关专家和全体学员对每位学员的创业项目计划进行论证,要通过创业设计使学员基本掌握农业创业设计的基本框架、程序和步骤。

对于市场考察,方案要求根据项目培训需要,就近安排学员进行1-2次考察,主要是了解所创办产业的产业状况、市场行情、市场运作和发展前景等。市场考察结束后,每位学员必须写出结合自身实际的考察报告,并在学员中开展讨论交流。

对学员进行定期指导跟踪服务

学员在完成了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和创业设计任务的基础上,方案要求各培训机构还要安排学员到创业实践基地如大中型企业、养殖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合作经济组织等进行一段时间的全过程实习,进行创业前实际训练,熟悉企业运作过程,并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学员接受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后,即转入创业发展阶段。项目县和培训机构要切实做好后续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为农民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和支持农民创业。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根据**市委党校学习考察计划安排,学员们先后聆听了**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副教授雷雯同志作的“**市情介绍”、市仲裁委周盛盈同志作的“创新制度,构筑预防腐败新机制”、余信鸿教授作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贪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宋海燕副教授作的“CEPA对**经济的影响”、市委办刘福祥同志作的“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省委党校林子英教授作的“中青年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及香洲区委办张献斌同志作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参与了**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调研汇报会,听了“CEPA对珠澳经济的影响”、“**市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的调查”、“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西部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倍受启发。结合着理论学习,学员们还先后参观了**市容市貌、科技创新海岸、大学园区、格力集团、工业园建设、农村及临港工业区、驻澳部队**驻地等。

在**市委党校,学员们聆听了刘校长作的关于近几年**发展状况和近期所进行的几项重大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并认真解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通过听课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学员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到之处,受到了两地市委党校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信对今后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会大有裨益。

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成立特区后,两市市委、市政府带领**、**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形成了全民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是发展的关键

**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与香港水域相连,南与澳门陆地相接。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港口城市。**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从一个当初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差、偷渡港澳严重的一个小渔镇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农渔业、商贸旅游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创造出令人一瞩目的成就。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多亿元,是1979年建市之初的175倍,年均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万元,城市绿化率达到43%,199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确定了“三基地一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较强辐射力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也就是把**建成珠江三角洲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并预计2007年实现现代化。

**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已由“三来一补”经济走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拥有康佳、TCL、创维等10多个电子电器为主的全国名牌产品。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名列全国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560美元,列全国第1,财政收入300多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三。**确定了创建国际化城市的目标,预计在200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

**、**两市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其原因:虽然两地有其自然的地理优势,有国家适当倾斜的经济政策和支持,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两市人民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这也是两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两市虽然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并未就此停滞下来,而是始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加速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地处对外开放前沿和拥有海港的优势,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同时按照GEPA协议,**市拟定了**大开发的宏伟蓝图、**市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思想”,两市还构画了建设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州经济圈的蓝图,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导向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也需因时而变,因为政府的管理行为、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特区政府善于工作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自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导向作用,把工作置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中,从市场中去寻求突破发展,政府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为公共社会服务上,实行政府职能定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市就提出了“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口号,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从而达到了双赢。2002年,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4个,合同利用外商投资1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98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区一直实行归口管理,但由于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从而造成效率低下,老百姓办事难,易滋生腐败。现正在探索“行政三分制”:即首先设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们由大学教授、有关专家等社会人士兼任,不设专职,委员们负责调研,向人大提出法律政策建议和报告,人大审议通过后,以政府公报形式对外公布;政府及其具体部门只有执行权,执行情况由全社会来监督;老百姓如发现在执行中出现违反法规、制度的情况,可向监察局告状,如对处理结果不服,可启用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讼。“行政三分制”的探索和实行,目的在于建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的管理模式。

**斗门区农业示范园区位于**市西部,相对较为落后。**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出资培训农民学习养鱼技术,让农民由种植甘蔗向海产养殖转变,并出资帮农户修建鱼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找到了市场,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公司、政府三赢。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当地农村普遍推广,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这也正是政府在市场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考察报告格式·民办教育考察报告·服装企业考察报告·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三)合理的规划,高效的城市管理,打造优质环境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号称浪漫之城,以人为本、山水共享是其发展的主题。该市大力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把整个**市作为生态示范区,使之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旅游和投资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府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做到“八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按规划征用和划拨建设用地、统一按规划控制功能分区、统一按规划控制标高、统一审查设计、统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风景园林绿化管理、统一市容街道管理,高质量地进行城市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成立了城市管理法庭,制定了环保、规划、国土、园林、卫生、城管等一系列的法规,达到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注重以优美的环境增添城市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化旅游基地,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生活社区化,城市主导产业服务化,城市布局合理化,城市要素及群体间关系共生化、协调化,城市管理、建设、决策程序化、法制化。在城市建设中把绿化面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市长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制度,从而把**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显山露水的花园城市,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部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部级的环境保护城市和园林城市。通过环境优势构建的平台,又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广纳人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市高新技术产业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从1999年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以来,**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市支柱性产业,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的总产值达218亿元,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9家。尤其是“大学园区一科技创新海岸”,建立起一批高起点、宽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大学园区”按“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在**设立分院,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融资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已相继建立了三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1年,**市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第十一个软件产业基地。

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市以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投资成本,吸引了十多家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与研究机构落户,从而聚集了科技创新能量,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虽然只有二所高校,但采取优惠条件吸引了高素质人才,使得国内外人才汇聚**创业,同时在人才培养选拔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公派留学人员,市财政保证每人每年培训费20万元,送到国外培养;二是高薪聘请,到国内各大学招聘2万多名博士、研究生等拔尖人才;三是逢进必考,凡调入**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两市在经济总量上来之后,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引进项目上由过去注重数量而转向根据完善城市功能来确定项目,以高科技企业、高知识聚集行业为主要引进项目,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全体学员通过对**、**市的学习和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并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返回后,经过各小组的认真研讨交流,启示如下:

1、**、**市自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得取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目前,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并且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而不断推进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只有筑好巢,才能引得凤凰来。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交通、能源、通讯等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促进作用,并制定和着力实施土地使用、户籍管理、税费征收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创造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区内外国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尤其要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找准优势,合理定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如旅游业、生物制药、矿产资源开发等,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3、目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国家投资和兄弟省市的援助,要加快我区的发展单凭国家财政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方的人才、物力、财力,参与到我区跨越式发展中来。我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要实现农牧区的小康,各级政府应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结合本地优势,加快农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走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与内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从而实现我区农牧民增产增收。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大家好!在市委组织部和党校各位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位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在所有学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第26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各项学习任务。现将我班学习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学习、考察及研讨交流情况

第26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共有学员39名,其中男学员29人,女学员10人。学员主要来自于市直各部门、市属事业单位和市属企业。开学第一周,班上就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并推选了临时党支部支部委员和班委会成员。学员分四个小组进行日常管理。3月3日进行了入学教育及开学典礼。市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的领导出席了开学典礼。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为民在开学典礼上代表市委向学员提出了殷切希望,并就办好培训班作了重要的指导讲话。

市委党校根据教学实际,按照8个阶段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共有必修课39讲,156课时;选修课4讲,16课时;体育课5次,20课时。参观考察了临洮花卉产业发展、安宁区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什川生态休闲观光业发展现状,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部分学员分别赴江西、福建和云南、贵州参观考察学习10余天,实地学习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增强了珍惜美好生活、建设伟大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按照学习班的要求,每位学员还分别撰写了考察报告和论文(心得体会)各1篇。学员撰写的考察报告、论文及心得体会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能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调研,如围绕民生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等等。二是能够紧密结合各自单位和工作实际开展调研,如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党的建设等等。三是调查报告及论文提出的观点比较新颖、立论比较准确、能够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议也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我班班委会还创造条件,发挥优势,从大家的兴趣和爱好处发,多次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营造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团结互助、友好融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员都有一定的收获。

二、我们的收获

全班39名学员在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各任课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大都能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在学习中提高丰富了理论知识,在培训中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了集体观念,在考察中增强了忧患意识,坚定了发展的决心,做到了“四讲四提高”即讲学习,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讲团结,提高了集体主义思想;讲奉献,提高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讲纪律,提高了自我约束能力。体现出了新时期党的后备干部的优良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具体概括为:

(一)讲学习,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为给学员提供充分的基础课套餐,市委党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员的需要,学习培训内容涉及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哲学、经济学、法律法规、党史国情、综合素质和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学员们学到了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科学成果。同时,党校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互动教学法,在课堂上组织学员积极开展讨论,让学员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增强了学习效果。每个学员都把这次到市委党校学习培训当做一个提高自己的难得机会,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认真听课、记笔记,踊跃发言,积极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吸吮知识,学习理论,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外出考察活动中,学员们认真学习外地的新思想新观念和创业精神及经验,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使自己不仅娱悦了身心,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外地创优环境大力招商的开放精神,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立足实际敢争一流的创业精神。

学员们不仅从课堂上学习知识,而且从党校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治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把握前沿知识、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以及人格魅力。

通过这一阶段紧张而活泼的学习,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储备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理论修养,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或者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得到锻炼、道德情操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讲团结,提高了集体主义思想

大家从各个不同的岗位走到一起学习和生活很不容易,因此各位学员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学员们在开学之初很快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块想,事往一块干,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学员们在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彼此关系十分融洽,共同维护全班的荣誉,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向上的班集体。在课堂上大家认真听讲,共同维护班级纪律;在学习讨论中,积极动脑,热烈讨论,积极发言;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特长,积极参加锻炼;在外出考察活动中,能顾全大局,听从指挥,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处处为大家的利益着想,配合领队和班主任的工作。

(三)讲奉献,提高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中青班的学员们在班级中也充分体现了奉献精神。一是完成党校、班级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只要接受了任务就不折不扣尽最大努力干好,如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大家都很踊跃,牺牲休息时间从无怨言,保证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创造条件,主动为班级服务。龙卫东、赵怀云、徐英、高建武等同学主动为班级事务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建议,陈敏、马爱香、邵华、薛承起、秦万虎、吴永华、李晓威、胡斌等同学在班级各项活动中,主动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我代表全班同学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里还要特别一提的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班同学积极响应党支部和班委会的倡议,情系灾区,踊跃捐款,筹集善款3900元,交付民政部门。钱虽不多,但反映了中青班学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思想情操。

(四)讲纪律,提高了自我约束能力

本期中青班的学员体现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学员们都能严格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有特殊的事要办时,都能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在学习期间能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想得深、写得出,真正把进党校中青年班作为一个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来对待。特别是在几次菜单选学的大课中,大家表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和自觉性,保证了选修课程的圆满完成。为了解决工学矛盾,学员们白天学习,课余时间或晚上加班加点完成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真正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

当然,中青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员因公因私请假较多,影响到了学习效果、等等,这些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克服,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纪律观念,以保证圆满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三个月的集中学习,学员们一致认为:这次学习对自己是一次思想净化和精神洗礼,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防疫的驿站,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还是一次党风党纪教育,更是一次行为规范,给自己的思想注入了一支“防腐剂”。

短暂的三个月,是人生长河中的一瞬,但它所留下的影响和意义将享受终身。这次学习是学员成长中的“加油站”、工作中的“充电器”,在思想上筑起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我们的学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自己自觉的融入人民群众中去,将人民群众的事情自觉摆在自己的心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的腐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与善人居,如入幽兰之室,久而闻其香,与之化矣”。我们各位学员将把在市委党校学到的好精神、好作风、好品质带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干干净净干事,努力把学习所获运用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去,为兰州经济、社会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领导和老师们的教诲。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学员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通过这次培训,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培训取得了明显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基本情况回顾

这次宜阳科级干部赴苏州培训班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德新带队,学员由县组织部、宣传部、法院、监察院、党校、电大、党史办、县直工委、行政中心和县直21个委局的科级干部及19个乡镇的组织副书记(或党委委员)组成。培训时间为2004年11月7日至11月22日,培训地点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这次培训采取边学习边考察,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方式进行。安排理论学习9天,授课老师为苏州大学、农干院的教授和当地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重点讲授了苏州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政府职能转变、“三农”问题和基层党建、投资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实务、民营经济、依法行政、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素质等内容。安排实地考察六天,考察了苏州老城的人文景点,中新合作工业园区的外向型经济,吴江、张家港、常熟、昆山等地的民营经济,太湖西山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和全国文明村—将巷村,周庄、锦溪等江南水乡的旅游产业和上海浦东新区等。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考察,苏州给我们的印象是,人文积淀深厚,市场活力很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共同进步。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认识到位,组织得力,成效显著。

我县这次组织的科级干部异地培训活动,人数多,时间长,内容丰富,是多渠道培训干部的第一次尝试。活动开展之初,县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张景彦部长亲自安排布署,并在学员赴苏预备会议上作专题要求。培训班由一名副部长带队,提前赴苏州进行全面安排。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自觉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组织安排,统一行动,相互关照。由于认识到位,组织得力,上下一致,培训班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学习和考察任务,如期返回宜阳。通过这次“集体洗脑“工程,考验和锻炼了我县的干部队伍,组织部门增加了对县科级干部的了解,积累了培训经验。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相互了解,共同学习,交流了经验,达成了共识,更有利于今后我县部门之间,部门和乡镇之间工作的协调和开展。

2、安排安理,行动统一,学有所成。

过去我县对科级干部的培训一般在县委党校进行,以理论学习为主,时间安排相对较短,学员在本地参加培训,往往摆脱不了单位工作的影响,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加之缺乏实践活动,学习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这次,县委安排的干部异地陪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部门专人带队,统一纪律,统一食宿,统一上课,统一行程,学员们怀着极大的兴趣,一心扑在学习和考察活动上,不受单位工作影响,时间充分保证,思想高度集中,都取得了较大收获,使这次培训收到了显著效果。

3、对照先进,找到差距,提高了素质。

干部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员素质,为宜阳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这次县干部培训选在经济发达的苏州进行,苏州经济发展活跃,人文积淀较厚,干部观念超前,现代意识较强。学员们在学习和考察活动中,从各个方面接受教育,对照先进找差距。一方面学到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学到了当地干部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先进理念,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找到了差距,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

三、几点体会和共识

这次培训活动结束后,按照要求,学员们都在短时间内写出了考察报告和心得体会(每人3篇文章,1篇考察报告,2篇心得体会),上交组织部。从学员们的文章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和共识:

1、苏州人抢抓机遇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苏州改革开放以来,抓住了三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抓住了联产承包带来的乡镇经济大发展机遇,创造了闻名遐迩的的“苏南模式”,使乡镇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完成了原始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积累,为目前苏州制造业的大发展尊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乡镇经济的大发展还转移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激活了小城镇的发展潜力,使一座座千年古城焕发青春,一座座新兴工业城镇拔地而起,进一步使苏州的城市化战略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实施。第二次是抓住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兴建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吸引了大量外资的进入。第三次是抓住了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打响了“苏州制造”的品牌,初步建成了现代高科技产业制造基地。

正是因为苏州人这种抢抓机遇的意识,才使原本没有考虑苏州的的中新合作工业园区最终落户苏州,也使得苏州在短短的十年间,由外向型经济带动,实现了经济的迅速腾飞。2003年度取得了GDP全国第五、财政收入全国第六、农民人均收入全国第四、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三、完成工业增加值全国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苏州也因这一系列的辉煌成就被评为“全国2004年度最具活力的城市。

2、苏州以人为本,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环境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苏州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人为本抓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打造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作法值得我们深思。他们认为,人才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健,是打造投资环境和实施招商引资的主体。因此,苏州市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对干部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学说话(会普通话和英语)”、“学走路(会开车)”、“学写字(会电脑操作”、“学洗身(干干净净做人)”的“四学”口号,改善环境先从提高干部素质,改善干部作风入手,在全社会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安商、亲商、富商、”先进理念。经常性的派出优秀干部到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受训,转变观念,树立超前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接受大上海辐射和引进外资过程中,他们更注重引进各类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吸引外商方面,他们全力推介苏州的人文环境,增强环境的亲合力。

3、苏州招商引资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2003年度苏州引进外资首次超过上海,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到帐外资达到68亿美元。2004年前三季度统计,江苏省外资引进52%来源于苏州,目前在苏外资项目累计达到2800多个,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24个,3000万美元以上的149个,1000万美元以上的451个。苏州在招商引资方面,以吸引跨国公司资金和台资为主,在具体方法上,一是搞好环境建设(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吸引外商;二是以项目和开发区为载体,以商引商,产生积聚效应;三是搞好服务,亲商、安商和富商,把商人留住。四是把引资和引智相结合,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加快培训本地人才;五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利用各种人际关系找门路,上项目,引资金。六是以知名人士、知名景区等人文环境为品牌,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4、苏州发展民营经济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苏州近年来乡镇一级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日出万匹,一被天下”的丝绸之都-盛泽镇,全国文明村-蒋巷村等典型代表。苏州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重视带头人的作用。太仓市一个镇提出党员干部要“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也是能人经济,乡镇党员干部里能人很多,政府应该支持和鼓励他们带头兴办企业,在政策和贷款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办企业,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商业氛围,进一步带动广大群众创业经商,也会使党和政府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群众。同时,为了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他们也尝试进行了一些制度方面的安排,如公布收入,廉政备案等。

5、苏州发展经济的典型理念值得我们思考和提倡

在苏州学习的十几天时间里,学员们所到之处,经常会听到一些当地流传的崭新理念,如“安商、亲商、富商”,“透明性政府、阳光式服务”,“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量才使用,育才待用,外才我用,以才生财”,“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要吃饭,找市场,不找市长”,“百姓不愿干的事政府干,百姓愿意干的事政府不要干”,“百姓干事是为了挣钱,政府干事为的是服务”,“帮助引资的是恩人,前来投资的是亲人,打开招商之门的是能人,影响投资环境的是罪人”等,这些理念包含很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四、几点建议

200年初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工业兴县和产业富民统揽工作全局,围绕“三大目标”,改造提升县办工业、服务协调省市营企业、强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壮大农业产业(四轮驱动),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以龙羽电厂为龙头的城北工业园区初具雏形,恒基铝业20万吨氢氧化铝、黄河同力450万吨高标号水泥生产线、洛阳新区供热中心2×13.5万千瓦热电厂、宜源公司氟化铝等骨干工业项目开工兴建,跨境两条交通干线南车线宜阳段、安虎线宜阳段全线贯通,城关、寻村、张午等乡镇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我县与上海徐汇区徐家汇办事处缔结友好关系,招商引资获得突破。这些变化反映了我县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一个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发展,建议县委政府还要研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加快建设洛阳卫星城市为目标,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区位优势,尽快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战略(基础资源要摸清,产业定位要准),以科学的发展战略统领经济工作的全局。同时,要求各乡镇也要尽快拿出具有比较优势并与县经济战略相衔接的发展规划,利用洛南开发和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向我县辐射的机遇,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和资金,形成投资宜阳,创业宜阳的新一轮发展热潮。

2、加快建设以电厂为龙头的北城工业园区和洛南工业带,改善工业园区周边环境,作为下一步招商引资的载体精心包装。

3、加大北城区基础设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美化靓化香鹿山周边环境,为前来投资的客商提供便利条件。

4、从中青年干部队伍中选拨培养一批人际关系较好,素质较高的招商引资队伍,专业从事招商引资活动,与招商专门机构挂靠,把招商工作从各乡镇和部门的责任目标中分离出来。

5、下大力气整顿干部作风,在民营经济展初期,少管理,多服务,放水养鱼,形成全社会投资兴业的良好氛围。

6、挖掘境内自然和人文资源,搞好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商引资,打好旅游这张名片。

7、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乡镇党员干部经商办企业,积聚商气,以商引商。

梧桐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根据珠海市委党校学习考察计划安排,学员们先后聆听了珠海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副教授雷雯同志作的“珠海市情介绍”、市仲裁委周盛盈同志作的“创新制度,构筑预防腐败新机制”、余信鸿教授作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贪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宋海燕副教授作的“CEPA对深圳经济的影响”、市委办刘福祥同志作的“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省委党校林子英教授作的“中青年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及香洲区委办张献斌同志作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参与了珠海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调研汇报会,听了“CEPA对珠澳经济的影响”、“珠海市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的调查”、“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珠海西部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倍受启发。结合着理论学习,学员们还先后参观了珠海市容市貌、科技创新海岸、大学园区、格力集团、工业园建设、农村及临港工业区、驻澳部队珠海驻地等。

在深圳市委党校,学员们聆听了刘校长作的关于近几年深圳发展状况和近期所进行的几项重大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并认真解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通过听课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学员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到之处,受到了两地市委党校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信对今后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会大有裨益。

二、珠海、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珠海、深圳成立特区后,两市市委、市政府带领珠海、深圳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形成了全民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是发展的关键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与香港水域相连,南与澳门陆地相接。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港口城市。珠海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从一个当初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差、偷渡港澳严重的一个小渔镇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农渔业、商贸旅游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珠海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创造出令人一瞩目的成就。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多亿元,是1979年建市之初的175倍,年均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万元,城市绿化率达到43%,199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珠海“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确定了“三基地一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较强辐射力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也就是把珠海建成珠江三角洲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并预计2007年实现现代化。

深圳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已由“三来一补”经济走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拥有康佳、TCL、创维等10多个电子电器为主的全国名牌产品。2002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名列全国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560美元,列全国第1,财政收入300多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三。深圳确定了创建国际化城市的目标,预计在200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

珠海、深圳两市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其原因:虽然两地有其自然的地理优势,有国家适当倾斜的经济政策和支持,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两市人民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这也是两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珠海、深圳两市虽然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并未就此停滞下来,而是始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加速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地处对外开放前沿和拥有海港的优势,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同时按照GEPA协议,珠海市拟定了珠海大开发的宏伟蓝图、深圳市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思想”,两市还构画了建设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州经济圈的蓝图,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导向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也需因时而变,因为政府的管理行为、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珠海、深圳特区政府善于工作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自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导向作用,把工作置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中,从市场中去寻求突破发展,政府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为公共社会服务上,实行政府职能定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珠海市就提出了“ 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口号,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从而达到了双赢。2002年,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4个,合同利用外商投资1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98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区一直实行归口管理,但由于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从而造成效率低下,老百姓办事难,易滋生腐败。现正在探索“行政三分制”:即首先设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们由大学教授、有关专家等社会人士兼任,不设专职,委员们负责调研,向人大提出法律政策建议和报告,人大审议通过后,以政府公报形式对外公布;政府及其具体部门只有执行权,执行情况由全社会来监督;老百姓如发现在执行中出现违反法规、制度的情况,可向监察局告状,如对处理结果不服,可启用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讼。“行政三分制”的探索和实行,目的在于建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的管理模式。

珠海斗门区农业示范园区位于珠海市西部,相对较为落后。珠海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出资培训农民学习养鱼技术,让农民由种植甘蔗向海产养殖转变,并出资帮农户修建鱼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找到了市场,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公司、政府三赢。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当地农村普遍推广,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这也正是政府在市场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考察报告格式 ·民办教育考察报告 ·服装企业考察报告 ·赴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三)合理的规划,高效的城市管理,打造优质环境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珠海号称浪漫之城,以人为本、山水共享是其发展的主题。该市大力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把整个珠海市作为生态示范区,使之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旅游和投资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府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做到“八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按规划征用和划拨建设用地、统一按规划控制功能分区、统一按规划控制标高、统一审查设计、统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风景园林绿化管理、统一市容街道管理,高质量地进行城市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珠海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成立了城市管理法庭,制定了环保、规划、国土、园林、卫生、城管等一系列的法规,达到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注重以优美的环境增添城市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化旅游基地,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生活社区化,城市主导产业服务化,城市布局合理化,城市要素及群体间关系共生化、协调化,城市管理、建设、决策程序化、法制化。在城市建设中把绿化面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市长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制度,从而把珠海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显山露水的花园城市,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部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部级的环境保护城市和园林城市。通过环境优势构建的平台,又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为珠海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广纳人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从1999年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以来,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珠海市支柱性产业,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的总产值达218亿元,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9家。尤其是“大学园区一科技创新海岸”,建立起一批高起点、宽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大学园区”按“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在珠海设立分院,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融资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珠海已相继建立了三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1年,珠海市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第十一个软件产业基地。

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珠海市以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投资成本,吸引了十多家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与研究机构落户,从而聚集了科技创新能量,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深圳虽然只有二所高校,但采取优惠条件吸引了高素质人才,使得国内外人才汇聚深圳创业,同时在人才培养选拔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公派留学人员,市财政保证每人每年培训费20万元,送到国外培养;二是高薪聘请,到国内各大学招聘2万多名博士、研究生等拔尖人才;三是逢进必考,凡调入深圳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珠海、深圳两市在经济总量上来之后,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引进项目上由过去注重数量而转向根据完善城市功能来确定项目,以高科技企业、高知识聚集行业为主要引进项目,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全体学员通过对珠海、深圳市的学习和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并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返回后,经过各小组的认真研讨交流,启示如下:

1、珠海、深圳市自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得取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目前,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并且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而不断推进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只有筑好巢,才能引得凤凰来。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交通、能源、通讯等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促进作用,并制定和着力实施土地使用、户籍管理、税费征收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创造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区内外国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尤其要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找准优势,合理定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如旅游业、生物制药、矿产资源开发等,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3、目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国家投资和兄弟省市的援助,要加快我区的发展单凭国家财政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方的人才、物力、财力,参与到我区跨越式发展中来。我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要实现农牧区的小康,各级政府应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结合本地优势,加快农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走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与内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从而实现我区农牧民增产增收。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新岛咖啡,一个具有东方韵味的咖啡品牌,2003年诞生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著名城市苏州。在这个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地方,新岛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科学化的咖啡馆连锁经营体系,利用世界咖啡业发展的经验,以现代科技成果创办企业,崇尚研究创新,坚持共同发展,为求达到与全体加盟者共繁荣为永续经营的目的。

新岛咖啡不仅有风味独特的各式饮品,而且有中西方多种精致的点心和商务套餐。新岛咖啡装潢舒适、优雅,服务亲和、体贴,营造悠然的休闲生活时空,格调非凡,注重给予顾客环境体验。商务功能和免费宽带网络接入,是以咖啡馆的名义附加给顾客的便捷服务,也是新岛咖啡适应时展的商务咖啡理念的诠释之一。

新岛咖啡塑造了办公室与家之间的美好空间。休闲、用餐、洽商、移动办公,在新岛,心动的不仅仅是一杯咖啡!

意境香醇,品味人生!自成为苏州国际旅游节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唯一指定咖啡后,新岛咖啡又被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指定为唯一的咖啡、茶点合作机构,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表扬和高度评价,也赢得国际友人一致的好评。

新岛,是根植于辉煌而瑰丽的东方文明里的中国咖啡品牌,香醇中更有情义。追求合理,注重创新,每一家分号的登场,都是一个区域格调的提升,在全国,新岛已拥有四十余家连锁咖啡馆。

品牌,是智慧与勤劳的结晶,也是诚信与合理治业态度的回报;新岛将以接受加盟的形式,发展品牌连锁。为便于加盟商分享品牌的价值以及经营管理的经验,新岛公司投入巨资创建加盟中心,提供完善的技术辅导,帮助加盟商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开创未来,获取成功。同时开辟3000平方米,建成集管理、研发、物流、品牌事业、员工培训为一体的公司总部。

新岛咖啡,正已腾飞的速度健康地发展。热忱欢迎有志趣者加盟,轻松创业,快乐赚钱!

加盟新岛

一、 开业前规划准备,包括指导证照等手续的办理:

1、完整的市场考察报告:从潜在消费分析、门店规划、营业点周边消费水平、市场竞争状况作科学评估,预测开业后的经营情况;

2、代训专业咖啡馆从业人员:新岛培训部建设有教学吧台、理论教室、学员餐厅宿舍一体化的综合设施,为加盟者培训出称职的各类员工;

3、统一的门店装潢设计:保证统一的新岛咖啡环境格调,合理利用内部空间,装饰出一级品位的经营环境。

二、 经营期间的指导协助,解除合作伙伴的后顾之忧:

1、 提供科学的营业管理模式,保证经营的有序,以及工作的高效;

2、 共享总部的新产品研发成果,鼎力支持加盟商的经营发展;

3、 合理的物流系统、高性能的设备指导,使经营物资的采购等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7篇

一、手套生产企业现状

全镇手套生产企业可以说只有济宁三园工贸有限公司一家,其余均为作坊式加工,不能称之为企业,为此,只能以这家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济宁三园工贸有限公司位于疃里镇前贾村327国道南侧。公司成立于20**年5月,6月正式投产。公司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50人,主要生产防滑手套等产品。设备齐全、配套,固定资产475万元。通过调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

1、思想不够解放。在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下,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给全县经济注入了活力,激发了企业内部潜力。作为三园公贸内部,还存在着发展定位不高、怕担市场风险的错误认识,没能把握住机遇,导致企业发展不快。

2、产品科技含量底。三园公贸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需要的是技术熟练的年轻工人。但随着近几年青岛、胶东等地的快速发展,工人报酬高,大部分工人都远赴外地打工,导致我们当地劳动力市场人员不足,使现有的设备不能全部正常运转,影响了企业的高速度发展。

3、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现在的私营企业的管理大多还是家族式的粗放管理,企业内高素质、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人才较少,加上企业疏于对人才的培训,导致企业不能形成一支高效的管理人才队伍,使企业负责人大事小事一肩挑,抽不出较多的时间研究市场、充电学习,管理水平得不到快速提高。

二、下步工作的打算

1、发展思路是:用足用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生产机制的高效运转,提高产品数量,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利用自主出口权的优势,使产品迅速打入国际市场。全力推进外贸出口,扩大出口创汇额,使三园工贸成为疃里镇的知名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2、具体工作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抢机遇、大发展的意识。县委、县政府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企业制定的政策越来越优惠。各级领导对企业发展越来越关心,为企业出谋划策,增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给我们企业的发展、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增强压力感和紧迫感,坚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2)加大企业投入,增加企业效益,带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我县全力推动招商引资的优势,与韩国客商积极洽谈、合作,投资150万元新上一条牛仔裤服装生产线,把企业发展成集手套加工,服装生产多个品种共存,互助互补的企业集团。

(3)积极推进外贸出口。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实现了外贸出口10万美元,但其余的多为出口。明年,将充分利用已有的自主出口权积极向国外市场进军,打出产品品牌,使出口变为自主出口,增加企业效益。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向发达地区、县内的先进企业学习,努力探索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培训提高现有人才,引进科技人才,向管理要质量,向先进机制要产量,向科技、人才要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

企业考察报告(二)

在河北工院机电系教师团队的组织下,我们作为中职培训学员随队参观位于石家庄市开发区的几家工厂,在过程中不仅参观了工厂的环境设施、运作流程,还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岗业规范、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并且进行关键岗位实践和技能训练,增加生产实际经验,拥有机会与企业的高层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向企业高管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加深了自己对企业概念的认识,同时也发觉作为中职培训学员,在企业这个领域的一些可研究之处,在这里与大家共享一下。

纲要:

一、参观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二、作为中职培训学员可以借鉴的一些项目

三、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的思考

阐述

一、参观得到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我觉得河北工院机电系选择的企业(包括中国人民第三三O二修理厂、太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金刚集团)虽然都位于石家庄本市,但在行业分布、企业规模、企业性质来看都有针对性的,具有一定的企业代表性,也反映了中国目前机械加工发展阶段。

1、企业文化与优势产业

参观过程中,三家企业都首选播放企业的宣传片,讲解企业简介;其次,热情安排讲解员陪同学员下车间,了解生产整个流程。收获更多的是:丰富了对更多不同数控车床的了解,基本的结构、简单操作;相关领域知识的拓展,如铸造、研发、销售、财务等。为能够改变工艺流程,降低加工成本提供人才和点子。

2、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

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的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剧,高素质人才供应量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综合能力较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会受到企业欢迎的。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定位形势愈加严峻,有着学历低、无经验、年龄偏小及性格叛逆等弱项。相应的接纳的企业就会更少,面更窄。

3、如何树立企业品牌

自主品牌涉及的是一个大话题,也是目前由国家推动的最热门的一个热点之一。例如金刚小巨人——金中精坚,历百劫而千生,百炼不销的精华。它拥有金刚般的大智慧,它吹响了企业创新的号角;凸现出金刚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蓬勃朝气和自信; 蕴含了金刚人“让更多用户收益于金刚产品”的理想和追求;展示着金刚人“以王者风范,拓广阔未来”的豪迈情怀和充满活力的形象。

大家都认为自主品牌很重要,但品牌的定义是怎样的呢?如何创建自主品牌?一个品牌要依托什么才能成功和长久生存呢?金刚做了非常好的诠释。

二、作为中职教师可以借鉴的一些项目

首先是感悟了先进,受到了鞭策。通过听取介绍企业发展模式、工艺设备、产品设计、经营管理、项目推介、市场销售等情况,实地参观企业厂房及生产线,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机械加工产业的思路,对于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园区科学运作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把差距化为潜力,把压力转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及对策。

其次是得到了启示,坚定了信心。他们加工企业拥有的一流技术、产品、管理和服务等,增强了我们学习借鉴其先进生产技术、规范化管理模式、开放式管理理念、科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实现新突破,鼓励“企业找科技”,积极联系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国内外知名企业;鼓励支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扶持、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真正落实校企合作,体现“学中做,做中学”,达到“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的思考

1、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让学生在进入培训(学习)时就知道自己应达到什么标准,应掌握什么能力;评价标准着重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执业能力方面,让学生清楚该做好什么的准备走进社会,以哪些正确的心态去处理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使技术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2、优势互补,产学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教师作用,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共享。

3、综合技能实习。为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短期见习或长时间的综合技能见习,或参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在积极参与中判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职业教育正以迎合时展的趋势不断地前进,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但只有时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职业教育才能完成培育高素质人才与高技能人员的需求。综上所述,只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改革研究方面的总体构想,其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会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化,让每一种方法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只有职业教育人不断行走在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才能让职业教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坚实的支柱。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实践教学;成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含义以及特点

(一)能力本位教育的含义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以满足企业需要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主要特征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和评价的标准。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来开发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本文的能力是指能够胜任某一岗位的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不仅仅是实践操作能力,还是能够胜任岗位的集知识、态度、技能、经验、适应性、迁移能力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特点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特点体现在:教学基础是以能力而不是以学科或学术知识体系为教学基础,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的基础;培养目标是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是强调教育结果而不是过程,为就业做好准备,更符合企业的需求,更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需求;教学模式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课程模式是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采用模块化课程。评价方式是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

二、职业能力成为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对人才需求

据相关数据统计,人的一生中平均要更换3至4次工作岗位,由此带来的巨大的教育需求,要求教育机构特别是职业院校承担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任务,包括从职前到职后,从学徒、技工到大专甚至大学本科。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不仅是由“单纯注重学历文凭”向“职业技能与学历并重”,甚至到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高适应性”转变,“转岗、再培训、再提高”成为人们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提高职业能力成为人们接受继续教育的直接目标,因而成人继续教育应主动适应市场,将提高学员的职业能力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能力本位是当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思路。

(二)国家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引导高校向“职业化转型”,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可单独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职业化转型是国家对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在新时期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新的发展之路 。职业化转型要求学校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职业能力取向成为独立设置成人高校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人才培养的新取向。

(三)成人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目前成人高校办学最大问题就是与普通高校同质化,没有自己的特色,与普通高校相比完全失去竞争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不强,岗位能力不能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实践能力弱。然而目前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进一步清晰,北京的产业将呈现服务主导和创新主导的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首都经济的鲜明特征,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显然成人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区域,培养具有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满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能力导向成为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终身学习、服务青少年,满足企业需求,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模块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课程结构、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取得了学生认同的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课程结构。实施课程模块化,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改变原有的脱离实践、内容虚设、单一、缺乏个性的实践课程,将全部课程重新按照模块化设计,构建“模块化、分层次”的实践课程结构。模块化:是基于专业知识、规律、逻辑对教学内容依据市场需求与职业岗位重新划分,将传统的课程划分为通用素养课程、职业专业课程、实训实践课程三类课程。分层次:将三类课程分别划分为三个实践层次,即体验实践模块、技能实操模块、综合实训模块。体验实践模块主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人事和体验,开启职业的初体验。技能实操模块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探索中强调技能的实践与形成。综合实训模块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满足个性的教学方法,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注重实操,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依据实践课程的三个层次,统一安排实践教学活动,每个实践层次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体验实践模块主要采用: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职业的初体验。技能实操模块主要采用:项目驱动、小组协作等方式,学习各专业的职业技能,进行岗位实操。综合实训模块主要采用:企业实操、项目策划、毕业设计等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拓展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促进职业发展。

实践教学基地与资源建设。近年来学校加大对基地建设和资源建设的投入,开设了十几个实训室。如建筑智能化实训室、物业弱电设备综合实训室、物业楼宇设施综合实训室、沙盘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业管理专业综合实验室、创业实训系统实验室、税务仿真实验室、3D打印机实验室等等十几个实训室。让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课程体验,体验职业角色,培养职业能力。另外购买综合实训课程、软件,如设置创业综合实训课程、企业经营决策沙盘实验、服务业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会计模拟手工实训等内容,让学生参与体验实践,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或模拟岗位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提高解决工作问题的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对自我的评价,以是否学到了与岗位相关的知识,是否掌握了胜任岗位的技能为评价标准。实践教学知识方面不单纯以考试和学分来衡量,主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自我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进行。考核评价标准增加了企业和社会考核,在考核标准中增加职业资格等级考核体系,使实操教学与取证对接,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实践知识与行业接轨,符合行业标准,达到行业认同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

实践教学效果。学生对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课程比较满意,尤其是四个项目最受欢迎。一是全程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践课全程是学生动手,通过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二是岗位体验式实践教学:依托学生所在岗位实施实践教学,学生将学校所学的与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岗位上,提升岗位能力,提高了对职业的认同感。三是创业实践教学:学生在学校里练习创业,实践创业,消除Υ匆档母好媲樾鳎为走出校门创业发展积累了知识与经验。四是“学历+技能”的职业资格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技能取证模块,将专业知识与取证知识深度融合,并建立相应的取证题库,设置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实操考试,使学生既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又能够拿到业内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职业岗位竞争力,提升职业能力,拓宽职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黄福涛.能力本位教育的历史与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

[2]曹刚.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3]罗星海.TAFE特色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和培训的启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考察报告[J].交通职业教育,2006(12).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9篇

1.1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各方面主体因各种原因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国家的主导方针存在一定的偏差或缺失,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不理想,实际操作呈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从本质上将创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进行区分,对社会缺乏创业教育宣传,不能把正确的创业观传输给学生,结果导致高校对创业教育缺乏政策导向和经费支持,也致使社会对创业教育不重视、不配合,阻碍了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另外,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只认为可以通过创业赚钱,而没有将创业视为一种切实的谋生手段,所以就会忽视积累和培养创业知识、能力、技巧、方法、环境等。从国家层面看,十以来,各级政府都越来越关心创新创业,也对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媒体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大,进而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创业教育经费、场地等制约。但因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对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也不尽相同,有的高校还停留在表面上,有的高校虽然对创业教育意识较深,但不够全面,无论是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都没有达到预期高度,创业实际活动与生活缺少紧密联系,继而导致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1.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欠合理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关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至今仍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构建出统一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原因为:首先,从专业建设整体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仍没有与创业教育课程形成有机融合。因高校领导和教师创业教育认识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有些高校教学计划中已增加了创业相关课程,但还没有与专业教学体系相融合,表现出学科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隔离的现状,进而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钩。其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仍没有实现学科化、体系化。尽管大部分高校在国家大环境下都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创业市场调查”、“小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进而有机衔接力度不够。再次,各高校创业教育整体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校际差异较大,所使用教材没有体现实用性、操作性,只是将一些与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案例进行简单堆砌,片面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3创业教育手段欠科学

很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几门创业课程即可,且这些课程基本由从事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及就业指导工作但没有创业经历的教师授课,故授课内容理论性太强,很少有能切实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创业实践课程。换个角度讲,只有通过创业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创业技巧、创业流程等。由此可知,创业教育要关注创业实践的落实,才能判断创业成功与否。从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的现状看,各高校都采取措施,想方设法举行如开办虚拟公司、建立科技园区、创设创业实训基地等在内的创业实践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整体而言,这一类型的创业行为还非常少,且某些活动举办表面上似乎很红火,实际上这些创业实践活动因资金、政策、场地等原因,处境相对较为尴尬,活动缺乏长期延续的机制,导致高校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真正创业意义上的指导,还有待可行方案的细化和落实。

1.4创业教育文化缺失

当前,虽然国家层面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但整个社会对创业普遍持怀疑、否定等偏见态度。学生家长层面,普遍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进入体面的公司从事体面的工作,不希望、也不鼓励子女进行开小店、摆地摊等创业行为,这种误解和低认同度对学校的创业教育负面作用显著,很多学生由此就对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兴趣下降,从而使得国家和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大打折扣。整个社会环境层面,虽然国家通过不同渠道表达了对创业的支持和鼓励,但整个社会的创业文化氛围还较欠缺,且在创业政策层面也没有真正落实,进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高、意识淡薄、观念落后等,这些情况对当今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有抑制作用。除此以外,我国创业历程较短,很多关于创业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还不完善,政府的宣传和鼓励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不健全,教育与培训脱节,社会对创业曲解,创业氛围薄弱,各种社会媒体也没有系统的有效宣传,进而创业教育发展受到了各种阻碍和限制,进入发展的瓶颈阶段。

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2.1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课题组成员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构建”一文,论文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创业教育系统框架图,如图1。

2.2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课题组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后,在渤海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省内外近千名大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发现11个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行为的维度中,创业教育、创业能力、创业意愿、制度环境、禀赋等5个维度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度较大。由此可知,创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作用非常重要,由此敦促我们进一步探索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不断优化和完善前期构建的创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基础。

2.2.1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策略和措施

科学、合理、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必要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将创业课程融入专业学习,可以对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措施如下:

(1)构建创业类通识课程体系平台

通识课程即是各专业的平台课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通识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各章节要有机融合有关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这类课程虽然分散,但涉及面广泛,这样可以引导大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关注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进而对培养学生的创业品格和素质有基础性引导作用。首先,针对公共选修课,为了更好地服务全体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公共选修课中我们建议增设了创业教育模块,且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相应的学分,开设了《创业理论与实务》等创业类基础课程。另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创业经营需要,增设一些创业类特色课程,如《苏南模式与苏商精神》、《商业音乐管理》等创业类选修课程。同时,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改革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和技巧,建议采取“集体备课”、“一课多师”、“专题讲授”等,也可以围绕某一特定创业主题推出每周一次的企业家系列讲座,授课形式为2/3时间由创业指导师讲授,1/3时间为创业指导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其次,针对公共必修课。我们要求必须融入创业教育元素。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相关章节适当增加当代苏商、沪商及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的故事,进而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与创业教育实现契合和对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程的相关章节授课过程中增加民营经济发展史、非公经济发展历程等的介绍,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创业的利益,从而有信心进行创业。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民营经济发展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与企业家、大学生村官、农民工等社会人士开展对话交谈,并要求学生考察后能运用教材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评述,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交流考察心得体会。

(2)创新和优化专业类创业课程体系平台

不同的专业,因特点各异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我们在实践中尝试基于各个专业大类的教学平台,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征,不同程度地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融入创业教育,以此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精神。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针对创业群体,面向全校开设创业教育专业任选课,并要求教师讲解专业内容时结合实际的创业案例,不断地渗透创业内容;注重从应用角度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增减,尤其是加大专业实验实训、课程专用周、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企业、理解创业,并能够强化创业氛围,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加强“学业、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改革,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或者成立实体经营公司,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懂管理、善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总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创业理论、创业实务和创业实践等三大课程模块。创业理论模块、实务模块、实践模块课时占总课时的65%以上。

2.2.2构建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的策略

若要不断地提升创业教育的水平,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有高水平的授课能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主导进行创业教学设计。创业课程的授课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创业项目导向制。通过大力宣讲,鼓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进行创业项目的调研、考察、论证及实际落实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体现了其专业价值。如将《创业市场营销》课的教学从课堂内搬到课堂外,由班级学生组建不同的团队,指导教师布置不同的创业任务,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围绕创业目标分别进行营销方案设计、产品定位等,在体验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创业项目中的营销任务。

(2)穿插角色扮演法。首先建立一个模拟公司,授课中对参与教学的试点班学生进行模拟公司各职能划分,这样团队成员就能够各司其职,充分激发其学习潜能。在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托校内外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及企业现场等各种实训基地,分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重点学习其创业营销战略。

2.2.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策略

若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能够实现多元化,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聘请一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技术骨干、管理精英等来到校园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这些人因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其课堂讲解势必会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创业教育和创业行为;另一方面,校内创业师资,我们建议推荐那些具有企业工程技术经验、企业工作经历较长的技术技能型教师担任,这样既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也能让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专业教师支持创业教育并不是内源性的,故需要高校各部门支持,建议学校建立一些激励机制,鼓励擅长创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极大地激发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创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要有别于其他理论或实践课程,考核形式重过程,课程考核贯穿全过程。以创业营销课程为例,学生带着了解营销案例的目的到营销做得特别好的相关企业实习,然后每人上交一份营销的创业案例,采用答辩形式考查学生创业实战能力。最后的毕业考核,将根据课程考核结果、企业调查实习报告、创业工作室实践、创业比赛参与情况及最后的创业计划书等,通过答辩的方式综合评定最后的成绩等级。

2.2.4优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措施

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建立校内自我评价和校外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在校内评价方面,我们建议采取随堂评价与毕业生跟踪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够及时了解眼前的创业教育效果,又能掌握长期的效应,从而形成了一个长效机制。在创业教育评价中,我们关注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操作流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对创业教育试点班的评价从现状延展到学员毕业后,建立跟踪调研机制。

创业培训学员考察报告范文第10篇

1、加强转移培训工作

(1)落实任务,加强监管,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年初,根据各乡镇、办事处、单位(部门)的申请,经区人力资源办研究决定,上报区政府批准,20*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示范基地转移培训项目)分别由区职中(包含示范基地转移培训项目)、区妇联、市农村推广站、盘河乡、北闸镇、旧圃镇、田坝乡、大寨子乡8个单位组织实施,完成4600人的转移培训任务。其余各乡镇、办事处配合我办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任务1.1万人。各项目实施单位、乡镇、办事处根据任务指标,立足自身实际,认真拟定转移培训实施方案,并报区人力资源办批复、备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相关培训转移工作。

由区人力资源办牵头组成的项目考核组,依据区人力资源办拟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对各项目实施单位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项目实施单位并立即整改,对存在的困难区人力资源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妥善解决。

2009年6月底,区职中实施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项目完成600人转移培训任务;8月底,区职中等8个项目实施单位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完成4000人转移培训任务。项目考核组依据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示范基地实施细则和加强资金管理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分别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进行项目验收考核。9月,各项目实施单位分别接受区审计局派出的审计小组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依法审计,经审计项目资金基本符合财经法规规定,通过审计。

(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面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影响,用工需求的减少,确保农民稳收、增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困难压力加大,因此必须认识到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增强劳动力市场竞争力是促进我区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有效途径。

2009年,由区人力资源办牵头,协同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扶贫办、区会计工作站共同组成20*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考核组。考核组的工作任务是对20*年度项目实施单位实施的转移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各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单位法人任组长,成员由分管领导和分管人员组成,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3)落实“滇深劳务合作”,深化我区转移输出工作为贯彻落实省、市政府确定的“滇深劳务合作”任务,区人力资源办在与市办协商后确定,培训经费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中支出,经费标准按项目标准核算。区人力资源办分别于9月26日和11月2日组织了373人参与我市举办的“滇深劳务合作”转移输出活动。通过二次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输出活动,掀起了我区秋季劳务输出的高潮,为进一步深化我区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打造夜校培训亮点,拓宽我区培训工作新思路4月,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方案的通知》(昭政办发200938号)精神要求,*区以盘河乡为夜校培训试点乡镇,计划培训4820人,市级财政投入10万元,区级整合6万元。项目于4月底启动,10月底竣工。盘河乡人民政府从本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夜校培训实施方案:夜校培训内容设置了移风易俗、烹饪、家政、建筑(木工、砌石工)、种养殖业(乌金猪和山嵛菜)等专业;培训方式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培训为辅,以授课式培训和参予式培训相结合;师资来源聘请相关专业教师和务工能人给予培训指导。通过培训,改变了村容风貌,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位,增强了理财致富的能力。盘河夜校培训工作,立足本乡实际,开展具有本乡特色的培训内容,受欢迎,效果好。为我区开展特色培训,推动全区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9年,我区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53949人,有序转移138554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14.8亿元,实现务工纯收入8.1亿元;20*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m项目(示范基地转移培训项目)4600人转移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完成11039人;盘河乡夜校试点培训圆满完成4820人培训任务。

2、建立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台账和信息网络平台人力资源台账是储备我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开发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搞好人力资源台账建设意义重大。区人力资源办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台账建设,关于统计、上报农村人力资源台账的相关表册已发放各乡镇、办事处,按要求如实填写上报。我办现已收到13个乡、镇(办事处)上报的人力资源台帐,并录入计算机信息库实现微机动态管理。

培训台帐、转移输出台帐分别由项目实施单位如实填写,待年度工作完成后,由项目考核组对相关材料进行逐一检查验收。台账的完善、保管工作由项目实施单位处理,不再上报区人力资源办。

*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信息公开网站是区人力资源办现有的唯一公开网站。公众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查询人力资源办相关公开信息,区人力资源办负责信息更新与维护。

3、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根据《昭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县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的通知》(昭市编办20*20号)、《昭通市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目标责任制》文件精神和要求,经请示区政府,批复成立*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职业鉴定站为区人力资源办下属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何叶担任站长。目前职业鉴定站的相关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4、建立完善劳务联络点、维权服务网点2009年区人力资源办维权服务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用工环境,主要围绕着劳务联络点、维权服务网点建设开展工作。(1)劳务联络点建设,一方面通过与当地政府职能机构加强联系,协调解决省外劳务纠纷,其中驻昆对外联络工作站协调处理省内劳务纠纷;另一方面由培训机构直接与企业联系解决劳务纠纷,区职中与企业联办,每批学员有老师输送到企业并驻厂参与企业管理,职中每两个月更换一批老师,驻厂老师既管理输送学员也加强与企业联系协调劳资关系。(2)维权服务网点建设,一是加强区内维权服务力度,通过与区人劳局、区公安分局、工商管理局等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加大区内维权工作力度;二是通过劳务联络点建设提高省外维权服务效率,切实维护我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5、返乡务工人员动态监测自20*年金融危机影响以来,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返乡务工人员动态,为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及时了解返乡务工人员动态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依据提供参考。区人力资源办一方面加强动态信息监测,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密切关注辖区内返乡务工人员情况,按时上报辖区内返乡务工人员数据,了解掌握返乡原因、今后打算等相关信息。一方面加强摸底调研,区人力资源办在春节前夕,组织召开了返乡务工人员代表座谈会,进一步掌握了我区返乡务工人员受金融危机影响后的情况,集中了解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我区务工人员的影响,初步掌握了返乡务工人员今后的打算意愿。通过多方面调查了解,我区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务工受到一定影响,但广大外出务工人员仍希望继续外出务工找到一线生机,开创一片天地。截止今年7月底,我区滞留在家的返乡务工人员基本实现外出或在本地就业。另一方面鼓励扶持返乡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在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引领下,我区返乡创业人员积极性较高,到我办咨询相关信息的人员不少,凤凰社区的创业人员范文明便是其中之一。

6、加强调查研究,开拓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区人力资源办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2月以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作了多次调研工作,先后对北闸镇人工菌种植大户李文界、永丰镇三甲村养殖大户龙国仙、凤凰办事处范文明等人的创业典型作了深入的调研分析,撰写了《*区返乡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就业调研报告》。3月,针对环西路临时用工市场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经与龙泉办事处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撰写《环西路临时用工市场管理调研分析报告》。11月,由区人力资源办牵头,会同区纪委、区公安分局等6部门对广东、深圳、浙江等地进行劳务合作考察,本着企业调查、服务农民工、跟踪问效、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的目的撰写《劳务合作考察报告》。通过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了我区当前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些热点、难点,为指导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理论保障。

7、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及挂钩帮扶工作根据《中共*区委办公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区直单位(部门)挂钩联系乡镇办事处指导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昭区政办通〔2009〕67号)文件精神要求,区人力资源办挂钩帮扶旧圃镇,目前已投入7万元资金帮助旧圃镇打造新型农民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并多次下访旧圃镇督促指导杨家湾村、小寨子村新型农民的培训指导工作。

8、重点打造好永丰镇三甲村2010年3月扶贫开发现场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展示工作2010年3月云南省扶贫开发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区是三个现场参观点之一,永丰镇三甲村集中体现我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果。为努力打造好永丰镇三甲村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示范村品牌,区人力资源办按照市、区政府、领导对扶贫现场会工作的安排,拟定《2010年3月省扶贫现场会三甲村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实施方案》,以静态展室,动态展板的方式,利用图、文、声、像、影等多媒体形式,突出表现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成果,展现我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佳绩。目前,我办已投入资金15万元,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9、加强资金管理和使用,确保工作质量为保证项目资金安全,保证资金不挪用、不劫用、不它用,真真实实用于项目,让农民得实惠,区人力资源办对项目资金实施严格管理、严格使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关于印发﹤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财农〔2005〕157)、《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管理的通知》(昭财农〔20*〕57号)等文件规定执行,实行专人专账,专款专用。对不符合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使用资金,一经查出,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效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区人力资源办联合财政、审计职能部门,依法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10、党建工作4月,在区委领导下,全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启动。区人力资源办精心组织,认真安排部署学习实践活动的相关工作,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我办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工作。根据实施方案要求,我办顺利完成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办党员、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接受群众的监督;一般党员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全区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我办申请成立了党支部委员会,建立党组织基层堡垒。经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党支部委员:选举王鑫担任党支部书记,钟艳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秦海舰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

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我办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一般党员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品质。

11、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树立我办良好窗口形象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是打造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公开、透明形象的窗口,通过现代信息网络传播技术让公众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知晓政府重要工作,简化公众与政府部门办事程序的桥梁纽带工程。为认真贯彻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区人力资源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阳光政府四项制度领导组,明确责任分工,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按照四项制度要求及时公开工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今年我办公开的重点工作信息有盘河夜校试点培训、旧圃杨家湾、小寨子新农村建设、永丰三甲扶贫现场会筹备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5方面内容。“96128”电话专线、网络政务查询开展正常,没有接收到公众的投诉。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正常开展,我办工作信息及时更新维护,目前已累计公开信息46条。

12、日常工作围绕工作目标的实施,我办日常工作有序开展。(1)及时上报相关表册。为让上级领导部门及时了解相关工作情况,我办及时准确地上报了各项报表;(2)信息的收集处理。为顺利开展我办工作,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需要。我办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工作;(3)及时处理上级、相关部门的工作;(4)档案管理。年度内的相关工作,分门别类,分档入柜,统一管理。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大面培训转移由于没有资金投入,各培训单位的经费压力较大,希望上级政府部门能给予资金投入。

2、大面转移培训项目人均培训经费太少,时间短,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希望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

3、人力资源台账建设工作量大,需有资金投入,各乡镇需有专人或联络员负责信息收集与整理,从上报的人力资源台帐中,仍存在信息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规范。要真正实现人力资源微机管理,必须要有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4、由于我区财政困难,资金投入有限,相关项目的培训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由于我办成立时间短,现有办公经费难以维持我办工作,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办公经费投入。

6、部分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即大面扶贫项目)培训内容较单一,没有结合乡镇实际,开设有特色的转移培训科目。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监管力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努力提高省外转移输出数量。

2、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3、引入培训竞争机制,让企业、有实力的培训中介参与到项目培训工作中。

4、避免范围广,效果低的培训,首先选择有特色的乡镇、办事处,集中财力、人力重点培训,强化培训效果,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其次以乡镇为单位,整体推进,扩大培训影响面,带动整个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5、加强维权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6、积极争取与上级政府、部门的联系,增加项目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

7、加强人力资源办自身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

8、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党员、党员干部带头作用。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