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9 19:17:20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问题;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7302

1引言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与传统提法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键,是整个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引擎。

自从十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以来,关于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探讨不断见诸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波澜。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中,人们对新型城镇化各有各的理解,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关乎全局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如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如何提高城市的产业支撑等,这些核心问题的厘清,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新型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城镇化的中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进行生产生活,要让少年、中青年和老年等各类人群都能在城镇中找到生存空间。

传统的城镇化在价值取向上是“以物为本”,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以至于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在“人造城镇”这一发展理念下,传统城镇化道路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重发展数量而轻发展质量和效益,已经难以为继。

当前,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土地强征,房屋强拆,甚至造成了一些恶性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思维上,以投资来拉动地方GDP的增长。其结果就是以就业、收入、福利为内容的民生没有得到改善。而且,过度建设只是重走过去的老路,是违背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的。

新型城镇化必须始终牢牢抓住“人的城镇化”这一真正内涵,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这里面有两层寓意,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城镇的一切应当以人为核心,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使城镇具有人情味,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牢固树立人本思想,把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良好的民生服务,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成果,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实现社会安定和民众幸福。

3新型城镇化的保障—体制机制改革

3.1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这说明2.6亿农民工在城市还没有享受到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差异大,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差距性,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是要分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首先,要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开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小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且享受城镇户口的所有待遇,这包括医疗、就业、住房、教育等。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其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

其次,逐步取消城乡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划分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破除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和保障,最终实现二者完全脱离。户籍制度改革是要让目前已经处在城里的2.6亿农民工以及未来还将陆续进城的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最终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这些公共服务将包括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3.2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要进城变成市民,自然离不开土地问题,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土地的节约利用。因为城镇化,城市建设用地要增加,但我国耕地要控制,所以一定要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让土地节约利用。加大城镇内部闲置、废弃土地的再开发利用,通过复垦整理增加耕地,以高密度、集约化的用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力,建设集约型城镇。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允许农民的宅基地及房产流转,允许农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民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小农民的城镇化成本。

土地制度的改革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作为关键要素,能否通过市场实现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成功与否。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角,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因此相应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应围绕这一群体进行全面调整,而这种调整要进行复杂的制度设计。

4新型城镇化的根本—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选择未来型持续成长产业,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中一种广泛认可的模式。

农民变身市民后,唯有乐业,才能安居。城镇化须有产业支撑,不能人为造城,防止城镇空心化,出现所谓的“空城”、“鬼城”。政府要创造条件,去推动产业发展,人口积聚,推动二者良性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进产城融合。

首先,要做好科学的产业规划。每个城市特点不同,应根据城市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来发展产业,不要过分依赖房地产,不要千城一面,盲目模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要应当有市场规律来决定,政府应该提高产业规划水平。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区域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产业项目、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而生产要素如何向城镇聚集是一个难题。资金、技术、人才、资本都在向高端城市聚集,要想推进城镇的建设,生产要素的聚集相当重要。可以通过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园区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方向。产业园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以人为本,综合配套,结合现代服务产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产业的人本关联性,从而实现产业与城镇配套的双重效应。

新型城镇化应以市场来做导向,以政府来做规划主导,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新型城镇化要坚持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同步进行,引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确保当地农民和城市分散到这的市民,确保他们的幸福指数达到市民的水平。

5结论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汲取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我们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积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产城融合,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地发挥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J].求是,2012,(04).

[2]徐宪平.面向未来的中国城镇化道路[J].求是,2012,(05).

[3]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0,(04).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新型城镇化;公共财政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河北省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城市的核心功能就在于,通过它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密集使用和最有效配置,从而获得最好、最经济的产出,城镇化是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动力。[1(]P20)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京津产业、人力和资本的转移,从而全面促进河北省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情况

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全面开展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展。为河北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河北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2011年国务院就对河北省的《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给予了肯定与批复,这意味着将河北省沿海地区的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4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指出:河北省要在2017年全省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6%左右。河北省近几年来在“三年大变样”的政策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全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而且,城镇居民收入也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4年末,全省城镇化率为49.3%,共有3642.4万的城镇人口,和2013年末相比增加了113.95万人。其中,唐山市、石家庄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和张家口市的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城镇化率由2008年41.9%提高到2014年49.3%,6年间增长7.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2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另外,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河北省的11个设区市和20个县级市市区产业的增长值占全省产业值的比例持续增长。169个县、市、区中有明显特色、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就有117个,形成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的强有力支柱。河北省11个设区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还有一部分中小城市在快速崛起,是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国的城镇化率54.8%还有一定距离,在中东部有沿海城市的省份中,河北省的城镇化发展程度处在末位。与京津冀中的北京的城镇化率86.2%和天津的城镇化率78.28%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就一直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监管之下。这种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可以使得政府部门管理与控制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和发展重点,也可以有效地支持和聚集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1994年,我国实行了财政的分税制改革。大大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使得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虽然财权集中到了中央,但是事权仍然归地方政府,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造成了巨大压力,以至于地方政府只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方设法地从财政资金之外找出路,靠“卖地”增加收入,这就是“土地财政”。[2(]P6-9)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地方政府也寻求过其他出路,通过建立城司、开发投资公司和国有经营公司等形式,凭借政府信用向商业银行融资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后,地方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配套中央资金进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加快了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有形式。导致城镇空间规模过分扩大、城镇工业化发展远远超前于人口城镇化,进城农民工暴增同时乡镇劳动力缺乏的种种问题。[3(]P29-33)当前的财政体制已经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

1.行政主导下的新城镇建设,在经济新常态下难以持续

在前期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地方政府通过税收和土地财政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可以用于城镇化建设,另外,在前期财政刺激政策中,地方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和地方投融资平台筹集了很多资金,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债务负担越来越重。由于房地产周期性调整导致土地出让金大幅缩减,再加上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43号文)中“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和“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等规定,大大限制了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融资的能力,导致地方政府难以借新还旧,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速度的下行,同时由于当前处于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受制于各类收入增长的下滑,对于投资的支持出现明显减缓,如果仍然依靠完全由政府来推动城镇化建设,现实情况不允许。

2.经济的下行导致投资的产出效应减弱

目前,宏观经济已进入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危害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总需求下降导致当前收入和就业下降;总需求下降损害了企业的盈利和未来融资的能力,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阻塞,阻碍经济复苏;持续的总需求不足将导致未来潜在产出下降。这些情况的出现也会对城镇化建设造成影响。

3.政府缺乏精细化的科学规划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了人口、经济、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也存在这些问题,很多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全面性,也不够细致。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城镇化发展规划墨守成规,没有体现河北省的人文地方特色;二是城镇化建设欠缺预见性与可操作性,缺乏长远的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三是城镇化建设规划缺乏客观性,决策者的主观随意性较大,不能保证规划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四是缺乏城镇化总体规划与各种专项规划以及战略规划和短期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五是没有完善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以往的城镇化发展偏重于市区建设,缺乏对县镇乡村的发展规划,不符合现阶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六是许多地方对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只管建设,不管运行维护,将会造成更大浪费。[4(]P60-64)

4.当前农地支撑下的城镇化,使得新市镇建设中的产业支撑较薄弱

河北省的城镇化建设中产业支撑力相对薄弱。从各城市的情况来看,唐山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尤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主要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但是只能以煤炭和钢铁等消耗性资源行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第三产业发展萎靡。石家庄尽管一直坚持强化产业支持的城镇化发展策略,但是市内缺乏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大多数县镇没有特色产业、品牌产品和专业市场的支撑。省内其他一些城市也有这些问题。

三、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如何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新常态下河北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建设,是河北省目前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1.破除新城镇建设中的二元化体制,加强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我国的二元化经济体制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严重桎梏,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前以二元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旧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已经不再适用。当前应当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注重对县镇乡村的资源配置,立足于乡镇的就地城镇化。第一,要解决的是废除城乡二元化结构下的农地产权制度,使乡镇土地使用权交易平等化、民主化,有效保障城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资源合理化配置。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土地使用权,应允许其合理有序地进行市场化公平交易,转变乡镇土地的政府行政征用形式,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导向的乡镇土地出让制度,使乡镇农民能够真正获得城镇化建设的好处。[5(]P239)同时,完善乡镇土地的退出制度,支持进城务工有稳定职业和经济来源的乡镇居民自愿流转和退出原有农地。提供乡镇土地的市场化评价体系,为乡镇农民退出和交易土地提供评估服务。还要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乡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乡镇农民提供公平的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第二,城镇化规划技术上的工作,一定要做到精细化谋划,特别是要注意城镇化过剩问题,城镇化不能是人口和面积一味地盲目扩大,一定区域内城镇化的面积和所需容纳的人口,要有合理的比例,如一定的人均面积,如果人均面积过大,就会出现住房过剩现象,同时与之配套的学校、商店、写字楼、综合市场、综合体都存在一定的分配和比例关系,如果在建设过程不进行精细的科学规划,容易形成过剩,造成大量的浪费,也容易形成“鬼城”。[6(]P40-59)

2.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财政保障

目前地方政府还没有稳定的财源,主要是依靠卖地、投资或中央转移支付来融资,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却未见提高。第一,提升县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确保城镇化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县域政府能力供给的平衡和良性互动。政府应当增加乡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财政投入,注重提高乡镇建设的质量,以基础薄弱环节为着力点,注重乡镇居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的建设;增强乡镇基础教育、环境卫生、农民福利和文体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步将公共服务资源向乡镇和农村转移;建立健全乡镇就业和择业保障以及农村住房保障,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乡镇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第二,提高政府资源配置的效率,依靠高效率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效益,在当前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在有序推动城镇化中,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市场风险以及降低流动的行政成本和制度成本。第三,适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住房公积金体系,促进住房公积金对转移劳动力的支持。在城镇化规划中要将转移劳动力的住房问题纳入城镇化建设规划,通过鼓励和税费减免的方式促进社会单位和个人参与住房投资建设,适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的住房公积金体系,促进住房公积金对转移劳动力的支持,增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

3.破解新市镇建设的资金瓶颈,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竞争机制是提高公平与效率的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化、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根本上缘于我国持续不断地奉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原则。国外经济研究也证明,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要素只有通过自由流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如此,必须促进生产要素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市场流动,使城乡要素资源合理配置逐步均衡,不断优化体制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推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7(]P100)若要实现城镇化,在提升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时,必须大力开展市场化融资,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形成良性的循环,这也是未来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吸引民营和民间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使资金能够按市场原则合理配置,实行分散化投资以降低投资者风险,如PPP融资、资产证券化、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融资方式。同时政府通过“杠杆率软着陆”降低政府债务风险,高债务和高杠杆是目前政府和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会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去杠杆的作用,有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减少债务,或者通过转换低利率的负债来转换高利率的负债降低杠杆,实现“杠杆率软着陆”。[8(]P54)如果不真正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缺乏有效吸引社会的方式,就会出现社会资金过剩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的矛盾。

4.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新城镇的创新创业水平

加强对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有利于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可以吸收各种资源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特别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有利于形成城镇化建设中的产业支撑。可以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实行“政府学习+实践教学”的模式,提升转移人员的综合素质、创业水平和技能水平,大力开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促进创新创业的开放性。[9(]P3)在实际的职业培训中应当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不是以技术为导向,创造价值就是创新。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规划水平培训,提升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和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才能在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彭剑君.中国农村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陈昕.从创新角度看中国财政体制[J].财政论坛,2011(23).

[3]曹宗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王春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机理与实证检验[J].江汉论坛,2013(11).

[5]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6]孙秀林,周飞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4).

[7]伍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5(2).

[8]赵玉红,陈玉梅.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J].经济纵横,2013(1).

[9]吴超,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J].财经科学,2013(2).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辽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38-03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的调整,因此,提高辽宁经济转型绩效的关键在于供求两方面结构的优化发展。当然,这种优化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载体。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调整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表现是人口资源由乡村流向城市。当然这种人口资源的流动不是简单孤立的过程,还伴随着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空间内的流动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城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调整区域空间内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也就成为当前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在于不再简单地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扩张,而应着眼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向现代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统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市场分工和流通体系、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规划协调与联动发展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可以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直接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在需求方面,总理指出,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是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辽宁通过新型城镇化而产生的有效需求可以充分刺激供给层面,带动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在供给方面,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也正符合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抓住了城镇化也就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抓住推进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通过产城互动和城乡统筹,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从而在促进辽宁供求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增量调结构,推进辽宁经济发展转型,并提高转型发展绩效水平。

二、辽宁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工业化与城镇化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工业化发展较早,随着重工业的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辽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城镇化程度就比较高,并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错误干扰、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体制的僵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等因素影响,辽宁城镇化曾经出现速度下降、水平停滞等现象,与之相应的是产业不振、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以城镇化的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逐渐列入日程。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加快了中部城市群和沿海城镇带建设,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城区和中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到2011年,辽宁城镇化率达到64.0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峰值在70%-75%之间,而辽宁作为中国传统工业基地,其城镇化水平无疑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继续全面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发展县城和中心镇,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一批中等城市和100个中心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5年内新增400万城镇人口,总量突破3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然而,辽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辽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体现,城镇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需要城镇规模在土地空间上的扩张。因此,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保障。然而辽宁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在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却未能充分加以利用。到2011年,辽宁全省建城区面积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22.4%,征用土地面积是2006年的2.4倍,而人口密度却下降了21%。这一方面体现出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却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也自然影响了辽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结构,而且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把城镇化等同于大兴土木的简单化理解,这都不利于辽宁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2.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相联系的是各地城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2011年全省建城区面积最大的沈阳,其人口密度却不到营口的一半,而营口的建城区面积却不到沈阳的四分之一,征用土地面积更是远远小于沈阳,还不到沈阳的四十分之一。当然大连等省内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问题。城镇人口资源直接决定了城镇发展水平,况且人口因素又直接决定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结构转型,只有提高人口资源的集约性才能有效改善要素投入结构,并提升市场规模和层次。因此城镇人口集约程度低的问题也就直接影响了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绩效的提高。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杨仪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5).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引入PPP模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融资渠道,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是一项紧迫的新课题。PP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被视为缓解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困局的新的有力手段,已经得到国家财政部发文推广运用。可见,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来拓宽融资平台,正是解决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融资难问题的创新举措。同时,推广运用PPP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具体说,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引入PPP模式能够弥补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缺口。资金缺口是我国各地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而相对的是,传统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方面,地方政府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土地收入的不可持续性,而且,当前楼市下行压力也使得地方税收出现困难状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比如城司等存在着融资主体不规范、融资状况不透明、负债率高等问题,债务危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以致国务院首次发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因此,有必要创新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通过PPP模式引入基数大且有活力的民间资本,从而缓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难题。

其次,引入PPP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项目供给效率。公共事业项目的供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是依赖政府为单一的供给者,那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协调,资金调配的不合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由于缺失全面性、长期性的统筹规划,政府在供给和管理模式中会存在局限性,这也势必导致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而引入PPP模式,能够减少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微观事务的过度参与,能将政府的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动力有机结合,实现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再者,引入PPP模式能够有效化解公共设施供给风险。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公共设施建设的规模大、资金投入巨大、建设期和回收期长等因素,政府在公共设施供给中承担着诸如经营风险、利润风险、汇率风险、价格规制风险、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如果全部由政府来承担,这势必加大政府的负担和压力,也不符合政府职能转变的应有之义,更不是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体现。因此,引入PPP模式,由政府和社会资本来公共分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分配给更有能力承担该风险的一方,从而减少了政府作为单一投资主体所承担的全部风险。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相继出台《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等系列举措,通过“三化”并举、“三群”联动,积极推进大都市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有力实施“大城关”战略,有效引导产业、人口等要素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作为福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晋江在产业和城镇融合、市民和农民融合、历史和文化融合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县域样本。[2]数据显示,福建省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3410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3774万人,增加了364万人,增长了10.67%,城镇人口由2000年的14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293万人,增加了861万人,增幅为60.2%,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超过总人口增加的速度;而且,新型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1.99%增加到2013年的60.7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新型城镇化水平53.73%。[3]此外,根据福建省政协教科文卫调研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当前福建省已经基本完成城镇道路、住宅、燃气、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垃圾污水处理、公园绿地等生态环境设施,有力增强了城镇服务功能。

而且,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流动人群待遇及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开展。但是,应当正视的是,尽管福建省城镇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2013年的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中仅列第八位置,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首先,省内各地区的发展并不均衡,存在着明显差距,东南部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显著高于西北部城市的。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3年,厦门、福州、泉州的新型城镇化率分别以88.7%、65.9%、61.6%位居全省前三,革命老区龙岩则排在末位,仅为50.9%,与厦门相差了37.8个百分点[3]。由此可见,尽管福建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有待解决。其次,福建省的城市规模偏小,集聚力偏弱。当前,福建省城市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福州、泉州两座,占全国超大城市总数的比例仅为5.12%,其他地市的人口在100万~400万之间[3]。可见,福建省规模大的城市数目偏少,而这必然会影响城市间集聚效应的发挥。再者,包括城镇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持续投入不足。数据显示,福建省2013年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额为1356.12万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26.87万元的比例仅仅为8.73%,这与联合国推荐的10%~12%的水平差距较大[3]。显然,福建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是规划、产业、用地、配套等因素在制约的,而这些瓶颈恰是资金供给的不足、融资渠道的不畅使然。因此,资金缺口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到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进程。

三、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PPP模式实施对策

2014年6月,《福建省新型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吹响了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角;2014年9月,福建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指出“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以服务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与此同时,财政部发文在全国推广政府PPP模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显然,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对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可谓是“及时雨”。笔者认为,大力引入PPP模式来加快福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划分政企关系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融资渠道,关于其在公共事业项目领域的推广运用,政府必须明确自身与私营企业的关系,在保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应该通过PPP这种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推向市场,科学合理地制定风险共担机制,从而降低融资风险,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对于合作方(私营企业)来说,应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科学研究,主动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项目存在的风险及项目预算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规避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风险。同时,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科学管控,在财务方面做好成本控制,做到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进而建立稳定的项目收益回收机制。

2.加快完善监管机制为了防范盲目引进PPP模式带来的风险,应当完善相关监管机制。一方面,应该完善PPP项目审批机制,在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提高市场准入监察流程效率的同时,科学制定项目审批标准,即参照借鉴国际社会中采用的物有所值的方法来定性、定量地判断项目是否适合引入PPP模式。另一方面,建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专门的PPP监管机构,财政、交通、建设等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来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合作。因此,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设立专职的PPP监管机构,如英国实行以财政部为中心、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监管,在财政部内设立PPP专职小组,并且出台PPP相关的运营标准等相关其他相关政策指南,而下设的PPP专职机构则通过对全国PPP合作项目进行项目监管。福建省也要根据省情,设立相应的专职PPP管理协调机构,而这些机构要致力于PPP项目的监管,提高PPP项目的建设的透明度,并且积极向公众公开宣传,避免项目交易中的权钱交易行为。

3.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当前,福建省并没有建立完善的PPP项目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缺失会直接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受损,公共利益受到侵害。[5]因此,要着力构建PPP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由财政部门、专业中介机构和审计部门三个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评价体系。财政部门由于其资金拨付的职能,应该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在项目的事前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要参与事中、事后的全程审计监督。而评价中介机构,应该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协同项目合作双方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和标准。审计部门作为项目评估的事后监督主体,则应该在项目评价过程中坚持客观、公平和公正原则,保证项目监督的全面性、完整性。同时,还应进一步强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三个指标中,而其考核的核心在于项目的建设质量及管理效率。此外,也可尝试将引入社会资本的数量当作地方政绩考察的主要考核指标,以进一步促进地方政府引进PPP模式。

4.全面构建法律框架PPP项目的成功引进离不开法治精神和社会契约精神,而福建省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在PPP模式保障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因此,福建省在引进PPP模式的同时,要立足省情,制定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健全项目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强化项目运作的规范性,从而减少PPP模式的制度摩擦,降低私营部门参与项目的风险,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国家《合同法》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切合福建省PPP模式的合作伙伴关系需求,制定适合本土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为PPP项目的签订、权责划分和纠纷处理提供法律上的保障。此外,由于PPP模式对于福建省乃至全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运用还处于试点阶段,政府和私营部门都缺乏相关经验,且私营部门对PPP项目的了解总体上还是粗浅层次,对这一新项目带来的风险有所畏惧,因此可以根据省情出台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从税收、金融、土地、审批等多个方面对私营部门参与PPP项目提供相关的政策扶持,并在宣传工作上下功夫、做文章,以切实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PPP项目的吸引力,进而助推福建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湖南;新型城镇化;对策

近年来,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湖南城镇化发展必须实现从重视“城”到聚焦“人”的根本转变,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化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加快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加快人口城镇化,尽可能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地城镇化。这样,必须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布局,努力构建湖南科学城镇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此外,还必须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融入城镇,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2.有利于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是湖南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会使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稳定地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升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城镇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城镇消费需求增长,刺激工农业和城镇投资需求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有利于推动产业聚集和结构升级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加工制造业的升级。此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变革与生活水平提高,将扩大生活需求与生产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有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显然有利于化解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湖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对“人”的重视还不够,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是:

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

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明显滞后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3.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近27个百分点。近年来,湖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近1000万农村人口在城镇居住就业但没有落户城镇,没有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2.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010—201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扩大迅速,超过100%,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只增长了21.33%。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土地城镇化得到快速提升,但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在岗职工人数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2.86%和18.28%。

3.没有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湖南目前3451.88万城镇人口中,有1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未真正融入城镇,实现市民化,没有平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消费需求,影响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4.城镇产业基础薄弱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还不够,没有做到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没有把城镇的发展建立在产业支撑基础上,产城融合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做强城镇的产业基础薄弱。

5.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目前依然还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向城市倾斜的财税金融政策等,依然较为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湖南城镇化发展进程,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遏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当前湖南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最迫切的任务,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最重要的时代要求。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好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要积极调整人口迁移政策,关键是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已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基本做法是实行总体宽松、差别引导的城镇落户政策,要坚持以中小城市为主要迁入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长株潭三市间的迁移落户条件。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要由现行的户籍登记逐步过渡到人口登记,根据就业基础、居住年限等条件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公平有序落户城镇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存量优先、合理引导增量的原则,对已进城的本地区常住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对那些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形成公平合理的户籍管理政策导向。

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要按照共享发展理念,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有效破解城镇内部依然明显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使农民工子女能就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稳定和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渠道。要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能全面覆盖到农民工及随迁家属。要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纳入职业病和大病医疗救助范围。要拓宽住房保障渠道,逐步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3.强化政府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巨大,必须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政府要承担提供城镇公共服务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要承担在本单位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成本,依法为他们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农业转移人口要提升融入城市社会能力,承担自己融入城市社会成本,积极参与和争取享受各类公共服务。二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单位、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引导他们主动参加党团组织、工会、志愿者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三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财政转移支付测算分配要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以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的依据,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予以较多支持。四是探索农业转移人口“三权”有效实现与进城落户的联动机制。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农业转移人口集体收益分配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再开发利用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4.夯实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在提供稳定就业的基础上

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素集中配套的要求,着力推动产业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要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做精做专生物、信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要引导大中小城市产业错位发展,充分挖掘各地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城镇与城镇之间资源相对集聚、功能配套布局、错位互补发展。要以园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规模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三是促进产城融合。要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布局,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完善城镇功能分区,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和同步协调。

5.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镇

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把促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倡导低碳和绿色发展。着力建设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水源地、生态廊道等生态系统敏感点,全面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加快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要以有效防治“城市病”为导向,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镇基础设施体系。要提升城镇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生活的舒适便利性。要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高效利用城市开发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包容性增长、紧凑型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7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建设效能。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将这一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范围。明确相关工作的牵头部门和参与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立项分解、责任到人,促进各项任务和目标顺利实现。借鉴兄弟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土地、资金、户籍、教育等方面,研究制定向乡镇倾斜的配套政策,为乡镇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

二、编制总体规划,实现多规融合。

进一步明确城镇建设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建筑特色、配套管理等,尽早完成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目标高度协调的总体规划。以总规为纲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化城镇空间战略布局、城镇交通体系等各类专业规划。在自然村方面,根据文化属性、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方式等要素,对各自然村进行定性分析,将其分成特色保护、长期保留、撤销合并三个等次,分类处理,有序推进村庄合理集聚,加快形成布点合理、用地集约、风格各异的村庄格局。

三、促进产镇融合,打造特色小镇。

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完善园区与集镇的内部交通网络,促进产城联动。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一批就业吸纳能力强、附加值水平高、具有较高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产业,提升产镇融合度,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赋予城镇化新内涵,深入挖掘镇村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经济发展、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四、破解要素制约,提振发展后劲。

资金方面,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尝试吸纳本区域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开发、重点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方面,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从节约集约上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五、突出人的城镇化,提升城镇内涵。

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普及社会公德、文明礼仪、法律法规等,引导和促进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通过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惠农政策解读、城镇化趋势分析等方式,培养农民“城市理念”。充分考虑农民需求,解决他们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融入社区。如在物业费用上,探索通过物业费预付款理财、配套管理用房出租等方式提升物业管理“造血功能”,缓解物业收费与管理服务的难题。健全公共服务,加强就业创业、社保养老、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集镇管理,通过增加城管执法力量和发挥集镇社区自治作用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健全社区管理长效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8篇

小阎村通过申请贷款,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对全村温室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开始了大规模科学种植蔬菜的进程。除了村民自有土地,村集体土地收益每年都给村民分红。特别是贷款还清后,合作社收入的70%都用于给村民分红,其余20%扩大再建设,10%用于全村福利事业。改革开放之初,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了蕴藏在土地中的原有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土地分包到户的碎片化导致单体农民的竞争力下降。而小阎村通过村民土地入股的土地流转方式再次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土地流转形式成为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土地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之处。如何整合现有碎片化土地,发挥城镇集中优势,同时又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小阎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那就是土地入股流转,收益再分配村民。这既集中了土地,又富裕了农民,无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极大助力。

集中经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政策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再次调整释放市场经济下土地的应有价值,而这种调整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的集中化经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有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优势不在,必须将其力量集中才能发挥规模化效益,从而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在这个方面,小阎村的合作社集中经营模式无疑属于成功经验,可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农民的生产性经营,特别是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宁河县本就拥有一整套种苗培育和技术培训支持措施。在宁河百利种苗示范基地,他们引进了优良的国外种苗,并通过先进的温室技术实现了大规模无污染种植。

在种苗培育好之后,基地还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而且提供一整套技术支持和咨询帮助。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这种政府保障、农民种植的模式迅速成为宁河生态农业的发展范本。正是这种模式为小阎村的集中经营提供了关键保障,而这种模式也在小阎村得到了最为典型的呈现。小阎村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有着种植特色作物的传统,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先富裕起来的乡村。全村土地重新整合之后,同时也随着优良种苗的引进,小阎村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青椒茄子等为辅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在具体管理经营上,村民在忙完自有大棚种植养护之外,还可在村集体所有大棚工作,并有相应工资发放。而在销售环节,除了村集体大棚,农民自有大棚的作物也必须统一销售。这不仅可以解决村民个体经营作物的出路问题,还避免了村民间的相互竞争,在与销售商的价格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这也是小阎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众多优点中的一个。在高产量、优质量的基础上,小阎村还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使得经济收入远远高于单纯种植销售所得。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金之后,小阎村还乘着中央城镇化建设的东风,重新规划本村土地,为全村兴建别墅住宅,并配套旅游设施,形成了改善生活、繁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形势下,小阎村的这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集中经营发展模式无疑为城镇化建设的多形态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直观的案例。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初步总结,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和集中经营模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土地政策无疑是最为根本之处,这是与其基本生产资料的地位相匹配的。而土地流转后的集中化也是为更好地进行集中经营,同时集中经营也是发挥土地规模化优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对小阎村的考察中,问题也同时存在,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模式的有限复制性。小阎村的发展始于1978年的土地分包,而当时的主导者也就是现任村支书刘俊仕。在小阎村35年的发展历史上,刘俊仕一直处于领路者的关键位置。因此,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刘俊仕,正是其出众的领导能力和个人魅力推动了小阎村的每次变革。而这种领导模式在可复制性上存在着局限。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必然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展开,由此需要最大程度的模式复制性。只有模式具备可复制性,才能在城镇化经验推广上发挥重要作用,否则只能作为个案存在。因此,在对小阎村发展模式的总结上,我们必须尽量消除其个例性,而发掘其模式复制性。二是户籍制度的局限性。小阎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作新型农村社区,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就需要从户籍制度上进行改革,突破农村与城镇的户口壁垒。而小阎村的成功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户籍制度。不过,这个问题也无法在小阎村层面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天津政府甚至中央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户籍改革存在的种种阻碍。其实,小阎村自身也在利用经济红利发展村级福利政策,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都在改善。但是,基层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得到政府的政策回应,如此才能打通存在数十年之久的户籍限制。小阎村的发展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其经验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本届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下,小阎村的成功模式为天津乃至全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同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澄清和解决,最终为一种城镇化模式成立的可能性提供完善论证。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9篇

关键词:韩国;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化

一、韩国城镇化的措施

1.遵循客观规律,集中发展大城市。确定了以大城市发展、工业和大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自然形成了韩国产业、经济集中发展的整体格局,推动了以首尔、釜山等为主的“小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使这些城市群实现了超前的增长,带动着整个韩国的发展。2.增加对卫星城市的开发,不断拓展城市人口的容纳能力。韩国政府在新兴城市的建设方面,比较注重地区优势的发挥,对生活和工作的区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并注重政府监管功能的充分发挥,采取税负减免优惠政策,鼓励城市的建设和发展。3.韩国政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住房领域里角色的不断变化。政府还对住房的建设用地出台了综合性的政策,鼓励土地集约化建设,例如建设综合性的居民居住区等;政府还通过金融机构房地产建设资金的资助,鼓励房地产开发建设,以满足住房需求从,从根本上优化和改进居民的住房系统。4.强化规划引领,促进社会阶层融合。5.实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由总统朴正熙亲自倡导,政府强力推动,全体国民积极主动参与的一场轰轰烈烈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全民运动。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很多发展农村经济和进行文化建设的部门逐渐的成立,如农协等,这些组织的出现不仅对新村运动起着推动作用,还是对这个活动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理念的发扬。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颁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对于城镇化建设有了更加清晰和明确指示,提出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就必须走城镇化这条必经之路,这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更是协调我国区域发展、拓展内需、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了完成新型城镇化这个发展目标,我国首先就是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通过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和工业化全力发展农村经济,配合农民市民化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对布局进行优化,将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共同推进。1.中国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我国城镇化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就是人口、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城镇化。第一,要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第二,以方便农民生产,实现就近就业为出发点。建设专业的培训中心,让农民可以有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的场所,实现就近就业。积极创建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为农民就业做出正确的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第三,在美丽中国概念的指导下,努力改变环境,建设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2.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1)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农村实现工业化,不仅能够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还能为城镇化实现不断累积资金,进而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2)特色资源的利用及开发推动城镇化发展。这里指的特色资源指的是地方具有的一些特色进而得到的开发,如旅游、矿产等。我国的中西部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具有很多地方特色,那么当地就可以利用这两个优势,充分发展,以拉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3)区域发展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著名法国经济学家曾对区域经济做过研究,并提出了“增长极”这个概念,认为中心区域的发展对周围相邻区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4)集约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在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这些区域可以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从而带动城镇化的进程。集约化主要指集中了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区域龙头企业作为经营的核心,开展有效的产业化发展和区域布局,从而形成一体化的社会化大生产。

三、韩国城镇化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1.韩国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的经验借鉴(1)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头作用。在审批权下放时,中央政府必须加强规划和管控的力度,不受区域行政的限制,做好宏观的调控。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到资源的节约,符合当前低碳发展和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2)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各阶层的和谐发展。从韩国城市化经验的分析来看,城市化过程中要对社会的各个阶层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满足,从而实现了相互间的共融。(3)要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住房问题。在韩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很多的外来人口都在棚户区和贫民区解决住房问题,房屋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在20世纪的80年代才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过渡,并集中力量解决住房,并实现了户籍的平等。(4)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共进。(5)做好农村整体布局和规划,进一步提升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第一,做好房屋的统筹规划,积极完成房屋的改建和危房改造,并制定村落保护发展制度;第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做好城乡的规划和布局;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的基础教育机构和培训中心,为农民提供接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场所,增加农民知识,提高农民技能,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固农村结构。(6)鼓励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扶持工业发展,为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2.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新型城镇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来应对这个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为了在2020之前完成这五个目标,就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计划来一步步的推进。第一,就是要制定科学的总体规划。规划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城镇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以城镇化发展规律为主线,通过工业的集约化、经济的集约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和谐进步,真正搭建一条城镇化发展道路。其次,因地制宜选择新型城镇化模式。第三,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第四,建立全国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晓冰.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2):30-32.

[2]俞佳晖.新型城镇化可借鉴韩国政策性金融经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9):24-25.

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第10篇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显示着城镇人群整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以及城镇的气质和品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建设城镇文化。

关键词:

城镇文化;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提升。优化配置和提升城乡资源,使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城镇居民往往有产业“无生活”,文化气息缺乏,文化生活贫乏,居民邻里生活被高楼大厦所阻隔,逐渐出现人际隔膜和阶层隔膜,缺乏相互信任,拜金主义成为主导观念,社会普通公众信仰缺失。这些不良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来,是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城镇化建设的不良后果。文化是支撑和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是否形成了先进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城镇文化。只有形成了包含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城镇文化的城镇,才会潜力无限,焕发城镇的魅力,才是“人”的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与城镇文化

城镇,包括城市和城镇,意味着筑城守民,设市易货,置镇守边。古代的“城”“市”和“镇”基于全然不同思维逻辑而出现,功能上有显著差异,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逐渐走向融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乡村城镇化,即同时包含“城”和“镇”两个发展模块。其中“城”代表城市,而“镇”则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环节,属于城市的范畴。健康、有序的城镇化应当实现城市和乡村同步发展,而不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阻碍、牺牲农村的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鲜活的生命和意义。城镇和人是城镇文化的两大要素,同时处理好城镇和人的关系,才能铸就健康、有意义的城镇文化。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在强调城镇建设数量、规模和速度等指标的同时,更关注城镇建设质量和文化内涵等指标。坚决摒弃传统粗放式扩张的发展思路,坚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转变。改变传统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乡镇和农村发展的建设理念,转而实施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同步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乡村经济的改善和发展。以高收入、低消费等经济指标衡量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关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等发展目标。简单来讲,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本,“新”在彻底摒弃“土地城镇化”,真正实现人口或居民城镇化,“新”在努力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同步协调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摒弃陈旧发展思路、推行科学发展方式的线性过程,更是多方位、全方面“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强化文化记忆,延续文化的传承。

二、城镇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城镇文化同时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代表物质方面的或者是有形的生活器物,如居民建筑、基础设施、公园和交通工具等;而非物质文化则代表居民的生活习俗、社会价值观念、宗教、法律等。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显示着城镇人群整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以及城镇的气质和品位。城镇文化是城镇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共同缔造的,主要由形态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形态文化,主要指地理和生态方面的特征,城镇整体的布局和相关规划,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筑风格,标志性建筑和文化遗产等,是有物质实体的、有形的文化事物,有可感知性,是城镇文化的外在方面的体现;经济文化,指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等,代表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体现了当地的现代化程度;社会文化,指所居住居民的族群结构和状态,整体社会所体现出的关系和结构,国家政治关系和法律制度等,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该城镇中的社会团体和结构关系;精神文化,指哲学、宗教、道德、文艺和社会心理等,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是城镇文化的核心部分。城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兼具开放包容的地域性。人类的出现是分地理区域的,因此伴随人类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城镇来讲,其形成也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历练,地理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最终经过不同阶段相对成熟的文化状态而形成特殊的城镇文化。地域差别对文化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地域性特征也确保了城镇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自然简易的传承性。另外,城镇对居民的吸纳本就体现出无差别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需寻求城镇的庇护,也因此随着多个民族和文化风俗的碰撞和交融逐渐形成新的种族和文化风俗,形成新的社会形态。这种开放包容的地域性特征实现了城镇文化的存异求同、多元共生。集聚性和辐射性。城镇文化是一种以城镇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因此城镇的部分特征自然便成为城镇文化的重要特征。城镇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庇护场所,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汇聚中心,集聚是城镇的突出特征。马克思曾指出城市本身便代表了人口、资本和生产工具以及各类需求的汇聚。城镇从诞生起便成为创造文化和传播、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镇之中,物质财富、各类生产和生活信息、政治权力,甚至不同族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相互依存和碰撞,自然成为各类资源的汇聚中心。城镇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所具备的凝聚力不断强大,相应的也造就了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文化沉淀。而同时,城镇的高度发展也必将通过发散传播的方式将地域优势与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先进的制度和政策辐射出去,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和演进。因此,城镇文化同时具备这种集聚性和辐射性。延续性。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是历史的、渐进的,在历史的维度下,城镇的建设发展在漫长的过程中扬弃与继承了历史文化,留下了历史的印迹,沉淀出今天的城镇文化。顺着城镇文化的历史往上追溯,就可见一条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这就是一个城镇的文脉,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与延续。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建设城镇文化

城镇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乃至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高度统一。与以往重速度、重规模、轻质量、轻内涵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人类发展历史,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城镇文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基本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原则,更强调城镇化建设的效果、质量和内涵,致力于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和均等。城镇文化建设致力于创造城镇独一无二的文化形象,努力实现历史文化、现实、未来的延续和创造,注重以健康、活跃的生活方式弥补以往仅注重经济指标增长的缺陷。城镇文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丰富精神内涵。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关注城镇各要素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更强调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致力于实现用合理城市化建设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优秀人文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仅仅是城镇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和要素结构的巨大变迁,更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等的根本性改变。城镇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添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也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镇文化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公共心理基础。文化的内核是价值,价值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信仰。信仰是体现并决定人类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元素,能够产生不可想象的精神力量。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中国梦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公共心理基础。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逐渐塑造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应当重视人们精神状态的现代化。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城市居民,不仅意味着身份和工作的转变,更重要的在于逐渐实现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上一篇:城镇化水平范文 下一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