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3-12 00:41:33

城镇发展战略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规划,因此也遵循上述所谈的原则。

范畴

一般意义上,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含县城)、乡域集镇以上的各种聚落。包括了地域范围内广大的集镇聚落、一般建制镇聚落、特殊建制镇聚落(大型工矿居民点、边境要防、农场居民点等)以及县城驻地。当然如果此概念的外涵进一步扩充的话,则还应包括部分县级市的市区聚落。这样的界定是为了使城镇的概念在内涵上遵从趋同这一事实。以便使一般性的理论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际的操作性。

据1996年底《黑龙江统计年鉴》统计:黑龙江省现有县城47个,镇445个,乡集镇697个,另有县级市20个。单就上述范围迭加,则有1209个城镇型地域。

上述意义上的城镇基本上都处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由此承担着连接省域13个地级市[含2个地区](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3万多个农村居民点。构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中间层次,担负着推动省域整体发展的管理重大职责。

从1996年各县(市)的主要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述论及的重大意义(见表1)

类型

对大量的城镇群体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分类,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意义。首先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城镇类型可以分类进行理论指导,出同时必然在分类的基础上施行不同的纵深研究。

根据某种角度划分城镇类型,在黑龙江省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见表2)

这里所指的角度是针对城镇的产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的,比如说,按根据自然条件可以划分为:山区型城镇、半山区型城镇、平原型城镇等。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城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位需考虑的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以及其产业布局上宜充分考虑上述所言的自然的特异性。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影响一定范围上地域的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定综合评价表。在群体城镇研究中发现,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城镇发展状态的自然因素占据较重要位置,特别位置(含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和地势、土壤、资源等更显其影响的主导性。在考察各个城镇的历史兴起和发育进程的快速或迟缓方面,那些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优化或良好的地域是最初的城镇起因。

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上来看无疑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作为统治集团的罪犯流放地。气候的恶劣在宏观区域内无疑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土地的荒芜也是令当时的人类所趋之若噤的。这些是影响着地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因素,同时现实也在影响着,未来一定时期还将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国民经济“一五”时期,黑龙江作为拥有石油、煤炭、森林、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产的资源而成为国家的重工地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荒芜但又比较肥沃、广阔的土地,浩浩荡荡的各地区人马开进了这里,在人类征服大自然过程中,又重重地涂上一笔: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走向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里居住的人群仍然在为国家做着高付出、低收入的贡献。

传统农业、传统工业无疑是历史上已形成的,同时也因之形成了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温饱而足的思想仍占据在人们的思维之中。

我们在评价各种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的时候,历史因素仍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它是现实发展中重大的障碍,是急待以充分重视的突破口性因素。

二、城镇经济的内核──乡镇企业发展战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不断壮大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25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38%。乡镇企业的主体是工业,到1994年,乡镇工业实现总产值3233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而在东部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早已“半壁江山”,有的“三分天下有其二”。

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1992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已逾1亿,超过国有企业职工人数,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总和。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不仅吸收了本地区的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还大量地跨县、跨地区,跨省吸收富裕劳动力。1993年,1994年乡镇企业职工分别已1.2亿。所以,发展乡镇企业已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的、最根本的渠道,这对拥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我国农村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镇企业不仅未要国家投资源,而且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积累。如1990年至1994年共上缴国家税金4133亿元,其中1994年为159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5181亿元的31%。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据统计,1994年乡镇企业出口商品货值3398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总额已超过1/3。在服装、工艺品、五金工具等行业的出口中乡镇企业已占主导地位,轻工业品、纺织品、建材等产品的出口也占相当比重,这为我国对处经济贸易快速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乡镇企业还是农业的强大支柱,对农业的反哺与支援越来越多。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资金564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90%以上。乡镇企业还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各项公益事业,以乡镇企业为依托,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立起来了,这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现代化意义极大。

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至1994年乡镇企业共支付职工工资9

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60%来自乡镇企业。

我国到2000年要实现小康乃至到下个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国情看,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城镇和乡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当然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上的现代化。

总之,上述的数字表明,乡镇企业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它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抉择,是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大难巨的任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标志着我国工业化乃至国民经济现代化有着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将引起我国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调整和变化,使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在农村为主转向城镇为主这一世界性的一般发展趋势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且从根本上发送农村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布局和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

解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工家业产值的比重已由建国初期的3:7改变为7:3然而,由于原有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堡垒,本应与工业化同步变化的劳动力就业结构部始终保持建国初期工农业2:8的比例,虽然人口翻了一番,但仍是80%的人口比例务农。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有了一个令世人吃惊的发展。一方面,已从土地中转移出1亿多农村劳动力,造就了一支新型产业大军,使农民从单纯只是农产品的供给者,使自古以来那种农村只是农民干农业,而农业又只是种植粮食单一种植业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51%,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力量。这个历史性的质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格局的结束,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进入90年代以后,“八五”期间,乡镇企业也是国民经济最引人注目、增长最迅速的生长点。它必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

按现有统计口径,乡镇企业产值由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交通运输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的产值构成,其中工业企业的产值(工业产值)占3/4以上。

我国乡镇企业和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从那时起到现在,这种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

由于城乡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市的工业、商业、金融、科技也逐步向农村扩展。这就为乡镇工业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然而,在这个时期内,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乡镇工业只能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中,在有限的产业空间里发育成长。

第二阶段:1984-1990

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并提出改革现行的计划体制,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和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党的二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在这个阶段内,乡镇工业在计划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有了资源、资金和市场等条件,从而获得了很快发展。

第三阶段:1991-现在

随着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认,市场经济日益扩展动作领域,在全国经济它全面升转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乡镇企业更是一马当先。

由此可见,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分不开的,因为乡镇企业的生产要素来自市场,要按照市场的需要来组织生产,而且市场作用发挥得越是充分的地方,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就越好。

乡镇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使城乡工业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互为供求、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崭新关系,它们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关联:

一是产业关联;

二是产品关联;

三是市场关联;

四是企业关联;

五是资金、技术、人才的关联。

这些关联在优胜劣汰的相互竞争中,推动它们积极改善经营机制,加速技术进步和加强科学管理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改革的深化机制的转换,增强了竞争能力,推动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使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配置。

据有关研究表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较高的产业大都是技术简单,资本集约度较低、原料可以就地解决的轻、加工产业以及开采本地资源的采掘业,参与程度较低的都是资本集约度较高,或技术相对复杂的基础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能够用以说明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的首先应该是技术的难易、资本集约度等供给条件。技术、资金的障碍越小,参与的可能性越大。

乡镇企业的创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效果”,或者说是城市工业的扩散结果。许多乡镇企业利用的是城市工业的二手设备,退休的技术人员以及原材料的“边角余科”等等。因此,本地域城市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成为乡镇企业的学习样板。

通过对乡镇企业结构成因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从事、加工型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或劣势不显。著些产业资本集约度较低,劳动替代资本的弹性较大,技术差距相对小,而且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经济效益优势。相反,基础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原材料产业则具有相反的特点,这一切决定了目前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状况。

按照技术水平、资本集约度、经济效益、规模经济四原则,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不宜进入的产业为:石油化工、电力(小水电除外)、石油开采、化纤、黑色金属冶炼、有以金属冶炼、医药、化工、烟草、饮料、电子等11个产业。

鼓励进入的产业为:工艺美术、家具、木材加工、缝纫、皮革、文体用品、饲料其他工业、金属制品、建材矿开采、其他矿开采、食品、纺织、塑料、建材等15个产业。

允许进入的产业为: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煤炭采选、造纸、机械、电气机械、炼焦煤气、印刷、橡胶、仪表、采盐、运输机械、木材采运、自来水等14个产业。

对不宜进入产业,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禁止进入,改造、停产数转产。交通过制定规模标准、资本集约度、标准、消耗等严格禁止新企业进入,阻止这类产业乡镇企业参与程度继续提高。对部分规模较大,消耗较低的企业要进行合并、兼并及相应的技术改造,扩大规模、资本集约度,对规模过水消耗高的企业要采取行政手段令其停产,并对其给予必要的积极,信贷支持促其转产。

对鼓励进入产业主要是鼓励竞争促使产品上水平,企业上规模,对新企业的进入也要严格掌握,引导资金投向现有企业的改造。

对允许进入产业中的矿业主要通过法律手段等防止乱采滥伐浪费资源,对其中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主要是强化与城市大工业的分工体系,引导乡镇企业加入企业集团,成为城市大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厂,分包厂。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成部分,因此其成效如何有赖全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创造的大环境。

城市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全民所有制工业要主动让出鼓励乡镇企业进入产业的部分市场。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要制定政府的投资要倾斜乡镇企业不宜进入产业,减少这些产业的供给缺口。

省域乡镇企业总体上还须依赖地方资源为主,在独特地域上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

乡镇企业须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控制零散性小规模作坊式的经营生产方式形成,这可以采取灵活的联营、楞作等机制的引入,向集团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此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赖税收、信贷、企业财产关系、地区布局等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改革。

三、城镇体系

1996年底统计数字表明,黑龙江省有2个地区,11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47个县城,445个建制镇,679个集镇,总计1290个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1290个聚落点构成了省域的城市体系、城镇体系、村镇体系。

按照省域的宏观、中观、微观居民点体系(或称聚落体系),形成了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并呈现着“金字塔”状分层次的形态而存在于省域45.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当然也就以各自的地位、职能形成强有力的结构,并通过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各种有形的交通线和吸引与辐射的无形线建构着和各种聚落群各种聚地带。

除此以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农垦系统和林业系统,矿建系统也因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开成的诸多居民点(或称聚落)。

上述各种聚落的产生、兴起、发育以及有的在走向衷亡,绝大部分是因建国以来伴随着以省域自然资源为绝对优势因素的开发而出现的。近二十几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相应地出现了边境口岸城镇,旅游型城镇等。

本文针对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的城镇发展战略进行探讨,而对宏观层次和农垦、林业等系统不做研究对象,目的是针对某一确定的范围(或称对象)做深入的研究,提出具有实际可指导性的发展战略框架,供领导决策层参考。

城镇体系现实状态

把城镇的范畴界定县城以下(含县级市)在黑龙江省域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城镇体系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不同于宏观层次棗城市体系,又有别于微观层次棗村镇体系。

一般地说,这一层次体系的形成在市带县体制下更加明朗。省域内现有2个地区(大兴安岭地区、绥化地区)、是1个地级市。这13个市(地区)因行政区划各自独立地辖制着若干个县(或县级市)因而使13个地块范围内聚着各有特色的县城群体和建制镇群体。

I、省会哈尔滨市管辖下的阿城市、双城市、尚志市、五常市以及原松花江地区的8个县。座落在省域中南部地区,呈面状。

II、重工业城市齐齐哈尔管辖下的讷河市及8个县座落在省域西南部边缘地区,呈面状。

III、牡丹江市管辖下的绥芬河市、海林市、宁安市、穆棱市以及12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南部地区,呈面状。

IV、佳木斯市管辖下的同江市,富锦市以及5个县份,座落在省域东北部地区,呈带状区域。

V、油都大庆管辖下的4个份座落在西南部地区,呈带状。

VI、绥化地区管辖的绥化市、安达市、肇东市以及6县份,呈面状,座落在省域的中部地区。

其它即是省域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3个胰份,北部黑河市所辖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和3个县份,东北部、东部还有伊春市所辖的铁力市及1个县份,鸡西市所辖的密山市、虎林市以及鹤岗市所辖的2个县份。另外还有七台河市所辖的1个县份。

如果按照经济区划、并结合自然及自然资源特点又可形成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见表2)。

城镇间就是这样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联系、相互吸引,进行着一定量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庞大的有机的省域城镇体系大系统。

现实中,因这此城镇体系发育的条件的差异以及宏观区域环境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分层次状态,既有发达,又有落后;既有完善,又有欠缺。这是省域各级各类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

宏观上看,处在平原地区,交通条件良好,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较大便已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高级群、高级带,因而也必然形成了优良的城镇空间网络。如处在松嫩平原区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事实上已经成为省域的空间最具活力,也具有强大实力的城镇群体,城镇带。同样是平原地区的三江平原区域则因位置、历史以及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与前者相比,则逊色很多。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构想

认清上述所揭示的省域城镇体系事实,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原则及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进行总体战略的建构便是首位的任务。

关于平原地区的城镇体系

平原地区因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良、历史基础较好、城镇间相互联系密切、内在的动力机制较强等优势条件做以下几项原则性的战略构想:

加强省际间、区际间、国际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扩大其吸引与辐射的能量。进一步成为省域城镇体系的“增长极核”。

促使城镇向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不仅在于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要现代化与城市化、而且生活方式要真正的城市化。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以及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转移,但前提条件必须使农业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和机械化,并逐步达到现代化。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应成为该区城镇体系的主要原则。

城市的第二产业应主动将一些配套性的散件性工业布局在各类城镇内,增加城镇人经济实力。

关于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

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与平原地区城镇体系比较而言,分布更趋于松散状态,不象平原地区那样更加趋向集中,紧凑。因山区的资源向大都是山特产、林业、矿产且交通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较差,先天优势条件不如平原地区,但却可以形成自身的具有突出特色的城镇体系。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山产资源和特产资源,城镇工业宜以当地资源为主导取向,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城镇经济力是当务之急。

城镇体系间的联系宜进一步增强,客观上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内部结构的紧凑度不高,整体功能也因之而较低。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突出建设信息网络是其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过渡,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艰巨但又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上的工作。

加强科技力量和教育条件投入,促使为闭塞的聚落向开放式的聚落转化,这一方面特别需要发达地区给以物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城镇体系的向组织能力不断增加。

关于工矿区城镇体系

工矿区的城镇体系无疑是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的,具有单一特性。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当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性的开发问题,替代产业也因之是石油资源,都存在如何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对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严格意义上需要遵循“合理开采、适度利用”的原则,把视野从纯资源的无续利用转向适宜本地特色的商品生产方面。替代产业的新视野的确立便是唯一的选择。

工矿区城镇体系内部诸“点”一部分需要让资源富含区,一部分则需要迁并到规模闪闪明显的地带区。

关于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

前文已经提及,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是伴随对地域内大生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域内的居民聚落与一般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不同之处:一是人口在劳动力部分趋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二是地域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三是城镇化水平在地域比较分析中较高。省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矿产丰富的山区地带都具有此类型的城镇体系系统。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宜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针对非再生资源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考虑的,为了长远、永续地保持本地域发展,须首先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并预先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

城镇体系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应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针对市场的配置需求进行劳力资源和科学合理地布局。

强化城镇体系向外界进行开放。多年的条块分割客观上造成了独立的小单元系统须与地方环境逐渐融合,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统一性的地域开发格局。

关于边境口岸地带城镇体系

省域的边境线较长,北部、东部边境沿线的城镇随着国家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一大批城镇因之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些聚落是国际间往来的节点,随着贸易形式的不断丰富,文化、思想、观念等也将输入和输出,在相互磨合的融合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具有各种特色(或称双向因子共存)的城镇类型。它是国家地域上内陆上边境、边境与国际的重要群体,为此,应设专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城镇产业布局宜侧重在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方面,特别是加强商贸、文化旅游、信息、服务、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布局。

城镇体系内部的职能结构总体上说应该侧重在交通、仓储、蔬菜、副食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方面上。它应该和内陆城镇是相互连接的,而非单独呈现一体化状态。

在城镇体系内部联系方面应该是松散型的而非紧凑的。它须要与对方城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接,这当然包含着极为丰富内容,如文化思想、观念意识等。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原则前提下,积极吸纳先进的管理模式、思想意识,这是开放交流的必须。

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逐步向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合理流动。把贸易、饮食、服务、信息的产业空间充分敞开,确保这些劳动大军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基础设施的先行棗交通体系

在基础设施系统中硬件系统中的交通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电信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系统在黑龙江省城镇体系中仍是一个重点的首位性问题。

众所周之,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地域发展中产生着如下的作用:促进地域内外部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技术、信息等不断地流动;促进区域范围内部的商品输入与输出;缩短空间距离等。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统一化、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必须使联结各聚落通道须畅。

目前的现实是:国道系统、省道系统网络清晰、作用突出,但微观中的城镇间联系更密切的地方线路和镇与镇、镇与乡、乡与乡间的交通网络,无论从其关联度、通达性路面质量、维护及管理力度都较弱,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制约着省域城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水平。一般而言,评价城镇体系中的系统发育程度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城镇与区域节点联系的便利程度;

城镇与大区域即宏观层次中干道联系的方便程度。

交通网络中路面质量以及等级情况。

从以上几项指标分析来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内部的交通网络发展是与城镇体系整体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从而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目前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做如下战略性的部署:

切实地把有限资金放在交通网络建设上来,分阶段、分重点地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加强交通网络中的系统研究,重点解决体系中各地域块间出入通问题,特别需要的是加强这一方面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较为精密的论证报告。

在资金筹集方式方面,可以多渠道地解决,真正实现谁建受益的目的。

最后,宜对交通体系规划提出独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从而使交通体系的规划落到实处。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战略

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山西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其中,市域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轮子,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山西“十二五”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是山西转型跨越的重大战略。因此,研究山西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一、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作用于社会结构所引起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等的变化过程,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目前,山西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城镇化发展速度慢,城镇化水平增长不快

近年来,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从纵向来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2000年的35.20%提高到2004年的39.63%,平均每年提高0.89个百分点;又从2005年的42.11%提高到2011年的45.99%,平均每年提高0.9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的城镇化速度为: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提高1.11个百分点,2005年到2011年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可见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比全国的发展速度慢。

(二)城镇群发展滞后,城镇规模偏小

城镇集群化和区域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参与国际与区域分工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山西的城镇群构建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有效推进城镇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城镇之间还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2011年,全省22个设市城市平均人口规模为40.25万人,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51.1万人,位于中部六省第4位。84个县城平均人口规模为6.1万人,位于中部六省第5位;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不足0.6万人,位于中部六省第6位。

二、影响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因素

任何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山西省实现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战略因素,主要包括:

(一)观念落后,缺乏创新

解放思想永远没有止境,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滞后,固然有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问题。我省在“十二五”时期在城镇化发展上能不能有新突破,关键要看能否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省城镇化必须从片面追求人口数量增长和城镇形象工程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因地制宜、开拓市场的创新思想;必须从城镇化过程的同质化中解放出来,就各个城市的发展定位、特色、职能等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鼓励城市之间差异化发展,差别竞争,特色取胜,让各具特色的城市协调互动。

(二)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不平衡

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搞“”,盲目追求大城市,尤其是我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就更要注重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发展与节能并举,在现代化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做到平衡,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我省的城镇化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实现城市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镇。

三、对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城镇化的实现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面,将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对于资源型工矿城镇,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工业新型化推进市域城镇化,以大中城市为依托,按照城镇组群化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多层次产业功能区,用产业多元化支撑城镇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产业,使它们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充分的就业岗位,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二)以旅游产业的发展来推进城镇化

山西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每一处都有开发的价值,只是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忽略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其资金投入也很缺乏,导致大量旅游景点并不为外界所知。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使农民实现就地转化,进而真正实现城镇化。

(三)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城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省城镇化的进程。在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布局中,县城和重点小城镇都是重要的基础和环节,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既可以避免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各类“城市病”的出现,又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近年来,山西省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初见成效,涌现了一批效益较高、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

总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山西省只有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才能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山西省的城镇化要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山西省只有明确了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战略重点,才能朝着城镇化既定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卢建明.关于山西城镇化的认识[J].山西科技,2005,(3)

[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鸿明.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EB/OL].人民网,2005-03-11

[4]王梦奎,冯井,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战略;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发展城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的发展城镇化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辽宁的城镇化现状

2.1人口城市化

2.1.1人口城市化水平

从全省层面来看,辽宁城镇化水平居于前列,城镇人口的增长减缓,城市化发展重点应有所转向。整体城市化水平提升,中心城市及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

2.1.2人口数量与规模序位

人口首位度高,过度集中在沈阳、大连城区,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14.8%

2.1.3人口迁移

人口持续向高等级中心城市集聚,增长幅度较大;镇、县人口持续流出,导致城市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铁岭、朝阳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但本地就业机会少。

城市化的的动力来自于人口的省内迁移,尤其是以郡县为中心的就近迁移;大连省外外来人口较多,省内外来人口大多流向沈阳。

2.1.4人口结构

人口增长减缓,人口结构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导致经济发展人口红利的式微,为城市化发展带来挑战。

小结:人口结构的改变、迁移模式省内为主的双重趋势改变城市化发展趋势――个人迁移向家庭迁移的转变以及迁移年龄带来的社会负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和技术制约,为辽宁省城市化未来转向提出新要求。

2.2经济城市化

2.2.1经济发展总量与增长率

辽宁省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但发展速度波动大。产业因其产业类型以重工业为主的原因,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明显,未来发展需考虑国家政策的影响。

2.2.2产业结构与布局

中部城市群工业产业优势显著,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带动工业发展。沈大中心城市及沿海经济带城市服务业地位突出。90年代后产业结构变化不大,发展平缓;第二产业始终是主导产业;服务业发展不足

2.2.3产业规模序位

(1)从业人员角度分析:产业规模等级层级分明,沈阳、大连占主导地位,极化效应显著。

(2)工业产值、服务业产值角度分析:2000年以来沈阳、营口等市工业产值增长较快;抚顺、鞍山、盘锦等城市工业发展缓慢。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第三产业最集中的两个城市,远远领先于其他。近年来,盘锦和营口两沿海经济带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与国家发展政策有很大关系。

2.2.4主导产业

(1)工业:沈阳、大连产业优势显著,辽宁省四大支柱产业以沈阳的装备制造,大连的石化,辽阳、鞍山、本溪、营口的冶金,铁岭的农产品加工为主。

(2) 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消费业――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主,营口、锦州、丹东等沿海城市依托港口经济,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

2.2.5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二产产出效率较高,大连、盘锦、鞍山尤为明显;一、三产就业人数多,但产出效率有限。

小结: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的发展与国家政策、政府规划意愿息息相关。伴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建立,产业发展由国家工业化时期的资源导向向全球化时期的沿海工业转型,城市化发展动力有所转向,服务业发展水平上升空间很大。

2.3社会城市化

2.3.1城镇化质量

(1)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仍与城市化水平不相符,城市化质量亟需提高。

(2)政府财政支出:辽宁省处于人口城市化向社会城市化转折的关键时期,但政府对城市化质量投入不足。

2.3.2就业情况――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国有企业改革下的失业问题得到显著解决,但沈阳、大连以及部分资源性城市失业问题仍较为突出。劳动参与率降低与劳动力供给、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导致的失业、下岗有关。

小结: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存在社会福利水平较低,经济高增长低就业,就业人口素质、技术不能满足转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等现象,城市化水平亟待转向。

3.辽宁省城镇化战略

3.1人口城市化战略

3.1.1生产与服务协调战略

以郡县为中心的本地城市化影响未来劳动力的供给,协调生产与服务的关系,实现两者均衡发展。

(1)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本地人口就业机会。

(2)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提高机器生产、组织管理环节的劳动生产率。

(3)由以资本带动的生产型城市化向以社保提供的服务型城市化转型。

3.1.2社会福利转向战略

人口结构向老龄社会转变提出城市化福利转向的新要求。改变社会福利供应结构,促进辽宁社会经济迈入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发展阶段。

(1)注重社会福利的供给,解决老年人口退休、养老问题。

未来辽宁省的城市化战略应加强对社会福利的提供,其中包括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口退休、养老等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解决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应得到政府有效重视,并不断实现省域人口城市化的社会福利化转向。

(2)提升城市化综合水平,吸引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人口。

人口结构的转变导致未来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迁移模式成为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教育、医疗、就业等相关社会福利问题应得到有效落实,以达到提升城市化综合水平,提供社会保障的目的。

3.1.3劳动力就业带动战略

向地级市流动的单向迁移模式影响未来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注重社会保障、就业以及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供给,促进就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3.2经济城市化战略

3.2.1绿色发展战略

资源型城市谋求绿色发展道路尚需探索。资源型产业发展提升,加速城市化转型。

3.2.2区域一体化战略

通过扩大市场范围,进而扩大资源市场和服务市场,形成新的服务业核心

(1)环渤海经济带:培育服务核心,构建环渤海经济圈;打造辽宁沿海产业发展带。通过升级完善沿海城市的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积极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实现区域整合提升。

(2)东北亚区域范围:通过吸引日韩产业转移,带动本地产业升级,同时输出高附加值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

(3)东三省区域范围:培育产业腹地,扩大市场范围;打造服务核,构建东三省的服务中心。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打造以沈阳为中心服务东三省的城镇体系,同时扩大市场范围,实现区域分工协作。

3.2.3沿海产业发展战略

(1)资源型产业的更新转移

提升沿海资源型产业结构,将部分资源型产业向内陆转移。同时提升资源型产业的附加值,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2)发展沿海新兴战略产业

发展专业性金融业,培育金融市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发展沿海物流产业;发展沿海高薪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和升级。

3.3空间城市化战略

3.3.1一区:中部都市区

完善以沈阳为核心的辽中都市区,形成城市连绵带,构建辐射省域乃至东三省的服务核心,产业中心,交通枢纽。通过产业和服务设施、相关保障机制的完善,带动省域城市化的福利化转型。

3.3.2一带:沿海产业发展带

积极加入全球资本循环体系,通过构建沿海产业发展带,实现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对接;通过沿海产业带积极培育腹地,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从资源到资本的战略,进而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3.3.3多中心:沈阳区域性中心、大连全球化中心、营口战略性中心

改变以往沈阳、大连两级独大的局面,打造营口为战略性中心,发展临港产业、旅游业,同时强化沈阳和大连的服务职能和产业职能。延续历史发展的机制,通过营口的开发带动沿海产业带的形成,并最终实现三中心的空间结构,通过经济的增长带动城市化的福利化转向。

3.3.4多节点:旧城节点、新城节点、中心镇、主要县城

通过对旧城节点、新城节点、中心镇和主要县城等节点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等,实现多节点的产业发展,带动劳动人口的本地就业,通过空间战略带动人口城市化的转型。同时带动县域层面的经济增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4.结语

城镇化进程应遵循科学发展道路。

城镇化是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人口快速向城镇集中、城镇空间规模过大城镇化是不健康的。会引发众多城市病,如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配件不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出现的雾霾、酸雨、酸雾等大气污染,严重的交通拥堵等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城市大气、空间、水环境容量等方面综合考虑,过快的城镇化是不健康、不科学的。辽宁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有序、健康、绿色的稳步推荐辽宁城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格局规划与资源配置》新玉言 著2013-02-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仇保兴 著 2012-01-01 中国城市出版社

[3]“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4]侯强.辽宁省城镇化道路研究.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2(4)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字】贵州 城镇化 发展 思路 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大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这是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国城镇化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和战略任务不仅对全国重要和紧迫,对贵州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一、基本情况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祖国西南腹地,北接川、渝,南连广西,东毗湖南,西邻云南。全省现设立4个地级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2个地区,统辖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贵阳,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总人口近4000万,世居民族有汉、苗、布依、侗、水等1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贵州是全国资源大省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实施“生态立省、城镇化、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贵州省具有独特的战略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目前贵州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并且落后的差距还很大,人均水平仍处于全国挂末位置。2009年,全国GDP总量已达到33.5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5100元。而贵州GDP总量只有3893.5亿元,人均仅10380元,只占全国人均GDP的40%。如果按常规的发展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是不可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因此,必须采取超常规和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贵州经济唯一可选择的正确发展道路。“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推进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城镇化也称城市化、都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率指居住在城镇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推进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贵州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矛盾,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关键就在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份、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

二、当代贵州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率低

2009年贵州城镇化率近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不及广东63.4%的一半。低于周边四川的38.7%,重庆的51.59%、广西的39.2%,云南的34%,湖南的43.2%。

(二)城市数量少

2009年全国共有地级市283个,县级市和市辖区1224个,分别占同级行政区的85%和42.8%,我省只有4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和市辖区,占44.4%和21.6%。

(三)城市规模小

2008年全国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有122座,贵州只有贵阳市1座。

(四)综合实力弱

2010年全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省会贵阳市排名第90位,地级市遵义、六盘水、安顺分别排名第183位、第196位和第273位。成都排名第23位、重庆排名第42位、南宁排名第53位、昆明排名第55位。

(五)基础设施差

2008年的城市用水普及率88.69%、燃气普及率67.82%、万人拥有公交车8.28标台、人均城市道路6.22平方米、人均公用绿地6.16平方米,分别比全国低6.04个百分点、21.73个百分点、2.85标台、5.99平方米、3.55平方米。

(六)城镇管理亟待加强

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体制不顺、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服务能力较弱。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快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看,这是一条共同经验,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走这条路。对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

1、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构建以快速铁路为发展主轴,以黔中经济区为战略重点,以其它重点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以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重点城市为支撑,能更便捷地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的城镇化战略新格局。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主轴,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区域中心城市,以一批中小城市为网络节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构建黔中城市群,带动全省城镇化加快发展。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0%;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全省大城市(含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分别增加到9个、20个以上,发展形成一批小城市,城镇人口3/4在大中城市、1/4在小城市和建制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

2、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城镇化的宣传力度。乡镇政府领导要充分认识和领会“小城镇、大战略”的深刻内涵,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来抓。由主要领导负责,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城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期对城镇化工作进行总结和督导。各部门领导要积极强化自身综合素质,以提高对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相关职能部门要顾全大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宣传力度,使政策深入人心,让农民知道城镇化与他们未来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利害关系,主动配合,减少人为的阻力。要及时总结、交流城镇化工作做得好的乡镇的经验,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3、必须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规划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识,要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要更新规划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改进规划管理方式;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城镇的个性条件,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化特色上做文章,努力营造富有特色的现代城镇风貌。城镇化建设、规划要高起点和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做好对本地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绝不能搞今年建、明年觉得不好了又推倒重来。因此,各级政府要在规划上多下功夫,以较长远的发展眼光,从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和区位特点相协调,以功能互补的全局性的关系去潜心研究科学规划,从而实现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双轮互动共同发展的目的。

4、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对供水、供气、公交、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通过多渠道争投资,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小城镇建设转为农牧区商品生产、交换和劳动力就业的基地,发挥其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此外,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城镇绿化水平。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镇,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允许跨行业、跨地区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

5、深入整顿和规范城镇化建设市场秩序,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从制度和机制上入手,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审查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项目举报制度,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6、要加快贵州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由于历史原因,贵州城镇化不仅极大地落后世界城市化水平,而且也很大程度落后于全国城镇化平均水平。贵州城镇化发展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差距太大,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因此,必须城乡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是促进贵州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贵州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7、发展小城镇是推进贵州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贵州现阶段的城镇化,最重要的是将大量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而贵州的农村人口比重大,靠现有的大中城市显然难以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并且,由于目前小城镇的土地价格比较低廉,各种居住和生活的条件要求比较低,也便于农村人口进入和定居。因此,发展小城镇是贵州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之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发展小城镇要同发展乡镇企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要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

8、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贵州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实际出发推进城镇化,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要加强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发挥中小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要努力完善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扩大城市的聚集规模,提高城市经济效益。要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的规划,抓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贵州省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9、强化产业支撑

大力推进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引领的工业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大力加强城镇产业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大中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强化产业发展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的有机衔接,明确主导产业方向,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强化集聚发展,加强城市工业园区建设,将工业园区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工业发展预留空间,每个城市应建设一定数量的、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使工业园区成为增加就业、带动商业、壮大城市经济、扩大城市规模的重要载体。

10、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多方融资和筹措资金,充分发挥金融信贷的作用,加快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镇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理顺城镇管理体制,加强城镇建设管理,提高城镇综合运行效率,强化对城镇化的组织领导。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11、创新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实现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保障城乡与区域之间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是缩小城乡与区域发展差距最有效的途径。由于政策、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更加公平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一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

二、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难以适应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教育“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力度等政策措施。同时,提出了要科学规划区域教育结构,调整区域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等举措。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对于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城镇化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十二五”时期到2020年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必然伴随着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快速增加,这就对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以及与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密切相关的继续教育,均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也被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而要把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四、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当前,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内地相比仍然较为落后。教育“十二五”规划将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作为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提出了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机制等政策措施,并提出了支持教育基础薄弱民族地区改扩建或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加大对边境地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民族教育发展工程项目,这对“十二五”期间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者佟家栋为南开大学副校长,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一、潮阳市环境质,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的环境质量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恶化,我市境内练、榕二江的水污染日趋严重,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练、榕二江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其中练江的水污染更为严重,练江流域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占全市的97.59%。据1999年监测显示,练洋山桥、和平桥、海门湾闸这三个监测断面在枯、丰、平三个水期时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和非离子氨等多个项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枯水期更为严重,个别项目达到地面水五级标准。榕江水质现正在逐步下降,前景不容乐观。由于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到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终年雨量充沛,因此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较为良好。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燃料煤、燃料油的消耗量正逐年增加,工业废气排放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存在着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二、潮阳市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使潮阳市的环境进一步恶化,严重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制约了我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一)重视工业发展,忽视污染防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截至1998年底,全市共有6310家乡镇企业,主要行业有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在这些行业中有一定数量的印染、造纸、电镀、砖瓦窑等重污染企业。由于许多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淡薄,受重视经济、忽视生态,重视发展、忽视管理,重视近利、忽视远虑的短期发展行为影响,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为代价,对这些污染企业在建设时不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导致项目建成后,污染随之出现。而且许多企业主对这些现象仍坐视不理,为换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采用廉价燃料而致使污染进一步扩散加重。虽然自1995年以来,潮阳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把整治练江水污染提上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门机构整治污染。市环保局也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对全市的重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并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管理来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但是由于运行费用较高等诸多原因且我市的环保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各镇环保机构未能配套完善,全市管理网络未能完善,上下管理出现漏洞,使大部份污染治理设施形同虚设,偷排或闲置废水治理设施的现象频频发生,使工业废水未能得到有效治理,导致各河流水质未能得到很好改善。另外,我市有关部门也缺乏统一指挥,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未能切实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未能有效地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从而使我市的排污总量无法控制在一定水平。(二)练江上游普宁市河段的污染依然存在。据有关资料显示,练江上游普宁市境内有一定数量的漂染、造纸、电镀等重污染企业,大部分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没有或未能很好配套完善,污染防治设施也没有很好的管理,导致了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不彻底处理而与生活污水排人练江,给练江水体带来一定的污染,增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使其自净能力显著下降。对于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已高度重视,经省环保局牵头于1995年6月组织了揭阳、汕头、普宁、潮阳四市有关部门协商,确认了青洋山桥这一交接断面,并制订了水质管理标准。1999年12月,为确保全流域有关市(县)的联防联治,省政府委托省环保局在普宁召开练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工作协调会,由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制订有关的水质保护规划。但据有关监测资料显示,青洋山桥交界断面的水体中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多个项目仍超过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断面水质的In类控制指标,未能按规定要求进行交接。(三)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缺乏有效的处置。潮阳市的工业比较发达,人口众多,大量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我市市区现阶段所采用的处理办法只是集中式填埋以及小部份堆肥,缺乏高效处置方法,而我市土地资源紧缺,垃圾填埋场也难以满足大量垃圾的需求,造成许多垃圾被乱堆乱放或直接倾倒人江河。我市境内的江河两岸垃圾成堆的现象彼彼皆是,特别是贵屿镇由于大部份人从事收旧利废这一行业,使其成为大量工业垃圾的聚集地,对废弃物的处理更是一大难题。由于种种原因,江河沿岸垃圾进入水体,阻塞了河床,特别是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如泡沫塑料等更是长年累积下来,而且大量水生植物滋生蔓延,造成河道不畅通,江河水体富营养化,降低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江河水污染日趋严重。(四)水资源紧缺,缺乏冲污能力。我市水资源总量为12.7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资源量为610立方米,是广东省平均值的22%,水资源相对短缺。练江各支流中上游的水库成为饮用水源,只有极少量作为农业灌溉用水,减少了各支流的水流量,而我市境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仍是空白,全市每年2亿多吨的生活污水以及960多万吨的工业废水源源不断的流人各支流,且全市境内每年1817多吨农药用量,造成残存农药在土壤中形成渗流进人各支流,使各支流成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的集散地,造成各支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现在练江支流北港、、西港的水质已明显恶化。我市环境质量的变坏,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的加重,使我市的生活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严重紧缺;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影响了江河的渔业生产;水质的变黑变臭及垃圾成堆的现象也严重的阻碍我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由千河床垃圾的堆积及水生植物的繁殖,使河床变浅河道不畅通,影响内河航运的发展;另外,我市砖瓦业的发展既带来了大气污染也使土地资源严重破坏,使我市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经济无法进一步发展。

三、如何改善环境质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建设“两型社会”是湖南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现实诉求与必然选择,文章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标准,提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并就如何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两型社会;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建设

一、引言

“十二五”期间湖南城镇化发展进入快车道,年均增长1.4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逐步优化,城市群雏形初步形成,城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然而,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湖南省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城镇化整体水平偏低,人地矛盾突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显得较为突出。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无序开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质量。为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在中部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长株潭3+5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日,也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契机。鉴于此,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统领城镇化建设,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具有湖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省城镇化建设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二、“两型社会”标准下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原则

(一)集约原则

集约原则就是要从全方位开发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竞争力。从城镇现有发展模式看有两种:第一种是开发区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如土地集约程度不高,配套功能不齐全,缺乏应有的生活服务、居住功能,职住不平衡导致通勤费时费力。第二种是新城模式,城镇视为城市复合系统,既要能从多方面满足居住人群的需求,也必须有产业支撑。在两型社会标准下的新型城镇化在发展建设方面必须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各项功能,城市资源方面进行科学分配,平衡布局,做到生态可持续发展,实行集约原则,走集约化道路。

(二)生态原则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依赖传统方式的资源消耗模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是积极应对我国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的有力举措。

(三)人文原则想要提升城市竞争力,不仅要在经济指标这样的刚性指标上下足功夫,还要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软实力,更要看这个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水平是否能符合人性化的要求,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色等。

(四)节约原则

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地资源问题,土地是城市建设中最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要秉持节约原则降低城镇发展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强土地管理,把好土地审核的第一道门,加强预审、加强用地审核包括增大预审范围、加强实地考察以促进节约集约化土地利用,从制度层面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从法律层面杜绝盲目侵占土地现象的发生。

三、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中将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将人口与土地的集约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力,但在建设过程中却一再走上与过去相仿的的建设理念和模式,因此,想要城镇化建设不会继续走上老路,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导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只有用要求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重新要求城镇建设,才能创新出一条全新的城镇化建设道路。用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来重新定义城镇化建设,做到建管一体不分家,以管促建,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城镇应有的活力,从而辐射、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的蓬勃发展。四、以“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来引领城镇化建设实践

(一)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

两型社会建设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更新规划编制理念。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向注重维护民生和公众利益,从注重发展目标和增长速度转向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从注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和用地安排转向注重加强各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空间管治。二是创新规划编制内容。突出城镇发展空间整合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协调,突出生态绿地、水体保护、交通走廊等区域控制范围划定,明确必须重点保护、提升与协调的地区,为城镇可持续发展做好用地空间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置的准备,构筑引导区域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空间体系和支撑体系。三是倡导高效集约的用地布局模式。四是注重改善民生。贯彻执行国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政策部署,把住房建设规划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明确保障性住房的用地布局和建设目标,扎实有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二)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节能

减排的促进作用

加强建筑节能,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湖南省在新建建筑强制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绿色建筑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与此同时,交通节能、低碳出行、绿色照明、节水技术、商品房精装修、混合动力公交车这类两型技术和两型模式应加强推广。

(三)坚持发挥两型社会建设对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作用

湖南省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加强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是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保护。按照“保护第一、永续利用、分类指导、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强对绿心地区城乡规划编制、修改、审批、实施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湖南省是风景名胜资源大省,部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排全国第3位。三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湖南省现有3个部级历史文化名城、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6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要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情况的实地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查处。四是加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建荣.用两型社会建设标准推动城镇化进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7).

[2]邵俊,周均清.“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析[J].华中建筑,2014(01).

[3]郑古蕊.两型社会背景下城镇化绿色转型的路径选择———以辽宁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4(06).

[4]黄永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两型城镇化———以湖南娄底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03).

[5]刘灿,敬尉,唐志远.“两型社会”视域下湘潭市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J].城市,2013(10).

[6]邵俊,周均清.“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滨湖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梧桐湖创意生态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09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8篇

所谓 发展战略 ,就是人们为达到某一理想和愿望对决策系统未来目标和方向所作的选择。

它是一个知已知彼,谋求理想目标、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过程。

而区域规划则可概括为对一定地域范围内进行 经济 、 社会 、资源、 人口 、 环境 等协调发展与布局的总体规划,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地区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每一个地域都应该既有发展战略,又有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区域发展战略则为区域规划规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要实现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整体持续、稳定的增长,二者缺一不可。战略就是为实现某种目标而研究其整体关系和决定全局的谋划。凡属发展战略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考虑,都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全局性。因而也决定了对其包含着自身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的认识。

系统性。因而也决定了须采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对策性。这里更须重视的即是比较分析研究的确立。

指导 性。因而也决定了其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咨询性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有其独立 的学术研究性质。成为现实性的物质力量就是一种根本的目标。

综合性。体现在发展战略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经济、 政治 、科技、社会、 文化 、生态、以至军事等,以及它们的 历史 、现状和未来,无不在研究之内,要从这样复杂的、相互联系的客观现实中,抽取其整体关系,得到决定全局的谋划,一定要进行综合研究在综合中得到全局的认识。

一、小城镇的范畴和类型

城镇体系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规划,因此也遵循上述所谈的原则。

范畴

一般意义上,小城镇是指县城以下(含县城)、乡域集镇以上的各种聚落。包括了地域范围内广大的集镇聚落、一般建制镇聚落、特殊建制镇聚落(大型工矿居民点、边境要防、农场居民点等)以及县城驻地。当然如果此概念的外涵进一步扩充的话,则还应包括部分县级市的市区聚落。这样的界定是为了使城镇的概念在内涵上遵从趋同这一事实。以便使一般性的理论指导具有针对性和实际的操作性。

据1996年底《黑龙江 统计 年鉴》统计:黑龙江省现有县城47个,镇445个,乡集镇697个,另有县级市20个。单就上述范围迭加,则有1209个城镇型地域。

上述意义上的城镇基本上都处在 农村 地域范围内,由此承担着连接省域13个地级市[含2个地区](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和3万多个农村居民点。构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中间层次,担负着推动省域整体发展的 管理 重大职责。

从1996年各县(市)的主要指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上述论及的重大意义(见表1)

类型

对大量的城镇群体进行一定范围上的分类,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意义。首先在于根据一定原则划分的城镇类型可以分类进行理论指导,出同时必然在分类的基础上施行不同的纵深研究。

根据某种角度划分城镇类型,在黑龙江省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见表2)

这里所指的角度是针对城镇的产生、发展的动力机制而言的,比如说,按根据自然条件可以划分为:山区型城镇、半山区型城镇、平原型城镇等。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上述四种类型的城镇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首位需考虑的是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 农业 生产和 工业 生产、以及其产业布局上宜充分考虑上述所言的自然的特异性。而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运用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将影响一定范围上地域的各种因素制定了一定综合评价表。在群体城镇研究中发现,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城镇发展状态的自然因素占据较重要位置,特别位置(含自然 地理 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和地势、土壤、资源等更显其影响的主导性。在考察各个城镇的历史兴起和发育进程的快速或迟缓方面,那些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优化或良好的地域是最初的城镇起因。

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上来看无疑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曾几何时,这里作为统治集团的罪犯流放地。气候的恶劣在宏观区域内无疑是表现比较突出的,土地的荒芜也是令当时的人类所趋之若噤的。这些是影响着地域城镇发展的历史因素,同时现实也在影响着,未来一定时期还将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国民经济 “一五”时期,黑龙江作为拥有石油、煤炭、森林、土地等关系国计民生产的资源而成为国家的重工地生产基地,特别是针对荒芜但又比较肥沃、广阔的土地,浩浩荡荡的各地区人马开进了这里,在人类征服大自然过程中,又重重地涂上一笔:

它即是省域西北部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3个胰份,北部黑河市所辖的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和3个县份,东北部、东部还有伊春市所辖的铁力市及1个县份,鸡西市所辖的密山市、虎林市以及鹤岗市所辖的2个县份。另外还有七台河市所辖的1个县份。

如果按照 经济 区划、并结合自然及自然资源特点又可形成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见表2)。

城镇间就是这样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联系、相互吸引,进行着一定量的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能量流的互动,从而构成了庞大的有机的省域城镇体系大系统。

现实中,因这此城镇体系发育的条件的差异以及宏观区域 环境 背景的不同,呈现出分层次状态,既有发达,又有落后;既有完善,又有欠缺。这是省域各级各类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

宏观上看,处在平原地区, 交通 条件良好,资源开发利用空间较大便已成了省域城镇体系的高级群、高级带,因而也必然形成了优良的城镇空间网络。如处在松嫩平原区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事实上已经成为省域的空间最具活力,也具有强大实力的城镇群体,城镇带。同样是平原地区的三江平原区域则因位置、 历史 以及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与前者相比,则逊色很多。

城镇体系 发展战略 构想

认清上述所揭示的省域城镇体系事实,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原则及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进行总体战略的建构便是首位的任务。

关于平原地区的城镇体系

平原地区因其土地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优良、历史基础较好、城镇间相互联系密切、内在的动力机制较强等优势条件做以下几项原则性的战略构想:

加强省际间、区际间、国际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扩大其吸引与辐射的能量。进一步成为省域城镇体系的“增长极核”。

促使城镇向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不仅在于非 农业 人口 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各项基础设施要现代化与城市化、而且生活方式要真正的城市化。

鼓励 农村 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以及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转移,但前提条件必须使农业从根本上实现集约化和 机械 化,并逐步达到现代化。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应成为该区城镇体系的主要原则。

城市的第二产业应主动将一些配套性的散件性 工业 布局在各类城镇内,增加城镇人经济实力。

关于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

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与平原地区城镇体系比较而言,分布更趋于松散状态,不象平原地区那样更加趋向集中,紧凑。因山区的资源向大都是山特产、 林业 、矿产且交通条件与平原地区相比较差,先天优势条件不如平原地区,但却可以形成自身的具有突出特色的城镇体系。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山产资源和特产资源,城镇工业宜以当地资源为主导取向,合理地开发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增加城镇经济力是当务之急。

城镇体系间的联系宜进一步增强,客观上山区半山区城镇体系内部结构的紧凑度不高,整体功能也因之而较低。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突出建设信息网络是其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产业转移,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乡镇企业过渡,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艰巨但又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上的工作。

加强科技力量和 教育 条件投入,促使为闭塞的聚落向开放式的聚落转化,这一方面特别需要发达地区给以物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也需要城镇体系的向组织能力不断增加。

关于工矿区城镇体系

工矿区的城镇体系无疑是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形成的,具有单一特性。针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当前面临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性的开发问题,替代产业也因之是石油资源,都存在如何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对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严格意义上需要遵循“合理开采、适度利用”的原则,把视野从纯资源的无续利用转向适宜本地特色的商品生产方面。替代产业的新视野的确立便是唯一的选择。

工矿区城镇体系内部诸“点”一部分需要让资源富含区,一部分则需要迁并到规模闪闪明显的地带区。

关于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

前文已经提及,森工区、农垦区城镇体系是伴随对地域内大生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域内的居民聚落与一般的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不同之处:一是人口在劳动力部分趋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较大,二是地域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三是城镇化水平在地域比较分析中较高。省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东部矿产丰富的山区地带都具有此类型的城镇体系系统。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宜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针对非再生资源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考虑的,为了长远、永续地保持本地域发展,须首先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并预先做好防患未然的准备。

城镇体系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应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针对 市场 的配置需求进行劳力资源和科学合理地布局。

强化城镇体系向外界进行开放。多年的条块分割客观上造成了独立的小单元系统须与地方环境逐渐融合,以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统一性的地域开发格局。

关于边境口岸地带城镇体系

省域的边境线较长,北部、东部边境沿线的城镇随着国家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一大批城镇因之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些聚落是国际间往来的节点,随着贸易形式的不断丰富, 文化 、思想、观念等也将输入和输出,在相互磨合的融合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具有各种特色(或称双向因子共存)的城镇类型。它是国家地域上内陆上边境、边境与国际的重要群体,为此,应设专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

城镇产业布局宜侧重在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方面,特别是加强商贸、文化 旅游 、信息、服务、饮食等行业的发展与布局。

城镇体系内部的职能结构总体上说应该侧重在交通、仓储、蔬菜、副食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方面上。它应该和内陆城镇是相互连接的,而非单独呈现一体化状态。

在城镇体系内部联系方面应该是松散型的而非紧凑的。它须要与对方城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对接,这当然包含着极为丰富内容,如文化思想、观念意识等。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原则前提下,积极吸纳先进的 管理 模式、思想意识,这是开放交流的必须。

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逐步向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合理流动。把贸易、饮食、服务、信息的产业空间充分敞开,确保这些劳动大军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基础设施的先行??交通体系

在基础设施系统中硬件系统中的交通系统、 电力 供应系统、电信系统和广播 电视 系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交通系统在黑龙江省城镇体系中仍是一个重点的首位性问题。

众所周之,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地域发展中产生着如下的作用:促进地域内外部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技术、信息等不断地流动;促进区域范围内部的商品输入与输出;缩短空间距离等。而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统一化、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必须使联结各聚落通道须畅。

目前的现实是:国道系统、省道系统网络清晰、作用突出,但微观中的城镇间联系更密切的地方线路和镇与镇、镇与乡、乡与乡间的交通网络,无论从其关联度、通达性路面质量、维护及管理力度都较弱,这在一定意义上严重制约着省域城镇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水平。一般而言,评价城镇体系中的系统发育程度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

城镇与区域节点联系的便利程度;

城镇与大区域即宏观层次中干道联系的方便程度。

交通网络中路面质量以及等级情况。

从以上几项指标分析来看,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内部的交通网络发展是与城镇体系整体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从而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目前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应做如下战略性的部署:

切实地把

有限资金放在 交通 网络建设上来,分阶段、分重点地解决“肠梗阻”的问题。

加强交通网络中的系统研究,重点解决体系中各地域块间出入通问题,特别需要的是加强这一方面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的研究,为决策部门提供较为精密的论证报告。

在资金筹集方式方面,可以多渠道地解决,真正实现谁建受益的目的。

最后,宜对交通体系规划提出独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从而使交通体系的规划落到实处。

黑龙江省城镇主要指标一览表

表1

指标 乡镇个数 口 1159 *镇个数 个 407 乡村 人口 数 万人 18425 乡村劳动力 万人 5994 乡镇企业单位数 个 767532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 万人 2596 *乡办 万人 463 村办 万人 354 农业 万人 37 工业 万人 1198 建筑 业 万人 307 交通 运输 业 万人 421 商饮业及其他 万人 633 市镇总人口 万人 20075 其中:城镇人 万人

城镇类型分类

表2

从某种角度划分 城镇类型 自然因素 山区型城镇 半山区型城镇

丘陵型城镇 平原型城镇

沿江型城镇 沿海型城镇

沿河型城镇 交通型城镇 职能因素 要塞型城镇 历史 型城镇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9篇

一、总体思路

21世纪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来考虑,其总体思路是:从国情出发;以民为本;按照“大战略”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持续发展;扩大内涵,实现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城镇向现代化水平转变;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经过2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小城镇建设成为现代化各具特色的乡村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的活动中心。这个总体思路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个方面。

1.从国情出发。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可以高度概括为: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与小城镇发展相关的国情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我国处于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已经胜利地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胜利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牌。党的十六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为之而奋斗。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因此,我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必须同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任务相吻合,届时创建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小城镇。

二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现在世界人口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为50%左右,而我国才达到38%,大约尚有8亿左右的人口还在农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这种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农村人口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使农业经济达不到规模经营,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缓慢,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农民的差距拉大,农民向往城镇化心切;另一方面,大中城市工业化程度高,需要开辟农村这个大市场,而农村生产方式落后,急待实现工业化。实际情况表明,我国工业化的重点在农村,而农村发展的出路在城镇化,小城镇发展则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最佳载体。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发展小城镇。如何加速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建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结构体系,为转移农村人口开辟广阔环境,其重点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现阶段之所以把发展和建设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这是由小城镇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首先它是一个市场;它是一个乡村的区域中心;它的方向趋于城市。同时,它具有农村人口转移的潜力。目前我国每个建制镇的总人口平均为1.6万人,非农人口为2000人左右。按照标准每个建制镇总人口应为3万人左右,非农人口应为6000人以上。据有关部门测算,小城镇就业岗位成本比较低,一般的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只需3000-5000元,而大中城市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平均为40000元-50000元。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现阶段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问题,这个重点不是永恒的,亦不是在所有地区小城镇都是城镇化的重点。这就是说,不能把这个重点绝对化和“一刀切”。

三是乡镇企业发展为农村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伟大创举,它突破了只在城市集中发展工业的传统模式。这条工业化的道路与西方工业化成长以农村萧条、农民破产为代价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乡镇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集中的趋势日渐增强,而集中的区域是原有的乡镇特别是建制镇。这样,我国小城镇必然成为农村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基地。截止2002年底,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2002年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达到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约占其净增部分的50%。农民所得到的收入大部分则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乡镇企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2002年我国乡镇工业增加值达到220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46.1%;完成出货值10500亿元,占全国出货值的40%左右。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有机结合,大大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同时, 2002年乡镇第三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0%,占农村服务业增加值的80%以上,已占居农村服务业的主体地位。这就为我国农村工业化奠定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2.以民为本。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我国推进城镇化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其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是城镇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动力因素,城镇化的实现要靠人民群众创造。因此,中国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必须以民为本。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造城运动已经显示出他们是城镇化的主力军。农民的造城运动是在冲破传统体制和政策束缚下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后,农民首先冲破不准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束缚,就地举办二、三产业,即邓小平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水电、交通、电讯、金融、信息、市场等城市设施提出供给要求,农民就用自己的积累开展造城运动,积极建设小城镇,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约有1.3亿多的农民变成工人、商人,变成城镇居民。同时,先后有1.25亿左右的农民到城市所从事的是非农产业,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身份,被称为民工,但他们对城镇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仅用十几年时间就变成7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这是靠移民创建的;华东连续十余年的铁路大会战、东南沿海先进的水、陆、空交通设施和网络,是靠民工来建设的;上海浦东这个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开发区,同样凝聚着大批民工劳动大军的心血。在这个过程中,民工不仅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而且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各种技术,加快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因此,没有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就没有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

3.实现“三个转变”。小城镇建设必须以提高质量为前提,把升高城镇素质(特别是居民的素质)和完善城镇功能放在首位,认真实现思想意识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活方式转变,坚持走不断扩大城镇化内涵的道路。在“三个转变”中,思想意识转变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精神前提。因为,没有现代化的城镇思想意识就没有现代化的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现阶段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转变乡村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主要是转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意识和因循守旧的封闭思想意识;树立和强化现代化的城镇意识、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先进生产力意识和现代化科技意识。只有这样,在我国建立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和思想基础。在“三个转变”中,生产方式转变是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因为,没有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就没有确立现代化城镇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物质条件。所以,现阶段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乡村以手工体力为主、分散无序、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现代科技含量为主、规模经营、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形成现代文明的经营方式。只有这样,现代化的城镇意识和生活方式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在“三个转变”中,生活方式转变是思想意识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表现和目的。因为,人们转变思想意识,建立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生活方式、走向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生活方式转变就成为思想意识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具体表现和目的。这就是我们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实现上述“三个转变”是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方向。

4.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转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城乡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三农”问题,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悬殊。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366元,两者比例达2.9:1。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4:1。历史的实践证明,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城镇的发展亦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我国现阶段,如果不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着手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制约,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从体制性矛盾看,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存在着“重城轻乡”的观念。从结构性矛盾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没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而是从体制、政策到各项管理制度上都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城镇化程度却只达到38%,比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大约要低10个百分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最根本的障碍是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2001年,我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5.2%,而农业就业的比例仍高达50%。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比重过大,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必须首先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负担,积极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发挥城镇对农村发展的支援和带动作用。

5.完善体制与创新制度。在这方面,现阶段小城镇主要是:(1)构建城镇社区组织体系,主要是调整小城镇的社会组织结构,引导居民集中定居,要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人居安全、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2)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主要是坚持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方针,形成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特别要注意引导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的有序流动,并逐步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3)健全用地制度,主要是坚持节约土地、保护耕地、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原则,规范土地市场行为,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要管好土地一级垄断市场;(4)创新投资融资体制,主要是按照市场化方向深化改革,逐步形成小城镇建设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机制,为小城镇建设开辟广阔的资金渠道;(5)调整小城镇设置标准,主要是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修订现行的建镇标准,扩大小城镇的内涵,增强城镇的功能,提高规模效应。

二、战略目标

在21世纪初期,我国小城镇要率先在乡村区域确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规范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以先进生产力为主体的整体素质,逐步地将其经济、文化、科技、社会诸方面的活动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使小城镇成为带动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示范。这个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是:

1.从运行上,小城镇必须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的法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2.从素质上,小城镇扩大内涵和提升素质的主要目标是形成高新技术含量为主的先进生产力和结构合理的产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3.从模式上,小城镇要构造出具有不同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典范。

4.从效益上,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高于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速度,在2020年前率先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并且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得到有机统一。

三、战略重点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在21世纪初期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无论是解决小城镇建设中所存在的遗留问题,还是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都必须在坚持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发展先进生产力。只有发展先进生产力,才能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当代,先进的生产力就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它的特点有三个:

1.信息技术是现代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从世界的全局来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2000年7月22日在日本举行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八国领导人参加的首脑会议,发表了建设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指出,信息通讯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它的革命性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且正在迅速地成为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所引发的经济与社会变革的实质就是促进个人和社会更有效地运用知识和智慧,从而使人们得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其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已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2.电子商务是现代先进生产力运营的主要手段。金融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工具,市场经济的运行完全依靠货币作媒介;信用卡的广泛应用,以电子货币替代一般的货币,数字本身就变成一种重要的工具,从而电子金融系统和电子商务就成为现代先进生产力运营的一个主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实质是企业经营各环节的信息化过程,是运用创新的手段和条件对旧的工作流程进行变革的过程。在当代的社会实践中,北大方正的高新技术不仅改造了传统印刷产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要素,而且使印刷、出版、发行密切结合,从作者、出版社、发行商到读者,实现整个出版与商务过程的联动,提供崭新的服务,实现价值的增加。同时,使出版业符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他们出版的每一期杂志,均能在封面上分别印上每个订户的地址和姓名。这样就不用进行包装,邮局发行就会大大节约成本费用,并缩短从作者到读者运行的时间。

3.全球范围已成为现代先进生产力作用的平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是互动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运行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波及整个世界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产品的市场超越一个国家的范围,而且生产力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推动着生产过程国际化、技术创新国际化。在当代诸多产品不是由一国生产的,而由多个国协作生产的。有些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则需要国际间的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就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其资本、管理、人才、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可以来自世界各地,并运用电子商务与供应商、商、顾客及贸易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趋于全球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种经济形态的生产力都有其特定的核心技术、基本产品、主要交易方式和空间形式作为支撑。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的科学技术是信息技术。现在支撑信息技术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主要是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软件科学、新材料学等学科。基本的产品是各种表意的数字符号及其硬件载体。其主要交易方式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其经济依托的空间形式就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乡统一市场。知识经济是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传统经济,亦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经济,而是通过高新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相互渗透的发展。同时,应当认识到我们所讲的先进生产力并没有远离小城镇,而是正在小城镇的发展中逐步应用和推广。当然,在实践中,由于各个地区的主观条件和环境不同,发展是不平衡的。

四、战略步骤

21世纪初期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战略,必须分为两个步骤,即用“两个十年”的时间分步实施战略目标。

第一步,从2001年到2010年,深化改革,着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管理制度,规范镇政府的职能和企业行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种要素,把小城镇发展真正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以市场规则和市场方式运作城镇建设,为小城镇在后十年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基础和优化环境。

城镇发展战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交通信号;交通规划;交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交通信号的出现可以追随到1868年伦敦市首次使用燃气色灯信号控制单个交通路口[1~2],随着科技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控制也得到巨大发展。然而近些年来,机动车的急剧增长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现象,对于如何有效地组织交通,以保证道路安全、畅通,便于居民出行,专家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按照控制区域常常可分为单点控制、干线协调控制、区域协调控制[3],较为有代表性的区域控制系统主要有TRANSYT系统、SCOOT系统、SCATS系统等[4~7]。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城镇由于经济相对滞后,城市规模小,没有实施相关的交通管理规划,只是根据自身管理或安全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缺乏科学的依据甚至不符合交通信号设置的一般规律, 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就中小城镇交通信号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2 中小城镇发展状况

2.1 经济发展状况

交通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外在表现。国内中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极不均衡,总体来看,出现东高西低的现象。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中小城市的GDP一般在几亿到几百亿不等,跨度较大[8]。经济较为发达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9],中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中小城市GDP一般都在200亿以内,县及以下级城镇GDP绝大多数只有几个亿甚至更少。

2.2 交通信号发展状况

交通信号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因为交通信号设置建设是城市建设投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的交通信号主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进行设置,以单点定时控制为主,部分节点采用感应控制,没有交叉口采用干线或区域协调控制。城镇设置交通信号设施的策略是城市发展到哪里,为便于管理,就考虑设置设施,基本没有详细的计划或规划。

3现状存在问题

从安徽、河南、江西等多个地区调查数据来看,中小城镇交通信号存在主要问题有交通信号硬件设施不完善,交通信号设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3.1 交通信号及相关设施

1.信号灯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或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中小城镇交叉信号灯的设置一般都出现在近十年,许多设置与国家规范[10]不符,如图1所示,地级市信号灯设置33%不符合规范要求,县级以下城镇甚至超过了50%。有的城镇部分交叉口信号灯设置与实际需要不符,交叉口可能需要设置多个相位,而设置的信号灯却是满盘灯,无法满足信号设置需求。

图1 各级城镇信号灯设置符合规范图

2.信号机不符合要求

信号机往往是交通信号设施中问题最多的硬件。由于交通信号设施往往是分期投资建设,购买的信号机可能是由不同厂商供应,信号机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有的信号机有网络通信功能,有的没有;有的有多时段控制功能,而有的不具有;这样就导致了信号机之间无法通信或协调控制,影响整个网络的控制效果。

3.相关设施

参考国家规范[11~12],地面标线、标志与信号控制方案不匹配,例如安徽省某市某交叉口现状如图2所示,交叉口信号相位如图3所示,南北方向设置单独左转相位,显然地面标线和标志没有标示单独左转车道,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导致驾驶员误判,影响交叉口有效通行。交叉口设置的电子警察无法判断在红灯时是否对闯灯车辆进行抓拍,尤其是对左转待行区等待左转车辆抓拍,导致车辆不能有效利用道路空间资源。

图2 西林会堂交叉口现状图

图3 西林会堂交叉通信号控相位方案

3.2 交通信号设置

1.信号周期 许多城镇交叉口信号周期设置极其简单,一天只设置一个周期,小的城镇超过90%的交叉口只设置一个时段,地级中等城市也有近70%的交叉口只有一个配时方案,如图4所示。部分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间设置过长导致延误增加,或过短造成行人过街不安全[13]。

图4 各级城镇信号设置时段图

2.信号相位 相位设置只根据感性认识,在满通需求条件下通常通过设置多相位保证交叉通流通行的有序性,没有根据实测交通量进行分析。

3.绿灯间隔 多数城市绿灯间隔设置一般为黄灯3s,全红时间没有。没有根据交叉口具体特征或本地区机动车机动性能进行设置,往往造成交叉口事故率居高不下[13]。

4.信号协调 交叉通信号协调控制往往实施起来较为困难,但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比如以一条主干线为轴发展的城市完全可以实施干线协调控制。

4 发展战略研究

交通信号的发展应考虑近、中、远期城市发展规划,设施建设及实施应相互结合、综合考虑,保证投资的有效性和交通控制效果。在交通管理规划的基础上,从信号设施和信号设置着手,交通信号建设发展一般性原则归纳如下:

4.1 信号设施

1.信号灯 信号灯的形状一定要考虑交叉口在城市中的区位及相交道路的等级,并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根据未来相位设置需求信号灯的灯头选择主要两种满盘灯和箭头灯;信号灯灯杆根据交叉口大小进行设置,为减少投资,可全部设置为立杆灯[14]。

2.信号机 信号机根据中远期进行设置,在招标过程中信号机基本参数应有以下要求:支持8个以上相位、支持4个以上时段、具有TCP/IP网络通信功能。若城镇管理规划中有部分交叉口实施线控或区域协调控制,则该区段交通信号机应支持感应式、内嵌时钟或网络协调功能。

3.管线 若交叉口近期没有实施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机、信号灯之间连接的过路钢管应预埋。若交叉口与交叉口之间远期实施协调控制,交叉口之间管线可考虑远期铺设。

4.2 信号设置

1.周期设置 在给定条件下,进行长或短时交通条查,结合道路渠化,设置信号周期。一天中应设置多个时段(至少在白天和夜间设置两个时段),设定多个配时方案。

2.绿灯间隔 绿灯间隔的选择较为困难,无大量调查数据条件下可以相位绿灯起始至第二辆车通过停车线时间差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

3.相位 相位的设置,尤其是左转相位的设置一定要调查一个周期内左专车的交通量,按照规范要求,一般大于三辆车可以考虑设置单独左转相位[15]。

4.3 信号协调控制

根据城镇发展走向以及道路网结构,考虑近、远期实施干线协调控制或区域协调控制,实施交通信号设施协调发展战略,并在未来年对交通信号进行改造。

交通信号的发展必须结合城镇综合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规划、交通安全规划等内容,进行交通信号的发展投资建设规划,信号设施间协调发展,比如普通的定时控制不允许设置感应式信号机,只需设置多时段的信号机即可。信号设置相互协调控制,以便于交通组织和管理,同时信号设置必须保证交通安全。

5 结论

交通信号是对交叉口实施交通管理,有效组织交通的重要手段。交通信号应按照规划近期中期远期逐步实施,交通信号建设的连续性是保证交通控制能否完成未来交通需求的重要内容。建议中小城镇在实施交通信号时,在所述内容框架下,进行交通管理规划,保证交通信号系统安全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李江.交通工程学[M]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赵中杰,丁恒,乔梅梅.两近距离城市交叉通信号的研究 [J].交通标准化,2004,7.

王学堂.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术论文集[M],西安: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7.

丹尼尔 L.鸠洛夫,马休 J.休伯著.蒋璜,任福田,肖秋生,安永溪,徐吉谦译.交通流理论(美国运输科学研究所专题报告165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3.

荆便顺.现代交通控制理论[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任福田,刘小明,容建.交通工程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日)佐佐木纲,饭田恭敬等.交通工程学[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0

中国统计局,2006中国百强县(市)发展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S].2003,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1999,4.

交通部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道路交通标志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刘志强,葛如海,龚标.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杨晓光等著.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王炜,过秀成编.交通过程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焦家华(1979-),男,安徽合肥人

上一篇:公司发展规划范文 下一篇:企业安全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