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范文

时间:2023-03-08 15:23:21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研究视角成长阶段

一、研究视角

综合而言,目前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梳理。第一类是理论性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集群与竞争优势、集群与创新系统、集群内的知识外溢、专业化分工等方面;第二类是有关产业集群的实证和案例性研究。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部经济理论视角。经济学上对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系统研究可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1920),他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马歇尔认为,产业持续增长时,会出现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发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有效传播。

2.集聚经济理论视角。产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Weber,1929)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集聚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聚集产生的系统功能也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实现功能的总和。保罗·克鲁格曼(1989)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济观点,认为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产业集群在共享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3.经济增长视角。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问题。PhilippeMartin和Aianmarc,P.Ottaviano(2001)综合了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4.竞争优势视角。该角度认为集群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竞争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代表人物是波特。波特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促进了创新和发展,产业集群具有合作竞争的灵魂。地理上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生产组织和提供具有类似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使企业更好地接近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物品,以及相关机构的配套服务。

二、成长阶段

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根据集群企业的利润、产品价格和成本的变化情况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转化四个阶段(贾明江,蔡继荣,2004),而波特则分为诞生、发展、衰亡三个阶段。M·P·菲尔德曼(M·P·Feldman)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分为:出现阶段、自组织阶段、集聚和系统成熟阶段。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阿霍坎加斯以及国内学者魏守华对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的划分。

阿霍坎加斯(Ahokangas,P.)提出产业集群演化模型,将产业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起源和出现阶段(originationandemergence)。在产业集群演进的起始阶段,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最初利用其独特的社会关系,来加强与现有网络的联系。其结果是一批快速成长的新企业在某一地实现相互集聚。随着各种新企业不断进入集群,大量企业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集聚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家阶层和各类人才市场的形成。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区内将出现一些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活动,这方面的供应商也逐步发展起来。

2.增长和趋同阶段(growthandconvergence)。在这一阶段,创业成功所要求的外部环境迅速完善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广泛的、高质量的、松散连接的网络,各企业更倾向于实行差别化的经营战略。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将导致各种思想、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加快,由此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出现模仿和同构化,导致产业集群进入趋同阶段,此时新进入集群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增长率都出现下降趋势。

3.成熟和调整阶段(maturityandreorientation)。在成熟的集群环境里面,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导致成本增加,出现集聚不经济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各种创业活动变得更加保守,也更带有模仿性。如果这种集聚不经济持续下去,集群内企业数量将下降。资料来源: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2(3).

我国学者魏守华(2002)依据集群竞争优势的发展将集群成长分为发生、发展和成熟阶段。他认为,在集群发生阶段,其动力主要是地域分工和外部经济,集群主要表现形式是专业化生产;在集群发展阶段,集群成长动力主要来自社会资本优势,以及竞争合作效率;集群成熟阶段的主导动力源自集群内部的知识与技术创新,高等级生产要素的合作效率(见表)。

参考文献:

[1]Marshall.A.PrinciplesofEconomics[M].Macmillan.1920

[2]韦伯:工业区位论(1929年)[M].商务印书馆,1997

[3]KrugmanP.EconomicintegrationinEurope:Someconceptualissues[A].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

[4]贾明江蔡继荣:企业集群发展阶段的探讨[J].软科学,2004(6):83-87

[5]转引自孙理军,聂鸣.企业集群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形成标志[J].科技管理研究,2005(2):78-81

[6]转引自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产业集群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增长;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9-0150-03

1 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通过集聚成群而不断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群体。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高效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强大的竞争优势,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做了研究。

2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集群的研究已成为了国家和地区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经典的论述,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引起了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学科对这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国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的研究,使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2.1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竞争又合作,这种竞争合作关系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M.Porter(1998)采用传统的新古典论观点讨论了产业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促进了创新和发展,产业集群被看作是充满合作竞争的灵魂。Meyer-Stamer(2002)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的模式,认为通过合作能营造创新环境,不仅能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力,而且能提高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2.2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得以生成的重要保障

创新环境不仅有利于集群内企业进行研究和创新,而且有利于新知识的传播和利用,使其转化为新产品。Mellaart(1995)认为,创新环境是“孕育创新过程的区域组织”。创新环境不仅指本地化的网络结构,而且指将外部的学习和企业内部的创新相结合。不管是能降低行为主体不特定性的物质资源或非物质资源的本地网络结构,还是能制定经营和创新战略的创新组织体集合,都能够为集群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使其良性发展。

2.3 产业集群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由于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溢出效应、外部经济效应等,使得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和费用降低,而且特别是知识的溢出,使创新成本大大减少,同时提高了整个集群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如Matin(1997)& Ttaviano(2001)综合了Krugman 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Romer 的新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间的自我强化模型,证明是由于降低创新成本而产生的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2.4 创新群和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保证

由于创新群的存在,才使得集群内有新的知识、技术、信息生成,使集群的发展一直有新的血液注入;由于产业集群的合作网络结构,才能使得新生成的知识、技术、信息在集群内迅速扩散,得以学习和复制,降低知识创新成本,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如Callos Quandt(2000)认为,创新群和合作网络是促进区域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缩小空间和社会不均衡的主要工具。

2.5 形成机制是产业集群研究的根本

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能够从根本上了解产业集群形成发展规律,从而能更好地掌握产业集群理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2.5.1 市场自发形成机制。所谓市场自发形成机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这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和非自然资源(如知识、技术、信息、网络、文化等)。市场主体为了自身利益,在市场自动调节的作用下,将一些拥有相近或相识资源、技术、文化等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并通过这些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群体。最基本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基本上都属于这种,如Maggioni(2002)利用生态学模型强调了“选择机制”的作用,他将集群看作是企业之间竞争资源的自然选择过程的结果。

2.5.2 政府主导机制。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而不是主要依赖市场的自主调节作用。它是政府出于产业或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在集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给予政策支持,如财政扶持资金的投入、税收优惠的实

施等。

2.5.3 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引导机制是指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用行政手段等对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加以干预,而只是出于行业发展的需要而出台引导性的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向更好的方向发展。Bruso(1990)提出了两阶段模型,指出有意识的引导活动对集群演化升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3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我国学者也开始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轨时期,此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今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世界各国都重视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下,想要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除了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外,还应该注重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将“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中,财政政策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财税政策在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

3.1 财税政策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来看,财税政策可以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如田卫东、王树恩(2010)认为,在产业集群形成初期容易受到市场波动行的影响,政府通过财税政策可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刘刚(2012)提出,配套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能提高城市群发展水平,加强产业整合,从而促使城市群城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

3.2 财税政策可以起到扶持成长、促进升级及创新等作用

从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来看,财税政策可以起到扶持成长、促进升级及创新等作用。如王岚(2009)认为,政府能够通过其政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和机构,培育企业家,培育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协助建立行业协会和商会等中介机构,拓宽融资渠道等,促进科技创新。吴甜甜等(2010)认为政府介入产业集群有利于解决集群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提供公共产品,促进中介机构发展以及消除产业集群负的外部性并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魏丽华(2010)指出,在加快集群升级以及推动集群创新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彦英、周均旭(2012)认为,完善的财税政策能促进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深化农村内部就业。

3.3 很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及演化路径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学者注重研究财税政策在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作用具体形式及作用机制的同时,很多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及演化路径进行了研究。如吴翔阳(2007)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自组织衍生机制,提出产业自组织集群化的“企业-基核-集群”路径。胡蓓(2009)从产业集群的作用来分析产业集群,认为产业集群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此在产业集群区域形成了人才资源的集聚。王发明(2010)利用生态学的概念,运用生态学的“个体-种群-群落”这一演进路径来剖析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内在机理。彭穗生(2013)认为,产业集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竞争优势的演进过程。

4 国内外研究简评

国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系统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基本上对国外著名的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我国学者研究起步时间较晚,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体系。

4.1 对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实证研究较少

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学者对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少数学者(主要代表是北大的王缉慈教授和浙大的魏江教授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钱平凡和李佐军研究员)对国内产业集群做过比较详实的实证研究,但尚未发现专门对财税政策在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详实、系统的实证研究。

4.2 对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研究范围较窄

在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中,对财政政策有较多论述的大都出现在促进集群内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集群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如姚雯、刘传江(2010)在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分析”中指出,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优化财政支持结构、完善税法体系和实行税收风险扶持等,但这一研究不是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的,而仅仅是对这一产业财税政策进行分析。

4.3 对产业集群的财税政策均衡性研究较少

已有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财政对企业支持的研究,特别是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研究,如王鹏程、于明奎(2007)“关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体系研究”,辜胜阻(2011)关于“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政策”,崔志坤等(2012)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财税支持政策角度的转变”,以及陈波(2013)关于“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思考”等。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和税收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均衡性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杜跃平.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生命周期研究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3-42.

[2]田卫东,王树恩.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103-106.

[3]王岚.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与政策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87-89.

[4]张彦英,周均旭.深化农村内部就业的财税政策

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2,

(2):25-29.

[5]胡蓓.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彭穗生.产业集群与共生治理的演进路径分析[J].商业

时代,2013,(4):109-110.

产业集群范文第3篇

一、对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的理论认识

综合总结目前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是自发形成,二是“自下而上”地培育与发展,三是“自上而下”地规划发展。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是指有关企业和机构自发地在某地聚集成群,政府及相关部门只是被动发挥作用。这类集群的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自下而上”的培育与发展方式是指政府与相关部门在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主动积极地运用政策引导或经济投入加以扶持,从而培育产生高效的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式都是先有集群雏形出现或者集群的某些因素已经具备之后,政策制定者才开始进行规划、引导,使之发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自上而下”的方式是指政府与有关单位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出清晰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有效实施,从而培育出产业集群。

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产业集群,都向我们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产业集群是可以培育的;二是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政府。除早期部分集群是自发形成,政府在产业集群成形以后才发挥作用外,近期出现的集群基本都摆脱了自发成长状态,是在政府及企业界有意识地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事实表明有意识的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是有效的,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培育产业集群必须有政府的参与,政府要为集群提供发展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即使是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也需要政府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后续发展的保证,否则产业集群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萎缩或随时迁离。因此,研究产业集群的培育策略,必须重视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被认为是组织经济运行的完美机制,政府被看作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不需要干涉经济事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主流,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需要政府宏观干预才能达到稳定运行。二十世纪七十年达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以后,对于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经济学界理解上出现了巨大分歧,一些经济学家回归古典经济学观点,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一些经济学家坚持凯恩斯的宏观干预思想;更多的经济学家则认同混合经济思想,即在市场有效运行的经济范围内,政府不应加以干预,但对市场中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则政府必须给予积极干预。目前的产业集群战略对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给予了与上面所有观点都不同的全新认识。产业集群中的政府既不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局外人”角色,也不是凯恩斯主义中的统领全局的“家长”角色,而是作为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不能随心所欲改变经济总体运行规律,但却对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地区经济面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于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笔者认为,集群建设不能没有政府的参与,但是政府不能取代市场。当前,各地政府都认同政府应参与产业集群建设的观点,对参与地方产业集群培育过程充满热情。但值得提醒注意的是政府介入适度问题。由于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存在“自上而下”的形成道路,即政府起主导作用建立新产业集群途径,容易在理论上误导政府当局,使政府认为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可以培育出地方性产业集群。事实上,产业集群形成的主导力量是市场“自组织”功能,不是一个人工过程。政府起主导作用培育产业集群,隐含条件是市场中已经存在有利于产业集群产生的条件,政府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将其激发出来,因势利导加速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政府一手操办,人为制造出产业集群。为此,政府在制定培育产业集群策略时需要把握一个行动准则,就是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而不是越殂代庖去取代市场。

二、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理论上,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战略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建设,一是重点扶持战略,二是全面推进战略。所谓重点扶持战略就是地方政府结合地方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对存在地方优势的产业及其辅助产业进行政策扶植和经济注入,以促进其快速发展,将其培养成有竞争力的地方性产业集群。所谓全面推进战略就是地方政府以发展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为目标,但不对任何一个产业给予特别关注,只是创造适宜产业集群产生的客观环境,任各产业自行竞争发展,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产业最终成长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的思路。这两种思路存在相似之处,无论是重点扶持战略,还是全面推进战略,政府都只是作为外部推动力量存在,并不直接参与到集群的建设之中。二者又存在重要区别,主要在于扶持的范围不同。所谓全面推进战略实际上是谁也不扶持,而重点扶持战略则有一定的侧重。重点扶持战略与过去的产业政策乍看起来有些相似,都是对一部分产业进行支持,达到促进其快速发展的目的。但重点扶持战略与产业政策存在根本区别,用波特的话来表达就是“在产业政策里,政府以合意的产业为目标,通过资助或限制外国公司投资进行干预,以达到优惠当地公司的目的。相反,集群政策的目标是加强所有集群的共同发展。……”产业政策对于所支持的产业不择手段地进行保护,并不考虑其它产业发展;而产业集群策略中,即使是有侧重的集群培育政策,在支持一定产业群发展时,不排斥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还鼓励其它产业与所支持的产业群共同发展。因为集群理论认为每一个集群不仅直接对国民产值做出贡献,而且还将影响其他集群的生产效率。

与重点扶持战略相比,全面推进战略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政策。全面推进战略不是从众多产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给予特殊关照,而是作为局外人,为所有可能的产业集群提供外部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各种政策上的支持和公共产品供给,具体包括:制定保护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则,如限制垄断、建立信用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及其它保护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的法律制度政策等;提供高质量投入的供给,包括受过教育的劳动者、道路桥梁、通讯设施、供水供电等物质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安全环境等其它对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这些产业集群产生必需的外部条件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且政府必须提供。如果政府提供这些条件缺位,则产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较小,即使产生了产业集群的萌芽,也不可能发展壮大,因为这些萌芽或者在同其它地区的竞争过程中失败,或者从本区域迁移到其它条件适合的地区。全面推进战略的效果与重点扶持战略相比要慢一些。因为在整个区域内打造适合各种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需要巨大的投入,政府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能做不到面面俱到。

当政府投入有限时,政府面临投入先后顺序的选择问题。政府将有限的资源投到哪个方向,实际上就支援了相关方向的发展,也就表明该产业在政府心目中更为重要,受到先行发展的优待。这好象是回到了重点扶持战略的问题。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因为重点扶持战略一旦选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后,今后的一切方针政策就围绕着这个重点进行了,其余产业的重要性就排在了这个产业之后。而全面推进战略,政府在第一次决策中惠及某一产业之后,第二个决策往往就和第一次决策所惠及的产业无关了,因为该产业最为紧迫的问题已经解决,其它产业面临的问题就变得更为迫切了,决策自然转向其它产业。所以全面推进战略是根据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投入顺序决策的,而非产业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采用哪一种培育策略培育产业集群,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该地区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具体决策采用重点扶持战略,还是全面推进战略之前,需要对地方经济进行定位。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体系在进行着一次大的分工与重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环节。在这个体系中,按照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可分成三个不同的层级,每个地区都分处不同的层级。原有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欧洲市场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因其高度发展成为创新的主体,处于全球经济的最顶层,向全世界输出知识、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文化。第二层级是指承接一些由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工业制造技术的新兴工业制造中心,包括韩国、中国、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制造着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第三层级是除前两者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南美、非洲和西亚一些国家,处在分工体系的最底层,多数是农业国,向全世界提供原材料,获得很低的利润,国家和人民较为贫困。这样的层级划分在一个范围较大的国家内部同样存在,并且区域所处的层级决定着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定培育产业集群策略时,首先就要判断本地区经济在整个国家和经济区域中所处的级别和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先看本地区是否是国家一级经济中心,如果不是,那么本地区经济主要受到来自哪一级经济中心的辐射,本地区在这一级经济中心中地位如何。地区经济定位清楚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集群规划。如果本地区是国家一级经济中心,地方政府在集群培育选择时,就应比照其它国家的一级经济中心的产业进行定位,寻求能发挥本国优势,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进行建设;如果是国家内二级经济中心,进行产业集群定位时,则优先考虑上一级经济中心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辐射本地区的经济中心在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在立足将本地区经济建成上一级经济中心的重要子系统同时,还要考虑使本地区成为小范围经济中的经济中心,带动本区域辐射范围内其它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小区域或小城市的地方政府,则只需要考虑如何使本区域配合上一级经济中心,发展好本地区经济即可。

区域总体定位之后,地方政府可着手决策具体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的选择。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要努力培育和建设现在已经存在和正在出现的集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集群,当产业集群已经存在萌芽时,采取重点扶持战略;当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采取全面推进策略。因为产业集群如果已经出现萌芽,说明这些产业的地区优势已经存在了,集群的萌芽已经通过了市场的检验,指明了集群发展的自然方向(波特)。顺应集群发展的自然要求,采用重点扶持战略,为集群的萌芽拓展特殊的发展优势,是集群培育策略成功的关键。如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没有形成集群的萌芽,那么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不能操之过急,较为稳妥的做法是采取全面推进战略,对外积极开展与经济中心的合作活动,对内构建集群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静观经济发展态势,直到有集群萌芽出现后,才对其进行因势利导,促使其快速成熟发展。这样的做法远远强于政府主观选定一个可能的集群给予大力扶植的做法,因为人为创造产业集群是在用政府取代市场,其结果往往是耗费大量政府资源形成的集群,先天不足,在区域间经济竞争中很容易垮掉,或者根本就建不成产业集群。

三、大连培育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对于大连产业集群培育战略的选择,如上所述,需要首先从大连城市定位开始。大连市是一个城镇历史不足百年的沿海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一直比较模糊,一直没有取得基本共识。近年来曾先后出现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服装城”、“足球城”,“大大连”等多种定位,最近又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航运中心”。这样过度跳跃的思维,使大连在城市发展中“自我”缺失,找不准方向(李赖志)。从大连的所处的地理位、经济发展历史及自然条件来看,大连应定位成为东北地区的一级核心城市,环渤海经济圈最重要的组成城市。原因如下:

1.根据大连的地理位置,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北靠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腹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大连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也是东北亚地区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海上门户,欧亚“陆桥”运输的理想中转港。处在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大连必须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将自己打造成东北地区的门户,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大连港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任务,表明大连港已经是东北地区的出海口了,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2.根据大连的经济现状,将大连建成全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心。大连同整个东北地区一样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目前工业在大连市国民经济中仍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003年工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7%,已经形成的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三大优势明显支柱产业。大连与整个东北三省同属一个区域,其产业结构和发展程度受到整个东北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大连仍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本市产业集群的核心系统,加强与东北地区的联系,形成产业链,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打造一个新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中,大连应起到龙头作用,发挥沿海城市的优势,将大连自身创造的或引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向东北腹地推广。大连具备这样的能力,大连现有的工业制造企业,如大连造船厂、大连机车车辆厂、大连石油化工厂、西太平洋石化、大连起重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瓦房店轴承厂、大连冰山集团等企业都是中国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具备成为地方行业龙头企业的实力。

3.根据大连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将大连建成东北地区的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众所周知,高科技行业与服务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小,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才聚集的数量与质量。大连优越的城市环境为人才聚集提供了便利条件。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10摄氏左右,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大连城市建设起步早,成果显著,城市功能齐全,市容整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2000年,大连城市环境建设项目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称号。2001年,大连被联合国境规划署评为环境“全球500佳”。为此,大连应该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大连可以定位于全国IT中心。大连2005年软件业实现产值100亿,软件出口居全国第三位,利用优越的城市条件大力引进培养IT人才,发展软件业,可以将高科技产业建成大连的立市之本。另外大连还应考虑发展旅游业、金融业、会展业和物流业,这四个产业符合大连的城市定位,并且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单个产业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旅游中心全国排名第9位、金融中心全国排名第9位、会展中心全国排名第10位和物流中心全国排名第12位,预示出高水平的服务业在大连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根据以上的城市定位,根据目前大连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大连培育产业集群更适合采用重点扶持战略。目前大连地区的港口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的IT业、旅游业、金融业、会展业和物流业已从众多产业中脱颖而出,可以作为集群的萌芽得到政府的进一步推动与扶持,政府不需要采取全面推进战略进行等待和判断。具体来说,大连市政府可以直接投资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或利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或个人参与港口建设,借助区位口岸优势,做大与港口配套的船修、炼油等港口服务业等临港产业,使大连成为东北地区对外交往的口岸,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再者,大连市政府要努力加强与东北地区政府间合作,促使大连企业同东北地区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对内实现同行业企业间的携手合作,对外共同拓展更广的竞争领域,发挥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一级城市应该发挥的经济辐射功,实现孤军作战所达不到的一种新的规模效应。最后,大连市政府还要加强大连的软、硬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大连的要素聚集能力,尤其是人才聚集能力,为大连的高端产业定位提供人才保障。

产业集群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

产业集群(也叫企业集群,地方生产系统,区域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一些地方的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产业集群”的最初概念萌芽于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的“产业区”概念。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集聚经济的形成,分类和生产优势作了分析。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正式引入“集群”概念,揭示了产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国内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从2000年以后开始进行大量的研究。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一的企业已经难以参与到全球竞争的大舞台上去。理论界已经认识到了企业集群的重要性。

王缉慈(2001)是国内较早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她认为由于迅猛发展的交通和通讯,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采购和生产销售,但是尽管如此,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也没有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趋于平均,反而加强了集聚现象,形成了不同形式,不同领域的产业集聚区。但是在经常波动的市场条件下,那些外向型经济区域往往异常敏感,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地方产业集群才是关键。她同时认为从纯经济学角度来说,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间可以进行基础设施的共享,资源的共享,企业可以进行不同的分工协作。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企业在人之间的信任,可以形成区域独有的声誉,吸引客户和生产者。从创新学角度来说,企业的集群可以促进专业生产协作交流过程中可以形成人与知识的传播,激发创新,促进学科交叉。集群可以是共存于一个相同的产业或者部门里,也可以是相关的不同产业但相互支撑的产业间的集群,甚至外国的企业也可以再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作为企业集群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集群具有专业化(professional),跨区域,跨产业的特点。专业化是指集群企业包括了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它们之间都是互补的。跨区域(counter-regional)是指由于信息的交流和不同厂商间的协作,自然发展的集群范围往往可能跨越了行政疆界。跨产业(counter-industrial)是指集群由于它所可能包含的不同领域的支撑型产业,集群界线会和标准的产业分类系统不一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集群的创新尤其重要,创新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企业家精神,二是良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对创新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她还指出由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必须更加开放,因此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地方的创新受到了冲击,天然的形成了全球经济的分工,一些区域变成了创新核心区,一些地区只能成为边缘区。所以外部的交流必要纳入本地化的知识系统,落后的产业区虽然由于外部交流可以从发达的区域获得先进的知识,但是也会依赖于先进地区的,发展受制于人。

魏守华、王辑慈、赵雅沁(2002)指出,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新型区域发展理论。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而是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鉴于我国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产业集群战略对中国国情有着很大的实用性,作者指出目前有5类区域适合产业集群战略。(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如何进一步发展地方企业网络,形成产业集群。(2)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如何以大企业或跨国公司为核心形成配套网络,将开发区的发展和本地经济密切相关。(3)我国乡镇企业集聚的区域,如何借鉴苏南、浙江乡镇企业的产业群模式。(4)在一些智力密集区,如中关村如何利用教育机构等与企业联系网络,促进集群的创新。(5)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企业网络如何进一步发展,保持产业的升级换代。

张晖(2003)认为,产业集群不但包含了区域内直接从事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而且还包含了许多对其存在和发展起直接和间接支撑作用的各种行为主体,如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客户和行会等。实际上,任何区域的发展都不是某一孤立的行为主体所能完成的,其发展都可以看作是区域内外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产业集群只不过是保证各种行为主体相互间各种活动具有更高效率的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中各个行为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地存在着,而是通过区域网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区域网络是一种在集群内部看似封闭,而实际上与集群外仍然发生众多联系的关系模式。从资源察赋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就是一种按最佳的方式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杨晓慧(2003)认为,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历史方面的因素,其成长过程受到科技、区域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培育区域创新环境,发展本地创新网络,构建区域内生的产业集群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对中国东北区区域经济发展有诸多启示。近些年来,尽管日本的区际差异日益缩小,但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经济增长速度、人均收人水平、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区际差异仍然存在。作者用传统经济地理学对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作出了解释;同时指出这种关于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分析主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市场区位等外部因素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本是宏观的、静态的,只是针对日本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一重化工业阶段,而对于目前区域制造业“空心化”所带来的太平洋沿岸经济核心区的衰退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必须运用经济地理学的新理论加以解释。

顾强(2005)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实力。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竞争模式时代,进入到由流通决定制造的时代,也就是说,相对于无限的供给,需求是有限的。现代的竞争模式,在大范围的区域上看,已经不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产业链与另一个产业链的竞争,一群企业与另一群企业的竞争。也就是说,单个企业在全球市场内已经没有参与竞争的机会。

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

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到目前为止,比较公认的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解释大体有三种观点。

(一)因素观点

波特(1998)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他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4个相关联的因素: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和要素的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魏守华(2002)认为集群动力机制在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与扩散等方面。蔡宁(2002)在参照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指出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群内企业的协作与竞争行为,产业的关联性,要素条件和需求条件这四个基本的决定因素,以及环境和政府两个辅助因素,这6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李勇(2004)认为产业集群的机构稠密性,根植性,创新能力,战略定位,文化和制度特征等6个方面才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从以上持有“因素观点”的研究发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影响集群的各个因素的质量好坏,简单的可以说成这些观点是“质量取向”。

(二)结构观点

除了持有因素观点的学者外,很多学者也同样持有结构观点。而结构观点又分为两种。

1.横向结构观点:Ahuja(2000)认为集群内的企业存在生产,市场,技术,采购,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同时又存在基于声誉,友谊,相互依存和利他行为的竞合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是拥有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自学习属性的网络组织。Tracey(2003)指出功能差异化程度和网络密集,以及网络凝聚力,网络集中化,网络基础设施质量等构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纵向结构观点:Manuel(2001)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集群内三个层面竞争力的综合:企业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于所有企业及其之间的关系作用;集群层面的竞争力来源与集群的组织管理,联合行动,相互信任,经济外部性等作用;国家层面的竞争力来自于集群所能利用的宏观经济,政府支持行为,政策体系等的作用。Stamer(2003)将产业集群力扩展为四个层次: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宏观层次,兆观层次。前三个层次的竞争力与Manuel的划分类似,而兆观层次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区域品牌机制,外部竞争机制的作用。

综上可知,“结构观点”主要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关系导向和产业集群竞争力从内到外,从低级到高级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能力观点

张辉(2003)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两种能力:一方面是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方面是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Lynn和Fulvia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就是集群能力,主要体现为集群的创新能力。Pekka(2004)强调从增强企业间的协同作用,集群提供生产率和创新绩效,推动正的外部性和知识溢出,发挥正的专业化效应,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等五个方面的能力来理解产业集群竞争力。

从上面观点可以看出,“能力观点”就是强调产业集群的能力导向,突出外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鼓励参与市场竞争。

三、总结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近年来,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仍然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体系。同时,在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时,大部分学者多采用定性的方法,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少。我们还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在构建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时,主要是从集群内部选取指标进行评价,对于集群外部环境对集群的影响涉足较少。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杨水根.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2]王缉慈,童.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

产业集群范文第5篇

9月19日,安徽省57个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大名单正式对外公布,当涂县博望镇、太白镇、黄池镇等3镇榜上有名,在全省61个县域中,当涂与天长是最多的,并列第一。

那么,从1978年当涂在安徽省工业产值第一个突破亿元开始,30年来,产业集群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未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当涂将意味着什么?

创富效应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束的国际数控装备展上,来自当涂县博望镇中亚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吸引了众多客户的目光。他们很难相信这样精密的产品,竟然出自中国一家乡镇上的企业。在这次展会上,中亚公司董事长许齐宝带回了能装满两个集装箱的产品订单。

穿行在机器轰鸣的厂房中,许齐宝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台整装待发的数控机床:这是出口法国的,那是出口马来西亚的,还有为大亚湾核电站生产的……这些数控机床的售价比普通机床要高出5倍。“数控机床在我们公司产品中仅占25%,未来我们要达到80%。”许齐宝信心十足地说道。

许齐宝多年从事刀具、模具推销,后来投资办起了企业,发展成为中亚公司。现在,公司每年生产各种机床1000多台,销售总收入过亿元。

如今,一个小小的博望镇,就有500家刃模具与机床制造企业,全镇10万人口中,产业工人有1.7万人,推销员超过1.3万人,被称为“中国刃模具第一镇”。

博望镇的刀模具和机床制造产业,是当涂县5大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其他4个分别是:冶金压延、绿色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当地人称之为拉动当涂经济的“五驾马车”。按照当涂县“十一五”规划,冶金压延、机械制造两个产业集群,将成长为百亿元产业集群,

2007年,博望的工业总产值超过40亿元,财政税收超过1亿元。不过,在当涂县,太白镇才是真正的税收冠军,在由70多家企业组成冶金压延产业集群的支撑下,2007年太白镇税收收入超过2亿元。像太白、博望这样的产业集群专业镇,是当涂县真正的“聚宝盆”。

在当涂,能够像博望这样树立起巨大品牌效应的乡镇还有一个,就是黄池镇――全国最大的茶干生产基地、安徽食品工业第一镇。在黄池,麻元友1979年开始创业,发展成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池食品公司,他是第一代食品企业家。目前,以黄池食品公司为龙头,全镇有食品加工企业110多家。黄池人盯住“菜篮子”,装满了自己的“钱袋子”。

在这种专业化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当涂一举两得:一是实现了工业强县、财政增收的巨大财富效应;同时,带动当涂农民人均纯收入以每年1000元的速度递增,2007年突破6000元,已连续6年位居安徽省第一。

产业集群的基因

“培养产业集群就像‘栽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涂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黄崇清的一句话,蕴涵颇为深刻。的确,不管是东部还是中西部,不是是产业链的上游还是下游,对于任何产业集群的成长来说,企业家是最重要的。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企业家是当涂产业集群崛起的真正基因。

以博望产业集群为例,13000多位“飞毛腿”推销员与本土能人型企业家这两大群体,是刃模具与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真正的中流砥柱。没有这两大群体的奋斗,就没有今天博望产业集群的规模,更不可能有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2002年以后,外来投资的“新当涂人”,又组成了一个新的企业家群体。因此,散落全国的推销员、本土能人型企业家、新当涂人三者一起,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当涂人经济”,他们是当涂经济真正的成长性所在。

长江钢铁杜少荣、杜少华、中亚机床许正华、中德公司郑长玉、莱特气弹簧陶生荣、黄池食品麻元友、桂龙药业王秉岐、红太阳集团杨寿海、雨润公司祝义才……随着当涂经济的发展,这个名单将会越来越长。由他们书写的财富故事,必将越来越精彩。

更重要的是,这些知名企业家,都非“池中物”,腾云直上乃他们的毕生追求。“新当涂人”、红太阳集团董事长杨寿海认为:“新型企业家或经理们首先应是‘政治家’,在商海中能确定航向、决定进退;再应是‘外交家’,在人海中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更重要的应是一位‘哲学家’,能站在红尘之上,俯视经营规律,激发超常智能,启动超前意识。”

杨寿海利用15年时间,带领红太阳集团从中国农药行业的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这样的企业投资当涂,带来的决不仅仅是10亿元的投资。在这个10亿数字的背后,对当涂县域经济更重要的是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精神。这种无形资产的“催化剂”作用,远远超过具体投资对当涂经济的推动。“经营是智慧的较量、理念的升华、毅力的抗衡。”杨寿海的经营哲学,对所有当涂企业家来说,同样适用。

“新博望”的光荣与梦想

2007年第3期,《决策》杂志在“活力博望”的专题报道中,曾以《皖苏两个乡镇的角力》为题,对石湫镇与博望镇的“PK大赛”进行过专门分析。

在此之前,《南京日报》对石湫镇如何赶超博望镇,做过深入分析报道;现任江苏省长的罗志军在担任南京市委书记期间,曾“微服私访”到博望。不管引起多少人的关注,有一点是最根本的,这就是如果没有产业集群迸发出来的经济推动力,就不会引来如此“高规格”的重视。

但另一方面,目前的博望,正时时处处感受到来自对面10公里外石湫镇的挑战。甚至有人发出了“博望还能领跑多久?”的呼喊,其焦灼之情溢于言表。

回顾博望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就可发现,抖落历史的烟尘之后,博望镇“立足刃具、跳出刃具”,产业层次及时升级,在第一轮竞争中已然胜出。进入第二轮竞争的关键阶段,博望亟需二次升级。

那么,棋至中盘,该如何打造“新博望”?

其实,当涂面对的产业升级绝不仅仅是博望一家,五大产业集群都同样如此。博望只是当涂产业集群的缩影。

如果我们把分析的区域范围再次放大,就会发现,打造“新博望”具有普遍的样本意义。

在皖江经济带中,有4个产业集群具有极为相似的共通性,分别是无为高沟镇、当涂博望镇、天长秦栏镇与铜城镇。

从数字上看,高沟镇2007年就已经突破100亿元,“安徽第一镇”的头把交椅,目前阶段无人能撼动。高沟镇的华凌集团、华海集团、华星集团、江淮集团“四大金刚”,产值都突破10亿元。高沟作为第一方阵可谓一路绝尘,大有独孤求败之势。与高沟不同,秦栏的霸气在一句话中一览无余:“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秦栏的霸气来自产业集群的底气。

与秦栏同属天长市的铜城镇提出:“学高沟、赶博望,向安徽第一镇奋力迈进”。坐落于该镇的天大集团2006年实现产值就已突破20亿元。另外,在10月3日刚刚公布的胡润富豪榜上,天长市铜城镇成为最大的赢家:天大集团叶世渠、天康集团赵宽榜上有名。

与高沟、铜城等镇相比,龙头企业的缺失,是博望产业集群的一大弱势。为了破解“面大点小”的局面,博望正在规划建设“刃模具与机械制造部级特色产业园区”,为企业家提供创业大舞台。

同时,为配套产业升级的需要,三产服务业与城镇化建设,博望已开始大踏步启动。博望镇党委书记石磊告诉《决策》:“博望提出了三句话:管理经常化、规划城市化、建筑标准化。用6个字可以概括博望城镇化的发展特征:框架‘大’、楼层‘高’、马路‘宽’、建筑‘新’、环境‘绿’、城市‘靓’。”一个马鞍山市的城市副中心,呼之欲出。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论是高沟还是博望,“三产困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除了完成产业升级这个工业化的任务之外,城镇化同等重要。

产业集群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媒介;组织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63-01

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集结成群,从而获得企业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释放出集聚效应,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不仅存在于制造业,传媒业同样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随着我国媒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链的不断拉伸,背依区位的媒介集群也渐次形成,如当前民营电视公司中的80%“整齐”落户北京。在北京,广东等地区涌现众多纸媒竞合现象,无不显露媒介群落化的趋势。

在看到产业集群有利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在我国,媒介产业集群现象虽然已初露端倪,但是产业集群的优势尚未建立。促进媒介产业集群的产生和成长,培育媒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提高我国媒介产业竞争力所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媒介产业集群的优势

基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由此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优势,这是媒介经济组织市场“自利性”的选择。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产业的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如共同利用各种基础设施(比如交通运输设施、通讯和动力设备等)、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减少能源和原料损耗,缩短原料和产品运输距离,从而节约生产和运输成本;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使媒介产业组织内部形成规模经济,集群加剧了媒介竞争,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并促成了“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激励了组织创新。媒介产业组织的聚集,也便于规模的扩张和品牌的形成。而众多的媒介组织集合在一处,本身就容易形成市场效应与财富效应。

2集群化发展的隐含问题

媒介集群化发展可能带来的两大陷阱――规模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效应。

(1)规模不经济。在我国,由于政策等因素造成了除中央级的部分媒介和极少数省级媒介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和竞争力外,一般区域媒介及其形成的区域媒介产业只具有本土优势,市场容量很小。如果该地区媒介企业盲目聚集,只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事实上盲目扩大媒介集群规模,开展非主业的多种经营等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因为,我国媒介集群化发展并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更是政治的结果。而且,集中不等于集强,有规模并不一定有规模经济效应。同质媒介的竞合并没有带来取长补短的效应;垄断影响了竞争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整个媒介产业的生态平衡。

(2)外部不经济。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或增加了社会成本。宏观上讲,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媒介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这种不平衡不但不利于我国媒介的整体发展,也不利于媒介不发达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微观上讲,它不但可能导致广告制形同虚设,还会导致非主流信息的缺席、对非主流人群的无视,及媒介与企业的合谋和寻租行为,如此等等。

3媒介产业集群的优化

我国区域媒介产业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导致各区域之间资源共享、信息沟通和成果交流无法顺利地实现。同时有违实行集群化发展的初衷――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因为,各区域媒介发展不平衡势必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从而无法形成我国统一的媒介市场,从而导致作为公共商品的媒介产品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最大化。我们知道,媒介产品不像私有产品,它的价值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消费而消失。一瓶水一个人买来喝了,别人就不能再喝它,而一则新闻一个人看了,别人还能看,它的价值依然存在,而且,媒介产品的初始成本很高,但它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所以,只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媒介市场,媒介产业的规模经济才能真正实现。

在我国现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不变的条件下,集群化发展仍将是未来几年我国媒介产业的趋势方向之一。我国媒介产业发展不平衡促使媒介产业决定者们只有选择集群化发展模式,而集群化发展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区域媒介产业的不平衡。因此,我们要在现阶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媒介产业集群的产生和成长,培育媒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营造有利于媒介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环境适宜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条件。

①加快市场化变革,营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封锁,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营造媒介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

②加快传媒企业制度变革,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尽快改变传媒企业按行业、按地区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传媒企业多种形式的产权制度变革,使大多数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传媒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经济本来的内在联系加强各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既分工又协作的地方经济系统。

(2)依靠内源力量培育区域的媒介产业群。

产业集群不能单纯依靠外来资本和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等外力来促进其发展,而应注重依靠内源力量来培育区域的产业群。毕竟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企业集聚,集群蕴涵着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协作与分工的交互关联。从国际上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到区域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关系中,是产业集群能够取得成功和持久发展潜力的关键。对于媒介产业而言,应该使媒介产业群内各媒体组织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媒介组织通过集群,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形成比较完整的传媒产业价值链。加强媒介组织在技术、信息、营销方面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尤其是跨组织、跨产业的联系,使区域内媒介组织产业协同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为规避当前媒介集群表现出的低层次开发状态。就应在产业的互通性和互补性上延伸和开拓,即由原先的只注重媒介产业核心层的聚集,转向推进核心层与层的联结,形成产业系统内的生态互补和错位发展。正如一学者在报业集群的经营中所阐述的,经营产业集群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要有重要转变,要意识到“本报”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本报”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本报”之外、甚至传媒产业之外!

按我国文化产业分类,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是指传统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等;“层”是指新兴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及会展服务等等。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涉及面较宽,产业关联度较大,能够创造多重价值,完全可据此增强其扩张能力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延展产业价值链,甚至达到与整个文化产业的“共振”。如大力培植和发展与传媒业相关的广告、发行、印刷、信息服务及其他文化产业,把媒体单一的产品竞争扩展为多条战线的产业集群竞争。

参考文献

[1]杨建文.产业经济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9).

产业集群范文第7篇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

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2)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能标准,并进行产品与劳动力市场研究,正确引导产业链投资重点和中小企业配套,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生产决策的依据,在资源配置、产品配套上有的放矢。此外,加强质量检测和环境污染控制,从而促使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恶化。

(3)向“第三意大利”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看齐,浙江产业区必须逐渐摆脱以低成本的劳动力投入作为地方生产系统经济效率的主要力量。加强文化素养,培育企业环境,塑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区集中精力经营少数强势品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努力向产业链前

端跨越。

参考文献

[1]刘乃全,李勇辉,王琴.2003:中小企业:意大利通往繁荣之路[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盛世豪,郑艳伟.2004:“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缉慈.2001: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大出版社.

[4]董丽云,王少华.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中的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经济论坛,2007,(17):9-11.

[5]管福全,吴伟光,伍士林.进一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对策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85-87.

[6]贾生华,吴晓冰.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浙江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2006,(4):29-31.

产业集群范文第8篇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往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一般含有四个市场主体,即为产业集群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商企业群、负责产品生产的生产商企业群、负责产品销售的销售商企业群,以及为以上三者服务的中间服务企业群,包括公共服务、市场服务、技术服务等机构,而且企业群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关系交错复杂的网络,产业集群是一个网络组织。

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结合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和旅游活动的内容,旅游产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以旅游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他们构成了旅游产业中的基本行业。根据波特的定义,旅游产业集群指的就是在相邻的地理区域内,各旅游行业及旅游相关法人机构以共同性和互补性所形成的产业集群。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模型

(一)市场集聚阶段。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资源的价值越高,旅游业也就越容易发展。旅游资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固有的质量和其坐落地点。如果一个景区有很高的审美或文化价值,而且又有较好的可进入性,那么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会逐渐形成,就会形成以行食游住购娱等旅游六要素为代表的旅游行业,围绕景区进行集聚,这个阶段的动力机制在于观念的更新。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阐述,旅游是一种人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在满足了人们吃穿等基本需求后,才会想到出行。

当然,市场集聚也需要一定的成长要素。第一是政策要素,国家对旅游市场的政策是放开还是垄断。例如,1978~1985年旅行社被国、中、青三家垄断,饭店、商店基本上都是国营,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集聚也很难形成;第二是需求,要求人们在有闲暇时间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才会有对于旅游的需求;第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目的地的道路系统、水电气供应、邮电通讯设施、环境卫生系统等等。

(二)旅游企业集聚阶段。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由市场需求拉动一大批旅游企业的形成。例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苏州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成为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行业。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民营餐饮企业迅速崛起,仅在嘉馀坊-庆元坊,最多时有嘉馀茶酒楼、同济、莉莉、名城、皇宫大酒店等47家企业,由此继太监弄之后形成了苏州第一条新兴美食街。2005年全市餐饮企业数量达到1.48万家,其中以可同时摆50桌的中型以上餐馆为例,2001年苏州仅有80多家,到2005年超过了600家。该阶段几个成长要素的协同作用促使市场集聚的发展和企业集聚的形成。

第一,地域分工。旅游企业集聚主要是中小旅行社,他们既有一些共同的优势,也有一些共同的限制因素,如资金、技术力量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如果各干各的,优势很难充分发挥,克服限制因素也感到力不从心。如果把重点放在联合解决共同性问题上,把联合深入到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水平分工、发挥综合优势,各方面也都能得到好处。

第二,外部规模经济。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企业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才有可能降低;而规模上不去,成本自然降不下来。例如,乌镇门票旅行社协议价为35元/人,而旅行社送的人数达到规定,还可以拿到更大的折扣。所以,旅行社如果联合起来,可以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旅游产业集群。这是在市场集聚和企业集聚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成长的一种市场组织与企业组织优势融合、效率更高的新型产业组织体。其动力机制为利用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加速产业集群。这个阶段的成长机制表现为:

第一,相关产业的延伸。由于旅游企业主要指旅行社集聚阶段没有形成提供配套服务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造成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开发的成本都很高,加上市场竞争的加剧,大部分质量不高或档次不高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掉,企业面临产业结构延伸问题。延伸的产业还包括交通运输业、技术服务业、邮电通讯业、业等。

第二,较高的合作效率。在以景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行食游住购娱的代表企业,旅游交通、饭店、旅行社、酒店、购物店、娱乐设施等在相互结合时应该注意空间上的紧密性,以节约成本;各个行业的这些企业应该相互签订协议,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分工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区域内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联系紧密,提高合作效率。

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区域内企业低水平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存在。一是企业群的产品档次不高,差异性不大。企业之间的产品同构现象严重,各企业经营的方向和特色不明显,致使区内企业之间在争夺人才资源、客户资源,以及产品定价等方面出现无序竞争。比如日照,各家旅行社大打价格战,甚至把价格报到了成本以下,出现负成本接团,这样的后果就是进店次数过多,且餐饮、住宿质量没有办法保证。

(二)企业间合作度低,关系不畅,区域内各企业表现为竞争有余,合作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整体组合优势。旅游区内还没有建立起连接各旅游企业的信息平台和互动网络,缺乏一个专门机构对区内的信息进行搜集、研究和整理,并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发送到区内所有企业,以及把区内信息迅速准确地传达到市场。从而,只能是各自为政,不能有效地整合区内资源。各个旅行社之间信息闭塞,没有联合起来控制价格,一味地打价格战,各个饭店也迫于旅行社的压力而纷纷降价,因而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益。

(三)集群创新能力较弱。一是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往往是老产品多,新产品少;模仿产品多,自主创新产品少。一旦有新产品开发成功,便一哄而上,进行恶性竞争。二是企业制度缺乏创新,区内企业的组织形式落后,大多数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企业管理以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没有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不高,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应用中还处于较低水准,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应用于经营管理。

四、相关对策

(一)增强旅游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强法制建设,引导企业进行有序竞争。政府应该以现有的产业集群所处产业链的层次为导向,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在招商引资时,特别注重引进现有主导产业上下相关联的企业。一方面既可以避免区域内同类产业扎堆现象的出现,造成同业错位竞争,影响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区域集群产业的关联性,从而增强产业集群的稳定性。

(二)完善健全产业集群相关软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通畅流动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强对集群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制止不正当竞争;政府也应当从自身的成本收益考虑,加强企业所需的公共产品生产,与企业建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产品监督检测机构等,并通过建立中介组织或行业协会,引导集群内企业共同参与,杜绝错位竞争,解决产业集群无序竞争问题。

产业集群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集群;原因;竞争;成本;创新

一、引言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和技术的革新,许多产业正从过去那种标准化、大批量向现在“弹性专精”生产过程转变,这使得规模经济减弱,产业群处于领导地位。

在美国,有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业群、加利福尼亚的娱乐业群、西密歇根的办公家具业群、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业群等。在德国,有索林根的刀具业群、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业群、雷姆沙伊德的工具制造业群。在法国,有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等。在中国,有浙江省温州鹿城区皮鞋产业集群等。

二、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使用标准化的方法,雇佣廉价的劳动力,利用价格优势来生产商品。然而随着市场的由于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和弹性专精的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产方式的重要性下降,垂直一体化的效率下降,这给了高度专业的小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主要依靠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的非等级制组织取代了等级制组织。柔性专业化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显然更能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威廉姆森(1975)则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角度进行分析: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三者处在中间水平时,自动调节和强制调解会同时发生,形成一种中间组织形态,这种组织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灵活地协调生产。每个企业从事于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这必然导致在生产上存在相互依赖的企业需要进行深度的合作与协调;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依赖很多的资源,企业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需要同其它企业进行合作与协调,以降低竞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三、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国外对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有以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为代表,基于直接经济因素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另一方面以“新产业区”、“加利福尼亚”和“北欧学习型经济”这三个相似学派为代表,强调非直接经济因素重要性的企业集群竞争理论。从两大派系的研究中综合出企业群集的4个竞争优势:

(一)生产成本优势

企业聚集必然会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这些地理上位置相邻的企业可以合作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比如一起大批的购买原材料,这不仅降低了原材料的价格,也压缩了运输的成本。而且通过建立的零售和批发市场也降低了群集内部的原材料价格和库存的费用。

通过专业化分工,每个企业专注于生产自己位于产业链上的一环,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由于地理位置相邻,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当一个创造了一个新工艺的时候,会迅速的被其他的企业模仿。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二)“区位品牌”优势

企业通过集聚,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利用群体效碰,形成“区位品牌”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企业聚集区域中的所有企业共享的。一个企业要为人所知,广告的宣传必不可少。然而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由于广告需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这极大的减少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费用过大,他们无力承担,“区位品牌”优势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同时“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企业群集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企业群集中的中小企业是不稳定的,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加入,每天也有新的企业倒闭,区位品牌效应更易持久,但是单个的品牌效应难以持续,因此“区位品牌”对集群内企业是一种很珍贵的无形资产。

(三)市场优势

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的,根本的因素就是一个产业的吸引力。对于高科技的企业集群而言,他们不仅仅通过技术上的革新来创造利润,而且他们通过企业群集效应,制定共同的一套行业标准,来巩固自己的垄断优势。在一些新兴产业中,例如,通信领域,倘若一个标准被大量的企业使用,并且得到公认,那么它就抢占了制高点。由于企业群集地理相邻,合作的机会很多,也很频繁,比较容易形成一套技术标准,而且在集群中也容易被认同。由于企业集群中大量的企业采纳了这套标准,集群的外部效应加大,卖出采用某一技术标准的硬件设备越多,那么需要编写更多的软件来支持这种设备,此时也会增加设备的需求量,这样能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企业群集中的企业既是买方也是卖方,群集中的企业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买方;但是企业群集中的产业也会生产产品来卖给客户,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卖方。由于群集内的主导产业一般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可以联合起来大批量采购,而且这也原材料都是低层次的产品,所以它们的质量标准,规格和信号都是统一的,附加值比较少,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很多,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压低采购价格。企业群集中的大量企业将原材料加工成高质量的产品后,由于这些产品的消费者是比较分散的,而且这些添加了附加值的高级别的产品的供应商少,所以最终的产品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

(四)创新优势

创新优势也是就非直接经济因素力量形成的竞争优势。

由于企业集群中的大量企业都是在地理位置相邻,而且这些企业联系紧密,有丰富经验的顾客在地理位置上集中。这不仅有利于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的积累效应,而且为企业提供了创新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来源。由于地里相邻,企业之间沟通更加便捷,如现场观摩,面对面的交流,使相互学习更加方便。同时由于企业创新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给区域内的其他企业提供了直接的示范效应,激发其他企业的学习热情。

一些业界的重要类型的知识通常具有非正式的,隐含的特性,而且这种知识不能和个人、社会及地域背景轻易地分开。尽管信息、知识全球范围内移动日益加快,但一些重要的知识却具有明显的空间根植性。而企业集群提供了知识、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摇篮”和途径。

产业集群范文第10篇

上海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龙头舞起来,龙身才能摆起来。9月19日,总理在考察自贸区物流企业时提出,让上海带动长江经济带加速发展。

龙头舞起来,龙身怎么摆起来?沿江各地早已摩拳擦掌,谋求主动融入。

传统制造大省浙江瞄准了现代物流装备产业,利用湖州市吴兴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试图打造一个高端物流装备制造、销售、研发和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物流高地,使之成为浙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

当前浙江仍面临着转型升级和“稳增长”压力。今年7月,《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随国务院督查组到浙江调研,省长李强用“平开稳走向好”六字来描述浙江经济的现状。

压力和动力成正比。在此前本刊关于“江浙赛马”的文章中,记者提到李强公开回应了“唱衰”浙江的声音。这似乎形成某种默契,地方官员正用密集行动,表达出乐观一面: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新增长点。

“规转股”的坎

江表大郡,吴兴为首。“织里童装”又是浙北平原上闻名全国的童装产业集群。2012年初,记者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系统调研了浙江绍兴、嘉兴、湖州等地的块状经济。

当时对“织里童装”的描述是,织里转型之路反映出了整个浙江块状经济的现实困境,这个长期以低成本工厂聚集地的民营经济大省,希望能升级制造出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

记者调研了今童王、布衣草人两家龙头童装企业和四五个“门面店”,今年8月重访织里,“门面店”已无踪迹。它们是童装产业链的底端,脱颖而出的总是少数,多数会被市场淘汰或被迫迁移。而在两年前,记者和他们探讨的主题则是品牌建设和电子商务。

今童王总经理朱新根讲述了童装品牌化计划:投资千万元拍摄动画片,打造“童装加动漫”模式,强化品牌文化属性。布衣草人董事长马伟忠讲述了利用网络销售渠道整合产供销链条,从单纯的制造商到销售商转变,2012年的销售目标是1.2亿元。

两年后,和当时雄心勃勃的增长计划相比,两位企业老板多了一些感慨。

朱新根说,品牌的整体提升,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文化创意和制造业的结合,脑子里有这个概念,但做起来还有距离。

马伟忠说,线上平台效果不如从前,瓶颈也出现了,要想增加流量,投入成本比较大。“流量越来越贵,钱都给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赚去了。一次品牌团的保底价是10万元,如果只卖了9万元,还得补给马云1万元。”他的对策是,重新整合公司资源,加开门店。

感慨之外,这次记者主要是想和他们探讨“规转股”的问题。“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是浙江传统产业转型的一条重要路径。

从织里童装来看,“个转企、小升规”进展迅速,尤其是“个转企”,借助童装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的趋势,2013年完成了1289家,超额完成三年任务数。

从此次调查来看,“规转股”是个坎,企业改制意愿不强,或只是打算在新设的电子商务公司上改。“股上市”是美妙蓝图,越过“规转股”这个坎还要勇气。

在经历了粗放式快速增长后,草根活力的释放已到尽头,如何来提升块状经济?浙江的解决方案是向产业集群转变。

具体到织里童装,地方政府的思路一是淘汰,和安徽邻近的市县合作基地建设、引导童装企业整体转移和外发加工;二是提升,规划了1892亩,集童装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企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园区。

“物流谷”蓝图

从织里童装的专业园区,驱车一刻钟,便可抵达湖州物流产业园。前一个园区支撑了吴兴前30年的发展,后一个园区将是未来10年的增长点。

9月17日,中国物流谷战略合作联盟在吴兴成立。借助长江经济带规划机遇,当地政府创建了一个省级现代物流装备园区,打造物流技术装备的生产、研发、交易市场。

据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对中国企业物流装备市场的预测,预计2025年左右中国的企业物流技术装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产业发展要找准关键点,不能打乱拳。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现代物流装备产业正迎来巨大发展机遇,而我们恰恰有这个产业基础。”吴兴区委书记蔡旭昶告诉记者。

德马物流是吴兴本土成长起来的物流装备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物流自动化输送分拣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上半年,德马物流实现销售收入近3.35亿元,其中实现利税同比增长43.2%,拟近期在“新三板”上市。

作为中国第一个物流产业集聚地,该园区专门请来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院编制产业规划,并委托工信部下属赛迪研究院编制了物流装备重点企业分布图,精心梳理了国内外151家重点物流装备相关企业的详细情况,对表招商、挂图作战。

目前,湖州物流产业园已拥有德马物流、久立集团、三一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也引进了东风日产风神物流、朗奥自动化等物流及相关产业链项目。

通常而言,引进和培养一批国际国内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与辐射,才能形成完善的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链,并实现从单纯的“跑运输”向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体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告诉记者,发展中国物流装备业是物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生产业的关键。打造“中国物流谷”是他在10年前就想要在上海市做的事,但当时因土地问题而搁浅,希望能在湖州做成。

丁俊也表示,就物流业而言,中国在整体上落后国外将近10年。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以及物流管理和专业人才的缺口仍然需要长时间来补足。

当地政府希望通过战略合作联盟,建立专家顾问团,邀请中科院、浙江大学、浙工大等院校设立研究院、工作室,为物流谷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上一篇:污水处理流程范文 下一篇:食品工业生物技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