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5:25:14

产业经济论文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1茶叶品质优异

消费者认可度高,已成为马边的一张名片马边茶场主要集中在海拔600m~1300m的二半山区,该区域林木苍翠,山峦起伏,终年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孕育出了风味独特品质上佳的马边茶叶,深受消费者亲睐,赢得了“送礼就送竹叶青,喝茶还喝马边茶”的美誉。茶叶已成为马边的一个品牌,一张特色名片。

2基地设施完善

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马边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近几年来,马边积极争取、整合项目,加大基地建设投入,不断建设、完善茶园路、渠、池等基础设施,茶农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累计已新建、完善茶叶产业路40km、茶叶园区路104km、沟渠10km、管道165km、水池350口共1.2万m3。同时,积极开展7个万亩示范区和15个千亩标准园的打造工作,通过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色板、矿物农药和生物农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喷灌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高标准,新技术,种良种,用良法”的现代农业的跨越。茶叶基地已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的一个典型示范窗口。

3基地面积快速扩大

规模效应显现,已成为全国重点绿茶原料基地马边茶叶产业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基地面积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截至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1.46万亩,已成为全省五大茶叶原料基地之一。年加工能力可达1万t,整体加工水平已跃居乐山地区第二位。优质、丰富的原料,每年都吸引众多的省内外厂商前来洽购,规模效益显现。目前,马边已与省内的竹叶青茶业、峨眉雪芽茶业、叙府茶业、米仓山茶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福建、浙江、江苏、陕西等地的采购商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马边茶叶几乎年年都是供不应求。

4产业健康发展

产值逐年提升,已成为马边农民的绿色银行茶叶是中国传统瑰宝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六大保健食品之首,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绿色健康健康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推崇。马边茶叶产业发展是全球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飞速发展后步入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阶段,供求基本保持同步稳定增长。2013年,全县干茶产量8144t,干茶产值7.98亿元,分别较10年前增长224.9%和1195.5%。2013年,全县茶叶鲜叶产值5.42亿元,农民人均茶叶鲜叶收入3045元,农民人均茶叶纯收入2588元(含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82元的56.5%,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已成为了农户的绿色银行。

二茶叶产业链条完善

带动县域内产业发展茶叶既是农产品,也是工业产品,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涉及基地建设(含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生产加工、精深加工、销售及服务。茶叶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马边县域范围内,有力带动了全县产业的全面发展。

1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农业经济支柱性产业

有效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劳动力可有效采摘2~3亩茶园,马边21多万亩茶园,可就地解决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名茶采摘期间,每人日收入可达150元/天~300元/天,即使在大宗茶采摘期间,每人日收入也在80元/天左右,全年(采摘时间半年左右)茶农人均茶叶收入可达2万元。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还可以在家从事其他农业生产或就近务工,这种在家门口挣钱的方式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就带动就业而言,马边的茶叶产业堪比一个绿色的“富士康”工厂。

2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内农民季节性劳务项目之一

增加了农民季节性劳务收入茶叶生产季节性很强,采摘和加工主要集中在2~8月。随着全县加工能力的提高,茶叶加工工人需求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县域内较稳定的劳务活动项目之一,全县219个茶叶加工企业(点),每年可吸收1000个季节性生产工人,工人在茶叶加工期间人均加工劳务收入可达5万元。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可吸收200人次的季节性劳务工投入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劳工人均劳务收入可达1万元。农民就近就业,既没有荒废农业生产,又能照顾小孩料理家务,有利于稳定农村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3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业与第三产业有效对接的契合点

拓宽了马边农民工就业渠道随着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开设的茶叶销售点、品饮店和茶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增加了就业平台,拓宽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大量从事茶叶销售和茶楼服务的务工人员。就马边而言,招聘从事茶叶销售和茶楼服务的人员主要以马边县域内为主,每年可吸收800马边人从事与茶叶相关的第三产业,其中,300人从事茶叶销售工作,500人从事茶楼服务工作,每人年务工收入可达1.8万元。

三后续发展潜力无限

促农增收空间巨大马边茶叶产业虽然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但还远未到达发展的顶峰,仍有很多潜力可挖,促农增收空间巨大。一是茶叶基地单产仍有提升空间。通过加强肥培管理、科学修剪和低产改造等方式,茶叶单产有望增产20%,达到每亩产干茶60kg,每亩产值增加700元。二是原料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加强对外合作,加速推进茶叶新产品的研发和茶叶精深加工工作,重点开发红茶和边销茶,提高夏秋茶原料和修剪枝叶的利用率,茶叶单产有望增产100%,每亩产干茶达到100kg,每亩产值增加1000元。三是加工能力仍有提升空间。推进厂房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扩建厂房,购置高、新生产设备,实现工艺升级,县域内茶叶加工能力可提升50%,达到年加工干茶1.5万t,年茶叶产值增加5亿元。四是品牌塑造仍有提升空间。加大“马边绿茶”区域品牌打造和保护力度,强化品牌宣传工作和产品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增强马边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茶叶附加值可提升10%。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茶文化可以扩大茶产品的销售传播渠道,可以推动茶产品的品牌建设,可以增加茶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开发休闲旅游产业等。在国内有很多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茶马古道”,一千多年来,联系着内地与的经济文化交流,如今,古道已成为一种精神与文明的象征,这种古道文化掀起了此起彼伏的黑茶热,推动了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西湖龙井,品质上乘,但其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赋予了其更高的附加值。安溪铁观音,畅销全国,得益于多年开展的茶文化宣传活动,让安溪县从有名的贫困县向全国经济百强县华丽转变。

2茶文化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的实例

2.1茶文化发展对三江县茶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山区,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据报道,2013年三江县共有5万多农户30多万人种植茶叶,茶园总面积达9867hm2,年产干茶10500t,总产值10.1亿元,茶叶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茶园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3]。三江县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当地茶文化的发展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三江县政府意识到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宣传三江茶文化:将具有浓郁侗族风情特色的侗族文化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以“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为载体,把旖旎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侗族风情与茶文化结合,开发茶文化旅游,以侗民俗文化品牌提升三江茶叶品牌[4];举办“三江春”等茶文化节,展示茶叶产品、茶叶加工设备,组织百名侗妹手工炒茶、打油茶,万名游客在风雨桥上品尝茶叶等,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当地特色茶文化。三江县通过大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好地向外界宣传、推介三江茶叶,提高了三江茶叶的知名度,拓宽了茶叶市场。

2.2茶文化对六堡茶发展的推动作用

广西六堡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品质及保健作用独特,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成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其文化内涵长期得不到系统的挖掘整理宣传,仅有东南亚、粤港澳、广西和国内极少数消费者对六堡茶有所了解[5],严重制约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导致梧州长期存在茶园稀少、茶产量低、六堡茶制作出现断层的现象,甚至一度沦落为边缘的“夕阳产业”。到2002年,广西的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2家,产量不足1000t,产值不足2000万元,内需市场低迷,65%的产品供出口[6]。2004年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六堡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把六堡茶培育为梧州重要支柱农业产业。同时,有关六堡茶的文化也逐渐被重视挖掘宣传,政府和企业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种茶博会,茶文化节,六堡茶品茶、斗茶赛,相关的摄影、诗歌大赛,大力挖掘六堡茶的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六堡茶魅力。此外,越来越多介绍六堡茶的书籍《中国六堡茶》、《六堡茶文萃》、《六堡茶》等也出版发行。六堡茶茶文化的挖掘与发展,极大地推广了六堡茶,提高了六堡茶的知名度,迅速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六堡茶的价格稳步上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国内销售已从2003年以前的几乎空白拓展到2012年的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7]。截至2012年12月,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共有38家,六堡茶年总产量达到了8500t,产值超8.5亿元[8]。据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8.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2位,仅次于普洱茶,在整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列第31位。六堡茶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这与茶文化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2.3茶文化旅游推动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的发展

广西桂林茶叶科技园,位于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内,该园将茶叶科学、茶文化与旅游、经营相结合,以游览、科技示范、休闲、品茶为主题,开展茶文化旅游。园内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建设,设置有“二园”和“五厅一台”(茶树品种园和茶叶高产示范园,茶叶加工厅、科普厅、茶史陆羽厅、茶艺品茶厅、产品展示厅及了望台),以一个别致的窗口,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现代茶业。作为全新的桂林特色旅游产品、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至2007年4月,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10万多人次;至2006年底,旅游者购买茶叶、茶制品、茶具等销售额共4800多万元[9],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一条茶文化与茶产业经济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广西的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2.4茶文化旅游带动七仙峰茶场的发展

阳朔七仙峰茶场位于旅游名县桂林阳朔县城北十余里的山区,是著名歌剧《刘三姐》“采茶歌”的拍摄场地。茶场景区开设有茶叶科普区、产品展示区、制茶体验区、茶叶品尝区等,游客在景区里,除可以尽情游览优美的茶园景色外,还可以亲自采茶制茶,体验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品尝亲手加工的茶叶,品尝用茶叶烹调的各种美食,享受茶文化的乐趣。目前茶场已发展成为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荣获广西第一批“新乐茶休闲游”新线路景点,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集观光、餐饮、住宿、采茶、茶艺表演、品茶购物为一体[10]。据李良活、陈新强报道[11],七仙峰茶场景区2010年春开始运营旅游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已达53000多人次,游客以桂林市与附近城镇的年轻人为主,还有部分是前来阳朔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茶场2012年茶叶产量15000多kg,景区内销售量就占了60%,每公斤平均售价250元以上,茶叶销售收入450多万元。

3加快广西茶文化的建设步伐,推动广西茶业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突出,茶文化对茶产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要充分重视挖掘整理具有广西特色的茶文化,弘扬茶文化精神,借文化打造品牌,提高广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广西茶产业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3.1提高意识,做好规划

茶产业发展到今天,茶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茶文化赋予茶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茶文化的发展已成为茶产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因此,广西茶行业要抓住机遇,提高意识,把广西茶文化建设作为重点纳入到广西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拿出切实可行的详细方案,让茶文化更好地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发展。

3.2加强茶文化的挖掘宣扬力度

广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吕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产[12],应充分重视广西茶史资料的挖掘、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六堡茶、南山白毛茶、西山茶、凌云白毫茶、茉莉花茶等文化的研究,形成本土特色茶文化,使广西茶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地注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定期举办茶歌、茶联、茶书画、茶摄影创作等比赛,举办茶文化节、茶事活动;定期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适时邀请茶文化专家做相关报告,交流广西茶文化、茶产业经济的经验,探讨发展之路,等等,积极传播、宣扬广西茶文化,使广西的茶产品打上文化的烙印,走向全国市场。

3.3加强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

广西茶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品牌少,茶叶“有品无牌”,导致广西茶叶价值低,知名度小,没有市场竞争力。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广西的茶叶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吸引民众的永恒魅力。因此,加强广西茶叶企业的茶文化建设,以茶文化建设来支撑茶叶品牌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茶叶企业要挖掘、提炼与总结茶文化元素,不断创新与提升,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到茶叶生产、茶产品中,打造特色,以优秀的茶文化来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推动茶企的经济发展。

3.4进一步发展茶文化旅游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要进一步挖掘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创新旅游形式,开发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以推动广西茶产业经济的发展。3.4.1正确选址选择风景优美,有名胜古迹,有茶文化可挖掘利用的景点,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茶文化发展旅游。3.4.2普及茶文化知识在景点内设立茶文化长廊,将中国丰富的茶文化及当地的茶文化图文并茂地展现给游客,并配有专业讲解人员,通过普及茶文化来刺激消费。3.4.3设标志性建筑将地方特色与茶文化结合,建设标志性建设,如凌云县的“天下第一壶”就是当地的一张名片,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名茶之乡”的特色。3.4.4增加趣味与互动性为游客提供茶叶采摘、制作、品尝及欣赏茶艺等区域,让游客在互动中得到趣味,在趣味中体验茶味,爱上茶叶。3.4.5开发产品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族特色,加上茶文化元素,开发特色鲜明的茶叶产品、茶饮、茶食品、茶具、茶香包、帽子服饰等,吸引游客,拉动消费。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所使用的数据取自甘肃省2002—2011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用甘肃省GDP表示总产出水平,由于各地区就业或劳务人口统计标准不统一,所以统一以各地区实际GDP/人均GDP来作为劳动投入量指标。各地区的技术进步te(TechnicalChange,te)指数2002-2011年的运算结果见表2。既然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的基本成分与技术效率的测度相关,提供了不考虑规模收益的CCR模型下的技术进步值。技术进步指数为1的地区意味着,这些地区的生产是有效率的,小于1的地区则意味着生产是无效率的。在2011年,甘肃省14个地区中,只有嘉峪关、金昌、白银和张掖的技术进步指数达到了1,即这4个地区的生产是有效率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都达到了最优状态。2002—2011年间,甘肃省的TFP总体上是增长的。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变动趋势上来看,甘肃省TFP的增长并非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总体看是不平衡的,嘉峪关、金昌这两个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地区的技术进步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其次是兰州、白银、天水、庆阳、临夏等地区的技术进步也相当迅速;但有些地区技术进步速度较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技术进步的区域特征明显。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经贸往来、技术引进等活动日益频繁。因此,很可能存在着从技术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的技术扩散。可以说,嘉峪关和金昌是主要的创新者,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但总体来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大量的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除了嘉峪关和金昌以外,甘肃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的大量投入,其中资本的投入占大多数。将甘肃省14个地区各年份的技术进步指数做一个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出,2001—2004年各地区的技术进步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要素配置结构有了很大提高,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具有很大的潜力,技术进步仍然依靠要素密集性特征的变革。但2004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点,大部分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出现了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技术改革逐步进入攻坚阶段,效率的释放大大低于技术改革初期,这主要是由于规模的经济性降低,以及技术的使用效率降低。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依靠单纯的增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方式,技术效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没有达到主导地位。

二结论

(1)分析结果表明

甘肃省的TFP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嘉峪关和金昌每年均在甘肃省的生产边界上,效率最高。从总体水平上来看,甘肃省TFP的增长呈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2004年以后,TFP的增长出现了递减,主要是技术进步的减慢。嘉峪关和金昌是主要创新者,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随着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经贸往来、技术引进等活动,存在着从技术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的技术扩散,这种扩散依赖于空间距离,一般在5年之内完成。

(2)依据甘肃省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联系

以中心城市发展为突破口,发挥区域增长极对外辐射的作用;设立以兰州、白银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区,依托以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为核心的河西经济区,以天水为区域中心的陇东南经济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突出区域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展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利益共享的经济区,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促进区域产业高级化与合理化。用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拓展产业链条,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集群,把甘肃省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的多环节、多层次增值;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实现甘肃区域经济的增长。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新能源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我国目前对于新能源产业技术的研究还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甚至仅仅处于研发阶段,无法投入实用。就短期来看,新能源产业成本较高,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少,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产业。

(二)新能源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由于缺乏创新能力而导致的核心技术缺乏一直是抑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不具备核心技术,导致我国的生产水平跟不上世界市场的需求,使得新能源产业盈利能力不足。

(三)新能源产业政策配套不足。由于大部分新能源产业都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所以其生产成本较高,获得市场认可度的难度大,很难在竞争中进入市场,需要国家的扶持。加之,我国的财税政策在资金投入、激励企业创新和引导社会投资方面并没有太多作为,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四)新能源产业技术转化率低。由于我国的中介服务系统并不发达,导致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非常低。一方面是企业难以得到合适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科研机构找不到合适的成果扩散渠道,这种第三方连接的匮乏导致了先进的技术成果不能产生社会效益。

二、新能源经济增长的出路

(一)实现产业内良性竞争。在不同地区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新能源产业,因地制宜,试点小规模开发。但是开发新能源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满足许多复杂的技术要求,许多企业无法获得相应地资质,造成进入壁垒很高。如果仅仅由一两家企业单独进行开发则容易形成垄断,严重限制经济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情况也就是这样,特别是在新能源发电这一块,往往是央企“吃肉”,中小企业跟在后面“喝汤”的局面。故而,只有打破垄断,形成产业内良性竞争,才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以科技带动产业振兴。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就目前来看已经落后于世界的许多国家,一般消费者也更加倾向于购买传统的矿石燃料。所以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应该考虑到多重发展道路并进的方法。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所以即便存在着发展上的不平衡,差距也比较小。这种比较小的差距一方面让我国存在着技术上赶超他国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制造了困难。所以,新能源的这种特性就明确了一点,其发展壮大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培育。这种扶持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金方面的支持。财政资金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业结构的变动。只有拥有了足够雄厚的资金,才能满足科学研发的经费需求,也才能吸引人才的流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创新。

第二,政策方面的支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政策为新能源的市场投入保驾护航。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性的在短时间内有效带动科技的发展。

第三,配套设施的建设。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能源就行了,它需要一整套将新能源有效利用的基础设施。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还需要政府对各方进行统筹调配,相互呼应。第四,整体的规划。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规划,可能因为政府扶持的原因,会让一些新能源的生产出现一些爆发性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暂时地。一种能源真正被广泛使用需要有一整套相关产业来配套,这种产业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浪费,以科技发展水平为前提,循序渐进。

(三)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软环境。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我国家,在为高速的发展寻找代替能源的同时,更新国民的能源理念也是发展我国家所要面对的问题。将我国传统的克勤克俭的生活态度以“低碳消费”、“低碳生活”这样的时代新词重新介绍给人们,让人们理解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并将之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真正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接受新兴能源的应用。

三、结束语

新能源产业清洁环保,更加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具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可能性。而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一个适宜发展的内部环境,科学的经济政策和一个先进的文化氛围。各个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面前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如何能在这种并不巨大的差别下走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需要我国更贴近自身进行思考。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基于民族节俗活动构建的民族风情旅游新模式

随着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民族风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之一。民族风情游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方向的转化,通过民族节俗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开发,民族旅游附带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从民族节俗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来看,大部分地区把节俗文化活动作为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俗,如苗族有花山节、吃新节、龙船节、姐妹节等;侗族有集体做客的“行年”活动、多耶祭萨、尝新节以及农历立夏前的18天开始的大戊歌会等;回族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种类繁多的节俗文化为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另外,不同民族在丧葬、婚俗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形式和讲究,不同民族、形式各异的民族节日活动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各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情感。通过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节俗活动,游客可以感受到民族旅游产业中异样的民族特色,为游客带来新鲜的体验,并使游客领略到多样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并因此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活动,如回族的伊斯兰教教义是回族人生产生活的基本准则,通过回族教堂,回族人完成了人生的各种学习;苗族的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多数苗族人信仰原始宗教,他们崇拜山神、树神、猎神、雨神、火神等自然神,秋后的“西松节”是苗族的祭祖节日。宗教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也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如宗教教义的哲理性、建筑的艺术性、氛围的神秘性等,不同民族宗教祭祀形式的神秘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宗教文化增加了民族旅游产业的魅力。

(二)基于饮食、建筑等民族特色文化开发的特色旅游产品

不仅民族工艺品、节俗活动、宗教祭祀等活动具有一定的旅游经济价值,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体育等文化载体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以民族建筑为例,由于地理位置及文化习俗、技术水平不同,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民族建筑有不同的特色。南方地区的苗族、侗族有别具特色的干栏式吊脚楼,还有纯木结构建筑的侗族鼓楼,集中体现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的特色。回族清真寺更是民族建筑的典范,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民族建筑结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为游客带来了新奇的视觉享受,也使游客从建筑中体会到了民族建筑文化的魅力。从民族饮食来看,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民族饮食是民族民众结合民族文化及自然饮食条件创造的富有特色的民族饮食和饮食制作模式,如甘肃回族的兰州拉面,宁夏回族的臊子面、油香、馓子,北京天津一带的回族卷果等;侗族的苦酒、侗粑、酸汤鱼等;苗家的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这些饮食都是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游客在品尝饮食及观看民族饮食的特殊加工工艺时,可以深切感受到别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增添了旅游乐趣,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吃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民族饮食在民族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民族旅游产业的特色旅游产品,为民族旅游创造了更多的旅游商机。另外,具有本土风情的体育文化等文化现象也为民族旅游增加了更多的看点,也是民族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济中延展的限定性

虽然民族文化以各种方式与旅游产业结合,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实践结合经验来看,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也有诸多限制,如节令时限、资源保护、文化的私密性、游客的认知等。

(一)民俗文化节令时限带来的时间限定

民族节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延伸和传承的通道。以回族的节日习俗为例,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是他们的民族节日,特别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的开斋节是回族民众纪念回族人民克服重重坎坷仍然能够保持民族独立的民族节日,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开斋节当天,回族民众要穿着节日盛装,点燃芭兰香,共同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开斋节既是回族的节俗活动,更是回族强调其民族意识的特殊时段,因此,开斋节是隆重而庄严的,不能随意进行调整。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中的延展会受到节令日期所限,民族节俗并不是在所有的旅游时段都能开发。苗族也有很多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按照苗族的习俗所进行的节令节日,有一定的时限和文化内涵。与回族的开斋节一样,虽然苗族的过苗年等节日有浓重的苗族风情,但在民族旅游开发中,承载着苗族文化的苗年活动一年只能在限定的时段内进行,民族旅游产业只能在这个时段内对民族节俗活动的旅游经济效益进行充分延展,同样,其他少数民族的节俗活动都有时令限制。

(二)文化旅游资源需要进行适度性开发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适度,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属性,因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适度性开发主要基于两个出发点:第一,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相对于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再多的旅游资源也有枯竭的时候,且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受到开发时期、开发技术和开发模式等因素限制,并不能一次性开发到位,容易形成资源浪费,缩短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期限。因此,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民族文化的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适度开发,从而使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局面。第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当民族文化被参与到民族旅游产业中后,往往会因为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需求,而对传统民族文化歪曲或分割,破坏了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利于民族文化保护。特别是节庆文化资源,节庆活动作为民俗事象中文化因子最多、形式及内容开放性最强的民族文化,最容易产生变异。在文化通过民族旅游产业商品化中,要保证文化的“根”不变,保证“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不变。因此,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应当适度地、有限制地开发,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的延展应当以文化资源的保护为前提。

(三)宗教文化的私密性需要维护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可以共享和进行公众演示,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民族旅游产业会把民族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尽可能地进行开发,使得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被过度延展,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民族文化的神秘性、独立性,以及民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以宗教祭祀为例,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宗教祭祀活动。由于宗教源于人类对周围环境、生死的认知并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宗教祭祀活动具有深厚文化的内涵。有些还具有私密性,不宜公开。如果为了使民族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不加选择地对民族宗教活动进行公众展示或评论,往往会使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宗教祭祀失去其神秘感或受到外界的批判和指责,损坏其在民族民众中的神圣地位。另外,部分民族风俗也不宜进行过度展示,虽然部分仪式活动对旅游者而言,有一定新鲜感,但是从民族个体本身而言是不合适的,如民族家庭的丧葬活动,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丧葬习俗,很多习俗承载着民族民众的文化认知意识,对外界而言这都是新奇的,有一定的旅游经济效益,但是对丧葬家庭而言,这是家庭的伤痛,不宜对外公开,如果为了展示民族文化而罔顾别人的伤痛而进行旅游开发,就违背了人理伦常。

(四)文化承载主体与游客之间存在认知分歧

由于各民族文化具有差异性,对文化有不同的认知,因此,各民族民众在他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并不能完全达成一致,甚至还会形成冲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游客来源于各个民族,不同游客对于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延展并不能达成一致,民族文化在民族产业经济中的延展应考虑到民族文化与游客之间的沟通共鸣。如回族民众对饮食有很多的禁忌,他们不吃猪、驴、骡及其他凶禽猛兽的肉,不吃动物血和自然死掉的动物等等。另外,因为原因,藏族人不吃鱼,而大多数民族则对鱼没有禁忌。与回族藏族的饮食习惯有所不同,血灌肠和腌制鱼是苗族的特色食品。如果民族旅游产业在饮食文化开发中不加区别与限定,必将使游客与旅游产业开发产生各种认知差异。饮食及生活习惯、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旅游产业中旅游对象、旅游设施和旅游从业人员等旅游要素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触犯游客的禁忌。特别是由于不同,不同民族在文化习俗、饮食、衣着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如果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中不假思索地延展,不但不会使文化在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中得到有效转化,而且还会形成相反的社会经济效应。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1.1绿色食品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针对现代人们对绿色食品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人们认为只要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蔬菜都是绿色食品,这种对绿色食品的理解是错误的。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一种食品,具有一定的安全、营养的一种食品。无污染不仅是指在生产中不受到污染,而且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绿色食品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的食品,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模糊,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由于绿色食品是一种农业的生产过程。众所周知,农业生产过程通过使用化肥、农药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现如今的社会经济中,由于农业生产缺乏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认识,对绿色食品的生产不重视,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且还制约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生产绿色食品的同时,滥用激素的现象越来越多,改变了绿色食品的概念,不仅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而且还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2绿色食品的问题

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没有一定的安全和质量上的保证,在生产绿色食品管理中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虽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中,由于对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国的许多企业中,都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企业在绿色食品产业中滥用绿色食品的标志,假冒绿色食品,不仅对人们的身体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不利于本企业经济的发展,还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主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中,绿色食品数量较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规模比较小、产品较为单一,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1.3生产绿色食品成本过高

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要想生产绿色食品,就必须要有过硬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绿色食品不使用农业化肥,对土壤、气温等各种要求比较严格。绿色食品的包装,必须要进行单独包装,还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发展了绿色食品产业,但是还要申报绿色食品产品的标志,在申报过程中,需要花费过多的费用,就会造成了发展绿色食品过程中成本过高的问题。

2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要想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2.1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就是在无污染的区域内,利用一定的自然资源,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绿色食品。在绿色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如今社会发展中,绿色食品产业是一种有着非常大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现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是趋势。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能由传统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还能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所以,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肯定是安全无公害的,能够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由于对生产技术有着一定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对生态环境和安全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2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

在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加强绿色食品监管力度,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能通过绿色食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在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对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能够使得绿色食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只有绿色食品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才能促进绿色食品产业,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3加强政府的调控

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为了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宏观调控。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平衡的发展。政府要建立环境保护机构,通过一定手段来加强环保管理,能够把环保责任制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绿色基地,能够保证绿色食品产业良好地发展。还要加强环保意识,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消费。在进行宣传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的优点,还要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一定的宣传,这样不仅能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4提高市场营销力度

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要越来越高,大多数的绿色食品只能通过普通渠道进入市场。需要拓宽市场,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市场,能够有效保证绿色食品流动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流通率,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质量等,同时还要杜绝假冒伪劣的绿色食品进入市场。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构建绿色食品网络营销平台,能够极大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就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进而能够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绿色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进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一)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有专业21个,涉及文化教育、农林牧渔、轻纺食品、旅游、土建、制造、财经等九大门类。经过多年办学,多数专业已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有的已办出一定特色。但专业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专业师资较弱、教学条件不足,有的专业缺乏特色,特别是与眉山支柱产业相对接的专业少,每年在眉山本地招收的学生人数也非常有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发展规划不足,专业布局科学性不强在新专业开设时,学院对社会潜在人才需求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粗放性和盲目性特征;有的同属一个门类的专业分设于不同的教学单位,不利于教学资源的统筹安排与合理利用,不利于专业集群的打造;有的专业市场需求面窄小,一旦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将会对该专业的生存、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形成冲击。2.专业结构欠合理,未能全面覆盖区域产业集群对长线、品牌专业的建设重视不够,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与眉山产业集群的需求不配套。企业需要的一些专业,或因资金短缺,基础条件差;或因办学观念保守陈旧,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建设缺乏重点,专业吸引缺乏亮点,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不高。3.人才培养模式老套,未能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要求不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实践等基本沿袭本科教育的套路,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姓高名职的属性没有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

二、高职教育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地域性特征。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方面的作用,地方高职院校必须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抓住区域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服务产业经济的专业集群建设,使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契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应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学院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组建“政行企校”职教联盟,选派干部到政府产业部门挂职,促进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形成产教结合合作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覆盖区域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的专业集群;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创设校中厂、校中所、校中站等,培养大批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二)课程建设应融入区域产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

加大本土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课程设置应立足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需,以开发实践类课程为主,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打破学科限制;对于课程的考核评价要实现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对接,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三)教师应成为连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纽带

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到行业主管部门挂职制度,定期对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计划。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实施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会签人才培养方案制度;完善教师下企业制度,收集一线工作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带项目下企业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项目开发,练就一支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实训基地应成为学院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

学院应面向眉山产业经济的发展,紧扣机电、物流、旅游、农牧、食品加工、文化教育等产业,建设一批开放型、生产型、共享型的实训基地。根据区域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推出培训项目,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根据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对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研发等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根据企业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展学历提升教育;根据改善民生、服务就业与再就业的需要,对无业、下岗失业、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根据社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服务,提高社区成员的职业技能素质,密切学院与社区的联系;积极发挥高职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将实训基地向中职师生开放,通过中、高职的紧密衔接,更好地为区域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使学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社区教育和服务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桥梁、地方高职院校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共享平台。

(五)科研应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加强“政行企校”科研合作,以区域经济建设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校合作等横向科技项目研究,以科研成果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同时又将生产一线最新应用成果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促使校企文化融合成为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构建具有鲜明区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提炼“三苏”文化精髓,将“三苏”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搭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平台。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产学合作等方式,寻求校企文化的对接点,注重对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心理调适和文化重塑,以文化软实力助推区域产业经济不断发展。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基本上覆盖到所有的行业中去了,农业经济也不例外,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也同样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两者耦合,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专业化农业网站的建立

由于农民的思想相对落后和保守,网络信息难以深入人心,在当前的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过程中,政府引导建设的网络信息平台是最为可信的,所以决定了当前农业网站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中也要主导,但是为了长远发展,政府可以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扶持企业作为网站的建设者和运营者。

2.创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农村由于相对落后,其网络服务水平也较低,常常会出现互联网到了村口,仍难以介入农村中,也就导致了信息服务无法进入最终段。当前,政府应该为农村企业提供网络服务,实现互联网服务全面覆盖农村经济区域,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实现信息化服务的需求。

3.农业电子商务的实施

农业电子商务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生产物,作为新的商务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化途径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和交易,对于我国农村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主体地位的要点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政府作为发展主体必须加大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投入,只有政府的投入和有效指导,才能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

1.科学编制好农村建设规划

农村产业化的行动指南就是进行科学的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有效利用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坚决杜绝重复性建设,统筹好农村经济的基础建设。

2.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制

金融服务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同样需要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在农村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制,对于农村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作为主体要进行金融体制的建设和完善,通过金融服务的健全来实现农民和农村企业的发展。

3.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农村的大多数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政府投资建设相对较为缓慢,操作性较差。政府通过动员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即发挥了其作为主体地位的引导作用,又能通过鼓励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完善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

4.宏观引导、政策驱动、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通过自身的特殊地位进行农业经济的引导非常关键,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农业经济的分析,实现在宏观方面进行农业经济的指导,朝着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方向发展,政府还可以通过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从政策层面上加强引导,使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朝着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前进。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及补贴等手段鼓励和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5.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5.1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攻关,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农业机构和农业院校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发适合本地区农业发展需要。

5.2提高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农民的文化素质

当今是知识化发展的时代,农业生产发展也越来越需要知识的支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新时代的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加大在技术经济的投入是一个关键的任务之一。

6.建设高质量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当前的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资源的支持,可以说谁掌握的信息资源,谁就把握了发展的先机,因此,积极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库是一个当务之急。

7.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保障体系。

8.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于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意义重大,也间接的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竞争力。

三、小结

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当前随着农业信息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农村经济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政府在农村经济的投入也不断扩大,农业经济发展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59-02

一、《农业经济学》的课程性质与特点

农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科学。课程涉及面广、适用性强,要求学习者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农业领域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农业经济学是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等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是:

1.理论众多。农业经济学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尽管我们已经习惯将其统称为“三农问题”,但是三者之间还是具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因此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外延较大,学科知识交叉,囊括了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理论、农产品价格形成理论、农地制度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农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变迁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我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为农业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和作出政策诠释。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三农”实践。教学内容涉及土地、水、劳动力资源及其利用、农民收入、粮食安全和流通、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经济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逐步探索实践了一套适合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讲授与自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包括主题演讲、案例分析、三农沙龙、读书笔记、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教研结合等,将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第一,将当前国内外农业经济领域热点问题以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讨论课等形式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第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风气。为达到上述目标,任课教师首先在作业中精心为学生设计课外阅读篇章,既有农业经济学经典著作的片段赏析,也有权威报刊对三农问题的最新评论,要求学生精读、深思、明辨,撰写读书笔记。其次,严格抓好课程论文的写作,锻炼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规范学生的论文写作。

第三,向学生讲授社会调查的知识和方法,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经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指导学生举办三农沙龙,就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展开研讨,从中确定课程论文的研究内容,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促进教研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课程应用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成果,配合新的教学内容,研究制作了《农业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三、《农业经济学》实践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农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共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教学与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注重在案例教学中进一步实现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如粮食安全、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在实施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深入讨论交流,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自觉主动地掌握运用理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结束后,将课程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拓宽观察视野,安排调研项目,撰写调查报告,举办三农沙龙,提升学习效果。具体做法是由农业经济学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调查报告完成质量,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鼓励有潜力的学生修改完善作品参加学院、学校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立项等学术活动,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有1篇作品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有5篇作品获得2010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三是毕业实习环节。将原来的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调整到第六学期期末,利用暑假时间结合毕业论文题目进行集中实习,第八学期可利用部分时间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灵活机动地调研和咨询。教师根据毕业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综合评定分数。

四、《农业经济学》考试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在考试方式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占总成绩30%的平时成绩由主题演讲、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内容构成,在笔试试卷中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考查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实践证明,改革后的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又能锻炼学生灵活思考农业经济热点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风。

总之,通过对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农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案例分析、演讲讨论、三农沙龙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学习兴趣,实地调查、农业专家、农场企业干部作专题报告和现身说法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对农村现实状况的感性认识,通过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农村基层事务管理,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郭翔宇,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

[3] 李谷成.农业经济学:课程定位与体系重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

The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and practic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ourse

CUI Ning-bo,YAN Hua,JI Jie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economics is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management and rural area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n introductory course, i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system of structu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with the team years of practice and, from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lass teaching method, the practice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way to improve on the proposal to increas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teaching standard.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 国计民生 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界人士讨论的话题,从而备受关注,党和国家也一直强调“三农”问题,并实施积极探索一些可行的措施,新农业建设是一个宏观的思维,全面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各种方案,扬长避短,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业非农业经济,它是国民经济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进步,建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最大限度地去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使农业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

(1)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我国的农业结构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农业的产业经营模式组织数量不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根椐统计,到2012年为止,我国只有8%左右的企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规模小,没有特色和竞争力,起不到带动和支撑当地经济的作用,而且科技含量和产品品质不够高,品牌效应也一般。

(2)信息化程度不高,人才紧缺。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的各个环境,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的信息建设相对比较滞后,项目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农业经济项目发展缓慢,比如政府的引导比较少、资金紧缺、人才的培养机制落后,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需要改善。

(3)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耕地面积正在不断地锐减,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功能下降、草原的不断退化,随着农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水资源浪费不断地加剧,浇地用的水泵正在被不断地加深,如果不对水资源的使用加以节制,我们的农业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境况。

二、提高农业经济地位的必然性

中国农业人口比例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50%,中国的经济能不能进行发展,就要看农业能不能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一个快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但是经济不断增长的趋势下,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却往往过大,所以国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提高农业经济的地位。

(1)建立农业专业合作制。现在,农业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专业生产、经营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一些新兴的农业专业作社可以给农业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解放初期有所不同的是,现代的农业合作社是自愿加入的形式:市场经济的产物。这种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可以根椐市场的发展需要,确定产品的种类和品种,合理配置相关的土地使用,资金重新分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资料、经营实力、生产成本呈几何数增长,这样可以使销售的渠道更加地宽广,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可以改善现有的一家一户制人力有限的问题。

(2)提倡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仅跨入了一个应用推广的阶段,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统筹和规划的意识,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地域、跨部门的农业信息系统需要建立起来,形成权威的网络信息平台。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方面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需要人才。

因此完善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在传播农业技术、农业产品生理需求,防病和治虫方面能够起到预警的作用。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可持续性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在农业地区加强水利、农业基础设施、科学农业生产建设。建立一个全面、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行标本兼顾等原则,兴建一些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设施,比如拦河坝、运输交通干线,农村科学技术产业园。比如说,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农业管理模式,实行农业生产监控化,自动化生产,引进适合中国农村的先进的管理系统。

现代院校要建立农业人才培养,对于下乡到农村进行技术支援的大学生要有好的激励机制,鼓励当代的大学生支援中国农业经济的建设当中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加入了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为农业生产正在走向科学化,从兴利除害、开源节流,防洪、抗旱等多方面进行结合。

这些措施有利于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相关的部门应该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控制对森林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4)建设强有力的农业品牌。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农业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大的农业品牌。要想建立一个属于中国特色的农业品牌,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通力配合,实行农业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并且进行科学化管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企业更应该在抛弃过去“重经济,轻污染”的思想,着重建设一个以绿色产品为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三、结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的地位,在现今世界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那样,农业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持久因素,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也正在越来越大,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正在被激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如果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留发展的后劲,促进我国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11.

[2]千家驹.中国农业经济论文集[C].上海:中华书局,2012.

[3]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廖卫东,王万山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居民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消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