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处理范文

时间:2023-03-08 05:33:46

财税处理

财税处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财税处理; 纳税筹划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高科技行业或其他重点发展企业进行补助已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由于政府补助种类较多,且容易与政府提供的其他资金或实物帮助相混淆,再加上其财税处理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其财税处理颇显复杂,导致企业或者无法用足优惠补助政策,或者扩大了税务处理中政府补助的范畴,带来税务风险。

一、政府补助的概念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按取得的政府补助是否用于取得长期资产,可将其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财政拨款。指政府无偿下拨给企业的资金,通常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二是财政贴息。指政府为扶持特定产业或地区发展,对企业承担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三是税收返还。指除增值税出口退税之外的、以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形式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四是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指划拨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天然林资源等。

二、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方法

(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按所得到的政府补助的用途分为两种。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其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但按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的,应将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例如:2008年12月,A企业从财政部门得到240万元财政拨款用于购置环保设备。当月购入价值480万元的环保设备,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3年12月,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取得价款26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12月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2 400 000

贷:递延收益 2 400 000

2.2008年12月购入设备,自2009年1月起按月计提折旧,并将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借:固定资产4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000

借:制造费用40 000

贷:累计折旧40 000

借:递延收益 2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 000

3.2013年12月出售该设备,同时转销递延收益余额:

借:银行存款2 600 000

累计折旧2 400 000

贷:固定资产 4 800 000

营业外收入 200 000

借:递延收益1 2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1 200 000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期间计入当期损益。例如:B企业于2010年1月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900万元,用于补偿企业费用支出,扶持其经营发展。B企业在2010年至2012年发生的费用支出分别为200万元、500万元和30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1.2010年1月收到专项资金,计入递延收益:

借:银行存款9 000 000

贷:递延收益 9 000 000

2.2010年和2011年末,按当年的费用支出,分别将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借:递延收益2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2 000 000

借:递延收益5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5 000 000

3.2012年的费用支出大于递延收益余额,将余额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借:递延收益2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2 000 000

(二)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

政府补助税务处理的核心就是确认两个问题:第一,收到的补助资金中哪些应当计入当期收入;第二,计入当期收入的补助中,哪些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和《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对此作出了严格规定。财税[2008]151号文规定:企业取得的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除投资和借款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同时,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了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相应地,这种财政性资金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其形成资产后计算的折旧、摊销,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而财税[2009]87号文件则在财税[2008]151号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对企业在2008年初至2010年底内从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可在税前扣除:第一,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第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第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相对于财税[2008]151号文件,财税[2009]87号文件的规定对企业来讲更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有两点需特别注意:第一,该文件虽然规定,对该资金的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或其政府部门来规定,但拨付文件中规定的“专项用途”,仍然必须是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即由地方政府规定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不能适用该文件;第二,根据该文件的要求,取得的补助资金要想作为不征税收入,就必须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而不能与企业的其他资金混用。

三、政府补助的稽点和纳税筹划建议

(一)税务稽点

政府补助的税务稽点是补助资金在税前扣除的合规性。根据财税[2008]151号文件和财税[2009]87号文件的要求,补助资金要在税前扣除,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例如,某企业取得了地方政府规定的专门用于帮助当地企业发展、购置固定资产的财政补助400万元,在税前全部扣除,就是不合税法规定的。因为财税[2008]151号文件和财税[2009]87号文件都规定,财政资金的“专项用途”必须是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并经国务院批准,而地方政府规定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不适用该文件,所拨的专用财政资金不能在税前扣除。

再如,某企业取得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用于购买环保设备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300万元,但在实际使用时,将其中的100万元用来修理厂房。最后将所有300万元都在税前扣除,显然也是不合规定的。因为这违背了财税[2009]87号文件“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要求。

总之,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时,一定要注意补助资金是否有国务院相关部门规定和批准的专门用途,并对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做好单独核算,在保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享受税收优惠。

(二)纳税筹划建议

1.积极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增加补助申请的主动性

政府补助的种类较多,相关的税收法规、政策变化较快,要想做到财税处理上不出错,就必须对与各种补助相关的最新法规、政策有深入清晰的了解。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在平时要多搜集各种相关信息,熟练财税处理方法。此外,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务院、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提供政府补助的最新动向,结合补助政策的内容和企业的实际,在最有利的时机主动申请补助,以用足优惠政策。

2.灵活选择是否将专项资金税前扣除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将政府补助计入当年收入总额比直接在当年税前全额扣除更为合算。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可以享受减征、免征所得税政策的企业而言。比如财税[2001]202号文件中规定,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的内资企业,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这种企业在收到政府专项补助资金时,就要考虑收到政府专项资金的年份是否在税收优惠期限内,如属于税收优惠期限,则要把政府专项资金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充分享受低税率优惠,同时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所产生的折旧依然能在以后正常税率年份抵减所得税。例如:某公司是符合上述规定的成立于2008年1月1日的新办企业,即其享受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该公司在2008年12月收到当地财政部门专项资金政府补助1 000万元,并在当月用该笔款项采购价值1 000万元(不含增值税)专用设备一台,于2009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该公司正常企业所得税率为25%。假定设备无残值,折旧年限为10年。从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公司把专项资金政府补助1 000万元计入当年(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比不计入当年(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可节约企业所得税额=1 000/10×3×12.5%+1 000/10×6×25%=187.5(万元)。由此可见,经过税收筹划后企业所得税节约金额是很大的。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经政府高新技术部门认定后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优惠税率,而这些企业在今后可能不再能享受这种优惠。因此这类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资金时也应参照此例中的方法充分享受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政府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S].2008.

[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政府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S].2009.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S].2007.

[4] 陈玲娣,周星梅.财政性资金财税处理差异分析[J].会计之友,2010(12):55-56.

财税处理范文第2篇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

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

纳税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收账款,应作为坏账处理:

①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②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③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保险赔款等)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④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⑤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核销的应收账款。

纳税人发生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以及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金。关联方之间往来账款也不得确认为坏账。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579号规定:

除金融保险企业等国家规定允许从事信贷业务的企业外,其他企业直接借出的款项,由于债务人破产,关闭,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或逾期无法收回的,一律不得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进行扣除;其他企业委托金融保险企业等国家规定允许从事信贷业务的企业借出的款项,由于债务人破产,关闭,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或逾期无法收回的,准予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进行扣除。

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一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进行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0]046号规定:

企业发生的财产损失,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后,可准予在发生当期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凡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财产损失,企业一律不得自行在所得税前扣除。

在发生财产损失并已确认其数额后,企业应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单独报送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书面申请,注明财产损失的类型,程度,数量,所得税前扣除理由和扣除期间,并附有关部门,机构鉴定确认的财产损失证明资料及税务机关需要的其他有关资料。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按批准的数额在当期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如企业能够证实其财产损失确已发生,但在发生当期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前尚不能确认损失数额,也可按照前款规定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先以经税务机关审核同意的估计数在发生当期扣除,待损失数额确认后,其确认数与估计数之间的差额再在确认当期进行调整。

企业未按照前两款规定及时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财产损失,凡未超过征管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时效的,经税务机关严格审核属实,可在损失发生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补扣;对超过征管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时效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不予受理。

企业如有弄虚作假,多报损失和未经批准擅自在所得税前扣除财产损失的行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调整,并可根据征管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对外国企业设立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发生的财产损失,比照本通知的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关于印发<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9)35号]规定:

公司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是否能够作为一项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应当按照资产的定义予以合理地确认和计量。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确定,但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公司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关于印发<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还规定,对公司的坏账损失,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主要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三种。由此可见,无论是提取坏账准备的依据,还是提取坏账准备的方法,其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的规定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按照税收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由于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坏账准备的提取是采用“差额提取”的方法,因此,在年终申报缴纳所得税时,只能在当年度实际提取的坏账准备范围内进行调整。

如果企业当年度实际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提取限额,则按实际提取数在税前扣除,不作任何纳税调整。其差额部分,在以后年度也不得补扣。

如果企业当年度实际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税法规定的提取限额,则应当按照其差额部分进行纳税调整。

[案例75]

[案情说明]大崎(滁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按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2002年1月1日,坏账准备余额为3万元,应收账款余额2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余额为5万元(本年度提取坏账准备2万元),应收账款余额300万元。

[要求解答]大崎(滁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数。

[计算分析]大崎(滁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扣除额: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5‰=(300-200)×5‰=0.5(万元)

大崎(滁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实际提取的坏账准备:

=期末坏账准备余额-期初坏账准备余额=5-3=2(万元)

大崎(滁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5=1.5(万元)

财税处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盈亏 财税处理

企业的经营结果无非是盈利和亏损两种。对企业盈亏的财税进行处理是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然而,在实际的处理工作过程中,由于政出多门,例如企业税收政策、会计政策以及其他相关的企业财经政策之间存在差异,或者实际执行与具体政策之间不连续,例如国家实行的企业补亏手续与补亏政策之间缺少相应的链接,使得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进行盈亏财税的处理时常常出现“紊乱”的现象,存在多种问题。因此,熟练掌握企业盈亏财税处理方面的相关内容、政策和流程,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在处理财税盈亏方面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不断的提高企业在盈亏财税处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促进和推动企业的经营发展。

一、企业盈亏的财税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盈亏财税处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企业对盈亏财税处理工作的政策解读不到位。目前,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对国家有关企业盈亏财税处理工作的相关政策的解读不到位,造成企业不必要的额外损失。例如,根据国家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条的相关规定,我国企业的年度净利润分配,除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税后利润的分配,然而在实际的分配处理过程中,有些企业并没有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利润的分配,使得企业在今后的查账或者其他财务申请时,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

(二)企业缺乏完善的盈亏财税处理内控制度体系。目前,我国的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完善的盈亏财税处理内部控制的规范和制度。没有建立专门的完善的企业盈亏财税处理内控机构,缺乏相应的盈亏财税处理内控人员。再加上对企业盈亏财税处理的管理缺乏独立性,使得内控人员在进行企业盈亏财税处理的管理和控制时,没有充分的制度依据和监督处罚手段,造成企业的盈亏财税处理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三)国家对企业盈亏财税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有关企业盈亏财税处理的法律法规虽然很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其盈亏财税处理法律的权威性不高,缺乏可操作性。在许多企业中,管理人员将这些法律法规用企业内部的文件作为代替,造成企业盈亏财税处理的方法各异、政出多门,给企业盈亏财税处理的改革和创新增加了难度和挑战。

(四)盈亏财税处理的信息化程度低。目前,虽然我国有一些企业已经引用了较为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办公软件作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控制形式,但由于其软件应用范围和操作人员水平的限制,通常只是减轻了财务会计运算的工作量,而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化管理控制中的作用,无法真正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五)盈亏财税处理的管理力度不足。企业在实际的盈亏财税处理过程中,有些部门只注重眼前自身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长远的经济利益,对企业的实际发生业务的数量和金额虚报、瞒报,严重阻碍了企业盈亏财税处理人员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的核算和分析,进而造成企业盈亏财税处理核算的不准确。

(六)缺乏强有力的会计基础。目前,我国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最大化,授权、指使会计机构、会计部门或者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制作企业假账,对企业正常的财务会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同时,在企业中,有些会计人员由于其法律意识和管理观念淡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偏低,使得他们无法准确地对记账凭证、财务数据进行填制、分析和处理,导致企业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全面、正确、有效地记录和反映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财务经济活动,造成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此外,部分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弄虚作假,故意违纪,导致企业财务报告的数据不真实,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二、加强企业盈亏财税问题处理的措施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有关企业盈亏财税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实际的处理工作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加强盈亏财税处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进而促进和推动企业的不断健康发展。

(一)企业要正确的解读有关政策,熟练掌握相关处理程序。企业的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要对国家颁布的有关企业盈亏财税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正确和深入的解读,熟练掌握相关的处理程序。例如,对企业盈利财税的处理就必须要依照以下的程序进行,即:

1.要及时弥补企业以前的年度亏损。在处理企业盈利的财税问题时,企业财务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存在的亏损。在这项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其他的操作。

2.应在利润中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所谓的法定公积金又被称为法定盈余公积金,是用于企业弥补亏损,增加企业资本,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资金基础。它不同于企业的资本公积金,是企业财务人员依照法律必须提取的资金。当提取的法定公积金的累计数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以后,就可以不再进行提取。

3.应在利润中提取一定数额的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又被称为任意盈余公积金,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企业召开的股东会议的决定或者企业相应的章程规定来自由提取的除法定公积金以外的公积金。

财税处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补助 会计处理 企业所得税 税会差异 纳税调整

前言

现阶段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振兴经济,均会出台了不少补助政策,但由于补助种类较多,且容易与政府提供的其他资金或实物帮助相混淆,加之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政府补助各有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取得政府补助后如何进行正确的财税处理,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打算对政府补助的财税政策进行探讨,分析税会差异,尽量减少纳税调整事项,简化核算工作。

一、政府补助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形式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有无偿性和直接取得资产的特征,所以政府以企业所有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投入的资金是要求回报的,不属于无偿取得,所以不属于政府补助准则规范的范畴。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和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等。

二、目前政府补助财税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处理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二)税法对政府补助的规定

财税〔2008〕151号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财税〔2009〕87号文件,对企业取得的专用性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条件有所放宽,文件规定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可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三)现有处理规定可能存在的问题

1、财税处理标准不统一

从上述规定看出,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政府补助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取得政府补助需划分为征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征税收入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税法同时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对政府补助的确认标准不同,这就需要企业在日常核算时进行备查登记,以便每年进行纳税调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多缴或少缴税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核算的工作量,而且纳税调整结果只会影响各会计期间税款的现金流量,并不影响最终纳税总金额。

2、税收规定较多且不够明确

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名目繁多,政府往往并不会明文规定其用途,即使有规定,文件所体现的用途也比较模糊,虽然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与政府补助有关的税收政策则较笼统,且散见于各税收文件中,企业取得政府补助究竟是作为不征税收入还是应税收入,财务人员常感无所适从,难以判断。

3、共同费用欠缺合理的分配标准

政府补助资金通常需要对其发生的支出单独核算,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出现问题,比如:当有些成本费用支出既用于征税收入又用于不征税收入时,怎样将这些成本费用支出在征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之间合理分配,还欠缺明确合理的分配标准。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对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困难。

三、现有处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一)会计与税法服务的对象和目的不同

会计准则要求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税法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调节作用,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有各自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决定了对同一经济行为或事项有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政府补助的税会处理主要体现在计量和确认标准上存在差异,需要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协调,以寻求合理的减少差异的办法,促进会计与税法的统一。

(二)从业人员缺乏对财税政策的深入理解

政府补助种类较多,实务中某些政府补助,现行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并未列举,而且有些政府补助容易与政府提供的其他资金或实物帮助相混淆,该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还是与资产相关,同时税收法规对政府补助的征免的规定不同,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有较大影响,如果从业人员不深入分析研究财税政策的差异,职业判断不当,会导致不能正确核算政府补助,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也不准确。

(三)会计核算规范化的要求

不论是会计准则还是税收政策,均要求政府补助单独核算,如财税〔2009〕87号文件,对企业取得的专用性财政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规定了三个条件,在收到政府补助时,是否需要纳税就参照三个条件就够了,由此可见,相关支出单独核算非常重要。实务中,由于情况复杂,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认定那些支出或费用与政府补助相关,在这个问题上容易产生税企争议,所以必须考虑如何规范政府补助的会计核算。

四、改善政府补助财税处理的对策

(一)尽量统一财税处理标准

对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标准不同,实务中可以考虑尽量将二者统一,比如,企业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计入了营业外收入,那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直接认可营业外收入,不进行纳税调减,相应的,当期或以后期间发生的与政府补助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折旧摊销也无需进行纳税调增,直接在税前扣除即可。如果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时计入了递延收益,分年摊销计入营业外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先全额纳税调增缴纳企业所得税,当期或以后期间发生的折旧摊销不再进行纳税调减,直接在税前扣除,每年只需就会计处理时结转至营业外收入的部分纳税调减即可,如若存在将政府补助一次性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会加大企业的纳税负担等特殊情况,也可以考虑在征得税务机关同意的前提下,依据会计准则分期确认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汇算时,不再作纳税调整,通过上述处理可以简化核算工作量,缩小政府补助的税会差异,减少纳税调整事项,避免少缴或错缴税款。

(二)深入了解财税政策及其变化

由于政府补助形式和种类较多,而且相关的财税政策变化较快,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就必须要对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了解,多收集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及熟练财务的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在处理财税问题上不出差错。

(三)共同费用分配采用分摊比例法

政府补助的相关支出单独核算,但有些成本费用既用于应税收入又用于不征税收入,对全部支出中应当由应纳税收入分摊的支出,一部分能够划分清楚,另一部分划分不清的可以对划分不清的部分按分摊比例法,以不征税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计算出当年不征税收入应分摊的支出项目金额,来剔除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五、结论

综上所述,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会计制度和税法各有不同的规定,在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前提下,如果尽量减少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使会计和税法之间能够有效的协调,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的进行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参考文献:

[1]陈玲娣,周星梅.财政性资金财税处理差异分析.会计之友,2010(12):55- 56.

[2]李铁,于丹.关于财政性资金财税处理的探讨.商业会计,2010(24):25- 26.

财税处理范文第5篇

一、职工薪酬涉及的财税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在企业实务中,职工薪酬的核算并不像会计教科书上列举的那么简单,原因是企业实务太“丰富多彩”了,总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特殊情况一出现,会计就必须处理。若政策跟不上或财会人员对政策的理解不一样,那处理的结果可能就“千姿百态”了。

(一)合理工资及其工资总额的确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员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关于合理工资薪金问题”对合理工资进行了界定:

《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所称的“台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这里强调的是“合理工资”要在规范薪酬制度下发放,要符合行业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若进行工资调整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企业要履行代扣个税的义务;工资的发放不以避税为目的。这就相当于做了一个框子,把“台理工资”框在了里面。企业发放工资的行为超出框子,税务机关就可以认定为不是“合理工资”。

国税函[2009]3号文第二条又对工资总额进行了界定:

《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员工福利费、员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这里说得也比较清晰,员工领取的工资中,不包括的项目一应俱全。但需要强调的是:工资总额包括个人所得税。

(二)薪酬发放特殊情况的财税处理

正常的薪酬发放,一般财税人员都会核算。但遇到特殊情况,就可能茫然了。我们列举一些特殊情况的薪酬发放,并给出财税处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两处取得薪酬的财税处理

在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中,普遍存在人员派驻、派驻人员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现象。对这种情况,国税发[1994]0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定,为了有利于征管,对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采取由支付者中的一方减除费用的方法,即只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税法又明确:纳税义务人应持两处支付单位提供的原始明细工资、薪金单(书)和完税凭证原件,选择并固定到一地税务机关申报每月工资、薪金收入,汇算清缴其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举例讲解一下:

张某为一企业总部人员被派遣到子公司工作。2010年lO月,企业总部支付张某i0000元薪金同月,张某还收到子公司发放的工资3000元。张某实际应缴的个人所得税额计算如下:

(1)企业总部应为张某扣缴的个税为;

扣缴税额=每月收入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10000x20%-375=1625(元)

(2)雇佣单位应为张某扣缴的个税为:

扣缴税额一(每月收入额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3000 2000)x10%25=75(元)

(3)张某实际应缴的个税为:

应纳税额一(每月收入额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0000+3000 2000)×20%-375=1825(元)

因此,张某到税务机关申报时,还应补缴125元(1825-1625-75)。

若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也只能在一处扣除,比照上述案例进行纳税申报。

2.内部员工薪酬的财税处理

在一些学习型企业中,普遍存在“员工内部兼职取酬”的现象。比如一些企业让专家型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给其他员工讲课并领取课时酬金,就属于内部兼职取酬。依据现行税法精神,员工在本单位取得的任何应税所得都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内部兼职取酬不属于劳务报酬性质,不能走劳务费发放。

3.农民工薪酬的财税处理

很多企业雇佣农民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的规定,企业招用农民52,应签订劳动合同,也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国家税务总局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工资扣除问题发过文件,但是农民工也属于企业员52,发放给农民工的工资,要与企业正常员工一样进行财税处理。

4.临时工薪酬的财税处理

临时工的报酬应记劳务报酬。劳务报酬与工资的差别在于: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因某一特定事项临时为外单位工作取得的报酬,企业与个人之间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工资则是员工在就业单位取得的工作报酬,单位与员工之间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判断一种收入属于工资所得还是劳务报酬所得的重要标准。临时工与企业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故其取得的报酬属于劳务报酬。

临时工取得劳务报酬需要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根据 2011年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修订)的第十六条规定,需要临时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凭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书面证明、经办人身份证明,直接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先征收税款,再开具发票。企业依据发票入账并在税前扣除。

5.离退休人员再任职薪酬的财税处理

企业雇佣离退休人员再任职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工资,要区别情况分别处理。

依据[1991]40号《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杰出高级专家暂缓离退休审批问题的通知》规定,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返聘工资或自行再就业取得的工资收入应当征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界定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526号):“退体人员再任职”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一、受雇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劳动合同(协议),存在长期或连续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二、受雇人员因事假、病假、休假等原因不能正常出勤时,仍享受固定或基本工资收入;三、受雇人员与单位其他正式员工享受同等福利、社保、培训及其他待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离退休人员再任职界定问题的批复;四、受雇人员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工作由用人单位负责组织。

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离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核算一在计税时也可以扣除起征点2000元;否则按劳务报酬核算。

二、薪酬稽查的重点及其节税筹划思路

(一)薪酬稽查的重点

从税收的角度来看,52资薪酬稽查的重点主要放在工资总额的确定、个税的扣除以及工资的发放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1.工资总额确定的稽查

工资总额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合理工资”总数,其大小以及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同时,工资总额又是计算职工福利和保险的基数,其大小直接影响职工社保基金的交纳额以及企业所得税税额。所以,企业工资总额的真实与否,与企业所得税关系重大,是税务稽查包括审计稽查的重点。

2.个税扣除的稽查

依据税法精神,企业发放个人所得,应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但个税总是牵动员工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企业就出现了“失职”行为,比如擅自提高税前扣除标准,让员工拿发票报销所得等,而这些违规行为的盛行,也就逐渐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

3.工资发放的稽查

这主要是审查企业发放工资的形式。一些企业为了逃避纳税,在工资发放时大做手脚,比如“阴阳工资”(账面发一部分,账外小金库发一部分),“票汪工资”(账面发一部分,用发票报销一部分),以及冒领工资等问题,随着在企业实务中的泛滥,也逐渐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

(二)薪酬的节税筹划思路

从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薪酬发放来看,普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忽高忽低的薪酬发放现象,势必虚增了纳税人的税负,同时也违背了“公平纳税”的法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是全民实行“年薪制”,但“年薪制”遥遥无期,我们只能建议薪酬的发放要遵守“分开发”和“平均发”两个原则。

1.分开发。就是把员工一年的收入分为工资和奖金两种形式发放。工资每月发放,按月计税;奖金年终发放,可以享受国税发[200519号文的优惠政策,除以12个月后,按适应的税率计算个税。两种形式比一种形式发放薪酬能起到减轻个人税负的作用。

2.平均发。就是在设计工资和奖金时,尽量朝减轻税负的方向均衡。例如:某员工年收入48000元,如果24000元发工资(分12个月正好是起征点不纳税),24000元发奖金(适应税率10%),则全年纳税2400元。

但如果30000元发工资(月收入2500元适应税率为5%),每月纳税25元,一年为300元;18000元发奖金,适应税率也是10%,纳税1775元。全年纳税2075元,这就节约了325元(2400-2075)。

财税处理范文第6篇

一、职工福利的基本规定及其财税处理

(一)基本规定

对于职工福利,在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财政部和国家税总近两年均出台了相关法规,对其予以进一步规范。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明确要将职工福利费纳人工资总额管理目的是堵塞因滥发职工福利而导致的个人所得税的流失。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进一步明确职工福利费的内容,第四条则强调了单独核算的问题:

“《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一)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的企业,其内设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等集体福利部门的设备、设施及维修保养费用和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括、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

(四)关于职工福利费核算问题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

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两个文件是相辅相成的。在具体实务操作中,企业的会计处理要执行财企[2009]242号文件的规定;企业的纳税处理要依据国税函[2009]3号的规定。尽管文件的规定很具体,但相对于复杂的企业实务来说,还有一些具体实务处理需要探讨、明确。

(二)一些具体福利业务的财税处理

员工在企业享受的福利,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种形式:货币利和非货币利。其中非货币利又可以细分为实物福利和非实物福利。

1.货币利的财税处理

对于发给员工的合理(不是统一发放)的货币利,依据目前的税收政策,在工资总额14%以内的,可以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对于取得货币福利的员工来说,依据现行的税收政策,除了丧葬补助费、抚恤费以及安家费、探亲假路费外,一些货币福利要并人工资总额纳税。例如,在午餐费补贴方面,国税函12009]3号规定,职工食堂经费补贴属于福利费范围,包括自办食堂或未办食堂统一供应午餐,则可在福利费列支。但是,对未统一供餐而按月以现金发放发给职工的人人有份的午餐补贴,则应并人职工的工资薪金总额,计征个人所得税。在住房、医疗补贴方面,财税字[1997]144号文规定,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应全额计入领取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职工福利是否要并人领取人的工资总额纳税,取决于两点:一是判定该福利是否属于公共福利,属于公共福利(比如食堂补贴)就不涉及个税。二是个人领取的货币税法是否认同,领取了税法认同的货币,也不涉及个税;领取了税法不认同的货币,就要并人工资总额纳税。

2.非货币福利的财税处理

依据《会计准则指南》规定,非货币利是指企业把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福利;企业拥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如上下班班车、集体宿合);企业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服务等。

非货币福利包括实物福利和非实物福利。对于实物福利,视同货币福利,税法认同的,可以在税前扣除,并减免个人所得税;税法不认同的,一般都属于超标发放,则要进行纳税调整,计缴个人所得税(国税函【2009]3号文对此规定得比较详细,大家可以参照执行)。

对于非实物福利,比如奖励员工免费旅游等,税总也出台过相关规定。《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规定:按照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全额计人营销人员应税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其中,对企业雇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与当期的工资薪金合并,按照"52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非实物福利一般都是变相的福利,对变相的福利,税法是明文限制的,企业发生这样的费用,应并入个人的工资总额,并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超过标准的,还要进行纳税调整。

二、职工福利财税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在职工福利的财税处理中,还有一些特殊问题需要正确处理:

(一)企业将自产产品当福利发放给职工。比如食品生产企业给员工发放自己生产的食品,这要当做“视同销售”来进行财税处理。

(二)企业将租来的房子当福利给员工居住。对于这种情况,尽管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利。但企业租来的房子,员工居住可以;如果给那些没有居住的员工发放住房补贴,则要并人工资总额计税。

(三)企业变相福利发放现金。这种行为要计征个税。例如企业组织旅游,不去的员工可发两个月的工资。那这工资就应并人员工当月的工资总额计税。

(四)企业给职工购买保险。这要区别对待。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为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准予扣除,超过标准的不得扣除。企业为员工购买了商业保险,依据企便函[2009]33号第一条第八款规定:除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的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如为从事高危工种职工投保的工伤保险)、因公出差按次投保的航空意外险外,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税前扣除。该文第二条第三款还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的人

身意外险,如属于国税函[2005]318号文规定以外的保险金,应于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并入当期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企业给离退休人员发放福利。国税函[2008]723号规定,离退休人员从任职单位领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应在减除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三、职工福利的稽点和节税建议

(一)职工福利的稽点

财税稽查的重点一般都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企业职工福利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

一是企业职工福利与工资及其他成本费用边界不清。有些企业随意调整职工福利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这其中既存在侵蚀国家税基和侵害企业投资者权益的问题,也存在任意压缩开支而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

二是部分企业职工福利发放或支付随意,扩大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比如富裕的企业可着劲发放福利费用,而手头拮据的企业过年也不发一盒点心。这就拉大了社会收人的差距。据2008年央企财务决算数据反应,中央企业人均福利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其中最高的企业人均福利支出为4.46万元,占工资总额的26%,最低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149元,仅占工资总额的0.6%。

鉴于职工福利目前存在的问题,其稽查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企业福利制度是否完善,福利支出在税前扣除是否超标,福利发放是否合理,以及企业是否履行了代扣代缴个税的义务等方面。

(二)职工福利的节税建议

职工福利支出的政策性较强,我们的节税建议有三:

一是要熟悉相关政策尤其是税收法规,把福利费用的列支控制在法规规定的标准之内;规避了超标行为,就防范了税收风险。

二是调整行为,减轻税负。比如依据现行税法,职工在食堂吃饭,补贴是免税的,而发放现金则要纳税。那么,就可以选择在食堂吃饭的方式享受职工福利,同时也减轻了职工的个人税负。

财税处理范文第7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工国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实战派财税专家;主张“用大禹治水的方式治税”,在国内引导合法的节税筹划方向;撰写十多部财税热卖书籍,任多家知名培训机构的主讲专家,多家公司的财税顾问。

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就生产力”重要论断的指引下,我国大力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与之配套的税收政策,明确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以及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如今30多年过去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针对技术研发的税收政策尽管有些变化,但不变的是鼎力支持,并且力度越来越大。

问题是,一些“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企业不清楚这些优惠政策,比如我们遇到的一家央企的二级企业,做技术开发与服务11年了,竟然从来没有签订过一份“技术交易合同”去享受免税待遇。而更多的企业知道“技术转让”免税这回事,但怎么免?办哪些手续免?不清楚,也不去问(可能也不清楚到哪去问)。这就导致我们针对技术收入的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全面贯彻执行,有违国策精神;而基层税务征管机关针对企业的技术收入纳税的行为,抱着“不交白不交,交了也白交”的态度,也有违税负公平的原则。

技术收入主要涉及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我们想结合这两个税种的基本优惠政策,对技术收入和技术所得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帮助企业弄清相关的减免税政策和操办手续,依法减轻不必要的纳税成本,享受应得的利益。

一、营业税的财税处理

(一)基本政策

1.减免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对技术收入减免营业税,早在1999年国家税总就出台了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是一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该文鼓励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其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以及进出口税收等减免问题予以明确。其中对营业税的免税规定如下:

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该文同时对“四技”进行了界定:

技术转让是指转让者将其拥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有偿转让他人的行为。技术开发是指开发者接受他人委托,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的行为。技术咨询是指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是指转让方(或受托方)根据技术转让或开发合同的规定,为帮助受让方(或委托方)掌握所转让(或委托开发)的技术,而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且这部分技术咨询、服务的价款与技术转让(或开发)的价款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

在执行过程中,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管理也被当作一种技术的“认同”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批复》(财税[2005]39号)又明确如下:财税字[1999]273号文中免征营业税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是指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业务。

这又重申了营业税的减免对象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业务”,不包括隶属社会科学的企业管理技术。

2.免税营业额的界定

依据财税字[1999]273号文规定,免征营业税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营业额分三种行为确定:

一是以图纸、资料等为载体提供已有技术或开发成果的,其免税营业额为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二是以样品、样机、设备等货物为载体提供已有技术或开发成果的,其免税营业额不包括货物的价值。对样品、样机、设备等货物,应当按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转让方(或受让方)应分别反映货物的价值与技术转让、开发的价值,如果货物部分价格明显偏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6条的规定,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计税价格。

三是提供生物技术时附带提供的微生物菌种母本和动、植物新品种,应包括在免征营业税的营业额内。但批量销售的微生物菌种,应当征收增值税。

这就划清了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界限。涉及货物的技术转让,货物部分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但除了软件行业执行“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外,增值税对此的优惠政策较少。

(二)免税程序

对于营业税的免税程序,财税字[1999]273号文当时的规定是:

纳税人从事技术转让、开发业务申请免征营业税时,须持技术转让、开发的书面合同,到纳税人所在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再持有关的书面合同和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证明报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这个程序运行15年后,鉴于我们的税控系统已经十分完善,免税的程序要删除“繁文缛节”,促进征管双方共同提高效益。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审批”后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825号)对以前的程序予以优化,取消了审核手续,改为备查:

纳税人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书面合同仍应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并将认定后的合同及有关证明材料文件报主管地方税务局备查。主管地方税务局要不定期地对纳税人申报享受减免税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同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追缴其所减免的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依据现行政策,取得技术收入的企业要申请营业税免税,必须做两步工作:一是与交易方签订技术转让或开发合同,拿到当地科委(或指定的技术交易市场)去认定―你签订的合同是不是技术交易合同,你说了不算,科委(或技术交易市场)说了算―这也是申请免税最关键的一步,这步迈不过去,就不可能获得免税。二是拿到经过科委(或技术交易市场)认定的合同,报送主管地方税务局备查。

对直接减免的营业税一般不作会计账务处理,但要保存好备查文件以应检查。

二、企业所得税的财税处理

(一)基本政策

1.减免税对象和额度。

财税字[1999]273号文对鼓励企业投入科研也有所得税方面的优惠。例如:对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单位(不含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个体工商户,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其资助支出可以全额在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等。但力度最大的还是2008年以后实行的新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条明确了技术所得的对象和额度: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法对技术转让所得的减免额度从旧税法的3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可谓力度之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12号)对减免条件予以约束:

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一)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二)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三)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四)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五)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去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政策。

2.减免税技术转让所得额的计算

依据国税函[2009]212号文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应按以下方法计算: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这里有必要把相关概念介绍清楚。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转让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但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除了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其他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也就是用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该无形资产使用期间按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各项税金(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除外)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现行政策同时明确,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减免程序

国税函[2009]212号规定,企业发生技术转让,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相关资料(在当地税务机关查询)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备案手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255号)对备案制度进一步明确:

除国务院明确的企业所得税过渡类优惠政策、执行新税法后继续保留执行的原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实行审批管理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其他各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均实行备案管理。

这就发出一个信号,即今后国家制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凡未明确为审批事项的,均实行备案管理。

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提请备案,经税务机关登记备案后,即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政策。年度终了,企业要在年度纳税申报时按规定附报减免税的相关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如发现企业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可取消企业自行享受的税收优惠,并追缴相应税款。

财税处理范文第8篇

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础上,政府以政策指导和政策优惠为导向,用工单位和员工共同出资,以资金积累和运作增值为主要特征,以提高出资单位员工的养老待遇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补充养老保险的以上特点,因此其是否缴纳、缴纳比例都比较灵活,可由单位根据自身效益决定,根据不同的比例要求报有关部门备案或者批准即可。

制度衔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进而《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新政策与原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支付的对象不同,老政策规定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的对象是全体雇员,新政策规定的对象为投资者或者职工;二是规定支付标准的权限主体不同,老政策规定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或标准,新政策规定为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将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废除,避免全国各地执行标准不一致,改按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执行。

财税[2009]27号的日期和执行起始日不同,要求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而该文件的发文日期是6月2日,已过汇算清缴期,纳税人无法在汇算清缴时执行,只能在汇算清缴期过后再按规定重新计算2008年度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此,应该可以理解为不要加收滞纳金。如果纳税人因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而涉及多缴税款的,纳税人可以按规定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如果纳税人因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而涉及补税的,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计税基数

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一条规定,所谓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因此,财税[2009]27号文件中的工资总额,应该等同于国税函[2009]3号文件中的工资、薪金总额,其计算口径应该和计算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工会经费支出所用的工资、薪金总额一样,都是按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8]1081号)的“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规定,“工资薪金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填报。第2列“税收金额”,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填报。如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第3列“调增金额”;如第1列

计税扣除

企业只为少数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根据上述规定,“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如果不是全体员工都参加补充保险,那么就不能使用职工工资总额作为扣除基数。

例如,振兴股份公司2009年为职工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总额为500万元,均系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该企业2009年按工资、薪金支出总额的7%为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3%为补充医疗保险费。即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35万元,支付补充医疗保险费15万元。按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该公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限额均为500×5%=25万元。补充养老保险超标35-25=10万元,补充医疗保险不超标,可以扣除15万元,因此,该公司2009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注意两项分别在限额内扣除,不可合计使用。

个税征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财税字[1997]144号文件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金,应将其超过部分计入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国税函[1999]615号批复中也明确:“对职工取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应全部计入发放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即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在税前扣除,但是单位为您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必须在税后扣除。

例如,北京市某企业职工刘某于2009年8月取得工资薪金5000元,另外该企业为刘某缴付超过规定比例的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3000元,则刘某2009年8月份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计算如下:(5000+3000-2000)×20%-375=825元

财税处理范文第9篇

一、支付运费财税处理的差异

企业购进、销售货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的运费,取得运费普通发票,符合抵扣条件的,按照发票上注明的不含装卸费、保险费的金额乘以7%的抵扣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在会计核算上,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之和的7%记进项税额,另外93%计入生产经营的成本。

从2014年1月开始,交通运输业全行业纳入营改增的范围。依据财税[2013]106号文的规定,符合运费抵扣条件的,企业必须要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购买运输劳务才能抵扣进项税额。现阶段,企业购进货物、销售货物或者生产经营过程支付的运费,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都可以依11%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如果取得是普通发票,则不能抵扣。这里要注意的是,只要是支付的运费,不仅包括购进货物支付的运费,还有日常经营过程中、销售货物的过程中支付的运费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抵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会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这种情况下是销售方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劳务,是销售方负担货物的运费,属于销售费用的一部分,也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会计核算时,如果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按支付不含税的运费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不含税运费*11%记进项税额抵扣。如果取得的是货物运输业普通发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全部运输费用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案例分析: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假设购入原材料一批,或者将一批材料由A仓库运送至B仓库,或者销售一批产品。由某运输公司承运,支付运费2000元,收到相关的货物运输凭证,货款已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营改增前,交通运输业只能开具普通发票,长江公司根据收到货物运输普通发票进行核算,按照2000*7%=140作为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18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0

贷:银行存款 2000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如果企业取得的是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2000/(1+11%)*11%=198.20作为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180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98.20

贷:银行存款 2000

如果企业取得的是货物运输业普通发票,支付运费不得抵扣进行税额,全部计入外购货物的成本。运费的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二、收取运费财税处理的差异

根据2009年《增值税暂行条》第六条的规定,增值税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进一步解释,销售货物收取的运费装卸费具有价外收费的性质,属于价外费用的范畴,应并入销售额缴纳增值税。但是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运费除外。第一,承运部门的运输发票给购买方;第二,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满足两个条件的运费其本质是代垫的运费,不是销售方的价外收入,不需要纳税。或者另外一种解释,销售货物同时送货上门也属于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送货上门的营业税劳务依主业按照货物适用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会计核算时,工业企业提供运输劳务应作为企业兼营业务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改增后,根据依据财税[2013]106号文的规定,混业经营是指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和征收率。销售货物并通过本企业运输部门送货上门,属于增值税混业经营行为。这种情况下本企业提供的运输劳务如果有和货物销售额分别核算的,收取的运费就按照11%的税率核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未分别核算,按照货物和运费较高的税率核算销项税额。同样,会计上把运费收入也是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案例分析: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一批,货物适用的税率为17%,由本企业运输部门车辆送货上门,收取运费2000元,开具货物运输凭证。

营改增前,销售货物并提供运输劳务取得收入,只能开具运费结算凭证,属于普通发票,按照销售货物适用的税率换算缴纳增值税,运费应纳增值税为2000/(1+17%)=290.6。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09.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60

营改增以后,销售货物提供运输业劳务,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货物运输业专用发票也可以开具普通发票,分别核算的,按照11%的税率核算销项税额,运费销项税额为2000/(1+11%)=198.2。未分别核算,按照货物17%或者13%的税率来核算运费的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8.20

如果是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收取的运费,即运输公司发票的抬头开给购货方,销售方先代垫运费,然后将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结算货款时收回代垫的运费。这种情况下,收取的运费不需要缴纳增值税,销售方代垫的运费会计核算是不计入收入,而是计入其他应收款。这种情况下收取的代垫的运费,营改增前后的财税处理相同。

案例分析: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一批,货物适用的税率为17%,双方协商由购买方负担运费,运输公司的发票抬头开具给购买方,长江公司先垫付运费2000,后随货款款项一并收回。

长江公司向运输公司支付运费时:

借:其他应收款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随货款收回代垫的运费时: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应收款 2000

三、进项税额转出运费财税处理的差异

根据2009年《增值税暂行条》第十条的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④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⑤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或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对于外购货物、生产的半成品、产成品改变用途或者发生非正常损失,不仅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货物所负担的运费也不能抵扣,要做进行税额转出。由于原支付的运费7%的部分记进项税额抵扣,93%的部分进入货物的成本。因此做进行税额转出时先还原,用计入成本中的运费除以93%先还原为全部运费,然后在乘以7%的抵扣率就是运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会计核算时,运费进项税额转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应付职工薪酬、待处理待产损益等账户。

营改增后,根据依据财税[2013]106号文第二十四条,下列项目的进行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①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业服务。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交通运输业服务。④接受的旅客运输服务。改革之后不得抵扣的运费与之前相比增加了旅客运输服务,但是进项税额转出的计算却与之前差别较大。营改增之后,企业只有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运费进项税额才能够抵扣,并且是用不含税的运费*11%记进项税额,不含税运输费记入成本,所以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也是用成本中的运费*11%。对于运费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改革前后没有变化。

案例分析:长江公司外购的一批材料保管不善发生毁损,损失的材料的账面成本是20000,包含支付给某企业的2000元的运费。

营改增前,材料应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为(20000-2000)*17%=3060,运费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为2000/(1-7%)*7%=150.54。账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3210.54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210.54

营改增后,材料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与之前相同,运费进项税额转出的金额为2000*11%=220。账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328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280

四、 小结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运费,有些运费是做进项税额抵扣,有些是做销项税额缴纳,并且营改增之后,运费的税务处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于运费,首先要分清楚方向,是支付的运费还是收取的运费,支付的运费相当于是购买的运输劳务,做进项税额核算。如果支付的运费发生了不抵扣的情形,还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收取的运费(除满足两个条件代垫的运费)相当于取得劳务收入,做销项税额核算。满足条件代垫的运费是垫付的款项,不是企业的收入,因此不需要纳税。其次,营改增以后,运费适用的税率为11%,不管是核算销项税额还是进项税额都要按11%的税率,而不能按照之前的7%的抵扣率计算抵扣。营改增之后运费的抵扣必须要取得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一律不得作为抵扣的凭证。

财税处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政府补助 财税处理 稽点

近几年来,国家对关系着国计民生的企业或其他重点发展企业进行补助已经十分常见。随着国家补助的普遍化,各地政府为了鼓励当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和出口企业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也加大了对这类企业的补助,补助的形式越来越多,补助的金额也越来越大。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政府补助的财务处理方式,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却没有明确对此做出相关规定,随着政府补助形式的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收到政府补助后如何进行财税处理,合理用足优惠补助政策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与读者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一、 政府补助概述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主要分两类,一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二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的是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指的是除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的特征主要有无偿性特征和直接性特征,具体来说,政府补助的无偿性体现在它是政府无偿拨给企业的款项,政府不会因为这笔拨款而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或者影响权,企业将来也不用对此笔拨款进行偿付,这一特征与政府补助申请成功后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用途使用没有矛盾。政府补助的直接性特征指的是它是企业直接从政府部门取得的资产。

目前政府补助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四种:

①财政拨款,政府在明确规定资金用途的基础上无偿下拨给企业的款项。

②财政贴息,政府出于扶持相关企业或者地区发展的目的,在企业进行银行贷款时,对其发生的贷款利息给予补贴。

③税收返还,政府通过税收的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形式向企业返还的税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因为出口发生的增值税退税款不属于税收返还的政府补助。

④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政府无偿划拨给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天然林等资源。

二、政府补助的财务处理

1. 政府补助会计确认范围的界定

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只有同时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和收到政府补助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对该笔政府补助进行确认。其中第一个条件,即企业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是确认政府补助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具体来说,如果政府拨付给企业一笔资金专项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并且规定该笔资金只能用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一经发现企业挪用资金就会收回该笔补助。此时,企业要确认这笔政府补助必须具备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并按照规定用于该信息化建设,否则该笔资金肯定会被收回,也就不具备确认的条件。第二个条件具体来说是指企业要确保能够收到政府补助还需要完备政府补助申请手续,确保能够最终收到政府补助。

2. 政府补助会计的计量方法

在企业对政府补助进行确认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其进行会计计量,企业在进行会计计量之初要区分政府补助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如果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企业需要根据应收的金额或者收到的实际金额数进行计量;如果该笔政府补助是非货币性质的,企业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当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按照资产的名义金额进行计量。

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政府补助的具体计量时,首先要根据手头的资料将该笔政府补助区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两种。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的是企业取得的、用于构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的长期资产;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指的是除了与资产先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补助。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当在收到时确认其为递延收益,并且在资产使用寿命内进行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没有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而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收到的时候就确认为当期损益,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的做法;如果该笔资产是与损益有关的,并且用于弥补以后的费用和损失的,也应当在收到的时候确认为递延收益,在后期发生相关的费用或损失时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该笔补助用于弥补以前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可。下面就这两种形式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当前国际上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资本法,即将收到的政府补助直接贷记入股东权益;二是收益法,即将收到的政府补助在企业的某一期间或者连续几个期间分别计入损益。《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援助的揭示》(IAS20)规定,所有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都采用收益法,即凡是政府给予的补助,无论是货币性质的还是非货币性质的都不允许计入股东权益,均应作为收益计入损益。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处理的规定基本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对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在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资产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对这方面的规定内容主要是: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实际到账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等科目。如果政府补助用于构建长期资产,相关处理与企业正常进行资产构建或者研发过程是一致的,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等科目进行前期的费用收集,当项目完成时将“在建工程”或者“研发支出”结转入“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科目。在资产完工并正常使用后,要根据使用年限,将递延收益分摊至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即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之前提前出售或者报废的,需要在出售当期或报废当期将剩余递延收益一次性结转入当期损益,不再继续递延。如果政府补助用于购买无需构建可直接使用的固定资产的,企业可以直接按照自由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进行相应处理。

例1∶2005年5月,甲企业需要购置环保设备一台,按有关规定向政府申请了200万的补助。2005年6月1日,政府批准并拨付给甲企业240万的政府补助。2005年7月31日,甲企业购进该环保设备,已知该设备无需安装可立即投入使用,实际成本600万元,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2年7月,甲企业出售了状态设备,取得价款200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5年6月1日收到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递延收益 2,000,000

②2005年7月31日购进环保设备:

借:固定资产 6,0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0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购入资产,自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下个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所以甲企业自2005年8月开始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都要计提折旧并分摊递延收益。

③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50,000

贷:累计折旧 50,000

④分摊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20,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00

2012年7月出售该设备,同时将递延收益予以转销

⑤出售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1,800,000

累计折旧 4,200,000

贷:固定资产 6,000,000

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800,000

营业外收入 200,000

⑥转销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720,000

贷:营业外收入720,000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正如前面所讲,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要区分其是用于弥补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还是用于弥补以前期间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两种情况来分别处理。企业日常活动中如果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收到政府补助的,必须按应收到的金额进行计量,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者“递延收益”科目。对于不确定的政府补助诸如质量奖、名牌产品奖等企业非日常活动取得的,可以在实际收到金额时,按照实际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者“递延收益”科目。当收到的款项涉及后期费用损失的,应当予以摊销递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例2:甲公司2012年收到政府奖励给企业2011年的质量奖10万元。显然这笔款项是政府用来奖励企业2011年产品质量的,企业收到的该笔补助属于用于弥补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类型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科目即可,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营业外收入100,000

例3:甲公司属于储备粮企业,2010年实际储粮1.5亿斤,根据国家规定,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储粮每斤给予0.039元的粮食补贴,并于季度初予以支付。2010年1月10日甲公司收到政府补贴款。其账务处理如下:

①2010年甲公司确认应收的政府补贴款:借:其他应收款 5,850,000

贷:递延收益5,850,000

②收到政府补贴款:

借:银行存款5,850,000

贷:其他应收款 5,850,000

③将用于补偿2010年1月的递延收益结转至当期损益

借:递延收益 1,9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950,000

三、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

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确认政府补助计量金额;二是确认收到的政府补助哪些应当计入当期收入;三是确认当期计入的政府补助哪些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首先,关于政府补助的计量金额问题。根据《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说的货币形式企业收入主要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等。所以企业取得的货币形式的政府补助,应当根据实际收到的金额予以计量;对于非货币形式的政府补助可以参见《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企业取得的非货币形式的收入包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性资产等,其计量金额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

其次,关于确认收到的政府补助哪些应当计入当期收入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规定进行执行。而且财税[2008]151号文明确规定:企业取得的包括政府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返等的各种税收在内的财政性资金,都应当计入当年收入总和。需要注意的是其中不包括企业按规定收到的出口退税以及企业的投资款和借款。

最后,关于政府补助资金税前扣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财政拨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资金,国家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在计征所得税时可以税前扣除。《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也明确指出所谓的财政拨款是国家拨付给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款项,因此就一般性质的企业而言不属于该范围;而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资金则是由政府收取或代政府收取的资金,也不属于企业的范畴。国家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就企业而言主要指的是国务院批准的并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了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满足上述条件的这部分资金可以税前扣除。但是这部分资金最终形成的费用,或者资产后期计提的折旧,在发生时都不再允许税前扣除了。财税[2009]87号文对允许税前扣除的有专门用途的政府补助做了详细阐述和补充:补助专项用途必须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并且经国务院财政批准,对于由地方政府规定专项用途的资金不允许税前扣除。

总之,企业税务处理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对收入进行确认的,因为企业只有实际收到资金时才有纳税能力,也即企业要根据实际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进行确认计入当期收入并纳税。同时,对于一般企业而言,真正能享受到税收优惠的政府补助机会并不多,基本上收到的补助资金都属于应税收入,除了上面讲的国家规定专项用途,专款专用的资金,但是这部分资金的获得门槛是非常高的。

四、政府补助的稽点及相关建议

1. 政府补助的稽点

政府补助的稽点可以分别从财务和税务两个方面来讲。

从财务角度讲,其稽点主要包括政府补助金额是否正确计量,相关科目运用是否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专款专用资金是否按照规定专款专用、是否单独核算设立专户管理等等方面。以某企业为例,企业将收到的国务院财政、税务总局规定用于购买环保设备并经国务院财政批准的200万元政府补助计入“专项应付款”科目,而且在真正使用时将其中的100万元用于单位厂房的修缮。该企业的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首先它违背了新会计准则规定,目前的政府补助已经不允许计入“专项应付款”科目,只有企业收到的国家作为所有者以资本投入形式拨付的资金时才计入该科目,其余的政府补助除了为弥补前期发生费用或损失的损益性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外均应计入“递延收益”科目。其次它违背了政府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原则。

从税务角度讲,政府补助稽点主要是政府补助金额税前扣除的合理性。前面我们也讲了,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满足国务院批准,并且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这些条件的政府补助才允许税前扣除。仍旧以上面企业为例,如果企业在年末纳税汇缴时将收到的200万政府补助税前扣除的话,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因为企业首先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将该专项资金用于其他方面,所以,此时已经不满足政府补助税前扣除条件了。

2. 相关建议

在明白了政府补助稽点之后,我们针对稽点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①积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随着政府补助形式的多样化,政府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保证政府补助财税处理的合法化。面对不断变化的政府补助财务法规和税收法规,就要求财务人员做到吸收、掌握新法规的及时性和彻底性,多收集相关信息,关注财税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单位政府补助的正确性。此外,除了积极关注政策法规外,要密切联系相关的国务院、财政、税务等国家机构关于政府补助的最新动态,选择适当时机申请政府补助,充分利用其纳税优惠。

②合理判断专项资金是否应当税前扣除。对所有的企业而言,企业收到的专项政府补助税前扣除不见得是唯一的选择。对一些企业而言,将专项资金计入纳税收入总额获得的纳税优惠比直接税前扣除获得优惠更大一些。以西部地区新办的电力公司为例,政府财税明确规定,该类企业电力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的,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

上一篇:税收法规范文 下一篇:vpn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