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17:11:48

财税培训总结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大家好!我是来自市财务局的局长XXX,现根据我省人大财经委对《税收征管法》执法情况的检查要求,代表我市财政局对我局《税收征管法》执行落实情况作出如下汇报,请予各位委员审议:

自新《税收征管法》实施以来,在上级局和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指导下,我市财政局紧密贯彻围绕新《税收征管法》作为财务工作的主线,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征管要求,认真贯彻实施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完善相关制度,强力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财务干部队伍建设,理顺财政税收关系,使得税收征管基础逐步夯实。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一、坚持落实《税收征管法》,着力取得财务成效

自新《税收征管法》在我市进行实施开展以来,我市财务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认真落实新《税收征管法》,并全心致力于我局的各项相关财务税收业务,使得我财务局的税收征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1年5月新《税收征管法》实施以来到今年年初,我市以更新拟订和执行经开区财政发展战略XX份、中长期规划XX份;累计完成财政财务税收、政府性债务税收收入分别为XX亿元和XX亿元,年均分别递增XX%和XX%。自今年年初开始至今,全市完成财务税收总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各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XX亿元,同比减少XX%,使得我市的各项财务税收工作得到了稳定而有序的增长势头。

二、强化《征管法》落实力度,完善财务税收制度

(一)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增强税法宣传的时效性。

我财务机关高度重视《税收征管法》的学习与宣传,将其列入“普法”和“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之中。全方位、深层次的相关的《税收征管法》宣传活动,定期组织我局各级人员参加新法普法落实学习活动。在全局范围内形成学法、研法、执法的良好氛围。同时,我财务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对我局的各级执法干部和相关财务税收企业进行了相关法律和业务培训,增强了广大财务干部和相关财务企业的依法办税意识。

(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我财务机关紧密围绕新《税收征管法》展开相关财务工作。狠抓财税基础管理,严格要求财务登记,加大财税监控力度,强化征缴税收能力,确保我市范围内的财务税收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我局还坚持将财务重心下移,整合现有财务资源,合理调整财务布局,完善相关财务税收制度与依法执政政策,充实我局的基层征管力量。并与此同时,我局高度重视财税执法队伍建设与科技税收体制建设,不断完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了依法执政、制度税务的良好机制。坚持科技兴税、科技强税,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力求提高我财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三)强化执法责任,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

我局坚持强化了局内的责任分配制度,通过对内层层签订税收执法责任书,制定了相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外设立监督举报制度体系,联合局内外建立起群众举报制度等方式方法,完善了不同阶级、不同体质的责任追究体系和监督制约体系。较大层次的加大了依法财务稽查力度,并积极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联合财企普查、国政财务专项治理等整治活动,严厉整治局内不良财税作风,高效打击部分财税企业的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我财务局的相关税收秩序。

(四)优化财务服务,维护国家、财企合法权益。

自贯彻新《税收管理法》以来,我局坚定认真落实《实施细则》,努力完善税收政策,积极做好统筹协调财政事务、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程序制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等相关财务工作,仅2015年度以来就完成财政收支管XX亿元,有力维护国家财务和企业财税的合法权益。我局还完善了财税服务系统,开通了相关财政服务热线,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财务办税效率。并机一部建设服务网络区域,开设了相关财务服务专用电子邮箱,深化与各财税企业之间的联系,开展了财务政策咨询和建账辅导等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税企关系,提高了我局财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结合执行《征管法》情况,总结存在问题原因

自我局执行《税收征管法》以来,虽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贯彻落实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在近阶段的总结与分析过程中发现,我局在执行新《税收征管法》的过程中还存在有部分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法宣传还不够深入。

我局虽开展了多项税收贯彻宣传工作,但在全市的财务工作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有部分企业与相关财税人员对新《税收征管法》认识不足,不能实际落实等情况的发生。此外,我局的宣传形式和内容多局多限于一般化和常识性,帮助企业规范财务会计制度少,对相关业务人员教育培训少,未能真正进行深入解读新的税收政策从而帮助企业合理纳税。并未能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自觉学法、依法税收的良好氛围。

(二)部门配合落实制度较弱

自我局落实《税收征管法》以来,虽对局内各部门和相关财税企业部门的配合与落实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但就目前情况分析,我局部门配合工作还不够规范和畅通,社会综合治税环境需要进一步理顺和规范。

(三)对执法中的新问题处理不及时。

在推进税收征管的网络化与信息化过程中,我局部分人员对与个别新情况、新变化的反映与适应情况不够及时,出现工作中有常有依赖系统,处置问题方法机械单一的情况产生。同时,面对现行的财务管理软件,我局存在有未能及时顺应形势变化进行更新升级的问题。

三、未来贯彻实施《税收征管法》的工作打算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财税政策;财政补助;税负;预算;述评

我国对公立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并以税收优惠对其进行间接支持。自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订,《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政策依次出台,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取向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步伐正在加快前行。但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公立医院落实仍然不到位,财政资金分配缺乏统筹性、使用效率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6号)提出:“履行政府办医职责,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政策。转变政府职能,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变为行业管理,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成本核算,全面分析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成本效率和偿债能力。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本研究拟梳理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研究文献,旨在为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1公立医院相关财税政策的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亚历山大•S•普力克、阿普里尔•哈丁[1]总结了各国预算制公立医院面临的预算约束软化、缺乏成本意识、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忽视服务质量和效果、病人不满、资源闲置浪费、欺诈等类似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是由缺乏改善医院绩效的制度引发的,建议关注医院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医院治理与投融资制度创新等),对公立医院进行自主化(绩效预算和内部市场)或法人化改革,将公立医院所有权保留在公共部门,不同程度下放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使其有部分或更大剩余索取权。亚当•瓦格斯塔夫[2]总结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公立医院财税体制改革的经验,指出各国因医疗卫生系统和财税管理体制的不同,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总额、拨付标准和财务监管机制存在差异,在政府直接以财政预算形式补偿公立医院为主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既有以中央财政为主,也有以地方财政为主,或中央、地方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或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调整地区间公平,各国公立医院财政拨款方式的变革主要倾向于总额预算制;政府主导型国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市场手段,促进竞争。爱尔兰•梅根[3]总结了部分国家公立医院按绩效拨款的经验,指出按绩效拨款是公立医院引进的合同购买形式,考虑作为筹资者和监管者的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公立医院,以及作为服务接受者的病人等合同参与方的激励相容问题,以提高公立医院效率、透明度和问责为目标,在绩效合同中详细规定所需服务内容、数量、质量及其考评方法,按公立医院产出和结果结算财政补助。马肯巴赫与麦琪[4]研究了欧洲国家政府卫生预算管理制度,指出英国、意大利、挪威、波兰、瑞典等国家直接向各地区或公立医院提供财政拨款;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制定了政府卫生预算目标,将其细化到具体项目,根据绩效目标制定医院预算;大部分国家议会和中央/联邦政府参与了政府卫生预算、税收政策制定,由政府决定卫生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为控制税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部分国家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预算管理和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1.2国内研究进展

1.2.1对财政分权与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研究。陈宁姗[5]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制度的改革历程,分析了财税制度改革对政府卫生筹资的影响(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力度下降,卫生筹资中政府投入占比重下降明显,政府卫生投入地区差异较大),建议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测算,制定量化投入标准,使公立医院投入制度化,形成政府投入科学增长机制,提高对中部和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充分考虑基层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现实,适当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的额度。杨顺心[6]等采取描述性分析与相关分析法,对财政补助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地区,财政补助和公立医院财务平衡有一定关联性,财政补助与人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呈负相关关系,随着财政补助比例的加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减少、药占比下降,建议对公立医院提供适当财政补助,改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建立起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公共财政支出总比例、各级政府财力状况等因素挂钩的财政补助稳定长效机制。1.2.2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李玲[7]等就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及其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利用公共税收资金出资举办的公立医院必须体现出资人意志、承担政策性职能;政府从明确公立医院定位和管理目标、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和适宜的财务制度、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方面提供保障,除弥补公立医院成本,使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布局、资源规划和服务提供不受资本利益和创收压力的影响,引导其进行基于绩效的竞争。雷海潮[8]分析了财政补助在公立医院收入中占比越来越低、政府承担公立医院筹资责任持续下降,监管责任弱化,鼓励科室创收等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建议控制公立医院总规模和配置水平;确保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发展建设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承担起公立医院举办者职责,全面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引入绩效管理方法,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透明化管理,推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给公立医院外增推力与压力。田新雨[9]等分析了公立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与效益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缺乏绩效考核与跟踪分析等问题,建议从健全医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建立医院滚动项目库,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来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潘杰[10]对利用竞争作为政策工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增量投入不可持续,只有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才能让投入取得预期效果,理顺政府行业监管职能和出资人身份、下放经营管理权,加强管制和建立信息平台这三方面并重是以竞争作为政策工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1.2.3对公立医院税收政策的研究。刘晶晶[11]分析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及税收制度面临存在较多的不协调和模糊领域、政策规定和实际执行断层、医疗机构性质认定不够规范等问题,建议按医疗服务项目属性课税,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具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税收豁免,对医院提供的非基本医疗服务或特殊医疗服务收益按一般税收规则征税。郭云波[12]分析了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存在的税收方案、法律条文没有明确医院所得收入适用的政策,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脱节,仅将公立医院以政府指导价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税法规范范围,而未明确公立医院取得的房屋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以及特需医疗服务收入项目如何处理;税收监管方面有漏洞,医院财务人员对税法不熟悉,纳税意识不强,建议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的责权关系,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规范财务核算管理,依法纳税。陈丽云[13]对营改增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税负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营改增是当前实施的结构性减税、实现产业间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该政策的全面推开,围绕公立医院税负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实施营改增后,公立医院在流转税方面的税负水平基本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公立医院可以实现进项税额抵扣,符合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导向,应交增值税附加税的变化主要由医院应交流转税额决定,公立医院部分应税行为会因进项税额抵扣金额不足以弥补税率上升带来的税负增长而导致实际税负上升,建议医院加强税法政策宣传、进行发票使用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明确签订合同主体纳税人资格,强化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做好增值税涉税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新旧衔接。

2对国内外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研究现状的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和国外学者对公立医院相关财税政策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政府卫生预算、按绩效拨款,所用方法多为实证研究;而国内学者主要结合新医改,围绕财政分权下的政府卫生投入,公立医院财政补偿范围、水平、方式、标准,以及公立医院税收制度开展研究,并呼吁进行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现状,明确尚需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立医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课题,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立医院都非常关注。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尚未对公立医院财税政策进行系统研究。现有文献对公立财税政策的研究比较滞后、零散,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局限于强调增加财政卫生投入、建立财政补助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关联等,尚未系统分析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未清晰揭示财税体制改革与医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经费支出行为之间的关联,未深入了解公立医院对财税体制改革的认识、评价和应对措施,既难以为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又不能为公立医院微观实务操作提供指导。

3公立医院改革亟须开展相关财税政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2009〕66号)、《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国卫办财务发〔2014〕58号)、《公立医院预决算报告制度暂行规定》(国卫办财务发〔2015〕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38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社〔2015〕263号)、《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6号)等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文件都涉及财政补助、预算管理办法等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试点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补偿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后,尚有较大缺口,公立医院反映运行压力较大。公立医院政府办医责任难以有效落实,财政补助水平总体相对偏低,政府投入未完全到位,且已投入经费预算约束软化[14]。财税体制改革涉及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预决算公开、预算绩效管理、营改增、公私合作、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等大量内容,在现有文献中没有系统呈现,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从宏观层面为进一步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提供重要参考,而且可以在微观层面为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税收筹划,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有益思路。为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建议系统分析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信息公开、融资活动、支出行为和责任带来的深远影响。可供参考的让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在公立医院落实到位的政策建议包括:(1)围绕强化预算透明度和支出责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①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引导资金分配方向;②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支出绩效监控制度,跟踪经费预算执行进度;③完善公立医院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制度,衡量政府投入产出效果;④建立公立医院公私合作项目融资管理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⑤建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2)将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理念贯穿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全程:①围绕三年滚动支出规划和绩效目标,编报支出预算;②加强内部控制和绩效跟踪,确保预算执行合规有效;③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3)关注营改增后公立医院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降低税负。(4)加强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的培训宣传,营造改革良好氛围:面向全体财务人员,加强预算管理和营改增知识培训;面向医院领导、业务和归口部门,做好财税政策宣传。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建立,补偿机制的建立,取决于取消药品加成后加大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强化各级政府财政卫生投入责任落实,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投入机制;财税体制是公立医院发展建设和持续经营的重要外部环境,财税体制改革有关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支出责任的要求会对公立医院发展模式转型、运行成本控制和合理补偿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的财政投入补偿制度能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对医院未来三年重大总体收支情况进行科学预判,建立发展性支出滚动项目库,强化滚动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和指引,将绩效管理纳入预算,推动中期滚动预算,加强绩效考评,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促进医院支出结构改善和发展方式转变。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公立医院硬化预算约束,保持良性发展、运行和补偿提供参考建议。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就业促进;财税政策;措施;探索

一、财税政策促进就业的理论分析

财政政策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充分就业,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失业率升降是宏观经济的兴衰的标志,而就业率的上升必然是宏观经济回升和景气的标志。同时,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方面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财税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影响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量来促进失业问题的解决,经济学家奥肯在上世纪60年代总结出失业率的变动与税收量的变动呈现出正相关性。税收政策可以对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劳动供求结构形成影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劳动力的供给,缓解就业压力或促进就业目标的实现。

二、中国促进就业相关财税政策发展现状

(一)运用财税政策,创造就业机会

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岗位数量的供不应求,而亟需工作的人员数量还在逐渐递增,这就产生了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就业难问题,可通过相关财税政策鼓励创业等增加就业岗位,以缓解岗位缺失的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就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可以有效供给就业岗位数量的行业如服务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减免,并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二)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

对应届毕业大学生、农民工等就业大户来说,国家应加强给以就业方面的财税政策支持。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少着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实施了“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吸引着部分大学生参与其中,这对与缓解目前就业难的问题有着很好的解决作用。在进城务工的城乡劳动力方面,给予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就业政策咨询、培训补贴、保障利益等方面的的服务,以增强其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技能,以达到鼓励促进其就业的目的。

(三)财税政策帮扶就业困难人员

就业就业困难人员主要是指大龄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抚养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残疾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失去土地人员等群体,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对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民疗保险等优惠政策,客观上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

三、财税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政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与促进就业的相关财税政策,多是一些规定的简单罗列,鼓励重点模糊,缺乏引导性,主要偏向于微观层次,同时存在优惠范围过窄。主要体现在享受优惠的对象范围过窄。非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急需再就业人员被排除在再就业财税优惠政策范围之外。而且,对其余方面则不适用。同时财税政策投入到就业问题解决方面的资金相对较少,对于就业难问题解决的目的难以达到。

(二)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渗透度不足

在政策渗透方面,有关就业的财税政策的执行,多集中在城市和监管较方便的县镇。惠及农村居民的就业财税政策相对有限,而我国恰好又是农业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大量的竞争力不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突出。而且,城镇化进程中结构性失业、就业选择面狭窄等问题日益凸显,更需要国家的扶持。在政策执行的监管方面,财税政策多是一种形式,难以具体落到实务,加之由于财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一个可衡量的测评标准,难以保证政策落实实施、有效监管其政策实效,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三)政策之间良性互动缺失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政策与促进就业的政策之间良性互动缺失。主要表现为:一是较高的社会保障标准和优惠政策,促使了显性就业不如隐性就业的导向,再加上就业登记不规范、就业标准界定模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隐性就业问题较为普遍;第二,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之后,就不再领取社会最低失业保障金,以致激励作用有限,特别是对就业困难群体。甚至许多青壮年,有劳动能力的也期望成为低保对象。

(四)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再就业培训力度不够财税政策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同时还有相应的培训补贴,然而,由于多部门提供的就业服务,导致权责分工不明确,形成了多头领导的格局,部门之间间缺乏有效的主动交流,同时,政出多门,给广大群众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再就业培训方面一方面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对就业平台缺乏统一的规划,导致在对失业者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出现不规范培训、培训课程与用人单位脱节费用高等问题,没有达到真切促进就业的效果。

四、完善中国促进就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一)扩大财政就业支出,构建长效机制。

鉴于新时期中国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现实,公共财政应当继续加大就业的投入比例和规模,逐步使国家财政年均投入就业比例达到GDP的1%,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齐平。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发挥基金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构建财政对就业投入的长效机制与此同时还需健全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更多的财政资源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健全就业方面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就业的政策扶助,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创业。

(二)扩大财税优惠政策范围

增强政策的宏观引导力要加大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优惠力度,在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范围的同时既要考虑微观性,更要注重优惠政策的宏观带动力和引导力,对吸纳就业作用较大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市场领域。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能够化解就业风险。为就业者面临的生活风险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能够为促进就业、在短期内缓和就业矛盾,以实现再就业创造基础条件。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合理确定失业救济金的标准和领取条件,适当拉开社会保障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差距,防止养懒现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就业标准,建立严格的就业信息登记制度,防止出现隐形就业的现象。最后,促进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流动,从而有利于推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大对就业吸纳力强的行业和企业财税支持

为了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财税政策要与产业政策协同作用。财政可以通过减免相关税收、给以补贴、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就业弹性大的产业和行业的快速发展,以达到创造更多的持续性的长期就业岗位,吸收在就业人员的目的。同时,为了达到竞争鼓励的目的,财税政策的优惠应着重放在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够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以促进绿色就业、稳定就业,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的目的,以促进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注释:

①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税收政策研究[C].杭州: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的税收政策研究”课题研讨会,2004.

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EB/OL].中国青年网,http:///.

③马海涛,向飞丹晴.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09(5).

④刘燕斌:公共财政对就业投入情况的国际比较研究[OL].中国改革论坛.

参考文献

[1]潘广军.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研究[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

[2]J.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3).

[3]王征.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04).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基本内容

根据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我局学习调研阶段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统筹城乡一体提升群众满意度”这一学习实践活动总载体,广泛开展以“理论知识大培训、破解难题大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联动服务大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活动”。从3月中旬开始,到4月底基本结束。

二、具体安排

(一)开展理论知识大培训活动

1、领导讲学。利用周一学习夜、党课、财税论坛、科长论坛等平台,局班子成员带头作辅导报告,围绕“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什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做什么”等基本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2、集中研学。把精读原著与理论辅导、专题讨论、学习心得交流结合起来,与剖析“双服务”活动期间所掌握的正反案例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3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5次以上,其中党员及中层以上非党干部准备交流书面材料,进行交流学习心得1次。

3、专题辅导。邀请讲师团有关专家学者作“科学发展观”专题辅导报告,进一步帮助全局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从而使党员干部在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上有新进步。

4、个人自学。认真学习局关于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学习内容。要结合实际,明确自学重点,灵活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局门户网站等平台,积极参加群组讨论,提供相关资料,交流学习体会。

(二)开展破解难题大调研活动

1、确定课题。结合我县财政地税事业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照“双服务”活动梳理出来的问题和县“两代表一委员”提议案承办件,确定专项调研课题。局班子成员领衔分组课题。

2、专题调研。局班子成员按照各自确定的重点课题,分组分线带领科室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调查、上门走访、问计于民,求智于民;局班子将围绕企业主辅分离、专项资金检查、规范财政管理、税源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对影响和制约财税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出实招、出新招、出好招,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予以推进和落实;为领导科学决策服务,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部门和领导的满意。

3、撰写报告。专题调研后期,要认真梳理群众的意见建议,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围绕推进科学发展、破解重点问题,提出有见解、可操作的建议。调研报告在4月20日前上报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三)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要围绕全县学习实践活动总载体和“三破三立”(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僵化思想,树立科学发展从我做起的表率意识;破除制约*财政地税事业创新转型的体制机制,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破除影响*财政地税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树立攻坚克难的进取意识)的目标要求,紧密联系当前财政地税事业发展形势,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培育科学发展理念。

1、领导干部引领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通过带头作专题学习报告,谈蹲点体会等形式,局机关领导干部要在本系统内和一定范围内,带头作学习辅导报告等。通过领导带头谈,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凝聚科学发展共识。

2、研讨交流专题谈。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使财政地税系统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努力解决好财政地税事业“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财税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围绕科学发展目标要求,重点围绕企业主辅分离、专项资金检查、规范财政管理、税源管理等方面重点工作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讨论交流,探讨财税部门服务科学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科学发展大家谈。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局门户网站、等媒介,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征集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查找财税部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听取各方建议,总结提炼有利于推进财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新观点、新经验、新做法。组织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作贡献”主题征文和“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

(四)开展联动服务大落实活动(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

1、深化“城乡党组织心连心”活动。开展“财风税雨惠民”专项活动,对“双服务”活动中农村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与财税职能相关的突出问题,按照城乡统筹和“组织共建、思路共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农村开展共建帮扶活动。

2、开展“服务企业回头看”活动。开展“财税人在行动”专项活动,对“双服务”活动期间企业反映的问题,凡是涉及本部门工作职责的,逐项予以认真研究解决。对于可以在近期解决的,要提出明确的具体步骤、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对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要列出大体的进度表;对于需县里或上级部门、相关部门协调帮助才能解决的,要提出意见建议;对因政策规定或其他条件限制确实无法解决的,要落实人员向相关企业做好解释工作。

3、开展“重点项目攻坚”活动。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分工,选择确定一个影响和制约分管工作科学发展的课题进行研究破解。

三、工作要求

做好学习调研阶段工作对于确保整个活动高质量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各党支部、科室(下属各单位)务必要把开展好“四大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周密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方面要紧密配合,确保各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

2、狠抓工作落实。在整个学习调研阶段,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自觉接受县指导检查组的督查、群众监督;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予以推进和落实,保证学习调研的质量和成效。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财税政策;思路;对策

中图分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财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国家使用财税政策主要的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稳定增长。可见财税政策与就业之间具有较大关系,它作为我国干预经济中的主要政策工具,不仅能为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面对的就业问题较为复杂。主要存在的原因包括两方面,其一,由于我国人口每年都会增加,并给就业增加了更多压力。同时,大量的下岗人数不断增加,一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从而导致劳动力出现更多的闲置状态。其二,我国在长期发展中,都是以经济总量扩张方式,在发展劳动型密集产业中并没有遵循一定原理,从而导致由于自身资本不足制约着经济的积极发展。所以,在我国改革开放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发生较大改变。另外,经过预测,从2005年-2020年,我国年均人口将增量在800-1000万人之间,劳动力供需总量存在巨大缺口,并不断呈现扩大的趋势,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也未能实现同步。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产生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面对较为严峻性。根据国际劳务组织相关数据的分析,我国也面对较为严峻现象,根据相关报告显示,从过去五年对公报数据的显示和分析,我国目前的就业人数大约为7.6亿人,其中,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2.8亿人、参与城镇职工医保人员为2.5亿人。而且,受金融海啸的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不断降低,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逐渐恶化。导致这些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的人员不断增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城市工业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地位不断下降,甚至有一些企业出现经济萧条等,从而导致一些农民失去工作。其二,大学生在就业中面对较大困难,从而引起了社会的不稳定现象。其三,在对地域变化上,沿海地区受经济冲击比较大,对于一些中小企业,不仅倒闭了更多厂家,也造成了严重的失业状况。

三、财税政策促进就业中产生的问题

1.制约财税政策效应的发挥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执行的主要战略制约着财税就业政策的积极发展。我国对资本密集型投资形成更多依赖。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就业能力也不断下降。因为财税政策在积极开展以及运行下,都是以国家的总体战略确定并开展的,从而导致财税政策在就业方向上形成较大制约。在表面上看,没有系统的就业财税政策体系,执行的政策引导性不够,无论是制度的设立还是财税政策的形成都不能提高其就业能力。

2.财税支出对就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财政对就业支持上没有充足的力度,特别在人力资源的投资上不够充足。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情况上看,各个财政在就业支出上占有较大比重,而我国财政对就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明显,在支出上相对于发达国家都比较低。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劳动素质比较低,不仅在基础教育上没有得到充足的投入,也没有重视就业培训问题,面对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无法满足当前产业的积极发展,也增加了失业效率。

3.优惠政策不够完善

财税优惠政策建立的不够完善,在执行过程中降低其力度。当前的就业优惠政策中,主要针对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城乡的待就业人口。但这种税收优惠政策在长期发展中将失去稳定性,不仅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少,申报的手续较为复杂,还影响了政策的有利执行[1]。

4.转型时期的制度

在转型时期,制度的存在降低了财税政策在就业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受劳动力市场上的地区性分割状况,不仅降低了劳动力的自由性,还使一些弱势群体失去了就业的就会。而且,由于信息市场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求职人员没有获得充分的信息。其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形成,失业统计制度还未建立,对失业的情况不仅无法达到掌握的准确性,更不能真实的反应出市场上的变化,从而使财税政策出现一定的负面效应。

5.政府的干预

政府的干预使就业市场机制难以形成,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解决就业问题,政府应积极扩大公共开支,并对资本密集型设施、公共事业以及各个领域增加更多投入,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促进新的就业机会形成。而且,随着就业吸纳能力的不断下降,过度的干预公共投资还有可能影响资源、设置的优化配置。

6.政府“政绩化”现象

财税在支持就业方向上,存在的“政绩化”现象更为明显,由于对政绩的分析,将其利用政治手段来实现,从而导致就业岗位无法与政府自身结合起来。如:购买公益性岗位,基于财政政策,不仅没有考虑长期发展效应,还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从而降低其执行效率。

四、促进就业的财税对策

1.一个思想的转变

为了实现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就要将就业放在首位。但我国在发展中,将经济增长作为首位,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失衡现象。针对与此,我国要从根本上发挥其就业作用,根据自身体现的优势,要优化传统思维以及工业化发展,并保证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当前发展上看,其一,要制定事前防范政策以及劳动力就业政策,并确立好公共财政与就业投入的规模与比例,以保证我国在财政支出上能与发达国家相同。而且,还要将投资与就业相互联系起来,促进经济增长目标与就业目标的形成。其二,要改变投资地位,将财政投资职能转为社会服务型发展方向,根据财政政策以及成本的积极调整增加更多的就业渠道。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转变,还要对安置的对象执行优惠政策,以促进产业化结构升级[2]。

2.两个难点的化解

优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根据财政政策,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基层工作、大中小型企业中工作去。而且,还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创业、并了解财税优惠政策,以增强优惠政策的可行性。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变革,对教育学科进行合理设置,以使大学生的自身技能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减少结构性失业现象。改变农民工的就业方向,因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转变,农民工在就业中面对较大压力,所以,应对其加以重视。其中,根据财税政策,加大各种基础设施的积极建设,并为农民工吸引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进农村金融组织的积极改革,并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还可以推进城市进程,并为农民工扩大更多的就业空间。可以积极促进工业化生产,打破季节性限制,为农民劳动力提供更稳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现实中的就业压力。

3.三套体系的完善

体系的完善主要从三方面完成,其一,促进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完善。利用财税政策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使劳动力能够自由发展,这样才能在市场中实现自主创业的结合发展。期间,可以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并为劳动者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与技能培训,并根据相关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以防止结构性失业现象的存在[3]。其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主要建设防火墙、安全网,以保证社会层次得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预算的完善,为了促进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的平衡性,就要保证资金的规范运行,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其三,加强财税优惠体系的完善性,根据不同时期的优惠政策,制定出统一、规范的优惠政策体系,并保证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性,以保证中小企业在不断进与发展中形成有利的环境。

4.重点的突出

将中小企业作为重点,因为中小企业与我国的就业水平存在较大关系,所以,应在财税政策上加强中小企业的建设发展,能够使中小企业在较为有利的环境中健康进步。重视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增加更多的岗位。重视一些非正规就业,根据税政政策具有的导向性,应鼓励人们发挥其自主创业意识,并加大其培训力度,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重视教育发展,其中,可以加大公共财政教育力度,以提高财政教育经费。还要充分发挥其税收政策,并根据企业与个人在教育上的投资方式,p少所得税,以保证个人、企业充分得以发挥。

五、总结

根据以上相关讨论的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面对较为复杂的状态,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发展领域成为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为了完成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扩大就业更需要受到重视,财税政策对促进就业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利用好财税政策工具,不仅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还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积极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永平.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财税政策的建议[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43):19.

[2]方明.浅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财税政策的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2,19(5):332.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一、上半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今年上半年*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林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抓住发展这个中心环节,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保稳定,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前完成财税任务“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实现全年的经济工作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一)经济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财税收入稳步增长。*镇立足培植财源建设,开源节流,着力壮大镇域经济实力。*镇20*年度财税收入任务是1969万元,其中:国税976万元,地税1020万元。截止5月30日,共完成财税收入1*5.04万元,占年任务的54%,其中:国税完成501.74万元,占年任务的51%;地税完成583.3万元,占年任务的57%。固定资产投资任务4800万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7万元,全镇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势头良好,为完成20*年度的财税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争取今年实现财税收入达2000万元大关。

二是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50元。今年增收的主要渠道:一是外出务工人员比上年增加230人,预计增收120万元,人均增收127元;二是项目建设增收,重点是村级公路、小农水及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收入人均可增收80元;三是建筑建材及第三产业,人均增收50元;四是种植业、养殖业和版块基地收入,人均可增加100元;五是政策性收入人均增收20元。依此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增加380元。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组建了项目建设工作专班,*镇主要领导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狠抓招商引资,积极争取部门扶持,举全镇之力,以村级路网建设为重点,狠抓村级公路、农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结合本镇实际,以村级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八角庙村土地整理项目通过验收,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在龙沟村落户,沼气建设项目有序开展,安全饮水项目全部启动(其中“盘八”供水项目竣工,*安全饮水项目正在建设中),积极为*水厂建设项目搞好服务协调工作。全长8公里的清泉村环北公路已完成,八角庙公办民助小农水建设示范项目竣工(其中喷灌100亩、漫灌600亩)。其余村原有村级公路煞尾工程正待组织专项验收。

二是今年新建沼气池任务200口,主要建设地点定在*村。截止5月31日已完成75口,在建22口,规划任务已到户,年底可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村和八角庙村的“百镇千村”试点建设加快。投资2300万元的林晖公司厂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可望在8月份实现运营。八角庙、麻湾、盘水烟叶种植面积达530亩,并兴建烤烟房27个,加工厂房储备仓库1个,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发展版块基地540亩,蔬菜基地2420亩、核桃基地1200亩、板栗基地11500亩、药材基地270亩,成为*镇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产业调整步伐加快

我们结合*镇实际,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采取“典型引路、整体推动”的发展战略,立足打工经济、狠抓养殖业种植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蔬菜基地建设有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全镇的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420亩。其中,红花朵村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八角庙、盘水、堂房村反季节蔬菜达760亩,这些蔬菜除销往周边地区外,在*市场也占有很大份额。基本形成了蔬菜种植产业化。

二是版块基地建设有新跨越。我们以版块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取得明显成效。如:*村、盘水村重点发展养殖业,红花朵村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堂房村以发展建筑建材和第三产业为主,麻湾村以种植中药材和发展干果为主,八角庙重点发展烟叶、蔬菜,清泉、盘水村重点发展种植业,龙沟村以万头牲猪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版块基地新格局初步形成。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业服务外包;财税政策;行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32-02

一、我国金融业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BPO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内需市场发展迅速,2006―2008年的增长率超过了20%,截至2008年底,BPO服务外包行业已经发展为一个约23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其中,作为中国BPO服务外包的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BPO服务外包(以下简称金融业服务外包)占整体BPO服务外包市场约20%的份额。2006年中国金融业BPO市场规模为33亿元人民币;2007年为3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8年,已达到48亿元人民币。2006―2008年,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1%左右。

目前,中国的金融业服务外包市场还处于成长初期,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总体规模还很小。IDC的《中国BPO服务外包市场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48亿人民币,而同期美国的市场规模为97亿美元。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及美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的7.4%。此外,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的成熟度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一)业务种类

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品种较少,仍然以基本的后台处理业务为主(如业务录入),而成熟市场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则早已超越了初期数据录入的阶段,已经将大部分职能型业务,如财务、人事、采购等,和行业性业务共同进行外包。同时,一些金融机构将相对比较高端的前台业务,如金融市场的研究和数据逐渐剥离,也已开始进行外包。

(二)业务深度

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多采用单点或局部业务外包,大多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且重复性强的特征,目前,对于较为复杂或涵盖环节较多的流程外包开拓和参与的不多。与此相比,成熟市场金融机构的发包已经以整体流程为主,而且外包服务提供上通常具有很强的业务流程的咨询能力和IT系统实施能力。

(三)发包方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

中国金融机构客户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价值定位主要在短期“补缺”方面,特别是短期的人力和技能等资源的提供,而较少通过与外包服务提供商合作来实现流程优化、创新业务能力及改善运营模式等长期持续发展和战略性价值为目标。然而,国际上许多较早进行外包的金融机构,已经把优质外包服务提供商定位为其全球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如AVIVA和WNS),将外包服务提供商纳入其全球运营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规划并不断优化其全球运营服务网络。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机构的服务外包业务的层次和水平同国际上这些金融机构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中国金融机构流程改造、后台集中工作的稳步推进,其外包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鉴于日益激烈的金融行业竞争,企业对借助外包提高效率、减低成本的要求会更加迫切。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为了支撑业务快速成长,弥补自身能力短期内的不足,也需要借助许多外包之力。未来中国金融业服务外包,作为服务外包内需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很大的成长潜力。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行业服务外包支出进展占整体金融业运营支出的0.53%,而同期美国金融行业服务外包支出占到了其运营支出的1.86%,相比之下,中国还具备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二、我国政府对金融业服务外包的现有财税扶持政策

政府扶持对于金融企业和金融外包提供商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政府扶持包括了很多方面,如税收、人才培训、政策监管、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重视程度等多方面。我国自2006年开始,陆续推出了“千百十工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专项基金等扶持外包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中央颁布的服务外包财税扶持政策

1.财政政策

对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一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不超过4500元/人的补贴,经定向培训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对企业定额补贴500元/人。取得示范城市称号未享受财政资金支持的服务外包承接地予以500万元定额支持;专项用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培训服务平台所需设备购置及运营费用。对企业取得相关认证及认证的系列维护、升级给予支持,每个企业每年最多可申报3个认证项目,每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

2.税收政策

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对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示范城市实施的服务外包财税扶持政策

2009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将北京、天津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在税收、劳动用工、人员培训、人才引进等各方面提出了优惠措施。而政策颁布之后,各个城市又在税收、招商、奖励等各方面提出更优惠的、更吸引人的政策。

1.财政政策

大多数示范城市对于培训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对劳动者参加培训予以补贴;同时,地方财政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创建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技术支撑平台、联合攻关、技术联盟活动,如天津市给予相当资金的支持;对服务外包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给予资金奖励,如佛山市对取得金融创新的机构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部分城市对园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便利和具体的服务,如佛山市、昆山市、天津市等对房租予以补贴,对人才引进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解决户籍问题。

2.税收政策

对园区内实缴的五税留成部分进行部分或者全额奖励,如:天津市、昆山市前五年全额奖励,杭州市服务外包大于100万美元的企业的增值税留成部分全部返还;园区内的营业税进行全面或者减半,如大连市增值税即征即退或者部分退还;高层个人所得税按比例返还个人所得税,如昆山市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0%―50%奖励。

三、对我国政府现有财税扶持政策的评价

中央和各城市采取的各项积极发展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金融服务业外包的迅速发展,仅2010年的前五个月,全国就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 105家,新增从业人员18.2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达12.4万人;全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54.97亿美元,同比增长139.2%。但这些支持政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各示范城市各自为政,优惠政策纷多繁杂,优惠补贴力度过大,缺乏针对金融业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四、我国金融业服务外包的财税扶持政策建议

(一)确定财税扶持政策的原则

1.细化中央,边缘地方

现有的财税扶持政策主要分两部分:中央简洁宽泛的政策和地方城市繁杂的政策。这种政策形式往往会由于地区间经济资源的争夺导致政府利益受到损害,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因此,在制定扶持政策时应当遵循“细化中央,边缘地方”的原则,即中央政府有关政府部门就资金支持和税收等主体部分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而地方政府则制定边缘化更具有地方发展优势的政策,发挥地方财政的职能。

2.适度原则

2010年6月15日,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在会议上指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我国的金融业服务外包较其他外包发展较晚,但根据行业发展生命理论也可判断,中国的金融业服务外包也至少处于成长期的初期。行业处于成长期时,政府就不需再大幅度,甚至另付出的扶持产业发展,应当采取适度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保证金融业服务外包平稳健康发展。

(二)财税政策建议

1.财政政策

(1)金融业服务外包作为金融业的外延服务项目,具有金融行业的特点:高风险、客户保密等。为了给金融业服务外包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客户资料保密的行业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法是中央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的重点,财政应当给予这些方面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地方对企业用地租房的支持,应当取消补贴,提供稍低于市场的价格。

(3)由于金融业服务外包企业是高风险企业,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把握给予信贷资金的规模;同时,筛选金融业服务外包企业,对信誉良好、营业稳定的企业从事风险投资服务可予以担保。

2.税收政策

(1)规范所得税的征收。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远远低于一般企业的25%,该优惠税率较合适。示范城市内有将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变相全部或部分退换的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利益,中央应当取消;同时取消示范城市对个人所得税的返还;企业将利润留在园区,或者尽行技术业务开拓,经认定后,应当予以税收优惠。

(2)营业税全免。相比较其他行业的服务外包企业,金融业的服务外包企业其税收负担中,营业税的比重是最重的,现有规定中,仅提出对离岸服务营业税全免,实际上,国内的金融外包需求潜力巨大,为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央应将规定中“离岸”去掉,即企业的营业税全免,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可采取两免两减半。

(3)中央应当继续对中介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免税的优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用抵扣力度应当加强,由8%上升至10%,以提高金融业服务外包企业员工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詹政,王铁山.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格局与策略[J].商业研究,2009,(2).

[2] 徐海慧.中印将成金融服务外包全球中心[N].国际金融报,2006-07-03.

[3] 王其.承接金融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5).

[4] 张小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J].商业时代,2007,(31).

[5] 花桥金融研究中心.中国金融业服务外包报告[R].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6] 李元旭,吴晨.银行业务外包问题初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12).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年财税工作,分析研判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财税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全面总结,客观评价,正确把握财税发展的重心和方向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3.8亿元,增长17.2%;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3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3亿元,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1元,分别增长18%和18.5%。财政税收作为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反映,也实现了新的增长。总体上看,财税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绩:

(一)增收速度持续加快。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9.33亿元,增长30.95%;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4.27亿元,增长40.4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1.24亿元,非税收入3.03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上年。乡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10个乡镇完成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幅达31%。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集中反映了全市调结构、促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财税部门和各地齐抓共管、聚财增收的成效。

(二)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年,全市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3.3亿元,比上年增加3.8亿元,增长4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7.2亿元。对上争取资金占全年收入总额的48.2%,接近于全年一般预算收入。财政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自觉履责,敢争敢要,为我市争取了大量发展和建设资金。

(三)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全市投入6.15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投放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通过落实政策向企业减税让利1.32亿元。二是有力支持了农业农村建设。全市整合投入3735万元推进高效标准茶园建设,投入3092万元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落实财政资金798万元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兑现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83万元,发放涉农补贴资金2094万元。三是有力保障了重点支出需求。全市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9.53%和1.95%;农业、政法、计划生育等其他法定支出也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住房保障投入。

(四)财政改革纵深推进。财税部门探索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初步形成绩效目标管理、运行跟踪监控、评价实施管理、反馈应用管理四位一体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劳动就业培训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税建立完善了税源专业化团队管理、分局内部分岗管理和纳税人分类管理、专班评估、分局评估的专业化管理机制。地税探索建立了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三化”一体的行业税收管理新模式。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运行,我市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算帐和综合改革的做法在全省财政系统得到推广。市乡两级财政监督网络初步建成,政府采购领域不断延伸,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实行全面公开,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五)财政服务全面延伸。财税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财政“三制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国税业务衔接督办制、纳税服务风险预警制和纳税服务承诺制等服务制度不断完善;地税“前台受理、内部流转、一窗出件”的标准化办税服务模式高效运行。财税职能服务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通过企业效益月报表为全市企业把脉问诊,并积极为企业协调争取出口退税政策;国税对纳税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重点行业建立纳税服务手册,对小规模纳税人开展财务集中培训,偏远个体户实行上门服务;地税深入开展“大企业直通车”活动,建立定期走访和回访制度,并对网吧、旅店等服务行业实行公开评税。

总结年财税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广大财税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积极作为的结果,也是全市各地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财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关心财税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财税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税收结构不合理。年,国税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9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9%,国税一般预算收入对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贡献率偏小,国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于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32.01个百分点。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集中在地税收入和非税收入上,主流税种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税收入库不均衡。从分月情况来看,财政总收入从元月份的同比增长51.13%,逐渐回落到年末的30.95%,最低值9月份达21.09%,财政总收入起伏回落较大,税收不是均衡入库。三是税源增长不持续。一次性税收所占比重较高,一次性税收占全市入库税收总额达60%以上,税收实现科学征收、应收尽收仍有差距。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要着眼大局,审时度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财税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做好财税工作,首先必须认清大局,尤其要看清当前的宏观发展形势,深入洞悉财政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认真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从全省发展态势来看,我们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今年元月我市财政收入没有“开门红”,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19.05%、一般预算收入仅增长1.27%。2月全市财政收入虽有所好转,但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度掉档。1-2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47亿元,占年度考核目标的12.86%,掉进度3.8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75亿元,占年度考核目标的13.74%,掉进度2.9个百分点。二是增速低缓。今年1-2月,我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11.63%和37.99%,财政总收入增幅较全省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较昌平均增幅低13.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虽然高于全省和昌平均增幅,但还是处于较低水平,2月全省有10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在100%以上,增幅最高的武穴市达205%。大冶、夷陵、枝江、当阳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我市。三是排位靠后。1-2月,我市财政总收入排名全省第12位、昌第3位,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全省第8位、昌第2位。夷陵区和大冶市财政总收入分别位列全省第2位和第3位,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6位;枝江市财政总收入已超过我市,排名昌第2位。可以说,我们的压力前所未有,而我们提出要在2013年冲进全国百强。全国百强评比的各项指标均以上一年度的数据为基础,也就是说2012年的发展成果将直接决定我们是否能在2013年冲进全国百强。一般预算收入是全国百强县市评比的一项硬指标,从当前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比较,20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目标是跨入百强方阵的铁门槛。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稍有疏忽,便会错失发展良机,便会与全国百强失之交臂。今年的财税工作必须放在挺进全国百强这个大局下来谋划、来部署、来推动。

从财税工作自身来看,我们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一是税收减收因素增多,财政增收压力加大。首先,中央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以及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开发,限制房地产业发展,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市财政收入产生减收影响;其次,我市当前正处于财源培育期,财政对企业的支持投入较多,企业对财政的反哺作用还未显现,近年来的新建项目大部分还处于免税减税期,税收贡献率还比较有限,新的税收增长点和骨干税源还处于成长期;另外,我市去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基数较高,今年财政收入要保持较高增幅,难度加大。二是刚性支出不断攀高,财政保障任务艰巨。从支出上来看,今年保民生、促发展、抓改革的任务繁重,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法定支出刚性增长、上级资金配套落实等全部需要财政提供保障,2012年全市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将接近15亿元,占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超过70%;兑现企业优惠政策等相关投入也将达6个亿,增支约1.5亿元。另外,一级路、国通、地方债等项目还本付息今年将集中进入高峰期,债务风险集中凸现,偿债压力巨大。三是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财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财税部门虽然在提升财政管理和税收征管水平上做了较多的有益探索,但还是同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绩效亟待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总体上较为粗放,绩效评价体系应用没有全面推开;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资金监管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财税科学化、精细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困难和不足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将十分艰巨。

从各方面有利因素来看,我们要坚定信心不动摇。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今年国家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积极扩大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负担;财政支出将重点向基层、农村、困难群众等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倾斜;财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今年2月24日,央行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次性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国家适量放松货币信贷的趋势明显。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将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利于我们对上争取。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县域发展排头兵,激励大冶、等率先冲刺全国百强。”这项决策部署将给我市带来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利于我们更大程度地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最近,省政协对我市冲刺全国百强作了专题调研,积极为我们冲刺百强出谋划策,省里还有其他很多部门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同时,我们已请求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昌市直部门也正在拟定具体方案,省、昌市的支持帮助给我们增添了发展底气。三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干劲很好地展示了我们必胜的信心。1-2月我市已确定招商引资项目68个,协议总投资15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130.5%。新增项目、方园光伏产业园二期项目、中船重工工业园项目等建设如火如荼,各乡镇招商引资也来势较好,目前全市还有52个项目等待落地。

总的来看,今年我们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各地各部门尤其是财税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推动财税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要突出重点,奋力攻坚,扎实做好财税各项工作

2012年是我市全力以赴冲刺全国百强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对冲百强、促转型、调结构、增财源、惠民生都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加快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紧紧围绕转型主线,着力培植壮大财源。一是要推进产业升级。要加大技术改造、名优产品等奖励力度,落实好增值税转型、高新技术优惠、贷款贴息等财税政策,支持传统工业改造升级,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4511”企业培优壮强亿元工程实施;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集中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要迅速启动陆城中小企业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高坝洲高端装备制造园建设,采取先征后转的方式,加快设施配套,尽快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二是要促进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支持小城镇、中心村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力加强园区建设,把各类工业园区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的主阵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产业集聚引导激励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重点产业加速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利用效率和投资强度,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聚集区。要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各乡镇要抓住当前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因地制,突出特色,确定主攻方向,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高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三是要实现多元投入。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在全省财政税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体制下,跑部进钱至关重要,既要勤跑又要善跑”。今后我们对市直部门“向上跑”要进行考核,既要加大跑的力度又要提高跑的水平和效果。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等有利机遇,全力争取中央、省级投资,并保持投资一定规模增长。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引进和新上一批有利于加快转型,有利于财税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强化资源整合,按照优化配置、集约投放、高效利用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国有资源、政府资产、财政资金,实现资源向资产、资产向资金的转化。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扶持手段,采取财政贴息、奖励、参股、提供“过桥资金”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吸纳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转型发展,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财源格局。

(二)牢牢把握增收节支主题,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要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纵横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征收工作合力。国税、地税要加强协作,大力推进共享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互相委托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加强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纳税。二是要完善收入征管机制。要围绕提高收入征管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机制。首先要完善护税协税机制,税收征收人人有责,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干部职工都有护税协税的职责,企业也要照章纳税。今年我们将启动税务稽查机制,采取从外地聘请中介机构等形式,加大企业税收稽查力度,并与部门、单位的工作经费挂钩,定期算账兑现。既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又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地方小税的税收征管,促进依法治税管费,确保应收尽收。同时,要坚决防止越权减免税,严禁虚收空转,不收过头税,进一步提升收入征管质量。三是要加大支出管控力度。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确保支出“用得对”。要提高财政分配的科学性,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和管理,逐项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厉行节约,确保支出“用得省”。当前我们正是爬坡过坎时期,尤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先斩后奏、超预算花钱的现象。同时,要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对必须安排的支出,尤其是用于支持发展的生产性资金,要尽量早安排、早下达、早见效。

(三)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方向,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按照“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要求,推动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二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切实增加预算内教育投入,努力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确保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上级规定要求;要合理安排各项教育支出,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各类助学金标准,扩大学生受益面;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尽快改变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三是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高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年人均不低于240元,进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施以奖代补加快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四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农保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救济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和优抚救济对象补助标准,建立残疾人、孤儿、孤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要支持扩大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和全民创业帮扶力度,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五是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要积极对上争取,落实建设配套资金,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投入,扎实推进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

(四)不断创新财税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科学跨越发展。一是要完善财税激励机制。围绕充分调动各地聚财增收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财税收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快财政管理体制和招商引资机制改革,通过提高乡镇收入分成等办法更大程度激励乡镇发展,要适度下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制定权和决策权。同时,各地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增值税转型以及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等税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落实各项财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二是要完善财税约束机制。促进跨越发展,既要完善奖补政策,强化正向激励,也要健全约束机制,硬化责任约束。各地要牢固树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发展导向,防止盲目发展。要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认真执行政府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将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和其他投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并坚持关口前移,严格实行预评审制度。要建立支出绩效考评机制,强化支出绩效考核,并把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切实解决干事不计成本、花钱不讲效益的问题。要健全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事前评审、事中监督、事后审计,严格纠正挥霍浪费和低效使用财政资金问题,树立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良好风气。三是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要结合国家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市乡两级政府间收入范围,构建“科学发展成效越大、地方留成就越多”的财力分配格局。要切实提高乡镇自身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全面消除乡镇基本财力缺口。进一步鼓励乡镇发展飞地经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结算办法,明确项目引进乡镇和项目所在乡镇之间财力分成办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住一切有利机遇,切实研究好、利用好上级政策,算清账、算透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科学合理安排支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科学发展能力。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141

1引言

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可以说贯穿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当中,也存在于企业经营的很多方面,从电力企业的招投标、市场销售到企业的资本运行,都有着财税筹划的身影。电力企业往往都具有庞大的业务和经营资本,因此必须把财税筹划贯穿到企业财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除此以外,财税筹划还必须要在法律法规之下进行,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财税筹划能够为企业节约很多方面的资金,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2电力企业财税筹划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21领导层对财税筹划工作不够重视

虽然说财税筹划工作在庞大的电力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往往对其认识程度不够,也就不重视财税筹划工作。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领导层只注重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建设,不关心一些其他的筹划管理,这也与电力企业的半封闭管理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关系。甚至一些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出现了要对财税工作做具体筹划,但是却被领导层否定的荒唐情况。这些问题都体现了领导层对财税筹划工作的不够重视,而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电力企业中,可以说领导层的重视是一件工作能够做好的基本保障,这也就是问题的一大根源。

22财税政策和企业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的财税政策中,一些对电力企业非常重要的政策没有很清晰的界定和标准,这就会导致电力企业出现“主观理解”的问题,在进行了一定的财税筹划工作后发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相异,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出现问题。除以之外,不同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要求,都需要当地的电力企业去不断熟悉。从电力企业的财税制度上来说,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相关部门没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财税筹划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规范。

23财税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人员欠缺培训

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筹划工作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方法为主,其信息化程度较低,在实际的办公中甚至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仅仅依靠财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简单判断就做出决定。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还不是很熟练,或者很多财税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专职的财税工作人员很少。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财税工作人员事务繁多,跑税务局、加班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不能够专心投入财税工作,更没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财税方面的工作。

3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相关管理路径

31增强对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正确应对财税风险

电力企业要做好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国家的相关要求、规范做充分了解。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近些年已经进行了“营改增”等多种税务、税制改革,其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相关财税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和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对新税制、税务情况做到一清二楚,尽快改变在以往财税制度下的财税管理方式。展开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增强电力企业的财税风险意识,做好应对财税风险的相关工作。在国家实行新财税政策的大背景下,对先行的企业财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更新,有序地开展新工作。要统筹好设计财税方面和资金方面上的各种经营业务,加强对企业现有财税制度的研究,保证企业的财税工作符合当前财税政策和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发挥好财税工作的监督作用,监督财税工作的进行和国家专项财政资金专款专用,保证电力企业的纳税工作。

第二,制定完善的电力企业财税相关工作流程。很多电力企业的财税工作中都缺乏细则化的规范,首先就要明确国家专项财政拨款的各方面运行,从申报到具体专款专用都要有一整套工作流程,并且要在这其中起到监管的作用。同时,要把企业的财政相关预算、财政资金使用、财务核查等建立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在整合资源下进行财税工作。同时,要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新税法的相关要求,对企业实际的财税业务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建设,做好财税风险的应对,保证企业财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加强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笔者在上文中也提到,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财税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情况下,对很多部门的信息和财税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形成一套应对的工作体系,财税工作很难把很多杂项综合在一起。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电力企业财税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定期对工作进行汇总存档和总结。在财税工作人员方面,要减少兼职人员的存在,专门聘用专职财税工作人员,并且要求财税工作队伍定期召开财税工作研究会,进行具体的财税管理研究。

32创新财税工作方法,增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

电力企业作为财税大户,一定要对政府的财税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税务部门的征收重点方面、查处多发方面做好自我核查,保证税务上缴无遗漏。在这其中,我们还要对税收稽查过程做充分的了解,找出企业自身财税方面与税务部门要求不吻合的方面,建立专门的交流工作组,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解决相关争议问题。除此以外,还要对政府的各方面财税政策拿捏到位,通过正确的理解来进行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在这其中,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要对国家优惠财税政策大力争取。我们要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符合国家优惠财税政策的经营方向和相关业务,积极与地方税务部门沟通,争取得到国家的相关支持。第二是要得到当地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出台大的财税政策后,地方也会有相应举措,一定要争取地方相关政策的支持。

4结论

在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下,加强电力企业的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要不断完善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的管理工作,寻找财税管理新思路和新路径,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辉,薄会东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

[2]於亚洲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及财税政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唐瑞娟,黄永忠财税激励政策: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推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

[4]聂新伟,余熙国内外支持绿色电力发展财税政策体系比较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6(4)

[5]张奋环,彭晓艳企业财税信息化管理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11)

财税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以及《中共*市*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区委[2009]27号)、《关于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区委[2009]28号)精神,结合财税工作实际,现就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行动年”,以“五型”机关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以“六路进财”为切入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落实区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工业强区”、“服务业大区”、“文化名区”、“环境立区”、“民主民生”六大战略,加快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提供坚强保证。

二、目标要求

财税部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部门之一,依法承担着“聚财、理财、用财”的重要职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财税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隐含着巨大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奋发有为、克难攻坚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高昂的士气迎接并战胜各类挑战,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这就需要我们始终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税工作大局,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实现“五个新”:

一是思想认识有新提高。思想引领行动,行动源于思想。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财税党员干部的头脑;充分发挥财税部门在科学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引向深入;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教育引导财税党员干部增强党性、改进作风,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应对挑战,对于更好地克服经济发展困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才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局、起好步、出成果、见成效。

二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终是要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本领,积极寻求好的办法,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要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财税工作思路和做法,在大力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积极涵养税源财源上找办法;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找办法;在积极探索体制创新,不断深化财税改革上找办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改革创新有新思路。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财税工作就是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会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税工作,把握财税规律,拓宽治税理财思路,正确认识和处理财税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税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紧紧围绕财税各项改革举措,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大胆突破,着力为创新探索新路。

四是管理工作有新突破。财税是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财税管理工作又是千头万绪。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更新观念,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从而进一步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财税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工作作风的大转变,服务水平的大提升,工作质效的大提高。

五是财税队伍有新气象。从效能建设到先进性教育、作风建设、创建学习型机关,再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有所改变,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以人为本”抓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全面提升素质,深入调查研究,扎实工作作风,切实优化服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长远和全局观念,不搞政绩工程、不搞短期行为、不求轰动效应,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义,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通过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工作更加热情,形象更加良好,业绩更加突出。

三、方法步骤

根据区委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要求,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将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的8月基本结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一)第一阶段:学习调研(4月底前基本完成)

1.召开动员大会。3月下旬,局党委召开学习实践活动的动员大会,局党委书记、局长姚文华作动员讲话,宣传发动在财税系统内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2.组织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省委十二届、市委十届和区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决定。学习《科学发展观百问》、《*区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事例》、项目管理与项目建设业务知识等。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学习形式采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参加不少于3次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要参加区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党员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作学习报告。组织中层以上党员干部要参加一次科学发展观理论测试。

3.深入调查研究。要结合当前财税工作实际,围绕实践载体,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调研课题,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课题组负责人要根据全年调研课题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带队开展调研,带头征求意见,带头关注民生,带头关心企业,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

4.继续解放思想。召开深化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研讨会,进一步巩固提升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成果,对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再认识、再提高,理出科学发展思路,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6月底前基本完成)

1.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建议。通过征求意见,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税企和谐关系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前,领导班子成员要撰写好发言材料。通过领导班子成员交心谈心,沟通思想,增进理解,加强团结,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各党支部都要组织党员召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

3.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和深化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成果,深入分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更好地迎接机遇与挑战。要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并认真加以落实。从而进一步提升领导财税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4.组织民主评议。对局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要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参评人员要注意吸收熟悉情况、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单位代表、纳税人代表参加。评议着重从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改进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同时,做好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的公布工作,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局党委将结合“党建月”和“双争双评”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典型。

(三)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8月底前基本完成)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注重可操作性,充分考虑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举措,明确分管领导、职能部门的责任。并将整改落实方案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作出公开承诺。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开展“整改落实集中攻坚月”活动,全面落实整改方案。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整合力量,切实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办好一批群众迫切希望的实事好事。特别是要积极消除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推进一批事关民生的重点项目。

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贯彻科学性,富有前瞻性,具有操作性”的原则,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在缜密研究、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批更加有利于财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公布整改落实情况。对照整改落实方案,如实公布整改落实情况。对一些在短期内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说明情况,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整改解决。要重视做好党员群众意见反馈工作,对多数群众认为整改效果不好的问题,要重新进行整改。

5.及时做好活动总结。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要按照“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组织群众对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测评群众对解决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和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满意度。并将测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公布。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落实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四、具体活动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功在实效。结合财税工作实际,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集中精力组织开展好以下8项专题行动:

1.理论武装行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组织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深化理论学习,努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续深化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讨论中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形成解放思想、转危为机、跨越发展共识。

2.项目化管理行动。“项目是财富之基,增量之源,发展之本。”通过坚持和深化项目化管理理念,以今年确定的61个项目为支点,运用项目化管理科学,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要求,狠抓项目工作落实,推动各类创新,着力在全局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3.百名党员访企业行动。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财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开展“百名党员访企业”活动,推出财税部门“有为之举”,积极与各企业负责人、财务总监等高层管理者进行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宣传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财会等专业知识和经验,实行面对面“零距离”的帮扶,帮助企业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与困难,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广泛征求企业就财税部门政策宣传、纳税服务、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4.“六路进财”行动。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发展聚财、管理挖财、以地生财、勤俭节财、向上争财、服务护财”的工作重点,着力提高财税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着力提升财税工作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参谋水平,着力为实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

5.财税文化建设行动。扎实推进财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五型机关”的载体作用,全面提升财税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增强财税干部职工服务的主动性。深化“实、稳、优”三字诀,牢固树立“政治、经济、法治、创新、服务、风险”六种意识,切实做到“为人实、工作实、数字实”。继续组织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的服务能力。推进办税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现代“一窗式”办税服务大厅。建全学习型兴趣小组活动管理机制,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取得实效。着力构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完善廉政体制机制;开展岗位风险廉政教育活动,加大廉政教育力度,牢牢守住工作、政治、生命“三底线”。

6.和谐财税行动。坚持“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工作原则,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办法,提高依法治税理财水平。严厉打击各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税收法治秩序。建立和完善税企沟通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各类件、举报电话、投诉事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复”。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扶持政策,兴起新一轮创业就业热潮,以创业强产业,以创业富百姓,以创业带就业;支持“平安*”和“法治*”建设,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7.争创满意行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民主集中制、道德品质和廉洁从政教育。巩固和发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保持党的本色,遵守党的纪律,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以争创满意单位为目标,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提升服务项目、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将效能建设与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有机结合,着重在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效率提高、干部素质增强、群众满意度上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8.改革创新行动。加大“三个子”预算管理改革力度,积极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预算管理体系。深化综合预算改革,完善预算定额体系、费用支出标准体系、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取消预算外机动项目,进一步增加预算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完善重点税源监管体系,强化收入分析预测,把握税源变化趋势,及时做好应对预案,增强组织收入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断优化税种结构、税源结构、税费结构。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出台国有资源类、资产类非税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征管办法。通过改革创新财政、税收、国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推动*科学发展。

五、组织领导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我局全体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1.明确领导责任。局党委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由姚文华同志任组长,袁云亮、钱建伟、潘立军、叶立新、吕伟、吴莹子、梅建胜、张富根、楼志燕同志任副组长,各党支部书记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袁云亮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罗仕洪、李敏、王贤铭、徐筱轶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党支部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抓好活动落实。要根据局党委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紧密结合各单位实际,分别提出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有效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学习,确保党员全体参与、全程参加。同时,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好退休党员干部的学习。

2.积极探索创新。各党支部既要严格按照局党委统一确定的方法步骤认真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又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效果,使学习实践活动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实践特色和财税特点。

3.注重统筹兼顾。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当前工作的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与开展“项目建设行动年”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结合起来;与推动财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要坚持“两手抓”,以学习实践活动新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衡量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成效,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4.搞好宣传引导。我局将紧扣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重点环节,充分运用《*财税》、*财税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播音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商标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