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与信仰

时间:2022-10-09 05:43:10

财税与信仰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变动和内乱迭兴的时代。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魏迎汉献帝于许都算起,至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中国,将近400年的时间里,除西晋有过短暂统一外,大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中。三国鼎立,十六国和南北朝长期对峙,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分裂、不堪回首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新思想、新制度层出不穷的创新变革时期。源于印度的佛学在这一时期传入并得以大发展,中国传统的儒学在这个动乱而迷惘的时代变异为空灵的玄学,而所有这些看似文化上的变迁都与国家的财税政策息息相关。

玄学影响

汉末随着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转而苟全性命于乱世,清谈清议时政,心态发生畸形的裂变,对天下对人生对自己都丧失信心,摆脱名教而自命通达。这种思想流派在整个魏晋时代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魏晋风度和玄学。魏晋玄学注重内在精神的自我完善,轻视外在瞬逝的功名、富贵,普遍具有内心旷达、形迹放浪的风度,正是这个动荡混战时代思辨哲理的具体化。从魏晋风度和玄学不满现实的反传统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的财税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前朝所没有的创新性的税种和征税方式:诸如估税(东晋始征,对大额买卖交易立有文据者课的税,相当于今契税)、散估(对小额买卖交易,不立文据者课税)、赀税(南朝始征,相当于今财产税)、通行税(东晋始征,相当于今贷款修路过桥收费)等新税种,其影响直至今日。而且自北魏开始,实行醋专卖;南齐时,实行市税(相当于今营业税)包税制,是我国赋税征收行包税制之始。

驱动佛教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外在表现则为寺院经济的蓬勃发展,内在表现则是佛教日益融入中国人的思想,可以说,正是开放的财税政策把佛教引进中国,也是步步紧缩的财税政策迫使佛教走上中国化的自我发展道路。

永嘉之乱后,中国一度出现了思想真空。在北方,由于汉族统治的统一帝国的崩溃,一向被视为汉族文化之股肱的儒家思想受到很大冲击。在五胡并乱的动荡时代,儒家学说显得苍白无力。与此同时的南方,在士族重玄学的风气下,儒学也处于劣势,不能在社会上起思想统领的作用。但当时盛极一时的玄学属于一种贵族化的文化,它只能局限在社会上层狭小的圈子中,而这一圈子之外劳苦大众则出现了所谓的思想真空,当时受尽社会动荡和分裂之苦的百姓,普遍有一种“人命若朝霜”“人生若尘露”的“犹生之嗟”,强烈的生命忧患意识,渴望被拯救的潮流使得宣传救苦救难的佛教获得了广为传播的土壤。

为扩大皇权根基赢得民众的支持,南北方统治者都选择了佛教作为其思想控制工具,不但如此,很多皇帝带头信佛,不仅在财政上支持佛教的发展,规定凡愿意奉佛信佛者一概免除赋税,而且见了和尚都加礼敬,亦十分注重利用佛教收揽人心,树立自己的威信。比如,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公元386-409年)与晋室通聘后,笃信佛教。规定寺院可以豁免赋役,“那些生产僧祗粟的田免除其他一切杂赋,僧祗户则免除了兵役。”可谓是“寸绢不输官库,升米不进公仓”。那些寺院的官府赐户所受的免税免役优待,对一般编户齐民更具有无限的诱惑力,于是贫苦农民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以求寺院庇护。道武帝去世后,他的继承人明元帝(公元409-423年)继续推行佛教,建立佛像,宣传教义,广建佛寺,使北魏的佛教大发展。就是在南方,亦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竟然出现君主梁武帝4次执意舍身寺院为奴,弄得大臣以3亿铜钱的国库资金为代价将其赎回的事情。此时的寺院及其依附者独立于国家编户之外,不但能免除赋役,不劳而获的生活,而且出现了自己的庄园和佃户,成为佛门地主;有的佛寺还出资兴办油坊、磨坊等成为地道手工业主;有的采取强制手段控制寺院周边商业资本谋取自身利益,公然与朝廷争财利;更有甚者,有些佛寺仗着有钱,无视国家法律购买武器,建立“僧兵”队伍,据统计,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年间的12次农民起义中,僧侣领导的即占6次。可以说,寺院地主凭借神权的力量来聚敛社会财富,成为与封建统治者争夺土地、劳动力、财税收入的主要对手。

长期以来,佛教免税政策使得国家纳税户大幅度减少,僧人免役政策又使国家兵源枯竭,佛教成为国家财源争夺的对手,佛教与财税的冲突发生了。首次冲突发生在北魏太武帝时期,不满佛教的太武帝即位后在财税政策上采取强硬手段,下令全国50岁以下的僧人必须还俗,服兵役,缴纳赋税。并在长安下令“灭佛”诏,诛杀僧人,焚毁佛像,这次空前的“法难”,为后世帝王的灭佛开了先河。但在北魏文成帝接位后,又恢复了佛教,开凿石窟修建佛像,以龙门、云冈石窟最有名,僧人又获得免税特权,一时寺院经济又大发展,到北周时期,僧人一度达到全国人口的22%。寺院再次成为与朝廷争财利的重要对手,鉴于此,北周武帝又发动了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灭佛”,下令僧人还俗,僧财全部由政府部门接受,通过“稍分佛利”,北周国家的赋税和服役的人口大增,可惜第二年,壮志未酬的北周武帝英年早逝。宣帝继位后,又宣告恢复佛教。但经过两次“法难”,佛教开始从思想源头反思自己的理论功底,在经济上也注重自我约束,避免与朝廷发生冲突,在教义传播上,开始吸纳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的经典,走向中国化的自我发展的道路,由此奠定了中国思想界“儒、释、道”三分天下的格局的基础。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财政系副主任)

上一篇:村账镇管调查 下一篇:无法停下来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