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文化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

时间:2022-10-29 07:55:43

儒家伦理文化对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一些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也在不断的产生,世界各国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越来越重视,我们国家也采取相关措施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其实,预防思想由来已久,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深刻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它的形成深受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治未病;影响

1我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容

“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形成于《内经》(《黄帝内经》简称,下同),完善于《难经》。《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概念,形成了未病先防,患病早治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内容丰富的养生防病的原则和方法。《难经》继承了《内经》的“治未病”理论,明确提出了防止疾病传变的思想和方法,使“治未病”理论更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己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我国“治未病”的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未病先防,俗语说“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道理,《老子・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内经》中“治未病”一词出现了三次,其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张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一旦疾病发生人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到时候再进行治疗就来不及了。其次是既病防变,要求在疾病发生以后防止病邪深入传变甚至发生危变。“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素问・人正神明论》)在疾病发生初期积极治疗是上等医生主看重的;《金匮要略》也有“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根据人体传变规律积极治疗,防止疾病传染到其他脏器;《难经》也充分肯定了这个观点:“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最后一个内容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防其复发,它主要是指在疾病治愈以后,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做好预后工作,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

养生观也是“治未病”理念的表现之一。养生观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在四时调摄养生方面,《内经》提出“夫百病之生也,……大惊卒恐。”(《灵枢・口问》),“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我国“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是以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文化为背景形成的

2.1儒家学说为“治未病”思想提供伦理支持《内经》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世界上最尊贵的就是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其作用对象就是人。

2.1.1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仁”贯穿于我国古今医疗活动始终。“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2.1.2中和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若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这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素问・疟论》说:“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通过损有余和补不足,使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

2.1.3孝道观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孝道观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所特有的内容,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亲子之间的伦理规范,也包括宗教、医学、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2]。《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认为孝道最基本的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不能有丝毫的损伤,因为身体肌肤毛发都是父母给予的,保持机体的完好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是非常爱护的,通过各种方法尽量保证自己的身体免受病邪的侵袭,及时制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传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使“治未病”思想有着肥厚的生存土壤。

2.1.4儒家其他思想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确地告诉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青少年时,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可恋色早婚;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须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可过度疲累;人老时,体质虚弱,更要淡泊名利,超脱俗念。孔子曾留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叹。他欣赏清心寡欲,乐观开朗,刚毅坚强的性格,反对怨天尤人 [3] 。孟子则更注意养心葆神,提倡“寡欲”,“养浩然之气”。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中明确提出:“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1]佟子林,刘俊.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13-15.

[2]刘晓梅.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对中医学模式建构的影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6

[3]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3(14):49-50

上一篇:重症支气管哮喘32例诊治体会 下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