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教育水平的实践

时间:2022-10-25 12:14:44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教育水平的实践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教育实践的思考,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水平的积极意义,并就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高职 文化教育 意义 问题 对策

如今,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高职院校学生已占全国高校学生的半壁江山。但是,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而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对这一使命理解偏差,认识不到位,过分注重专业技能,忽略高职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养成和培育,造成了一些高职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影响了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文化教育将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的方向,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教育意义重大。笔者通过分析高职学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高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对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教育提出粗浅的看法。

一、高职学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缺位

“这是培训方案还是培养方案?”专家在审核国家高职示范和骨干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时,经常发出这样的质疑。在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是体现技能训练,就连“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都是敷衍而过。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人文素质课程尽量压缩,更有甚者是有些专业应用文写作课程都想不开设,可见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情况是严重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任职岗位工作要求前移到学校的教育上,就是把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结合到对学生的教育上。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许多院校在这方面认识不足,对挖掘和开发这方面的工作较为缺乏,意识淡薄,对产业、行业、企业文化列入专业课程设置更少,基本处于缺位状态。

2.高职学生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轻视文化学习

高职院校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在这种导向的影响下,有些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轻视文化学习,不重视人文素质修养,因此,常常感到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部分学生精神世界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差,其中有些人可能在专业技术或者专业技术的某一个方面是表现突出的,但在一些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观念和品质上面却表现出令人不解的薄弱和单一。

3.校园文化建设重传统文化轻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和物化精神的总和。高职学生进入企业之后,企业组织除了要求其知识、能力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之外,还要其能够与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意识相适应。为了使高职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积极接受企业文化,高职院校则必须在切实认识对学生实施企业文化教育的意义的同时,还应在其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与企业文化深度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开展对学生实施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的教育活动。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职业证书的取得,普遍以开展爱国主义等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而在做人、做事、为国、为民等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塑造上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敬业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开拓精神等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重心偏移。

4.教师素养中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缺乏

高职高专师资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就读的学校到就业的学校,缺乏企业、工业、产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很少接受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的熏陶。由于在我国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只是最近才被重视起来的,因此加强学生和教师的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素养教育更是最近新的观点,在过去的教育历程中一直没有重视将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融入教育过程中。而且,目前在职教师在接受教育培训过程中,也很少接受专门的企业、工业和产业文化的熏陶,导致它们在高职教师的素养中较为缺乏。

二、努力提高高职生文化教育水平的意义

奥尔托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提出,大学教育应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与新科学家的培养”三项职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文化传授的责任,但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单一的专业职教观上,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具备应对终生职业变化发展需求的素质和能力上。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1.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文化教育与技能学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如果说专业技术教育是红花,那么,文化教育就是绿叶。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个愚蠢的军队。”高职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通过文化教育,提高高职生的文化思想素质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和积极参与竞争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枯燥无味,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不可避免产生抵触的情绪。对此,只有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学习训练的重大责任和意义,明确自己未来的社会定位,才能自觉克服在学习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教师在高瞻远瞩追逐时代激流的同时,学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学习力,增强思辨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打破单纯被动接受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科学总结自己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训练过程的感觉、体会和得失,促进学习训练成绩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职业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产业、行业和优秀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从职业礼仪、行业文化素养等方面塑造高职学生优良的形象品质。

三、提高高职学生文化教育水平的策略

1.以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为支撑,完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结合专业对口的产业和行业实际,全面整合与开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人文素质课堂教育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项工作要以课程开发为抓手,以产业和行业文化为基础,以优秀企业文化为支撑,开发出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对口、相关联的产业、行业文化课程。

2.打造具有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独特品位的丰富多彩的高职校园文化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辟产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的主渠道,把产业、行业、企业文化的精髓与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并最终落到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上。充分利用科技文化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月活动等大型校园文化节活动开展产业和行业文化教育。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化学生文明养成教育,以企业的管理要求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和严格管理,营造一个文明礼貌、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职业操守。建设以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为内涵的校园文化景点、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服务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等企业文化精神的教育,突出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品格。

3.通过到企业挂职和培训等活动,提升高职教师产业、行业和文化素养

通过选派教师到企业去挂职,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把业务实践能力提高,还要把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去学习研究。要把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列为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中,切实提升教师在指导实习、实训中渗透产业、行业和企业文化的能力。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和评估体系建构

高职院校应成立有关机构对全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学生考核、教师业绩评定管理工作之中,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及成效的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评估标准,建构符合校本实际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促使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理念

通过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促使高职院校把人才培养的理念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上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才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总之,要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把高等职业教育打造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应结合时代的需求,把握终身学习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而进行改革建构,争取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大有作为。

上一篇:试析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比较法在高职语文古诗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