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欣赏课“通感审美效应”探究

时间:2022-10-24 05:26:25

高职音乐欣赏课“通感审美效应”探究

【摘 要】将“通感”引入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实现音乐欣赏时的“通感审美效应”,使学生能更好地深入理解作品,拓展音乐的审美领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 音乐欣赏课 通感审美效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53-02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课是高职院校实施音乐教育的最佳方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质和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现状不容乐观。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高职音乐教育是一种普及型教育,其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对音乐知识接触较少,音乐基础较差。由于缺乏音乐学习的连续性,只是凭着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去选修音乐欣赏课,开课初期往往热情高涨,可时间一长,随着一些较抽象的音乐专业知识的出现,他们的学习兴趣便有所减退,无法达到开设音乐欣赏课的真正目的。在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如能把音乐欣赏中的心理因素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将“通感”这一独特的文学修辞手法引入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之中,让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引导学生实现音乐欣赏时的“通感审美效应”,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作品,拓展音乐审美领域,提高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从而达到音乐欣赏课学习目标。

一、将“通感”引入音乐欣赏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是一种感觉的交叉转移和融合的现象,在心理学中又称“联觉”。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一门“听”的艺术。千百年的音乐审美实践表明,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绝不仅仅是靠“听觉”感受。早在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就有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的琴声唤起了钟子期的视觉通感,触发了视、听的多觉形象,在音乐中感受到了高山的巍峨和江河的浩瀚。作为印象派代表的作曲大师德彪西,他的作品就十分讲究色彩感觉。在他的《月光》、《水中倒影》、《大海》和《焰火》等作品中,作曲家以其天才的构思和独到的笔触,展示出奇妙的光影和五光十色的色彩视觉效果。在音乐中,我们借助“通感”,发挥想象,“听声类形,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通感”成为了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中不可或缺的美学和心理学基础,这并不是人们不切实际的奇思异想,而是符合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活动规律的。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写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正是通感的这种特性,成为将通感引入音乐欣赏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音乐欣赏课“通感审美效应”的实现

“通感审美效应”是指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者挪移的心理现象,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种感觉的交叉转移融合现象,频繁出现于音乐欣赏的过程当中。

(一)视觉移借的通感效应

与绘画离不开色彩一样,音乐中音色、旋律、和声、节奏、调性、音区等,都能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奔放、喜庆的音乐是热情的红色;轻盈欢快的音乐是活泼明亮的黄色;清新优美的音乐是生命的绿色;宁静雅致的音乐是深邃的蓝色;神秘迷幻的音乐是高贵华丽的紫色;庄严肃穆的音乐是圣洁的白色;悲伤沉痛的音乐是庄重沉稳的黑色……牛顿在研究色谱的同时还得出一个有趣的假设,他认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恰好相当于C、D、E、F、G、A、B七个音。有许多音乐家则把音色与颜色相比拟:弦乐、人声――黑色;铜管、鼓――红色;长笛――绿色;竖琴――蓝色;双簧管――黄色;单簧管――玫瑰色;小提琴――紫色。音色与颜色同样能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如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组曲《冬日的篝火》第四乐章《篝火》,作曲家就利用了弦乐(黑色)和大鼓(红色)的音色描绘了风声呼呼、篝火熊熊的景象。在音乐家的眼中,不仅每个音都有自己的颜色,每个调的也有自己的色彩:C大调红色或白色、D大调黄色、E大调浅蓝色、F大调绿色、G大调亮黄色、bA大调紫色、A大调玫瑰色、B大调铁灰色,大调式明朗,小调式暗淡,等等。通过对色彩的直观的感受去理解较难把握的调式调性,学生也就豁然开朗了。当然,对音乐的色彩感受也是因人而异,并不是绝对的。

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为音乐作品配上自己认为适合的颜色,例如:《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绿色;《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红色;《圣母颂》、《少女的祈祷》――白色;《月光奏鸣曲》、肖邦的《bE大调夜曲》――蓝色;《天鹅湖》、《天方夜谭》――紫色;《晨景》――黄色,等等。又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轻柔的长笛和明亮的双黄管吹奏出了清风、丽日、绿草、红花的阳春景色,在独奏小提琴婉约优美的音色中,呈现出了紫色的梦幻般的爱情主题。在德彪西的《焰火》中,作曲家运用了多种印象派音乐创作的手法,如用高声部中八度及二度音的闪现,比喻夜空中的点点星光;用气势磅礴的旋律线描绘五彩缤纷的烟花竞相怒放,还利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闪烁着的音响效果,将幻想中的盛大庆典焰火晚会上的声音、光亮、色彩、气氛作了生动而细腻的描绘。教师视听同步结合的教学手段,可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的感官,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当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分析音乐中音的强弱,音量的大小,音的时值的长短,不同旋律、节奏、音区、和声、调式的变化,音色的运用,感受光、火、色、影、大小、远近、长短、浓淡、明暗、深浅、肥瘦等视觉的典型对象。如用音的强弱代表事物的远近,如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主题由弱到强,给人造成一种商队由远到近的联想。《春江花月夜》中乐曲速度由慢渐快,乐器由少增多,力度渐强,生动地刻画出渔船由远处归来,而尾声中旋律的渐弱预示着小舟的渐渐远去。《图画展览会》中“牛车”的主题以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变化,给人以一架笨重的牛车由远而近,又渐渐走远的感觉。又如在音乐中用长时值的音符描写开阔、空旷的景象,比如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开始部分,弦乐的长音给人以一种既静谧又空寂辽阔的感觉。用音的高低,音色的浑厚和浓重,描绘出景物色彩的浓淡和深浅,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水深云际》。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一个肥胖、骄横;一个瘦弱、怯懦。肥胖的“富人”,音乐主题含有大跳和短小的停顿,由弦乐和木管乐八度齐奏,显得粗壮、自负;瘦弱的“穷人”,音乐主题采用同音反复,初次出现时用加弱音器的小号演奏,刻画出战战兢兢、瑟瑟缩缩的形象。学生通过想象,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能更深刻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形象。视觉移借的艺术魅力,不胜枚举。

(二)触觉移借的通感效应

触觉的典型对象有:轻重、冷暖、刚柔、软硬、滑涩。在对音乐通感效应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音越高,感觉物体越小,重量越轻;音越低,感觉物体越大,重量越重。音越强,感觉对象越重;音越弱,感觉对象越轻。如《动物狂欢节》中的“大象”和“小鸟”的描写:低音提琴奏出大象笨拙沉“重”的步伐与滑稽可笑的舞步,长笛表现小鸟“轻”盈飞跃;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使用小提琴高音区的跳音,表现小精灵们轻盈的形象;《梅花三弄》中用低音区形成一种肃杀的“严冬”音色氛围,用实音演奏表现梅花所处的艰苦环境和梅花不为之屈服的“刚”强性格,用徐缓的速度,沉着有力的节奏,坚实的音响,增强了音乐的刚毅和苍劲之感。钢琴曲《水草舞》中,轻柔的弦乐配上流水般的钢琴声,宛如翠绿的水草展开那“柔”软的手臂,随着海浪,翩翩起舞。格里格的《致春天》,旋律热情洋溢,仿佛久候的北欧之春终于降临,冰雪消融,大地复苏,到处充满了一派生机,暖意融融。中段安插了略呈晦暗的部分,仿佛阴风刮来,春“寒”料峭。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懒洋洋而又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以及一串淙淙流水般的竖琴声中。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段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气袭人,让人昏昏欲睡。

(三)嗅觉和味觉移借的通感效应

用音乐作品来描绘味道的例子并不多见,德彪西的《飘荡在晚风中的声音和香味》就是其中“耳朵可以听得见香味”的一个例子。德彪西在《鉴赏家反对者克罗什先生》中说,只有音乐能表现“树叶的瑟瑟声和花儿的芬芳的奥妙结合”,作曲家用断断续续的音调,大量的不协和和弦,不对称、零碎自由的发展短句为我们描绘了辽阔的夜空、柔和的晚风、若有若无的飘荡着的声音和香味。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美丽的罗斯玛琳》,以轻快的手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罗斯玛琳活泼的性格、美丽动人的神态和婀娜的舞姿,透过清新优美的旋律,使人仿佛闻到绽放在春风中的鲜花的阵阵清香。

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才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当通感审美效应在音乐作品中展现,其实就是学生的一次潜能的挖掘、审美的创新。将通感引入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当中,启发诱导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 通过聆听、感受、联想、体验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再创造,使音乐形象富有完整感和立体感,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手段,增强教与学之间的顿悟艺术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欣赏音乐,感悟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1]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罗小平.音乐与文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4]尹红,张友刚.大学音乐[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 菊(1973- ),女,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信息网络在高校档案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