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报道的标题特色

时间:2022-10-24 10:40:56

体育报道的标题特色

体育新闻报道,电视与网络媒体讲究迅速和直观欣赏性,广播、短信在快捷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平面媒体不能仅仅是比赛过程的再现,或是赛事的一种“翻版”,那么如何把“冷饭”炒得别有风味,笔者认为平面媒体应以标题制胜。体育的精神是公平竞争,赛场如战场,精彩的体育报道必须让读者从平面媒体上嗅到“硝烟”。有道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尺水之上可兴波,平面媒体体育报道标题制胜的要求是灵动,主要特色有三:一是嵌入人名,二是巧用仿拟,三是活用数字。

嵌入人名。把运动员的名字巧妙地串入标题,来描述他们的赛况,突出体育报道的主角――运动员,让读者一瞥标题就知道主要新闻事实,比较符合读者的心理,发挥出“后发优势”,把激烈的比赛变得轻松惬意起来,大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快意。

嵌入人名有三种形式。

一为全取式,即将运动员名字完整地直接嵌入标题,能产生题因名新、人因题美的修辞效果。这是比较容易的方式,但要嵌出新意,殊为不易。

《陈中,你真中!》(《大河报》2004年8月30日)来自河南的陈中蝉联奥运会女子跆拳道67公斤以上级冠军,值得大书特书。标题前一个“中”作陈中姓名中的名字,后一个“中”作形容词中意、满意的意思,同时是河南方言,用在河南姑娘陈中身上,让人倍感亲切。

《高峰勇攀“高峰”》(《广州日报》2004年8月15日)高峰在雅典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复活赛中击败罗马尼亚队的杜米特鲁,夺得一枚铜牌。前一“高峰”是人名,后一“高峰”是形容词,是她技艺的最佳期之意,两“高峰”音同意不同,完美结合产生独特的表达效果。据悉,高峰没有夺奖牌任务,她的实力是第5至第8名,这枚铜牌,确实来之不易。

二为串珠式,即把运动员名字拆开来,像一串串珍珠串入标题,“异化”出新意。既可以看出制作者的聪明才智,也可以看出汉语所具有的神奇魅力。

《“杜”绝遗憾最为美丽“义夫”当关万夫莫开》(《新民晚报》2004年8月15日)把杜丽和王义夫的名字嵌入标题,是因为他们都是射击运动员。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的首枚金牌均产生于射击。而争取“开门红”则是各个代表团能否最后取得佳绩的关键。杜丽,绽放出杜绝遗憾的美丽!王义夫――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他更是中国射击队甚至中国代表团的一面旗帜。

《一江春水向东“刘”百米短跨任我“翔”》(《新民晚报》2004年8月28日)、《“刘”着一手,蓄势欲“翔”》(《体坛周报》2004年8月27日)在黑人选手长期垄断的110米栏项目中,刘翔一人杀出,硬生生夺金,其势、其力,不可阻挡。前一标题中“刘”字表示双关意:既明指姓刘又暗指水流之快;“翔”既指运动员名字又暗指飞翔之意,真是妙手偶得,天衣无缝,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极其壮美的流星图。另外,“一江春水向东流”又是一部著名的电影名,恰到好处地仿拟了一次。后一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刘”是留的谐音,刘翔在决赛前一直有意保存实力。

三为摘名式,即不取名字之全部而取其部分拟题,奇想联翩,别出心裁。有时只改动一个字,意思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特牛》(《新京报》2006年6月10日) 2006年的NBA总决赛第一场,小牛主场90比80胜热火,特里砍下全场最高的32分,标题用“特”代表贾森・特里,用“牛”代表小牛队,“特”同时表示特别、特殊的意思,“牛”还表示牛气冲天、骄傲之意。标题新颖别致,新奇醒目。

《甜甜爆冷门妈妈心甜甜》(《大河报》2004年8月18日)前一“甜甜”为网球运动员孙甜甜的名字,做名词用,后一“甜甜”做形容词用,表示幸福、愉快、甜蜜之意。《“亮晶晶”要“收收心”》(《新民周刊》2004年11月22日)两位奥运跳水冠军田亮和郭晶晶一个阳光自信、一个羞涩可爱,在“亮晶晶”组合横扫各大媒体的时候,该文的友情提醒非常及时,后来田亮被国家队除名可证。在标题中直接用新闻人物或事件的国家名加上描写、评价、赞扬来制作标题,可以看做是嵌入人名法的变异。

巧用仿拟。仿拟是一种仿现成格式而临时新创的修辞方式,又称仿用与仿化。根据笔者收集到的体育报道标题分析,使用的仿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仿原文原封不动,通过文章的内容加以说明或佐证,或深入阐释引文,或从新角度诠释;二是对所仿原文作种种变动,给读者的印象是“似曾相识”又“不尽相同”,读者会顿时产生好奇感并引起思考。仿拟虽是模仿现成的格式,但往往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新的思想,因此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活动,具有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幽默风趣或讽刺、诙谐的修辞效果,使人感到新鲜,能引起读者思考与想象,加深对变体含义的认识与理解。

一些电影、电视剧的热播,畅销小说的热卖,往往使它们的名称成为具有时尚色彩的流行语句在大众口头上流传,把这些具有表现力的影视剧名、流行歌名、畅销书名借用到新闻标题中,可以增强标题的亲和力和趣味性,给人以新的感觉,看起来舒服、读起来有味道,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影视剧名、流行歌名、畅销书名都可被仿拟,关键是要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花样游泳花样年华(主)俄罗斯获双人冠军,中国队名列第七(副)》(《新闻晚报》2004年8月26日)王家卫导演,梁朝伟、张曼玉主演的电影《花样年华》是从“金嗓子”周璇的老歌《花样年华》中获得的灵感。可见好的标题可以传承、可以仿拟。

《沉重的翅膀》(《新闻晚报》2004年8月24日)标题直接引用张洁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很好地表达了乒乓球运动员王皓2比4不敌柳承敏后读者的思考:是什么让一个年轻的新秀将自己飞翔的翅膀突然沉重起来?仿拟书名制作标题,是较多的一种方式,说明要制作出养眼的标题,读书仍然是首选。

一些经典名句、标语口号、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因广为读者熟知,也是仿拟的好对象。编辑、记者将体育圈内的关注点“翻译”成为平民的趣味,将专业观点变得可摸可感可体味,这样,读者在阅读平面媒体之前,不管他从哪些渠道得到信息,但最终都能在平面媒体中找到落脚点,让他们所关注的话题找到归宿。

《刘春红“举重若轻”中国队再添一金》(《河南日报》2004年8月20日)在雅典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刘春红发挥出色勇夺金牌,标题巧妙地用了成语举重若轻,且轻与金同韵,读来朗朗上口。

时代变迁,时尚更迭,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面临多种选择,仿拟古诗词也是标题制作的一种选择。在新闻标题中仿拟古诗词,散发出浓浓的古典气息,以达到听来音节匀称、整齐而有节奏,读来和谐悦耳、朗朗上口的目的,既能渲染气氛,使音响富于变化,有音韵回环之美,也使人读来上口,吟有余味,从而增强标题的表现力、感染力且能调动读者的观赏欲,从而实现化古典为通俗、化书卷为流行。

《晶霞与金银齐飞两岸共雅典一色》(《长安街时报》2004年8月27日)2004年8月26日,是值得中国人纪念的一天,除了郭晶晶和吴敏霞摘金夺银外,台北的陈诗欣和朱木炎分获跆拳道冠军,改写零的记录。标题仿王勃名句,传达了炎黄子孙共庆披金的欢欣。“一色”既指金牌,亦指肤色,别有意趣。

体育报道标题中使用仿拟的功能,有如下四点:一、吸引读者注意力。这类标题均源自有影响的电影、电视剧、文学名著名字,流行歌曲、名人名言、成语俗语、古典诗词等,它们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感召力,而仿拟后更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进而产生先睹为快的强烈愿望。二、制造悬念,促使读者思考与联想。当读者看到标题中有仿拟现象时,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使用仿拟手段?引文原文是什么?出自何处?是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要发生变化?它与整篇文章的关系如何?三、强化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性。读者在思考了上述一连串问题后,进一步推测与弄懂作者的意图,确定仿拟的奥妙所在以及与文章内容的关系,从而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作者意图不仅为读者所理解,而且会引起读者共鸣。四、仿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不仅新颖、明快、富有感召力,而且往往伴有诙谐、风趣、幽默,甚至滑稽可笑的色彩。当然,如果读者对引文原文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不可能与作者进行对话,会感到莫名其妙或不知所云。

活用数字。竞技体育的成绩绝大多数是以数字来体现的,用数字制作标题,充分反映了体育新闻报道“用数字说话”的特点。体育报道,读者最关心的是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数字本身就包含了强大的信息量,反差越大的数字,对比性越强。对比性越强,就越显示出对比双方的高下和优劣。

首先,用数字制作标题,能以最直观的方式提示新闻内容。标题是新闻的缩影、事实的精髓,没有什么能比数字更加准确直观地表达与传递信息了。

《别了,0!》(《中国青年报》1984年7月31日)1984年,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该标题凝聚了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即中国人终于摆脱了半个世纪来背着奥运会“0”的耻辱,迎来了体育事业的腾飞。在这里,“0”既意味着突破,又意味着“良好的开端”。这种数字入题,言简意赅,把读者在电视上感觉到却又未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的情感,尽情宣泄,这样的报道永远具有新闻性或独特性,不管平面媒体多晚上市或者读者看过电视,都有市场。

其次,以比较的方式评价新闻内容。如果说数字标题的提示功能着眼于信息含量的话,那么,数字标题的评价功能则着眼于导向的价值。而最具评价性的数字标题,当属一个标题中的两个数字的对比,因为对比性的数字最具有说服力。

《小巨人爆发助中国男篮69∶62击溃新西兰(引)姚明一吼39分到手(主)》(《新闻晨报》2004年8月18日)通过主题数字“一”与39、引题69与主题39进行对比,很好地说明了姚明在这场比赛中的作用,同时“手”与“吼”同韵,在对比中更醒目、更上口。

再次,数字入题,能以冲击力和亲和力来吸引读者阅读,具有冲击力的往往是特殊的数字。

《2008年奥运吉祥物诞生(引)5福娃引发商机不止25亿(主)》(《经济参考报》2005年11月12日)标题由于视角与众不同,更多地发挥了经济报纸的特点,文章刊出后,媒体和网站转载率很高,也可以说,标题的“一语道破”也是引起受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有电子媒体的竞争,多数受众对“事实”已经有所了解,平面媒体可以对“事实”尽量简单甚至删去。

最后,数字入题,能以“出格”的方式美化版面。一行纯文字标题往往是一种字体和字号,但数字入题,就可以采取“出格”的方式,将数字进行单独处理,以此活化标题,活跃版面,使新闻卖点最大化。

《三双》(《体坛周报》2004年8月21日)三张彩色图片上方大大的“三双”两个红字与新闻图片差不多大,在“三”字的三横里分别用黑体字印有乒球女双:金牌;羽球女双:包揽;网球女双:突破。这种“出格”的处理方式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冲击力强,视觉效果好。

使用数字入题恰到好处,会让读者会心一笑,或让读者一目了然,对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一味地使用数字,过多过滥地使用,也会让读者望而生厌,远离平面媒体。

在这个信息充斥视听、传媒竞争激烈的时代,平面媒体的新闻标题左右着读者对于媒体的选择和接受程度。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看没有特色的标题,只有熟稔各种标题制作方法,制作出让读者“一见钟情”的新闻标题才能吸引读者读题又读文,也才是平面媒体的制胜之道。

(作者系淮阴师范学院报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从“平民化”到“大众化” 下一篇:浅论跨媒介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