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益的策略

时间:2022-10-23 08:18:26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益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学段的写作中,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那么,面对现有很多学生词汇贫乏,素材有限,表达技巧缺失,兴趣丧失的现状,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实现这一目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为抓手,努力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习作素养,积累了点滴经验,在此谈点浅见,与同行共享。

一、创新形式,激发习作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作文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当学生将作文过程看作是一种乐趣和习惯时,他们作文水平的提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1.采用自由轻松的形式。自从进入初中开始,我就要求每个学生建立习作专用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每天写好日记,晚上回顾一天中的收获,精心编写“每日一感”,将平时的点滴收获装入习作专用袋中,学生也可结合平时的观察与心灵感悟,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定形式,在习作专用袋中写作,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通过这种自由轻松的形式,让学生将习作常态化,从而不断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神秘感、畏惧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写作兴趣普遍提高了,很多学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尽情发挥,畅所欲言,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了升华,很多学生不但语言流畅,而且流露出浓浓的真情实感。

2.借助课本情境,激起情感共鸣。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点燃学生的作文热情,让学生想写,乐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课本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就会使学生自然的产生创作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的《皇帝的新装》之后,我根据学生向往童话世界的心理,给学生呈现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形象,借助课文展现的情境,激励学生尽情地想象,描绘自己的心声。同样,在教学《往事依依》、《幼时记趣》这些课文时,借助作者深情追溯少年时代“依依往事”的真情流露,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的快乐时光,让自己幸福童年的趣事流淌在自己的笔下,和大家分享;再如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时,我引导学生感悟作者驾驭文字的本领,让学生研读,从而使学生学会通过拟人、排比等手法活化细节描写。通过这些美妙情境的渲染,激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强化积累,铺设习作底蕴

具有浓厚的习作兴趣,而缺乏必备的习作素材,作文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对学生强化内涵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样,才能使习作常写常新。

1.积累词汇。丰满圆润的词汇是一篇优秀作品的必须,大凡好的习作,优美的语段、生动的词汇无不充溢其间。初中学生,虽然相对于小学生接触社会的面有了拓宽,阅读量有了长进,但很多学生仍然存在着词汇贫乏,干瘪无味,词不达意的现象,在很多习作中,要么是套话,空话连篇,要么总是可怜的那几个词,读来味如嚼蜡。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在初一伊始,我就让学生自备“采蜜本”,平时不断收集优词好句,定期组织交流,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从而使他们在习作时能轻松选取词汇,准确的表达。

2.积累素材。优秀的习作,不仅要有华美的词汇,更要能贴近文题,优选素材。这就要求学生在习作时,能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恰当的选材。而素材来源于平常的生活体验和观察。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教给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留心生活,从生活中捕捉和积累作文素材,从而在习作时能够优化材料的选取,信手拈来。

3.积累技巧。创作文章,犹如建筑一座大厦,有了好的材料,更要有好的设计、好的创作技巧。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要让学生在动笔之前,思考文章的谋篇布局,合理过渡、衔接、呼应;其次,注重表达技巧的积累。如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句式的使用,都可使文章平添文采,让人读来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多模仿、多训练,多搜集,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

三、呼唤创新,培养习作能力

智慧灵动的习作总是闪耀着创新的火花,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小作者想象力的丰富。作文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文章才能生气盎然,光彩夺目。为此,我在习作课上,有意识的给学生出示一些引发想象的文题,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初二时,我给学生出了《掌声》的文题,让学生想象与此相关的词汇,很多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写出了诸如欢呼、鲜花、汗水、激动、紧张、真情、热烈、目光、泪水等词语;再如,结合《我的梦想》的题目,很多学生很快给出了:奋斗、启航、夸父追日、永不言弃、锲而不舍等词语。此外,我还指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开展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柔和的月光、弯弯的小桥、匆匆的时光等,都可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为习作增添无穷的光彩。

总之,作文教学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绝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事。作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变革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品质,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一篇:浅谈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养成 下一篇:作文素材积累的“五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