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养成

时间:2022-10-04 08:15:36

浅谈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养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能力之一,但是现实状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谈文色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消除学生在写作上的心理障碍,变愁写、怕写为爱写、乐写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养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养成又该如何着手呢?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对作文的心理障碍,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写好作文。而要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老师的及时鼓励与肯定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心理专家也指出,教育者应该多对孩子以鼓励或奖励,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写作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比如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一个好句、一个好的段落、甚至是一个好词,教师如果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都会感受到作文带给他的快乐和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看法,要灌输给学生作文不难写的观念,多结合实际生活的事例,并从最基础的技巧或内容出发,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生活的点滴皆可入文,只要言之成文,都可以作为成功的范文。这样,教师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导他们由浅入深,不断深入,层层递进,逐渐树立起写作自信心,写作文也就不难了。

二、指导学生大量阅读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外国丰富的文学著作,为我们提供了浩如烟海的文学素材。新课程实施以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提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也是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一项举措。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是通过大量阅读和生活经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才写出那一部部经典著作。通过阅读来汲取知识营养,积累写作素材,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从阅读到写作,笔者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广泛阅读。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或者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阶段解析运用。笔者定期针对学生阅读的著作,进行解析讲评,帮助学生理解写作中心、总结写作方法,并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的句段,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在习作中灵活运用掌握的语句,用名言警句来丰富自己的习作,给自己的文章增色。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丰富习作素材。”对作文有畏难心理的学生,大多感觉无话可写,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观察不够,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教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一颗敏感的心、勤于记录的手”,去发掘生活中的素材。作文并不一定要写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更多的是生活中平凡而真实的小事。而观察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关注身边的人、事,留意生活的一些小细节,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内容不做限制,形式更是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写出自己的感受,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有话则长,无话可短。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而且让学生有话可写,更贴近生活,自然而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兴趣。

四、作文点评注重策略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这个环节,教师的基本原则是少批评、多鼓励,特别是对那些作文水平一般、怕作文的学生。评判标准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分要求学生的作文多么出色,以致作文评讲中往往只有批评而无表扬。长此以往,学生的努力一直得不到肯定,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对写作的兴趣也会下降,甚至消失。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因此,教师在讲评中要多多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亮点,比如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在作文的批改上,评语要以鼓励为主,对待文中的不足之处,在简单提示后应将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改进上。教师要在评语中体现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慢慢地也就会喜欢写作。对于优秀的作文,老师可以在班上传看或范读,也可以用墙报进行公示或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通过这些形式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从而调动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兴趣。

总之,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包容的态度理解教育学生,千方百计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并使之感受到乐趣,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越写越好。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后记 下一篇: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益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