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办法初探

时间:2022-10-23 10:53:22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办法初探

有人这样形容当前的新课程教学改革:表面上是素质教育虚张声势,有名无实;实质上是应试教育按部就班,雷打不动。既然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尖锐对立,那么,先进的素质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取代落后的应试教育而大行其道呢?究其原因,据笔者分析,在当前教改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应试教育之所以格外吃香,是因为其单一固定的评价机制与办法历经千百年而屡试不爽:以唯一的分数衡量一切,以敲门砖式的应试体制“一考定终身”,如此简单易行的“监考”、“阅卷”、“考评”和“录取”工作,不要说今天的教书匠可以胜任,往后机器人也都可以胜任;相反,素质教育之所以暂时不大受欢迎,就是因为缺少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办法。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全体提高的原则,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我们目前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办法。

就语文学科而言,由于受其自身特殊性质所限制,关于语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和办法,一出台就显得更加困难重重。而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当中,似乎又以阅读教学尤显难上加难。面对阅读教学的难关,大多学生和教师都显得力不从心。即使在应试教育中,阅读教学的无章可寻,以及阅读考试题的难度之大,同样让教师和学生深感无所适从。无论中、高考的语文考试,还是平时考试,考生的阅读题失分量在所有试题中所占的比重特别大,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自恢复高考以来,语文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语文阅读教学徘徊不前的情形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足以说明中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难度之大和进展之慢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探索出一条比较理想的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办法。

广义上讲,所有的读书看报等阅览文章的活动都叫阅读。狭义上讲,阅读是指具有语文性质的阅读,即以学生的眼光和能力阅读欣赏一篇短文或者文章的一个段落。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它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思想认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作为读者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最接近作者感受与体验的情感交流过程。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阅读一般有浏览、通读、选读、精读、默读、朗读等,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精读要做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训学斋规》)。阅读时的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思维敏锐,见解深刻等,都是达到理想阅读的必备条件。阅读既讲究数量,也讲究质量,在感受、理解、领悟的基础上进行欣赏和鉴赏是对阅读教学的最高要求。

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开卷有益的阅读习惯,不管是哪一类的文章,学生都有着乐在其中地善始善终地完成不同阅读要求的良好习惯。如果学生在阅读上有畏难情绪或者因为枯燥乏味的缘故而读不下去,那么,即使教师有着再高明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济于事的。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得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譬如整体感知文章之美,譬如局部搜寻重点语句之美,譬如从浏览或者诵读中捕捉语感、情境之美,譬如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局部整体的反复循环中感知语言及其所反映生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次,要有多多益善、孜孜不倦地读遍天下所有的与个人兴趣和专业有关的“好文章”的毅力。最正确的阅读态度,无疑是开卷有益,博览群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者是也。至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验之谈,也是很有道理的。面对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不妨多读几遍。学生即使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妨千方百计地多读几本书或者多读几篇文章,长此以往,就会在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第三,在具体教学中,光有兴趣、习惯还不行,还要有正确的逻辑思维训练,会推理,会分析,会归纳,会比较,会鉴别,方才能够获得理想的阅读效果。

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能力的评价,根据国家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几项内容:能否拥有相应年级段的词汇量;能否领会逐步扩大的语言意义单位;能否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能否筛选关键词句和理解主要意思;能否理清事件的发展顺序;能否回忆重要细节;能否把握文章结构;能否用自己的话对阅读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概括;能否对阅读内容进行评价;能否记住已读的主要文字材料。在高中阶段,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要点主要有: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高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在文学鉴赏中,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经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学会选好书,读好书,提高文化品位。

我们究竟如何以素质教育的科学办法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阅读教学水平呢?而可操作性极强的准确简便的评价手段和办法又是什么呢?经过大量的探索、考查、论证、试验和实践,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复述环节不可少 复述包括两种,一种是口头复述,一种是心理复述。“他评”采用口头复述,“自评”采用心理复述。复述的评价办法以抽查为主,每个学生每个学年至少要有一次抽查成绩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

朗读环节很重要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既可以是“自评”的根据,也可以是“他评”的根据。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学生可评为“优良”;朗读虽有读错之处却比较流利、比较有感情的学生可评为“合格”;朗读错误百出、结结巴巴、生硬、毫无感情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朗读的评价办法同样以抽查为主。教师评价办法同上。

关于阅读质量上的评价,应从理解、记忆、判断、速度四个方面把握 理解深刻、记忆清楚、判断正确、阅读速度快的学生可评为“优良”;理解比较深刻、记忆比较清楚、判断基本正确、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评为“合格”;理解浅薄、记忆混乱、判断错误、速度慢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评价办法以考试为主。教师评价办法同上。

阅读欣赏水平主要从感受形象、情境、语言、思想、形式的效果与作者共鸣的程度上多加把握 理解形象丰富内含、感受情境独到意蕴、体验语言无限魅力、体会结构独出心裁、领会作者思想价值的学生可评为“优良”;理解形象之某一点、感受情境之某一点、体验语言之某一点、体会结构之某一点、领会思想之某一点的学生可评为“合格”;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或者一知半解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评价办法以考试、考查为主。教师评价办法同上。

应重视读后感的写作 读后感写作可以说是培养和检验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最好手段和办法。检验阅读教学最为一针见血的办法便是写读后感。其实,所有的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感情和感受”,“读后感”是一切所见、所闻、所读、所感、所思的语文活动的本质表达和表现。读出新意、写出深意的学生可评为“优良”;读不出新意却也写得不失大谱的学生可评为“合格”;东拼西凑、七拉八扯、毫无关联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读后感评价办法以抽查为主。每学期开学前都可以举办一次“假期读名著、开学比赛读后感”的读写活动。

这些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显然不适用于每一节语文课堂上具体的阅读教学,但它必须是在初中三年或者高中三年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综合考核意义的毕业性质的评价,主要由考查和考试两部分构成。总之,在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训练中,一定要配套起来综合训练,决不能孤立地训练。瓦尔德说:“平庸的老师只是叙述,好的老师讲解,优秀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发。”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语文教师的听、说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语文教师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值得怀疑的。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令人堪忧的状态。一直以来,我们都只顾着不遗余力地“唯成绩论”地考查和评价学生,却没有相应的考查和评价教师的制度和办法。不解决评价制度和评价办法等根本性的症结问题,素质教育就不能大行其道的。为了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能力,照本宣科的教师一定要有所改变,一定要做会讲解、会示范、会启发、会实践、会阅读、会写作的高素质语文教师,惟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担当起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任。

上一篇:浅析柏拉图“哲学王”的理想人格 下一篇:遥远的“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