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初探

时间:2022-10-22 08:45:31

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初探

地方债务的问题最近颇受关注。有一段时间,人们甚至对于债务的总量都产生分歧,包括政府的不同机构,如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所给出的数字也相差几万亿元。对于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值得做一些比较专业的分析。现在关于地方债务的总量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中国国家审计署给出的答案。

这是中国4万余名审计人员进行三个月的独立审计给出的答案。这次审计对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本级财政、发改委、融资甲台、部分事业单位的负债状况进行了全面清查。目的是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以及增减变化情况。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该数字的可靠性。

该机构于今年6月27日详细披露了经过数月审计得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人民币。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余额为4.97万亿元,政府部门和机构余额为2.5万亿元,占比共订69.69%。

银监会在2010年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是7.66万亿元,其中,项目现金流能够覆盖偿还本息的融资平台贷款约2万亿元,占比27%;第一还款来源不足、必须依靠第二还款来源覆盖本息的贷款,约4万亿元,占比50%;项目本身的借款主体(项目借款主体)不合规,财政担保(人大和财政)不合规,或本期偿还有严重风险(贷款挪用和贷款做资本金)的贷款,占比23%,约1.5万亿元。

这里所引用的银监会的数字中的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要大于此次中国国家审计署所公布的融资平台公司的贷款余额。如果用银临会的数据来分析,有严重风险的贷款余额是1.5万亿元。使用风险管理的术语来描绘,这1.5万亿元就是与融资平台公司有关的信用风险暴露,也就是人们忧患的来源。

对于这个1.5万亿元的信用风险暴露,可以使用一些巴塞尔银行监管体系中的工具来进行风险分析。该体系中有三个概念是与此有关的。第一个概念是违约概率,即违约的可能性;第二个概念是违约损失率,定义为违约发生后损失的严重程度(与这个概念对应的是回收率,两者相加等于1);第三个概念是违约风险暴露,被定义为违约发生时银行所承受的风险暴露水平,贷款业务的违约风险暴露可以视为贷款的本金。在银监会的数据中,1.5万亿元为本期偿还有严重风险,因此该贷款的违约概率是很高的。如果假设其违约概率是100%,因此只需要考虑违约损失率或者考虑回收率。就可以大致估计出可能带来的损失。

巴塞尔银行监管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评级法,即依靠银行内部的债项评级,而不依靠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在内部评级法中规定了计算违约损失率的初级法和高级法。按照内部评级法中的初级法规定,对非认定的抵押品担保的公司、和银行的高级债权规定违约损失率是45%,对公司、和银行的全部次级债权规定违约损失率是75%。在此为了方便暂不去深究两种方法的区别,只要将这两个比例看作是违约损失率的上限和下限,那么可能的损失也就可以计算出来,即上限是1.13万亿元,下限是0.68万亿元。

这样一个规模的损失是否可以承受,可以设计两种比较极端的情景来分析结果。第一种情况是假定所损失的贷款都要由财政收入来偿还,2010年的财政收入是8.3万亿元,上述我们所计算的损失上限数字占2010年的财政收入的比例为14%。如果考虑到贷款的到期是逐年实现,这种情况没有问题。第二种情况是假定所损失的贷款都要由商业银行来偿还。根据有关统计,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总量大致是50万亿元,如果按照8%计算资本金,应该是4万亿元,银行将这个损失逐年消化也应该是可以的。实际上我们知道以上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发生,最可能的结果是中国政府和中国商业银行共同来消化这个损失,那么其结果会更加乐观。总体上看,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对于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是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

还要强调的是,国家审计署的调研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是长期形成的,井在促进中国各地经济发展、应对危机和自然灾害、推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包括2009年为了对抗全球经济危机所采取的刺激政策的后果和成本在中国表现为独特的银行资产问题,虽然是一个问题,但还是在可控制的状态。当然商业银行将有一段比较艰难的时期,不太可能有良好的盈利业绩,因为要消化一些财产中的问题。但即使如此,诸如“命悬平台贷款”一类耸人听闻的结论还是没有根据的。

上一篇:损益 第7期 下一篇:凯捷中国的法式节奏